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劳动教育案例范文
时间:2023-06-22 09:49: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劳动教育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我们需要探索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途径。当前高校教育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的问题,尤其是劳动实践,而后勤为大学劳动教育课提供了实践平台,学生通过每个学期必要的劳动实践或者勤工助学进行管理与服务,感受服务和劳动的艰辛,和不同层面的人打交道,感受后勤工作、接受后勤环境氛围熏陶,为今后走上社会,更加贴近实际、更加贴近岗位需求做好充分准备。
2后勤环境发挥育人功能的实践与探索
2.1加强后勤物质环境建设
高校后勤致力于为学生创建安全、文明、干净、和谐的物质环境。后勤部门在高校“标准化”建设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通过在食堂内安装实时监控系统,从源头上监控原料的采购、清洗、烹饪、售卖各个环节,保障学生拥有健康的饮食环境;在学生公寓硬件建设方面,通过安装门禁和监控系统保证学生人身和物品的安全。在宿舍楼的活动室安装电视机和DVD,创建大学生创业基地,丰富了学生的公寓文化生活;在校园内开辟桃李园、在公寓园区种植花草树木,创造了干净、优美、整齐的学习生活环境。硬件设施的完善为后勤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学生食堂和学生公寓成为大学生学习、娱乐,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重要阵地。
2.2加强后勤学生队伍建设
加强后勤学生服务队伍的建设是发挥后勤环境育人的有益探索,通过开展后勤文化活动以及学生队伍成员在同学间宣传,将学生平日看不见的后勤服务工作提升到可以看见并亲自参与的层面上,切实感受后勤工作的艰辛。根据后勤维修、绿化、餐饮、宿舍、保卫的工作类别组建义务维修队、绿化小分队、伙食管理委员会、宿舍管理委员会、学生义务消防队等学生组织。经过量化的考核和筛选,这些学生委员会在信息传递、卫生检查、评比活动、校园美化、日常安保等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他们是广大同学和后勤服务部门沟通的纽带和桥梁,也在工作的过程中锻炼了协调能力、劳动能力。健全的组织环境较好的实现了后勤和学院师生的良性互动,达到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目标。
2.3加强后勤文化环境建设
打造“文化后勤”是高校后勤改革的趋势,也是发挥后勤环境育人作用的关键。以宿舍文化节、美食节为载体,将与学生联系密切的生活文化优化组合,组成良好的后勤育人的文化环境。在食堂开展“我在后勤的一天”、“学生厨艺精英大赛”等活动让学生自行到市场采购食材、比对价格,穿上工作服到食堂工作间亲自操作,增加对食堂菜价的理解,了解校园周边无证摊点快餐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饮食安全意识,更让学生体会到后勤、食堂工作的艰辛,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在学生公寓开展气排球比赛、手绘报比赛、走廊创意大赛,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特色、发挥专业优势,重点开展宿舍文化内涵建设。创建品牌活动、精品活动,树立后勤文化旗帜是后勤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后勤开展优质服务品牌活动,内容涵盖维修、宿舍管理、医疗、保卫、食堂、员工礼仪多个方面,同时深入各个教学部门开展座谈会、下发问卷让师生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通过邀请专业的礼仪老师讲解工作礼仪,邀请领导、师生参与到岗位练兵等精品活动,让师生体会后勤基层服务人员工作的辛劳,学会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这些文化活动使后勤成为融思想教育、行为指导、生活服务为一体的育人场所,培养了后勤员工、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后勤、培养劳动意识、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
2.4加强后勤制度环境建设
根据管理的需要,后勤部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学生宿舍管理规定》、《食堂食品卫生管理规定》、《员工培训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为日常的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准则和依据,奠定了以制度办事、以制度管理的工作基础。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引进物业有限公司,与这些物业公司制定《物业服务量化考评细则》,奖惩分明,划拨出专项奖励资金,根据员工的综合表现施行奖励提高后勤物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质量;学生公寓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检查制度,将学生在公寓的表现纳入个人综合素质考评体系。这些制度让后勤的工作人员、学生能够增强自律,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要求。
3后勤环境育人在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取得的初步成效
3.1后勤文化环境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氛围
通过开展活动、将社团引进公寓等形式学生接触后勤工作的机会逐渐增多,“优质服务”品牌活动的推广和宣传使学生能够零距离体验食堂、保洁和维修等工作,以文化建设为载体吸引学生参与后勤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其产生的效果往往大于被动的劳动教育课,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氛围。
3.2服务队伍凝聚力和协作能力增强
在员工队伍建设中注重专业技能的考核,以小组为单位对员工进行管理,奖惩制度分明,促进后勤员工相互督促、相互鼓励,形成良性的队伍发展模式,为学生服务队伍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学生队伍之间召开座谈会、素质拓展等活动,增强后勤学生服务团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后勤学生服务队伍的工作效率,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学生服务队伍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3.3后勤制度环境趋向完善化和科学化
高校后勤针对食堂、公寓管理、校园安全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确保学生生活环境安定和谐。通过调查问卷、草案试行等方式施行某项规章制度,再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作出相应调整确保制度人性化、科学化,使学生充分享受后勤各项制度为生活带来的便利,激发学生感恩之情。
4充分发挥后勤环境育人作用的启示
4.1把实践性教育纳入必修课程,理论和实践相结
合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古语有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轻视劳动的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人们。这促使学校和家庭在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上一味地追求文化教育,理论成绩至上,不鼓励甚至不让孩子参与家庭或者学校的实践教育。部分高校已经在后勤劳动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改革和尝试,但大都只是单纯的进行简单的劳作,没能发挥好劳动课的德育功能。高校应该重新审视后勤实践性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劳动意识的重要性,重视后勤实践性教育的育人功能,将劳动教育课纳入必修课程,把理论考核、实践性教育和大学生在学生公寓的表现纳入个人操行评价系统,把它作为考察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依据。
4.2挖掘后勤德育教育平台,加强教学部门与后勤的良性互动
后勤在高校中秉承着为教学、科研、师生服务的宗旨。长期以来教学、科研和后勤的关系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高校应当改善后勤与教学、科研和师生三者的关系,挖掘德育教育的新平台,将部分全校性的后勤工作任务分派到各个教学部门或者院系,促使师生一起参与后勤服务和建设校园的活动中来。第一,组织毕业班学生种植“毕业树”将班级的格言制作成牌匾置于亲手栽种的树木前,美化环境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将单纯的劳动提升到德育教育的高度;第二、在学生公寓施行“辅导员进公寓”制度、设立“学生党员宿舍先锋示范岗”、“社团进公寓”,加强后勤部门与各系部之间的良性互动,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最大功效。第三、全校学生签订《创建安全文明宿舍》协议书,承诺平时保持宿舍、走廊的干净整洁,毕业离校时将宿舍恢复原貌,文明离校,给学弟学妹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这些都是可以挖掘的且全校学生能共同参与的后勤德育平台,能较好的体现后勤工作的人文关怀,激发学生互相关心、感恩母校、感恩社会的正能量。
4.3培育优质服务队伍,找准后勤环境育人的关键点
后勤服务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后勤服务质量的高低,要对后勤基层工作人员开展礼仪培训、入职培训,不定期检查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建立奖惩机制,激发员工竞争意识,强化后勤人员服务理念。从心理学角度剖析,无意识的教育是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后勤基层工作者良好的服务表现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大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这些良好的表现会引起学生内在的需要和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达到了人文环境育人的目的。后勤社团的成员定期开展后勤宣传活动,发挥学生队伍的舆论力量,让更多的学生自主参与后勤工作、自觉遵守食堂、公寓各项细则,提升自我约束力。
4.4加强后勤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后勤环境育人氛围
