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德育表现范文
时间:2023-06-21 09:45: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学生德育表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要设计值得表现的内容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设计有意思的问题,使他们感到值得一做,弄清它就是提高可显示答案的水平,但如果不认真思考就很难圆满答出。于是学生的表现欲便被激发起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
众所周知,负数的引入,是初中起始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历史性难点。每当教师按课本的程序安排,讲完这段教材之后,客观地说,相当一部分学生虽可以承认它的存在性,但尚难深刻领会,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和突破认知障碍,笔者设计了贴近学生生活的输赢球的例子:在班级篮球赛的某一场比赛中,本班上半场赢球5个,下半场赢球3个,结果全场赢球8个;而在另一场比赛中,上半场赢球4个,下半场输球6个,结果全场输球2个,请同学们把这两场球赛的结果和正、负数挂起勾来。教师余音未尽,学生即刻沸然,还有学生竟起来要求发言,一位学生给出如下回答:
把赢球记作“+”,输球记作“-”,这两场球赛赢球数分别为:
(+5)+(+3)=+8 (+4)+(-6)=-2
教师马上给以首肯与赞扬,同时又问:“哪些同学与上面思路相同?”几乎全班同学举手,气氛极为活跃。此举使学生体会到正、负号的规定不仅是实际需求,甚至成为他们自己的愿望,这就大大地缩短了学生和正负数的距离。紧接着,教者又要求学生每人举出两个能与正负数联系的得体的例子。在诸多例子中,确有许多精彩者。学生的表现欲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积极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要提供表现的机会
要使学生的表现欲成为现实的表现行为,就要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力求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教师还要保护表现欲旺盛的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表现力在难度更大的机会中得以发挥并获得成功,又要将难易适度的机会留给表现欲暂时尚弱的学生,使他们也能在表现的成功中尝试“成功体验”,树立自信,进而提高表现热情。
在学习“简单空间几何”课时,为了使初中学生较快地建立起“立体意识”,笔者给每位学生发了六根火柴,让他们搭出尽可能多的三角形来。学生兴趣很浓,但由于开始时思维囿于“平面”,一时难以奏效。教师本想给学生暗示,但话尚未出口,已有多位学生举手告捷:他们搭成了一个四面体,成功地搭出了四个三角形来。对学生卓有成效的表现,教者立即给以热情的鼓励。学生们都以羡慕的眼光投向他们,这几名学生一时成了“英雄”。通过这个开放型命题的解答,不仅使每个学生检验了自己的表现力,而且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要树立正确的表现观念
在数学教学中,既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表现欲,又要正确进行引导,务必使学生明白,表现不是出风头,而是练习与实践,是学习与检验,每个学生必须以平等的角色、积极的态度参与教学活动中去。
一位女同学,数学基础不错,学习也很用功,但她只是自己闷头学习,课堂上不多发言,明显地缺乏参与意识,后经教师多次找她个别谈心启导,使她逐步端正了自己的表现欲。尔后她在课堂上有着出色的表现。在一次习题课上,她把三次多项式:
x3+2x-3
分解因式,竟用拆项、 添项以及借助多项式除法等五种方法,得出了相同的结果:
(x-1)(x2+x+3)
使大家大开眼界。
毋庸讳言,在数学课堂上,个别学生由于虚荣心太强,因而难免有些弄虚作假的表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加以批评,时刻勿忘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中,使学生渐渐树立起正确的表现欲。
四、要强化表现的内功
如果说树立正确的表现观念,才能使学生投入表现,那么,扎实的基本知识、流畅的表达能力、较高的分析、归纳水平以及善于发现问题和独立思考的个性品质等,都是表现成功必备的内功。因此,教师要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内功,使其掌握良好的表现手段,提高自己的表现能力,增强表现的信心。
我们知道,初中学生年龄大都在十三到十五之间,这是人生表现欲最强的年龄段。但由于他们底子薄,知识容量小,语言表达能力差,特别是对多层次问题的驾驭,常有力不从心之感,因而往往导致表现失误。面对学生的此种困惑,笔者时常采用逼进思维法,即把问题进行分解,化整为零,分步推进。例如,初一代数有这样一道课外补充题:x 的倒数等于它本身,y的相反数是0、1的倒数,负数z的绝对值是8,求代数式4x-y+3z 。由于此题构思较曲折,对于初一不少学生可以说程度不同的产生了顾此失彼状态,思维极易“短路”。同学们普遍的心态是:既想表现,却又无把握,不敢表现,此刻,教师便应也挥主导作用,适时帮助学生分散难点。转贴于
首先,让学生分别求出x、y、z,三位学生先后举手, 轻松地求出:x=±1,y=-10, z=-8。三位同学做出了较好的表现。随后,大部分学生也较顺利地求出了正确答案。
最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回头反思:此题难的不是题目本身,而在于自己的分析能力、思维方法等诸多基本功不扎实,因而,师生们很快地形成共识:务必夯实表现成功的物质基础,强化学好数学的内功,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不仅乐于表现,而且还会有出色的表现。
五、要克服表现的心理障碍
表现作为一种欲望支配的自觉行为,排除心理障碍显然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将严重地阻碍和抑制表现行为和表现效果。
篇2
黑格尔曾经对人的表演欲望进行过细致的描述,他认为人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自我价值的,当有了这种价值实现冲动时,也就形成了表现欲望。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具体到声乐演唱中来说,是指一个演唱者愿意利用自己的歌唱技能,通过对作品的演绎,获得观众认可的过程。这其中包含个人演唱欲望的满足、对作品内涵的充分体验和与观众获得的情感共鸣。可以看出,表现欲望和声乐艺术的本质是一致的,所以其在声乐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首先,能够促进表演者深刻地理解音乐内涵。在表现欲望的推动下,演唱者会积极主动地对作品进行更加深刻的体验。声乐演唱是建立在声乐作品基础上的,一方面,声乐作品本身就是表现欲望的诱因,另一方面,通过对声乐作品的深刻体验,能够为声乐表演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其次,能够帮助演唱者形成良好的演唱心理。不管是成名已久的歌唱家还是歌唱的学习者,都会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紧张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调控,将会使歌唱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如果表演欲望强烈,则会使演唱者自觉地将精力集中到演唱本身上来,原来紧张的因素反而变为了增强自己表演效果的工具。最后,能够对声乐学习产生能动作用。声乐学习是一个长期、反复和艰难的过程,长时间的技术训练,势必会使演唱者感到枯燥和厌倦。而表演欲望则更像剂,能够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在表现欲望的驱使下,学习者能够自觉调整自己,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
二、声乐教学中学生表演欲望的培养措施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人的心理环境中,心境是最重要的基础,而影响心境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环境。特别是对于声乐学习和演唱来说,其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要求有一个优美的环境来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心境,继而获得表现欲望的激发。举例来说,人站在空旷的高山顶上,都要情不自禁地高呼一声,根本原因就是此时此地的环境使然。具体来说,声乐教学中的环境创设,包含两个方面:
首先是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声乐教学和演唱的具体环境,包含教室和琴房以及内部的物体摆放等。如琴房,作为学生歌唱学习的主阵地。如果有明媚的阳光、摆放整齐的书籍、镜子以及一尘不染的钢琴等,学生们就会迅速形成一种积极歌唱状态。反之,如果是一个脏、乱、差的琴房,势必会引起学生内心的抵触和反感。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和演唱的物质环境有足够的关注,尽可能让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情绪,这将会使接下来的学习和演唱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是作品环境。每一首声乐作品,都有其特定的时代和环境,对作品的环境进行复现,也是激发起学生表演欲望的重要方面。因此教师要利用多种手段,营造出一个作品情境,学生的表现欲望自然就会被激发。学生看到和感受到这样的场景,情感会被充分激发,并愿意用自己的歌声来抒发这种情感,由此也就获得了表现欲望的激发。所以,无论是物质环境还是作品环境,都应该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将其作为学生表现欲望激发的基础性因素来看待。
