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及其对策研究范文

时间:2023-06-21 09:45: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犯罪及其对策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犯罪及其对策研究

篇1

>> 社会转型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对策研究 社会转型时期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及建设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管理研究 “民工荒”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原因分析及对策 社会治理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与治理体制转型 赣州市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成因与对策研究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暴力犯罪 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与控制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及其对策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探析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浅析 社区警务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预防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心理分析及预防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法律维权特点浅析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网络转型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认同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对策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稳定观培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7]王卉.花都区外来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犯罪的调研报告[J].法制与社会,2012(3).

[8]肖倩.结构性犯罪:对农民工犯罪的法社会学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1(11).

[9]王桂新,武俊奎.城市农民工与本地居民社会距离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为例[J].社会学研究,2011(3).

[10]逯星.前我国农民工犯罪的原因及防控[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11]郑志华.新生代农民工居住状况和发展趋势[J].中国青年研究,2011(1).

篇2

关键词:计算机犯罪;罪名确定;刑事管辖;刑事证据;冲击;对策

21世纪计算机及其网络将给人类带来一种全新的生存与生活方式。然而,科学技术历来就是一把双刃剑,计算机及其网络在给人类带来新的文明的同时,也相应给这个世界增添了一个新的犯罪领域。由于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超凡性,致使该种犯罪在空间、作为方式与形成过程等方面与传统犯罪相比发生了极其重大变化,进而向传统刑事法发出冲击也就成为必然。

一、计算机网络的“虚拟空间”对传统刑事法管辖权的冲击

有人称计算机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或“虚拟空间”———赛博空间(CyberSpace),“这一空间是基于真实的物理架构(即各种线路及各种计算机设备所连结构成的系统)的一个数字化的空间,人们虽然不能物理地进入这一空间,但通过各种数字化的界面,可以与真实空间相似地通过网络来完成各种活动”[1].由于计算机网络本身的这种超凡性,使得现实中的法律(包括刑事法律)规范在这种“虚拟世界”中往往不易行通,以至有人讲计算机网络是一个“没有法律没有边界的新大陆”[2].正如一位美国的未来学家所言:“我们的法律就仿佛在平板上吧哒吧哒挣扎的鱼一样,这些垂死挣扎的鱼拼命喘着气,因为数字世界是个截然不同的地方”[3].这里的“法律”其中就包括我们的传统刑事法,而且会首先体现在传统刑事管辖空间的不适应性上。

(一)对刑法管辖空间的冲击。我们知道,传统刑法在刑事管辖上多采用以地域管辖为主的原则,所谓地域管辖也就是传统的刑事管辖理论的“四空间说”,即领陆、领水、领空和“拟制领土”[4].故此针对计算机网络出现的“虚拟世界”,有人将这一“空间”称作“第五空间”。并且认为,传统刑法的地域管辖仅包括领陆、领水、领空和拟制领土(浮动领土),不包括“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这一“第五空间”,因而对发生在本国领域外,又非直接针对本国及其公民的“第五空间”的犯罪,以属地原则为主,其他属人、保护原则为辅的传统刑法的管辖权显然难以覆盖。[5]甚至我们认为,即便是有我国刑法第9条“普遍管辖原则”的规定,但由于其受到“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及“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等条件的制约与限制,故实际上也无法实现真正的普遍管辖权。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这一“虚拟世界”或“虚拟空间”的出现,不能不说是对传统刑法刑事管辖权的严峻挑战。

(二)对刑事诉讼法审判管辖范围的冲击。传统刑事诉讼法在犯罪审判管辖上多采用以犯罪地管辖为主的原则,所谓犯罪地一般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当然包括行为地和结果地。这里的问题是:(1)在“虚拟世界”里,行为地是难以发现、确定和控制的。(2)在“虚拟世界”里,犯罪结果地也将会冲破传统管辖的制约与束缚。(3)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渗透性会导致“计算机犯罪”将来的规模、数量与日巨增,加之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专业性与“计算机犯罪”的专门化,有可能使我国人民法院“专门管辖”的范围再次扩大。“虚拟世界”对刑事法管辖空间与范围的挑战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不提前加强该方面的对策研究与专业准备,势必造成一定时期或一定程度上的刑事管辖空挡。尤其在“计算机犯罪”规模正以惊人速度迅猛发展的情况下,超前预警和研究对“计算机犯罪”的刑事管辖与刑事案件审判无论如何意义都将是十分重大的。

二、“计算机犯罪”的渗透性对传统刑法罪名及类型划分的冲击

据有关业内人士估计,2002年全球因特网的用户将会超过5个亿[6].网络用户在猛增的同时,“计算机犯罪”的数量与规模也必然随之迅速扩大。尤其是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本身的渗透力极强,以至“计算机犯罪”可能随之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行业或领域。由此,不仅实质意义上的危害计算机及其网络的犯罪名目、种类日趋繁多,而且那些利用计算机及其网络进行犯罪(即以计算机为工具的犯罪)或称非实质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犯罪”的领域、范围,以至所涉及的罪名也在日渐扩大。在这一点上,过去有的学者认为,“除杀人、伤害等与人身侵害有关的犯罪无法通过计算机直接进行以外,其他犯罪,尤其是经济犯罪则毫无例外地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实施”[7].然而有人却针对这种观点指出:随着计算机虚拟技术的发展,使远程医疗包括异地通过因特网进行电子操作的手术成为现实,如果有人利用计算机,或非法侵入该系统,或使用电磁攻击技术,干扰破坏手术的进行而杀人、伤害,绝非危言耸听[8].甚至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利用计算机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利用计算机实施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利用计算机实施侵犯财产的犯罪”、“利用计算机实施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利用计算机实施阻碍军事行动和泄露国家秘密的犯罪”等[9]。

因此,面临着上述“计算机犯罪”对传统罪名与类型的渗透与挑战,罪名的确定与犯罪类型的划分将成为难题。就目前而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在“计算机犯罪”的罪名与类型的划分上,利用计算机犯罪能否作为一种罪名或类型来进行划分;(2)假如对于利用计算机犯罪不再另行划分罪名或类型,那么是否需要在刑法总则中统一规定“利用或使用计算机犯罪手段”的处刑原则;(3)假如将利用计算机犯罪单独作为一种罪名或类型来看等,那么具体罪名与类型又怎样划分,它们与原来的罪名又是一个怎样的关系?

三、“计算机犯罪”的作为方式对传统侦查业务与证据制度的冲击

“计算机犯罪”与其他犯罪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形式上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具体包括行为主体上的隐蔽性、犯罪对象上的隐蔽性、犯罪时间上的隐蔽性、犯罪地点上的隐蔽性、犯罪手段上的隐蔽性和犯罪结果上的隐蔽性等;(2)技术上具有极高的智能性,具体表现在,犯罪主体大多是精通计算机或是该方面的专家,大都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结构、智力与水平,犯罪手段上也多具智能性;(3)空间上具有极大的跨越性,具体表现在犯罪与结果地的无限超凡,甚至众多结果地之间放射性的区域或空间跨度;(4)投入上具有极低的成本性,不仅表现在经济成本上的低投入,而且还包括风险程度上的低投入等;(5)证据上具有极强的易改性,具体表现在作案证据与纪录均可通过事先安装好的程序在作案后自动抹去或修改;(6)后果上具有极端的危害性,具体包括经济损失、技术损失、社会信誉损失、国家政治损失与国家安全损失等。从这些犯罪手段和特点不难看出,“计算机犯罪”不可能不对传统侦查业务与证据制度形成冲击与挑战。

(一)表现在对传统刑事侦查业务上的冲击与挑战。我们知道,传统的侦查手段大都是“以物找人”或“以人找物”。而“计算机犯罪”,不仅人是隐蔽的,而且物也是隐蔽的,甚至犯罪过程及线索完全隐含在电子线路与电磁介质的“虚拟”之中,根本用不着传统犯罪中的刀光剑影与手提肩扛。加之侦查人员缺乏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行为地与结果地相分离、行为时与结果时相分离等,如此复杂和隐蔽的犯罪,不能用传统的“调查摸底、诸个排查”来解决。面对高科技、智能化的“计算机犯罪”,需要研制技高一筹的网络定位与监视侦查系统,起码能在犯罪分子作案后寻到遗留的记录或痕迹,以便找到侦查线索和证据。

(二)表现在对传统刑事证据制度上的冲击与挑战。传统证据如笔录、指纹、足迹、血迹等,在司法实践中也均直截了当地使用。然而,对于计算机证据而言,许多案件的重要证据有可能留在计算机及其相应媒介中,因此司法机关从计算机及其媒介中获取证据的程序与能力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实际上,这就是“计算机犯罪”对传统刑事证据制度的猛烈冲击与挑战。具体表现在:

1.“计算机犯罪”的无现场性。刑事法上的“犯罪现场”是指留有犯罪痕迹、物证的一切场所,包括与犯罪有关的时间、地点、人、事、物五个要素。而计算机及其网络上的犯罪,大都是在“虚拟世界”或“虚拟空间”里进行的,几乎不可能存有前述传统意义上的犯罪现场及其所要求的全部构成要素。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计算机及其网络犯罪具有无现场或犯罪人不在现场的突出特点。

2.“计算机犯罪”证据的缺乏性及获取证据程序的无规定性。虽然目前每年发生或发现的“计算机犯罪”不少,甚至出现逐年大幅度递增的趋势(据美国有关方面统计,1998年比1997年递增88%;据我国有关方面透露,1998年比1997年递增7倍),然而真正受到起诉或审判的案件比例极小(1998年美国仅占3.4%,而我国起诉的案件更是寥寥无几)。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收集不到强有力的证据,尤其表现在从查获、读取以至向法庭提供的证据,尚未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与程序。

(三)“计算机犯罪”证据的鉴别与认定的难以实现性。“计算机犯罪”的证据大都在计算机及其相关媒介内,看不见、摸不着,这种隐含性本身就容易使人们对其真实存在与真伪度持怀疑态度。加之多数执法与司法人员虽然意识到了获取该类犯罪证据的极其艰难性和技术上的错综复杂性,但面对技术上的鸿沟还无法跨越,故面临这种挑战,法庭自身对证据真实可靠性的独立鉴别与认定是难以实现的,尚需依赖业内人士或计算机专家的支持与帮助。

(四)“计算机犯罪”证据的易遗失性和被损坏性。计算机的高度加密技术和保护系统妨害司法取证不必多言,而且计算机技术与设备本身也容易导致这些证据遗失,甚至许多时候计算机的主人、操作员,甚至是履行职务的警察,会不经意就损坏或破坏要查的证据或线索,导致了获取并处理这种证据的难度。

(五)执法与司法人员对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知识的欠缺性。绝大多数“计算机犯罪”者具有高深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与技能,相应来说对这些“计算机犯罪”的侦查与取证也必须具备相当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术才能顺利进行,否则侦破案件和审判该类案件是根本不可能的。然而司法人员往往因该方面专业知识欠缺,致使侦查与取证工作难以进行。

“计算机犯罪”究竟原因何在呢?首先从社会大环境来看,其犯罪因素主要表现在:(1)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本身的发展与计算机安全技术措施的采取不能成同步或正比,必然会导致一些不法分子(尤其是业内人员)钻技术差的空挡。加之,各个行业在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现代化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应用便利和有效,很少重视计算机安全问题,这样就不可避免地给犯罪人以可乘之机。(2)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存储、处理和传输的数据往往是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重要信息资源,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物质利益和潜在利润,这对于某些不法分子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3)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之所以很容易遭受攻击,主要是由其本身技术特点的脆弱性所决定的。如存储、传输中的电子信息很容易被窃取或截获。(4)由于计算机网络系统实在是过逾庞大,甚至不分民族、国家,遍布全球。然而其毕竟要受到国界、语言、法律不统一及其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故在安全管理上具有极大的困难。(5)“计算机犯罪”的专业性、隐蔽性、复杂性和超时空性等,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对“计算机犯罪”的有效遏制。加之就犯罪主体而言,投机性、贪利性、报复性、挑战性、政治性、刺激性、游玩性、表现欲、心态的不平衡性等,均是“计算机犯罪”的直接诱因。在这种极端复杂的情况下,作为治理犯罪的主要法律的刑事法,怎样有效地惩罚和预防“计算机犯罪”才是我们要讨论的实质与核心内容

(一)确立反“计算机犯罪”刑事一体化的基本观念与思路。“刑事一体化”是20世纪80年代末储槐植教授针对我国当时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提出的。其基本观点是,“刑法和刑法运行处于内外协调状态才能实现最佳社会效益”[10].实现刑法最佳效益是“刑事一体化”思想的根本目的,其内涵是刑法和刑法运行内外协调、刑法内部结构合理(横向协调)与刑法运行前后制约(纵向协调)。就我国目前“计算机犯罪”的严峻情况与形势来看,从“刑法运行内外协调”这一视角去分析“计算机犯罪”刑事一体化的问题与进程,可以将其具体划分为“计算机犯罪”立法、司法和执法三个方面或阶段。其中“计算机犯罪”司法是核心,它上承“计算机犯罪”立法之规范,下启“计算机犯罪”执法之效果,可谓是“计算机犯罪”刑事一体化进程中的关键环节。要真正实现“计算机犯罪”刑罚的最佳效益,必须提高“计算机犯罪”刑事司法的运作水准(其中包括侦查制度与证据的确立与操作);要搞好“计算机犯罪”司法运行的纵向协调,最重要的也是要处理好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相互关系。有关“计算机犯罪”的实体法与程序法均属于“刑事法”的范畴。正像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举凡与犯罪有关的法律学及相关学科,都可以纳入刑事法的范畴”[11].由此可见,有关“计算机犯罪”的控制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或犯罪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等均可纳入“计算机犯罪”刑事一体化的范围。

