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基本规律范文

时间:2023-06-21 09:44: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的基本规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德育的基本规律

篇1

关键词:技术本科教育;发展背景;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

Abstract: The universities which take up 4-year technical education is growing up during the time of entering 21st century. It is a new project for theoretical research as well as a new area for practical exploration. The most urgent problem is how to develop 4-year techn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discuss developmental background, educational objectives, educational model and curricula of 4-year technical education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with the expectation to master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4-year technical education and put forward some instructive suggestion on Chinese educational practice.

Key words: 4-year techn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al background, educational objectives, educational model, curricula

上世纪60、7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始陆续发展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德国建立的高等专科学校和科学技术大学、我国台湾地区建立的科技大学(由技术学院升格而来)、英国建立的科技大学(由多科技术学院升格而来)等所从事的都是此类教育。当时虽没有技术本科的说法,但上述这些院校所实施的教育与本文所界定的技术本科教育却是一致的。考虑到行文的方便,本文姑且将其称为技术本科院校或教育。

到目前为止,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本科教育已培养出大量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其发展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分析总结此类教育发展的共同特征和基本规律,有利于为我国技术本科教育的本土化探索积累相关的素材,提供有益的启示。从技术本科教育的办学来看,发展背景、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课程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了解这些就可以大致勾勒出技术本科教育的特点。

一、发展背景的比较研究

1.经济和科技发展,人才结构变动。20世纪60- 70年代是全球经济经历恢复调整后重新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产业发展趋势发生变化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动。以往,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需要的人才大致只有三种: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和发现;工程师——对科学家的发现进行设计和应用;技术工人——进行实际的工艺操作。而随着技术应用阶段的开发和工艺创新的任务越来越重,于是工程师分化为工程师和技师,工程师专门负责设计工作,而技师进行技术开发和工艺创新工作。由于工程师、技师和技术工人的工作职责不同,因此培养目标也有相应的区别。一般而言,工程师由大学来培养,技术工人由中等专业教育来培养。那么技师如何培养?当时许多国家,包括英国、德国等纷纷探索过这一问题,最后都试图举办技术类高等教育来培养这类人才。

2.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思潮涌动。20世纪70年代是技术本科教育纷纷兴起的年代,同样也是终身教育理念和学习化社会思潮不断推广的年代。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交了一份题为《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其中提出了“向学习化社会前进”的预见和呼吁。”此后,这一理念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社会发展的共同愿景。为了建构学习化社会,为全体公民提供终身教育,各国和地区都开始反思和改革自己的教育体系,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增加终身受教育的机会,提供开放式而非终结式的教育。与此同时,技术与职业教育不能是封闭的、终结式的,而应当是开放的、终身性的,能够与其他类型教育相互衔接的观点为社会所接受。这些都为技术本科教育的建立提供了依据,从实质上推动了技术本科教育的发展。

3.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不仅提出了大众化理论,而且暗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各国和地区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欧洲,德国和英国积极出台政策,以便增加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但又出于对传统精英教育“越来越多,而变得越来越差或将越来越差”的担心,又建立了一套高等技术教育体系,这就是德国高等专科学校和英国多科技术学院的由来。在亚洲,我国台湾地区受日本影响成立了技术学院,以后又将之升格为科技大学。可以说,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促成了技术本科的建立与发展。而目前我国技术本科的发展阶段正是高等教育从整体上向大众化阶段过渡的时期。另外,技术本科规模在我国高教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2002年为15%,2003年为17%,2004年为 19%,2005年达到21%。

4.由技术专科升格而成。德国、日本、英国和我国台湾地区陆续发展的本地技术本科教育并不是从一般高等教育分化出来的,也不是重新建立起来的,无一例外都从原来的技术专科教育升格而来。这可以说是技术本科教育创立起来的共同规律。当时,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共同做法是:采取双轨制来发展技术本科教育。这与目前我国技术本科试点的实践所选择的发展路线相当一致。因为,我国在发展技术本科教育的过程中,也将优秀、成熟的技术专科转为技术本科,且形成双轨制下的高教体系。

二、培养目标的比较研究

1.从人才规格来看。不难发现,德国高等专科学校和科技大学是以培养企业和社会组织实际需要的技术应用型高级桥梁式职业人才为目标、我国台湾地区科技大学的技术本科教育以培养工业技术师为目标、英国的科技大学以培养技术工程师为目标,这说明,技术本科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人才结构中属于中介性或桥梁性人才,可以在特许工程师和工程技术员之间或工程技术师与技术员之间起到沟通作用。因此,这类人才既需要相应的理论,又需要娴熟的实践技能。

2.从教育层次和类型来看。世界各国或地区技术本科教育都定位在四年制的本科教育层次,其中,虽然德国颁发硕士学位,但实质上由于学位制度的不同(德国是二级学位制),它等同于其他国家的本科。但在教育类型上,又有各自不同的定位:德国把高等专科学校和科技大学的教育定位于工程教育,认为他们所培养的是工程师、经济师及相应层次的职业人才;我国台湾地区由于高等教育是彻底的双轨制,因此把科技大学的本科教育定位为技术教育,认为他们培养的是科技、工程及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英国则比较含糊,没有明确提出技术本科是技术教育还是工程教育,而是把工程与技术合在一起,这也许和英国1992年取消高等教育的“双重制”是有关的,因为取消了“双重制”之后,科技大学也积极向传统大学靠拢,有时甚至运用它们的标准作为升格后大学改革的方向。

3.从人才培养的内涵来看。世界各国或地区除了对培养目标进行概括性的陈述之外,还对所要培养的人才进行较为细致的能力规定。从这些能力规定中,我们可以分析出不同的国家对此类人才的内涵定义:德国高等专科学校更强调培养立即能够上岗的人才,它所培养的能力非常具体、实用,强调应用能力和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我国台湾地区科技大学培养的人才更多偏重于理论功底和继续学习能力;英国的科技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介于前面两者中间,既强调岗位能力,又突出继续学习能力。

三、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1.就与市场结合的深度而言,从紧密到松散,依次为德国、英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德国高等专科学校与市场和企业是全程结合的,包括市场需求分析、专业设置、规模确定、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评价等环节,因此其毕业生受到市场的广泛好评,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而英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技术本科院校的自主决定权更多一些,自然在就业过程中不如德

国毕业生那么抢手。

2.就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而言,三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德国采取工学结合的方式,第三和第五学期为实习期,在理论教学中融人了较多的习题训练,在实践教学中融人了理论深化的内容,可以说理论和实践是高度整合,已经很难区分纯粹的理论板块和实践板块了。而英国则不同,虽然也采取工学结合的方式,但轮换的周期很长,学程内只有一次实习,长达一年左右,当然英国也非常注重理论教学之后的实验和讨论,虽然没有德国结合得那么紧密,但总体上结合得较好。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我国台湾地区拥有别具特色的“建教合作”,方式也多种多样,但由于实习时间较短,且理论课中基本没有实践内容,可以说,这一地区的技术本科更偏重于理论,而不是实践。

3.就全面发展与就业能力的权重而言,三者出于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有不同的选择。就德国而言,培养的重要是毕业就能上岗的岗位能力,因此就业能力培养占主要地位。而我国台湾地区正好相反,更加注重学员的继续发展能力和就业后的发展后劲,因此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等全面素质。英国则介于两者之间,一方面强调学生能毕业就上岗,另一方面也关注学生就业后的可迁移能力,即关键能力的培养,努力做到两方面兼顾。

