学校音乐教学范文

时间:2023-06-22 09:49: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音乐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校音乐教学

篇1

约翰・杜威(John Dewey)把所有的教育都定义为经验的重新建构(reconstruction)。据此,他认为这既非信息的存储,也非固有习惯的反应。更确切地说,对那些有着更新、更多经验和行为的个体而言,是一次崛起或开始。根据其所基于的基础哲学,课程中的每一门学科,既可能是具有教育性的,也可能是不具备教育性的。只有当该学科能够为更广泛、更典型的人类经验提供机会时,它才具有可教育性。例如,如果数学、历史和文学仅基于信息或技术来教授的话,它们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它们是人类实践和尝试的伟大领域,是一个广泛的领域,人们在其中发现经验与行动的可能性。确切地说,音乐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音乐也作为一门训练课程或是信息课程来教授,那么音乐在学校课程中就没有真正的地位。音乐的辩护理由,以及音乐的教育价值,完全基于它被视为一个富有活力和激励人心的经验领域……

“音乐教育即经验的再建构”这一观念,直接引领我们回归到一个一再重申的观点,即音乐教育的核心是鉴赏。如果我们不能创造出鉴赏,那么我们将仅仅成为训练者、单纯的技师,而不再是教育者。鉴赏正是意味着具有音乐的美和力量的经验,并且我们已经看到(学校音乐)项目的所有组成部分必须正好生成这种结果。

二、 音乐教育作为学科

因为我们坚持认为音乐教育完全不同于单纯的训练,于是它的主要目标不是训练,而是鉴赏。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想要使每件事情简单,想要消除所有的挑战、压力和束缚。要消除任何学科内的根本问题,重要的是要削弱它的难度;但是错误地理解学科的困难时,就以为是要消除它。我们坚信的是,使音乐的娱乐和创造变得吸引人、诱惑人,以至于将困难变成挑战,并为之努力工作,进而使之变得有乐趣。这就是音乐的学科价值,就像其他任何学科一样。

三、 音乐作为充实生活中一项事业

约翰・杜威所坚持的另一个观点是,教育不是为生活而准备的过程,教育就是生活本身。为学校音乐所做的终极讨论的观念,并不是因为儿童在未来某一时期会用到音乐,而是教授音乐为他们的将来做准备,这是一个明智之举。正确地教授音乐,可以对儿童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它可以给儿童“此时此地”的充实生活提供一个更广泛的机会,这个机会应该属于儿童。注意,我们所说的是音乐被正确地教授。如果它被作为一门训练学科来对待,它将没有这个价值。这种方法一般包括两个困难:其一,它意味着我们必须通过一些物质奖励来创造艺术方面的兴趣和动机,如高度强调社会动机。但是,当音乐教授鉴赏时,它更倾向于自身的内在动因。其二,我们必须创造机会来我们所做事情的理由。对音乐的热爱可以为音乐本身辩护,音乐的价值是显而易见和不可否认的。但是,知道音符名称、理解音乐理论或者发展音乐技巧的价值,就像其自身的目标一样,并非不言而喻的。因此当教师的教学指向这些事情时,他们必须编造各种理由。最通常的情况―宣称这些学习训练大脑―已经被讨论过,并被摒弃了。但我们总是努力证明,学生们将在某时某地用到这种技巧或技能―这种努力是被质疑和值得商榷的。教育过程不能在此时此地为自己辩护,就儿童的一个更快乐、更充实的人生方面来说,这个过程总是成为最受诟病的问题。我们希望得到的一个音乐项目应不指向训练,同时也不逃避困难,而是依据儿童自身的水平,试图提供一个使他们变成儿童音乐家的机会―在音乐中寻找一个快乐而充实生活的机会。

也许有人会问,学校音乐是否强调专业与业余之分呢?难道我们的学校音乐旨在帮助少数人进入(音乐)专业生涯,而不为许多人成为业余爱好者开放吗?我们的回答是,学校音乐像其他任何教育学科一样,与为使儿童进入专业生涯做准备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系。但是,它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帮助儿童自己发现音乐的真谛,并且在音乐中发现自我。如果这个目标实现了,那么在后期运用于学校音乐中的时候,将极大地观照他们本身。职业指导者的真正问题是他们没有发现自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塑造自己的生活。发现自我是寻找工作和闲暇时间追求的基础。

从真正意义上来说,一个教育过程除了更多的教育、更多的成长及更多的生活之外,没有其他的目的或者结果。无论在何处,每一首歌应该立刻成为一个目标,并且成为一个“垫脚石”。在这里,我有一个像人性一样宽泛的原则,并且应该坚持贯彻这个原则:帮助儿童经历音乐,并且教育他们成为音乐性的人。训练学生“一口袋”的绝招,不仅浪费了他的时间,也是在浪费你自己的时间。

因而,在此我们第三次把所进行的目的讨论引入到欣赏的主要概念中。音乐教育计划是要真正成为充实生活中的一次冒险,必须注重理解对音乐的热爱,必须在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中渗透音乐鉴赏精神。

四、音乐教育作为创造民主的一个媒介

约翰・杜威坚信民主的真正本质并不是它的政治结构,民主的重要特征就是广泛和亲密的经验共享。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人们可以面对生活,并互相激励、指导、启发和鼓励。这在所有民主社会中都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比如在古代雅典,一个城邦(state)聚集了不同性格和不同思想的人,而这些人邂逅并共同生活在一个富裕的社会。还是在同一个城邦,我们看到民主思想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力量,它体现在无与伦比的艺术作品中为共同利益做出贡献,从他们的共同灵感经验中获取意义和活力。但是,如果没有分享丰富的经验,那么这种创造性的贡献是不可能存在的。这就是古代雅典人民伟大的文学、戏剧和艺术作品的真正社会意义,它们为人类思想的凝聚提供了途径,意愿、事业与爱国情操成为社区的焦点。古代雅典是一个民主社会,这一点可以在音乐方面找到些许踪迹,因此与其说艺术既意味着一种古典文明,还对现代文明有着指导意义。今天,音乐成为了现代社会生活更人性化、更高雅的媒介。因为当代生活有着所有的压力和束缚,以及虚伪的所有反人性和反民主的部分。

我们看到了音乐的社会力量和丰富多彩,但是我们必须考虑捕捉这个力量,不能忽略音乐及其内在价值,仅仅强调一种“团结”(get-together)精神。戴维森(Davison)告诉我们,那些只注重音乐的“团结”精神而忽略音乐自身的阵营,与那些勤勉培养音乐价值的阵营相比,前者在社团合唱中获得的价值更少。我们必须对音乐有信心,必须使音乐成为主要的事情,让音乐做自己的事情,我们看到了音乐这种神奇的团结力量在业余合唱(奏)团队中最完美的体现―在团队中个体发现自己的工作被其他队员所丰富,并且他自己能为集体事业做贡献。这并非偶然,哲学家将天堂的和谐比作一首天体音乐,神学家将救赎者的主要快乐画为一幅唱国歌的图,历久弥新。因为音乐有一种丰富和创造的民主使命,使人们面对面的关系更紧密。

此时,我们再次见证了学校音乐的终极使命。曾几何时,当音乐作为一种贵族艺术,仅被少数人所拥有时,也正是音乐式微的时期。随着民间音乐浪潮的兴起,艺术被不断更新,艺术最伟大的仆人总是趋向于普及自己的魅力。当它们表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时,曾多次显现出对全人类使命的亲切感。因此,我们有贝多芬(Beethoven)的惊人诳语―所有人都意识到却不敢说,他却以庄严的力量说出:“我是为人类生活提供美酒的巴克斯(Bacchus)。”

美国的学校音乐正在进行一场艺术运动,该运动由于真实、民主的天性和冲动而意义重大。这场运动遭到“技术论者”的反对,并被空谈家和“技术论者”带入歧途,终成一场悲剧,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我们应该超越这种不成熟和机械的训练。学校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教授美国人明智地获取音乐之爱,学校音乐教师应该致力于将音乐的力量和荣耀传递给所有学生,以著名的信条作为概括:

可爱的艺术,我的喜悦和安慰,

它奇妙的力量驱散我们所有的忧虑,

你拥有我的心灵,贯穿我的整个生命,

整个世界,为它祛除忧虑的魔法而欢欣鼓舞,

我曾经听过人类所有形式的欢乐,

但是,对我而言,艺术无可比拟,

一个预言说,上天赋予你最富有的宝藏,

你拥有艺术,我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你。

篇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素质教育在逐渐地提高,我国对教育教学的关注越来越多,更多地重视了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然而要更多地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更多综合素质高的适用型人才,就需要在当前职业学校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改革和发展,适应时代的进步,本文就职业学校音乐教学改革进行探究、分析,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意见。