(二)进行反“计算机犯罪”滚动立法新模式的探讨与研究。就刑事立法的形式而言,一般可分为典籍式和散在式两种。就立法的频繁度和立法方式而言,前者相对稳定,故可称其为静态立法模式;后者较为频繁,故可称其为滚动立法模式。很显然,我国基本上采取的是刑法典式的静态立法模式加单行刑法的滚动立法模式。1997年新的刑法典颁布后我国的刑事立法模式究竟把握怎样的方向?还需不需要滚动?以那一种立法形式为基础滚动?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在建立和完善之中,其中必然潜在着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所以罪名的增减、刑罚的变动是不可避免的。考虑到“计算机犯罪”本身的具体情况与特点,这一新的滚动立法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坚持以制定附属刑法为主、单行刑法为辅和适当修改刑法典的兼顾模式。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以修改刑法典和制定单行刑法为主体的立法模式大趋势,但就某一具体类型的犯罪而言,修改刑法典、制定单行刑法的形式未必就好。一方面其立法形式呆板、不灵活,不利于及时防范和打击犯罪;另一方面,频繁修改刑法典或制定单行刑法,总是有“朝令夕改”之嫌。附属刑法灵活、多便,与具体法律法规联系紧密,这样更有利于严密刑事法网,及时打击“计算机犯罪”。

二是采取确定附属刑法“双轨制”的完备模式。所谓“双轨制”就是既规定罪状、罪名,又规定具体刑罚及法定刑。长期以来我国附属刑法基本上采取的是“单轨制”,即只规定罪状、罪名,不规定刑罚及法定刑。这种不能一步到位的立法,最终出现令不行、禁不止,经济与社会效益均不佳的局面。如果在“计算机犯罪”立法上能采取“一步到位”的“双轨制”模式,想必能够有效及时惩处该类犯罪。

三是打破过去那种按部就班立法的僵化模式。尤其对演化快、数量多的“计算机犯罪”,要求立法必须及时,而且连续滚动,以适应打击该类犯罪之急需。当然,新的滚动立法模式也要在罪刑法定原则指导下进行,尤其要防止和抵制“类推”的影响。坚决杜绝法外施刑。

四、完善有关“计算机犯罪”方面的立法

完善有关“计算机犯罪”的现行刑事立法是目前刑事法对策研究的重要内容。有关“计算机犯罪”刑事立法急需补充或完善的几个方面主要有:

(一)刑法对“虚拟空间”刑事管辖权的确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际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司法实际对“虚拟空间”刑事管辖权确立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不能因为高科技手段的出现而形成刑事法网的真空地带,以至让犯罪分子规避或逃避法律的制裁。建议:(1)首先应由国际社会或联合国召集国际互联网加入国,蕴酿、商讨、制定“惩治危害国际互联网和利用国际互联网犯罪的国际公约”。具体内容可以包括:①原则上对危害国际互联网和利用国际互联网的犯罪,各国际互联网加入国或协约国均有刑事管辖权。但对于有明确的犯罪目标国,或虽然没有明确的犯罪目标国而已成为实际受害国的,应考虑具有优先管辖权。②各国刑事管辖权冲突的协调,基本采用“或审判或引渡”原则。即对于犯罪地与结果地发生管辖冲突,或控制人犯国与他国发生管辖冲突的,要么就地审判,要么引渡给他国进行审判。对国际影响特别重大的案件,或审判国明显处理不公的案件,有刑事管辖权的任何一国可提议交由国际法院进行审判,但是否交由或审判(国际法院的审判决定权)由国际互联网加入国以多数票表决为准。(2)各国可依照“国际公约”或双边、多边达成的“协议”,将“虚拟空间”刑事管辖权以国内法的形式予以规定。

(二)刑事诉讼法对案件审判管辖制度的完善。刑事诉讼法案件审判管辖与刑法的“虚拟空间”刑事管辖权是紧密联系的,前者解决的是具体案件的审判管辖问题,后者解决的是实体管辖问题。具体方案是:在上述“国际公约”的基础上,首先由国际刑警组织解决案件侦查期间的协调问题,以保证危害国际互联网和利用国际互联网犯罪侦查、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按照国际社会双边或多边达成的解决该类犯罪刑事管辖冲突的“公约”或“协议”来具体协调和办理。至于国内刑事审判上的管辖冲突则由国内法予以明确规定来协调,或制定协调地域审判管辖的基本原则,或增设专门法院进行管辖,或设立专门法庭予以审理。

(三)关于刑法总则中增设“以计算机为工具犯罪定罪量刑原则”的建议。鉴于刑法第287条的规定和“以计算机为工具犯罪”侵犯客体的复杂性及其危害的严重性,建议应适当降低对该方面犯罪的定罪与量刑标准,且考虑到其既不归属“危害计算机及其网络罪”的范围,又要使用“原罪名”的实际情况,本着立法简捷明了,又便于操作的原则,故应在刑法总则中补充有关方面的规定为妥。

(四)关于刑法分则中“计算机犯罪”具体罪名,罪状的增设、修改与完善。首先建议增设如下危害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几个新罪名:(1)盗窃计算机及其网络的信息资源罪。该罪是指违反刑法规定,采用秘密窃取的手段将计算机及其网络的信息资源非法占有的行为。(2)窃用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罪。该罪是指违反刑法规定,秘密窃用他人计算机、网络终端设备及帐号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窃取、复制、破译他人计算机帐号情节严重的行为。其次建议修改与“计算机犯罪”有关的几个罪名:(1)对“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修改。刑法第285条规定了“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将犯罪对象的范围只限定在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和尖端科学技术。实践证明,这一范围限定的太狭窄了,如金融、保险、医疗、交通、航运等重要领域均未规定在该罪所保护的范围之内,事实上这些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被侵入后,无论对国家还是对社会危害都是极大的。故建议将这些领域扩充到“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管辖范围内。(2)对“侵犯著作权罪”的修改。我国刑法第271条规定了“侵犯著作权罪”:“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处三年以下有期徒……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由于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与应用,使该规定在司法适用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依此规定在计算机及网络上只要不“以营利为目的”,复制、拷贝多少都不构成犯罪;二是只要不“发行”也不构成犯罪。由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达,复制、拷贝计算机软件就成为一件极容易的事情,因此再将计算机软件与其他普通著作权载体混在一起,显然已不合适宜,故此建议将“计算机软件”从该条文中删去,将其列入前文“盗窃计算机及其网络的信息资源罪”的立法建议中。

(五)关于刑罚体系中增设有关“计算机犯罪”“资格刑”的建议。从理论上来讲,资格刑主要包括公职权、亲权和职业权的剥夺。我国刑罚体系中只规定了部分公职权的资格刑,如政治权利中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而亲权和职业权等资格刑基本无规定。“计算机犯罪”是一种高技术的职业犯罪,相应来说,如果设置或规定一些剥夺其从事计算机行业的职业资格,将会对遏制和预防犯罪(包括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起到十分突出的作用。具体设置原则和内容可以包括:(1)明确规定剥夺其从事计算机职业资格的条件;(2)相应规定撤销资格刑或恢复资格刑的条件,如为鼓励一些人悔过自新或为社会作贡献,可规定有重大科技发明、重大立功表现的可撤销对其资格刑的判处;(3)具体规定资格刑的等级、期限,如可规定终身资格刑、10年资格刑、5年资格刑等,以区别不同情况和对象,也利于资格刑的具体操作与执行;(4)建立资格刑执行的监督管理机制等。

五、健全有关“计算机犯罪”侦查与证据的专项制度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来的整个刑事犯罪有被“计算机犯罪”笼罩或吞没的危险。鉴于目前的现实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变革或建立健全适应信息技术革命时代要求的“计算机犯罪”侦查制度和刑事证据制度迫在眉捷。这里分别从两个方面来讨论:

(一)“计算机犯罪”侦查制度的完善。主要表现在:(1)侦查与犯罪防控的一体化建设。由于“计算机犯罪”的特殊性,侦查与犯罪防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尽管人们在“计算机犯罪”防控方面采取了身份认证、加密与数字签名等制度,但黑客们照样长驱直入,经常在网上进行破坏和捣乱。故此人们就渴望能够帮助侦查机关查找网上犯罪人踪迹新技术的出现,若能如此,一则可在其犯罪后侦查或追捕到罪犯,二则对他人再犯也是一种巨大的威慑或震慑。(2)侦查权的扩大。由于计算机技术的特殊性,加之“计算机犯罪”人高超的技术和专业知识,他们不仅可以将非法资料(包括图片)很隐蔽地隐藏在因特网的连接系统中,或一个很难被人发现的合法文件、图片画面里,甚至能够通过操作系统将其隐藏在他人的计算机里。所以按照传统的侦查制度规定,侦查权只能用于那些有犯罪嫌疑的地点或人员,这就无法完成对这种隐藏在合法人计算机里犯罪线索的侦查与调查。故此,侦查“计算机犯罪”案件,重新架构侦查制度与扩大侦查权的使用范围已成为一件不可回避的问题。(3)研制和建立对网络操作违规人员的纠察制度。这就如同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设置了“检查站”或交通警,对计算机网络操作中的违规者及时纠察,直至强行取消其网络运行的资格。(4)建立“计算机犯罪”侦查的专门研究机构和特别侦查部门。对全面提高侦查“计算机犯罪”的工作能力与效力,压住其迅猛发展和数量猛增的犯罪势头。(5)建立“网络服务供应商”提供相关资料数据的责任制度。如可要求在一定时期内保存用户的往来电子邮件或其它记录,以向警方提供或方便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还要注意把握“计算机犯罪侦查”的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建立计算机安全性的计量标准,即保持一个完整而全面的计算机审计记录;二是最大限度地保存计算机的自动记录,以供备查或作为证据使用。

(二)“计算机犯罪”证据制度的完善。主要表现在:(1)刑事证据范围的扩大。我国刑事诉讼法目前规定的刑事证据有7种,尽管其中也包含有“视听资料”一项,但其主要是指录音资料和录像资料,因为这些均是直观性较强的证据,对司法人员来讲也容易鉴别。从理论上讲,计算机储存的资料应当视为视听资料,只是这些资料技术性强,尤其是非专业人员一时还难于鉴别,因此很难得到法庭的承认。正如有些外国专家指出的那样:“不仅在英国,而且在整个欧洲和美国,即使是起诉最小的诈骗案,与计算机相关的证据也很难得到承认。”[12]因此针对“计算机犯罪”对刑事证据制度的挑战,需要扩大刑事证据的范围,如电磁记录、软件信息、硬盘信息、计算机自动记录信息等,均可作为“计算机犯罪”的证据使用。(2)收集“计算机犯罪”证据特定程序的制定。由于“计算机犯罪”证据具有容易被修改性,故在收集证据程序上要对其作出特殊的规定。(3)建立“计算机犯罪”证据鉴别规则和专家认定制度。由于“计算机犯罪”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证据的鉴别、认定需要很高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另外,对证据的鉴别认定必须由计算机方面的专家来进行,甚至建立严格的“计算机犯罪”证据专家认定制度,以保证其证据的真实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孙铁成:《计算机网络的法律问题》,《法学前沿》1999年第3期。

[2]参见刘广三、杨厚端:《计算机网络与犯罪》,《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2期。

[3](美)尼葛洛庞帝著,胡冰、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278页。

[4]所谓“拟制领土”是为了从法律上解决管辖权问题而产生的一种假设,因而只是法律上的拟制,而不是真正的领土。如船舶、飞机、国际列车和驻外使领馆等,故也有人将船舶、飞机等称之为“浮动领土”。

[5]参见屈学武:《因特网上的犯罪及其遏制》,《法学研究》2000年第4期。

[6]尼尔·巴雷特著,郝海洋译:《数字化犯罪》,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7页。

[7]冯涛:《计算机犯罪的法律问题探讨》,《江西法学》,1990年第4期。

[8]赵廷光等著:《计算机犯罪的定罪与量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1页。

[9]赵廷光等著:《计算机犯罪的定罪与量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76页至428页。

[10][12][英]尼尔·巴雷特著,郝海洋译:《数字化犯罪》,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序言”第2页。

[11]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卷首语”。

篇3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对策

前言:计算机网络监管人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监管力度,不断学习新的技术,以应对新的网络安全问题,为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而不断努力。

1 目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及其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分析

计算机网络其本质是指利用有线或无线信号传输把处于不同地区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设备进行有效地关联,使其成为一个完整运行的信息流通网络。其网络安全一般包括整个系统网络中所关联到的计算机软硬件以及交换传输数据的安全性,防范来自网络外部诸多因素的恶意破坏以及由于网络用户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信息泄漏等事件的发生,从而保护网络通信的安全性、持续性、可靠性和可控性。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概况起来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1 计算机网络自身存在的缺陷及漏洞等问题

目前,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其中来自计算机网络自身存在的缺陷及漏洞称为造成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首要因素。首先,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导致网络系统缺乏一定的安全机制,网络信息安全存在隐患和漏洞;其次,网络运行稳定性及规范性有待提高,系统配置不当及不规范也容易造成一些系统缺陷和漏洞的产生;最后,网络信息存储介质的缺陷和互联网通信的随意性致使不法用户很容易通过一些非正常渠道窃取机密信息或对信息资料进行恶意破坏。故计算机网络和系统自身的缺陷不容忽视,否则小小的漏洞可能造成及其严重不良后果。

1.2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存在漏洞,造成网络信息资料的泄漏和恶意黑客的入侵,网络安全管理意识不够,管理方式不够合理等对网络安全都有很大的影响;

(2)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企业及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很多潜在的网络安全隐患严重影响着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同时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监管评估体系,避免网络安全遭受到恶意破环。

1.3 计算机网络内部用户及外部因素等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内部用户造成的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是用户的不当上网行为,包括某些人为失误所造成的网络系统故障和数据的损坏,网络内部用户设置的不合理和网络配置不当及内部管理制定的有待完善,都会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造成的一定的隐患。同时,来自计算机网络外部的诸多因素的影响也应引起管理人员的重视,比如计算机病毒、非法用户的链接、黑客的恶意攻击和网络安全防范技术的滞后性等是需要关注的方面,这些都会影响甚至限制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

