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情况范文
时间:2023-06-22 09:49: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术研究情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学情分析;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开始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主动学习的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普及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等。这就学校教师通过学情分析和调查,发现教学薄弱环节,知道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对自身的教学改革有所启示。
一、了解学情,有利于因材施教
基于学情分析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其基础环节就是掌握学情,通过分析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学习情况以及课外学习情况等内容,合理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以某高中一班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总结得出一下学习情况:
(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状况分析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其中有70%以上的学生对数学学科表现出“很有兴趣”以及“有兴趣”,表现出“兴趣一般”以及“完全没有兴趣”的学生占30%左右。从这个结果来看,大部分的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在结合访谈调查,发现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中,大部分认为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觉得学习数学能够了解和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使人变得聪明,这又说明一些学生已经认识到了数学的作用。学生的数学兴趣,能够从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中变现出来。在调查学生动机时,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是为了“日后工作需要”,这说明高中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对其未来职业的影响。但是依旧有49%左右的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是为了“升学”和“考试”。
(二)数学课堂自主学习状况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的提问,基本能够做到“自主发言”的有21.4%,而“不愿意主动发言”或者“不愿意发言”的则有23.6%左右,针对这个这个结果深入剖析,不爱发言的学生主要是由于自卑,说错了跑丢面子等因素造成。而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基本呈现出被动学习的状态,缺少主动学习的意识。
(三)高中生所期盼的学习方式
在调查中发现,只有5%左右的学生希望独立学习,而有55%左右到额学生希望与同学、教师一同学习,有40%的学生希望“教师讲授为主,自己的学习为辅”从这个结果来看,大部分的学生能够接收合作学习,并喜欢合作学习,之后极少部分的学生希望全部由教师讲授,自己被动接受。通过谈话调查,我们还发现,结合课内与课外两种学习方式以及趣味性、活动的教学形式,是学生最喜欢的。
二、基于学情分析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基于以上学情分析的基础上,为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觉得,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比如:进行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教学,可以进行以下情境的创建: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动画课件:唐憎师徒在取经回来之后,猪八戒回到了自己的老家———高老庄,并开了一家自己的连锁店,但是因为经营状况不好,需要向大师兄借点钱,于是打通孙悟空的电话:猴哥,我的连锁店遭遇了一些麻烦,急需一些资金周转,你能够借给我3000万周转呢?这是电话那边的悟空回答:我可以将钱借给你,从今天开始我每天给你100万元,但是你第一天还给我1元,而后第二天要给我2元,第三天给我3元,以此类推,以后每天还给我的钱都是头一天的两倍,觉得怎么样?猪八戒想了一想,觉得非常划算,但是又向,这猴子每次都算计我,这次怎么让我占这么大的便宜。听说这个班级的学生都非常聪明,想请求你们帮助我算一下这笔帐,看看我要不要答应猴哥的这个建议?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等差数列的问题,将这个问题设计成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鼓励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最终学生得出答案:猪八戒收入的钱数:100*30=3000万元猪八戒支出的钱数:1+2+22+23……229=?这个钱数怎么算呢?同学们又发现1,2,22,…229,是一个以1为首项,以2为公比的等差数列,这恰好就是求其前30项的和,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需要探究的问题。
(二)提出猜想,重视探究
基于学情分析结果来看,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比较低,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组织学生小组学习,合作探究,最终由他们自己将问题的答案找出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比如: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熟悉的图片,比如操场的跑道,单杠双杠,旗杆等,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地面抽象成平面,把“跑道白线”,“旗杆”,“单杠”抽象成直线,请先独立尝试思考以下两个问题,然后将自己思考的结果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后,请回答下列问题形成统一答案。2.1直线与平面的交点个数有几种情况?2.2直线与平面分别有哪几种位置关系?通过创建这样的疑问,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被激发,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总结答案,思考还会有几种情况,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什么?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都会得到提升。
(三)优化教法,因材施教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能够发现,大部分的高中学生都希望数学教学方法能够更加多元化,并富有趣味性,同时,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分析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一刀切的教学法方法,并不利于因材施教。能够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是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关键。目前,高中数学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方法包括:探究式、自主式、讨论式等等。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三、结语
本文对学情分析视角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何政源.学情分析是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J].语文教学通讯,2014,(09).
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就业;数据挖掘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5-3505-05
Based on Data Mining Study on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ZHOU Liu-jun1, WANG Jing2
(1.Jiangsu Jianzhu Institute, Xuzhou 221116, China; 2.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uzhou 221008, China)
Abstract: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graduates fro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 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ata on employ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finding useful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employment of the graduat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very necessary. Xuzhou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sys tems and employment management system data as objects, to career guidance for students and for research purposes, by setting on student achievement, curriculum, professional, employment data mining to fi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mployment of students.
Key words: higher occupation education, obtain employment, data mining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很多高职院校在学生就业研究和管理上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3],然而面对招生规模的扩大、在校生人数的增多,高校学生就业管理工作日趋繁重、复杂。在高校学生就业管理工作中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这些信息之间彼此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隐含着一些重要信息。海量信息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问题:信息过量,难以消化;形式不一致,难以统一处理;技术条件限制,安全难以保证;数据欠规范,真假难以辨识等。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高校学生就业研究和管理领域,把这些重要的信息从数据库中抽取出来,可以为招生、教务等部门提供具有价值的信息,同时为校学生就业研究和管理人员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和工作指导。
1数据准备
本课题的原始数据资料来源于徐州建筑学院的教务系统和就业管理系统,收集了毕业生资料20107个。利用SQL Server 2005的外部数据导入功能将数据导入数据库,并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清洗、数据集成、数据转换和数据消减。原始数据资料如表1到表3所示。
表1学生成绩数据表
2数据挖掘模型分析
2.1学生基本素质与就业的关系
本研究认为,学生的就业与学生本身的基本素质有极大的关系,例如学生在校学习成绩、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实践能力、职业资格等级、社会工作经验等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由于收集到的数据有限,我们在学生成绩记录和学生基本信息中提取:课程成绩、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几项作为数据挖掘的属性来发现这些因素和就业之间的关系。
1)学生课程成绩以“必修”类课程作为研究对象
2)外语水平以英语CET成绩为标准,计算机水平以PRET成绩为标准3)采用关联规则结合决策树作为数据挖掘的方法,利用关联规则发现形如以下形式的信息:概率=0.688支持度=0.068建筑构造1 =良好,建筑制图与AUTOCAD2 =良好-> DWXZ = D2
2.2课程设置与就业关系
