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研究范式范文
时间:2023-06-22 09:49: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学研究范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范式;问题;思考
在对刑事诉讼的法学的研究之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刑事诉讼的法学的研究,不是对近年来研究成果以及为我国的司法的发展的推动的否定,更不是要对在学术研究方面存在不足的研究人员进行责备,目的是为了推动我国刑事诉讼的法学研究的改善与创新。根据我国的法学的研究现状以及所具有的特点,进行相应方法的改进。
1 规范化分析研究方法在刑事诉讼法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理论与实践差距太大
在法学的教育过程中,教材上的理论过多,缺乏对于刑事诉讼法在落实方面的信息。由于学术研究的缺陷,使得教师或研究人员在课堂以及教材中过少的提及有关刑事诉讼相关事务的解决知识,从而使得大部分的研究人员以及对法学的学习人员,懂得了过多的理论知识,在真正的司法执行中不能胜任工作的要求。
1.2 在对刑事诉讼的规范化的分析研究中宪法的规范对司法的约束重视度不够
学术研究人员进行形式诉讼的法学的探究中,基本上忽略了宪法在研究中的作用,进而忽略了对宪法的分析。进一步来说,由于缺少对宪法的运用,使得规范化的分析方法被法律所拘泥,想要使得广大师生以及研究人员意识到宪法的地位在统治中的理念以及进行法律化的人类思索是很难实现的。
1.3 存在严重的学科之间的问题
通过规范化研究法学的学术人员很少对其他学科进行探究,使得所研究的成果缺乏深层次化、体系化。对其他的研究方法以及外国的研究法要有效的利用,然而对于一直被倡导的研究一体化,却很少被执行,使得学术的研究不能实现真正的体系化。
2 通过实证来进行探究的方法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收集困难,范围相对狭窄
由于司法部门所进行的统计过于隐蔽,使得很多和刑事诉讼有关的内容和数据无法被统计的范围所覆盖。因为公众对司法以及刑事诉讼的信任度不高造成相关的行政机关或者司法部门对进行实际的考察验证这一研究方法过于警惕,使得相关的学术研究工作人员的信息来源几乎没有,致使通过实证来进行法学研究的路途非常艰难。
2.2 研究的成果不够科学化
很多研究人员由于缺乏系统的、合理的、规范的训练,使得通过实证来进行刑事诉讼的法学研究还处在一个比较艰难的开始阶段。对于科学化的分析、研究、调查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有的学术研究成果缺乏合理的依据,使得其研究的成果可信度不高,研究的成果不够科学化。
2.3 研究的作用效果不明朗
对于刑事诉讼的研究,相关学术人员在通过实证进行研究的同时,行政机关以及司法部门也在进行研究。相对于学术人员的研究,司法等机关的研究成果往往不会公开。然而学术研究人员的调查由于缺少合理的依据,使得研究的成果不够严谨,不具有科学创造力,使得国家在进行法律的制定和改革时缺少学术的依据。
3 通过比较来进行研究的方法所存在的问题
3.1 研究的成果过于武断化
在通过比较来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很多学术研究的工作人员缺乏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进行学术研究结果之间的照搬和抄袭或者是进行表面的探索而不从深层次上思考问题,使得学术的研究在成效方面过于武断化,缺乏真正的探索与科学的创新。
3.2 研究人员内部意见不统一
在研究时,很多学术工作人员由于各持己见,不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交流,甚至缺乏合理正确的让步,使得学术研究工作无法顺利的有效的开展。有的研究思想浪漫色彩很严重,有的过于守旧,墨守成规。而有着不同观点的两派学术研究人员,进行研究时,没有从法律的角度考虑,不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使得研究的成果过于不切实际化。
3.3 研究的范围不够均衡化
通过比较的来进行学术的探究,然而研究人员在研究时有很大一部分研究国外的相关的英美法学,只有很少一部分研究大陆法的法学,使得研究的范围不均衡,进而研究的成果也就缺乏实效性。
4 针对三种刑事诉讼的法学的研究方法所进行的思考
规范化分析的研究方法需要在多种层面上进行探究,从正确的理论出发,将司法的解释作为辅助,将法律的条例作为研究主体,建设以宪法的规范为研究中心的分析研究体系。结合我国的发展实情,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合理的探究与改进,促进我国刑事诉讼的法学的发展,进而改善我国的司法状况,为我国的司法的改革与指定提供合理的学术依据。
通过实证来进行研究的方法要吸收多种学科,像经济学、哲学等的研究策略,在此基础之上,从我国研究的实情出发,改善自身的不足,开展严谨化、合理化、科学化的研究。进而拉近自身与国际研究之间的距离。要多汲取先进的学术研究方法与策略,通过对其他学科的先进探索方法的学习,进而找出适合通过实证来进行法学研究的捷径。扩大实证研究的范围,收集多方面的信息。增进通过实证来进行形式诉讼的法学研究的合理化、精确化、规范化、科学化。使得实证的研究与探索更能提供有力的依据。
通过比较来进行研究的方法,要消除对中西文化矛盾的影响,要站在一个长远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学术无界,文化可以学其精华,弃其糟粕,进行有选择的学习。积极对外开放,多与外进行先进的学术交流与探究,将我国的基本国情与国际基本准则相结合,深刻的研究我国的刑事诉讼的法学,从而推动我国与国际刑事诉讼方面的协作,加大我国的司法发展步伐。
5 总结
在刑事诉讼的法学研究中,有着广泛应用的三种研究范式,在一定的程度上都有着需要改进的地方。针对不同的研究方法给予不同的改进决策,从而促进该研究方法的优化,进而推动我国刑事诉讼的法学的进步,为我国的司法部门的发展奠定基础。除此之外,我国的刑事诉讼的法学还要注意与时俱进,吸收国外的先进的法学研究成果,激励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协作。通过规范化、系统化、扎实化、开放化的研究,促进我国法学的发展,提升我国法学在刑事诉讼方面的研究水准。
参考文献:
[1]蒋石平, 甘力文. 英美刑事庭前准备程序比较研究[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2]魏治勋. “规范分析”概念的分析[J]. 法学论坛, 2008(05).
[3]万毅. 刑事诉讼中的扣押:规范分析与法律解释——以两个关键词为例[J]. 法学, 2008(07).
[4]谌东华. 论刑事诉讼的自我价值及真善美价值[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7(10).
