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的原则范文
时间:2023-06-22 09:48: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德育的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学校影响未来,德育引导人生。德育品牌建设关乎学校和学生未来的发展。中小学德育特色品牌建设,不只是一种特色创建活动,更是一个品牌文化培育与创新发展的过程。一所学校要真正建立和形成一个德育品牌,既要树立明确的德育品牌培育的目标取向,也要确定德育品牌培育的价值引领原则。
一、学校德育品牌培育的目标取向
中小学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学校当以学生发展为本。在中小学德育品牌的创建与培育、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要自始至终将“发展为本”的核心主题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进去,并自觉而主动地落实到促进德育发展、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三大发展目标上来。
(一)德育工作目标取向
众所周知,在诸育中,德育为先。然而,在以升学为导向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常常本末倒置,德育经常被当作服务生或保姆,人们只关注它为智育的辅助功能。
事实上,德育与智育的“正本”关系不是先后之别、轻重之分和主次之争的关系,而是融合互动、整体发展、相得益彰的关系。这是人的素质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综合性本质特征决定的。但是,实际工作中却一直是重智轻德、分数至上、升学为本,德育长期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德育经常处于无位、无力、无效、无为、无奈的“五无”状态,德育人怀抱的常常是不自信、不自豪、不自强的“三不”心态。因此,无论是重德厚德,还是尚德立德,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落实“德育首位”,更重要的是通过学校德育品牌培育,尚德以正教、正本以清源,真正发挥德育的价值导向功能,树立德育在学校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厘清、端正德育与智育的融合和互动发展关系,增强德育实效性,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学校发展目标取向
学校是教育的一种载体,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形式。但相对校长、教师、学生“流水的兵”式的成长性动态变化发展而言,学校是更为稳定的“铁打的I盘”。正因为如此,学校更需要内涵与品质发展,以求优质发展及与时俱进;更需要特色与创新发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基础教育阶段,基础性与普及性是基本的、共同的要求,然而偌大一个国家,41万多所中小学校,地情、校情各异,共同性显然不能模式化,更不可能千人一面。规范化发展与个性化发展,创新发展与特色发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才是实事求是的发展之道,才有利于发掘学校的优势资源,激发各自的动力与潜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笔者应邀为全国各地近300所中小学校的德育创新做设计,规划学校的特色发展,创建特色品牌发展模式,寻找特色兴校之路。我的体会是,学校德育品牌建设可以使质量高原期名校更上层楼、使曾经辉煌的学校再造辉煌、使徘徊不前的学校突破瓶颈、使排位居后的弱校绝处逢生。学校德育品牌建设是学校改进和发展的生长点。
(三)学生发展目标取向
立德树人是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学校德育的核心任务。对德育而言,创特色树品牌不是根本目的,立德树人才是根本目的。因此,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建设不能眼中只有特色品牌。相反,立足点、出发点、落脚点、归宿点都应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特色品牌只是载体而已。因此,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建设一定不能忘记立德树人的初心,一定要坚守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根本目的。无论是从德育特色品牌主题及核心理念的提炼与设计、目标愿景的提出与预期、内容体现的组织与规划,还是过程步骤的实施与调控,以及结果效果的实现与达成,都应该围绕正确引导中小学生发展,有效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生成以及知、情、意、行等各品德要素协同发展的目的而展开。
二、学校德育品牌培育的价值引领原则
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价值引领,德育的核心功能是价值导向,正知以正念,正念以正能,正能以正行,正行以正品。学校德育品牌培育同样要体现德育的根本目的和核心功能。不同的是,德育的目的和功能更多体现在引导中小学生的品德发展上,而德育品牌的目的与功能更主要体现在对学校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上。因此,在学校德育品牌培育过程中,其价值引领基本原则具体体现为文化构建与精神引领、校本传承与创新发展、自我完善与共生发展三个方面。
(一)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
学校德育品牌培育过程是价值引领与文化构建相整合的过程,是德育特色创新与学校文化营造相融合的过程。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是价值引领的第一原则,是价值引领在德育品牌培育上的主要形式,基本内容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的核心是理念体系的整体营造。学校德育品牌的培育,主要是学校德育特色文化体系的整体营造,可以开展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系建设,也可以进行显性文化、隐性文化和潜在文化体系营造,还可以实施理念文化、视觉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识别系统构建。针对学校教育和师生互动交流的特点,学校德育特色文化体系构建应着力于校园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班级文化、家校文化等具有内在关联性的体系的建设,尤其是围绕特色品牌创建的核心理念,进行诗意校园、校本课程、友好课堂、和谐班级、共育家校五大特色主题文化的整体营造,合力形成、共同促进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建设。
第二,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的关键在于学校精神的树立。一所学校“学校精神”的树立,从内涵上说,是确立一个愿景以明确学校发展目标,形成一种理念以凝聚共同价值追求,建立一种信念以唤醒立德树人情怀,设立一个支点以激发学校教育团队智慧,经历一个过程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实践经验证明,学校精神的树立是学校德育品牌培育的杠杆点。学校精神可以通过办学理念、教育愿景、育人理念,尤其是校训体现出来。如,承德小学校训是“承天之德正己之行”,推行“正行教育”;康有为纪念小学校训是“立社会志做有为人”,推行“有为教育”;顺德一中校训是“以学为本学以致远”,推行“学本教育”。
第三,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与品牌发展一般有三种相互关联的控制方式:由标准控制的外推式发展、由愿景控制的内生式发展和由联系控制的共生式发展。外推式发展偏重于规划引领,内生式发展注重内动生成,共生式发展侧重互动促进。
学校德育品牌创建三种发展方式不可偏废。然而,就德育品牌的生命力及其对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来说,更应强化内生式发展,激发内动力,真正发挥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的作用,助力学校内生发展的价值和作用。
(二)校本传承与创新发展
学校德育品牌建设不是一种凭空的设想,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不是为了特色而创特色的德育活动。学校德育品牌培育是一种校本发展研究、规划与行动,同时也是一种改进性、发展性的校本创新行为,着眼点是创特色品牌促学校内涵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着力点是挖特色资源炼核心主题营造学校文化。校本化、个性化与创新性、发展性是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的重要特征。因此,学校德育品牌培育要坚持校本传承与创新发展两大原则。
校本传承是在诊断、整理、挖掘学校德育特色资源基础上的文化延伸,目的是营造和形成学校的特色德育文化。学校德育特色资源包括校名、校训、德育传统等。校本传承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对校本特色资源的准确诊断,包括问题诊断、优势诊断和发展诊断,通过精确诊断把握优势特色资源的本质内涵而形成特色文化核心主题。以校名文化资源为例,我们根据金沙小学的校名中“金沙”闪亮的特质,Y合“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学校书香的特点,创建形成“自华教育”学校特色文化;依据里水中心小学校名的“里水内生,生生不息”原理构建“内生德育”模式;依据顺德李兆基中学的“顺李”成章之意蕴,构建学校遵循规律办学和助人“成章-成人-成才”的富有独特校本意义的“成章教育”体系。
