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的价值范文

时间:2023-06-21 09:45: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环境的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环境的价值

篇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进步,使得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有了非常大的提升,这就使得城镇居民对相应的畜产品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有了增长。养殖场的管理人员,为了能够将这些畜产品及时的进行运送,所以他们将畜牧场由农区或者牧区转移到了城镇郊区,这样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运费,然而畜牧场地点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很多问题或者缺陷,比如:将畜牧场转移到城镇郊区之后,就导致了相应的种植业的用地面积有所降低,与此同时畜牧场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粪便以及尿液不能够应用在田地或者菜园中,只能够堆放在某处没有任何用处,最终导致的后果就是生态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2现在,我国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将利用有机肥料改变为利用化学肥料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如果使用化学肥料,那么不仅仅拥有使用方便快捷的优点,与此同时相对来说价格也比较便宜,然而对于相应的畜牧场的粪便以及尿液来说就不具有这些优点或者优势,这样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之后,就会出现粪便以及尿液大量堆放的不良现象。加上,畜牧场在生产经营中不能够拥有充足的资金购买相应的粪便以及尿液的处理设备或者装置,所以大部分畜牧场的这些废物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处理或者利用,更糟糕的是部分畜牧场的管理人员不仅不采用相应的措施或者方法对这些粪便以及尿液进行处理,而是让它们进行任意的堆放或者流淌,这样就使得畜牧场的正常经营给予我们所生存的生态环境带来了非常大的危害以及威胁。

3规模化的畜牧场的经营过程中的不良管理能够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挑战分析

规模化的畜牧场在很大程度上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挑战,与此同时该挑战大部分来源于家禽身体的排泄物、家禽中包含的病原体以及部分生病的家禽和已经病死的家禽。对于家禽来说,它们的粪便以及垫料每天的生产量都比较大,假如相应的畜牧场的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不能够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或者管理,那么这些废物或者废料将会成为虫子以及其他生物繁殖的介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进行病毒或者病菌的传染,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家禽开始生病,有些病菌可能会通过家禽传播到人类的身体内部,其中禽流感的出现就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

4如何采用有效的措施或者方法,才能够尽量减少规模化畜牧场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4.1相应的畜牧场的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对畜牧业的生态保护问题进行关注以及重视现在大部分规模化的畜牧场对生态环境造成比较大的危害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就是畜牧场的管理工作人员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情况不够重视,不能够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环境污染。这就需要相应的规模化畜牧场的管理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相关的工作者将畜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最为以后工作的重点问题,与此同时加强自身的畜牧场的各种废物以及废料的管理问题,在此基础上也需要时刻提升畜牧产品的安全质量管理工作。

4.2环境监督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增强家禽污染环境的监测工作现在规模化的畜牧场建设的越来越多,这就需要相应的环境监测人员需要对畜牧业的环境污染进行相应的环境监测,与此同时能够定期的针对畜牧场的经营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进行实际的调查以及研究,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比较科学合理的了解以及掌握畜牧业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更好的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篇2

【关键词】劳动价值 生态价值 生态经济价值

一、生态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

将经济与价值联系起来进行哲学思考,马克思做出了杰出贡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经济与价值的关系真理。从历史的角度来说,马克思的价值论贡献是伟大的,主要在于劳动价值论。当考察当下人类遇到的环境与经济关系问题时,我们发现仅仅以劳动价值论来说明现时代的自然资源、劳动、经济、价值之间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当时的研究条件和应用条件,重点揭示了微观领域的劳动价值关系,对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作出了近似于忽略不计的处理。随着经济学的深人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的拓展,经济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劳动范畴。

马克思在其《资本论》(第一卷)中引用威廉·配弟的话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马克思在这里承认了经济财富的全面价值来源在于人类劳动和土地等自然资源。遗憾的是马克思赋予了劳动以价值,却没有赋予土地等自然资源以价值,而仅仅是承认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并不是由于劳动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不相容的关系。

由于自然物的使用价值是无法计量和难以比较的,而经济学基本上沿着数学化的方向发展。长期以来经济学的发展没有重视自然资源,不仅仅是因为其与人类劳动的区别,还因为其不容易量化和比较的特征。自然资源作为一个既没有价值当然也不能以数量进行比较的财富来源,在经济学发展的第一阶段被忽略了。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作为后来者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前人的理论创造,也不能无视现实的要求。立足于现实,从逻辑上说,生态价值论是劳动价值论的补充,二者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我们仅仅从劳动创造价值的角度来谈自然资源的价值是不合适的,因为劳动价值论的学术前提与生态价值论是不同的。比如说,以前人们说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该结论显然是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自然资源没有价值,是违背常识的。中国的《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都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当作价值的第一含义,现在看来,这些解释都将价值的含义作了狭隘的理解。相反《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把价值的常识理解当作价值的第一含义。"value :quality of bing useful。:desir- able:有用性,重要性,价值”。从常识的角度来说,价值既包括可以数学计量的劳动价值,也应该包括不能数学计量的,如使用价值。在使用价值概念中,汉语构词是偏正结构,暗示了“使用价值也是价值”的理解。由于马克思明确划分了价值与使用价值,所以就造成了学术界对自然物价值的误解。实际上马克思谈到的价值不是“价值”,而是劳动价值,用劳动价值代替价值,有以偏概全之嫌,并且很多事情就说不通了。因为就概念来说,价值的宽泛含义显然不是劳动价值所能涵盖的。但是把马克思理解的价值表述为“劳动价值”,那么自然物的价值就容易理解了:自然物不是人类的劳动创造,没有劳动价值,但是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所以显然是具有价值的。既然自然物有价值,那么保护环境和节省利用自然资源就合情合理了。要不,说自然资源没有价值,那么就可以浪费自然资源了,这根本说不通。

由于概念使用和理解上的问题,我们误解了马克思,马克思的价值是指劳动价值,不是一般所指的“价值”。从逻辑上说,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应该包括所有的价值形态,如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伦理价值、宗教价值,等等。这样的话,我们在劳动价值之外,就能够承认生态价值的存在了。生态价值的存在证明自然资源和环境对人类来说是有价值的。从哲学角度来说,自然资源作为客体满足人类作为主体的各种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就是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具有价值是我们保护环境的价值前提。没有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的肯定,循环经济的保护环境初衷是不可思议的。

自然环境不仅具有价值,而且具有人类所不能创造的价值。人类凭借自己的脑力和体力,长期致力于经济财富的创造,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创造巨额财富使得人类对自己的创富能力的认识急剧膨胀,人类获得了有史以来最积极的自信心。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创造一个自然界作为自己的生存环境,人类的创作力不能代替自然界的创造作用。美国科技界启动“生物圈2号”工程,目的是再造一个人类的生态系统,可是最终失败了。“生物圈2号”工程的失败让我们懂得,目前自然界是人类不可替代的生态系统。实事求是地说,迄今为止人类所有的创造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人类自己的欲望和要求,在很多的方面并没有考虑到自然界生态循环的规律要求,比如工业流程的孤立设计就与物质、能量的自然生态循环相违背。人类与自然不协调的经济行为破坏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及其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告诉人们,人类应该在自然界面前谦 虚一点,人类经济行为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自然界的规律要求,人类的创造不能取代自然界的创造。人类社会不过是整个自然界系统的一个部分,这个系统的命运不是掌握在人类手中。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要取决于自然界的选择,这就是“浪花淘尽英雄……青山依旧在”。

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体现在真、善、美多个方面。“真”的价值体现在人类科学研究、模仿自然界智慧等方面。“美”的价值就是自然界为人类提供审美对象、影响人类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善”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生活、宗教等方面,其中自然界的经济价值是本文的主题之一。自然界的经济价值绝不仅限于传统经济粗放利用的自然资源价值,比如森林作为木材的价值。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自然界经济价值的发挥取决于生态条件的状况。直接来自于自然界的经济资源同时也是生态资源,同一资源综合地发挥着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由于生态价值的作用,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得到了可持续的发展。

