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研究方向范文

时间:2023-06-21 09:44: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伦理学研究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伦理学研究方向

篇1

【关键词】思政教学 理论课 教学体系 实践 转换

一、在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交集基础上,构建前瞻性教学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这就必然有一个科学的体系。从教学的角度看,必须注意其科学理论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之间的转换关系。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学理论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思政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过多的考虑教学体系与教材体系的一致性,而忽略了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差异性,从而没能合理有效的构建一个完善实效的教育体系。教材体系是教材的基本呈现形式,而教学体系是课程教学活动的基本表现形式,由此可见,教材体系是教学体系的载体。在这里存在着一个主要矛盾,即“教材的滞后性与教学的前瞻性”。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知识也是不断更新,教材中的某些理论其自身可能是完善的,但是遇到一些敏感问题或是更深层次的问题,解决起来未必会得心应手。这就需要思政教育者源于教材而超越教材,通过学习与借鉴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夯实思政理论,挖掘教材中理论的深度与广度,通过明确的问题意识,针对当代问题实施教学,从而在正确理解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交集基础上,构建前瞻性教学体系。

二、将高校注入式教学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样化教学

1998年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教高【1998】2号文件)提出要改革“注入式”以及在教学中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育方法。2012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再次强调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可见,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同一个教师讲授同一个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势必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某大学一位理论课教师,讲授中国革命史专题“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国”,采取的是结论在前,先入为主。学生课堂表现大多为消极、漫不经心。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该教师在另一个课堂上,将标题改为“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对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由于题目新鲜,学生们按照该教师构建好的思路,聚精会神的听完了全部内容。不难看出,同一本教材,同一个理论,分别在注入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的差异下,所产生的效果也截然不同。一次合理的教学不在于教师对学生强行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教师与学生在沟通,或者互动的过程中,教育者们以何种方式拓宽了学生多少思路。这不仅加强了教师们的应变性与教育针对性,也符合了当代高校学生们的进取性与求知性。孔子最早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时至今日,这个问题扔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高校思政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对教学体系的研究投入足够的准备与设计,摒弃陈旧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中灵活的结合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讨论式等,有效消除当代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逆反心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充满魅力与渗透力。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施

社会实践是一种深化与运用性的教学环节,要求以当代社会为题材,结合自身在社会中的见闻与所思,以学生自觉能动参与为主要途径,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内容的开放性、形式的专业性等突出特点。它不仅是理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与必要补充,更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这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特点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目标决定的。使当代高校学生将知识、能力、情感,运用到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实践中,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并且把握与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时代性的要求,通过紧密联系历史的、现实的、国内的、国外的、自身的、他人的种种实际,实行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要求。

在实践中,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及学生实际,充分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积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在合理范围内带领组织社区进行社会调查与实践,参观思想教育基地等,深入社会,了解实际。积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对社会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提高学生逻辑分析与理性鉴别能力,对社会现象以及涉及大学生自身前途、就业等问题能够客观认识,理性面对,从而使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延展上获得思想上的升华。充分发挥实践教学手段,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民生、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内容与思维。

四、打造优秀的思政教学团队

造优示范,集中研讨,营造比学赶帮的良好范围。清华大学于“05方案”纪念会上正式公开了这种教学模式。通过院领导多次听课,与教师沟通商议,然后选出优秀教师的精彩示范发言,供其他教师品评,互相取长补短,汲取教学经验。这种模式打开了思政教育者们的思维,集思广益,从而为教学体系的改革带来重大影响。

加强教学难点疑点热点问题的研究,形成专题教学工作组。由院方引导和鼓励教师结合教学中的难点热点疑点问题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专题教学组,从而使思政教学达到应有的理论深度与视野宽度。保证从个体教师影响到团队,再从团队反馈回到普遍思政教育者,能够联系思政理论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在思政工作上有质的飞跃,形成一个稳定增益的教育闭环,从而抵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正式向教学体系转换的新高度。

篇2

    草原天路,位于张家口市张北县和崇礼县的交界处,分为东线与西线,目前已开发132.7公里。横跨沽源、崇礼、张北、万全、尚义五县,是连接2022冬奥会崇礼滑雪场,赤城温泉和张北草原风景区的一条重要通道。 

一、张家口草原天路生态旅游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生态旅游兴起及其原因 

作为一种被迫的商业旅游产品,生态旅游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潮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旅游形式。在精神和物质财富满足的同时,生存危机致使人类开始思考自身的发展模式以及生存方式。生态旅游是当代世界旅游业新的发展观,作为世界旅游业经济的新增长点,是可持续旅游的实现途径。 

张家口地区改革开放较晚,尤其在传统的发展观念上走过不少弯路,在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同时也汲取了许多经验和教训。在承办2022年冬奥会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下,张家口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势在必行。 

(二)生态旅游的哲学内涵 

与传统哲学人与自然的主、客二元对立观不同,生态哲学认为人离不开自然,同时自然只有纳入到社会当中才会体现其价值。自然的人性化与人的自然化的相融合是通过人类对自然的改变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维护而实现的。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从实践出发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认识自然界客观性的前提下,主张人与自然在社会中的统一。自然和人的协调一致,作为统一的世界不可分割。所以生态旅游的哲学内涵是生态经济供给能力的有限性和旅游经济发展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矛盾运动的动态平衡。生态旅游的矛盾体现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不能满足旅游开发的需求,以及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环境破坏、污染超出了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和自净能力。生态旅游作为未来旅游的指向标,是对环境危机的反思和矫正。生态旅游的主体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通过生态工程和环境教育的实施,实现旅游开发、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协调,实现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发展生态旅游是人们实现与自然和谐共处、履行环境保护义务的具体体现。

 

