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口诀溶解性范文

时间:2023-06-21 09:45: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口诀溶解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学口诀溶解性

篇1

关键词:初中化学;分解反应;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096-02

如何引导学生化难为趣,增强信心,为化学立志,这是教师要思考的问题。下面就复分解反应方程式记忆及书写的难点突破,如何引导学生去学习,做一点思考,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文对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方法进行了界定,并结合教学实践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自己的思考,并通过对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力图使广大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掌握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定义

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称为复分解反应。反应的条件:(1)有沉淀生成;(2)有水生成;(3)有气体生成。教学过程中,演示天蓝色CuSO4溶液与无色透明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絮状Cu(OH)2沉淀,学生欢呼雀跃,演示盐酸溶液除去铁锈Fe2O3,生成淡黄色三氯化铁FeCl3时,学生也跃跃欲试,但记忆和书写反应方程式时,初中学生知难而退,甚至对化学敬而远之。

CuSO4+2NaOH=Cu(OH)2+Na2SO4

6HCI+Fe2O3=2FeCI3+3H2O

二、离子

先把离子概念讲清楚,同时把原子团概念讲清楚,只有把离子概念讲清楚了,酸碱盐概念才能讲清楚,离子概念中原子团是一个难点,必要时编成口诀,让学生记忆。离子的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常见的原子团有氢氧根离子OH-,硝酸根离子NO3-,碳酸根离子CO32-,硫酸根离子SO42-,磷酸根离子PO43-,铵根NH4+等,为了方便学生记忆,编成口诀:-1硝酸,氢氧根(NO3,OH-);-2硫酸,碳酸根(SO42-,CO32-);-3只有磷酸根(PO43-),唯有+1是铵根(NH4+)

书写较复杂的化学式对初中学生是一个难点,这一点不突破老师是很难讲下去的,只要学生熟练而简便的记住这些酸根,那么书写较复杂的化学式就很轻松了,这是书写复分解反应方程式的基础。

三、酸、碱、盐的溶解性

酸、碱、盐的溶解性对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只有理解并记住常用酸,碱,盐的溶解性,复分解反应方程式才能顺利些写下来。为了方便记忆,编成口诀:钾钠铵硝溶水快,硫酸盐除钡铅钙。盐酸盐除氯化银,酸碱溶解再除外。碱溶钾钠钡三位,三种强酸溶水快。碳酸盐类多不溶,生成沉淀变无害。

四、复分解反应方程式书写理解具体运用

学生记忆复分解反应方程式是一个非常头痛的事,特别是一些不明白反应机理的同学,甚至把化学放弃了,留下来只是一些绿肥红瘦的现象,实在是太可惜了。在教学中我采用阴阳结合,连线背口诀的方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点。CuSO4+2NaOH=Cu(OH)2+Na2SO4

学生连接阳离子Cu2+与阴离子OH-,背口诀,碱溶钾,钠,钡三位,Cu(OH)2属于碱,难溶于水,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能发生,连接钠阳离子和硫酸根阴离子,背口诀,钾,钠,铵,硝溶水快,Na2SO4属于钠盐,易溶于水。Ba(OH)2+H2SO4=BaSO4+2H2O

学生连接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背口诀,硫酸盐除钡、铅、钙,硫酸钡难溶于水,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连接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生成水,也复合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写出复分解反应方程式。从以上举的两个代表性例子,即让学生连接因阳离子,再背口诀,很好地解决了复分解反应方程式记忆和书写,不仅为化学计算这个难点铺平了道路,同时为学生下步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更为学生走向社会从事环保行业的相应工作积累知识,为社会培养了合格人才。课题研究:某湖水被严重污染,酸性过大,且有部分工业废水,重金属离子铅离子汞离子,用所学复分解知识如何把湖水净化?

方案设计:

1.加入硫酸钠或碳酸钠,把重金属离子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写出分复分解反应的方程式或离子反应方程式。

2.加入生石灰氧化钙,中和湖水中的酸,写出复分解反应方程式或离子反应方程式。

复分解反应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泛,不仅有酸、碱、盐的知识,还有物质溶解性方面的知识,再进一步,它涉及到化学反应平衡,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一部分化学反应的实质,也就是自然界更趋向稳定。而复分解反应方程式是揭示这一反应的实质的表现形式,初中学生学起来有难度,必要时要采用先强制记忆再理解的方式,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尝试与探索,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当然,难点的突破会有不同的方式,相信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所谓“有效”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的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涉及的范围非常之广。不管是罗姆斯登的有效教学原则,还是黛安蒙哥马利的教师要理解和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和过程的研究,都特别强调主动学习、尊重学生人格的发展并强调师生的互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2]林美凤.还课堂以生命[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12):14-16.

