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的德育渗透范文
时间:2023-06-21 09:44: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课堂的德育渗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初中 历史教学 德育渗透
一、德育对中学生的重要意义
现在中学生的基本现状:根据对部分学生抽查,接近31%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大部分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他们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课堂不认真听讲,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课后不复习,考试应付了事,甚至有学生逃课旷课。在校园经常听到学生说脏话,打架、旷课、吸烟、喝酒等一些不良的习惯。男生留长发、女同学染发,穿着不符合学生的身份,经常有学生佩带首饰,化装等等。
初中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现在的中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的想法也越来越进步,叛逆心理也越来越早和越来越强,所以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越来越重要,.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思想不是很成熟又好于表现自己,思想比较活跃,在这样的一个特殊的时期,我们就不能仅仅注重学习而忽略了学生内心世界的变化。因此作为教师就要在这个时候加以引导。现在的教育提出要全面进行素质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现代化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要注重对学生思想和品德方面的教育,在我们的课堂上应该有德育教育或思想教育的内容。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二、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
粱启超先生言:“中国古代,史外无学,举凡人类知识之记录,无不丛纳于史。历史教育实质上就是人生教育,尤其对青少年来说,更是学会如何做人的教育。这首先是因为历史是时空的载体,承载着已逝社会的知识,而历史教育正是为了认识、承袭和揭示这“人类知识之记录”,让不断传续着的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自身历史的文明进程,利用历史知识为现实社会服务。
著名的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曾指出:历史教育是政治智慧。教育。这主要因为讲历史必然要讲历代治乱兴衰的历史事件。对历代治乱兴衰问题,作为当代人是怎么看的?作为今天的人,应该怎样结合对现实的分析与判断如何去进行分析?这样做,为的是观察国家的命运,从过去的历史体验中培养我们观察政治与社会的能力。
历史教育的最直接的、最显著的功能也就是宏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提倡民族精神,首先要讲历史,要讲爱国主义。过去有识之士讲历史作为国家命根,视为国家文明的象征,毁掉历史就等于毁掉自己的文明。龚自珍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毁人之才,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才,湮塞之教,必先去其史;灭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一个人如果不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不知道世界的历史,没有历史的比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爱国主义。
三、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渗透德育
1、提高教师素质,发挥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小学老师写的日记中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天,一位老师跟孩子们说:“我们要穿校服,从周一到周三每天都穿,咱们一起,看谁违规,好吗?”孩子们看见老师与他们一起,都说好,结果等到有一周的周一下午,老师们都把校服换了下来,这位老师一进班里,孩子们第一句话就是:“老师,咱们不是一起穿校服吗?你怎么没穿?”老师一下子忘记了自己的承诺,编了个理由,结果第二天有的孩子们就换下了那身校服。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育者。没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是根本不可能良好实施的。,教师的言行举止将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教师必须自觉培养自制能力:二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认识水平。积极投身教育实践。要建构一种生活德育的新榜样观,使榜样源于且不脱离于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发现榜样,在生活中学习榜样,以真正做到“无一时而不学”,“无一事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
2、利用教材进行德育渗透
历史课比其他学科更有优越条件。特别是优秀的历史人物和重大的历史事件,更是德育渗透的好教材。利用民族英雄、革命先烈、爱国仁人志士们动人事迹教育学生。用其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来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感情,以树立高尚的思想情操;利用世界历史上的许多思想家、科学家来实施德育。例如:普法战争时期的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坚决退回德国波思大学给他的名誉学位证书,说“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学者有他自己的祖国,应维护自己的人格国格”。如此大义凛然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定的立场,让学生受到强烈的激励和深刻的教育;吉鸿昌在就义前以地作纸,枯枝为笔,写下了一首感天动地的绝命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的革命精神,会使学生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了他们为祖国献身的革命精神。教师应结合青少年思想活跃的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坚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信心。
总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要紧扣历史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注重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初中历史;感恩教育;渗透思路
在社会经济、科技高速发展带动下,人们生活水平也随之大幅度提升。先进科学技术在推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上,也使得人们一味的追求现在与未来,而慢慢的忽视了历史文化,特别是青少年,大多数都不懂感恩,未正确认识到历史文化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应适当进行感恩教育的渗透,在提升学生历史综合素养的同时,不断增强其道德修养。