二、张家口草原天路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相矛盾的问题 

传统发展观的哲学根源是“人类中心论”。草原天路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就是与传统发展观相矛盾的问题。人们的思想一直局限于人类中心论的范围内,生态赤字以及人类的代际间的不公平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人类把自然当成技术生产的原材料,无限的索取和透支。发展生态旅游是生态哲学的世界观,它反对不加节制的无序开发,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哲学基本问题,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开发者对草原天路的生态建设意识淡薄,重造轻管现象突出,致使生态旅游的整体效益不明显。 

(二)草原天路旅游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2015年,草原天路招商项目16项,新增6条“天路”连接线,总投资20亿元,协议引资8.7亿元。天路两侧风电产业、采矿业的兴起导致原始植被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目前草原天路吸引国内外观光游客已超过100万人次,周六日接待量最高达5000多辆车次。草原天路旅游产品的客观性决定了自驾游的旅游方式所导致的汽车尾气排放,加重了天路道路的空气污染。随着外来游客的增多以及越来越多草原娱乐项目的开发,草原天路面临着草甸退化、大气、水、固体废弃物、违章建筑等多层面生态破坏的危险。 

(三)单纯景区开发商业模式和路权之间的矛盾问题 

草原天路被称为中国版的66号公路,但即使是美国的66号公路,其核心功能并非旅游。从全球范围来看,公路归属权属于国家,比起封闭的园区式景区,也很少有城市直接将公路作为旅游目的地来运营。但随着人们旅游习惯和消费能力的变化,自驾游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旅游市场份额。天路在区域和空间规划开发过程中容易陷入景区式开发的思维逻辑,商业模式更是迫切将草原天路中路的价值变现。 

2016年5月轰动一时的草原天路收费事件,后来因为舆论,门票计划暂缓。草原天路的价值变现与公共治理之间的矛盾,加大了监管治理的成本;当地政府和运营企业如果不能正确定位天路旅游产品商业模式,草原天路将变成尴尬之路。 

(四)配套设施不完善,旅游信息不充足 

个性化强、方式自由是自驾游区别于团体旅游的最大特点。目前为止,天路仍然面临着自驾游配套基础设施和服务不够完善的问题。管理者在开发过程中缺乏全局意识,草原天路入口偏僻,至今没有官方网站以及天路旅游路线规划指南,周边路标设置不合理,路况信息不及时,游客多以论坛方式传递信息,又往往会由于路标指引、服务区、加油站等交通信息不详细或者缺失而不知所措。这些问题都会使草原天路的自驾游效果大打折扣。 

三、为推进草原天路生态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意见与建议。 

(一)建设天路生态文明,努力打造生态保护核心区 

在人与自然物质之间的交换活动作为人类社会的基础的同时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提供了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天路旅游开发,从“人化自然”的角度来看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不遵守自然规律,超出环境承载力的限度就会与“自在自然”相排斥。所以发展天路的旅游业,就一定先从建设草原天路生态文明开始,努力打造生态保护区,沿路打造沽源湿地重点水源涵养区,桦皮岭木林集中分布区,张北草原生态保护区,在天路环境承载能力和自然资源供给能力相协调的前提下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发展的转变。

      (二)使草原天路纵深立体发展,形成生态辐射区 

缓解草原天路生态保护区的环境承载压力,大力发展天路周边生态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政府应该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在天路周边投资以农业生产模拟、农业科学教育、畜牧养殖模拟、野生植物观赏等形式的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充分发挥草原天路周边生产性功能和生活性功能,不仅改善周边生态环境质量,缓解生态保护区的环境承载压力,而且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等服务,拓展了草原天路周边旅游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三)丰富草原天路文化内涵的服务性旅游 

草原天路开展具有草原文化内涵的服务性旅游将吸引旅客消费重心由观光型向文化型旅游商品转化。要使天路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需要重点收集有关天路周边旅游历史,深入调查研究元中都遗址,明确文化营销策略,提高旅游产品文化档次水平。通过举办一系列的草原天路旅游节庆活动或者建设一批天路主题文化公园来显示地域文化内涵。 

(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宣传绿色旅游理念,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 

要想使草原天路旅游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改善旅游住宿条件、加强旅游餐饮服务监管;合理设置停车场、加油站等基础设施;配备景区环保设施,加强景区的环境管理。通过政策扶持、财政投入,企业参与或众筹的方式来完善旅游交通网络、信息服务的建设。提高游客自身素质,引导大众培养绿色旅游环保理念,如选择电动汽车、小排量汽车、大型载客电动旅游汽车集体出行减轻大气污染,适当选用燃油添加剂,合理的控制旅游时间。 

(五)政府主导,立法加强核心区生态保护 

为了更好的解决天路核心区生态资源配置和管控等突出的问题,政府应及时起草生态补偿条例及相应的法律措施。用法治思维建立旅游开发生态补偿系统,使得生态保护区有法可依。同时进一步增强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推进“以查促改”,对天路周边地表水、环境空气实时监测,对沽源、崇礼、张北、万全、尚义五县的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预警分析。不断加大对核心区生态补偿政策力度,明确生态补偿的范围、目标和措施等。严格按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要求,建立草原天路周边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制度,每年对草原天路生态功能区范围内的5个县域进行考核,针对考核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有关县落实整改,推进“以考促保”。 

(六)由“一路”向“一带”发展,发挥草原天路生态带动区功能 

以草原天路为引擎,连接张北、沽源、崇礼、万全、尚义五县生态旅游线路,借助草原天路联通山西和的区位优势进一步辐射坝上草原、承德避暑山庄、山西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等。打造环北京两小时休闲旅游产业带,借助草原天路形成华北北部生态旅游新格局。 

篇3

【关 键 词】质的研究 研究方法 应用

目前,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大多是通过量的研究。量的研究首先是基于某一种假设,将这一现象数量化,由此得出较为客观的、科学的研究结果;质的研究方法强调研究者深入到社会现象之中,通过研究者亲身的体验式感受,了解研究对象思维方式,收集最真实的资料,形成一定的描述性解释。质的研究方法与量的研究方法可就同一研究对象,得出不同角度的研究结论,进而更加全面的了解研究对象。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境遇中的质的研究方法