四、学院课程的比较研究

1.从课程结构来看。德国、英国和我国台湾地区虽然在表述上有所区别,但大致都是三段式的课程结构,分为基础理论学习阶段、专业理论学习阶段和专业学习阶段。可见,这一课程结构的模式是技术本科教育的主流模式。但课程各阶段的比重和内容有所不同,德国和英国第一阶段的比重较小,且该阶段课程与专业相关,而后两阶段是重点,而中国台湾在第一阶段开设了较多的课程,约20-30学分,但与专业无关。

2.从理论教学来看。在基础理论学习阶段,德国和英国都已经开始体现专业特色,而我国台湾地区在这一阶段上公共课,更强调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人文素养。在专业理论学习阶段,德国和英国除了课堂讲授以外,还融入了实践的内容,如习题和实验,且所学内容以工作所需展开,而我国台湾地区则以传统的讲授为主体,内容以学科课程为逻辑展开。从效果来看,德国和英国的理论教学更具有实用性。

3.从实践教学来看。德国、英国和我国台湾地区采用的大多是实习,但方式不同。德国采用“双元制”的方式,以企业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实习,签订严格的合同,有严格标准的考核,且要轮换不同的岗位,且实习的功能较多。在英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其实习主要由企业安排,英国的时间较长,但实习要求不如德国那么严格,基本不轮换岗位,不作为员工使用,实习功能单一。从结果来看,德国学生经过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及对企业的认识都超过英国和台湾的学生。

4.从教学方法来看。德国和英国运用了除讲授法之外更多的方法,例如,英国采用讨论、指导、实验、独立学习等,且讲授的比例很小,只有24%。在我国台湾地区则完全不同,教学中是讲授法一统天下,当然也有其他方法,但比例极小。从教学论的角度来看,不同的方法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内容,强化对知识和技能的多方面理解。

五、总结与启示

1.从目前来看,我国大陆发展技术本科教育是必然的,但要适度。从技术本科教育发展背景的比较研究发现,目前我国某些发达地区已经具备了这些条件,如上海地区,无论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还是教育内部的发展都已经和世界发达国家当时发展技术本科时的状态持平甚至超越。因此,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应运而生,举办技术本科教育是必然的选择。但是,此类人才的需求量是有限的,因此技术本科的数量也应当与此对应,从实践上来说,发展一些优秀的、成熟的技术本科是可行的,但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需要严格控制。另外,从总体上来说,由于我国大陆区域差异很大,因而办不办技术本科和办多少技术本科要依据各地社会条件的成熟程度来判断。

2.技术本科的培养目标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世界各国或地区对技术本科人才虽然有归为技术教育或工程教育的争议,但较为统一的认识是培养中间性和桥梁性的职业人才。但从我国大陆技术本科试办的情况来看,各校培养目标各不相同,有些定位为高技能人才,有些定位为“面向现代社会的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服务业等第一线岗位,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工作正常运行的高等技术型人才”。这些定位都没有突出桥梁性人才,也没有弄清楚到底是技术型人才还是技能型人才,或是工程型人才。另外,对于人才内涵的具体描述,各国虽然有所不同,但都有很细致清楚的描述。就中国目前高职的培养目标来看,还属于比较模糊的状态,需要进一步细化。

3.培养模式上需要注重与市场的互动结合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从目前我国大陆的技术本科来看,更倾向于我国台湾地区的培养模式,积极倡导“以就业为导向”。但事实上,我国大陆技术本科院校与市场、企业的联系比较松散,而且联系主要放在招生和就业阶段。德国企业与院校的联系比较密切,参与院校学生培养的全程,包括专业设置、规模确定、能力分析、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等等,这很值得我们学习。此外,对于毕业生能力的提高是我国大陆技术本科教育最急待解决的难题,一方面,我们不像德国那样重视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不惜花费众多时间和精力来培养上岗能力,技术本科的毕业生在技能上可以说和技术专科的学生差不多,甚至不如他们。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像英国和我国台湾地区那样,在学生全面发展中注重关键能力、继续学习能力、民族精神和人文素养,我们所关注的全面发展是政治素养,而政治素养单方面的提高不能代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这两方面所形成的综合能力,我们是有所欠缺的,需要进一步加强。

4.技术本科的课程有待调整。目前我国大陆试办的技术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与国际趋势基本一致,也采取三段式课程,但具体到各阶段比例和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有较大差异。如第一阶段的课程相比之下比重偏大,课程多为政治、英语、体育等内容,这些课程在各专业完全相同,且比例上比我国台湾地区更多,这些内容可以在中等教育阶段解决。另外,德国和英国在第一阶段就介入专业内容学习的方式,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再如,各个阶段之间的衔接,德国制定了专门的进阶标准,而且这些进阶标准的制定有利于课程各阶段之间环环相扣,这值得我们借鉴。就实践环节而言,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比较相似,实习时间较短,一般为一学期,交替周期长,功能单一,且产学合作不够紧密,往往把学生送到企业以后,就由企业来管,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因此效果不佳。在这一点上,德国做得非常出色,其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篇2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教学基本规律;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012

在实施语文新课程标准以后,绝大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然能够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但是,也有一些教师却对语文教学的一些基本规律感到迷茫或产生怀疑。如“多读多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训练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方法”“循循善诱是启发式教学的精髓”,这些都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本来是毋庸置疑的。在新课程背景下,有的教师却连声对其说“不”。这些语文教学规律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是否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实在有为之一辩的必要。如果是,而在教学中我们却有违这些规律,那么将给整个语文教学带来巨大的损失。笔者认为,无论语文课程再怎么改革,其基本的教学规律还是不变的。

一、多读多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

语文能力是个体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现代汉语来说,是指具有现代汉语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聆听能力、说话能力。从内涵上讲,语文能力是个体完成语文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从外延上划分,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既包括语文学科的基本能力,即所谓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包括以认知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一般语文能力,如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力、广泛而持久的注意力、深刻而灵活的思维力、准确而巩固的记忆力等。本文所谈的语文能力是指语文学科能力。

多读多写,不是无效、低效的读写;多读多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传统语文教学经验的精华,也符合现代教学论中有关语文实践的观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阅读与习作就是主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大量”就是多,这里没有前提。可见,在新的语文课程中,仍然强调多读多写,只不过是《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是更多的语文实践。多读多写是指有效的、高效的读写实践,不同于呆读傻写,无效低效的读写。无效的读写不是多读多写的固有之义。多读多写所表达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语文的方法,被无数事实证明是正确的。读写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的成分;多读多写是培养读写能力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培养语文素养的唯一途径。培养语文素养的途径有很多,如观察、体验、调查、访问、搜集资料,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阅读方面,可以根据阅读对象分类。论述类文章,能力重点是概括提炼观点,发现观点与材料的逻辑联系,做出初步评价。实用类文章,能力重点是筛选处理文本信息,准确解读。文学作品,能力要点是整体把握作品,感悟艺术形象,理解文本价值,个性化地解读。古文,能力要点是借助注释辞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还要梳理词句知识,学会运用。此外,课外阅读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扩大阅读视野,从而丰富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

