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指数公式范文

时间:2023-06-21 09:45: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数学指数公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数学指数公式

篇1

数学作业布置要形式多样,根据不同知识的学习、不同阶段的学习来进行不同的布置形式。如,在刚学完一个新知识需要巩固时,精选课本习题或课外对应练习题,通过针对性练习达到掌握新知识的效果。在章节小结时,可选择小综合卷,把整章的知识综合到一起来练习。

例:在学完《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时,设计一张小卷子,其中精选一两道不等式性质的客观题,两道解不等式:①[10+4x-4≤2x-1],②[y+16-2y-54≥1];两道解不等式组:①[-3x-13],②[x-3x-2≥42x-15

二、数学作业要多种题型兼顾

数学作业要注意题型设计,多种题型结合,避免过于单一的练习。而各种题型设计的数量上也要比例恰当,既有主观题也有客观题,我在教学中一般按7∶3的数量来编排的。填空、选择题的设计,有利于对小知识点的理解和考查,而且像概念、定理、性质等的理解,用填空选择的形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所以不能忽视。计算题、说理题、应用解答题、画图题等是数学常规的题型,这些都是题型设计时要考虑适当安排的,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设计有效巩固的题型。有时也要设计一些开放型题,去发散学生的思维。

例:学完《三角形》后作业可设计如下:

1.如图,图中有____个三角形,分别是____,以BC为边的有____。

2.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4cm,3cm,8cm B.1cm,2cm,3cm

C.5cm,6cm,10cm D.2cm,2cm,4cm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6cm。

(1)若腰比底边长1cm,求各边长。

(2)若一边长为6cm,求各边长。

4.如图,已知AD∥BC,∠A=∠C,试说明AB∥CD。

5.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xo],另一个内角是[yo],已知一??内角是另一个内角的2倍,求这个三角形的各个内角的度数。

三、数学作业布置的层次性

每次作业设计时,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估计他们的学习能力,要让成绩好的学生吃得饱,还要引导他们去思考,又要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成就感,有能力有兴趣去做作业,即让“能飞的飞起来”,“能跑的跑起来”,“该扶的扶一把”,所以设计时要分层次,有易有难,先易后难,逐步提高,突出重点与关键、合理搭配题型。仿照教材习题的难易程度设计基础题、综合题、拓广题供学生自主选择,量力而为。其中:

基础题,以“双基”为主,是必做的基础性习题,题目与教材的示例接近,着重基础训练。

综合题,简单综合,题目条件稍有复杂,既保证“双基”又有所提高,有部分综合性强和技巧性的练习,适合中等水平学生做,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拓广题,在前面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能够拓展思维的习题,让学生在点滴中去拓展思维。

四、多种方法批改数学作业,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

篇2

摘要:根据高职教育的特色及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对《电工技术基础》课程实行模块式教学,并探讨了采用该教学模式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高职;电工技术基础;模块式教学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是理工类高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如何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特色,是当前高职教师不断探究的问题。下面笔者谈谈对高职《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模块式教学的一些探讨。

模块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模块式教学模式是指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分析,明确劳动力市场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以及劳动力需求的种类和数量,然后依据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明确综合职业能力,确定对应的专业操作技能;根据岗位职业操作技能的需要,进行教学分析和教学设计,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块;再根据各教学模块的实际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采用相应的考核方式组织教学。课程模块式教学是将课程的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再将知识点按内在逻辑组合成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然后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对本门课程教学要求选择所必需的教学模块。模块式教学的特点是有利于教学计划的调整和教学内容的更新,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运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高职《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

确立课程教学模块的依据是课程教学目标,那么高职《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呢?《电工技术基础》课程对其他理工科学生来说是一门文化素质课,对电子电器类及相关类专业学生来说则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标为:(1)掌握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了解或熟悉电路的连接方式,为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2)认识了解常用低压电器及测量仪表并掌握其使用方法,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为今后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3)掌握电路、仪表等基本操作技能,为专业技能培养训练打下基础;(4)了解或掌握变压器、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以上目标必须实现,并以高要求(对知识与技能都要求“掌握”)为准;作为一门文化素质课,以上几项目标根据不同的专业可以取舍,但前三项基本目标都应实现。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模块划分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术型、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教育要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在课程教学中必须把握好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注重技能培养的教学原则。根据高职教育的特色及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笔者把《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划分为以下三个大模块,每个模块下又有相应的子模块,见下图。这种模块式的课程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各个模块既有一定的关联又相互独立,可根据专业技能教学要求进行取舍,也可对相应模块内容进行更新例如,作为电工电器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三大模块都应学到,但其中子模块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专业所对应的岗位要求进行取舍,像“电路暂态分析”子模块对电器类专业学生可省略;作为其他理工科专业的一门文化素质课进行学习时,完全可根据专业技能培养的需要对子模块进行取舍,像模具专业的学生,“基本电路模块”中除“电路暂态分析”不学外,其他子模块不能舍,“常规应用模块”和“电器设备”模块中的“电动机控制电路”子模块可省略;且“变压器”和“电动机”模块也主要是注重“认识其性能及应用、操作”的学练。又如,随着技术的进步,新的电工测量仪表或新型电动机不断涌现,高职教育必须紧跟技术革新的步伐,否则我们培养的人才就不能适应社会高技能应用的需要。因此,只须对相应子模块进行修改或更新即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很好地把握,也可减少教材重编的工作量。

