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德育概念范文
时间:2023-06-21 09:45: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德育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记得我曾参加过陈杰琦教授在国内进行的一场有关幼儿数学核心概念的讲座,她用了至少三十分钟的时间与大家探讨数数的基本原则:一一对应原则、固定顺序原则、顺序无关原则、基数原则、抽象原则。尽管有些教师听说过这些原则,但大家的理解或猜测与这些原则的真实内涵相差甚远。比如,大家知道小班幼儿可以掌握10以内的点数,但很少有人去深究“点数”行为背后所包含的数学概念、数学思维到底是什么。在听课过程中,教师们在思维的碰撞中明白了“数数”的基本技能背后所包含的数学概念,他们为数学思想的严谨和精妙而激动,为窥见这种理解对日后教学可能带来的变化而跃跃欲试。目睹这一情景的我,深刻认识到学科教学知识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预感到它将激发幼儿园教师新一轮观念的洗礼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2013年,陈杰琦教授和她的团队基于对数学学科知识的准确把握,对教师和儿童的深刻了解,出版了历经7年形成的研究成果《幼儿数学核心概念:教什么?怎么教?》。这本书把幼儿数学学习内容分成集合、数感、数数、数运算、模式、测量、数据分析、空间关系、图形9大类别,每个类别都提炼出2~3条简明扼要的核心概念。它能帮助教师在浩瀚的数学海洋里一下子抓住最基础、最重要、最适宜幼儿的核心知识,为幼儿现在和未来的学习搭建有效的平台。
除概述与结语外,本书的主要内容共分9章,每章聚焦核心概念的一个领域,由“核心概念”和“教学提示”两部分组成。“核心概念”部分详细解释了每一条核心概念的内涵(见附),穿插教学活动和教师反思,以帮助读者理解;“教学提示”部分则提出了可操作的教学建议,指导教师如何通过教学让幼儿获得核心概念。包括:比较和对照不同类型的活动,讨论如何选择材料,讲述怎样将核心概念整合到幼儿一日活动中,思考使用数学语言的重要性,关注幼儿发展轨迹中的关键点,等等。既有生动的叙述,又有精到的阐释,也有直观的图表。这些内容在呼唤幼儿数学回归数学学科本身的同时,促使我们在幼儿如何构建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能力的层面上重新审视幼儿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
本书的一个亮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书贯穿了生动翔实的教学活动现场(“数学活动写真”),结合了一线教师的认识与反思,并提供可操作的教学建议。随书出版的DVD还提供了10个教学活动视频,每个视频涉及一个核心概念领域。视频包括专家的导引、精彩的教学现场和教师的反思,全方位呈现了幼儿是在与教师、同伴的互动中逐步获得数学核心概念的过程。
篇2
关键词 数概念 课程设计 数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7.034
1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
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理论表明:5~6岁是幼儿形成数概念的关键期。关键期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在关键期内,机体对环境影响极为敏感,对微细刺激即能发生反应。如果在该期间内,成人没有引导或抑制孩子的这项能力发展,即取消相关刺激、甚至不进行任何刺激,会导致孩子这项能力不能发展或者以后再干预也达不到好的效果,严重情况下可能丧失该项能力。对5~6岁幼儿进行科学的数学教育是幼儿教师必须研究的一个课题。
目前,数学教育已受到幼儿园和家长的高度重视。但这种重视主要涉及方法改进与内容的加深两个方面,例如:引用珠心算、思维训练、蒙氏数学等形式的课程设计改造或代替传统的数学课;将小学的内容下移到幼儿园课程中,重视机械训练与强化训练等。在幼儿数概念形成初期,这样的变革起到一些积极作用,但又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如:导致幼儿知识与技能建构不良,对数学产生厌恶的情绪体验,造成中小学阶段数学学习困难或成绩低下等。本文论述幼儿数学教育中幼儿能够学什么或者应该学什么,以及引导幼儿达到哪种程度,进而由此浅谈一些课程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希望对幼儿教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5~6岁幼儿数学课程内容范围与幼儿学习程度把握
2.1幼儿数学课程内容范围
(1)基数,包括:识数、数数、数的书写、数大小、多少的认识及奇偶数的认识。(2)序数,包括:认识序数、能够分类及参照不同标准排序。(3)量的认识,包括:能简单的使用量词,形成对单位的粗浅认识。(4)数位与十进制,包括:“十进制”进位与退位原理,对个十百千的位数认识。(5)认识四则运算,包括:知道“增加与减少”,“和与分”的概念及含义,认识抽象运算符号,掌握加法与减法的运算规则。(6)认识几何图形,包括:认识点线面体基本元素,认识平面几何图形与立体图像,能够用简单的元素构造图形、物体、建构立体图形,能够用简单的图形玩具组合、堆积、搭建和设计物品。
2.2幼儿学习程度的把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幼儿教师把握幼儿学习程度的标尺,但只有幼儿教师在实际活动过程中利用标尺,真正解决幼儿“应该学”与“能够学”的矛盾关系。就此许多教育学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给予我们丰富的建议。其中,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原理”,给我们提供很好解决矛盾的办法,“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真正的教学是使得孩子可以踮起脚尖摘到苹果的教学”,而皮亚杰的“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原理,给我们提供了怎么帮助幼儿学习和建构新知识体系的理论依据与方法指导。这样,幼儿教师就可以准确把握幼儿在什么时候学习什么,学习要达到的怎样的程度,借助哪种途径以及所要完成的阶段性目标是什么。例如,在《认识数字》课程中,幼儿学习就包括不同的层次:初步识数、数与实物的对应、阿拉伯数字和汉语数字的书写、数概念的抽象化、数的应用。幼儿教师怎么科学设计活动,就要看教师了解幼儿、调整课程难易的能力与组织活动的能力了。
35~6岁幼儿数概念形成和发展的课程设计与方法参考方案
3.1课程设计参考方案(表1)
3.2课程设计方案使用说明
第一,幼儿学习“十进制”略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十进制”应该作为小学生的学习内容,包括《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都没有相关的表述。这里特别提出,有如下原因:首先,本人长期从事中小学数学学习困难学生课外辅导工作,发现数位概念建构不良是导致他们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所以在幼儿教育中应加入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其次,中小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对“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的初步认识,既有赖于学习“十进制”方法的迁移,又会对“十进制”学习干扰,所以便有意识将位数与十进制移入幼儿数学课程中;再次,著名幼教学家蒙台梭利的数学教育也有类似进位的课程与教学;最后,幼儿园实验研究表明:只要方法合适,幼儿能够掌握“十进制”和位数关系;跟踪观察幼儿后续学习,没有产生负面影响。
篇3
关键词:幼儿园;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46-02
德是人的立身之本!陶行知说:“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可见,教育机构、人民教师切实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深远的意义。人品形成是在生活中经过长期积累而成,幼儿就是人一生品德形成的初始阶段。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场所,对儿童品德教育具有重中之重的作用。然而,由于地域不同,幼儿园教育、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德育教育观念陈旧、机制不健全、施教过程单一、家园合作不够等问题尤其突出。因此,加强幼儿园德育教育工作,提高幼儿品德行为涵养,是面临的重要工作。
一、幼儿园实施德育的重要性
作为“性本善”的幼儿,是接受德育教育的人生起点。幼儿园作为接受幼儿第一次离开家庭离开亲人的育人场所,好似细心培育、精心管理破土树苗的园丁,在呵护中树苗才能更好扎好根,为日后长成参天大树打下了根基。这归根结底离不开幼儿园扎扎实实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德育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教育,并贯穿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这明确指出了德育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引导性、可塑性,对其思想及行为习惯具有深远影响。作为幼儿园,要将德育教育放在首位,结合幼儿体、智、美、劳教育,围绕健全人格和优秀品质的培养目标施教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使其对自己的思想行为习惯有一定的感知,初步形成道德行为。若幼儿园的德育教育有缺失,可能会使幼儿养成自私、不礼貌、说谎等不良习惯,影响甚至会延续一辈子。
二、幼儿园德育存在的问题
1、观念陈旧
应考和不要输在读书起跑线上的传统观念,不但影响着广大家长的教育观,也冲击着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行为。虽然在相关规定中明确指出德育教育为重点,但一些幼儿园怕幼儿成绩差了而影响生源,只注重开展音乐、书法、画画等特长教育,教学活动基本是安排识字、计算、唱歌等课程而没有安排全方位德育活动;由于独生子女难于管教而怕得罪家长,在教育、活动中过于溺爱迁就孩子而任由其发展;个别教师还认为,幼儿尚小,对其实施德育教育尚早,教与不教无关要紧。
2、机制不健全
确保幼儿园德育教育工作正常开展需要良好的保障机制。目前,不少幼儿园尚未建立完善的教育机制,主要体现在对幼儿德育评价上。许多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德育评价局限于主观性,没有综合幼儿成长认知规律、幼儿园的管理发展需要等各项指标进行长期性测评,导致未能准确掌握幼儿德育状况。另外,针对幼儿园及教师的德育教育成果,教育管理部门考核时忽略了这方面内容,直接影响着幼儿园更加疏忽德育工作。
3、过程简单
幼儿德育工作,是一项细心和耐心的工作。有些幼儿园在德育教育过程,选取的内容比较古板,有时进行概念教育,有时照本宣科,有时带有应试教育,如到了母亲节就开展尊重母亲主题教育活动,到了教师节就开展尊重教师主题教育活动,而平时很少抓常规行为教育,更匮乏对德育活动的进行科学的规划。个别教师对孩子教育简单粗暴,如幼儿出现不好的情绪和行为,动不动就批评,缺乏耐心教育和循循善诱;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没有认真观察,未能从孩子表现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如玩上车游戏时,个别幼儿不遵守上车排队的纪律,教师未能细心发现和教育。
4、家园沟通不够
对幼儿教育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事情,离开家庭的配合,尤其是缺少幼儿园的敢为和教师的积极配合都会事倍功半。一是幼儿园没有明确和严格的要求,导致教师疏于与家长沟通,使家长不了解孩子在园表现而没能有针对性教育孩子;二是家长没有与教师进行充分沟通,没有甚至不及时将孩子在家的行为向教师报告,使幼儿的一些不良习惯得不到及时纠正。三是沟通方式单一,家园沟通只限于电话、家长会,而幼儿园与家长、幼儿三方进行互动的机会很少。
三、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
1、转变观念
首先是幼儿园长要正确把握相关法律、规定条款,引导园中领导干部认真学习,正确领会文件精神,转变教育观念,切实提高管理水平与文化素养;其次是园中领导干部要同心协力、多管齐下,在言传身教中转变全体教师教育观,使教师明白不能单纯以知识教育为主,要把德育教育融会贯通于体、智、美、劳教育中,使孩子在无声的滋润中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三是提高幼儿的学习观念,让其在喜闻乐见的学习与教育活动中充分认识到人要讲文明、懂礼貌、勤学习、爱公物、肯奉献!
