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自述范文

时间:2023-06-22 09:49: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生心理健康自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生心理健康自述

篇1

一、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2008年以来90后开始进入大学校园,并逐渐成为其核心,到目前90后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主要群体。与此同时,关于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也日渐丰富,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一些调查研究表明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好,90后大学生具有一些非常优秀的品质,但是90后大学生生活的时代大背景的独特性注定90后大学生会产生一些与以往大学生完全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十分必要。

徐辉、彭秀芳、梁凌寒认为“90后大学生与80后大学生相比,在自我状态上存在差异,90后大学生被试中,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分值相对最高的大学生所占比例最大;90后大学生和80后大学生在自我状态上的相同之处,即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相对最高值的人数比例都是最少的”。王君君认为“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人际关系带来的心理困扰;二是学习环境变化带来的适应困难;三是就业困难造成的精神心理压力”。刘艳艳认为“90后大学生在强迫症、抑郁症、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症这些心理障碍的患病率比较突出”。总的来说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待自己:最明显的特征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或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然后内心焦虑,有很多冲突,很多困扰。第二,对待他人:交际能力差,团队意识薄弱,不会主动关心别人,叛逆意识强烈。第三,对待环境:心理脆弱,耐挫力差,沉迷于网络,追求享受。所以对90后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和迫切。

二、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现状

1890年,著名的心理学家James将自我明确的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前者是自我的主动分布,后者是自我的被动部分。主体我负责认识、调节和指挥个体的互动,客体我是被注意、知觉和思考的客体。当个体自我意识指向自身时,即,对自身仪表、能力、性格的了解和认识等等,称为私我意识;当自我意识指向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时,即,自己在他人眼中地位的理解等等,称为公我意识。在自我意识提出之始,由于James认为“主体我的本质是不可决定的。因此出于实证研究的目的,心理学家的兴趣应集中在客体我即自我概念的研究上”。所以在认知革命出现之前心理学关于自我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客体我及有关的各个方面。80年代之后,受皮亚杰等认知理论家的影响,心理学对于自我意识的研究慢慢重视起主体我方向。

蒋灿等人认为按照意识活动的不同层次可以把自我意识分为不同的类别,从意识活动的形式来看,可以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类型;从意识活动的内容上来看,自我意识可分为对身体自我、物质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意识。从意识活动的指向来看,自我意识还可以分为私我意识和公我意识,相当于James的理论中的主体我和客体我。由此可见自我意识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在研究中很难考虑到它的所有层面,所以在研究中我们一般选取它的某些层面进行研究。

对自我概念的测量作出开创性贡献的是Coopersmith,他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总体评价,并据此编制出自尊测量问卷(SEI),这是一个单维建构的问卷(1967)。在这以后逐渐出现了多维度自我意识问卷,美国心理学家E.V.Piers及D.B.Harris于1969年编制了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5Self一ConeeptSeale),1974年修订了儿童自评量表。该量表包含80项是否选择型测题,从六个方面考察自我意识,即: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但是这些测量还是主要集中在“客体我”方面,Fenigstein等人编制的自我意识量表(SCS)首先考察了“主体我”的方面。Fenigstein,Scheier和Buss(1975)提出了自我的两个方面的划分,即自我的某些方面是隐秘的、他人无法知道的;另一些方面是公开的,表现在他人面前的,是与他人的关系密切相关的。他们把自我的前一个成分定义为“私我”(private self),后一个成分定义为“公我”(public self)。赖文龙使用的自我认识问卷从个性自我、道德自我、倾向自我、社会自我、虚拟自我五个维度来研究自我意识。

三、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大学生由于处在人生的特殊发展时期,学校环境的相对闭塞性造成了大学生认知上的偏差,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能力,很容易受到各种打击。这时就会增加他们内心的冲突,自我激励、肯定和自我否定、放弃在他们的心中进行着激烈的对抗。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好这些比较偏激的思想,他们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偏离人生的正常轨道,走向危害社会的不归路。所以,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已经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

篇2

[关键词] 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 活动课程 单元设计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科渗透、心理辅导与咨询以及优化教育环境等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和心理机能健康发展的一类教育活动[1]。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它是指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其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原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的一种课程形式。它具有活动性、主体性、互动性、体验性和感悟性等性质[2]。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内容一般包括:学习辅导、人际交往辅导、情绪辅导、自我意识辅导、青春期辅导和生涯辅导等。这些内容的选择,并不是严格按照年龄特点划分,而是依照学生的即时需求来选择适当的内容,如情绪辅导、自我意识辅导等可以贯穿中小学的每个阶段,教师应根据学生主体的需求来选择适合的课程内容。

为了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并使其发挥最大效用,活动课程的单元设计至关重要。所谓单元设计,是指为了顺利实施某一具体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内容而制订的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和内容。

一、确定单元名称

根据单元围绕的话题对其进行命名。单元名称是对活动特定内容的概括,因此应尽量做到表述贴切、新颖别致、通俗易懂。如“认识挫折”话题的单元,可命名为“失败乃成功之母”。

二、主题理论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开展不能偏离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原理指导,因此在单元设计过程中,应对与主题相关的理论作一番认真的研究与分析。如“品德心理”的主题,教师应对道德发展理论进行一番认真的研究与分析,才能更好地把握设计过程中的其它环节。

三、确定活动对象

活动课程的对象可以是全班学生,也可以是小组学生。活动对象的确定应以主题的广泛性为依据,若主题只适用于小团体,即不应面对全班学生开展,而要选择小组学生为活动对象;但小组学生的选择要注意分组的标准,如同质、异质小组等。

四、确定单元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指某一具体的活动主题所要达成的目标。活动目标的制定必须遵循可观察评定、可训练操作的原则。即活动目标不能太高太空,而要明确、具体化,切合实际,是可以观察评定、训练培养的行为特征。例如“我们都是好同学”这个单元名称下的目标,若确定为“学会人际交往”就非常含糊,我们可以将目标确定为“促进同学之间相互了解、相互认识,促进同学团结,教育学生学习一些必要的人际交往常识”等可观察评定、可操作的具体目标。

五、选择活动策略与方法

活动策略和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单元主题、目标,结合活动内容、对象进行选择,如:针对小学生,应多选择游戏、讲故事等易引起学生兴趣的策略方法;而针对中学生,则应多选择角色扮演、情境体验等方法引导其体验感悟;高中生由于思维发展较完全,可选择心理自述、讨论等方法。策略和方法的选择经常需要根据活动对象的年龄特征而定。

六、确定活动时间

每个单元由于主题不同,因此所需要的课时也不尽相同。教师应先根据单元主题的需要,估算整个单元需要的课时量,一般一个单元主题所需的课时通常是1-3节不等;此外,单元内各具体环节所需的时间也应事先估算,有利于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把握节奏。

七、活动程序的安排

这是单元设计中的核心部分,包括准备阶段(材料准备、场所规划、人员安排等)和实施阶段(具体步骤)。特别是对实施阶段的安排,应注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近到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同时,每个步骤的安排要符合逻辑规律,即环环相扣、丝丝相连、循序渐进,做到既完整又系统[3]。

总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单元设计,是一项科学、系统的工作。每一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只有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思考、总结、探索,才能够有力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发展。

[注释]

篇3

关键词:绘画疗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传统的教育方式已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必须有所创新。实践证明,绘画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绘画疗法———打开大学生心门的有效工具

很多学生有着较强的防御心理,不愿直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部分学生言语无条理,自己也无法理清思绪,处于一种心理混乱状态。但学生不会拒绝绘画,这种方式,学生降低了心理防御,打开了交流的大门。概括地说,绘画能把抽象的活动或培训主题变得直观、具体;绘画能绕过防御心理,深入地揭示主题,激发人们的潜意识;绘画比语言有更强的表现力;绘画能创造轻松愉快的培训氛围;“绘画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任何创造性活动都有利于个体的成长和保持心理的健康[1]。”绘画疗法对处于人生发展关键时刻,对自我发展、社会交往、情绪管理等有极大渴望但又需要指导和帮助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2]。