在各个模块教学中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训练有机融合,根据模块的特点可分别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不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例如,对“三相电路”子模块的学习可采取项目教学,通过学生对三相日光灯电路的设计与安装来掌握三相电路的相关知识;“变压器”和“安全用电常识”完全可采用案例教学;“电路基本定理”与“电工测量”模块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给定学生可供选择的材料或仪器,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探索电路基本规律。在这一任务的驱动下,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熟练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又掌握了必需的知识点,还锻炼了分析探索等综合能力,然后再辅之必要的习题训练,不但可以让学生掌握定律(理),也可以紧扣高职教育的特色——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在所建立的教学模块中突破了传统教学中各知识点的系统性、连贯性及递进性例如,“基本物理量”模块中包含了电路基本物理量、电路模型及正弦量的相关知识点,并以电工基本操作技术、各类导线材料的认识与选择等操作训练为主线讲解;“基本电路元件”模块中包含了各电路元件的直流、交流特牲,以低压电器的认识与选择及元件参数与性能测定等实践为主线导入讲解。还有在“变压器”模块中自然融入磁路相关知识,对“磁路”知识点不再单设模块。这样合理地整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又有助于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模块式教学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课程模块式教学有其自身的优点,也适合高职教育的特色要求,但在使用过程中有几个关键问题必须把握好。

树立全新的高职教育理念是进行《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模块式教学的基础在课程模块式教学中,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一些理念,如先理论后实践,知识必须讲究系统性、连贯性等等。课程模块式教学是根据专业能力培养需求及课程教学目标来构建或选取的,在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时,完全可以先实践,后根据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补充所需的理论知识;前后模块间也可能在知识点上不连贯,甚至跳跃性比较大,因为我们是根据学习者的需要来选取教学模块的。不冲破传统的观念,就不能在真正意义上执行课程模块式教学。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采用模块式教学,必须对学习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既然是模块式教学,就不能沿用传统的期中、期末两次卷面考试来评定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应该把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模块式教学考核模式中。平时出勤、参与本门课程的各种学习态度等是素质考核范畴,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15%;各个模块的技能考核分平时和模块学习完成后考核两项成绩,各个模块学习完成后的考核方式可以灵活多变,根据模块特点来定,可以是一次设计性实验或小制作项目,也可以是现场操作或口试等,技能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5%~60%;知识点考核可以只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一次,题型以知识的应用为主,可以开卷也可以闭卷,但必须是学生独立完成,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

执行课程模块式教学成败的关键是教师在课程模块式教学体系中,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采取的教学方式都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但对教师的要求比传统教学要高,要求教师不但课程理论知识精湛,而且专业操作技能强、知识面广,有较强的现场(实践操作或工学结合现场)指导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有课程教学的本领,还必须了解所教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岗位。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全新的教学理念和认真严谨的工作精神也至关重要。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主宰课程模块式教学,才能让课程模块式教学取得实效。

配套的实验实训场所是《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模块式教学推广的一个必要条件课程模块式教学注重的是学生技能培训,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行为先导的教学方式,要求配备设备齐全、工位数量合适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实训室(教室)来满足教学的需要。当然,这也是制约大多数高职学院的教学改革实质性全面展开的主要因素。

实践证明,课程模块式教学针对性强,符合高职课程教学的特色要求,切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易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是值得在《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推广和应用的。

参考文献

[1]赵有生.高职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3,(4):95-96.

[2]徐大诚,石明慧.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模块式结构[J].职业技术教育,2002,(22):36-38.

[3]刘会庭.职业教育模块式课程研究与实践[J].教书育人,2006,(3):74-75.

[4]曾强.电工电子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6,(3):98.

[5]邓朝霞.电子技术专业基础课程整合优化探讨[J].职教论坛,2006,(3):30-33.

篇3

关键词:中职 电工技术基础 项目教学 理论与实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是中职学校所开设的,电类、机电类学生的必学课程。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接下来对其他学科的理解掌握程度。但是随着中职学校教学方式的改革,原来的教育方法的弊端也不断显露,如何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这门课程成为教学的一大问题,而在这期间项目教学法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对项目教学法的设置是如何解决以上所说的难题进行了思考。

一、项目教学法及其理论基础分析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由教师给学生分派指定的项目让他们去独立完成,包括采集信息、查找资料、建立模型等。在学生完成项目期间,教师会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解决学生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将学习的重点由结果转变为过程,真正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的推行适应全球发展大趋势的教育教学改革,并将教学改革的重点都放在了改变学习方式上。项目教学法是2003年7月德国联邦教职所制定的,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实践。