1渗透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当今时代来讲,感恩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感恩这一词不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媒体中,都是应用最广泛且频繁的一个词汇,但是面对人们当前的愈发冷漠,如,“扶不扶老人”都一度成为了及其热门的话题,整个事件给社会带来的触动是不容忽视的,但是,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人们对于很多事情都逐渐呈现出了一种漠不关心的心态,这也是值得教育界给予深入探究的课题。其实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人们越来越不懂得感恩,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来讲。其正处于思想价值观、情感与学习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不仅要注重丰富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更应该懂得感恩,尊敬师长、孝敬父母,与同学互帮互助,还要懂得怎样真正做到宽己待人[1]。
2感恩教育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2.1注重历史与情境教育有机结合:历史课具有的教育意义是其他科目所不能比拟的,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加强创新,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是是情境教学,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历史事件中,全面激发学生现象概念管理,在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结束一堂课程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所学内容,自由讨论自身的学习感想,以及对一些历史人物、事件的感触,若自己就是其事件的重要人物会怎么做,指导学生将自身思想情感与历史知识进行有机整合。但若教师只是简单的为学生传授教材知识,而忽视感恩教育,也会导致历史知识失去其原本色彩。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与目标,为学生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与历史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在积累丰富知识的同时,懂得感恩[2]。
2.2运用多样化教学模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历史教学活动,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与能力,也能够通过教学资源的科学、灵活运用,引导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感恩教育中。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设计灵活多样的历史教学活动,全面发挥多媒体图文并茂的优势,快速集中学生想注意力。比如:在讲解“”这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一些圆明园遗址的照片,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如此富丽堂皇的一座皇家园林是怎样被侵略者摧残成一座废墟的,是何等的遗憾与耻辱,而中华民族又是怎样奋起反抗,将侵略者赶出中国的,以这样的教学形式来让学生懂得感恩祖国。其次,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来组织各项历史教学活动,通过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学习任务,来引导学生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在接受别人帮助背景下,自己也要懂得对他人感恩。
2.3加强学生思想价值观培养: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仅有保护了解国家发展历程,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懂得怎样继承、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同时,再加上历史具有真实性特点,因此,其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意义。如,日本,面对这种惨痛教训,教师应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为构建和谐社会积极做出贡献,禁止再出现器类似的惨痛教训。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结合当前社会现象、现状来对相关历史知识做出深入探究,如,结合事件,可以指导学生对中日关系、怎样才可以让祖国更加强大做出全面分析,让其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真正懂得民族团结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具有怎样的意义,结合这些真实案例,学生更应该形成争议、顽强的精神,懂得感恩,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3]。
2.4运用多元化评价机制:盲目、片面的教学评价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前途渺茫,且逐渐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与信心,而经常受到批评、不被认可的学生,通常也都比较冷漠、自私,甚至会存在一定的攻击性,在此背景下,学生怎么可能会动的感恩。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发现、表扬学生的长处,积极实施多元化评价机制,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特点、需求做出全面了解,并给予针对性指导,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层面来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懂得运用自己的优势去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让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让其懂得只要有付出就有回报,促进学生自信心的不断增强,从而逐渐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并对于教师的教诲、学生的帮助懂得感恩,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总之,初中历史教师应正确认识到在设计、组织各项教学活动中,恰当渗透感恩教育,对培养、发展学生道德修养,增强其综合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因积极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课外历史书籍,不断拓展其历史知识面,不再一味的追求教学内容的灌输,以及考试成绩,充分重视起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作者:付美青 单位: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陈春平.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感恩教育的渗透[J].新课程导学,2015,(28):9-9.