创新发展是在对校本特色资源传承基础上的积极正确的价值追求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指向是创建正念、正向的学校德育品牌。创新发展是一种正面导向原则,树立积极向上的学校精神,传递德育的正能量。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可以进行平凡化精彩、不利转有利、消极变积极的正向性转化。例如,可以将学校的体育传统特色创新发展为德育特色品牌:可以将跆拳道特色发展为“乐道教育”(源自“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古语),将咏春拳特色打造为“自强教育”(源自黄飞鸿系列影片中的《男儿当自强》歌曲),将足球特色开展为“可能教育”(源自“足球是圆的,一切皆有可能”的观点),等等。
学校德育品牌培育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传承发展。坚持校本传承与创新发展原则,是提供促进学校德育品牌建立、形成和健康发展动力机制的有效保障。传承是对校本特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创新是对校本特色资源的挖掘与开发。传承与创新的目的是发展。因此,学校要在传承校本德育特色文化基础上,用创新发展的意识、思路来指导德育品牌培育主题理念的提炼和顶层规划的设计,进而整体而有序地构建形成学校德育品牌发展的模式体系。
(三)自我完善与共生发展
一直以来,人们大都把学校特色化建设看作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优、人优我变”的标新立异的过程,以致常常忽视品质性和根本性的文化内涵。从本质意义上说,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创建和培育是一个学校自我改进的创新发展过程,因此需要自我完善原则。同时,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对内,即学校内部及教育的其他各育,具有规范、导向、协同的作用;对外,即学校外部及其他同类甚至各级各类不同学校,具有应用、示范、推广价值和意义,因此需要坚持共生发展原则。
篇2
Liu Xia; Yang Fei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昆明 650217)
(Yunnan Land and Resources Vocational College,Kunming 650217,China)
摘要: 德育教育是高等职业院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方面。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虽是积极健康向上,但是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德育工作既具备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德育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工作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Abstract: Mor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which is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studying and all aspects of students' daily life. In recent years, mainstream of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tatu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ctive and upward, but the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ituations make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work possess favorable conditions and also face challenges. In face of the new situation and new condition, colleger's moral education work has a few weaknesses;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university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work is an extremely urgent important task.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 德育工作 原则 探讨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tudents; the moral education work; principle; explore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5-0264-02
0引言
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是培养国家宝贵人才的重要环节。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各方面对学生都有着很高的期望,对他们严格要求,希望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人才。但现实总不尽如人意,新入学的大学生由于从前成长的环境、教育、自我实践以及先天性遗传等因素的制约,造成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这就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采取不同方式,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工作。教师要对自己所培养、教育的对象――学生,有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浅显地总结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的状况,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德育工作原则作了简单的探讨。
1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状况
目前,对于高职学院专科类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成长基本定形的阶段,心理上尚待引导的重要时期,他们中有80%的普高生,剩下20%是由中专、技校和职高毕业升入专科学校的。同时,专科类高校的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也正是他们爱思考问题的时候,虽思考得简单,却也会触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的问题。此时,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应该做好学生思想的引导工作,以身立教,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入手,从细节着眼,做到为人师表。要明白“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的道理,利用的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师生共同去探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等等问题,为做好德育工作做好铺垫。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究竟有些什么特点呢?
1.1 思想活跃、勤于思考,但看问题片面,是非混乱他们强调“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世界”。但他们往往轻视理论学习,把胡思乱想作为思想解放,造成善恶不分,是非辨不清,从而做出错误的选择与决定。
1.2 好学上进,渴望成才,但又不稳定,目的欠明确他们深深领略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但又呈现出不稳定性,在成才途径上缺乏毅力,缺乏正确认识和崇高的自我奋斗精神。课程稍微难一点,就没兴趣,就说这门课与专业无关,不学了;去野外实习或顶岗实习,不是嫌脏就是嫌累,想着法偷懒。他们中大部人依赖父母和机遇,在学习与职业中片面强调个人利益,缺乏社会责任感。
1.3 主张自立,追求民主,社交欲望强烈,却盲目排他,择友标准欠明“自我尊重,要求自立”是21世纪青年学生的主旋律,但有些学生过高评价自己。主张自立,却拿着父母的钱乱花。追求民主却没有更深层次思考,看事物和现象绝对化,追求所谓的高度民主,却排斥民主集中。他们常常以强调自我尊重为名盲目排他,纪律观念淡薄,认为在社会上交朋友,那才叫成熟,这是我的自由,却无形中受到社会上一些流氓意识的熏染。
1.4 唯我独尊,缺乏感恩之心;想干事业,但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目前,所有高校的学生有很多独身子女,这些学生自私自利,只考虑自己,无关爱之心。笔者认为这种情况是因为学生认为“成果是属于自己”,与周围的人都没关系。不难看出学生唯我独尊的情况很普遍,他们没有怀着感恩之心去对待自己的父母、老师和周围的人。而且这些学生还想做一番事业,但劳动观念又淡薄,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据观察统计,学生不愿事是“打扫卫生”、“洗衣物”等小的事情,放假回家直接劳动力丧失。
1.5 渴望成熟,但是抗挫力低,行为幼稚进入大学后,脱离父母的孩子都认为自己是大人,很多事情能自己作主,但当自己的决定得到的结果不是预期的,就会觉得自己很笨很差。笔者所任班级的学生在计算机统考过级中有一名学生未通过考试,学生打电话给班主任,语气就像虚脱一样,表示自己心里难过,要回家。这一现象表现出一部分学生抗挫能力较低,有些不成熟。有了以上对学生行为、思想的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者才能对症下药,制定出相应的教育工作原则。相信这些原则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为教育者的工作带来方便。
2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遵循的原则探讨