二、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相比较以学生为主导的项目教学方法,传统的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没有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热情,不能够很好地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久而久之,僵化的思想将会束缚住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薄弱,缺乏职业素质,难以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

三、项目教学方法的实施

根据电工基础这门实践性较强的科目,实行项目教学法是正确的选择。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步骤。

1.理论基础的奠定。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实践是由理论来进行指导的,如果理论达不到要求而是在做项目的时候临时补充需要的知识,这种做法只能是事倍功半,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先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理论课程的讲解和指导,让学生形成一种系统的理论体系再利用这个体系去指导实践,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去解决问题,是项目结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师要制定一个项目教学方案计划。当教师对学生进行过理论知识培养之后,下一步就应该要制定一个合适的行动方案,这个方案是整个项目实施的准则,也是使项目有条不紊的进行的保障。教师要根据方案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工作,使小组成员之间能够互相合作,共同面对难题,既能锻炼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也能使整个项目完成的更加的具有创新效果。

3.开始实施项目方案计划。进行分组之后,学生就应该开始做任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查询各种资料,可以要求老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在项目进行期间,每个组都要做好文字记录工作,以便日后进行审查和纠正。

4.进行项目完成之后的成果展示。这个阶段当中学生将自己组的成果展示给其他同学,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认真听取老师的评价和意见建议。

5.进行总结。工作总结是一种承上启下的工作,它将前面工作所得出的结论、所出现的问题总结出来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一些经验方面的支持。项目完成后,教师针对整个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完胜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互相交流,争取得到更多的经验。

四、对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思考

1.教材的选定。项目教学法一方面需要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还需要有良好的理论知识,这就需要选定一种理论知识比较系统全面的教材作为理论指导。

2.教师的文化素养。从上述项目指导教学的步骤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整个项目操作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必须要具备很好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为学生解答疑问。所以学校应该加强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课程开发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的优秀教师队伍。

3.学校应完善在电工教学方面的基础设备。学生的实践工作需要有相应的实验器材,学校应建立健全各项实验场所和设备,为学生进行项目教学提供基本保障。

认识到教学方面的不足才能进行改进,力求革新,选定一种正确的教学方法并真正地去执行,是中职学校教学改革进程中的重要过程。现阶段对《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这门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方法肯定还有很多不足,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学校应该吸取其他学校的经验教训,取长补短,使学生真正能受益于这门学科。

参考文献:

[1]程弩华,睨玉华;项目区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

[2]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篇4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思维活动;数学思想

学生思维品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校的教学效果,学校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思维活动,并且要认真地分析出数学教学的思维活动的发展规律,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思维活动分析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地设计一些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下观察、分析、猜想等思维活动,这样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不断地掌握思维活动的发展规律.

1. 初中数学教学中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合理地设计情景模式,引导学生去观察问题,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 例如,初中数学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球形的概念,可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球状物体,像篮球、足球、排球等,不断地引导学生去观察这些球状物体的内在本质属性,使学生形成球的概念. 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学习数学知识,这样的初中数学教学才能掌握思维活动的发展规律.

2. 初中数学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积极地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从而使教师掌握学生的思维活动. 例如,学生在学习关于负数的相关知识时,首先要明白负数的概念, 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学生可以分析气温零上和零下,水位的上升和下降等现象了解正负数,这样学生更容易掌握数学知识. 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才能分析出思维活动的发展规律.

3. 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猜想问题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积极地引导学生去猜想问题,从而使学生猜想出相关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学生在学习圆的定义时,教师可以设置以下问题: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而不是其他形状?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对问题进行推理,从而猜想到圆形车轮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是完全相等的. 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推理出圆的定义. 所以,无论初中数学教师怎样分析教学中的思维活动,都要通过实践去亲身体会,才能准确地了解教学过程中的思维活动.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使学生能够认识数学知识和方法,理性地掌握数学规律. 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1. 通过训练方法,培养数学思想

由于数学思想的内容较为丰富,方法的难易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分层次渗透,通过训练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例如,初中数学教师在讲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时,教师可以分层次进行教学,首先引导学生分析当底数和指数为具体数的同底数幂的运算方法,使学生能够归纳出一般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应用一般方法进行具体的运算. 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归纳和演绎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养成数学思想.

2. 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思想方法体系

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进行反复的训练,才能使学生自觉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建立起符合自身发展的数学思想方法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合理地应用类比方法,学生在学习一次函数时,可以用乘法公式进行类比;学生在学次函数时,可以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和系数性质进行类比. 学生通过反复地应用类比方法,能够熟练地掌握类比方法,养成一定的数学思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3. 符号化思想和化归思想的培养

符号化是初中代数中重要的数学思想.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符号化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让学生认识引进字母的意义,以有理数为例,可以通过两个不同意义的数说明“+”与“-”所表示的两种相反的量的意义. 其次,培养学生学习符号化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平方差公式等乘法公式,将符号化的鲜明特点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符号化产生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符号化思想.