篇2

1.1趣味实验类化学教育游戏的特点

1946-1980年的趣味实验可以称为化学魔术,此时的实验注重实验现象的趣味性,而不是化学知识的学习。如心君的“水玻璃花园”趣味实验,通过各种晶体生长速度、形状和颜色的不同从而呈现出有趣的实验现象。1981-1990年是趣味实验的起步期,涉及的化学知识比较简单,实验器材和药品大多来源于生活用品,属于家庭小实验范畴。如“会游泳的鸡蛋”实验,利用盐酸和鸡蛋壳(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而使蛋壳表面产生气泡的原理,使鸡蛋表现出上下沉浮的有趣现象。1991-2000年是化学趣味实验发展的转折期。这一阶段趣味实验涉及的化学知识不断增多,并与初高中化学课本内容逐渐联系起来。例如苹果“流血”、“喷水成字”和“水果电池”实验分别涉及了3价铁离子的检验、指示剂和原电池的知识。这些趣味实验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并且激发起学习者学习化学的求知欲。2001-2013年是化学趣味实验发展的上升期。一方面,实验数量迅速增加;另一方面,实验内容进一步拓展到焰色反应、酸碱盐溶解性大小、物质检验等中学内容。研究者不仅对原有实验进行了理论与方法的改进,如“水中花园实验的新改进”,在此期间,实验设备也更新换代,钱扬义教授基于手持技术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并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1.2趣味实验类化学教育游戏的设计理念与内容

化学趣味实验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可视化的奇妙的实验现象,以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因此小学阶段的趣味实验以培养儿童的好奇心为主,激发他们对科学本质的探究欲望,实验内容主要是生活中的化学小常识。中学阶段是学生系统学习基础化学知识的重要阶段,趣味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化学学习兴趣,深刻理解重要化学反应的现象和原理,内容主要包括化学反应原理、实验现象及有关化学反应的规律性知识。大学阶段的趣味实验意在指导学生巩固原有知识点,并恰当地应用新知识,以无机内容为主。

1.3趣味实验类化学教育游戏体现的核心素养

(1)学会学习。

化学趣味实验游戏,能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兴趣,促使学生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与学习途径,采用有效的策略与方法完成实验。如进行“自制叶脉书签”实验时,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和技巧,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对叶片进行处理操作。

(2)批判性思维与创新。

学生对于有趣的实验现象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而它又能激发起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反思和对实验的创新。在“果蔬原电池”实验中,豆浆机、废旧电池、水果等都可以作为实验的材料,实验不再局限于课本,实验材料也更生活化。

(3)审美与人文素养。

丰富学生对美的感受,通过颜色变化、物质形态变化等使学生感受和欣赏化学的美,如利用植物制作指示剂等实验。

2文字类化学教育游戏的设计概况

2.1文字类化学教育游戏的特点

文字类化学教育游戏主要包括化学谜语和化学口诀,主要以文字的形式呈现,通过面对面问答或竞赛的方式进行游戏,兼具教育游戏和化学学习工具的双重功能。1981-1990年,我国出现化学谜语,但数量较少,主要考查元素名称,类似于脑筋急转弯。例如用元素名称“铒、钽、钡、钨、镭、砷、锰、锂、锶、铌、铟、镨、铽、砹、锔、锘、镥、锕、镱、钷”组成9位著名科学家的名字;猜化学元素:钱包丢了(铥)。1991-2000年,化学口诀倍受重视,数量急速增长,内容迅速增加。中学内容主要包括元素符号、原子结构、分子式、化合价、物质溶解性、金属活动性顺序等中学化学中的重要无机内容,如金属活动性顺序口诀:“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与酸相反应;铜汞银铂金,氢后难进行;位置越靠前,与盐相反应;活动性越强,前金换后金”。大学内容主要是有机物命名,R、S构型判断,取代规则等有机内容。2001-2013年,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大量的化学谜语及口诀在网络中传播开来,在百度中以“化学谜语”、“化学口诀”等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结果数量已难以准确统计。

2.2文字类化学教育游戏的设计理念与内容

化学谜语巧妙地将中学无机中的化学元素名称、物质名称等基础内容作为本体巧妙地隐藏起来作谜底,用与之相关的喻体作谜面。通过生动的文字和独特的逻辑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教师还可以用此游戏来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情境。化学口诀是根据化学知识点“编织”而成的便于记诵的语句,把化合价、金属活动性顺序、物质溶解性、烷烃命名规则等编成押韵的口诀便于记忆。口诀内容几乎涵盖了中学化学的所有知识点类型及大学化学的有机内容。教师若能及时恰当地运用口诀,不仅有助于自身叙述和概括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巩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3文字类化学教育游戏体现的核心素养

(1)审美与人文素养。

口诀、谜语等通常含有一定的韵律、整齐的形式、朗朗上口,可以增强学习者对中国语言的理解、表达和鉴赏,感受语言的魅力。

(2)学会学习。

化学谜语等言简意赅,却又含义丰富,如“左侧月儿弯,右侧月儿圆,弯月能取暖,圆月能助燃,有毒无色味”,简洁明了地涵盖了碳、氧气和一氧化碳的分子式,以及3种物质的性质,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知识归纳总结的习惯。

(3)语言素养。

游戏时对谜语的阅读、口诀的记忆,都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机会,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素养。