篇2
首先,儿童文学相较最突出的特点是其独有的稚拙性。为适应儿童的口味,儿童文学作品往往稚嫩、淳朴、清新自然,具有所没有的原初本真的“傻里傻气”。这种稚拙之美通过的作家的笔深入作品中,折射出儿童内心真实的思想和情感。其次,提及儿童文学,人们就会联想到浪漫与想象、梦幻与诗意、神秘与瑰丽的意境。儿童文学的审美创造往往与幻想联系起来。没有幻想就没有儿童文学。儿童的理性思维偏弱、现实感不强,分不清现实与想象,也不懂得事物的内在联系。为接近儿童的心灵世界,儿童文学主张要张扬幻想。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应该能为儿童打开通往幻想世界的大门。再次,寓言这种文学形式被儿童常态化适用。在童趣审美意象组成的单纯简约的外层结构下,儿童文学浓缩着创作主体的复杂深厚的社会文化积淀。单纯想象的审美符号体系下,寓言形态的儿童文学容易被儿童接受,引发共鸣。蕴含于作品中关于社会、人类、自然等复杂的深层内涵可以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的释放能量,帮助儿童对社会、世界的认知,健康人格的建立。
二、语言特征
首先,儿童文学的语言浅显易懂。儿童年龄小,生活经验少,思维能力弱,语言能力在逐步完善,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浅显、简洁、准确、流畅,能够被儿童读者理解接受,并未儿童的语言习得提供范本。其次,儿童文学的语言具象化。由于儿童抽象思维差,以形象思维为主,儿童文学的语言是形象、生动、具体、动态的。运用儿童熟悉、常见的具体形象进行描述,把人物和事物的声音、色彩、形状、神态等具体、直接的表现出来,与儿童闹钟的形象相吻合。再次,儿童喜游戏玩乐的特点决定了儿童文学语言的幽默性。幽默有趣的东西符合儿童的心理要求,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启发他们快乐的情趣。有经验的儿童文学作者往往把“引起兴趣和引人发笑”作为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则。
三、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ReceptionAesthetics)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文艺美学思潮,也是文学研究领域中兴起的一种新的方法论。由于它主要探讨读者能动的接受活动在文学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也被称为“接受理论”、“接受研究”。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姚斯(HansRobertJauss)和伊瑟尔(WolfgangIser)。这一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使西方文论实现了从“作者中心”和“作品中心”向“读者中心”的现代转向。文学作品要以读者为中心,读者为导向,相应的,儿童文学的翻译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儿童的审美要求、视野期待是译者翻译活动的重要指导指标。
四、接受美学理论下的儿童文学翻译
1.以儿童读者为中心
不同于以往的“作者中心论”和“作品中心论”,现代西方文论强调“以读者为中心”。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绝不是被动地作出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收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之中”。[2]在接受理论下,读者的阅读反应和创造性理解是文学意义、文学内涵形成的基础。文学的目的是为了读者接受,没有读者,就没有文学作品。读者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文本,而是积极主动地“创造加工”。这个理论不但有效地拓展了文学作品的研究空间,同时也为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儿童文学作品的读者是儿童,因此,儿童文学翻译应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地位和作用为基础。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要深入理解儿童独有的特点,对他们的期待视野进行分析与预测,解析其与成人接受能力的不同,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保证译作能够为儿童读者所理解接受。
2.满足儿童的视野期待
期待视野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的各种经验、文化修养、心理素质、知识水平、审美情趣、鉴赏水平等综合组成的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期待。“任何一个读者,在其阅读任何一部具体的文学作品之前,都已处在一种先在理解或先在知识的状态。没有这种先在理解与先在知识,任何新东西都不可能为经验所接受。这种先在理解就是文学的期待视野。”接受美学理论下,只有儿童的阅读才使儿童文学的意义具象化。
3.尊重原作
接受美学视阀下,原文作品不但有一定的开放性,也有一定的封闭性。其开放或封闭的程度受到作品图式化结构的影响。因此,“面对众多的翻译文本,除了从历史环境以及译者人文素养等方面进行合理解释之外,还必须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标准对它们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寻找各个译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原作是翻译活动的根本基础,也是评价翻译作品的根本基准。由于历史、环境、个体的差异,翻译文本的接受与理解度可能与原文本有所差异,但翻译活动必须以原文为基础。
五、结语
篇3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广告实务;教学设计
一、“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Flipping Classroom,也译作颠倒课堂、翻转教学等),是一种新出现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起源于美国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的乔纳森・伯尔曼和亚纶・萨姆斯这两位化学老师,他们将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而引起众人关注。
近年来,“翻转课堂”在世界各地学校广受欢迎,在我国也已逐渐兴起,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从认识阶段逐步走向实践阶段。中小学已有不少学校在进行相关的实践。但对高职教育来说,因为专业课程的复杂性,实践条件的限制性,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对教师要求提高以及工作量剧增,而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和有效性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形成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老师是学生身边的“教练”,而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教授知识。课堂和老师的角色发生变化,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运用知识掌握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就是要通过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来提升学生素质,以切实做到“知行合一”。
三、高职教育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的可行性
1、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使得课堂翻转的课前学习切实可行。
2、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需要数量规模上的发展,更需要质量效益上的提高。教学方法改革对于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运用更加科学、先进的教学模式与方法,重视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加大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培训力度,改革其他教学要素等。
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工具――“微课”、“慕课”的运用。
四、营销专业课程广告实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实施
1、教学模式对比
传统课堂教学“翻转课堂”教学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后作业课前学习,课堂讨论答疑,课后巩固、可重复学习复习
教学手段教室、黑板(或白板
PPT),相对单一视频、网络课程、模拟实操等,多媒体、多样化
教学方法教师满堂灌,理论讲授知识案例分析、情境教学、小组研讨、视频分解、参观学习等
教学内容理论知识案例、小组探讨、答疑
师生角色教师为主,学生为辅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
2、广告实务“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广告实务作为市场营销、营销与策划的专业必修课,实践性很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项目化教学,理论联系实践、“工学结合”。
(1)课程文件提前准备
包括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表、实践教学开课计划表、实训指导书、单元设计以及PPT等。这一系列课程文件资料,能让学生准确接收理解到这门课程的学习任务,并且提前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和了解,从而更有效的加强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吸收知识,真正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职业技能。
(2)课程视频录制与准备
广告实务课程共设计了五个大的项目:广告认知、广告调查及实施、制订广告计划、广告策划、广告效果测评。大项目下又设计了不同的子任务进行模块训练,例如其中广告策划项目就设计了确定广告主题与创意、创作广告文案、策划不同媒体广告、软文广告及植入广告策划、撰写广告策划书这五个子任务,每一个子任务训练模块都精心设计,精心挑选材料整合教学资源。课题组成员收集案例,整理素材,完成PPT的制作,并结合案例以及广告短片,完成课程视频的录制,同时按要求分发给学生进行课前学习,以保障“翻转课堂”教学能够顺利实施。
(3)“翻转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以“确定广告主题与创意”为例
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欠缺,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提高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尤其要注意实用性和趣味性,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在此以“确定广告主题与创意”为例来说明。首先,供课前学习的视频文件制作:理论知识讲解“广告主题类型、广告创意方法与技巧以及广告创意表现”的PPT,同一商品不同主题、不同商品同一主题、同一商品同一主题的广告短片,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商品类型,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其次,课堂讨论和答疑,采取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的方式,鼓励学生充分表达意见和想法,我们设计了饮料这一商品的广告主题确定和创意表现的讨论,学生明显表现出对于“快乐”“自我价值”等的浓厚兴趣,发言很积极,以感性诉求去确定主题和创意,小组讨论表现得非常积极,成员间也能利用相应的广告创意方法去展开思维设计。最后,训练巩固所学内容。通过课堂上的讨论与答疑,各小组基本上都能大概确定商品的广告主题以及广告创意表现了,但还欠缺细节思考,所以教师就布置小组作业任务来检查学习效果,同时也为下一个训练任务“创作广告文案”打下基础。
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的几点心得
1、合理布置自主学习任务
“翻转课堂”强调课前学习,为了避免课堂翻转因为学生没有提前学习而无法实施,教师有必要对课前自主学习进行监督检测,合理布置自主学习任务,这是“翻转课堂”能够顺利实施的基础。
2、制作优秀的教学视频
教学视频是学生课前学习的重要媒介,优秀的视频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所以,课前学习视频制作质量要好,内容上由授课教师精心设计,视频制作技术上可以请专业人士指导。
3、高效组织课堂学习活动
课堂学习是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设计,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学会怎样学习,怎样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才是教育的目的和教学的本质。