最近业界经常提出:大学生就业难与大学课程设置有关。很多大学专业课程设置和社会脱节严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毕业生就业困难。通过对挖掘的各学科课程设置信息数据建立一个量的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按照课程的性质将其划分、归类到相应的分类模式中,将课程设置划分方案概括到某个给定的范围,我们可以把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专业技术课又分为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1)以专业技术课为研究对象
2)主要研究专业技术课对就业层次的影响3)采用聚类分析作为数据挖掘的方法
2.3人才需求趋势
人才需求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发现专业类型和学制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制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人才需求趋势分析可以对人才需求信息的变化作出快速反应,为学校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信息支持,有利于学校进行合理的专业设置和招生、培养计划。
本研究采用关联分析的挖掘方法,试图得出如下形式的结果:
概率=0.775重要性=0.115 ZYMC =电子商务,XZ = 3 -> DWXZ = D2
表4学生必修课成绩与就业关系关联规则
3数据挖掘结果及分析
3.1学生基本素质与就业的关系
通过对学生必修课成绩和就业数据进行挖掘,得到如表4所示的关联规则;通过对学生各种等级证书数据和就业数据挖掘,得到表5所示的关联规则。
用决策树对学生成绩和学生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和学校奖励的数据同时进行挖掘,得到如图1。所示的结果;依赖强度由强到弱由表6所示。
分析以上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1)高职学生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私人企业
从数据挖掘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高职学生的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中等和较差的D类企业(单位性质集中在D2、D3的私人企业),这与学生本身素质和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认可度有关。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时录取门槛相对较低,高中起点的一般是高中学习成绩不理想没能考入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初中起点的大多是初中成绩不太好并且对自己的今后的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这些学生虽然在进入高职院校后有一部分通过3-5年的学习自身素质大大提高,有的学生走进社会之后甚至表现比普通高等院校和名牌高校的学生更加优秀。但是,由于社会上人们对待高职学生的观念还没有转变,所以他们走出校园的第一份工作一般都集中在中等偏下的私人企业。
2)课程成绩对就业产生一定影响
从表4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成绩对就业产生的影响。有些专业的某一门或某几门成绩明显影响了学生的就业。例如建筑专业的专业课“建筑构造”、“建筑制图与AUTOCAD2”、“建筑施工”、“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等这几门课成绩良好以上的同学就业单位性质在中等企业的概率达到65%以上。而课程成绩只达到及格的学生就业单位性质是D3的较多。这是由于一些就业单位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整体素质,在招聘时,他们可能会偏向优先考虑各科成绩优秀的学生。不过从数据挖掘结果可以看出,学生成绩对就业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是特别明显。
3)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和学院奖励学分对就业产生明显影响。
表5显示,学生的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和学院奖励学分对就业产生了明显影响。通过英语四六级并且得到过学院奖励学分的同学都找到了较好的工作;具有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学院奖励学分中的任两个的同学大多数有较好的就业单位。所以,本研究认为,英语、计算机的等级考试和其他证书并不像有些人所评论的那样,对学生没有什么作用,用人单位还是可以通过这些来看学生的各项水平的,学生的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和学院奖励等相对于课程的考试成绩来说更被用人单位所看重。
3.2课程设置与就业的关系
通过对学生专业技术课的设置和就业层次进行挖掘,得到如表7所示结果,学生的就业层次自动聚合为5个分类:
分类1=86.6%E+9.5%B+3.7%C
分类2=65.0%D+30.1%E+4.9%C
分类3=80.2%B+19.7%E
分类4=85.7%D+14.2%B
分类1=53.4%E+40.1%D+6.5%C
表7学生课程设置与就业关系的聚类
分析以上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1)徐州建筑学院学生专业技术课程设置三年来变化并不明显
从数据挖掘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徐州建筑学院学生的专业技术课主要设置了电动机的单片机控制、电气工程CAD、楼宇自动化技术、机床数控技术、建筑供电、机电一体化原理这几门课程,三年来课程设置变化不明显。
2)课程设置对学生就业层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从表6我们可以看出课程设置对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尽管各种就业层次出现在不同分类中,没有独立聚合为分类,但是通过分类间的对比还是可以发现,不同就业层次在不同分类中的概率有明显的偏向,一些就业层次以较高的概率和某些课程聚合成一类,这说明,这些聚合在一类的就业层次和课程之间存在很大的共性,课程设置对就业层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课程设置缺少变化,此数据源挖掘出的信息有较大的局限性,难以充分挖掘出课程设置对学生就业层次的影响。
3)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应该与时俱进。
随着专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应该不断的更新,以培养出更适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3.3人才需求趋势分析
人才需求趋势分析主要找出学生所学专业和学制与就业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学生就业数据的挖掘,得到如表8所示的结果:
分析以上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1)学制对学生就业影响较大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制决定了学生的入学起点和毕业学历,5年制学生是初中起点的大专学历,从表中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这部分学生的就业单位明显比高中起点的大专学历学生差,主要集中在较差的私人企业。而4年制的本科学历学生的就业情况和学制之间的关联规则不明显,并且有些专业的本科学历学生的就业单位并不理想。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学制中,3年制和5年制对学生的就业产生的影响较大,而4年制则没有明显影响。
2)专业对学生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热门专业并不一定好就业
从数据挖掘结果可以看出,不同专业之间学生的就业单位性质有一定的区别,人们所普遍认为的热门专业由于社会需求量较大,应用面广,学生的就业面也较广,单位应该相对较好。例如电子类专业,现在社会上此类公司数量多,发展快,较具规模,所以,这个专业成为学生报考的热门专业。但是从就业数据挖掘结果来看,热门专业学生的就业单位层次并不高于非热门专业,例如“计算机应用与维护”、“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单位性质主要分布在D2和D3,即一般和较差的私企。而一些非热门专业,例如“公路与桥梁”、“工程监理”、“资产评估”等专业,学生的就业单位则多集中在D2,即一般私企。另外,有些专业如“建筑工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等专业,由于社会需求量较小,对专业和工作对口的要求较高,高职学生的竞争力又明显要输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所以就业单位不太理想。
3)低期望值保证了高职学生的就业率
虽然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单位大多为私人企业,并且集中在中低档次,但是由于学生的期望值远远低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找工作时本着先就业后择业的原则,保证了高职学生的就业率。从高职学生的就业数据来看,待就业的学生所占比例极少,这一点必将有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
从以上数据挖掘结果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专业开设不能盲目的追求热门专业、高学历。社会对高职院校的人才需求是中等学历的,技能型的毕业生更受欢迎。
4结束语
通过对徐州建筑学院的教务系统和就业管理系统的数据进行挖掘,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学生在校的专业课成绩对学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而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以及学校奖励对学生的就业影响特别明显。
2)专业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就业。
3)学制对学生就业影响较大,专业对学生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Margaret H. Dunham.数据挖掘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滕广青,毛英爽.国外数据挖掘应用研究与发展分析[J].统计研究,2005(12):68-70.
[3]王伟鸣.教育信息的关联规则挖掘[D].上海:上海海运学院,2003.
[4]张海笑.数据挖掘分类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05.
篇3
从目前的调查和研究可以看出,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建设较之欧美国家仍处于起步阶段。以美国为例,美国体育俱乐部起步较早,发展更为充分,早在20世纪初,体育俱乐部就成为美国高校校园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体育俱乐部已经遍布美国高校,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俱乐部较早传入我国,但是由于体制限制发展有限。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和教育发展,体育俱乐部开始发展壮大,并成为大众体育的重要组织形式,它再次被引入学校并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形式。
一、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
与社会体育俱乐部不同,高校体育俱乐部是以体育练习者自觉结合为基础,以学校的运动场馆为依托,围绕着某一运动项目,进行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群体竞赛等的一种体育组织。高校体育俱乐部以其自身优势吸纳学校群体发展起来的,因此,相对社会体育俱乐部而言,它有着自身特殊的优势。
目前的体育俱乐部研究,主要是对公立高校体育俱乐部进行。以河南高校为例,苏艳杰对河南84所高校的体育俱乐部发展情况进行随机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开展形式多种多样,呈现一种多样化发展趋势。按照形式可以分成课内体育俱乐部、课外体育俱乐部及课内外结合体育俱乐部;按照组织者可以分学生、教师及学校等。调查结果还显示,公立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相对比较充分,无论是类别、数量还是质量,较之以往都有很大的完善提高。
二、民办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
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与公立高校相比,民办高校的发展层次较低,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学科质量,都不能与公立高校相比,在体育学科建设方面尤其如此。
多数公立学校设有体育系,体育学科建设相对比较健全。但是一般民办高校都没有体育系,体育只是附属在基础部抑或其他教学部门之中。更有甚者,其体育教师多是有其他学校或社会人员兼职。因此,民办高校体育教育无论是学科数量还是学科质量,总体水平偏低。在这种状况下,民办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也非常有限。
以广东某应用型学校为例。在学校院系建设中,该民办高校没有体育专业,体育专业教师隶属于基础部,体育俱乐部数量有限,仅有有武术、舞蹈、排球、篮球等体育俱乐部。我们以访谈、问卷等方式对该校学生进行调研。调研对象主要是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80份,每个年级随机派发60份,共回收180份。问卷对体育俱乐部开设动机、培养目标、学生参与动机等问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分析表明,学生参与体育俱乐部分为自愿和教师引导两种,以自愿为主。学生参与俱乐部活动的热情非常高,但当与其他事情发生冲突时,他们会放弃体育俱乐部活动。
