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06-22 09:49: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文化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文化的特征

篇1

关键词:网络文化 建构主义 外语教学

随着网络技术的逐渐普及,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以其独特的特征迅速吸引了众多网络用户目光,日益发展成为继平面、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文化。现代外语教学可以从网络文化的特征出发,借鉴其新式的理念,提高外语学习效率。

一、网络文化的含义

对于网络文化的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即物质层面的网络文化和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物质层面的网络文化,是指对象化了的人类劳动,是能为人类的信息交流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的物质环境。”计算机网络设备、网络资源系统和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是物质层面网络文化的主要内容。而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是个体和群体的网络意识、情感和素养的集中表现”。其中某些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外化为网络的基本原则、网络道德规范与网络法规等基本法规与制度,而另一部分则内化成网络思维方式、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等文化心理结构。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和一种新型的文化形式,是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于以“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活动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网络文化,是以大众为建设主体、以主体参与创建的数字化互动媒体,如论坛、博客、QQ群、手机短信等为载体,以发送和接收数字化信息为核心内容的文化。它是网络用户在通过网络进行的学习、交流、娱乐等活动中形成的文化。

二、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

2.1 开放性和多元性

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形态,既可以超越民族、国家界限,实现不同文化的碰撞、交融,也可以超越时空界限进行最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因此,网上的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自由发表观点。任何观点、思想、民族文化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不同的文化在网络中传播、碰撞、交融,衍生成新的文化。网络中众多参与者的活动也构成和创生着新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的形式多样,其内容的丰富性更是无可比拟。网络资源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将文化的开放性发挥到了极致。

2.2 平等性和交互性

无中心散布式的网络结构使平等自由的思想交流成为可能。网络为普通网络用户提供了新的话语空间,赋予了他们面向他人和公众的话语权利。这使大众获得了空前的表达自我的权利。平等的交往关系为主体间的互动提供了前提。广泛的交往对象为互动提供了可选择的互动对象。信息的双向快速传递为互动提供了技术的保障。网络互动的交往模式打破了传者和受者的严格区分,突破了信息单向流动方式,扩大了交往的范围,消除了信息反馈的间接性和滞后性,为交往的深入提供了条件。

2.3 集群性和自主性

网络文化是一种多群体化的文化结构。网络文化实际上就是由不同观念、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许多大小不一的文化群落组成的。不同的虚拟社区就是不同群落的聚合。共同的兴趣爱好、对事务或话题的共同关注或者某种共同的身份特征等种种共性,聚合了千差万别的网民。网络文化以层出不穷的各种新思维、新信息,提升主体思维的创造性;创建中的互动、开放、平等(无中心性),凸现了主体的个性化,形成主体高度自主的文化特征;网络中开放的信息传播、自由的“社区”聚合,使网络用户的个性得到尽情发挥和他人的普遍认可,推动着网络文化的创造性发展。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般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皮亚杰(Piaget)、布鲁诺(Bruner)、和维果茨基(Vygotsky)理论的发展。建构主义理论从认识论的高度揭示认识的建构性原则,强调了认识的能动性。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构建内部心里表征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大多数的建构主义者对学习有以下几点共识: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内心心理表征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学习过程同时包括两方面的构建,既是对旧知识的改组和重构,又是对新信息的意义构建;学习既是个别化行为,又是社会,学习需要交流和合作;强调学习的情境性,重视学习过程中对情境的创设;强调资源对意义构建的重要性(何克抗,2001)。

四、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4.1 以学习者为中心,培养学习者学习能力

网络文化的自主性比较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重点从“教”转到“学”,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要做到自主学习,首先要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通过章节测试或面谈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水平,个性特征、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在此基础上摸索出一套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并随着学习的进步和学习内容的改变,相应地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以适应新的学习情况。除了确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外,学生还必须善于选择学习材料和工具。只局限于学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而要从不同的学习材料中能动灵活地选出一种来进行自学。当然,初期需要教师的指导和推荐。要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尽量多地使用工具书,或者借助网络来获取信息。

4.2 创建相对真实的语言学习情境,增强跨文化意识

网络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使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网络用户之间的沟通成为可能。语言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真实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他们能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探索当前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能够与真实语言交际对象进行交流和讨论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有一定知识的、感兴趣的并有真正交际目的的活动。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表达他们的想法,使学生有意识地投入并自愿参加这些思想交流活动。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文化又必须借助于语言这个工具才能得以记录、保存和反映。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结合教材设置情景,而且要进行跨文化知识的介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比较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使学生认知、理解这种文化差异,有意识地参照得体、恰当的文化背景来进行交流。

4.3 促进互动协作,激发学习动机

协作是网络中常见的一种组织形式,而在外语教学中合作学习则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学生主动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协作,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所学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在合作中,由于可以获得帮助,大多数的学习者敢于冒险用不充足的语言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互动频率远远高于一般课堂。活跃的课堂气氛以及外语的多元文化背景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心理因素,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教师使学生充分认识英语价值;同时建立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而适当地开展竞赛和适时地进行鼓励表扬都可以在互动协作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4 降低课堂焦虑,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空间,网络用户在交互信息的过程中,避免了面对面的交流,人际间交往中的焦虑度降到最低,使交互信息的过程变得简单便利。外语学习焦虑是外语课堂学习中由独特的语言学习过程引起的自我感知、对外语学习的看法、学习外语的感觉和学习行为等特殊心理活动。它包括交际恐惧,对否定社会评价的担心,以及考试焦虑。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英语学习意识,使学生相信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在相对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当课堂的焦虑度降低时,学生可以大胆提出问题,参与课堂讨论,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外语学习,自信心和自尊心得以增强。

五、结语

在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社会中,网络文化推动了教育理念的一系列变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这一背景下蓬勃发展。它认为,知识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学习者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中自行建构的。教师应积极创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有意义的情境下根据具体的问题进行创造性学习。另外在相对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中,教师可以适时采用合作学习原则,来降低学生的焦虑度,培养其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心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篇2

关键词:视觉文化 网络课程 学习者 特征与需求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2-046-02

当今人类的文化正越来越视觉化,“视觉文化是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元素、以视知觉可以感知的样式为外在表现形态的文化,视觉文化研究能够促进教育技术创新――开掘教育资源建设新视角,拓宽教育技术发展新空间。”在视觉文化背景下重新认识网络课程学习者,不难发现,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网络课程学习者在接受远程教育的同时,也在接受着读图时代无处不在的视觉文化,理所当然的成为视觉文化受众一部分,有必要基于视觉文化视角来分析研究网络课程学习者的特征与需求。

