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类论文范文

时间:2023-06-22 09:48: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工程施工类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工程施工类论文

篇1

关键词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常见问题;质量控制;措施

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防雷工程项目包括桩基础的焊接、柱筋引下线通长焊接及均压环、避雷网、避雷针、避雷器安装等,一直伴随着建设施工全过程。保证防雷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环节很多,要对这些环节严格控制,才能保证最后的工程质量。

建筑物防雷包括防直击雷和防感应雷。防直击雷就是引导雷云与避雷装置之间放电,使雷电流迅速流散到大地中去,从而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防雷电感应则通过建筑物内部的设备、管道、构架、钢窗等金属物的接地装置与大地作可靠的连接,将雷云放电后在建筑上残留的电荷迅速引入大地。目前建筑工程常用的防雷措施有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避雷器、均压环及金属导体等电位连接等的施工和安装。

1防雷工程施工常见问题

通过实际检测测验和经验,施工过程防直击雷和防感应雷措施中常出现以下问题:一是避雷带、引下线、接地体、均压环搭接的连接长度不够,焊接不饱满,焊接处有夹渣、焊瘤、虚焊、咬肉和气孔,没有敲掉焊渣等缺陷。二是地钢筋网的连接点的错焊、漏焊;作为外引接地联结点或检测点预埋件的漏设。尤其是建筑结构转换层,因构造柱(墙)内主钢筋调整、防雷引下线钢筋错接错焊的情况发生。三是用结构钢材代替避雷针(网)及其引下线时,焊接破坏镀锌层不刷防锈漆;或螺栓连接的连接片未经处理,片与片接触不严密等。四是引下点间距偏大,引下线跨越变形缝处未加设补偿器,穿墙体时未加保护管。接地体安装埋设深度不够或引出线未作防腐处理。五是屋面金属物,如管道、梯子、旗杆和设备外壳等,未与屋顶防雷系统相连,或等电位联结跨接地线线径不足。六是电气设备接地(接零)的分支线未与接地干线连接,实行串联连接。多层住宅采用TN-S系统时,进线在总电表箱处没有重复接地,没有按要求在配电间作MEB。七是低压配电接地形式、电涌保护器(SPD)的设置及安装工艺状况、管线布设和屏蔽措施等与防雷设计要求不符。

2防雷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加强对防雷工程关键部位和工序的质量控制,针对施工中易出现质量通病的几个环节,制定现场检测预控措施,做到预防为主,动态跟踪,保证防雷工程的施工质量。

2.1严格审查设计图纸

一是不仅要熟悉电气图,对建筑设计中的结构、设备的布置也要有初步认识,领会设计中有关说明,对有些特殊的建筑工程项目系统,如弱电系统中的智能化工程、信息通讯、计算机、监控等,因为这些地点和设置在设计平面图纸中一般都没有明确标注,是以规范要求为施工标准进行预留预埋的,要注意对照强制性标准、施工验收规范进行施工。如发现不符合现行施工规范要求或做法不妥,选用的防雷接地材料不当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洽商确定,形成设计文件,以便依照执行及备案。二是一个建设项目,相关专业设计图纸较多,审核防雷图纸时,要对照建筑图、结构图、基础图。各项目衔接复杂,极易导致施工错误。若施工单位经验不足,易因工种(序)配合不当而造成施工错漏。对于施工中容易忽视和特别重要的问题应起草书面意见,以提醒施工单位执行。

2.2严格材料质量控制关,保证焊接质量

一是验材料三证;二是看材料规格;三是查在施工中是否使用设计和规范规定的镀锌材料。在施工监检过程中,作业人员往往随手拿普通结构用钢筋作帮条焊接,或用普通钢材代替镀锌材料,或以冷镀锌材质代替热镀锌材质,应及时纠正。防雷工程施工主要是焊接,焊接质量决定着工程质量。由焊接技术不过关的人员进行防雷接地,造成防雷工程不合格的情况时有发生,应严格审核专业防雷施工队伍的资质等级和施工人员资格证。

2.3查验地基接地焊接

地基接地焊接是接地施工中的第一环节。对于基础圈梁焊接或桩基钢筋与基础钢筋的焊接、基础钢筋与柱筋的焊接,都要严格按基础图和接地点逐一进行检查,尤其要对伸缩缝处基础钢筋是否跨接连通进行确认。当整个接地网焊接完成后,马上进行接地电阻值测试,确认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当电阻值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再次检验焊接质量或按设计要求补做人工接地装置。

2.4检查引上点和跨钢筋焊接质量

对以柱筋为引上线的接地网,要求施工人员采用每层按轴线标清每根柱子的位置及钢筋焊接根数进行施工,防止漏焊或错焊位置和焊接长度及质量不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等[1-2]。要对引上点和跨钢筋焊接质量仔细检查,并要求对焊接引上线进行定位标识,以防向上层焊错主筋造成接地中断错误。特别是对于结构的转换层,由于柱筋的调整,防雷引下线利用柱内主筋焊接引下容易错焊、漏焊,要进行反复核实。超级秘书网

2.5核实等电位焊接及其他接地部位

对于要进行等电位焊接、重复接地的部位,如设备间、变配电室、消防机房、空调机房、电梯机房、给水管、冷却塔、风机等部位的接地焊接要在施工日记上注明备查、核实。高层建筑45m高度以上,每向上3层在结构圈梁内敷设1条25mm×4mm的扁钢与引下线焊成一环形水平避雷带或用不少于2根圈梁主筋焊成均压环。楼内水平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应与防雷接地焊接,垂直敷设的竖向金属管道,在其底部和顶部均应与防雷接地焊接。玻璃幕墙防雷等电位接地的施工,在对采用预埋铁做法时,注意在柱主筋上作可靠的焊接,如果是后增加的玻璃幕墙,要根据建筑面积、建筑物的各种特点,出具详细的防雷施工方案。屋顶上装设的防雷网和建筑物顶部的避雷针及金属物体应焊接成一个整体。

2.6按规范进行质量验收

防雷工程应按工程进度及时做好隐蔽验收。无论自然接地体还是人工接地体以及玻璃幕墙、避雷网格、避雷针等,在施工完后都要及时进行接地电阻值的测试。尤其是接地体或接地网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认定接地电阻值是否符合设计规定值。低压配电接地形式、电涌保护器(SPD)的设置及安装工艺状况、管线布设和屏蔽措施等应与防雷设计要求相符;查看设计、施工资料,检查SPD安装的位置、数量、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应与设计相符合[3-4]。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2]瞿义勇.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建筑施工行业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经济增长行业,不仅关系到国泰民安,而且还是整个建筑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先进的施工技术管理更是工程质量的保障。如何做好技术管理则是我们做为工程施工及管理人员的一直要思考的课题。笔者将结合多年的建筑工程施工经验,在分析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必要性和我国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作出全面深入分析。

2.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1.1 图纸审核不严格

图纸审核不严或根本不审核。很多建筑工程企业由于和设计公司长期合作,对设计公司过于信任,对于其设计的图纸不审核或者在审核过程中达不到事事严谨,从而造成设计与实际施工和合同工产生矛盾。

1.2 缺乏比较彻底的施工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不够彻底,对于施工前的技术交底是非常重要的,让所有的施工人员对整个工程都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在施工中有一定的准备,不耽误工程进度,也不会影响整个工程质量。

