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范文

时间:2023-06-22 09:48: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篇1

【关键词】多元文化 外国留学生 高等教育国际化 社会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18-02

一、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社会认同理论起源于欧洲,是由Henri Tajfel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并在群体行为等方面研究发展起来的。后来John C. Turner在此基础上提出自我归因理论,进一步完善了该理论。社会认同被定义为:“个体知晓他/她归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而且他/她所获得的群体资格会赋予其某种情感和价值意义(迈克尔・A・豪格,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2011)。”社会认同理论成为欧洲心理学本土化的重要成果之一,对社会心理学的众多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其中包括集体行为、群际关系、群体偏见、刻板印象和组织行为等。这一理论被用于解释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国家、民族、宗教、语言等心理认同问题,对于欧共体及欧洲各国制定的政策产生显著效果,从而其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交流、民族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韩静,2009)。社会认同理论提出以后,先后在欧洲、北美、澳大利亚等地得到充分重视以及大量的实证研究,研究主要涉及种族问题、组织行为与集体行为等。如Capozza 等人(1982)针对意大利种族间问题和社会冲突,提出获得积极认同的策略。Greene(2004)通过研究美国党派,表明党派的社会认同水平对于预测政党评级、意识形态和党派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众多对女权主义者的研究发现,社会认同感对于女权主义者参加集体活动具有重大影响意义(Hercus 1999; Kelly& Breinlinger 1996; Liss& Crawford & Popp 2004)。

目前,国内对社会认同理论研究较少,主要以香港青少年、基督教群体、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如赵志裕等人(2005)以香港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社会认同的动态历程。方文(2005)对北京基督宗教群体成员的社会认同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郭星华等人(2009)揭示了农民工复杂、多维的社会认同。然而这些研究群体有限,研究者只关注在自己学科范围内具有的应用价值,缺乏跨学科视角以及多元文化时代背景。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口流动,多民族融合,尤其在全球文化多元共生的时代背景下,社会认同研究变得尤为重要,各民族、地域、种族等不同文化群体如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以达到其社会认同,并促进社会和谐及多元文化教育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研究意义。本文试图以来华留学生这一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从多元文化的视角探讨来华留学生的社会认同感与多元文化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近年来来华留学生现状与来华留学生的社会认同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多元文化教育发展是国家、地域之间进行文化交流、融合的必然趋势。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地位都不断提升,而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历史更掀起全球范围内学习汉语的浪潮。来华留学生教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新兴产业,由图1所示自2000到2011年的11年间,来华留学生人数从52150人增长到292611人,增加了5.6倍,除2003年因非典造成的来华留学生人数短期下降外, 其他年份都实现了飞速增长。

图1 2000-2011年来华留学生人数

继来华留学生规模的扩大,学术界展开了对来华留学生管理与教学等宏观层面的探讨以及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等微观层面的实证研究。目前,对来华留学生的研究多集中在从心理学角度和跨文化角度来研究来华留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及心理适应问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孙乐岑等人(2009)从社会适应、心理适应和文化适应三个角度对来华留学生的适应状况进行调查,发现来华留学生总体适应状况良好,欧美留学生的适应性明显优于东南亚和东亚的留学生。亓华等人从社会适应和心理适应两个方面,分别对韩国、俄罗斯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进行研究,发现留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情况随时间推移而变化(亓华,李秀妍2009;亓华,李美阳2011)。但这些研究视角片面且较为僵化,没有将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及社会认同放进多元文化教育发展这一主流时代背景下进行研究,没有考虑到外国文化群体与主流文化群体的关系。来华留学生对我国以及所在院校的认同感直接影响我国留学生教育招生人数和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提高来华留学生积极的社会认同感不仅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动力,而且有助于缩短留学生来华后社会文化心理适应过程,同时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影响力。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我国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新亮点

(一)将来华留学生工作纳入大连理工大学国际化战略进程

大连理工大学坐落于东北地区最大的港口城市―大连。近年来,东北地区来华留学生数量剧增,韩国、日本等国在数量上一直居高不下,据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来华留学生的统计数据表明,韩国、日本、俄罗斯、白俄罗斯就占据接近一半的学生,远远超过别的国家。这些国家的来华留学生在数量上一直领先于其它各国,同时也给了我们值得借鉴的方法和措施。除了韩国和日本,中国作为东亚文化圈的核心不仅能够辐射整个东亚地区,更能影响东南亚、南亚、西亚等亚洲地区。这些地区也是我们发展留学生教育的有力选择。对于那些与我们不相邻的欧美和非洲等地,我们应发挥孔子学院和中国政府奖学金作用来吸引更多的来华留学生。学校应根据学习者自身的语言能力、学历背景,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推进教学语言的国际化,为来华留学生学习提供更广阔的选择专业的空间。据统计,自2010年到2012年三年间大连理工大学学历生人数的增幅最大,这得益于学校形成以理工为主,经、管、文、法、哲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体系,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选择理、工、经、法、管等专业并且与中国学生一起上课,学校的学位留学生处于“趋同化管理”的趋势中。由此留学生能更好的融入学校整体的学习与生活中,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学习、生活在一起,不仅增加交流的机会,同时帮助留学生尽快适应来华生活。

(二)加强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营造多元文化校园

经济全球化需要大批既熟悉经济运作, 又了解各国国情、法律、文化以及科技发展水平与动向的、具有国际意识、国际知识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国际人”( 钱明才,2007)。在此时代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我国实现全球化时代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同时有利于提升我国各大学的国际地位和知名度。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其思维开阔、创新意识强,为大学校园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国际化交流的新源泉。学校关于留学生教育例如发展规划、信息沟通、管理规范、保障措施等应充分调动学校各方面积极性,并结合自身学科优势以及学校所在地的经济文化特征, 开办留学生特色专业,为留学生教育发展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教师应充分掌握跨文化知识与技能,获得国际化视野和理解力,帮助留学生尽快适应来华生活,并丰富其在校的学习生活,营造多元、交流与包容的校园文化。

(三)增强来华留学生社会认同感,促进多元文化教育发展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 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留学生在知识、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的基础,在进入跨国教育之后, 在身心发展方面具有不同的适应过程,因此不断的增强来华留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尤为重要。来华留学生作为多元文化交流的媒介,对学校及社会的认同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汉语,接受并认同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化,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我们应从教学体制、管理模式、情感关怀等多方面为留学生开展属于自己的文化活动平台,使留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校园多元文化建设中,从而促使来华留学生形成积极良好的社会认同感。

四、结语

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加快了我国推广汉语国际的步伐,同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与生活。未来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依赖人们对多元文化的理解。接受和培养外国留学生有助于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及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学校应积极营造多元文化校园,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来提升来华留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及社会认同感。

参考文献:

[1]Capozza D, Bonaldo E, Di Maggio A. Problems of identity and social conflict: Research on ethnic groups in Italy[J]. 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1982: 299-334.

[2]Greene S. Social Identity Theory and Party Identification[J].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2004, 85(1): 136-153.

[3]Hercus C. Identity, emotion, and feminist collective action[J]. Gender & Society, 1999, 13(1): 34-55.

[4]Liss M, Crawford M, Popp D. Predictors and correlates of collective action[J]. Sex Roles, 2004, 50(11-12): 771-779.