关键词:

职业学校 音乐教学 改革

音乐将一些乐音进行有规律的组合释放,通过一定的旋律和有效的节奏,起到表现内心感情和现实生活状态的作用,职业学校的音乐教学指的是通过一定的训练和有效的教学能够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技能型人才。

1职业学校音乐教学的背景和目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物质文化的需求在逐渐增大,对于精神文明的提高也在不断加强,进而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在逐渐增大。在职业学校的音乐教学中,人们不再仅仅追逐在耳朵的享受,更多的是在追逐一些视觉震撼和感官上的表现悦目,这样就能够将音乐更好地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能够融合艺术,给人们更好的艺术感。职业学校的音乐教学就是要有效地、更好地培养能够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每个职业学校的音乐教学都要设定相对科学合理的目标,根据目标的中心思想进行有效的具体化的教学。通过具体的教学,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这样才能够满足社会现实的需要,才能促进职业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向着与时俱进、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为了满足职业学校发展的需要和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就得对音乐的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与时俱进,才能够满足时展的需要。

2职业学校音乐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当前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然而就目前职业学校音乐教学的现状来看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没有做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在教学的中心思想上不能够做到以人为中心,缺少了针对人自身的研究,不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和人的需要进行教学和培养,往往职业学校的思想在于为了培养而培养,不能做到根据人的发展来创造出有效的培养方式,进而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音乐人才。主要是进行谋出路手段的培养,导致学生仅是对音乐专业有个简单的了解,缺少针对性和全能性的培养,使得整个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的音乐素质和个人能力有限,缺乏专项技能的操作,而不能胜任实际工作任务,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2)职业学校缺少硬件设施和活动。

就我国目前的职业学校建设现状看,除了思想上不够重视之外,还有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职业学校中音乐教学的相应硬件设施不全,甚至有的到匮乏的地步,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的职业学校存在着这种缺少音乐教学硬件设施的现象,没有音乐教室,缺少能够高效进行音乐教学的环境、缺少音乐器材。此外,还存在教师的专业性能力不足的现状,甚至是专业为语文的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可想而知其效果如何。另外,整个职业学校的教学活动缺少音乐活动,教学模式枯燥,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导致了学生综合性能力不足,全面发展能力有限,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时展的需要。

(3)管理体制不足。

前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体制的不足,缺少与时俱进的思想和知识,过于传统,职业学校的管理体制不够系统,教学模式落后,没有职业学校的教学特征,缺少了信息化的管理,使得整个职业学校不能够有效地进行培养和发展相应的综合性人才。

3职业学校音乐教学改革

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音乐课程中的现实情况,对目前我国职业学校音乐课程改革提出以下对策:

(1)转变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职业学校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将思想转变,传统的思想已经不再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了,这就需要职业学校进行思想转变,将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作为中心思想,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在进行音乐教学改革时,不仅仅需要针对课程,更多的是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以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全面培养学生为中心进行有效的改革。改革的重点还在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方面,只有学生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活动。

(2)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就业为导向”动态更新音乐课程设置。

21世纪,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聚焦点,各级学校将培养优秀的教师作为重要任务来完成,责无旁贷。但是,通过和相关人士了解,学校负责人普遍反映近几年中职毕业生音乐素质不高,追其源头还是我们的培养目标不能准确定位,造成了音乐教师上课无标准可依,随意性很强。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教育专业长期以来没有规范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进一步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必须重新修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更准确,对素质、知识与能力培养规格要求更具体。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动态更新专业、课程和教材。按照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注重音乐技能在实习实训课程中的实践应用,让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岗位工作,使得学生在校期间接受音乐技能的训练,这样才能在毕业后达到高素质的就业标准。

(3)职业资格证书与教材应不断更新发展。

教育行业选拔人才的首要条件为是否具有与应聘岗位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师资培养却存在滞后状态,突出问题就体现在教材上,教材多年一贯制的沿用高教社的教材,而这些教材在使用中也并没有跟上当前教育行业快速发展的脚步,进行及时的更新、修订、再版和补充。因此,政府应根据现状,结合中职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用人需求,将这些内容融入音乐技能课程和教材中,并能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变化动态更新教材内容,使音乐技能教材与教育职业资格证书紧密结合,体现教育的职业特色。

4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当前职业学校的存在问题、现实状况分析,得出职业学校音乐改革的措施在于:第一,转变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第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就业为导向”动态更新音乐课程设置。第三,职业资格证书与教材应不断更新发展。应以此三项为重点,进行有效改革,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结合目前社会的就业需求实践学习,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能力,增加学生的职业素养,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王喜平 单位:江苏省相城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刘占兰.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策略(第二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20.

[2]杨宗武,谭邵华,姜伯成,邱孝述.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学校推进战略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3]中国教育报[N].2013-4-14(1).

篇3

关键词:学校音乐教育导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就高师音乐学专业来说,其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思想价值观念和音乐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在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中其对于深化理论学习、知识的获取、学生课堂教学技能培养以及教师综合素质的获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突出应用为本、需求导向的要求,构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符合跨时代性和超前性的音乐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是每一位教学论课程的教师所要必须研究和重视的问题。我们都清楚,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多年来一直都是相对薄弱的环节。由于种种因素,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特别实践环节方面,在课堂教学能力的训练上存在一些缺失。像有些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往往只是停留在“书面状态”,而缺少实践领域的感受。因此,构建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的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实现该课程高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的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重要尝试和探索,也是不断完善理论、升华理论的重要渠道。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属于学科教育学的范畴,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十分鲜明,课程的学习过程为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循序渐进。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的许多内容,要通过实践环节去理解和掌握。因此,课程的实践训练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种训练,检验理论学习的情况,提高学生在音乐教育、音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指导,现代教学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能力,为毕业实习及今后从事音乐教学工作打下基础。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实践教学应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的完整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教师专业能力形成是在把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的,不仅需要实践来培养,更需要在实践中实现构建。而我们现在的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的教学由于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方面缺少足够的认识,实践教学过多的只是侧重于的课堂某些环节,并没有真正从实践教学自身的需求出发,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实际的有机结合,课内、外教学结合,没有真正从整个课程出发形成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这大大的影响到了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我们都知道,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是从教学实践中来的,其理论形成后又返回教学实践,对实践进行指导。离开了实践,学科教学理论就会显得空泛无力、操作性不强。如果只是蜻蜓点水式地做走过场的实践练习,那既没有实践效果,也就实现不了教学目标。因此,实践教学体系在保证和贯彻实践教学内容实施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将实践教学环节按照课程进程、按各种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等层次,落实其目标和任务,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丰富和发展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形成基本的能力。实践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做”。学生通过实践对课堂上所学的理论与课堂教学技能进行验证、掌握,感知音乐课堂与音乐教学,认识音乐课堂与音乐教学,从而从“认识”、“理解”变为“会做”。

二、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基本框架

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应体现以专业理论为基础,以教育能力为核心,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建设,应在课程中突出利用实验实践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的特点,运用实验环节配合理论教学,使学生可以更好地领会教育理论运行过程中的实际经验和感性知识。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践理论部分,而是实践技能部分。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等,在层次上,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实践为基本实践;第二层次实践包括课堂教学的基本、综合性和设计性实践,如教案的撰写、教学目标的设计、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等等;第三、四层次实践以综合性和设计性实践为主,更多的是在针对具体内容、具体案例进行实践。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围绕培养目标,把实验实践教学具体目标分解为两个层次和多个模块来实现,突出基础性训练、综合性训练和开放性训练,并按照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实践相结合、单元理论实验实践项目与选择性实验实践项目相结合、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原则,优化实验、实践项目,合理筛选实验实践教学内容,重点是合理设置证据实验、案例教学、模拟课堂、教学实习,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起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实验实践比例适当、实践课程模块化的实践体系。