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不仅体现为自然界对当代人类的价值作用,也包括自然界对人类后代的价值作用。人类后代的命运寄托于现有的自然资源能否有效的保护,也就是说自然资源的生态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保证人类后代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其他价值。生态价值是自然资源的基础价值,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是以生态价值为基础的,生态价值的缺失将大大降低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耕地的沙化就大大降低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人类的发展不仅是自身种的延续,还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条件。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然建立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存在上,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存在有利于自然资源生态价值的发挥。

广义而言,生态价值不仅包括自然界对人类的生态价值,还包括人类对自然界的生态价值。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对人类正面的价值作用。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对自然界—人类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所以人类对自然界具有价值关系,人类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都体现了对自然界的良好价值。

二、循环经济:创造价值

既然生态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那么自然界创造的生态价值以及人类创造的劳动价值就是经济价值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也就是说经济系统所涉及的价值类型至少包括生态价值和劳动价值。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主要是三类: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当然与此相应地就产生了三大价值: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资本价值以及劳动力价值。从终极源头来说,资本价值来源于劳动创造价值。也就是说,经济活动中主要包括两类价值即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运作模式,相对于传统经济模式在价值创造方面,必然具有更大的优势。那么循环经济是如何创造价值的呢?循环经济作为人类的行为选择,它创造的价值必然是人类劳动创造的价值,而不是自然界创造的价值。自然界创造的价值集中于人类经济活动开始之前。经济活动开始之后,主要是人类劳动创造价值,无论这种劳动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相比较而言,循环经济要比传统经济更能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循环经济创造价值的主要手段是科技进步和策略智慧。由于科技含量的提高,’循环经济创造的价值主要是由人类的复杂劳动带来的。

循环经济中的人类复杂劳动是立足于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生态目的的劳动。具体来说,包括各经济环节的技术改造、工业流程重组、产业衔接整合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循环经济关注的重点不再是经济环节的微观部分,而是经济运行的宏观系统以及系统之间的联系和协调。为了发展循环经济,我们要改造工业流程,对工业环节进行技术改造,最终要实现经济系统与自然界生态系统的良性对接。

循环经济创造价值,“创造”一词在这里的意思决不仅仅是源头性的产生,还包括价值的储存和转移。在循环经济中,人们的劳动创造经济价值。人类节省资源和减少污染排放的行为也是劳动,创造的是生态价值。人类的循环经济行为阻 碍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对自然环境是有益的,这反过来又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具有生态价值。当然循环经济创造的价值主要还是经济价值。自然界创造的生态价值在循环经济中被节省、储存和循环,体现在不同层次的生产成品上。人类减少污染排放而产生环境价值,降低了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相对于传统经济粗放利用自然资源价值的方式,循环经济变相地创造了生态价值。在经济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 自然资源利用率,就会延长自然资源的存续和保护环境,所以说发展循环经济具有显着的生态价值。

转贴于

具体来说,循环经济创造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原材料、能源开发环节。在该环节,循环经济由于置人了保护环境的理念,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回采率,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重视开发可再生能源,而避免了由于大规模开发不可再生资源而威胁人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区别和采取不同策略,就是基于循环观念的引人和理解。实际上不可再生资源就是资源循环生成极其缓慢的资源;可再生资源就是循环生成比较快的资源,如风、太阳能等。循环生成缓慢的资源作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具有维持环境稳定和完整的生态作用,其开采和使用应该降低,否则生态环境将面临较大威胁,人类将难以适应环境的巨大变化。相反,循环生成快的资源具有无限的可利用量,并且大规模利用不影响环境的美丽、完整和稳定,没有明显的生态负面作用,并且充分利用了不断循环产生的大量资源和能源,为大规模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2)工业“三废”的回收利用环节。适度延长工业流程,整合工业布局,对工业“三废”进行再加工和深加工,既提高了单位资源的产品产出率,又减少了污染排放,对生态环境具有增益作用。比如糖厂的甘蔗渣和甜菜渣可以用来造纸,造纸排放的废水可以用作水泥制造。(3)消费品报废后回收再利用环节。随着经济发展,报废的消费品数量日益增大,其占有的可利用资源相当可观,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加强对报废消费品中可利用资源的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比如报废的家用电器,其中有很多零部件具有回收利用的价值,另外像汞等有毒的物质会因为不回收而污染环境。

总之,循环经济是将经济过程的循环与生态系统的循环融合起来,协调经济循环与生态循环,减少两个循环之间的冲突,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目标。 三、生态经济价值:循环经济的价值选择

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诞生的背景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工业经济,从传统工业经济到循环经济经历了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传统工业经济以“大规模消耗自然资源、造成大规模环境污染”为主要特征,该经济模式具有显着的生态和社会负面效应,从而引发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担心。为了确保人类的经济前景,循环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循环经济从微观上说,起步于工业流程的生态设计.如清洁生产,还有垃圾等工业排放物的再利用,但是由于经济属于宏观范畴,其涉及范围远远超过工业工程,在单一的工业工程之外,循环经济发展了不同的工业工程之间的复合设计、不同企业之间的工业工程循环设计,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循环设计,最后是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复合设计和循环运作。这个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反映了循环经济由循环工艺到循环经济的发展历史。

循环经济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区别的关键在于不同的经济价值观,即在经济活动的价值追求中体现了不同的经济目的。传统经济模式的目的是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基础上生产和销售更多的商品,获取利润,积累财富。由于人们对成本的理解是狭隘的,没有考虑环境成本,所以这样建立起来的经济模式利用了甚至是浪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破坏和污染了自然环境,总之是牺牲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循环经济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基础上兼顾了生态环境的规律要求,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利用,同时减少了排放物,有利于环境净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价值观上,循环经济与传统工业经济的差别是明显的。传统工业经济只追求经济价值,没有考虑生态价值等其他价值的意义。循环经济不仅体现了经济价值,而且体现了生态价值,这种对多种价值的兼顾使得我们发掘出这样一种价值,即生态经济价值。所谓生态经济价值就是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融合的价值形式,是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共生、兼顾的产物。循环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原有经济模式的调整,意味着过高的经济增长会出现减缓甚至是负增长,所以发展循环经济就是暂时牺牲部分经济价值,保护和发挥更大的生态环境价值。这是对过去片面强调经济价值的一种纠偏,纠偏的目的在于实现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在经济活动中的相对平衡。我们知道健康的必然是相对平衡的,相对平衡的经济活动、价值结构有利于经济长期健康地发展即可持续发展。

传统工业经济单一地体现了经济价值,循环经济不仅体现了经济价值,而且补充体现了生态价值,这是对传统经济的价值结构的有效调整。由此可提出如下问题:有没有一种经济模式单一地体现生态价值,而没有经济价值?在比较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背景下提出这个问题是合乎逻辑的,但是从事实的角度来说没有意义。因为经济价值是所有经济活动的核心价值,取消了经济价值,也就无所谓经济活动、经济发展和经济模式了。

人类现在的经济活动之所以要兼顾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因为经济活动是一个系统,相比较生态系统来说,它只是一个微观的系统,该系统的健康运行要受到其环境的严重制约。经济活动的环境就是包括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在内的宏观系统。有人说,经济学家把生态环境当作经济活动的一个微观系统来研究,而生态学家则把经济活动当作生态系统的一个微观部分来研究。这话说的是对的,学科研究的视角差异必然造成世界理解的差异。简单比较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谁比谁更宏观,没有太大的意义。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关系本来就不是宏观与微观的关系,不是一个谁包含谁的关系。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是一个交叉关系结构,两个系统有一个巨大的重合部分。如果说这两个系统没有重合的部分分别体现了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那么这个重合的部分就体现了生态经济价值。只有这一部分才最有价值,真正体现了这两个系统关系发展的前景,体现了人类对经济发展的期望。

篇3

关键词:水泥灰岩矿山;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X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8-1806-04

Ecological Impac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ement Limestone Mine Development in Hebei Province

ZHANG Rong-zhi,ZHANG Yan,MENG Ling-yao,SHI Mi-wei

(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Hebei Academy of Science, Shijiazhuang 050011,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ecological problems from cement limestone mine development,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cological impact was established considering ecological consequences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otential. Five level primary indicators and fifteen secondary indicators were embodied in the index system as a whol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value of the secondary indicators. Thi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used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 typical cement limestone mining in Hebei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cological impact level of the typical cement limestone mining was Ⅰ of a less severe level in 1987 and Ⅲ of a heavier impact level in 2007. It revealed that cement limestone mine development had a more serious impac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local area.