篇3
[论文关键词]对话教学 音乐听觉 视唱课堂 渗透
对话教学理念源自于近些年国家对新课程改革的探索研究,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教改理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张增田先生在该领域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在已发表的系列论述中可以看出,他从对话教学的概念确立到内涵的思辨性解读、从理论的论证研究到实践的探索推广,都给予了莫大的热情关注和努力付出。最终将对话教学理念确立为一种内涵为“包括师生的互动交流与沟通、人与文本的相互理解或解读以及教学过程中以一贯之的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宽容和关爱”[①]的教学形态。视唱是一种综合的技能,属于音乐听觉培养的范畴,以看谱唱曲为特征,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基础技能训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科学的训练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在演唱、演奏或音乐创作实践中的表现能力,并对该课程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对话因素在调式听觉能力训练中的渗透
相对听觉是音乐听觉的一种,与绝对听觉相对应。这一概念源于西方音乐识谱中唱名法的分类即固定调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根据王光耀教授《视唱练耳教学法论集》的论述,相对听觉包括首调唱名法听觉类型和固定调唱名法中以标准音或其他依据音才能感知准确音高的听觉类型。无论采取哪一种唱名法,两者都涉及一个共同点——围绕调式听觉进行训练。
调式听觉即在调式中建立音高与唱名的对应关系,包括调式中各音之间的倾向性、稳定性及距离感。换句话说,就是调式中的各音,在音的属性上如何围绕主音运动。调式听觉训练是视唱的重点和难点,这一环节直接关系到音高感的建立,在视唱练耳听觉体系中处于瓶颈位置。对话理念渗透入视唱课堂教学中,建立一种开放的、动态的课堂形态,将有利于调式听觉能力的培养。比如针对独立音程的分析训练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告知相应的调式,然后通过师生对话明确所弹旋律音程的倾向性、稳定性、距离感,随后构唱同性质的另一音程。如此循序渐进的训练,通过对众多音程的感知体会,引导学生对构唱音程的音高准确度进行判断,从而实现反思型对话。最后在课堂讨论中明确各种音程的属性——纯音程具有平稳特征、大小音程具有部分倾向特征、减音程具有紧缩内收倾向特征、增音程则具有扩张外排倾向特征。经过一段时间的感知、实践与领会相结合的训练以后,听觉系统会自动将一系列音纳入某一调式范畴,从而建立起调式听觉。由此,视唱课堂因对话理念因素渗入而调动所有学生主动参与活跃课堂氛围。
二、对话理念在视唱中形成趣味教学
视唱——看谱即唱。它借助视觉,凭借内心听觉将乐谱的音符通过人声给予再现,从而学习感受、理解及表达音乐,最终通过视唱的形式达到训练音乐听觉的目的。视唱通常以集体课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因其十分多样化的演唱方式,为对话教学理念在视唱教学实践中的渗透运用提供了切入点。课堂中对话理念与多样的演唱形式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错综复杂的对话教学实践形态。
1.音准能力在听觉预想中形成。视唱能力不是单纯的读谱能力,而是指经过训练以后获得的对音准、调式、节奏、乐曲风格等多种要素综合感知、运用的一种表达能力。视唱能力的提高与高效有效持续的发展总依赖于音乐听觉这一核心。因此,对于视唱,音准问题最先摆在学习者的面前。我们不提倡接触乐谱就急于张嘴唱,而首先应该以“眼观”的方式采集乐谱的信息,如调号、调式、节拍、节奏、速度、变化音、大跳音程、如何划分乐句及有几个高难度的唱点等做到心里有数。然后对乐谱进行比较仔细的默读,通过与内在听觉的交流对话,建立起音准预想的内心听觉机制,提高音准能力。
2.对话理念在齐唱与轮唱中渗透。齐唱是视唱课堂教学的传统形式,但根据笔者经验,齐唱中总有个别学生在视唱学习中跟着溜或干脆懒于张嘴的现象。因此,为了克服课堂的消极因素,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引入课堂,适当规模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建立生生互动合作对话颇有成效的方式。根据座位或男女性别分成两组,在熟悉了乐曲的基础上,根据乐句划分进行轮流演唱。将轮唱方式引入课堂,由于各组同学强烈的责任感而形成竞争机制,在争取“唱得最好”的心理驱动下完成生生对话。
3.对话理念与内心听觉判断相随。视唱中,可以采取很多种方式来培养音乐听觉,比如带有玩乐性质的默唱、默唱与有声唱相结合、齐唱与默唱相结合等,这些不同的方式无一例外都与内心的音高、调式、节奏等听觉判断相随相伴。默唱以内心的音高想象为前提,在内心完成对音程、和弦或乐曲风格的再现。因此,默唱中基于内心对听觉的判断,对话理念渗入其间。默唱的时候,内心听觉最大限度地参与视唱过程,直到乐曲结束,在音乐进行中完成与心灵的对话。在视唱教学中往往会遇见学生演唱时出现磕磕绊绊或老重复某一小节的现象,这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他对作品不熟悉,而是他在脑海中寻找下一个调式音的高度位置。这正是演唱者与自己对话,根据内心听觉调整把握音准、节奏、风格等要素的行为体现。虽然这些方式都有一定难度,但通过默唱、默唱与有声唱轮换、齐唱与默唱相接等形式与内心听觉对话,使音高想象深深根植于内心深处,对于建立调式内音高与音名的对应关系十分有效。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视唱课中主动而积极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玩乐中避免被动视唱。另一方面,这还是一种有效检测视唱学习效果的好办法。
三、对话理念与多声部视唱并存
多声部视唱是音乐听觉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强化多声部内心听觉能力以及对多线条音乐的表现能力。多声部视唱不能简单地将多声部视唱看成是对几个单声部旋律的合成。因此,在教学中,对同时演唱的几支旋律必须对学生进行声部分配,每个学生在熟悉好自己的声部以后,在演唱中必须依靠内心听觉倾听其他声部,对多个声部所构成的音程、和声做出明确的感知和判断,并对织体样式进行感性认知。在视唱过程中,对话理念紧紧相随,不仅跟随旋律与其他声部对话,同时还与演唱者自己对话,形成多层次对话关系。正是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对话中,构建起内心听觉的音乐能力,并通过合作、协调与均衡声部等途径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视唱能力。
四、对话理念在视唱演唱中贯彻
篇4
得天独厚的个性化教学。历史教师可借助我国历史资源丰富的优势,充分利用网络的共享资源,结合教学实际,予以优选、整合、提炼,利用网络与多媒体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单纯使用教科书、教参备课的老一套办法,实现新一代的备课。