“文化后勤”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公寓文化和食堂活动为载体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平台,开展具有后勤特色的德育教育活动。以“优质服务”活动为依托在学生间开展义务维修、宿舍安全知识竞赛、气排球比赛、厨艺大赛;在后勤员工间开展培训、“我能为学生做什么”演讲比赛、岗位技能大赛,营造良好的后勤文化氛围。后勤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中也积累了很多财富和经验,高校后勤工作者应积极主动将典型的后勤服务案例整理、汇编成册为以后的后勤改革提供借鉴经验。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了《后勤工作简报》内容涵盖了后勤新闻、工作动态、安全保卫、医疗保健等内容,学生参加后勤活动的心得也刊登在报,丰富了简报的内容也激发了学生参与后勤活动积极性,该形式让学生更能够从后勤工作者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
4.5完善管理制度,用后勤制度保障德育功能的实施
篇2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生产、教学和科研三者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进入生产实际,在一定的岗位上进行实验、实践,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同时,教师根据合作企业的生产需求,确定科研课题,获得的科研成果为合作企业服务。
当前,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仍处于试验阶段,尚未有国家认定的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模式在全国施行,一些产学研合作经验推广起来也十分困难。因此,本文从中国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必要性着手,分析了中国产学研合作的方式、特点及如何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为各高等学校确立适合自己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提供借鉴。
一 高校实行产学研结合作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最初的职能就是教学,综合传授间接的理论知识。然而,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才和科技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就把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己任的高等教育事业推向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沿。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不能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专门人才的目的。社会的发展呼唤高等教育加强与社会的结合,呼唤学校教育加强与劳动教育的结合,而产学研合作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模式。
1.产学研合作是高校实现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产学研合作使教学科研人员站在社会的最前沿,最直接地感受社会经济发展对科研的需求,按照市场规律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从技术市场获取办学资源,充分发掘大学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潜力,用知识创新来充实教学和科研内容,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2.产学研合作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能直接参加生产劳动和科学实验,提高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直接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高层次人才的涌现,从而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
二 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方式及面临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内外各种教育理论影响下,中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形式不断涌现。其主要形式是:
学校选择相关的企业,共同制订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培养目标、方式和计划,使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到企业顶岗实践,将学生的专业学习同生产实践相结合,在生产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帮助企业做市场调查、产品推销以及形象宣传等工作,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企业负责对学生的实践进行指导和鉴定,同时可以发现优秀的学生,补充企业员工。企业向教师开放自己的信息,以实际案例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高校教师可以担任企业技术顾问,根据合作企业的生产需求,确定科研课题,获得的科研成果为合作企业服务。
但是,由于企业的主体活动是生产经营,高校的主体活动是培养人才,两者存在一定的矛盾。目前高校缺乏激励教师从事与企业联合进行科研的机制,一些高校在评价研究成果时,看重的仍然是学术的数量、发表刊物的等级、论文的获奖情况等,较少关注学术成果的应用价值。因此,相当多的教师热衷从事理论课题研究,而很少考虑市场现实的需求,对企业所需求的应用研究既不关心,又不专研。结果是立项的课题不少,而真正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课题不多,脱离了合作企业的实际需要,不能为企业服务。
不少企业目光短浅,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善于把自己的企业放到一个产业、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大局中去作战略性的思考,追求“短、平、快”,“立竿见影”。因此企业不愿花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参与产学研合作,影响了教师参与企业科研合作的积极性。合作教育往往容易处于学校“一头热”的状态,企业由合作主体地位逐渐变为学校的学生实习基地。因此使企业在合作中得利是这种合作体制稳定长效的关键。特别是在产学研合作初期,会出现产学研合作所带来的利润不足,使产学研合作难以进行下去。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进行必要的人才、技术和制度等方面的准备,将产学研合作的投入纳入人才培养预算,特别是要提高教师面向合作企业实际需要进行科研的水平和积极性,为企业技术革新和新产品研发服务,使企业从合作中受益。
以上产学研结合模式的优点在于易操作,机动灵活。然而其弱点主要是缺乏战略层面的合作内容,产学研各方之间没有较好地形成良性互动,产生协同倍增效应不大。
2007年6月10日,国家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召开会议,正式提出开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在这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企业是众多相关企业和机构所组成的产业群;参与产学研合作的高校是根据产业技术创新的要求以众多相关学科所组成的学科群。
实践表明,仅靠个别的学科,或若干学科的简单组合,难以解决当前产业技术创新中所面临的复杂问题。高校学科门类众多,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本来可以带来思维的碰撞和启迪,十分有利于创新。但传统高等教育各学科虽处同一校园,却难以开展实质性的合作研究,各学科“各立门户”“单打独斗”。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成立,促进了产业群和学科群的发展。学科群的形成,有效地促进了知识要素向产业技术创新的集聚,极大地提升了高校为产业集群服务的能力。这种新模式的产学研结合,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企业在产学研结合中占主体地位;产学研结合中产业群与学科群良性互动、协同创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新时代产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攻克复杂性难题的基本手段,是迅速提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是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途径。由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形成的强大科技合力能使众多企业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因此企业的热情较高,能保证合作的长效性,其缺点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组织协调难度较大,需由政府引导。
三 如何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
产学研合作的机制直接关系到合作的效果,进行产学研合作应注意以下因素:
1.人才培养目标要符合企业的需要