2、健全机制
一是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估机制,彰显评估体系的科学、客观、可操作性,用其检测与评价老师的教、幼儿的德,并长期跟踪;其次是完善考核机制,对教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进行量化考核,纳入绩效考核,鞭策教师不可丢弃和忽视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三是建立德育教育长效机制,对幼儿的德育状况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形成信息共享机制。特别是幼儿转班、转园、入学后,其德育信息要及时反馈,让新老师掌握幼儿的品德行为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开展教育活动;四是形成家园沟通制度。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家园共育是关键。制定教师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下接第148页)
(上接第146页)情况和举办节日、亲子等一系列活动制度,使家园沟通变成常态化和有序开展。
篇4
关键词:生活育德; 道德行为; 情感教育; 生活德育; 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114-001
在社会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幼儿的道德教育尤为重要。幼儿期的孩子可塑性强,容易受具体形象感染,养成各种习惯,决定了幼儿德育教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一、关注现实需要,创设美好未来
我们的德育教育要坚持确立“生活德育”观念,即德育内容从生活中来,德育渗透幼儿的整个生活,并在生活中实践体验、评价反思。我们要以把幼儿培养成生活小主人、探索小能手、环保小卫士、文明小市民为儿童目标。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
二、拓宽德育环境,感受体验快乐
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内容多,幼儿每天要接触各种各样的环境,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日常生活环境对幼儿的道德行为影响。拓宽德育环境,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
1.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提高人的文明素质有重要影响。在活动中让同伴之间相互监督,不乱扔各种物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影响人的文明素质水平,近年来一些家长忽视了对幼儿生活习惯方面的礼仪教育,导致孩子生活习惯很弱,那我们就要鼓励能力强的幼儿,以榜样形式让大家学习。
3.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人的生活习惯是人的文明素质的外在表现,坐、立、行的姿势是否正确也影响着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改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使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
4.文明礼貌养成教育
礼仪程度代表着民族的文明水平。所以要重视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我们通过故事、诗歌、歌曲等一些谈话活动,培养教育幼儿尊敬师长,敬老爱幼的优良品质。
5.遵守集体规范的养成教育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身子女,在家里家长对他们都非常的宠爱,使他们养成了霸道任性,适应能力、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差,依恋家长。因此对幼儿进行遵守集体规范的教育,使其能够自觉地按照集体规范约束自己。
6.良好品行个性的养成教育
我们还通过故事谈话让幼儿了解一些贫困山区孩子生活学习情况,让他们懂得献一份爱心,萌发幼儿良好的社会情感,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交往能力。
在双休日要求家长带幼儿多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在参观学习过程中幼儿懂得社会规则,良好个性也逐渐养成。
7.生活化课程的品德养成教育
我们还开展了“我的家乡多么美”、“远离危险”、“我爱妈妈”等主题活动。大班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托、小班做宣传、讲故事,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幼儿体验到做榜样的快乐!养成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8.爱国主义的养成教育
每周一,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精神抖擞的升旗手和老师一起把五星红旗升上幼儿园高高的旗杆,小朋友静静地行注目礼,看着国旗在天空中迎风飘扬。随后教师在国旗下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小朋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根据身心特点,促进孩子发展
1.以常识教育为基础,促进孩子发展
教师在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采用积极肯定、鼓励的态度对待幼儿的表现,教师运用丰富多样的赏识方法给予肯定和鼓励,称赞一声“你真棒”或抚摩一下孩子的头,或给一个微笑,伸出大拇指。孩子就在不断的赏识中,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2.以合作研究为指导,指导家庭德育
提高家长素质、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加强道德教育、帮助家长树立科学观念。充分利用“家园平台”“幼儿园网站”,向家长宣传科学育知识。在家长会上请家长相互交流育儿心得,一切以为了孩子为出发点。
3.以幼儿同伴为资源,促进良好品行形成
皮亚杰指出:“同伴关系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基础,同伴之间的交往有助于发展儿童的自我概念。”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幼儿心理通向健康的桥梁;同伴是幼儿学习、模仿的主要源泉。我们以幼儿一日生活环节为研究主线,探究出“师幼互动、环境陶冶、友好合作”策略等,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4.以社会人员为发展,提高教育的积极性
春游,我们参观了蔡永祥部队,部队的叔叔为他们讲述了英雄事迹,还训练走步,折叠整齐的被子……孩子们还向叔叔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亲眼观察,亲耳聆听,激发了孩子对的崇敬与爱戴。效果远远大于课堂上老师的讲解。
四、教师要重视示范性教育影响
我们还对幼儿进行“生活德育”的教育,成果已经显现在幼儿园的大环境中。孩子们礼貌的问候,游戏前的商量,分工、合作,遇到问题时主动尝试解决,师生关系充满亲情、友情。
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古语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孩子。
五、幼儿园的德育工作要有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较好的家园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此教师与家长要多沟通,促使家长能够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从而使德育工作有实效。
总之,德育教育应从小抓起,只要我们采用生动有趣的教育活动,坚持不懈地教育,一定能把幼儿培养成健康快乐、活泼可爱、好奇探究、勇敢自信、有责任心的新世纪儿童。
参考文献:
[1](美)阿瑟J.S.里.课堂观察、参与和反思
[2]张宏霞.高学历家庭幼儿的个分析与教育对策,幼儿博览
[3]李玉贞.培养幼儿品德行为习惯,早期教育
篇5
总结是对自身社会实践进行回顾的产物,它以自身工作实践为材料。是回顾过去,对前一段时间里的工作进行反思,但目的还是为了做好下一阶段的工作。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幼儿园小班德育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小班德育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一
经过一个学期的德育教育,我们班的幼儿在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中,有了很大的进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实施德育教育:
一、将德育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之中。
把品德教育安排在幼儿日常生活环节之中,注重品德教育的随机性。日常生活幼儿品德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影响,并且为幼儿提供了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机会。我们充分捕捉各种教育时机,将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放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孩子生活自理的初步能力,并从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如:早晨来园时,注意培养幼儿使用礼貌用语;自由活动时,注意培养幼儿团结合作、友爱、谦让的精神;通过常规训练和严格执行生活制度,培养幼儿遵守纪律、诚实、勇敢、自信、关心他人、爱惜公物、不怕困难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每周一早上的升旗仪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幼儿从小爱劳动及为他人服务的良好品德以及幼儿自我管理和组织能力,在此工作中培养幼儿严以律己和公正待事的良好品质。自由活动中我们同样注重幼儿与同伴的友好合作交往能力,餐前十分钟我们重视幼儿的识字培训更重视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让幼儿讲述自己的见闻,学会交流与分享;餐后散步的时候我们不放过这良好的教育机会,每遇到老师与客人都与幼儿一起主动打招呼,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其次,把德育贯穿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注重品德教育的系统化。在实施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各领域教育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如进行爱国主义系列化教学时,使孩子从多方面,多角度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活动,组织幼儿认识《中国地图》;健康教育,向幼儿介绍世界冠军的光荣;语言课引导幼儿欣赏儿歌《*》、《国旗国旗我爱你》等等;美术课让幼儿画*、国旗等内容;音乐课让幼儿唱《我爱北京*》等歌曲,使幼儿在歌曲中感受中国的伟大美好。教师“寓理与情,寓教与乐”,使抽象的道德概念在幼儿头脑中整体花化、形象化,从而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中正确的道德认识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老师们把德育教育巧妙地渗透在教学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亲身探索,得到深刻地体验,同时这些体验又转化成约束和指导幼儿行为的指引。相信幼儿获得的这些体验将对他们终身受益。