1.3 材料设备管理不科学

部分施工进度缓慢,材料和设备供应不及时等这些容易出现的问题无法及时进行处理。同时,在进行设备和材料管理时候,管理人员的责任分工不明确,土建施工中的分工责任不明确,导致很多人员干重复的工作,而一些工作却没人做,并且责任不明确,出现事故后找不到直接负责人。材料管理的不严格,不仅仅使得建筑施工的成本增加,也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3.加强土建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意义

3.1 有助于保证工程的施工安全

施工安全是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中,管理人员科学、合理、完善的做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保证建设项目施工的有序正常的进行的保障,最重要是有效的阻止错误的产生,避免工程的延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只有不断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才可以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3.2 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工程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企业的信誉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等问题。做好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促进技术力量和技术资源在整个建筑工程的合理配置,不仅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工程造价,也可以使得工程的经济效益得到保障。

3.3 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良好的技术管理不仅可以很大程度的节约资源,保障施工安全了,更可以在激烈是市场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完善与否,会影响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承受所有挑战,因而,加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对于提高施工单位的核心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对策分析

4.1 施工组织科学设计

作为指导施工准备和引领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在不同的情况下是不一样的,要视工程的结构、性质、施工复杂程度、规模、工期要求和建设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不同而异。能够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并以最低投入满足合同要求的设计才是一份好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采用的施工方案不同,所需的费用也不同,其编制对工程造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施工前应组织相关人员,比如技术、质量、施工、安全、机械、材料等

人员共同研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反复对其斟酌,优中选优,最关键的是必须做到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所选择的施工设计组织实施。

4.2 严格做好技术的交底

技术交底的内容不仅包含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规范要求、安全措施、质量标准、操作规程等也在其列,还要详细地交待清楚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项目中的有关特殊要求。在进行施工技术交底过程中,首先,施工单位的总工程师向施工项目部的负责人就施工方案进行交底,其次,施工项目部的负责人需要向施工负责人、安全员、质量检查员、有关职能人员、班组长进行施工方法、施工方案、质量要求及施工注意事项等内容交底。最后是技术交底的关键环节,单位工程负责人员再向参与施工的班组长和操作工人进行交底。技术交底是技术管理的重要一环,书面交底只是其一部分。检查、督促是技术管理的主要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对技术交底的落实情况要反复检查,施工监督要加强,严格中间验收,最终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4.3严格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图纸的会审

图纸是建筑工程的灵魂,而如果图纸出现错误且没有被发现,就会给整个建筑工程带来不可言喻的后果。所以在工程中标之后,在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之后,就要组织人力对图纸进行细致的审查,在不影响其设计理念以及确保工程质量和功能的前提下,检查设计中存在的漏洞和弊端,是否违反国家规定,是否在某些地方不符合合同要求,若出现上述任何一种现象要进行积极的修改,并且在审查之后,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还必须认真的熟悉整个图纸,了解设计者的理念和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对特殊的项目更要尤为加以注意。

4.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

在建筑施工工程中,加强对施工现场土建材料的管理是技术控制的关键。

首先,要结合施工方案,对建筑工程施工所需要的材料规格,种类,型号,数量等做出严格的统计,并选择优质的供货商。并选派专业的采购人员,加强对采购单的审核识别,保证材料的供应不会耽误工期。

其次,要严格材料的堆放,对材料进场的顺序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要加强对材料质量的验收,可以实施抽样检测,确保所有的建筑工程材料质量都符合国家标准,并加强规范管理。

最后,要建立健全规范的材料领用制度。登记到达施工现场的材料,按照施工进度,结合材料出库单进行发放,加强对材料使用过程的监督,避免浪费,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标准进行材料下料。

5.结柬语

建筑工程施工行业是我国近年来重要的经济增长行业之一,对我国经济快速持续稳定的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是建筑工程完善工程管理系统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推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建筑工程中,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合理安排工序,做好施工组织。技术交底,加强对施工人员,材料,设备的管理,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加强对关键环节和关键部位的监督管理,确保各项施工标准都可以得到落实。如此,既可以大大提高工程质量,有助于提升施工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整个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朝阳.建筑程施工技术管理探析[期刊论文]《中华民居》一2012年3期

[2]孙光亮.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实践[期刊论文]《新建设:现代物业上旬刊》一2012年1期

[3]王卫.加强港口码头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一2012年8期

篇3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控制,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崛起,并逐步渗入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生产的各个角落中来,不仅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对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条件,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质量的好坏,是整个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控制,不仅密切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连接在一起,而且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是否稳定,因此,如何加强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控制,是所有建筑行业工作人员必须深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我国建筑行业正处速发展的时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依旧有着许多缺陷需要理性面对。

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控制要点

1.抓好施工方案的设计,确保施工安全进行。

建筑工程施工量极大,而且施工工艺整体也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在整个工程进行施工前,必须对工程进行整体、客观、实用的设计。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规划,按照国家施工规范标准和建筑图纸设计标准的要求,主要是由以下三个部分进行组成:一是从基础部分;二是从主体部分;三是从装饰部分。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独立的,在整体施工规划中,完善的设计可以对加强工程施工的技术指导,并对其提供有效的管理控制,科学有效的处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部分的联接。

2.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形成自己的市场竞争优势。

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和加强技术创新,善于争取行业制高点,努力摆脱落后、传统的施工方案对工程技术改进的负面影响,不断创新思路、理念和策略,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投入力度,储备丰厚的技术力量,切实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施工企业技术创新要适时地“走出去”,不断与国内外优秀同行施工企业加以交流,学习经验,与有实力的科研院所进行深度技术交流,结成技术联盟,优势互补,共同创新,提高技术创新层次和绩效。

3.施工程序管理控制要点

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程序较为繁杂,其中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因此,必须按照一定的施工程序进行。首先,应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这里指的施工准备主要就是对工程项目施工的具体特点、进度以及相关要求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以此来确定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资源,如人力、物力等,这一环节主要是为后续施工的顺利开展起铺垫作用;其次,应做好施工组织工作。

三.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工程施工建造材料质量难以达到标准

工程建设项目的材料物资将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质量管理的成败,目前,我国很多单位在采集物料时候,难以达到质量要求,或是不符合设计施工的标准,或者是材料的保管不当,发生挥发磨损等等一系列问题,都使我国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着巨大的隐患。

2.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首先,质量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缺乏一定的专业素质和质量管理才能。其次,主要体现在我国的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受到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较少,缺乏高端技术施工人才,使得在进行机械设备操作时候不熟悉,或者是误操作造成质量影响。同时,我国虽然工业化进程加快,但对整个建筑行业而言,在施工过程中,机械化、自动化的水平偏低,对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推广程度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些因素,都会对项目的质量管理控制造成消极影响。

3.施工过程缺乏强有力的监管

在我国,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施工质量监督管理是整个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但是,我国的监理部门或者是监理人员,在多数情况下,刚刚受到施工建设单位的监理委托,便会立刻安排监理工作人员去进行监理,对整个工程的实际情况缺乏实际的了解,仅仅限于对施工一般工艺标准和施工工序流程进行监理,忽视了对整个工程全过程的监理工作,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为各种利益关系或限于监理水平,忽视施工阶段个部分的质量标准,面对问题,难以及时、迅速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理,很大程度上丧失了监理的真正职能。因此,使得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忽视施工规范,忽视工序的科学性,忽视施工工序的质量标准等多种现象,这些都对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产生了及其消极的影响。