产学研合作的主体是企业和高校,一方是人才的接受者,另一方是人才的输出者,他们的生存与发展是推动产学研合作最主要的动力。对高校来说,首先应主动征求客户对“产品”的要求,重视客户对“产品”使用情况的反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否则就会没有市场,进而失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学校自身的条件,深化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尤其是要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制定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而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于员工的素质,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国外的资金、技术不断涌入中国,这就要求企业也应从自身的需要出发,主动参与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把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新要求反映到学校的教学改革中去,这样企业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从高等教育中得到称心如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继而增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2.合作双方要能够优势互补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中,合作的内容要有互补性。产学研合作的过程要了解联合企业的有关信息(如企业需要什么、条件怎样等);一方面要比较“联合”与“不联合”二者的利弊得失,另一方面要对诸多备选对象进行比较,以选择符合条件的合作伙伴,这是合作取得成功,并保持持久合作的前提。选择合作伙伴时应遵循的原则是:合作者们要具有共同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合作双方要能优势互补。
3.利益的互惠性
产学研合作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利益驱动的合作,由于产学研双方处于不同的领域,存在着利益上的分歧。一方面,由于高校改革力度不够、分配机制不完善、利益分配不公的现象,使得高校教师面向企业、面向市场、面向实际应用主动出击,寻求与企业合作的动力不足、活力不够、能力有限。另一方面,企业为了获得最大利益,虽然对高校的科研成果有一定的需求,但容易产生短期行为,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发展,只要企业的产品能维持,就不再投入人力、财力引进新技术,缺乏科技需求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吃老本、拼设备,最大限度地使用人、财、物的潜力,这些都制约着产学研合作的进行。因此需要建立互惠互利的利益分配机制,明确合作双方在整个合作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并以协议的形式确定下来,使产学研合作双方受益。
总之,产学研合作模式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正在蓬勃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它不仅能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还能为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因此,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把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0(1):93~96
[2]杨友文、叶敏.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4):81~84
篇3
一、项目教学法简介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现在已发展成以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项目教学法主要指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完成每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
二、实施统计学项目教学法的主要内容教师在统计学教学中引人项目教学法,可以将统计教学过程依据统计项目工作过程展开,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模块。然后,为每个模块设计符合实际操作过程的背景资料,并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围绕项目背景案例进行实际的统计分析,并对统计结果给予实际意义的解释。这样可以使学生自主的参与到统计分析方法运用过程中,感悟到现实生活中统计规律的存在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思想和方法,培养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针对不同的项目模块教学实施过程具体内容如下:
1、统计调查模块。统计调查模块是统计工作的第一阶段,主要包括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设计、数据资料收集方法三部分内容。
在该模块的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的案例可以是大家关注、感兴趣的问题,比如高校学生消费情况、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在校大学生心理倾向等问题。让学生分组就所关心的主题来设计调查方案和调查试卷,并由学生将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实地发放,收集第一手资料。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积极进行沟通,帮助学生掌握统计调查、数据收集的相关知识、方法。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统计研究目的与具体实践紧密结合,学生主动掌握获取统计信息的方法,增加对社会的认识与了解,达到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
2、统计整理模块。统计整理模块是统计工作的第二阶段,主要内容包括对初级资料整理形成统计表,以及根据统计表绘制统计图两部分内容。在本模块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将收集的资料,根据研究目的进行汇总、分组、分类。同时,让学生进行上机操作,通过EXCEL,MINTAB等软件的数据整理、图表绘制功能让学生掌握不同统计图绘制方法,达到统计教学与相应软件的相结合。
教师在本模块教学任务主要是结合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如何从大量的杂乱无章的数据中找出数据的规律性,并指导学生上机操作,以达到本模块的教学目的,使繁琐的教学变得简单、轻松。
3、统计分析模块。统计分析模块是统计学中的核心模块,主要任务是依据统计整理后的数据资料,采用统计学的专门方法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认识。该模块可以分为以下4个小模块:
(1)统计静态指标计算模块。统计指标计算模块模块主要内容包括绝对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的计算分析。此模块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小型案例进行讲解分析,以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理解不同指标的计算和应用。
(2)相关回归分析模块。相关回归分析模块主要是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并运用统计方法,对未来的发展状况作出估计和判断的方法。教师此模块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可以结合大量实际工作中的案例,比如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广告费用支出与销售收人的关系、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等。此模块的教学中还应结合EXCEL,MINTAB中的工具、数据分析库等来讲解,并指导学生上机操作,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视野。
(3)指数分析模块。指数分析模块主要是能够利用统计指数描述社会经济现象,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个方面对现象变动进行因素分析。此模块教学案例的选择可以选择和大家生活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讲解,如股票指数、CPI指数、PPI指数等等。让学生感受到统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发现问题,并利用统计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动态数列分析模块。动态数列分析模块主要内容是对时间数列进行分析,掌握事物发展变化规律。该模块可选择实际案例很多,比如我国GDP、我国人口、平均收人水平等的发展变化数据。此模块的教学中还可以结合EXCEL,MINTAB软件来讲解,并指导学生上机操作,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4、统计推断模块。统计推断模块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计算样本数据对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估计。该模块涉及的数学知识较多,逻辑性、抽象性较强、教学难度大,所以在案例教学中应结合实际J清况,案例可以选择产品质量检测、民意调查等。在教学中教师还应结合EXCEL,MINTAB中的函数、抽样分析工具进行讲授,帮助学生掌握推断的基本原理及其作用。
篇4
1.校本培训是教师自主专业成长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师在职培训主要是以高校模式为主。但是高等院校在倡导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轻视了农村教师的需求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忽略了农村教师的主体参与性。高校模式“把持”教学的主动权,学习者只能根据预设的课程结构进行学习,参与机会很少。对于教师来说,参不参加培训,参加什么样的培训,“一切都是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做出的选择,而非教师自主做出的判断”[2]。总的来说,高校培训模式依然是一种外控式模式,学习者只能被动接受,很难发挥自主性。而成人教育是“一种没有权威的合作探讨加非正规学习”[3]。教师是有自主能力的成人学习者,在校本培训中,教师是主体,结束了他们以往培训中的被动局面,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成长需要选择培训内容,有利于教师的自主发展。
2.校本培训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趋势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一些国家倡导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回到校园,形成了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校本”就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1]。上个世纪末以来,校本教师培训作为一个新兴的教师培训形式,以其灵活性、针对性、突出学校和教师的主体性等特点逐渐为我国教育者所认识和接受。校本培训特点决定了它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趋势。