在该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发展不稳定的问题。由于民办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也导致体育俱乐部的不稳定。以该校跆拳道俱乐部为例,在学校新招聘教师中有一位跆拳道专业的,由于他的到来该校跆拳道也因此迅速发展起来。但是一年之后,由于各种原因教师辞职,进而导致该俱乐部关闭。
篇4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1C-0074-02
近年来教育技术学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2015年本科招生计划中,招收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院校多达267所。然而,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一次就业率低、无法找到专业对口岗位等就业问题显著。因此,调查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为地方本科院校改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呼伦贝尔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对教育技术学专业近5年(2010~2014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发放,共发放问卷74份,回收74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由于教育技术学专业一次就业率低,对2015届毕业生只做访谈调查。
一、 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工作岗位与专业对口程度低,一次就业率低
在问卷调查中,从事与专业对口或联系密切的工作毕业生仅为24人,占总人数的33%,有67%的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专业无关(如图1所示)。在2015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的调查中,仅有10%的学生在毕业离校前找到工作,一次就业率偏低。
图1 图2
(二)毕业生就业方向多元化,民营(私营)企业成为就业的主要领域,教师行业次之
毕业生就业分布在民营(私营)企业、学校、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各行各业,其中以民营(私营)企业最多,占总人数的47.3%,学校次之,占总人数的22.97%。(如图2所示)。
(三)毕业生就业需求多元化,信息技术教师岗成为学生专业对口首选岗位
在问到如果有可能,你想从事哪方面的工作时,毕业生的回答呈现多元化,包括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教务管理人员、公务员、数字媒体技术人员、秘书、市场业务员等。其中,信息技术教师成为毕业生的首选,明显高于其他岗位的比例,占总人数的28.93%。(如图3所示)
图3
(四)毕业生岗位薪酬中等偏低,工作以一线基层为主
据调查,毕业5年内的这些毕业生岗位薪酬在3000元以下及3000元以上基本各占50%左右,但是岗位薪酬在2000~3000元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37.84%,可见毕业生岗位薪酬中等偏低。(如图4所示)。工作岗位以基层一线工作人员和一线教师为主,占总人数的83.78%。(如图5所示)
图4
图5
二、 影响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根据对行业领域相关人员的访谈及毕业生的追踪调查,呼伦贝尔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低
首先,教育技术学专业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由教育学、心理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而成。这种交叉学科的特质,注定它要遭遇一种尴尬境地,比教育没有教育学专业好,比技术没有信息科学专业好。社会在相关岗位选择毕业生时,习惯将教育技术学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如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从单一、传统角度进行比较,不能突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优势。
其次,由于教育技术学专业在我国出现比较晚,专业人员对社会的影响及对社会的贡献还没有凸显,社会相关领域人员还没有去足够认识并认可这一专业。
(二)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不足
教育技术学专业属于多学科交叉学科,就业面相对较宽,这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在就业时的一个优势。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正因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具有就业面宽的特点,在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不专”的现实。以往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注重对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全面培养,导致学生在就业时出现什么都知道、又什么都不会的现状。
同时,在以往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实验、实践环节的课时相对较少,实验内容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践教学环节分散,只有在教育实习环节时间相对集中。这种学生实践时间少,内容缺乏综合性和创新性、时间分散、理论联系实践不够等导致学生在就业时出现“理论基本不用、实践基本不会”的现象。
(三)学生自身知识、能力、素质不能满足岗位需求
除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不足外,学生素质也影响学生就业。由于呼伦贝尔学院属于地方本科院校,学生高考录取分数较低,生源知识基础相对薄弱。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生源为职业高中生源,学生高中阶段在基础学科如英语、数学、物理、语文等方面的知识就更显欠缺,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相对普通高中生源较差。这种知识和能力的缺失导致一部分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效果较差、效率较低,在就业时不能满足岗位要求。
(四)受地方经济发展限制
目前,学生就业地域主要有两大主流地区,一是北京等一线城市,二是生源所在地,在生源所在地就业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0%。呼伦贝尔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只针对内蒙古地区招生,因此,毕业生就业去向以内蒙古地区为主。根据我们对内蒙古地区学校及相关企业的调查,一方面,毕业生就业的主阵地――学校对于教育技术学在教学中的应用大部分是机械的,对于教育技术的认识也是片面的;另一方面,目前在内蒙古地区缺乏具有代表性、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因此,限制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
三、 改善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措施
结合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的困难及影响因素,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推动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就业。
(一)加大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宣传工作,将教育技术的应用渗透到相关领域
高校建立与当地教育局或中小学的联系,通过对中小学领导、教师的培训,去中小学听课、指导教育技术相关课题研究,学生见习、实习等渠道,宣传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作用,让教育部门领导和一线教学人员逐渐认识、认同教育技术学专业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作用。
(二)改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方面,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将人才培养方向主要定位于信息技术教育和数字媒体技术方面,毕业生毕业后能胜任工作。
通过调查,目前呼伦贝尔学院毕业生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岗位和数字媒体技术岗位。从事中小学教师工作的毕业生工作内容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和计算机机房维护为主,一些毕业生还兼职教务管理、学校相关活动的音视频资料的采集、辅助其他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材料、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使用的培训等工作。数字媒体技术岗位工作人员主要在相关企业从事UI界面设计或视频资源开发工作。
另一方面,加强实验、实践环节的教学。从毕业生工作单位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反馈意见看,教育技术学专业以往的课程体系完全可以适应相关岗位需求。之所以出现学生“理论基本不用、实践基本不会”的现象,是因为在以往的实验、实践教学环节时间较少且分散在各个课程和学期,缺乏综合性的实验内容。
因此,通过增加实验课时、增加综合性实验比例加强课程设计等环节保障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提高。
(三)全面提高素质,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
学校或教师除了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外,还应该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及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能力。
(四)拓宽学生就业视野和渠道
鼓励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就业岗位、企事业单位现状及用人要求,帮助学生做好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拓宽学生就业思路,而不是一味选择离家近或者一线大城市作为就业的方向。
参考文献:
篇5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s)是一类含有Zn2+和Ca2+的蛋白水解酶,主要参与细胞外基质的代谢,在血管形成、伤口愈合、肿瘤浸润和纤维化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有的MMPs具有以下特征:(1)可以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成分;(2)由细胞以酶原的形式进行分泌;(3)活性中心都含有锌离子;(4)需要钙离子维持酶的稳定性;(5)需要适当酸碱度才能被活化;(6)可被特异性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s, TIMPs)抑制[1]。MMPs可特异性的降解血管壁的成分,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已发现MMPs约有26种,根据其作用底物的不同,分为五类:间质胶原酶类(MMP-1、MMP-8 、MMP-3),可降解Ⅰ、ⅡⅢ型胶原;另一类它们分享结构区域。Ⅳ型胶原酶/明胶酶等,可降解基底膜如MMP-2、MMP-9;第三类为基质分解素类,可降解蛋白多糖、层粘连蛋白、纤维连接蛋白等、第四类为膜型金属蛋白类;第五类包括MMP11和MMP12。MMPs一般是以酶原形式被细胞合成并分泌到胞外或表达于细胞表面,属于分泌性酶原。
1酶原的激活形式
MMPs主要是以酶原的形式分泌到胞外,经蛋白酶水解后变为活化状态。目前发现的激活机制有:通过MT-MMP激活、细胞内激活[2]。MMPs 最初激活往往涉及纤溶酶、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激肽释放酶等。其中,纤溶酶被认为是体内最强大的生理激活剂。
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目前发现的有TIMP-1、TIMP-2、TIMP-3 TIMP-4四种亚型[3]。TIMP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其17-19位上的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与MMP的1,2,3区结合,与MMP第16位上的天冬氨酸残基的羧基和其活性中心锌结合,从而阻止酶原活化[4]。
3 MMPs与急性冠脉综合症