四.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是由建筑的好坏所决定的,而好与坏的体现,不仅要依靠管理人员的配备,同时还要依靠工程中材料的选择。

1.要有科学的组织管理

第一,要想有科学的管理,就应该有良好的集体建设,因为一个项目工程的建设风气能够直接影响到施工人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自身创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效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素质,自觉的遵守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行为准则和安全意识,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基本条件;第二,处理好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两者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管理人员不仅仅要看着施工技术和期限,更要加强和施工人员的沟通,团结协作,减少矛盾。第三、要明确施工的目标,在施工过程中,有条不紊的开展各项工作,加强整体的协作,为建筑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2.在建筑材料上进行严格的控制

凡是在建筑工程上应用到的材料、配件、设备等等,都必须严格的按照设计要求标准进行,在采购、检查、运输和使用等方面都要严格的把握质量,确保进入施工场地的材料都是经得起考验的。第一,要注重采购人员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在人员选用过程中必须选择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对事业有责任心的人员来进行此项工作;第二,在信息掌握方面,必须选择国家认证以及有着一定技术和资金的厂家进行合作。

3.监理部门实施全过程的施工监理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必须本着公正客观的原则,对施工流程中的各个工序进行严格实时监控,对施工单位施工标准作出监督考察,对不合理施工,违章施工作出及时有效的处理,保证整个工程施工的规范化。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监理。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监理是建筑工程监理中相当关键的一个环节。监理单位必须全程参与到材料的采购,运输,入库,保管,领用等各个环节,确保原材料质量可以达到国家标准,确保原材的选用符合工程的特点。比如在外墙渗漏施工中,现有的建筑材料多以混凝土为主,选用这种材料,质量难以保证,使用时间较长就会发生变形,导致了建筑物之间接触不牢,从而发生外渗现象。

五.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和控制具有复杂性,因此,其管理控制必须得到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质量监督人员的通力配合,在提升整体人员素质的基础上从施工规范,施工材料等方面全面控制监督,做到全过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促进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升,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黄耀章 如何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期刊论文] 《建材与装饰》 -2012年1期

[2]解琨 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期刊论文]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8期

[3]孙杰 浅谈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期刊论文] 《中华民居》 -2012年6期

[4]杨尚勇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探讨[期刊论文]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1年33期

[5]黄振华 探讨如何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措施[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7期

[6]陈魁 做好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期刊论文] 《中国科技博览》 -2011年33期

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我国建筑工程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建筑工程的工程管理是一项很复杂的过程,不仅仅涉及到人员,材料设备的管理,更要综合考虑到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施工施工环境,施工安全控制,因此,也对工程的管理人员和管理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完善,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对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安全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探究,对建筑工程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人员管理问题

(一)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国的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准入制度不完善,很多管理人员可以靠着关系或者是凭借某一个高层的喜好而进入工程地方管理,由于准入机制的不合理,不严格,很多不懂管理,不知经济,不明财务甚至不懂技术的人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工程项目的管理层,管理团队整体素质偏低,管理机构臃肿。

(二)对人员的管理缺乏科学性

在施工过程中,分工不明确,权责不清晰,对人员的管理和对工程的管理脱节严重,同时,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奖惩、任免、选用等主要是由施工单位的人事部门为主,管理也比较随意。

2.材料设备和工程质量问题

(一)材料设备管理缺乏科学性

首先,材料采购环节,为了大力节省施工成本,各种质量低劣的工程物料严重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同时,采购环节暗箱操作严重,抽取提成,拿回扣等情况普遍。其次,材料堆放位置不合理,分类不科学,对各种物料进行存储时候没有严格安排进场时间,在材料管理存储过程中,各种材料发生潮湿,霉变,挥发,磨损情况严重。

(二)材料质检制度不够完善

首先,建筑工程施工材材料质量检测方法落后。质量检测的手段和方法传统而简单,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很多区域的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机构依然是人工操作,手工填写表格,工序缺乏严密性,且繁琐,失误较大,甚至是人为的修改数据,使得各种数据统计资料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其次,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测力度不够,检测结果缺乏真实性。对质量检测制度贯彻执行不力,检测标准不够严格,抽样不合理,材料质量安全隐患比较多。检测人员缺乏职业操守,因为私利而弄虚作假,材料检测的结果缺乏真实性。

3.施工技术操作问题

首先,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人员的素质偏低,对各种各机械设备的操控不够熟练,手工操作比重比较大,失误比较多,因此,容易发生不规范操作,违章操作的现象。其次,同时,对各种施工标准和施工的规章制度理解不深入,贯彻落实的力度不够,缺乏系统科学的监督机制。最后,建筑工程建设中,各种砂浆,混泥土,石灰浆等配比不合理。比如为额外利益在配置砂浆的时候不按照标准比例,经常偷工减料;在施工过程中,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或者施工人员为了减少工作量,经常会擅自去掉其中几个规格的砂浆,对于搅拌用水缺乏检验检测,忽略了水质对于物料的影响,这样给工程质量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4.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实施安全施工管理是保证施工正常进行的客观要求。但是,安全管理工作并没有得到重视。首先,建筑工程建设中,缺乏健全科学的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管理方式落后,对国家的各种安全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不到位,同时,管理人员追去经济效益忽视对施工安全的控制,施工人员本身安全意识薄弱。都使得建筑工程建设中,安全事故频繁。

三.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探讨

虽然我国的建筑工程发展迅速,并在国民经济增长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为了完善建筑工程的管理体制,促进整个行业管理上的成熟,。笔者结合多年的建筑工程施工经验,在借鉴他人技术理论的基础上,对建筑工程管理的措施进行分析。

1. 图纸会审工作

在建筑施工中,图纸是施工依据也是重要的技术资料。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工程项目设计意图、设计特点及对施工要求。施工单位把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把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难点提出来,在施工中使用某些材料采购及使用困难提出来。施工单位必须从实际出发,审查图纸,经设计、施工、建设三方协商,达到达到设计及质量要求。

2.改善人员管理方式,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一)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改善管理方式

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管理。管理人员只有扎扎实实地提高素质,提高管理水平,注重细节管理,用心管理,才能发现细节问题的实质,同时,要改善决策方式,加强管理中的民主化和集体化,加强和施工人员的交流,促进人员关系的和谐。

(二)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的熟练度。

由于建筑工程一种庞大复杂的操作施工过程,其中无论是先进的设备还是纯人力劳动,手工操作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我国建筑业起步发展时间晚,对技术人员的系统培训尚不够完善,手工操作人员的手工操作能力相对而言有着很大的差距,操作不熟练,操作失误多,不利于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因此,要加强对施工员工的培训,提高其操作的熟练程度,严格执行操控标准,提高操作效率,保证整个项目实施中的技术水准。

3.建立专门的物料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确保建筑用料的质量和安全

(一)要严格材料进入标准。材料进场前应检查其规格、型号、产地、外观、性能指标、数量等参数,对于一些重要材料,还应该委派专人到现场进行监督,如商用混凝土就必须在生产现场检查水泥、砂石质量、配料配合比是否符合要求,搅拌时间是否符合要求等。做好质量的抽样检测,客观记录。