4、适当的激励与获取支持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作为辅助的“教练”,要能够激励学生养成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要努力获取学校、同行、家长的支持与认可,才能更好地推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持续进行。(作者单位: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全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远程教育杂志,2012(4)
篇4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和谐发展,以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例,通过分析当今大学生犯罪的原因,从根源预防犯罪,我院组织通过完善信息沟通,加强学生管理,基本达到了预防违法犯罪的目标,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
一、分析当今大学生犯罪的原因,从根源预防犯罪
(1)由于大中学生心理结构不够成熟、不够稳定,社会阅历浅,对问题认识直观、相对肤浅、片面,使其在面对较为复杂的问题时,一方面,自己往往缺乏冷静的思考正确的分析、判断,容易形成错误的念头,产生错误的结论,从而导致错误的行为。另一方面,他们分析、判断能力不成熟,独立人格不完善以及经济上的依附性使其抵制诱惑与判断正误、是非的能力相对低下,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被复杂现象所困绕,加上自身强烈的独立意识与好胜心,易冲动而不理性的个性特征,常常在已经作出错误的决策和行为时难以接受家人和其他人的劝阻,不知悔改,一意孤行,最终导致犯罪。所以大中学生独特的身心特点和所处的社会特点决定着其内在动因上的不稳定性和外在诱因上的易受感染性等多种复杂原因共同作用是犯罪形成的结果。
(2)于客观环境的不当影响,首先在于家庭的不良影响。家庭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与他们生活时间最长,是对他们影响最大的第一环境。但由于一些家长的生活方式不当或行为不端、监护不力、家庭环境恶劣、家长教育方法不当等原因,导致他们剧烈的心理变化直至矛盾,随即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将孩子“推”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其次是学校教育的失误。学校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要场所。但如果教育方法不当,也可能使学生染上不良习气,甚至违法犯罪。如教育思想不端正,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导致学生厌学、逃学,甚至流入社会参与违法犯罪活动;学校监管不力。一些学校管理不善,规章制度不健全,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能进行及时的帮教处理,导致问题沉积,甚至产生违法犯罪团体。此外社会环境的恶化包括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受到的不公平、不合理现象等问题导致他们偏激的认识等都是促使他们犯罪的因素之一。
二、完善信息沟通,加强学生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学院以“加强教育引导、强化过程管理,完善预防机制,注重工作实效”的原则和思路,在全院开展“预防学生违法犯罪工程”,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得力,预防机制完善,管理措施落实,工作效果明显,是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违法犯罪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1)学院始终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首位
学院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观念,坚决纠正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偏向,坚持德育工作院院长为第一责任人制度,以育人为目标,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实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在学生中强化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创新德育评价机制,完善学生综合表现评价办法,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考核评比制度。
(2)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法制教育
学院把法制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生德育考核的重要内容,新生入学聘请专家进行专门的法制教育主题讲座,坚持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参加审判旁听等活动,尤其抓好每年“6・26禁毒教育”和“法制教育宣传周”活动,提高学生法律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
(3)做好学困生教育转化工作
为做好学困生教育转化工作,学院坚持教育转化一个“学困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同样光荣的思想,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爱和指导。认真落实后进生教育转化制度,每学期确定帮教对象,建立好“1+2”帮教档案,探索和研究有效的帮教措施,提高教育转化效果。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校教育工作实际,高度关注单亲家庭子女思想道德教育问题,采取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做好学生违法犯罪预防工作。加强学籍管理,从源头上控制学习困难学生流失,完善贫困生就学助学制度,确保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或成为学困生。
(4)切实加强班级管理和班主任工作
学院高度重视班风建设,完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班级管理在促进优良校风建设和预防学生违法犯罪中的重要作用。选配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工作水平高的教师担任班主任,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学院通过建立班级管理量化考核、文明班级创建和奖惩制度,促进班风建设,调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录像、电影,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开展征文、模拟法庭以及开设法制宣传园地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强化学生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在班上成立帮教组织,加强对有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办公室,对学生反映的问题及时解决,对有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心理矫治,避免学生出现违法犯罪行为。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上,应该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着手, 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努力构筑社会化的防范体系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只有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协调配合,从早抓起,从苗头抓起,抓紧抓实,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才能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张应立.家庭缺陷与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犯罪问题》2013
[2]姚向阳.青少年犯罪问题与家庭教育.《东方论坛》2014
篇5
一、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学反思的引入
1 教学反思的内涵
教学反思,指的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审视、回顾,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强化正确认识,发现问题,及时调控,总结规律,进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教师学会教学、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教学活动。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体现在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不足的批判性发展上,既有教师教的反思,也有学生学的反思,最终目标是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学会教学。
2 传统的培训进修方法在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
要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许多方法和渠道:培训进修、教学反思、行动研究、在线学习、观摩教学和专家引领等。分析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其中和专业发展的内容密切相关的培训进修方法是传统方法,组织方便。但这种方法正如华东师大顾小清所说的:“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培训的方法被抬高到一个不应有的程度,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唯一范式。而实际上,许多领域中这种方法是难以发挥作用的。”在农村中学,这一种专业发展方法存在较大的困难:
①目前农村中学教学任务重,只能采用短期(比如3-7天)集中培训,但这种培训因时间短对专业发展效果不佳;②大多数农村中学离市区较远,如果进行周末或者寒暑假培训,集中在市区,一则成本较大,二则影响教师休假教师积极性不高;③脱产培训则因农村中学师资普遍比较紧张,学校难于腾出教师脱产参加。
3 教学反思的引入
教学反思对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是十分有效的专业发展途径。它体现了“变被动发展为主动发展”的思路,它可以增强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责任感和认同感,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始终能够保持“自我更新”取向。因此立足于“自我更新”的教学反思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队伍的稳定具有意义重大。
二、教学反思对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1 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发展成为研究型教师。在广大农村中学,不少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失衡、专业意识淡薄,因此农村中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更为紧迫,而在专业化发展中,教师内在素质结构的优化与主体的积极参与意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非常重大。教学反思符合“外在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完善”的特征。
2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中实践性知识获得的主渠道,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在教师的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实践性知识主要通过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获得。
3 教学反思推动教师不断去完善具有个性的教学法体系。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法知识既有外来的理论学习积淀,还来自于自身不断的教学反思。
4 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外部主导式培训向专业自主成长范式转换,基于教学反思的专业发展范式更强调通过有效、适当的教学反思来使教师创造包含新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在内的知识并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以增加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三、学校及各级教育部门积极构建反思管理及促进机制,为教师开展教学反思搭建平台