[5]Kelly C, Breinlinger 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ollective action: Identity, injustice and gender[M]. Taylor & Francis, 1996.

[6]方文. 群体符号边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教新群体为例. 社会学研究,2005(1): 25-59.

[7]郭星华,李飞. 漂泊与寻根:农民工社会认同的二重性[J]. 人口研究, 2009(6): 74-84.

[8]韩静. 社会认同理论研究综述[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55-57.

[9]迈克尔・A・豪格, 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 社会认同过程. 高明华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10]钱明才. 大学国际化和留学生教育管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142-144.

[11]亓华, 李美阳. 在京俄罗斯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调查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2): 36-42.

篇2

“六五”普法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征文:法制宣传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及作用

普法的核心环节是法治的宣传教育,法治的宣传教育与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否存在着一个关联关系呢?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找出它们之间的影响,对我们科学地制定“六五”普法规划具有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之进行研究,这一点正是本文的指导思想。

首先,我们知道一个社会的法律制度是该社会的上层建筑,是其经济等的集中反映,并为其服务;那么该社会的经济等是其经济基础,是决定该社会上层建筑的基础;这是经典作家的经典理论,根据这一经典理论,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法治的宣传教育是为法律制度服务的,所以这种行为也是社会的上层建筑的范围;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本身的发展都是社会的实体内容,是经济基础的范围;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经典作家的理论知道,法制宣传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但是在我们国家,由于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度和产生它的经济基础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作为它们的主体都是人民,所以两者在代表利益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两者的价值取向是同构同向的。那么基于此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本身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过来也一样,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越是发展的好对我们的法律制度走向完善就越会提供更加有力的基础性保障;当然有了更加有力的基础性保障,法律制度的宣传教育也就会更有物质基础,也就会做得更好;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法制宣传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一种矛盾统一关系,它们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所以我们应当明白做好法制的宣传教育虽然相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是一种务虚性的工作,但它同样重要,也是对社会的经济发展的一种促进;同样道理,做好社会的经济发展是我们的现实需要,对不断地完善社会的上层建筑是一种物质前提,两者都很必要,都很重要。

我们认为,法制的宣传教育是法律制度落实执行的观念实现途径。也就是说立法的目的,立法的内容,只有向全社会广泛地宣传和教育,才会在全社会中产生对该法的了解,知晓,才会在人们的观念中树立起该法的观念,才会在人们的意识中以之为规范,从而去自觉自为的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个过程我们看到它其实就是法的执行和落实的一个观念上的实现过程。当然法律一旦经过合法程序产生,并不以社会某些成员是否了解其内容为其生效的前提条件;也不以某些成员不了解该法的内容而对该成员不产生拘束力;但是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们的法律是人民意志的反映,是用来维护人民的利益的,所以不希望任何人糊里糊涂地受到制裁。我们的法律不是以事后的惩罚为唯一目的的,所以法律的观念实现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是我们普法的目的所在;我们的法律以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秩序,在观念上实现为最高境界。法律在观念上的实现,是在社会成员中形成自觉自为地守法,以良好的社会秩序规范成员的行为。所以法制的宣传教育是实现法制观念实现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社会更多成员自觉自为的守法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在积极因素;社会更多成员的自觉自为的守法以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性条件;所以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构成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种环境动力,具有积极的意义。比如,我们的行政执法以往的做法都是一种被动性的执法,也就是当行政相对人的违法行为产生以后才去给与惩罚的,但是这种惩罚(来源:文秘站 )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同类违法现象,为什么呢?就是这些行政相对人并不是人人都从观念上形成了一种自觉自为的守法意识,从而没有内在的拘束力,当然也不排除某些行政相对人根本就不知道相关法律的内容,当然也就不知道他们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所以被动执法的结果是:同样的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执法工作量很大,效果不明显。我们的行政执法体系,对象多,领域广,具有源头性,如果在这里使我们的对象能够自觉自为的去守法,那么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本身的发展都会大有改观的。

法制的宣传教育是强化社会法制环境的有效手段,依法治国不仅仅需要把立法工作和执法工作,司法工作做好,更重要的是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法制环境;因为不管是执法,还是司法,这些工作在更大程度上具有事后性,也从而使之具有被动性;但是全社会形成一种浓厚的法制环境后,这种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对社会成员具有矫正力。我们做好法制的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不仅使社会成员树立起法制意识,还会在这种宣传教育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人们的法制意识,就会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浓厚的法制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人们的言行就会受到环境的制约,同时这种环境的强化还会推动社会的法治进程,这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说无疑是一种推动力量。我们知道,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没有一个很好的法制环境,没有一个良好的法律制度,市场经济高效有序地运行就是一种不可能,所以我们做好法制宣传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篇3

关键词:中西文化交流;文化互动转型论;明末清初

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的正式启动应自利玛窦入京开始。法国汉学家谢和耐的话很好地指明了这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他说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发生在1600年前后的一件极为有趣的事,因为这实际上是两个完全独立发展的伟大文明第一次真正的接触。”各种文化自组织系统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发生扩张和相互接触,会有文化输入与输出的现象发生。同类型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可以维系和强化该文化系统,但不会引起它的质变和型变,而不同类型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则能做到这一点。因此,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一、文化互动转型论

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的途径往往是双向的,在许多情况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交流的双方相互影响,在许多场合下很难分出谁是纯粹主动的传播者,谁是完全被动的接受者。这就是文化互动转型理论的要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区分在文化融合阶段是相对的,两种文化的关系及其自身价值要在一个互动的过程中方能得到充分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在双向性的交流与传播过程中,双方都在不断地改变着自身。

二、文化冲突和对抗是一种必然,但不能用来证明异质文化不可能融合

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在交流与传播过程中引发文化冲突和对抗是一种普遍现象。文化互动转型论对文化冲突持具体分析的态度,而不是加以笼统的肯定和否定。文化冲突是客观存在,不容否认的,但是,文化冲突带来的不良后果只能用来证明不同类型文化差异和文化传播手段的不恰当,不能用来证明中西文化的不可融合,否则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形成和拓展都将成为可疑。文化互动转型论承认异质文化融合是可能的,这不仅是世界各大文化体系成型的历史告诉我们的事实,而且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文化互动转型论不仅要考察文化类型及其根本差异,更要注重文化融合后输出方与接受方各种文化要素的组合、调适、乃至达到和谐,从而比旧文化具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三、文化适应与外来文化的本土化是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

文化互动转型论要思考文化传播与融合的有效途径,在武力征服被公认为无效的这个时代,文化适应与外来文化的本土化应该视为世界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外来文化在与本有文化深入接触以后必然发生外来文化本土化、本色化一类的变化。本土化是文化互动转型论的逻辑推演和组成部分。本土化方法有优点也有缺点。它的缺点在于有可能曲解了原有文化,甚至将一些它原本不具有的含义强加于它,影响了人们对于原有文化作出客观正确的理解,而它的优点在于丰富了原由文化的内涵,有可能丰富和发展了原有文化。因为外来文化与本有文化融合本来就包含着一个对原本重新解释的问题,文化交流的传播方和接受方都要为这种解读作出努力。在这里取决定作用的不是外来文化或本有文化自身的性质,而是文化接受方的自主选择。有了适宜的文化环境和接受方的正确选择,文化的转型和更新才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四、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