就目前我国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上来讲,学者们习惯性使用哲学的思辨的方法研究问题。他们更多的通过结合社会的时弊问题,发表一些评论性的个人观点或就此社会问题阐发个人感受,进而提出相关建议或改进措施。后随着实证主义引进,教育研究方法也跟着发展,教育科学的研究者们渐渐使用量的研究方法,并取得了学者们一致认可,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不断深入,学者们注意到仅仅使用量的研究方法,不能够满足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需求,因此质的研究方法在此背景下引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领域之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作为一种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其具有如下特点:

(一)实际参与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本身作为一种教学活动,互动是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提高其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举措,也课堂教学本身性质要求。因此在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研究者应深入研究对象,即课堂,实际参与课堂之中,在作为课堂参与者的同时身兼研究者的身份,同时,自己本身作为研究的工具,能够随时获得自己所需的一切原始信息。

(二)自然情景性。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若要取得最真实的成果,必须做到在最自然的情景下获得最原始的资料。研究者若要研究有实际意义,必须花费较多的时间深入到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研究的意义。

(三)资料多样性。对于课堂而言,研究其教学方法需要一定的资料作为支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亦是如此。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需要研究者进行详尽的课堂观察记录、相关文件资料、与教师或学生的访谈、照片等资料的准备,以在保持事物原状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收集资料,进而全面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四)分析归纳性。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需要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和归纳,以了解在实际状况下观察和发现事物间的发展和影响关系。这种分析和归纳不需要设定某种假设进行论证,也不需通过量化的数据,生硬的分析相关性。

由上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的特点可见,量的研究方法过于生硬的将一切研究对象数量化,对于研究对象为社会关系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因此质的研究方法恰可弥补量的研究方法的不足。

陈向明教授认为:“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2]

因此质的研究方法符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所要求的,研究者在自然情景下实际参与研究,收集多样的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符合其研究特点。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研究方法的可行性需要考虑研究对象的特点与该研究方法结合的实际可操作性。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引入质的的研究方法有其现实的意义:

第一,是以人为本,注重个体个性的体现。随着全社会“以人为本”理念的倡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也应遵循这一理念。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活动以人为本,注重个体的个性。质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对于研究对象深入教学现场,细致观察同时在保持课堂原有状态下以学生和教师的思维考虑问题,正是以人为本注重个体个性的体现。

第二,是人与人沟通、互动的体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对象是学生、教师、和课堂,而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行为和思想的变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而这过程中的变化是而非用数量化的标准明确规定和区分的。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互动,理论式的描述可以记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变化,而这也是质的研究方法的特点之一。

质的研究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际需要催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虽然量化的研究能够从宏观上把握其发展方向,但基于其学科研究的性质,微观上对研究对象细致、深入的把握,更能符合研究者的研究目的,也更能真正意义上的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发展和改革。

第二,研究环境允许。质的研究方法需要研究者较长时间内融入研究对象的环境中去,在自然状态下了解研究对象的原始状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能够为研究者提供其研究所需要的原始环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常设学科,研究者可长期跟随研究对象深入了解其自然状态,在环境上无需特别创设。

第三,研究者专业度满足。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者大多是高校教师、专业学者或有专业学者指导的拥有相关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质的研究方法需研究者将本人作为研究工具,也就要求其对该专业有很强的敏感性,能够抓住研究重点和对研究有重要作用的细小影响因素。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的应用原则

一般的研究方法在研究问题时的步骤通常为:确定研究现象、陈述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问题、了解研究背景、构建研究框架、抽样、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建立理论、体验效度、讨论、撰写研究报告等。[3]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应用质的研究方法也是按照一般研究方法的一般步骤实施。

但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质的研究首先需确定一个大的研究背景,而要提出的研究问题并不是非常明确。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需要收集与研究背景和目的以及相关的所有可能影响研究问题的资料,不仅包括文字、图片、甚至包括动作、录音等。在完成资料收集之后,研究者通过对资料的分析,通过对资料自然状态的描述和解释,真正理解研究对象的本质,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的构建。同时,相对于量的研究可以大范围的进行调查和选取资料来说,质的研究适于较小范围内的调查,较多的倾向于个案研究。其原因在于,质的研究需要研究者长期亲自参与研究,以自身为研究工具,全面的了解研究对象自然状态下的本质。若选取大范围的调查,研究者将无法长期深入研究,更无法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

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结合在其教学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的应用其他研究方法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在运用质的研究方法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时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质的研究要求研究对象处于原始状态。质的研究是对研究对象自然状态下原始状态的研究,是对实际发生的事实进行记录,并对所记录的资料进行描述性的总结。因此原始性是质的研究应首要把握的原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者在进入研究环境时,应尽量不破坏原课堂的原始状态,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原始状态的体验和资料的收集,是研究者在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应用质的研究方法的关键。

二是质的研究重视研究者融入研究环境。质的研究要求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深入了解研究对象,即融入研究环境。这样研究者既要把自己当做研究对象的一部分,又要同时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本身研究工具的身份。研究者在作为研究对象的一份子时,能够从研究对象的思维出发,理解研究对象的意识世界,进而理解研究对象的行为,也就易于了解研究对象是怎样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当研究者作为研究工具时,其能够将自己体验作为研究对象的感受描述出来,从而了解最真实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状况。

三是质的研究要求研究应从全局出发,从整体性考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应当将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从研究的全局出发,把握研究的这一宗旨才能真正从整体上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滤和影响因素,研究才有实际意义上的价值。这要求研究者在考虑研究对象的特征、发展规律以及提出相关建议的时候,能够全面的考虑问题,将研究的过程看做一个整体。具体来说,研究者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过程中,不能把研究的各个变量分离开来,而应把研究对象中存在的现象、人、事物看作一个整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者应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动态性作为一个整体,不能把思政课教学研究活动分解成各个不相关的片段。

从总体上看,质的研究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的应用是相当薄弱的。无论是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长远发展还是就研究本身而言,都应不断尝试各种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方法的广泛推广和使用也应不断加强,进而提出真正适用于我国国情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建议和对策。

参考文献:

[1]杨耕.社会科学方法的发生、范式及其历史性转换[J].中国社会科学,1994(1).