写作方面,各类文体的写作有不同的特点,也有不同的能力要求。论述类,要学会恰当地表达观点,用可靠的材料支撑观点,做到议论要素明晰,论据充足。记叙类,要做到记叙要素完整,人物事件具体实在,特别是要学会描写,能把人物事件描写得具体、形象、生动。实用类,则要学会根据文体特点要求完成写作。

二、训练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方法

学生语文能力的掌握和语言习惯的形成,不能只靠教师讲解、指点,还必须经过学生自身的练习,二者结合起来就是训练。语文能力训练必须落实在学生身上,学生语文能力的掌握,必须按照规格认真练习,来不得丝毫马虎。所以,学生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逐步提高语文能力。

训练,不是繁琐的练习 “训练”,是教师的讲、读、指点、引导和学生反复、多次的操练。只有把教师的“训”与学生的“练”结合起来,才能成为训练。“训练”,不是繁琐的讲解,也不是死记硬背,更不是题海战术。叶圣陶认为,要使学生把学习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譬如学一个字,要他们认得,不忘记,用得适当,就要训练。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虽然少提“训练”字眼,但“训练”精神却一以贯之。《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语文实践”也是在要求“练”。叶圣陶先生的“训”的核心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主张教学时,学生“见不到处给他们点说,容易忽略处给他们指出,需要参证比较处给他们提示。当然,遇到实在不明白处,还是给他们讲解”。教师要训练学生理解和欣赏语言的能力。语言是载体,语言包括内容和表达形式两方面,二者是统一的。要教会学生通过语言形式理解语言表达的内容。过去重在内容理解,轻语言形式的掌握;要教会学生理解、欣赏语言表达的个性体现,即作者在具体情境中遣词造句、表情达意所透示出的个性特征和语言韵味,从而训练学生的语感。

篇3

关键字:城市旅游规划;政治性;科学性

Reflection on a Few basic Questions of Urban Tourism Planning

Abstract: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politics is a basic principletobeimplementedincity tourism plan- ning with the destination planning,target planning and objective planning as its basic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Urban tourism planning; Political nature; Scientific nature;

1 两种角度认识城市旅游规划

笔者在博士生阶段读的是旅游规划与管理,之间和之后做过多处旅游规划和策划,例如平遥、北京、泰山等地;再之后,先后进入泰安、杭州等城市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就职。因工作关系,直接接触和操作过多处城市旅游规划。笔者发现,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什么是城市旅游规划,它应当包括哪些,应当遵守的规划理念等方面,在由旅游部门委托的城市旅游规划和由规划部门委托的城市旅游规划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和理解上的分歧。

1.1 从旅游规划看城市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按照空间尺度,从大到小分为三类:区域旅游规划、城市旅游规划、景区景点规划。区域旅游规划属于宏观尺度,侧重于旅游业的布局分工;景区景点的规划属于微观尺度,侧重于景区的开发,包括景观的配置、道路等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等。而城市旅游规划是属于中观尺度的规划,虽然城市有大有小,但是,规划内容大同小异,既要有宏观上的定位,又要有微观上的建设规划,因而是一种旅游综合规划。

这类城市旅游规划的委托方即甲方往往是旅游主管部门;而乙方即规划编制单位,由于需要把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来,需要多种学科的支撑,因此,中标单位往往出身于旅游、地理、文化等学科。

1.2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旅游规划

城市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城市旅游规划。在这里,城市旅游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而存在。虽然与城市规划一样,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性,但其内容十分单一,主要成果是旅游景区(点)在城市中的布局(有的规划还包括了部分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的规划内容),以及旅游线路的组织等。显然,这是一个城市的"游览规划"或观光规划,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规划。由于这种背景下的城市旅游规划主要依托在城市规划之中,它的完成单位基本上是城建规划设计单位,而这些单位的技术人员多为城市规划出身,鉴于其学科背景,对旅游产业和文化的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同时,规划人员依照1933年的《雅典》提出的城市四大功能(即居住、、生产、游憩)来进行空间布局,而游憩不等于旅游,范围比较小,因此,把城市旅游规划做成"游览规划"是在情理之中的。

不过,作为具有法律效应的城市规划,如果城市旅游规划包括过多的不可预测的旅游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城市规划的可操作性和权威性。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2 城市旅游规划的性质与特征

笔者在做学者时,是作为乙方完成甲方交办的规划任务,主要的着眼点是在学术上是否立得住脚,因而极为重视数据得和结论是否经得起推敲;进入旅游主管部门以来,多是作为甲方协助和监督专家组完成旅游规划,因而更多的是从实践的角度去评价一个城市的旅游规划,出发点就变成了规划的实用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和结论的可靠性。根据这几年的实践经验和城市旅游业的要求,笔者认为,城市旅游规划的特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目的地规划。其假设是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而不是作为客源地进行的规划。这其中有两层基本含义,第一,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是要满足游客到这座城市之后的旅游需求而进行的规划;因此不必涉及这座城市作为客源地满足市民出游需要的规划。第二,旅游目的地规划决不仅仅是旅游线路和旅游景区的,它要涉及到旅游者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旅游要素,即城市旅游规划的综合属性。

二是目的性规划。城市旅游发展的目的、方向、指导思想、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等是城市旅游规划的重要内容。例如,上海城市旅游发展规划近期的主要目的是:如何构筑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旅游框架,以及世博会完成后,旅游设施和资源如何可持续利用等;北京考虑的则是迎接2008奥运会,借此提升北京旅游在世界上的力;而杭州则是围绕"旅游业国际化战略"这一目的展开。离开了目的性,城市旅游规划就失去了它的实用性,也就不具备可行性。

三是目标性规划。城市旅游规划作为一个产业规划门类,不可能不涉及旅游业发展目标和指标问题。虽然我国学者完成的诸多城市旅游规划大都进行了指标的测算,但往往是太教条,不具备现实意义,与规划措施也不匹配。例如某大学规划组在给东部一个著名旅游城市的规划提出的指标中,在该市2003年接待2800万人的基数上,按照年递增比例,测算出到2020年,年接待规模为2.5亿人次。显然,这是想当然,当一个城市接待达到其最高承受力时,游客还会来吗?这是没有考虑现实中存在着"自疏"效应的结果。所以旅游发展目标既要有战略上的,即城市旅游发展的定位,又要有战术的,即设定发展的指标,但是,这个指标要合理--既要与规划举措相适应--光有目标没有投入,指标的完成是无源之水;又要与城市的承载力相适应。笔者对中国城市的调查显示,住宿往往会成为这个城市接待规模扩张的最后的瓶颈要素,例如苏州,由于星级宾馆数量较少,许多游客只好住在无锡等周边地区。在新加坡则可能是劳动力成为限制要素。

言而总之,城市旅游规划是以特定的经济区域--城市作为对象而编制的,有关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的规划。是国民经济和发展总体规划在城市这一特定区域内的细化和落实,是旅游业战略性、空间性和有约束力的规划。规划工作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对旅经济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和调节的重要手段。