方豪先生早已指出:“利玛窦为明朝沟通中西文化之第一人。自利氏入华,迄于乾嘉厉行禁教之时为止,中西文化之交流蔚为巨观。西洋近代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医学、哲学、地理、水利诸学,建筑、音乐、绘画等艺术,无不在此时期传入;而欧洲人则开始移译中国经籍,研究中国儒学入一般文化之体系与演进,以及政治、生活、文学、教会各方面受中国之影响,亦无不出现于此时。”耶稣会来华传教这场跨文化传播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典型意义,从文化互动的基本立场出发,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文化融合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不能完全等值于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但确实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中西文化虽然仍有巨大差异,但共性和趋同的一面在不断增强。由此看出,倡导中西文化融合是符合世界文化发展大趋势的。

五、明清之际基督教神哲学的中国化

神学与哲学关系密不可分。在文化系统中,神学与哲学同处于精神与文化的核心层面。跨文化的文化传播有无神学与哲学层面的交流与融合,是判定文化传播深入程度的标志之一。任何外来思想均有其自身的渊源与性质。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利马窦传入的神学思想,属于中世纪欧洲正统经院哲学思想理论体系。”这一判断是正确的。然而,对耶稣会士在华传播的神哲学思想追根溯源以确定其本身性质是一回事,考察其在传播过程中对中国社会与思想起了什么作用是另一回事。两种异质文化传统,尤其是宗教与哲学思想之间的沟通、了解,不论其媒体的主观意图如何,必然会在超出媒体的更大范围内发生作用。传播方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会针对接受方的实际情况对其宗教哲学思想作形式和内容上的调整和修饰,而接受方则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外来思想作翻译、诠释、再创造的工作,从而引起建设性的传播、解释和运用。正是这种双向的诠释和创造活动,提供了精神文化融合的契机。

六、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明清之际发生的中西神学与哲学的思想交锋,我们发现该阶段中西文化交流具有平等互动的性质。当时有机会接触西方神哲学的知识分子,无论是赞同还是抗击实际上都表明他们基本上弄懂了天主教的灵魂学说,而他们对待中西文化关系的态度则决定了他们对西方神学思想的取舍。通过中西文化的会通、融合、促进中国文化自身的更新与转型,创造出一种高度发达的文化,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强调文化互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呈现的种种中西文化并存与融合恰恰表明,这条道路是可以走得通的。

参考文献:

[1]谢和耐等著,耿升译.明清间入华耶稣会士和中西文化交流[M].成都:巴蜀书社,1993

[2]朱维铮.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王晓朝.文化互动转型论--新世纪文化研究前瞻[J].浙江社会科学,第3期,1999

[4]许志伟,赵敦华.冲突与互补:基督教哲学在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篇4

>> 伊斯兰文化交流与中国在阿拉伯世界的软实力 从秦皇岛―清州文化交流 看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文化交流 季羡林与中印文化交流 韩素音与《文化交流》 我与《文化交流》的缘分 编辑与文化软实力 略谈博物馆文化服务与文化交流 文化管理体制创新与文化软实力的国际竞争优势 文化交流心连心 文化交流新呈现 浅谈“跨文化交流” 中美教育文化交流 中韩学校文化交流 试论文化交流 文化人的文化交流 中国“文化软实力” 打造文化软实力! 建设文化软实力 增强文化软实力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现在的文化贸易战争已经成为全球化潮流,如果不发展和促进文化贸易,中国就要失去这个机会,就要永远处于其他文化发达国际的文化原料产地和文化产品销售地,比如迪斯尼公司的动画片《木兰》1998年取得了3亿票房,故事来自于中国、最大的市场也在中国,盈利的却是美国人,而且还渗透了许多美国的文化因素。

相较于现在的文化贸易逆差,中国在历史上则是一个文化输出强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曾经有过四次辉煌的传播史:第一次是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使中国文化、艺术民俗等传到了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第二次是唐代,盛唐文化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东亚世界的文化面貌,涉及中国、朝鲜半岛、日本以及越南北部,在“东亚文化圈”之内的国家都使用汉字、提倡儒学、实行中国式典章制度等;第三次是宋元时期,活跃的海上贸易使东西方的交往空前频繁,大规模的移民形成了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广阔壮观景象;第四次是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就是一次伟大的文化传播的壮举,而各国基督教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的同时也把中国学术典籍翻译成外文,介绍中国的人文风情、文学艺术。

文化作为上层建筑不可能仅仅是一座空中楼阁,其发生、发展必定有其独特的根基作为基础和积淀。这根基就是强大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实力。中国历代对外文化输出的盛时,无论政治制度、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是世界最顶尖的。进行这种比对之后再看现在世界的文化格局,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日本的文化输出如此强劲;同样,韩国文化的崛起也正是其经济崛起后的一种文化全球化的“自我诉求”的反映。可见,文化输出是要以强大的经济和政治,甚至军事实力作为后盾的。没有强盛的国力为文化发展保驾护航,文化发展如同无源之水、难以为继。经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和军事上都在走上强国之路。中国挺过了亚洲金融危机、承办世界沃斯达会议,斡旋于朝鲜半岛核问题谈判各方、承办亚欧首脑会议,举办了2008奥运会、2010年还将举办上海世博会,……这些都说明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不断提升,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机遇和资本正在不断增长。

三、新形势下文化“走出去”的策略

2008年5月,柯兰齐克(Joshua Kurlantzick)所著的《魅力攻势:中国的软实力如何改变世界》一书中指出了中国在软实力方面的三大弱势:一是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就使文化发展处于没有受到充分重视的地位;二是中国文化软资源对世界的吸引力不强,中国还没有一个真正世界意义上的文化品牌;三是中国对于媒体、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运用尚无经验。(注:Joshua Kurlantzick,Charm Offensive -- How China’s Soft Power is Transforming the World,Yale University Press,2007-05.)柯兰齐克教授的评论可能有失偏颇,但是他的评论还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中国现在国外真正可以称为文化品牌的可能只有影星成龙、李连杰、章子怡等,而他们所代表的电影文化相对于中国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兼容并蓄、具有民族性和社会主义特征的新时代文化是十分狭隘和不全面的。而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要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在世界上创立多方面、多层次的中国文化品牌,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制定循序渐进、适合国情的相关策略,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制定文化战略、提高主体意识

文化输出首先是文化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觉醒。仅从对《孙子兵法》的研究上来看,日本人对其进行的研究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过国内学术圈。当代中国人对自己老祖宗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存在致命的断层,自觉意识仍亟待加强。反观现在外来文化的影响却日益加深,年轻一代为什么那么热衷于接受那些“快餐文化”和“洋文化”?是那些文化真的“文明”还是一些国人已经迷失了自己、没有了自我文化的认同?