三、实践教学构建的基本原则

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从学科角度出发,应当体现出对学校音乐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控制思路及其目标实现的唯一性,真正体现出实践教学的价值意义、科学性和符合音乐教育特征方面的可操作性,要真正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能力培养的理念。要坚持以实践方式改革为目标,突出课堂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包括教案撰写、备课等方面。据此,我们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上要依据这样几个原则:①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即在理论教学中将实践环节一同设计,以理论教学所涉及的知识为实践内容,让实践为理论学习服务,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自然结合,防止单纯的理论或单纯的实践。这样,理论和行动才能一致。②系统性原则。即要求把整个课程的实践教学视为一个整体,从整体出发,设计各分支的实践教学,使整个实践教学完整、平衡,具有层次性,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实践体系。因此,在构建时,应该将各个分支的实践放到大实践的整体中去权衡,以整体实践的总目标来协调各个分支的目标。③分类整合原则。依据课程的不同内容把实践教学体系分成不同类型,抓住内容与内容之间的特点、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经验之间的联系,从整个课程领域出发,将实践教学加以统整合与设计,确保实践教学的整体统一。④能力评价原则。即从实践态度、解决理论学习问题的实践能力、课堂问题查找的实践能力和课堂教学技术操作实践能力四个方面对实践教学进行评价。笔者认为,实践体系能否在能力培养方面发挥作用,只能通过实践反映出来。实践中所呈现的一部分是学生自己的实际表现,另一部分是评价者通过自己的观察所看到的、感受到的。能力评价标准应贯穿整个实践过程,以实践为主线,评价所有可能涉及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四、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设想

1.实践教学体系

过去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的实践教学体系,由于受传统音乐教学思想的影响,一直把单纯的教案设计、目标的制定、备课等实践教学内容依附于相应的理论课程上。而实际上,这些应当在实践训练中反复练习才能获得,否则,就违背了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为了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改变传统做法,优化重组课程内容。以基础理论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四部分构成实践教学体系框架,按照教学的进程,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配合理论与典型案例、课例录像资料、设计案例主题例选、课堂见习、专业实习等,形成与理论实践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不同的内容上,可做适当变换。小学音乐教学内容以歌唱和综合游戏课为主,初中音乐教学内容以歌唱课、欣赏课和综合课为主,高中音乐课程以音乐鉴赏课内容为主。对实践教学层次体系的改革,主要是按照课程培养目标和学习内容的要求,按初、中、高三个层次设计实践教学,形成不同层次、突出应用能力的实践训练。初级层次主要是以基本理论内容的实践训练,配合选用与之相对应的中小学音乐教材进行实践训练,重点强化学生的基本能力,积累实践认识。中级层次主要对学生进行专题设计训练,比如教学目标的制定、教案的正确书写,让学生多讲、多写。多讲主要是学生通过对教学目标的陈述,在强化学生设计能力的基础上,拓展设计的视野。多写主要根据所布置专题任务,用所学的知识写出教学设计的设计理念。高级层次主要是进行一些综合性的实践训练,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在校内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在实际实习岗位上进行教学实践。另外,许多学校为了激励师范生重视基本教学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提高未来教师的执教能力,举办各种教学竞赛,如课堂教学设计竞赛、微课比赛、说课比赛等,这也可以划到高级层次的范围内。在这些既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实践活动中,把教学实践能力的建构循序贯穿在全过程。

2.实践教学内容

在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方面,可以以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教学“理论为引导,实践为关键”的特点为突破口,重点解决课程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解决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基础音乐教育需求不适应的问题,从纵向和横向二个维度,通过教学设计课程资源库的构建,进行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建设。纵向方面,主要从基础理论知识出发,到设计实践环节与学生能力的构建,并通过专题实践、课堂教学专题设计、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的撰写,培养学生的整体能力;横向方面,借助案例教学、模拟课堂、现场教学等多样化的训练手段,持续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在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上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精选实践内容,保证基本技能的训练;突出课堂教学技能视域下音乐课堂教学实践内容,强化专业特色;创新思维的启发与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结合基础性实训、综合性实训、设计性实训不同层次的实训项目,调整内容,突出学生创新性、探索性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教学技能的能力。将实践教学体系真正发挥出总体功效,真正起到驱动、引导的作用。

3.实践教学组织和考核

改革实践教学的组织是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如何安排课程教学进度、教师的遴选、备课、学生学习的检查与学习后的信息反馈等,都需要考虑细致,合理安排。这样,既保证了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圆满完成,同时又约束和规范学生实践的行为。否则,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计划就难以实现。实践教学的组织要依据这样两个条件,一是遵循整体实践教学任务,与教学总目标保持一致;二是统筹实践教学与理论密切结合。这样,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能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存在哪些问题,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就具体内容来说,实践内容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进度,从目标上来看,要充分体现培养能力为主的教育理念,凸显能力的培养,以学生“能干什么”作为整个实践教学的中心目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灵活参加。学生通过实践环节,一方面巩固了课堂教学成果,另一方面培养自己教案设计、目标的制定、备课等实践能力。由于与普通的理论教学有明显差异,因此,实践教学的考核不能简单地用分数做测度。考核过程应对学生实践的全过程进行考察和评价,包括实践的前期准备、实践过程中的态度,以及实践结果等。教师应根据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表现以及所呈现出的能力进行评判,从实际设计能力的提高、实践能力的形成、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行综合考核。例如,在音乐教学设计这类实践训练强调的是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因此其考核除了要体现对实验理论的掌握外,更重要的是要反映出学生在实践方法、设计理念、具体运用等方面的特点和能力。

4.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为了使实践教学能更好地开展,要利用学校所在地的地域优势,根据不同学校的特点,选择最为合适的中小学作为实践基地。在实训基地建设上,结合自己学校实践教学特色,与实践基地和实践指导教师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通过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为学生提供鲜活的实践场地;配备相应校外指导教师,开展多层次的实践训练,借助实践基地多功能设施和相应的资料,进行专业化的训练,营造“教学实践”的训练环境。

作者:冯巍巍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尹爱青.对“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课程的思考与分析[J].中国音乐教育,2008,(12).

[2]冯巍巍.新课标视域下音乐课程实践性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4,(7).

篇4

关键词:中职学校;音乐;效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008-01

中职学校音乐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教育面向是一群学习压力较轻的学生,所以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审美价值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现阶段中职学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给出了几点教学见解,望能促进中职学校音乐教学效率不断提高,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当前中职学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和逐步深入,我国教育教学事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中职学校的音乐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碍于教学理念等各方面原因的影响,教学效率依然低下,教学依然问题重重,有待我们教师进一步的解决和提高。其主要问题体现在以几个方面:首先,教学观念落后。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职业学校认为职教是技能教育、次等教育,缺乏对音乐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以及高度的重视,缺失对学生精神素养以及艺术潜质的培养力度,音乐课程在中职学校中不被重视,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开设音乐课程,音乐教育形同虚设。其次,教学方法呆板、单一。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中职学校虽然认识到了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呆板、单一化现象依然严重。很多的教师往往将音乐教育简化为一种乐器教学和唱歌训练,在教学方法上还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单科的技能训练,忽略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间的融会贯通,忽视了音乐教学活动方面素质能力、艺术素养的培养。最后,课程设置不合理。在现阶段的中职学校音乐教学过程中,课程的设置完全没有根据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理论课程设置较多,而实践课程设置较少,学生实践的时间较短,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缺乏良好的对接。各方面原因的综合制约,严重的限制了学生的各方面共同发展,阻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提高中职学校音乐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分析

1、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

理念是指引、是准则,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教学理念的转变,中职学校音乐教学效率的提高更是如此。教学理念是对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因此,在中职学校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学习课程改革指导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对音乐教学的重视。为此,教学中,首先,我们教师人充分认识中职学校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培养学生性格品质、艺术素养的重要性,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加强音乐课程的开设力度。其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学角色,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制”走向“民主”,积极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2、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提高教学效率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在中职学校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我们教师在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实现乐学,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对于学生音乐兴趣的激发,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鲜明时代感和民族性、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的音乐参与教学,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这样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我们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对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喜爱音乐、享受音乐、终身学习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引导,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认知,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3、引导学生生活实践,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我国知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近提出过“生活即教育”,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重心,教育不能脱离了生活而存在。事实也是如此,音乐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音乐跟小说是一样的,不仅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人们在伤心的时候喜欢听音乐来放松自己的心情,在开心的时候也喜欢高歌一曲,所以说音乐还是生活的表现形式之一。课堂的教学是基础,课外的实践是补充、是提高。在中职学校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们还应积极的引导学生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音乐,进而创造音乐,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明确音乐与生活的联系,从而使学生更加喜爱音乐、热爱生活。这样,在有效的扩宽了学生学习空间的同时,也利于课程设置的完善,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效率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总结: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是我们每位音乐教师努力的总体方向。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中职院校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积极的研究总结,积极的探究创新,寻找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促使学生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高专院校;音乐教育;声乐教学