(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歌唱的技术性特征,决定了其要以良好的音乐素质作为基础。具备了良好的音乐素质,不但能够使个人的歌唱欲望得到激发,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进行舞台表现。具体说来,这种音乐素质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歌唱基本功的夯实。难以想象一个基本功不扎实的演唱者,会渴望在舞台上歌唱。只有基本功越扎实,学生才越愿意将自己的歌唱技巧表现出来,才能够更好地表现作品。所以歌唱技术的练习和夯实,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歌唱技术越娴熟、越扎实,舞台表演的效果就越好,学生获得的成功感就越强烈,从而对下一次表演充满渴望,由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其次是良好歌唱心理的形成。每一个歌唱者在初期的舞台实践中,都会产生紧张感,都会认为自己的表现有很大缺憾,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歌唱心理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和调整。比如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让学生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注意力,有效地控制紧张情绪,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如何利用一些有效的技巧进行掩饰和弥补等。又比如培养学生顽强的性格和意志。教师可以把自己的声乐学习经历和学生分享,或者了解到他们的声乐偶像,用这些歌唱家的经历和事迹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等。
(三)端正教师的态度认识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统领者,尤其是作为声乐教学来说,因为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所以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培养学生的表演欲望来说,教师自身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声乐教学和表演的热情。教师自身对声乐艺术的认识和感受,将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影响。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敷衍了事,毫无工作热情和敬业态度可言,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这种榜样作用,通过认真、专注的教学,起到示范作用。形成一种对自然、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感悟,将这种对声乐的热爱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
其次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曾说过,“我深深地爱着我的学生们,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般。”尤其是面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反复和不足,教师应该以宽容的胸怀和极大的耐心去理解和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让这种信心始终伴随着自己的声乐学习,使其作为歌唱表演欲望的基础。
最后是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受到历史和传统的影响,长期以来的师道尊严观念,让很多教师产生了一种高高在上的角色感,认为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统领者,教师在学生面前有着绝对的权威,学生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不得有半点疑问或不满。但是作为音乐教育这门强调体验的学科来说,很多知识、技能和感受的获得,必须要在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内才能得以实现,所以应该在尊重人、关心人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完善艺术实践的建设
表演欲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一次次表演成功的喜悦,无疑是表演欲望不断强化的基础。长期以来,艺术实践的缺乏是高校声乐教学中一个最大的短板,所以应该予以切实加强和完善,让学生在一次次舞台实践中不断收获表演的经验和愉悦。
首先,作为学校来说,要下大力气完善相关实践设施的建设,如音乐厅、音响设备等,通过专业的舞台建设,激发起学生的歌唱欲望。同时,也可以以学校的名义,和当地的一些文艺单位签订长期的用人协议,不但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专业和更广阔的舞台,同时也满足了这些单位的用人需要。
其次,作为教师来说,要尽可能多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上台表演的机会。在学校范围内,可以和团委等负责各类活动举办的部门定期会谈,制定演出计划,让声乐专业的学生成为学校各类活动的主力军。在教学范围内,每一个教师都担任多位学生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活动的举办,模拟出一个舞台,让学生得到充分锻炼。如每周定期的公开汇报演唱、带有竞争性质的擂台赛等,教师作为评委,其他学生作为观众,并对每一个学生的舞台表现进行细致点评,让他们都能获得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最后,作为学生个人来说,也应该认识到艺术实践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主动地争取表演机会。通过充分的艺术实践,不但能够让个人的歌唱技巧得到充分锻炼,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学生经过了一个必备的从紧张到从容驾驭的舞台表演过程,经过这个过程之后,面对观众的掌声、教师的认可等,他们会由衷地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从而使表演欲望更加强烈。
综上所述,因为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使中国人形成了特有的含蓄和内敛,这和西方人所追求的个性、自由有着本质的差别。作为声乐演唱来说,这是一个长处,也是一个短处。长处在于演唱一些西方曲目时,常常会因为这种民族气质,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而短处在于,声乐演唱毕竟是一个积极、互动的过程,需要演唱者具有热情积极的一面。对此的解决办法,就是有目的地加强对表现欲望的培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环境方面、学生方面、教师方面和艺术实践四个环节,对声乐教学中学生表现欲望的培养进行了具体分析。这不仅是学生声乐学习的需要,同样也是中国声乐演唱事业获得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栋。声乐教学中对沉重心理素质的调节与把握[J]。中国音乐学,1996(1)。
篇3
关键词:素描教学;写实;表现;临摹
写实性素描教学在中国现代学院素描教学中曾经一直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这与近百年来中西文化艺术交流的互补性需求,以及我们长期执行的现实主义美术创作政策和诸多复杂的政治历史原因相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当代艺术思潮的冲击和中国当代艺术多元化、多样化趋势的发展,写实性素描教学的统治地位发生了松动,表现性素描写生教学开始逐步成为主流化素描教学模式。应该说这一变化是学院素描教学的进步,它使得我们对西方素描有了更为全面而主动的认识,促成素描教学体系向着更加丰富、合理、科学、完善的方向发展,素描教学质量和理论研究水平得到提升。但是,由此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就是素描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增大,素描教学体系的科学化受到挑战。因此,需要我们具体的分析作为素描教学手段的写实素描与表现素描在写生教学中所具有的不同教学功能,以形成写实与表现相结合的综合性素描写生教学课程体系结构。那种非此即彼、相互替代或者跟风式的素描教学是不科学的,也是有害的。教学中的素描问题需要通过完整的教学体系来解决,脱离开教学体系漫无边际的谈论素描,容易造成混乱的教学局面,使学生在素描的学习过程中不知所措和无所适从,影响素描写生教学的质量。
写实性素描教学
广义上讲素描可以分为两种:即主观性素描和客观性素描。写实素描属于客观素描,是西方三维写实造型艺术的基础。写实艺术起源于希腊雕刻,发展于文艺复兴,成熟于19世纪科学知性的欧洲写实观念,即三度空间合乎透视解剖的写实观念,其造型方式不脱离自然对象,它的基本特征就是更多的侧重于对客观对象的研究和再现。具体狭义的讲就是光影素描,通过丰富的黑白灰色调变化,塑造出立体、真实的画面形象,过去我们也曾把这种素描称之为“全因素素描”。从图像上看,写实素描比较接近一般的真实的视觉形象,要求忠实的记录和再现客观物象,素描语言隐含在真实的画面形象之中。严格的说,对写实素描如此的描述是不能概括丰富而复杂的写实素描历史,这里只是一种方便的说法。
那么,写实素描在我们的素描写生教学课程体系中具有什么教学意义呢?首先,写实素描所要求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深入观察和研究客观世界的艺术观。我们的艺术思想、创作力量不是头脑固有的,而是源于对客观世界的亲密接触和细致入微的观察。新鲜的客观视觉形象能够不断的冲刷我们头脑中固有的概念化图像和思维方式,永远是我们进行艺术创造的源泉和动力。
其次,写实素描是训练观察能力的最好手段之一。观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素描教学的根本任务,学会了观察就学会了绘画。写实素描所提供的整体观看的方式方法,能够锤炼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学会从真实形象中发现和提取艺术形象的本领。正如罗伯特.贝佛莱.海尔所说:“在你学习素描时,尽量养成把你所见的一切看成简单的几何体的习惯,它能增长你从整体出发的思考能力,应当使这种能力成为一种本能习惯,它是学习素描者所能养成的最重要的习惯”[1]p7。