3.校本培训有助于节约学习成本
院校集中式培训学习成本较高。首先,从时间上来看,农村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有的教师包班,有的教师跨年级兼任多门课,偏远学校教师甚至要从事复式班工作,任务更重,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很难分身参加离职培训。其次,从经费上来看,农村教师的收入较低,一次培训下来培训费、交通费、食宿费等让他们不堪重负。很多农村教师不愿意参加这种培训的主要是经费问题。有调查显示,农村教师自己负担培训费用的为79.3[4]。农村学校教师培训经费紧张,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无论是“请进来”还是“走出去”接受培训都有一定困难,而校本培训正好避免了这些问题,有助于节约学习成本。
二、农村教师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
自上个世纪末,校本培训在全国农村中小学校逐步展开,但目前的校本培训活动并没有得到农村教师的广泛认同,校本培训的实施陷入困境。
1.现代教育理论难以深入
适应教师需要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特点。“需要”一词反映了校本的灵活适应性,但是到底什么样的需要适合呢?是不是所有的需要都可以拿来选题培训?有些学校在开展培训是注意到了教师的需要,于是就围绕着所谓的“需要”展开了:基本功差了,就组织教师读、写、画;理论不足了,就安排集体阅读教育书刊。当然,不能否认这些活动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现代教育理论依然无法深入其中,农村校本培训总是在这个层次徘徊,理论水平难以提高。
2.形式化校本培训难见成效
校本培训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以教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培训内容适用于本校实际,并且以教师的实际工作状况来评价培训的效果[5]。然而,有些农村学校将校本培训当作上级下达的任务来抓,为了应付检查,学校将一些日常活动统统划在校本培训的名下。校本培训成了教师的“作业”,因为上级要来检查,学校就要求教师“交作业”,有些老师也就随便抄抄了事。笔者曾就校本培训的实施情况对某地农村中学进行了调查。其培训内容是教育局发放指定教材,每位教师85元;培训形式是教师自学;评价方式是开卷考试。学校有关负责人根据教师的读后感,撰写校本培训报告会记录等材料(有些活动实际上根本没有开展,负责人只能闭门造车),以备上级检查。这样的校本培训已经退化成一种形式,有其名而无其实,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3.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缺乏整合
农村优质的师资资源、教育资源有限,可是这些有限的资源也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起来。同一区域内不能针对本地教师、学校的实际情况,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灵活机动地开展培训。甚至有些学校认为校本培训就是在本学校,由本校教师组织学习,于是,关起门来读读报纸书刊也算组织了一次校本培训。
4.不同区域农村教师差异性难以关照
培训教材没有取舍,不考虑城乡教育的差别,不结合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培训内容,不管合不合适拿来就用。有的培训内容与农村学校的课堂实际距离太远,与教学工作脱节;有的培训内容没有充分考虑教师的具体需求,忽视了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之间的差异性,采取大一统的模式,缺乏针对性。
5.农村教师主体意识丧失
确立教师在学习、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自主发展型教师队伍。校本培训应该充分依赖教师群体的力量和智慧。然而,很多农村教师主动参加培训的热情不够,主体意识严重缺失。某学校为体现和巩固校本培训的成果,要求全体教师参加培训之后精心设计并上交一份优秀教案。一个多月过去了,竟没有几位教师主动上交。负责人督促了几次,效果甚微,结果学校按照相关规定对教师进行了扣分与批评后,很快全部交齐,但是内容雷同,相互抄袭的痕迹明显。
三、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发展与完善
1.加强校本培训研究,提高培训的理论性
首先,高等院校应深入教育一线,加强理论引领。无论是教师职前教育还是在职继续教育,高等院校都应该成为培养和造就教师的摇篮。校本培训减轻了高校在教师培训中的负担,但并不等于高等院校在校本培训中没有责任。这种责任不是单纯理论的演绎,而是要竭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联姻。高校教师应深入到教育第一线,关注教师的需求,真正走进教育的天地去研究教育。要把高深的教育理论以潜移默化、乐于接受的形式,展现在农村教师眼前,使其逐步理解、接受,进而实践先进的教育理念。
其次,教育管理部门要总结经验,推广优秀案例。对于学校(或者学区),如果能够鼓励教师对自己的实践知识不断进行反思、转化,通过共同体在学校组织机构传递,基于共同系统价值观的专业知能将得以建立起来[6]。在校本培训的引导、管理、评价的过程中,教育管理部门起着重要作用:一是不能将校本培训当成文件下发,当成任务下达;二是应及时发现优秀案例,总结经验;三是要宣传优秀成果、推广有效的校本培训模式。目前,一些地方已经积累起丰富的农村校本培训经验,值得借鉴。农村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所谓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是在乡镇教育管理部门的统筹规划下,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本乡镇中小学校本培训的资源,实现各种资源因素在校本培训中的整体优势[7]。
第三,教师即研究者,应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的劳动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学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8]。由于自身的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农村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一般较差,对教育科研多抱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其实,教育科研不是教育专家的专利,每一个从事教育实践的教育工作者都有从事教育研究的可能,农村教师更应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践行教育理论,提高理论素养。
2.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教研,增强培训实效性
一是校本培训和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改革正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但是,农村教师普遍缺乏课程开发的能力。中老年教师的本土知识较为丰富,但是教育科研能力不足;青年教师虽然很多出身于农村,可是本土知识缺乏。农村校本培训应有效地结合本地区特色,对教师进行本土化知识培训,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二是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相结合。随着我国教育研究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兴起,校本教研逐渐成为热门的教育研究核心理念[9]。对于很多农村教师来说,对教育研究很陌生,针对教师畏难情绪,校本培训可以结合校本教研选择培训内容,以逐步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知识,从而促进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3.整合区域教育资源,提高培训针对性
第一,要实现优质师资共享。农村优秀教师缺乏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农村骨干教师、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很小。我国农村小学教师中,中学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0.3%,小学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38.9%,城市的平均水平是0.9%和49.6%;我国农村中学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3.5%,城市的平均水平是15.6%。即使是这些有限的优秀师资也集中在乡镇中心学校,在偏远的村级学校和教学点,优秀师资严重缺乏。挖掘本地区的优秀教师资源,让骨干教师担当起培训重任,有利于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教师。
第二,要推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随着现代农村远程教育日渐普及,网络也走进了农村教师的生活。外面的世界并不遥远,一根网线就可以将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展现在农村人的眼前。2004年9月,教育部《关于加快全国教师网联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全员培训的意见》出台,加快了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步伐[10]。如今,很多农村地区已经建立起了多媒体教室。“教师网联计划”要求中小学相互沟通,为校本培训提供快捷便利的平台和优质课程资源。如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为本省农村中小学教师搭建了集学习、研讨、交流、合作等功能为一体的平台——教师学习资源中心[11]。广大的农村教师亲切而形象地把中心比喻成自己专业成长的加油站、获取信息的资源库、交流合作的俱乐部。教师学习资源中心本着“合作学习,共享资源,交流经验,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当地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值得推广。
第三,要实施区域联片培训。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学校较为分散,很多村级学校规模较小,只有几名到十名左右教师的学校为数不少,甚至在我国中西部农村尚有一人一校现象存在。由于学校规模小,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学校在教师学习资源上投入较少,教师学习条件较差,自然很难满足教师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实施区域联片培训,以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优质资源。