2 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对策与措施探讨

2.1 加强网络安全建设,营造安全网络环境

针对当下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为了保证网络系统的正常、有序、安全运行,必须构建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以便于广大正常网络用户连接网络进行购物、通信、交友等一些生活行为,这就需要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工作。安全网络环境的营造需要对网络系统进行定期维护,查找网络缺陷和系统漏洞,及时有效地更新系统补丁并选用合适的查毒、杀毒、扫描软件对于网络环境进行一定地监控,并对电脑系统进行定期的病毒查杀。同时,对于网络系统数据进行安全加密,采用各种安全保障措施保证系统数据的完整性,降低恶意攻击对系统数据的损害,还要利用网络密钥来加固信息便于提高信息数据和网络的安全性,营造相对安全、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2.2 强化网络安全教育和管理,加大网络安全监管力度

应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国家在高度重视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的同时需要大力普及计算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广大网络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为了解决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降低其对国家网络发展的不利影响,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网络安全政策法规,强化公民的网络安全教育并对网络运营和管理人员进行适当的教育,提高其管理方式和手段。与此同时,加大网络安全监管力度,严厉制止并打击恶意破环网络安全的行为,建立严格的网络安全策略以及严密的网络安全制度体系,动态地检测和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

2.3 提高网络用户操作技能,防范外部因素攻击破坏

提高网络用户的操作技能和规范其日常网络行为,可以有效降低当下日益严重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对网络用户的伤害,首先是加强网络用户的入侵检测及防御技术,控制网络用户的访问和有效地身份识别,开启网络防火墙功能并安装最新版本的病毒防护和查杀软件,提高用户自身的上网技巧;其次注重防范外部因素的恶意攻击和破坏,访问和下载健康、安全、文明的网页信息资料,对网上的信息和资料进行必要的检测和病毒查杀,对计算机本地重要数据进行及时备份并停止有关文件的共享,多措施应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产生。

2.4 提高网络监管人员的素质水平,制定相关法规

现代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软件设计人员的技术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学习提高,以期跟上时代的步伐。应加大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监管人员的培训力度,使他们的工作素养及能力不断提高,同时提升他们自身的素质水平,正确定位自己的工作。对计算机用户加强网络安全防范对策的宣传,在不断加强网络管理的同时,提升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除此之外,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管理,尽快研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管理制度,制定相关法律对恶意破坏网络安全的违法犯罪人员进行严厉的惩罚,以建立一个安全、和谐的计算机网络环境。

2.5 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

2.5.1 数据加密技术

由于现在黑客对计算机网络的攻击越来越猖獗,应注重对机密文件的加密处理,严防信息被黑客盗取。加密技术是网络安全技术的基石。加密技术要求只有在指定的用户和网络下,才能接触密码而获得原来的数据,这就需要给数据发送方和接收方一些特殊的信息用于加密或者解密,这种特殊的信息即秘钥。秘钥是从大量的随机数中选取的。一般秘钥设定后,除用户自己之外,其他方很难获知。由于现在黑客技术在不断的升级,所以用户应加强对于数据保护的意识,在设置秘钥时应越复杂越好,以防被黑客及他人轻易的破解。

2.5.2 建立漏洞扫描系统

由于现在很多计算机系统存在漏洞,这对于计算机安全来说是一种隐患,为了及时的发现计算机中的漏洞,应安装漏洞扫描系统,随时对计算机进行扫描。一旦发现系统中存在漏洞应立即提示用户进行修补,以防止计算机漏洞带来更多的问题。对于漏洞扫描系统应及时的进行更新,以提高扫描系统的识别、评估等功能,不定时的扫描,更新下载补丁对漏洞进行修补,可以大大减少在计算机网络中漏洞的出现。

3 结束

语综上所述,在当今错综复杂的网络环境下,我们必须高度关注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以防范黑客或者病毒等外部因素的攻击与破坏行为,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加大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监管力度,努力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建设,积极营造一种安全、稳定的计算机网络环境,进一步确保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

[1]许桢.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

篇4

关键词:独立学院 在外租房 调查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5-179-02

高等独立学院教育是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殊教育类型,独立学院学生大都在本科第三批录取,分数线和第一、二批相比较是较低的,因此高等独立学院的学生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一般家庭经济条件好,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新理念,综合素质较全面;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偏向于实惠型,关注生活、但更关注生存;在一些重大的是非问题上,仍存在有不清楚和模糊认识;部分学生自身优越性很强,缺乏集体主义思想和集体荣誉感,责任意识淡薄,纪律观念、与他人合作意识较差;另外,独立学院学生学习自律性差,谈恋爱者多且时间早;独立学院学生的自主意识很强,他们认为自己在校学习是一种消费行为,因此对学校的生活条件、学习条件也有更高的要求。基于以上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使得他们在外租房的可能性更大。同时,也给我们独立学院的公寓精神文明建设增加了管理上的难度。

1 独立学院学生在外租房现状及原因分析

(1)独立学院学生家庭条件好,不满住宿条件。因为扩招,独立学院学生人数逐年上升,原有的学生宿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递增的需要,以致目前学生的入住由4人一间的公寓逐渐变成8-10人一间的宿舍,这些宿舍相对于公寓而言,条件较差,无私人卫生间,都是一层才有一个公用厕所,柜子少,东西多,家长不忍心,学生不愿意,给入住学生造成了许多不便,成为推动学生校外租房的无形。

(2)独立学院的人性化管理,以服务学生为先导,同意学生在入校后的军训期或者入读一年后,如果有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可以申请换专业。专业的调动,造成了混合寝室的急剧增多,不同专业的同学在学习兴趣、课后作业、学习时间、上课时间方面存在明显不同,大家相互之间缺乏共同语言,同学关系由此变得淡漠,相对无语,导致外出租房。

(3)独立学院学生个性很强,自我意识重,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的积极性很高,外出兼职、打工甚至自主开店、创业的学生不在少数。独立学院学生大多学习兴趣不浓,独立学院师资力量的紧张,无法及时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加上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很多学生转而想自主创业,尽快投入社会赚钱打工,认为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比学历还重要。因此,这些经商、工作的学生需要很大程度上的行为自由,但大学校园游严格的住宿干礼规定和作息时间,于是校外租房就成了很自然的选择。

(4)近年来独立学院大规模的兴建土木和建设规划,使得学校周围的居住户面临拆迁,学院为了顺利完成拆迁任务,以极其优惠的以房换房的条件与之交换,有的拆迁户很有可能就分到了几套新的住房,通过出租房屋来,正好学生们又有这种需求,因此,学生外出租房屡禁不止。另外,这些出租户为了赚钱,对学生租房从不劝阻,不但如此,还能给学生提供许多在学校寝室都得不到的服务:如供应热水、提供麻将桌、送饭送菜等,造成学生们在外租房乐不思蜀。

(5)据调查,独立学院学生谈恋爱的现象普遍存在,但是学院对男女生住宿有明确规定,不得留宿异性,因此,很多男女学生恋人外出租房。

2 独立学院学生在外租房的影响和危害

(1)严重影响独立学院公寓精神文明建设,管理难度加大。 伴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新形势的发展变化,新旧体制的变更和交替,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给高校的公寓和宿舍文化的管理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冲击和影响。公寓宿舍是独立学院最基层的组织单元,它对学院的稳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外租房的学生很多深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思想观念自由散漫,或消极低迷,一定程度上污染了宿舍的精神环境,给其他在校的同学带了不好的示范作用,以至于很多同学纷纷效仿,学院的不稳定因素大大增强。

(2)事故出现频率大大增加。高校周边社区居民利用空余自住房出租房屋,针对大学生租房需求修建或临时搭建出租屋,这些出租屋的内部硬件设施和外部安全、卫生环境状况良莠不齐。出租屋固有的安全隐患使很多刑事案件更加严重,由于人员构成复杂,出租屋管理存在漏洞,打架斗殴、盗窃、抢劫、性骚扰、制假、甚至利用出租屋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等案件都频频发生。更多的出租户仅从个人利益出发,在进行日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对威胁学生安全、健康的因素往往毫不顾及,对违法犯罪现象持放任态度甚至直接参与,这也为高校周边的安全埋下了严重的隐患,导致事故出现率大大增加,敲响了“稳定压倒一切”的警钟。

(3)导致学生性格、团队精神的逐渐缺失。高校学生宿舍是大学生们相处最多的空间,是他们思想碰撞、情绪交流的场所,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然而,大学生对于校外租房基本上是持支持态度的,因为从某种层面上来说,给他们的精心学习、寻求独立与自由等带来了不少的便利。但是,长期在外租房,同学们之间往往不能够很好地疏导沟通,有问题也不能够及时地商榷解决,问题积少成多,积小成大,由于缺乏团队意识,通常把自己陷入“死胡同”的境界而郁郁寡欢,导致学生性格的自闭。

3 解决独立学院学生在外租房问题的对策思考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通学生的思想工作。强化大学生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各种活动对他们进行行为习惯的教育,转变观念,澄清他们的各种模糊或错误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让学生意识到大学是集体生活的地方,从全新的高度认识到自己是来大学学习的,锻炼的,而非来享受生活的。另外,独立学院应建立学院网站,根据“趋利避害”的精神和“充分利用,积极建设,加强管理”的原则,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信息占领网络阵地,把握网络的主动权,占领网络的制高点,并充分利用网络跟学生们进行互动交流,建设一批融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受学生欢迎的校园网站,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自动摈弃网络上许多不良信息和错误价值观念,促进健康网络文化在校园的流行,从而使同学们真正的回归学校、回归班级、回归寝室。

(2)对学校周边的校容校貌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与整顿,规范拆迁户的出租行为。对租房者,必须检查其相关证件并登记在册,核实是否具备学院批准的《外出租房登记表》。对外租赁房屋的业主应当具有相关部门颁发的租赁许可证,才可以向外租房。如果只是为了牟取暴利而向大学生出租房屋,可以追究其责任,并进行相应的处罚。

(3)加大对在外租房学生的惩戒力度,对恶意租房并引发了安全事故的同学严厉处罚。做到这一点需要辅导员老师带领学生干部们加大对学生寝室晚归的检查力度。安排男、女生干部分别对男生、女生寝室进行检查,对没在的同学或晚归的同学进行登记,并要求同寝室的同学签名确认,当天晚上即把查寝结果反馈给辅导员老师。天天查,天天督促,天天询问,让学生意识到住寝室的重要性,并试图通过一次不在警告、两次不在严重警告、三次不在记过的处分措施来约束他们的行为,让他们感受到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严重性,并使其自觉地搬回寝室。

(4)学院可以联合警察、治安等部门,对学校周边的出租经营户进行全面地、不通知地突击检查和地毯式搜索,对每一间出租房的租赁者进行身份确认和检查,以防那些在学校寝室和外面有两套“装备”的“漏网之鱼”们。如发现非法经营者,坚决予以取缔,并将高校出租房纳入地方、社区治安管理等渠道来加强安全防范与卫生治理。另外,学校还可以联合当地的社区对那些由于特殊原因仍在外租房的学生实行社区化管理。把学生纳入到社区的居民当中,联手社区一同举办相关校园活动,邀请他们的积极加入。这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同时也能拉进他们和学校的距离,更重要的是减轻了学校的管理难度,对他们在外的表现和生存状态也会有详细的了解。

(5)加强学生的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坡有言:“惟教之不改,而后诛之。”诛,指重罚,可见首先需要通过教育、劝说来引导,如屡教不改,才给予惩罚,学生也相应地能感受到人文关怀。新形势下大学生首先还是受教育者,对于那些在外租房的同学,必须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以教育为主的原则,更充分的倾听他们的意见和看法,以广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认同程度为前提,充分反映他们的意见和愿望,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进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德智体各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最终寓教育于管理之中。

(6)加大对学生的安全意识与防范能力的教育。大学生处于心理断乳的关键时期,他们走入大学后,觉得自己已经成人,想彻底切断与父母、家庭在心理上的联系“脐带”,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建立自己独立的内心世界,成为独立的个体,导致他们基本安全意识的缺乏以及对外界防范能力的降低。但是,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是他们在学校学习的基础和前提。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使他们每时每刻都要有安全第一的观念,防范于未然。因此,针对大学生在外租房,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并且要以“生命教育”为前提和指导,深入洞察学生发展动态,触动学生内心,扫除学生心里的安全隐患死角,全面提升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参考文献:

[1] 胡建军.关于大学生“日租房”想象的调查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6):41-44.

[2] 周国安.大学生校外租房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4):95-97.

[3] 叶玉清.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在因素和机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535-537.

[4] 叶少宝.大学生外宿现象及其对策探讨[J].职业圈,2007,(21).

[5] 邓俊涛,刘彬.大学生校外租房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07,(32).