1 探索教学反思促进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各级教育部门应该积极探索教学反思促进机制,各个农村中学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和促进教师教学反思工作方案》,应该努力构建教学反思的研讨、交流学习的网络平台,让教师通过积极的、持之以恒的教学反思来促进教师自身教学素养的提高。还有,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要增加教师教学反思效果和水平的考核项目,使得教学反思在学校以制度的形式出现。
2 制定教学反思的评价机制,把教学反思纳入教学督查内容
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目前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农村中学在教学检查和教学评价中没有体现对教学反思的重视,今后应该制定教学反思的评价标准,完善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制度,对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评价。
3 通过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科学教学反思的能力
教学反思是一门科学,掌握科学的反思方法是目前农村中学教师急需提高的素质之一,教育行政部门和农村中学必须高度重视,把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作为今后培训、进修的重点,并以校本培训为主,而不要集中在市区培训,贴近教师实际需要,切忌走过场。
4 营造浓厚的反思氛围和习惯
浓厚的反思氛围和习惯能在教师工作、学习中显示巨大的渗透性、持续性和稳定性,学校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反思氛围,适当减轻农村中学教师的工作强度和负担,给予教师反思的时间和平台,教学反思的形式按反思参与人数分为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两种方式,其基本方法则包括反思日记、案例研究、课堂观察、课后小结和反思论文等。应该让教学反思成为学校教研的重点,浓厚反思氛围,激发反思热情。通过各种措施来促进良好反思氛围在农村中学的形成。
篇6
关键词:法律史;第三领域;范式;学术贡献
黄宗智先生所提倡的结合经济史、文化史和社会经济史、利用诉讼档案来研究清代以来的法律制度的进路,是享誉史学界的法国年鉴学派开辟的总体史研究方式的一个体现。总体史包含了整个人类的生活,进行总体史研究,必须打破所有学科和领域的严格界限和分离的状态,对人类生活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学科的专业化趋势,其实是人为地制造研究的封闭格局,形成一种互不往来的闭塞状况。在这样的背景下。黄宗智先生的著作及其试图综合社会史、文化史和制度史的努力,不仅构成某种智识上的挑战,更获得了某种智识之外的意义,因此,黄先生的著作似乎可以称为一种“总体性”的法史学研究成果。
一、主题意义上的“第三领域”范式
《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中,黄宗智先生充分利用了《满铁惯调》村级民事纠纷的实地调查材料、重建了这些材料中628件民事案件发生的社会背景,阐述了民间调解作为纠纷处理非正式系统的构成、作用和实际运行,认为清代民事审判并非州县长官的“教谕式的调解”,而是根据法律频繁并且有规则地处理民事纠纷。628件案件中,126件是告诉后由庭外民间调解处理的,264件记录不完整的案件中,应有半数左右属未经堂审即得以调解的,因此。通过半正式途径解决争端的可能达到258件,这些案件的处理方式,即为清代纠纷处理中介于民间调解与官方审判之间的“第三领域”。
从对诉讼档案的量化分析,不仅体现对个案处理细致入理的观察,也以定量研究的方法,提出了普遍性的问题。如县官是不是偏向道德训诫而非法律条文、在审理民事案件时他是否更像一个调停者而不像是一个法官?如何理解诉讼档案与传统观念间的差距?从区分清代民事调判制度的形式、诉讼的规模、民事诉讼费用、“衙蠹”及当事人的抉择与策略分析等事实角度,揭示了不同社会背景与结构下的民事诉讼形式――小农社会背景下的宝坻、巴县形式,复杂社会结构下的淡水、新竹形式,并将之视为由社会结构的变迁导致的历史的纵向变化。
黄先生也从阐释学的角度,提出清代民事诉讼实际并非是传统观念中设想的走极端,比如无讼与滥讼、清官与衙蠹、良民与讼棍的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认定模式,而是从场境和具体实践的角度,证实了律文正史与法律运作现实的差异和背离,指出了州县官们的活动中德治文化与实用文化的双重影响,即秉持“实用道德主义”原则处理案件的真实动机。将清代法律界定为实体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矛盾性结合,并将之放在“世袭君主官僚制”的政治制度背景下理解,认为清代的法律和政治制度可以看做是“世袭君主――实体的”表达和“官僚一理性的”实践的一个结合,德治主义和实用主义纠结在清律、县官和地方政府的实践中,权利在理论上被否定但在实践中得到保护。
黄宗智的理论创见是提出了一个介于民间调解与官方审判之间的清代纠纷处理的“第三领域”。在黄宗智的解说中,第三领域内,纠纷是在当事人及有关调解人员对县官批词中难得见到官方律例的表达。这涉及到黄先生提出的一个对“法律”概念解释的问题,即采用规范法学意义上的界定,认为规则的法律只存在于大清律例中,在黄宗智的第二领域(民间调解)与第三领域中,出现的裁判依据,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法律及其组织体系,而是为一定群体所共享、共守的一套规则知识和观念组成。“第三领域”运行的前提是存在两套知识系统,官僚阶层共享的关于儒家经典及官方表达(律例)的知识,民间调解中的“地方性知识”。“第三领域”是上述两种知识系统相互冲突、平衡、妥协、吸收的空间,或者是两者关系作用的一个结果或者构成。
《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更能够充分体现黄先生从经济史、社会史到法律制度研究的学术旨趣转向。因为“法律制度的研究结合了社会史与文化史。过去,社会经济史和文化史学者多分道扬镳,互不过问。但在法律领域中,两者是不可分离的。”这种转向的主题揭示意义,还在于“法律史促使我们不仅对待行动还要对待表象,不仅要对待现实还要对待理想。比起其他的材料,法律文件更能阐明习惯性实践和官方意识形态二者的逻辑,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逻辑。它们本身尤其便于寻找一些隐含的原则和遵循的逻辑。”这使法律制度的研究获得了跨学科的意义,并与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主流问题发生关联,对于改变“幼稚的法学”的尴尬局面,不无裨益。
作者运用了一些地方诉讼档案,除了前面提及的四川巴县档案、河北宝坻县档案、台湾淡水分府和新竹县档案以外,还包括一些民国时期的诉讼档案。这里,也揭示了法律史研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即对于史料的整理与系统化,以及新史料的发掘与使用,是否仅仅停留在论据层面就达到了学术上的创新。我认为,史料的运用和整理在达到“充分化”的程度时,它的学术贡献才是独具价值的。这不仅依赖于对史料的系统化工作,更依赖对于这些史料的阐释并挖掘其中的内在联系,以及与其他史料相互佐证,贡献于“总体事实”和理论构建。诉讼档案不仅在史料的使用上较少,它“同时包含有关表述和有关行动的证据,意识与行为的分别研究不可能像诉讼案件的研究那样显示两者之间的相互关联。”这里存在一个学术研究在保持自身独立品格的同时,与何依存、为何服务的问题。该著作偏向讨论中国法律历史中的现代性的方面。黄宗智关心的始终是清代法秩序与中华民国法秩序,以至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化以后的现代中国法秩序之间的历史继承关系。从近百年的法律实践来看,可以看出现代中国法律已经初步成形,既有明确的道德价值观念,也有实用的认识方法,符合中国实际的概念和理论。
二、比较方法意义上的“第三领域”范式
笔者的理解是,将两本书相互渗透,全面理解作者的系统思路和理论构设框架,体会贯穿其中的论证线索,获得一种无偏颇的认识。同时,这种安排也暗含了方法论上的提示,由于民国法律制度和现代法律制度在性质和实践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通过对于民国与清代法律制度和实践的对比,可以间接得出关于清代法律制度和实践的看法。法律史中以今析古的比较研究方法,昭然若示。所阐述的清代法律和习俗有关民事的概念结构和逻辑、案件记录中透露出的清代司法实践、20世纪立法者对法律中现代概念的追寻、法院如何于立法者的意图与当时的社会风俗之间斡旋。体现历史变迁的动力和型式的内容连贯一致的学术史命感。
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二元结构分析模式影响下,屏蔽了关于变化与连续的过程中多侧面的相互作用。黄先生将比较的原则和方法贯穿于三个层面:即成文法、民间习俗及司法实践。认为对于清代与民国时期的确切比较不能仅以成文法为基础,因为那样会夸大实际的变化;清代与法律不同的指导意识形态与社会取向的确重要,但它们的不同也可能掩盖了习俗的基本延续及法典的实用条例与法庭的实际行为对习俗所作的重要让步。通过以上三个层面之间相互作用的考察,才有可能了解自清代至于民国间民事法律制度的变化与连续。
贯穿于《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的主线是表达和实践的比较,《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的主题则涉及到清代、民国以及过渡时期的关于法典、习俗和司法实践三个层面的比较,比较的难度愈发增大。黄宗智先生秉持超越价值评判进行比较的学术自醒。在第三领域的比较研究方法中,阐明了超出现代主义假设看问题的学术理路,目的在于阐明两者经过明言以及未经明言的合理性,没有认为此优于彼。通过把每一方都当作另一方的澄清性陪衬而把两者概念化和相对化。从这点上看,这种研究的精神和旨趣接近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要求,具有新文化史的范式特征。
三、研究所得到的启示
(一)法律史研究中的立场以及方法论问题需要获得应有的重视。
在保持自身的独立研究品格的同时,也需要对研究场境中的“总体事实”做全面深入观察,并有助于现实问题的认识和理论体系的发展。
(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客观主义与文化分析主义可以获得结合,并相互应证。
无论是“实践逻辑”还是“现代传统”,都促使研究关注社会事实,既不将事实化约为“表象”,也不忽略理论提炼,在认识问题复杂性的同时,致力于理论发展的努力。科学对待理论与实践、应然与实然的关系问题。
篇7
关键词: 行动研究 反思性教学 英语教师 专业发展
一、引言
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把教学作为一种专业及英国人文课程学者斯滕豪斯(Stenhouse,1975)系统提出了“教师作为研究者”(teachers as research),通过行动研究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学者的关注及教师们的欢迎。在自我反思的教学模式下发展起来的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是近年来国外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理论研究方法。它既是教师教育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又是在职教师自我完善的捷径。一般认为行动研究是美国的柯利尔(Colier)和勒温(Lewin)提出的一种应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模式。20世纪50年代开始用于教育领域,作为研究方法和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行动研究的主导思想是引导教师通过观察和反思,运用教学理论和方法对课堂上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一定的行动加以解决,增强教学效果,最终达到教师与教学同步发展的目的。经过几代教育行动研究的倡导者的共同努力,行动研究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颇有影响的运动思潮,“跨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鸿沟”、“教师成为研究者”或“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逐渐成为当下教育界非常流行的口号。行动研究的特点为解决当前教师迫切需要发展专业技能与培训手段陈旧低效的矛盾提供了可能。把行动研究作为师资发展的手段,在西方教育界已有很多成功经验,但在中国还只能说处于起步阶段。自80年代中期杭州大学心理学专家陈立首次将其介绍到中国以来,随着蒋楠、王蔷等学者将行动研究引入教育领域之后,人们开始日常地谈论行动研究,如今行动研究已成为教学研究中一种越来越重要的研究形式。
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针对我国目前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本文尝试提出个案研究反思性教学模式,提倡以人为本,重视教师所处教育环境的具体需求和差异,使教师在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英语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借鉴和吸收其中的观点和方法并付之于具体教学活动,遵循“在引进与发展国外外语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时候要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结合我国传统的课堂文化,对这些理论,模式与方法做适当的调整”的原则(戴炜栋2001:327),发展和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体系。