第三,写实素描不等于照抄和模拟客观对象。尽管写实素描有其明确的“记实”倾向,但是,素描是情感交流的视觉艺术语言,写实素描必须通过系统的素描语言才能转化真实的视觉形象。因此,通过写实素描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绘画的基础造型语言,是对习画者控制能力的极好训练。如果我们在写实素描教学中能够明确上述三点教学功能,在心、眼、手(思维、观察、表现语言)三个方面进行素描的教学,那么写实素描就可以为学生打下一个科学而合理的绘画基础。这个基础并非只为写实而存在,它源于写实且能够超越写实。
回顾写实素描在我国美术教育发展中的历史过程,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反思。一是素描理论研究滞后,素描教学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持,没有把素描与西方文化联系起来加以整体认识,导致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对西方的写实素描体系的“误读”。具体的讲,就是对贯穿于西方写实素描中的“几何结构分析”的理性思维方式和方法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而只是孤立地注重表面的写实样式。第二,没有很好的把写实素描定位在素描教学手段和方法上,而是为写实而写实,致使写实素描教学不能举一反三,活学活用,与“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基础”的目标相去甚远,最终成为僵死的样式化素描教学模式。第三,写实素描的教学功能有其局限性,将其作为唯一的素描教学模式,其短处就会被放大出来,影响学生艺术思维的活跃性,局限了学生的艺术创造潜力,素描语言趋于贫乏。
表现性素描教学
表现性素描倾向于主观性素描,艺术家个性情感的表现处于优先的地位。表现性素描是对传统的客观素描的超越,具有当代主流艺术的特征。西方绘画艺术自印象派之后,东西文化交流加强,艺术呈现更加开放的多元化格局,写实观念的艺术传统被打破,其艺术教育也日趋自由化。阿恩海姆关于艺术的表现性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有这样的论述:“表现性在人的知觉活动中所占的优先地位,在成年人当中已有所下降,这也许是过多科学教育的结果”,“在培养艺术家的时候,要特别注重学生们对表现性的反应能力,并培养他们把表现性作为使用铅笔、画笔和雕刻凿刀似的用力基准。事实上,很多优秀的艺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就是这样作的。但是,另外一些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法就完全不同了,学生们在接受了这样的培养之后,不但未能使得自己对表现性反应敏锐起来,就连自己原有的那点本能反应能力,也受到了压抑和破坏”[2]p619-620。上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这种新的西方艺术思潮开始全面影响我国的艺术教育。表现性素描强化素描语言的学习,把我们对客观物象的观察和感受体验进行更大幅度的素描语言化处理,更加重视二度空间的画面视觉表现,主动灵活的分解、重组或强化素描的各个元素,以构成更加强烈的视觉效果。
表现素描在素描写生教学中有多方面的教学价值。首先,表现性素描与中国绘画艺术的写意性有着某种程度相似,那么表现性素描的学习可以转化学生完全西方化的素描观,建立起更加开放的素描观,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研究和学习中国艺术,使素描的学习成为连接中西艺术的纽带。中国的美术学院是不应该无止境的克隆西方艺术,只有在我们的基础美术教育体系中不断地一点一滴融入自己的文化基因,才能够建立起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美术教育体系。
第二、表现性素描教学的全过程还是要面对具体的写生对象,观察仍然是第一位的,目的是保持表现性素描教学的渐进性,使学生在写生的过程中感受和发现事物的表现性内涵,实现由自然形态向艺术形态的跨越,而不是概念化的自我表现。
第三,表现性素描的实验性特征能够使学生认识到素描语言的主观能动性。一个对象,多种表现,一幅写生可以有较少的主观因素,也可以有较多的主观因素,可以使用单一的绘画材料,也可以运用综合绘画材料。相对于写实性素描单一的语言模式,表现性素描增强了素描语言的可选择性。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我寻找方向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第四,表现素描可以较好的理顺基础与创作的关系,克服基础教学与创作相脱节的不合理的教学现象。
今天我们已经扬弃了以写实素描为“正宗”的素描教育模式,素描教学从单一的写实素描的困境中解放出来,表现性素描也已经成为正常的学院素描教学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表现性素描的教学便成为需要我们关注的新课题。总之要在整体的素描教学体系的框架中去发展和推进表现性素描教学,不能任意炒作一家一派的素描样式,也不能不研究西方素描的历史,而自以为是的发明一些“新素描”。不要滥用表现性素描的教学理念,过分强调了他的自由性。教师应明确自己的教师角色,理性地从画家的身份挣脱出来,遵循教育规律进行素描教学的研究。教师角色定位模糊一直是影响高等美术教育的一个老问题,一些教师的素描言论带有更多的画家色彩,而不具有教学的价值。
素描写生与临摹
进行素描写生教学,学生需要了解素描语言的基本构成元素,理解和认识这些基本元素的变化规律。教学的主要过程是通过写生实践来完成的,但是,在学生对于素描语言知之甚少的情况下,单一的面对具体物象的素描写生,不应是唯一的素描学习方法,也不能取最佳的教学效果。缺乏熟悉的素描语言的支持,学生一方面容易陷入盲目的学习状态,另一方面则会导致学生别无选择地学教师。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有齐白石先生“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艺术胸怀和教育理念,而是自觉不自觉地以自己的画风“熏陶”学生,局限了学生的艺术个性。我们提倡素描临摹教学,首先使学生在一开始就能够接触到最优秀的素描艺术,随着临摹学习的不断深入,他们的艺术判断力和独立思考的自学能力就会的得到加强。第二描临摹教学会很有效的帮助学生尽快的熟悉素描语言在具体画面中的体现,克服照抄和模拟真实物象的习惯,学会运用素描语言的转化描绘对象。第三临摹的过程可以使学生比较快地建立起丰富的素描语言背景,形成具有较大选择空间的素描语言群,使学生既可以发现适合自己的素描语言,也能够博采众长融合出新。第四素描临摹教学需要打破单一的仅仅只是研究西方素描的格局,在西方当代的一些素描著作里已经将中国的水墨画纳入其素描研究体系,优秀的中国绘画艺术同样也是素描临摹的范本。临摹与写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并不是立竿见影式的样式化教学,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控制和把握好临摹与写生各自的教学任务,经过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临摹与写生就会自然的融合,并逐渐发展和形成学生自己的个性化素描艺术语言。
综上所述,素描写生教学中的写实与表现以及临摹是三种基本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素描写生教学课程体系中应充分发挥三者各自不同的教学功能,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素描训练。学生既要接受写实性素描的教育,又要进行表现性素描的学习,同时也要研究优秀的素描传统。由此,真正全面掌握素描艺术语言,为艺术创作打下坚实而又富于创新活力的素描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居高临下的看待学生,反映在课堂教学中,便是教师个人滔滔不绝地讲个不休。传统教学不鼓励学生创新,独到见解视为异端,只要求符合“标准答案”,学生往往被当作等待“填食”的鸭子,而不是跃跃欲试,充满求知渴望的雏鹰。结果,教师的教学计划虽完成了,但学生的原有的积极性却消失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自然也就得不到培养。由此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重在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增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意识。
一、消除心理障碍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表现观,激活表现欲望
部分学生受错误表现观的牵引,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欲受到抑制,表现变得格外慎重起来成为一种潜意识。因此,要让学生参与教学,首先必须唤醒这种被压抑的潜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表现观。使学生明确,表现不是出风头,而是练习与实践,是学习与检验,切莫错失课堂参与的良好机会。
(二)形成宽容的评价机制,保护表现欲望
有些学生的内心脆弱而敏感,为了激活并保护他们的这种表现欲望,需要在课堂中形成宽 容的评价机制,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教师不要苛求学生,学生之间也不能互相嘲笑,形成一种相互尊重、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教师在上课时,奉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放弃绝对权威,而以诱导、协商的方式与学生共同思考,推论结果,并表扬学生发言中的某些亮点,或对学生提出的独到见解表示赞佩,很能使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充满信心,从而使学生树立自觉的参与意识和角色意识,以平等的角色身份参与到教学的表现活动中去。
二、设置有利于学生表现的情境,提供表现机会
学生的表现心理成为现实的表现行为,其中介是表现机会。这种表现机会首先 要在时间上给学生提供保证,并在情景上创造条件。如果教师一味大讲特讲,那么学生就没有机会表现;有时班上极少数爱举手的同学老是强着发言,把机会都占了,那么他人就没有机会了,因而机会还包括份额的合理分配。教师要保护欲望盛的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表现力在难度较大的机会中得以发挥并获得成功,又要将难易适度的机会留给表现欲低或表现力弱的学生,使他们也能在表现的成功中提高热情。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表现的契机。无论提问、朗读、复述、背诵、讨论、表演,都要恰到好处地适应学生的欲望和能力,使他们能够最大或较大限度的显示自己的价值。