“树人之要,德育为先;德育之要,养成为重。” 很明确要树人,先德育。笔者对德育工作应遵循的原则作了几点探讨,仅供读者参考。
2.1 知行统一的原则知行统一是培养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又要通过实践活动进行教育,既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又要求学生做出相应的行动,把认识和者者实践,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知行统一是社会主义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是培养学生形成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品质。在学校,大道理讲多了学生不爱听,只要教育工作者以身作责,正确引导告之学生在学校学习,第一要务就是学习,把学习任务当成起点,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同时注意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参加社会实践、社会生产劳动,经受锻炼,培养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2.2 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俗话说“百人百性”,因此教育者因从学生实际出发时行教育,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别特征和当前思想实际,提出教育的要求,确定教育的内容,运用教育的方法,避免“成人化”、“一般化”。加强学生管理工作,从实际出发。我们先要做到以下四个环节:第一,考虑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有规律从而使教育保持先进性和一贯性的同时,又随学生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加深和复杂化;第二,观察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教育的方式与要应因人而异;第三,了解当前学生的思想实际;第四,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做到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只有完成以上四个步骤,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真正地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
2.3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又各有其自身的特点。通过集体教育个别学生,又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影响集体,这就是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的辩证关系。常言道:“一个篱笆三个桩”、“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才能开动大帆船”。假如有同学遇到困难,作为教师要带动大家一起去帮助他,使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这样,活泼的同学更加开朗,性格孤僻的同学也已能慢慢走出自己的小圈子,那么整个集体就会变成一个健康向上的集体。
2.4 正面教育、积极引导的原则正面引导、说服教育是由德育工作性质决定的,对学生说服教育时,要辅之以纪律的约束,积极作好思想引导工作。青年学生处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积极上进,肯于思考、追求真理,模仿性强,可塑性大,但由于阅历浅,是非不分,常把冒险当勇敢,把谦虚谨慎当成胆小怕事,甚至个别学生沾上不良习气。因此对他们需要正面教育,指明方向,把“封闭式”教育变为“开放式”教育,做到“放中有防”,关键时仍要批评指导。同时注意树立榜样,表彰先进个人。作为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2.5 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有其新旧两方面的矛盾,形成为一系列的曲折的斗争。”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同时每个学生都有优缺点,有先进的,有落后的,他们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是在矛盾转化中实现的,我们要自觉地用矛盾转化和正面引导的原理,帮助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教育学生,就是使学生的缺点、落后的因素转化为优点和进步的因素,从而使先进的更先进,后进的变先进。贯彻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还应正确地对待先进的学生,要善于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及时得以纠正。
2.6 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的原则严格要求是要求学生遵循德育所提出的各种要求。尊重、信任学生是对学生的真诚关怀与爱护,信任他们的力量和能力,相信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不断进步。在教育过程中,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二者是相结合的,正如一个学生所说:不是我们做的不好,我们确确实实没犯大错,但操行分低于别人,心中也确实难过啊!而那些集体荣誉感强的学生更是不能忍受自己系或自己班的成绩比别人低。作为教师,基于尊重信任提出的严格要求,才能促进学生克服困难,自觉地履行所提的要求。尊重信任中的严格要求,是对学生的一种积极的鼓舞,使学生产生内在动力,在克服各种困难的事情中表现出坚强的毅力。
总之,学校是一个专门教育人的机构。正面教育和引导学生是教师的职责。学校和教师要经常地、主动地和家庭、社会有关团体取得联系,让他们了解学校的教育要求,协调和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争取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共同做好青年一代的教育工作。要明白德育教育是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全国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2010,5.
篇3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125-01
在学习一种外语时,如果不了解该语言的内部规则,那将影响学生准确地运用该语言进行交流。许多专家(如Cameron,2001)认为,即使在小学阶段,孩子也需要一些语法知识帮助他们牢固地、正确地掌握语言。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在小学阶段要进行一些简单的语法教学。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如何才能既保持孩子学习英语的热情,又让孩子掌握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枯燥的"语法知识呢?笔者去年有幸到英国学习三个月,了解了一些外国专家提倡的语法教学方法。我认为,根据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人为本",让小学语法教学生动起来,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Implicit(隐性原则)
在语法教学方面,外国教育专家提出了两种方法:"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显性语法教学)和"Implicit grammar teaching''(隐性语法教学)。前者侧重在教学中直接谈论语法规则,语法教学目的直接明显;后者则在教学中避免直接谈论所学的语法规则,主要通过情景让学生体验语言,通过对语言的交际性运用归纳出语法规则。"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需要运用抽象的思维能力,对智力还在发展的孩子采用"Implicit grammar teaching"的方法更为合适。不少教师的英语课堂枯燥乏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巩固所学的语法项目时,采用了过于机械的练习形式(mechanicaldrills),也可以说是采用了过多的"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例如,学习了一般将来时后,让学生做大量类似如下的练习:
依照例句改写句子:
Model:I am swimming now.(tomorrow)
I am going to swim tomorrow.
1)Jack is dancing now.(tomorrow)
2)Mary is drawing now.(tomorrow)
此类练习只让孩子重复操练所学的语法项目,并没有提供机会让孩子了解应用这个语言点的情景,容易使所学的语言形式与语言的使用语境、语言的意义脱节,不能很好地达成语法教学的最终目的--帮助提高学生语言的交际能力。
此外,孩子天性喜欢好玩的东西,过于严肃机械的练习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我们应尽可能摒弃直接的、机械的练习,多提供机会让孩子在有意义的、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练习和运用所学的新项目。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讲故事、做游戏、TPR(全身反应法)、念儿歌等"间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语法。例如,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游戏来巩固be going to do something这个语法项目:
1)教师拿起粉笔,说:"I am going to draw something. But what? Can you guess?''