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非Q波性心肌梗死及急性Q波心肌梗死。斑块破裂基础上合并血栓的形成被认为是ACS形成的主要原因[5,6]。许多病理过程参与了斑块破裂的过程,包括炎症、血流动力学变化、管壁应力与血管收缩及斑块组织的不稳定变化等等。MMPs是细胞外基质降解酶,可通过降解斑块的纤维帽,而在ACS发病机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7]。Ⅳ型胶原是粥样斑块基底膜和纤维帽的重要组成部分,MMP2对其降解可促进中膜内平滑肌细胞向内膜迁移,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8,9]。Pollanen等[10]通过对276例尸检的冠状动脉标本分析,显示冠状动脉复杂病变区与MMP2启动子基因有关。在年龄大于53岁的患者中,高启动子活性的基因型与低活性型相比,其复杂病变面积大。Kai[11]等人研究发现ACS患者MMP9的血浆水平明显增高,经内科治疗症状稳定后其水平有所下降,说明MMP9影响斑块的稳定性。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MMP9的表达或活性变化可能不利于创伤愈合,但特定的时间内可能也是有益的[12],但其持续表达增加会促进心室的重塑。Chen等[13] 的动物实验提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可释放MMP2。MMP9通常在新近斑块破裂的冠状动脉旋切标本中表达。AMI和UAP病人的MMP2和MMP9血浆水平显著升高。有研究显示ACS中活跃的斑块与MMP2和MMP9血浆水平有关。
4 MMPs 与再狭窄
PCI的发展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方法。然而有25%-40%的病人在6个月内症状再次发作。因为在原来的部位再次出现了狭窄。据报道;在动物模型中,球囊损伤上调了受损动脉明胶酶的表达[14]。PCI扩张所致的斑块中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便于循环血液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激活与血管壁中的组织因子相接处[15]。MMP2调节血小板聚集通路,从而出现再次的狭窄。
5 MMPs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与再灌注损伤是两个不同的病理过程,但二者又密切相关,缺血性损伤是再灌注损伤发生发展的基础。其损伤机制比较复杂,主要与钙超载、氧自由基大量产生和内皮细胞激活有关。近年来研究表明,MMPs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实验表明,再灌注后1小时MMP2在血清中及心肌组织中均增高,中性粒细胞浸润是其主要来源。研究发现,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脏搭桥手术再灌注后右房组织及桡动脉和冠状静脉窦MMP2活性均显著增高,证实MMP2活性和心肌顿抑损伤及心功能相关。
6 MMPs与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其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包括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和心室重构。MMPs在心室重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Spinale等[16]研究发现MMPs激活系统在人心室肌中存在,且在原发性及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发生心衰时MMP9表达上调。Li等[17]研究显示在经左室辅助装置支持治疗后心衰患者左室心肌组织中MMP9水平减少。这些改变可能与左室辅助装置支持后心室功能恢复及左室弹性有关。Reinhardt等[18] 对因冠心病及特发性心肌病所致的心衰患者的研究显示心肌组织中MMP9活性增加,体外研究提示ACEI能抑制MMP9的活性。MMP-9T等位基因是心血管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可能有利于心衰危险因素分级,可能作为指导心衰的治疗的手段之一。
7MMPs与高血压
动脉硬化是独立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病最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动脉壁的主要弹性成分是弹力蛋白,其过度降解会导致动脉壁弹性下降。研究发现MMP9可能参与这一过程的发生,但其机制仍不明确。Yasmin等[19]对116例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研究显示MMP9血浆水平升高,且主动脉硬化与MMP9水平相关。
8 MMPs与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尽管其发生机制不明,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房结构重构在房颤的发生和持续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Hoit等[20]在快速心房起搏诱导犬的心房功能障碍模型中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左心房心肌钙泵数量没有改变,但MMP9活性增高了50%,表明快速心房起搏时引起的心房重塑与MMPs的活性改变有关。Nakano等[21]对13例心脏手术的房颤患者的研究发现,MMP9活性形式及其mRNA和蛋白的表达在房颤组明显增加,且与左房直径正相关,其可能是促进房颤患者心房重构及心房扩大。
9 MMPS抑制剂研究的现状
上述显示MMP2在许多心血管疾病中表达上调,而其活性可被TIMP抑制,这可能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方向。动物实验研究显示MMPs抑制剂对减弱心脏重塑,改善心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其临床应用仍有诸多问题:(1)MMPs抑制剂疗效尚无确切评定标准;(2)MMPS活性表达在疾病中呈动态变化,因此需明确抑制剂最佳给药时机;(3)广谱MMPS抑制剂可能对抑制降解作用较为显著,但并不是所有MMPS活性表达在心肌重塑中同等改变,因此选择广谱抑制剂是治疗中的另一个问题。
综上所述,对MMPS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认识仍将不断探索下去,目前临床应用方面仅发现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及ACEI可影响MMPs的活性,可改善心肌梗死后射血分数。Tziakas[22]等研究显示短期阿托伐他汀治疗可降低ACS患者MMP9的水平。随着对MMPS抑制剂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选择性MMPS抑制剂将成为AMI治疗中的一个新的靶点。
参考文献
[1] Sum Y Zhang JQ ,Zhang J.Camliac RV,Weber KT.Regulation by fibrous tiesuafter infsretion in rate J Lab Med ,2000,135;316-320
[2] Divakaran V.Mann Dl.The emerging role of microRNAs in cardiacremodeling and heart failure.CirRes,2008,103;1072-1083
[3] Zouriklakis E,Anory P,Arroyo-Espligueo R,et al.Markers of inflammation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patienctes with angia Criculation,2004,110(13);1747-1753
[4] Vi mani R.Burk AP ,Farb A ,et al , Pathology of the vulenerable COL M ,Cardial 2006,47 C13-c18
[5] Libby.Rimm H.EB Fish intake ,contaminants ,and human health :evaluating the risk and benefits.JAMA,2006,296;1885-1899
[6] Kai H,Ikeda H,Yasukawa H,et al.periheral level of mmp9 in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AmCol Coll Cardiol,2005,28(4);182-186
[7] Chetung PY,Sawicki G,Wczniak M,et al.MMP2 utes to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the heart[J].Cirulation, 2000,101;1833-1839
[8] Southate KM,Fisher M,Banning AP,et al.Upregulation of basement membrane-degrading MMP2 block [J].Cire Res,1996,79;1177-1187
[9] Spinale FG,Coker ML,Heung LJ,et al.A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tion\activation system exists in the human left ventricular regulatedinheartfailure[J].Circulation ,2000,192(16);1944-1949
[10] Li YY,Feng Y,McTiernan CF,et al.Downregulation of MMPS asand reduction in collagen damage in the failing human heart after support with 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J].Circulation ,2001,104 ;1147-1152
[11] Hoit BD,Takeishi Y,Cox MJ,et al.Remodeling of the left atium in pacing in duced artial cardiomyopathy[J].Mo Cell 2002,238;145-150
[12] Adams KF J New epidemiologic perspectives concerning mild-to-moderate heart failure.Am J ,2001,110;65-78l
[13] Das DK, Nilanjana Maulik N.Engelman RM.Redox regulation of angiotensin in the heart J Cell Mol Med ,2004,8;144-152
[14] Chen DB ,Wang PH.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I retards apoptotic, intestinal by ethanol in cardiac ,life Sci ,2000;1673-1693
[15] Kawashiro N.Kasaunuk H.Ogawa H.et 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 to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2008,72;2015-2020
[16] Kawashiro N, Kasanuki H , Ogawa H , et al.Clinical Canu characteristic and outcome of hospitalized patience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result of the HIJC-HF registry.Circ J,2008,72:2015-2020
[17] Lang CC, Mancini DM.Non-cardiac comorbidities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Am J Med 2001, 110;65-83
[18] Cleutjens JP, kandala JC, Guarda E, et al.Regulation of collagen degration in the rat myocardium after infaretion.J Mol Cell Cardiol,1225,27: 1281-1222.
[19] Sirak J.J ones D,S chwartzman D.the five box thoracoscopic maze procedure.Ann Thorac Surg ,2010,90;986-989
[20] Eckart R E, Webb CS, Pennigton WR,et al.Effects of age on plasma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and tissueinhibitorof metalloproteinases J.2007,13, 7 : 530-540
篇6
1.高等教育体制自身的存在的弊端
虽然高等教育阶段比基础教育阶段教学水平及各种硬件软件的水平要高很多,但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弊端决定了高校学生的学术研究兴趣不会很高。在高等学校,我们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还是采用应试教育的考试方法,学生们发表自由言论发表自己见解进行学术研究的机会很少。我们在大学里的课堂上并没有学到很多自己进行学术研究的知识和技能,实践能力也很缺乏,而一旦我们到达研究生阶段就硬性的要求我们要具有学术研究兴趣具备学术研究能力并且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合理的。在整个高等教育阶段我们几乎没有培养这样的能力,没有这方面的兴趣培养,可到了一定时间却硬性的要我们出成果,这样的成果是不会包含学生自己的兴趣点在里面的,即使有也是很少的一部分。
2.论文的要求过高
有些高校对于大学生盲目的提要求,没能充分考虑到尚处于学术生产“初级阶段”的大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因此,在论文写作中提出了一些过高的要求及不切实际的规定。比如在部分高校里,规定研究生必须在指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才允许论文答辩和毕业,这给研究生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的动机,影响了学习效果。而像一些著名的学术研究专家,穷其一生可能只发表一两篇具有真才实学的学术文章,但是在现阶段我国高校里这种情况是不被接受的,作为学生我们要面对毕业就业的压力,必须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完成规定的论文数量,为了完成任务我们的兴趣只能先被抛在一边。