三、突破教学陈规,让学生的表现欲在充分参与中实现
如果说,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是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基础,那么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艺术的设计教学方案,突破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是引导学生的参与教学的关键。
(一)立足学生的“学”,设计学生的参与活动
以往的教学设计,往往过多的从教师“教”的角度去设计,而很少考虑学生的参与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就必须在教学设计中有目的有意识的安排好学生的各种参与活动,包括听、读、说、问、思、写等活动。如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指导学生“自读”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并把学生的其它练习活动有层次的融入到学生读的过程之中。可以这样安排:
初读知大意― 表层理解,抓住课文大意,在此安排理解练习,简单回答和信息转换。
细读要体会―中层理解,抓住较为具体的信息资料,体会重点意义的词句。
精读找疑问―答案里面学问深,深层理解,把握文章的结构及其内在联。
(二)注重提问价值,引导学生广泛参与
让学生围绕一些问题思考、讨论、分析、形成结论,是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常用方法。这里关键是问题的设计。一是要有启发性。人的积极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而又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就能为学生的积极思维创设良好的条件。二是要有深入性。对于深入性的阐述:教师设计的问题,不仅能够使学生参与,更够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学生不仅能够解决一般的问题,而且能够去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通过问题的设置,能够促使学生多种形式并用,以达到提高和创新的境界。我们注意到,许多课堂表面上气氛热烈,学生活动积极,给人以鼓励振奋之感。但冷静下来一思考,就觉得热烈之中掩盖着浮华,积极里面包含着被动。因为学生的参与仅流于表面,解决一些无需动脑的“问题”,这种提问时肤浅的,这种参与也就停于表面。可见,要想实现真正意义的参与,教师提问就必须剥去华丽的外衣,去追求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入和展开,使学生达到潜心和入迷的境界。
篇5
【关键词】 中学生 课堂 表现欲 受阻 成因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a)-0167-01
课堂作为中学生成长的主要领地,能否引导中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充分锻炼与展现自我,将是现代新型人才塑造的重要途径和渠道。然而实际中,中学生课堂表现却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许多中学生因各种因素的制约,致使他们在课堂上不愿表现或不敢表现,对提问、答疑、讨论、辩论等课堂互动活动参与度和表现度极低,学习成效大打折扣,自我成长受到了很大的束缚。为此,对中学生课堂学习表现欲受阻的成因进行分析并积极寻求调整对策,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表现欲,这应是当代每位中学教师不容回避的重要研究课题。
1 中学生课堂表现欲受阻的成因分析
1.1 学生自身特性
首先,中学生发展动力不足影响他们的表现欲望和行为。有些中学生因缺乏明确的努力方向和目标,因而陷入“学习动力缺失期”,缺乏进取拼搏的精神。其次,学生个性特征也是影响他们表现趋向的主要因素。性格内向、自卑、虚荣、懒散等不良个性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中学生的课堂表现,没有问题意识,不积极参与教学讨论或辩论,错失了许多锻炼和发展自我的良机。此外,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好静、羞涩、稳重、成熟、顾忌多等身心变化特征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的各种活动表现。
1.2 教师教学因素
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方式是否得当对中学生的课堂表现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有些中学教师知识陈旧、孤陋寡闻、教法呆板、气氛沉闷,不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无问题意识、无反思精神,无表现欲望甚至也无表现的机会。有些教师对待学生的表现不会进行科学而恰当的评价,缺乏激励和引导,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潜能,学生成了机械接受知识的容器,失去了学习的激情与活力。
1.3 班级心理氛围
班级心理氛围也是影响学生表现的重要外在因素之一。若一个班级中形成以主动表现为荣、以消极表现或不作为为耻的班级心理氛围,则会影响班级成员的观念和行为选择。在良好的班级心理氛围中,将会有更多的学生趋向主动表现,反之,在不良的班级氛围中学生会畏手畏脚、不敢或不愿表现自我。
1.4 社会文化背景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历来主张中庸、内敛的思想,要求人们以谦虚、谦让、含蓄矜持为美德,张扬表现被认为是傲慢、狂妄的体现。虽说在日益开放的今天,这种观念已逐渐淡化甚至有所扭转,但仍有学生深受其害,思想保守,行为谨慎,束缚自己的学习表现。
2 应对中学生课堂表现欲受阻的教学对策
2.1 通过文化渗透和心理引导,帮助中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意识
中学生课堂表现欲与他们身心成长的变化及社会传统文化的影响无不有关。对此,教师要通过现代文化渗透及适当的心理引导唤醒中学生被压抑的潜意识,如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书籍、举办现代文化及心理讲座、树立榜样、和学生对话沟通、个别或团体心理辅导等多种渠道,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意识——即主动表现是当代中学生的基本学习素养,主动表现不仅能提高学习的成效,且能锻炼自己的胆量和能力,形成现代人所必需的富有张扬的、自信的个性。
2.2 树立正确的教学态度与理念,激发和维护中学生的表现欲望
教师在教学中要处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都要留意它的教育功效,不要轻易伤害学生的心灵。对待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既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和感受。对待学生表现中的错误与不足,教师要杜绝责难和训斥,而应以激励为导向,引导学生发现不足,完善结论,以维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习基础薄弱和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可适当降低学习任务的难度,并通过恰当引导,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从中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不断激发他们表现的欲望。
2.3 变革课堂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教师要改变单调死板、一层不变的教学方法或模式,以新课改精神为依托,积极尝试课堂教学改革,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让课堂成为焕发生命力的场地。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如富有激情的讲授、师生的对话交流、学生讨论或辩论、教学案例分析、学生模拟实践等引导学生多听、多思、多问、多说、多做,在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表现自我、锻炼自我。
2.4 教给中学生正确表现的方法,增强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篇6
[关键词] 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减退;动机减退的表现及成因;预防策略
一、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表现
通过对南昌市J校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现状的问卷调查,经过整理分析,结果显示,有超过四成的学生有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经历。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现象已经成为需要特别重视的问题。
(一)学生自信心缺乏
不成功的学习经历和不理想的学习成绩会导致学生自信心下降。目前我国的教育评价制度形式单一,教育系统仍然注重分数,英语学科考试一般更注重字、词、句等知识的检查,忽视了语言本身的交际功能。随着年级的升高,在升学压力下,学生沉浸在题海中,语言学习显得枯燥无味,学生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的大多是分数的压力,形成了“自信心减退――学不好英语――自信心更减退――动机减退”的恶性循环。初中生的抗压能力较弱,他们在英语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容易产生由自信心的缺乏而导致的学习兴趣衰退。
(二)课程内容难,学习负担重
英语教材难、课文长、生词多,英语课练习作业多,小测验多,成天死记硬背,苦不堪言等,会导致学生动机减退。在对教师的访谈中对这个现象进行了深入了解,不少英语教师自己都认为:
语言学习从来都是件苦差事。学生要面对一门与现实生活不太相关的外语,字母要学,单词要背,句型要记,语法规则要理解,而且在考试时要面对这样那样的“陷阱”,怎么可能轻松得起来?我常常告诫学生:学习英语就不能怕吃苦!