4.注重教师差异,办农村特色校本培训
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农村校本培训应针对农村教师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宜盲目设置培训内容。农村教师群体差异性较大,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有着不同的需求。在培养造就年轻教师的同时,不能忽视中老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乡镇为中心的学区在校本培训的管理和引导中,应从不同群体的特点出发,合理安排培训内容。
二要实施农村本土培训。农村校本培训要有农村特色,将农村教育资源纳入校本培训内容体系,是走农村特色校本培训之路的有效途径。苏霍姆林斯基在指导本校教师的成长与学生的活动时,总是充分利用农村教育的资源,不忘与农村社会的联系。他带领师生在荒芜的土地上开垦出一块葡萄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和一位失去老伴的乡村大叔交朋友,潜移默化地进行品德教育;在学校空地上选择一片贫瘠的土地进行小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12]。农村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教育教学资源,这一片广阔的天地等待师生共同认识、共同开发。鉴于中老年教师农村乡土知识丰富,青年教师科研能力较强的优势,可以鼓励中青年教师合作,开发优秀的本土课程融入到校本培训内容体系中去。
5.完善学校激励措施,激发教师主体性
首先,应满足教师需求,增强培训的活力。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需求导向的培训内容。但是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需求,一所学校有多少老师也可能就有多少不同的需求,在开展校本培训之前要充分调查教师的不同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计划。保证每一次培训都能适应一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只有如此,才可以保证培训活动的活力。
其次,要在培训中培养教师,激发参训的动力。要使校本培训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让每一位教师通过培训体会到教育事业的创造性,体会专业成长的快乐。在校本培训中应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塑造教坛新秀,让教师在主持培训、接受培训的同时看到专业发展的前景,以此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动力。
第三,应完善评价制度,提高培训吸引力。目前,很多校本培训活动的考察类似于考勤,只要参加就行,参加后只要上交规定的“作业”即可,不管培训是否取得了实效,教师是否有收获。这种做法挫伤了教师积极性,使校本培训失去了吸引力。应让教师参与到校本培训的计划、实施、总结、评价等各个环节,让教师真正成为校本培训活动的主人,并实施参与式管理和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以充分培养教师校本培训的主体意识。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6):12.
[2]时伟.当代教师继续教育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84-194.
[3][美]StephenD.Brookfield.批判反思型教师ABC[M].张伟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271.
[4]顾明远,檀传宝.2004: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变革中的教师与教师教育[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
[5]万福.校本教师培训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02,(1):25.
[6]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行动学习的实践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37.
[7]李水清.农村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5):8.
[8][前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15.
[9]曹一鸣.校本教研实施方略[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6.
[10]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服务基础教育——教师教育文件、经验材料汇编[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53-257.
[11]张又安.教师学习资源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探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8):67.
[12][前苏]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213.
篇5
一、准确定位、整体规划,着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化
要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化,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对课程资源和课程发展,必须给予准确的定位。我们要以敏锐的眼光,观察、发现本地所蕴含的能够为我所用的教育资源,分析这些教育资源的特点,给予准确的定位,从而构建出有“课标性质、区域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以福田区为例,作为深圳市一个中心区,福田区是全市政治、经济中心。区内课程资源丰富,课程资源的特点具有“深圳特点,福田特色”。例如:作为一个著名移民城市的一部分,它具有开发“国际理解”或“民族团结”课程的自然条件;作为“高交会”的举办地,它具有开发“科技教育”课程的有利条件;它拥有“红树林”保护区,具有开发“环境教育”课程的天然优势;它拥有莲花山,开发“革命传统”或“环保教育”课程得天独厚。遍布全区的住宅小区,更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小社会”。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区内教师素质高,整体素质在全国来说也是不错的,他们是我们区域化课程建设的重要保证。
2. 要科学规划区域化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我们的课程目标是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开发途径、课程实施策略、评价策略以及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制度,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构建与国家新课改体系相适应的、具有“广东特点、深圳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并全面推广。
3. 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化整体推进领导机构和工作小组。成员包括主管领导、科研员、高校专家、校长、骨干教师等。领导机构和工作小组的职责就是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化建设目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进行计划管理。
4. 制定《区域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南》。要顺利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策上的支持和理论上的指引。就目前我区现状来说,我们要对课程开设、教师编制、师资培训、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作出制度化规定。这样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也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化整体推进工作更有计划性,更有利于课程取得好的成果。
二、分析区情、发展特色,建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群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化最重要的表现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区域性。所以,我们要把构建有区域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群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
1. 立足地缘特点来开发主题。深圳属海滨城市,可以开发海洋生物方面的主题,如“海底世界”“台风利与弊”。深圳毗邻香港,关系密切,可以开发“国际理解”“历史研究”等方面的主题,如“香港回家了”“香港一日游”“深圳与香港手拉手”等主题。
2. 立足自然资源、环境资源特色开发主题。如在莲花山附近的学校,可以开展“莲花山植物调查”、“我爱莲花山”、“邓爷爷与深圳”等主题;在红树林保护区附近的学校,可以开展“保护红树林”、“红树精神”等主题;在污水处理厂附近的学校,可以开展“水处理”、“保护水资源”等主题;在地铁附近的学校,可以开展“我乘地铁游深圳”、“地铁与深圳交通”等主题;在高交会馆附近的学校,更可开展科技方面的教育,如“生活中的高科技”、“高科技与未来”等。
3. 立足人文环境特点开发主题。在深圳烈士陵园附近的学校,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在博物馆附近的学校,可以开展“深圳历史研究”、“走进博物馆”等主题活动;在图书馆、少年宫附近的学校,可以开展“我与书交朋友”、“欢乐童年”等主题活动;在公园附近的学校,更可依托公园开展“我爱公园”等主题活动。
4. 立足社区人力资源特点开发主题。例如深圳是一个人才汇集之地,充分利用人才资源可以开展很多主题。比如,可与气象局工作人员合作开展“天气”方面的研究;可与商场管理工作人员合作开展“营销”等方面的研究;可与社区管理处合作开展“为我们服务的人”等主题研究。
5. 立足学校办学特色开发主题。例如:具有科技特色的学校,可以开发以科技探究为主线的主题;具有劳动教育特色的学校,可以开发“我是生活主人”、“劳动最光荣”等主题;具有体育特色的学校,可以开发体育方面的主题,例如“我与奥运”、“我爱体育”等。