二、结合节日开展德育主题活动。
我们结合这个学期的节日(教师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些适合幼儿的主题活动,主要以游戏化为主,中间渗透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当然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要由近及远,应从热爱自己的父母、老师、小伙伴,逐渐扩大到爱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解放军等;从爱家庭、爱幼儿园,逐渐扩大到爱家乡和爱祖国。如认识家乡或祖国的名胜古迹、自然风景、革命文物及家乡的社会主义建设;了解祖国的简单知识,如认识首都──北京、国旗、国徽及一些节日等。例如,教师节开展《谢谢你,老师!》的活动,让幼儿把自制的礼物送给自己的老师,并向老师说一句祝福的话。在重阳节这个活动中,通过《祖孙同台庆重阳》的形式,让幼儿知道要尊敬老人,要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等道理。国庆的时候让幼儿用绘画、手工等各种技巧表现祖国的地大物博,富饶美丽,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组织亲子旅游活动时,让幼儿懂得了关怀、亲情和友情的可贵,懂得唯有关心和付出才会有好的回报,才会有温暖的小家和幼儿园、社会这个大家庭的道理
三、开展家园同步教育,将德育延伸到家庭。
密切家园联系,使家庭、社会和幼儿园有机配合,共同实施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向家长发放各种资料,召开家长座谈会,定时和家长电话联系,热心与家长面谈,大力向家长宣传正确的育儿观,及时帮助家长了解我园的教育工作和重点,争取家长的通力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劳动习惯等等。
总之,“生活即学习”,幼儿的一日生活各环节随时都有教育的契机,老师们在密切配合中始终坚持从点点滴滴,时时刻刻入手抓好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对幼儿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为培养幼儿真正成为一个健全发展的成功人士而勤奋工作。
幼儿园小班德育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二
本学期,我园以提倡幼儿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新为前提,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品德教育为基础,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成为讲文明、守纪律的孩子,在全体老师及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幼儿园文化建设,注重德育的隐性资源
儿童是好模仿的,外界事物的影响容易在儿童身上发生作用,但儿童的模仿是无选择性的,儿童的是非观念很薄弱,不可能只选择积极的事物去模仿,因此,我们加强了幼儿园德育隐性资源的建设。因为隐性的德育资源具有潜移默化性和可模仿性,它能时刻无声无息地影响幼儿,能起到润物无声的功效。我们把幼儿园隐性德育资源分为物质环境和人际关系两类,物质环境包括园容园貌、活动室墙面和区角环境,在物质环境的创设中,我们渗透了积极向上的思想,以生动、可感、有趣的形象塑造幼儿可模仿的对象,让幼儿在不经意间受到道德的熏陶。如每学期幼儿园都要进行大规模的环境布置。我们抓住这一契机,在园内的过道,走廊,活动室等布置团结友爱、关心集体、爱祖国、爱家乡、不怕困难、文明礼貌等环境,每个班级也根据思想教育的要求创设相应的主题活动环境,如:“幼儿安全教育宣传”、“幼儿健康教育宣传”等。人际关系主要是指师生关系和老师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幼儿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老师成为他们一日活动的组织者,成为他们模仿学习的主要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都影响孩子良好行为的形成,为此我们加强了教师师德行为的建设,要求教师以身作则,做好表率。要求教师用高尚的行为塑造自身良好的形象,以自身积极、正确的行为促进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在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在潜移默化中,使幼儿变得自信、学会了分享、学会了助人等优良品德。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教育
幼儿良好的个性品德培养是通过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活动实现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主题活动,是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个性培养、发展个性倾向提供锻炼的好机会。
幼儿是在活动中成长的,幼儿的发展是通过活动实现的。因此,我们非常注重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来丰富幼儿德育的内容。在小班“我爱我家”主题中,老师组织了“爸爸妈妈本领大”、“能干宝宝”等活动,萌发幼儿爱亲人爱同伴的情感,帮助幼儿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在中班“马路上车”主题中,我们请来了*叔叔为小朋友上了一堂融演示、互动、体验为一体的生动的交通安全课。活动中,*叔叔向小朋友介绍了自己身上的全副武装,让小朋友体会到了*叔叔的责任及工作的辛苦。并通过图片、演示等形式详细介绍了过马路的安全知识、乘车时的注意事项。在大班“我的本领大”主题中,老师设计开展了“大带小”爱心体验主题活动,由大班哥哥姐姐带领小班弟弟妹妹参加幼儿园组织的活动。如“大带小”一起劳动,“大带小”一起进餐,“大带小”一起游戏等。哥哥姐姐对弟弟妹妹倍加关心,而弟弟妹妹对哥哥姐姐无比信赖。心灵上的共鸣,使大班幼儿体验到了付出爱的快乐情绪,小班孩子感受到了“幼儿园像我家”。另外,每班均有值日生和好孩子的标志,每个区域活动角,均有值日生负责整理,且轮流担任,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与集体荣誉感。
三、节日活动与品德教育相结合
一年四季,有不少节日,节日活动是幼儿园进行德育的良好契机。我们根据节日特点,有计划地制订节日活动方案,利用节日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在多彩的活动中渗透有关德育内容。新学期一开学,就迎来了新小班的小朋友,幼儿园对他们来说既陌生又新鲜,为了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融入集体中,我们中大班的小朋友充分发挥了他们做哥哥姐姐的作用,带领弟弟妹妹参观了幼儿园,帮助弟弟妹妹简单了解了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在大带小的过程中,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得到了培养,中大班的幼儿在活动中也逐渐学会去关心照顾弟弟妹妹,学会了谦让。中秋节我们则是以年级组的形式开展大活动,孩子们纷纷从家里带来了月饼和糖果,在活动中,孩子们你尝尝我的,我尝尝你的,学会了与人分享。国庆节到了,我们开展了“我是中国小娃娃”的德育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和小朋友一起了解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民族文化,深深促动了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为了打扮教室,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共同制作了有特色的灯笼,还做了小国旗,把我们的教室打扮得格外美丽。
四、将德育活动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当中
幼儿园的德育工作不是单独的说教,它是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的,它每时每刻都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例如在晨间活动时,我们引导幼儿主动地和老师同伴打招呼,培养幼儿讲文明懂礼貌的意识。来得早的幼儿还会主动关心班级的自然角,给自然角的植物浇浇水。我们改变了以往传统的点名方法,让幼儿自己来发现班中哪个幼儿没来园,使幼儿学会关心自己的同伴,热爱集体。每天餐点之后,各班都对幼儿进行德育十分钟教育,通过讲故事、谈话等形式说说本班好人好事等内容对幼儿进行教育,使幼儿懂得如何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在组织喝水的时候,我们教育幼儿要排队倒水,不推挤,不浪费水;在进行区域活动时,让幼儿懂得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与人合作等等。自由活动时,我们引导孩子学会互相谦让,学习与人交往的语言,并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玩具。午餐时,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吃饭时不掉米粒、不剩饭菜,吃完后能自觉地将餐具收拾好等,抓住有利的教育时机,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同时,我们还注重了对孩子的随机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争执甚至还会做错事。我们教师把它看作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时机,一做到及时处理,二做到循循善诱,问清缘由帮助孩子来分辨是非,有些问题还可以组织幼儿一起来讨论,以提高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幼儿从身边的事例中接受深刻的教育,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五、家园共建促德育