教师A访谈:在一片减负声中,学生特别是面临升学考试的学生却承受着越来越重的作业压力,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做题,有时根本做不完,抄作业、应付老师成为常态。过重的学业负担使学生早早两级分化,不少孩子学习动机低,甚至放弃英语学习,以至心理发展失衡,学习情绪低落。
(三)英语学习兴趣被磨灭
很多学生都认为英语是很难掌握的学科。学生在没有语言环境的抽象状态下,僵硬地接受语法规则,课堂缺乏活力,这无疑给语言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教师往往注重信息输入,忽视师生间的双向交流,为学生提供的练习基本是有控制的机械性练习,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于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却提不起兴趣听;教师要求学生参与活动,学生却无法做到思维上参与。
(四)英语学习持负面态度
初中生在青春成长期会受到外界影响而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他们往往很叛逆。有些学生不喜欢被逼迫着去学习,他们对学习英语有着很深的抵制心理。包括可能是因为外界对于英语的过分强调以及老师和家长对于英语的过度重视。
就目前的就业环境而言,有的孩子认为自己未来就业很少接触到与英语相关的工作,又不出国,对他们来说英语的用处不大,学英语却没有地方“用英语”。这可能让学生对英语学习有负面情绪,进而造成学习动机上的减退。
二、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成因分析
(一)教师缺少教学技巧
教师上课多用到多媒体辅助设备,会以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展示教学内容。但现代媒体有时候也会“帮倒忙”。有的教师课堂教学中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过程主要围绕课件的播放展开,手不离鼠标,眼不离屏幕,一步一步展示预先设计制作的课件。这个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忽略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忽略了课堂上真实而鲜活的语言交流、思维碰撞,学生变成了“观光客”。
(二)课堂教学拘泥于教材,英语学习渠道单一
教师的教学主要还是依据教科书。大部分的教学内容来源于现有的英语教学材料。教材经常被认为是造成动机减退的原因之一。有时教材中的短文并非真实的语境,话题过时,从而导致学生学不到“地道”的英语,对教学内容也不适应。学生的家庭作业也是以练习册为依据,练习册的话题十分无聊也较为老套,反复操练相同语法知识点。因此,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被学习资料严格限制。
(三)英语学习方法死板,背诵记忆任务重
学习英语,“背生词”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中,不少教师喜欢早早地进行各单元的词汇默写,而且一默就是数十个,把词汇的呈现与记忆孤立地进行,脱离语境和缺乏语境的词汇教学使得学生只记忆了词汇的形式与意义而忽视了交际功能。背课文也是中小学英语学习中的常见手段。老师们常说:“多背英语课文可以增强语感。”有的教师坚决要求多背,甚至篇篇课文,无论长短都要背。有的孩子几乎得了“背书恐惧症”。
三、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应对策略
(一)明确英语学习目标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并将其作为首要理念。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获得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学生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激发英语学习兴趣
兴趣是成功之母,这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这个原理可以运用到教学中,尤其针对初中生,他们形象思维较好,因此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但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可以培养,也可以适当调整的。教师可以经常举办一些外语兴趣活动,如兴趣小组活动、翻译比赛等,把学习和完成任务型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活动,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感时,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当这种兴趣累积到了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变”,当兴趣与自身的前途爱好联系在一起,就有可能成为一种持久、深厚的兴趣,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他学习的热情,学生甚至会以苦为乐,即使是枯燥无味的材料,学生都会感到生动活泼。
(三)提升学习技能
学习自信心不足的同学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喋喋不休,最好的方法就是椭其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最为关键的是看其是否能够恰当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例如,要突破词汇教学的难关,必须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实现。首先,要给学生讲解记忆与遗忘的规律,了解记忆曲线,让他们对科学理论做到心中有数,遇到困难不盲目归因。其次,介绍几种有效的记忆方法供学生选择,如联想记忆法、循环记忆法、卡片记忆法、分析结构记忆法、背诵记忆法、操练记忆法等。好的方法加上有意识的训练,学生就能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四)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预防学生动机减退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学习动机减退的学生实质上更希望得到教师的关爱与指导。毫无疑问,教师能用一视同仁的态度使整个学习氛围变得更宽容与亲密,这对消极的学生及早走出困境有着极大的帮助。如果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鼓励,可能会帮助他重新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对此,建议教师应该试图去发现学生丧失学习信心的原因,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帮助他们。对于需要提升并有意愿提升的学生来说,寻求教师的帮助与疏导是积极有效的方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这凸显了义务教育的重要作用。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人们已经意识到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造成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因素是复杂的,分析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主要表现及造成学习动机减退的影响因素,让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者有所启发,有所顿悟,从而能够针对英语学习动机减退进行预防,帮助学生恢复学习动力,增强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焦晓骏.怎样成为一名优秀英语教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罗杰斯.学习的自由[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刘宏刚.中国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减退影响因素:基于中西部地区的实证研究[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4.
[5]张哲.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减退因素的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
篇7
关键词:初中;英语;限时阅读
1.克服在限时阅读中的主要障碍
(1)学生只会精读不会泛读。在阅读英语材料时经常是逐个单词翻译,或咬文嚼字,深究每一个单词的准确含义。同时学生在阅读时忽视了时间,这样既降低了英语阅读速度,又难以理解文章整体,甚至影响整个考试。考试时,做题要讲究效率,因此,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可从抓短文大意出发,快速地找出每段的主题句,因为其他句子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句展开。这样通过理解每个段落的大意,从而理清整篇文章的构思和主题。然后弄清楚所提的问题所在,去寻找具体的答案。
(2)学生词汇量积累的不足。有的学生一遇到生词或陌生的词组就觉得文章有点难,想放弃,或者直接去查词典。这既影响了做题的思路,又不利于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建议在学生掌握课本词汇的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一些生词,同时经常性地布置一些阅读文章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训练各种猜词法、推断法、构词法、释义法、同义法、对比法、常识法、结构法,教会学生掌握不同的方法,猜测词义,扩大词汇量。
(3)学生对长句理解困难。在阅读材料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长难句或插入语时,往往无从下手,造成理解困难,从而影响对整个阅读材料的理解。因此适当给学生补充有关复合句的结构、不同种类的从句和插入语等语法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理顺句子的翻译思路。
(4)学生的英美文化背景常识储备少。学生在平时学习紧张,学习压力大,一般很少能抽出多余的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和报纸杂志。因此,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就少,知识面狭窄,这同样会降低学生的阅读速度。建议学生读一些英语报纸、杂志和译著,有条件的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增加自己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储备,了解西方著名人物、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常识。如:荷裔美国作家亨德里克・威廉・房龙的《人类的故事》就是一本不错的读物。
2.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
(1)略读。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快速阅读技巧。阅读时如同从飞机上鸟瞰地面的明显标志一样,要求学生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和主题句,了解作者的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
(2)巡读。巡读是根据问题,从大量的资料中,有意识、有目的地迅速查找某一项具体事实或某一项特定信息,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数字等,而对其他无关部分则略去不读的快速阅读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学生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掠过尽可能多的阅读信息,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来源。
(3)猜读。顾名思义,利用一定的方法猜测阅读中遇到的生词,从而实现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学生在阅读时,可以通过上下文逻辑联系、关联词的前后照应和英语词汇的基本构词法等快速猜测、判断某个词汇的含义,不中断阅读过程,从而更快地了解文章的主题内容,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3.强化学生限时阅读的训练
英语教材中每单元基本上都有一到两篇阅读文章,但不能完全满足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适当增加学生阅读的量,选择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生词率在2%左右的阅读材料,从易到难、从简到长进行限时阅读。
总之,了解正确的阅读策略,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都有助于提高英语的阅读能力。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在阅读训练中不能为做题而做题,而是在做题的过程中总结规律和技巧,同时还应不断扩大知识面和增加词汇量,这样才能迅速提高限时阅读的速度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吕春昕.初中英语限时阅读[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7.