3 城市旅游规划的原则

科学性和政治性相统一,是好的城市旅游规划应当贯串的一个基本原则。

科学性是一名规划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规划科学"也是要掌握的第一要务。但是,作为甲方的城市政府和作为乙方的规划编制单位虽然在大的目标上总体是一致的,但在具体的措施和行动上往往产生矛盾,特别是在环境、资源、土地、文物等的保护与开发方面往往有很深的"鸿沟"。这个时候,规划编制单位就必须坚持真理,通过广泛而深入的"沟通"来消除认识上的消除差距,力图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去说服甲方,坚持科学,避免损失。为达到这一目标,要不惜借用权威人士或社会舆论来迫使当地政府"就范"。另外,我们经常谈到的规划的"前瞻性"应当包含在"科学性"这一范围之内。

性则是要在方向性、根本性的上与当地政府、党委保持统一。由于城市已经成为的支撑点,很多城市把旅游当作支柱产业来对待,因此,城市党委和政府对旅游业非常重视和热心,有的领导甚至已经成为这个方面的专家,所谓的"旅游书记"、"旅游市长"层出不穷。他们对这个城市非常熟悉和热爱,战略构思也基本形成,一个规划如果与他们的战略背道而驰,即使是通过评审,也会束之高阁,落入"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俗套,甚至规划是一套,做又是另一套。这种规划既然不具备可操作性,所以是失败的。其实,规划就是一个甲乙双方的思想博弈过程,规划组没有思想是不被甲方看重的,而一旦思想与当地政府完全背离是行不通的,只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借鉴和启发后形成的规划才是成功的。例如,北京大学在做杭州的旅游规划时,按照国际化的要求,听从了西方专家的意见,提出了"大运河"是杭州旅游的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并在媒体上,结果与当地政府培育"西湖"作为核心竞争力的理念相“冲突”,使得规划编制陷入僵局。最终通过多次交流、沟通、论证,的提出了分市场的竞争产品概念,即国内市场和日韩、东南亚市场对应西湖,而欧美市场对应"西湖+大运河",圆满解决了这种矛盾。

4 城市旅游规划的基本

按照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要求,笔者认为,一个好的城市旅游规划应当能够解决以下问题(也即它的基本内容):

第一,提出城市旅游发展战略。明确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空间步骤,城市旅游发展的方向、定位等。第二,在对城市旅游资源进行市场的基础上,明确旅游发展的空间结构,合理安排土地利用。第三,通过目标市场分析,提出旅游业发展的目的地营销规划。第四,结合城市规划,提出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框架,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地区等的安排。第五,基于功能和营销为目的的城市旅游形象规划与设计。第六,对现有旅游产品进行提升与改造。第七,制定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包括旅游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旅游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等。

城市旅游规划把城市作为规划对象,而城市的旅游发展对区域产生极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城市越来越成为区域旅游的主导,因此,城市旅游规划要考虑这个城市的个性化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和规划:

(1)随着城市居民周末度假、观光休闲需求的增加,城乡结合部和郊区旅游逐步兴起,近远郊旅游可能成为城市旅游的重要补充和新的旅游增长点。②为保证城市旅游的健康发展,必须把近郊区的旅游功能定位列入城市旅游规划的范围。至于郊区的范围有多大,要视需要而定。(2)城市康体休闲设施越来越成为城市旅游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晚间娱乐活动,成为一个城市品味的关键因素和吸引游客逗留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不可忽视这些传统上不算是城市旅游要素的规划。(3)要注重城市公共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一般认为,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旅游产品,城市本身就是旅游产品。但是,城市要成为旅游产品,措施之一就是在诸多公共项目上进行更新和再创造,在不原先功能的基础上,把公共产品直接转化为旅游产品。例如,大学城、特色街、标志性建筑景观、桥梁、海港等。上海88米高的金贸大厦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当然,在进行大厦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把它建设成为上海城市空中观光的重要设施,就可以减少后期改建带来的损失)。把城市景观建筑、城市广场、城市中心(如CBD)和分中心、城市标志性地段、城市雕塑、城市绿化等公建设施转化为旅游资源,既共享了资源,节约了资金--建设新的旅游景点的投入要远比利用原先建筑要节省费用和土地;而且可以提升城市的品味,增加游客的逗留时间。这一点,大连是全国的典范。(4)要对城市的风貌和格局提出建设性意见。城市需要灵魂,这个灵魂就是文化,而文化是地域性的、个性化的,建筑、道路等是城市风格的主要载体,建筑是城市文化的标签。要从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原则出发,对城市的风格做出界定。例如,杭州作为一个文化名城、七大古都之一、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就要从文化的角度去界定这个城市的建筑风貌--体现东方园林之美的江南水乡风韵,布局疏朗、尺度合宜、色彩淡雅,以宋瓷"鸭蛋青"为基本色调。而浙江湖州提出的"亲山、望水、见塔、知城"理念,也是提升城市魅力的重要途径。而地理或旅游学家所作的城市旅游规划对城市风貌和格局的忽视,显然也是不应该的。另外,城市设施和旅游设施既要体现这个城市的文化个性,又要有"代"的概念,以展现和表征城市的活性。例如饭店的大堂和外立面,饮食、娱乐等场所的建筑和装修,都要渗透这个城市的文脉,既互为背景,又各有千秋。城市旅游规划不可忽视这些背景要素。

关于规划期限,原则上应当与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国民经济和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一般为10年,其中,近期规划为5年,重大问题和发展远景可以展望到15-20年。

城市旅游规划的文件,一般要包括规划文本,规划编制说明,规划图件以及主要规划研究成果(或专题报告)。

[1] 崔凤军.中国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创新与发展[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2] 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3] Duncan Tyler,Yvonne Guerrier,Martin Robertson 主编.陶犁,梁坚,杨宏浩译.城市旅游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4] 陈传康.城市旅游开发规划研究提纲[J].旅游学刊,1995,(5).

[5] 这是笔者借用的一个概念.所谓"自疏效应",是指当一个区域的旅游密度达到一定比例后,潜在旅游者就会通过信息的反馈,选择其它地区游览的现象.如中国的黄金周,如果"五一"黄金周期间这个地区人、满为患,往往"十一"黄金周期间就相对冷淡.

[6] 乡村度假是国际上流行的四大主题度假产品之一,其余3个是:海滨度假、山地度假、温泉度假.

篇4

关键词 煤矿煤层;水害;基本规律;成因;防治

中图分类号 TD7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71-0205-01

煤炭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能源,它的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广大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还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所以预防各种可能发生的灾害非常重要,首先需要对灾害的成因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和把握,才能做到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1 煤矿煤层水害发生的基本规律和成因

煤矿煤层发生水害给施工工人的人身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也给社会的经济发展来带消极的影响。因此防水治害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事情。总体来说,煤矿煤层水害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水文、地质、施工等方面。煤矿能够形成水害的客观条件一是有水源,二是有连接水源和井下通道的渠道。王河煤矿煤层发生水患灾害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地质原因

煤矿的地质原因主要表现在地质的结构、岩层的特质、地形地貌等因素。王河煤矿的地质构造相对于一般的矿井来说,显得尤其复杂,矿井底部的结构有着大量的岩溶性裂缝,这就为水分的贮存提供了条件。在矿井的顶板部位有一段灰岩含水层,但含水的量不够均匀。矿井底板聚集着很多中厚层状的石灰岩,使得径流的补给水量比较丰富。这样的地质构造的储水条件非常好,但同时也埋下了很多的水灾隐患,尤其是当底板比较薄的时候,开采的时候容易透水。