二、个案研究反思性教学
1.个案研究反思性教学模式
借助于行动研究中的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英语教师能够真正意识到理论知识在促进自己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们才会主动结合教学实践,努力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不断发现工作的乐趣,从而真正有助于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反之,教师将每天重复常规教学工作,因过于熟悉教材和教法而对教学工作失去新鲜感和创造力,削弱了英语教师的动机、责任、专业地位,以及个人专业意识。因此,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及教学理论进行反思,而反思就是教师行动研究中的过程。结合自身教学活动的研究和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而教师发展又是教学研究与反思的必然结果。反思性教师就是教师对课堂上说发生的事情加以注意,通过教学日记、问卷调查、座谈、录音或录像,听课等研究方式,研究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加深对英语教学的认识和理解。反思教学能力表现为教师的教学推理(pedagogical reasoning)与课堂互动中的应变决策(interactive decision making)(Richards 2001),这两种能力都是通过一系列具体活动培养起来的,进行反思性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多种多样,个案研究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个案研究是对某个教师、学习者、学习小组或班级等所进行的系统研究。从本质看,它是对复杂社会和教育环境下某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是增补性的(complementary),而不是干预性的(intrusive),即研究活动只是对研究对象的行动有所增补或延展,并非通过一些手段,如访谈、问卷等,对研究对象进行某种程度的干预(Wallace 2000)。个案研究就是对特例的研究,其重点通常不是探求普遍的规律,而往往着眼于特定教师所面临的特定问题。具体来说,该模式为教师发展分析特定教学环境的能力,为探索教师在不同环境中如何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为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教学图示(teaching scheme)和日常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手段(Richards 2001)。它能够清晰地反映出教师对教学中突出事件的理解差别,透射出教师的信念、知识、人格,以及教学思维方式等对形成某个特殊事件的影响及过程,教师不但更容易意识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更积极主动地探求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方法,其实就是一种通过提问,批评性解释等手段所进行的“解构过程”(deconstruction)。
教师结合已有的教学经验及相关理论,不断反思,将适合自身教学实践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沉淀”后纳入自己的教学思想,反之则放弃。因此可得出反思性教学是连接理论和实践的一座桥梁,是教师自身对已有经验和理论知识的再思考。“虽然研究对象在如何建构和发展自己的个人理论的过程中表现出很高的主题一致性和相似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张莲2005:269)。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如学习者学习风格、动机的不同、教学大纲、教材的不同,学校和学习者的需求不同,等等,都需要英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不断提出质疑,不断反思,并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这就使得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呈现出个性化特征。而个案研究能够帮助教师结合相关理念对具体教学实践加以反思,或“适应”,或“修正”,或“摒弃”,使其保持对专业的积极进取态度,在不断发展其实践创新能力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最终服务于英语教学实践。
2.构建个案研究反思性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早在20世纪上半期,以Dewey(1938)为代表的一大批教育家提出学习的发生基于人们的直接经验、行为和反思。随着以Piaget 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以及以Chomsky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发展,人本主义、构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出现,推动了以体验为核心的新教育模式的诞生。该模式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内在的基于经验来处理信息的认知过程。Rogers(1996)指出,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有经验、反思、积极的体验行为,抽象组成的循环链。具体到教师发展问题,基于个案研究反思性教学模式,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观察他人教学的同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并结合理论指导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通过教师自身的内在体验,这些客观知识被自主建构为教师自身的“个人知识”,这样的知识才具有内在的价值。只有教师亲历体验,在实践中运用知识,通过反思和研究,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最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个案研究反思性教学模式,教师不仅得到了“鱼”,即获得零散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渔”,即获得有助于英语教学的理念、思想和方法。
我国的英语教学改革大多体现在大纲和教材的变革上,教师这个变量却被忽略了,而教师是决定改革的一个关键因素。教学大纲的实施和教材的应用是否体现出教育改革的新思想等,都取决于教师。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增强英语教学效果的关键。然而我国的英语教师教育仍在起步阶段,为形成一个系统有效的英语教师教育模式。在我国这样一个英语学习人数众多的国家,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教师教育提倡教师进行批判和反思性的教学活动,其根本作用在于“授之以渔”,目的是促进其专业发展。在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语言习得研究和教育哲学思想理论提供了对语言教学问题的一般性原则和方案,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实证探索将各种理论具体化,为语言教学中的问题提供了范例。然而我国英语教学实践的具体特点则要求教师针对某个特定环境下的各种需求做出判断,并发现,探求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因此个案研究反思性教学对教师专业反展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三、个案研究反思性教学和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个案研究反思性教学对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1.在教学过程中个案研究反思性教学可帮助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教学的发展。
2.可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教师试图确定某种理论是否适合于自身的具体教学实践,可以借助个案研究反思性教学模式加以验证,并对结果予以监控。
3.为学术论文中的理念提供有力的证据。个案研究反思性教学模式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趣味性,有时将过于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从而有助于同行的理解与借鉴。尽管个案研究的结论不一定能够退而广之,但是可以作用于对某种理论的支持。例如,一些教师认为初学者可以在某些特殊情景下使用母语(如解释词语的意义)。研究者通过对某些学习者的课堂话语分析,证明在教学实践中母语有助于学习者的中介语发展或者教师借助于录像等现代化手段,将师生合作加以观察和分析,发现教学中的真实情况。
Wallace(2000)指出,几乎所有的研究方法都可以用以进行个案研究,如观察、问卷和访谈、语言报告等。个案研究既包括对个体的研究,又包括对群体的研究。在这种情况下,日记研究和自言自语法是进行个案研究的恰当方法。但是具体采用何种研究方法还要取决于该个案研究的具体特点。个案研究中涉及的调查对象是一个关键因素。调查对象的情况应当足够详尽,以确保读者对此获得清晰的了解,从而产生兴趣。例如,个案研究的调查对象是个体学习者,那么关于他的个人信息都要向读者汇报,包括年龄、性别、社会地位、母语、学习目的语的时间或方式(课堂学习还是自学),以便于读者确定该个案研究在多大程度上与自身的教学环境相关。完成一系列能够有效地培养教师研究意识的个案研究反思报告,对于教师教育是至关重要的(Richards 2001)。
进入新世纪,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给英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即英语人才需要更高的知识水平,更强的运用能力,才能成为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刘润清,戴曼纯2003)。无疑,这对英语教师能够胜任教学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自主性与创新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师资教育中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教师往往缺乏专业意识,没有将自己视为构建知识的认知主体。本文尝试针对这些问题,呼唤采用个案研究反思性教学法,培养教师的创新实践能力,以相关理论为指导,在教育实践的前提下,寻求实践与教育的契合点,或者验证某些理论是否适合于自身的教学实践,或者将其检验上升至理论高度,进一步运用理论解决具体教学问题,最终使英语教学与研究迈上一个新台阶(戴炜栋,任庆梅2006:v-x)。当然,这只是初步研究,今后应当在更多具体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个案研究反思性教学模式,使师资教育过程切实成为一个富有针对性、实用性和自主性的专业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1]Mitchell R.App lied linguistics and evidence based classroom practice:The case of foreign language grammar pedagogy[J].Applied Linguistics,2000,21/3:281-303.
[2]Richards J C & Lockhart C.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s[M].Beijing:People Education Press,2000.
[3]Rogers A.Teaching Adults[M].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1996.
[4]Wallace M J.Action Research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Beijing:People Education Press,2000.
[5]Stenhouse.L.What is Action Research CARE[D].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Norwich,1979.
[6]戴炜栋,任庆梅.外语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7]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8]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篇8
【关键词】反思 大学英语教材 教师专业发展