(二)采用正确的方法保管建筑材料。进场的建筑材料应按照平面布局堆放并设立标识,将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材料分别堆放。做好防水工作,防止水泥受潮、钢筋锈蚀等。在材料保存一段时间之后需要取用时应先检测再使用。

4.严格执行施工标准,实施规范性操作

(一)严格执行施工标准

制定完善相关的施工技术标准,对所有施工人员在施工前进行操作培训,从理论上深刻明白操控原理,从实践中进行现场操作演示,务必使所用施工人员都可以严格达到施工标准,操控熟练,能够满足工程技术相关规范,杜绝胡乱施工操作的现象。

例如,如图1,在门、窗框粉刷后的施工中。

传统的门、窗框安装于粉刷前结束,这类方式的缺点有:漏水,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多数用发泡剂填充,而发泡剂防水性能差,很容易造成能窗框周围渗漏水,尤其在窗洞尺寸偏差大是,漏水情况更严重:窗框损坏,在窗框安装结束后,粉刷过程中被踩踏、碰撞会损坏窗框;施工久,门窗洞的粉刷要在窗框安装后进行,这就延长了施工工期。

(二)加强每道工序的质量监控。

从全面控制的角度出发,找出产生误差或者失误的原因,分析制约每道工序质量的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消除恶劣影响,减少制约工程质量的因素。严格执行每道工序的前后执行顺序,杜绝前后跳跃施工,尤其是时间急促,施工匆忙时期,要尽量减少多种工序的交叉,保证整个施工顺序的合理稳定。

5.重视工程安全管理

首先,建筑工程要建立健全施工的安全控制机制,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其次,要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实施安全知识培训,更新安全管理理念,采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方式,最后,安全工作的管理人员要将各种安全管理规范和国家的安全法规落实到实处,并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安全施工。

6. 建筑施工中要把好工程竣工验收关

竣工验收,是基础建设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对工程设计、工程质量的最后检查总结。在验收时,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工程验收规范标准,逐项验收评定。可采取查看、实测的方法。重点查看各项资料和原始记录资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验收标准;砂浆和混凝土试块、构件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室内外装修是否达到标准,有无屋面漏水;厕所、厨房渗水;阳台泛水;水管、卫生设施接头冒水;楼地面、屋面开裂等质量通病。

四.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管理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加强管理探究,有助于完善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有助于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小军 李斌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和措施探讨 [期刊论文] 《现代营销》 -2011年9期

[2] 苏斌 增强建筑施工管理安全体制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 2012(2)

[3] 陈明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和措施探讨 [期刊论文] 《中外建筑》 -2010年11期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地基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在建筑行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很多突出的成就。在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其施工技术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尤其是地基处理技术,地基处理技术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运用先进的地基处理技术,包括:碎石桩与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联合处理、强夯法与碎石桩法的联合处理等,做好地基处理的各项工作,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一、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的特点

(一)地基处理的复杂性

我国国土面积跨经纬度的范围比较广,对于我国各地域的地质条件而言,其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例如:冻土地、盐碱地等。另外还会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国各地的气候条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而导致建筑工程地基处理具有较大的复杂性,这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的重要特点。

(二)地基处理的多发性

通过对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的调查和了解,发现其存在着较大的质量问题,如果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不到位,则可能出现建筑工程坍塌的现象,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将给国家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三)地基处理的潜在性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各个环节而言,各个环环是仅仅相扣的,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建筑工程地基中的各种问题,会出现各种遗留问题,将对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地基处理具有潜在性。

(四)地基处理的严重性

地基是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础和根基,只有做好建筑工程地基工作,才能进行以后的建筑施工。如果在以后的施工中发现地基出现某些问题,这时地基处理的难度较大,而且需要更多的资金,如果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地基处理,则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因此,建筑工程地基处理具有严重性。

(五)地基处理的困难性

在对整个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进行治理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局部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必要措施进行有效的调整,为了使其达到预期的效果,进行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是必不可少的。但在进行建筑工程的地下工程处理时,其具有较大的处理难度。如果地基出现任何问题,其将严重影响建筑上部结构性能,甚至使整个建筑工程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二、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的类型

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的依据是地下环境,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主要采用挤密、夯实、冷热处理、胶结等方式加固地基。地基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桩基技术、地下连续墙技术、地基加固技术。

(一)桩基技术

桩基技术能够将地基上部荷载力转移到地基的深部,并采用缓冲的方式对冲击力起到消解的作用。

(二)地下连续墙技术

在进行建筑工程地基处理过程中,地下连续墙能够为侧向提供支护力量,在整个地基处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地基加固技术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地基处理过程中,通过运用地基加固技术,有利于增强地基的承载力,能够最大限度的防止地基沉降变形,地基加固技术能够有效的促进建筑工程地基处理的效果,加强地基的承受能力。

三、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

通过对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很多建筑工程中还在采用传统的地基处理技术,其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建筑施工地基处理技术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当前单一的处理技术达到的效果不理想,需要将多种处理技术相结合。

(一)碎石桩与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联合处理

在建筑工程进行地基施工过程中,桩基技术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能够将地基上部荷载力传递到地基的深部,通过运用缓冲的方式,可以将冲击力消解。如果碎石桩选用水泥粉煤炭灰,其具有较强的承载力。

在运用碎石桩与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联合处理过程中,碎石桩的作用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出现了消除上部地层液化的现象,这种联合处理技术能够使两种方法发挥自身的优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地基沉降的速度。

(二)强夯法与碎石桩法的联合处理

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过程中,需要在填土层中做好碎石桩的处理工作,从而达到地基土固结和挤密的状态,然后选定强夯点,通过冲击力将碎石桩击碎,将碎石挤入周围的护土层,并逐渐形成密实的碎石,在土混合的硬壳层和碎石桩复合地基,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地基强度的稳定性。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强夯法是比较重要的,影响夯实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夯实的次数、深度、夯沉量等。在施工中,需要考虑综合因素,包括地基结构类型载荷大小、夯击深度等。根据地基土的性质选族适当的夯击的次数,通常先夯两遍左右,再选用低能量的方式再一次夯击。

(三)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与粉喷桩的联合处理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与粉喷桩的联合处理,其主要由各自固结能力与地基土混合,并能够有效的发挥水泥粉煤灰碎石桩高的承载力。在运用这种联合处理技术的情况下,其上部地基主要采用粉喷桩,其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能够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

对于以上三种的联合处理技术而言,任何一种联合处理技术均与桩自身的强度有关,在建筑工程地基施工处理过程中,桩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浇灌过程中,桩自身不能满足设计的要求,将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结 语:

对于任何一个建筑工程而言,其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需要运用完善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地基的处理是非常严格,地基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对整个建筑工程起到支撑作用,因此需要掌握良好的地基处理技术要点。在施工前期要做好准备工作,选择适当的地基施工方案和处理技术,确保地基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有利于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和完成。

参考文献:

[1]丁建一,王新民,武美燕.我国预拌砂浆行业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预拌砂浆行业发展的意义、现状、问题与建议[A].第二届全国商品砂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

[2]汪波.图式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A].西南六省、区、市七方土木建筑工程学会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