1 网络课程学习者是视觉文化教育传播领域中的受众

从传播效果来看视觉文化传播涉及新闻信息传播、娱乐传播和教育传播三个领域。据此视觉文化受众可以分为信息传播受众、娱乐传播受众和教育传播受众。在娱乐领域,欣赏视觉影像能给人们带来极大的视觉愉悦和体验,成为大众娱乐主要内容。如电视娱乐节目超越了性别年龄以及身份的界限,给人们带来轻松和愉快。在教育领域视觉文化已成为我国教育传播的重要方式,如教育电视节目、视频光盘、多媒体课件与网络课程中的视频流媒体、视频点播在远程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网络课程集成视频、图形图像、动画、文本等视觉表现形式,视觉化资源比重极大,本质上就是一种视觉文化资源,因此基于视觉文化视角来分析,网络课程学习者无疑也是视觉文化受众一部分,是视觉文化在教育传播领域中的受众群体。

2 基于视觉文化开展学习者特征与需求分析的价值

2.1 更广研究视野下的理论支持

视觉文化区别于“摄影”“影视”和“多媒体”等具体和个别的视觉资源类型,而是将它们提升到了“形而上”的共相层面,形而上不能离开形而下独立存在。因此可以说,综合“多媒体”资源的“网络课程”必然成为视觉文化题中应有之意,网络课程学习者也就成为视觉文化教育传播的受众。将网络课程学习者提升到视觉文化受众层面,可以在更为宽泛的社会背景和学科背景下重新认识网络课程学习者,通过研究视觉文化受众的“共性”,全面深入的分析网络课程学习者“个性”,通过与视觉文化信息传播和娱乐传播领域受众研究的横向对比,借鉴其研究成果和经验,更好的探索网络课程学习者特征和需求。

2.2 更具实践价值的研究定位

将网络课程学习者置于视觉文化角度研究,有着独特的研究定位:

一方面,对视觉文化受众的研究是视觉资源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满足受众的需求是视觉文化发展的永久动力;另一方面,视觉文化也在深刻影响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存状态,不断发明制造着受众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可以说视觉文化受众研究和资源开发始终是相辅相成,紧密结合,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作为视觉文化资源一部分,从视觉文化角度研究网络课程学习者,并充分利用研究成果指导网络课程建设实践,就很有必要,这样的研究定位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优势。

3 视觉文化视角下的网络学习者特征与需求分析

网络课程资源数量是可观的,学习者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却又是绝对贫乏的:花费了巨大人力、物力、财力打造的网络课程资源并没有对学生的学习发挥促进作用。这些现象应该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有必要以视觉文化视角,从学习者视觉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对网络课程学习者特征和需求进行分析。

3.1 视觉生理特征和对网络课程视觉化传达的需求

3.1.1 网络课程学习者视觉生理特征分析

观看是人类最自然最常见的行为,人类知识大约80%通过视觉得来,10%通过听觉得来,从而使视觉和听觉成为人类最重要的认识性感官。当视觉和其它感觉通道的矛盾信息同时呈现时,视觉总是占优势的。视觉对听觉及其它感官的优越性,必然使得学习者对视觉需求成为所有感官需求中虽迫切、最旺盛的需求。网络课程是诉诸于学习者视觉器官的资源,学习者对网络课程的学习是以视觉通道为主、听觉通道为辅进行的,充分认知这个特征是准确把握网络课程学习者需求的关键所在。

3.1.2 网络课程学习者对网络课程视觉化传达的特殊需要

视觉经验的强烈需求和视觉传达的独特优势,使得学习者对网络课程的视觉传达有着更高的需求,对网络课程视觉化传达的需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对教师教学录像视频的需要

“网上教学并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教学模式,大部分的网上课程只是用于辅助面授教学。”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开展学习,教师与学习者之间处于时空分离状态,导致很多学习者的不适应性,学习孤独感问题尤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迫切需要通过教师录像视频开展学习。通过教师授课视频,营造了课堂教学环境,符合大多数学习者的学习习惯,满足了学习者对教师形象和声音的需要,使学习者更容易适应网络环境下学习。

(2)对实验演示、技能演示等教学示范类视频的需要

学习者在学习技能性、操作性强,具有形象因素的知识,包括体育技能、物理化学实验时,十分需要通过教学视频的方式开展学习。通过教学演示视频,学生可以看到真实的示范动作、形象直观的实验演示,便于观摩、仿效、对照分析。如在学习实验演示内容时,利用视频教学有明显的优势,实验视频可以控制实验结果,浓缩实验过程,全方位展示实验情景。

(3)对时空运动有关原理介绍、自然历史过程介绍等教学视频的需要

视频具有表现时空运动的特殊优势,能更形象的展现空间和运动,形象逼真的记录现实状态下的事例和过程,可以让学习者直面历史事件和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利用剪辑手段可以把很长时间发生的事件浓缩在规定的时间内,针对具体情况,采用字幕、特技手段,结合画面解说,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疑点深入分析展示,能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在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对课程内容视频化教学的需要肯定会涉及到更多的领域,不止以上三个方面,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努力找出学习者的切实需要。

3.2 视觉心理特征和对网络课程人文传达的需求

3.2.1 网络课程学习者视觉心理特征分析

网络课程学习者大多为在职成人,除了面对工作和家庭的巨大压力外,还要承担网络学习的繁重任务,他们对身心放松的要求也比常人更加强烈,他们对严肃枯燥的文本学习产

生倦怠和抵触,渴望网络课程内容的视觉化传达能够以人为本,始终贯穿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使得学习过程也是满足视觉审美和体验的享受过程,最终达到寓学于乐的良好效果。

3.2.2 网络课程学习者对网络课程视觉传达人本化的需求

网络课程传播不能单纯为了传达而传达,要充分重视学习者对网络课程人文传达的需求:

(1)对优秀主讲教师的需求

具有特定权力、资历、威望、专业特长和能力才华的科学家、专家学者,容易在学习者心中树立良好形象,传播效果会更加显著,尤其是优秀教师的学术和人格魅力往往会在教学内容的讲述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引起学习者的共鸣。优秀的主讲教师要教态亲切自如,服饰得体,讲授语言生动流畅,准确精炼,通俗易懂,充分发挥姿态、表情、手势等非语言符合的教学功能,以增强与学习者的情感交流,调动学习者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2)对专业拍摄环境的需求