Key words: cement limestone mine; eco-environmen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河北省是我国水泥生产大省,水泥生产的主要原料是石灰岩矿。受石灰岩赋存方式的制约,绝大多数石灰岩矿都是露天开采,而露天开采方式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较大,甚至影响整个矿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产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1]。通过对河北省内具有代表性的水泥灰岩矿区及其周边区域进行生态现状调查表明,河北省水泥灰岩矿区整体植被覆盖度不高,原始植被覆盖度一般为30%~60%;植被类型以草本植物、灌木植物为主,基本无高大乔木;植物群落较多,生物多样性较好。水泥灰岩矿山山体表面土类以砂土或砂石混合土为主,土质较差;土层厚度不均,一般为5~20 cm,较厚的地方可达50 cm以上,而有的地方岩石,无表土覆盖;土层稳定性差,易被雨水冲刷流失。建立水泥灰岩矿区开发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反映矿山开发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制约因素和影响程度,便于有针对性地制定水泥灰岩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和生态恢复措施。

国外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多集中在系统的生态健康[2]、生态安全[3]方面。国内对矿区地质环境、矿区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较多[4-8],对矿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研究相对较少,其中针对水泥灰岩矿区生态评价方面的指标体系研究更少。目前主要的研究有钱金平等[9]从自然生态环境子系统和社会生态环境子系统两方面构建了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唐晓兰等[10]建立了以影响受体为对象的指标体系等。

本研究在分析水泥灰岩矿山开发引发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着重从矿山开采活动产生的后果和矿区生态恢复潜力两个角度筛选评价指标,构建了由5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构成的水泥灰岩矿区生态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值,力求客观评价河北省水泥灰岩矿山开发所产生的生态影响程度。

1材料与方法

1.1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思路和原则

基于对水泥灰岩开发产生的生态问题分析可知,水泥灰岩开发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矿区环境质量影响、生态环境影响、地质环境影响和社会环境影响几方面。另外,根据实地考察,位于不同地区的同等规模的水泥灰岩矿山开发后,其生态恢复难易程度和恢复效果不同。因此,本研究指标体系的构建着重从矿山开采活动产生的影响后果和矿区生态恢复潜力两个角度筛选评价指标,区别于已有的研究成果[2-10]。

为体现对矿山开发影响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指标体系建立过程中,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

1)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的确定应能够直接反映水泥灰岩矿山开发活动所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数据可得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充分考虑所用指标数据的可得性,尽可能利用现有的统计数据及易于观测的资料。

3)可操作性原则。指标应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不应盲目求全求大,过于复杂将直接导致可操作性降低。

4)准确性原则。所选用的评价指标尽量以定量化指标为主,以便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生态影响情况。

5)系统性原则。从能够反映一个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功能角度,遴选出相应指标来反映所产生的影响。

1.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由5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组成的水泥灰岩矿区生态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见表1。

1.2.1环境质量影响指标矿山开发主要的环境质量影响是开采区粉尘污染影响和弃渣堆存产生的固废污染影响,因此用扬尘产生面积比和固废排放强度2项二级指标来反映。其中①扬尘产生面积比=开采面积/矿区面积;②固废排放强度以剥采比表示。

1.2.2生态环境影响指标选取地貌破坏强度、植被破坏强度、水土流失增率、景观破碎度4项二级指标。其中①地貌破坏强度=受破坏面积/矿区面积;②植被破坏强度=受破坏植被面积/原有植被面积;③水土流失增率=采后水土流失增量/背景水土流失量;④景观破碎度用景观斑块破碎化指数表示,反映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11]。

1.2.3地质环境影响指标选取地质灾害面积比、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率2项二级指标。其中①地质灾害面积比=地质灾害面积/矿区面积;②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率=已生态恢复矿山面积/矿山面积。

1.2.4社会环境影响指标选取环境敏感度和视觉敏感度2项二级指标。其中①环境敏感度用矿点距环境敏感区(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城镇等人口集中区)的距离表示;②视觉敏感度以矿山距国道、铁路、高速公路的距离来表示。距离越近产生的影响就越大。

1.2.5生态恢复潜力指标选取了气候、区域植被、土层厚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侵蚀5项二级指标。其中①气候条件是生态恢复潜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此以反映降水、蒸发、温度等综合气候因素的气候干燥度表示;②区域植被原始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区域生态恢复潜力。区域植被较好,说明该区域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好,抗逆性强,受破坏地区的植被恢复能力就越强。③植被恢复离不开土壤,主要与土壤厚度、有机质含量相关。④土壤侵蚀度越高,生态恢复潜力越低,用土壤侵蚀模数表示。

1.3水泥灰岩矿区生态影响评价方法

为了说明水泥灰岩矿山开发产生的生态影响程度,首先对各评价指标进行确权,然后计算生态影响评价值,最后对评价值进行分等定级。

1.3.1生态影响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AHP)[12]进行。AHP法是美国运筹学家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此方法巧妙地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了起来[12],适合于多目标决策。通过进行系统分析计算,最终确定各个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值见表1。

1.3.2生态影响评价值计算水泥灰岩矿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值利用加权求和法对目标层逐层进行计算,直到最高层。计算公式为:

A=■ωiDi;■ω■=1

式中,A为某一矿区评价值;Di为指标标准化值;ωi为指标的相应权重值;m为指标总数。

1.3.3评价等级值计算为了使水泥灰岩矿区生态环境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对生态影响评价值进行了等级划分,即建立评价等级标准值。一般是评价者或专家进行人为的分等定级,本研究结合有关标准、规范和经验数值等确定评价等级标准值如下:

1)建立水泥灰岩矿区生态影响评价因子等级阈值,即对评价因子进行分等定级,见表2。

2)将矿区生态环境影响程度划分为Ⅰ、Ⅱ、Ⅲ、Ⅳ共4个级别,各级别代表的影响程度见表3。

3)将各因子等级阈值进行标准化,结合表1中相应因子的权重值,利用1.3.2中公式,计算不同等级对应的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值,得出水泥灰岩矿山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等级分值,见表3。

2结果与分析

2.1唐山市丰润区典型石灰岩矿区应用与评价

丰润区位于唐山市西北部,地处燕山褶皱带东段南缘与华北拗陷区的交界地带,属河流冲洪积扇地貌。评价区域位于丰润区西北部,东经118°01′43.14″-118°09′16.99″之间,北纬39°50′48.60″-39°55′51.50″之间,面积11 019.03 hm2,目前开采的矿山属于王官营矿区,面积为2 259.58 hm2,约占评价区域面积的20.51%。

本研究选取了1987年TM影像数据,以及2007年的中巴资源卫星02B星CCD数据,通过人工解译,对两个时段的影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借助GPS进行实地验证调查,结合表1评价指标体系,得出丰润区西北部山区水泥灰岩矿区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结果见表4。