不得不承认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引发了文化全球化,这对我国文化层面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三点:第一个是文化产品的冲击。第二个是文化资本的冲击。第三个是文化价值观的冲击。(注:人民网《强国论坛: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文化发展战略》,.)前两者都是可以通过政府的宏观政策调整的,然而最后的文化价值冲击是虚无的、非物质性的,它会在我们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减弱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而增强对外来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改变国人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文化的集体意识性,进而改变一个民族实际存在的精神实质和基础。

针对这种情况,很多国家都制定了保护本国文化――发展本国文化――输出本国文化的“三步走”文化战略。所谓文化战略是指对文化发展的目标、途径和实施方式进行整体性的谋划,实现文化的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英国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了“创意英国”的文化战略,日本也确立了“文化立国”的基本策略,我国制定文化战略也是势在必行。通过实施文化战略,增强人民对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继承和发展,目的是维护民族文化的生存,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形象和国家标志,从而提升国人的文化主体意识,让国人对本国文化有深刻理解并自觉拥护和传承。

2、政府积极推介、企业借力发展

根据文化传播学理论,一国的文化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主要有三种模式:宗教的全方位渗透模式,官方双边和多边文化交流模式,商业文化贸易模式。(注:周鸿铎《文化传播学通论》,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目前,美国、法国、日本等文化发达国家,无论其文化主管部门职能如何有差异、文化管理制度和文化经济支持政策如何不同,他们文化传播的主要模式都是以商业贸易模式为主的,而中国现在大都以政府间官方交流或主要由官方出资支持的活动为主,如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虽然已经转为企业,但是其所从事的工作90%仍然是官方文化活动,它的经营思维模式依然没有因为身份改变而改变。

由于当前我国大多数文化企业资金少、规模小,它们想“走出去”又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因为政府具有最广泛的号召力,能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其次,很多文化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员和资金投入,这不是一般文化企业能够承担得起的;同时,政府的对外文化政策不是空泛的,它必须以文化产品为载体。所以,这里就有一个政府与企业如何进行角色转换、如何加强合作的问题。政府投资项目固然能制造出一定的影响,这样的影响虽然声势浩大、来势汹汹,却不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潜移默化似的渗透性。文化企业作为文化市场的主体,在政府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之时要积极参与,在宣传之后必须立即接过文化宣传接力棒,适时地将文化宣传进化为常驻性文化销售和文化服务。同时,政府决不能居高临下或把文化企业推到最前线,任由其孤军奋战。对于文化出口,政府必须与企业联手,利用政府健全的外交途径、经济政策、法律支持和其他所有优势条件,积极为企业开道,与其建立起完善的合作战略。

文化的市场化运作是文化对外输出的一个重要途径。既然是市场化运作,其中自有其规则。盈利是促使文化“商人”们将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动力,也是外国的“文化贩子”盗用中国文化的动机。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来说,如何制定好文化经营的规则是政府应当立即着手去做的。如何利用好市场中“无形的手”,让利益驱使众人去推中国文化“走出去”这口磨是政府的职能。组建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是开创之举,历史意义深远,但一个公司不可能一举解决文化贸易这一庞大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创立多个知名文化品牌,就要从企业营销方面入手。

3、建立营销意识、设计文化品牌

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不能仅仅停留在举办几届中外文化节、或者政府间签订了多少份的文化交流谅解备忘录,文化输出也须用营销思想来进行分析,必须有着详细完备的、循序渐进的步骤,应以文化贸易额为重要指标建立起积极的文化营销意识、进而建立起健全的营销网络。

受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影响,随着市场竞争规则和人民消费习惯的变化,营销理念要以满足市场需求、追求顾客满意、建立顾客忠诚为目标。在根据以上目标制定相关策略前,首先要开展的工作是进行市场细分(Segmentation)、目标市场的选择(Targeting)和市场定位(Positioning)等方面仔细研究,即我们通常所说的STP:

•市场细分――观众类别比如年龄、性别、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观众最感兴趣的方面,每一群体有怎样相同的特点和相同的需求;

•目标市场的选择――经过市场细分,选择能有效吸引并能提供特色服务的目标市场,对其进行策划研究;

•市场定位――根据目标市场设计吸引人的文化形象和产品,引导观众对中国文化的正确认识,把观众吸引到特色文化产品上来,并使其觉得受益匪浅。

不同文化市场的受众群受其固有文化的影响、自身条件限制和心理开放程度,对外来文化有着不同程度的接受能力,因此,判定文化市场、切入文化市场进行运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做足市场调研后,还要针对国外受众群设计出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国外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做出自己的文化品牌,不能再盲目地把中华文化不假思索地直接输出;要在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基础之上,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诠释,并融入国际色彩。意大利历史哲学家本纳德多•克罗齐有一句名言:“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可见,所有历史都是站在当代视角并为当代需要而书写的历史。对于文化,我们也要有这种“当代需要”、“中国创意”、“世界视角”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符合当代审美习惯、消费习惯的文化品牌。

4、注重地缘因素、弘扬儒家文化

早在在汉唐时期我国儒家文化的影响便超出了中国范围,向东南亚和东北亚国辐射,形成"儒教文化圈"。但是随着日韩经济的腾飞,日本文化、韩国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冲击,造成在日韩剧里出现的曾经是中国的传统儒家文化被认为是日本、韩国的。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视地缘因素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甚至是对中国文化的反控制力。

中国的地缘文化空间区分为全球层次、亚洲地区层次和周边层次。根据前述市场细分策略的文化营销思路,针对不同的层次需要制定不同的地缘文化控制政策,文化“走出去”战略。三个层次中最需要注意的是周边层、最容易恢复的共同体文化就是儒学。孔子创立的儒学所提倡的仁道、和谐、中庸,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而且也是东亚地区的传统文化和文明精神,在世界思想史和世界文明史中都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所以,在当前世界背景下重新提倡儒学,有利于树立我国和平、和谐的良好形象、更有助于建立起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恢复对周边国家的文化影响力,而且也是与《文明的冲突》的作者――美国国际政治理论家亨廷顿所提出的“肯定西方认同、消解非西方文明”的有效途径。

5、整合内部资源、一个声音对外

文化部作为全国文化归口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能是拟定文化艺术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并监督实施,研究拟定文化事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指导文化体制改革,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人才、文化市场等不同块面进行指导、支持和管理。然而事实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各个门类分别属于、文化部、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旅游局等多个部门管理,不可避免造成了政府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缺位(文化产品的质量、价格、资本准入、市场执法和政府监管不到位)和越位并存等问题,影响了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注:( 彭新良《文化外交与中国的软实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虽然2003年开始施行文化体制改革,很多市县部门已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合署办公,但是宏观政策调控的实效并不明显。

文化体制改革,这是一场需要自上而下的改革,市县级别的文化单位是无法影响到国家文化决策和国家文化影响的。国家进行改革,早日实行文化大部制,使文化部真正成为中国对外文化的唯一的发言人,全面规划中国文化对外交流和文化产品出口事宜,摆脱目前文化散兵各自作战的混乱局面;利用好现有文化对外宣传的既有资源,先实施“整合”、再在“整合”的基础上实施“拓展”,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才能走得更远。

6、“软实力”的发展、硬技术的支持

文化作为“软实力”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依托国家整体实力的;而具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依靠国家技术发展水平的,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的合力。从演出、动画等产业的发展来看,我们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的存在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技术上、管理上和人力资源上。举个例子,中国目前的舞台艺术大多以传统戏剧、歌舞剧为主,视觉艺术大多以平面绘画和立体雕塑为主,很少会出现国外大型多媒体剧、映像作品。难道是我们的艺术人才想象力不够吗?是我们的文化素材不多吗?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在多媒体灯光效果、美术科技水平方面与西方差得太远。