3卡片类化学教育游戏的设计概况

3.1卡片类化学教育游戏的特点

我国化学扑克牌游戏开发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比国外门捷列夫创立的元素牌晚将近100年的时间。经统计,中国大陆化学教育游戏中运用的具体实物主要包括化学卡片、化学扑克和化学棋。1956-1980年,郑威熙首先设计出元素卡片,每1张卡片上写有1种元素名称及其主要性质,教师将元素卡片视为化学教具,主要用于学生学习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娱乐性不强。1981-1990年,化学扑克诞生,并且增添了游戏功能。内容主要涉及元素符号、分子式和简单化学反应,有接龙、各顾各、喊分、拱猪等多种玩法,趣味性较强。1991-2000年,未出现有关设计化学扑克的文献,但出现了4项化学扑克专利,人们对化学扑克的开发还在继续。2001-2013年,化学扑克的内容和玩法不断完善,具有普通娱乐、资料卡片和化学游戏三大功能。它们内容丰富:几乎包含初中所有主要物质、高中所有主要无机物;有些扑克还包含有机牌、化学常识牌和实验装置牌;娱乐性增强:有学习物质间反应规律的“化学反应接龙游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分组对抗赛游戏”等,学生还可自行设计不同的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3.2卡片类化学教育游戏的设计理念与内容

化学扑克游戏相比于卡片类游戏通常更为复杂,它是利用专门设计的化学扑克牌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目前,卡片类化学教育游戏的内容还集中在中学无机及实验的相关知识。

3.3典型案例———“520中学化学桌游”

国内应用最广的是“520化学扑克”以及“520中学化学桌游”(www.520hx.com.cn/yx),“520中学化学桌游”是由华南师范大学钱扬义教授工作室经过9年研制而成的一套化学桌游,是“520化学扑克”的升级。该款游戏设置了不同难度4种玩法,适合八年级及八年级以上的学生游戏。下面对其中的一种玩法“化学桌游”进行简单介绍。游戏对象:已经系统学习初三化学知识的学生。游戏设计:“化学桌游”由7类牌组成。在一类牌中,牌面的正面结构相似,如物质牌:每张扑克牌代表1种物质,正面涵盖物质的化学式、名称、物质参与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宏观及微观图片、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用途;每张牌的正面左上角有一个物质分类标志,不同花色代表不同物质类型,分别为绿色双锥表示单质、黑桃代表氧化物、红桃代表酸、蓝色梅花代表碱、黄色方片代表盐。游戏规则:按回合制出牌,依据出牌情况增减IQ值,包括7种基本出牌法:“有效碰撞”、“连锁反应”、“整出”、“补牌”、“对出”、“吃牌和投毒”。例如“有效碰撞”的玩法是某玩家打出一张物质牌,其他玩家依次打出可与之反应的牌;“投毒”的玩法是将“S”“P”等牌视为“毒药”向别人打出。

3.4卡片类化学教育游戏体现的核心素养

(1)科技与信息素养。

在卡片牌面、游戏规则中往往包含了关键信息,游戏者必须从中删选,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2)问题解决与实践。

如通过运用出牌技巧,调整出牌顺序,打出各种玩法,从而最终赢得游戏,同时又增强了游戏者的逻辑思维能力。

(3)交往与合作。

游戏的过程即是和他人交往的过程,游戏者必须保持基本的礼仪,尊重他人,积极沟通,才能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使游戏得以顺利进行。

4信息技术类化学教育游戏的设计和特点

概况(2006-2013)2006-2010年,主要以用Flash制作软件开发的角色扮演类单机版化学教育游戏为主,2009年,出现了首款网络在线扑克游戏“520化学动漫扑克”,它也是“520化学扑克”的配套资源。西华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王琳、刁永锋,以《哈利•波特》为题材,改编了一段《哈利•波特与宝藏》的游戏情节,讲述了哈利为了不让宝藏落入妖魔之手,历经坎坷,成功获取宝藏的故事。此游戏情境性较强,知识点也较为丰富。2011-2013年,用C#(C#编程语言是由微软公司开发小组专门为.NET平台设计的语言,它可以使程序员移植到.NET上)等更高级的编程语言设计出的化学教育游戏软件相继出现。韩山师范学院化学系的郑楚萍、许越、吴锦伟等为了培养初三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运用C#设计了记忆游戏软件“沉淀连连看”和同一系列游戏“化合物命名连连看”。信息技术类化学教育游戏利用网络的虚拟特征,创设多样的情境,将化学知识通过电脑游戏的形式呈现出来。游戏内容集中在中学化学的重要知识点,游戏专题性强:如“生活化学大本营”的设计是围绕“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环境”、“化学与材料”三大主题;“逃离化学王国”是针对高一卤素的知识点而专门设计的。

5中国大陆化学教育游戏趋势分析

目前,中国大陆传统化学教育游戏稳步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新游戏不断兴起,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门与前沿。整体来说,中国大陆化学教育游戏呈现出以下特点。

(1)游戏类型不断增多。

游戏类型由化学趣味实验和化学卡片拓展到化学口诀、化学谜语、化学扑克、单机版和网络版化学教育游戏等,每种游戏又包含多种玩法。

(2)游戏道具更加精致。

最早的化学卡片用纸片制作,较简陋。“520化学扑克”牌面涵盖内容丰富,“520中学化学桌游”更是在原有扑克的基础上重新设计,牌面更加精致美观。

(3)游戏形式不断丰富。

“520化学动漫扑克”发挥了在线网络游戏的特点,让不同地域的人们通过网络,方便地进行化学扑克牌游戏比赛,玩家还可通过聊天功能交流心得体会,丰富了以往单一的游戏形式。