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不能单靠幼儿园一方面的努力,必需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因此,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各方面都要加强对幼儿德育的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我们通过宝宝成长册、家长园地、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及家园联谊活动来进行教育。现在的孩子自私、任性、霸道的有很多。于是,我们通过宝宝成长册、家长园地要求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多给孩子有利增强集体观念、劳动观念的实践机会,培养幼儿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热爱集体、艰苦朴素的好思想,及初步的劳动习惯。
幼儿园小班德育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三
一学期的时光匆匆流走,耳边响彻的是幼儿入园时彬彬有礼的问候“早上好!”和离园时的奶声奶气的道别“再见!”。从小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在人文道德逐渐流失的今天,势在必行。本学期,幼儿园通过开展经典国学教育《*规》以来,幼儿的礼仪、行为习惯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下面我将德育工作小结如下:
一、营造浓厚的文明和谐的氛围。
1、在幼儿园走廊悬挂《*规》,张贴文明警示标语,图文并茂,营造文明和谐的走廊文化,倡导人人懂礼仪、讲礼貌做个有素质的文明人。
2、各班开辟“德育专栏”展示幼儿所学及其进步闪光点,布置幼儿生日会,感恩父母等栏目教育幼儿热爱自己的父母、老师、小伙伴。
二、开展德育教学活动。
将礼仪教育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中,教师在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采用积极肯定、鼓励的态度对待幼儿的表现,发现幼儿某些行为可以做为教育素材的要及时运用,采取个别讲解引导法、集体讨论等让幼儿明白哪些做法是对的,为什么对,哪些做法是不对的,为什么不对,从小事入手,从成人做起。充分挖掘节假日的教育契机。
本学期,幼儿园结合中秋节、教师节开展“庆教师节,迎中秋”博饼活动,结合重阳节开展,尊敬老人活动要求孩子为家里的老人捶捶背、洗洗脚等尊贤活动。结合国庆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师以身作则,同伴之间互相影响,幼儿之间相处融洽。
幼儿年龄小,认知范围窄,其态度、习惯、个性都处在奠基时期,很容易受教师及同伴的影响,幼儿往往会以身边的崇拜者为榜样学习教师的言行举止。教师运用丰富多样的赏识方法给予肯定和鼓励,称赞一声“你真棒”或抚摩一下孩子的头,或给孩子一个微笑,无声地伸出大拇指。孩子就在不断的赏识中,巩固着良好的行为习惯。现在幼儿园已形成入园见面互相问候的氛围,自然而然家长、小朋友不管见了谁也会主动地互相问好打招呼了。
四、“评选礼仪小天使”活动。
以评促进,挖掘榜样作用,以点带面推动更多的小朋友进步,推动家长重视,从而形成家园合。
篇6
本学期我班有 36个小孩,均为本学期刚刚入园的新生。在新生调查表中我们了解到:在我班共有几个幼儿上过小小班,对园内生活有了一定的经验和知识上的准备,所以大部分幼儿入园后能较快的适应新的环境,并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大部分小孩在家受家人的宠爱,以自己为中心,来园时,哭闹情况多较,对父母和祖辈依赖性较强,一些幼儿抓做大人的脖子不肯放手,一些孩子手脚乱跳,还有一些孩子对家长又抓又咬,情绪很激动,在和幼儿接触和交谈中发现幼儿自理能力和行为习惯普遍较差,如:不会自己吃饭啊,不会入厕,有的个性较强,形成了许多的坏习惯,时常与同伴为了争抢玩具发生攻击行为,有的不和群,任性,有的说话不清楚———为了使这些幼儿能尽快稳定情绪,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我们老师将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把更好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使每为幼儿都能愉快的生活,取的可喜的进步。
二、 级工作任务及目标
以幼儿园工作规程为指针,根据园务工作计划,扎扎实实,作好保教工作和家长工作,主要抓好幼儿的一日常规教育及品德教育,增强幼儿体质,发展幼儿语言能力,注意智力的开发,使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总目标:
1、通过各种教育手段让幼儿能感受成人的关心和爱护,并激发其爱父母、爱老师的情感,会使用一些礼貌用语。
2、提醒帮助幼儿遵守集体生活行为规则,能和同伴共同游戏。
3、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服务能力,能参加简单的劳动,做自己能做的事。
4、调动幼儿的情绪参加各项活动,并能发表意见。
5、鼓励幼儿愿意与同伴交往。
6、能和家人、小朋友、教师等关系密切的人友好相处,知道应该关心别人。
7、学习分辨事物是与非的最基本的原则。
8、初步认识集体、公共等概念,学写有关有利与集体、公共等的基本原则。
三、环境创设:
1、本学期我们将以主题形式来布置环境,并与每月的主题活动密切配合,及时更换主题。同时充分利用废旧物品,以提供成品或半成品材料为主,鼓励幼儿动手参与,发展幼儿的协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3、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手工
四、具体工作措施。
1.“一切以幼儿利益优先”的工作原则,尊重幼儿,平等地对待幼儿。树立高度的教育意识,不断修正服务态度,围绕幼儿利益和为家长服务全方位地改善服务质量,使家长能真正感受到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落实了“一切以幼儿利益优先”的原则,以诚信换取家长的信任。
2. “忠诚、敬业、服从、勤奋”地工作,与时俱进,积极调整心态,适应课改带来的变化,在探索中享受快乐,在反思中寻求发展,萌发内在的工作、学习动机,促进自我提升和集体事业的发展。
3、我和李老师刘老师是新组合,同时本班的班长杨老师正在休假中,这个学期由我担任暂时班长职务,因此对彼此工作的配合协调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与配合、协调与联系,分析,如分工、时间配合、家长工作和教育、培养幼儿的方法上的差异,然后调整教育工作内容与措施,分工情况。使三人不断通过自身的调整,将个人意愿达成一致,团结协作,决不掉队。
4、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职业道德和专业发展上要对集体、对自己负责任,积极参加各种研习活动和进修课程,不断更新知识、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的素质。
五、逐月目标:
9月保教、常规、德育及安全目标:
保教:
1、稳定幼儿情绪,制定计划。学习模仿操。
2、发动家长带一些玩具来幼儿园,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体验快乐。
3、环境布置,布置《我上幼儿园》主题活动
4、发放家园联系条。
常规:
1.幼儿进行常规教育。(要求幼儿学会洗手、入厕、大小便。)
2.安静就坐,愉快进餐,学会餐后擦嘴、漱口。
3.安静就寝,睡姿正确。
德育:
1、让幼儿学习儿歌,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
2、鼓励幼儿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3、教育幼儿同伴间互相友爱互相帮助
安全:
新生幼儿刚刚入园,一定要抓好幼儿接送证制度,两位老师都必须在场,一个老师送上接送车,一个老师看其他小朋友。与家长交流时,一个老师必须在看小朋友,不能两个老师同时与家长交流。
10月:
1、环境布置,更改主题墙。
2放家园联系册。
常规:
3、 继续进行常规教育。
4、 离园时,收拾好玩具,排放好桌椅并与老师说“再见”后离园。
5、 在老师的指导下,玩户外大型体育器械。
德育:
1、教育幼儿好定息与别人分享,会谦让;
2、教育幼儿要爱护花草树木,不摘花;
3、培养孩子讲卫生,爱清洁的习惯;
4、教育幼儿爱护玩具,与同伴友爱地玩。
安全:
带班老师在带班时,每天都要注意是否有小朋友遗留在厕所、教室、午睡室。入厕所时,一定要有老师跟着,以免幼儿在上厕所时滑倒摔伤;洗手时注意幼儿不要把水龙头开的太大,以免弄湿衣服;教育活动时避免幼儿在教室乱跑乱撞;午睡时,带班老师一定要在场。
11月:保教、常规、德育及安全目标:
保教:
1、环境布置,提供一些有关各行各业人物的图片,让幼儿认一认,说一说。
2、组织幼儿一起进行种植活动,鼓励、引导幼儿共同来照顾自己的自然物。
3、 丰富区角活动材料,开展班级“喂娃娃”比赛。
4、 继续开展课题活动
5、 发放家园联系条
常规:
1、继续进行常规教育。
2、初步懂得遵守一些简单的游戏规则。
3、初步懂得遵守一些简单的游戏规则。
4、离园时,收拾好玩具,排放好桌椅并与老师说“再见”后离园。
德育:
1、 养幼儿初步的轮流、等待意识,让幼儿初步懂得生活中应遵守一定的规则与秩序;
2、 知道同伴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帮助。
安全:
来园时要注意小朋友是否带有危险物品,如:别针、纽扣、小刀、硬币、铁丝、玻璃器皿等到幼儿园。如果有,教师要及时将其收藏,以免吞进肚里或刺伤其他小朋友。
12月保教、常规、德育及安全目标:
保教:
1、 环境创设,布置手帕专栏,供幼儿欣赏。
2、 继续丰富区角活动材料,开设娃娃家的同时,同时开设“小吃店”,培养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鼓励幼儿不怕冷,做个好宝宝,能坚持来幼儿园上课。]
常规:
1、 继续进行常规教育。
2、 洗手时不玩水,懂得节约用水。
3、 要求幼儿会用手帕擦嘴巴,擦鼻涕,吃饭时能吃完自己碗里的饭菜,并保持身上干净。懂得如何正确使用手帕。
4、 知道爱护用具与材料,不摔,不乱丢玩具。
德育:
1、培养孩子讲卫生,爱清洁的习惯;
2、 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礼貌用语“你好”、“请”、“谢谢”、“再见”等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安全:
1、户外活动时,要稳定幼儿情绪,不让幼儿太激动,以免乱奔乱跑,发生意外
2、教育幼儿在转弯抹角的地方不能跑,防止碰撞。
1月保教、常规、德育及安全目标:
保教:
1、 更换主题环境。
2、 开展新年活动
3、 复习主题活动
常规:
1、在老师的指导下,玩户外大型体育器械。
2、学会与同伴一起游戏,懂得运用礼貌用语进行交往。
2、知道爱护用具与材料,不摔,不乱丢玩具。
德育:
1、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礼貌用语“你好”、 “请”、“谢谢”、“再见”等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2、培养幼儿翻阅图书和听成人朗读的兴趣。