篇5

关键词:诚信;网络诚信;商业诚信

中图分类号:D690.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2

一、诚信的本质

诚信就是一个诚实,一个信任。是一根线两边连,商家和买家相互信任就是实质。诚信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一种有利于人们相互利益的重要基石,着实来说,必须要有一定的道德条件为基础。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诚信以一种朴实而易见的形态融入到社会中去,必须将诚信这种道德意识,逐渐让人们让社会群众知道它是这个社会所共有的支持的品质和心理规范。诚信完成了对个人角色的认识,就算不了解不认识只有拥有诚信,彼此之间就不再拥有隔阂,因为诚信它能帮助相互双方在这个虚拟的社会中不再顾忌伤害的存在。它是一种比意识道德更为具体,更为系统的规范。当诚信一旦在商客之间流转,客体关系的互动中形成了有利于自己和他人和社会的大好局面时,就是说明诚信已经成为一种被社会认可的,作用于人的行为规范。在当今网络社会中,诚信的存在无非就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气,没有空气人们就容易生病,容易发生不能正常生活的力气,网络中没有了诚信,网络的存在就是对社会的唯一的危害。所以,诚信是人们生活在这个社会的唯一动力。

二、诚信的意义

(一)诚信是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的重要基石

诚信是市场进行交易的唯一依据。只有相互之间拥有诚实信任,才可以建立完美的和谐的法制社会。然而市场是进行交易的场所,它遵循法制制度的管束,再混乱的市场也拥有着自己的制度。它不仅需要一系列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同时还需要诚信的维护,只有制度没有诚信的市场将是一片混乱的菜市场,人们不再信任任何人任何商品,同时也是一个冠名堂皇的欺骗场所。市场秩序就会陷入混乱之中。

(二)诚信是建立和维持正常社会秩序的重要保证

一个社会想要正常的运转是需要很多东西的,诚信就是必不可少的,不论是在日常的生活之中,还是网络的虚拟生活之中。社会中拥有诚信,生活中人们之间才会拥有信任,才能建立起相互的友谊。要维系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转,就需要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不同的群体,阶层和个人构成了社会的基本框架。她们之间的诚信是否同时也制约着社会的发展?严惩当前社会中依然严重的各类失信行为,化解由此产生的诸多社会冲突,我们仍然要加快社会诚信建设,充分发挥诚信的整合作用。建立一个安全的,信任的生活环境。

(三)诚信是维护国家政权稳定和确保政府行政的重要支柱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已成为商务活动的心模式,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商务活动。自然而然诚信也是国家政权的支柱。国家政权是建立在民众支持的基础上的。要获得民众的支持,就要让大众拥有一个自己满意的生活环境,只有这样,人们才会维护自己的国家,自己国家的政权。这就是从另一个侧面证明,诚信对于国家政权的稳定和政府行政起到的重要作用。

三、网络上产生诚信问题的原因

当今网络虚拟的社会中,网络诈骗、商品到货后质量不好、假冒商品、盗版商品等一系列问题屡屡出现。预防网络诈骗、提高消费者收益、提高网络诚信。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同时也需要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网络生存的虚拟性为诚信缺失行为提供了场所。在这样的空间里,人们不必以自己的真实面目出现,这样容易使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出现偏差,使他们做出在现实生活中不敢也不可能做的事情。人们可以扮演各种角色也不用担心自己的真实面目被揭穿。因此,虚拟的网络生活让各个社会的人士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而真实的人一旦进入这个世界就或多或少地显示了人性的阴暗面。道德底线也就不复存在了。网络变成一个大字典的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各种不良信息与欺骗手段充斥其中。

四、网络社会中的诚信

网络的越来越普及,其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如何建立一个安全的,便捷的网络生活环境,对信息提供足够的保护,已经成为商家和客户之间都十分关心的话题。在当前网络社会中存在的诚信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网络社会中的个人信息安全的隐私保护

关于互联网曾有过这样一句有趣味的话: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句话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通过网络进行交易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而网络正好是利用互联网来进行不见面的交易。网络上的生意交易给用户无穷商机的同时也会给用户带来风险。

其次,在当前的网络社会交往中,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中的隐私侵权问题不断出现,个人隐私不再简单的只是一种对他人无害的信息,而成为各种媒体,企业可以利用的资源。信息时代的个人隐私具有了“价值”的特点,使一部分人通过利用别人的隐私牟取利益,从而出现的网络安全的的诚信法则。

(二)信息欺诈与信用危机

网上交易罪容易出现的买家与商家的假报信息,信息的欺骗就是不诚信的表现。网上交易就靠一个真字,相互之间的不真诚就是犯罪的起源。信息欺诈是网络欺诈行为中,网络诚信缺失最为严重的表现。假信息的出现自然引起相互之间的信用危机,在传统的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是面对面的,因此很容易建立相互的信任关系,并能够保证交易的过程的安全。但是在网络社会中,人们的交易有可能是远隔千山万水的,因而建立交易参与各方的安全性和信任关系相当困难。一旦遭遇黑客的袭击就可能给消费者,商家中的任何一方带来损失。

五、网络社会下的商业诚信

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发展,给全球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就在这时,不断涌现的企业也逐渐步入网络交易的社会之中。企业如果不恪守诚信,就会萌发以次充好。价格欺诈、商业犯罪、售后服务一纸空文等机会主义动机。一个以次充好、大搞价格欺诈的企业是不可能有可信竞争力可言的。

(一)诚信是树立企业品牌的基础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它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恪守商业诚信。诚信使企业行为就会一切从消费者利益出发。从大众利用出发,是建立企业品牌的基础。

(二)诚信是提升顾客忠诚度的基本手段

现代商业社会的广告无处不在,不断推陈出新的广告设计和广告词席卷了世界的所有角落,在商品的选择上,消费者所面临的诱惑与日俱增。如果企业不以诚信为基础,培养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消费忠诚度,培养消费者忠诚度的根本措施就是恪守商业诚信。诚信经营才是长期获益的基础和核心。

(三)企业失信行为信息的传播日益加剧

信息网络的扩大,企业诚信行为影响的群体范围,商业失信行为影响的群体范围可能不会很大。但是商业失信的信息就将会不断扩大,利益不会涉及的人群都将会知道企业的失信,商业失信行为影响的潜在群体范围并不大。信息手段的落使得商业失信行为的信息在群体间的传递不会呈现出指数增长的态势。

六、网络诚信问题的对策

加大网络道德教育力度,培养网民自律精神。加强网络信息制度建设,为治理网络失信行为提供制度保障。大力发展网络安全技术,为治理网络失信行为提供技术支撑。积极营造诚信社会氛围,为治理网络失信行为创造有利环境。

七、结论

预防网络诈骗、提高消费者收益、提高网络诚信。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同时也需要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加强信用立法、建立完善的信用发展体系,保护网上的知识产权。需加强互联网站对信息的管理,严厉打击网络制造和传播不良的信息、虚假信息的行为。

加强网络建设,提高网络诚信。商家和有关部门及个人的努力,一起建设网络诚信。

网络生活相对于传统生活更需要人们遵守诚信,良好的诚信意识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能够培养出来,这就需要社会各方面的诚信支持,为网络生活诚信健康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建秋.会计诚信解读:基于契约理论的分析[J].2005.

[2]探索教育.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及教育论文[M].2009.

[3]王陶靖.网络购物诚信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2013.

[4]晁婧.网络社会中诚信问题研究[J].2012.

篇6

关键词:网络银行;信用;策略;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金融信息化建设,银行业的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带来网络银行的飞速发展。从1997年招商银行的“一卡通”开通了网上业务,从此拉开了国内网上银行的序幕,到目前已经有20多家银行的2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网址和主页,其中开展实质性网上银行业务的分支机构达50余家,客户数量达40万,远远超过了电话银行和手机银行。但由于银行是个特殊的行业,传统银行的信用是与生俱来的,可是网络银行的信用度却远远低于传统银行,所以有必要采取各种措施建立网络银行的信用机制,有了完善的信用机制,才能建立顾客对银行的忠诚度。本文在分析目前网络银行存在的信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银行建立信用机制的策略。

二、网络银行信用问题原因分析

从表面上看,网络银行的信用问题出现在银行自身和客户身上,但问题的根源却在市场环境的不完善和法律框架的不健全,市场环境的不完善使信息资源不能共享,法律框架的不健全使得网上银行业务无法可依,客户和银行的交易不是建立在法律框架内。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客户的不满意,使顾客忠诚度降低。所以,提高网络银行的信用是提升顾客忠诚度的关键所在。具体来讲,我国网络银行的信用机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正规专门的监管机构和配套完整的法律规范。目前,我国对网络银行的监管工作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仅停留在审批环节,监管部门大多是银行自身,银行各自管理的现象十分突出,各银行自己出台了很多监管办法和措施,在监管过程中存在许多漏洞,银行往往承担监管责任,不承担失职责任,导致许多违法犯罪的活动都出现在网络银行中。因此,有必要在完善现有监管法规的基础上,制定网上银行业务的监管条例,从而降低网上银行的经营风险和客户的交易风险。

(二)缺乏支撑网上支付运行的信用机制和完善的市场环境。我国的信用体系发育程度低,许多企业不愿采取客户提出的信用结算交易方式,而是向现金交易、以货易货等更原始的方式退化发展。首先,互联网具有充分开放、管理松散和不设防护等特点,网上交易、支付的双方互不见面,交易的真实性不容易考察和验证,对社会信用的高要求迫使我国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以支持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其次,在网络经济中,获取信息的速度和对信息的优化配置将成为银行信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商业银行网上支付系统各自为政,企业及个人客户资信零散不全,有关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其整体优势没有显现出来;第三,海关、税务、交通等与电子支付相关部门的网络化水平未能与银行网络化配套,制约了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

(三)缺乏高效的支撑技术和管理水平。由于网络具有交叉性、纵深性、迅速性等特点,使得网络银行成为网络黑客经常光顾的对象,虽然计算机专家在网络银行的安全问题上下足了功夫,采取了多种措施,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黑客还是使专家们头疼不已。还有银行内部管理存在漏洞,客户的资金存在安全隐患,现有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很容易泄漏客户的信息,使客户容易产生损失。现有银行的技术手段比较单一,人员素质也跟不上网络银行的发展变化,不少银行不了解网络银行的发展和现状,对网上银行业务使用的硬件、软件产品,认证、加密、安全传输技术、信息包格式、用户接口标准等都不高效,使得网络银行的技术支撑处于发展中的阶段,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三、网络银行信用问题应对策略

完善银行信用机制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网络银行发展现状,应着力构建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形成我国自己的网络银行管理模式,当然也要根据我国网络银行的复杂局面,对症下药,解决当前的具体问题。

(一)逐步建立功能监管型监管体制,明确我国网上银行的监管框架。随着网上银行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技术与金融制度的重新整合,金融机构所创新的金融产品的界限日益模糊。因此,从传统的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过渡成为了必然的趋势,这就需要从制定管理条例、界定网上银行的概念和范围、交易行为的基本规范、一般的风险管理和站点管理、客户保护措施等方面来建设;及时指引公告,加强网上银行业务的指导;及时进行风险警示,对于监管部门认为有可能扩展的风险因素用警示的方式向网上银行传达必要的信息;促进监管手段现代化,等等。

(二)加快网上银行立法,完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完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明确交易各方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200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赋予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并明确了电子认证服务的市场准入制度。目前,人民银行已经实施《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以此规范和引导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健康发展、防范银行业务经营风险、保护银行客户的合法权益。今后,立法机关要密切关注网上银行的最新发展和科技创新以及其对金融业和监管造成的影响,集中力量研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比如数字签名法、加密法、电子证据法等。

(三)培养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诚信消费习惯。在现阶段进行电子商务活动时,培养人们的诚实守信意识和成熟的诚信消费习惯成为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诚信消费也是在人们诚实守信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消费者和企业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习惯于使用电子信用支付手段,如电子信用卡或电子汇款方式支付货款,电子商务的进程会大大加速。然而,由于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观念的差别,中国大多数人还不会在短期内将使用电子信用支付手段购买商品的行为演变成习惯。因此,需要积极稳妥地引导消费者采用先进的诚信消费手段。如果更多人接受了这种电子信用支付模式,就会逐渐将这种消费行为演化为习惯,而这种习惯会大大提高人们的诚信意识,会推进电子商务诚信机制的日益完善。

四、结论

本文强调了信用在网络银行电子商务中的重要性,以及有了信用的保障带来顾客的满意以产生顾客忠诚度。忠诚度在电子商务中亦是如此,对于网络银行更是重中之重。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网上信用保证制度,电子商务可能成为某些不法之徒手中的欺诈工具。正是网络这个虚拟世界缺乏诚信,使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

根据经济理论的预见,我们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第一,一些足够稳定的制度基础(主要在“机构保证”、“方便条件”和“情形常态”方面下功夫);第二,积极地探索新的制度基础(如网络社区、信誉市场和信用管理系统的建立);第三,有效的交易设施和信息传递系统;第四,规范的政府行为和更开放的竞争政策。

总之,银行电子商务的信用问题是网络银行成功运行的基石,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人们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特别是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建立还有许多理论、技术、政策等多方面问题等待解决,还有许多实际工作要开展,进而推动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马怀玉,杨凌云.银行业电子商务应用探讨[J].企业经济,2005.5.

[2]瞿燕萍.电子商务诚信问题及其策略[J].企业文化,2006.8.

篇7

关键词:体育保险;欺诈;防范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6-0042-03

Abstract:Sports insurance cheating is insures the consumer good faith flaw one kind of manifestation. Along with domestic sports insurance industry development, sports insurance cheating also following and to serious tendency development. Through using the method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 and logic analysis, in the analysis limits sports insurance cheating definition, the characteristic and in the type foundation, proposed the concrete guard sports insurance cheating three methods: namely sports insurance cheating survey analytic method, recognition technology analytic method and sports insurance cheating guard law.