[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2.14-36.23.

[3]陈向明: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J].中国社会科学,1996(6).

篇4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要求教学方法必须实施根本性的变革。本文提出了研究生教学必须坚持“三个转变,两个结合,一个核心”的新教学法。所以,探寻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与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增强研究生教学效果的时效性,对于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水平和政治觉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然辩证法

随着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调整,要求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要做相应的变革。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教学方法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充分结合网络、手机终端,在微博、微信、数字电视、数字网络的影响下,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成为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者和管理者积极探索的问题。本文结合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教学的长期探索与实践,探寻现阶段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并分析影响这一趋势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在网络化、信息化条件下,构建以硕士研究生为本、师生双向互动的“321”教学模式。该方法主要是指研究生教学必须坚持“三个转变,两个结合,一个核心”的教学法。“三个转变”是指教师教学逐步由“主导向引导转变”,学生学习由“被动向主动转变”,课堂氛围由“单一被动向双向互动转变”;“两个结合”是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一个核心”是指整个教学成败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在教学中起着核心作用。研究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新媒体条件下的特点,并探寻适合时展的方法,增强教学的可行性和时效性,对于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水平和政治觉悟,培养主业能力强、政治素质过硬的高层次社会主义建设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不足

“对青年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由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性质和办学宗旨决定的,是社会主义教育区别于资本主义教育的根本标志之一。”[1]自我国研究生招生以来,我国培养了大批的专业精、政治素质过硬的高层次人才。这其中与对研究生有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分不开的。但是,随着我国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规模越来越大 ,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的效果出现了下滑的趋势。特别是近几年来,新媒体迅速发展,网络化、信息化的大量普及,微博、微信充斥丰富了我们生活,同时对研究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带来了巨大冲击,这为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

(一)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总体来说是积极上进,有责任感。但由于显示各种因素的影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是表现出了不仅令人满意的一面,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政治素养不高。研究生从小学开始就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接受理论教育,到了大学本科阶段,进行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学习理论,并要求他们能以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新情况、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但从现实情况看,不少研究生对的基本立场和观点都不熟悉,更不要说运用的立场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一些理工类研究生对政治不感兴趣,专注自己的专业,结果出现了一些“政治文盲”,经常闹出政治笑话。

第二,道德行为与其学识极不匹配。研究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高层次人才,不仅要求其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同时也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较好的道德表率,成为道德模范。但是,有些研究生却表现出了与其知识和学历不相匹配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其一,责任意识薄弱。由于受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有的同学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片面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因而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社会担当,甚至一些研究生连研究生班的干部都不愿意担当。其二,集体观念淡薄,团结协作意识差。研究生由于学习的特殊性,研究生集中学习只有一年,其余时间大部门都是各自做试验和课题,这必然导致研究生参与集体活动的机会比较少。再加上自私和自我封闭,长期以来必然导致他们集体观念淡薄,团结协作意识差。其三,心理素质较差,缺乏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准备。近年来,由于竞争日趋激烈,研究生在学业、经济、就业、以及处理个人问题上的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些压力使得他们难以平静心情专注学问,生活中变得自私自利,学习上急功急利,在各种压力下,心理这些年来各高校频频出出现各种问题。历年来的研究生跳楼事件就典型的说明了这一点。

第三,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研究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教育培养的高层次人才,“自然辩证法”作为研究生的公共课,其开设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把握自然、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理工科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自然辩证法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责任。但从现实来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表现却不令人满意。究其原因,是多方面,但其根本原因确是创新文化的缺失。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受一定文化影响,这种文化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文化,二是西方文化。从通行的 《自然辩证法》教科书?内容来看,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五个方面,全书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和哲学认识的巨大进步为基础进行论述,全书仅在文末提到科学技术与中国现代化的问题,涉及中国文化内容很少,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因此,“在课堂中引入中国文化因素是不可缺少的,它可以弥补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本土文化底蕴的不足。”[2]而我国研究生在在整个人生学习过程中,受西方形式逻辑的影响非常严重,因此,缺乏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在实践中则表现为创新能力不足。

(二)从教师层面看,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要求,教师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也影响着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和水平。

第一,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已经不能时展的要求。在旧媒体时代,媒体对学生的影响是有限的,媒体传播的信息是可靠的 ,大众往往是被动地接受媒体传播的知识和信息。除此之外,学生大量的知识是靠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也主要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但是,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微博、微信广泛发展,新媒体影响着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学生也成为媒体终端,学生对信息的获取也由过去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学生更直接成为各种信息的提供者和者。所以,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中“满堂灌”不感兴趣,对教室教授的不感兴趣的话题也在关注。所以,出现了现在课堂中教师在课堂上“口沫四溅”,学生在自己座位上毫无反应,低着头,关注自己的手机的不协调现象。所以,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引进与现时展的新的教学方式。

第二,教师的个人素质和能力也影响着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效果。从我国研究生师资培养来看,我国研究生教师随着招生的规模逐年增加,总体上满足了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需要。但是,随着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改革,《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程由原来54个学时,变为现在的18个学时。随着学时的改变,所需教师就大量迅速减少,一些学校原来打算引进这方面专业的教师,现在也不在引进。随着老教师的逐步退休和一部分教师转上其他专业课程,自然辩证法方面的专业教师就越来越少,一些学校就临时找来上公共课的教师临时凑数,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教师也不在是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成为了一种职业,部分教师也放低了对自己的要求,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做一份职业,他们只关心自己完成的工作量的多少和报酬的高低,对上课的真正实效漠不关心。教师的责任心的缺失和专业素质的不高必然导致教学效果的偏低。