当今世界,文化不再是静态的、平面的、单线性的。文化在信息与科技的支持下,越来越具有海陆空立体式协调作战的特征。谁拥有了高科技和顶尖的信息技术,谁就占有了文化产品的核心,占有了文化市场的大份额。所以我们在鼓励文化“走出去”的时候,特别要注重培养相关产业的科技水平,充分利用高科技对文化产品制作、文化衍生品的生产等方面的影响来促进文化产品的销售。

篇5

衡水市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的方式和方法。依据现状主要是通过现已经存在和可以挖掘创新的文化艺术形式以及环境人文资源作为基础载体,增加内容和形式,通过合适的宣传渠道和方式,达到对外辐射和交流的目的。促进衡水的文化和经济发展。

关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的方式和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龙头产业入手。提升产业规模和质量,必然要抓住特色鲜明的龙头产业。以中尼文化交流为例,在1971―1985年的初创阶段,中国运用的就是“乒乓外交”策略,来带动对外交流,衡水可以抓住基础教育这个品牌,开展短期访学交流,或者定期举办中小学校长会议等项目,可以让每位校长遴选两名本校的学生,一道来访问。学生回去后,可以现身说法,更有助于文化的交流。

二、初创阶段,可以试着从文艺、学术、体育等多角度,打开文化交流的局面。文艺、学术和体育是文化交流的普遍载体,范围广,辐射面大。衡水市的国际马拉松赛事已经举办了四届,初具品牌规模,下一步应加强特色品牌建设和舆论宣传建设。文艺和学术方面可以广开渠道,以衡水湖的休闲特色承接各种文艺和学术交流活动,或联合衡水学院与文化局主动策划和创立几项艺术交流项目,如:衡水湖湿地画家写生节,湿地摄影界等等。旨在进一步推动衡水市的艺术文化交流与繁荣。

三、进一步拓宽渠道。拓宽交流渠道,丰富交流内容。使文化交流的规模、形式、数量都有新的突破。加强与京津地区文化艺术公司的合作,搭建与京津地区合作的新平台,将交流拓展到卫生、科技文化、经济等多方领域。

四、 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建议京津冀一体化,最重要的是将京津冀户口统一划归北京,这将从教育、经济、房地产等根本方面促进津冀的发展。

五、 媒体是文化传播的桥梁。在文化交流的发展阶段,媒体意识一定要加强,要想在特色、品牌上取得突破。首先要加强传媒方面的力度。

六、文化交流是一个系统问题。文化交流落实在行动上可以零打碎敲、各个击破,但在理论指导上需要一个系统全面、相互统筹的战略纲领,谋求全局效应。可以组建一个专门执行委员会,实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一整套文化交流战略。

七、文化交流是双向行为,无论是送出去的,还是请进来的,都要重视质量。

八、文化活动承办单位,要积极探索市场运作之路,把文化、社会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积极主动地持续地举办各种文化交流项目。借鉴和利用国内通行的商业模式和渠道,发挥市场机制,推动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走出去”,扩大衡水文化产品服务的国内市场的份额。

九、要持续不断的改善文化市场投资环境,吸引企业投资衡水文化交流产业和项目,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衡水市的对外文化交流的繁荣与发展能否上水平,上台阶,需要政府部门的主导和社会各届的广泛参与与关注。十三五规划中,对于文化建设与交流提出了新的建设方向,也指出了目前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如文艺出精品、出人才的机制亟待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需要填空白、补短板,服务效能有待提高;文化产业还需要一批新的增长点做有效支撑;对外文化传播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对高新科技应用不充分;一些文化单位活力不足、运行效率不高,缺乏有效激励机制等等。

衡水的文化建设和交流要抓住十三五的大好发展时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重视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提升文化产业的质量效益,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创新对外传播和文化交流方式、着力推动衡水传统文化“走出去”。

参考文献:

篇6

1、参展商吴宜璇向参加品嚐会的台办、台协人员介绍茶文化交流情况 。

2、东莞市台湾事务局副局长陈锡辉致辞。

3、东莞台协会会长叶春荣指出,相比於日本茶道注重形式化,中国的茶文化更生活化,更博大精深。

4、石碣京华酒店老板、东莞茶文化协会会长蔡金华。

5、铁映十八式紫砂。

6、前排左起:游匡正局长、甘兆胜前主任、叶春荣会长、徐沆副会长、蔡金华会长。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国个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茶已成为人们交流的载体。

传承文化品味人生

2009年,首届莞台两地高端茶文化品鉴会晚在广东东莞市举行。此次莞台两地高端茶文化品鉴会由市台办、市台协和东莞茶文化促进会共同主办。品鉴会促进了莞台两地茶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为莞台两地茶界交流与沟通搭建平台。而来自东莞、台湾两地的二十余家茶商也相聚一堂,交流茶艺,推广两地的茶品牌。

东莞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叶春荣表示,台湾茶文化虽然一直延续发展,但是毕竟只局限在台湾岛内,随着大陆茶文化恢复和发展,两岸合作起来,一定可以将中国茶文化推向世界。

叶春荣指出,相比於日本茶道注重形式化,中国的茶文化更生活化,更博大精深,但是由於大陆茶文化发展经历了断层,而台湾的茶文化虽然一直延续发展,却只能局限在岛内,所以中国茶文化在世界影响力远比不上日本茶道。随着这些年大陆对茶文化重视和恢复,如果两岸能够合作起来,一定能够推动中国茶文化发展。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在中国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国粹之一,也是受到两岸共同认同传统文化之一。近些年随着经济发展,茶文化在东莞掀起热潮,借由此次品鉴会的举办,希望能够让两岸人民的心贴的更近。

东莞市台湾事务局副局长陈锡辉在活动开幕致词时表示,目前,两岸茶文化交流有着浓郁氛围,希望借助这次茶文化品鉴会引导茶消费,更新饮食理念,展示中国的茶文化,促进莞台两地茶文化更紧密的交流。

参加此次品鉴活动的台湾茶商也表示,在台湾,人少地薄,虽然茶文化在台湾十分盛行,但是,市场还是有限。而大陆地大物博,东莞又是台商的聚集地之一,所以,他们十分看好东莞的茶叶市场,希望两岸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叶春荣表示,东莞是大陆台商聚集最多城市,这些年台商在东莞发展,也带来了台湾的茶文化,东莞本身也有自己早茶文化,可以说东莞是两岸茶文化交流最早、最多的城市。两岸如果能够结合起来,10几亿人口只要1成来喝茶的话,这个市场不得了。又恢复了文化,又开辟了市场,多赢,何乐而不为呢?