Key words: sports insurance; cheating; guard method

体育保险欺诈是保险消费者诚信缺失的一种表现形式。体育保险欺诈产生的历史悠久,几乎与体育保险产品同时诞生,但目前我国却很少有人对体育保险欺诈及其防范对策进行专门性研究,对于体育保险欺诈犯罪问题及其防范对策展开深入研究,无疑将对我国体育保险业的建设和发展有所帮助。筹备和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带来近3000亿元人民币的保险需求,由此产生的保险费将达3亿元人民币,其中奥运会举办期间,将有近2亿元人民币的保费支出,当然,巨大的体育保险市场需求也必将伴有体育保险欺诈行为的出现。时至今日,积极面对“奥运”带来的保险商机,科学的化解体育保险欺诈犯罪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体育保险业非常关注的重要问题,因为体育保险欺诈不仅侵犯了保险人的权益,而且也是对社会财产和社会安全稳定的侵害,体育保险欺诈更使得体育保险作为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的效用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体育保险欺诈所带来的逆选择将慢慢摧毁整个体育保险业。

1 体育保险欺诈的定义

体育保险欺诈是指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以骗取体育保险金为目的,以虚构保险标的,编造体育保险事故或体育保险事故发生原因,夸大损失程度,故意制造体育保险事故等手段,致使保险人陷于错误认识而向其支付体育保险金的行为。严格意义上讲,体育保险业的欺诈行为有两种,因为保险当事人双方都可能构成欺诈:或者使承保人承保不应该承保的风险,或者使保险人付出不应付的赔偿。本文研究的体育保险欺诈仅限于后者,即投保方(投保人、被保险人和收益人)的索赔欺诈。在体育保险保费收入比例较大且索赔频率较高的险种中更容易发生欺诈。

2 体育保险欺诈的特征

2.1 体育保险欺诈具有合法隐蔽性

体育保险欺诈打着合法保险合同的幌子而制造假象,从中骗取赔偿金;保险人的经营对象遍及整个社会,难以对每个投保人都十分注意,体育保险诈骗在制造违法事件的时间上有选择性,只要在合同有效期内,随时都可以进行,所以它有极强的合法隐蔽性。由于体育保险欺诈者往往是保险契约一方当事人或关系人,与保险人之间存

在着合法的契约关系,体育保险欺诈行为往往被合法的保险合同所掩盖,难以引起社会公众和保险人的怀疑。从理论上讲,[JP+2]保险公司对骗赔应采取拒赔方式,但实际中,由于保险公司的核赔工作成本较高、障碍较多,所以大量查处骗赔案件存在一定困难,保险人不可能对每一个投保人进行详细调查;体育保险合同一般期限在一年期以上,由于期限较长,这为实施体育保险欺诈行为提供了比较充裕的准备时间;其次,体育保险欺诈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体育保险合同一般是以人的健康、生命或者物品价值为承保对象,保险理赔的根据是承保对象发生了保险事故。因此,为骗取体育保险金,不仅可能要侵犯保险人的合法权益,也是对整个社会财产的严重侵害,更主要的是对他人的人身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

2.2 体育保险欺诈主体多元化

体育保险欺诈以图谋诈骗为手段,以从保险公司的赔偿中得到钱财或其他利益为目的。因此,体育保险欺诈不仅涉及自然人,而且涉及法人(单位)。从当前的司法实践看,一些特大体育保险欺诈案往往由法人(单位)实施或参与实施。

2.3 社会危害的多重性

体育保险欺诈是一种故意而自愿的行为,是与法律相违背的。主要表现在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等进行体育保险欺诈时走“捷径”发横财。例如有的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企图通过参加体育保险,以支付体育保险费的较小代价,达到“一本万利”。还有的运动员利用购买高额的意外伤害医疗保险,与相关人员串通,骗取医疗。还有一些投保人在投保前或出保后,都不按照最大诚信原则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有的为了谋取巨额偿赏金甚至还制造人为事故,直接影响体育保险业的发展。体育保险欺诈不仅侵犯了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和整个社会的财产,破坏了国家的金融秩序,而且对他人的人身安全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又如,随着投连、万能、分红等人身保险新型产品的上市,一些心术不正的人也找到了“生财之道”,各种体育保险欺诈、骗赔案件日益增多,其手段和方式更加技术化和隐蔽化。最令人担忧的是在人身保险中,有的投保人、受益人为了谋取巨额保险金而不惜铤而走险,故意杀害被保险人,出现了一些欺诈体育保险公司的害群之马,而最终损害了体育保险业的信誉,影响了体育保险业的健康发展,给社会带来相当大的危害性。

2.4 诈骗数额巨大

与其他民事欺诈不同,体育保险领域内的诈骗往往以巨额保险金为行为指向。这在团伙作案、集团作案、跨国作案、法人(单位)作案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因而其危害性更为严重。

3 体育保险欺诈的类型

由于我国保险起步比较晚, 体育保险品种较少,体育保险欺诈类型主要以人身保险类型为主。

3.1 夸大损失

夸大损失是指体育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后,被保险人或者医务人员试图通过故意夸大人身伤害的程度,以得到更大的补偿。主要是通过被保险人制造伪证,虚报损失。被保险人制造的伪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关系,由有关单位为其出具假证明。如申请住院医疗险赔付时,申请人往往通过各种关系,在医院通过医生开虚假证明及虚假医疗费用单据,利用保险索赔搞医疗费“搭便车”行为;二是由被保险人自己擅自涂改有关单证,提高损失金额。

3.2 机会性欺诈

机会性欺诈是指在发生意外事故后,投保人才意识到通过伪造受伤或者将以前的事故编入此次事故索赔中等欺骗手段从保险公司获取利益。

3.3 计划性欺诈

计划性欺诈是指一种故意的犯罪行为,企图通过虚构的不存在的体育保险事故向保险公司进行索赔。机会性欺诈与夸大损失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事故发生是真,但有部分索赔所对应的损失要么是伪造的,要么与此次事故无关,而在夸大损失欺诈中事故所导致的损失是真没有虚假成分,但是在进行索赔时损失程度或者医治成本被夸大。机会性欺诈是一种后验意识,而计划性欺诈是一种先验意识。犯罪欺诈和不正当使用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犯罪行为要涉及到法律上诉最终由法院宣告有罪,而后者是一种民事违法行为但没有构成犯罪,一般由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协商解决。

3.4 张冠李戴式骗赔

主要采取移花接木,易名顶替方式。体育保险标的应该是唯一的、特定的,实践中有的欺诈者为了骗取保险赔偿金,虚报冒领,将损失“转化”为保险损失。例如有些运动员没有参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当其发生体育保险事故时,冒充参保人员进行索赔,以骗取体育保险金。

3.5 伪造投保和出险时间

保险人只对保险期限内,因保险事故所造成的体育保险标的损失,负赔偿责任,保险合同期限生效一般是合同签定后次日零时计算。因此,投保的时间和体育保险事故发生的时间十分重要,有的投保人或保险人为骗取体育保险金,往往伪造投保和出险时间。

4 体育保险欺诈的防范方法

目前我国对体育保险欺诈的防范方法主要采取体育保险欺诈的测量分析法、体育保险欺诈的识别技术分析法和体育保险欺诈的防范法。体育保险欺诈的测量分析法是要衡量和分析体育保险市场上的欺诈情况,而体育保险欺诈的识别技术分析法和防范法则是体育保险公司对待索赔欺诈的两种对策研究,前者主要是基于对索赔数据的统计分析产生能够有效识别欺诈索赔的应用策略;相应后者主要是体育保险契约的防范理论或者是体育保险公司资源重新配置问题,以及对最优审核策略的性质进行预测以制止体育保险索赔欺诈的发生。

4.1 体育保险欺诈的测量分析法

体育保险欺诈的测量分析法主要是计算体育保险市场上存在体育保险欺诈索赔的百分比,以此来反映体育保险市场上欺诈情况是否恶劣。测量分析体育保险欺诈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缺乏关于欺诈方式和范围领域的系统性信息。索赔人不会向保险人说出他们是如何向保险公司成功骗保的,而保险人也不愿意在反欺诈这方面示弱,甚至也不想和同行分享更多的反欺诈信息,因为这样可以显示他们自己的信息优势。这样的状态给测量分析体育保险欺诈索赔的发生频率和评估欺诈损失额带来很多困难。因此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以便能够更好地评估各种反欺诈技术方法的效用。

4.2 体育保险欺诈的识别技术分析法

体育保险欺诈的识别问题事实上即是索赔分类问题,因为可以将体育保险的索赔进行最简单的分类。体育保险欺诈索赔和合法索赔,寻找一种有效的体育保险索赔分类机制对保险人员来说,是识别体育保险欺诈最根本的方法。(1)数据的搜集。在用统计分析技术之前,体育保险公司的首要问题是搜集欺诈数据,数据的信息包括所发生的保险事故(涉及到车辆、时间、地点、证人、警察报告等信息)、索赔人(性别、年龄、失业情况和索赔的历史记录等)、索赔信息、运动员受伤情况和医疗情况。(2)选择体育保险欺诈指示因子。体育保险欺诈指示因子是指能够刻画体育保险欺诈特征的一些可测信息点,在分类模型中充当解释变量。不同的体育保险环境和不同的险种会有不同的欺诈指示因子,要将统计降维技术(如逐步回归、PRIDIT等方法)和专家意见相结合确定有效的体育保险欺诈指示因子,另外还要注意成本和信息得到的时差性。(3)利用统计方法建立模型。①将索赔数据进行聚类,以保证同质性,需要使用五指导性分类工具,当所给的样本没有分类时这一步很适合;②专家的评估。有经验的专家对索赔数据分为欺诈和合法两种。这里存在的问题是主观性比较大而且专家之间的观点还可能相悖,但优点是建模过程吸取了专家意见和历史经验;③对结果的监测。模型的稳定性检验:要检验模型预测的结果与①和②的结果在一个或多个样本上是否一致;模型的动态性检验:模型的实时调整以使模型的识别能力实时达到最优。事实上,所有能够识别奇异点的统计方法都可用来识别体育保险欺诈数据用到上述建模中。如数据挖掘、模糊集聚类、简单的回归模型。回归模型、probit模型、PRIDIT主成分分析、多元神经网络方法以及电子欺诈识别技术等。由体育保险欺诈识别系统而挽回的索赔额和发现的欺诈索赔数目是度量该系统的基本测度,而对观测到的体育保险欺诈索赔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可以提供体育保险市场欺诈的比例和存在的欺诈类型。但是完全自动的体育保险欺诈识别模型是不存在的,我们需要不断更新体育保险欺诈指示变量、随机审核和连续性的跟踪监测来保持体育保险欺诈识别系统的持续有效性。

4.3 体育保险欺诈的防范方法

追究体育保险欺诈的法律责任是一种对体育保险违法行为的事后处理,而体育保险欺诈的对策研究,则是一种事前的防范,两者的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体育保险欺诈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有社会原因,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原因,也有保险人自己的原因。因此,体育保险作骗犯罪的预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的有关方面提高认识,密切配合,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堵塞漏洞,消除各种诱发犯罪因素,抑制诈骗案件的发生,把发案率降到最低点。

4.3.1 宏观防范法

宏观防范是覆盖面广,针对体育保险欺诈现象的全面性防范。其主体相当广泛,包括国家和各类社会权威性机关,主要举措有减少和抑制犯罪诱发因素,落实罪犯改造及回归社会工作等。具体而言,这些宏观层面的工作主要有:(1)体育保险欺诈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不能再将欺诈作为一种微小的失常而忽视。社会对体育保险欺诈者的正确看法,即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对遏制欺诈是很有效的。应把工作重点放在改变人们的观念上,以使保单持有者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式,即体育保险欺诈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行为。然而,这样一项教育工作是任何一家保险公司无法单独承担的,需要保险公司之间更多的交流与合作。此外,无论是体育保险界还是司法界,对体育保险欺诈的严重性、危害性都应给予充分的重视;(2)体育保险界、司法界、新闻界等要加强彼此之间的相互协作,协助体育保险界搞好预防。首先,国家的公安、检察、审判机关应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认真查处各类体育保险诈骗案件,严格执法,坚决打击犯罪分子。在办理各类体育保险诈骗案件中,应及时将体育保险欺诈的状况、动态以及预防体育保险欺诈的经验教训以各类司法建议书的形式通知保险机构,以便其及时调整和改进防范措施。各类出险的损失证明机关(包括公证机关)在证明过程中,应认真调查研究,严格审查,力求证明事项客观、真实、准确、合法,避免因证明失实而导致保险机构被骗。其次,新闻界可以有选择地把一些典型的体育保险欺诈案的破获及其判决结果予以报道。这不仅是一种有说服力的教育,而且还会对一些潜在的犯罪人产生震慑作用。

4.3.2 微观防范法

微观防范是人们针对体育保险欺诈犯罪行为的具体防范,其主体是体育保险单位和从业人员。体育保险欺诈的微观防范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严格贯彻执行《保险法》及其他法律中的有关规定。我国现行的保险立法中,对体育保险欺诈已有不少具体规定,它们是预防体育保险欺诈的重要武器。体育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首先必须认真学习《保险法》及有关法律,领会其精神实质,正确掌握各项法律规定,并积极向社会各界,尤其是要向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宣传,使他们自觉地防止各种体育保险欺诈行为的发生;(2)当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实施体育保险欺诈行为,损害了保险公司的利益时,保险公司应该理直气壮地依据有关保险法律的规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积极向有关部门揭发、检举,要求对欺诈者予以行政或刑事处罚,使做假、欺诈的企业和个人无利可得,而且受到应有的惩罚,使巧诈不如拙诚;(3)加强风险评估,提高承保质量。从许多体育保险欺诈案件中都可以看出,承保过程中的失误和疏漏往往为体育保险欺诈者打开了方便之门,甚至会成为导致欺诈行为发生的诱因之一。加强承保环节可以杜绝一部分欺诈行为的发生,使一些有欺诈企图的人望而却步,打消不法念头,从而消除一部分欺诈隐患。所以,保险人承保时的危险勘查及风险评估是绝对必要的。保险人在风险勘查及评估过程中获得的资料对保单的具体设计及厘订保险费率具有重要意义。保险人在制定保险条款时,必须用词准确、规范,对保险责任和除外责任必须明确具体。目前我国的许多体育保险条款均没有明确列明体育保险欺诈是除外责任,仅仅是在除外责任中笼统地规定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造成的损失,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显然这样的规定并没有包含体育保险欺诈的全部内容。为了更好地防止体育保险欺诈行为的发生,在体育保险条款的除外责任中应列明欺诈责任;(4)成立全国性的专门反体育保险欺诈机构、加强反体育保险欺诈的法制建设和执法力度,而对企业内部需要转变经营模式重视体育保险风险的防范、加强同业合作全面打击体育保险欺诈、健全保险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和内部监控管理机制、完善体育保险条款剔除欺诈责任。

参考文献:

[1] 王玉珠.体育保险欺诈问题的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4):72-74.