【Abstract】 This study initially constructs a model of EFL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n teaching material reflection. It focuses on three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reflection on teaching materials by encouraging them to use team discussion and critical friends approache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different teachers have different views on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he use of teaching materials. With the help of reflection, teachers extend the focuses on teaching materials. The same teacher’s use of teaching materials is not in concordance with her idea on it. However, teachers gradually narrow its distances.
【Key words】reflection; college English material;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基金项目】2014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博士项目“基于教师反思的大学英语教材课堂使用研究”,项目编号 2014BS07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79-02
上世纪80年代,教师专业化发展概念在北美被提出后,受到教育界的关注。语言教育界开始逐步引入该概念。国内的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但是,其综合性、概括性的研究偏多,具体、深入的研究偏少(徐锦芬等,2014),[1]而且,就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效途径而言,大多仅提出原则性意见(郭燕,徐锦芬,2015)。[2]目前,已有的途径研究已有一些,例如“通过课堂话语分析,促进外语教师学习”(张莲,王艳,2014),[3]“外语教师同伴指导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黄丹凤,2015)等。[4]但是这些研究尚未涉及到以教材为核心的教师发展途径。以教材反思为核心的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研究将课堂教学、教材使用和教师发展融为一体,尝试在提高教材使用效率的同时,改善课堂教学,促进教师发展。
一、研究综述
国内外将教材与语言教师发展联系起来的研究还不多见。而已有的研究也多是探讨教师对教材的评估和教材使用认知,并未将其与教师专业发展直接联系起来,如Tomlinson(2010;2012), Masuhara (2012), McGrath(2013)等教材编写者调查了多个国家英语教师对教材的评价,研究发现,12个国家的英语教师多数希望教材中的课文更有趣,更长,更便于备课(Tomlison, 2010);McGrath(2013)发现课堂实践中,语言教师出于文化、课堂情境、个人偏好等原因,会对教材进行改编。[5][6][7][8]Law等(1995)对101位香港中学英语教师的教材认知进行了调研。[9]将教材使用与教师发展直接联系起来的研究主要有Ismail, Albaki, Ismail & Hussin (2014)对马来西亚12位职前教师通过反思自编教材的使用实现教师发展的研究;[10]Sampson (2009)研究了41位香港高校英语教师通过对教材进行评估、反思教材使用和设计教材三种途径,增强学习主动性的过程。[11]
国内的相关研究数量也不多,而且多数仅停留在探究教师使用教材的实际状况和教师认知的层面上。如余渭深、韩萍(2009)对全国198位高校教师进行调研,发现教师在使用《大学体验英语》期间,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对教材的内容、结构、顺序和方法进行调节;[12]国红延、战春燕(2011)对北京30位高校大学英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教师频繁地删减、扩充听力和阅读材料;[13]文旭、莫启扬(2013)在分析当前大学英语教材问题时,指出教师在使用教材时,有过分依赖的趋势;[14]章木林 (2015)对289位大学英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当前教师的教材自缺失。[15]而且,教师在使用教材过程中,对教材配套资源过度依赖;在教学内容创生和教材立体化方面自主性不高。这些研究对教师的教材使用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其背后的教师认知(如国红延,战春燕,2009),[13]明确了教材与教师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余渭深、韩萍,2009),[12]但都没有从优化教材使用的角度探索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
由上可知,国内外研究都注意到教材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对教师的教材使用、教材评估及其认知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将二者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实证性研究比较有限。尤其在国内,多是应用问卷调查法,其研究目的仅限于了解教师教材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教师认知,缺乏从教材与教师的互动的角度研究大学英语教材使用行为。而教材反思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研究参与人员为西南某高校的3位大学英语教师,所授教材为《新视野大学英语》,所授班级为本校一年级学生。研究路径如下图所示:
由图1 可知,大学英语教师发展不是短期活动,至少要持续一个学期。基础理论是教师反思和教材本身所蕴含的教学理念和语言知识;实施手段主要是小组讨论和批判式朋友活动;实施主体是教师本人,客体是教材,目标是发展教材评估知识,教材使用策略等等与教材相关个体认知。
具体来说,首先,课题组成员共同学习《反思性语言教学:从研究到实践》(Farrell,2007)第10章教师发展小组和第12章批判式朋友,初步了解英语教师反思的两条有效途径;[16]3位教师结成批判式朋友;其次,在学期初期,组织教师对该学期所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进行总体评估,评估标准将参照Law(1995)所列出的准则;再次,邀请参与者共同选出本学期某一单元作为重点进行为期两周的互相听课和评课;[9]听课之后,需要就教材使用情况进行访谈;小组成员每次授课之后,需要就授课内容与教材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反思,并撰写成文本;最后,收集小组讨论记录、听课记录、评课记录、课堂观察记录、访谈记录以及反思文本,并对其进行编码、分类,作为定性讨论的依据。
(二)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为主,主要手段是小组讨论、访谈、写反思日志;但在听课的同时,课题组成员会进行课堂观察,并录制课堂,撰写课堂话语,与上述数据互为印证。
三、研究结果
(一)课堂观察中
批判式朋友反思活动最为重要的的一项工作即互相听课。教师通过互相听课,可以发现对方或自己教学中的疑惑点。本研究中,反思的对象主要是教材,因此,其课堂听课主要关注教材的使用与处理。这种具象的活动使反思成为可以感知、触摸的情境认知过程(张莲,王艳,2014),[3]36可以迫使教师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反思活动中。
课堂观察中,3位教师都发现课上教师教材使用策略的差异。例如,教师A在课堂观察记录本上写道,“这个单元的构词部分老师没上”(教师A 20150411);教师B写道,“C老师上的翻译是课外找的,好像跟我的主题还不太一样”(教师B 20150423);教师C写道,“听力难度太大,老师都删了”(教师C 20150413)。而这些关注点引发教师做出不同的反思。3位教师在课堂观察记录本上分别记录下后续观点。教师A写道,“构词还是很重要的,这个学期许多学生要考四级,不上不行的”教师A 20150411);教师B写道,“C教师的翻译都是新闻热点,可能学生也比较感兴趣吧,我的都是跟主题相关的”(教师B 20150423);教师C写道,“我也发现有些听力根本不能上,太难了,我自己听都吃力。但不上不行,期末考试要考,四级考试也要考,我现在还没想好找哪些课外的听力材料补上去,等教师A有空了,我问问她”(教师C 20150413)。课堂观察的内容显示出3位老师课堂上会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编;教师对教材删减、增加缘由的理解主要有两个:学习者需求和考试导向。教师通过批判式朋友反思活动,了解到结对教师的课堂教材使用情况,也促使自己思考与结对教师的教材使用行为差异。
(二)反思日志、访谈与小组讨论
访谈和小组讨论和反思日志共同组成较为完整的数据链。3位教师的教材评价内容关注点不同。例如教师A认为,“词汇练习编的不错,口语有点少,体裁可以更丰富,主题可以更贴近学生生活些”(反思日志,教师A 20150606);教师B认为,“里面的插图还可以,阅读素材也还行,还不错吧,老教材了,用了好几年了”(访谈,教师B 20150611);教师C认为,“内容丰富,口语要多一点,中国文化意识这一块要加强”(访谈,教师C 20150523)。
教材评价是教材使用的第一步,由于教材评价的关注点不同,教材使用观上教师也有着不同的关注点。例如教师A对口语的阐释更多一些。她的反思日志中写道,“现在大学都关注听说了,我们的课堂也应该加强听说。我的课上主要用英语上课,这样学生既可以练习听,也可以练习说。我问学生问题,他听懂了,回答了,也算一种口语训练吧!”(反思日志 教师A 20150621)。在访谈中,研究者就语法等方面询问教师A,但教师A并不太关注这类问题,仅仅说,“大学英语中语法应该不是重点,教材中也有,我都是插在讲解课文中讲的”(访谈 教师A 20150501)。不过,有趣的是,虽然教师A认为教材中的词汇练习编写的不错,实践中却删除了词汇讲解(见上文),在反思日志中也并未提到这点。小组讨论中,当教师A被问及这一问题时,教师A回答道,“我注意到这一点了,可是练习太多了,我不可能都上,而且词汇都是学生查查字典就认识的,我觉得他们课后当家庭作业就可以了”(访谈 教师A 20150611)。
通过教材反思,3位教师发现了以往未注意到的问题,并表达出兴奋的感受。例如教师C在访谈中谈到,“以前好像没有考虑到教材中的任务设计,上课基本上按照自己以往的模式去上,像阅读课,就是三遍上完,没想到今天写反思日志时,我发现课后练习还给了其他的阅读任务,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访谈,教师C 20150409)。教师B也表达了相同的感受,“任务型教学方法已经融在教材里面了”(小组讨论,教师B 20150601)。可以发现,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反思,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材。
篇9
〔关键词〕民族信息学;范式;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2.02.008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2-0031-05
The Paradigm and Trend of Ethno-informatics ResearchZhao Shenghui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Tibe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Xianyang 712082,China)
〔Abstract〕Ethno-informatics is the domain aims to study basic rule of information activities and phenomenon in ethnic minority residence regions of China in digital age,the research paradigm is significant to its development.From the difference of conflicts among interaction of human,information,technology and circumstance,ethno-informatics can be expressed by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paradigm,information processing paradigm,information management paradigm,information understanding paradigm and information fusion paradigm.Currently,the research of ethno-informatics situated at the transforming stage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aradigm to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aradigm.In future,the issues such as basic research,unified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document and archive,the infrastructure of integrated sharing for information resource in minority languages,the process of multimedia information in minority languages,the management standards for multiple languages information services in ethnic minority residence regions should be emphasised.