(4)游戏内容逐渐扩展。

篇3

我们通常会听到一种常用的记忆方法——压缩记忆,即把大量的知识压缩成少量的文字或符号来记忆。对课本后面盐的溶解性表,如果不加指导让学生死记是比较困难的。相反,如果让学生认真寻找表中的内在规律就会发现:硫酸盐中除硫酸钡不溶、硫酸银微溶外也几乎都溶于水;盐酸盐除氯化银外几乎都溶于水;硝酸盐全部溶于水。碳酸盐就不是这样了。但碳酸盐中的钾盐、钠盐、铵盐溶于水,其余不溶。这时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发现:前三种盐几乎全溶于水,碳酸盐多数不溶于水,能否找出一个好的记忆方法呢?通过观察思考不难发现,前三种盐属于强酸盐,碳酸盐属于弱酸盐,可总结为“强溶弱不溶”。但碳酸盐中的钾盐、钠盐、铵盐溶于水,它们可看作是由强溶解性的碱——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氨水形成的盐,其它碳酸盐则是由溶解性弱的碱形成的盐(钡盐除外),也符合“强溶弱不溶”的规律。所以把溶解性表归结为这五个字就比较好记,将这五个字背熟了形成口诀,就会终生不忘。当然,还要理解这五个字的内涵和外延。“强溶”中也有不溶的,如氯化银、硫酸钡;“弱不溶”中也有溶的,弱酸盐中的钾盐、钠盐、铵盐可溶于水。其实,常见的盐类中,易溶解的也就这些,比较好记,可总结为:钾钠铵盐硝酸盐。

在学习化合价的时候,需要记住学生们记住常见元素化合价,以便于正确书写化学式。通过观察后我们会发现,对于金属元素来说,有很多是具有相同化合价的,把这些相同的编成顺口溜学生就容易记忆。例如,钾钠银(氢)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铜汞一二铁二三。而非金属元素一般都有不止一个的化合价,也可以编成顺口溜的形式。如,32345氮,1157氯,负246硫,正负35磷。金属中的锰也有多个化合价,我们可以总结为2467锰。这样用简短的几句话把一张化合价表概括,记忆起来比较容易,记住以后也不会容易忘。

很多实验步骤都非常重要但又不易掌握和记忆。例如,对于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含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不少资料都总结的比较繁琐,学生需要花多时间去背这些顺口溜,并不实用。实际上让学生记住四个字就可以了:“氢灯灯氢”。利用“请”和“氢”这两个字的谐音,直观的告诉你做这个实验的步骤:先通氢,再点灯;先撤灯,后停氢。

在讲解实验基本操作中的药品取用时必须讲到实验室规则。而首先要讲到的就是药品要做到“不闻、不触、不尝”,对于实验完毕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不回、不丢、不拿”。这些内容可以用“药三不,剩三不”六个字概括。取块状固体时可用三个字概括操作要点:“横(试管先横放)、放(用镊子将块状药品放在试管口)、竖(将试管慢慢竖起)”;取用粉状固体也是三个字:“横(试管先横放)、送(用药匙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竖(将试管竖起)”;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可概括为:“两平一读”;取液体药品用倾倒法时可概括为:“一塞二签三瓶口”,以提醒学生记住三个注意点。这样就把药品取用时浩繁的注意点用少量的文字概括出来了。这些提示语连起来也是一个完整的顺口溜:“横放竖,横送竖,两平一读。一塞二签三瓶口,先捏再伸后松手。”

堂课小结时,利用压缩的方法进行概括,更有利于学生的复习和记忆。例如,“氧气的制法”这堂课主要讲了“分解反应”和“催化剂”两个概念、用氯酸钾或高锰酸钾或双氧水(补充)制取氧气的三个原理,以及实验过程七个主要操作步骤,另外还有实验装置图中的八个注意点。在课堂小结时可将这些内容用四个数字概括:二、三、七、八。或用“两概念、三原理、七步骤、八注意”12个字来记忆。其中“七步骤”可用七个字来提示:查(查气密性)、装(装药)、固(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加(加热)、收(收集)、撤(将导气管从水槽里撤出)、熄(熄灭酒精灯)。“八注意”可让学生用①②③等八个标号注在课本的制氧装置图上:酒精灯火焰处注①:用外焰加热;药品处注②:药品铺开不要过于集中;铁夹处注③:应夹在试管中上部;试管口注④:应略向下倾斜;试管内导气管注⑤:不要伸入过长;试管内导气管口部注⑥:用高锰酸钾制氧时须加棉花;导气管出口注⑦:不要伸入集气瓶过长;酒精灯中的酒精注⑧:不要超过2/3体积。

篇4

一、理解记忆

俗话说“如要记得,必先懂得”,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了的知识才能记得牢固,才能灵活运用。因此,对于教材中的很多基本概念的识记,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对概念中的关键字词进行剖析,先理解,再记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趣味记忆

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自强不懈地钻研文化科学知识。因此,教学中关于一些知识的记忆,可采取趣味记忆法来帮助学生记忆。趣味记忆方法很多,现介绍几种:

(1)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就是要把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进行记忆,不仅利于学生记忆,而且能使学生兴趣大增,记忆效果提高。

(2)数字记忆法

有些化学知识,若引进数的概念,采取数字记忆法,则能使问题变得有条理、简捷、有秩序,便于学生记忆。

(3)口诀记忆法

口诀记忆法是一种科学的记忆方法,它是把识记材料编成“顺口溜”,或合辙押韵的句子,通过口诀形式来加以记忆的方法,趣味性强、易于诵读、方便记忆。

例如,记忆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是同学们比较伤脑筋的问题,可以编这样的口诀:①钾钠银氢+1价;钙镁钡锌+2价;氟氯溴碘-1价;通常氧是-2价;铝三硅四磷五价;铜一二、铁二三;二四六硫都齐全。②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负三记住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在记忆电解水实验现象和结论时,可编口诀: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在记忆盐溶解性时,可编口诀:钾钠铵硝溶水快;氯化物不溶氯化银;硫酸盐不溶硫酸钡;碳酸盐只溶钾钠铵;硫酸钙、银,碳酸镁,这是三个微溶盐。记忆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步骤时,可编口诀:反应开始先通氢,排尽空气再点灯,黑色全部变红色,熄灯冷却再停氢。

三、规律记忆法

化学知识极为琐碎,因此,学习化学时需将更多知识进行编排、抓关键、找规律、记特征。这就是规律记忆法,可帮助学生记忆。

四、对比记忆

对比是识记、理解、应用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只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区分易混淆的一些知识。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应用分析对比、综合归纳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简化记忆。

如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元素和原子、分子和原子、原子和离子、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进行对比;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金刚石和石墨、纯金属和合金性质进行差异对比;对碳、氢气、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相似对比;对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进行分析对比等等,可以促使学生大脑积极思维,使知识逐步形成条理化、明朗化的特征。这样,不仅记得清楚,提取也方便。

五、多通道记忆

人类是靠各种感官认识事物的,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发挥化学实验的学科优势,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接收和处理信息,获取知识,增强记忆。

如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简明扼要的表达形式,是初中化学最常用、最重要的化学语言,在考试中所占分值也比较大,但在书写时不出现任何错误的学生却很少,可谓是初学化学者的一个难关。为克服这一难点,我让学生记忆时不必死记硬背,而是联想化学反应事实,即知道什么物质参加反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生成了什么物质、有什么现象发生,对这些一清二楚了,写方程式便是水到渠成、得心应手,记忆效果自然比死记硬背要好得多。六、有效复习记忆

心理学家研究的“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依此规律,教学中可组织有效地复习,帮助学生与遗忘作斗争,增强记忆。

再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记忆,有些学生虽一时记住了,但如不及时复习训练,很容易遗忘。为帮助学生克服遗忘,我常采取及时复习和每天分散复习的方法来加强记忆。但复习要注意方法,避免机械重复,否则学生易出现反感情绪。每次复习都应给以新的信息,提出新的理解要求,可借助一些比赛游戏,如学生个人间的纵向、同学之间的横向、组与组间、男与女间的竞争,激起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

已经贮存的知识信息,若不反复运用,强化信息的痕迹,将会自动丧失而使得到的知识流失。所以,在教学中我还经常地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如有代表性地让学生做些上节、上章以至上册的习题,增加一定数量的综合题,可多次刺激,强化记忆,减少遗忘。

七、系统记忆

系统记忆就是按照知识的系统性,把分散的、片断的知识重新组合,顺理成章,编织成网,形成系统,然后按知识的系列结构进行记忆。

如学完每个单元都可以把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结构,这样很容易使学生达到系统记忆的目的。

篇5

一、课堂环境要宽松和谐

自主学习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情绪自然、心境放松的场所。而这是以和谐的课堂气氛、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前提的。因此,要顺利开展自主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放下思想负担,敢于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无知”。教师要勇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并非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让学生感到教师也有“无知”的一面,从而排除顾虑,大胆在同学和老师面前说出自己的不解之处,让同学和老师来帮助解决;给学生创设自由平等的学习空间和心灵的交际空间,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到心境放松,心情愉快。

二、实验教学要有趣

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千变万化的化学实验正好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可以做“小木炭跳舞”的小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先取一支试管,向里面装入3~4克的固体硝酸钾,然后用铁夹直立地将试管固定在铁架上,并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当固体的硝酸钾逐渐熔化后,取小豆粒大小的木炭一块,投入试管中,并继续加热。过一会儿,就会看到小木炭块在试管中的液面上突然跳跃起来,一会儿上下跳动,一会儿自身翻转,好似跳舞一样,并且发出灼热的红光,有趣极了。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你知道小木炭为什么会跳舞吗?”有趣的实验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会深入地去挖掘现象背后的知识。

三、课堂导入要精彩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要想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课堂导入是必不可少的。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如多媒体导入法、实验导入法、比较导入法等,导入法的选择需要教师根据课程的内容、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精彩的课堂导入能在课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新课: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桂林溶洞的精美图片,其中有很多石笋、钟乳石、石幔、石花的图片,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是哪位能工巧匠给我们雕琢出如此多姿多彩的世界呢”,并让学生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学生得出的结论――“它就是二氧化碳”。这样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知识,课堂教学效果也很好。