提示让学生使用句型"You are going to draw..."。
2)教师每次画一两笔,让学生继续猜:"You are going to draw...",直到他们猜对为止。
这个游戏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较真实的情景去使用语言,让他们在玩乐中无意识地训练了所学的语法。当然,为了巩固孩子的语法知识,提高孩子语言的准确性,教师也要在适当时候使用 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
二、Meaninggofirst(意义先行原则)
英国教育专家Jayne Moon(2000)的研究表明,孩子具有"Go for meaning"的天性,即在学习语言时,孩子的注意力通常首先放在语言的意义(meaning)上,他们很少注意到语言形式(form-指vocabulary,pronunciation,grammar structures)或语言规则。而且,孩子在特定的情景中获悉语言意义的能力很强。
由于孩子的关注点在语言的意义上,如果在开始授课时,教师首先谈论语法规则,势必导致他们不感兴趣。在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孩子的天性来帮助他们学习语言,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在语法教学上,英国专家提倡采用这样的教学顺序:首先,让孩子在一个有意义的情景中(meaningful context)理解所教语法项目的意义;然后,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孩子在较真实的语境中进 行交际性活动,运用所学的语法项目;最后,在孩子理解并会运用的基础上,教师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语法规则上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也就是说,在教学的前面两部分----"meaning"与"use"阶段使用"Implicit grammar teaching",在最后一部分----"form"阶段才采用"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
三、Economy(适量原则)
除以上两点外,在解释语法项目时还要注意"economy"原则,即讲解要适时适量,解释清楚就可以了,不要罗嗦,费时费力太多,反而弄巧成拙,导致孩子糊涂及生厌。
篇4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工学 结合 原则 发表
发表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蓬勃向上的持续发展阶段,工学结合已成为共识,广大教育工作者从理论上对工学结合的意义、模式和价值等进行了充分的阐述,在实践中对工学结合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形成百花齐放的格局:有引企入校的,有订单培养的,有工学交替的,有项目驱动的,有的高职院校尝试“课证融通”、有的高职院校实践“工学一体”……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对工学结合的原则进行探讨。
一、整体性与局部性相结合的原则
工学结合的整体性是指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培养实用型高级人才为主的工学结合,贯穿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堂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管理制度等全过程,是一种整体的、系统的模式。就人才培养模式整体而言,应该是和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改革相联系的全程式的结合,即从人才培养的起点到终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工学结合系统,反映了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整体认识。
工学结合的局部性是指高职教育在某种条件不成熟,如政策不到位,企业不配合,教改不配套的情况下在人才培养的某个学习阶段或某个专业的若干门课程或某个知识领域内局部实施工学结合。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整体性是目标,是方向,是基于专业人才培养和职业能力形成的,包含了教与学两方面的一个完整过程。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局部性是短期安排,也可以说是近期目标,是局部条件成熟的率先尝试。局部是整体的组成部分,离开局部,就没有整体;整体包括局部,离开模式的整体性,就无法把握人才培养模式的全貌。
高职教育整体性与局部性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教育者站在整体的高度来把握工学结合,重构人才培养新方案,从源头从计划从大处抓起。工学结合又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哪块政策配套,哪个企业支持,哪块成熟,哪块先做,即便是某一时间学生参加工作的“阶段式”结合或某门课程 “工”与“学”的结合,也应该牢牢抓住机遇,脚踏实地,不失时机地完成。
二、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理论性是指对工学结合的研究应区别于中职教育操作层面的经验总结,上升到规律性、本质性的高度,形成关于工学结合的完整、严谨、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理论来源于实践,是教育研究者主观能动性的主要表现,一方面总结原有工学结合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指导新的工学结合实践,实现人们的预期目标。这点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实施工学结合的“两重一再工程”中体会很深刻,在初始阶段,由于认识的主客观条件的复杂性,指导者的认识难免偏差,在实践中无法使问题得到解决;在发展阶段,指导者很快意识到主导理论的思路有问题,及时予以调整修正,获得一定成效,从而出现了新局面。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实践性是指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过程中形成的思想、观念、理论,必须通过实践检验其正确性。没有实践,工学结合的思维发展就失去了动力,就不会有创造性的思维。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实践性尤其重要:一是高职教育研究者的思维能力产生于实践;二是高职教育研究者的思维能力随实践的发展而提高;三是高职教育研究者的思维成果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要求高职教育研究者不仅善于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产生说明这些问题的新理论,而且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并在实践的检验中修正、调整、推广、应用新理论。同时,更应超越实践,不断深化对工学结合客观规律的认识,提高理论水平,使理论具有前瞻性,才能指导促成新一轮的实践。只有科学、系统的工学结合理论,才能指导工学结合的实践,准确无误地实现人们的预期目的,即产生最理想的工学结合实践。三、学历证与职业证相结合的原则
学历证是指完成一定教育阶段学制内学习任务而获得的文凭,如小学、初中、高中、本科毕业证书。本文专指高职院校学生完成该阶段学习任务而获得的大专毕业证书。
职业证即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是指劳动者根据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客观规范的测试和评价,而获得的相应凭证。职业证是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是劳动者应聘、就业、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可以考本专业的职业证,也可以考其他专业的职业证,既提升专业素质,也提高综合素质;可以根据个人发展、兴趣爱好考一证,也可以针对市场变化、热点速换考多证,既专又博,既增强同行竞争力,也拓宽就业创业渠道。
高职院校坚持学历证与职业证相结合的原则,必须以国家职业资格为指导,积极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可以把相应的职业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也可以让学生自学证书课程,使学生在拿到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迅速与工作岗位对接;更应该鼓励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嵌入职业资格证书标准,提倡高职院校参与新的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的制定。