一、高专音乐教育中声乐教学现状与问题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这是教育的目的体现,高专音乐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结构的教育,还应该对学生将来从事的业务奠定扎实的基础,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这些学生将来大部分都会从事小学音乐教学,所以要通过让他们学习职业道德相关,培养其敬业能力。从上述阐述来看,声乐教学培养目标应该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因此要侧重学生音乐天赋和音乐潜力的开发;为学生提供学习音乐的氛围,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教学环境,尊重学习音乐的兴趣,从总体上对其音乐素养予以提升。教学过程应该因材施教,从学生自身特征出发,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学生的就业方向着手进行培养,更多的在教学中增加实践环节,达到教学目标与就业目标的吻合。大多数授课教师的授课过程往往会体现他的老师的影子,这一点高专院校的声乐教师也不例外,他们会按照自身学习的过程进行授课,虽然这种授课也经过了专业的训练,但是其效果并没有多显著,授课对象的声乐学习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展,也就是说,这种教学方式并不一定适合现代学生。实际高专院校课堂教学模式的采用,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与专业音乐学院的模式也不一样,因此教学要从培养目标入手,一方面注重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另一方面要考虑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教学要为其提供必要的实践操作环境。

二、高专音乐教育中声乐教学建议

从实际情况分析,专业音乐学校的教学模式并不一定适应开展声乐教学的高专院校,高专院校要培养的是未来的教师,而不是歌唱家。这就要求教师要准确规划上课模式,课程的教学与培养方向密切结合。学生的学习是为了能够胜任教师的职责,所以教学要不仅仅是教会他们演唱歌曲,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分析歌曲,如何在音乐课上有效组织教学。

(一)教学中的声乐作品科学并难度适中

与专业音乐学校的教学不同,高专声乐的教学要注重实用性,这与综合性大学的声乐教学也有本质的区别,因为相关学校的声乐教学更加侧重的是培养学生的技能,因此他们更多的侧重的是技能训练。并且他们们在训练开展的过程中对音乐曲目有一定的要求,中国声乐作品和外文声乐作品是他们的首选。但是相对于高专声乐的教学来说,首选曲目应该与他们将来的就业方向紧密相关,因此其曲目的选择要体现针对性,以中国作品为主,其他作品只能作为辅助教学的曲目来学习。从高专毕业之后,这些学生大多会成为中小学的音乐教师,因此实际教学的开展,应该主要侧重基础音乐教学,包括初级中国声乐作品,同时还包括适合儿童学唱的曲目,课程开展还应该对中小学教材中的歌曲进行参照。对于外文声乐的教学,也可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教学,目的应该只是对学生的艺术视野予以开拓,最终对学生的审美能力予以提升。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不能成为教学的重点,只能是对教学起到辅助作用。

(二)采用集体、小组授课形式

从教学目的来分析,高专完全不同于专业音乐学院。高专音乐教学的开展,对于教学模式可依据实际情况展开,可运用集体课的形式,也可以采用更有效的小组课的形式。教学形式的展开应该从提升教学效率入手,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是对教学资源的有效节约。高专音乐教学的展开要与学生将来的就业紧密相连,因此教学要以教授基础音乐知识为主,包括准确科学的发声训练等,要保证是从兴趣的角度出发予以培养,而不是采用培养歌唱家的方式进行。对于学生发声概念的教学可采用集体课的形式,但是发声方法的掌握就可以采用小组课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科学掌握发声方法,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奠定基础;其次,高专课程的开展与学生就业方向的紧密联系,集体课和小组课教学方式的采用,能够帮助学生尽早进入教师角色,因此这是一种有拓展性的教学方式。再有声乐课的开展要结合中小学音乐教学法的内容展开,课堂教学可对定量的声乐作品进行教学,而这些作品应该是中小学教材中的儿歌或青少年歌曲,这样的教学一方面可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还能帮助学生学到教学方法,为他们未来适应教师角色奠定基础。

(三)课堂内容的合理安排

高专声乐教学应主要围绕两方面展开,一是发声技巧的练习,二是歌曲的演唱练习。前者的练习主要是气息、喉头位置、共鸣的练习。后者是为了更好地演绎作品。就当前教学实际分析,90分钟的课时,因此无论是哪种课型,都应该注重授课时间的合理安排。笔者对此的观点是发生技巧的练习应该不少于30分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基本发声方法的教学,从最基本的呼吸教学开始,包括清晰地断句,包括准确的时值,包括声音的强弱变化等,科学发声的概念从一开始就要教给学生,让学生尽快养成科学合理用嗓的习惯,再有歌曲演唱也应该在30分钟左右,为了提升学生兴趣,可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演唱,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演唱中的问题,最后要留10分钟的时间开展集体演唱。课堂的教学要保证有效性,要让学生在课上学习掌握声乐基础知识和演唱基础知识,对歌唱的基本原理进行领悟,学生演唱状态的发挥,可借助小组互动模式予以促进。

篇6

一、教师范唱的现状

在现如今这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不同于以往的音乐课,教师很少在课堂上亲身示范演唱因为教师可以通过现在的信息技术找到所有他所需要的音像资料,最常见的还是运用新媒体技术到音乐教学。多媒体音乐教学不容置疑有其独特的优点,但是也有很大的缺点,在音乐课上,许多教师都是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音乐,教师也很少像以前一样亲身示范,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使师生之间缺少一定的互动,学生也感受不到音乐课的那种活跃的氛围,也大大的削弱了学生对于音乐课的积极性,这样是不利于音乐课的发展的。所以在现在的音乐课上,教师范唱已经不常见了,甚至被忽略了。除了这个问题以外,还存在有另外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音乐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忽视。当前大部分学校和教师对音乐持有轻视态度,他们认为音乐不过是帮助学生放松的学科,过于重视音乐教学只是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也是在浪费自己宝贵的教学时间。这种观点直接影响到了学校的课程安排和学生以及教师的上课态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都不可能全力以赴,最终音乐课程的质量也就必然大打折扣。

通过范唱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歌声里面的情绪,更好的了解到歌曲的内涵,情感的练习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歌曲。但是通过调查笔者了解到,目前不少教师拒绝进行范唱,但是更加严重的问题是,不少教师其实自己也不会进行范唱,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歌唱,没有注意到范唱是需要注意技巧的运用和方法的选择。如果教师给学生一个错误的引导的话,学生的任何努力都只会让其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也是目前范唱教学最严重的问题。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做好范唱教学工作,让中等师范学校的音乐教学真正的得到长足的发展。所以就现代中等师范的音乐教学来说,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解决问题,然后才是如何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二、教师范唱的好处

因为音乐是精神世界的一种代名词,所以就显得更加的抽象化。在现如今的音乐教学中由于信息化的到来,新媒体教学也就很大程度的代替了教师示范教学,这样的教学虽然能够更简单直接并且迅速的教导学生知识,但是在音乐教学中全部使用这种教学方式使不利于学生学习音乐的,音乐是人与人心灵上的一种沟通,它是活跃的而不是呆板的,需要教师亲身示范,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亲身示范的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很大程度的使学生能够理解音乐中的真谛,使学生与音乐作品之间的距离缩短,使学生能够带着兴趣去学习音乐、感受音乐,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音乐课堂中来。所以总的来说,音乐教学中的范唱对于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不仅仅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更加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真心的去学习音乐。

三、范唱在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在我国中等师范学校的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占了很大的比例,所以就更加突出教师的作用,但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步,教师示范歌唱就很少见了,但是即使新媒体技术再优秀也无法真正的取代教师亲身示范,教师示范能够使学生与音乐作品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所以将范唱运用到音乐教学中来是十分值得提倡的。下面就主要讲述一下范唱在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将音乐作品进行范唱

在师范学校的音乐教学中,许多学校的音乐教材都是一些优秀的作品,比如《黄土高坡》、《长江之歌》、《东方红》等等,虽然这些音乐作品都是十分优秀的存在,但是对于当代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流行歌曲的兴趣远远大于这些作品,因为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对于这些以前的传统歌曲知道的并不多,所以他们对于音乐课的兴趣度也就提高不起来,如果依靠新媒体技术将这些作品展示给学生看,并让他们跟着学习,学生会觉得音乐课十分的枯燥以及无味,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耐心学习下去,所以也就导致许多学生一上课就睡着的现象。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在音乐课上亲身示范这些作品,并且用一种新颖的方式将音乐作品表达出来,这样就很容易将学生的注意力更好的转移到音乐课堂中来,使学生能够更加近距离的与音乐进行沟通,使他们对于音乐的兴趣度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从而也更加有利于音乐教学的开展。从上面可以看出这种一直依靠新媒体的教学方式应用于音乐教学中是不利于音乐课堂的有效开展的,新媒体技术教学只能是音乐教学中的调味剂,而教师范唱才是音乐教学中的主要素材,只有教师将作品更好的演绎出来,学生才会有更大的兴趣去认识、了解音乐,并且爱上它。