6. 根据教师特长开发主题。有艺术方面特长的老师,可以开发“中国书法”、“服装设计”等主题;语文老师,可以开发“诗意人生”等主题;数学老师,可以开发“数学与生活”等主题。
应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非常丰富,我们要坚持两条途径开发主题群,一是自上而下;二是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就是我们根据外在资源特点开发主题群,以上六类主题群主要采用这种方法;自下而上则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点来选择主题,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更是课程重要的参与者,主题的选择不能背离学生的兴趣,否则,课程就没有意义。主题群建立起来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化领导小组要从理论的高度,把主题群归纳为专题。例如“国际理解”专题、“科技教育”专题、“环境教育”专题等等。每一个专题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置不同主题,使每一个专题都能在各年级开展活动,并不断深入。
三、结合校情、重点突破,推进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
主题群的建立,为实现区域化综合实践活动奠定了基础。但如果这些主题群不能很好地为学校所接受,落实区域化推进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的校本化非常重要。
首先,每一所学校都必须成立以校长挂帅的领导小组,负责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工作。
其次,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每所学校必须选择一至两个专题重点实施。选择专题的标准为:(1)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的焦点是: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哪些真正是学生的问题或课题。学生不是为学科而存在,恰恰相反,学科应植根于学生的生活课题。帮助每一个学生确定自己的课题,运用体现其个性特征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对世界获得自己的独创性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旨所在。(2)体现学校的特色。对任何一所学校而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其学校文化的有机构成,集中体现了学校特色。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选择应立足于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并使其成为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环节。(3)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是一所学校的特色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善于挖掘社区中的课程资源和研究课题,引导学生把自己成长的环境作为学习场所,在与社区持续交互作用中、在不断理解社区中,健康发展。(4)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日常生活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丝毫不亚于学科知识。尊重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或问题进行探究,努力把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整合起来,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使命。
第三,区领导小组组织专家组和学校一起对活动方案进行论证,完善活动方案。并将修改后的方案交学校实施。
第四,学校建立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站,把活动设计、活动进展、活动成果以及背景资源挂出了,提供给家长、学生及同行浏览,同时也起到交流的作用。活动结束,各校总结并撰写活动案例,提交区领导小组评比并结集出版。
四、以点带面、资源共享,实现综合实践活动整体提升
在实现综合实践活动区域化整体推进的过程中,会出现因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素质的不同导致校本化的效果具有一定差距。所以,我们要抱着全区一盘棋的思想,在全区的层面上加大开发力度,采取必要的措施:
1. 奖励先进、以点带面。重点扶持部分条件较好的学校,推广学校的经验供其他学校学习借鉴。每学期定期评比优秀案例,奖励作出突出成绩的学校和个人。也可以片区为单位,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或者讨论会。每一学年,可以举办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览,进行评比,并挂牌。
2. 搭建平台、资源共享。区域内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网”。设置案例交流、活动报道、交流平台、政策制度等栏目。目的是整合区各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资源,起到交流借鉴、共同提高的作用。
篇6
关键词:全人教育理论;模型;德育;技工院校
作者简介:章勤芳(1963-),女,江西南昌人,海宁市高级技工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德育教育。
基金项目:2014年度浙江省技工院校教学业务立项重点课题“技工院校学生职业人格状况调查及培养研究”(编号:1-13),主持人:章勤芳。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1-0040-04
准确地说,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对全人教育有着不同的理解,所以全人教育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但是其实质是相似的,即大多数观点认为全人教育指的是以学校为主导,以学生为核心,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一种教育,它强调被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注重以人为本和以社会为本,致力于追求被教育者智力、素质的提升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实现,且强调让被教育者首先学会做人。通俗地讲,全人教育就是一种将人培养成“全人”或“完人”的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出有道德、素质高、有知识、有能力、能对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的人,它所追求的教育境界可以说是人类教育的最佳状态。
全人教育主要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全人教育具有整体性,不仅要求被教育者的学习成绩好,还要求其素质、身体条件好;第二,全人教育具有发展性,它强调的是被教育者的长远发展,不仅只看重其在学校的表现,也不只是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的标准,它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动态过程;第三,全人教育具有转化性,旨在将一种外向的教育转化成为内在的变化,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受教育程度有要求,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一个能与社会、环境、他人、自然融合的人,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一、技工院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围绕着“你认为目前技工院校的德育存在什么问题”笔者抽取了本校335名学生(其中男生185人,女生150人),以问卷的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表1我们可以看到,同学们认为造成目前技工院校德育收效甚微的原因主要有三类,其中认为对德育缺乏重视的占32%,认为德育教学模式陈旧的占51%,认为德育缺乏实践的占17%(见表1和图1)。
(一)片面的职业教育观导致对德育缺乏应有的重视
认为对德育缺乏重视的学生(占总比32%)中,有占总比17%的学生认为德育课时少,有占总比15%的学生认为德育在考试中比重较少。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职业教育被片面地认为就是教给学生“一技之长”,让学生找一个赖以生存的饭碗,受此影响,一些学校更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将德育课时一减再减,且多列为考查课,平时缺乏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追求等深层次的引导和教育。
(二)陈旧的教学模式导致德育教学缺乏吸引力
在认为德育教学模式陈旧的学生(占总比51%)中,有占总比10%的学生认为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平等,教师在教学中以自己为中心,忽略学生的内心需求;有占总比19%的学生认为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照本宣科,教学方法落后,学生死记硬背的情况普遍存在;占总比22%的学生认为德育教学课堂枯燥,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难以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德育的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
(三)缺乏实践致使德育效果欠佳
认为德育缺乏实践的学生(占总比17%)中,有占总比6%的学生认为案例融入少,有占总比11%的学生认为实践活动少,可以说这占总比17%的学生看问题比较深入。德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理想、有价值、高素质的能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人,而人的价值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所以德育实践至关重要。但目前的一些技工院校,就像是一个“模具加工厂”,教师似乎变为了“机器操作员”,学生则成了被批量生产的“模具”。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因为社会实践课耽误时间、浪费精力,所以不太愿意开展社会实践课,以致学生的独立性和社会实践性不强,主动性、创新性和社会参与性也逐渐丧失,难以成为一个健全的人。