二、绘画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一)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中应用绘画疗法。高校有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电影赏析、心理剧比赛、心理漫画比赛、团体心理辅导、心智拓展运动会等宣传教育和主题校园文化活动[3]。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中应用绘画疗法需要创设独立、封闭的环境,例如,在某一特定区域中装扮出五彩缤纷的绘画专区,准备绘画工具,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态参加活动。(二)在个体心理咨询中应用绘画疗法。有些来访学生表达不清或不愿直接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境,这时就可借助绘画方式来帮助来访者了解自己。来访者与咨询师在关于画面场景的对话中找到了心理问题的症结,以及解决方法。图1自由绘画《电影沙滩排球》以一幅无主题自由画《电影沙滩排球》为例:来访者是一位大一的男学生,自述画的是一个像电影院的场景,舞台上演的是两个人在进行沙滩排球比赛,下面是观众席,但是没有观众。咨询师:舞台上那两个人比赛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来访者:不好啊,没人看,没有力量,没有拼搏劲儿,觉得挺孤单的。(说着说着眼中含着泪花)咨询师:那这两个人怎么样才能让自己有力量,不孤单呢?来访者:就是下面有人看呗!咨询师:怎么样能做到呢?来访者:可以把门窗打开,让更多的人进来,我也可以轻松了!(说完笑了!)当然,在个体咨询中,根据来访者不同的求助问题,咨询师可以选择自画像、房、树、人等命题作画或者无主题作画的方式投射出来访者的心境,以解决实际问题。(三)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应用绘画疗法。将绘画工具应用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可以让所有人在享受作画过程、分享作画感受的过程中建立轻松的氛围,从而有效缓解成员的不良情绪,改善不良行为。在团体形成的不同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初期阶段,可以通过自画像的形式了解每个团队成员,以便大家在短时间内了解真实的自我,较快地消除或减少防御心理,建立相互信任的氛围;中期阶段,可以让全体成员共同完成一幅画,使成员清楚自己在团队中的定位、角色;后期阶段,可以让成员共同完成团队的愿景图,以巩固团体疗效。

三、绘画疗法应用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应注重作画者本人的解读。当一幅画呈现在我们眼前时,指导者可以根据标准化对画做出评估,同时,不能忽略大量的个性化信息,同一作品在不同人看来有不同的维度和不同的含义,指导者不要试图将自己的解读强行赋予当事人,一定要听当事人的解读。(二)不是所有细节都需要解释。有的画面信息量相当丰富,有的却寥寥几笔,但不论繁简,都需要指导者找到画面上提示的最关键的一个或几个点,它可能是笔调浓重的地方,可能是不合常理的地方,也可能是相冲突的地方……如果事无巨细地分析,很容易将指导者的想法投射给对方,甚至会让对方厌烦而失去信任。(三)指导者的讨论和积极引导重于直接给出答案。作画者一般出于好奇很想听指导者的分析结果,但那样很容易导致指导者将自己的想法投射给对方,一个好的咨询,指导者一定是在与作画者不断探讨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对方澄清心中困惑的。所以,指导者不要根据绘画内容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和作画者共同讨论画,以及由画所想到的内容。

总之,绘画疗法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具有其他言语和活动无法替代的优势,将其用于辅助治疗,不受语言、年龄、认知能力的限制,也不受地点和环境的限制。因此,高校要根据大学生需求恰当的应用绘画疗法,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作者:王楠 单位:辽宁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陈侃.绘画心理测验与心理分析[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4-25.

篇4

关键词:职校新生;心理疏导;心理档案;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8-0064-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学校心理教育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现代学校教育指明了方向。

现代社会的健康观念不仅指身体的健康,也包括心理的健康。心理健康是个人获得成功与快乐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新生的主要问题

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正处于由动荡逐步趋向稳定的关键时期,随着其生理、心理的不断成熟与发展、社会阅历的增长以及过早地面临择业、就业的压力,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他们进入职校前,刚结束中考,由于考得不理想,自身感到失落、彷徨,被家人埋怨,遭邻居不屑。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成了中考后最“吃香”的人,每天能接到若干学校的招生电话,经常有教师登门动员他们到职校报到。有的学生甚至能同时收到几份入学通知书,以至于自己感到无所适从。等他们进入职校后,又会产生很大落差,报到前了解到的学校情况与现实有较大不同。想象中的“吃的好,住的好,玩的好”状况不再存在。八九个人挤在一间宿舍,夜里有的同学说梦话、打呼噜,有的同学听手机音乐,时常影响自己的休息,反应严重的学生会因此失眠。进入教室,绝大多数学生都是新面孔,相识的少之又少,交流起来增加了难度。有的学生有坏习惯,如果自己把握不好,也会受不良影响。

对于学习,有的学生本身就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一些学生是由于初中班主任、家长、亲戚、职校招生教师等人的动员才来到职业学校。有的学生是因为看到同学到某所职校读书了,自己就来“凑个热闹”。多数学生进入职校后,起初根本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他们以往的学习和生活都在父母的监督和关心之下,初中时的同学多数都是儿时的玩伴,甚至有的就是自己的邻居。然而进入职业学校,远离父母,没有人再为他们的生活操心。有的职校实行“月假”制度,学生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当他们面对陌生的同学和教师时,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压抑感,尤其是性格内向和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学生,面对新的环境,更会感到压抑,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自闭现象。

但不可否认,现在的绝大多数职校,无论是教育教学,还是后勤服务等各个方面,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至于新生入学后的种种现象和问题,我们要正确理解。我们要看到,职校招收的学生中,多数是中考分数比较低的学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初中时就已经被学校忽视,被班主任淡忘。他们中有些人因为考试成绩排名总是靠后,就自我放弃,经常逃课。当他们来到新的环境,如果学校的教育管理跟不上,以前养成的一些坏习惯,一些不良行为,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如果管理不当,疏导不畅,就会引起部分新生退学,部分新生心理会扭曲,错误地认为职校就是这样,从而破罐子破摔,过上“混日子”的生活。

心理疏导对策

抓好新生入学教育,对职校新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新生尽快适应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帮助新生顺利渡过适应期,减轻教育衔接阶段对新生造成的冲击,是每个职教人必须重视的问题。

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使我们逐渐认识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生的心理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它的培养和形成需要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这就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都对他们倾注爱心,给他们更多的关爱。而学校在这方面应承担的责任和所起的作用更大。那么,如何开展新生入学前后的心理疏导呢?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新生报到时,要让他们自己填写好注册表。注册表中要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QQ号码、父母亲姓名及手机号码、家庭固定电话号码、亲戚电话号码、宿舍门牌号等等。建立这种档案务必要早,因为有的新生经过一段时间后,担心教师向家长告状,常常不愿意告诉教师真实的信息。同时,可以通过让学生做《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贝克抑郁清单》等,结合目测、谈话、自述等方式,初步建立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档案。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科学常识的最主要途径。通过课程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发展特点,掌握心理保健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人际沟通、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健全学生的人格。目前,多数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按照每周2课时,持续开课一学期。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师资等条件,合理设置课程和安排课时。事实上,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尤其要重视对他们进行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多项活动,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开学后第一周,就要组织他们参观校园,了解校貌,向他们介绍校史,介绍本专业和系的发展历程、特色、技能大赛获奖情况、毕业生就业去向及优秀毕业生事迹等,介绍班主任及各科任教师的情况,使他们对学校、专业系及班级有更深的了解,增加感性认识,消除他们对校园、教师的陌生感。军训期间,组织学生唱校歌、班歌,举办“叠军被”比赛,举办欢迎教官、欢送教官文艺晚会。学生正式上课之后,利用素质教育课、班会课、双休日、法定假期,组织学生参观本市的科技馆、公园等景点。还可以举办演讲比赛、集体包水饺等系列活动。在开展活动的同时,可以通过评选“内务标兵”、“军训先进个人”、“叠军被先进个人”等,正面激励学生。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让新生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