安全:
来园时要注意小朋友是否带有危险物品,如:别针、纽扣、小刀、硬币、铁丝、玻璃器皿等到幼儿园。如果有,教师要及时将其收藏,以免吞进肚里或刺伤其他小朋友。
四、建家园联系的桥梁
家长的支持对我们的教育工作至关重要,我们将充分挖掘家长的资源,做好家长工作。
篇7
一、基本情况
我镇现有幼儿园8所,在园幼儿395人,有教职员工44人,其中,教师32人,共有专用校车4部,校车手续齐全,符合接送幼儿要求。
二、主要作法
规范办园行为,理顺管理关系。幼儿园都具有合法的办园资格,《办园章程》内容完备,依法办园。能自觉接受中心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管理。我们把8所幼儿园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划归各中心小学进行管理,中心小学指定一名副校长分管村小和幼儿园工作。并与派出所、卫生院协商,校车由派出所进行管理,疾病防疫和食品卫生由卫生院防疫站进行管理。
落实责任,强化管理。为了使幼儿园的管理经常化、规范化,我们把幼儿园的管理纳入普通教育管理范围,同分管领导和幼儿园园长签订各项管理责任状,进一步明确他们各自的目标和职责,使他们管理有目标,工作有头绪。我们还专门制订了《幼儿园管理检查细则》,每学期对幼儿园进行一次综合检查,检查结果,不仅作为衡量幼儿园工作的依据,同时作为评价分管领导工作的依据。
加大投入,改善办园条件。加强园舍建设,做到坚固、实用、够用,坚决不使用危房,清除园内危险建筑物;按照要求不断添置、更新设备设施,保障教学活动的需要;添置足够的幼儿生活用品,做到一生一杯、一生一巾,摆放科学,消毒严格;校园实行封闭管理,出入人员要严格把关,进行出入登记;添置必要的安全设备,如消毒柜、灭火器等。
做好卫生防疫,注重食品安全。建立幼儿食品原材料采购登记制度,采购必须索证,必须建立台帐;建立幼儿疾病晨检制度,建立疾病幼儿登记册,对重病幼儿要及时送诊,并与家长及时取得联系;保证幼儿饮用水和食品的绝对卫生与安全,饮用水必须由卫生部门检验;幼教工作人员必须每年进行一次体格检查,不得聘用有传染性疾病的幼教工作人员。
加强校车管理,做好接送登记。建立接送学生车辆的管理制度,接送学生的车辆必须检验合格,定期维修与检测,并到交警部门备案;学校没有使用拼装车、报废车和个人机动车接送学生;校车司机都身体健康、有3年以上相应车的驾龄、无交通责任事故记录。中心学校统一印制了《幼儿接送签字表》,规范了幼儿接送手续。
加强档案建设,落实安全责任。幼儿园都建立了安全工作档案,记录日常安全工作、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检查、安全隐患消除等情况,作为实施安全工作目标考核、责任追究和事故处理的重要依据。
注重师资建设,组织园长培训。中心学校十分重视幼儿园的教师队伍建设,严把教师聘任关,从今年起,不符合学历条件的不能聘,不符合师德要求的不能聘。本学期,我们还组织了一次园长培训,请卫生防疫站进行食品卫生培训,收效很大。爱心幼儿园还迎接了全市卫生系统学校食品卫生工作现场会。
三、主要问题
1、 幼儿园布局还不太合理,办园规模太小,不能充分发挥规模效益。
2、 保育员未受过专业培训。
3、 财务管理还要进一步规范。
民办学校自查报告(二)
根据各教办发《xxx民办学校年度检查细则的通知》的要求,我校结合实际情况,现报告如下。
一、依法办学,遵守法规政策。
文化艺术学校成立于20**年,是由xx区教育局的审批的民办培训学校,在办学校工作中,我们遵循“以诚待人、凭智治校理念,严格遵守《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认真执行市教育、区教育局有关民办教育的各项规定,没有出现违规办学情况,在市区相关评比中多次受到好评,我校是市民办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二、合理布局,不断扩大办学规模。
我校由办学之初的英语辅导逐步扩展为以英语为主,作文 、书法为辅的相对综合办学机构,目前,有学生500多人,由于人数的增多,我校已租用两处办学场地,共有13个教室。办学硬件不断改善,在安全防火等方面均符合要求。
三、不断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为使我校学生有相对舒适的教学环境,我校组织教职工,美化教学环境,达到让每面墙都会说话,利用卡通人物形象装饰走廊、教室。用想象生动的美术语言,影响和教育学生。
为增强教学效果,我们还投重资为教室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使每节课都能使用投影机、大屏幕,让教学效果更为直观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
四、人文关怀,保障学生和家长的利益。
为创办特色民办教育学校,我校从成立之初就秉承人文关怀理念,让学生和家长时时感受到学校的关心。一是及时为有特殊情况缺课的学生进行补课;二是设立教材班,为学生无偿补课;三是对因故退学学生及时退费,几年来,从没有因为缴费、退费等问题与家长发生冲突。
五、职责 明晰,加强队伍建设。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也得到不断加强,目前已形成一支责任明确、分工合理的教师队伍,管理能力强,分工细致,尽职尽责是我校教师队伍的特色,秉承教学工作得到了很好的保障,教学研究工作开展的红红火火,各项规章制度也得到了很好的完善。
六、强化教研,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我校针对民办培训学校教师队伍不断稳定,流动性强的特点,选取有针对性、有实效的教研培训形式,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师风等综合素质有了较大的提升。具体工作中,一是树立教师先育人,再教学的理念,再教师选聘工作中,重点考察教师的师德和对学生的爱心,对于那些虽自我能力强的但心高浮躁的,坚决不选,缺少耐心和热情的坚决不选,较好地把好入口关。二是坚持先听课,再上讲台的做法,新入职的教师必须有一个月左右的听课实习时间,对教材和学生相对熟悉后,才可上课,三是听课评课制度。用录像机先把教师的课录下来,集中教师共同观看,查找优缺点,不断改进和提高,四是过课,说课制度,新任教师在上课前,先组织教师进行说课,在说课过关后方可上讲台,五是多种措施确保每一节课达到学生和家长都满意的效果,走出,请进来,选择教师分批、分期、长期进行学习,并重金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到我校培训。
七、科学选材,突出学习的实际效果。
教材的选择,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为此,我校在长期实践,多方学习的基础上科学的选取适合学生特点的教材。
英语选取了“百思迪威”少儿英语教材,新金牌概念,新概念教材三种教材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作文学科选择了全国着名的《小桔灯》作文培训教材,书法引进九宫格快速书写教学法,数学思维训练习从学校实际出发选取了北京卓越教育的趣味训练,科学适用的选择增进了学习效果。
八、完善制度,确保安全。
我校时刻以安全为第一责任,制度了相关的管理制度,购置了安全防火等器材,适时进行疏散演练,使全校师生安全意识明显增强。
九、财目清晰,遵守财务管理制度。
总之,我校恪守教育的各项规定,遵守法规,科学管理,注重管教。
在整体工作中,如有不当,请指正。
民办学校自查报告(三)
20**年度我校在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关爱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人人发展、发展人人的教育理念,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导向,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严格规范学校管理,确保学校朝着健康有序的轨迹前行。现将20**年度学校各项工作情况向年检组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二、 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一年来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基础上,以提高办学水平和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为抓手。学校投资近200万用于购置新校车14辆,有效的解决了校车超载问题。其二是用于教学设施设备建设,添置了物理、化学实验器材、体育活动器材以及一至九年级安装了多媒体教学平台,为学校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夯实基础 强化管理
一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管理是关键,只有规范管理、精细管理,学校才能赢得发展机遇,才能有效提升社会影响和竞争力。一方面:我们利用管理杠杆加强队伍建设,以人为本,聚心、聚智、聚力,完善管理文本、落实管理责任、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创新工作思路、追求工作绩效,构建学习型、创新型管理平台。
另一方面:利用群体组织、网络资源,丰富教职工文化生活,积极发挥学校网络在日常管理、教育教学、家校联系和扩大社会影响的作用。
1、教学管理注重绩效: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质量乃立校之本。一是学校按要求开齐开足课程外,教学处以常规教学为抓手,在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同时,指导学科教研组积极开展示范课、优质课、实验课、指导课的研究活动,不断优化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课堂的高效促进教学高质。教研组创新管理,规范活动,每一次教研活动必须做到目标明确、形式多样、人人参与、讲求实效。以构建学生喜欢的课堂,建设学生喜欢的学科为抓手,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应对措施,规避教师教学的偏差行为。二是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坚持教学研究、“以人为本、亲近教师、关注学生、走进课堂、成长师生”的原则,把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重点,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作为归宿。其一突出教师基本功训练,组织教师教材解读、练习设计、学生教育、课堂管理等方面的培训评比活动,切实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其二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开展教师结对子活动,在教学设计与教学研究、示范指导、提高研究成效。
2、德育 教育立足实效:
万千物类人为上,数年教化德为先。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的办学思想,首先加强德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骨干作用,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和考评细则,明确德育工作重点。一是坚持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常态化,本着以日常行为规范抓起,从养成教育抓起,同时要求各班认真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级量化评比细则》,确保学生言行举止规范,仪容仪表规范,课内课外和两操升旗规范。二是德育活动多样化,我校在德育工作建设中,充分利用班会、队会、国旗下的讲话、校内外活动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制、环保、安全、心理健康、孝心敬老。感恩教育和文明礼仪 养成教育,做到重点清、要求高、措施实、效果好。
(2)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体系,加大社会参与学校德育的力度,逐步形成教育模块,从而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组织一个更完善的教育网络,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面对挫折的顽强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3)重视思品课堂的任务落实,全校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探索新时期德育教育的新途径,要求每个教师在课堂渗透德育中创新“ 五有目标”(即渗透德育有意识、制定计划有安排、教学设计有体现、课堂教学有落实、授课之后有效果)。
(4)举办庆“六一”文艺晚会活动,给师生提供了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举办了中小学生拔河比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开展了诵读《弟子规》活动,吸取传统文化之精髓,根据不同年级段每人印发一份诵读资料,同时根据不同年龄段要求低年级学生做到“二能”(能读、能背)高年级同学做到“三能”(能读、能背、能理解)其最终目的通过读记使学生潜移默化,付诸行动。一系列活动使同学们思想得到净化,能力得以提高,素质得以培养。
3、安全工作扎实有效:
安全高于一切,一切为了安全。我们深知安全工作对于学校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学校教育教学保驾护航。其具体做法是:一是着力加强学校、年级组、班主任 、保安室安全管理,互动联防的责任管理体系,落实安全工作层级管理责任制。二是建立学校安全工作检查制度和预防措施,定期或不定期对校园内的设施、建筑物、食堂卫生、消防、职工宿舍、用电用气等方面进行安全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及时排除。三是利用每周安全一课,国旗下的讲话,班会课,安全教育月和每期一次的消防演练,对师生进行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应对火灾、地震、常见病和流行性病毒传染的预防等安全知识的教育与培训,增强自护自救的安全意识。
4、后勤保障讲究成效:
加强学校后勤工作,增强服务意识,树立后勤是保障的理念,确保教育教学的正常运行。一是严格校产登记、保管、使用赔偿制度,使物尽其用。二是严格财务制度,按规定标准收费,定期清帐理财,做到开支合理、账目清楚,充分发挥有限资金在教学中的最大使用效益。三是加强卫生宣传、疾病的预防,认真组织好年度中小学生的体检工作,完善管理档案。
四、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通过自查,我们不难发现学校管理建设及运作过程中还存在不足之处:
1、学校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设施设备有待充实,为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
2、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师的福利待遇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吸收和留住更多的优秀教师。
篇8
一、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内涵
认识这一问题之前,必须强调幼儿道德教育的必要性,这不仅是因为后者是前者的逻辑前提,而且没有对这一必要性的科学认识或者根本上认为幼儿德育没有必要,那么在思想上就不会有幼儿德育应有的地位,从而实践上也就不会有幼儿德育的现代性。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幼儿德育也就是人完整道德教育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幼儿时期是个很特殊的时期,这一点从心理学研究即可证明。对道德教育来说,这也是个很重要的时期。幼儿时期心灵纯净,各种思想观点还没有形成,不论受到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还是不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都会在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正因如此,自古以来就不乏仁人志士尤其是教育家十分重视儿童早期的道德教育,从古罗马的昆体良(MarcusFabiusQuintilianus)、普鲁塔克(Ploutarkos)到近代大教育家夸美纽斯(JohannAmosComenius),从中国古代的颜之推到近代鲁迅等,他们都是早期道德教育的倡导者,其有关思想也早已成为德育思想史中最可宝贵的财富。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这些思想难免会带有与各自时代、社会结构相一致的印痕。然而,对历史的批判和继承正是现代德育重建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德育现代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德育给予现代德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其思想内容和方式方法方面的影响非常深远,至今在部分教育者的观念里还余迹犹存。比如,以讲究“使为则为,使止则止”(《颜氏家训·教子》)为核心特征的重命令轻理喻、重权威轻个性、重控制轻选择、重规训轻德性、重服从轻体验等道德教育思想和方法在家庭和幼儿教育里还大量存在,道德教育内容有教(习俗教化)无德(道德)现象仍较普遍等。应该说,这些都与德育现代化发展方向不相一致。现代社会已在工业文明基础上凭借现代科技的强力推进,正大步朝向现代化,而社会现代化必然要求人的现代化,道德教育在帮助人完成现代化并进而促进社会现代化方面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道德教育本身要尽快完成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现代性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道德教育同其它各级各类道德教育一样,增强自身现代性是当前的首要使命,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说更具有基础性作用。
现代性是相对于传统性而言的,从存在方式或表现形式上看,它体现于道德教育的性质、目标、功能、价值、内容、过程、方法、手段、途径等方方面面,而从存在特性上看,道德教育现代性则是现代德育(相对于传统德育)综合特征的表征,含有科学性、民主性、终身性、全面性、主体性、发展性、全民性、世界性等特性,其核心特性是主体性与发展性。“现代德育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为中心,或者说是以促进主体现代德性发展为根本。主体性、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1]幼儿德育现代性就是坚持以幼儿为德育主体,在发展性德育理念指导下,通过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启发、引导与幼儿的认知、体验、践行的互动,促进幼儿德性健康发展。德育现代性要求对幼儿的道德教育必须走出以往片面主知、主情或主行的德育模式,走向知情行协调发展的德育模式。在现代性的吁求下,幼儿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使自身工作更贴近幼儿心理特点,而且要不辱使命,认真反思在社会现代化背景下幼儿德育的发展理路及其功能价值。因此,幼儿教育者就要从理论上来充实幼儿德育的现代性基础,即道德教育哲学和道德教育心理学。
二、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的哲学基础
从哲学视角观照道德教育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道德总是哲学在思考伦理价值时的首要选择。道德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引领一个时代道德发展的航标。美国著名道德教育家柯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曾说:“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是研究道德教育的两个基本领域,道德心理学是研究道德发展是什么的问题,道德哲学探讨道德发展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在我们为道德教育找到一个合理的基础之前,必须把心理学上的‘是’和哲学上的‘应该’这两种研究结合起来。”[2]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今天道德实践领域并没有很好地实现这两者的联姻,不仅如此,教育者的观点和行为也较少明确从道德教育哲学和道德教育心理学出发。这种现象在基础教育包括幼教阶段的学校道德教育中非常明显,直接表现则是道德教育的人为痕迹随处可见。“如果说人们对道德哲学家很少直接就道德教育问题发表言论还只是感到遗憾的话,那么教育工作者不能或很少自觉利用道德哲学的成果,则可称之为教育的不幸了。”[3]实际情况正是这样,教育工作者还缺乏对道德教育价值深刻的反思,对当前如何进行道德教育和进行什么样的道德教育等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也缺乏主动寻求道德教育研究成果的意识。一百多年来,道德教育在现代化的征程中已取得丰硕成果,它们对更新教育者的教育观念以及推进道德教育现代化进程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正如著名教育哲学家乔治·奈勒(G·F·Kneller)所言:“哲学解放了教师的想象力,同时又指导着他的理智。教师追溯各种教育问题的哲学根源,从而以比较广阔的眼界来看待这些问题。教师通过哲理的思考,致力于系统地解决人们已经认识清楚并提炼出来的各种重大问题。那些不应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4]因此,与所有教育工作者一样,幼儿教育工作者首先也应是一位道德哲学家,对幼儿道德发展应有自己的且符合时代要求的思考,从而使人的德性在生命的幼年就能得到深深的培植。