学历证与职业证相结合的原则是实现就业创业导向的关键,是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在分析企业岗位群的工作过程的基础上,根据岗位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方法,引入相关证书,实施任务导向、项目引领等改革所必须遵循的原则,这直接、准确地反映了特定职业实际工作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从而推动高职院校的教改。学历证与职业证相结合兼具学历性、职业性两种属性,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还可用证书推动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使学校教学计划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有机结合。
四、双赢式与政策性相结合的原则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双赢式是指其在与政府、行业、企业的团结合作中应采取利益兼顾,都获得较好结果的模式,包括工学交替、引企入校、顶岗实习等模式。双赢式一方面使学生在具体工作岗位上通过具体操作,在职业工作过程中亲身体验实现系统知识和职业能力的融合,使学生具备职业能力;另一方面使企业在接受学生顶岗实习时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双赢式也使高职院校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在校企共享人才资源中为行业企业提供各种技术支持与服务,做到以科技服务密切校企关系。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政策性指各级政府应出台并落实工学结合的相关职教政策,充分发挥主导统筹作用,形成政策组合效应性。
篇5
在运用以上教学方式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是很好的一种组织形式。小组协作活动中的学生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它成员共享,甚至可以同其它组或全班同学共享。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目标,个体之间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以期获得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
实践显示,学生在具有良好组织结构的协作小组中学习,其效果远远优于传统的班级组织形式。多个协作者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协作者之间互相配合、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或者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进行分工协作。不同协作者对任务的理解及其视点不完全一样,各种观点之间可以互相补充,从而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个人学习的成功与他人的成功密不可分,学习者之间以融洽的关系,以相互合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荣辱同当。与个别化学习相比,协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对于促进学习个体的特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场所,为学习个体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广阔而丰富的空间。
合作学习小组一般由研究兴趣相近的学生自愿组成,每组3—6人。在组建小组时,教师可视情况进行协调,给予帮助。例如,帮助个别因为某种原因自己未能落实到组的学生加入到合适的小组。各合作小组在选择研究问题时,完全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决定,各小组研究课题互不重复,其成果丰富多样,经交流展示,将拓宽同学的视野。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各小组制定研究计划、讨论研究方案、分配研究任务、收集整理资料、外出实践活动、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等。在研讨交流阶段,合作小组或对自己的成果补充内容或征求别人对你成果的意见,或对别人的成果提出异议,通过小组间的相互启发,交流补充,各抒己见,使每个小组的成果更完善。
小组合作学习形成了“组间竞争、组内合作”的良性机制,将传统教学的师生之间单向交流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
2. 发展性原则
开放性指的是非封闭的,多元化的、灵活的。开放性学习方式就是指灵活多样的、综合化、富有个性特征的,而非单一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而且学习者能根据需要灵活自主地选择某一种或某几种学习方式组合进行学习。它使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积极主动、乐于探究、善于合作的特征。
面对新的时代要求,开放式教学突破了旧有的以“接受性”、“结论性”为特点的教学方式,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不断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并为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说,开放性学习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标的。
3. 民主性原则
篇6
关键词:小学美术综合评价评价原则
小学美术教育是一门动脑兼动手的课程,是帮助小学生认识和感知事物、提高艺术表达能力和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美术课程标准》评价建议的第三条指出:“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我们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对教学评价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最常应用的一种是针对一堂美术课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另一种则是针对学生美术素质形成的发展性、开放性进行评价。教学中不管利用哪种评价,评价的方式方法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技巧,那么什么样的评价方式能辅助完成美术教育目标、实现美术教育价值中发挥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呢?通过教育实践,我认为应该把握以下三个原则。
一、教师要多听
一幅好的儿童画应该充分体现儿童的年龄特点,具有儿童特有的思维方式。学生学习美术过程中年龄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着巨大变化,认识不断提高,思维不断发展,自然地形成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年龄阶段又制约着孩子们的心理发展。根据这些特征我们把孩子2~17岁分为三个阶段;2~4岁以前为涂鸦期阶段、4~9岁为图示期阶段、9~17岁为写实期阶段。从这三个阶段我们不难看出,有些老师总是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去审美儿童画,用“像不像”“美不美”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是错误的评价方式。
有些儿童作品充满儿童特有的气息,他们表现的就是自己内心的感受,我们不一定能看懂理解。有一次在《童话中的城堡》课堂教学中,在被抽中的小组展示组员各自的作品时,大部分组员都用优美的线条或图案把城堡装饰的梦幻、别致,而有一位学生的城堡却让全班同学大吃一惊,连我也不免有些意外,他的城堡被一大片荆棘掩埋的只剩下可怜的城堡顶,而这可怜的屋顶也是灰突突没有一丝生机,接下来我让这位同学说说他的城堡为什么和大家的完全不一样,说出自己的创作思想,让全班同学和老师都能够理解。当听完他的解释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他画的是睡美人被囚禁的城堡,由于被施展了魔法,所以城堡的周围布满了大面积的荆棘,我们只能远远的看到城堡的屋顶。为什么会画这样的城堡呢,这位学生回忆到,《睡美人》是妈妈给他讲的第一个童话故事,所以记忆犹新,正好借这个机会把回忆展现在画纸上,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他还想画一幅睡美人被解救后美丽的城堡呢!
面对这个问题教师并没有主观认为这位同学没有积极上进的态度,与课题相距甚远,而武断的批评他,而是给他充分的空间时间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解释,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教师要多赞扬
每个班级都会有这样一部分学生,他们对传统美术没有太大兴趣,对这些学生,教师更不该吝啬我们的赞扬。
去年创新杯赛讲课时的一个情节让我记忆犹新,在《画汽车》一课中有一个环节是这样设置的,在黑板上展示用基本形组成常见的几种汽车,着重对“甲壳虫”汽车进行细致的刻画,这时我拿起一张白纸,在实物投影下,边说边用点线面的方法一笔一笔的把简单的“甲壳虫”装饰的饱满漂亮,进行这样的设计,主要是让孩子们了解整个绘画过程并给予参考。让我意外的是,当我抬笔完成后,在孩子们中间突然响起热烈的掌声,并伴有“好漂亮”“老师好厉害啊”“色彩真鲜艳”这样的话语,得到全班同学的赞扬让我一下子不知所措,随之我紧张的情绪仿佛全部都消失了,脸上也洋溢起坚定的笑容,接下来的课程也非常顺利地完成!