表4表明,从矿山开采初期即1987年至开采20年后即2007年,研究区域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由于矿山开采面积的增加,原有地貌破坏程度、植被破坏程度、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面积均明显增加。研究区域被开采部分矿区均未进行生态恢复,矿山开采、基岩面积的增加导致开采区水土流失模数及水土流失量大量增加,区域水土流失增率从1987年的3.16%增加到了2007年的32.88%。

通过对影像数据对比分析,评价区域除原有开采斑块面积扩展较明显外,新增斑块数量较少,对区域景观影响不大,研究区景观破碎化指数变化不明显,1987年为0.17,2007年为0.19。研究区气候干燥度为0.8~1.2,属半干旱地区;区域植被以灌草为主,有林地比重较小。土层厚度约20~35 cm,原地貌土壤侵蚀为600 t/(km2・a),区域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恢复潜力。

112国道与本研究区域西部相邻,本矿区距112国道仅100 m左右,视觉敏感度较高。研究时段间区域内增加了唐山地表饮用水源保护区,区域的环境敏感程度增加。

研究区域1987年和2007年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值合计分别为0.773和0.387。通过与表3对比分析可知,该区域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从1987年的I级影响较轻,降为2007年的Ⅲ级影响较重。因此20年的矿山开发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了比较明显的不良影响。

3小结与讨论

水泥灰岩矿山开发造福人类的同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复杂而严重的影响,如果只考虑单一因素、用单一指标将无法对这种影响进行较好评价。本研究从矿山开采活动产生的生态影响后果和矿区生态恢复潜力两个方面,建立了一套由5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构成的较为完整、客观反映矿山开发生态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该指标体系,借助历史资料和遥感数据,对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典型水泥灰岩矿区开采产生的生态影响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可知,自1987年大规模开发利用以来,水泥灰岩矿山的开发利用已经在局部区域产生了较明显、较严重的生态影响;根据各单项指标评价结果,可找出矿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地表土壤和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因此进行生态恢复的切入点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土壤条件的修复,比如充分利用矿区开发初始剥离的表土等。

参考文献

[1] 张焱,张荣芝,孟令尧,等.基于遥感信息的河北省典型石灰岩矿区生态变化趋势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0,31(4):375-379.

[2] RAPPORT D J,REGIER H A,HUTCHINSON T C. Ecosystem behavior under stress[J].The American Naturlist,1985,125(5):617-640.

[3] THOMAS M Q,RICHARD W H,WENDEL J H. Estimating ecological integrity in the interior Columbia River basin[J].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01,153(1-3):161-178.

[4] 张进德,张德强,田磊.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综合评估技术方法探讨[J].地质通报,2007,26(2):136-140.

[5] 何春盛.石灰石矿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6,20(4):421-424.

[6] 江松林,孙世群,王辉.安徽省矿山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1):112-115.

[7] 宋云力,甄习春,赵承勇.河南省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1(1):93-96.

[8] 赵颖弘,胡明安.鄂东南矿山环境评价指标体系[J].地质科技情报,2005,24(1):91-94.

[9] 钱金平,鲁峰.石矿开采生态环境影响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3):75-77.

[10] 唐晓兰,王伯铎,马俊杰,等.石灰石矿山露天开采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对策[J].水土保持学报,2002,16(4):105-107.

篇4

在法律历史上的任何时期,法的价值都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法学家们不断的对法的价值进行论证和批判,以确保法有适用于这个时期的价值。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环境法给予保障,而生态文明同时也深刻影响到环境法的价值方向。研究生态文明如何更好地发展起来,首先要研究的就是环境法所要追求的价值和目标方向,环境法的价值体系由多方面价值组成。1.环境法的正义价值环境法主要把正义作为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同时与秩序、利益等相互融汇作为环境法体系的基本内容,而具有终极性价值的是正义价值。促进全国人民都拥有善德和正义是法律的最根本意义,法是伸张正义的途径也是正义的方向,法的存在意义也从正义价值中得以体现。环境法的主要价值体现同样是正义,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最高目标,这种和谐发展是环境法平衡代际主体与代内不同主体的正义体现。[1]构成环境法的价值体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研究环境法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将正义看作是环境法的最重要价值,并将其作为研究基础。2.环境法的秩序价值秩序是构成环境法价值体系的基础价值,每条法律都是将实现某种秩序价值作为目的,法的正义价值若要彰显出来,需要秩序价值来实现。法律规范提供了良好的秩序状态,理想的秩序需要利益调制来完成。秩序要适应生产方式,需要体现出社会正义和公正。[2]人类社会作为法的诞生、进化的场景,法的属性确立了法的秩序价值是其他价值的基础。如果不存在法律秩序,法的生存及运作将会失去保障并受到威胁,法治将无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环境法所追求的秩序,建设生态文明有着同样的要求。生态秩序有三点主要要求: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二是环境利益与人类利益相协调;三是人与人之间环境资源均衡分配。3.环境法的利益价值利益同样也是法律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从古至今,人们之所以尽可能的去争取一切可能争取到的事物,一切都源自于利益。从根本上来说,环境法所确立的目标就是正义、秩序、建设生态文明高度统一,环境法存在的意义就是实现正义和秩序高度统一的追求,环境法的价值也体现在通过利益调制达到正义和秩序的的目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环境法的体系与利益调制是承载着正义和利益的载体,也是展现争议和秩序价值的途径。[3]利益价值相较于争议和秩序价值来说,它体现出来的是工具价值,其作用在取舍、调节、激励利益方面体现出来,是形成社会秩序和社会正义的机制。环境法也是通过自身特有的利益调制和规则体系,为正义和秩序引导正确的方向。

二、环境法正义价值的多面性

环境正义是环境法的正义表现,正义是法律最核心的追求。不同主体在参与有关环境方面的事务时,被公平对待,即为“环境正义”。公平对待表现为忽略年龄、性别、国籍等差异,拥有公平参与环境方面事项的权利。环境正义体现在参与环境事项的过程中,保障人与人之间合理的分配资源以及承担起相应的保护环境的义务。地球资源有限,而人均需求量较大,这就导致了如何合理分配资源问题的产生,环境正义实质的问题也就体现在此。环境正义主要就是调整和管理主体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满足主体所需的生存条件基础。结合建设生态文明和现实环境问题特点,笔者总结出追求环境正义要从以下两方面抓起。

(一)代内正义方面代内正义表现为,忽略性别、年龄、身份、国籍、社会地位等差异的同世代内的人拥有平等的公众参与、享有权利义务、获取资源信息等权利。代内正义主要包括的正义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以及地域与地域之间的正义问题。但是由于各个方面的分配环境利益不公打破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平衡关系,从而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4]为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环境正义,维护代内环境的平衡,应努力完善环境法制度。一是要完善公开制度,让人民大众了解到环境信息和知识。自从《环境保护法》出台以来,为了使环境法具备更好的可实施性,需要不断地通过法规对公开制度完善细节规则。二是要增强各阶层与各区域之间的合作,以便健全环境表达机制。为了实现生态文明和实质正义,法律制度应特别关照相对弱势的群体,保障他们的环境利益,这就需要健全环境利益分配机制,避免弱势群体无法享有应有的环境利益。

(二)代际正义方面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实质和广泛意义上的环境正义。代际正义是指为后代人保存资源,维持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状况,保障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一些国家将代际正义思想融于国家法律之中,生态文明与传统的文明形态不同,生态文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与发展,更具远见卓识。

三、环境法生态秩序追求

(一)生态秩序的定义秩序是一种平衡状态,在内部建立。自然秩序是自生自发建立起来的秩序,而社会秩序由人创造出来。秩序性质有如下几点:一是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限制力度;二是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是可以相互补充和影响的;三是表明人们某些生活方面具有一致性;四是体现出人们行为可以进入某种平衡稳定的状态。法律秩序是多种秩序形式中的一种,它作为社会秩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某些方面作为指示文明进程的仪器。生态秩序所追求的包括了,人与人之间需求环境资源与维护环境状况的平衡,以及人与自然共存的平衡状态。生态秩序是环境保护法体系之中最基础的一部分,它的最终追求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与发展。