分层次制定奋斗目标,让每个新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入学后,有的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社交、文体方面显露出某些不足,会怀疑甚至否定自己,从而产生自卑心理。他们常常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较,不能理性地去看待自己的过失与不足,以致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加上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刚刚面临中考的失利,心理上本身就有阴影;少数学生因为在初中阶段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或家长的责备,心理承受能力“极强”,属于“久经考验”的一类。但事实上,据调查,职业学校的新生中不自信的比例远远高于普通高中的新生。存在自卑心理的新生也不在少数。我们必须承认,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文化基础有差异,兴趣爱好有差异,是很正常的,关键要看教师怎么去引导。现在每个职校都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校应该结合这门课程,指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设计,并要实事求是,因人而异。对于喜欢唱歌的学生,鼓励他们参加文艺演出,鼓励他们参加校园歌手比赛,力争在比赛中获奖;对于喜欢打篮球的学生,鼓励他们组建班级篮球队,指导他们积极参加校、系篮球赛;对于有舞蹈特长的学生,鼓励他们成立班级舞蹈队,或者加入学校舞蹈社团;对于喜欢看书的学生,鼓励他们经常到图书馆、阅览室。要能使学生对自己产生全新的认识和定位,无论是在打篮球、踢足球、唱歌、跳舞还是在学习方面,只要比以前进步了,就是成功。通过对新生的肯定,帮助他们重树自信,克服自卑心理。

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 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是配合心理教育、完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学校应针对新生出现的一些现象仔细做分析研究,针对不同专业和系、各个班级乃至学生个人,做好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可以通过团体辅导或个别辅导的方式。心理咨询室要安排专人值班,热情接待每一名学生,并做好学生个人信息的保密工作。班主任可以通过玩游戏、小品表演、讲故事、诗朗诵、猜谜、讨论、文体活动等,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当前,职业学校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心理问题、情感心理问题等。学习上目标不够明确,学习信心不足,学习缺乏动力。对考试或某些学科、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情感上表现为冷漠,易受挫,抗挫折能力较弱,自卑心理严重,自私自利心理普遍。对此,心理咨询与辅导教师不仅要了解职校学生的特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治疗。同时,学生家长在学生进入职校之前要提前引导子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他们逐步学会自立和自理。应使子女利用开学前的时间,学会洗衣、洗澡、打扫房间、折叠衣服等。在此基础上,还要鼓励子女走出家庭,多交朋友,锻炼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能提前融入集体生活。大量资料显示,职校学生的心理问题80%源于人际交往。凡是人际交往好的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性就小。因此,家长要主动配合学校做好子女的教育引导工作,要教育子女尊重他人、诚实待人,生活上要勤劳、朴实。

职校学习时期是学生人格趋于定型的关键时期,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期。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业学校素质教育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一线劳动者的职校,只有做好了学生入学前后的心理疏导,以及后续的心理健康教育,才有可能把学生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吴雪梅.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训练[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2-3.

[2]李新平.浅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之心理问题[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12):213.

[3]曹洪明.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8):210.

作者简介:

篇5

学校关于学生的问题很多,但听到较多的是一句话:“生源质量怎么越来越差了”。诚然,学生的素质今不如昔,问题在于谁考究过学生们的心理以及应试教育给他们带来的弊端与不幸?我们在小学后、初中后教育中给了他们以怎样的人文传播呢?本文在此仅做一些浅酌分析,与同仁共商。

关键词:健康;心理;青春期

一、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矛盾分析

这一阶段,他们表现为有一定的独立性,但依赖性更甚;人格个性自尊但心理自卑;富有理智感又充斥着冲动性;求知欲强,但识别力低。

问题行为表现主要有:厌学、逃学、说谎、偷窃、打群架、抽烟、酗酒、泡网吧、谈恋爱、焦虑、恐惧……听课不认真,課后不复习,不做作业,缺乏学习动机;要么学习方法不当,非常用功努力,但成绩上不去,效率低下,知识断裂;伴随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有时忧心忡忡,愁眉不展,将一切过失和失败都归咎无能、愚笨,干任何事都没有精神,且贪图享受;怕与陌生人交谈,丧失自信,敏感多疑,与师长敌对,不信任教师,心胸狭窄,自己又无责任心;性格怪异,思维奇特,过分关注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等等的个性缺陷。

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形成不良的个性:看问题个人主义偏激,不能一分为二看他人和自己,固执、打肿脸充胖子,敏感多疑,别人的眼色言语都和自己联系在一起,把自己孤立在受众之外,妒忌他人成功,排挤超过自己的人,形成内心的不健康,导致周围的人看不起他,个性不良影响自我发展;加之贪图享受、无责任感,,赊帐分工消费,攀比之风,享乐之风,不讲后果,形成心理障碍(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人格障碍(固执己见,偏执型、不接受正面教育),如分裂型: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两面人;反社会型:埋怨社会,老师、同学、父母(把自己生得不好看);由精神病到杀人狂等等。

但是,我们也要正视的:未成年人有犯错误的权力,他们自己不断通过总结而成人,不允许其犯错是不明智的老师和家长。

青春期学生的特点决定教育方法主要是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引导,要严格不出格,采取激励手段,耐心引导。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老师的导体作用、工具媒体知识的能量体作用,做到豫时孙摩(预防、及时、顺序不越级、观摩及取长补短)。

二、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治理对策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人的躯体健康与否,正随着科学的发展,运用各种先进的手段,予以比较准确、客观、具体的测定。而心理健康与否,没有一个公认的一致的标准。但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明确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宽容;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二)学校对策

学生群体不是孤立的单元,而是社会有机系统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小社会,一个心理系统。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工作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针对如此情况,我们各类学校是否可以:

1、设立心理健康普查制度

国际通行的21世纪学校标准,要打破教学一体制,要‘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双轨制,在我国即是德智体美劳心六育共抓。随着老师良好的心理辅导,要让学生找到自信心,让其内心潜力迸发而奇效出;对于学校班主任,对班级每个学生要填写学生个人的个性、智力、心理的度量表,登记每人学生的心理档案,全程跟踪学生心理发展。

2、设立心理健康的课程

要有专门的师资,专门的专业教材而非政治课教育,这样才能受到重视。

3、开设心理咨询室

要有经培训的专业人员长期开办此项工作,通过面对面的关爱,为学生设计人生,解疑答惑,进行健康咨询,心理疏导。

4、开展积极向上的课余活动

学校课余生活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时代气息,这是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的的重要场所之一。如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为以后进入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充分发挥潜能,增强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其成就感;参加琴棋书画、体育锻炼、郊游等活动,以陶冶情操,锻炼意志,扩大交友范围,形成开朗乐观的性格,释放紧张和多余能量。事实证明,多才多艺的学生极少出现心理障碍。

(三)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疏导

学生的心理障碍大多属于发展中、成长中,及时发现并给予积极的科学干预和调节,可以消除或避免他们的心理障碍,增强心理的免疫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其终生受益。

1、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记得上个世纪末国内有一家企业,在招聘时挂出的横幅上写着“北大清华学生免谈”,他们认为北大清华的学生知识好,优越的心理不尽健康,未必能很好适应当今复杂的工作环境。故此要求学生要要正确地认识现实,辩证地对待现实,了解自己,悦纳自己,既不能高高在上,也不能瞧不起自己;在行为上要承认现实,而不要逃避现实,要明白人生活在现实中,现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能认识、适应和改造客观现实,要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在自身的成长中,有时身处逆境是难免的,要坦然接纳之。

2、强化承受挫折的能力

要相信一句古语“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接受老师的指导、教导提升自己抗挫折能力,要经常接受磨难教育,从不切实际的幻想中逃离出来,跟上当今时展的步伐。

3、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

心理健康的人能适度控制纯粹的私人欲望和非理性冲动,有集体观念;能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冲突,保持开朗的性格、乐观的心境,忧不自毙,胜不骄,败不馁,谦而不卑,自尊自爱;有自我成长、发展的意识,在自身特长的领域内实现较高水平的目标。要正确认识真诚与友谊,不要走入“派对”、“帮伙”的误区,在学校群体生活中形成制度化的活动规律,相互学习、相互参照、相互促进,建立良好的班风校风。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要接纳他人,善待他人,要乐于与人交往,真诚地认可他人存在的价值和重要性;能用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理解的态度与他人相处,能分享、接受、给予他人以爱和友谊,善于合作,帮助他人,先人后己。不能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苛求他人,也不要一味自我中心或一味利己主义而损害他人。作为学子离开父母来学校求学,要信赖老师,要讲诚信。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活动,积极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群体之间彼此交往,以开阔眼界和心胸,增进了解,彼此信任,做到“自信信人、自尊尊人、自助助人”的良好品质。