1.2 水文原因

如果煤矿施工范围内存在较大范围的地表水体,就会对煤矿的煤层开采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地表水体会沿着天然的沟谷渗入到煤矿的底部,如果沟谷的水流量很大。适逢雨季就会导致淹井的情况发生。该煤矿的施工范围内不存在特别大的地表水体,沟谷水位处于最高点的时候也不会对矿井产生影响,对矿井的主采煤层不会构成太大的水患威胁。地下水的补给状况和水的排泄情况也会影响到煤矿煤层的施工安全。大气降水是王河煤矿区域内的地下水的主要补给形式。大气降水主要输通过煤炭开采区的岩石裂缝地带渗到地下,再经过矿坑的积蓄,煤矿下层的水位就会产生变化,矿坑最后的涌水量的程度就与大气降水有着很大的关系,水害的发生与大气降水的状况密切相关。另外,煤矿地下断层的导水性和覆岩的破坏情况,直接影响到导水裂隙带的宽窄,从而改变矿井的地下水文条件。从现阶段来看,王河矿井的断层情况处于良好的状态,所以导水性质呈现出较弱的现象,但是如果煤矿开采力度不断加深,规模不断加大,使得煤矿矿井长时间承受着巨大的静水压力和垂直应力导致水裂隙的间隙越来越大,渗水的程度也会越来越大。

1.3 老窖、老空水的影响原因

在井田中不均匀分布着一些老窖,它们被开采的时间比较长,也不是在同一时间内停产的,所以在原来的矿井处会存有一些积水的坑洼,有大有小,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形成了一定的静水压力。如果在后来进行的开采活动中,没有充分注意到这些老窖的积水地带,或者是采取了不当的采掘方式,就容易造成老窖的喷水,进而引发煤矿煤层水灾发生,这与王河煤矿本身的地质构造有关。老窖充水的主要因素就是底板奥灰岩溶水。王河煤矿矿井的底板比较薄,在进行深层开采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透水事故。

2 煤矿煤层水害的防治技术

鉴于煤矿水害会给煤炭的开采和旷工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损害,我们要加大防治的力度,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来进行防治,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人员的伤亡程度和财产损失的程度。

首先要做好防止地表水大量深入矿井内部的工作,尤其是当发生暴雨的时候,石块会容易随着洪水的裹挟倒灌进矿井内部,给煤矿的采掘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在雨季的时候,要特别加强防洪讯息的检查与随时通报,做好防洪措施,当发现地面出现裂缝、塌陷的情况,要及时采取防护措施,进一步加固完善矿井井口的堤坝和汇洪渠,使排泄洪水的通道一直保持顺畅。另外还要随时将沟谷中的垃圾废渣清理出去,这样沟谷就不容易发生堵塞的现象,在洪水来临的时候,就可以及时帮助矿井将积水排出去,尽量避免了倒灌的现象发生。加强对煤矿附近洋河的水文地质的观测,尤其是煤矿下洋河的位置,如果下洋河的水位骤然下降,通常表明矿井的涌水量大幅度增加,这时候就要后重新对矿井的涌水量进行严格的测量,以便更精确地确定水仓的容量,为科学合理地选择排水设备提供最可靠的数据信息。

其次要在断层的地方做好导水水害的治理工作。当煤矿煤层的开采深度日益加深的时候,断层的充导水性也同时会进一步加大,这就很容易给矿井的水害埋下隐患。在煤矿矿井的建设中,以及煤炭资源的开采过程中,要对断层导水性质进行严格的检测和审查,需要的时候要留设断层隔离煤柱。加强煤矿水文地质的检测工作,并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将具体的管理措施落实到每一位负责人身上,还要定期组织煤矿矿井的水患宣传与调查工作,编制相关的紧急事故处理办法,以便在发生意外的时候做好救援工作。

再次要做好老窖和王河矿井的周边矿井的调查工作,应该在开采前明确老窖的位置及具体的情况,以便在施工的时候可以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不至于破坏到老窖的积水地带,当然还要在这一地带做好安全防护的措施,以便在意外发生的时候可以迅速地采取补救措施,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相邻的矿井之间还要经常派技术人员对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行监管,主要是查看对方的矿井防隔水煤柱的设置情况是否有变化,是否需要进一步加固和维护等。同时还要防止相邻的矿井人员出现违规操作的情况。

最后要不断提高煤矿工人的危机识别能力和水害发生时候的逃生能力。在煤矿将要发生透水的时候会有一些征兆发生,例如,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煤层的颜色会变得越来越暗,煤层整体有发潮的现象。在煤矿巷道壁上,或者是煤矿的顶板上会出现很多水珠,开采出的煤层的温度比平时的要低很多,在作业平台上,出现大量淋水的现象,有时候还会出现压力水头。整体来看,开采环境中会产生的雾气,给人以阴湿冰冷的感觉。在发生水害的时候施工人员要及时撤离到发水地点以上的水平面,尽量避开压力水头和来水主流,迷路时应朝有风流的方向撤离,忌盲目潜水。

3 总结

综上所述,煤矿煤层水害的发生是受到多重条件制约的,包括水文条件和开采工艺等,对这些原因的把握非常关键,它们是做好煤矿水害防止的突破口。只有根据水害发生的具体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才能促进我国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才能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树青,范立民,杨保国.开发陕北侏罗纪煤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问题分析[J].中国煤田地质,1992,4.

[2]张杰,侯忠杰.浅埋煤层导水裂隙发育规律物理模拟分析[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4,4.

篇5

摘 要 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二者相互结合可以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对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和意义进行概述,进而分析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希望我国企业能够合理的将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以便更好促进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 企业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发展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之中,针对现今的社会形势,企业只进行文化建设已经不能较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形势而应该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只有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才可以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概述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同之处

在企业的发展中,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是存在不同之处的。在性质方面,企业文化属于经济文化,是一门管理学科。而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属于思想范畴,其主要是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在手段方面,企业文化主要是对员工进行文化手段渲染,提高其工作意识,而思想政治工作是通过教育、疏导和激励等手段对员工的思想觉悟进行教育[1]。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

在企业的发展中,提倡创新管理思想,其中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创新管理思想的主要手段,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是相同的,其内容也大体相似,都是以企业建设发展为核心,其全部以人为核心,注重人的主体作用,二者的最终目的是对人的培养,进而可以达到共同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

(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的意义

在企业的发展中,将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可以有效的避免企业的发展和思想素质的发展脱节。在企业的发展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对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二者缺一不可,有效的将二者相融合,才能保证企业的顺利发展。另外,将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可以较好的让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思想政治的创新。进而可以有效的促进企业利益的增长。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

(一)找出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点

在企业的发展建设中,要不断与时俱进,以便适应市场的发展形势,为企业带来最大程度的经济利益。这需要企业的进行文化建设时,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找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同之处,找出其相融合的切入点,由此而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找到了融合点可以较好的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引入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促进企业高效的完成企业文化建设,找到融合点可以较好的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进而促进企业科学健康的发展。

(二)加强企业内部协调

在企业的发展中,是无法脱离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企业应该找到其相融合的点,根据融合点来进行企业内部工作的协调。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协调企业内部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以便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较好的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只有企业内部工作协调进行,才可以有效的保障企业活动的顺利进展,进而可以较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2]。

(三)找准企业文化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企业必须加强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的发展中,管理人员应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运用多种有效的途径来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共同发展。在具体的工作中,管理人员应该运用先进的思想教育手段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例如可以构建文化平台,设置多种思想主题,以便更好的促进员工思想文化的发展,使员工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能够较好的融入思想政治工作,进而可以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3]。

(四)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文化建设

在企业的发展中,管理人员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以保证企业文化的先进性。在企业的发展中,应该以员工为主体,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养和提升员工的思想觉悟,使员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树立先进的发展经验,找正积极的思想觉悟,让员工能够在市场的发展中,以积极的心态和先进的技术来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使企业能够合理健康的发展。

结语:在企业的发展中,只有将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才能合理有效的促进企业内部工作顺利进行,进而可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占据优势,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付健,许晓菁.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性探析[J].科技视界,2014.07(31):148-149.