现代化和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对人已从多方面提出了要求,而最根本的是要求人从唯知是求、唯知是德的“知性人”困境中解脱出来,将人的发展融入社会、自然及环境和谐发展之中,建构起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德性人。自然,要完成人自身这一伟大转变的任务就要从幼儿抓起,要让幼儿德育走出传统重智轻德、重护轻养(修养)、重教轻育等诸多一重一轻的怪圈,真正使幼儿德育建基于现代性之上。从道德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当前幼儿德育要认真反思并处理好以下若干重要问题:
一是道德教育与习俗教育的关系。学界普遍认为,道德与习俗同属社会规范,但习俗是非道德性社会规范,道德既有个性也有共性,而习俗则是特定社会的一致性认同或权威的规定。对幼儿道德教育来说,如何看待道德与习俗的关系,涉及到对幼儿德性价值的不同认识。有些幼儿教育工作者倾向于认为幼儿还处在道德睡眠时期,对幼儿谈道德不切实际,有“小题大作”之嫌,他们往往以习俗教育代替道德教育,认为幼儿需要的只是遵守。显然,“单纯服从并不是道德,道德不只是盲目地接受习俗和传统”。[5]
二是道德、社会准则与个人选择的关系。幼儿是否需要自己的道德选择?不少人认为幼儿太小,还不懂得选择,其实这是对幼儿作为道德主体这一事实的极大漠视。无视幼儿的道德选择,道德教育就只能是成人的意志,是成人的随意干预和强迫控制,所培养的也只是一种“听话”道德。作为道德哲学的一个公设,“‘道德的’不仅指服从和适应特定社会所认可的习俗和规则的行为,而且指个人在面临各种不同原则和行为时所作的选择行动”。[6]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William·K·Frankena)也说:“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7]与这一现代德育思想相映照,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必须“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关于此点还可见下文道德心理学的进一步分析)
三是纪律与道德发展的关系。教育者习惯将纪律诠释为对外在强加的各种社会准则的服从,是控制孩子的一种手段。这种纪律观值得认真反思。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纪律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结果,而不是个别的特殊的方法”,作为一种教育的结果,其目标状态表征为“自觉纪律”(即不论有无监督,主体能始终做出正确的行为)。[8]比较上述两种不同的纪律观,可以发现包含于其中的各自不同的道德主张和明显不同的道德教育取向,在前者纪律是一种工具,有很强的成人取向,而在后者纪律则成为发展的目的,是一种儿童取向,纪律不再是束缚儿童自身的一种手段,而成为有益于儿童发展的发展性纪律,即实现了纪律教育由外在控制到内在自我调节的恰当转换。
以上三方面相互联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道德哲学要求人们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建设路向、德性培养等问题予以重新思考和判断。
三、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的心理学基础
正如柯尔伯格所言,道德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幼儿道德发展是什么的问题。对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研究这一问题就是要了解和掌握幼儿道德发展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幼儿有灵有情也有智,他(她)不是行为主义者手中操纵的机器,也不是认知主义者所解读的那样冰冷的理性,甚至也不可以当作等待解读的“文本”。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既不是成人经验的总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幼儿生活的发展一起发展,随幼儿的成长一道成长的。幼儿生命的鲜活性使得他对生活有着无比的热爱,对人类道德有着不尽的探索兴趣,他对道德有着一份天然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善。幼儿对这个世界的感受会构成他对道德理解的一部分,也是今后道德自我建构极为重要的内容。因此,教育者有责任呵护并珍视幼儿对待世界的这份情感,并使对幼儿的道德教育能很好地适应其自身成长的特点和规律。
作为道德心理学领域的旗帜性人物,皮亚杰(JeanPiaget)和柯尔伯格已于上个世纪先后研究了儿童以道德认知为核心的道德发展规律,从总体上揭示出了道德发展遵从由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路向。而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启示,道德心理学领域关注的问题更为转向儿童自身及其与社会相互作用方面,这使得传统单向度的社会决定论道德教育彻底走向它的尽头。突出的表现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关于体验、移情与社会行为,二是关于选择、建构与道德发展。这两个方面的理论及其应用对于提高幼儿德育现代性水平,增强其实效性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当代道德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转向之一是确立道德品格自我建构的普遍范式。根据建构主义心理学关于“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9]的观点,人的道德品格就不再是一些固定不变或与情景无关的特质,正如“人们并不像拥有一定的眼睛颜色和身高那样,拥有人格特质和道德德行”,[10]道德品格是儿童对情景选择并与情景相互作用而整合的结果。自我建构观强调品格建构的主体性和情景性特征,突出了品格变化形成过程中的自我选择、情景支持等因素的作用,应该说对幼儿道德教育富有指导意义。皮亚杰对幼儿的研究表明,幼儿到晚期时已有自律道德的萌芽,而我国学者的研究也表明,我国幼儿4岁时就已经基本能摆脱成人的影响,做出许多独立的判断,7岁时主观性判断已有明显发展,到9岁时这种判断基本取代了客观判断(李伯黍,1981)。既然幼儿时期已有初步自律道德的意识(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是一种自律的道德),那么发展幼儿自律道德就要尊重其自我选择的权利。其实,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A·L·Gesell)早已提出“2岁危机期”这一概念,埃里克森(E·H·Erickson)对此解释说是幼儿向父母寻求自我选择的反抗,在他的理论中,主动性与自主性被视为幼儿阶段发展的核心任务。
其次,体验正被学界认为是道德生成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和途径。就幼儿来说,研究表明,幼儿一般还不会明确考虑行为的道德后果与做出道德上的自我批评或自我反思,其道德体验源于行为的直接结果。这种特点的体验方式连同成人对他的处置方式一起共同决定了幼儿是一个“愉快的生活者”还是一个成人眼中的“侵犯的快乐者”。心理学家吉尔·诺姆(GilNoam,1993)的研究很好说明了这一问题,他认为“一些儿童早期不良的经验会导致一种‘不良意愿’模式的建构,而长期的伤害和同伴的拒绝则会扭曲儿童道德互惠的建构,以至于这样的孩子感到‘有权力’以攻击和剥削的方式对待别人”。[11]显然,对教育者来说,防止幼儿建构“不良意愿”模式并代之以“良好意愿”模式是件极为重要的事,否则当幼儿将这种不良模式整合到道德自我建构中时,就会在以后生活中,尤其是解读社会道德情景时形成个人偏见。
最后是移情(empathy),一种替他人着想的道德能力。目前,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一致表明,儿童亲社会道德行为同移情能力密切联系在一起,而禁止性道德行为则同负疚、羞愧以及厌恶感联系在一起。这说明移情有助于儿童做出亲社会道德行为或利他行为,而且它同儿童的道德判断、道德推理甚至道德习惯的形成是整合在一起的,是影响儿童道德图式建构的重要因素并成为其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这种研究喻示了幼儿道德教育新的方向,并成为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道德心理基础。
总之,发展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要求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尊重幼儿道德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积极转变观念、改革教育模式,从而不断增强道德教育对幼儿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注:
[1]班华:《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2][美]柯尔伯格著,魏贤超、柯森译:《道德教育的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3][6]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4]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35页
[5][7][美]威廉·弗兰克纳,黄伟合等译:《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7页
[8]于钦波、刘民:《外国德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97页
篇9
一、超前教育与过度教育
杜威说,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很显然,这一观念是尊重儿童天性的。儿童的天性、能力的正常生长有一定程度。正如农作物的成熟要经过一定的时间、阶段一样,如果不重视儿童生长的需要及时机,急于求得生长的结果,以致忽视了生长的程度,必然会导致超前教育、过度教育的不良后果。
从心理角度上讲,幼儿教育是儿童成长发展的关键期,幼儿教育进行得当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反之,造成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当前,不少家长教师,把幼儿早期教育理解成了“超前教育”,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无视孩子自身的身心特点,过早的给孩子定向施教,进行“超负荷”教育。大人都希望孩子尽快地成才,对孩子却是一种伤害。最常见的情况是孩子过早专攻某些领域,以至于人格的其他部分未能获得健康发展。其实,开发儿童潜能关键是要尊重儿童的自然发展,为孩子的充分发展提供条件,让儿童自己开发自己的潜能。
二、幼儿德育成人化