课后,这个画面一直在我脑海里回放,是什么让我紧张的情绪消失?是什么让我有信心把后面的课程上好?不正是他们赞扬的掌声和语言么?孩子们的赞扬对我这样一个成人来说都是催人奋进的力量,那我们的赞扬对孩子们来说更是如此,当他们在未知的道路上坚定的探索时,不要说赞扬,就是一个笑容,一个眼神,一次亲切的抚摸,也许都能让他们心中涌起一阵暖流,留下一段美好回忆。试想,一个学生听惯了老师的批评和指责,必然会产生无所畏的想法;而此时,老师的一番赞扬,也定会像阳光照亮他的内心。为了珍惜这一缕阳光,他们会努力去做得更好,在此过程中,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就会被潜移默化地改变。
三、教师要准确评价
我们面临的学生从兴趣方面可分为:美术专业兴趣类学生和非专业兴趣类学生两大类。在这两类学生中,教师要注意教学评价艺术的恰当运用,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或许大部分教师更喜欢专业兴趣类学生,因为他们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或者有更好的美术学习天赋,教起来更轻松更得心应手。但是不容忽视的现实情况是,大部分的学生属于非专业兴趣类学生,他们对教师的评价更是极为在乎甚至深信不疑,教师在教学中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非专业兴趣类学生,教师更要注意评价语言和方向,找到学生的闪光点并把这个闪光点放的足够大,让学生有信心继续画。有的同学画的不好,但是想法总是很独特;有的同学动手能力很强,擅长手工制作;有的同学态度认真,虽然画工一般但是总会坚持一遍一遍修改直到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我们老师就该具备发现这些闪光点的眼睛和赞扬这些方面的语言,及时予以肯定性的评价,并给予正确指导,从而起到激励的评价作用。
美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斯多惠认为,教育的任务不仅是用知识来充实学生的头脑,而且要发展他们的智力和才能,教学应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人的高尚品德的形成。
新的教育理念的育人观更需要我们进一步更新学生素质评价观,恰当的评价会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对生活、学习起到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田昕.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1-9年级美术).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篇7
一、教材为我所用
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这个问题,经常成为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其实,这个问题,本来就不应该成为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题。面对语文教材,一个语文教师,要有清晰的自觉意识,而不是处于原始自发状态之中。一节语文课能带给学生什么,思考这个问题,不如思考:一个语文教师的全部语文课能带给学生什么。而且,所有的教师应该思考: 我们作为教师,要带给学生什么,要从学生那里学得什么,我们需要与学生共生。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能从中发现自我,并认同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语文教师的语文课,都注定要注入语文教师自己的个性特色。面对教材,语文教师必定有他自己的选择和对策。最重要的是,这种选择和对策,是自发的还是自觉的。与其说教育者应该去培育一个怎样的人,不如说教育者应该追求自己做一个怎样的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确立自己的语文教学追求目标,这个目标绝不能只是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中考或高考时,你的学生的语文分数达到多少,而应是通过你的语文课堂教学,你要传递给学生什么,从中你自己渴望获得哪些成长。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真正的教育和应试所需要的分数之间,我们必须找到一个连接点。应有不急之务,必有不得之失,须知去就之分,乃可获得自由,守住自己精神的净土。因此,从教师本人出发,对于语文教材的使用,应该有其内在的定义与追求。
对于语文教材的处理,固然是个资源多向整合的过程,但是,千万不要忘记,所有的资源都是为我所用的材料,教师个人对文本的解读才是最重要而关键的。对于文本的解读,不是固态的过程,不是一次性成形的,是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反复体认、不断变化加深,甚至会自己自己。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就必须重视自己思考能力的锻炼、提高和加强自身本领,必须拒绝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必须杜绝人云亦云,重视独立思考、自由精神、完整人格的培养。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追求个性化,而不是依赖教参,一本教参包打天下,正如著名特级教师、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老师所说,依赖教参会使“独立思考成为一件极端困难的事情”。失去了独立思考,丧失了个性意识,没有广阔的眼界、开阔的胸襟、睿智的思想,阅读教学就不可能具有触类旁通的丰富、由表及里的透彻、敲击心灵的深刻。但是,如果仅凭一时的激情冲动,对于教材的取舍随意不羁,对于课程的安排天马行空,没有清晰的目标,没有科学的序列,逞意使才,无所用心。阅读教学虽表面热闹,但实则凌乱,其教学效果也必然低效。
所以说,教材为我所用的原则,最基本的前提是,教师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以及采取什么手段来做,经由什么路径达成。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学养做底气,更要有专业的素养为依托,要把教书育人当做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唯其如此,在面对教材、学生和自我的时候,一个负责任的成熟的语文教师,他才能够做出合理的取舍,他才会做出一个既有个性又有目标还能够保证按序达成并有效弥补的教学安排,他才会逐渐形成自己的语文教学风格,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一起不断地共同成长。
二、宏观把握与微观品味兼顾
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有太多的语文教师,将好端端的课文,上得索然寡味,把丰富多彩的语文教材,教得味同嚼蜡,让丰厚沉实的文化底蕴,变作难以承受的轻飘飘。其中最常见的“变宝为废”“化神奇为腐朽”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师生都成了考试的傀儡,什么文化文明、美感意义、素养能力……统统见鬼,所有文本都只为考试服务,全部的课堂教学就是一个考前热身,不断地炒冷饭。第二种,则是阅读标准化、机械化、零件化,将文本肢解割裂之后,断章取义,咬文嚼字,弄到支离破碎、面目全非而不自知,还以为得其三昧。
第一种,一见而面目可憎,只有生存的恐惧,而无生命的饱满,自不必多言。这第二种,却很值得探讨一番,因为它很有迷惑性,甚至常被误读为是在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也常常自我标榜为最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其实,这是一种寻章摘句的阅读法,仅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在阅读时只搜寻、摘录华丽词句,下很大力气品味分析,却不做深入研究,等到写文章时,则套用、抄袭前人章法和词句,没有创造力,也就无法培养出鲜活的个性。
三、阅读、写作和鉴赏相结合
阅读、写作、鉴赏是语文教学的三个核心,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将三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加深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前所述,我的阅读教学步骤: 第一步,是整体感知,梳理脉络,宏观把握。第二步,是对文本的具体赏析或者深入探究,即微观的品味。第三步,是写作,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读写结合。第四步,是鉴赏,写作中必有品鉴评判,有欣赏分析,而品评赏析之于阅读写作,也是一个互相转化、促进的关系。第五步,则是汇总成章,相互交流,各取所长。将这几个步骤,落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久而久之,学生阅读、写作和鉴赏的能力会越来越强,语文素养也会得到有效加深。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2-0140-01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小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各课程的沟通、书本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应当注意以下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材料及形式的趣味性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趣昧性是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特点,也是基本要求,带趣味性的综合性学习,总能让学生跃跃欲试,激发起他们强烈的主体参与意识,调动了意愿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就会自主参与,自主发展。
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如何做到有趣味性呢?