当前很多网络课程录像视频缺乏专业的摄制环境,具体表现在拍摄场地不固定、照度较差、自然光和人工光混合、背景设计简单、环境噪声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特别是有些课堂实录的教学视频,一般在普通教室里摄制,背景杂乱、服饰随意,难以给学习者视听感官上的精神享受。学习者需要视听感受良好的教学视频,需要精心设计的演播背景、灯光、舞美、色彩等,通过立体的、写意或抽象的景物造型,形成错落有致的场面空间,提高录像视频的可视性及艺术欣赏性,从而实现教学信息的有效传递。

篇3

【关键词】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第四媒体;第三文化

人类的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会给文化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量。20世纪后半叶科技发展的一个突出成就就是计算机及网络的发展,深刻影响了人类的文化,为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从本质上引起了一场文化的革命,促使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的形成。网络对于文化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我们研究和认识网络文化首先应该弄明白的问题。

一、网络是文化的载体和文化传播的媒介

1.网络是文化的载体。人类的发展是一个文化积累的过程,人类文化的载体同样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国古代曾用过竹简、帛等作为文化载体,引起文化载体最伟大最深刻变革的是纸的发明,它使人类的文化载体发生了质的飞跃。迄今为止,纸仍然是保存展现文化的最常用最便捷的载体。信息网络的出现,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文化载体的又一次质的飞跃。

2. 网络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网络对于信息的转输功能,也是网络的基本功能之一,网络的这一功能,使之成为了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在现代社会,报纸是纸质媒体,广播、电视是声像媒体,网络被称为报纸、广播、电视之外的第四媒介。在信息网络中,信息资源的传输过程,就是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过程。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2007年1月23日下午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报告,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中国的网民总人数为13700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国网民总人数一年增加了2600万人,增长率为23.4%。这说明互联网已经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成为现在媒介的重要一员。

二、网络作为文化的物质基础延伸了文化的主体功能

1.网络文化的物质基础。网络文化是网络和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网络能够和文化结合在一起,能够促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是由网络自身的功能特征所决定的。

作为网络文化形成基础的信息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日益发展和密切结合的产物,它主要由计算机硬件设备、软件、通信设备和信息资源等几个基本要素构成。

2.网络延伸了文化的主体功能。文化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产物,是在人类生理基础上的精神创造。信息网络所具有的信息加工处理功能,使它具有了一定的文化创造的意义,计算机输出端输出的文化信息是加工处理过的文化信息。

三、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INTERNET CUITURE)又称赛博文化(CYBERPACE CUITURE)或信息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融合为物质基础,以数字化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等人化现实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

1.网络文化的产生。1962年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实验室将两台笨重的电脑用一根5米长的电缆连接起来,意味着计算机网络的诞生。1969年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规划署建立了ARPA网,使研究人员能够共享远程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形成了网络的雏形。ARPA网通过不断的发展成为今天的因特网。今日的网络,不仅结合了科技,更连接了人类、组织和社会,这表明网络不仅是技术的存在,更是文化的存在。技术有其文化的属性和功能,互联网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文化模式,网络对社会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新的网络文化已经在形成、在开始浸润整个社会。

2. 网络文化的界定。网络文化的界定主要有两种切入方法:从网络的角度看文化和从文化的角度看网络。前者主要从网络的技术性特点切入,强调由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文化传播方式上对传统文化范式的革命,认为一种新的文化样式产生了。后者主要从文化的特性切入,注重网络的思想性特点,强调网络内容构成的文化属性,认为文化内容发生了变迁、文化模式发生了转型。

应该说,网络文化是文化外在形式(网络技术)、文化内在形式(平等性、无中心性等)和文化内容(政治、经济、宗教、哲学、法律等)的综合统一体。单纯强调其中的某个方面都是不妥当的。

四、网络文化的特征

1.网络文化是一种个性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否定和拒绝作为个体个性的张扬,认同不同个体之间的共性,即整体性、民族性的共性文化所不同的,网络文化是一种个性文化。网络技术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种族地位等差别,将不同的人们置身于一个平等、民主的平台,为个人个性的发挥和满足创造了条件;网络空间的传播手段趋向于更易于张扬个性的符号、图像等数字手段,网络技术使得传统的单向传媒变成了个人的双向交流,网络技术为个人价值理性的张扬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能。网络文化中强调个性的观念正逐步影响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的价值观。人们更加关注自我,更加重视个人价值的发掘。

2.网络文化反映的是虚拟的网络世界。网络文化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不仅是文化信息的虚拟,更重要的是文化主体的虚拟化和文化活动的虚拟化。在虚拟文化世界中,任何个体都可以匿名的、虚构的身份,甚至多重的角色表现自我并与其他人或群体发生各种关系,进行文化交流。其交流的对象也可能同样是虚拟的。在虚拟的语境中,其言说的内容也可能是虚拟的。

3.网络文化具有简捷方便的特性和独特的表达方式。网络文化注重文化的实际用处,网络文化是在“实实在在”的沟通交流中诞生的,人们追求的是“本我”状态,从而使网络文化变得直接化、简便化。

网络的交流基本上只能靠语言来进行。为了交流的便捷,人们的交流不再附加一些附属性的内容而直奔主题,甚至一些正统的表达方式被改变为简洁调侃式的表达方式。在构词上,一方面通过引入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对旧词赋予新义、创造别字语和英语汉语混用等方法形成了新的网络词语;另一方面,通过字母缩写、符号表情和表意、数字谐音等形式形成特有的网络字符。在表达上,对语法规范并不太在意,追求新奇与诙谐的风格,叙述简洁性和口语化特征十分明显。在表意上,总体趋于平面化,表达手段趋于多样化,图片和动画表达方式成为新的潮流。例如:东西——东东;再见——88;支持——顶,单身女人——小资,网上丑女——恐龙,不要生气——8147,等等。

4.网络文化具有集群性的特征。网络文化是一种多群体化的文化结构。网络文化实际上就是由不同观念、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许多大小不一的文化群落组成的。不同的虚拟社区就是不同群落的聚合。共同的兴趣爱好、对事务或话题的共同关注或者某种共同的身份特征等种种共性,聚合着千差万别的网民。这种聚合其实更意味着分化,意味着文化观念上的分化,更意味着文化指向上的分化。人们通过自主的选择进行不断的分化。在分化和聚合中,网络文化呈现出集群性的特征。