(二)达致生态秩序的措施法律秩序的含义是人们之间的关系要遵循行为规则,这些规则又相应的产生了文明秩序,生态秩序也要依靠法律规则来实现。在传统法律之中很难能满足生态文明的要求,所以要建立相应的环境法规则。确立环境法的目的就是要发展生态文明,制定生态秩序规则,适应于目前的生态文明建设。为了满足我国现今飞速发展现状中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环境法制度需要进行一定的创新,来不断地完善自身体系,以便于更好地保障生态秩序的有条不紊。培养生态秩序意识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也十分有必要,要加强对人们意识层上的培养,有益于提升人们的生态意识。

四、环境法多重利益寻求

(一)人与环境利益关系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就是利益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多种多样,对于人类来说,环境资源的利益关系可以表现为:经济利益、精神利益、环境利益。而从传统的利益法学派角度来分析,又分为以下几类:社会利益、公共利益、个人利益。人与环境资源具有多种属性关系,当这些关系之间产生碰撞时,如何取舍和解决是环境法需要研究的,也是从法律上来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二)环境法调节利益的方法法律制度需要选择性的利用一些法律工具来维护生态秩序,首先,要承认个人或社会的特定利益,需要确定一个法律承认的范围,要尽可能的获得范围内的利益。对于多种利益如何进行取舍,环境法给出了明确的指示:将利益分类,按照高低层次和迫切需要程度来将利益进行排序和划分。然后,设置环境法制度,按照一定的顺序保护利益,实现利益。最后,本该被保护的利益无法实现或被侵犯时,可以利用法律的手段来保障利益的实现。

五、结语

篇5

总体来看,设置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清晰的层次结构,在定量计算的基础上,形成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直观结论。在进行指标体系设计时应尽可能以现代统计理论为基础,利用现有的统计数据。

系统性原则。应把社会经济发展、金融资源、信用和法制环境视为一个整体的大系统,使得评价指标能够客观反映社会经济与金融生态的内在联系。

可比性原则。评价指标要便于进行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所谓纵向可比,即与历史数据可比,指标应相对稳定;所谓横向可比,既相邻区域之间可比,在一个地区内,评价指标至少应是80%以上省(市、县)都有的项目,若只有几个省(市、县)才有的项目,其评价结果就没有什么意义。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无法对所有指标逐一量化,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充分结合定性分析。但最终评价结果应形成一个明确的量化结果,以排除定性分析中主观因素或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国外通用的做法是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比例确定为4:6。

基本框架之一――定量计算

评价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水平、金融资源水平、社会信用及法制环境等3个目标层、14个准则层和90项指标层组成。

经济发展水平。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由经济总量、产业结构、集约化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开放度、人民生活及保障水平等6个准则层的40个正向指标构成(见表1)。其计算公式为:

P1表示一个区域金融机构与其生存和发展高度相关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值;6个变量(Pet,t=1,…,6)分别表示经济发展水平选定的6个准则层的综合得分值; 6个系数(Set, t=1,…,6)分别表示经济发展水平选定的6个准则层的经济总量权重系数,且ΣSet=1。P1值越大,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越高,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状态相对越好,也越有利于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反之则相反。

金融资源水平。反映金融资源水平的指标体系,由银行业发展水平、证券保险业发展、风险抵补、盈利能力、金融业开放度等5个准则层的30个正向指标构成(见表2)。其计算公式为:

P2表示区域金融资源水平综合得分值;5个变量(Pbr,r=1,…, 5)分别表示金融资源水平选定的5个准则层面的综合得分值:5个系数(Ubr,r=1,…, 5)分别表示金融资源水平选定的5个准则层面的权重系数,且ΣUbr=1。P2数值越大,表明区域金融资源越丰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状态相对越好,也越有利于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反之则相反。

社会信用及法制环境。社会信用及法制环境选择逆向指标,由商业与社会信用、银行信用以及法制环境等3个准则层面的20个逆向指标构成(见表3)。其计算公式为:

P3表示一个区域金融机构与其生存和发展高度相关的社会信用及法制环境逆向综合得分值(扣分);3个变量(Pzn,n=1,…,3)分别表示一个区域选定的准则层面的逆向综合得分值;3个系数(VOn, n =1,…,3)分别表示一个区域选定的准则层面的逆向指标的权重系数,且ΣVOn=1。P3数值越大,表明区域社会信用程度及法制环境越差,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状态相对越差;反之则相反。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定量计算综合得分模型。上述3个指标体系,分别从3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有关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方面的状态特征。要总括揭示和反映有关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方面的运行状况,还需计算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状态综合得分值。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P表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定量指标综合得分值; d1、d2、d3分别表示目标层面的经济发展、金融资源水平、社会信用和法制环境的权重系数,d1+d2+d3=1。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定量综合得分值P的数值越大,表明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状态相对越好,对金融机构经营活动也越有利;反之,数值越小,则质量状态相对越差,对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益处也相对越小。

基本框架之二――定性评价

评价方法。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好与坏,除了上述进行定量的比较外,还应结合法律环境、政策环境、信用环境和政府对金融业的支持和干预程度进行定性评判。指标的数据应从广泛的社会问卷调查中获得,并且问卷对象应包括社会各个层面与领域的人士,如知名学者、专家、银行行长(经理)、企业家和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等。在具体操作程序上,为了确保各类子因素的公正性和代表性,可以将各类因素设计成调查问卷,组织有关专家、各金融机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打分,然后以样本均值作为定性评判的总分。

四个标准

金融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和执行状况。主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是法律体系是否健全,二是各项法律法规是否真正得到落实。

政策对金融活动的支持程度。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政策对合法金融活动的支持力度;二是政策的稳定性;三是政策的透明度。

信用机制的健全程度。信用环境是衡量金融环境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一般包括信用文化和信用制度。信用文化的核心是讲不讲诚信,信用制度则是信用文化的具体表现,包括信用评级制度、征信制度、公证制度等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中介机构。

政府对金融业的支持和干预程度。可从三方面考察:一是政府对金融业的重视程度;二是地方政府对金融业的支持程度;三是政府是否尊重金融机构的自主经营的权利,不利用管理者的权利随意干预金融活动。

结论

我们认为,综合评价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应依据前述定量指标的评价模型得出的总分值P和定性分析的总分值Q合计得出评价结论。综合得分可用公式表示为:R=0.6P+0.4Q。

篇6

关键词 生态价值;哲学意蕴;影响

中图分类号 X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14)13-0109-01

科学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重要价值取向之一。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重新认识生态价值,树立良好的生态价值观,对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生态保护等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笔者从生态价值内涵、多维分析等方面分析了该命题。

一、生态价值内涵

一般认为,价值为经济学上的概念,同时更是一个哲学概念,从哲学角度看,价值考察主体应与客观属性之间的关系,为判断客观主体性的范畴,具有目的性、社会历史性和实在性等特点。生态价值是一个交叉学科,是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域。

在生态学上,人类认识生态价值历程可反映出人类的生产过程。人类认识生态价值的历程同样是人类认识能力提高的过程。因此,可以说生态价值思维在人类改造社会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体包括两种思维模式,一种为形而上学思维模式,一种为二元分离思维模式。在生态学中,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表现出动态性、层次性和整体性特点,即从价值哲学角度看,衡量生态价值可从生态系统角度来分析。

从实际来看,生态主要体现在对人类的有用性。当前,人类中心论的观点仍然是环境保护运动的主流价值观。因此,生态观、生态价值观等,不是回到原始社会,而是实现生态价值的最大化,从而理性开发保护生态环境。