3.学术研究的功利性
任何的学术研究都不可能是纯粹的、非功利性的。在学术研究中一旦掺杂进这样的因素,学术研究的兴趣就会大大减弱。作为学生,我们的学术研究也不是单纯的,写论文是我们在校期间的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如果我们达不到学校要求的学术论文数量我们就会面临难以毕业的问题,因此我们只能是为了写作而写作,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兴趣去研究。如果我们是业余的研究人员,没有毕业的要求,没有学校的压力,即使我们达不到学校规定的要求也不会对自己的学业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现实是我们不可能忽视这些问题,为了学业,为了晋升,只能放弃兴趣。因此,学术研究的功利性是导致学术研究兴趣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4.学术研究成果解决现实问题的滞后性,减弱了学生的学术研究兴趣
众所周之,我们进行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研究现实是生活中存在的热点问题,然后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以使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但是,实际上很多学术研究成果都只能是纸上谈兵,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
二、提高大学生学术研究兴趣的途径
1.健全完善现有高等学校教育体制,创造有利于进行学术研究的条件
高等学校要改变原有的教育体制,开展灵活教学,活跃课堂气氛,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他们的学术研究的积极性。特别是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已经比较成熟,不必再采用本科和基础教育阶段满堂灌式的教育方式,而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开发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教给他们进行学术研究的方法和独立进行学术研究的基本技能。从开始就交给他们简单的学术课题进行研究讨论,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慢慢培养他们自己的研究兴趣,学术研究能力和研究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长期培养。而不是等到必须要他们进行学术论文写作的时候再强硬的教给他们死板的写作方法和硬性的写作要求,这样不仅无兴趣可言,写作的内容也只是流于形式,质量更不会很高。
2.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聘请各专业的专家到学校进行学术讲座,高质量的学术讲座会让学生从中学到很多在课堂上无法了解的知识,不仅是涉及本专业方面的专业知识,也会了解到专家对这一领域问题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潜移默化的学到很多相关的知识。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学术问题的讨论,特别是对他们各自感兴趣的话题组成不同的小组,定期开展学术讨论会,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在任何情况下老师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课堂上师生间可以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各自查资料发现问题然后各自发表意见,形成自由的学习讨论氛围;课后,老师可以组织各种小型的沙龙讲座,对学生或老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大家在进行讨论,在这些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能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也能让他们明了自己的兴趣点在哪,这样对他们的论文写作和学术研究都会有很大帮助。
篇7
关键词:公益性学术出版;转企改制;出版企业;社会责任
在出版企业引入市场机制的条件下,出版企业如何既把握经济效益,又兼顾基础性学术研究成果的公益性出版,国家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扶持基础性学术成果的公益性出版,是关乎出版事业能否促进学术进步的重要问题,亟须探讨与认真解决。
一、市场条件下公益性学术出版的问题
基础性学术成果的出版应被列入公益性出版的范畴。我国出版业改制后,仅人民出版社等极少数出版社专职承担公益性出版任务,不过,这少数几家公益性出版社所能满足的公益性出版需求是极为有限的,只能解决政治类、民族类、盲文类图书的公益性出版问题,而公益性学术出版,诸如基础性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工作,技术性强、工作量大,无法由少数几家公益性出版社来完成,必须有相当数量的出版企业,尤其是大学出版社来承担。国家对不承担公益性出版任务的出版企业所进行的基础性学术成果的出版活动,目前仍缺乏必要的公益性扶持。
任何学术研究和学术创新,都离不开基础性研究成果的积累与传承,独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活动,虽然不能很快显示出其应用价值,但它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力和竞争力提升的基础和关键。但我国对基础科研的资助相对薄弱,“长期以来,我国科研资助活动以实用性作为导向,以‘能否带来现实性的经济效益’作为原则,将大部分科研资金投向一些见效快、收益好的科研板块中,如应用研究板块和实验与发展研究板块,而基础研究则由于其风险大、收效慢的特点而几乎长期处于一种被忽略的局面。”①没有国家或社会对基础性研究的补贴或扶持,基础性学术成果的出版是举步维艰的。
基础性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是缺乏市场销售量的,会给出版社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但不出版又会使学术成果难以传播。目前,我国基础性学术成果的公益性出版正面临着这种徘徊难行的状况。一些高校出版社虽然没有公益性出版的硬性压力,但是从扶持所在学校基础学科、前沿学科、重点学科出发,仍然一如既往地担负着大量的基础性学术成果的公益性出版工作。但改制后,更多的出版企业出于经济指标的压力,将越来越注重能够最大限度地产生经济效益的出版项目。出于经济效益考量,很多出版企业越来越偏好具有市场价值的图书出版,而忽视乃至排斥缺乏市场销量的基础性学术成果的出版,除非作者自费出版,否则出版企业是不会给予支持的。市场机制有利于促进企业提高经营效益,但是,市场机制的弊端也很突出,即引导企业过分关注经济效益而忽略社会效益。所以,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并不能有效解决基础性学术成果的公益性出版问题。如果得不到国家的明确支持,基础性学术成果的出版今后会越加困难。
二、公益性学术出版是我国出版企业的应尽责任
先生曾说:“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在世界上立得住脚,而且要光荣地立住,是要以学术为基础的。……学术昌明的国家没有不强盛的;反之,学术幼稚和知识蒙昧的民族,没有不贫弱的。”②学术出版是学术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高校或科研机构基础学科培育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术出版记载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文科学的发展,它在传播学术、推广科技文化、倡导人文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极大地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欧美大学出版社的学术著作在学术界享有广泛的声誉,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出版机构正是凭借学术出版而蜚声全球。
公益性学术出版理应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支持。我国出版界对于公益性学术出版更应具有正确认识。公益性学术出版是值得普遍关注的,是国家的责任,也是所有出版社的责任,所有出版社都有责任兼顾公益性学术出版活动,而不是少数公益性出版社的事情。在市场机制条件下,所有出版企业都需要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转企改制并不意味着出版社社会责任的消失。首先,虽已转企改制,但出版社依然是国家给予重要扶持的特殊企业,国家在行业管理、版权管理、市场准入制度等方面,都给予出版社一些特殊的地位和关照,出版社没有理由把这些关照视为自己获取市场利益的资本,而不对国家、对社会给予一定的回报。其次,社会责任是出版社永恒的责任,并不会由于转企改制而消失,这也不是出版体制改革的初衷,改革应使出版社更好地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不是顾此失彼;再次,出版社在兼顾社会责任的时候并不是孤立无援的,国家还会采取各种形式给予必要的扶持。只是在当前,对于出版社在兼顾社会责任方面,国家应该给予何种方式、何种程度的辅助尚未提到议事日程。相信在各方统一思想认识的前提下,对于公益性学术出版问题,将会逐步把国家的责任和出版社的责任有机结合起来。因此,所有出版社均应关注与支持公益性学术出版,尤其是基础性学术成果的公益性出版,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出版工作特殊的历史使命,任何出版机构都责无旁贷。
三、市场条件下公益性学术出版的出路
1. 明确公益性学术出版的范畴
原则上说,所有基础性、前沿性、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均应属于公益性出版活动。但是学术研究的情况比较复杂,有些是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并给予一定资助的研究项目,有些是学者自由选题、自费进行的研究项目,究竟哪些研究成果的出版需要给予扶持,应该进行研究和界定,规定公益性学术出版的明确标准与范畴,因为国家对基础性学术成果的出版能够给予的扶持是有限的。对于已经获得研究基金资助的基础学术研究,原则上不应再享受公益性出版扶持。没有获得基金资助的基础学术研究,则需要对其研究课题和成果进行鉴定,属于公益性出版扶持范围的,方可给予一定的出版扶持;不属于公益性出版扶持范围的,则由研究者自筹经费出版。
2. 创新国家对公益性学术出版的扶持方式
创新公益性出版的扶持方式,需要从多方面入手:①加强国家支持公益性出版的舆论导向,引导社会力量关心和资助基础性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②在国家出版基金基础上加强公益性学术出版的扶持力度,专门扶持没有获得科研基金资助,但经过国家职能部门鉴定,属于公益性出版扶持范围的基础性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工作。③国家税收部门对基础性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提供免税支持。④建立基础性学术研究成果出版的国家采购或政府加工订货机制,稳定销售数量,降低出版成本。总之,要理顺政府扶持和市场驱动等多种支持力量的关系,构建以政府支持为主、社会力量支持为辅的公益性学术出版扶持体系。
3. 完善出版企业的评价与奖惩机制
出版社转企改制之后,经济效益成为评价企业发展的主要指标,这种评价机制非常不利于基础性学术研究成果的公益性出版活动。应该进一步完善出版企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评价机制,鼓励出版企业关注和支持基础性学术研究成果的公益性出版,对于那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均突出、积极开展公益性学术出版的出版企业,要给予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并提供一定的税收扶持;对于那些对于公益性学术出版态度消极甚至抵制的出版企业,应当给予警示,督促改进。
4. 提高编辑人员对公益性学术出版的执行力
由于开展公益性学术出版活动需要对基础性、前沿性学术研究成果进行甄别和界定,因此,提高编辑人员开展公益性学术出版活动的工作能力显得非常重要。编辑人员要加强学习和研究,及时掌握特定领域基础性、前沿性学术研究的动态,大量收集和掌握基础性、前沿性、原创性学术研究者的基本信息,掌握其研究的进展情况。还要学会甄别这类研究成果是否属于公益性学术出版扶持范畴。对于有些学者自由选题、自费进行的研究项目,如果属于基础性、前沿性、原创性学术研究的方向,应帮助作者积极申请国家公益性学术出版认定和资助。
四、结语
真正高水平的基础性学术研究的道路是艰辛的,但它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们出版企业要有深远的眼光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发现、培植、支持基础性学术成果的出版工作。国家要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和机制,大力扶持基础性学术研究成果的公益性出版,促使出版企业在市场条件下既注重经济效益,又兼顾社会效益,为我国的学术积累、学术创新和学术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黄丽谊,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编辑)
注释:
①王彦雨,程志波. 我国基础研究资助体系的历史沿革及演变路径律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2): 94-99.
.