在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可以依据教学构思,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改变历史课的单调,让某些理论性强的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得以直观生动地展现,声画同行、图文并茂,使教师的教学设想变为现实,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人机互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进而形成学习动机,同时可以实现学生的自主化学习,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科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的空间得到无限延伸。
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历史课堂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它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精神植根于学生的心里,使德育工作渗透到历史课堂的每一个角落。
在教学中,历史教师可以运用文字、图像和声音来重现难忘的历史时刻,以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去感受历史、发现历史,将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以及为祖国繁荣富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责任感和光荣感。如在教学初二历史《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课时,我分活动小组选择专题,追寻“照相和电影的出现”、“服饰的变化”的事例,利用素材制成简单的PPT,使学生迅速实现知识的选择汇集。在图文呈现中,学生形象地了解了我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巨大变化,强烈感受到为中华之复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切感受到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是历史教学不可缺少的工作伙伴。信息技术以大量的图文、声音、视频生动地再现过去,利用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特点,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抽象的道德认知到走进心灵。它使得教师在领会教材的基础上,做到超越教材,实现教学的激情。它给学生展示了广阔的知识空间,教会学生在现代信息爆炸的社会如何实现学习的自主性。
篇5
一、历史课堂德育落脚点的内容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着众多的杰出人物,如果能很好地利用这些人物,并将其与相应的道德品质教育内容相结合,那么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优良道德品质也便有了突破口和d体。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和活动案例,可以对应不同的道德品质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热爱祖国。
有国才有家,国强才能家安。作为国家的一分子,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祖国有一份最深厚的感情,而中国作为一个古老而现代高度融合的大国,自然有众多的德育教育案例可以利用。
2.民族气节。
无数的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足以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善良、勇敢、坚忍不拔的民族,这些为民族振兴而置自身安全、性命于不顾的英雄人物足可以给学生带来深深的震撼。在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的最关键阶段,培养他们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勇于承担责任,勇于肩负使命,立志振兴中华,是初中历史教育最突出的德育功能。
3.珍爱生命。
初中历史教材中,有不少教学内容都可以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细数古今中外的战争,无论是大是小,是正义还是非正义,都是伴随着无数的生命留存或陨落。例如,讲中的时,对于将军的艰难抉择,教师就可以不失时机地浸润一些生命教育:如果将军不投降,选择战斗到底,会有什么结果?如果他选择放弃战争,结果又会是什么样?又比如,面对的失败,谭嗣同选择“甘为变法流血牺牲”,而康有为、梁启超选择亡命海外,是选择牺牲还是珍爱生命?舍生取义的崇高品德固然值得人们敬佩,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是弥足珍贵的,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易放弃生命。流亡海外的梁启超依然推行“诗界革命”,回国之后成为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为当时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4.学会生存。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都要生存在社会集体中,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学会与不同的人交往和相处。在初中历史教科书中也有很多事例可以向学生加以介绍。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反法西斯同盟国获胜而告终,除了这次战争的非正义侵略性质之外,更重要的则是人类正义联盟之间团结合作的力量。进入现代以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为例,可以通过一些图片、文字及影视资料对比战前和战后人们生活的变化,用以突出和平是珍贵的主题,只有和平才能发展,人们生活才能幸福等,帮助学生认识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避免直接说教。
一个人道德的形成是长期、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就是逐渐使学生受启发、得教育,领悟做人处世的道理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的,润物无声的,而不是直接将大道理说教给学生。简言之,在历史课堂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点一滴渗透进来的,不能没有也难以过多,更不能一曝十寒,应该保持耐心持久、锲而不舍的精神。
2.“祖国是扩大的家乡,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