[2] 李玉全.论保险欺诈及其对策[J].保险研究,1998(12):42-43.

[3] 卫新江.建立反欺诈特别调查机构的设想[J].中国保险,2006(6):15-17.

篇8

一、社区矫正的价值

对于民众来说,社区矫正是一个全新的理念,是一个源于英美法系国家的舶来概念。社区矫正是20世纪西方国家普遍盛行的,并被联合国预防与控制犯罪组织予以肯定与倡导的,以社区为基础的矫正罪犯的制度与方法。主要做法就是倾注全社会力量,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即所谓不需要监禁(指罪行比较稍微、不致危害社会)或不再需要继续监禁(在狱中表现较好、已够保释条件、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或裁定规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意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它所采用的是开放型的、更注重改造效果的改造方式。这一改造方式,较之传统刑罚执行模式,具有较大的社会优越性,社会价值明显。

(一)以人为本价值取向明显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价值目标,也是现代刑法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以人为本在刑罚执行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就是把任何一个人都作为人来看待。罪犯也是人,也有其人格的尊严,也追求其自身的自由和幸福。对于犯罪人的关怀不再是一种恩惠,而是法制国家一项义务性的社会任务,是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要求。

1、社区矫正体现了一种宽容精神。宽容是刑罚人道化的重要标志,房龙认为,无论是人类思想史,还是刑罚史,都是为宽容而斗争的历史。[1]对实施了行为的罪犯,国家和社会并不抛弃他们,而是给予他们重返社会的希望和机会,并且为罪犯的矫正营造宽容的社会氛围,使矫正对象在宽容中感受人性关爱。而和谐的社会关系正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宽容上。

2、社区矫正体现了人性关爱的理念。罪犯尽管危害了社会,被判罪服刑,但他也有与正常人一样的需求和情感,社区矫正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罪犯的需求和情感。一是社区矫正满足了罪犯渴望自由的需求。自由是公民所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之一,也是其他方面的权利存在的基础。在市场经济社会,个人的独立与自由是市场交换的基础,个人自由具有空前的价值。这一点对罪犯也适用。社区矫正是在社区环境中对罪犯进行监管和矫治,罪犯并不脱离正常的社会生活,与监禁矫正相比,具有较大的自由度。二是社区矫正满足了罪犯的情感寄托。罪犯假如被判刑入狱,就无法过正常的家庭生活,导致家庭生活残缺,婚姻关系名存实亡。而社区矫正使罪犯保持健全的家庭生活和稳定的婚姻关系,从而使其情感需求得到了满足,促使罪犯更加珍惜家庭的温馨,承担起自己对家庭应负的责任。这反过来有利于维护罪犯的婚姻和家庭稳定,减少家庭矛盾,并能在生活上兼顾到家庭,提高他们对家庭的亲和力,促使犯罪人安心服刑,从而加速罪犯的自我改造。

3、社区矫正以罪犯的复归社会为终极目标。我国学者指出,行刑人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使罪犯的人格得到改造并健康发展,实现其作为人的价值。[2]以人格矫正为前提、罪犯复归社会为目标的社区矫正制度,集中体现着行刑的人道价值。一是社区矫正的实施可以让罪犯继续保持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有利于塑造罪犯的“公民人格”。犯罪学的研究表明,犯罪人的家庭和社会资源,是帮助犯罪人改过自新的重要支持系统,是任何其它力量都不能取代的改造力量。二是社区矫正可以避免监禁矫正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避免“监狱化”人格的出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学者Sykes指出监禁刑会给受刑人带来五大痛苦:自由之剥夺、物质与接受服务之剥夺、异性关系之剥夺、自主性之丧失和安全感之剥夺。[3]这些痛苦对服刑犯的人格和自我价值感构成巨大的威胁,极易造成自律力萎缩、意志力丧失等“监狱化”人格现象。过度地使用惩罚手段,还可能会使犯罪人放弃改过迁善的机会。因此,罪犯的监狱化是同罪犯的再社会化相抵触与背弃的过程,对罪犯人格的塑造和重返社会目标的实现起着阻滞作用。而在社区矫正的罪犯不会受到监狱环境的感染,健全的家庭生活,稳定的就业,正常的休闲活动,加上适度的社会监督,可以较好地矫正罪犯的人格,从而使罪犯顺利地融入社会,实现再社会化的目标。

(二)效益价值突出

一是有利于为国家节约大量的财政资源。开展社区矫正,既有利于监狱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矫正那些只有在监禁条件下才能改造好的犯罪分子,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那些不需要监禁的罪犯在社区中实施社会化教育,还可以防止严重犯罪分子与其他罪犯之间的交叉感染,提高对所有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有利于合理地配置行刑资源,减少行刑的成本。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财政资源并不宽裕,用钱地方甚多,不应忽视行刑的经济性,即在行刑中以最小的投入来获得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犯罪的最大社会效益,使刑罚执行成本最小化,而效益最大化。监禁刑的行刑成本要比非监禁刑的行刑成本高得多。根据2000年的一项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监狱共超押罪犯24万人,而关押改造一个罪犯的年费用也已达到7266元,这差不多相当于一个大学生一年的开销。[4]目前,监狱拥挤问题非常严重,给监狱的治理、犯人的教育等都带来巨大的困难,致使有限的监狱经费入不敷出,包袱越背越重,远远不能满足监狱建设和发展的正常需要,迫使监狱偏离自身的性质而过度地追求创收。这种现状既造成国家财政资源的不合理使用,也降低了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质量。无疑,社区矫正将是有效缓解监狱压力的重要途径,是解决监狱人满为患问题的最有效办法。

二是有利于解决服刑人员的经济困难。一般来说,监狱往往只注重安全和秩序,服刑人员在狱中学到的在社会上生存所需的劳动技能非常有限,而且在刑罚强制的条件下,服刑人员被迫接受教育的效果通常是十分消极的。他们长期在高墙内生活,与外部世界相隔离,对社会上发生的事情知之甚少,独立动手能力乃至谋生能力较差,这对其本人日后的生活和整个家庭都可能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由于实行社区矫正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犯罪人人身自由的限制,使其尽可能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有利于他们早日融入社会。假如改造好了,则可以达到人性的复归,学到有用的知识,培养劳动技能,打好生活基础。通过社区矫正,可以使其在社会上从事正当的职业并获得报酬,成为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并且能为家庭提供经济上的支持,解决家庭生活上的困难,增强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现阶段社区矫正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社区矫正工作正处于试点摸索阶段,从各地试点情况看,社区矫正在司法实践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由于人们对社区矫正熟悉上的偏差、相关法律滞后等因素,严重制约着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

(一)民众对社区矫正难于认同

在绝大多数人的思想意识中,“罪犯”就意味着“坐牢”(监禁),认为只有把犯罪人关在监狱里才是最安全和最使人放心的,担心把犯罪人放在社会上不保险,轻易造成治理失控或者犯罪人会因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改造而走上重新犯罪的道路;认为犯罪分子被判刑后却仍然留在社会上就等于没有受到刑罚处罚,或最起码是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这种观念,深入人心且深根蒂固,所以,在社区矫正的实施过程中,一些群众表现出过度的忧虑、惧怕,尽量避免与服刑人员接触,这给社区矫正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二)适用的对象过少

我国长期以来都以执行监禁刑罚为主,非监禁刑罚为辅,对于非监禁刑罚的适用还处于非常薄弱的阶段。目前适用社区矫正的情况包括三种刑罚和两种刑罚执行措施。三种刑罚指管制、缓刑、剥夺政治权利,两种刑罚执行措施指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然而在实践中,对于管制刑的适用率不高,而法律在管制、缓刑、假释和监外执行等的适用对象和条件上规定得又过于抽象和苛刻,导致实践中难以执行,适用的比率非常低。据统计,2000年全国各级法院被判处刑罚的罪犯总数为646431人,其中被判处管制的为7822人,占1.21%,判处缓刑的占15.85%。在刑罚执行过程中,罪犯予以假释的适用率仅为1.63%,在2001年监外执行的罪犯占在押犯总数的比率仅为1.83%。[5]实践中,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非常少,这就使社区矫正制度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在这种情况之下,充分发挥社会资源,促使罪犯早日回归社会,降低重新犯罪率,以及探索行刑方式多样化等一系列目标,都将难于达到。

(三)现行的法律规定滞后

在现行法律规定中,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现实社会的发展,需要完善修改。如有关缓刑、假释的法律规定过于严格。刑法第72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可见法律对缓刑适用规定上,没有对缓刑的适用主体和行为条件予以明确规定。这就造成了司法机关在适用缓刑时,没有确切的参考依据,从而在司法实践中较少适用缓刑的刑罚。另外,缓刑适用对象的范围为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缓刑的适用量,反映了刑罚执行制度上倾向于监禁刑罚,尽量减少适用非监禁刑罚的刑罚思想。立法及司法机关对于假释的适用也同样采用慎重的态度。如对于因杀人、爆炸、抢劫、****、绑架等暴力性犯罪,以及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将无法通过假释这一法律途径尽早回归社会。此外,在适用假释时,“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危害社会”作为实质性条件,其实为软性条件,缺乏考察、评定和检验的标准,造成实践中不易操作。从而在决定假释时,出于保障社会安全与稳定,防止意外事件发生的考虑,假释决定机关将会采取尽量不适用假释的做法,这样就不用承担失察等责任。

(四)社区矫正工作仅流于监控,矫正、教育及执行刑罚的严厉性不足

现行矫正制度包括了电话报到、思想汇报、谈话教育、学习培训、公益劳动、请销假制度等,在理论上基本涵盖了社区矫正的工作内容,但在具体实施中却受到各种制约。由于场地、经费、人力资源严重缺乏,加之交叉感染的顾虑,

集中学习培训工作基本上没有展开,公益劳动的时间和效果也得不到有力保障,社区矫正的主要工作形式表现为报到、谈话及走访,由此,矫正只能做到基本的“控制”,而无法实现较高矫正水平的“教育”和“矫正”。

而且,社区矫正的本质是非监禁的刑罚执行活动,这是社区矫正工作的基础。但在实践中这种刑罚执行的性质经常被有意无意地淡化,存在着随意性,偏离了法律的轨道。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现行法律法规的不健全,许多矫正规定尚以规定、细则、办法的形式出现,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矫正部门在执行中存在束手束脚的现象。二是在矫正工作的对外宣传中强调其人性化的一面较多,强调刑罚执行的严厉性的一面较少,使不了解社区矫正工作的受众产生了片面的误解。三是矫正工作开展前,缓刑、假释罪犯在由公安机关监督执行时确实比较松散,在重新规范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碰到不理解和阻碍。四是部分社区服刑人员本身具有抗拒改造的心理因素。多种原因造成了目前社区矫正工作权威性不足的问题,部分社区服刑人员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造成了不良影响,也成为目前社区矫正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五)社区矫正组织不健全,社区矫正层面单一,尚未形成全面完善的矫正网络

根据我国现行刑事法律的规定,对于管制、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在其刑罚执行时均由公安机关代为治理。但是,由于公安机关本身肩负着维持社会治安秩序和刑事案件侦查等重大任务,在警力已经不足的情况下,还要对社区矫正人员予以监管改造,就显得力不从心。实践中公安机关仅做到对文件和档案材料上的把关和落实,对于社区矫正的教育转化、心理矫正、监督治理等重要工作内容就处于落空状态。而且,目前在试点过程中,社区矫正工作在吸纳社会志愿者、组建专业心理矫治队伍、社区力量帮教方面尚处于构思起步阶段。这样在工作中就极易因没有统一的社区矫正机构和配套的社区矫正体制而出现互相推诿和责任不到位的情况。此外,社区矫正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专业矫正人员少,也直接影响了社区矫正制度作用的发挥。

三、完善社区矫正工作的对策

(一)扩大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

扩大社区矫正适用对象,涉及到把什么样的罪犯放到社区中执行刑罚的问题。从有利于社会稳定,增添社会和谐因素的角度考虑,笔者认为,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及范围至少应包括四类:一是未成年犯。对于犯罪的、必须处以刑罚的未成年人,应该优先考虑使用社区矫正刑,尤其是对于那些罪行较轻的未成年犯或未成年初犯、偶犯。二是轻罪犯。对于罪行较轻的、社会危害性不很大的罪犯,如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等可以使用社区矫正刑。具体范围可以考虑将原《刑法》所规定的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轻罪,增加使用社区矫正刑的刑罚方式。三是过失犯。过失犯罪,由于不是故意实施的,其主观恶性程度一般不会太大,将他们放在社会上服刑改造,一般不会再危害社会。使用社区矫正刑这一刑罚方式,更有利于他们的改过自新。四是老、弱、病、残、孕犯。各国刑法一般都认为,刑事责任因其责任能力的减弱而有所减轻,应当或者可以从宽处罚;同时还认为,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决非报复,而非凡预防重于一般预防,裁量刑罚首先应当考虑的是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犯罪人的再犯可能性,然后再适当考虑一般预防的需要。作为犯罪者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较小,因而其承担刑事责任的程度可有所降低。

(二)细化缓刑、假释的适用条件

我国刑法规定的缓刑、假释适用的实质性条件是:犯罪人有悔罪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该规定过于原则,弹性过大,未提供具体的评判标准,不利于缓刑、假释的准确适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法官和监狱在缓刑和假释适用上倾向于保守立场,从而影响了缓刑、假释的适用率。为此,应对“悔罪表现”进一步细化,以便利司法操作。例如,投案自首,归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罪行,主动检举、揭发他人的犯罪事实,采取积极措施避免或减少犯罪造成的损失,积极退赃,积极对受害人进行民事赔偿等,都可视为悔罪的具体表现。或者将假释的实质性条件修改为:在服刑期间认罪悔罪、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加学习和劳动、一贯表现良好的,或者年老体弱、丧失作案能力的等等,从而为缓刑和假释的适用提供一个可操作性的实质要件。另外,从促进犯罪人改过自新和建立犯罪人再社会化桥梁这一目标出发,我国刑事立法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对执行一定刑期改造的罪犯可以考虑适用法定假释,即对于在监狱执行了大部分时间的刑罚以后,由法律规定予以附重要任务的释放。