〔Key words〕Ethno-informatics;paradigm;information in minority languages of China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是国情的基本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使少数民族群众共享信息化时代的成果,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处理技术研究,以蒙古文、藏文、哈萨克文、维吾尔文、柯尔克孜文、朝鲜文、壮文、彝文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语言操作系统、字处理软件、办公自动化系统、编辑出版系统、多媒体节目制作系统、网站系统等开始在民族地区得到应用。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催生了一门新兴的学科――民族信息学。
1 建立民族信息学研究范式的必要性
民族信息学(Ethno-informatics)是探索信息化条件下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活动和信息现象基本规律的科学领域,其研究对象是社会信息化背景下中国民族地区的人、信息、技术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在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构建多语言信息社会共识的达成,社会信息学(Social Informatics)和社群信息学(Community Informatics)在西方国家的兴起[1],中国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进入新阶段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民族信息学的核心理念是“多元一体(Diversity & Integrity)”思想,旨在探索社会信息化背景下保护语言文字多样性、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技术架构和管理模式,为中国各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为数字时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2]的技术实现提供理论支撑。
中国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少数民族信息活动当中人、信息、技术和环境之间互动关系的复杂性,也决定了民族信息学必然是一个涉及技术、管理、政治、法律、语言、文化等多领域知识的综合性学科。目前,民族信息学的科学研究刚刚起步,理论体系还不成熟,大多数研究所关注的都是民族信息学当中的微观性问题,研究成果所涉及的领域较为分散,大多数没有触及学科的核心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民族信息学领域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纲领,各类研究的战略一致性难以得到保证。因此,从全局视角研究民族信息学的整体性战略,对于这一学科的构建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实现这一目标,将科学研究当中的“范式”理论引入民族信息学,研究民族信息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范式演进规律,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范式(Paradigm)是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其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概念,主要是指常规科学发展过程中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循的世界观和行为模式,是一系列假说、准则和方法的总和[3]。从认识论角度看,范式是帮助人们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有效途径,它使事物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错综复杂的矛盾得以简化,便于人们明确事物的发展方向,把握特定发展阶段的核心矛盾,保障整体上的战略一致性。从实践论角度看,范式是指导人们按照事物发展规律进行社会实践的行动纲领,范式一经提出并被广泛接受,就可以起到指引发展道路,凝聚各类社会资源,推动特定领域社会实践的作用。
民族信息学研究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以“范式”的形式从战略层面上建立学科发展的整体框架,民族信息学研究范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明确学科发展的脉络,构建学科发展的路线图,指引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二,引导研究人员根据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特殊矛盾提出科学问题,拓展研究人员研究思路,提升研究人员在学术研究领域的想象力;第三,整合来自技术、政治、管理、法律、文化等领域学者的力量,使跨学科研究能够围绕共同的理论内核进行,保障具有不同背景的研究者所做的研究具有战略一致性。总而言之,民族信息学研究范式在整个学科建设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学科初建阶段必须高度重视并予以解决的问题。
2012年2月第32卷第2期民族信息学的研究范式与发展方向探析Feb.,2012Vol.32 No.22 民族信息学研究的五大范式
民族信息学是民族学与信息学的交叉学科,同时涉及民族学问题和信息学问题,但是两者参与到新学科当中的方式有所不同:民族学决定学科的研究范畴、主要矛盾和信息需求;信息学决定学科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民族学决定了学科问题研究的必要性,信息学决定了解决学科问题的可行性,虽然也可以认为民族信息学属于民族学研究范畴,但从本质上说,民族信息学是信息学的分支学科。因此,民族信息学研究范式的构建主要以其呈现出的信息学特征进行划分,按照信息学发展阶段建立不同的范式。从不同发展阶段人、信息、技术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所面临核心矛盾的不同,民族信息学可以划分为以下五大范式:
2.1 信息交流范式ICP(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Paradigm)民族信息学研究的“信息交流范式”是指重点关注传统社会环境下民族地区人口信息交流活动的研究模式。尽管民族信息学研究的重点是信息化环境下的少数民族人口的信息活动,但是信息社会本身是脱胎于传统社会的,是在传统社会的基础上发展和孕育而来的,不可能存在一个完全游离于传统社会的理想化信息社会。因此,民族信息学首先需要关注的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信息活动的基本规律,此后才能重点关注信息化条件下的特殊规律。
信息交流范式是整个民族信息学研究的根基,关注民族地区传统社会当中,人、信息和环境的互动关系,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从信息学基本要素的角度大致可以分为3种类型的主题:
2.1.1 民族地区信息主体研究
主要研究作为信息主体的民族地区人口的基本情况,例如我国民族地区的地理分布,各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特定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种类和人口规模等信息。信息主体研究的重点是少数民族人口,由于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大多数是多民族交错杂居和国家整体性信息共享需求的存在,与少数民族信息活动相关的汉族人口也是研究的范畴,例如国家民族事务管理相关机构、民族类高等学校、语言文字管理机构当中对少数民族语言信息需求的相关人群也应该纳入研究的范畴。
2.1.2 民族地区信息研究
主要研究传统社会环境下民族地区信息的存在形式和发展概况,例如少数民族传统语言的种类、分布和发展概况,少数民族传统文字的种类、分布和发展概况,少数民族古籍、少数民族档案文献等信息资源的存在情况。信息研究的重点是采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作为记录符号的信息,考虑到多民族之间交互以及少数民族人口与汉族人口信息交互的需要,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的使用、国家通用语言信息资源的状况也在研究的范畴。
2.1.3 民族地区信息环境研究
信息环境主要研究与少数民族信息活动各个环节相关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国家颁布的相关技术标准、管理规范等,以及民族地区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系统应用相关的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程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内容。
2.1.4 民族地区信息活动研究
主要研究信息在民族地区信息活动的概况和基本规律,主要研究民族地区人口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信息交互的情况,例如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传播信息的场合、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播信息的场合、制度,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双语教育问题、民族地区新闻传播机构的信息传播、少数民族人口跨语言信息交互、跨境少数民族的信息交流等问题。
民族信息学的信息交流范式涉及民族学、语言学、政治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其关注的焦点是信息交流问题,可以引用其它相关学科普遍接受的理论和结论,对与之相关的其它学科的知识在细节上不做深究。民族信息学的信息交流范式为民族信息学构建了基础性的框架,是民族信息学最基本的范式,其它研究范式都是以信息交流范式为基础而构建的。
2.2 信息处理范式IPP(Information Processing Paradigm)
民族信息学的“信息处理范式”是指重点关注民族地区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为民族地区业务活动提供信息技术支持的研究模式。“信息处理范式”是在“信息交流范式”的基础上考虑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旨在为在民族地区信息活动当中采用信息技术提供解决的方案。
“信息处理范式”重点关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计算机处理问题,例如各少数民族语种语言文字信息编码标准的制定问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计算机输入问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处理软件的开发问题、少数民族文字的文档排版系统开发问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影视作品编辑系统开发问题、少数民族文字的计算机识别问题、少数民族语言的语音识别问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移动通信设备的开发问题等。此外,由于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共存,同时需要考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信息编码问题、字处理软件系统开发和各类应用系统开发问题。
“信息处理范式”的核心问题是使主要语种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一样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处理,重点关注的是技术问题而非管理问题,目的在于提高事务处理效率和信息传播的速度,没有充分意识到少数民族语言信息交流的深层次的信息需求,对于信息辅助完成事务处理以后的管理和开发也交流较少。
2.3 信息管理范式IMP(Information Management Paradigm)民族信息学的“信息管理范式”是指围绕民族地区的信息管理活动,重点关注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信息收集、整理、保存、开发、服务等活动的研究模式。“信息管理范式”与“信息处理范式”都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但是其关注的重点问题存在较大的区别,“信息处理范式”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提高业务活动的效率,“信息管理范式”的目标则是通过信息技术整合和开发社会信息资源。
“信息管理范式”主要研究民族地区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开发问题,例如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古籍的收集整理和数字化加工,民族地区电子文件管理和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数字化加工、民族地区数字图书馆建设、少数民族语言互联网信息资源的采集与保存体系、民族地区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民族地区信息资源跨地区共享体系建设、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长期保存问题等。
同时,“信息管理范式”与“信息处理范式”具有紧密的联系,“信息处理”是“信息管理”源头,只有信息技术在民族地区的广泛使用,才会产生大量的数字信息,信息管理才会有工作的对象;“信息管理”又会反过来为“信息处理”提供支持,通过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开发更大限度的发挥信息资源的社会价值。“信息处理”与“信息管理”相互配合,共同构成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架构,推动民族地区整体上向信息社会迈进。
2.4 信息理解范式IUP(Information Understanding Paradigm)民族信息学的“信息理解范式”是指围绕民族地区多语种信息资源的理解问题,重点关注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打破语言差异带来的信息沟通障碍,实现多民族跨语言信息理解和交互的研究模式。“信息理解范式”是在“信息处理范式”和“信息管理范式”的基础上构建的,旨在满足民族地区信息交流当中的深层次需求,也是民族信息学研究需要重点攻克的问题。“信息理解范式”存在两种表现形式:第一是基于用户理解的“信息理解范式”;第二是基于机器理解的“信息理解范式”。
基于用户理解的“信息理解范式”主要研究应用计算语言学理论,构建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核心的少数民族语言多语种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例如少数民族语言语料库的建设问题、多语种少数民族语言语料库的跨地域共享问题、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的双语著录问题、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跨语种信息检索问题、基于语料库的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机器翻译问题、以国家通用语言为中间语言的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跨语种信息交互问题等等。“信息理解范式”最终的目标是要建立国家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共享基础设施平台,为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的理解提供支持。