5.网络文化具有平等性和交互性的特征。在互联网上,信息的权并非为一家所独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力信息。网络为普通的个人提供了新的话语空间,赋予了他们面向他人和公众的话语权利,这使普通大众获得了空前的表达自我的权利。平等的交往关系为主体间的互动提供了前提,广泛的交往对象为互动提供了可选择的互动对象,信息的双向快速传递为互动提供了技术的保障。网络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互动关系。

6.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特征。开放性的网络造就开放性的网络文化。在网络这个开放的空间里,文化资源都可以人人共享,只要你懂一点上网技术,有一点文化功底,便能遨游在网络文化的天空里。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使之超越了国界,具有全球共享的特点。

网络文化的符号形式多样,文化内容和价值取向也是多元化的。文化主要以符号形式为载体,以往的媒介文化都是以特定的形式来表现的。 网络文化主体(即网民)的多元化使网络文化的内容和价值观念呈现出极其丰富多彩的面貌。在网上,兴趣相同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他们自己的文化圈。而兴趣和爱好的广泛性带来了网络文化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唐·泰普斯科特.数字化成长:络时代的崛起[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篇4

一、网络文化的形成

自从计算机网络出现,网络文化即开始出现。最初的网络文化还有较多的人类社会文化的特征以及计算机文化的特征。网络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传播网络外的其他文化,网络没有创造任何文化。网络文化已经发展为一种重要的亚文化形式,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建立在信息网络技术与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包含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1]。

二、网络文化的特征

(一)网络文化是一种高时效的文化,当代大学生可以利用电脑就能获取外界大量的信息。

(二) 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性的文化。

(三) 网络文化是一种便捷性的文化。

(四) 网络文化是一种交互性的文化。

(五) 网络文化是一种虚拟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文化。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网络文化在大学生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许多大学生以上网冲浪为乐事,以成为网络高手为一种荣耀。进而在网络文化形成的虚拟世界中,他们可以做现实世界中一切不便作和不能作的事情。青少年的叛逆精神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大有用武之地,网恋、黑客等成为这些人自我表现的首选方式。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网络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

2.网络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增强自信。

3.网络文化有利于形成和发挥创造力,培养自身主观能动性。

4.网络的开放性和透明性,有利于思政辅导老师发现大学生思想领域的危机和问题,并及时进行教育。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1.网络文化多元化不断冲击了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2.网络垃圾信息横行,导致大学生的思想、意志受到毒害和腐蚀。

3.网络中虚拟的人际交往导致了大学生交往方式的改变和交际障碍的产生,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4.网络游戏导致大学生享乐主义的泛滥和创业观念的散失,影响大学生的前途,害人又害己。

四、当前网络文化下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担负着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使命。在网络时代下我们思政教育工作也要跟上时展的步伐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创新方法。

(一)加强思政队伍建设和思政教育工作,提高信息网络工作水平。为搞好思政工作,应注意加强思政工作队伍的现代化建设,重视网络空间中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就要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加大对大学生的教育,正确看待,积极面对网络文化。在当前网络文化环境下,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网络文化这一新生事物,积极应对,加强与网上大学生的联系与沟通。

(三)建立校园网络心理咨询室。很多同学在长时间沉迷于网络的时候都会产生一些相应的心理问题。人际关系淡化,不知如何与现实社会中的同学交流等等,为此学校应该建立“校园网络心理咨询室”,从而使他们能更加轻松的接受心理辅导,能正确地面对网络,摆脱网络文化对他们的负面影响。

(四)建立完善的校园网络。加强校园信息网的建设,建立网上思政教育阵地,建设技术上成熟、内容上优质、深受大学生喜欢的教育网站。网络中心应该对校园网的各个版块的建设提出明确的要求,建立明确的管理规范,同时对各类不良信息进行技术过虑和监督。

五、总结语

当今是信息和知识的时代,网络文化正在全方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强网络法规建设,努力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推动网络文明建设,发展健康向上的、科学的、大众的、有内涵的网络文化。因此,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确保一个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使大学生在网络文化环境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左开群.论网络化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2]季建华.浅谈高校网络文化的特征和功能

[3]谭金蓉.冯永泰.论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篇5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信仰;影响;对策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新媒体因具有容量大、载体新、时效快、互动性强等特点,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全新的网络平台和物质技术环境,网上聊天、博客、微博、播客、交互网络电视等新兴的媒介手段在以新的方式传播信息的同时,形成了新的网络文化。青年大学生是网络常客,受网络文化的影响最大,复杂的网络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甚至影响着他们的信仰。

一、网络文化的概念

网络文化隶属于文化大范畴,是网络上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

1.网络文化的内涵

网络文化是一种蕴涵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式,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于以信息、网络技术及网络支点的网络而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从狭义角度来说,特指以语言数字化为前提,以互联网络为基础,以电子传输为依托,以创新和互动为核心,与现实文化密切联系的文化现象。

2.网络文化的主要特点

(1)网络文化是一种消费文化。在传统社会里,消费和文化是相对分离的,人的情感需求和终极关怀通常是在消费活动之外,通过特定仪式获得的。在网络社会里,人的心理需求、社会期望、信仰等均被压缩,还原为经济行为,即消费,消费者通过网络实现对各类精神文化产品与精神文化的占有、欣赏和利用,获得物质的满足或精神的愉悦,实现了实际意义上的享受,使信息资源的享受功能发挥到极大的程度。(2)网络文化具有多样性、交互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中国社会日益多元化,文化日趋多元,网络也不例外。由于互联网有巨大的虚拟空间,不受现实社会中各种身份、地域的限制,这种多元化的特征显得更为突出。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加,网络文化越来越呈现一种多元并存的状态。在信息网络时代,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趣味性和娱乐性成为生活的重要特征,借助现代网络技术的强大传播力量,网络文化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带给人们新鲜的阅读体验。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信仰的影响