篇8
(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摘要:近年来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屡禁不绝,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术道德教育缺乏系统性,存在功利主义的教育理念,研究生自身能力不足,管理制度与评价机制存在缺陷以及学术审查监督与惩治机制不够健全等。因此,着手建立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体系,促进高校学术环境良性发展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工作。
关键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学术失范;行为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9-0054-02
收稿日期:2014-12-01
作者简介:杨雷(1970—),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齐齐哈尔大学研究生处副处长,教授,主要从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构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GXM_
HLJ_2014142)阶段性成果
学术道德是指从事学术活动的主体在进行学术研究、学术评价(审)、学术奖励等活动的整个过程及结果中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等关系时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1]。学术道德是所有从事学术活动的参与者,包括高校的教师、各类学生等都应该严格遵守的道德规范。本文研究的研究生学术道德,侧重于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活动时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指研究生在进行创新性研究学术活动过程中,应遵守和正确处理的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是作为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2]。而学术道德失范是一种基于学术道德前提下对学术活动约定俗成或确定的规范的“失范”行为,学术道德失范可界定为从事学术研究的主体用不符合学术道德规范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学术目标[3]。因此,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就是指研究生在学习与学术研究过程中发生与学术道德规范不符的行为,用以实现学位授予、学术论文创作、在读期间学术相关评价评优评审等。当前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严重,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缺乏规范的学术道德教育体系
当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相关文件制度的制定,也开设了一定数量的学术道德教育讲座,但是在制度的执行和学术道德系统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研究生入学后在学术道德养成方面缺乏系统、严格的指导和培训。学校管理者包括导师更多的是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在学术上指导其研究方向与内容,而忽视对研究生进行职业道德与学术道德教育,即使开设相应教育课程也是泛泛,没有从内心和道德层面引起研究生对学术道德的重视,没有将学术道德作为学术研究的底线固化到研究生的思想和学术行为中,很多研究生没有受到系统的学术规范指导,不清楚哪些行为属于学术失范和如何界定学术失范行为,导致学术道德没有固化到研究生的思想道德层面形成自我约束,容易发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此原因造成的主要失范行为包括在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粗制滥造、弄虚作假,随意添加、伪造参考文献;盗用发表别人材料上的文字或概念,故意省略对他人成果引用的事实,剽窃他人成果;篡改他人学术成果;捏造事实,伪造调查数据;在项目申请、成果申报以及职位申请中做虚假的陈述等。
二、存在功利主义的教育理念
目前,国内高校为应对各种专家或机构排名,对教师和在读研究生在评职与申请学位(答辩)过程中都提出了较高的科研成果数量与影响因子,对研究生导师更是提出较多的项目要求,学校这种或多或少的学术功利现象,表现出来就是硬性规定研究生要完成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术成果才能申请答辩,授予学位。巨大的学术压力,使得一些研究生在入学初期就不断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东拼西凑,投机取巧,目的就是以期能顺利毕业并获得学位,很容易造成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此原因造成的主要失范行为包括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篡改或伪造、杜撰实验数据;未参加创作在他人成果上署名;用不正当的方式影响学术评价;请人或为别人、等。
三、研究生自身能力不足
研究生的学科专业、入学方式、个人创新能力、政治面貌以及学习目的等都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养成有一定影响。相同的学术要求,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院校、不同层次和不同经历的研究生看来会有不同的压力,而个人的学习目的、创新能力、知识储备又决定了研究生自身对学业及学术研究积极探索与主动追求的能力。如果研究生个人对学术要求不高,学业基础不牢,对新知识的渴望不大,很难让其养成良好的学术道德,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就会有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做出有违学术道德的行为。目前,大多数高校对研究生在学期间都要求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否则不能毕业获得学位。而且发表较高水平的期刊论文更是成为研究生评奖评优的硬性条件。过高的学术要求产生的巨大压力客观上容易造成研究生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发生学术失范和学术作假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此原因造成的主要失范行为包括抄袭、剽窃、侵吞、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杜撰实验数据;在自己未参与研究工作的论述中署名;未经导师或项目负责人许可将集体研究成果私自发表;承担助教、助研、助管工作中以职谋私;利用他人重要的学术认识、假设、学说或者研究计划;请人、等。
四、管理制度与评价机制存在缺陷
在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过程中,虽然有相关的国家、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文件、制度和办法,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并没有体现出制度和规范的权威性,并且有些制度又不能完全覆盖和适用于所有的学科专业门类。对于不同的研究生教育层次、培养流程和学科结构缺乏有针对性的学术道德规范细则和失范行为情节描述。高校对研究生获取学位与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数量与质量挂钩的举措,虽然有积极的方面,但是也相应地促成了研究生为了获得学位而无心集中精力从事扎实有效的科研创新工作,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发表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上。造成部分研究生盲目追求论文的发表,忽视了专业兴趣和专业精神的培养,忽视了学术道德的要求。
另外,在研究生培养教育过程中较为注重学术评价。对研究生的学术评价更多的是重视研究生在各种学术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忽视其基本品德与综合素质评价,经常用易于量化的学术评价标准作为研究生奖学金、各种评优以及保送更高层次学习的主要评价指标,造成部分研究生片面追求学术利益的最大化,忽略了学术道德,对违背学术规范后的不良后果没有深刻认识,不可避免地造成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此原因造成的主要失范行为包括未参加研究工作在他人成果上署名;一稿多投或者重复发表;用不正当的方式影响学术评价;或;伪造或涂改相关专家的推荐信、鉴定评阅意见;采取非正当手段影响和干预研究生学习研究过程中的成绩评定、评奖、论文评阅及答辩等。
五、缺乏完善的学术审查监督与惩治机制
学术审查的任务是“将学术活动与非学术活动分开,将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与一般的宣传活动分开,将学术研究人员与非学术研究人员分开,并在此基础上评价人员、机构的学术研究水平”[4]。这就要求从事学术审查的组织或机构应当具有相当高的学术评价和学术鉴别能力。而目前高校中的学术审查与监督通常都是相关职能部门、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等共同或单独进行,审查的重要性及其严肃性是否得到充分尊重,审查程序是否公正合理,监督是否缺位,直接影响到最终的结果是否能客观体现。体现在研究生教育层面更多的是对其所、研究项目和学位论文的审查与监督。审查中多数高校都采用了多人或匿名审查,在选择审查专家时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专家选择范围不够广泛,不同学科门类覆盖面不足;二是缺少对专家在学术审查与审查道德修养方面的有针对性的筛选,可能造成学术成果审查结果公正性的缺失。在监督方面以汇报和填表格的形式居多,对研究活动开展到什么情况,存在什么问题,及时进行监察和指导作用不大,存在形式化现象。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追究法律责任的专门法规,对学术失范行为的惩处主要以行政处分为主,付诸相关法律处罚的微乎其微。加上绝大多数的惩治主体都是研究生或相关人员所学习或工作的学校与科研院所,其为“顾及声誉”与“教育为主”导致惩治的曝光率和惩治力度大为降低,造成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所承担的代价成本较低,客观上导致学术失范行为的产生。此原因造成的主要失范行为包括骗取科研经费、装备和其他支持条件等科研资源;滥用科研资源;伪造个人履历表、资助申请表、职位申请表中的信息,或在其他公开声明中故意隐瞒重要信息,或故意包含不准确或会引起误解的信息等信息作假行为;伪造注释;未经本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隐瞒不利数据用于伪造创新成果;用不正当的方式影响学术评价;在项目申请、成果申报以及职位申请中做虚假的陈述;学术评审和项目申报中追求、扩大个人利益等。
综上所述,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成因和表现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是究其实质还是与高校缺乏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规范体系密切相关。研究生作为高校科研的核心力量,其学术道德规范与否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构建一个学校、学科、导师和研究生四位一体的多维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体系成为今后高校学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教育领导小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参考大纲[Z].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
[2]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3.