1.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有针对性。小学生活泼好动,这是年龄特征决定的,但是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他们喜欢什么活动,喜欢如何活动,各个学生又是不尽相同的,要开展好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先多方面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以便因势利导,组织学生综合性学习才有针对性。
2.创设愉快的情景,有新颖性。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要从样品模型、图文卡片、装饰背景、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教师的巧设悬念、富有激励的组织教学,妙趣横生的语言、恰当的赞美等各方面设置愉快的情景,让学生觉得新颖而处于动手、动脑的亢奋状态中。
3.设计富有吸引力的内容和形式,有诱发性。选择或设计出具有吸引力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及形式,能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内驱力。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兴趣、特长有了用武之地,在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展示之后,他们分享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这样,不仅诱发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也拓展了他们兴趣的深广度。
二、“活动”性原则
“活动”是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明显的外在形式。学生参与活动,灵活、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素质,体现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性原则要注重:
1.自主性。自主性就是要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老师不可能代替每一个学生去活动,要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处于主动发展状态,“主体参与,发展主体”,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只有调动起学生的参与自主性,学生才不是盲目的、被动的。
2.全体性。参与的全体性即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全体学生都是主角,不能只是少数几个尖子生或部分学生参与,其他学生却当观众,应力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锻炼和发展。全体参与,才能全体发展。比如在活动分组时、各组员的任务分工等方面教师就要发挥主导性,有的放矢,使每个学生各自的兴趣特长等综合能力都能得到发展,达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真正目的。
3.多感官性
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要尽量让学生多种感官动起来。眼、耳、鼻、口、手、脚、脑等感官多方的参与,训练才是全面的。这并不是说在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各种感官同时参与,或各种感官一定都要参与,而是在综合性学习的训练序列上要兼及多种感官,这次重点训练这几种感官,下次可重点训练另几种感官。
三、序列性原则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明显的阶段性,各阶段的要求目标不一样,也就是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具有序列性。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注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注重从学生年龄特征实际情况出发,不脱离学生的接受和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力所能及,在此基础上,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各有侧重:
1.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知识少,综合能力不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要与学生周围生活实际相联系,侧重诱发学生对大自然、对周围事物等的直接兴趣。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方式宜直观、形象、生动,同时训练学生最基本的技能。可以安排这样的一些学习形式:观察大自然表达所得,即兴表演、化装表演、游戏、讲小故事、做卡片、卡片拼图、说话训练,还可以就周围感兴趣的问题提问、讨论等。
2.小学中年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则应该侧重学生的自主能力、合作能力、学习积极性等的培养。中年级学生的语文知识进一步增多,语文能力进一步提高,这一阶段可多安排一些比赛之类的活动,如朗读比赛、背诵比赛、听记比赛、智力游戏等,还要让学生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
篇9
一、小学古诗审美教育的原则
1.形象性原则
文学艺术也是感情表达途径之一,主要是通过语言材料塑造形象,达到感情的抒发以及思想的表达,从而感觉并作用读者。小学古诗的审美教育首先应该是审美欣赏活动,也就是在审美教学环节中感受古诗的美,并与学生进行情感互通,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古诗的形象出发。小学古诗中的形象是感性的、具体的、特殊的。比如,杜甫的“绝句”中描述了四个形象:黄鹂、白鹭、西岭、万里船。首先,每个形象形成互映,让人感觉身临充满意趣的情景。其次,每个形象都在其他形象的映衬下,自身特殊性也有所增强。这样一来,整体形象便显得具体生动。从本质上分析,小学古诗的形象性审美教育涉及两层内涵。其一,审美欣赏的基础是基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这需要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其二,小学生的想象力还是很有限的,因此老师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对艺术形象的感受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2.情感体验性原则
审美教育也是情感教育的过程。小学古诗审美教育的情感体验性原则是指在审美教育的环节中,以古诗中涉及的语言以及所描述的形象激发小学生们的情感,唤起与诗人情感相一致的共鸣。其实,任何教学成果只有从学生层面才能真正知晓,古诗审美教学的最终成果也是在学生身上体现。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的话,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并指导带领学生主动地去求美、求真,才能培养欣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这也是检验古诗审美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二、小学古诗审美教育的方法
1.诵读及吟咏
小学古诗教学的基石就是诵读及吟咏。一直以来,诵读及吟咏都是古诗学习的主要手段之一。古诗注意韵律和节奏,具备独特的美。这种独特的美流露出诗人复杂丰富的情感,可见,古诗其实是“美与思想的结合”。需要注意的是,诵读及吟咏是有讲究的。首先,应该注意实践性,强调读的过程,多次进行诵读及吟咏也是基本要求之一。小学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古诗教育应突出实践性,可以在多次诵读及吟咏实践中领悟意境。叶圣陶也曾说过:“吟咏的时候,应该视为享受,通过反复地读来入调,一遍遍地进行体会,自然过渡到纯熟的状态”。其次,诵读及吟咏要用普通话,要流畅并富有感情地读。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以及古诗特点进行针对性指导,注重对具体读法的指导,结合停顿、轻重以及心理方面的微妙变化,达到对古诗内容及情感的充分体味。
2.联想及想象
在古诗审美的过程中,联想及想象也是主要的。其中,联想表述的是由于某人、某物或者某事而想到与之相关的人或者事物;而想象就是基于已有信息,通过配合而创设出新的具体形象。如何培养小学生们的联想及想象力,应该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要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小学生年纪小,经历少,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必须培养善于观察的能力,这样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古诗的意境中。其二,要尽可能理解审美对象的特征。小学生们只有理解了审美对象的特征,才能让联想及想象沿着正确的方面发展。其三,要有较强的记忆力。小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记忆力也是较强的。总之,生活是联想及想象的基础,情感是联想及想象的动力,而记忆力可以为联想及想象提供充足材料。
三、小学古诗审美教育的“游戏”实践