(二)结合音乐主题进行范唱

在许多的中等师范学校的音乐教学中,器乐作品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存在。歌曲对于学生来说其实是很容易理解并接受的,因为每一首歌曲都有着一首词,学生可以通过歌词进而慢慢的摸索从而很好的掌握音乐作品。但是器乐作品是不同于歌曲的,由于其没有具体的歌词,多以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并且掌握的。教师将音乐主题演唱出来,不仅仅可以很大程度的加快了学生对于器乐作品的理解,更加重要的是能够很大程度的缩短了学生与器乐作品的距离。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在《黄土高坡》中,黄土高坡是这个作品的主要内容,如果教师亲身演唱主题,可以很大程度的使学生能够简单的了解到这首作品的主题,从而也就很容易的使学生慢慢的掌握整首作品。

(三)将歌曲通过表演展示出来

篇7

关键词:艺术教育;创造表现能力;创新思维;音乐课程;音乐鉴赏;创造表现

中图分类号:J60文献标识码:A

Fostering of Creative Power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in Music Teaching

LI Xiao-hui

面对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基础教育中创造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的不足已经是阻碍我国科学文化和经济发展的瓶颈。、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发人深省。加强创造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纵观目前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公共选修的音乐课程,基本都是以音乐欣赏为主,少有在欣赏的基础上,对创造表现能力的培养。我们在几年前提出了音乐教学中艺术思维与创造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对研究性教和学、音乐鉴赏评价、创造表现、创新思维方式、创作思维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系列的探索,实践证明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几年来的研究探索和研究,初步形成新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模式,并取得一批教学研究成果:典型教案与课件、撰写发表的研究论文、学生论文、戏剧表演、音乐创作等作品。我们还特地收集整理了一批有关音乐教学中艺术思维的教育研究论文,应该说,艺术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才是音乐教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1、为创造表现而聆听,为模仿借鉴而鉴赏

我们认为,在明确创造表现任务的前提下,通过聆听作品感受音乐艺术之美,可以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创作兴趣,培养学生张扬个性表现自我的创造性人格,建立起音乐的创造表现所需要的情感与创造欲望。从创造表现的角度进行音乐艺术创作表现技术层面的分析与聆听,通过模仿与借鉴,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得启发与灵感,使学生最终成为真正的聆听者、审美欣赏者和音乐艺术的创造者。从而使音乐的创造表现与音乐艺术的欣赏教学形成发展创造力的环境以及内省外放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活动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欣赏和表现、创作教学活动中灵活进行。

2、体验与探究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思维与行为过程

音乐课程标准在过程与方法中是这样描述“体验”的:“音乐教学过程应是完整而充分地体验音乐作品的过程。要启发学生在对音乐形态与音乐情感的积极体验中,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爱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艺术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完整的艺术创造表现过程中培养艺术思维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教学理论对“探究”的描述则是: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探究与创造活动,倡导开放式和研究性的学习方法,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可以说体验和探究是一个因果关系,只有体验了才能去激发探究和创作的欲望。而带着探究的目的去体验才能真正激发创造能力的培养。

3、从创作表现角度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从创作表现的角度来聆听作品

在教学中,从作曲家、演奏家、多媒体音像创作编辑工作者的角度来欣赏音乐作品,带着创作任务来聆听作品,使学生从聆听者转换为创作者来鉴赏作品,这样的角色转换带来的是聆听作品的思维目的质的变化,能培养创造意识,从聆听作品的欣赏者转变为创作者,这样的学习具有创造学习的意义。

通过欣赏和自己创作任务相似的经典作品来学习创作,通过欣赏与模仿,从经典作品中获得启发、顿悟,由此作品(被欣赏的作品)转化迁移到彼作品(自己将要创作的音乐),这一过程实际上已经成为创作学习的一个部分。培养学生时刻从创造角度,带着任务进行音乐欣赏能“增强创造意识”。培养创造意识是创造模块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创造意识是创造者的重要思维方式:听某曲、看某景、思某事时,不断揣度创作问题,艺术家可能一下子产生灵感(顿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也是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哪怕是鉴赏教学,教师和学生只要具有创造意识,就有可能从艺术鉴赏过程中引发创造意念,引发艺术作品创作意念的产生,从而引发新作品的创作。时时从创造表现的角度考虑问题,能够培养创造意识。

4、在创作模块教学中,“模仿与迁移”对创造力的形成和作品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模仿是学习的必然过程。在教学中,我们为了创作某一作品而选择某类作品进行针对性很强的欣赏与分析,其教学目的很明确,为了创作而分析聆听作品。此时的聆听具有很强的模仿“借鉴”目的,已经成为创作学习的一个部分。但是有时对号入座式的听赏并不能真正形成创造能力。还需要迁移与变迁的创造过程。单纯的模仿创新含量较少,但是可以通过模仿学习经典音乐作品的表现手法。当学生能够较好地模仿出经典作品时,艺术技能也就有了提高,音乐表现的能力也就逐步形成。

再者,培养学生成为高级欣赏者和评价者。聆听分析评价作品非常重要。欣赏与评价对于创作很重要,通过鉴赏知道什么是真正好的艺术和艺术的各种风格流派,是形成音乐感觉的最好途径。成为高级的鉴赏者和评价者是艺术鉴赏学习的高层次,对于创造者来说,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将会对创造产生很好作用。

然后模仿与借鉴。模仿――学师或他人的表现方式;借鉴――将大师或他人使用的某种方法带入自己的作品,优化自己的作品并在这样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想法使作品出现新意。

最后进行创造表现。在欣赏他人作品时,学习该作品的优点、开拓思路、借鉴方法,围绕自己的创作任务,构思自己作品的创作表现手法,最终形成全新的作品。

5、理论知识、技能训练与欣赏和创作表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在创作模块教学中,艺术感受、艺术感悟与技能技巧训练、完整的艺术创作行为是培养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将鉴赏课与创造表现课一体化,实现感受体验与创造表现的良性循环,进行真正的音乐表现和创造。只有在完整的创造行为中才能培养创造思维与创造能力。

将内省与外放融和为互动循环的整体是形成创造教学的最佳途径。例如:为了体验重复与变奏在音乐作品中的表情作用,可以将欣赏教学与表现创作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进行。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如音色、音量、乐句、段落与重复变奏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在引导学生深入聆听作品,感受作品的情感表现与主题内容的基础上,尝试在作品基本情绪内容的基础上,有创意的有设计的,采用某些音乐方式对现成作品进行模仿或改编。

6、重视即兴创作可以提高学生音乐创作的能力与水平

即兴创作是音乐教学在感受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的一种经常使用的创作表现形式。这种创作表现形式往往在有意或无意之间,当某种艺术感觉在某种联想或引发(激发)因素突然降临的时候,即兴发挥的一种艺术创作方式。在高中阶段的艺术综合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利用艺术综合即兴创作的方式进行综合艺术课的创作教学,对培养学生艺术创造表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重视小作品小片段的即兴创作,不断积累丰富的音乐语汇是增强音乐创造表现能力有效办法。例如少数民族和民间音乐中存在大量即兴创作、即兴表现的音乐传统,向少数民族学习,积极培养学生进行即兴合唱、即兴鼓乐、即兴舞蹈的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向少数民族艺术家和民间音乐艺人学习,积极培养即兴合唱、即兴鼓乐、即兴舞蹈的能力培养。即兴创作教学法与任务教学法是音乐课程的重要教学方法。

即兴创作是音乐教学在感受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的一种经常使用的创作表现形式。这种创作表现形式往往在有意或无意之间,当某种艺术感觉在某种联想或引发(激发)因素突然降临的时候,即兴发挥的一种艺术创作方式。在高中阶段的艺术综合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利用艺术综合即兴创作的方式进行综合艺术课的创作教学很有意义。

即兴创作往往是教师与学生在受到艺术感染或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突然感受到某种艺术灵感而产生的创作表现冲动,这种冲动在受到教师实时激发和点拨后往往会演变为一种真正的艺术创作激情甚至会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创作效果。这种瞬间产生的灵感往往受到某种刺激物的激发甚至是某种高度强压之下而产生的。当然这种即兴的创作更是长期思索和练习之后的突然爆发――量变质变的现象。在良好的意境中受到某种激发物的刺激也会产生灵感。因此教师应该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教学设计的艺术性、有趣性、异样性、情景性,通过暗示和语言启发,往往可以激发出平常难以获得的创作灵感。