篇8
【关键词】小学体育;恐惧心理
在体育教学中,一些有较大难度或有一定危险性的运动项目,对一些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来说,往往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在教学中,如果忽视了这一现象的存在,不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不仅会使这些存在恐惧心理的学生难以掌握所学的教学内容,而且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使其他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下降,从而影响整个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试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体育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种种表现、产生的原因以及消除恐惧心理的具体方法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学生恐惧心理的表现
所谓恐惧心理的表现,是指学生担心受到某种伤害(包括人格上、身体上和心理上)而产生的一种外在反映。这种表现为对困难、危险、失误的强烈焦虑,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心理发育还不成熟,身体活动能力还较差,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1.对自己的弱项,也就是平时很少接触的运动项目,缺乏热情和兴趣,一遇到练习此项目时便寻找种种借口,或见习或请假予以逃避。
2.在练习中缺乏主动性。人的行为是心理反映的外在表现,对儿童来说喜爱什么,厌恶什么,往往很少掩饰。然而,对某一运动项目存在恐惧心理的学生在初学动作时,总是往后躲,惟恐教师点到自己的名字。
3.对某项目有恐惧心理的同学,有时也完成一些规定动作,但都为被动的。
4.对自己的行为能力缺乏信心,总担心自己做不了或做不好动作。
二、恐惧心理产生的成因
学生对一些项目产生恐惧心理,原因是很多的,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1.客观因素形成的恐惧。具备一定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完成练习的基本条件。当自身条件不能满足或无法达到自己对安全的心理需求r,如:有的学生身体弱小,运动能力差的学生在进行对抗性项目时;身体笨重(肥胖)、高大的学生进行协调、技巧类项目时;心肺功能较差的学生进行耐久性项目练习时,他们普遍对此感到焦虑或恐惧。技术动作结构本身较复杂,对器械难度大、场地不平坦等原因,也容易使学生丧失信心,担心做不好动作及会发生危险而产生畏惧、胆怯的情绪。
2.学生意志品质薄弱,缺乏自信。有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总认为自身素质弱、运动能力差、技术水平低,在完成规定动作练习时总是不敢迎难而上,力不从心,加上旁人(同学)无意说笑,严重挫伤了他们的自信,从而对体育学习和测试感到恐惧。
3.练习中以前失败情境再现。由于运动项目本身的危险性或运动者本身的因素,造成练习中动作失败,甚至受伤,便形成了消极心理。当他们在体育学习过程中,遇到练习的内容与以前经历相类似时,失败或伤害经历的情境会再现,便形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恐惧心理。
三、消除恐惧心理的方法
1.思想教育法。在平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大胆、勇敢顽强的思想品质,激发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在学习新动作之前明确练习的实际意义,让学生用动机的驱动力及顽强的意志品质去对待学习,战胜困难,克服恐惧;遇到挫折,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失败中获得经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获得成功,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同时应用亲切的目光,鼓励的言语和热情的态度且有意识地及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以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
2.优化教学环境法。首先要让学生正视自己的恐惧心理,使其了解产生的原因,教会其消除恐惧的自我心理调节方法,如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调整等。其次应努力创设一种没有心理压力,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可以减轻学生的恐惧心理。教师应通过对学生的关怀和鼓励,去影响那些具有恐惧心理的学生,使他们体验到教师的亲切、友善、乐观、信任,使他们在爱的教育中,获得自尊、自爱和自强的良好心理体验。同时要努力营造出一种同学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和谐气氛,以缓解那些怀有恐惧心理的学生的紧张情绪,激发其练习的热情,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篇9
[关键词]体育教学 不良情绪 矫正方法
1 体育教学中学生常见不良情绪的表现
I.I 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意识,存在不良情绪。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的作用日趋重要,但在现实中,大多数学生认为体育课是玩耍课,因而上课敷衍了事,有的上课聊天,有的只愿意参加自己喜欢的一项或几项体育活动,而对其他的教学内容没有兴趣。
1.2 学生在课堂组织纪律方面,存在不良情绪。
1.2.1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打闹,接话,或者想其他的事情。
1.2.2 不服从指挥与安排,有的内容不参加或不按要求完成,迟到等。
1.3 体育课中学生意志品质方面,存在不良情绪。在体育课练习中偷懒,有点小伤小病就请假;对于难度较大、较辛苦的教程如双杠、耐久跑等,怕经受挫折,没有勇气去努力尝试;对于对抗性项目,竞争意识差,缺乏拼博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1.4 体育课中学生思想品行方面,存在不良情绪。学生在体育练习中,集体主义观念不强,较为自私,只想个人活动,而不愿参加集体的活动,以强凌弱,霸用活动器材等;不爱劳动,如只想用却不想搬运、还器材;不爱护公物,如不正确使用或遗失器材等;歧视“暂时后进生”或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等。
2 体育教学中学生常见不良情绪的矫正方法
2.1 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用自己的积极情绪影响学生。要想调节好学生的情绪,体育教师须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教师是双边活动的主导者,学生对教师的各种行为及其活动表现,有着探究、追随、模仿的心理,尤其是教师的情绪表现方式,更能引起学生心理、感情等方面的起伏与变化。在教师情绪适宜的状态下进行课堂教学或组织比赛时,学生热情高、思维敏捷、思路广。如果体育教师表情呆滞、生硬,态度蛮横、无理,以及动作粗俗、散漫、随便,会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而且学生在老师的不良情绪面前,很容易产生内心冲突。
2.2 明确原因,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学生对体育课认识的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要理解人人都有自己的爱好,不能简单地责备学生;要增强体育教学的生动性,让学生产生兴趣,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项目,在自己喜欢的运动中发挥特长;还要让学生了解体育课的重要性,提高其对体育课的认识,明白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2.3 多尊重,多鼓励,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3.1 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人都是有自尊的,情绪冲动、易暴的学生尤其需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尊重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你的尊重,不但可以换回学生对你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唤回了他的自尊,而这恰恰是调节学生不良情绪的基础。你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被接受,感觉到“被爱”,不但能促进学生身心的成长,而且还能矫治学生身心受到的伤害。因此,教师不仅可以使学生接受并喜欢他自己,同时产生自我价值感,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加速学生迈向独立和自尊的进程,协助学生学会自行解决生活中、课堂里无可避免的各种问题,给学生以力量,去积极应对常有的种种失望和痛苦,及时调节不良情绪。
2.3.2 多鼓励,少批评。学生的意志品质对衡量其在体育锻炼的表现十分重要。“态度决定一切”,没有好的意志品质,就没有好的学习态度,二者相辅相成。课堂上多鼓动大家的情绪,多采用一些培养意志品质的练习,有一点尝试就给予表扬,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在体育课尽量少批评学生,在批评处理学生时注意方式,千万别把他们“想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熄灭。即使犯了严重过错,也要顾全他们的面子,坚持个别交谈,不是动辄就向班主任告状或把家长请进学校。在体育活动和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清楚学生的情绪状况,觉察学生情感行为的变化,能从学生的角度体验其情绪、情感态度的改变。
篇10
关键词:教育公平;高职院校;学生管理
中国分类号:G521;G71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09-091-05
作者简介:徐烈辉,湖南体育职业学院副院长,教授/邹阳,湖南大学经贸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长沙,410014
前 言
实现教育公平,让社会成员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是社会所必须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所在。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教育公平对于实现教育发展的基本宗旨,对于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自身的特点和局限,在教育公平方面的问题和矛盾更加突出。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教育不公平的现状、原因进行分析,对于构建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机制、提高学生管理水平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学生教育公平性的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学生是高等教育的接受者和教育公平的感知者,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得第一手的数据,有利于深入了解当前高校教育公平性的现状,揭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教育不公平问题,从而改进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