二、全人教育在技工院校德育中的价值
(一)矫正教育目标,弥补学生的人文素养缺陷
多年来,技工院校德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问题依然存在。很多学校只是将德育课教学作为德育的主要部分,并没有充分意识到人文素养对于学生成为一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意义。而全人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社会参与能力、道德等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必将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理想人格的确立,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形成大有裨益,对矫正目前技工院校的德育目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以人为本,摆脱陈旧的教育模式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更注重对学生智能的培养,而忽视学生道德水准、社会能力的全面提升和协调发展,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课外活动等常常处于不重要的地位。典型的重成绩、重考试、重技能,轻素质、轻综合、轻全面发展,师生之间难以建立平等的关系。全人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全人”,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不仅强调对学生知识、文化的教育,更强调对学生的个性、人格、道德的教育,注重的是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全人教育可以促使技工院校摆脱陈旧的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理论结合实践,提高技工院校德育效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使教育产生价值,并且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的被称为是教育”。全人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性,所以技工院校的德育仅满足于传授一些理论知识,进行理论说教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德育融入生活,加强其实践性,通过社会实践、社会活动、社会参与等方式,使学生在了解社会、参与社会、融入社会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德育的成效才得以真正体现。
三、技工院校全人教育模型的构建
(一)技工院校全人教育模型的构建
构建“技工院校全人教育模型”,笔者主要采用以下四个步骤:第一,运用概念目录列表或名词性短语找出问题领域中的候选概念,由于学生的智能、人格和情商均会对自身的综合素质产生影响,所以本模型的主要元素有:人、智能、人格(基本人格和职业人格)和情商;第二,通过对四者关系的梳理和分析,绘制清晰明确的概念图形;第三,为概念添加关联关系,模型中的箭头线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第四,针对影响人全面发展的元素,分别添加更为详细的培养内容关键词,使学生的人格、智能和情商均达到理想的状态,全人教育才能够实现。通过梳理和分析,最终形成了如图2所示的“技工院校全人教育模型图”。
(二)学生素质及相关系数分析
通过抽取本校335名学生(其中男生185人,女生150人),采用问卷的方式,针对“对德育的看法”、“希望从技工院校中学到什么知识”、“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等问题展开了调查,根据调查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德育缺乏足够的重视,他们认为只要专业课成绩好就行,德育属于辅助科目,没有硬性要求,不必多花时间和精力。尽管如此,他们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素质高、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根据该调查所取得的基础数据,笔者将学生的德育的重要性作为本次分析的因变量,而被调查对象的性别、专业和性格作为自变量,建立一个简单的回归模型,如表2中列出了变量两两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等于0的一个单尾显著性概率的检验。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083、0.059、-0.95,表明学生认为教师的引导和教育决定着自身的素质。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自变量与因变量有着明显的相关性,所以表4中移出了性别、专业、性格等自变量,从而建立了综合素质和学生体能、智能与人格之间的二元线性回归模型。表5中因变量与自变量的相关系数为0.257,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高度显著性的关系。所以说学生的体能、智能,特别是人格对于学生能否成为“全人”有重要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要想提高学生的素质,加强学生德育实效,主要应从学生体能、智能、人格三方面入手。
四、技工院校德育中融入全人教育的策略
(一)加强对学生人格及职业人格的培养
全人教育的核心思想在于培养多方面和谐发展的具备“完全人格”的人。根据表2中对技工院校学生素质及其相关系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学生综合素质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学生的人格,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坚持“先做人,后学习”的教育思想。首先,要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和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职业教育观念,加强对学生基本人格的培养,将道德、信仰、法纪、兴趣、性格等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其次,要注重对学生健康职业人格的培养,将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精神等内容放在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等重要的位置,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他们今后适应职场环境,以阳光心态度过幸福的职业生涯和人生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二)加强对学生智力、知识的全面挖掘
1.加强跨学科的知识互动和整合。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根据图2的模型分析和表2-5的数据分析来看,影响学生道德水平和素质的因素很多。也就是说德育是一门涉及范围非常广泛的学科,其辐射性很强,包含的内容也非常丰富,所以,技工院校的德育应注重加强跨学科的知识互动和整合。如:教师在讲专业课的时候,可以融入环境保护的内容、“7S”训练等;在语文、礼仪等学科的教学中,可以融入社会学、伦理学、人际学、管理学、逻辑学、人文科学等知识。可以说德育无处不在,只有在各门学科中均融入德育,才能拓展其教育的范围,使德育时时、处处触及学生的灵魂。
2.加强对学生智力的挖掘。人才的培养和挖掘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除了和学生自身的天赋有关之外,教师的引导和挖掘也至关重要。如果德育面狭窄、功利性过强、文化陶冶不足,那么学生的个性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其潜能也难以发挥出来。以全人教育为指导思想,强调学生的完全发展,应采用多种教育方法,使学生的智能、潜能、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和自,让他们自由发展,全面发展。
(三)加强社会实践力度,体现学生的社会价值
全人教育强调人的完整性,社会是人生存、生活的空间,所以德育离不开社会这个实践场所。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技工院校不仅要加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更要创造机会和条件,为学生争取更多与综合素质提升、道德强化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学生的社会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选用真实的案例供学生在课堂讨论、分析和学习;在课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灾区献爱心”、“山区送希望”、“环境保护志愿者”等,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培养社会责任感,成为一个健康、全面、能对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人。
德育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综合素质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以全人教育理念指导学校的教育工作已在教育界基本达成共识,现代职业教育应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立德树人”,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生命价值的提高。毫无疑问,将全人教育理念应用于技工院校的德育,使德育渗透到学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全过程,值得技工院校教育工作者作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期取得更好的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文杰.全人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有机结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2):36-39.
[2]唐红亚.“全人教育”视域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探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81-83.
[3]方荣春.从全人教育理念到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思路[J].科教导刊,2012(19):46-47.
[4]赵蓉,蒋建平.全人教育理念下的高校生态道德观教育研究[J].文教资料,2013(18):79-80.