1.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信仰的积极影响

一方面,网络文化的大众性使之成为提升人类,尤其是大学生智慧的途径,通过网络构筑整个社会的神经系统,将低智商转化为高智商,将相互分离的个别人的智慧转化为更高层次的组织智慧、国家智慧、人类智慧。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的传播为大学生实践自律精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训练场。在互联网这样一个虚拟空间里,缺少他律的道德力量,只有靠个人自主的道德意识和自律精神才可以杜绝不良文化的毒害,因而大学生分享网络文化的过程就是提升他们自主意识、提高自律精神的过程,他们的认知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不论是自主意识和自律精神的提升,还是道德认知和思维能力的提高,都有利于大学生信仰的形成和稳固。

2.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信仰的消极影响

(1)大学生理想信念淡化。在各种思潮的冲击下,虽然同样注重理想和追求,但更注重现实和功利,价值取向日趋功利化和世俗化。(2)大学生信仰呈多元化发展,进而出现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的问题和形形、千差万别的价值观念,使大学生的人生信仰取向面临“多元价值”的冲击,呈现出多元、多变、多样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直接导致大学生信仰根基不稳定。(3)受网络虚拟文化的影响,面对现实生活产生不适感,甚至会出现各种现实生活与虚拟生活无法区分而导致盲目或困惑的状态,进而导致大学生信仰的迷失。

三、高校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对策

1.转变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使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

要帮助大学生认清主流信仰之外的信仰,改变目前理论教育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的突出问题,不只注重灌输,且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不断解决大学生在信仰上及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要大力发展有校园特色的网络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发展,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关键是利用好网络文化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使引领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篇6

>> 体育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分析与研究 浅谈建设高职院校网络文化提升软实力的主要策略 体育文化软实力建设与提升 浅议高职院校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 城市网络文化软实力的指标体系构建 体育院校学科建设问题的研究 提升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强市建设研究 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文化安全管理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试析网络文化对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影响与对策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互动研究 影视\网络“潮词”与文化软实力景深中的“丑文化力”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探索绿色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 虚拟ADSL网络技术与体育院校网络建设\运管新模式探讨 当前军事文化与软实力建设研究 青岛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研究 新兴媒体管理与网络文化建设研究 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思考与探索 重视网络文化提升和谐安全网络软实力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7-01-24/2007-11-19.

[2]黄雄英.新形式下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EB/OL].http://.cn/html/2006/3561.htm,2006-10-17/2007-11-20.

[3]董冉功.融入和谐校园文化构建,提升商院大学生素质[EB/OL].http:///showarticle.asp?id=1090,2007-09-30/2007-11-20.

[4]胡建军.浅谈体育学校学生性格特征[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3):44-45.

篇7

这种迎合信息化时代信息工作方式和快节奏的生活,毫无疑问,它拓宽了传播的渠道,扩大了应用的范围,加速了传播的速度,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带来了一定的变革。

网络文化是随着计算机联网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它的载体是多媒体设备,主体是每个网民,以虚拟的网络世界为主要传播空间,以信息数字化为基本技术手段,并为人类创造出一种新的思维、生存和活动方式。

网络文化的特点有以下几个:其一、文化作为折射生活基础的精神世界,其形式和内容自然会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的技术的产生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一定会体现在知识和网络经济的特征当中,形成一种有着鲜明特征的网络文化。其二、网络文化有一种平等参与的文化。网络将社会编织入平行扩张的网中,网络信息更易于传递和存储,无疑这种传递方式,降低了的文化渗透和获取信息的基本成本,使每个网民都能平等的参与进去。其三、网络文化也是多元竞争文化的一种。网络快速使信息传播的表达的高速畅通,从而也毫无悬念的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状态下所包含的文化质数,多元共存着各种文化形式。其四、网络文化是一种个性化和开放的文化。网络开放性模糊了空间与地域框架,中国传统也逐渐被消融,必须得给予统筹规范,这样才能为个性的张扬提供了一个规范和发展的极大空间。例如现在流行的个人博客、个人空间、微博、微信等等,都是需要在一定行为规范的约束下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是巨大的。在人类历史上,生产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这种方式改变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推动着文化产业的进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的相互结合,信息高速传播与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了新一轮的信息技术革命。

网络信息交流的发达,网络数字化信息环境的加速的形成,使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进入了到信息化社会。应运而生的网络文化以其自身鲜明的特征,对传统的文化传播、语言表达、知识存储和获取的方式以及传统的汉字的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

网络是一种特殊的传播信息的媒体,是继电视、广播、报刊之后的第四大传媒体,而且更多的形成了目前社会通用的传播媒介质,表现为现今特别的文化现象。网络传播有许多特别的特征,变更着目前的文化传播方式,显示了一股传播新浪潮新的动力,由此看来,如今信息的传播时代直接进入了数字化。而对招贴设计的冲击现主要体现在传播方式、传播载体、传播速度三方面的冲击最为突出。

网络传播的方式是数字,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的传递。网络传播是以电子信号代替了写在纸上的记录进行通信,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作为主导交流工具的信息交流代替了人们熟悉的语言、手势、表情、文字等传播方式。一个qq留言或者一封E-mail会将信息更快更及时的传递给对方,而人面对面的交流信息也变的弥足珍贵了。相比招贴艺术,在传播方式的直观性上大大减弱,现在很大程度上信息的传递,也许就在网上一则消息,也许每个坐在电脑前的网友们在一秒钟内就收到了。这对传统招贴的存在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

网络文化传播载体较传统的通过印刷技术品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网络文化传播载体的基本物理单元是计算机。计算机记录、存储与处理信息的物理载体主要是优盘、硬盘等,这些载体的优点有:首先,信息存储容量大、密度高、体积小巧便于携带等特点。其次,网络的互联性为实现信息资源整合。它们通过各方面的信息传播媒介,运用通过多媒体的播放方式,向我们进行了各种图文声并茂的展现方式,使现代人拥有了前所各种绚烂多彩的文化生活体验。相比较招贴设计需要通过打印出来进行张贴的展示方式,现代的多媒体技术要显得更有优势。

网络信息通过因特网作为媒介传播,特有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的特点。它不会受到印刷、运输物流、发行出刊等因素的制衡,信息上网的瞬间便可同步发送到所有用户手中。网络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落,远距离的生活方式,不再是影响信息传播和交流的重要素质。网络文化的兴起和发展对现代招贴设计的影响毫无疑问是巨大的。我们应从现实意义出发,分析和找到一种更好的既能符合现代人对效率的要求,又不失招贴艺术本身的特点的方式是最为重要的,这样才能使具有高度传递信息的招贴设计能更好的符合时代的发展。