二、生态价值的多维角度分析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恶化,重新认识生态价值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众所周知,人类核心价值之一便是生态价值,对人类的经济、社会和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1)从人类生存角度看,生态具有前提性价值,因为生人类居住的家园。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了水、阳光、食物和空气等。对生物圈来说,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价值每年在16~54万美元之间,比1999年各国GDP总值高出1.18倍。拿水域生态系统来说,该系统在为人们提供水产品同时,还具有排涝抗旱、调节小气候的功能。因此,生态系统对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前,人们发展速度前所未有提升,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资源枯竭和耕地减少等问题。中国环境问题也较为突出,因此需重新认识生态环境价值。

(2)从对经济影响的角度看。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了不少的商业交换价值财富,因此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生态对经济的影响,可反映在投入、收入等方面来体现,同时也体现在负面损失、治理费用等。比如由于生态环境破坏,人们患上疾病,则在治疗费用、劳动损失等方面。因此,这同样要求认识生态对经济的价值,采取理性的态度看待生态经济价值等。

(3)环境事件所具有的政治意义。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一条有效的途径便是为当政者施加政治压力,在发生环境事件时,非政府组织、绿党等可直接采取政治行动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由于地球本身的物理作用,在全球化日渐扩展的背景下,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生态环境在国际事务中的问题更加重大。当前,数以千计的非政府环保组织在世界舞台上活跃着。但生态价值同样可以负面形式出现。

(4)生态价值的文化意义分析。生态环境如果非常好,则会给人一种天然合一的美好感觉。这种情境在《论语》中具有记载。而在《阿弥陀经》中也对美好生态环境有了详细的描述,即无污染、水流清澈、空气自由清新。因此可以说,和谐的生态环境为人类的终极关怀之一。

三、生态价值的实现

和谐社会是一个相互协调的社会,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需要与生态实现协调。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当前,由于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应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价值的实现,尽可能实现生态环境的最大化。

(1)提高生态环境一直,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众所周知的一个实验为温水煮青蛙实验,生态环境问题也是这样,生态环境恶化,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是人们并不是没有认识到生态价值,近年来出现了忧患意识。由于大范围生态事件、生态问题频发,使得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逐步提高,这就要求持之以恒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提高生态环境意识应加强文化建设,重视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工作。同时综合利用书籍、网络和视频网站等,广泛宣传生态环境建设,普及生态环境基本知识,把人们的意识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2)实行科技兴国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就要求我们充分重视科技的力量,采用生态代价低、可持续发展模式,不仅要注重生态的经济价值,同时注重科技进步,尤其要注重人们素质的提高,提高科技水平。同时,逐步提高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确保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在4%以上。

(3)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运作机制。当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盲目逐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对环境产生较大的冲击。但是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错位、越位和缺位等现象。

同时,加强生态方面的法律建设,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积极推进评价体系的改革,重视环境保护法规的刚性因素。在评价地区发展中,把治理环境考虑在内,积极应用和推广绿色GDP评价体系,采用集合指数,也就是恩格尔系数、人文发展指数和二元结构系数等衡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四、结语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但是良好的生态环境,仍需人们的辛勤劳动。在这种新形势下,需重新认识生态价值的哲学意蕴。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从生态价值哲学意蕴、生态价值的实现和生态价值多维分析等方面分析了该命题。

参考文献:

[1]杨长智.生态价值的哲学意蕴[J].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篇7

关键词:城市品牌生态系统 结构 规律

城市品牌及其生态系统

(一)城市品牌的界定

基于生态学视角,本文将城市品牌定义为:城市品牌是一个包含城市产品体系与利益相关者两个方面要素的生命体。它是城市顾客对城市独特个性的一种综合印象,存活于城市顾客心中,在其生态环境中生长、发展壮大。城市品牌属于公共物品,具有生命性、差异性,是一种无形资产。

(二)生态系统与城市品牌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ecosystem)这一概念是1935年由英国生态学家A.G.Tansley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完整的生态系统不仅包括生物复合体,而且还包括环境的各种自然因素的复合体,生物群落与其生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生物群落与其特定的自然环境构成生态系统。城市品牌作为复杂的“生物”,其发展状态不仅取决于城市品牌内部生态,还取决于城市品牌生态环境。拟生物生态系统概念,本文认为:在一定的区域内,城市品牌及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相关环境复合而成的商业生态系统就是城市品牌生态系统(City Brand Ecosystem,简称CBE)。它包括:城市品牌生命子系统和城市品牌生态环境子系统。城市品牌生命子系统由城市品牌产品体系与城市品牌利益相关者集合构成,城市品牌生态子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科教、自然等环境因素。

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模型如下:

S=S1+S2 (1)

S1=∑mi+∑si (2)

S2=∑pi+∑ei +∑ki +∑ni

在式(1)中:S表示城市品牌生态系统,S1表示城市品牌生命子系统,S2表示城市品牌生态环境子系统。在式(2)中:城市品牌生命子系统S1包括城市品牌产品mi和城市品牌利益相关者si;城市品牌生态环境子系统S2包括政治环境因素pi、经济环境因素ei、社会科教环境因素ki以及自然环境因素ni。

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学认为食物链或食物网是生物种群保持生存和进化的基础。在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中,适应主体对城市品牌采取的一系列活动,构成了城市品牌价值增值过程,形成了城市品牌价值链。城市品牌之间以及城市品牌与其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城市品牌价值网。对于城市品牌生态系统链网结构的识别,有利于放宽城市品牌研究视野,对城市品牌价值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品牌价值链

城市品牌价值链是参考生态学的食物链,在美国学者Michael E.Porter(1985)的价值链理论(value chain theory)的基础上提出的,城市品牌的价值创造是由多个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基础活动和辅助活动构成,本文将这些与城市品牌相关的一系列创造价值的活动集合称为城市品牌价值链。

在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中,城市品牌利益相关者是城市品牌价值创造的主体,主要包括:城市品牌运营者(政府、私营部门、非营利组织等)、城市顾客以及城市品牌传播者(公众),他们在城市品牌塑造和维护中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创造着各自的价值。政府在城市品牌价值创造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城市功能分析评估、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功能建设与优化等一系列城市价值增值活动中,打造了城市公共产品,为城市品牌价值创造奠定了基础;私营部门为追求企业的利润最大化,适应市场需求,以其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创造了企业品牌,为城市经济增添了活力;非营利组织在城市文化产品的发掘、整理、传播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公众代表着城市的精神文明状况,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方面,公众的参与使得城市品牌价值创造具有可持续性。城市顾客作为城市产品的消费者,其需求牵引着城市品牌价值创造的各环节的活动,而城市环境的改善以及城市知名度、美誉度的提升,不仅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物质和精神的需求,而且还能够吸引更多投资者、旅游者和人才,从而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具体地说,从城市顾客需求牵引城市品牌运营者制定城市品牌发展战略,城市品牌建设措施的实施城市产品、城市环境的改善,服务功能的提高整合传播的手段城市品牌的塑造又满足城市顾客等一系列的价值创造活动,构成了城市品牌价值的增值过程,即城市品牌价值链,形成了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链状结构,如图1所示。

(二)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网状结构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往往不是单一的,营养级常常是错综复杂的,食物链很少是单条、孤立出现的,往往是纵横交错、相互连接,从而构成网状结构,此即食物网(food web)。在当今社会中,全球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发展和竞争的态势,整个世界正在形成一个由资本、金融、信息、技术等构成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价值网络(Gereffi,2001)。同样,在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中,城市品牌这种价值联系并不仅存在于系统内部,其价值链附属于一个更为庞大的体系之下,这就是所谓的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价值网络。单个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组成单条价值链与其众多的竞争或合作者组成的不同价值链条之间相互交叉,形成了整体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网状结构,城市品牌个体都是网络结构中的一个节点(node)或枢纽(hub),与系统其他成员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食物网不同,城市品牌价值链各环节之间不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而是价值或利益交换的关系,系统成员之间相互依存,互利共生,多个互利共生关系形成了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价值网。城市品牌生态系统通过生态流(资本、技术、资源、信息和人才)的流动将各自的优势在网络中进行扩散,通过生态流的交换,形成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在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中,城市品牌运营者要处理好与其城市品牌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以保持其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平稳运行。