篇6

一、回归教材、利用教材,夯实基础。

高三的第一轮复习是全面系统的复习,通过复习帮助学生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进入高三后,普遍学生认为,物理教材很简单,都看得懂,没必要看,常常会出现只埋头做各种练习册,认为通过练习便可掌握知识并且还能应用知识,往往把课本扔在一边。整天重复着听课--练习--再练习三步曲。不可否认,高三复习配合一些好的资料强化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强化知识应用是必要的,但是决不能抛开课本。物理教材是学习物理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课本。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很多的基础题就来源于教材。例如:2010年高考题中第14题、第15题,题目的设置就来源于教材,题干中每个选项几乎都能在教材中找到。而这类题目,从以往高考、调研考试中我们发现,涉及教材上一些基本概念的基础题甚至例题的问题,学生得分率并不高。物理试题不管试题的文字、情景、模型怎样变化,但物理的本质--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公式是不会改变的。即使是学科内的综合题和与实际相联系的综合题也是在基础知识的组合、加工和发展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这充分体现了教材的基础作用。因此第一轮复习中应引导学生回归教材,绝对不能离开教材,以教材为本,资料为辅,同时指导学生认真学习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以及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及评价报告,让学生熟悉各个知识点的要求和能力层次,把它准确落实到实践中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在阅读教材中,紧扣大纲,梳理知识点,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应用,在练习中巩固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知识的应用,将知识内容进行比较、归纳、概括.增强知识应用的灵活性,并且在阅读教材时既要抓住重点知识,深刻理解;又要注意到教材知识的方方面面和边边角角,诸如图象、图表、示意图、原理图,包括教材的课后习题。不少学生认为这些题目简单,往往轻视,实际上这些题目正是本节或本章知识的典型应用,对这些题目的认真分析,有助于迅速理解掌握这些知识。仔细考察,高考中多数题能在教材练习题中找到它的原型,有的只是在原题的基础上略有变化,使其更具有灵活性。

二,立足教材,充分发挥教材作用,构建完善知识体系。

高考物理涉及力、热、光、电、原子核物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在物理考纲中又强调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实验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同时高考试题灵活多变,这就要求我们要立足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知识网络结构,以不变应万变。在高三的复习课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学生习题做得很多,自我感觉也良好,可是真正测试起来,却没有理想的成绩。有的学生甚至会有做得越多,错的越多的感觉。究其根源主要在于对基本概念和规律没有深入理解,没有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物理是一门要求学生花精力去“理解”,甚至是“深入理解”的科学,不仅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甚至每个物理量,学习中都要深挖其内涵,只有通过教材对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真正理解清楚了,透彻了,才能明白相关概念和规律之间的联系,才能为建立起完善物理模型奠定基础。不能简单地通过做习题或靠题海战术来代替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学习和理解,尤其是不能将一些常见的结论替代基本公式。例如,滑动摩擦力的计算中,f=μFN,FN表示物体对接触物的正压力,学生在练习中常常遇上f=μmg,而习惯性用f=μmg特殊受力情景中的结论替代基本公式f=μFN。这样使学生遇到滑动摩擦力就想到f=μmg,从而因掌握的物理知识的习惯化,当遇到新的物理问题时,就很难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对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应用真正掌握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充分发挥教材作用,寻求知识间的联系、演化,力求以点到线,以线到面,步步推进。

三、立足教材,循序渐进,高于教材

篇7

第一,形成了未成年公民道德养成可操作性研究的完整体系。之前学界虽已有不少研究青少年德育的成果,但多涉及其中的某些领域、部分,在系统性和全面性方面相对缺乏;尤其是理论探讨较多,内容较抽象,在实践指导性、操作性层面研究相对较弱。该书从实现中华民族21世纪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任务视角,对中外历史上未成年人道德养成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对我国未成年人道德素质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与未成年人道德形成和发展实际相吻合,分阶段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内容和基本指标,探讨了未成年公民道德素质养成的基本规律、基本原则、作用机制、养成环境营造和优化、养成的实际途径、可操作方法,形成了一套实用的培养方案及具体的道德品质测评方法,使得这一成果不仅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在青少年道德养成问题上也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

第二,努力探索通过“养成训练”培育未成年人道德素质的实践路径和方法。该书的另一特点是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抓住青少年道德“养成”这一关键环节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力求突破一般道德教育著作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以及偏重理论说教、忽视可操作性实践的倾向,为青少年公民群体道德品质的培养和道德人格境界的提升,提供既符合品德形成规律,又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并行之有效的具体方式、方法。

陈延斌教授率领的课题组,通过数年的调研和实验,探索出了通过“养成训练”培养未成年人基本道德素质的一系列有效方法。道德养成训练是指家庭、学校、社会根据个体道德的生长规律,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行反复训练和体验,使之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从而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心理,凝聚为道德品质的一种道德教育观和道德品质培养方法。道德养成训练是训练、体验感悟与素质积淀的统一。该书为我们展示了道德养成训练活动的相关步骤和训练方案。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于该成果调研创建的德育方法所具有的实效性,作者所在的徐州文明办、徐州市教育局五年前就联合发出文件,在徐州市中小学、幼儿园全面推广该训练方法。据了解,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实践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篇8

甲骨文中“教育”这两个字很有意思。“教”字,上面是一个棍棒,底下是一个子,引喻为“上对下”的影响。影响靠什么实现呢?靠右边的“文”字,“文”在甲骨文当中中间有一个“心”,“育”在甲骨文中则是“孕育新生”的意思。

那么,如何在学校教育层面上避免我们所说的“重智轻德”这个理念?

林格先生告诉我们,在学校教育层面开展的教学实验和研究主要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高度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

要引导学生自主培养不断自我更新的习惯,把学生从低级的学习行为习惯中解放出来,从而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最终实现教育“不教而教”的目的。

二是从孕育良好的品质与道德行为入手。

可分年级、分学期进行训练与自我训练,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协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建立健全的人格,培养平和稳定的成功心理状态。

其实,大家对德育是重视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有道德的好人。曾经在一份调查中看到,家长同意“孩子从小应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占85%,认为“孩子智力开发最重要”的不足10%。然而,当我们把德育、智育、体育、心理教育分成若干细目,请家长选择当前最关心、最重要的教育内容时,家长们不约而同地把热点目标指向了学习。从家庭教育实际看,大多数家长也把孩子的学习问题放在了第一位。重视学习、重视智育是对的,但在施教中忽视德育就是一种偏差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偏差呢?