篇7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216-02
项目教学法是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产物,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学习自主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因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差异而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并逐步应用于中国高校教育中。本文总结了自2011年“项目教学法在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课程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立项以来,在2010级、2011级学生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经验和体会,并对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一、项目教学法与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课程教学
项目教学法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的教学内容。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其雏形是18世纪欧洲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1918年美国教育家Kilpatrick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报》第19期上发表了《项目教学法在教育过程中有目的的活动的应用》一文中首次提出了项目教学法的概念,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和兴趣。20世纪70年代项目教学法在欧洲得到推广,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理论思潮。
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其学习效果主要通过学生的实践环节体现出来,学生以课堂所讲授的电视节目策划、拍摄、编辑等理论知识为指导,克服节目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最终完成一档简单节目的制作。该课程具有的这种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十分适宜项目教学法的开展。自该课题立项以来,我们对该课程进行了综合化整合和有效的教学改革,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突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
二、项目教学法在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根据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课程的教学特点,项目教学法在该课程中的体系建构主要体现在确定项目任务、制定项目计划、实施项目计划、评价反馈等四个方面。
(一)确定项目任务
确定项目任务是开展项目教学法的一个重要步骤。在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据教学大纲,综合教学、实训条件,提出数个项目类型设想,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具体项目,初步形成项目小组。在确定项目主题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教师是教学项目的指导者,在教学项目的选择上应以课程体系为主要载体,在教学大纲要求的范围内,选择那些与实际生活工作联系紧密的项目,以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加深对课堂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和所学技能的理解。(2)、兼顾项目的可操作性。项目是通过学生组成的项目小组来完成的,学生是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主体,教师在制定项目时需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内外部因素、难点、解决问题的途径、知识能力要求、学生综合素质等有一定的预见性,例如教师对拍摄设备、拍摄场地、摄制经费、后期编辑这些节目制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一定的预见性,在分组时合理搭配小组成员,并事先给予足够的指导。
(二)制定项目计划
项目小组确定后,各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制定项目计划。在制定项目计划的过程中应注意:(1)合理的进行分工合作。各小组将项目进行分解,根据小组成员的兴趣、爱好、特长、性格将分解任务分配到个人,并选出该小组的负责人,统一协调项目开展中的各类事宜。(2)负责各分解任务的学生制定各自的任务完成计划,教师对计划的可行性和预见性困难进行指导。例如在女校精神宣传短片的拍摄中,由学生推选出一位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导演一职,在“导演”的组织下,经过项目成员的集体讨论,确定了宣传短片的形式和内容,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确定策划、演员、拍摄、后期制作、后勤人员等,并分别将分解任务布置到个人。
(三)实施项目计划
该环节是项目教学法实施的一个关键环节。在项目的实施中要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按照项目计划,分工合作完成项目内容,做到既有明确的分解项目分工,同时又具有协作精神,顾全大局的完成各项工作。在女校精神宣传短片的拍摄中,“导演”组织组员按事先写好的台本进行拍摄,同时负责策划、后期、后勤的成员均全部到现场配合拍摄。通过创建电视节目制作的真实工作环境,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项目计划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可以概括为指导、监督和紧急援助。(1)指导。教师在项目中所起到的指导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提供方向性和框架性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明确完成项目的意义及在项目中应当学习掌握哪些技能。二是方法上的指导。项目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学生的各种自主学习行为,在实践中建构知识与能力体系,其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使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不同的阶段给予学生相应的方法指引。三是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在学生职业操守、行为规范、操作规范、硬件和资源使用规范方面给予原则性的指导。由于广播电视工作具有集体合作性质,教师在教学中更需要强调团队协作精神。(2)监督。在项目教学中要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完成项目的自由度,由学生自主管理项目的进度。但是,面对学生自主、自觉性远远未达到理想状况的实际情况,教师仍需对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监督。(3)紧急援助。项目教学使学生获得了极大的自主性,但面对一个相对复杂的任务的完成,所需要面对的困难也较之课堂讲授更为复杂,在一档节目的制作中,学生需要面对的困难是具体而微的。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遇到超过学生能力范围之外的困难,教师要加以援手,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同时小组成员均为在校学生,年纪较小且缺乏生活经验,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合作与沟通中的困难,这些都很容易引起学生心理上和情绪上的波动,教师需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疏导学生不良情绪和心理,以便顺利完成任务。
(四)评价反馈
项目教学的评价过程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教师根据学生在项目的计划、项目的实施阶段的完成度、参与度以及所承担的工作量给予相应的分值。在结果评价阶段,采取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结合的方式。首先,由任务小组推选代表对本组的作品进行简要的介绍和评价,然后教学班同学之间相互评价。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最后教师对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作品的特点和可改进之处,并在教学班中推选出优秀作品。在教师点评的过程中,应以鼓励学生为主。
三、使用项目教学法进行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课程教学的优势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种灌输―记忆式的、带有很强机械性的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虽然有方便教师备课、容易调整教学的节奏和内容、具有一定的规模效益的特点,但是学生在教学中是被动接受的客体,不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也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看成一个统一整体进行授课,不重视学生的个性、情感、兴趣爱好。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提倡对学生主体性和探究性的培养,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在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这类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能够凸显出一定的优势。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自主性
项目教学法着重培养的能力之一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其对于艺术类学生而言,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自主性相对较差,更喜欢形式灵活、富于参与性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很好的弥补了传统课堂讲授的缺点。将传统的课堂讲授与项目教学法结合起来组织教学,理论部分用课堂讲授方式,实践环节则采用项目教学法,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动静相宜、相得益彰。
项目的实施过程给学生创建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学生成了真正的学习主体,从选题、调研、收集资料、作品的拍摄、剪辑都是学生自主决断的过程,学生通过完成作品,获得了对自己的肯定,实施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二)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非智力因素指人在智慧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它们对学习活动起着启动、导向、维持和强化作用。项目教学法通过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项目,使其具有明确、具体的学习目的。由兴趣使然,她们也会积极参与到项目完成的过程中,积极解决节目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成功解决问题完成节目后所带来的成就感,又能为学生带来更多的乐趣和动力,各种非智力因素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发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
(三)提高学生就业核心能力
项目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工作环境,在项目教学法中学生获得了与实际工作中相差无异的工作经验,提高了学生就业的核心能力,尤其对于影视类专业的学生而言,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所获得的策划、拍摄、编辑的实际感受和经验,将极大的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熟练程度,对日后的工作大有裨益。
同时,项目教学法也训练了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电视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一档节目的完成需要多工种的配合,导演、摄像、灯光、编导、主持人等缺一不可。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许多工作需要小组协同工作,要求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给学生创造了真实的合作环境,使学生能够体验课堂教学以外的多维互动式合作学习,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生参与团队合作的实践、工作提供了基础。
(四)培养了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
在开展项目教学时,学生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完成所分配的任务,同时参与项目进度、项目质量的监控,通过参与项目的过程,加强了项目管理的意识,并在项目中学习项目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培养了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
四、结语
在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过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使得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它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当然,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课程的实践部分也不是孤立进行的,需要与讲授法、案例教学法、体验教学法等其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2011年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教学法在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湘教通[2011]315号。
参考文献:
[1]杨文明.高职项目教学理论与行动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年2月.
[2]何莹莹.项目教学法在播音主持教学中的探讨和研究.才智,2012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