化归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是将数学问题化解和归纳为几个较为简单的问题. 初中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时应该让学生掌握纵向化归和横向化归思路. 纵向化归思路是将问题看成是一组相互关联的小问题,并且根据各个问题的联系,逐个破解. 横向化归思路是将问题转变为相互独立的小问题再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 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

三、结 语

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思维活动分析与教学思想的培养的分析和研究,能够使教师掌握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思维活动规律,可以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参考文献】

[1]黄家超.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1(30):58.

篇5

【关键词】腹腔镜辅助阴式较大子宫肌瘤切除术;术中出血;垂体后叶素;缩宫素;止血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065-02腹腔镜辅助阴式较大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主要问题是术中出血及术后血肿形成,减少术中出血是重要问题,出血不仅会加重患者创伤,而且会使术野暴露不清,增加手术难度[1]。2006年7月至 2011年2月我院行145例腹腔镜辅助阴式较大子宫肌瘤切除术,术中分别在子宫肌层注射垂体后叶素及缩宫素止血,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145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其中74例应用垂体后叶素者为研究组,于切开浆膜层前子宫肌层注射垂体后叶素12u+生理盐水100ml;71例应用缩宫素者为对照组,注射缩宫素20U。患者均已婚,23~45岁,平均 (34.2±5.4)岁。入选标准:均选择肌壁间肌瘤及无蒂的浆膜下肌瘤, 12孕周<子宫<16孕周,肌瘤数为1~3个,至少1个肌瘤>9CM,术前无任何合并症,术中未行除肌瘤切除外的手术,均无盆腔手术史。术前均经B超或彩超及阴道检查诊断为子宫肌瘤,常规进行全身检查,无心脏病、高血压或中重度贫血等手术禁忌证。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常规诊刮排除内膜病变。

1.2 手术方法 采用全身麻醉及心电监护,患者取仰卧位,头低30°,术中持续导尿。常规形成CO2气腹,于脐轮、右下腹麦氏点、左下腹对称右麦氏点位置穿刺Trocar。宫腔置入举宫器,摆动子宫以利手术操作。用穿刺针由耻骨联合上腹壁穿刺入腹腔,刺入子宫肌瘤基底部位,研究组注入垂体后叶素12u+生理盐水100ml,对照组注入缩宫素20U。注入垂体后叶素后可见子宫立即收缩变白,切开子宫浆肌层后子宫出血很少,几乎不用电凝止血,容易缝合。用单极电凝钩纵形切开子宫浆肌层(与肌瘤直径等长),划开肌瘤包膜直达瘤体,用抓钳及分离钳致肌瘤包膜分离,瘤体暴露近1/3,双极电凝止血,转阴式手术。如为前壁肌瘤则环形切开宫颈前唇阴道粘膜,上推膀胱,暴露膀胱子宫腹膜反折,剪开前腹膜,艾利斯翻出子宫前壁,挖除肌核后缝闭瘤腔,将子宫碘伏消毒后回纳盆腔;如为后壁肌瘤则采用经阴道后穹隆,剪开后腹膜,翻出子宫后壁,挖除肌核后缝闭瘤腔。缝合腹膜阴道粘膜,放置盆腔内引流管 1 枚,并常规阴道塞入碘伏纱布一块压迫止血,术后24h取出。镜下复探:再次形成气腹,滴入甲硝唑溶液250ml冲洗腹盆腔,检查创面有无活动性出血及较多渗血,双极电凝或缝扎止血,生物蛋白胶涂抹于创面以防粘连,手术完毕。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 P

2 结果

两组手术均用腹腔镜完成,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对照组为(115.30±62.50)min,明显长于研究组的(95.60±52.80)min(P<0.05),术中出血量研究组(70.20±34.60)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60.20±52.50)ml(P<0.05);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研究组为(8.22±1.17)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10±3.42)g/L(P<0.05)。

3 讨论

3.1 子宫肌瘤为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良性肿瘤。由于腹腔镜手术具有损伤小,对腹腔干扰小,术后病率低,康复快等优点,近年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逐渐被患者与医师接受[2]。但对于较大子宫肌瘤切除术,由于腹腔镜操作不如开腹手术灵活,尤其镜下缝合远不如开腹手术迅速、可靠。单独经腹腔镜不能很好的解决术中出血问题,常因缝合困难,发生术后子宫血肿。所以,有必要对容易出血部位采取预处理,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切除术的成功率。电凝止血对肌壁间肌瘤效果较差,且电凝过多可导致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反复多次局部电凝可致组织坏死,切口愈合不良。我院在临床中于子宫肌壁注射垂体后叶素12u+生理盐水100ml与注射缩宫素20U,两组比较,手术时间对照组明显长于研究组(P<0.05);术中出血量及研究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小剂量垂体后叶素可增强妊娠末期子宫的节律性收缩,大剂量可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压迫子宫肌层内血管起止血作用。其作用较麦角新碱快,但持效时间短(约0.5h),本品所含的抗利尿素具抗利尿和升压作用。由于含抗利尿素,现产科已少用。一般每次5~10U,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胎位不正、产道狭窄障碍者禁用[3]。我们观察的74例患者均无高血压等内科合并症,无一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3.2腹腔镜辅助阴式较大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主要问题是肌瘤切除后创面的止血和切口的缝合,除了术中适当应用垂体后叶素,肌瘤部位的选择及缝合方法也很重要[4]。术中尽量应用双极电凝基底部血管,加强止血。尽量不电凝子宫肌层,避免日后肌层坏死形成瘘道。因为垂体后叶素作用较快,但持效时间短,故手术缝合应尽量在半小时内完成。