[3]高新华,高云.热泵循环的应用[A].山东制冷空调――2009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烟台冰轮杯”优秀论文集[C],2009.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 安全管理 管理水平 科学管理施工安全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建设规模日益增长。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影伴随的施工安全事故一直存在,并严重威胁着施工者的生命安全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建筑工程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重点所在,由于建筑业施工现场的诸多不安全因素和安全管理等工作的欠缺,造成安全事故隐患颇多,严重影响建筑施工安全。

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状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责任划分不合理。我国建筑法中规定:建筑施工的安全责任基本上都是要建筑施工单位来承担,而建设单位或业主对安全责任的承担非常有限。如此以来,导致监理单位和业主只关注施工进度、质量和投资相关问题,认为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和机械安全问题是施工单位内部管理的问题,很少参与安全管理。

(2)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和调节机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仅仅依靠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其效果非常有限。通常情况下要想扭转被动的局面,就需要借助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和调节作用,通过调动建筑业主体的自身追求来改善安全管理业绩。历经20多年的发展,虽然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具有较大的进步,许多施工单位开始适应了市场变化,都开始积极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但由于我国法制建设的落后,造成建筑工程安全制约机制不健全,市场的经济杠杆作用和调节作用无法发挥应有的调节作用。工伤保险制度推行缓慢,保险险种形式单一,理赔困难,施工单位参加保险的积极性不高,施工单位缺乏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等等造成安全管理漏洞百出。

2.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存在的管理问题

(1)安全管理基础薄弱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我国对建筑安全技术研究不够,没有先进的安全科技成果来解决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性问题,还存在新产品、新工艺及新技术的应用与安全防护措施的研究未保持同步。第二,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在建筑工程施工队伍中,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农村的低学历者,其中有部分较为专业的知识分子,但也仅仅设置在测量、质检及财务等岗位。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素质通常较低,对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术规范、安全防范措施等了解不够深入,无法科学的对施工安全进行管理。第三,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安全防护用具、安全防护技术、机械设备等相关方面的技术程度较低,定型化、标准化、工业化的程度较低。我国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整体的落后,导致施工单位在采用安全防护用具,制定安全管理技术规范方面不合理、不科学。

(2)安全管理不到位

针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我国先后出台了《建筑法》、《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而建设部也出台了《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调查程序规定》及《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制度。部分施工单位漠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过分追求经济效益,造成忽视安全生产基础性工作,同时加上监理单位的监管力度不够,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缺乏,违规违章操作,施工单位对员工的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工人安全意识较为淡薄,诸多因素造成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一直存在。

(3)安全管理责任主体未落实到位

目前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项目经理实质上是项目的利润主要受益人,项目经理过分重视经济利益,造成对安全管理的忽视。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对安全生产的投入不足、安全防护不符合技术标准和相关要求、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未建立真正有效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未重视和履行安全责任,任意压缩施工工期,未依法给付施工单位必要的规费和管理费等忽视安全生产管理,导致安全事故隐患较多。

三.建筑工程科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1.严格遵循安全管理基本原则

科学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要严格遵循安全管理基本原则:

(1)正确处理好安全和生产的统一关系、安全和危险的并存关系、安全和速度的互保、安全和质量的相互包含、安全和效益的兼顾等相关关系。

(2)遵循六项基本原则:坚持“四全”动态管理、检测安全管理的目的性、管理生产的同时要管理安全、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管理重在控制、不断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

(3)坚决做好“三同时”和“五同时”。在新建、改建或扩建建筑工程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引进建设项目时,必须要保持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入、生产、使用。

(4)做好“三个同步”。保持安全生产和企业深化改革、技术改造及经济建设同步实施、策划、发展。

(5)事故处理“四不放过”。调查处理工伤事故过程中,坚持事故原因分析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及员工受不得相关教育不放过、施工责任人不处理不放过、事故隐患整改不合规范不放过。

2.完善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

为了科学提高建筑工安全管理水平,要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要建立单位、班组、个人三级安全管理网络,同时要运用好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对安全信息的收集、整理、登录、存贮、分析、加工输出及信息反馈等功能。对每天获取的安全信息,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及时处理和综合分析,及时查找工程事故隐患,立即处理。目前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安全信息缺乏的问题,信息反馈不及时、传递渠道不畅通,造成危险信息无法及时处理。通过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及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将数据通信设备和技术应用到安全管理者红,利用通信网络将不同地域的安全信息连结起来,集中分析安全信息,为安全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管理依据。可以有效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加大各级监管力度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要逐级细分安全责任指标,要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严格考核,并坚决执行施工安全和质量事故一票否决制。建设单位要作为工程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不能出现追求利益而降低工程安全管理和工程质量问题,不能强迫建筑施工单位降低材料标准或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单位要将安全管理放在首要位置来抓,施工过程中禁止偷工减料,避免粗制滥造,杜绝制造豆腐渣工程。工程监理单位是工程安全管理的直接责任人,要提高监理水平,将质量安全、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

4.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软件建设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安全管理贯穿于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工程项目职能部门是工程安全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项目各职能部门都不折不扣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才能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能成为统一的有机整体,才可能确保安全管理顺畅。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规程及安全防范制度和措施都是人们在过去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中所记录的宝贵经验和总结,同时也是确保施工安全、防止发生安全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组织施工人员、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安全规范和安全管理者制度,科学编制施工安全责任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安全事故检查制度、安全隐患整改制度、检查验收制度、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奖惩制度及消防保卫管理制度等安全管理规程。通过对安全管理资料的完善和软件建设,有效控制安全施工,推动安全管理工作,规范施工人员的安全行为,提高工程安全管理能力。

5.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管理方针,层层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

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积极努力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管理方针,并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层层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要求、明确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程序、明确具体的安全管理人员及管理责任、明确具体的安全生产培训要求、明确具体的安全管理责任惩罚处理措施、明确安全事故整改措施及整改验收制度。建立工程安全管理奖惩考核办法,通过实施考核,执行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调动从业人员参与安全管理的自觉性,巩固执行安全责任制度,从制度上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

6.加强施工单位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生产素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单位经济成分和投资的主体呈现多元化。而许多施工单位的安全文化基层建设较为落后,要加大施工单位自身的安全文化建设,努力学习同行中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大对安全管理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加大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岗位技能、安全防护意识、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定期开展安全事故实例讲解,消除安全管理人员或班组长所谓的“成功经验”的误导,将“要人人安全”转变成为“人人要安全”的自觉行为。

7.重大危险源的控制

建筑工程的危险源辨识可采用系统安全分析法和直接经验法,结合施工单位情况、工程类别、施工工艺、机械、设施、环境、气候等因素,分析建设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并掌握危险因素被激发的可能性,正确认识危险的出险程度及危害。对危险源辨识后,要制定对应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组织措施、技术措施来严格控制重大危险源。施工现场要防高处坠落事故,对于高度大于2米的作业平台,要加强安全防护,避免出现滑倒、踏空造成高处坠落。在高层边界位置要加强安全防护措施,设置防护栏,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器具,防止出现高处坠落。通过对一系列危险源的辨识、分析、处理、整改,有效消除事故隐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安全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头等大事,施工单位要重视安全管理,通过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通过政策规范引导安全施工,检测施工现场事故隐患,采取对应措施消除事故隐患,提高工程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彭惠玲 开展OSHMS认证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 [期刊论文] 《建筑安全》 -2003年7期