为了保证缓刑、假释的适用效果,还有必要建立我国的罪犯判决前的人格调查制度,即对犯罪人的犯罪背景、一贯表现、家庭背景等进行专门调查,以对其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进行系统的评估,从而通过这种猜测评估来确定是否能对犯罪人适用缓刑和假释。缓刑、假释等社区刑罚的适用效果,在很大程度受再犯猜测水平的限制,而提高猜测结果的准确性又有赖于建立科学的人格调查制度。当然,由于社区矫正是将罪犯放在开放的社区执行刑罚,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给社会治安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在扩大社区矫正适用对象的同时,必须审慎进行,切不可盲目适用,以避免出现社区矫正的滥用。

(三)增加一些禁止性或义务性的规定

为了避免社区矫正流于形式,防止重现管制刑遭遇“灭顶”的风险,对社区矫正应该注重通过一些禁止性或义务性的规定去落实对服刑人员的改造。如英国法律中,法官可以判令被告人进行无偿的从40小时到240小时不等的社区工作即“社区服务”,或者要求服刑人员在宵禁期间不得进入某一特定的场所,或要求其在晚间或周末留在家中不得外出等等[6]。我国的社区矫正也可以考虑增加对服刑人员管束的某些禁止性规定,如在一定条件下禁止其出入特定场所或与特定人员来往,以减少犯罪诱发因素。同时可增设一些义务性规范,如向受害人道歉、赔偿受害人因犯罪遭受的损失、参加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积极承担家庭抚养费用等等。这样,不仅使刑罚的力度加大,同时还可以强化社会正义感,赢得公众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认同和支持。

(四)建立立体的社区矫正网络

罪犯的矫正离不开社区,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必须以社区力量为依托。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建立起广泛吸纳社区人力、物力资源的立体社区矫正网络。社区矫正网络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三级,第一级是社区矫正工作的执行主体,具体包括政法委统一领导,司法局组织实施,法院、检察院、公安局、民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监狱治理局等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司法所具体执行的一整套矫正执行机关,这些机构是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主体。第二级是为矫正工作提供专业协助的机构和个人,包括为矫正对象提供职业培训、心理咨询和矫正等方面的专业协助。他们不是矫正机关的组成部分,但通过协议的方式与矫正机关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第三级是具有社会责任感自愿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无偿服务的社区志愿者。只有组建起这三级组织,才能形成一个强大而功能完善的社区矫正网络。要在第一级组织高效运转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二、三级组织的作用。要非凡注重培育村级组织,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居民小组在监控服刑人员行动上的便利作用,为司法所将工作重心从监控转向教育和矫正提供条件。

通过组建矫正网络,实现地区资源共享,实现政府主导下的矫正机关与专业机构、人员的合作关系,由专业机构提供服务,矫正机关按劳付酬,实现共生和双赢的局面。

(五)改进矫正方式,丰富教育手段

改进现阶段矫正手段单一、效果不显著的现状,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个别教育与分类集体教育相结合,既坚持针对服刑人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开展个别教育,又针对同一犯罪类型服刑人员的共同犯罪心理特征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体教育,如进行相关法律知识学习、社会实践等,以节约资源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二是专职教育与兼职教育相结合,矫正工作者作为执行主体,是专职矫正人员,对矫正全过程进行统筹规划,制定矫正方案,确定阶段矫正目标;兼职是指与矫正机关达成合作关系的专业机构、社区组织和社会志愿者阶段性地参与矫正工作,在一些专业领域提供服务,在专业矫正队伍没有完全形成体系前,弥补其专业领域上的不足。三是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在坚持法规、文化、道德教育的同时,尽快建立起从接收到解矫前阶段全面的心理辅导和诊疗机制,包括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定期进行心理测试、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和矫正,开展各种形式的辅助治疗等,尽快消除服刑人员的犯罪心理,矫正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促使其在心理上回归社会。四是课堂式教育与互动式教育相结合,在矫正工作者采取主动的谈话教育、课堂教育之外,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教育,使服刑人员参与进来,通过直观的感受深化教育效果。如组织管制、缓刑犯参观监狱、未成年人管教所,与监狱服刑人员座谈,使其感受法律的威严,加强服刑意识、规范意识。开展社会公益活动,通过他人的肯定和认同增强服刑人员的社会责任感。

(六)畅通渠道,加强协作

加强沟通协作,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矫正机关对罪犯实施矫正的判决或裁定参与意见。以假释为例,社区矫正组织通过调查罪犯服刑期间表现、走访罪犯家庭和社区、与罪犯面谈等方式,形成对该名罪犯是否适于社区矫正的意见,在监狱向法院提交假释建议书的同时提交法院,法院在此基础上最终作出假释裁定。这样,矫正组织在矫正前就对罪犯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随着矫正工作的深入开展,矫正机关还可在对管制、缓刑类服刑人员判决前向法院提交参考意见。这样的优点是:作为法院和监狱,只能根据罪犯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作出判决或裁定,而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罪犯的成长背景、家庭环境、社区意见等进行调查走访,而矫正机关可利用基层矫正网络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了解,并得出其是否适合社区矫正的结论,为法院正确地判决和裁定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保证适合的服刑人员进入社区,提高社区矫正质量。二是在矫正过程中各司法所与监狱建立协作关系。如针对目前各区县普遍反映的剥权类服刑人员难以治理的问题,可在矫正责任人与罪犯原服刑监狱干警间建立直接联系,矫正工作者可从监狱干警处直接获取许多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治理经验,对于重点服刑人员的治理可起到较大的帮助作用。此外,提高矫正工作者工作水平,培养一个成熟的社区等都是开展社区矫正必不可少的条件。

(七)加强社区矫正的正面宣传,打消人民群众的顾虑对于人民群众的不理解和不支持

要注重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正面宣传,从思想观念上,消除人民群众对这一刑罚执行方式的顾虑。在宣传时,可以向群众讲清楚社区矫正的对象是经过司法部门按照严格的标准予以筛选和鉴别,已经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罪犯,并且是在社区矫正组织的严密监控下执行刑罚的。假如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过程中,有违反社区矫正制度的行为,如危害小区居民的生活秩序、脱逃等情况,那么就要执行监禁矫正的刑罚措施。当然,在宣传时,应当实事求是,不宜夸大宣传,要切合实际,以人民群众能够接受的方式做好思想工作。

结束语

开展社区矫正,是民主与法制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方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区矫正的本质就在于对犯罪人进行治理、修复,为犯罪人架起再社会化的桥梁。犯罪人教育改造质量的好坏,他们走向社会之后是否真正认罪服法以及是否重新犯罪,关系到社会及公众的安全,进而影响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因此,我们应该正确熟悉社区矫正在矫正犯罪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矫正制度,不断改革完善社区矫正制度,使社区矫正在中国产生强大的生命力。

注释:

[1]刘保民,张庆斌,《监狱行刑人道化问题研究》,载《犯罪与改造研究》,2004,(2):49-54。

[2]陈士涵,《人格改造论》(下卷)北京:学林出版社,2001。

[3]周国强,《国外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评估》,载于《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47-52。

[4]曹云飞,武玉红,杨一宁,《试论我国的社区矫正》,载于《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5卷第3期。

篇9

青少年学生 公民意识 实效性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公民意识”概念,标志着公民意识正式列入国家政治发展的目标,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重要支撑。2012年11月召开的十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从制度建设的高度提出了权利公平理念,是加强公民意识的深化和细化。因而,培养学生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其参政议政的意识,便成为当前教学中不容忽视的课题。目前,国内有关学生公民意识培养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三个层次上:第一,从宏观方面谈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紧迫性;第二,从实际操作角度谈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方式方法,主要从课程建设以及志愿者服务、班集体建设、班主任等角度出发阐述;第三,网络环境下学生公民意识培养问题,大多数人从网络环境下加强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以及从网络环境新特点角度探讨公民意识培养问题。当下,结合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探讨公民意识培育问题,以及从教育学、心理学等多重视角阐述如何增强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公民意识还鲜有涉及。

一、青少年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

公民意识是公民依据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对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主人身份的认识,对相应的责、权、利的认知和价值取向。公民意识包括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公德意识等。

1.主体意识与“自我”的性格特点存在差异

主体意识意味着公民摆脱顺民、臣民意识的束缚,以独立的主体身份参与到现代社会公共生活当中,自觉参政议政,共同解决公共利益问题,最终完成和谐社会的建设。主体意识一方面要求独立人格意识,同时要求公民具有参与意识,对国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青少年学生出生、成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自由、重视个人利益维护的鲜明特色在他们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与“70后”等比较,他们更加务实、自我,功利性趋向明显。表现在公民意识教育上,较容易接受独立人格意识的引导,参政议政愿望较弱,对于个人及家庭生活以外的事物乃至公共生活,缺乏关注的热情。

2.重视个人权利,责任意识弱化

青少年学生是我国独生子女占据大多数的一代,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对权利的要求、维护和行使关注更多,在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等问题上弱于“70后”等。因而,在对他们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时,以恰当的方式注重责任意识教育以及国家民族教育是应该注意的内容。

3.公德意识与公德行为相背离

随着公共社会知识、公共精神等观念的增强,青少年学生在思想认知上有较强的公德意识和是非观念,然而实践中违反公德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现象的发生既有社会环境的影响,也说明青少年自身缺乏内在强有力的自我约束力,为人处世常常囿于自身的利益,仅仅考虑自己的得失与需要,而将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完全割裂开来。教学中,如何使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紧密联系构成整体,促进学生知行统一是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当前公民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1.公民意识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和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

长期以来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侧重于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忽略公民意识教育。把公民意识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在理论教学中公民意识教育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公民意识教育的专门教材。公民意识教育穿插在政治类教材中,公民意识的培养没有整体的教学思路和教学大纲,只能在教学中教师结合个人认识自我把握。第二,在政治教材中,公民意识教育衔接不够,教学内容简单重复,缺乏纵向分层设置的公民教育目标。第三,传统政治教育注重理论灌输,忽视对教育者心灵的滋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训练和道德情操的培养,这一点也体现在公民意识教育问题上。教育的关注点仅停留在对知识点的把握,忽视了知识点以外的能力培养以及习惯养成,这是造成学生知行不一的重要原因。第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自为政,相互分离,公民教育内容匮乏,没有形成有机的统一整体。

2.实践课程开展有待完善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面临的困境,在“自我、务实、功利化强”的青少年学生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和突出。如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教育成效低下等。从国外公民意识教育的成功经验来看,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模式能起到较好的效果。隐性教育模式包括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内容。近年来,我国尽管实施了课程改革,明确了实践课的内容和要求,但实践课程往往流于形式,诸如一些辩论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校园活动,内容互不关联,收效较低。学生自主主持参与的实践活动较少,活动内容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仍处于尚未充分发展、亟待促进和提升的境地。政府、社会、学校、课堂如何形成有机整体,在学生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上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思考。

3.网络媒体的负面影响

如何利用网络这一现代化的手段和技术,对学生进行科学管理,是当前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网络已成为其生活学习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由于缺少对互联网的有效监管,对其中的不良信息无法进行有效的约束和监督,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西方国家的生活模式、政治经济文化模式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传入我国,对当代学生的爱国思想毫无疑问产生一定冲击,进而滋生崇洋的民族虚无主义倾向。网络上大量负面新闻的报道,缺乏一定理性分析与指引时,涉世尚浅的学生很容易对权力、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产生错误认识,滋生崇尚个人权威、漠视义务的思想,并且对法律缺乏必要的信任,不利于法治观念的形成和建立。另外,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也淡化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据调查在网络犯罪的人群中18岁至25岁的占了45%。所有这些,为公民意识的培养带来挑战。

三、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策略

1.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加强公民意识系统化建设

一直以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上侧重于政治教育,忽视了思想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公民意识教育缺乏系统性。在教育过程中唤醒教育者主体性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这一现状,应注意在内容上通过公民教育拓展现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由以往单纯进行政治原则与政治体制教育向权利义务、民主法治、社会公德等方面拓展,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并思考。第一,注重公民意识建设内容的体系化构建,完善公民意识教学大纲。结合学生的年龄、认知能力,以个人为圆心逐渐扩展到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注重公民意识教育与日常生活内容的紧密联系,避免内容的空洞化。使学生了解核心的道德理念和常识的同时,建立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不同阶段的公民意识教育注意内容的衔接和有机结合。第二,在教学内容上,注重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成果的结合。把传统的诚信、礼仪、爱国、孝道等价值理念,赋予时代的特征与内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内涵,使得公民意识教育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与内容。第三,增加媒介素养教育知识的介绍,提高学生对媒体的认知与评判能力。

2.推进制度建设,确保公民意识教育的规范性

制度问题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小学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大学进行基本礼貌教育的倒错现象。这种模式的存在与应试教育体制有内在联系。要改革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体制,注重学生公民能力的培养和公民素质的提升,使公民意识教育在教育体制中真正拥有一席之地,必须在教育目标、教师教育、教育评价政策等方面对公民意识教育予以明确和具体的支持。首先在教育目标设置上,研制、颁布公民教育的国家标准,根据学生不同年龄学习阶段设置不同类型公民教育课程,设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目标。其次教师教育政策上,应当在加强公民教育课程师资培训的同时,对所有教师提出公民教育专业资质的要求,并建设与公民教育有关的教师教育资源支持系统,以适应全方位的公民教育的实际需要。最后在教育评价上进行相应改革,把公民教育的推进和实效问题作为考查、评价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育、教师工作绩效的核心指标,同时鼓励不同方式的公民教育的实践探索,形成推进公民教育实施的评价方式。