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

(一)城市品牌与其生态环境的基本关系

城市品牌与其生态环境关系的本质是既协同又斗争,主要表现为城市品牌受生态环境制约、城市品牌对生态环境的适应和城市品牌对生态环境的反作用三种形式。其中,生态环境对城市品牌的影响称为生态作用(ecological action),城市品牌改变其自身的结构和行为与其生态环境相协调的过程称为生态适应(ecological adaptation),而城市品牌反过来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改变称为生态反作用(ecological retroaction)。

从较短的生态时间尺度看,城市品牌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生态作用和生态适应为主,反作用为辅;但从较长的进化尺度看,城市品牌与其生态环境的关系则以反作用为主,例如城市品牌运营者对地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的调控。生态因子对城市品牌的作用与反作用之间的平衡使城市品牌生态系统性状稳定在一定的状态,这一状态进一步决定城市品牌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二)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协同演化规律

人类学家Gregory Bateson指出,共同进化是一个比竞争或合作更为重要的概念,在商业中也是如此。由于生态环境的胁迫,城市品牌生物以保持内稳态、增加耐受性、调整自身结构等手段适应环境的变化。生态适应是城市品牌生物进化的基础,城市品牌进化是生态适应的结果。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中,城市品牌与其生态环境,城市品牌物种之间,城市品牌利益相关者之间,均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适应、共同进化的生态关系,这就是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协同演化规律。

(三)城市品牌生态位限制规律

城市品牌生态位(city brand niche)是指城市品牌在其生态环境中所处的位置和利用资源的综合状态。如同自然界生物一样,由于空间位置和资源的有限性,城市品牌的生存发展都要受到生态位的限制,本文将这一法则称为生态位限制定律。在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中,由于市场资源的有限性和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城市品牌只有处在适合的生态位上,城市品牌才能生存和发展。若两个城市品牌的生态位分离时,两者就不会发生竞争;当两个城市品牌的生态位重叠时,若共同利用的城市顾客等资源丰富,则双方竞争程度较弱,甚至不存在竞争;反之,则竞争程度较强。由于城市顾客的多样化,其需求层次和强度不同,加之城市品牌经过激烈的竞争洗礼,城市品牌为了生存的需要必然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态位,调整自己的生存行为,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构成了城市品牌生态位体系。

(四)城市品牌生态反作用规律

在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中,城市品牌在受到其生态环境作用的同时,也对其生存环境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CBE主体通过对城市品牌生态环境的改造,使其更有利于城市品牌生存,本文将这一规律称为城市品牌生态反作用规律。城市品牌对其生态经济环境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良好的城市品牌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人才,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美好城市品牌愿景能够使市民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协调社会公众的言行,最终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就得大力整治城市环境,通过治理工业污染、市民的绿化行动,可以改善城市品牌的自然环境。但是,由于城市品牌运营者对城市品牌生态环境形势判断失误,采取不当的调控行为,造成城市品牌价值折损,同样也会对城市品牌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由此可见,城市品牌对其生态环境的反作用表现为正负两个方面。

(五)城市品牌生态平衡与失衡

城市品牌生态系统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其生态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中,同时也会不断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和负影响。然而,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对于环境干扰所带来的影响和破坏都有一种自我调整、自我修复和自我延续的能力。这种抵抗变化和保持平衡状态的倾向称为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或“稳态”。

城市品牌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CBE内各组分的结构和功能均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平衡。城市品牌生态平衡有三种表现形式,即相对静止稳态、动态稳态以及“非平衡”稳态。城市品牌生态平衡也有三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的优化与稳定性、能流与物流出入平衡以及自我修复和自我调节功能的保持。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是有一定限度的,当CBE变化超过“生态阈限”,正反馈不受控制,终将导致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衰退或崩溃,造成整个城市经济系统的生态失衡。

总结

文章结合生态学原理分析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及其构成,并运用价值链理论阐释了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链网结构。将生态学和CAS理论引入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中,指出了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标识、内部模型、积木机制,揭示了城市品牌生态作用、生态适应、生态反作用和生态平衡的基本规律。研究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协同演化问题,是城市品牌理论和实践的全新视角,有利于深化对城市品牌的认识,更好地指导城市品牌建设的实践。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3

2.原毅军,葛海鹰.城市价值与城市功能优化.中国城市化,2004(4)

篇8

关键词:海洋经济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一、引言

21世纪是海洋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海洋已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主要领域。但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渐突出,不断影响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有效解决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成为当前海洋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国内外关于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研究成果较多。2007年,Martinez等研究沿海区域的生态和经济重要性,提出应继续评估海洋生态经济,以确保沿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10年,Kildow探讨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贡献的重要性,指出以现有资料衡量与海洋有关的经济活动价值仍较困难。2005年,楼东等应用灰色系统法对海洋产业进行关联分析和预测,认为海洋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现象是制约我国海洋生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2009年,刘伟玲等利用生态足迹法,指出2003-2005年辽宁省及其沿海6市的生态足迹均超过了生态承载力,且生态赤字有逐年增加趋势。然而,舟山作为浙江省海洋经济强市,现有研究较少涉及舟山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本文通过构建舟山海洋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和协调发展模型,测算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度。进而,获得舟山海洋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及变化趋势,从而揭示舟山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关系。

二、舟山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

1.构建指标体系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由海洋经济和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组成。因此,本文首先构建包括上述两个子系统的指标体系。

海洋经济子系统由海洋产业总产值(亿元)、海洋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海洋经济产值的增长率(%)、海洋二三产业产值比重(%)、港口货物吞吐量(万吨)和科技计划项目(个)构成。生态环境子系统由工业废水排放量(万吨)、工业废气排放量(亿立方米)、烟尘排放量(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生产量(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万吨)和赤潮发生的次数(次)构成。

对于本文采用的指标体系,需将逆向指标通过取倒数转化为正向指标。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的影响。

2.测算综合评价值

本文选取2002-2011年舟山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其中相关数据主要来自于《2011舟山统计年鉴》和中国舟山政府门户网站。首先,对舟山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进行因子分析,可知两个子系统的KMO值分别为0.571和0.668,明显大于0.5,故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然后,按照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可得两个子系统只需取第一公因子和第二公因子。最后,根据两个子系统提取的公因子,计算它们的综合评价值(见表1),并给出其折线图(见图1)。

由图1,可知2002-2011年舟山海洋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基本呈上升趋势,并在2011年达到十年中的最大值。从2007年开始,海洋经济的综合评价值达到零值以上,表明海洋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超过了平均发展水平。然而,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变化趋势与海洋经济的发展趋势相反。2002-2011年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值基本呈下降趋势。2007年之前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值大于海洋经济的综合评价值,表明海洋经济的发展潜力较大,这与近几年舟山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相互验证。2007年之后海洋经济的综合评价值大于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值,表明生态环境的改善不能满足舟山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表明海洋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较大。

3.测算协调发展度

根据海洋经济()和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值,模拟出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环境与海洋经济的回归方程,其结果分别为

(2.1)

(2.2)

由(2.1)和(2.2),可得两个子系统的协调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获得两个子系统的状态协调度。其计算公式为

(2.3)

其中,为系统对系统的状态协调度,为系统对系统的实际值,为系统对系统要求的协调值,为系统的实际方差。

由(2.3),可得两个子系统的状态协调度。进而,计算两系统间的协调系数,其公式为

(2.4)

其中,为两个系统的协调度指数,为系统对系统的状态协调度,为系统对系统的状态协调度。

由(2.4),可知整个系统的协调发展度(C),并进行等级划分(见表2),然后给出其折线图(见图2)。

由图2,可见舟山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系数呈“U”型曲线。具体结果为2002-2004年协调发展度呈下降趋势,2004-2006年协调发展度呈平滑趋势,并在2006年达到最小值,这表明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处于极度失调的状态。2006-2010年协调发展度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并在2010年达到十年中的最优水平。2011年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虽然是优质协调的状态,但与2010年相比是下降的,这表明2011年生态环境的质量开始下降。

三、结论

本文以舟山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协调发展模型,测算舟山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舟山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系数呈现“U”型曲线,这表明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因此,对舟山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待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刘伟玲,朱京海,胡远满.辽宁省及其沿海区域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J].生态学杂志,2008,27(6):968-973.