[2]马修宏 王立宁 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提高管理水平 [期刊论文]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35期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成本,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受到世界经济的冲击越来越大,市场开始变得更加复杂化,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各大建筑企业为了增强本企业的竞争力,使用各种方法降低成本。在进行建筑工程成本和造价管理过程中,材料的成本将是其中最为基础的部分,很大程度上都对建筑工程的整体造价产生深远影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建筑材料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最为主要是通过对建筑材料的供给,采购,使用等各个环节严格控制,规范使用,如此,让建筑材料用最为合理的数量和最为优质的质量来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的需要,同时,也进一步促进建筑材料成本的控制和管理。

二、加强建筑材料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措施探讨

1.加强建筑材料采购运输阶段的成本管理

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是有效降低材料成本的关键,其控制手段主要体现在材料采购、运输、储存的成本控制,只有降低材料采购价格、储存成本、运输费用,

才能确保实现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

(一)企业采购材料前,应严格遵循“同样产品比质量,同样质量比价格,同样价格比服务”的材料比价采购管理原则,选择具有一定规模的、信誉的、价格合理的供应商作为定点供应单位,在此过程中,要严格选择采购地点,可以遵循就近原则,先考虑本地的供给单位,尽力做到就地取材,选择一些相对较为近一些的货源,通过对比各个供给单位的价格和质量,采取择优,价廉的原则,进行材料的采购,如此,既可以较好的满足建筑工程的需要,又能够使得建筑工程材料的成本得到控制和管理。

(二)要充分的做好各种建筑施工材料的采购和运输,如此,可以进一步的节约建筑材料的总体成本。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消耗量从总体而言是很大的,同时,材料的运输成本在整个建筑材料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尤其是一些相对特殊的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其成本和费用比起采购的价格要高很多,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材料的运输环节的成本和费用控制,对于降低整个工程建筑的成本造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做到降低材料运输费用一要合理组织运力使现存运力充分利用,二要力求运距最短,也就是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尽可能减少运输距离,尤其注意避免二次运输,三要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2.加强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有效控制工程项目成本

(一)充分合理使用现场的边角材料,使材料消耗率降到最低水平,如钢材按

照现行定额规定有3%的损耗这部分钢材就可以用于支架等部位的制作。

(二)加强施工现场材料堆放的管理及时监督现场堆放材料的安全性、整洁性、废旧材料的处理和再利用。施工材料现场需派人专门负责监督管理,防止建筑材料到处散放,造成浪费、被盗损失。对竣工后工地的各种废旧材料要注意回收重新利用如各类钢筋、周转材料等,除对规格型号进行分门别类外,还应注意材质的编号,以利于再利用。

(三)提倡新工艺、新设备是施工过程中降低物资材料消耗的主要途径。建筑

型材、板材的合理使用、工艺水平的提高、新设备的采用,均能大大提高材料的

利用率,减少材料的工艺损耗。根据现场条件、实行材料集中加工,减少加工过

程中的工艺性损耗,加强对周转材料和低值易耗材料的维修保养;做到量材取料,

材尽其用。模板的规格要标准化制作工厂化,采用钢模代替木模以延长其使用期

限,提高使用效率;积极开展材料物资的综合利用和修旧利废活动,在保证工程

质量的前提下,合理采用代用材料。

(四)加强材料仓库管理工作。材料的管理工作,除严格入库前检验手续外,

还应加强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工作,过去由于管理不善,有些施工项目出现了施

工过程中经常缺料而竣工后又出现大量剩余材料的现象。

因此,为了改变材料现场管理不利的局面,第一,必须做好材料申请计划,

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对于设计变更、预算调整等原因而发生的超额领料必须以设

计变更、追加单等为依据,办理追补手续;第二,必须严格计量检验制度,健全

收发材料的手续,对于出、入仓库的各种材料进行严格计量检验,防止由于计量不准而造成的收发料差错。对于入库的材料,应合理堆放,做到布局合理、通道顺畅防止材料物资的破损、变形、霉烂、变质、老化、被盗等;第三,建立材料库存信息,使供应部门能根据材料存量状况及时采购材料,补充库存。

建筑材料的储存量不能过多或过少,储备过多,使大量的材料积压在仓库而不能投入生产就会造成浪费,延缓材料资金的周转,有些材料会因储存过久而失效。如储备量过少又不能保证生产,为了减少这样的现象出现,就必须建立材料库存信息,做到材料先购先用,以减少储存时间;第四,实行材料分类管理法对库存材料进行有效管理,即将价值高、用量大的材料归类为控制重点,确定最佳定货量,对库存材料进行适时监控,以达到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库存管理效率和效益的目的;第五,制定奖惩制度,建立全方位的风险激励制度,使施工管理人员树立材料成本意识,养成自觉节约用料的良好习惯,确保施工企业节能降耗、减废降损的指标层层落实。

3.加强材料的储备控制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深入市场,全面掌握和了解各种建筑材料的市场行情及供

应情况,了解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向,注意材料淡季与旺季的价差。分析材料的供

需情况,这样有利于施工企业灵活自如地运用资金,充分掌握市场的主动权。材

料是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前提,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没有材料任何工程

都将无法建设。掌握材料分类管理的基本方法,了解材料价格组成的主要内容及

对工程成本的制约关系,熟悉有利于降低材料成本的管理方法,警惕影响材料价

格安全的招标方式,通过比较和分析,选择最佳的材料采购方案和经济批量,把

握材料采购的有利时机,使建筑材料的采购成本与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更加匹

配,最终达到提高基本建设资金效益的目的。

三、结束语

在进行建筑材料成本管理和控制中,材料成本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也是研究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建筑材料的采购成本在整个工程造价中占40%-60%甚至更大,因此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建筑材料采购的成本,有效地减少施工企业的整体成本,从而增强施工企业的竞争力。目前,由于市场体系还不完备,法治还不够健全,管理也还不到位,在物资采购供应上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我们足够重视并在不断地工作实践中加以解决,要不断地完善材料采购和管理费用的控制体系,加强和提高材料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探索和寻找降低材料采购成本的最佳方法,正确处理材料的批量采购与建筑成本的匹配关系,最终达到降低工程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杜永生 建筑工程项目的材料成本控制[期刊论文] 《科技资讯》 -2008年35期

[2]-张艳 建筑工程项目的物资管理与材料成本控制的关系[期刊论文] 《新财经(理论版)》 -2012年3期

[3]朱天宇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材料管理[期刊论文] 《神华科技》 -2009年4期

[4]-陈明年 建筑工程材料成本控制[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33期

篇8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探析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获得了跨越式发展的契机,近些年来,我国的土建工程有了长足的进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完善,工程质量管理日渐成熟,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土建工程不仅仅为国民经济的增长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更大大的改善了国民的生活方式,提高了居民是生活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更新,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在施工中被广泛采用,既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土建工程的施工水平,保证了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又大幅度的降低了工程的施工成本,降低了整个工程的造价,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意义。

二.土建施工中提高技术管理的必要性

1.土建项目在施工中,管理人员科学、合理、完善的做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保证建设项目施工的有序正常的进行的保障,最重要是有效的阻止错误的产生,避免工程的延期。

2.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企业的信誉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等问题。

3.只有不断提高的管理水平和管理人员才可以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并且及时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时间。

4.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完善与否,会影响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是否可以面对所有挑战。

三.当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问题

1.长期以来,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在体制方面都是逐步完善,所以不可避免在管理