篇9
中国大学生对大学的失望,往往在上大学不久之后,就开始了。不少人指责大学生进大学后失去目标和动力,而最根本的原因,是大学老师的平庸,大学课堂教学的乏味、低水平,让学生大失所望。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部门就意识到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出现下滑的趋势,并推出本科教育质量建设工程,可是,教育质量对于很多大学来说,都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这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快速扩招带来的优质教育资源被迅速稀释,有的大学还没有摆脱规模办学路线。具体表现在,为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增加学校的学科点,把学校办成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不少大学在扩大原有学科专业招生规模的同时,不断新增学科专业。本来,一个专业究竟该有怎样的招生规模,应该根据培养定位、师资力量等科学确定;一所大学是否增设一个学科、专业,应该结合本校的办学特点、办学条件,这一学科专业在全国其他院校的开设情况进行决策,可是,近年来大学在确定专业招生规模,增设新专业时,根本就没有科学、严谨的论证,就由学校行政拍板,再报上级部门审批。一些根本无法保障教育质量,无法办出特色的专业,就是这样通过大学行政部门包装出来,申报成功的,等到具体开办时,才发现师资缺乏,有的连基本的专业基础课也开不齐。这种先天不足的专业,要办好,必须投入大量精力,可过去10多年来,很多大学的心思都用在新增专业上,而对于那些学生意见很大的专业,学校无暇顾及。
二是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导向教师对教育教学不重视、不投入。这种情况在985、211院校十分突出。过去10多年来,我国的985、211院校,大都提出建设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在学校办学者看来,要办成研究型大学,必须增大研究生教育体量,必须重视学术研究,于是很多大学制订的考核教师的指标,都强调学术研究指标,包括、申请课题、课题经费等,本科教学工作只是工作量的要求,而且,如果科研突出,有无这一工作量,都不伤大雅,反之,如果一名教师重视教学,在学术研究中投入精力不够,论文数不多,那怕他的教学再受学生欢迎,也很难在考核、评价,尤其在职称评审中获得好的结果。
我国内地的顶尖高校,近年来在国内外的大学排行榜中,都有不错的表现,但是,这都是靠学术研究的数量获得的。大学成为了论文中的大学,而不是学生的大学。令人忧虑的是,很多大学办学者满足于学术研究的“丰硕成果”,对社会舆论要求大学重视本科教育的呼声置若罔闻。只是做一些应付的表面文章。
篇10
一、经济法学学术研究与经济法治实践的关系
经济法学学术研究与经济法治实践活动的关系,是我国经济法学发展的基础关系。法学研究的价值和生命力在于其对现实和实践的指引作用,而法律实践对法学研究也具有反馈作用。衡量经济法学学术价值的高低,一个重要的标准是看它对法治实践发生作用的大小;而衡量经济法治实践科学与否,关键是看它能否自觉接受经济法学理论的指导。经济法学学术研究承担着法律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其中包括经济法学理论的论证、法律框架的设计、具体规范的拟定、法律实施的纠偏,对经济法的精髓及法的理念的把握;经济法实践承担着法律实施的重要任务,涉及经济法的精髓、法的理念及法律制度在社会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学术研究和法律实践相生共长,法学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两者并不矛盾。法律工作者所从事的法学理论研究,实际上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论文本角度)开始、延续、深化实践者所进行的法律实践中的理论争议。其所产出的法学知识,正可视为内在于法律实践中的深度阐述。[1]因此,当前经济法理论研究者应当紧紧围绕实践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将研究成果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经济法学研究的可应用性和法律实践的准确性。
经济法学研究的发展过程表明,正确处理学术研究与法治实践的关系,关键在于积极发挥学术研究对于法治实践的能动作用,努力运用学术研究为法治实践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建构起经济法学学术研究与法治实践的良性互动关系,实现经济法学研究的实践价值,为经济法学研究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和丰富的空间和途径。转型期的中国,其经济法治建设和发展,更迫切需要学术研究积极回应经济法治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近年来我国经济法学学术研究提出的诸多理论命题和许多制度构建都适时地契合了中国经济法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对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和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不过,从改革开放30年来看,经济法学学术研究从整体上仍缺乏一种对现实问题或规则进行学理化、法理化甚至哲理化的深度思辨,对现代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问题仍停留于甚至满足于一种对策性的个案分析。特别是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了许多关联性问题或事件,经济法理论研究没有从规范性的对策机制中抽象或提炼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具有规律性的原理。如金融危机发生的国家尤其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对自由主义市场推崇极至而排斥国家对市场的正当干预,将这些问题上升到法治角度,这便触及到经济法的本质和价值问题。因此,经济法学学术研究应当对经济法治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理论分析,而不是简单地将理论转化为对策性工具。
学术研究与法治实践的关系,在学术研究对象和方法意义上,还体现为理念研究与经验研究的关系。法治理念与实践活动,都是社会法治生活的有机构成部分,因此,经济法理念研究与经验研究,都属于学术研究,都受到学术研究与法治实践关系的约束,同时遵循学术研究与法治实践关系的对立统一辩证规定性。当然,经济法理念研究与经验研究又是针对不同对象,分别运用规范研究方法和经验研究方法展开的研究,因此,理念研究更多地体现为关于社会偏好和价值取向的应然研究,经验研究则更多体现为关于法律行为和法治关系的实然研究,两种研究分别反映着经济法治生活的彼岸性和此岸性,指向法治生活和法治实践的不同层面,具有不同的研究价值、学术意义和实际功能,相互之间又有矛盾关系。[2]经济法理念,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的人们,对经济法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在宏观上和整体上的一种理性把握和构建,是经济法理性的最高表现形态,也是经济法律制定和实施的最高原则。用经济法理念和思维统摄经济法学的学术研究,并以此指导经济法治实践,不仅可以厘清经济法与传统法的关系,而且可以实现经济法对经济社会关系调整达到预期的目的。经济法理念站在经济法整体的角度和发展的高度上,对现行的经济法律或者是即将制定的法律,进行认识和分析,并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预测和把握经济法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对于现行的经济法律制度,作出是否适应经济发展实践需要的评价,然后形成立、改、废的决策,从而使经济法得以补充、完善和发展。另一方面,指导立法者从总结的经济实践经验中抽象出对未来具有指导意义的东西,并反映到经济法立法上,使经济法立法既肯定现实,又或多或少地对现实作出创造性的规定,以便从经济法上把握现实的未来。[3]因此,经济法学学术研究如何剖析和解答经济法实践中的问题,即如何具体回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理念下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矛盾问题,有待经济法学从社会本位、平衡协调和人本主义理念高度进行分析并提供具体的制度设计方案。
二、经济法学学术研究中经济法与部门法的关系
中国法学界秉承了大陆法系传统,再加之上世纪50年代受前苏联法学的影响,从而对部门法的划分及其调整对象理论推崇至极,一度使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处于“紧张状态”之中。其实,法的部门法划分本身就是遵循主客观标准而非单一的客观标准,[4]以往那种囿于大陆法传统的客观标准试图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与传统部门法作泾渭分明的划分,从而使经济法陷入了调整对象之争的“陷阱”。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出现的“经济法与民法之争”让这种理论上的误解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建构与完善,无论是官方还是学术界,经济法已被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七大法律部门之一。近些年来,法学界也在逐步淡化部门法的论战,在经济法学学术研究和讨论中也较少涉及到调整对象的理论争辩,但是,经济法学学术研究中却一直存在着一种“异民法”或“反民法”的路径情结。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问题,特别是部门法之间的及合作问题,却少有提及。以往的学术研究中,经济法与部门法的关系只是通过简单的比较,展示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法律部门之间的关系也较多地集中在总论层次,而未深入到具体制度层次予以比较,较多地研究部门法间的区别,而忽视了部门法间的联系;较多地作表层(如法律现象)的比较,而忽视了对深层(如法律现象的经济社会基础)的比较;较多地对民商法、行政法与经济法作比较,而忽视了社会法(如劳动法)与经济法的比较。这些都是在对经济法与相关法律部门作比较研究时存在的缺陷。[5]
部门法的出现是根据各个部门法解决不同类型经济关系问题而形成的学理上的划分,但社会问题总是千变万化,初始的分类是为了实现分工,但分工形成之后却不断走向封闭,导致部门法的分类与社会现实日益脱节。尽管法律可以通过技术和程序实现分类,而具体的社会事实却只能由规律和现实决定,从而很难保证二者的整齐划分及严格对应。其实,不同的法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彰显不同的法律价值并有着不同的贡献。就民法与经济法的关系而言,放在纵向的法制变迁中考察,在市场经济发展到垄断阶段之前,以主体平等、契约自由和产权私有为原则的民法对维护和促进市场交易与自由竞争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当市场经济发展到垄断阶段以后,要维护和促进人们的自由,必须首先反垄断,反对垄断者垄断经济、操纵社会、滥用优势,只有反垄断取得了成功,重新构建了人们之间的平等,维护和促进了市场竞争,恢复了人们的自由,为民法奠定了基础,民法才能重新发挥作用。所以,依法反垄断便成为了奠定人的平等、保障人的自由、促进自由竞争的根本前提和首当其冲的任务。经济法(反垄断法)成为了平等奠定法、自由保障法和自由竞争法。[6]因而,现代经济法的出现,不是民法的相向物,也不应当成为民法的排斥物。两法在共同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和维护人权方面发挥着殊途同归的作用。
在经济法学学术研究中,不仅应当充分认识到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之间的价值,而且,针对转型期各类复杂的社会经济矛盾的交错性和迸发性,应当在法律机制和功能上重视和发挥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之间的功能组合研究,根据具体现实问题的性质和特点,寻找不同法律功能组合的可能和模式,以发挥法律之间的协同效应和系统效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的交错性及连带性,使得当今社会尤其是转型期中国出现了一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断裂”现象,[7]这为不同部门法功能的组合提供了直接的动因与契机。这一断裂的现实形态表现为:经济发展引发贫富悬殊,从而造成社会不公的心理日益普遍;经济发展引发环境污染,从而造成可持续发展的危机;经济发展的断裂现象伴随着社会主体的利益分化日益加剧,社会不满和社会矛盾日益明显,但是又缺乏合理、合法的渠道进行宣泄。这些断裂现象的产生既非一朝一夕,亦不是单一因素的作用,而是多方面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因此,断裂的修复也必然需要全面系统、综合渐进的思路。面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断裂现象,需要重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经济与社会发展相互关联和协调的新机制。法律制度具有的功能是修复这种断裂的社会现象的重要方式。而法律修复手段的运用,也应当包括法律功能组合的路径。例如经济法与社会法是兼有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主要法律部门,对断裂社会的修复,需要经济法学者加强对经济法与社会法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进行有机组合与运用的研究,从而使其共同担负起社会整合的法律功能。