(三) 学校管理部门的考核方式也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从目前各高校对于教师教学也记得考核来看,大多数学校只注重教师教学工作量的完成,比较注重数量的考核情况,而不太注重教师教学的真正实效。就其原因,数量的考核直观、清晰,易于把握,而质量的考核则不易把握。在公共政治理论教学中更是如此。一些学校也采取了“专家评价+学院领导评价+学生评教”的方式对教室授课进行考核,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也不尽如意。如果说是这个领域的专家,那还能真正提出一些实质性的效果。但有些学校所谓的专家,其实就是退休教室,甚至出现文科专家听取理科教师上课,理科退休教师为文科教师打分的荒唐现象。学科的不同,教学思路与理念会出现较大差别,难怪一些年轻教师对所谓专家不屑一顾,对专家的评价极其不满。在学生评价方面,最初学校设置评教系统,是便于教师认识到自身教学的不足,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最终提高教学效果。但从我校实际操作效果来看,结果完全相反。这是由于管理部门的“懒惰”所造成的。由于管理部门简单、直接利用学生评教结果,把学生给教师打分直接当做教师授课水平考核的依据,并将这一结果与教师的奖金、评优、评职称挂钩,这就必然导致教师不得不认真对待学生评教。甚至一部分教师为了学生对自己评分高些,不得不采取一些迎合学生的措施。所以,学校出现了教师怕得罪学生,不愿意管学生的敷衍教学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必然变差了。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存在的特点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本科生相比,具有其自身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它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人们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争取最佳教育效果的规律。同其他学科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现实性和实践性,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有其独特要求与特点。目前不同学校教育者都在努力探寻适合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与方法,并结合本校研究生的具体实际,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如复旦大学学院王贤卿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最核心的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创新理念。山西财经大学学院武晓峰则认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力求做到“四个突出”,即:要突出培养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理论思维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突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实践性与针对性;要突出研究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突出考核目标中的综合素质与研究能力考查。西南民族大学贾秀兰则认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要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加强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教学方法的探索是一个重点,要把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列为专题加以讲授,并进行课堂讨论,形成教学互动,促进师生交流,可有效地提高研究生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但是,这些教学方法探索与教学特点的探寻还是具有单一目标,缺乏对学生现实时代环境的分析与考量,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要充分考虑网络、微博、微信、数字网络与数字电视等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和冲击;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在当今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探寻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和方法,并充分利用新媒体具有的优势,并结合传统媒体的优势,探寻更加符合研究生认知心理和可接受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效性和时代性,培养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创造型社会主义建设者。为此,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和研究生院出台研究生改革和创新计划,支持教师大胆改革。为此,《自然辩证法》课程组对本课程教学进行了大胆探索,提出了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321”模式教学法。该方法是指研究生教学必须坚持“三个转变,两个结合,一个核心”的新教学模式。其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三个转变”是指教师教学逐步由“主导向引导转变”,学生学习由“被动向主动转变”,课堂氛围由“单一被动向双向互动转变”。首先,教师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一言堂”的授课模式,改变教师完全忽略学生的主控课堂的教学习惯,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向有关问题的方向思考,教师职责则由主导向引导方向转变。其次,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听课和做笔记的习惯,要通过事先设置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完成有关问题的学习,并在课堂中和其他师生探讨,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其三,课堂教学中要实现由“单一被动向双向互动转变”。由于过去是教师完全主导课堂,忽略学生这个主要主体,所以教学效果不佳。现今要充分发挥学生这个主体。因此,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这个主体的切身实际,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要引导学生对有关话题有话说,想要说,而且必须说,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参与性,从而引导学生朝着积极、健康、正面发展。

第二,“两个结合”是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为了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的时效性,教育部开设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课,目的就是把大学生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分析现实社会问题,增强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此环节,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了正确的认识,用有关理论解决现实社会重大问题的能力也不断得到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没有专门的实践课,但是各高校也都设置了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但是,目前很多学校这一环节都是由学工部在负责,因此往往与理论教学相脱节。为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性,同时也为了增强学生实践环节的目的性,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强调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让理论教学的教师参与实践教学,并把实践教学中的事例和材料引入课堂,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增强了时效性,学生也能真正感同身受,从而真正达到对研究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第三,“一个核心”是指整个教学成败的核心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课堂的把控、课堂问题的设置、课下材料的准备、课堂互动的引导与把控,各方面工作做得好坏与否,效果怎样,核心人物还是在教师。所以,教师在课前要做充分地准备,要详细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问题。否则,就可能失败。正因为有这样那样的担心,所以有些教师完全不让学生参与发言,怕掌控不了课堂。有些教师又完全让学生发言,教师掌控不了课堂,起不到正面引导的作用。

三、“创造5分钟”,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还要受到创新环境的影响。创新环境包括硬环境( 由物质环境和刚性的管理体制及人员组成) 和软环境( 由人文环境、弹性的研究方向和评价体系组成) 两大类。本文主要涉及创造过程的人文环境中课堂创新氛围的小环境的营造,具体途径就是在每堂讲课前设置“创造5 分钟”。所谓“创造5 分钟”,就是研究生通过创新文化等的熏陶、创新意识的培养,把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科研中最有创意、最有心得、最受感动的一件事用5 ~ 10 分钟的时间在课堂上通过视频、图片、讲演、实物、表演等向大家展现。由于这个活动是一种自由、开放灵活的交流活动,参与活动的人只要有灵感、创意、创作,都可以走上讲台。通过这个活动,其目的在于交流研究生的创新心得,打破思维定势,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从而唤醒每个研究生潜在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冲动并最终投入到创新实践中。“创造5分钟”这一活动环节最先由中国科技大学刘仲林教授创立,笔者作为刘仲林教授的博士研究生,深深感到这一环节的时效性,所以在笔者回到西南科技大学后,在我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中推行这一教学实践环节,也赢得了同学的广泛好评和喜爱,效果非常好。

总结: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效果决定着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关系到中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只有各级研究生管理部门和广大教师学者深入探讨,才能不断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水平,提高研究生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觉悟,从而为早日实现中国梦献出自己的力量。

[注释]

①目前各高校使用的 《自然辩证法》 教材版本不尽相同,本文主要以郭贵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 2013年1月第 1 版) 的 《自然辩证法概论》为依据。该教材是教育部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配套用书・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科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 1949-2008) [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赵四学 刘仲林:《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五创一体”法探微》[J].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第9期,第16页.