总之,在一定条件下,腹腔镜辅助阴式较大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开腹手术不可替代的价值,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止血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法。

参考文献:

[1] 冯凤芝,冷金花,郎景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1):65-67.

[2] 彭存旭,汤玲,兰守敏.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子宫动脉预处理的方法和临床意义(附24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7,12(2):101—103.

篇6

关键词:数学思想;初中;教学;新课标

一、关于数学思想的理解

数学思想这一概念是一个新概念,人们对这一概念的认识还很肤浅,甚至很多人只是将其当做一个“原始概念”对待,并没有真正说出什么是数学思想,而只是当“已知”用了。现在已被大家认可并经常用到的数学思想很多,如化归的数学思想,即将一个不易解决的问题转化归纳为易解决或已解决的问题来解决的思想,数学中用化归思想解决问题的例子有很多,如:当一元一次方程解法已知后,我们便可将二元一次方程组通过加减消元或代入消元将其归结为一元一次方程来求得解;又如当矩形面积会求后,我们便可以用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化为与之等积的矩形,从而求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化归思想是数学家与其他科学家在思维方式上的最大区别之一。另外,分析与综合、类比等数学思想也早都被大家承认并运用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存在,反映在人的头脑中,经过思维活动后产生的结果。显而易见,数学思想作为思维结果,没有文字对它进行描述,它完全靠数学工作者对客观存在的数学认真思维活动后挖掘出来,数学思想是数学内容与数学方法等的升华与结晶,应特别指出,一旦形成了数学思想,其意义便远远超出了数学学科。数学思想对其他学科相关问题同样有指导意义。

二、数学思想的应用

数学思想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方法也有难有易,因此,必须分层次地进行渗透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全面地熟悉初中三个年级的教材,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各种因素。对这些知识要从思想方法的角度作认真分析,按照初中三个年级不同的年龄特征、知识掌握的程度、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可接受性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次地贯彻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如在教学同底数幂的乘法时,引导学生先研究底数、指数为具体数的同底数幂的运算方法和运算结果,从而归纳出一般方法,在得出用a表示底数,用m、n表示指数的一般法则以后,再要求学生应用一般法则来指导具体的运算。在整个教学中,教师分层次地渗透了归纳和演绎的数学方法,对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于初中学生数学知识比较贫乏,抽象思维能力也较为薄弱,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还缺乏应有的基础,因而只能将数学知识作为载体,把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渗透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渗透的契机,重视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决问题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忽视或压缩这些过程,一味灌输知识的结论,就必然失去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次次良机。

如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课本《有理数》这一章,与原来部编教材相比,它少了一节——“有理数大小的比较”,而它的要求则贯穿在整章之中。在数轴教学之后,就引出了“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而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的全过程单独地放在绝对值教学之后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住这个逐级渗透的原则,既使这一章节的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又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令学生易于接受。

三、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

由于数学思想的存在,使得数学知识不是孤立的学术知识点,不能用刻板的套路解决各种不同的数学问题,只有充分理解掌握数学思想在各种问题上的运用,才能更有效地把知识运用得灵活。由此可见,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就必须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训练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更容易记忆数学知识,让学生领会特定的事物本质属性,借助于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理解可能遇到的其他类似问题,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篇7

关键词:数学语言;口语化;趣味化;数形结合

数学语言是一项以数学知识为基础,将学生作为实施对象,用规范的语言传播的专业语言。不管是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还是现代化教学,数学语言始终是老师传输知识与技能的途径,对完成教学任务与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根据教材编排,从学生容易接受的层面出发,加强数学语言探讨,提高教学质量。

一、数学语言简洁、精确、规范

精确的数学语言是指在讲述数学事物时,必须做到用词精确,在满足学科特性的同时,不违背数学科学性。数学作为一门学科语言,同时也是概述数学推理、概念、定理与判断的逻辑语言,它具有严密、准确等特点。例如:射线与直线,坐标轴与坐标等,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表达了完全不同的概念。在次序颠倒后,也会出现相反的意思,如:全不为零和不全为零、解方程与方程的解等。因此,在初中数学定理、定义、公理叙述中,教师必须做到语言准确,这样才能让学生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与疑惑。

数学语言规范是指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普通话。其中,语言是否规范,不仅会影响老师表情达意的效果,对学生获得训练技巧、知识技能也会造成很大影响。