7、以某种重要的创作任务为激发物或刺激物也是进行创作表现教学的好方法

任务教学法来自国外教学经验。以一个富于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挑战欲望和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对于任务本身,教师应该认真设计,适量适度地交给学生,同时应该有前期的准备和适时的现场指导。在综合艺术课程教学实验过程中,任务教学法是一种能力的挑战,对于激发青年学生的好胜心积极性、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很有效果,也很受学生欢迎。我们应当特别重视创设异样的、特别的、有趣的、充满激情有十分有趣的创作任务或题目,引导学生在完整或即兴的创造表现过程中,逐渐积累丰富的音乐语汇的感受表现能力。

8、引导学生从被动欣赏的角色转换为主动创造表现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的关键步骤

学生从被动欣赏的角色转换为主动创造表现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能力的关键步骤,其思维方式出现了质的变化。前者考虑的是模仿、接受、理解。后者考虑的是变异、改变、创新、产生、运用。只有在完整的艺术创造表现活动中才能培养创新思维。

创造性角色的思维方式是创新性的和表现性的,这和接受性、感受性、体验性思维是不同的。创造者的思维必须树立创造目标,这种目标并不一定清晰明确,大多时候只是一个初步模糊初步设想。当进入创造步骤时,学生就必须考虑选择采用何种手法围绕创造表现题目进行表现。创造表现手法在艺术表现过程中往往具有多样性多边性。好的创造思路、好的创造方案、好的创造手法需要反复推敲琢磨。需要大量的思维积累。经常从创造表现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可以培养创造性思维。只有在实际的艺术创造过程中才能培养创造思维。引导学生转换角色,从审美者变为一个创造表现者,此时的艺术欣赏的过程也就转换为创造性表现思维了。学生与教师的思维由于创造表现任务的缘故,考虑问题的角度就完全不一样。他们要共同考虑怎样进行表现,怎样使自己的作品非同一般别具特色,怎样是使自己的音乐美术作品或者是戏剧小品、人物角色的语言语气身体与手势和作品的表现统一。怎样使自己选择的音乐为自己的戏剧表演渲染气氛等等。改变学生在课堂中或者活动中角色的传统定位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能力的关键步骤。例如:以往我们的艺术鉴赏课同学们以学生角色进入课堂。欣赏美术音乐作品、体验美术音乐、评价美术音乐。是审美体验者。教师教学生学。改变角色后:学生是设计师、音像编辑、作曲家、画家、表演音乐创作美术作品的艺术家、小导演、创作剧本的编剧、是一个音乐美术作品的研究者、探索者。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创造与表现。在这样的教学平台上,教师的身份也出现了变化: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讲解作品的教师转变为是艺术作品创作表现指导、导演、设计工作室的专家、画家、音乐表演专家。所进行的不但是审美体验的指导工作,更主要的工作是进行艺术创作表现,具有艺术家音乐家戏剧电影导演的工作性质。考虑的创造表现,考虑的是怎样指导全体学生进行积极地创作工作。而学生也从被动欣赏的角色转换为主动创造表现的主人,从模仿、接受、理解到变异、运用、创新,发生了质的变化。

因此,音乐教育不能以审美为核心,而是以创造表现为目标,将艺术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才是积极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只有这样,我们的基础教育才能跟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打下良好的根基。

(上接第387页)三连音是为了将旋律表现得更为自由宽广,显然并不适合用于绕口令似的咏叹调《快给忙人让路》以及《让谣言四处传播》里。刻画人物形象、揣摩人物情绪是罗西尼用不规则旋律创作咏叹调的目的。无论罗西尼在各个咏叹调中是否采用这些不规则旋律的写作手法,都是为了表现人物、发展剧情。如同级+跳跃这种旋律进行就并不适合在巴西里奥的咏叹调《让谣言四处传播》使用,巴西里奥表现得阴险和谨慎,不该有过激的情绪变化,级进进行是最好的表现方式。

罗西尼善于控制节奏变化,使用不规则节奏和富有艺术内涵的旋律进行,创作出的符合人物形象、心理的咏叹调,使这部歌剧获得成功,使咏叹调广为流传,使听众赏心悦目。

四、结语

罗西尼赋予喜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的不仅仅是音乐,而且是灵魂。有人说,一部歌剧是否成功,取决于其中的咏叹调有多高的知名度。这话虽然太过于绝对,但是也从侧面表现出咏叹调在一部歌剧中所存在的地位。咏叹调是演唱者与观众的交流,相比乐队演奏的序曲,更多了语言这一优势,也就更容易被听众所接受。作曲家既要顾及到这个交流方式的亲民性,还要注重咏叹调创作的技巧内涵,以及如何通过他的创作将听众的情绪带入歌剧之中。作曲家是音乐情绪的塑造者,他所创作的一个个小小的音符组成的旋律,并不是像谱面上那样静止不动的,其内在构成具有相当巨大的情绪能量,影响每一位表演者,抑或是欣赏者,而罗西尼,就是这样一位作曲家,他的喜歌剧创作既受到古典主义时期莫扎特的影响,又结合了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个性大于共性的特点,理性感性并存,创作出经典的令人回味无穷的咏叹调,将《塞维利亚理发师》这部他最有代表性的喜歌剧推向世界,传承万世。

①杨立青《真诚高雅纯挚――梅西安的音乐语言》,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②福尔克尔•舍尔里斯著,张世胜译《罗西尼》,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参考文献:

Gioacchino Rossini,The Barber of Seville in Full Score,Dover,1989

篇8

[关键词] 职业技术学校 音乐教学 学生

在职业技术学校从事音乐教学多年的笔者,与所有非音乐专业职业学校的音乐老师一样,对怎样上好音乐课,并使其更好地为专业服务的问题,曾有过疑问和彷徨。由于没有专门的职业学校音乐课程标准,而且在实际的教学当中笔者发现,由于各个学校(城、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的差异,学生的音乐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比较普遍。多数学生反映,他们的音乐课,老师一般只教唱歌,而乐理知识和音乐欣赏知识讲得很少,有的甚至没有学过。面对这样的教学现状,笔者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接受能力的程度和原来的基础,从教学中从实际出发,突出为专业服务的特点,自行编写了适合我校学生一个学期,每周2节的音乐教学校本教材。

为上好这些非音乐专业的中职学生的课,我在结合专业特点的基础上,我认真遵循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理念:课前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教案,讲课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让学生参与可以表现自己的演出比赛实践活动中,经过几年教学的摸索,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达到了为专业服务的基本要求。下面是我的一些主要探究和体会:

一、正确选用教材内容,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旅游班学生,她们来自各个城区和县城的各个县、乡的学校,年龄大约14~15岁,大多为女生,尚未成年,性格活泼开朗,但所掌握的音乐知识水平参差不一,对于这些未来的旅游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应采用怎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更适合她们呢?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得知:以中学生音乐教学内容要求为基础比较合适。即以掌握唱歌、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欣赏三大内容为基础,在三大内容的份量和比例上也应有所侧重。因为根据学生专业特点,我认为,在内容上应侧重于培养于独立地、有一定技巧地演唱一般歌曲和欣赏一定数量的中外名曲这方面,所以,在编写教材时,在歌唱部分和欣赏部分的内容较多,且内容的深度也较适合学生的年龄和专业特点。如在歌曲的选材上要多收集一些既好听又适合学生特点的作品如《小背篓》、《乘着歌声的翅膀》、《清晨,我们踏上小道》、《喀秋莎》、电影《刘三姐》中的《采茶姐妹上茶山》、《只有山歌敬亲人》、《祝你一路顺风》等。在2007年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在我们柳州举行,我校旅游班的学生接到了接待任务:作为导游的她们,除了给各地来的客人介绍柳州的美景外,还积极地用上了在课堂上学习的《只有山歌敬亲人》来给远方客人送上祝福和欢乐。

在欣赏的内容安排上,注意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从音乐的起源、发展,什么是音乐的概念,并在掌握“音乐语言”这一知识点的基础上,通过欣赏作品来学会体会出旋律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生有了“音乐形象”和“思想感情”的概念的后,再去欣赏《蓝色多瑙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春节序曲》等作品。这样的一种教学过程,学生都比较能接受、喜欢学。