篇5

关键词:新闻自由 司法独立

引言

新闻自由源自作为民主制度下的言论自由,但是又不同于言论自由,新闻媒体被称为继立法、行政、司法之后的“第四种权力”,新闻记者更被称为无冕之王,新闻媒体似乎可以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然而另一方面,司法独立作为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屏障,天然的排斥外力的干预。任何社会不能拒绝新闻自由,否则这样的社会将是极权社会;任何社会也不能缺少司法独立,否则这样的社会将是不存在公正、犯罪横行的悲惨社会。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平衡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权力的有效保障,也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新闻自由与公众知情权

在西方,最初的大众传播手段即印刷术的出现,成为推动民主建立的原始动力之一。当时,作为新知识新思想载体的书籍承担起批判传统社会的功能。虽然各国统治者和官方教会都极力实行言论控制,但西方社会具有多元化特征,各民族国家并立但又相互紧密联系和影响、各国发展的不平衡、政教分立、教会内部的分裂等因素,以及思想家和学者追求真理的勇气等,都使思想的控制难以奏效。

同样,那些曾为民主理想而奋斗的政治思想家都认识到言论自由是民主制度的基石。民主制度以公民和各种社会集团自由平等地参与为基础,在各种政治力量的公平竞争和妥协中形成政治决策。新闻自由是民主价值观在传播领域的表现。民主社会的大众传播不能允许传播手段为政府和少数权势集团所垄断,从而形成对人民大众一边倒的强制性灌输,它要求保障不同意见的自由表达,实现一种不同知识和观念的自由市场。

美国民主之父杰斐逊留下了一段十分著名的话:“民意是我们政府的基础。所以我们先于一切的目标是维护这一权利。如果由我来决定,我们是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没有政府的报纸,我将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这段语录被美国新闻界作为标准高悬于各报社的墙上。杰斐逊坚信:“人可以靠理性和真理来治理。所以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向他开放一切通往真理的道路。迄今为止所发现出来的最有效的道路便是新闻自由。”他认为,“可以放心地信任”人民,“让他们听到每一种真话和谎言,并且作出正确的判断。”(1)

在现代民主社会,公民有获得参政的权利。但人民只能根据得到的信息作出决定,而这些信息主要是由媒介提供的。如果公民没有得到充分、正确、全面的信息,也就没有“充分知情的民主”(well-informed democracy),因此新闻自由是民主得以实现的前提。新闻媒体向公众提供信息,也就是满足公众知情权的要求。知情权(right to known),国内又译为获知权、知晓权等,指公民了解政府和行政机关的各种公共信息的权利。它是在当代西方得到承认的一项新的公民权利、民主权利。知情权连接新闻自由和公众参与权,如果公众不能有效获取新闻信息,甚至不能获取信息,那么知情权得不到保障,公众在对信息不能有效占有的情况下参与国家和社会活动,必然导致参与范围狭窄,参与深度不够,进而使参与行为表面化形式化。实现知情权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政府和行政机关主动将信息公开,另一种是便是新闻记者对信息的挖掘。前一种是政府机关应尽的义务,后一种则关系到新闻采访和出版问题。有关对政府不理的事件,政府很大程度上不愿意公开,但公众又有权知晓,这时媒体就必须担当这个任务。媒体担当这个任务的理论基础就是新闻自由,通过新闻自由实现公众知情权。

二、司法独立与社会正义

另一方面,司法独立作为一项基本原则也规定在各国宪法之内。司法独立是司法的当然要求,裁判者独立于两造超然于待决纠纷是案件得到公正审理的前提条件。现代法律理论的发展将正义区分为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其中程序正义基本内容中就包含着司法独立。司法独立作为程序正义的基本内容,其含义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法官中立,任何人不能充当自己的法官,法官与待决纠纷之间不存在任何可能影响使纠纷公正审理的因素;法官独立,法官仅凭自己的良心和理性以及经验裁判,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制约,法官可以基于特定理由排除该因素的影响;3、消极裁判,法官审理案件严格遵循不告不理原则,不主动审理案件,审理事实限于所控事实,所深被告限于指控书所载被告,裁判罪名限于指控罪名。一般而言,司法独立主要又指法官或法院独立于其它机构和个人,其它机构和个人不能干预法官审理案件,不能对法官施加任何可能影响案件公正裁判的外力。对法院正在审理的案件的评论报导,应当受到特别限制,新闻采访只能是纸面的记载,不能懈怠录音机、录像机进入法庭。

司法独立被无数次重申作为司法乃至宪法的基本原则不是偶然的。司法最终解决的原则表明司法作为社会纠纷解决方式的终局性、不可重复性,因此司法必须保证绝大部分纠纷得到公正处理,使整个社会正义在司法过程中得到绝大部分的实现,否则司法就会被人们抛弃。在实体法公正的前提下,案件得到公正审理的基础就是审理过程必须公正,无偏私,即程序正义(又称程序公正)。司法独立对社会正义的保障,就是通过对审理案件的裁判者的规范,保证裁判者中立独立的地位来实现,任何有违裁判者独立中立性行为的出现,都是对司法独立的严重违反,法庭必须排除,甚至不惜重新开始审理过程。