幼儿道德教育内容的选择必须基于儿童的视野和活动所能及的范围,以成人的眼光把成人的东西强加给儿童是非常危险的。很多人认为幼儿教育课程开设了德育课是针对儿童的道德品质的,于是,成人企图通过幼德育让儿童提前获取高水平的道德,他们不顾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乱定德育任务,生硬地将一些抽象的概念灌输给那些幼儿。如有的幼儿园对见义勇为的儿童少年大力表彰,并召广大少年儿童向他们学习,实际上提倡少年儿童勇斗歹徒、英勇灭火以及担起家庭的生活重担,这些都超出了仅会形象思维的学前儿童的能力范畴。这种想化、成人化的高要求、高标准,未能充分尊重幼小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规律,严重脱离了儿童的实际道德认知水平。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尊重教育对象的特点,应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和活动,’应尊重教育的内在规律。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幼儿德育的既定目标。
三、“家长中心”与“教师中心”
所谓“家长中心”主要指在家长对孩子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过多地从家长的意愿或期望出发,忽视孩子的兴趣、需要、特点、能力、个性,以成人化的教育方式进行的强迫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师生双边活动是讨论和研究的热门话题。在教育过程中,师生双边活动常常表现为“教师为中心”。这种“教师为中心”具体表现为对幼儿控制过多,要求过多以及单向灌输太多,儿童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在“教师为中心”这种模式下,形成了教师绝对的权威,儿童丧失了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行动的机会。实施幼儿教育需要教师对儿童的引导。但有人认为教师的这种引导作用就是表现为教师对幼儿的显性控制,比如命令、要求。其实,我们认为,教师处于隐性控制的地位,以“朋友”、“合作者”的身份去引导儿童开展教育活动,或许更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组织教育过程中,应尽量的为幼儿提供独立思想、自由发挥、发表意见、积极参与教师沟通交流的机会和条件。
四、重智而忽视幼儿全面发展
篇10
我国幼儿教育界关于幼儿德育没有统一的定义,但通过文献研究,比较有共识的观点认为:幼儿德育是培养幼儿德行、品德的教育,是成人根据社会的要求,对幼儿施加一定的影响,以促进幼儿品德自主建构的教育。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情感教育和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关于“渗透”一词,《新华字典》中解释为:某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其他方面。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就是要使品德教育进入到幼儿园教育的方方面面。
二、幼儿德育存在的问题
1.游戏活动中缺乏品德教育的渗透
以皮亚杰和科尔伯格为代表的道德认知学派认为,儿童是他自己道德的建构者,儿童的品德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品德教育的任务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儿童的品德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建构而发展起来的。通过观察研究发现:幼儿园大多数游戏活动,教师是主导者、指挥者,在游戏目标的制定、游戏组织过程和游戏组织形式的确定方面,缺少儿童主体性的发挥。杜威说过:“我们可以把马引到水边,却不能强迫它喝水。”儿童也是如此,我们要把一些道德认识有意识地灌输给儿童,但是我们不能强迫儿童去执行。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戏“娃娃家”中,儿童在分配角色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明明想扮演爸爸,浩浩也想扮演爸爸,两个小朋友在争论不休的时候,老师说:“好了,不要吵了,浩浩扮演爸爸。”明明听完老师的话不情愿地嘟起了小嘴。这个案例中的教师只是采取了强制性的手段,用命令的方式要求孩子分配角色,而没有教会儿童谦让、懂得分享,缺少了对儿童品德教育的渗透。
2.教学活动中忽视了品德教育的渗透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幼儿发展、获得知识的基础和源泉,也是对儿童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但多数教师忽略了这一点。首先,在制定教学目标上,有的教师重视认知、技能目标而忽视了情感道德目标。例如小班活动“小兔子捉迷藏”的活动目标是:初步熟悉音乐旋律,学习蹦跳,并能按照音乐节奏和情节进行表演。活动目标只是突出了儿童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儿童团结、协作等品质的培养。其次,在活动过程中,对儿童的品德教育也缺少关注。同样是在“小兔子捉迷藏”教学活动中,军军在跑的途中把琪琪撞倒了,军军不但没道歉,反而嘲笑琪琪跑得慢,琪琪委屈地哭了。此时老师怒斥军军:“军军,你怎么这么没礼貌,下次再这样就别玩了!”,说完之后又低头做自己的事情,活动继续进行。当儿童发生口角和争执时是品德教育渗透的良好机会,但是案例中的教师只是专注于自己的事情,而忽视了儿童的品德教育。教师应该重视活动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抓住教育契机对儿童进行教育,让儿童在活动中感受谦让、分享、团结、协作的意义。
3.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中疏漏了品德教育的渗透
幼儿在园的日常生活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幼儿品德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但在现实中,幼儿教师更多地关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对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关注较少。早晨儿童入园时的一句简单问候,自由活动时的一句礼貌用语,用餐时的良好习惯等都是儿童良好品德的表现,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对儿童进行教育。儿童生活无小事,任何一件小事对儿童来说都是一次教育的契机,都会影响儿童今后的发展。儿童的品德教育不是以老师为主体的强加的渗透,而是以幼儿为主体的良好习惯的养成。
三、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幼儿品德教育的方法
1.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使幼儿知行统一
儿童通过游戏活动探究世界、认识社会、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儿童年龄小,获得知识较少,品德认识尚浅,游戏是儿童获得品德认识、体验品德行为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因此,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应该重视品德教育的渗透,从目标、内容到游戏过程要渗透有关品德教育的要素。要引导儿童在游戏中学会团结协作、诚实公正、遵守规则,学会礼貌用语,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知道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哪些是该做的,哪些又是不该做的,学会分享、学会谦让。不小心碰到其他小朋友说“对不起”等礼貌用语时,教师要及时予以表扬。当幼儿获得别人的关心和帮助时,要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有的说:“我跌倒了,乐乐把我扶起来我觉得不那么疼了。”有的说:“我的玩具丢了,欣欣帮我找到了,我很高兴。”让幼儿感受合作互助的快乐,渐渐地形成自觉的行为。对于那些不懂礼貌、抢别人玩具的小朋友也要及时进行教育,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强化儿童的品德认识。
2.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品德情感
儿童认知的有关研究表明,儿童是在与外界积极的、主动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认知能力、完成认知建构的。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品德行为的发展都是需要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才能完成的。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一方面要帮助儿童掌握知识、经验,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品德教育的渗透。要达到寓理于情、情理交融、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教育效果。例如,在中班活动《拔萝卜》中,教师让儿童充分体验到团结协作的快乐,感受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帮助别人既能让别人高兴,同样也能让自己感受到快乐。在大班《认识家乡》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幼儿园在哪里,幼儿园里有什么,有哪些特点;其次让幼儿了解所生活的城市及各行各业的人们工作与生活方式等,从而培养幼儿对家乡、祖国的热爱之情。幼儿园可以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活动、节日活动,抓住一切教育时机培养儿童诚实善良、勤劳俭朴、勇敢坚强等道德品质。
3.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品德习惯
幼儿园日常生活是培养儿童良好品德习惯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及时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和小事,随时随地对儿童进行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道德品质。早晨入园时,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礼貌问好,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自由活动时,让幼儿学会谦让、互助,不争夺,不独占玩具和图书,关心小朋友,愿意帮助同伴做事,能帮助有困难的同伴;用餐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挑食,不偏食,不剩饭,不抢夺别人的东西,吃饭时候不大声说话;午睡时,不打扰别人休息,别人休息的时候要轻轻走路等。儿童品德习惯的养成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形成。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重视环境的作用和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