篇10
一、坚持导向性原则
教师应立足于文本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拓展的主题应有清晰、明确的导向。文本是教学之本,是最好的课程资源。正如于漪老师所说:“文本的内涵还未掌握,就延伸,就拓展,远离文本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就会浮泛。”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从思想内容、写作方法、思维训练的角度出发进行拓展,方能充分发挥拓展的价值。
1. 导向从文本思想内容的角度出发实现有效拓展
文本的思想内容包罗万有,精彩纷呈。从作者的生平经历到写作的背景、从丰富细腻的情感到引人深思的故事……或可让读者产生强烈共鸣,或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文本思想内容出发,可发掘无穷的拓展空间。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都是喻意深刻的励志文,为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基础。流沙河的诗作《理想》是其中的一课。在学习课文后,学生初步理解了理想的实现需要经过艰苦卓越的奋斗、要自我牺牲、要耐得住寂寞。我是这样设计课文拓展的:诗中对理想的描述有很多,如“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等等,请通过实例印证这些描述,并用讲故事的方式与同学们交流。司马迁、、邓亚萍、乔布斯……同学们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交流了收集到的事例成功背后的故事,体会到拥有理想的意义,明白追求理想的艰辛与快乐。通过拓展,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并表示了要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懈的决心。
2. 导向从文本写作方法的角度出发实现有效拓展
语文教材有很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其中的遣词造句、精彩的语段表达、周密的布局谋篇、独到的表现手法等,无不是语文从写作方法角度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的好材料,老师应引导学生或品味赏析、或习得模仿。例如七年级下册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的人物描写生动形象,借鉴这一特色,我确定“人物描写要突出个性”为拓展的主题:我让同学们根据文中的描写,判断课文插图中的五个人分别是谁,然后总结写人物个性特点的基本方法,接着出示几个公众人物(赵本山、姚明、奥巴马)让学生抓特点对他们进行描述,最后读出以同学们写作对象的练笔,让同学们猜猜写的是谁。这样既有文本的写作方法可以借鉴,又结合了现实生活,同学们边学边用,在趣味中完成了写出人物个性的拓展练习。
3. 导向从文本思维训练的角度出发实现有效拓展
文本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介质。北京语文特级教师王俊鸣说过:“一切语文活动(听说读写)都是语言活动,而语言活动的本质是思维活动。没有思维就没有语言,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抓住语文这一特点,把思维训练贯穿于语文教学过程中,这是‘使学生更聪明’的有效途径,也是语文课最大的人文价值所在。” 教师可借助文本的拓展,引导学生遵从思维规律,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感知与思考,扩大思维的空间、优化思维的品质、激发思维的灵感。例如学习了《皇帝的新装》后,同学们通过文本语言的分析,掌握了文中人物的主要特点。在拓展环节中,我让学生以文本为依据,从原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出发,大胆想象,续写文章的结尾。有的学生创作了皇帝气急败坏,严罚大臣、抓拿骗子的故事;有的学生想象皇帝死要面子,装作若无其事,大摆宴席庆功的场面;有的学生想象老百姓们终于醒悟过来,不甘被这个昏庸无道的皇帝愚弄,揭竿而起……同学们的思想非常活跃,绘声绘声地描述于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发散性思维的拓展训练。
二、坚持主体性原则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在语文拓展中同样应遵循学生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的规律,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造就既有现代知识又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现代人才为根本宗旨。为实现这一宗旨,教师在拓展中要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采取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真挚情感。积极引导学生从事语文实践活动,让他们多读、会读、善读;使他们善于发现问题,乐于钻研问题;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勇敢地阐述自己的情感。这样的语文拓展课堂才能成为学生思考的乐园,才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平等交流
拓展活动是在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多边互动交流中完成的。老师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互动交流的环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而使拓展给语文教学提供丰富的营养,使语文学习多姿多彩。学习《我的叔叔于勒》后,我让学生开展 “怎样看待菲利普夫妇”的讨论,有学生用虚荣、势利、冷酷来形容这对夫妇,但也有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菲利普夫妇有厚道的一面(他们没有对败家的花花公子于勒赶尽杀绝,而是把他送到美洲,给他一条生路)、有本分的一面(他们并没有过不劳而获的生活)、有可怜的一面(他们仅仅是为了生活得体面些,生怕自己女儿因贫穷而被嫌弃)。学生们自由地发言意见,讨论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个故事里的人都是受害者,带给他们不幸的是一切向钱看的社会。平等自由的交流平台,激起了学生思想的火花,他们相互启发、逐层深入、最终直达本质,让课堂拓展取得让人惊喜的效果。
2. 丰富形式
《新课标》指出:“报刊、电影、网络,演讲会、辩论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而对于这些资源的利用,我们可以通过练笔、摘抄、质疑探寻、课本剧、绘画、唱歌、朗读等多种学生喜爱的形式进行,可以大大激发学生拓展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如《天上的街市》一文的拓展主题是“联想与想象”。我引导学生对夜空进行联想和想象。有的学生画了一张家乡的夜空图,并写道:“我想到了故乡的夜空,空气如此清新,星星如此明亮,和城市的夜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学生唱了《水手》一曲,说道:“歌词从‘星星―光明―温暖―力量―顽强’这种环环相扣的联想方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是一个打开写作思路的好途径。”
3. 张扬个性
语文拓展活动,是帮助学生挖掘潜能、发挥智能的一个很好的途径。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教授提出人具有语言、数理逻辑、视觉空间、肢体运动、人际交往、自我认识、自然等八种智能。它们以组合的形式,以潜能的形态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尽管个体的智能存在差异性,只要给予鼓励、机会和环境,几乎每个人的所有智能均可以得到相当高的发展。班上有一个语文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性格比较内向,有一次在课文《春》的拓展中,他画了一张关于春天的图画,我由此发现他有画画的爱好。于是我鼓励他给所画的图配上一点文字:“好马配好鞍,如果给这幅画配上一句关于春天的诗一定会很棒!”没想到这个学生小声说道:“老师,我能自己写诗。”于是他创作了这样一首诗:“春风春草盼春来,风和日丽万花开。冬去春来农人兴,千家万户乐开怀。”我很庆幸,拓展活动让我发现了他的特长;学生很幸运,拓展活动让他找到了自信。
三、坚持生成性原则
1. 在“体验――感悟”的动态生成过程中实现有效拓展
体验是一种主体亲历活动,是主体对自身或外界事物进行感知,并产生相应情感和理性认识的过程。于漪认为,学生的情感尤其容易在情境中产生。因此,在学生的生活体验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往往能使学生自觉投入,走进作者营造的情感世界中。教师应珍惜学生情感的生成体验,将它作为提高语文素养的契机。例如八年级下册中的《我的母亲》一文中,对于母亲因“我”一句轻薄的话进行了严厉的责罚,而后又用自己的舌头为“我”舔病眼这一情节,作为拓展内容,我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体会,结果学生大有感触,因为他们与自己的母亲之间大都有类似的经历。在谈完自己的经历后,大家都表现出了对文中严厉而慈爱的母亲怀有深深的敬意。可见,文中作者对母亲的真挚感情,转化为学生对自己母亲的感情。拓展强化了学生对父母的感情和孝心,使学生自身的人性素养得以生成。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