首先,当今社会十分看重学历,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一个人要得到满意的社会角色地位,没有学历是不行的;但是假若光有文聘只是一个“高分低能”的人,也是万万不行的。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强调人的全面素质的发展。

其次,我们教育工作者或是家长抓学习能抓住具体东西,而抓德育似乎很抽象。

比如,学生每天的作业,每次考试的卷子、分数,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容易提出要求、表扬批评。孩子的品德习惯问题就不那么具体,不那么好抓,而且作为家庭启蒙,家长总会以孩子太小不懂而疏于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从而使得孩子放松了对这方面的培养。

再次,对德育与智育的关系认识得还不清楚,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有的人认为,知识学多了,道德品质就好了,这也是一种误解。知识掌握多了,有利于提高道德认识,但道德是需要实践的,必须进行情感培养、意志培养和行为训练,否则就会知行脱节。在现今的大学校园里出现了不少非道德现象,也许可以说明这一点。因此,我们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光抓学习,一定要认清德育与智育的辩证关系,让孩子在学会做人的同时再成为人才。也就是说,从本源上,教育就是用心灵去感应、孕育、温暖另外一颗心灵,让孩子的心灵充满温暖与阳光。这不正是我们教育的真实写照吗?!

这个感应、孕育、温暖的过程就是一个人被培养和被教育的过程。我们培养的人才就应该像教育家林格先生所说的应具备“三个维度”,即长、宽、高。

“长”是擅长,人有一技之长,并能不断学习,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宽”是指能与人相处和合作,因为我们是一个社会的人,我们的人才必须善于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更要有包容之心。

“高”是指一个人人格的构建,“高”决定了这个“器”的容量,这是关键,因为教育的最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那么,德育教育要如何抓呢?

学校教育层面,要落实四个具体任务:一是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建立孩子的自信心与健康的自我概念;二是全面依靠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心里有他人;三是用心灵温暖孩子的心灵,激发其潜能;四是从培养孩子的习惯着手,健全其人格。

除此以外还需要做一些具体的工作:

1.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教育。

2.责任心、义务感的教育。

3.勤劳节俭的教育。

4.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的教育。

5.遵纪、守法的教育。

6.诚信的教育。

7.理想、志气教育。

8.良好习惯的培养。

9.良好个性心理素质的培养。

篇9

1.学生本人及家庭方面,表现出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心理素质较差。要权利而不愿尽义务,要自由而不讲责任,要索取而不讲奉献。家庭教育存在误区,一切以“金钱”投资于教育,缺乏亲情与沟通。

2.学校及教师方面,表现为学校重“智”轻“德”,把道德教育形式化,缺乏终极目标,人为地将德育和智育、德育和美育分割开来。教师素质难以适应社会及学校的要求,要开展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还要抓考试成绩,教师的教育教学,一切以分数为准,缺乏教育人的能力要求。

3.社会的不良方面,表现出传统媒体与网络的冲击,现实生活不良的负面影响,社会对教育的整体投入偏低等。所有这些,都给学生的养成教育带来挑战。

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有:

1.习惯影响。中学生在上学之前形成的某些不良习惯,如讲粗话、大声喊叫、随地吐痰、不守公共秩序、不遵交通规则等。虽然经老师提出要求,知道必须遵守行为规范,但是由于旧习惯的影响,对新的要求还不适应,在一定情境下,旧习惯还会不知不觉地表现出来。

2.观念模糊。有些同学把遵守纪律,看成是软弱怯懦;把尊敬老师,看成是溜须拍马;把损坏公共财物,看成是英雄行为;把帮助同学打架,看作是“行侠仗义”。这些都是爱憎情感不强,是非观念不明的不良现象。

3.任性执拗。有些同学在家长的过分溺爱下,娇生惯养,一不顺心便以摔东西、耍脾气、甚至离家出走等手段。对家长进行要挟,而家长反而迁就屈从。长此以往,滋长了孩子肆意妄为的脾气。

4.明知故犯。这种情况在低年级学生中较为少见,在初中生身上却表现明显。这类学生熟悉纪律要求,也知道这些要求合理正确,但他们拒绝接受纪律的约束,对老师提出的纪律要求很反感,认为老师小题大做,吹毛求疵,抱着对抗的情绪,有意不遵守纪律。如:乱扔垃圾、自习课交头接耳等。

5.沉迷网络。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社会、家庭电脑上网普遍,网上的刺激游戏,形形的资讯,诱使初中生沉迷网络,不能自拔,耗费了宝贵的学习时光。

针对上述现象,我认为应掌握如下养成规律,提高德育效能。

1.养成教育靠激情明理。所谓激情明理,就是让同学们明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道理,端正同学们的认识态度,通过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内在激励。目的是使同学们认清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养成教育靠建章立规。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分别给学生制定出系列性的养成规范,是认识转化为实践的有效保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围绕养成教育的系列内容,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一系列具体的要求,学生行为有规可依,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3.养成教育靠监督检查。养成教育的内涵是通过训练活动使同学们言行“规范化,标准化”。这就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检查制度,是保障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最关键的因素。学生有《规范》的约束,提高学生遵守规范自觉性的有力保障。

4.养成教育靠激励机制。学校实行量化管理,学生日常的行为表现与对学生的评价、班集体评价和班主任评价挂钩,调动了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在养成教育中,要激发同学的集体荣誉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使落后者有了压力,变压力为动力,迎头赶上。

5.养成教育靠三结合。养成教育还必须依靠学校、家庭、社会的三结合教育。学生的养成教育,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组织的各种活动中。要达到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须经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在家庭教育中,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把家长请进学校、请进课堂,紧密联系,共同促成学生的养成教育。

篇10

关键词:科学理性;价值理性;德育;发展性;本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268-02

德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超越性的实践活动,其本质的外在功能不仅表现为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而且表现为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内在潜能。其“合目的性在于帮助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性,即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素质、潜能的全面发展状态。探讨德育必须着眼于受教育者的发展性。丧失了发展性,就丧失了德育的意义和生命力,反之,坚持了发展性,就彰显了德育的威力和魅力。这是德育的内在本质要求。

人由于生活在文化的社会环境中,其生命的自由活动超出了动物本能的满足活动,生命的持存和优化成为人的一切活动的目的。因此,不断吸取社会文化以充实、完善、调整自己,并创新着一种更好的、新的生命存在,这就成为人们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在需要。然而,“当人们对自身的真正需要还不可能形成全面性认识的时候,就不可能获得客体丰富的和全面的价值。事实上,人们的价值追求往往会陷入一种狭隘的实践态度,受当下境遇和客体的直接特征的局限。”德育之所以在现实中被人看成“无用论”,在某种意义正是这两方面的局限使其发展性本质不能显现而形成的。

(一)“科学理性”优位的当下境遇使人的发展性本质被弱化,德育成为受教育者的额外“负担”