3.构建全社会合力育人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

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具有典型的保守性、自我封闭性的特点。学校处于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家庭和社会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导致学校所倡导的正面信息被社会中大量的负面信息埋没并陷于弱势地位,容易造成学生人格断裂和知行不一。公民意识教育的真正有效性,在于一方面学生具备相关国家意识、法律素养以及道德理念,另一方面更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行为模式、处事方式,即知行统一上。思想认识的提高到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学校不同教学、管理层面的教师以及民主、开放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家庭乃至社会之间的密切合作等。第一,小学阶段的公民意识教育更需要学校、家庭之间的合作。结合不同年龄、层次的行为规范要求,通过家长打分等形式强化学生文明礼貌等良好作风的养成。现代社会教育的功利化使得中小学之间家校联系仅停留在学生的学习情况上,所以应倡导新的教育理念,注重家校联系,加强对学生独立意识、文明习惯培养等个人素养方面的落实与形成,使得学校的公民意识教育落到实处。第二,中学阶段的公民意识教育实践内容体现在班集体建设和参与社区服务等内容方面,拓展公民意识教育空间,倡导社区教育,通过义务劳动、环境治理、观摩选举、竞选社区负责人等活动,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实践课程的开展,需要全社会的共识,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家庭、学校之间的大力合作。在全国形成统一的主流舆论环境,保证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性。

4.建立社会激励机制,充实实践活动内容

激励机制的建立,是实践活动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许多美国学校把是否做过志愿者作为对学生考核的一项标准。我们可以此为参考,把社会活动的参加情况作为学生升学的条件之一。另一方面,建立服务补偿制度,对于享受国家免收学费的学生造册登记,动员和组织他们参加公益活动,并根据实际情况,规定从事社区志愿服务的时间。让学生在参与中加深对权利义务一致原则的认识。只有在普遍建立了公民意识的前提下,在相应制度的保障下才可能实现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我国的民主政治才能真正走向健康发展之路。

5.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探索公民意识教育的新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与网络的联系更加密切。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意识教育的新问题已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网络新闻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困扰着学生的心灵世界,同时负面网络新闻也影响学生对权责意识的分析、评判。首先,政治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建立一定的新闻媒介素养和法律知识,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其次,正视社会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强化其对社会不良现象的心理承受能力。第三,设立公民意识专题网站,紧贴实际,联系网页上最新带有热门性、典型性的事件,重点评析,带动大家共同参与,利用舆论的优势纠正学生的过激情绪和负面言行。

————————

参考文献

[1]张莉.网络媒体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11).

[2]张嵘.台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

[3]靳义亭.论韩国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与启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5).

篇10

地方。新时期针对“90后”大学生,高校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树立整体意识,从实施主体、实施客体、实施模式等各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大学生实施模式

“90后”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余嘉(1978-),女,江西奉新人,上海电力学院团委副书记,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外文学关系及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上海200090)

[课题项目]本文系

2009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90后大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

果。(项目编号:09YS352)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5-0055-02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以培养和发展人的素质为中心的学校

教育整体改革,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作为素质教育理念

的教育对象,“90后”大学生具有较好的基础素质。但同时,我

们也认识到目前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仍不容乐观,突出表现

为:教育观念落后、学校教育及传统的教育方法有待改进;教育

总体水平仍偏低、体系结构调整相对滞后;实施素质教育的相关

制度建设还不完善。有一些地方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方式有待改

进。为此,对“90后”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我们要从实施主体、

实施客体、实施模式等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

一、实施主体研究——教师

素质教育是人的教育,是全面的教育,因此实施素质教育的

主体即教师是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作

用来看,素质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师自身素质的高

低。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关注教师素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

质。教师要从传统教育中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

者、咨询者,学校教学改革与管理的参与者、实践者以及学校、社

会、家庭间的协调者、沟通者等。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既

是道德的引路人,又是品行的示范者。其自身的思维方式、行为

规范、生活需求和价值取向等内在的品行修养直接影响着人才

培养的质量,高校教师不仅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人,还要

用自己的品格陶冶人,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学生。研究表

明,

大学生中部分人存在道德品质缺失、对人冷漠

“90后”浮躁、

等特点,因此教导此类大学生的教师师德建设变得尤其重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也越来越受到

关注与重视。传统教育往往将教师的素质聚焦于专业知识与

技能的高低。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除了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

素养之外,还必须加强人文素质、身心素质及创新素质的培养与

提升。

高校教师的知识和技能素养是指教师从事专业教学活动所

应具备的学科文化知识的深度、广度和技能。优秀高校教师除

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灵活传授专业知识学习方法的能

力外,还应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博学多才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努力成为“双师型”或“多师型”教师,成为“专才”和“全才”的统

一体。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教师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

质。健全的心理素质包括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乐观向上的情

绪,努力进取的健康个性,幽默风趣、有活力、有个人魅力,善于

与学生交流并给以指导性的建议,愿意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能正

确对待学生和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困难与挫折、机遇与挑战等。

二、实施客体研究——学生

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客体,

大学生必须充分发挥主

“90后”

观能动性,把素质教育需求内化为个人的心理品质及自我修

养。“90后”大学生拥有良好的素质教育基础及环境,但也有许

多大学生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还不完全清楚,因而缺乏参与意

识。此外,大学生求知欲不浓、大学生自身的专业视野狭窄,大

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以及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

等,也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因此,“90

后”大学生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必须要正视自己的优点与不

足,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同度,自觉树立自学意识、目标意识、创

新意识;培养理解能力、组织能力、“90

判断能力、实干能力等。

后”大学生必须树立自学意识,要充分意识到课堂教学之外的广

阔天地,不能仅仅满足于掌握教师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更重要

的是掌握学习、研究的方法与思路。除了自学专业知识外,也要

加强思想理论及跨专业知识的自学,同时要在各种校园文化及

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高尚的审美情趣,学习各类技能。大学四

年中,“90后”大学生要有明确的目标。包括近期目标、长期目

标;学习目标、工作目标等。

大学生要自觉地

生活目标、“90后”

培养良好的理解、沟通能力,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一意孤行或刚

愎自用是难以获得成功的。同时,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确

定因素比比皆是,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这就需要有较强的应变能

力,处事不惊;同时也要能够审时度势,灵活把握各种原则与规

定。

大学生涉世不深,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这

“90后”阅历尚浅,

方面的能力,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而未来作为可能的领导

者或项目负责人,协调各种关系的能力也是开展各项工作,取得

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90后”大学生在学校中就要培养组

织、协调能力,不仅要协调好本人和同学、老师的关系,有时还要

通过担任学生干部协调好本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关系,甚至是与

校领导及学校各行政部门的关系。

在不断开放、多元化发展的社会中,高校大学生思想观念受

到多种影响和冲击,学生的信仰、价值观不再单纯,某些“90后”

大学生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名利,轻服务意识。绝大部

分“90后”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一出生就被长辈甚至更多的

家人关爱和溺爱。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

大学生习惯从

“90后”

家庭与社会中索取,普遍缺乏实干精神及实际服务能力。针对

上述劣势,“90后”大学生应努力培养服务意识,提高实干能力、

服务能力。

三、“90后”大学生素质教育实施模式研究

与传统教育相比,素质教育在内容上既强调专业知识的获

取,也注重思想道德、人文、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传统

教学方式显然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新时期,实施素质

教育也要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模式。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工作理念

“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从学生需要出发,改变传统学生

工作中学生处于被管理者的格局,变管理学生为服务学生,这将

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为实现这一工作理念,首先

要树立服务意识,将学校各部门的管理观念转变为服务观念。

学生管理部门扮演的不是管理学生的角色,而是为学生服务的

角色。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或困难;其次在依

法治校的前提下,维护学生的权益。一方面明确学生享有的权

利与履行的义务;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处分要做到程序正当、合

法,处分恰当,并给予学生陈述、申诉的权利与时间;再次发挥学

生的主动性,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学生不仅仅是管理的对

象,也可以成为管理者。通过角色的转换,加强学生的自我管

理、自我约束能力,同时有助于学生管理部门制定政策、开展活

动,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也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而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与能力,提升自身素质。

(二)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手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通

过网络大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了解世界各地的实事要闻,可以

实时与他人沟通,可以查寻各个领域研究的最新动态。但是网

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他们带

来了消极的影响,轻则导致大学生沉迷网络,影响正常的学习与

生活;重则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走向犯罪。因此,高

校有责任发挥网络的积极影响,控制网络的消极影响,利用网络

开拓素质教育的新阵地。首先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构建双向、

多向的互动式学习模式,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僵化的、限制

师生创新精神开发和培养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培养教师和

学生双方的创造性思维,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逐

步向以学生为中心、以个性化教学为模式的教学新格局转变;其

次,利用网络信息更新快速、实效的特点,指导学生从丰富的网

络信息资源中汲取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在此过程中,通过开发

交互式的网络思维,培养大学生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不断开拓

的创新意识;最后利用互联网资源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信息环

境,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分辨信息、选择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他们对有害信息的自觉抵制、过滤和抗干扰能力,并自觉将

这能力运用到专业知识及其他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中,从而提高

自学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三)开展社会实践检验素质教育成效

多年来的经验表明,社会实践是提高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

的重要手段。各高校都利用寒、暑假期,组织在校大学生开展支

农、支教、支医、参观学习、社会调查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

动。通过社会实践,一方面检验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另一方面也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等,同时

也能通过一段时间的亲密接触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与人文

关怀意识。对于身处象牙塔的大学生而言,社会实践也是他们

走出校门,离开家长、老师的庇护认识社会的重要平台,是检验

素质教育成效的重要参照系。

新时期,针对“90后”大学生动手能力弱、受挫能力差、缺乏

沟通、协作意识、人文精神缺失等问题,高校要高度重视社会实

践活动,积极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并制

定相应的制度保障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除利用寒、暑假

组织大型实践活动外,高校也要在日常生活中组织开展志愿服

务、扶贫帮困、社区服务等短期的小规模的社会实践活动;除组

织团队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外,也要鼓励学生以个体形式进行

社会实践。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高校要加强监控与引

导。不能放任自流,更不能造成学生为了实践而实践的局面。

社会实践活动中,高校要为学生配备专业技能与人文素质俱佳

的指导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实施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是对于教育实践活动过程、质量、效果进行的检测

与评定。传统教育的评价基本上是分数评价,单纯以学生分数

的高低及学校的升学率作为考评学生与学校的标准,这无疑是

一种片面的评价,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科学的素质教育

评价体系既注重教育工作评价也注重学生素质评价,实现评

价标准多元化、评价主体广泛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结果激

励化。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素质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

并希望在此基础上开展个性化教育,因此评价标准必然多元化,

针对不同评价个体、不同评价内容采用不同的标准。从学校角

度而言,每个学校受其办学历史、发展规模的影响,必然在办学

理念、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如果用同一套标准

来评价这些学校办学水平或教育水平的高低显然有失偏颇。而

且此种标准下也难免发生学校为了达标盲目改进、急功近利的

情况。因此,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要采取不同的评价

标准。对学生个体而言,受家庭环境、成长背景、生活地域等因

素影响,在同一个起点上也会有快慢差距,因此可根据自己发展

需要,确立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在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也能很好地发

挥评价结果的激励作用,促进被评价对象的进一步提高与发展。

传统的教育评价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评价,通常由校领

导或教育管理部门担任评价主体,教师、学生处于被动的被评价

地位。此种模式下,评价对象与评价主体之间没有互动,缺乏信

息的交流与反馈,评价过程出现的问题难于改善。在素质教育

背景下,要弥补传统评价体系的不足,应扩充评价主体的主成,

变单向评价为双向或多向评价。在高校中,要将过去单纯处于

评价对象的教师与学生也纳入其中,树立人人都是评价主体,也

应该被评价的意识。通过主客体的转换,充分调动评价主体与

评价对象的积极性,促进教师反思教学活动、学生发展个性、校

领导及教育管理部门探索教育理念、模式等。素质教育是一项

系统工程,除高校以外,社会、家庭的影响及意见也很重要。因

此,高校也要通过家访、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家长及社会各界

的意见,为家长及社会组织参与评价提供途径与方法,从而实现

对素质教育成果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

教育活动是人的活动,受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制约,因此我们

无法判断哪一种评价方法比另一种更好。每种评价方法都有自

己的特点和适用的范围,只有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

能从全面反映教育活动的状况,得出相对客观的评价结论。如

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考试成绩固然是重要的参考依据,可采取

定量的方法。同时,我们也可结合家长对学生在家学习情况的

反馈、学生处或团委对学生参加社会工作及社会实践情况的反

馈等来综合考评学生的学习成效。学生自我评价也是重要的却

又容易被忽视的评价方法。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改正错

误,改进措施的手段,要发挥这个手段的重要作用就要依赖评价

结果激励性。传统教育中,评价结果强调的选拔性,主要起到分

层、分流的作用,忽视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而且过多地进行横

向比较往往给评价对象造成更重的精神负担,阻碍了他们的进

一步发展。素质教育中,要逐步淡化横向比较,强调纵向发展,

通过及时肯定评价对象的发展,激励评价对象向着更高的目标

前进。因此,素质教育要注重评价结果的激励性,一方面激励优

秀对象做得更好;另一方面也鼓励相对较弱的对象自我超越,追

求进步,使每一个被评价对象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评价结果

的激励化也有利于评价对象间不断交流、相互借鉴,改进缺陷和

不足,形成良性发展及竞争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邱观建.面向

21世纪高校素质教育新体系[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

社,2006.

[2]胡瑞年,何骏敏.大学生的特点及其对高校教育教学的新挑战[J]

“90后”.

中南论坛,2009(1).

[3]农艳春.试论“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及工作对策[J].学术争鸣,2009

(3).

[4]李志琴,陶玉强,缪君菲.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J]湘

潮,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