基于机器理解的“信息理解范式”主要应用语义信息处理技术,使民族地区所产生的信息资源的内容具备被计算机所识别和理解的能力,也就是让计算机部分地具有像人脑一样理解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或者进行多语种信息转换的能力。基于机器理解的“信息理解范式”主要研究的是民族地区语义网络所要关注的知识库构建、信息资源语义标注、语义理解的算法规则等等。
基于用户理解的“信息理解范式”体现了民族信息学的核心理念,即在保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多元性的同时,通过信息技术的介入实现多元信息的一体化共享,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而也是民族信息学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机器理解的“信息理解范式”要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大势所趋,鉴于其技术实现的难度较大,民族信息学研究可以在借鉴相关学科在机器理解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2.5 信息融合范式IFP(Information Fusion Paradigm)
民族信息学的“信息融合范式”是指重点关注泛在信息环境下,民族地区人口跨地域、跨语言、跨媒体、跨平台的“无缝信息交流”和“无障碍沟通”等问题的研究模式。“信息融合范式”代表了民族信息学研究的最高理想,它是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信息、技术和环境无缝集成而产生的一个高度智能化的社会形态,在这个社会形态下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多样性得到很好的保护,各类人群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可以非常便捷地以熟悉的方式、熟悉的语言和文字进行无障碍沟通。“信息融合范式”的实现要受到人类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也要受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这无疑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民族信息学“信息融合范式”之前的各个范式所代表的不同发展阶段都是为其实现提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积累,都是对“信息融合范式”各类必备条件的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当各方面的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最终过渡到更高的发展阶段。
综上所述,“信息交流范式”、“信息处理范式”、“信息管理范式”、“信息理解范式”和“信息融合范式”是在分析民族信息学研究整体规律的基础上,对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特殊性矛盾进行理论概括而得出的结论,梳理出了这一领域发展的大致脉络。任何事物发展都是复杂的,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各个范式的区分并非是完全清晰的,可能存在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情况,需要结合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并解决具体的科学问题,逐步推动民族信息学的发展。
3 民族信息学的发展方向
五大范式为民族信息学的发展提供了完整的战略参考体系,是民族信息学当前研究的定位更加清晰,也为民族信息学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3.1 民族信息学研究的现状与定位
我国民族地区大都处于边疆地带,气候和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对滞后,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的数量相对较少,共享程度较低,有关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和实践虽然已经起步,却还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研究范式视角来看,蒙古文、藏文、哈萨克文、维吾尔文、柯尔克孜文、朝鲜文、壮文、彝文等使用人口较多,影响力较大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标准都已经颁布,相关的字处理系统和各类应用软件已经开始应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阶段的主要任务已经完成,对于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的管理问题已经得到学者的关注。此外,由于从信息学视角研究少数民族信息活动的成果相对较少,“信息交流范式”所涉及很多内容的研究目前还非常缺乏,“信息理解范式”当中的机器翻译问题也有部分学者在着手研究,但整体上也是局限于小规模研究。因而,我国的民族信息学研究目前整体上处在由“信息处理范式”向“信息管理范式”的转型阶段;作为民族信息学研究的根基,“信息交流范式”的研究还非常薄弱;“信息理解范式”的研究已经开始,但是其中的全局性、基础性的问题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民族信息学未来的研究工作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3.2 民族信息学的发展方向展望
结合民族信息学的研究范式和当前的定位,以下领域应该成为研究的重点:
3.2.1 民族信息学的基础问题研究
按照民族信息学的“信息交流范式”所涉及的范围,加大对民族信息学领域基础性问题的研究力度,重点是收集和分析总结我国民族地区信息资源的语言分布和数量分布,梳理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文字和少数民族信息活动之间的关系,探索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对少数民族人口信息活动的影响,研究少数民族内部、少数民族之间、少数民族与汉族人口之间信息交流的基本规律等;
3.2.2 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文档一体化管理
少数民族语言数字信息的数量相对较少,又是国家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证据,应当按照电子文件管理的要求进行文档一体化管理,在业务系统中嵌入电子文件管理需求。其中,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的管理需求需要同时兼顾一般性电子文件管理的各类需求和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的集成共享等需求。民族地区业务信息系统文档一体化管理的推进,将对促进民族地区信息管理的规范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2.3 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集成共享的基础设施平台
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跨语种信息共享涉及多个省区、多个政府部门,按照统一领导、分层负责的模式进行管理具有诸多无法解决的矛盾,可以从国家层面上建立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的分布式共享体系,为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的跨语种共享提供统一的技术支撑;
3.2.4 少数民族语言多媒体信息处理与共享
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包括文本、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少数民族语言多媒体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和跨媒体信息检索等领域目前还有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
3.2.5 民族地区多语种信息服务的管理规范
针对民族地区网站和各类信息服务系统的多语言信息服务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和业务标准,促进多语言信息服务的规范化,保障多语言信息服务的质量。
4 研究结论
民族信息学(Ethno-informatics)是探索信息化条件下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活动和信息现象基本规律的科学领域,研究范式的在学科建设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人、信息、技术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所面临核心矛盾的不同,民族信息学可以划分为“信息交流范式”、“信息处理范式”、“信息管理范式”、“信息理解范式”和“信息融合范式”。目前,我国的民族信息学研究整体上处于由“信息处理范式”向“信息管理范式”的转型阶段,未来需要重点关注学科的基础性问题、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文档一体化管理、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集成共享的基础设施平台、少数民族语言多媒体信息处理与共享、民族地区多语种信息服务的管理规范等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闫慧.社群信息学: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兴领域[J].图书情报工作,2010,(4):53-55,99.
[2].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3]李国秋,吕斌.经济信息学的研究范式及方法体系[J].情报科学,2005,(1):22-25.
[4]孙凤美.基于ISO10646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排版技术研究[J].科技与出版杂志,2007,(3).
[5]赵生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的信息编码标准研究[J].云南档案,2011,(9):25-27.
[6]华林.论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的数字化技术保护[J].档案学研究,2006,132(2):36-39.
篇10
【摘 要】“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是高中化学实验的最根本所在,在基础实验的教学中融入一点的计算更加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方法在化学这门学科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严谨的实验态度。由于融入了计算,实验就显得更精致,对学生也更有震撼力。
关键词 实验;计算;融合;科学素养
近些年高考摒弃了“偏难繁旧”和纯计算大题,而是将化学计算与有关的实验、元素及化合物知识有机地融合,试题更注重对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检测与选拔,特别是在江苏高考实施新方案以后尤为明显。
而苏教版《化学1》的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是高中化学实验的最根本所在,而且其教学目标为: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实验现象分析和实验数据处理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从知识内容上看,本单元更加侧重于总结和归纳初中化学中已学知识,更加重视让学生从“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这个角度来重新审视和梳理已有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学生来讲,本单元新增加的知识不多,主要侧重于实验方法的学习,让学生从中体会化学研究方法,体验化学家研究化学物质的基本思路。
因此在基础实验的教学中融入一点的计算更加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方法在化学这门学科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严谨的实验态度。下面就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为例,融入一点的计算。
在课本第18页,交流与讨论的内容1,实验室中用KClO3在MnO2催化下受热分解制取氧气。从反应后的KCl和MnO2的混合物中分离、回收这两种物质,需要使用哪些分离方法?请简述理由?
这部分内容好多老师会设计成实验让学生来体验过滤跟蒸发结晶的操作。而在这里面设计一些与计算的融合会有“意外”效果。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取12.3g的KClO3和1.0g的MnO2固体,充分混合于大试管中,加热充分反应,冷却。接下来让学生先思考,设计实验步骤。
学生采取的方法基本都是:1、加水溶解;2、过滤;3滤液蒸发结晶。
然而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会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加水溶解时加多少水的问题,加水加得少可能使KCl能完全溶解,加水太多后面的蒸发结晶又要太费时间,浪费能源。
这个时候可以提高给学生一个数据,常温下KCl的溶解度大约为33g,让学生计算出需要加水的量。这个地方的计算融合进去可以培养学生实验的严谨性,又可以巩固刚刚学的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并解决加水量的问题。
n(KClO3)=n(KCl)≈0.1mol
m(KCl)=0.1mol×74.5g/mol=7.45g
33g/100g=m(KCl)/m(H2O)
m(H2O)=V(H2O)≈23mL
通过计算得到加水量V(H2O) ≈23mL
学生接下来就是溶解、过滤操作,将MnO2固体过滤出来,晾干即可得。
老师引出问题:此时得到的固体全部是MnO2吗?如果不是可能还有什么?大家可以称量一下晾干后固体的质量。m≈1.1g。此处先留下伏笔。
学生继续蒸发结晶实验,将结晶出的KCl称出其质量约为7.2g。这时候设计一个计算:算出此次实验产物中KCl的理论产量(MnO2为催化剂)。
m(理论)=7.45g。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实际的KCl产量为什么会比理论值要小,是不是实验操作中有什么问题或者是什么细节没有考虑到位?学生交流讨论。
原因1:过滤后的MnO2固体上残留有KCl溶液,晾干后有KCl固体附着在其表面,从而引起实验数据的偏大。
原因2:在蒸发结晶时可能有KCl损失。(MnO2上多出0.1gKCl,而实际值少了0.25g)
那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
原因1的解决:引入过滤操作后的一个关键的操作:沉淀的洗涤。
沉淀的洗涤问题,最近高考中考察得比较多,主要是洗涤操作的方法、洗涤剂的选择、如何判断是否洗涤干净等方面。
洗涤操作方法:沿玻璃棒向漏斗(过滤器)中的沉淀上加清水至浸没沉淀,静置,使其全部流出后,重复操作两到三次;洗涤剂的选择:可以用蒸馏水、有机溶剂酒精(好处:干燥快)、被洗涤固体的饱和溶液…;判断是否洗净的方法:关键是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来进行验证。
原因2的解决:蒸发结晶的操作要点:不能将溶液蒸干,出现较多固体即停止加热,且用玻璃棒不断地进行搅拌。
所以,改进后的实验方案为:1、于小烧杯加入约23mL的水溶解固体样品;2、过滤,并用水洗涤MnO2固体;3、蒸发结晶,冷却后称量KCl固体的质量。
这样一个实验方案的形成,由于融入了计算,就显得更精致,对学生更有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