一般来说,以认识世界、探究自然为中心的科学认识理性,我们称之为“科学理性”,它所表达的是一种客观必然性,西方把它叫做“纯粹理性”,马克思称之为“物种的尺度”。以研究社会、认识自己,探讨伦理道德等社会人文为中心的理性为“价值理性”,它所表达的是一种主观价值合理性,西方把它叫做“实践理性”,马克思称之为表达人类主体选择的“人的内在尺度”。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都是人的能动力量,是人在本质方面的重要特征。从学科属性来说,前者为“事实判断”,其作用在于发现“真”,活动方式为从已知前提推出未知结果,没有终极目的;后者属“价值判断”,其作用在于追逐“善”,其形成完全在于既定事实的能动感受,且都有要达到的目的。自然科学的运用及其本身的变化,几乎与人文科学产生了不可填补的鸿沟,相互沟通非常困难,而且,人文科学由于不接受任何的“科学”标准,则不可能不在自然科学当道的今天扭曲它们自身的情况下,达到自然科学所要求的严格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文主义的社会话语权。

当今,我们的时代、周围世界几乎都是技术塑造出来的,学校把教育组织成类似工业生产的过程,用统一的课程、技术、工艺流程,把受教育者“制造”成标准的“教育商品”。如此一来,教育成了名副其实的“强迫的机器”,语言不再是让人相信的,而是叫人服从的。

随着学校的课程体系、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出现严重的片面性,受教育者的发展性本质被片面地限制在“纯粹技术”领域。至于德育,则越来越成为学校整个教学体系中可有可无的点缀,成了受教育者的额外“负担”。因而,教学中的中性化、庸俗化、市场化倾向非常严重。“没有内容的政治”大行其道。有的甚至是在教学改革幌子下,堂而皇之地把各种趣闻逸事、井市消息、传奇故事,甚至是自我吹嘘搬到神圣的大学讲堂。这样的教育的确迎合了无知者的猎奇心理以及一部分只满足于求职的受教育者的一部分需要。但这种教育实质上只把受教育者作为劳动力来看待,实际上是把受教育者作为工具,作为具备“工具性格”的专业人。而且,随着现代社会分工越复杂,技术的发展对个体职业技能的要求越高,“工具性格”的高级专业人就越多。可见,教育在为人类生存提供必要手段时,却限制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价值理性”的不可量化性使人的发展性本质被侵蚀,德育被受教育者漠视

如前所述,作为人类精神财富的德育属“价值理性”类学科。就其自身的直接特征而言,有两个极为明显的方面:一是“可复制性”。这就是说,它能够反复运用、到处运用,这极容易导致的结果是不被人珍视;二是“不可量化性”。它不可能以“科学理性”中的度量单位进行衡量、标示,无法指标化,且与“技能”、“升学”、“职业”等均没有明显的直接关联。

理性化的知识是一种可以由客观标准评价的知识。长期以来,不少有关德育教学与实效性研究均不同程度地走了一条“不归之路”。研究者为了证实德育的价值性,总是千方百计地在“科学理性”的框架中进行论证,这样,受教育者越受教育,思想就越被包裹在一层坚实的知识硬壳之中。如果’不对这种教育观进行反思,任由人的发展性本质被漠视的话,其最终结果必然是人对目标的功利意义的重视膨胀到超过人自身的地位,使获得优位的人重新沦为机器和技术的奴隶。正所谓人类学会了创造工具,同时在使用工具时,工具“人化”为手的延伸,手也不知不觉地“物化”为工具的延伸。

人并不总是生活在对科学的兴趣之中,就是纯粹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也有他最基本的生活世界,而且生活世界始终是先于科学而存在的。造就科学技术人才的科技教育不应该也不可能是“纯粹技术”的教育。对“纯粹技术”的教育的校正是全面而自由教育在未来的巨大责任和机会。教育应当是集科技与正确的价值观、高度的社会感于一身的全面的教育,其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就是德育。德育要在实现与相关学科对话、与社会发展前沿对话以及与世界对话中回应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其发展性本质内在地诉求于如下三个问题的解决:

(一)必须正确看待人与技术的辩正关系,使德育必要性得以彰显

有一种观点认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发展性被丧失完全是现代化、或者是科学技术“惹的祸”。卢卡奇等西方社会批判思想家就是把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人的异化归罪于科技本身的进步,把科学技术看成是“魔鬼为了消灭人的价值而铺设的道路”的典型。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有过非常明确的态度。他说:“利用机器的方式和机器本身完全是两回事。火药无论是用来伤害一个人,或者用来医治创伤,它终究还是火药。”其实,科学技术对人有什么价值,最终取决于人类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发展的程度。技术对人究竟有哪些价值,取决于人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发展的程度。人本身发展越全面,技术对人的价值就越丰富,越与人相适应。所以,除了要了解和掌握科学技术的属性以外,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和认识人本身的需要和能力。不仅要真正了解符合人性的需要是

什么,而且更要知道如何合理地满足需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德育的必要性才得以客观存在并显现出来。

(二)必须通过“引发”受教育者需求的方法和手段为契合点,使德育走出困境

德育专家郑永廷教授指出:“人都有思想道德是绝对的,否则就不是人;人有什么样的思想道德则是相对的,否则就不会有人的发展。”德育教什么,怎样教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的课题。是否有利于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性的发展,是德育取舍的客观标准。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想,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既要做好内容保鲜,更需要与时俱进,赋予德育以鲜活的时代气息,如引人生态伦理、终极关怀等新鲜内容。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按照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进行有效安排。从了解受教育者人手,遵循人的心理发展规律,整合各种有效的教学资源,既重视对“知”的科学性、系统性传授,又强调“情”的价值性、审美艺术性的宣染,更不忽视“意”的选择性、实践性力行。反之,如果只强调“情”一方面,学生必然会被导人无知、庸俗和虚伪之中;如果只强调“意”,学生就可能出现盲动、偏执。恩格斯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本身”的问题就是人的发展问题。教师为此要成为学生德育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以情感价值为基点对学生引导、沟通并适时与学生进行思想交锋。

(三)必须遵循德育本身的内在规律,使德育作为人的内在需要得到满足

社会成员的思想观点、道德品质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差别与对立,构成了德育的基本矛盾,在这一基本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必然要产生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规律,这个规律就是“适应―超越”规律。它指的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要求以及品德状况,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以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要求去影响受教育者,不断解决其思想品德水平与社会品德规范要求之间的矛盾,使其思想品德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并不断提高到新水平。就目前而言,德育中存在的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是,既没有给受教育这讲清“是什么”也没有讲清“应怎样”,结果使受教育者既缺乏生存能力,也没有终极信仰,“两头不着地”。因此,着力于培养受教育者真正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对自身长远发展的关注以及对生命终极的关怀显得尤为重要。但要做好这一切,都必须遵循德育本身的内在规律。

总之,发展性是德育的本质要求,是彰显价值教育的关键所在。它不仅体现了思想道德的主体性特点和以人为本的特点,而且还是调节德育内容、方式、途径的基本准则。只有不断发展,才能保证受教育者从思想道德必然向思想道德自由转化。

参考文献:

[1]李 萍.现代道德教育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166.

[2]张文喜.马克思论“大写的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60-194.

[3]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1-48.

[4]匡和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不良倾向及其对策探讨[J].北京:思想教育研究2005,(11):41.

[5][美]J.A.克尔德和v.v.瑟斯比.当代政治思想[M].纽约:霍尔特、莱固哈特和温斯顿公司,1969:22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