篇8

[关键词]网络文化;远程教育;影响;策略

[作者简介]朱庆好,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硕士,浙江杭州310030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9-0169-03

网络文化一般是指“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所从事的一切人类创造和交流活动及其所衍生的所有产品,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与精神文化等等形式”。现在,网络文化曰渐演绎成为占据人们生活主流的文化形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我们看到,因为与网络的长久接触,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人生态度、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多媒体的广泛普及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远程开放教育构建了相当完备的大众传播系统。这一系统也成为网络文化生存和传送的重要空间和通道。从这个角度来看,主要依赖大众传播媒体开展教学的现代远程教育受网络文化的影响有着相当的广度和深度。下面我们从网络文化的特征人手来分析网络文化对参加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

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技术性、平面性、虚拟性等特点。

(一)开放性。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时空的开放性。网络打破了时空限制,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文化活动。二是主体的开放性。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参与文化活动,可以自由地访问各种文化资源,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开放的网络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等级限制,人人都有发表言论的机会和权利。而且,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即时信息,相互交流思想情感和意见想法。

(二)技术性。网络文化也是一种技术性文化。事实上,正是现代科学技术为网络文化的批量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对于技术手段的过分依赖,使网络文化的生产忽略了对精神内涵的追求。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特性,我们看到无数同质化的网络文化产品充斥着文化市场。掩藏在虚无繁荣背后的是廉价而浅陋的模仿,商业意义解构了文化的创新和个性特征。

(三)平面性。献媚于大众是网络文化获得市场的主要手段。网络文化总是寻找适合大众消费需求的内容,然后再按照适合大众消费的形式加以包装、制作。目前许多网络文化的包装和存在形式非常考究,最大限度地突出视觉刺激性。于是,我们看到在光怪陆离、眼花缭乱的外衣下,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和历史积累失去了它的历史厚重感和永恒性。文化作为人类的精神食粮和理性追求失去了它的内在价值和意义,而普遍地以单薄的、肤浅的平面性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四)虚拟性。网络文化的虚拟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空间的虚拟性。网络世界是人们利用现代技术构建的信息世界,完全不同于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的现实世界。二是网络主体的虚拟性。在网络世界,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采用虚拟身份、虚拟形象等进行网络活动。三是网络行为的虚拟性。网络世界的文化消费和文化活动并不是真实的存在。

二、网络文化对远程教育学生的负面影响

现如今,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学习工具。“网络文化是技术和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影响力,同时也会对教育产生巨大的作用和影响。”我们看到,网络的诞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改变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你教我学的单一化的教学模式,突破了学习的时空限制,极大地促进了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网络也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是对青年学生的影响。

(一)视听文化容易助长青年学生华而不实的价值追求

根植于计算机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化有着丰富的视听化表现形式。打开网络,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大量色彩斑斓的广告,应接不暇的流行时尚,眼花缭乱的图像画册,无所不有的视频广播,悦耳动听的美妙音乐等等,视听化正在成为网络文化主要的传播方式。视听化传播方式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人们的视听神经,使人趋之若鹜。

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网络学习资源的制作形式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在拍摄制作这些学习资源过程中,为了适应当前的文化环境,提高视听效果,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得不增加大量的图片、音响、动画等等,这固然可以增加生动性和视觉冲击力,但是视听文化却很容易对人的理性思维造成伤害,“在文字引导时期,国人的社会性格是内向的、素朴的、严肃的、理性的、善于思考的,其价值观念可概括为务虚不务实。……而在图像引导时期,国人的社会性格却开始变得外向、奢华、浮躁、感性甚至非理性、重享受重娱乐讲究玩的就是心跳,其价值观念可概括为务实不务虚。”处于身心成长阶段的青少年学生如果长期受这种文化的熏陶,其理性思维将会逐渐退化而感性思维不断扩展。青年学生会因为缺乏足够的深度阅读和理性思维训练而在整个社会化成长过程中变得虚幻而漂浮。对于名利的追逐往往胜过对于价值意义的追求。我们看到芙蓉姐姐、风姐的哗众取宠,实际都是被网络虚幻的价值追求所蒙蔽而萌生的华而不实的人生追求。

(二)网络文化容易腐蚀青年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

主要依靠网络开展教学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文化对其的影响有着相当的广度和深度。不管你愿不愿意,只要一打开电脑,信息就会自动跳出,无法拒绝。网络文化如影随形。可以说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是在网络文化的“怀抱”中长大的。“时下的媒介文化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加盟,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应用,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网络文化是娱乐文化,能抚慰大众心理需求,使他们忘记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压力。但网络文化往往采用夸张、煽情的手段,营造出虚假的情感世界,把青少年淹没在感官享乐之中,使他们处于虚幻的满足状态,从而丧失实际的行动能力和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

参加远程开放教育的青年学生,正处在人生奋斗的最重要的基础阶段,知识改变命运是他们当下的人生追求和学习目的。他们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需要面对复杂的社会竞争环境。沉溺于网络文化往往会使他们安于现状,逃避现实,忘记现实环境的种种困难,忘记自己不太完美的生存状态。缺乏深层含义的网络文化披着华美的外衣,消解了青年学子们锐意进取的远大斗志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腐蚀了青年学子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

(三)沉溺于网络文化会使学生失去更多提升

精神品质的机会

网络文化在现代科技和商业利润的共同导演下。以网络为载体,延伸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角落。咫尺天涯,无论身在何处,网络文化总是唾手可得。然而网络文化并不是免费的晚餐,需要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等物质和精神作为交换成本。对于工作与学习兼顾的开放教育学生来讲,一方面要承受来自社会和工作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要承受来自家庭和学习的生活压力。然而网络文化却无处不在,时时诱惑着他们。于是时间和金钱就在浅薄搞笑、轻歌曼舞、闲情野趣的简单阅读和五彩缤纷的视觉刺激中悄然而去。轻松而舒适的心灵鸡汤让青年学生无限向往和沉醉。

无孔不入的网络文化无时无刻不在挤占学员对高雅文化的阅读和关注。高雅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的价值在于对真、善、美的追求,为人类社会增加文化积淀,提供精神导向,这才是真正有营养价值的文化,青年学员真正需要的也应该是这样的文化大餐。因为网络文化的挤压而导致青年学员错过了主流价值、经典文化的接触时间和可能,从而失去了部分提升精神品质的机会,浪费了宝贵的青春岁月。