茶成两岸交流载体

篇7

关键词:文化产业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自1997年提出"文化自觉"这一概念以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做为贯穿的主体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报告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近几年,在思想意识领域和文化领域都掀起了对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关注。

准确认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内涵,探索有效的实现途径,对确立文化发展目标、谋划文化发展战略,提出文化发展举措,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内涵

1、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最早由于1997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开办的第二届社会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要进行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目的是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形势发展,从而提出了解决人与人关系的方法。并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为"文化自觉"历程的概括。

文化自觉要求我们首先充分了解和理解中西方文化,掌握中西方文化的来龙去脉、主要内容、核心精神等,二是要深刻认识文化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扩大,文化的影响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和深刻。认识并掌握文化自身发展独特的规律和社会作用,对新形势下的中华民族来说尤为重要。

2、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指中华民族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对中华文化内在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对中华文化持久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不自轻自贱、妄自菲薄,我们才能在于西方文化的交流中保持镇定从容、不卑不亢,才能以包容的气度对待西方文化,理性批判并学习借鉴西方文化,才能不断创新中华文化并将之传播开来。

一方面,文化自信表现为对先进文化或优秀文化因素的一种自觉追求,它能够自信地吸纳各种文化中的有利因素为己所用,而不担心在进行这种文化交流时会被对方吞噬。另一方面,文化自信表现为大胆地推介和宣扬自己的文化,并且注意认真研究其他文化的内在发展需求,以使自己所推介的文化要素正好契合了对方发展的文化需求。

二、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

1、全球化对当代中国文化的挑战

全球化发展到当代,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世界文化向着多元化、多样性发展,这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但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对民族文化带来很大挑战,优势文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强行推销自己的观念、价值和文化产品,这使得各民族原有的特色文化越来越被边缘化,甚至有消失的危险。

2、现代化对当代中国文化的挑战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成了历史上任何时代、任何正常发展的国家都必须解决的问题。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既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传统,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又必须学习、借鉴外来文化,保持文化的时代性、先进性。

3、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然性

中国近代史上先后发起的、、,分别从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向西方学习,都以失败告终。这种向西方学习的浪潮一直持续至今,造成了现代人传统文化根基浅薄、文化自卑、崇洋。在教育、传媒、消费和科技等方面,都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模仿和照搬照抄。

我国民族文化主体性的严重缺失告诉我们,全球化背景下大力弘扬民族文化主体性是当务之急。我们务必要提高文化自觉,充分了解中华文化,深入了解西方文化,把握文化规律,重视文化的作用;巩固文化自信,充分认识到中华文化的闪光灯,树立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对待中西文化交流不卑不亢,对中华文化未来充满信心。

三、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的文化基础

1、中国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Arnold Toynbee)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在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种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中国文化的强大的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

2、中国文化绵绵不绝的文化创新力。

当其他文明古国不断被社会发展所淘汰时,中国能够保持历史的连续性,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生生不息的创新精神。创新力来源于对历史文化的长期积累传承,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蓄,以及对未来文化的敏锐把握。文化创新正是古老的中国和年轻的中国实现融合的最佳途径。

四、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途径探析。

1、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当前中国价值体系体现出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落后与先进等一系列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强烈地冲击我国传统的价值体系。因此,要从信仰、道德、群体、政治、自然、民族、国际等方面深化我们对中国核心价值的理解,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坚持政府主导,拓宽文化建设渠道。

最大范围的普及文化自觉意识,激发文化自信,需要大力开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建设应以政府为主导,把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设提升到和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重视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积极拓宽投入渠道,多方筹资,全民共建,形成社会资金多形式、多渠道共同投入建设的新局面。

3、鼓励文化创新,追赶时代潮流。

文化发展的本质是创新。创意、创造、创新,是将中国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的最佳方式。在进行文化创新中,要在传统文化资源中,融入新时代的元素,使文化产品能够与时俱进,让人耳目一新。另一方面,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推进能够激发创新意识、保护创新企业产业的政策措施,为各个领域的文化创新提供条件。

4、打造文化精品,丰富文化产业形式

篇8

关键词:文化失衡 文学翻译 发展 文化

随着现代文化研究热的有效开展,文学翻译在文化研究,特别是跨文化研究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专业的翻译人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文学翻译的作用,翻译和文化之间是一种有着不可分割的互动关系,即文化的特征和需求构成了文学翻译的基础,反过来文学翻译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相互关联的两种文化。但是由于两个地区政治、经济、环境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任何文化之间的交流都是不平等的,尤其是弱势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强势文化的冲击而逐渐消失,失去其本身特有的色彩。

1.文化失衡对文学翻译选材的影响

各文化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首先就会影响到翻译素材的选取。在文学翻译这种文化交流形式中,相互之间的流动量本来就是不平衡的。强势文化中的人们大都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比较自信,而看不起弱势民族的文化,那么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就将大量的精力放在翻译强势文化的译本中,而轻视对弱势文化的翻译,虽然弱势文化中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文学作品。以英、美文化为例,由于二战以来世界政治经济的格局主要由英、美等英语国家主导,以英语为主要语言形式的文学作品在世界上广为流行,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受这种趋势的影响,英、美等国家的文化翻译作品一直是输出多而输入的少,且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推广,其他一些小语种几乎到了毁灭的边缘。

2.文化失衡对文学翻译策略的影响

文学翻译中策略的选择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其中读者的阅读习惯、翻译者本人的价值取向等都是影响策略选取的因素。但是,在翻译过程以外的因素同样可以影响翻译者对策略的选择,归结起来主要是归化和异化的问题。这种由文化发展程度和繁荣程度不平衡而导致翻译者对不同语种的文学翻译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如下:强势文化中民众普遍对自己的文化具有自信心,那么在翻译的过程中就不大可能翻译其他与自己文化的价值取向有冲突的文化成果,只将自己本民族可以普遍接受的文化形式翻译过来,过多的强调本民族的独立性;弱势文化的国度由于历史、战争、地域等原因,文化发展程度不如其他先进国家,国民没有对自己的文化建立起足够的信心,当有先进的文化被翻译进来时,民众觉得其文化中所有的方面都是优秀的,都是可以被借鉴的,则翻译者就会迎合民众的意愿尽可能的将这种文化全盘翻译并传进本国,丧失了本国文化的独特性,其最终结果必然是被强势文化所同化。以曾经被殖民统治的埃及为例,埃及曾经是四大文明古国,有着灿烂的文化,但是在二十世纪初曾经遭受法国的殖民统治,其文化一度失去了独立性。在殖民以前,其文化翻译多采取“自由译法”的形式,即归化的译法。进入殖民统治时期,其文化翻译形式收到了法国文化的严重冲击,将很多西方的名著强加到本民族文化之上,而不怀疑这种翻译方式是否有利于保持本民族的独立性,一直到殖民后期,很多有识之士才开始意识到了这种翻译形式的弊端,并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已经无法摆脱对西方文化的依赖性。

3.文化失衡对文学翻译接收的影响

这里的接收有两层含义。一是读者和评论者对翻译作品的接受程度。二是对翻译批具有决定影响意义的翻译理论。这两个方面都可以看做文化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一些偏见。强势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普遍较为广泛,人们在耳濡目染之下更容易接受强势文化的成果。就读者和文学评论家的接受程度而言,翻译家们往往更关注文学作品在强势文化中的接受情况,有时更是以强势文化中的价值取向为主要的评价标准,评论焦点和舆论引导更是以强势文化为主要参考对象,译文在弱势文化中会得到何种评价则很少受到重视。就翻译理论而言,这种不平衡现象更是如此。二战以来,受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翻译理论研究大都以西方国家为中心的,西方国家的翻译理论研究不但推动着文学翻译事业的发展,更对弱势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过这种影响大多是负面的,不利于其发展。

当今世界呈现文化多极化发展的态势,文学翻译在推动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各文化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也对翻译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主要探究了文化失衡对文学翻译的影响,重点从素材的选择、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接受程度三个方面做出了分析。文学翻译应尽量避免文化失衡带来的弊端,尽量做到一视同仁,促进世界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韩子满.文化失衡与文学翻译[J]. 中国翻译,2000,02:39-43.