数学语言简洁,是指数学语言叙述中,应该尽量避免重复,做到一语中的。另外,也表现在数学语言的形式化、公式化与符号化上。与语言文字相比,这些公式与符号显得更加形象、简练、特别。在教学中,数学老师可以将数学知识归纳成图表、图形,让复杂的内容结构形象化、简单化、系统化,或者设置短小的口诀,方便学生记忆。

二、数学语言口语化、趣味化

在数学教材中,很多书面语言使用的是较长的抽象性、复杂性句型,此时如果老师仍然“照本宣科”的话,学生就会认为老师的语言难懂、僵硬,欠缺亲和力,最后出现“犯困”的局面。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着将数学语言转换成朴实易懂的口语,这样不仅顺应了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征,同时也会让学生感到亲切。

另外,将语言修辞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对增加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成果与语言吸引力也有很大的作用。如:将比喻法运用到教学中,它能让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通过借助外来事物,快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出愉悦、轻松的学习情境。引用则是在说明事物时,运用民间谚语、古诗词或者歌曲,这样可以让讲解过程更加生动具体。

三、增强数形结合

图形语言作为视觉语言的重要形式,在绘制图形的同时,它能让枯燥的数学知识更加直观、具体,方便联想、观察。在观察已知图形的范围、形状、位置时,通过联系方程与数量,最后能够达到破译图形语言的目的。例如:在长方形表面积计算中,初次接触空间图形的学生很难理解直观图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操作:从模型图形出发,即整合相关图形绘直观图;从图形再到模型,即结合直观图,将具体的模型表现,这样就能将模型与图形结合起来,并且为其提供良好的感性认知,让其熟悉直观图结构特征与画法;从图形符号出发,即用位置关系将直观图表示出来;从符号向图形进发,即整合符号条件,画出直观图。

另外,对于后进生,我们可以根据实践教学的要求,从基础知识方面增强语言艺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事实上,在教学中,后进生很容易出现逆反心理,由于缺乏自信心、独立性、目标性,长此以往,就会对数学产生厌烦心理,甚至为了应付考试,背着包袱,硬着头皮死学,或者干脆放弃不学。也正是因为缺乏主动性,所以后进生智力始终得不到有效开发。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加强数学语言的艺术运用,让数学教学过程更加有趣、生动。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仅要随时关注全班学生的情绪,更要留意后进生状态,后进生在课堂中经常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对于老师枯燥无味、按部就班的教学语言根本听不进去。此时,老师必须及时利用艺术语言提高课堂氛围,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进入思维状态,最后提高教学有效性。

从情感来看:学困生的情感比较丰富,他们普遍需要老师的爱护与关心,在有所成绩时,老师及时给予鼓励或者表扬,能帮助他们提高学习主动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必须关注自身形象,在为人师表中,给学生更多的情感教育,促使其主动学习。另外,开设第二课堂,设置小组学习,注意作业难度也是语言艺术的内容,只有做好点滴工作,才能逐步提高学习成绩。

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思维性学科,它对开发学生智力具有很大作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必须注重数学语言艺术,在数学语言准确、精练、严谨的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

篇8

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数学史对理解数学发展的作用;数学史对学生掌握数学思想的作用;数学史对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作用;数学史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数学史教育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广泛性的原则。初中数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阶段的数学教育应在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前提下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而数学的发展历史正是展示了人类认识数学、理解数学、探索数学从而进一步从理论上去发展数学的过程。因此,学习数学史可以帮助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正确认识数学、理解数学也十分有益。

1数学史渗透到初中数学中的意义

初中数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阶段的数学教育应在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前提下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初中数学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让学生呆板地接受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机械地记忆、模仿、练习的层面上。而应在教师为他们展示数学各力一面的魅力的同时,帮助他们最大限度的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养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形成数学的思维习惯。

不仅数学史知识本身对培养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有重要意义,数学家的思想活动的历史记录,特别是关于创造性活动过程的记录,充分展现了的机智和敏锐的洞察力,极具启发意义,数学史上不少显赫成果都闪烁着天才们创造性思维的熠熠生辉。福克斯说:“伟大的发现,都不是按逻辑的法则发现的,而是由稍微得来的,换句话说,大都是凭创造性的直觉得来的。”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明。他们的话道出了猜测和直觉在创造性思维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学生解题活动中探索性思维与数学家从事研究探索性思维本质上基本是相通的,正是因为这样,有关数学家从事研究活动的记录就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好教材。

2数学史渗透到初中数学中的方法

在这中学习方式下,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它的本质是让学生在“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鲜明的体现出“创新”和“创新学习”的特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受到在知识、能力、思维等各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对数学史知识的系统理解上是受到很大局限的,因而,融入数学史的学习的案例开发在初中数学中非常少见。但是往事的回顾可以激后来者前进,而对全新知识的泛泛涉猎更可以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和兴趣。虽然初中所学有限,但不妨给同学们引入一些现代科学的信息,这样才能打开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深刻体会到数学是门活学课,是一个可以热情投身内的世界。