5、优化自我意识水平

要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达到一种成熟。如遇事不胆小,无事不胆大,令行禁止;在挫折中笑纳苦果,在困境中及时挣脱;对弱者要善于奉献爱心,在争执中做到心平气和,得理让人;明白“人先自爱而爱人,人先自助后助人”;知足常乐不失进取,淡泊明志不失追求,能有今日之我战胜昨日之我的气魄。同时,摆正自己在群体中的定位,不能俯视、轻视他人、攻击他人。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做到言必信,行心果,知行一致。

篇6

关键词:芦山地震灾区;师生心理;援助经验及建议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3)07-0076-03

2013年4月20日上午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四川省紧急启动应急预案,省教育厅迅速行动起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指导灾区教育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投入抗震救灾,保障师生生命安全。没有一次灾难不是以人类的进步作为补偿。从汶川到芦山,四川教育系统,在此次考验面前,心理援助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及时建立灾后师生心理援助应急机制

建立高效的灾后师生心理援助应急机制,是心理援助工作组织有力、及时有序、科学有效,援助工作实现全覆盖的重要保障。“4·20”芦山地震灾后,四川省教育厅借鉴“5·12”师生心理援助应急机制研究成果,及时建立了灾后教育系统师生心理援助应急机制。

(一)成立灾后师生心理援助协调领导小组和专家组

4月23日,四川省教育厅成立了“4·20”芦山地震灾后师生心理援助协调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并于当日奔赴灾区。协调领导小组由厅领导和相关处室人员组成,专家组由高校和教育科研系统的专家构成。他们均具有“5·12”汶川地震灾后心理援助的经验。

(二)开展灾区师生精神状态及学校心理援助需求调查

为掌握灾区师生心理援助需求,24—25日,省心理援助专家组分若干小队,分别到芦山、天全等重灾县,与教育局、教研室相关同志座谈,了解灾后学校总体情况,并在他们陪同下深入芦山中学、凤禾中心校、飞仙中心校、升隆中心校、芦山县初中、天全县三小等学校开展6次专题调研,访谈校长及教师30余人,对芦山中学初一到高二年级学生的身心状态进行了深入了解,对灾区师生精神状态及学校心理援助需求有了基本把握。

(三)建立联络人制度,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及时提供心理援助

在调研基础上,省心理援助专家组结合“5·12”灾后师生心理援助应急机制建立经验,与芦山县教育局协商讨论,于4月25日率先帮助芦山县教育局建立了中小学灾后心理援助协调机制,落实了联络人,畅通了信息沟通渠道。随着灾区中小学先后复学复课,通过信息渠道,学校心理援助的需求源源不断地反馈到专家组。面对大量的援助需求,专家组在就近直接提供心理援助的同时,更是充分发挥与灾区其他心理专业机构和组织联系紧密的优势,及时协调联系中科院心理所、华西医院等专业力量,参与到复学复课第一课——心理辅导课的工作中,以解学校燃眉之急。

(四)协助雅安市教育局制定灾后师生心理援助工作方案

省心理援助协调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积极指导市、县(区)、校三级建立心理援助工作机制。在与市教育局沟通过程中,专家组看到市教育局工作相当繁重,许多紧急事务需要处理,加之对心理援助专业工作不熟悉,主动提出协助草拟心理援助工作方案。为使方案切合实际,多次与市教育局同志沟通方案内容。“方案”从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整合资源,加强指导;畅通信息,搞好宣传等方面,明确受灾县在心理援助中的作用、具体工作任务和工作措施;同时,协助制定了灾后师生心理援助工作指导意见。“意见”从工作目标及原则、方式及内容、队伍三方面规范外来心理援助组织,为科学有序地开展灾后师生心理援助提供制度保障。4月28日,雅安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做好地震灾区师生心理援助工作的通知》。至此,协助建立起了市、县(区)心理援助协调机制和联络人制度,畅通了省、市、县(区)、校信息沟通渠道。灾区各县(区)形成了以心理援助协调负责人、联络人和骨干教师为龙头的行政——教研——学校——驻点心理援助组织相互协调配合的县级师生心理援助工作机制。

(五)培训灾区心理援助专业力量

为保证心理援助全覆盖,也为当地培养一支“永久牌”的心理健康教育骨干队伍,省心理援助协调组和专家组主动与雅安市教育局联系,协调骨干教师培训事宜。为高质量开展培训工作,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专家组多次与雅安市教科所同志商量培训主题和内容,设计出了符合实际的培训主题、课程内容,并与培训专家讨论了培训方式和方法。到5月6日完成了雅安8个县(区)的骨干教师和教研员培训,同时指导他们完成了本县(区)的心理援助规划方案的编制,为灾区心理援助的持续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普及灾后心理康复知识和方法

免费发送地震灾后心理援助适用书籍。紧急筹措适合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学生需求的《灾后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案例》、《帮孩子重建心灵家园——团体活动辅导手册》、《“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心理援助应急机制研究》等书籍,为复学复课期间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规范的活动方案,为市、县(区)灾后心理援助机制建设提供参考。

二、专业组织和人员有序参与灾后心理援助

作为“5·12”和“4·20”地震灾后师生心理援助的亲历者,总体感觉这次心理援助组织和人员吸取了“5·12”灾后心理援助的经验教训,注意了介入方式和介入时机,做到了帮忙不添乱。

(一)抢险救援(人)阶段(3—4天内)

人们习惯称之为黄金72小时,救人是重点。这时,心理援助组织和人员主要在后方,协助医疗人员,对伤员进行帮助。进入现场的也主要以有组织的医疗救援人员身份进入,对丧亲家属施以援助。

(二)应急安置阶段

心理援助组织和人员大都以救援自愿者身份在应急避难场所或帐篷区等人员聚集区域,从事综合服务工作,如协助搭建帐篷、安抚老人和照看孩子等,发挥了社会支持,安定人心的作用。

(三)过渡安置阶段

学校陆续开始复学复课,心理援助需求量很大。处于待命状态的心理援助组织,主动通过灾区师生心理援助协调机制和联络人渠道获得需求信息,在统一协调下,对接受心理援助的学校积极开展专业服务。心理援助组织和人员按照《雅安市灾后师生心理援助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一个心理援助组织定点相关学校,工作时间在一周以上,克服了“5·12”灾后不同的心理援助组织对同一所学校,相同的学生进行重复的心理辅导的弊端,避免对学生造成多次心理伤害。同时,不少心理援助组织还与受援学校建立起了中长期工作目标关系,以保障心理援助的持续性与有效性。

三、灾后师生心理援助后续建议

为帮助灾区师生尽快摆脱地震灾害造成的心理阴影,重塑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借鉴“5·12”汶川心理援助经验,根据灾后不同阶段师生心理发展状况,特提出灾后师生心理援助后续建议:

(一)重视对心理受创教师(校长)开展康复培训

地震发生后,灾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坚守岗位,积极投身抢险救灾和过渡安置工作,为确保学校安全复课和尽快让孩子们走出心理阴影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然而,经历了抢险救灾、复学复课繁重工作的灾区教师(校长)也已身心俱疲,对灾区广大教师(校长)进行科学有效的灾后心理援助显得非常必要。“5·12”汶川地震灾难及国内外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重大灾害性事件由于具有突发性和紧急性,会造成人的心理失衡,产生心理危机。尤其是有亲人、学生伤亡的情况下,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心理干预与疏导,必将会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重大的影响,影响身心健康,进而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通过康复培训计划的实施,促进灾区中小学教师掌握心理康复教育的知识和方法,提高他们自身心理康复能力及帮助学生康复的能力,是促进灾区学校心理康复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续、有效开展的重要措施。