三、经济法学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按照法学研究不同的属性,经济法学的研究可以划分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基础研究以探讨经济法现象的本质、研究其价值为宗旨,通过对法治现象因果的研究,揭示经济法律现象的定理、通则和发展规律。应用研究泛指经济法制度的研究,是针对特定的现实经济法律问题,探索或者创造出新的知识或者方法,从而为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提供理论依据、实际途径和可行方法的研究。就其研究内容来看,经济法基础研究是关于经济法现象本质因果联系的发现和阐明,而应用研究则是关于经济法问题与对策因果联系的分析和论证。在经济法学学术研究的过程中,经济法学的基础研究,也可以称谓为经济法总论研究。经济法总论重在探求各种经济法规范和各种经济法现象的普遍规律和最基本、最一般的原理,侧重于探索和认识经济法本质特征、运动规律及发展趋势的学理性研究,意在阐明学理,属于学术理论研究。经济法学的应用研究,亦可视为经济法分论研究,一般指侧重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经济法的对策性研究。经济法分论研究具有特定的实际目的或应用目标以及指向明确的应用范围和领域,属于问题对策研究,通常表现为指出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经济法对策、路径和方法,主要作用是解决经济法学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总论研究与分论研究又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总论研究可以为分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知识基础、观察视角、分析工具和一般定理,可以在研究领域和知识体系范围内确定应用研究的方位,从而在宏观上和一般规律的层面上透视问题、剖析问题和把握问题,可以检测应用对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总论研究的重大突破,可以引发分论研究的重大变革。分论研究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关于总论研究的发展研究,是把总论研究发展为实际运用形式,把总论研究的知识、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具体问题及其解决的研究活动。离开总论研究的分论研究,是缺乏对于经济法本质性和规律性的把握、缺乏理论认识和科学方法、缺乏深刻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研究。离开分论研究的总论研究,则会演变为缺乏现实论据和适用性的空洞的抽象研究,缺乏现实意义和价值的虚假命题、思维训练和经院哲学。
我国经济法学发展的历史表明,经济法学是基础性和理论性、现实性和应用性兼备的学科,因此,兼顾总论研究与分论研究,正确处理总论研究与分论研究的辩证关系,通过强化总论研究来深化分论研究,通过推进分论研究来丰富总论研究,实现总论研究与分论研究的有效结合和良性互动,在两者的共同发展中提高经济法学学术研究的科学性和应用性。当然,经济法学学术研究的科学化,关键是经济法基础理论的科学化。经济法总论不以某个和某些部门经济法或单项经济法作为研究对象,而是把经济法的各部门和各单项法律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然而,在当前经济法理论研究的出发点上,一些经济法论者轻视总论研究、淡化总论研究,怀疑甚至否定总论研究的意义。在经济法总论研究中囿于经济法视角而论经济法,没有从经济、社会、法律、历史、思想、文化的角度,更未立足于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上去检视与探求构建经济法学的基础,因而没有在此基础上阐析经济法的原理,以至于学术界有人认为目前的经济法理论研究出现了“总论行政法化,分论民商法化”的论调。比如我们在研究经济法功能时,极少运用社会学知识进行创新性研究。如社会分配和社会正义,分论中的宏观调控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以及当下存在的贫富差距等问题,应当在总论研究中对经济法的正义价值及分配功能进行重点研究,以此来指导分论的制度建设和完善。不过,在经济法学学术研究中,无论是总论研究还是分论研究,学者们又多喜欢进行应然论证,而轻视实证分析。没有真正遵循“总论是分论的总结,分论是总论具体化与实现”。分裂总论与分论之间的关系、缺少实证分析的中国经济法学的研究路径,既不符合法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使得研究结果严重脱离、超然于现实。在对待总论与分论研究关系的态度上,总论的研究一方面要以分论的研究为依托,立足分论归纳出来的总论才更具有说服力和生命力;另一方面要重视分论的学理化和法理化研究,并从经济法具体制度中归纳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等共性内容,这种共性内容自然就是总论的内容。
四、经济法学学术研究的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学术研究中吸收他人的研究成果与实现自主创新,是具有重要区别的两种形式的学术活动。科学的学术研究活动,必然是运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实现科学创新的研究和研究的科学创新。法学研究的创新,通常是指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引进或创造新的法律文化元素,主要进行的是制度方面的创新。同时,法学创新应当是一种全面的创新,包括法律内容的创新、法律观念的转换、法律体系的重构等方面的改革,一般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8]就当代整个法学的宏观发展而言,中国法学在30年的时间里以加速度的方式增长,确实有相当可观的知识增量。但是中国法学的知识增长与理论变革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其他学科知识、理论、方法的移植或引进,真正属于法学自己的原创性的知识、理论、方法较少。将其放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来看,法学领域涌现的很多新话语、新思想、新方法其实并不新,大多来自于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在某种意义上说,法学实际上已经成为其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话语、理论和方法的输出地和实验田。[9]同时我国经济法学发展历程表明,在学术研究活动中正确把握吸收与创新的关系,是推动学术发展的关键环节。在这其中,必须将正确地吸收他人成果作为吸收他人成果的基础,而合理吸收他人的研究成果,又包括合理选择和正确利用他人的成果。另一方面,了解、吸收和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是为了实现学术的创新,这就需要在学术研究中贯彻创新精神。根据经济法学研究的基本特性和法治要求,正确把握创新的法治方向和法治功能,并以客观公正合理的学术评价和科学的学术批评,来评价和鉴别学术研究及其成果的创新性。
学术理论研究成果的尊重与积累,有利于学术共同体的形成,有利于学术知识的积累,有利于基本范畴的形成。经济法理论的发展与知识的增长都是积累的过程,对经济法的解读过程要求将经济法理论建立在某种前期知识或语境上,从而使经济法理论可以为人们所理解。如果没有任何前期知识或者参考框架,我们不但无法解读经济法理论,而且经济法理论对于试图理解它的人而言也可能是无意义的。因此,不论是提出新的观点,还是批判他人的观点,都必须建立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然而,一些对经济法学理论的责备与批评,通常是在没有认真阅读相关的经济法文献,以及没有全面理解被批评者理论观点的前提下提出的,最终成为简单化的批评或乱贴标签。因此,有关经济法的研究和批判应当遵守以下两点约束。第一,批判他人的观点必须首先确定解读的论述框架,即前期的知识结构,厘清被批判者的理论前提与框架。第二,在提出自己的观点时,必须清楚自己的理论前提与框架,否则,就将模糊自己所解释或描述的内容。经济法学理论与批判具有科学解释与人文解释的双重性质,而且科学解释是基础。对经济法理论及其命题的证明,从严格意义上讲都是一种演绎或不完全归纳推理,因而在本质意义上是一种有益的假定,这种假定将来还可能被新的知识所证伪,从而提出更逼真的命题。有人在进行研究和批判时不遵守这些最基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约束,经常提出一些绝对性结论,使学术研究走向片面和偏执。[10]
经济法学学术研究的创新,是强调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创新要经受实践的检验,要放在整个法学理论知识体系中进行评判,而不是简单的自说自话。作为专业性的认识和探索活动,经济法学研究既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进行的,又是通过吸收他人研究成果而进行的。法律应当是现实的,法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人类发展的现实问题。人本法律观也强调法律的现实性,将人的生活、人的全面发展与法律直接结合起来,让法律与公民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并解决公民新生活中所遭遇的现实问题,使法律成为公民的生活规范和生活方式;改变法学理论与生活严重疏离的现象,让法学研究从现实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法学的概念、范畴和原理建立在丰富的实证材料上,让法学成为人的生活之学。法学研究中法律观的创新和具体法律制度的创新是法学创新的两条基本途径。[1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马克思法学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在中国怎样进行创造性的运用与发展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中国法学如何创新,如何在法学领域内落实“以人为本”的问题。故如何在经济法学领域内落实“以人为本”,实现经济法学的创新与现代化,就是将经济法学与“以人为本”结合起来,实现“以人为本”的法律化,从而推动现代人的塑造,实现经济法制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和谐同步的发展。
五、经济法学学术研究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
从我国经济法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经济法学学术研究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问题具有相对复杂性,需要清楚认识和正确把握。需要明确的是,经济法学研究发展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并非经济法学研究殊具体性与一般普遍性之间的关系,因为无论在经济法还是在经济法学的意义上,都不存在标准的国际化的经济法学,在市场竞争形态、法律文化传统、法律体系、核心价值和法治发展历程及水准迥然相异的不同经济社会法律体制之间,现实存在的只是各种不同的国家或者各种文化和法律背景下的经济法(学)。既然如此,所谓经济法学学术研究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问题,本质上并非经济法学中的中国特色与国际标准之间的关系问题,而只是中国的经济法学研究特色与其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学研究相互影响和借鉴的问题。[2]在不同的国家或者法律背景基础上生成的经济法学,其学术性质、研究前提、研究内容、价值取向、根本立场和功能效用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甚至对立性,无视这些差异性和对立性,无视它们之间经济和文化的巨大差异,从而把特定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法学理解为国际标准的通说;把特定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法律制度看作是普遍的示范制度;把特定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法学看作是世界标准经济法学,实际上曲解了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本质属性。因此,不能将西方经济法学的个性视作并代替世界经济法学的共性,也不能将西方经济法学的共性来遮蔽中国经济法学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