乡土历史内容丰富,贴近生活,本乡本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学生肯定相对熟悉并且容易接受。在历史课堂中引入乡土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热爱祖国,以家乡为傲的思想感情。教师在备课时,也应尽量把有关历史内容与相关的乡土历史结合起来,让学生有兴趣了解身边的历史,发现身边的历史痕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热爱家乡的感情,甚至可以升华到热爱祖国的高度。
篇6
关键词:历史教学 德育工作 素质教育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们祖先对炎黄子孙的德育教育从未停歇。身为一名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通过历史课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帮助他们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做出正确的选择。
一、德育渗透在历史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代的青少年呈现出与他们的父辈迥然不同的精神面貌。他们思维活跃,接受信息能力强,拥有更加优越的生存发展条件。但是与此同时,社会整体道德水准继续滑坡,不可避免地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自我中心的意识太强。一些青少年缺乏关爱意识,不理解别人的付出,在习以为常中变得麻木,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对家人、班级、学校、社会,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他们在家庭、学校生活中,在社会交往中过多地看重个人的得失,把自我欲望的满足放在第一位。
2.民族意识薄弱,对民族英雄缺少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偶像明星成为青少年的精神食粮,网络是他们的业余爱好。据调查,72%的青少年认为网络、报纸、影视等大众媒体对他们的发展有影响。有一部分青少年极度缺乏理想和信念,对社会以及人生持有不正确的认识,表现为缺失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情感淡薄。
3.青少年思想行为功利化。青少年信仰失落,成为青少年极端自私行为、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形成的现实根源。
4.心理承受能力差。经问卷调查得出,20%的青少年认为“面对失败,我不能保持冷静不气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他们经受不住考验,一点小小的挫折就能让他们心灰意懒,他们常常感到生活没有意义,对人生没有信心,感到前途渺茫,很容易悲观失望。在这种思想状态下,他们往往不重视社会道德规范,甚至出现严重的过激行为,有时甚至会自杀,或伤害其他人,或损坏国家和他人的财产;懒惰、任性、自私,在生活中随心所欲,稍不顺心,就会出现各种极端行为,抵制反抗学校和家长的正常教育,或者离家出走,逃避现实;无法与别人交往,无法和社会沟通。
5.《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中学历史教学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的要求: “逐渐了解中国国情……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6.历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历史事实中的政治倾向、思想观点、品德情操等,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感染和熏陶作用,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德育渗透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1.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培养他们的国家观念,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爱国主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培育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深挚感情及其理性升华,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习中国历史,能使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与民族意识,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最好的教材。
2.可以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之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经济高速发展,学生立足于社会的根基是他们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对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至关重要。
3.可以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品质,让他们成为创新型的人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发现身边的事物,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解决,通过创新提升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德育渗透在历史教学中的一些重要方法
1.根据历史教学内容的目的性,科学地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应该根据初中历史的教学大纲精心设计德育目标,针对不同的章节有效地安排德育计划,把历史教学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认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选择有效、恰当的方法进行德育渗透。
2.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加强德育教育的效果。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手段,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通过表短剧演、进行演讲、举行演唱红色歌曲大型歌会等各种各样的形式,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课堂上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和养成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在人生境界、人生态度、健全人格等方面的形成和完善,最终达到育人立人的目标,还可以使学生在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上,形成对民族的认同,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