(四)网络环境使青年学子的自控能力面临严峻考验

网络上流传的信息用海量来形容决不为过,用真实与虚假混杂,健康与污秽并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等来形容也决不是耸人听闻。只要你打开网络,各种低级趣味的“有害”“有毒”信息就会扑面而来,网络文化失范带来的负面影响无所不在。尚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朋友缺乏足够的判别能力和自制能力,因为网络文化的毒害而走向犯罪的例子比比皆是。文化知识的传播受到文化垃圾的污染,受教育者的心理和思想受到伤害是毋庸置疑的。

此外,网络为人们构建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实际需要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从传统教育的被动者转变成学习的主导者。网络环境打破了高校教育者传播文化知识的权威地位和约束。如果没有足够的自觉和自律心理,没有足够的自控和自制能力,如何应对这些文化垃圾的诱惑和腐蚀?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注意的。

三、对策思考

(一)对网络文化的双重性要有深刻的认识

对网络文化的认识应该从实际出发,辩证地分析。我们应该看到网络文化的出现“实现了文化的大众化与共享化,促进了文化市场的繁荣与文化产业的形成,扩大了文化的受众群落与传播空间,增强了文化对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的归依与追索,密切了文化与生产、与生活的关系,以及文化对普通人的心理与情感的切近和介入”。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网络文化因为追求商业利益而表现出的迎合大众,诱惑大众,从而导致庸俗化和严重的娱乐化倾向。深刻而崇高的内容被抛弃,文化生产和消费中对浅薄和低级趣味的追逐滋生出大量的文化垃圾,污染文化环境。认清了网络文化的两面性,作为教育者就应该坚守精英文化阵地,同时采取兼容并蓄的策略,积极应对网络文化的冲击。一方面对网络文化不排斥、不盲从,既要看到它积极的一面,也要能看到其消极的一面;另一方面,走进网络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引导青年学生认清网络文化。

(二)了解青年学生的心理及性格特点,因势利导

网络文化能够得到青年人的青睐,除了包装形式比较符合他们的审美需求之外,内容上也无疑比较切合青少年的兴趣需要。比如,开放而自由的文化空间为青少年提供了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超越时空限制的文化共享能够满足他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另外,当前的青少年自我意识突出,追求个性的独立。他们不崇拜权威,不一味顺从长辈,不循规蹈矩,他们崇尚自主自立,相信自己的选择。我们一方面可以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变堵为疏,利用网络为青少年构建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资源,建设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引导他们走向积极的生活追求;另一方面,对于教学内容我们可以突破传统教材的限制,根据学科特点将网络文化中相关的知识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中去,增加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丰富性,满足青年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净化网络环境,提升网络文化的社会责任意识

当前大众媒介环境的治理工作迫在眉睫。净化媒介环境主要“借助政府、行业和受众的力量加强对媒介环境的社会监督”。政府对大众媒介环境的监管责无旁贷,应当充分利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对不规范的行为加强监管,给予限制,防止有害信息的随意刊播与。媒介的从业人员则应当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更多地提供反映高雅旨趣和主流价值观的文化,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奉为人生追求;重视媒体固有的社会责任、主体功能、品位格调等,为青年人的顺利成长创造良好的媒介环境。

(四)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学生自身应对网络的能力

青年学生对大众媒介的功能与作用认识往往不足,存在着片面性和表层性;对媒介的使用也存在着一定的被动性和盲目性。媒介素养教育亟待进一步加强。 什么是媒介素养?所谓的媒介素养“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并不是要抵制大众媒介,而是培养学生如何更好地利用大众媒介为自己服务。网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传播媒介有其自身的特点,只有全面了解这些特点才能够认清其优缺点。

[参考文献]

[1]于海波,网络文化的哲学视阈[J],长白学刊。2009,

(3)

[2]张洪洋,论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影响[J],山 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3]赵勇,从审美文化到消文化[J],探索与争鸣,2008,

篇9

关键词 认知分析 网络平台模块 高职校园网络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基于高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网络平台构建目的是营造一种网络虚拟校园文化。网络平台涉及的模块功能将对网络平台建设进行新的尝试,使虚拟校园空间蕴涵学校的价值精神观、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等文化因素,以体现学校的特征面貌、校园意识、群体文化等。基于高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网络平台构建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确立高职校园网络文化对网络平台建设的功能需求关系;第二,构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网络平台资源更新机制;第三,实现以工、学相结合模式为主体的网络情景实训平台。

1 高职院校网络平台建设的依据

高职校园网络文化这一特定教育类型,是对高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高职校园网络文化网络平台构建的总目标。因此,加快完善高职校园网络平台建设是很有必要的。

为了把握高职院校学生对校园网络文化的认知程度,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个案,对在校学生提出并建立了基于校园文化的网络文化认知分析非量化评价指标体系。该系统具备两个方面的评价功能:一是跟踪学生网络行为,收集与网络文化相关的数据;二是对学生体味校园网络文化感知程度进行形成性评估。在网站上周期性对学生进行网络行为问卷调查,并对网络行为进行采样分析,尤其针对学生网络行为涉及的诸多内容展开评价。在此选取了2012年10月对145名学生进行的《高职院校学生对校园网络文化的认知问卷调查》。

高职校园网络文化历来是校园最具活力的部分, 对高职校园文化定位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作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直接受益者大学生对其感知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思考基点。从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受访学生对高职院校网络平台建设的基本感知是比较全面的。学生对网络平台模块喜好程度依次为:校企对接实训模块77.24%,就业指导模块72.41%,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论坛模块37.93%,资源共享模块37.93%,娱乐文化模块35.86%。相比之下,心理辅导模块,学习文化模块没有得到学生青睐,这说明高职校园网络平台模块建设重要内容之一是扩大透射与校企文化融合相关的实训功能。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对校园网络文化的认知度分析,依次为:网络文化在其生活、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校企文化的融合对就业的影响,网络文化建设与自身的关系等。(如表1所示)。

校企文化的融合对就业的影响在调查中有58.62%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要,这反映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企业的参与和支持,高职院校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除了课程建设、技能实训、生产应用等方面,还表现在利用高职校园网络平台构筑的企业文化,特别是在设立的校企对接实训模块中,分布了企业的精髓文化。