三、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

新闻自由保障公众知情权的有效行使,但新闻本身也有一些局限性。比如,由于电视新闻必须吸引大量观众和压缩报导以适应节目时间紧凑的特点,所以几乎不可避免地有过于简单化、琐碎和哗众取宠的毛病。由于追求效果,往往热衷于新闻的刺激性。所以很自然,事务的常态不是新闻,变态才是新闻。“好消息不是新闻”,“坏消息才是好新闻”。人们都在工作不是新闻,罢工才是新闻;西方新闻界流行一句很形象的话,“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另外,新闻到底应当深入到社会何种程度,如何解决新闻自由与其它权力(权利)的冲突?在司法方面,新闻自由在何种程度上才是既保障了自由又无害于案件公正审理?媒体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在实现审判公开的同时,又可能对另一重要的法制原则——司法独立构成威胁。诚如有学者所言:“现代大众传播工具如新闻报纸、无线电与电视等之发达,往往对于法官独立性构成威胁。由于大众传播工具对于司法领域之报导,而对司法之影响程度亦日渐上增,因为整个社会舆论,均为大众传播工具所控制,有些法官之审判,就可能受此等组织之传播系统所控制之舆论所左右,而失却独立审判之立场。”可见,对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作一番有效分析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首先,新闻在司法上作用就是新闻监督,以媒体报导间接实现审判公开,具有以下特点:一方面,现代社会人们工作繁忙,时间紧张,居住分散,不太可能经常以旁听的方式去了解司法、监督司法,因此使直接审判公开呈现一定的局限性,而公民对于法院审判的案件应当享有知情权,这样就为间接审判公开留下了合理的空间。媒体报导和监督恰恰充当了扩大审判公开范围、最大限度实现公民知情权与监督权的角色。另一方面,直接审判公开需要必要的物质条件,许多地区法院由于受审判场所、设施的限制,往往不能满足群众旁听的需要,有时甚至发生影响法庭秩序的情况。通过媒体报导实现间接公开,可以弥补审判场所、设施的不足,成为公民了解司法、监督司法的主要途径。

其次,司法对新闻报导具有天然的排斥倾向。司法的独立性要求法官必须保证自身的超然性,美国法院规定:法庭和法庭的一切设施受法庭控制,法官有责任严格控制法庭和法院处所的环境以确保传媒和公众不干预被告接受公正审判。法官可运用若干程序上的方法来排除报导带来的不利影响,包括:(一)推迟审判案件直到偏见的危险消除;(二)如果有关的报导尚未充斥整个州,将案件转移到另一县区,或从另一县区引进陪审员以代替转移案件;(三)监督对陪审团成员的预先审核,以确保对被告的清白与否抱有先入为主的候选人不能入选陪审团;(四)隔绝证人或至少警告他们在作证前不要听从传媒对于诉讼的报导;(五)命令重新审理;(六)限制性命令,禁止案件的所有当事人向传媒做出带有倾向性的陈述。保证司法独立是案件审理的前提,无论媒体发表何种言论,只要可能影响案件审理,法庭就必须加以排除。

但是必须指出,虽然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之间存在着矛盾,但是并不表明二者不可调和。美国虽然1972年布朗兹伯格诉哈耶斯一案中联邦最高法院否定了新闻记者享有不披露秘密信息来源的特免权,但是由于是以5:4微略优势票获胜,且投决定性一票的鲍威尔大法官赞同另外四位法官的看法,认为在其它情形下应当给予新闻记者至少是有限的拒绝披露秘密信息来源身份的作证特免权。自此,给予记者作证特免权以保护联邦宪法第一修正案所规定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就成为美国法律界和新闻界热切探讨的问题。目前美国一共有31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建立了保护记者不披露秘密信息来源身份的作证特免权,一些州通过法院判例也确立了限制性的新闻记者作证特免权,显然如果没有司法独立,法院一定不能确立保护新闻自由的判例比国内影响立法机构立法。(2)司法独立由此对新闻自由产生了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新闻监督作为保证审判公开的一项举措,使法官在公开中裁判案件,有力的防止其它机关和个人的不当干预,有力保障了法官独立判案,毫无疑问促进了案件的公正审理,对维护司法独立有着极大的保障作用。

处理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必须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则。笔者认为,新闻自由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引申出来的权利必须得到保护,同时司法独立作为维护社会正义的基础也必须得到体现,在一般情形下,应当坚持新闻自由的优先地位,新闻记者应当享有包括采访、出版司法事件的权利,新闻记者对秘密信息来源应当享有拒绝披露的权利,只有在记者掌握的材料是对案件审理的关键证据时才能被法院强制披露,但是如果新闻自由所保护的利益面对的是司法独立所保护的国家安全利益时,则必须让位于司法独立。总之,披露应当是非常情形才得以允许。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伦理 发展伦理 伦理危机

一、何为发展伦理学

1.发展伦理的提出

发展伦理学是在研究伦理学本身的基础上,考量与反思发展伦理学的诸多理论困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人类现实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并运用于实践中而产生的。传统发展伦理学被看成是研究“如何发展的理论”,关注的是如何快速发展,这样一个现实性、经验性的问题,而对于为了什么人而发展,什么样的发展才是好发展等目的论、价值论问题却避而不谈。发展伦理学的核心是发展,传统发展伦理学忽视发展的真正意义。如何发展?怎样真正发展?用多方面发展的角度审视人类所面临的危机以实现人类的自身价值,是发展伦理学提出的根本,也是超越传统价值理论的进步之处。

2.发展伦理的界定

伦理学的母体是哲学,伦理学研究的方向脱离不了哲学范畴,哲学的最终奥义是达到人类的真正自由,最终自由会不会脱离社会生产力的制约与伦理关系的规范性呢?探讨人的解放与社会发展,人与人的关系,这是弗洛姆提出的新人道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发展伦理也蕴含其中,从旧哲学与新哲学、旧伦理与新伦理中描绘出未来的价值取向,这是发展伦理学的产生条件。发展理论要运用哲思维对发展本身进行清理地基式的思考,为未来明确价值尺度并指导实践。