4.树立历史人物的榜样作用,深化思想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联系现实生活思考历史人物的榜样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这正是历史教学的价值所在。
5.人格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是德育渗透的核心。“一个对自己的祖国和民族缺乏热爱的人,会成为无根的人。”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树立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是让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 教师应该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建立完善人格的重要的手段与方法。自信心态的培养,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历史故事和历史材料,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从思想、情感、意志、毅力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综上所述,历史学科有着鲜活而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如何把握教材, 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需要每一位历史教师应不断总结和完善。德育教育途经很多,方法各异。我们必须不断加理论修养,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发挥教育的育人功能, 为培育新时代青少年不断创新教育,勇于探索!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魏其武.中学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J].吉林教育:网络财富,2010-8-22.
[3] 韩瑞玲.略谈中学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J].成才之路,2009(21)
[4] 曹善凤.论历史教育在中学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J].
[5] 李巧玲.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8(4).
篇7
一、设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单纯的讲解历史知识是枯燥乏味的,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每一位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一名西方史学家说过:“学习历史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历史材料的无限兴趣。”其实对于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一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拥有了学习兴趣,那对于这门课的学习就会如虎添翼。因此,在教学中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创设问题情景,尽量选择与教材有关而又是同学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努力缩小学生与历史的时代距离,使之由被动的“死记”变为主动的“理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一种强烈的注意倾向的目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激活求知欲。
二、鼓励学生用历史观分析问题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先进的历史观去分析具体问题。历史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教师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把教材知识视为真理、奉为神圣,要求学生死背史实和结论,质疑意识缺失。基本史实和历史结论构成历史的陈述性知识。历史知识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即二重性。客观性指史实的客观性,主观性是指结论的主观性。历史结论是教材编写者对史实的解读,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史实虽然具有客观性,但也不能说就是绝对的历史真实,可能个别史实也是谬误。历史结论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就更需质疑。要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首先,教师要有质疑的精神和尊重历史的态度,要关注史学动态,查阅历史资料,敢于质疑;其次,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质疑意识,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实际上课堂学习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高质量的课堂学习应该是在过程中温故知新,学以致用,知识、能力、智力、情感、品质等方面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指导、提高、发展。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提倡自主学习,发扬团队精神,强化竞争意识,鼓励个性发展,激励创新。
三、历史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德育培养
在新课程教学背景下,教师要重视学生德育的培养,历史学科具有独特的趋势。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着手来实现历史教学与德育相结合,在历史教学改革实践中,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想品德的基础上,加大教育科研力度,勇于用开放型动态教学模式来渗透德育,初步形成历史教学的新思路,在实现历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渗透对学生的德育。随着科技的发达,使用电脑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历史情景再现,为学生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临时历史”。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时代的氛围,增强教材的真实感,对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引起情感共鸣,或喜、或悲、或激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深学生对教材的内心体会。