2 基于高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网络平台模块组成

通过对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等多个高职院校的校园网络平台建设需求及认知分析,我们遵循在系统软件设计方面具备Web 应用的系统设计原则,即:开放性、共享性、协作性、安全性等,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遵循高职院校网络文化特色的网络平台设计原则,即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实现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对接,动态的高职学生网络文化认知分析等。

基于高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网络平台模块由三大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第一部分“高职校园文化网络平台”是主系统,其中包括七个模块,即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论坛模块、校企协作模拟实训模块、学习文化模块、资源共享模块、社团文化模块、就业指导模块和娱乐文化模块。第二部分是“数据元采集”系统,该系统是实现跟踪记录网络教学过程中学生上网学习特征,收集网络学习行为、校园网络文化论坛行为、模拟实训过程等相关的数据,建立网络文化认知调查和网络行为模型。第三部分是网络文化认知及网络行为分析系统,根据所收集的网络行为数据建立网络文化认知及网络行为非量化评价体系。其目的是实现两方面的功能:一是以网络问卷方式输出网络文化认知评价结果。这方面的结果,可以被学习者、教师以及网站管理者查询、获取,根据系统显示的评价结果,相关人员可以对高职校园网络文化的网络平台模块内容进行监控和调整。二是将网络行为结果输出到相关的认知特征库或者行为模式库,管理者可以通过管理端对网络文化活动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3基于高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网络平台主要模块内容解读

3.1 高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论坛模块

高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论坛模块造就了多样化的交流模式,形成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多维交流平台,在这一模块内,每个个体都能最广泛地参与校园网络社会中去,从而形成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电子联合体,在平等的对话中获得知识、情感,也获得了思想上的沟通。当然在此论坛模块中也要重点集中建设一批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论坛,构筑高职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和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交流思想的主流网络平台。建设和完善各院系和各部门的官方和非官方论坛,鼓励和引导教研室、课题组、学生党团组织、社团、师生个人等开办内容正确,格调高雅,具有服务社会和服务师生功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非官方个人论坛主页。准确掌握网络行为,把握舆情动态,认真分析舆情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具体舆情做好舆论引导。利用技术手段建立健全网络行为采集及分析库,为及时有效地掌握网上信息、引导网上舆论提供技术保障。

3.2 校企协作模拟实训模块

校企协作目前比较新的模式就是:将职业院校与企业协作转变为“企业”与企业的协作。利用高职院校资产与资金组建控股企业,这个企业就是校企协作新平台,“企业”形成了,实训基地也就搭建起来了。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扩展,利用音频技术、视频技术、可视化技术以及VR(Virtual Reality 虚拟现实)的技术,通过网络营造多种模拟实际应用环境的训练场景实训平台已成为现实。校企协作模拟实训模块建设内容包括:虚拟的公司(集团)组建,学生的实训培训方案制定,实训指导教师管理,学生的自我经营,模拟评价机制等。因此,校企协作模拟实训模块建设打破了传统的实验室格局,构建开放型、软环境的“情景实训”环境,从工作流程到工作制度都与实际企业十分相近,通过模拟实训的建立把教学环境和企业环境融为一体,充分体现“网络教学工厂”的理念,同时实现通过仿真的企业环境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的目的。

4 结论

高职校园网络平台作为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符合当前高职院校文化发展方向,顺应时代潮流。构建基于高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网络平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强技术创新与网络物质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网络管理机制,丰富职业实训等网络资源的形式与内容。还要强化网络文化队伍建设,提升校企文化融合等措施,这样才能有效促进高职校园网络平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明刚.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分析与对策[J].中国远程教育,2010(9).

[2]冯海平.大学英语网络教学资源库模块构成与应用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2(3).

[3]王桂玲.科学发展观视域下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探索[J].高教论坛,2011(1).

[4]刘允华,董佳亮.高职校园网络文化和谐构建的对策[J].职教论坛,2012(5).

篇10

关键词:网络文化;先进网络文化;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261-01

一、正确认识网络文化

国内一些专家学者认为,网络文化作为人类文化发展新形态,是指以网络为物质媒介,以应用软件为工具,以数字化为基本手段,涵盖人类生产方式、交往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等内容的体系。信息技术促进网络文化系统的形成,人类有了新的文化的载体。

2010年7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了《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31.8%。这说明,互联网作为人们日常工具的价值正在提升,网络文化正潜移默化地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网络文化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在社会的很多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

网络文化作为一个产业兴起并发展起来。网络文化产业成中国文化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文化成为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网络文化在教育行业迅速发展。我国网络教育覆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体系已经形成。网络文化对于宣传我国国家重大决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闻传播业在网络文化的促进下得到了很大发展。

与以往任何文化形态相比,网络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它在人类文明史上突破了地域和时空的限制,提供了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无法独享和垄断的交流平台,使人类文化得以交汇集成。网络文化的发展,无论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创新与革命。

二、优化网络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在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优化网络文化,发展先进网络文化,是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第一,网络文化发展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相结合。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坚持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引导网络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富于网络文化以中国风格,反映中华民族的特色。加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民族文化的纯洁性,抵御不良文化因素的影响和西方文化的侵害。

第二,网络文化的发展必须坚持以意识形态为主导。

加强网络阵地的思想建设,抵制低俗网络文化的危害,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广大网民,大力培育和传播先进文化,依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来引领网络文化的前进。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的中各种思潮。发展网络文化,仍然要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升阵地意识;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网络文化发展的目标,坚定网络文化的前进方向;在网络虚拟世界,仍然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网络文化建设中树立荣辱观,形成褒荣贬辱的风尚,使网络文化做到宣传积极上进、贬斥消极低俗,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第三,加强网络管理,净化网络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政府要高度重视网络文化的监督和管理,完善相关网络法律、法规,严惩网络违法乱纪行为;建设网络管理制度,如“文明上网管理条约”、“网民管理条例”、“网民文明上网公约”等;与此同时,网站创办者要在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刑法》等相关法律法条的指引下,制定网站信息传播准入条件,主动做好网站的管理工作。加强网络的管理,净化网络文化不仅仅是政府相关部门的责任,更是网络活动践行者本身的义务。

第四,实现虚拟世界文化传播与现实世界文化教育结合。

做好现实世界文化教育和传播,实现网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对于推进网络文化前进有重要作用。在现实世界中,要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深化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教育和科技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气氛,推动建立学习型社会;弘扬科学精神;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基层文化服务能力。将这种先进文化的传播模式,带入到网络世界中去,开发虚拟世界的广大资源,拓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