二、认真备课,教学方法灵活多变

一堂课的成败与备课是否充分有直接关系。因此,老师只有把教材理解透彻,才能在上课时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同样,课堂效果的好坏,与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也有很大关系。因为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关系到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教学方法各种各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有其长处。所以,我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尽量做到灵活多变,不生搬硬套,知识的内容和授课类型去选择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由于现在的学生都不会识谱,在歌唱教学中,老师一般都是采取主动教唱,学生跟唱这样一种单纯地“模唱”形式。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没能很好地调动起来,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教学模式,经过观察,我认为,现在的学生多数是通过MP3等听歌的形式来学一些流行歌曲,他们对音乐旋律的感觉应该是较好的,所以,我就尝试着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在学习新歌曲时,老师只教两至三遍谱,给学生对旋律有一定的感觉后,由老师唱谱学生唱词(二至三遍)之后,再由学生自己唱出整首歌曲,唱得不到位的地方老师再进行指导。经过实践,我感觉这样的教学有不少好处:第一,学生主动学习的情绪调动起来了,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角,老师只是一个配角。第二,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提高了,因为同学们是在有意识地唱好音符,没有原来“跟唱”时的那种无意识地唱歌状态,第三,学习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学习有成就感。因为大家在笑声中改正“跑调”的乐句,并体会着自己唱出的“不是那么好听”的歌曲,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过程。

三、为专业服务,注意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文化基础课必须为专业技术课服务,这是专业学校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如何培养旅游班学生的表现能力,增强其表现意识,是我在音乐教学中经常考虑和注意的另一课题。别看旅游班学生,平时活泼好动,性格开朗,但在自我表现意识方面还不尽人意,这种情况不改变,对于今后从事社会服务行业的人来说是不利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就有意识地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两到三节课进行歌曲展示,让每一位同学有机会进行锻炼。克服她们的胆怯心理,同时,在合唱队的每次排练和外出比赛中,唱女生声部几乎都用上旅游班的学生,通过歌曲训练和演出比赛过程的考验,较好地培养她们的表现意识和表现能力,为今后更好地适应本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注意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的思想品德教育

我们都知道,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他们才易于接受。而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它的美感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浸入人的内心世界,并净化人的心灵。因此,通过音乐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最佳的方式之一。

所以,在我的音乐课堂上,我非常视重在这个环节上引导,在学习每一首歌曲或在对每一个作品进行介绍时,我都会进行作品的情感表达及作品反映的现实生活进行分析,让学生们从中得到很好的教育。比如,在对前苏联歌曲《喀秋莎》进行作品思想感情和反映的现实生活分析时,我着重突出强调这首创作在苏联“卫国战争”的歌曲对当时作战的苏联广大指战员的精神鼓舞的同时,还和同学们一起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局以及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让同学们珍惜和平,不忘国耻。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内容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教师作为这个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根据自己培养的对象进行合理、科学地教育,使音乐更好地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中职学校 音乐学习 体验式教学 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055

声乐教学在中职学校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艺术教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也要和学生的专业密切地联系,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学生后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目前很多中职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学思路与方法显得过于传统或陈旧,为充分发挥音乐课程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的应有作用,探索适合现代职业教育所需的创新性教学模式已势在必行。体验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在各学科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收到了一定成效。本文主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体验式教学模式运用到中职音乐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能够更好地提升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自身的社会竞争力。

1 体验式教学的涵义及模式构建

体验式教学主要是指学生参与老师所设计好的教学情境,以自身的体验来获得相应的感受,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之下,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获得对于知识的认知。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的活动中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体验式教学主要是对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开展培养,强调学生认知能力的开发和训练,同时对学生自身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教学模式。

音乐课程的体验式教学是老师依据教学目标精心地设计相应的情境和教学项目,通过对教学任务的布置,在任务驱动的前提下开展学习内容的体验,通过老师的合理引导让学生可以自主地感知和领悟各种知识内容。因此,在实践中老师要重视对于体验式教学的应用,以此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2 音乐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实施途径

2.1 构建项目,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教师应结合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构建一个教学项目,根据教学项目内容营造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声乐欣赏课程的内容,从单一的课堂联唱变成听、说、唱相互结合的形式,综合应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为课堂的教学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使得声乐课程的内容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拓展和补充,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首先,老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为学生提供歌谱,然后再观看视频,将学生的听觉和视觉都调动起来,以此达到身临其境的目的,使得学生可以对音乐更好的感知,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其次,在对歌曲进行赏析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年代,以及歌曲背后的故事,然后介绍演唱者的演唱方法和声音特点。将作品所体现的思想情感传递给学生,以此来引发学生的共鸣。最后,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音乐是以声音来进行感情传递的一门艺术。所以,只有通过歌唱才可以促进学生演唱能力的提升。职业学校的学生在通过了试唱和体验作品之后,可以自己带着感情来演唱作品。老师在学生演唱的过程中再适时地进行点拨,就可以让学生充分地掌握所学习到的各种知识。当然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演唱会,使得学生可以更加充分地展示自己的知识和才能,例如,班级音乐会。班级音乐会可以给学生一个展示才艺的“小舞台”,体现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原则,关注了他们的处境和需要,加强团队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去实现自身的价值,深受学生的欢迎。

2.2 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参与形式各异的体验活动

艺术来源于自然,很多艺术作品的创造也多是从自然中汲取的灵感,在学习演唱的时候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视觉和听觉来感受艺术自身美的存在。声乐作品是作曲家从审美的角度将生活中的感悟提炼创造出来的,大多是表现自然和人们之间的关系的,因此演唱者要通过自身情感的体验,才能够使得歌曲变得更加具体和生动,更加有感染力。在实践中,不管是视觉艺术还是听觉艺术,都有着内在的相互关联性,所以,在声乐表演训练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的手法对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音乐的演唱技巧。比如在欣赏《天鹅湖》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天鹅湖舞剧的精彩画面,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美的存在。另外,在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老师也应当明白声乐作品的表现形式不拘泥于声音,而应当包含心想、耳听等多个器官的感触,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增加对于音乐的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启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各种特征,将各种感官通过视觉和听觉表现出来,调动他们能够投入到一个完整的意境之中,进而创造出更加富有美感的艺术形象,以达到感染观众的目的。比如方文山作词,周杰伦作曲的歌曲《烟花易冷》,由于林志炫在《我是歌手》节目演唱,所以这首歌特别受学生欢迎,因此笔者就选了它作为教学内容之一。《烟花易冷》是周杰伦近几年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首歌曲。这首歌主要是围绕“等”作为主旋律,从歌曲的名字也可以看出来这是有着中国风特点的一首歌曲。方文山曾经说过这首歌曲应该叫做《珈蓝雨》,意思是说这首歌曲背后有着比较曲折的动人故事。故事是源于《洛阳珈蓝记》,说的是南北朝时期,战乱年代一个守城的将军邂逅了一个女子,然后私定终身。将军许诺出征之后一定会娶那个女子,但因为打了败仗,将军远走他乡。女子就在两人相见的城门前等待,但是一直没有等到情郎归来,最后女子落发为尼。这件事情传到了将军耳中,将军在回来之后苦苦追寻找到了女子出家的伽蓝古寺,但尘缘已尽,物是人非。

这首歌在演唱的时候,和周杰伦以往的歌曲比较起来,有着明显的一些特色。这首歌曲虽然是中国风的歌曲,但是在节奏上却表现得比较活泼;另外,方文山在填词的过程中,歌曲所表达的背景比较深远,而且有着很深厚的历史渊源。在这首《烟花易冷》中,中国风的极致以凄美曲折的方式完全地表现了出来,使得一个故事成就了一个歌曲,一个歌曲也讲述了一个故事,将主人翁的相思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歌没有他以往歌曲的那种诙谐急促,整个曲子都是舒缓低沉,配以低沉的背景音乐,而且《烟花易冷》的歌词情绪感觉鲜明,一层一层的递进,有着比较特别加入了其他偏音的主旋律。