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挖掘知识,引发学生对知识的联想,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激发道德情感。如长城的修建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凝聚着劳动人们的心血和智慧,其象征着我们伟大的民族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通过联想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把中国古代文化的光辉成就与西方古代文化作比较,把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线作比较,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能引导学生尊重其他民族和国家所创造的文明成果。
四、让学生树立全球的历史观认识世界
我们要用新的历史观去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树立世界历史观。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国际化、信息化、民主化和多元化的社会,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经济一体化使整个人类生活的地球变成“地球村”了。反映这一现实的思维观念的“全球史观”相继被人们提出。全球史观实际上是一种超地区、超民族的史学观念,即用全球的视角和宏观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从总体上去考察、研究世界。以全球的视角学习历史,有其重要意义。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树立世界史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使他们认识到历史不仅是多样的,而且是统一的;历史不仅是统一的,而且是多样性的统一。但是,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其特殊性,这些特殊性表现为世界的多样性。正是这种多样性构成了世界五彩斑斓的画卷,孕育了人类社会的勃勃生机与活力。才促成各国之间、各种文化之间的互相补充,取长补短,共同享有人类文明成果,可以说没有多样性就不能称其为世界性。这是认识世界和走向世界的最佳途径,学习世界的文化与历史,这样可以借鉴他人所长,弥补自己所短。以前中学历史教学所反映的世界历史,将多姿多彩的人类历史变成了令人乏味的政治史。全球化、现代化与多元文化共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任何人都不能无视多元性文化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作用,任何民族都不能在狂妄自大或自我封闭中追求民族文化的传承。从历史科学演进的立场来看,世界史科学体系正酝酿着一种巨大变革,实现从世界史向全球史的转变。世界因多元而丰富,因多元才勃勃生机,历史教育自然因其文化的多样性而丰富和生动。高中历史教学在新形势下将面临着新的挑战,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观念,我们要顺应时代的潮流,用全球的视野审视历史,服务现实,引领未来。
篇8
关键词:历史;德育;渗透
德育一直都是教育中的重点,直接影响到学生世界观、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人们往往将德育和语文、政治学科相联系。其实,在历史课堂上也同样要注重德育。我国传统美德的形成过程是缓慢的,是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沉淀、积累下来的。在历史中掺入德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德育的根源,把握德育的主线。
一、历史教育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历史的长河里,有无数的爱国主义实例。因此,在进行爱国主题方面教育的时候,我们应该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例如,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课堂上,我们无法将各种具有时代意义的文物带到课堂上来。但是,我们可以播放一些图片、纪录片,在帮助学生进行历史事实了解的同时,又可以加强学生在爱国主义方面的德育。同样,只有我们将学生实际与当代的教育技术结合起来,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历史学科中的德育渗透工作。
二、历史教育中的实事求是精神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历史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一般注重弘扬民族的自豪感。大多笔墨放在了对我国古代历史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因此,误导学生在内心过分地夸大了我国的真正实力,有一种盲目的乐观态度。其实,我们应该直面真正的历史。在讲述史实的时候,应该注重全面、客观、实事求是。理智地看待我国在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能从中吸取经验。这种公平论述历史的态度有助于我们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精神。
三、以历史为基础,多角度情感启发
教师在历史人物进行评价的时候,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例如,针对当下学生攀比、浪费的现象,可引用汉景帝爱惜谷物的例子,引导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历史中的德育往往是通过历史人物的种种行为、后人的不同评价来实现的。历史的育人作用隐藏在每一个历史的片段,需要我们自己去挖掘、思考、学习。这就要求历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史实的深入挖掘,通过各种历史资料感染、影响学生的情感。
综上所述,先学做人,后做学问。德育是对学生思想的提升,是每一位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学习、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美德。
篇9