比如说,我们可以从他们所学所知的欧几里得几何开始,讲到些新兴且成熟的几何观点,打开他们的思维,活跃他们的思想。最重要的,培养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数与代数部分,可以穿插介绍代数及代数语言的历史,并将促成代数兴起与发展的重要人物和有关史迹的图片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也可以介绍一些有关正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历史、一些重要符号的起源与演变。与方程及其解法有关的资料(如《九章算术》、秦九 )、函数概念的起源、发展与演变等内容。在统计与概率部分,可以介绍一些有关概率论的起源、掷硬币实验、布丰投针问题与几何概率在密码学等方面的应用,这样可以使学生对人类把我随机现象的历程有一个了解,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在空间与图形部分,可以通过以下线索向学生介绍有关的数学背景知识:介绍欧几里得《原本》,使学生初步感受几何演绎体系对数学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价值;介绍勾股定理的几个著名证法(如欧几里得正法、赵爽正法等)及其有关的一些著名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证明的灵活、优美与精巧,感受勾股定理的丰富文化内涵;介绍机器证明的有关内容及我国数学家的突出贡献;简要介绍圆周率二的历史,使学生领略与二有关的方法、数值、公式、性质的历史内涵和现代价值(如;精确计算已经成为评价电脑性能的最佳方法之一);结合有关教学内容介绍古希腊及中国古代。

3数学史在初中数学中的建议

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即指数学史内容必须是数学史研究中公认的,有定论的,符合历史事实的正确史料与结论,具有客观性与确定性,应尊重历史事实。

匹配原则:是指所选取的数学内容初中数学教材中的非数学史内容,与之匹配,才能让学生深入的感受到数学史与所学内容的密切联系。

篇9

一、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工作的必要性

1.高一数学在学生高中数学学习阶段中的作用。高中新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把高考的几个热点几乎集中在高一。高一数学的重要性,这里不多说了。

2.高一阶段数学的教与学中出现的问题。"学生感到难学,教师感到难教",高一数学相对于初中数学而言,逻辑推理强,抽象程度高,知识难度大。初中毕业生以较高的数学成绩升入高中后,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学,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心理失落感很大,过去的尖子生可能变为学习后进生,甚至,少数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3.新课程的实验和新教材的使用所带来的变化。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作了较大程度的压缩、上调,中考难度的下调、新课程的实验和新教材的教学,使高中数学在教材内容以及高考中都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原来的矛盾更加突出.

二、关于初高中数学成绩分化原因的分析

1.教材的变化:内容多并且抽象、逻辑性强。首先,初中新课程的教材偏重于运算、应用,缺少对概念的严格定义或对概念的定义不全,如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定义就是如此;对不少数学定理没有严格论证,或直接用公理形式给出而回避了证明,比如不等式的许多性质就是这样处理的;教材坡度较缓,直观性强,对每一个概念都配备了足够的例题和习题。高中教材从知识内容上整体数量较初中剧增;在知识的呈现、过程和联系上注重逻辑性,且数学语言抽象程度发生了突变,高一教材开始就是集合、映射、函数定义及相关证明、逻辑关系等,概念多而抽象,符号多,定义、定理表述严格、论证严谨,逻辑性强。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而抽象。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繁冗复杂,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其次,初中难度降低,有中考试卷的难度降低作保障;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并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如现行初中数学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难度、深度和广度大大降低了,那些在高中学习中经常应用到的知识,如:负指数、二次不等式、解三角形、分数指数幂等内容,都转移到高一阶段补充学习。这样初中教材就体现了"浅、少、易"的特点,但却加重了高一数学的份量。另外,初中数学教材中每一新知识的引入,往往都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比较形象,并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而高中阶段却不可能是这样。

2.升学考试要求不同下的教法变化。在初中,由于内容少,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老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学生到黑板表演的机会相当多,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师把题型分类,让学生强记解题方法和步骤,重点题目反复做过多次。如江苏洋思的先学后教模式。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要求内容容量大,从概念的发生发展、理解、灵活运用及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理解和举一反三、知识和能力并重。

从升学考试看,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中考好成绩。而高考要求则不同,有的高中教师往往用高三复习时应达到的类型和难度来对待高一教学,造成了轻过程、轻概念理解、重题量的情形,造成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上的巨大差异,中间又缺乏过渡过程,至使新生普遍适应不了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

3.学习方法的变化。学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由于初中生的学习负担较重,他们上课注意听讲,缺乏积极思维,遇到新的问题不用自主分析思考,老师会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不能自我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看书的能力,而课后,也不看书,按老师上课讲的例题方法套着解题,碰到问题可寄希望于老师的讲解,依赖性较强。虽然不少高一教师介绍并强调了高中数学的学法调整,但由于原有学习方法已成习惯,有的同学特别是女生不敢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调整,突出的就是不能真正理解知识、不会灵活运用。同学们普遍反映数学课能听懂不会做题,或者说能做作业但考试不会,在数学上花了最多的时间去做练习,但收效不大。