笔者选取湖南省10所高职院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3000份,收回3000份,其中有效问卷298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9.6%。男生占62.5%,女生占37.5%。一年级占42.2%,二年级占34.3%,三年级占23.5%。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占52.2%,城镇的占34.4%,城市的占13.4%。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教育起点公平性
教育起点不公平是指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前就已经客观存在的、进入高职院校后短时期内不可能改变的学校软件和硬件方面的不公平状况。对于教育起点公平性问题,我们主要从弱势群体补偿机制、公共资源分配、师资力量配置三个方面进行调查。
对于学校资助体系解决贫困生群体困难的有效性问题,64.5%的学生认为有效,35.5%认为非有效,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弱势群体补偿机制如资助体系对于解决贫困学生的困难、改变贫困学生的不公平处境是有效的。但是调查显示,高职院校中家庭经济状况好的仅有1.7%,经济状况一般的占53.8%,经济状况差的占44.5%。可见贫困学生的涉及面广、比例高,目前的资助体系能否解决所有贫困学生的困难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对于学校硬件设施方面的建设,93.3%的学生认为需要改善,只有6.7%认为不需要改善。44.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院校办学条件差一些,93.3%的学生认为需要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可见学生对学校的硬件设施、办学条件并不满意,存在着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和学校硬件建设不到位等问题。
对于学校的整体师资水平,只有18.7%的学生感到满意,65.9%觉得一般,15.4%不满意。学生对学校的师资水平的满意度不高,说明高职院校的师资配置存在问题,师资队伍有改进的空间。
(二)教育过程公平性
在微观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实施公平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而教育过程环节作为高职院校教学活动韵载体,和课堂教学联系最为紧密、对教育质量影响最为直接。对于教育过程的公平性问题,我们从课堂教学、课程设置、教学评价、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五个方面进行调查。
对于课堂教学,在听课过程中是否受到老师的不公平对待的问题上,2%的学生认为经常,62.5%的学生认为偶尔,35.5%的学生认为从来没有。对于老师在课堂上是否偏袒喜好的学生问题,4%的学生认为经常,59.5%的学生认为偶尔,36.5%的学生认为从来没有。对于老师对待学生嫌贫爱富的观点,5%的学生同意,34.5%的学生表示一般,60.5%的学生不同意。对于老师上课时比较关注前几排的学生而忽略后排学生的观点,6.4%的学生同意,29.4%的学生认为一般,64.2%的学生不同意。对于调整上课时间表对学习效率的影响上,36.4%的学生认为效率会更高,40.5%的学生认为一般,23.1%的学生认为效率不会更高。对于老师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选择是否考虑了大多数人的课堂反应,63.2%的学生表示肯定,36.8%的学生否定。对于课堂提问中老师是否喜欢提问成绩好的同学,而忽略成绩差的同学的问题,36.1%的学生作出肯定回答,63.9%的学生作出否定回答。在老师对待男女生是否存在性别上的不公平(歧视或偏好)问题上,仅有9.7%的学生认为存在,90.3%的学生认为不存在。综合上述问题可以看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不公平对待还是时有发生的,主要存在按个人情感偏好授课、带着个人情绪上课、区别对待强弱势学生等问题。从统计数据来看,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大多属偶尔发生,只有相对少数学生对教育不公平现象表示强烈不满。
对于所在院校的课程体系设置,8.7%的学生认为合理,68.9%的学生认为一般,22.4%的学生认为不合理。对于现在的实践课的课时分配,15.1%的学生表示满意,68.5%的学生认为一般,16.4%的学生表示不满意。综合以上两题,仅有8.7%的学生认为学校课程体系的设置合理,只有15.1%的学生对实践课的课时分配感到满意,并且持否定态度的学生要稍多于持肯定态度的,大多数学生持不褒不贬的中性态度。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的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
对于通过教师的评价考核督促教师改进教学效果,17.4%的学生不抱希望57.2%的学生认为有可能,25.4%的学生认为肯定能。对于班级评优秀、评奖学金的过程和结果,65.6%的学生表示公平,34.4%的学生认为不公平。有近五分之一的学生对教师评价的督促作用不抱希望,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班级的评优评奖不公平,说明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价环节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教学评价的方法、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
对于班主任(辅导员)在学习生活等方面会优先关照利益群体的观点,23.4%的学生同意,43.1%的学生表示一般,33.5%的学生不同意。对于班主任(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方式方法,60.9%的学生认为得当,39.1%的学生认为不得当。对于院校现行的管理体制是否需要创新和改革,67.6%的学生认为很需要,30.8%的学生认为一般需要,仅有1.6%的学生认为不需要。对于学校管理者在改善办学条件、改革教学体制方面所作的努力,13.4%的学生表示满意,70.9%的学生表示一般,15.7%的学生不满意。综合上述问题,39.1%的学生 认为班主任在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不当,98.4%的学生认为学校现行的管理体制需要改革和创新。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和学生管理方法存在较多弊病,需要通过变革来推动其进一步发展。
(三)教育结果公平性
教育结果的公平亦即学业成就均等,可以理解为每个学生都能在经过教育之后,大体上获得了一致的学识水平、能力水平、道德发展水平,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教育结果的公平性问题,我们主要从教育的质量和就业的状况两个方面进行调查。
对于通过学校的学习,个人知识、能力能否得到全面发展的问题,27.1%的学生表示肯定,36.8%的学生表示否定,36.1%的学生不确定。就所在院校的教育质量和同等院校相比较,7.7%的学生认为高一些,67.2%的学生认为差不多,25.1%的学生认为低一些。仅有不到1/3的学生认为通过学习能够获得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92.3%的学生认为所在院校的教育质量与同等院校差不多或低一些。由此可见,学生对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的满意度不高,教育质量水平整体偏低。
对于从所在院校毕业以后的就业前景,35.8%的学生抱乐观态度,37.5%的学生抱悲观态度,26.7%的学生抱无所谓的态度。对于同学在找工作时因学历而遭受不公平待遇问题,17.4%的学生认为经常发生,73.2%的学生认为偶尔发生,9.4%的学生认为从未发生。对于在就业时女性容易受到用人单位歧视的观点,27.4%的学生表示同意,43.5%的学生认为一般,29.1%的学生表示不同意。以上数据表明: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对于就业前景抱悲观或者无所谓的态度;另一方面学生在就业中遭受学历歧视、性别歧视的现象并不少见。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状况令人担忧,主观上存在着消极就业观的问题,客观上存在着社会的就业歧视问题。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教育不公平的表现
教育公平的对立面就是教育不公平。由于现实存在的个体差异、地域差异、社会政治经济地位差异等不平等因素,我国仍然存在着许多教育不公平现象。这里我们从教育起点、教育过程、教育结果三个方面来分析高职院校存在的教育不公平问题。
(一)教育起点不公平
教育起点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弱势群体补偿问题、公共资源分配、师资力量配置三个方面。
1、贫困生群体资助措施的不公平
随着我国社会阶层逐渐分化、贫富差距逐渐拉大,校园中的贫困生群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高职高专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较多,有的甚至超过在校生的50%,随着招牛规模的扩大,贫困家庭学生的数量也呈上升趋势。国家助学贷款不能满是所有贫困家庭学生的需要,而高职院校由于自身的局限,各种奖学金、助学金的资助额少资助面小,获奖的贫困家庭学生仅占三分之一左右。高职院校能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也不多,支付的报酬也较低,资助力度远远不够。当无法获得社会和学校的援助时,生活的困难和经济的压力使得贫困生群体不得不选择辍学或者边工边学,丧失了获得公平教育的机会。
2、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
有资料显示,高职院校生均教育经费拨款远低于本科院校,省部属高职院校的生均教育经费标准一般只有同一隶属关系本科院校的二分之一,市属高职院校的生均教育经费拨款标准更低。我国政府在对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和资金支持方面是不公平的,高等本科教育获得了国家更多的经费投入和资金支持。高职院校办学条件起点低,校园基本建设起步晚,资金的短缺使其在新建教学楼、更新教学设备等方面困难重重。
3、师资力量配置不均
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状况与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极不协调。主要表现在:师资队伍不稳定,非正式的外聘教师占相当大的比重;结构不合理,拥有博士学位、教授职称的教师比重小;“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导致高职院校的教学流于形式,理论脱离实际,高职教育的能力本位原则也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
(二)教育过程不公平
教育过程的不公平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
1、课堂教学不公平
(1)教师对不同学生的情感偏好导致的不公平
教师的个人喜好经常导致教学不公平。如有的教师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等情况,在学生中选择与自己具有相同或相似经历、家庭或特点的学生,看作是自己人,在情感态度上更接近,在课堂上对他们的格外关注;而将与自己没有共同特征或爱好的学生忽略。有的教师喜欢听话的、懂事的学生,那些想法很多、反应快的学生常常得不到教师的称赞。还有的教师喜欢家庭经济条件好、家长社会地位高的学生,期望能通过这个学生获得更多额外的回报等。
(2)课堂空间和时间分配的不公平