老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养者。因此,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发挥良好的育人作用,没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一、历史教师对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有充分的、深刻的认识,并形成一种职业习惯没有思想认识上的高度重视,就不会有教师真正的感情投入,当然也就谈不上真正的德育渗透。在当前情况下,特别要正确理解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摆正高考分数与育人的关系。“应试”能力与“分数”高低,实际上是道德思想、知识能力、身心素质在一种特殊氛围中的直接或间接反映,应该说是能较好检验教育效果的。历史教学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训练历史思维能力,渗透了办事做人的道理,这三者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实在是个难于截然分割的有机整体。人为地轻视渗透德育,只能是两败俱伤,既损害了育人的作用,也影响到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二、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榜样老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不论老师自己是否意识到,其言行处世态度都会被学生或多或少地视为自己的榜样,这种向师性是一种非人为的自然属性。问题的关键,不是导与不导,而是导多导少,导向何方?人们有理由疑问,老师不爱国,何以引导学生爱国?老师不爱党,何以引导学生爱党?老师治学不严,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老师缺少真情,何以激发学生情感的浪花?只有心灵美的人师,才可能培养出心灵美的学生,而不称职的“人师”是会误人子弟的。
三、教师要用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贯彻教学的始终中学历史虽然是古今中外历史中最基本的知识,但是其涉及的知识也是极其广泛的。这就对历史老师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硬要求———宏博、专精、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教学要不拘泥于中学历史课本和教学参考书涉及的内容,随时注意吸收历史研究、历史教学的新成果,注意中国通史、世界通史方面,继续不断拓宽自己的历史知识面,吐故纳新,掌握更多、更丰富的历史材料,在历史材料的掌握上与时俱进。这样随着岁月的推移就能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上课时才能把教材内容联系的面面俱到、点点落实,不但条理清楚,还能加强信息量和剖析事理的深度,讲清历史的来龙去脉原因,揭示出历史现象掩盖的历史发展规律,因而可以加强德育渗透的力度,达到刻骨铭心的教育效果。我们常讲给学生一匙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历史老师的表述,看似浅显,但浅显的背后却有深厚的依据。唯有掌握较为渊博的历史知识,才可能形成知识综合、知识迁移的能力;才可能在备课中见微知着,讲课中深入浅出,而不驻守课本,囿于教参;才可能在渗透德育中不断启迪学生心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四、教师要熟练掌握教育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掌握了渊博的专业知识,这仅仅为教好历史、渗透德育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但这还不够,还要嘴能说,手能写,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还要因材施教具有较强的课堂应变能力。有些老师,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但拙于言辞,苦于表述,缺乏娴熟的教学技能技巧,“壶里有饺子倒不出来”,使课堂了无生气,枯燥无味,这也可能成为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到这一步,连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更不用说渗透德育了。
篇10
关键词:历史教学;德育渗透;辩证唯物主义
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它在学校德育中起着人才定向的作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历史教学同样肩负着德育的重任。它对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那么,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渗透呢?
一、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例如,在科举制度的教学中,我向学生首先介绍:我国古代官员的选拔有世袭、军功、荐举、郎选、恩荫和科举等形式,主要可归结为三种制度,即先秦的“世卿世禄”制度,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荐举制度和隋至明清的科举制度,其中科举制度延续的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然后问学生:“为什么对科举制度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这说明了什么?”让学生从科举制度的演变中了解科举制度对个人、对社会的不同影响。因此,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对科举制度会有不同的看法。通过这种具体事例具体分析,使学生逐步领会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历史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源泉,历史知识本身就充满爱国主义的内容。懂得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就会由衷地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立志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如,在《四大发明和科技创新》学习中,通过学生的自学和我的点评,他们了解了我国商朝的青铜制造和青铜艺术以及天文历法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秦朝的兵马俑和万里长城,汉朝的造纸术、勾股定理、张衡的地动仪、华佗的“麻沸散”,隋唐时期赵春的赵州桥、《唐本草》,宋元时期的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无不是我们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尤其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标志——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表明了中华民族以自己的智慧对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通过对这些优秀科技文化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树立起热爱祖国、为中华之崛起而献身的思想感情。
- 上一篇:工程造价专项审计
- 下一篇:车间安全生产考核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