(二)学校要组织开展学生喜爱的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芦山强烈地震对学生的心理冲击明显,与汶川地震等灾难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具有相似性。与学生交谈中,学生常常自述“当我想起或听别人说到地震的时候会感到难过”、“很难集中注意力”、“记忆力下降”、“对过去经常做的事明显失去兴趣”等,感觉“焦躁不安”、“容易发火”等,情绪波动非常明显。加之复学复课阶段,学生多在板房学习;家庭房屋受损,时有余震,学生多住在板房或帐篷里。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与灾前存在较大差异。对学校而言,首要任务是平复学生心理。学校要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运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创伤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如音乐、绘画、体育、游戏、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角色扮演、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帮助学生积极地面对并转化灾后的各种负面情绪,学习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正确地认识、评价并悦纳自我,发现自己身上的正向心理资源,重建对自我和生活的自信心,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重建良好的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坦然面对灾难,发现生命的积极意义,珍惜每一天的生活;更懂得关爱自己和他人,学习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学生获得正能量,进而摆脱地震带来的心理阴影,逐渐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三)注重建立灾后学校心理援助长效工作机制

篇7

我们认为,学校心理键康教育的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

1、治疗性的,或叫补救性的。即如果学生真正有了某种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

必须进行及时的治疗与补救。

2、预防性的。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根据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困惑及时向他们介绍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并提供有效的帮助,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以维护和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

3、发展性的。即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强调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发展他们的心理机能,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促进心理全面的发展。一些学校和心理辅导教师将主要的目标集中在第一个层次上,即治疗性的或补救性的目标上。一些新闻媒体为了追求报道的新奇性也常常将极少数真正有心理疾病的同学及心理辅导教师对其辅导的过程与成效作重点的报道与宣传。在几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学校心理锥康教育的目标应以预防性和发展性的目标为主。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积极向上的、活泼可爱的、心理正常、健康的学生。因此,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的服务对象与神经科医生的服务对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面对的是病人,心理辅导老师面对的是学生,是正常人。当然,治疗性的目标毕竟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这就要求心理辅导教师懂得一些精神医学知识,能鉴别出极少数学生是否真正产生了某种心理疾病。如真正出现了心理疾病与障碍需要与医学模式配合或依靠医学模式进行及时的治疗与补救。但这一目标不能做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

二、在确定心理教育内容时,要寻找科学的依据。

(一)学校心理教育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心育目标的具体化。因此,内容的确定,应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为直接依据。如果将治疗性或补救性的目标做为心理键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就势必将学生视为不正常的“病人"进行教育与治疗,这显然是不科学的。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强调教育发展的模式。应具有四个方面的主要特点:(1)以积极向上的中学生为其主要对象;(2)强调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强调个人的力量和价值;份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困惑,及时对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4)教会他们模仿某些策略和新的行为,最大限度地发展他们的心理机能,促进内在潜力的开发,加速实现学生个体的社会化。

(二)学生的年龄特点。即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南京师范大学班华教授主编的《心育论》中,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1、学习心理的指导。学习是儿童、青少年的主要任务,也是学生、教师、家长最为关心的事。学习任务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目的的实现。其基本内容为: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并掌握有关的学习心理知识,依据学习烧律组织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开发思维潜力,提高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加强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等。

2、情感教育。一个人的情感是构成人格稳定而独特的心理因素。通过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其基本内容为:培养良好的情绪自制力、良好的情感品德和培养起高级的社会性情操。

3、性心理教育。个体从儿童期到青少年期,学生伴随着生理发展,性逐渐成熟,为性心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儿童期的教育内容主要有性别的不同教育,帮助儿童正确认识性器官及其功能,防止形成性神秘心理,以适当的方式科学地回答孩子对性方面提出的问题,把孩子的好奇心转化为科学的认识。在中学阶段的主要内容为:性生理教育、性心理卫生教育与指导及性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克制力,帮助他们培养广泛的兴趣,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用理智支配、指导情感。

4、人际关系的指导。儿童、青少年非常重视同学间的友谊,也渴望得到师爱、父母之爱,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其基本内容为: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态度,有较强的人际关系知觉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5、健全性格的培养。性格是一个人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良好的性格对学习、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内容包括:培养学生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良好态度,培养良好的性格、情绪、意志和理智品质,矫正性格上某些不良品质。

6、耐挫能力的培养。其内容包括:怎样辩证地对待挫折、怎样培养对挫折的容忍力和超越力,并学会处理挫折的技巧和方法。

7、自我心理修养的指导。心理教育过程不仅仅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的过程,而且是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过程。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不仅仅是一些心理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修养的能力。自我心理修养的内容包括:认知方面的自我心理修养〈如提高学生对自身感翔和认识的能力〉、情感方面的自我心理修养〈如培养积极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克服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情感等〉、意志方面的自我心理修养〈知培养自身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等〉、性格方面的自我心理修养〈如自觉塑造自身的良好性格,克服并矫正不良性格〉等等。

以上心理教育内容的体系主要是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确定的。在几年的心理教育实践中我们认为,要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还必须结合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特点。

(三)结合本地区、本学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

每个地区或每所学校的学生除了具有该年龄段共有的心理特征外,还有一些较独特的心理特点。例如,我校(南京市金陵中学)是一所省重点中学,在确定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我们先后通过问卷调查、与班主任交谈、与学生座谈、坚持读学生的周记、让学生提建议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困惑。现在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为:

1、学会适应新环境。我校是一所省重点中学,考入我校的高中生,大多是原初中的佼佼者,他们经常受到老师的褒扬、同学们的赞誉。现在他们的环镜变了,地位变了:原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现在落后到几十名;原来在班上是班干部,现在成了“普通百姓"。多数同学处在压抑、苦闷之中。结合学生的这种心理,我们设置了这顶内容,帮助他们懂得怎样看待这种环境、地位的变化,怎样适应新的环境。

2、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中学生正处于“第二自我发现期",他们经常思考的问题是:我是怎样一个人呢?我在老师的心目中怎么样呢?同学、老师会怎样评价我呢?等等。他们渴望了解自我,发现自我。结合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我们向他们介绍了解自己的方法,了解自己的气质类型与性格特征,并学会做气质的主人及塑造良好的性格,还提供有关的量表与测试。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存在着特点和差异的。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找出自己的不足,从而积,极地塑造自我。

3、挖掘潜力,学会学习。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心理压力及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学习的压力。因此,教会学生学习尤其重要。在这一部分内容中,主要介绍科学学习方法的几个环节、记忆技巧、注意规律与思维方法和个体的生理节律等等。使学生知道怎样科学的安排时间,怎样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4、学会调节、控制情绪。主要介绍保持愉悦情绪的重要性、健康情绪的标准、情绪表达的正确方式和调节情绪的方法,如何对待挫折,尤其是在学习中如何消除紧张情绪,帮助学生调整学习,心态,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5、学会交往。着重介绍交往的准则,人际沟通的模式与技巧,使他们学会扮演生活中不同的角色,促进学生乐于交往,善于交往。

6、应试心理与技巧。主要介绍应考前、应考中及应考后应具有的心理素质及调节方法和考场上的答题技巧。

7、文理分科指导。高一即将结束时,学生将面临文理分科的问题,究竟学文还是学理,许多同学拿不定主意。在这一单元,着重介绍学科、职业与兴趣、职业与能力、职业与气质、性格,并通过专业兴趣自评量表与职业兴趣自评量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与特长,使他们能平静地对待一切,在人生的重要关口做出较科学的选择。

以上内容体系的第一单元“学会适应新环境”、第三单元“挖掘潜力,学会学习”、第六单元“应试心理与技巧”主要是根据我校学生较突出的心理问题来确定的。第七单元“文理分科指导”是根据高一年级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确定的。在这一体系中我们未涉及“异往”与“早恋”的内容,因为我校的绝大多数学生将主要的或全部的精力放在了学习上,早恋问题只是极个别的现象。因此,在绝大多数学生未考虑该问题时提出这一问题反而会引起有些同学的关注。总之,心理健康教育要突出实效性必须结合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