老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参与形式各异的体验活动,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才能够更加牢固,也才能够更好地增强对于知识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材料以及歌曲的选择的过程中,要和学生所生活的时代以及所熟悉的歌曲相互结合,这样才能够更加具有吸引力,也才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不管处在哪一个年代,艺术家都会以自身特有的方法进行感情的表达,画家和文学家通过他们的笔来表现各种情怀,作曲家则是通过旋律进行感情的塑造。比如我们所熟悉的一些爱国主义音乐家,、聂耳等等。但是,由于音乐作品中的时代精神和社会风尚都是典型化的,所以缺少视感的思维和准确的概念,因此在职业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分析乐曲所产生的特定的历史背景,通过多媒体进行视觉画面的展示,可以使得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有效的结合,这对于提升职业学校学生的演唱水平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2.3 对比教学进行总结评价,促进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但音乐同样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情感艺术。情感是人类开展各种精神生活的源泉,是人类进行各种音乐创造最为重要的动力,同时也是音乐表现的灵魂所在。在音乐表演的过程中,只有声音而没有情感的音乐艺术是没有艺术生命力的,也是没有办法体现作者意愿和观众的欣赏目的的,所以只有将情感深刻地融入到歌声之中,才能够获得比较好的表演效果,也才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同。这要求歌唱者不仅仅要具备良好的歌唱技能,同时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积淀,只有这样才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文化水平,也才可以加深对于声乐作品主题的和艺术风格的理解,通过歌声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就是要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从历史的角度来把握好作品的特点,以此来确定音乐特有的风格,并将这种风格完美、真实地体现出来。也就是说,要对不断地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理解作品内容以及体验作品情感的能力。如果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没有具备理解和表达歌曲的能力,那不管是有多么好的嗓子,唱出来的歌曲依然会比较平淡,也不会达到情绪感染的效果,这就很难体现出歌唱艺术的自身的魅力。因此,歌唱者要善于体验和感受歌曲,更好地领悟歌曲的内涵,通过歌唱表现出歌曲自身所蕴含的情感,这样能够使得歌唱艺术更加富有表现力。针对目前学生中偏爱流行音乐的现象,在欣赏课教学中,以流行音乐作为欣赏教学的切入点,选择那些耳熟能详、经久传唱的优秀作品作为欣赏教学的范例,如孙楠演唱的《红旗飘飘》、韩红的《天路》、高晓松《同桌的你》、王菲的《传奇》、汪峰的《北京北京》等,引导学生从简单的听流行音乐、哼唱流行歌曲到分析其发展进程、学会多角度客观地评价鉴赏流行音乐。

要想让学生欣赏并理解音乐,就必须让学生了解流行音乐的起源和歌曲的创作。在作品的选择上,就应多考虑那些既具有流行风格、学生喜闻乐见的,又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供学生欣赏。这样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又迎合了学生的口味。如《小河淌水》(云南民歌)、《茉莉花》(江苏民歌)、《呼伦贝尔大草原》(内蒙古民歌)等,这些民歌经过流行歌手的演唱别有一番风味,学生特别喜欢。如果老师再把原汁原味的没有被改编过的原唱放出来让学生听,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地去探究更广泛领域的音乐文化,特别是那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形式,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3 音乐课程体验式教学反思

3.1 结合专业,贴进职业,面向社会

体验式教学模式,设计成“主题体验活动课”,取得的教学效果令人满意,深受学生喜爱,因为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学生个性特征、亲身体验及本校资源、亮点进行课程整合。在中职音乐教育中,通过对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研究,结合音乐教育的自身特征,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全面提升音乐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以此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2 做中学,做中教,做中会

这种教学模式主体是学生,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形式各异的教学活动,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并能学以致用。达到既学了知识、练了技能,又更实效地解决了“会学”与“我要学”的难题的教学目标。

3.3 加强探究合作学习,促进自身发展

体验式教学所设计的活动,对一些基础薄弱和胆子较小不敢于表现自己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对这部分学生要因材施教、个别辅导,关注他们的进步与发展,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其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4 小结

综上,在中职学校音乐课上运用体验式教学,可以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所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候不能只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而音乐欣赏课正是培养青少年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面临着就业的压力,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演唱能力进行培养,是增强学生自身技能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结合实践,从不同层面分析了培养学生演唱能力的基本方法和思路,以期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学生后期更好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钱奕.中职语文实践活动方法探微[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6).

[2]王彦林.浅谈如何激发中职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09,(12).

篇10

中职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现状分析中职学校一般是以培养学生的某一方面的专业技能为对象展开教学,音乐欣赏课程至今在一些学校都未开设,即使在部分学校被设置成为一门必修课程,却没有被纳入考试范围。音乐欣赏的这种地位,决定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会被轻视,造成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学习劲头不足,学习热情锐减等很多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分析其现状特征以及具体的解决策略。

一、中职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师人数不足,专业技能水平不高

师资力量是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保证,也是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有利条件。然而,从现阶段的中职学校的音乐师资来看,仍然处于匮乏状态,一些中职学校只配备一名音乐老师,全权负责整个学校的音乐课程,而且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学技能都存在很多问题,一些教师甚至没有达到所需要的水平与标准要求。

例如,一些教师仅能教会学生唱一些歌曲,然而对于乐器的使用以及旋律的构成都无从下手,教师的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也十分有限,教学仅仅能够针对一首歌、或者一门课程,知识教育教学缺乏延伸。

2.中职教学特点决定对音乐欣赏重视程度不足

中职学校是针对学生的某一专业为培养对象展开教学的,而且很多学生对于来到中职学校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忽视。教师在没有一个严格的考试机制的约束下,教学活动也缺乏一定的活力和约束力,音乐教学活动无法如期展开。音乐课程设置数量有限,有时甚至被无情占据,教师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彻底完成教学任务,导致了音乐教学的耽搁。

例如,由于音乐不是主课目,学校本身对这门课就没有给予积极地重视,没有设置一定考核考试机制对学生的学习加以监督,在这样的教学机制下,学生的学习状态自然会受到影响,无心投入到学习中,学习效果不佳,等等。

很多中职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甚至认为,音乐欣赏无非是一门欣赏类型的课程,已经处于一个有无均可的地位,无需花费太多时间在这门课程当中。

3.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不科学

由于在中职学校,音乐欣赏本身就是一门非主课目,在不受到师生的普遍重视的情况下,更谈不上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仅仅局限于完成教学任务,缺乏对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培养,也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音乐教学通常与实际不相符,没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可言,在没有考核与考试机制的有效约束下,其教学效果更是无从谈起。

例如,一些班级由于没有一个科学目标的指导,学生与教师都处于放松状态,整个一学期甚至仅仅学习了一到两首歌曲,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整个一学期学习了什么。

由于教师的业务水平有限,教学方法也存在很多问题,很多的中职音乐课堂仍然局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前面讲解,学生在下面听讲,整个课堂沉闷一片,毫无生气可言,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随着这样枯燥的环境逐渐暗淡下去,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受到非常不利的影响。

一些农村偏远地区,由于教学设备不齐全,使得一些原本有声有色的音乐课堂无法展开,更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青少年习惯于听流行音乐,实际的教学中的内容却不曾适应学生的胃口,没有开发出符合学生所处年龄段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二、如何有效解决音乐教学中的问题

1.培养教师,加强师资力量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教育者,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从自身的业务素质与水平出发,加强自身的业务能力的培养,要全面提高个人的专业素质,还要培养自身科学的教学方法,在完善自身的业务素质与教学技能的基础上,音乐教师还要注意扩大自身的知识面,为丰富音乐教学课堂,为学生带来更多的人文知识做好准备。

学校应该重视对音乐教师的培训与培养,从整体上提高音乐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2.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

教师要善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敢于创新,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已经感到厌倦,所以,教师要积极利用新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

例如,在没有正式开始一门课的讲解之前,不要先向学生介绍这首曲目的作者、作曲背景以及旋律意义,而是先为学生播放,先让学生自行聆听,经过反复的倾听,让学生猜测曲目的旋律特征,是欢快的、还是悲伤的,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并鼓励不同的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最后向学生公布这首曲目的名字、创作背景以及作品中所表达的意义以及主旋律特征。

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下,才能逐渐建立自身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自身的艺术天分。

3.加强对音乐课程的重视,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

改善中职学校音乐教学现状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要从教育教学机制体制方面下功夫。学校的领导以及教育管理人员要加强对音乐课程的重视,改革以往的音乐教学体制,多为学生和教师设置一些音乐欣赏教学课程,让学生和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去探究音乐,去研究音乐这门课程。

还要注意引进更多的音乐教学设备和手段,使学生在一些乐器的陪伴下真实地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因为只有在这些真实的音乐乐器的伴随下,教学课堂才能真正地被活跃起来,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此外,为了丰富教学课堂,为学生创造活跃、健康、积极的教学氛围,教师还可以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于学生的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课堂中的学习乐趣。

三、总结

中职音乐欣赏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对于中职学生来说看似是无关紧要的。然而,任何一门学科,任何一个知识项目都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为音乐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良药,学会欣赏音乐是对一个人的艺术素养的培养,也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王耀华.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音乐研究,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