四、记忆知识要有趣味性

化学知识需要记忆的很多,是学习化学的重点,帮助学生记忆知识也就成了教师教学任务的重点。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把知识总结成顺口溜,方便学生记忆。例如,浓硫酸的稀释可以编为:“慢慢倒,不断搅,硫酸入水安全好,水入硫酸不得了。”可编溶解性口诀为:“钾钠铵硝溶,盐酸除银汞,硫酸不溶有钡铅,碳酸大多都不溶,溶碱只有钾钠和钡氨。”再如,为了让学生记住重要的化学实验现象,教师可以编口诀为:“氢在氯中苍白焰,磷在氯中烟雾漫;甲烷氢气氯相混,强光照射太危险;二氧碳中镁条燃,两酸遇氨冒白烟;氯化铵热象升华,碘遇淀粉即变蓝;铜丝伸入硫气中,硫铁混热黑物生;热铜热铁遇氯气,烟色相似皆为棕。”这些口诀和顺口溜有助于学生记忆和掌握化学知识,使学生可以轻松地学习化学,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保持。

五、课堂教学要联系现实生活

篇6

一、做好情感的衔接

学生刚刚从初中来到一个陌生的大家庭,面对新的老师和同学,难免有些不适应。这时老师若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主动关心、帮助,更容易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平时多加强交流,听取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辅导中了解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做好教材知识的衔接

教师对初、高中教材和大纲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识在初中讲过,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要在高中加深和拓宽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一)初三教材出现但不做要求,高中教材没有出现但做要求的内容。

如: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同素异形体;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两性化合物;溶液中电解质电离。此部分内容集中在高一年教材,在授该部分内容时应注意加以补充,以免学生出现知识的空白。

(二)需对初中哪些知识进行完善、拓展。

1.化合价。初中介绍一些常见元素主要的化合价,部分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列出,在解题时易造成思维定式。

2.氧化物、酸、碱、盐的分类。初中常识性介绍酸、碱、盐的含义和通性,没有做规律性的总结,特别要和学生讲清楚酸式盐与正盐的生成和转化,并要记住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注意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这部分知识学生最薄弱。

3.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初中常识性介绍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知识,没有要求1-18号元素的记忆。

4.氧化还原反应。初中只从得、失氧观点简单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但高中却抽象到电子得失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这是学生无法形象感知的。

三、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在初中阶段,因为教学目标要求低,教材内容较容易,所以教师更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课堂容量小,节奏慢,有充足的时间对重点概念、规律进行反复讨论,以便学生掌握。但在高中阶段,教学节奏快,课堂容量大,知识要求高。在教学中教师更注重对知识的分析,理论性增强,趣味性降低,课堂相对较沉闷。所以,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一)做好入学准备工作。

首先,摸清学生基础,通过摸底考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做到知己知彼。然后,给学生讲明初、高中化学内容体系和课堂教学特点,学法上的区别;此外,可以请高年级学生传授学习经验,引导学生少走弯路。

(二)调整教学难度,减缓步伐。

高一化学,尤其是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内容,这些基本概念和理论,是每年高考的重点,但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除了新知的传授外,更要做好与旧知的联系、补充,避免一下拔得过高。教学进度上适当放慢。课堂上留出必要的时间给学生练习,帮助理解概念。选择课后练习要注意控制难度,尽量以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中等题为主。

四、做好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的学习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在时间充裕的基础上,也能学好化学。高中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归纳总结能力,学会触类旁通,并有良好的自学习惯。但部分高一学生仍用初中的学习方法,虽然下了很大的工夫,化学却越学越差,最后失去学习兴趣。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做好课前预习。画出重、难点及模糊的知识点,实现有备而听,抓住重点,解决疑难。其次,课堂认真听讲。主动积极参与,学会做好笔记。课后及时复习、巩固,不留知识盲点,把知识化为己有。

(二)讲究知识记忆技巧。

“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学好化学先要把知识点牢记在心,做题时才能活学活用。各种趣味性语言交替使用、合理搭配,便于学生巩固记忆。

1.化学用语――口诀记忆。化学本身有着独特“语言系统”──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等,熟练掌握化学用语是高中化学入门的关键,编成口诀便于记忆。

如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单质为零莫忘记。

2.概念理论――对比记忆。针对一些相近或对立的抽象概念,通过对比,找出异同,如氧化还原反应:升失氧,降得还;若问剂,两相反。

篇7

关键词:化学教学;教学感悟;教学经验

转眼已从教有三十余年了,想把这几十年的经验和感悟写出砗痛蠹曳窒硪幌拢特别希望对青年教师有所帮助,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一、开篇

刚接上一个新的班级,一定别去找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或表现,以免先入为主,对某些学生有成见,对以后的工作有影响。学生对你来说是一个新面孔,你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新面孔,大家互相之间是一个新的开始。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特别珍贵的机会,他(她)可以在你――化学老师面前重新展现自己。特别是对学习成绩不好又想开始好好学习的学生(前面带过他的老师往往对这样的学生不抱希望)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开