三、关于心理教育课教学形式上的探讨。

心理健康指导课不同于心理学理论课,因为它不仅仅是定义、概念和心理学理论的讲授,心理健康指导课也不同于游戏与活动,因为它不仅仅是只让学生在游戏或活动中进行情绪体验,而没有“知”的指导。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需要“晚之以理、功之以情、导之以行”,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也同样需要“晓之以理、功之以情、导之以行”。所以在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只注重“理”的讲授、只注重“情”的体验或只注重“行”的训练都是片面的。因此在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需将“知、情、行”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几年的实践中,我们除了运用传统的讲授方法介绍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外,还创设了各种情境性的活动,提供给学生许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情绪体验与具体行动中受到感染和锻炼。其具体方法是:

1、情景体验法。即给学生提供一种情景或氛围,让他们从中有所感受和体验。如在讲完赞扬别人的技巧后,每位同学发一张用彩笔写好的“请你珍存”的纸卡,让学生离开座位去寻找对象,互相写赞扬对方的话。然后请部分同学到前面宣读。同学们在宣读的过程中,无形中就受到了情境的感染和鼓舞,从情感上得到升华。

2、角色扮演法。结合,教学内容,我们经常让学生准备小品表演与即兴表演,使学生体验所扮演角色的情绪,并学会扮演角色的行为技巧。

3、讨论分析法。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个人看法,集思广益,相互学习。

篇8

在学校教学过程中,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决定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而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学习效果。因此,班导师可以通过不定期的随堂听课等措施对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学习状态进行深入调研,并根据实际情况有的放矢调整班级学生工作策略,以便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通过长期观察、调研与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其中一部分高职学生对所学专业比较认可,能够积极主动的思考,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去,这些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有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然而大部分高职生由于知识基础和学习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对所学专业特别是理论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出现逃课、偏课、上课睡觉等消极表现,这些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由此,学生的课程学习表现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造成存在消极现象的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被动状态。

2 高职学生学习表现的成因分析

2.1 教学对象主观认识的误区和不足

(1)缺乏对所学知识重要性的认知。调查显示,凡是认为本专业学习对将来从事的工作有用或比较有用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上都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有些学生,认为毕业后主要从事技术类和操作性工作,从而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比较突出,这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这一道理,因此在参与理论学习中容易产生上述消极现象。

(2)对所学专业的职业发展前景认识不足。大部分高职学生对自身专业和所受教育的前景并不完全了解。而学习动机、目的、信心和习惯的形成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来自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之间的“交叉感染”。比较而言,高职学生更容易接受社会和媒体的暗示,而忽略或抵触学校和家庭的正面教育,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自我管理能力较差。高职学生的年龄阶段正处于精力旺盛期,尽管他们的身心发展已经跨入成年期,但其自我约束能力却明显低于成人。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自律行为。虽然班导师对其及时进行帮助和指导之后会有一定程度的好转,但学生表现的反复性较大,时效性较差,这也是高职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消极表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2.2 客观偶然因素

学生的学习表现也受到偶然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往往是突发的,只是由于某些原因偶尔出现。例如生理周期的影响、家庭突发事件等原因,都会影响到学生的生活情绪。这些因素是不可避免的,但对学生整体学习效果的影响所占比重不大。

3 规范引导与具体措施

3.1 加强思政教育,转变学生的认知观念

提高学生对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认知程度。对于培养对象而言,如何在思政教育过程中结合各专业特色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准确定位自己的人生,建立一套全面、系统且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学业指导体系,最大限度地提高规划者的人生事业发展效率。让学生认清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所在,克服迷茫困惑和盲目随众的行为,从而促使学生自觉产生“我要学习”的学习动机,提升学习主动性。

3.2 重视班团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干部“标杆”作用

班团干部队伍建设是班级氛围建设的基础和“灵魂”。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对于班团干部,不能只是“使(下转第197页)(上接第177页)用”,更多的应对其进行教育、指导和培养。引导学生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鼓励学生既要大胆工作、以身作则,又要注重工作方法与技巧。对学生干部在工作上出现的失误要给予宽容、鼓励和帮助。坚持定期组织班团干部学习、交流,总结班级管理心得体会,有效推动班团干部晋升与发展平台的创建,充分发挥干部“标杆”作用,促进整个班级的班风、学风建设。

3.3 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格魅力的塑造

在开展班级工作过程中,时常会遇到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问题。甚至有些学生在心理意识、认知、情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心理上的偏差。

对于学生个的处理,我们应准确分析学生的心理态势,及时把握处置时机。当一个学生在产生心理异常的同时,常常带有消极的心理定势。表现出情绪激动、内心急剧矛盾、人生发展失去了航标、对教育者怀有戒备心理,然而此时恰是他们最需要帮助与扶持的时候。在此情况下,班导师第一时间出现在学生身边,认真听取学生自述并给予其申辩的机会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班导师在协助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多方了解学生综合情况、掌握学生心理动态、积极宣传心理卫生知识、及时阻止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逐渐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3.4 尊重学生,形成内在约束力

高职学生心智逐渐成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他们既具有“向师性”,又具有“独立性”。因此,与其直接批评学生往往不如运用事实、说理及民主讨论方式教育学生所产生的效果明显。在指导中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这是改善教、学关系的一个有效途径,对于学生人格上的尊重将在他们内心形成一种强烈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会使学生形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有利于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

篇9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 大学生亚健康心理 调节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历来重视音乐与人生、人与社会关系。与西方音乐追求对比和矛盾冲突、斗争相比,中国传统音乐千百年来始终崇尚的是“和”,这与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有着直接关系。在中国古代,“乐”从一开始就是与“礼”捆绑在一起,作为反映为“礼”的封建等级制度的调和剂而存在。“礼”强调的是“异”,而“乐”强调“和”,“乐”之“和”就是为了消除由“礼”之“异”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使人们在“乐”的熏陶中心甘情愿的接受“礼”的制约,从而达到“音和―心和―人和―政和”的境界 。要达到上述目的,不论是在音乐创作、表现还是接受活动中,中国传统音乐向来以“中和之美”为最核心的标准,作品意蕴大多刚柔兼备,情感力度适中,具有含蓄、典雅、静穆等特性,崇尚和谐、自然,不追求强烈。即便在当今社会,以“和”为美的中国传统音乐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当前在高校中,大学生由于遭遇失恋、学业和就业压力以及家庭贫富差距等现实问题,容易引发压抑、焦虑、孤僻、自卑、嫉妒、过度愤怒等不良情绪,直接导致亚健康心理状态的出现。①关于亚健康心理状态,究其本质也是一种“失和”的心理状态。本文要探讨的是通过以“和”为内涵的中国传统音乐对大学生施以心理干预治疗,使得他们的内心由“不和”转为“和”,即通过中国传统音乐来改善大学生亚健康心理状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一、五音疗疾

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阐述了五行音乐治疗的原理,把五音和五行、五脏相配对,并指出了其间的对应关系,以此作为防治疾病的依据之一。《黄帝内经》记载“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又载“角为木音通于肝,徵为火音通于心,宫为土音通于脾,羽为水音通于肾。”阐明五音与五行相应,与五脏、五志相连。在此理论基础上,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角调音乐具有木气的属性,能防治气的内郁;徵调音乐具有火气的特征,有利防治气机的下陷;宫调音乐具有土气的特性,以利防治气的升降紊乱;商调音乐具备金气的特点,以防治气的耗散;羽调音乐为水气的体现,利于防治气的上逆或过分上炎。《皇帝内经》中还记载:“宫音悠扬谐和,助脾健运,旺盛食欲;商音铿锵肃劲,善制躁怒,使人安宁;角音调畅平和,善消忧郁,助人入眠;徵音抑扬咏越,通调血脉,抖擞精神;羽音柔和透彻,发人遐思,启迪心灵”。这说明不同调式的音乐不但对人体的脏腑有相应的影响, 还可以调节人的情志。 根据中国传统医学,五行、五音、五脏及五志的对应关系如下:

实际上,按照现代医学的解释,是因为人体是由许多有规律的、 协调振动的系统所组成,诸如:大脑的电波运动、心脏的搏动、肺部的收缩、肠胃的蠕动和自律的神经活动等,都是有着一定节奏和频率的。当有着一定频率的音乐节奏与人体内部器官的振动节奏相吻合时, 就能够产生同步共振作用, 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根据以上理论,对于大学生的各种亚健康心理特征,我们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音乐干预治疗。如“过度愤怒”在五行中属“木”,这类人性格耿直,但是遇事不冷静,容易发怒。对于这类学生,应多听角调式音乐,如《月儿高》,此类乐曲生气蓬勃,清澈馨香,如暖流温心,清风入梦,能让人心境趋向宁静平和,缓和暴怒的情绪。 自卑的人稍遇挫折就灰心丧气,失去信心,可以多听徵调音乐,如《紫竹调》,《百鸟朝凤》等乐曲。 徵调音乐热烈欢快,活泼轻松,构成层次分明,能使人奋发向上。“压抑”、“孤僻”在五行中属“土”,这些人多思多虑,多愁善感,又不愿与人交流,因此不良情绪长期累积于心形成抑郁,多造成食欲不振。这类人平时应多听宫调式乐曲,如《良宵》,宫调式乐曲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能使人的思绪得以排解,恢复旺盛的食欲。“焦虑”属于五行中的“水”,这类人总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过分担心或烦恼,应多听羽调式的音乐,羽调式音乐风格清纯柔美,如大自然中的行云流水,能够平和人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推荐乐曲《阳关三叠》。“忧伤”、“悲哀”在五行中属“金”, 在人们悲痛欲绝、欲哭不能的情况下,可以先通过商调式引导排遣。商调式乐曲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如《春江花月夜》等,能使人及时发泄心头悲痛,防止悲伤的情绪压抑于内心而产生抑郁。当患者能够畅快淋漓地哭出来之后,则可转听徵调式音乐,如《百鸟朝凤》,其旋律轻松愉快、活泼,能补心平肺,使患者摆脱悲伤与痛苦。 要说明的是,以上推荐乐曲中有部分乐曲并不只有单一调式,而是多种调式交替,所以在选择乐曲的时候可以根据接受者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耿元卿博士以该校22名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并予以五行音乐进行干预。试验音乐选用台湾风潮唱片公司出版的《易经五行疗效音乐》,根据实验对象的心理亚健康的表现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音乐,并开出音乐处方。试验结果说明,五行音乐能有效地控制不良情绪,显著改善焦虑、抑郁等心理亚健康状态,甚至对消化不良、睡眠障碍、疼痛等躯体亚健康症状的改善也有良好的康复作用。其中,发生显著改善的包括“焦虑”、“抑郁”、“强迫”的心理亚健康因子,得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

二、情绪引导

针对不同的亚健康心理,对大学生采用传统音乐治疗,是单纯通过听音乐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它与一般欣赏娱乐性音乐有原则区别。它是根据患者所患心理疾病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音乐对患者进行情绪引导,使人体机能和心理得到相应的治疗,可治疗情绪不安、精神抑郁、神经衰弱、失眠、胃肠功能紊乱等病症。选曲原则,既可以用“正治――情绪疏导法”也可以用“反治――情绪中和法”。

“反治――情绪中和法”是比较常用的方法。即采用与听者情绪相反的音乐使其过分的某种情绪得以中和。在中国古代,人们都认为古琴音乐平和悠远,能调畅人的情志,令人消愁解闷,心绪安宁,胸襟开阔,乐观豁达。欧阳修在《送杨序》中写道:“余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之在其体也。”在文中欧阳修自述曾经患有“幽忧之疾”,多方求医无效。后来欧阳修向好友孙道滋学琴,只要抚弄琴弦,投入到琴声中去,他便万事离心,烦恼尽除,不觉间抑郁症竟痊愈。宫音属古代五声之一, 归脾, 脾主思, 思可解忧, 宫调式乐曲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故以宫音醒脾而解忧为最佳。因此,在治疗大学生亚健康心理时,我们可以采用与听者情绪相反的乐曲来中和其过分的情绪。如让情绪过于兴奋者(如易怒、失眠者)听平和忧伤的乐曲,使其过于兴奋的情绪得以中和,恢复平静。或是让情绪萎靡不振者(如抑郁症患者)听欢快活泼、情绪明朗、令人振奋的乐曲,使其低糜的情绪得以中和,恢复积极的心态。

此外,“正治――情绪疏导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我国传统医学在使用音乐进行情志治疗时,认同“物极必反”,即某种情绪在音乐的支配下,达到顶峰时,会出现一个向相反情绪转化的时刻,而这一时刻,正是患者感到畅快的时刻。如辽代契丹族医生耶鲁敌律, 对宰相夫人( 枢密使妻) 的顽疾怪病( 沉疴) , 认为是“ 心有蓄热,非药石能及, 当以‘意疗’ , 因其聩, 聒之使狂, 用泄其毒则可。于是令大击钲鼓于前, 翌日果狂, 叫呼怒骂, 力极而止, 遂愈”( 《辽史・耶鲁敌律传》)。 对于这种蓄热, 要使它发泄出来才能愈, 就布置行军的钲鼓, 大击大擂 , 造成令人难耐的噪声, 激怒患者发狂, 将患者推向极端, 从而通过声音发泄震荡, 吐出怒气。 从心理动力学观点来说, 使气得以发泄而治病。 泄出心中蓄热, 病就好了。因此,在面对亚健康心理的大学生时,我们可以采用与其情绪相同的乐曲,帮助听者宣泄过多的不良情绪。例如让悲伤抑郁者听大悲的乐曲,激起他强烈的情感共鸣,能够促其大哭更好,使听者将积郁于心的忧伤情绪全部释放出来,从而带走悲伤。或对过度兴奋者(失眠、易怒、暴躁者)给予以振奋的音乐,使他更加兴奋,稍许,待他情绪宣泄殆尽感到疲劳时,再抓住时机给以有镇静效果的乐曲,最终使其亢阳兴奋的状态得到化解,气血回复平衡,心中平和自然显现。

结语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概念也给予了严格的定义:“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和不正常的现象存在,进而还指每个人在生理方面、心理方面以及社会行为方面能保持最佳、最高的状态。”从这个定义可见,完整的健康概念包括了三个部分:没有疾病的身体、以愉快为主的心理状态和能够承担自己的角色责任的行为能力。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危害性多年来一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很多情况下心理亚健康状态对他们的影响比躯体疾病要大得多。我们可以举出无数个象霍金、张海迪这样身体患有严重疾病,但却能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做出卓越成绩的事例,但对一个心理亚健康状态者而言,却很难指望其能够有所作为,甚至无法正常学习和工作。有研究显示,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辍学、失业、失恋、家庭矛盾、离婚和人际关系纠纷等生活事件的直接原因就是心理亚健康状态。但是大多心理亚健康状态是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得到改善的。据统计,30%多的心理亚健康状态者经过一般的心理咨询就获得有益的改善,70%多的心理亚健康状态者经过系统心理治疗走出了心理痛苦的阴影。清代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说 : “七情之病,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明确指出了音乐对于人的心理疾病的疗效有时候甚至强于药物治疗。中国传统音乐本身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和”的特质,对于“失和”的亚健康心理恢复“平和”有着显著的治疗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我国传统音乐和医学,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治疗,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对于广大音乐教育者和医学工作者来说都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注释:

①亚健康状态是人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低水平的功能状态。心理亚健康是亚健康状态的一个亚型,介于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如不引起重视可能发展为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

参考文献:

[1]边江红.古琴音乐疗法概况及其对中风后抑郁症的治疗浅析[J].湖南中医杂志,2012,28(4):144-145 .