制度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瑕疵和弊端是不能达到对工程所有细节都进行管制的问题之一。

2.图纸审核不严或根本不审核很多建筑企业由于和设计公司长期合作,对设计公司过于信任,对于其设计的图纸不审核或者在审核过程中达不到事事严谨,从而造成设计与实际施工和合同工产生矛盾。

3.责任分工不明确,建筑施工中的分工责任不明确,导致很多人员干重复的工作,而一些工作却没人做,并且责任不明确,出现事故后找不到直接负责人。

4.技术交底不够彻底,对于施工前的技术交底是非常重要的,让所有的施工人员对整个工程都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在施工中有一定的准备,不耽误工程进度,也不会影响整个工程质量。

5.对于影响工程的进度的因素考虑不全,部分施工进度缓慢,材料和设备供应不及时等这些容易出现的问题无法及时进行处理。

四.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策略分析

1.严格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图纸的会审

图纸是建筑工程的灵魂,而如果图纸出现错误且没有被发现,就会给整个建筑工程带来不可言喻的后果。所以在工程中标之后,在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之后,就要组织人力对图纸进行细致的审查,在不影响其设计理念以及确保工程质量和功能为前提,检查设计中存在的漏洞和弊端,是否违反国家规定,是否在某些地方不符合合同要求,并且进行积极的修改。并且在审查之后,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必须认真的熟悉整个图纸,了解设计者的理念和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对特殊的项目要加以注意。

2.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的内容不仅包含设计图纸,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规范要求、安全措施、质量标准、操作规程等也在其列,还要详细地交待清楚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项目中的有关特殊要求。技术交底首先施工单位总工程师或主任工程师向分公司或项目负责人进行施工方案实施技术交底。接着是分公司负责人(或专职工程师)向单位工程负责人、安全员、质量检查员、有关职能人员、班组长进行施工方法、施工方案、质量要求及施工注意事项等内容交底。最后是技术交底的关键环节,单位工程负责人员再向参与施工的班组长和操作工人进行交底。技术交底是技术管理的重要一环。书面交底只是其一部分,检查、督促是技术管理的主要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对技术交底的落实情况要反复检查,施工监督要加强,严格中间验收,最终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3.优化施工方案

为了施工分期分批地进行, 防止过分集中, 使高峰工作量得到有效地削减,使临时设施减少, 防止劳力、材料、机械的大进大出,使施工有节奏、有计划地推进,施工进度安排就要建设程序为依据安排好施工的先后顺序。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就应该使流水作业得到广泛推行,还应该让专业队或多工种的混合作业队参与施工。为了提高主要机械的利用率,就要使现有的机械设备得到充分利用, 使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得到结合,使中小型机械和大型机械得到结合。

(一)工程中的关键技术线路及关键分部工程质量、工期、成本、安全受到大型、复杂工程的影响较大,对于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的工程或施工难度大的工程,制定施工技术指导思想、科研课题、技术措施与综合施工方法等就显得尤为重要。还要编制针对性的施工方案来应对工程中的关键分部工程,如深基坑支护结构、挖土方式、地下水处理、结构工程用预制或现浇施工、大型物件吊装、模板选型等。

(二)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方法

为了使本工程的技术措施明确,使生产效率提高,使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得到保证,降低造价,就要依据施工规范来制定主要工种工程(如土方、混凝土、砌体、桩基础、结构安装、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等)施工方法。作为在技术上解决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手段,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选择是相互作用的,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受结构形式和建筑特征的影响,结构选型和施工方案是不能脱离开独立看待的。在选择机械时,应首先选择主导工程的机械,接着依据建筑物特点及材料、构件种类来选择辅助机械,最后根据施工机械选择配套的专用工具设备。

4.土建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在土建工程中,加强对施工现场建筑材料的管理是技术控制的关键。首先,要结合施工方案,对土建工程施工所需要的材料规格,种类,型号,数量等做出严格的统计,并选择优质的供货商。并选派专业的采购人员,加强对采购单的审核识别,保证材料的供应不会耽误工期。其次,要严格材料的堆放,对材料进场的顺序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要加强对材料质量的验收,可以实施抽样检测,确保所有的土建工程材料质量都符合国家标准,并加强规范管理。最后,要建立健全规范的材料领用制度。登记到达施工现场的材料,按照施工进度,结合材料出库单进行发放,加强对材料使用过程的监督,避免浪费,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标准进行材料下料。

五.结束语

土建行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行业之一,对我国经济快速持续稳定的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加强对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是土建工程完善工程管理系统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推进我国土建工程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土建工程中,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合理安排工序,做好施工组织,技术交底,加强对施工人员,材料,设备的管理,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加强对关键环节和关键部位的监督管理,确保各项施工标准都可以得到落实。如此,既可以大大提高工程质量,有助于提升施工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工程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骆海亚 楼金龙 浅析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方法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期

[2]许民 安装配合土建工程施工界面的技术管理 [期刊论文] 《建筑管理现代化》 -2005年6期

[3]叶柏祥 浅议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6期

[4]姜红斌 安装配合土建工程施工界面的技术管理 [期刊论文] 《低温建筑技术》 ISTIC -2009年11期

[5]许中祥 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实践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3期

[6]郭玲 对土建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分析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3期

篇9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 技术资料 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建设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是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进行的完整的记录,其中包括文字、图纸、影像以及图表等十分具有价值的资料,是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的最直观的反映,对整个施工过程和以后的分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一定要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技术资料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对技术资料的管理。

一、施工技术管理资料的重要作用

1.1.为建设工程的维修提供可靠依据

由于不同的原因,一些建筑工程在交付使用以后可能会出现一些质量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这时就需要通过对工程进行检测和维修的工作,以便能够延长工程的使用期限,这时技术资料就能够为维修提供一些直观的依据,通过查阅技术资料可以找出问题的所在,然后对症下药,提高了维修的工作效率。

1.2.施工技术资料能够直接反映出工程质量

技术资料见证了建设工程在施工阶段的整个过程,对于工程是否按照合同规定,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安全系数、环保以及耐久性能等方面都有一个直观的反映,对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起到监督的作用。

1.3.施工技术资料能够侧面反映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

从工程施工开始,所有的施工过程中用到的技术文件以及材料形成了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资料,它与建设工程是同步的,是由建设单位提供的一项反映建设工程施工全过程的重要文件,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能够体现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建设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的常见问题

2.1.不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工程实况

建设工程施工的技术资料没有通过合理的现场检验,而是在施工结束后直接做出来,不进行相应的取样、试验,这种方式做出来的技术资料难以反映出工程施工的质量,更起不到对工程质量监督的作用。

2.2.普遍存在一人代签多份的现象

我们在对建设工程施工的技术资料进行检查时,发现很大一部分的施工企业在签字方面存在很大问题,本应该由相关的工作人员分别签字的,竟然全由一人代签,这样的技术资料就难以保持其真实性,不利于日后出现问题时责任的追究。

2.3.资料利用率低

在进行工程施工资料的查找时,大多数人宁愿对以前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口头了解,而忽略了档案的查阅功能,这就使得技术资料的价值得不到充分的体现,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并且档案的记载准确性较高,对于资料的了解作用更大。

2.4.人员之间缺乏相应的沟通交流

对于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合作,管理与技术方面并行,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但是目前对于技术资料的管理,大都是分工却不合作,负责人之间不进行应有的交流,无法同步于施工现场的真实进度,导致最后产生的技术资料缺乏统一性,不利于日后的参考查阅。