实行班级授课,课堂交往多是由教师发起和控制,学生参与交往的过程多半只是被动和反应性的交往过程。在课堂的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都比较容易注意坐在前1~3排和过道两侧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教师信任、鼓励的目光很容易落在他们的身上,而其他学生自然就成了课堂上的观众,被边缘化。
从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时间概念来看,时间在性质上大致可以区分为:“正时间”即生命力处于良好发展状况的个体时间;“爆发时间”即处于生命力急速爆发的正时间;“零时间”即处于生命力停滞状态的个体时间;“负时间”即处于生命力总体上向消极、倒退的方向恶化的个体时间。“零时间”和“负时间”都是无时间,即人的无发展。课堂教学应该促使每个学生产生有益身心发展的“正时间”甚至“爆发时间”,而尽可能减少“零时间,,和“负时间”的发生。而当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萎靡不振,或者忐忑不安、心神不定的时候,在这种状态下教师的教学对他们来说就是“零时间”或“负时间”。
(3)区别对待强弱势群体导致的不公平
课堂上的强势群体影响着课堂教学内容的深浅、教学的方法、教学进度等。强势群体是指那些发展程度相对较高、被教师赋予高期望的那部分学生。他们的理解经常被教师认为是正确的,他们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实际裁判。而占班级相当比例的弱势群体的学生在课堂的需要却被教师忽视。教师基本上是以强势群体学生为标准来设计课堂教学行为、教学进度、选择教学方法,并且更关注这些学生的课堂反应,而对占相当比例的弱势群体的学生的呼声却充耳不闻。
2、课程设置不公平
课程设置是高职院校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它不仅决定着学校的规模和特色,而且直接决定着学校办学与经济发展的联系程度。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忽视了学生的特点和层次,盲目效仿且实施不力,严重损害了学生受教育机会和权利的公平,也为教育质量的不公平埋下了隐患。课程设置的不公平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定位和课程设置实施两个方面。
(1)课程设置定位不当导致的不公平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质的区别在于所培养的人才 的规格和类型上。普通高校培养的是理论型人才,而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或操作型人才,所以课程设置要注重能力的培养。但是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还没有脱离普通高校的模式,教材选用和教学内容基本上是普通高校的压缩和翻版,还没有形成适合自己要求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在制定教学计划时照搬照抄普通高校的教学计划,不考虑学校的性质、培养的人才的类型和学生教师的特点,实行“一刀切”的统一化模式。
(2)课程设置的实施存在不公平
部分高职院校为了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学生的实践兴趣,或者大刀阔斧地砍掉一部分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或者人为调整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比例,或者没有开设选修课、实践课,使课程设置的实施缺乏严密性、科学性和系统性。
3、教学评价不公平
教学评价是采用一定的标准对教育活动作出的价值判断。教育评价的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两个方面。
(1)对教师评价的不公平。长期以来,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往往习惯于以是否完成授课任务、博得学生欢心为标准,忽视了教师个人在教书育人、敬业精神、治学态度、师德修养、知识结构、业务素质及科研能力和水平等方面的因素,使得一些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差的不称职教师得不到及时处理,在教学评价时教师干好干坏一个样。这种评价标准和体系严重挫伤了那些责任心强、工作兢兢业业且要求严格的教师的积极性。
(2)对学生评价的不公平。主要表现在:一是以学生考试分数为标准,对学生的评价存在着方法简单、评估信息不全面、掌握评价标准不统一以及“一考定绩”等问题,以至出现许多“优等生”走上社会后无法适应社会的现象。二是部分教师追逐个人私利,对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好且能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回报”的学生差别对待,在评优秀、评先进、评奖学金上给予优先照顾。
(三)教育结果不公平
教育结果的不公平主要表现在教育质量的差异和就业的不公平。
1、教育质量的差异。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难以保证,造成了高职院校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不公平。首先,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定位失误。即把高职教育只限定在专科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向中专层次的技能型转化。这样的定位,极大地混淆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啪。其次,传统教学方式仍占主导地位,不注重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测评学生的成绩不是以能力为重点。
2、就业的不公平。由于高职院校是对考生的最后一批次的录取,扮演着“拾遗补缺”的角色,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差、质量低、社会认可度较低。在就业方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用人单位普遍重视高文凭、高学历,存在着人才的高消费现象。例如,公务员招录考试大都规定招录对象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高职院校毕业生被拒之门外,致使高职院校毕业生遭受不公平待遇。
三、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分析
(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教育投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投入教育领域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即“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要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由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分配不清晰,教育经费并没有落实到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和预算上,而是实行教育经费以财政专项拨款的方式下达,使增加教育投入变成了政府个别部门的权力,预算内的教育经费并没有随着GDP的增加而相应地增长,也没有达到应有的比例。有限的财政拨款,加之高职院校生均培养成本相对较高(高职院校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实践环节的模拟,此方面投入较多),即便按照目前的收费标准也不足以弥补生均培养成本的支出。部分高职院校当年的收入已不足以应付当年的支出,教育经费的不足已经开始制约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
(二)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从微观经济学角度来看,教育资源是指在教育过程所占有、使用和消耗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即教育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总合。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地方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在校际之间分配的不均匀。由于地方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拨款有限,地方政府在教育经费上会重点扶持国家、省重点院校,再支持普通的本科院校,最后考虑高职高专院校。校际之间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很大,必然造成校际间高等教育质量、规模及校际间学生受教育机会的巨大差距。重点学校还享受了特殊的经济政策,例如:享受改善办学条件和土地使用方面的优先权。有限的资金和高水平教师流向重点学校,造成校际之间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重点学校”建设、“精英教育”路线加剧了教育领域内部资源的失衡,导致区域内学校之间差距拉大,甚至人为地制造出了一批“薄弱学校”。
(三)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缺陷
目前,高职院校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直接反映出高职教育体制上存在的缺陷。一是沿用中专的管理模式或借用普通高校的体制,缺乏个性。现有的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等专业学校改建而来,在体制上基本沿用普通高等学校的发展模式,没有深入改革教育教学体制。在教学管理上沿用普教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方法、考核考试评价办法等,没有建立以培养学生岗位能力为中心和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忽略了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本质的不同;二是在办学过程中表现为办学理念不明确,专业设置、课程开设、师资配备、基础教学设备建设及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没有达到高等职业教育水平,不能满足当前高职院校教学与实习的需要。办学定位不准,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片面追逐市场需求。专业设置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或单纯从办学成本考虑专业的设置。致使高职院校专业重复设置,专业化水平不高,降低了高职院校的信誉度,强化了社会对高职院校存在的偏见。
(四)部分教师道德修养不高,专业素质偏低
道德修养方面,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以自我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主体,用个人的喜好和感情及知识经验去组织教学、评定学生。甚至个别教师把学校、学生看成是谋取个人好处的场所和对象,在教学殊关照有利益关系的学生,违背了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专业素质方面,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着学历偏低、职称结构不合理、实践能力差等诸多问题,“双师型”教师更是紧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社会需求要求教师尽可能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