4、学生学习能力的脱节。从学生的数学能力看,初中的逻辑思维基本只限于平几证明,知识间逻辑联系较少,运算要求降得较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得不到培养,想象能力较低。从数学思想方法看,高中所重点要求的四大数学思想,初中对其要求很低。

相对来说,高中对数学能力和数学思想的运用要求比较高,如高一集合部分的数学思想要求高,如韦恩图法的借助、数轴的帮助、函数图象的使用等都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数形结合意识,但对不少学生来说只能是听得懂做不出。

另外,与初中生相比,多数高中生表现为上课不爱举手发言,课内讨论气氛不够热烈,与教师的日常交往渐有隔阂感,即使同学之间朝夕相处,也不大愿意公开自己的心事。心理学上把这种青年初期最显著的心理特征称为闭锁性。高一学生心理上产生的闭锁性,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表现在学生课堂上启而不发,呼而不应

三、搞好初高中衔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篇10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一、了解《大纲》要求,把握教学方法

所谓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感性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这种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序时就产生了质的飞跃,从而上升为数学思想。若把数学知识看作一幅构思巧妙的蓝图而建筑起来的一座宏伟大厦,那么数学方法相当于建筑施工的手段,而这张蓝图就相当于数学思想。

(一)明确基本要求,渗透“层次”教学。

《数学大纲》对初中数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了解”、“理解”和“会应用”。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的思想、化归的思想、类比的思想和函数的思想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有些数学思想在教学大纲中并没有明确提出来,比如:化归思想是渗透在学习新知识和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方程(组)的解法中,就贯穿了由“一般化”向“特殊化”转化的思想方法。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该使学生能够领悟到这些数学思想的应用,而且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思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从“方法”了解“思想”,用“思想”指导“方法”。

关于初中数学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内涵与外延,目前尚无公认的定义。其实,在初中数学中,许多数学思想和方法是一致的,两者之间很难分割。它们既相辅相成,又相互蕴含。只是方法较具体,是实施有关思想的技术手段,而思想是属于数学观念一类的东西,比较抽象。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对数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以达到对数学思想的了解,是使数学思想与方法得到交融的有效方法。比如化归思想,可以说是贯穿于整个初中阶段的数学,具体表现为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一般到特殊的转化、局部与整体的转化,课本引入了许多数学方法,比如换元法,消元降次法、图象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等。在教学中,通过对具体数学方法的学习,使学生逐步领略内含于方法的数学思想;同时,数学思想的指导,又深化了数学方法的运用。这样处置,使“方法”与“思想”珠联璧合,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寓于教学之中,教学才能卓有成效。

二、遵循认识规律,把握教学原则,实施创新教育

要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渗透“方法”,了解“思想”。

由于初中学生数学知识比较贫乏,抽象思想能力也较为薄弱,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还缺乏应有的基础。因而只能将数学知识作为载体,把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渗透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渗透的契机,重视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决问题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忽视或压缩这些过程,一味灌输知识的结论,就必然失去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次次良机。如初中代数课本第一册《有理数》这一章,与原来部编教材相比,它少了一节――“有理数大小的比较”,而它的要求则贯穿在整章之中。在数轴教学之后,就引出了“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而两个负数比大小的全过程单独地放在绝对值教学之后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住这个逐级渗透的原则,既使这一章节的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又向学生渗透了形数结合的思想,学生易于接受。

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有机结合,要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启发学生领悟蕴含于数学之中的种种数学思想方法,切忌生搬硬套,和盘托出,脱离实际等错误做法。比如,教学二次不等式解集时结合二次函数图象来理解和记忆,总结归纳出解集在“两根之间”、“两根之外”,利用形数结合方法,从而比较顺利地完成新旧知识的过渡。

(二)训练“方法”,理解“思想”。

数学思想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方法也有难有易。因此,必须分层次地进行渗透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全面地熟悉初中三个年级的教材,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各种因素,对这些知识从思想方法的角度作认真分析,按照初中三个年级不同的年龄特征、知识掌握的程度、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可接受性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次地贯彻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如在教学同底数幂的乘法时,引导学生先研究底数、指数为具体数的同底数幂的运算方法和运算结果,从而归纳出一般方法,在得出用a表示底数,用m、n表示指数的一般法则以后,再要求学生应用一般法则来指导具体的运算。在整个教学中,教师分层次地渗透了归纳和演绎的数学方法,对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起重要作用。

(三)掌握“方法”,运用“思想”。

数学知识的学习要经过听讲、复习、做习题等才能掌握和巩固。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同样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能使学生真正领会。另外,使学生形成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必须建立起学生自我的“数学思想方法系统”,这更需要一个反复训练、不断完善的过程。比如,运用类比的数学方法,在新概念提出、新知识点的讲授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学习一次函数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乘法公式类比;在学次函数有关性质时,我们可以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性质类比。通过多次重复性的演示,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类比的数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