始。这样的学生我遇到很多,化学学得很好,而且带动其他学科成绩也提高了。当然有的学生可能坚持不了很长时间,刚开始成绩不错但后来坚持不住成绩又下来了,但是他总是有了一段有付出有收获的过程,这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教师要利用学生刚接触一门全新课程的新鲜劲儿和化学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深厚的兴趣。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趁着他们有兴趣,带着学生入门,让学生一点一点了解化学,从兴趣转变为乐趣。

对于学生来说,考试的成绩是对他们的肯定和鼓励,所以,为了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信心,刚开始出一些较为简单又有意思的考试题目,让多数学生取得好的成绩,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喜爱,对化学的学习也十分有帮助,使学生觉得他的付出得到了收获,使学生有信心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学习后续难度更大的内容。

利用每节课中有趣生动的实验来引起和保持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想要了解更多有趣的知识的渴望,使每个学生都能以愉快的心情学习化学,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反应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实践

1.每次上绪言课时我都会做充分的准备,绝不轻率地上第一节课

我会准备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和揭秘骗子的化学实验以引起学生对这门新学科的认识和兴趣,并了解到这门学科对大家是有用的,从而激发他学习这门课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

2.每节课的情境引入很重要

例如,“原子的结构”这节课的引入,可以利用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次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影像资料,学生相当有兴趣,效果很好,并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在“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一节,我从上一节课化学方程式的一个概念入手,故意写个不是“天然平”的反应式,如KClO3KCl+O2,要求学生判断是不是化学方程式,从而引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我从美国大峡谷称为死亡谷引入二氧化碳,从北方平房烧炉子取暖出现CO中毒事件入手来介绍CO的毒性和其他性质。

3.利用比喻来讲解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

如“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理解较难,我就用“一个幼儿园老师领着七八个年龄相差几个月的小孩到草地上自由活动”引入,让学生想象一下这几个年龄段不同(能量不同)的幼儿在阿姨周围的分布情况会是怎样的。(答年龄小的离老师近,大的离老师远)我们把离老师2米以内的叫第一层,4米以内叫第二层,以此类推,幼儿在老师周围的分布情况可以划分为层来描述。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电子在核外的分层排布。

4.利用口诀让学生对记忆的东西不再畏难

1~20号元素我是在绪言课上就留给了学生,趁着学生的新鲜劲儿一般第二节课就都背得溜溜的,上化学课前集体背一遍。化合价的记忆有“化合价口诀”:

一价钾、钠、氯、氢、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最常见。

氟、氯、溴、碘为负一。

铵根、氢氧根、硝酸根+1、-1、-1不要混。

碳酸跟、硫酸根、磷酸根-2、-2、-3要记清。

盐的溶解性表也编了口诀。但口诀不是越多越好,太多了也会造成记忆的困难。

5.直截了当

有些知识学生掌握较少,不能讲清楚概念的来龙去脉,这时可以用直截了当的方法。例如,“化合价”的概念,这部分内容只要求学生会利用化合价,会写化学式就可以了。上课时就可以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化合价怎么用就可以了。按照教科书上的方法讲,学生反而很容易学会使用了。很多教师在讲这节课时都绞尽脑汁地设计教学方法,想让学生理解“化合价”,但学生总是掌握不好。

以上内容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部分经验,讲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对其他教师有所帮助。

篇8

一、应对策略

(1)认清学科特点,学习得法

初中化学这门学科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被认为是理科,但却需要大量记忆。记忆是化学学习的基础。第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学习和考察中占有重要位置。课堂上要认真观察老师所做的每个演示实验的操作和实验现象。化学实验是很生动、很直观的,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学生若只图看热闹,光看现象,不动脑子思考,看完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无助于学习的提高。所以,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实验前,要明确观察的内容是什么?范围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观察时还要仔细、全面。化学与数学、物理既有相通之处,同时又有它独具的特性。因此,要学好化学,必须遵循它的规律,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法。

(2)把握知识分布,理清思路

学习过程中,要有意识的注意老师所提及到的重难点,日常练习中多分析题目经常考查的知识点,对于综合试卷中多次出现的知识点和题型,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习惯的养成,每一位同学都会发现,知识点在学生的脑海中清晰体现,这让学生分析问题时,思路清晰,知识可以轻松的融会贯通。

(3)分析命题方向,事半功倍

说到中考命题,我们要知道中考是选拔性质的考试,但分流率并不高。而且中考也是社会热点,必须考虑社会影响。这样就决定了中考命题人的命题方向:重在基础。拉开差距的题目所占分值并不多。当然不排除偶尔个别题目偏难的情况。初中化学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对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现象或分析解决生活、生产中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对中考化学学科的命题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识:不管中考试题形式如何变化,考察的知识点多年以来并没有大的改变。

二、应对方法

(1)重日常

注重平时学习的效率,以及对基础知识的巩固,不要考前拼命三郎,考后稀松平常。学习和巩固要常态化,毕竟中考不是只考察某一学科。注重双基知识,突出重点。以课本为主线,认真吃透课本,全面掌握基础知识,不能留有明显的知识、技能缺陷和漏洞,这是学好化学的根本。在学习过程中,不少学生不能脚踏实地,好高骛远,认为不会考课本上的内容或者课本上的内容太简单了,因此在对课本基础知识还没有能真正搞懂吃透的情况下,一味地追求偏题、难题,实际上这是得不偿失的。初中化学内容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化学的同时,应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化学,体味化学,这样就能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2)勤记忆