[2]楼东,谷树忠,钟赛香.中国海洋资源现状及海洋产业发展趋势分析[J].资源科学,2005,27(5):20-26.

[3]M.L.Martínez,A. Intralawan, G. Vázquez,et al. The coasts of our world: Ecological,economic and social importance[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7, 63: 254-272.

[4]J.T. Kildow, A. McIlgorm. The importance of estimating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oceans to national economies[J]. Marine Policy. 2010, 34(3): 367-374.

篇9

一、“天人合一”蕴含的整体意识对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启示

“天人合一”思想蕴涵着整体意识,主要表现在其肯定人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人与自然看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周易》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和万物一样,是天地的产物,人类社会是自然发展的结果,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然而,中国古代哲人虽然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人并不混同于一般的自然物,人是“万物之灵”。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既然贵为“万物之灵”,因而其在天地万物的生养过程中就担负重要的责任。“天人合一”的整体意识启发我们应该把世界看作是有机统一的、普遍联系的组织系统。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首当其冲的是要树立自然与人类整体统一的意识。这是因为:首先,把人与自然看成有机统一的整体是符合马克思辩证法的正确认识,是一种普遍联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人的生存与发展也必须以自然环境为载体。自然遭受破坏,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将是无源之水。人与自然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世界。再次,人类的历史经验表明,那种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无限征服自然、滥用自然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例如,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草原地区环境的调研表明:由于对水、草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等问题严重,大片植被消失,严重制约了当地农牧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此外,人是“万物之灵”,因而人应该担负起“赞天地之化育”的责任。即是说,在保护生态环境过程中,人具有无可推卸的责任。

二、“天人合一”蕴含的和谐精神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启示

“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表现在其反对将人类和自然对立起来上,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自然本身之和谐。《周易•乾卦》:“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意思是说,在天道法则的变化中,事物各以其本性,生育万物,赋予生命,事物以整体的法则存在,保持自然的和谐,才能使万物各得其所,各得其宜。二是人与自然之和谐。如董仲舒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三是人与人之和谐。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也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只有以“和为贵”,才能使人类生活圆满,才能使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由此可见,“天人合一”之和谐精神不仅强调自然系统内部之和谐,而且更进一步揭示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和谐的重要性。只有实现了三者共同的和谐统一,才能真正做到“与天地相参”。“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启发我们应该关注自然本身、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首先,解决当代的生态环境问题,就要维持自然本身的和谐。自然界本身是有机运行着的统一体,春夏秋冬的更迭、各种生物的产生与消亡等都是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我们应该遵守这些自然规律,维持自然本身的和谐。维护自然本身的和谐是解决生态环境的基础,破坏自然的和谐将给人类带来灾难。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澳大利亚为了解决甲虫之害而引进了一种青蛙,然而这种青蛙吞食垃圾,排泄的毒液不仅伤人,而且还会使牲畜毙命。更为可怕的是,这种青蛙繁殖能力超强,目前尚无法找到它们的天敌。朋友变成了敌人,澳大利亚的“蛙害”引人深思。其次,解决当代的生态环境问题,要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发展目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要既关心人类,又关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携手,生物与非生物的共进。再次,要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为保障。环境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人的作用,人们之间的不和谐将破坏生态环境。战争是人与人之间冲突的最突出表现。人们为了掠夺资源而进行战争,战争又大规模地消耗稀缺的资源,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直至消灭人类的生命。海湾战争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将持续100年。因此,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我们首先要做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三、“天人合一”蕴含的平等价值观对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启示

“天人合一”思想包含人与自然平等的价值观,这种平等价值观首先表现为对自然价值的重视。自然的价值绝不仅仅意味着它能满足人的物欲需求,自然本身也具有价值。自然有“厚生”价值、道德价值及审美价值等。“厚生”价值是指自然作为人的生存环境,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以满足其生存发展的需要,即《易传》所谓的“天地之大德曰生”。道德价值是将自然景物与人的精神、道德联系起来,以自然景物来比喻、象征人的道德,促进人的道德修养,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这种思想贯穿于中国文化之中。例如陶潜之“菊”、柳宗元之“山水论”等都是以物之精神来启示世人。审美价值即是以自然为对象,充分挖掘自然内在的审美价值。但是,当代人往往只看到自然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其生命支撑价值、遗传多样性价值、物种异质性价值、生态多样性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消遣价值、审美价值、宗教象征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及性格塑造价值等。“天人合一”的平等价值观还表现为它蕴涵着人与自然具有平等关系的思想。庄子曾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句话包含的正是这样两层价值关系:天地与我并“生”,生态系统与人类的平等价值关系;万物与我为“一”。只有重视这些平等价值关系才有可能达到真正的和谐。当然,在中国传统思想里,人与自然的平等并不是绝对的平等,而是应该有先有后、有厚有薄的,人在这种平等关系中居于主要地位。对此,王阳明做过独特论述,他认为,在利益分配发生矛盾时,家庭血亲处于中心的、优先的地位,先爱至亲、家庭,再爱路人,最后是禽兽、草木。这就启发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的平等原则,不仅承认人的生存和发展权利,也要承认自然的生存和发展权利,以“人—自然”共同体的共同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人与自然平等观的建立,需要人类的更大勇气和自觉性。因为在人的巨大的创造力面前,自然是被动的,要维护人与自然的平等权利,说到底还是要依靠人类来实现。人作为高智慧的生物比其他自然物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有主动性、创造性。因而,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是主动积极的一方,人与自然的平等最终还是要人来维护。

四、“天人合一”蕴含的生态意识对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启示

篇10

1.1分配原则

(1)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在制定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时首先应以流域水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支撑能力为约束条件,在保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确保流域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从而实现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和谐共赢。

(2)责、权、利相统一原则。水量分配中责、权、利的主体均应为上游各县(市)政府。保护当地水资源和保证下泄水的数量和质量是当地政府的责任,使用自产水量是当地政府的权力,分配各地区的水量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当地政府的利益。

(3)公平兼顾效率的原则。分配方案既要体现用水公平,尊重历史,维护各县(市)已有的利益,同时也要充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对未来新增加的水资源需求量,分配时应侧重考虑各主体的用水效率,做到公平与效率并重。

2晋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

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以保护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根据水资源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与水资源经济价值,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节水资源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5]。近几年来,为保障晋江流域的生态安全、保证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经济相对贫困、生态相对脆弱的流域上游县(市)大力开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但存在着与大力发展经济之间的突出矛盾。因此,基于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建立晋江流域上下游水资源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晋江市政府及下游受益区对流域上游地区的补偿机制,对于理顺流域上下游之间的生态关系和利益关系,加快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并有效保护流域上游的生态环境,从而促进全流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上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主要是针对生态保护或者环境友好型的生产经营方式所产生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美化等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综合评估与核算。国际上评价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的通用做法是通过统计分析,评价主要的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中国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