[2]龙宇.文学翻译中的文化不平等[D].天津师范大学,2001.

篇9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区域文化;发展;传播;东亚文化之都;宁波

文化软实力对区域综合实力的发展有着关键作用。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倡议正式提出以来,我国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了对外交流与开放,与周边国家也有了更密切的来往。显然,此一“黄金渠道”必将直接(或间接)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以及特色区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传播。港口城市宁波与“海上丝绸之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多元文化的发展就深受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本文将以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浙江省宁波市区域文化为例,初步探讨在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区域文化的发展与传播问题,以期科学把握区域文化的形成与传播规律,起抛砖引玉作用。

一、区域文化的形成基础与动力

1.区域文化形成的多重基础

由于地域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中国的区域文化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它深受客观环境与历史背景的影响,存在多重基础和一定的地区特色。

(1)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宁波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中段,宁绍平原的东端,她东接舟山群岛,南临三门湾,北临靠杭州湾。宁波有漫长的海岸线,港湾曲折,全市共包含531个大小岛屿,占地面积约524.07平方公里。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历史上宁波一直是东亚各国文化交融的纽带,曾对东亚各国的传统文化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2)丰裕富饶的地区资源

宁波地区资源丰饶,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海洋资源。宁波处于中纬度地带,具备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海洋生物的繁衍生存。旅游资源也是一大优势。近几年,乡村旅游的盛行推动了宁波旅游业的迅速发展。2016上半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数量达千万人次,同比增长23.78%。宁波还具有内涵丰富的文化资源,优质的人力资源等,丰裕富饶的地区资源为宁波多元化区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历史悠久的跨国来往

宁波与海外的“文明对话”已有一段较长的历史。东汉末期,印度的佛教通过海路传到宁波。三国至晋朝时期,宁波建立了阿育王寺、天童寺等著名寺院。长庆元年,明州把市中心迁至三江口(今宁波城区),宁波曾两次受旨建造“神州”,当时的明州已经成为我国港口与造船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与此同时,明州商团崛起,越窑青瓷远销世界各地。北宋时期设立的明州市舶司成为中国通往日本、高丽的特定港,同时也通往东南亚诸国。清朝时期,浙海关在宁波设立,成为当时全国的四大海关之一。可见,宁波与海外的来往跨越了多个朝代,已形成一段很长的历史。

2.“海上丝绸之路”的助推

宁波文化之所以能传播至海外,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海上丝绸之路”。众所周知特色文化--河姆渡文化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从形成到如今的辉煌发展,也正是因为有了“海上丝绸之路”,这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才能作为环太平洋文化圈中重要的一环而备受重视。区域文化只有通过交流与传播才能得以传承,而“海上丝绸之路”无疑是最好的渠道。

二、区域文化的发展实例与意义

1.区域文化发展实例

(1)港口文化

宁波以港为名,因港而兴,港口文化已成为宁波城市文化的基因与特质,宁波应利用自身港口优势,深入挖掘港口文化内涵,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城市竞争力。[4]无论在哪个朝代,宁波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之一,其港口文化已经有了长达1200多年的历史。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推进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和进出口贸易交流平台,使宁波实现了由古代港口城市向现代港口城市的转型。

(2)河姆渡文化

早在七千多年前,宁波就创造了璀璨的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不仅是“海丝文化”的摇篮,更是宁波“商帮”文化和浙东文化的摇篮,在华夏海洋文明的孕育下,宁波产生了影响颇深的商帮文化以及黄宗羲、王阳明等伟大的思想家和浙东文化。为了传承和弘扬这份“海丝精神”,我们应该把握时机,创造机会,让更多人了解这种美好的文化。

2.区域文化发展意义

区域文化是一个城市或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标志,它在无形中推动着区域的前进。据宁波海关统计,2015年宁波市出口的文化产品产值达37.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7%。宁波主要出口产品为视觉艺术品,主要出口市场为美国和欧盟国家,分别出口12亿元和10亿元,分别增长了0.04%和下降了5.8%,向欧美地区的文化产品输出总额占同期宁波市文化产品出口总额的59%。宁波除了出口文化产品,还在宁波特色文化产业博览会上设置了唐诗之路展区和特色文化产业展览板,集中展示了“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中外区域文化扩散与融合的成果。

三、^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措施

1.传承与推广

特别是近几年,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推动作用,我国政府不断转变职能,着力打造文化产业交易平台,共享区域文化信息资源。中国东北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中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都赢得了良好的反响。[1]除此之外,越南一直以来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等国家受佛教文化的影响颇深,可见东盟国家对于我国的文化存在较高的认同度。

2.保护与创新

文化传播和推广目的是增强文化活力,而文化保护措施直接决定了它的生命力。当前,不同国家采取的文化保护措施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通过法律制度的约束和激励,第二类是立足于群众大力宣传和推广,第三类是建立文化保护区。以上均属于文化的传统保护措施,但是由于区域文化的传播范围小,影响力弱,必须利用创新手段传承与保护才会获得较好的效果。就宁波而言,我们要牢牢把握“海上丝绸之路”的优越条件,紧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脚步进行文化交流与产业合作。2016年海丝文化・东盟万里行以文化交流促进经贸合作为宗旨,为宁波与东盟的文化产业合作提供良机。

四、区域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对策

1.主要困境

区域文化传播并非易事,要推广自己的文化产业首先必须拥有自身的文化亮点,足以吸引世界的眼球,更重要的是有表达文化内涵的合理方式。属于不同文化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强烈的归属感,某种程度上会对外来文化产生陌生感和排斥感。例如,宁波的中医药文化中的人文价值观与西方的科学价值观有着隔阂,中医的诊断包含了哲学理念,而西医主要根据科学理论诊断,这就导致了中西医在医药价值观念上的根本差异。

2.对策建议

(1)巩固发源地的优势,加强监管力度

为了实现区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应该注重区域文化的根基建设和发源地建设,充分发挥发源地的优势,做好区域文化的保护工作。以渔文化为例,宁波市是著名的海洋文化大市,东南沿海的地理位置为渔文化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象山海域的渔场同样也有利于渔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注重理论建设与文化建设

现在,海上丝绸之路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文化交流的“黄金渠道”,我们可以同周边国家的相关城市共同探讨区域文化发展方面的课题,成立具有国际性质的研究和开发机构,这是区域文化传播和发展最好的途径之一,文化就是在共享过程中得以传承的。但是,在与理论和文化建设过程中有一点至关重要--提高全民素质,淡化商业味。传承文化的目的不只是推广文化,更应该提高文化渗透力和认知程度。

(3)改革创新,树立文化品牌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但是我们不仅要在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提倡创新,更应该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传播中提倡创新。2017年1月20日,台湾一带一路经贸促进协会在台北成立,协会理事长汪诞平表示,希望借用“一带一路”,利用台湾文创企业的创意,将中华文化推广至海外。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的网络技术和区域文化资源,适当筛选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打造舞台剧、影视剧和实景演出等的品牌节目,我国有扬葩振藻的传统文学,惟妙惟肖的戏剧,美轮美奂的建筑以及诸子百家、琴棋书画,这些都可以作为影视题材。