在强调“双基”的同时突出重点。其中,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所以我们在学习时,一定要花力气通过记忆、强化训练等方法来熟练掌握好常见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只有这样才能为继续学习化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记忆方法如下:

归纳记忆:例如酸、碱、盐,可以对这三类化合物分别归纳出各自的通性,知其一,而推众多。

比较记忆:对容易混淆、相互干扰的知识,通过比较可分清异同,防止干扰,掌握实质。例如物质种类划分,微观粒子区分,都可以通过比较,使理解加深,记忆牢固。

口诀记忆:对一些需要记忆又无规律的化学知识,可编成通俗、生动的口诀,提高记忆兴趣和效果。如把过滤实验操作概括成“一贴、二低、三靠”,六个字包括了整个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还有常见化合价,酸、碱、盐的溶解性等都可以编成口诀。

(3)多练习

练习是理解消化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练习要有目的性,不要单纯为解题而练,更不能搞题海战术。课后的练习是为课堂中所讲知识服务的,练前应回忆课堂的知识要点。分析某一习题时,要考虑清楚:用该课的哪些知识要点,哪些是课堂知识的补充、延伸和发展,哪些是与旧知识一起综合运用等,明确习题所要考察巩固的知识点,坚决不做“糊涂题”。练习后还要想一想,哪些知识尚未应用于练习中,但还需要掌握。通过练习,把所学过的知识在头脑中再现,实现真正的学会学懂。特别要强调的是认真审题,理解题意。

(4)好心态

篇9

关键词:兴趣;实验;课外活动;分散难点

正文: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使化学学科吸引处于九年级紧张学习气氛中的学生注意力,“兴趣”无疑是最好的方法,教师如果从第一节课开始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潜移默化的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自主的学习化学,那么,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最有利的前提。以下是我几年来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讲是一门新学科,而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所以对于一些化学实验现象,有浓厚的兴趣。

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成功的实验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观察现象的过程中又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例如:在讲“绪言”时,我并不是直接按照课本上的内容直接讲解,而是做了几个趣味实验:“烧不坏的手帕”、“小纸花变色”、“魔棒点灯”,因为学生刚刚上九年级,所以一个个都睁大了好奇的双眼,不停的发出“哇……”的惊叹声,然后我才引出新课的内容。这样紧紧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效果当然要比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好得多。又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我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找一位同学到前面操作,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学生自已实验时兴趣较高,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教师要注意指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成为学习的动力。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指导他们分析实验现象,从而加深印象。

二、有效开展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虽然九年级的学生学习很紧张,但越是这样的时候,开展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整天埋头苦学的九年级学生来讲,越是极具诱惑力的,这样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许多化学知识。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很多,如 “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讲座”、“化学元素符号记忆竞赛”、“化学家故事集锦”、“家庭实验展览会”等等,在“化学知识于生活的讲座”中,我就让学生着重讲了“空气和水污染的危害、原因及防护”、“温室效应的原因”、“化学与食品”、“当代军事与化学”等,当然,在学生讲解之前,先要指导学生去查阅相关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巩固拓展了化学知识,又了解了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在讲“道尔顿”、“拉瓦锡”、“侯德榜”等著名化学家的成才之路时,使学生树立了自己的理想,端正了学习态度。

三、注意分散教学中的难点,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篇1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开展、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并因势利导,让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就能使他们保持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以下是我近年来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讲是一门新学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于变幻莫测的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

1、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讲催化剂概念、氧气、酸碱盐性质时,演示实验尤为重要。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我没有先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再如:讲“实验室制氧气是用锌而不是用镁的原因”时,我增加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分别用锌、镁、铁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有何不同,再由学生得出为何不用镁、铁而用锌的原因。这也为以后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打下了基础。

2、要指导学生做好每一次学生实验。学生自己实验时兴趣较高,为了避免他们动手的盲目性,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成为学习的动力。还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指导他们分析实验现象,书写实验报告。

3、要指导学生做好选做实验及家庭小实验。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尽可能地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例如:在讲“绪言”时,我先避开书本,做了几个趣味实验——“空杯生牛奶”、“小纸花变色”、“魔棒点灯”,使学生一个个睁大了好奇的双眼。然后,我才引出新课内容。这样,就紧紧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效果当然要比平铺直叙好得多。再如:讲了酸性、碱性之后,我指导学生去测定本地土壤、水样的酸碱性;讲了有机物的知识后,指导学生去学会鉴别羊毛衫的真与假……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对于学习紧张的初三学生来说,是极具诱惑力的。这样,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许多化学知识。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很多,大体上包括“化学游戏晚会”、“化学知识讲座”、“化学知识竞赛”、“化学园地”、“化学展览会”等等,可以每学期或每学年举行一两次。如:“化学知识讲座”可以讲讲“空气与水污染的危害、原因及防护”、“温室效应的原因”、“酸雨的形成”、“当代军事与化学”等等,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也可以讲讲道尔顿、侯德榜等著名化学家的成才之路,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端正学习态度。

三、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