篇10

关键词:小学心理活动课 品德教育 融入

一、问题的提出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是指中小学各学科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学科教学是中小学校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学科教学中加强德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小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主要活动是课堂教学,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全面发展主要是在各学科的学习和实践活动过程中实现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是遵循“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的必然要求。

心理活动课是以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为立足点,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为主线,以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择业辅导为主要内容,通过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讨论分析等多种形式的系列辅导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观念,树立理性的价值观,增强其情绪调控能力和耐挫能力,具有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活动课程。它是一门新兴的、开放性的不断发展的门类。

在小学,很多学校已经将心理活动课作为一门课程纳入课表,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各种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培养、训练,使学生心理品质受到实际锻炼和切实提高。遵循教学具有教育性的原则,心理活动课在承担着帮助学生健康地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完善自己,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培养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健康情绪等的同时,也担负着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这种任务是隐性的,润物细无声的。那么如何在有效完成心理活动课任务的同时加强或有效地融入品德教育呢?笔者结合实际谈谈我们的实践与研究。

二、概念的界定

1.对品德概念的认识

品德是道德品质这一伦理学概念的俗称,也可叫做德性。所谓品德,是指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人的品德与道德行为是密切联系的。在现实生活中,一定的道德行为总是以一定的品德为基础的,而人们的品德又总是由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体现出来的。道德行为是品德的基础。没有一定的道德行为积累,就不可能形成品德,道德行为是品德的客观内容,品德是道德行为的综合表现。心理活动课因其内容的丰富性、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为其融入品德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2.对心理活动课的认识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孩子的身心发展有两个阶段,一是从他律到自律的阶段,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没有是非、羞耻的观念,成年人逐渐告诉他什么是美的、丑的、对的、错的。他在做某事时,做得好就获得鼓励,做得不好就会受批评,这是形成健康心理的强化过程。另一种是学习,是从父母、大众传播、同龄伙伴中学习,形成道德品质的过程。当孩子长大,他会把成人灌输的行为准则作为自己的规范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再后来他就能用这些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能够自律了。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也就是说少年时期通过教育培养的良好心理品质,犹如天生自然一样。这就决定了开展小学生心理活动课的必要性。

小学心理活动课是指按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各种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培养、训练,使学生心理品质受到实际锻炼并得到切实提高的课程。 它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以正面教育为主的活动课程,辅导目标重在发展、预防。

心理活动课作为一门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目的专一。心理活动课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调适自己的情绪。第二,以学生活动为主。强调的是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进行体验、感受,以提高心理素质。第三,有一定的系统性。作为一门课程,心理活动课有自身的目标、计划和固定的内容,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活动。

三、发挥课堂教学优势,从实施途径上融入品德教育

利用心理活动课学科特有的优势,我们从途径层面上进行了尝试与实践。

(一) 以内容为切入口融入品德教育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为全体学生服务,要能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体的和谐发展。

小学心理活动课主要以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择业辅导为主要内容。而按照《小学德育纲要》内容,在小学德育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思想品德基础。为此,为了有效地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同时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我们要求教师在设计活动内容时既要考虑全体学生的共同需要及共性问题,同时要体现出阶段性特点,符合其心理发展规律。如一、二年级活动应突出学校适应和学习兴趣培养;三、四年级则突出学习习惯养成和人际交往;五、六年级突出情绪、品德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从内容上,两者本身就有相互交叉的部分,比如,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和品格等内容就具有一致性。这些内容既是心理活动课应该完成的,同时也是德育目标要求小学阶段应让学生努力做到的。

有效内容的选择与落实,不仅促进了学生健全人格、良好个性的培养和塑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德,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二) 以环节结构为切入口融入品德教育

美国实用主义心理学家杜威认为,儿童的成长就是个体的经验由变坏变好的过程。学生的自我体验包括情感体验、价值体验和行动体验。这些自我体验可以通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创设一定的情景,营造一定的氛围来实现。为了有效地实现活动目标,我们要求心理教师在每一节课环节结构的设计上通过“活动区、明理区、互动区、实践区”的结构形式,来有效地完成活动目标的。

1.活动区:通过小游戏等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体验到某些情感或理解某些道理;设计或创造出学生生活中某种情景和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此情此景中亲身体验、表明态度,从而得到某种认识、启示和教育,改变态度和行为。

2.明理区:通常是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加以引导, 让学生充分感悟。体验与感悟是心理课常用的方法,让学生充分体验,达到育人的作用,学生在明白事理的同时,自我认识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如针对有的小学生在公共汽车上大声喧哗,旁若无人;有的小学生在公共绿地摘花摘叶,乱扔垃圾;有的小学生在广场路边胡乱拥挤,不守秩序;有的小学生在排队场合加塞儿,一拥而上等现象,在心理活动课中,教师通过例举大量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实例,让学生分辨出什么是真诚?什么是正直?什么是公共道德等,学生在分辨是非的同时,思想品质也得到了升华!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功效。

3.互助区: 同学之间结合实际分析自身情况,形成自我认识,提高自我认知能力等。在如在学校生活中,小学生很难控制自己的意识和行为,在活动内容安排上老师们可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思想倾向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们自己辩论,自己反思,自己感悟,自己反省……

在相互分析、辩论中纠正自己的不良倾向,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习惯。

4.实践区: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体验,感悟,达到自我提升之目的。

当然,这几个环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一定要按此顺序操作,环节可根据具体的内容教师进行调控安排。各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的关系。学生在其中体验、感悟,促进了自我感悟、自我反思水平的提高,从而也有利于学生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并逐渐内化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

(三) 以方式方法为切入口融入品德教育

小学心理活动课由于其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它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多样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就为融入提供了宽阔的空间。

1.情境式。教师创设某种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此情况下表明态度、采取行动。如“盲人过街”的活动,通过让学生帮助盲童过街的哑剧表演,强化学生助人为乐的观念,诱导类似的行为和美德。

2.训练式。如为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师按某种操作要求由教师对学生进行重复训练。如“学会倾听练习”、“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发散思维训练”等活动。

3.游戏式。教师设计精简、短小的游戏进行教学活动,活动内容和目的通过游戏活动来实现,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快乐、得到教育和得到心灵上的启示。如“二人三腿比赛”“双人单脚跨绳赛”等就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助的优良品质。

4.辨析式。对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似是而非或者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辨析。如“谁是谁非”的活动对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提高道德水平就有促进作用。

在心理活动课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组织不同的形式,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除了运用常见的讲授法、自述法、讨论法外,还可以运用训练法、表演法等。

训练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练习、实践、锻炼的方法。如注意力训练、意志训练和行为训练等。

表演法。在活动中让学生扮演或模仿一些角色,重演部分场景,使学生以角色的身份,充分表露自己或角色的认知、情感、人际关系、内心冲突等心理问题,以达到渲泄情感、消除压力,克服羞怯和自卑心理,提高交往能力的目的。

(四) 以改进人际关系为切入口融入品德教育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友好和谐的课堂气氛,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是搞好教育的首要条件。心理教育更是如此。在心理活动中,教师要明确认识到:自己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学生也需要被尊重和接纳,只有在尊重、接纳、民主和谐的人际环境中,学生才能自主地、有安全感地成长。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要寓理以情,以情动人;要借助环境的陶冶,情景的感染,活动的激励,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认识自我、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并解决自己成长中的各种问题,诸如学习、交往、情绪调适、理想抱负等。这种能力的获得,并不是靠教育者的灌输和说教,而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只有经过自我探索,才会获得经验,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良好的师生和生生人际关系,为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打下了基础。新型的人际关系让学生感到心情的放松,学生在教师鼓励的言语与行为下,促进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良好道德品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四种关系并不是独立的,要想达到目的,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预设,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 加以融入。一节活动课中,可能同时可以用上,需要教师高超的课堂教学能力。而有些教学内容本身就包含品德内容,教师只要在过程教学中就很好体现。而有的心理活动课内容不包含,就需要教师采取人际关系等方面加以研究与提炼。总之,只要有心,教师一定会找到融入的突破点。

四、学生在实践、体验、感悟中促进了健全人格的形式与发展,良好的品德修养逐步养成

1.心理活动课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个体的心理发展为目标,以活动为中介,以个体的经验为载体,通过学生的参与、体验和感悟,让学生在活动的展开过程中认识自己、发展潜能、获得自助能力,真正激发了学生自求发展的积极性,学生在获得自助能力的同时,必然带动良好品德的形成与促进。

2.我们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特别是让那些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看到了希望,拾起了前进的勇气。

3.加快了学生道德品质内化的进程。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是靠说教而成,学生只有经历了内心的冲突,在自我感悟与体验中才能将品德要素转化成自身行为的一部分。

五、参考文献

【1】吴发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作与管理 【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任俊.积极心理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3】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