三、建设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改进措施

3.1.及时对施工技术资料进行收集和记录

技术资料贯穿于整个施工的过程,所以对技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必须要与施工进度保持一致,可以在建设工程动工的第一天起,派专门的人员对技术资料进行全程的管理,整理收集各种的质保资料,对于分项分部的各项质量评定进行及时的记录工作,保持技术资料与施工进度的同步性,内容保持连续性。

3.2.确保各种技术资料的真实性

目前我国很大一部分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资料并不是与施工的进度保持一致的,这就很难保证技术资料的真实性,无法起到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的作用,面临这种情况施工企业要实时保持技术资料管理的真实性,在对技术资料签字的时候,必须保证是负责人本人签字,这样一旦出现任何问题,就可以根据技术资料进行追究,避免造成责任无从追究的情况,有利于对事故的处理工作。

3.3.保持施工技术资料的完整性

只有保持建设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完整性,才能客观全面的对施工质量进行反映,任意一项的缺乏就有可能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施工单位在进行技术资料的整理时一定要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对比较容易忽略的项目进行重点跟踪,对于进行分包的一些项目,施工单位要及时向分包单位进行技术资料的收集,完善施工技术资料,确保安全无误。

四、结论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设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想要满足建筑业越来越高的需要,就需要施工单位加强对技术资料管理的重视,正确面对技术资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策略来完善企业对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确保技术资料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TU19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迈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其行业内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如何在竞争中取得并保持优势地位,就成了各个建筑施工单位工作的重心。于是,众多施工单位将目光投向了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节点——施工技术管理,以期通过这项工作的加强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为未来的发展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内容

建筑工程中涉及到的施工技术及其繁多,造就了其管理工作的多向性。就目前来说,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主要包括施工质量的管理,建筑施工设计图的综合评定,施工技术的安全管理,建筑工程技术档案管理(技术档案是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真实记录,必须永久保存)等等。下文就对这些主要内容作简要的介绍。

1.1施工质量的管理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因素十分宽泛和复杂,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工艺、工序、技术、管理等直接影响因素容易引起工程管理质量问题。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现场施工管理是工程质量保障的关键,也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其中施工材料、施工工艺对施工质量的影响最为主要。也就是说,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必须从施工原材料管理和施工工艺流程的管理为切入点,实现对整体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

1.1.1施工原材料筛选的管理

工程材料的质量是决定最终决定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施工时必须对原材料的筛选流程及其质量检测严格管理。例如可以委派专门的管理人员加入到原材料采购小组和原材料质量检测小组,实时实地的对其进行全程管控,同时还制定出一整套完善的筛选和质检技术标准,并监督其具体实施。

1.1.2施工工艺流程的管理

施工工艺流程基本上是详细的施工步骤。建筑工程是一种系统性很强的土建工程,对其中的每一步工序的施工质量和顺序都有着明确的要求,各个施工工序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环环相扣。在这种条件下,对施工流程(也即工序)的严格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因此,管理人员要切实按照相关的施工流程图的管理规定展开工作,做好对每一步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和评估管理工作,以判断是否具备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条件。同时,还要对工序施工的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严密的监测管理,及时发现存在的疏漏,并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完善。

1.2建筑施工设计图的综合评定级施工落实的监督管理

建筑施工设计图是进行具体工程施工的灵魂,是工程施工和决算的依据,其综合评定工作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工程施工和决算的依据。作为工程施工的总纲,建筑施工设计图一般交予资历较深、专业性强的设计团队来完成。但设计人员并无法亲身参与到具体的施工中去,其设计出的图纸不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疏漏。故而,必须做好对施工设计图的综合评价工作。具体操作是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建筑工程的相关专家共同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和评定,评定过程中必须契合特定的施工环境,全面的考虑各种影响施工的因素,进而对施工设计图做出科学的评定。设计单位要根据评定意见,尽快对设计图进行修改和完善。在施工图审核完毕后,还要对其落实工作进行监督管理,以免施工偏离设计。同时需要强调的是,施工人员切不可墨守成规,对设计图照搬套用,还要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修正。

1.3施工技术的安全管理

近年来,重大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将建筑施工技术安全管理的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因此,有效地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成了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工作的中心。一般而言,建筑工程的施工比较庞大,涉及到的从业人员和各类施工设备也非常多。因此,能够引发施工安全问题的因素的来源也非常广。综合来说,现阶段我国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施工环境恶劣,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不够;管理层对安全问题重视程度不足,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自身职业素质不高;缺乏高效的施工安全监管设备;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建筑物的施工设计有漏洞;施工技术本身有不完善之处等等。这些问题长期存在于我国建筑行业,严重阻碍的其快速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施工技术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工程施工的安全有序。

1.4建筑工程技术档案管理

建筑工程技术档案是记录工程施工全程的日志,包含有几乎所有的施工细节。无论对建筑物的最后验收还是对日后的正常维修,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每进行一个施工工序是,都要对施工细节(包括施工中出现了何种问题,采取了和中和方法加以解决)进行记录,在工程整体施工完毕后,将所有的施工记录收集起来,整理造册,以档案的形式交由施工管理部门保存(此档案必须在建筑寿命期限内完整的保存,切勿在保存过程中丢失或损坏),以备随时查阅。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出现的一些漏洞

2.1管理责任不明确

很多施工单位在施工时没有建立起相应技术管理的职责技术组织机构,或者机构职权设置出现重叠,造成了具体的责任不明,自然就会出现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缺位。而且有的施工单位并没有指定施工技术管理责任人,下面的管理人员由于“群龙无首”,也就无法统一的开展管理工作。

2.2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欠缺

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难以避免的会影响到监测工作的质量。就目前来看,为数不少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都非专业人才,自身的职业素质不过关,管理经验不足,无法及时的发现出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不能对出现的安全问题做出合理的处理措施,有的甚至连基本的管理条例都不了解。这种情况的长期存在,相应的管理工作的效率自然就不会搞,而且还可能会引发重大施工安全事故。

2.3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不完善

合理、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是进高效的施工技术管理的基本前提之一,也是规范管理人员的依据。规章制度的不健全使得管理人员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标准,这样就会出现管理人员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管理工作。长此以往,就会造成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混乱,根本不能保证建筑施工有序的进行,进而影响施工质量,拖延施工工期。

3.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一些措施

3.1明确管理责任制

首先,施工单位必须设置施工技术管理机构,专一的负责管理工作。同时,指定管理责任人,强化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其次,实行分区管理制。将管理人员分成若干组,专门负责划定的施工区域。最后,对因渎职而导致重大安全责任施工事故的管理人员给予相应的法律惩处,决不姑息。

3.2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

首先,要开设专门的管理培训班,讲解具体的管理条例和管理工作中的注意事项,使管理人员尽快熟悉工作。再者,督促管理人员学习专业的管理知识,提高自己的管理知识储备。最后还要对管理人员的工作作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并设立奖惩制度,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3.3完善施工技术管理条例

根据具体的施工过程,参照国家相关的管理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细则,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对错漏之处进行增删和完善。

4、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对建筑施工的顺利完成意义非凡。施工单位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要及时的发现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并尽快采取措施加以完善,尽快将管理水平提升上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