(4)加强监管力度,保证文化产业规范有序发展

规范区域文化的发展也是一项重要的对策。相关部门必须严格审查和审批出国(境)文化传播组织和人员,杜绝各种类似利用文化圈钱等让文化“变质”的行为扩散,维护区域文化的良好信誉和品牌。同时相关机构应该注重教育和管理的规范性,加强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利用法律制度来约束不利于文化发展的行为,这样可以保证文化产业规范有序发展。

(5)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加强传播力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舆论媒体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传播区域文化。电视和广播应该全面报道我国区域文化发展的现状,不仅要看到文化发展取得的优异成绩,还要看到文化传播过程中的缺陷,并且强调扩大区域文化影响力是当务之急,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鼓励大家积极应对。

五、结束语

随着全球市场一体化和信息化网络的发展,文化的传播方式呈现出多模态性,其传播方向也具有多向度性。文化传播不仅是面向国内的,更是面向国际的。为此,我们必须牢牢抓住“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黄金时期,依靠全民族的文化自信以及文化觉醒,逐渐形成区域文化时尚品牌乃至全球多元文化的象征,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贯彻一整套文化培植、发展与对外交流的传播战略,充分利用“海上丝绸之路”的机遇对外推行自己的优势文化,扩大区域文化的涉及面,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文轲,饶妍,王文生.试论区域文化产业品牌的构建--以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为例[J].陶瓷学报,2016(4):108-112.

[2]T娜,彭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影响区域文化产业优势形成的实证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6(5):99-104.

[3]金荣.浅析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及前景[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5):75-79.

[4]苏勇军.港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城市竞争力提升--以宁波市为例[J].经济丛刊,2011(5):16-18.

篇10

关键词 引进版图书;出版版权;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3-0194-01

纵观中国出版近十年来的发展过程,引进版图书在我国出版业中所处地位愈发重要。一方面由于我国国际化发展进程逐步深化,同时也反映出我国民众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分析引进版图书的发展脉络和内在特点,从而有效促进其价值实现,对提升我国出版业整体水平、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1 引进版图书的发展概述

1.1 引进版图书发展历史

引进版图书是指非中国内地作家所著的图书。其中中国的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作者的图书,经版权交易引进中国内地的也视为引进版图书。关于引进版图书的概念始于20世纪末,在1990年我国正式颁布《著作权法》,在1992年10月我国又正式成为《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的成员国。我国内地的出版业才正式开展了外来图书的版权保障,才有了引进版图书的概念。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引进版图书在我国出版业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这也要求我们更加客观的认识引进版图书的发展,把握引进版图书的正确走向,更好的使引进版图书在我国的文化发展中做贡献。

1.2 引进版图书发展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为中国人打开了国门,也大大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引进版图书为我国人民开阔了视野,使中外文化得到了交流。引进版图书在我国的发展特点主要有:引进图书的品种广泛,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哲学、史学、文体及生活、经济类等方方面面。引进图书的数目巨大,极大的丰富了我国的出版市场。

1.3 引进版图书发展现状

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引进版图书在我国市场中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图书引进地中的美国、英国、法国三国占比超过50%,文学类、社科类、少儿类及名人传记类的图书都深受中国读者的喜爱。尽管引进版图书在我国的出版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出版市场而言,引进版图书发展存在诸多的问题。在中国出版的许多出版物大多都是以获取经济效益为目的,只是单一为迎合广大的消费者,只考虑图书的销量,这样就极大的限制了引进版图书的发展。

2 引进版图书在我国出版市场价值实现问题

2.1 引进版图书的获取途径问题

引进版图书是来自国外或者中国部分地区的文学著作,在图书引进时就会涉及到获取途径的问题。我国现阶段的引进版图书获取途径一般为,通过国际图书博览会进行图书的引进,还可以通过出版社和出版机构进行图书的引进,同时网络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使图书的引进途径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拓宽,但是面对我国大面积的出版市场,这些渠道仍然不足以满足我国的需要,拓宽出版市场成为了现阶段引进版图书实现价值的首要

问题。

2.2 引进版图书的筛选问题

对于引进版图书的筛选也是引进版图书发展面临的问题之一,引进版图书的引进一般注重的是图书的经济价值,是为了迎合中国市场的广大读者,所以众多出版社或者出版机构只是为了出版物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和为出版社本身的经济效益作为参考,从而忽视了作品本身的文学价值。同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及流传了几千年的儒家思想,有些出版社在进行图书引进时有时只是单一考虑引进图书的影响力,忽略了与我国的文化发展相适应的问题。所以在对出版物进行引进时要多方面的考虑、筛选。

2.3 引进版图书的版权问题

对于引进版图书涉及到的核心环节就是版权问题,在我国的出版市场中对于版权问题的重视也是在我国《著作权法》颁布之后,尽管我国拥有《著作权法》,但是对于国外的作品版权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明确的重视,在引进国外的图书之后,往往会产生著作权纠纷问题,自从我国加入《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之后,对于引进版图书的版权问题得到重视,我国的出版机构在引进图书的过程中也会很好的解决版权问题。[1]

3 实现引进版图书在我国的价值

3.1 拓宽获取图书的渠道

为更好的促进引进版图书在我国文化产业中发挥作用,首先就要拓宽引进版图书获取的渠道,在引进图书时,有关出版社不应仅仅局限在国际图书博览会等阶段性的展览机构,可以拓宽网络渠道,设立网络图书引进的相关网站,搭建网络图书引进平台。[2]同时,国内知名的出版社可以联合其他出版组织定期开展图书交流会,拓宽引进图书的渠道,增加引进图书的份额。增强我国文化市场的发展动力。

3.2 符合我国文化发展进行图书筛选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市场容量大,为图书出版业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同时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择业自由化、精神需求多元化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使读者对图书的需求层次和品位逐渐拉开。所以根据我国的文化与国外的文化因为生活方式、文化底蕴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在进行图书引进时也要做到充分的考虑,认真分析当前我国的文化需要。从我国的人民群众实际出发,引进符合我国文化发展的图书,[3]对于专业出版物、学术和科技出版社应常常聘请一批顾问,如有影响力的高级学术研究人员或专业人员,他们会将最前沿的作者资料和信息提供给出版社。同时对于一些文学类的图书在引进过程中可以设立相关的引进图书网站,邀请国内的文学作家和文学点评家,通过不同的角度分析所要引进的图书为我国的文化发展有何种作用,图书在引进时不仅要使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接受,为图书引进出版部门带来收益,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文化的积极影响,从文化的积极作用来对引进图书进行筛选。

3.3 按照相关法律获取出版版权

在国外对于图书版权格外重视,在我国出版社引进图书的过程中也要充分的重视尊重出版版权,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版权的获取。获取版权的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可以直接与作者联系,得到作者的直接授权;还可以由国外的出版公司获得出版版权。如果作者、出版者都找不到,那么还可通过机构取得授权;此外还可以与外国驻华使领馆联系,使馆工作人员肩负着传播本国文化的使命,他们会积极帮助获取版权的。以上的版权获取途径都是意在尊重作者的版权,减少引进版图书出版障碍的方式,也是引进版图书在我国出版的基本保障。

4 结论

新形势下,引进版图书出版工作,一方面要强化基础调研,使其满足公众阅读需求,创造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着力丰富引进版图书的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其作为文化传播载体的重要作用,助推国际文化交流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敏.中国图书市场近三年引进版图书表现分析[J].出版广角,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