3.发展主体与发展客体的关系

发展伦理中的主体是人,人的行为既要满足其生存发展的需要又要符合社会价值导向还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产生所需。因为社会的推动力要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制约,所以发展伦理的主体要在实践中符合道德理论的要求。在研究发展理论的客体时,发现其在实践中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客体既是主体直接作用的对象,又要受发展实践条件性的制约。实践条件性的制约既要基于自然界本身,又要考量社会发展条件。发展主体与发展客体的关系是如何实现真正的发展。而且这种发展要符合社会价值尺度和社会价值导向。发展伦理学要把发展与价值、发展与目标进行比较和价值分析、伦理批判,引导和促进发展目标从底层走向高层。

二、发展伦理的理论基础

传统发展观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性地位,这是可取之处,但夸大了人的主体性地位,把大自然当作主体的附庸,这样使人类在伦理观面前产生理论危机。随着这种危机感的产生与发展又有一种学说悄然产生,这种学说看到了大自然对人类的制约性作用,但是他认为人类产生于自然融入自然,即产生自然人这个概念,认为人类在自然面前没有主动性而只能被动,受自然的干预,发展伦理学正是对这二种学说的批判而产生的。

1.当展伦理学继续深化人的主体性地位

柏拉图曾提出哲学王思想,认为统治者必须有哲学思想内涵,正因为这样才会真正还民正义,当展伦理学继续深化人类的主体性地位,认为没有个别性只有普遍性,要以实现人类的最高利益为目的。当今全球形势错综复杂,要求在国与国、邦与邦、民族与民族之间建立新的和平秩序关系。新的和平秩序关系得以实现的要素是公平公正,但是再看看现在出现的国家冲突与地区紧张,正是由于历史因素造成社会发展差距而产生的恃强凌弱的思想,发达国家不管在什么领域几乎都竭力占多贫穷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相反所造成的环境危机发达国家却熟视无睹,不以治理。笔者观察到发达国家所涉及的高消耗自然能源的产业及污染产业多位于发展中国家,第一浪费其资源,第二利用其廉价劳动力。正如世界环境大会上大多是争吵而不能_成一致。“地球村”这个概念是当今全人类的真实写照,如果不综合考虑整个人类的整体性,只顾个别,人类就会持续于自己的伦理危机不能自拔。

2.发展伦理学在时间节点上实现了转变

发展伦理学在时间节点上实现了重大的转变,自身的考量对象不仅仅是已经产生了的主体,还包括即将产生的主体。这是在伦理发展时间节点的转变,也是区别于传统伦理学的新颖之处。传统发展观只顾眼前利益,只考虑当下的生产与生存发展,而抛弃未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便是“取子孙之树为自己加高楼房”,这并不是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而是一种人性贪婪。以现在放眼于未来,我们有责任为子孙后代着想,时刻树立与牢记可持续发展思想,不可坐吃山空,学会变相思考,你现在所拥有的未来还会不会拥有?

3.发展伦理学抛弃了绝对性实现相对性

纵观哲学史发展脉络从研究人类本源到16世纪开始的经院哲学,上帝这个名词变成绝对性的代言词。后又经几世纪的发展,过于推崇人的主体性地位,人即为上帝绝对的上帝。发展伦理学的产生表明人源于自然,其生产力与生产方式要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相对性在于大自然生态的和谐,人即为相对的上帝,有限的上帝。人既要遵循历史社会发展规律,又要考虑自然环境因素。人永远不能突破自然的底线,也不能摆脱自然的限制。人类想要追求更多的进步,就要珍惜自然,保护环境正所谓“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

三、发展伦理学的核心价值

发展伦理学不但代表大众化利益,其追求的是全人类利益的整体性,其核心价值就是在与时俱进的发展中与社会与自然形成一种和谐。这种和谐既保持人的主体性地位,又时刻强调自然的客观性。

1.寻找真正的“人本主义”

发展伦理学与传统伦理学之间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这两种思想之间在看待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有着相同的立足点,并且对待人的主体性有着类似的价值导向,但是发展伦理学的产生正是基于对传统伦理学的反思,大机器的发展产生了人类新的文明,激起了人类在各个领域的求知欲望,人类仿佛真正意识到上帝只是一种信仰罢了,人的利益高于一切。但此时的人只是个体,人类的利益只是个别人的利益,这种异化了的人本主义思想投身于实践领域,给人类带了严重的危机,此时所取得的发展几乎是以牺牲为代价的,为人类的未来埋上一颗定时炸弹,生态的破坏与污染已经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而发展伦理学提倡的人本主义,是全人类的整体利益,覆盖面更广,整体利益即为最高利益,发展伦理学所强调的发展并不只是追求速度,而是与自然界本身形成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自20世纪以来,生态的破坏所造成的一系列灾难,如水污染、雾霾、沙尘暴等已经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死存亡。发展伦理学认为人类始终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生存,如果人类灭亡了,那么发展还有什么用?他在追求真正的人本主义的道路上与传统伦理学产生了分歧,真正的人本主义不应该只关心眼前的现实的能体现人主体性地位的东西,而应该考虑未来,不仅关注当代人的利益,更关注子孙后代的发展。

2.批判消费主义文化价值观

发展伦理学的核心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以节约型、环保型为发展手段,而传统伦理学在价值取向上被资本所深深异化,以金钱为衡量价值的唯一。比如以前我们穿衣打扮是满足自身生存,而现如今追求名牌却成为购物之根本,再如环境工人的工作是高尚的工作,他们在替我们守护着地球环境,而在传统伦理学的价值观看来这是最没有出息的工作。消费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多数以消费自然与生态为目的。发展伦理学所提倡的文化价值观是环境价值,既不同于生态伦理学的以自然为尺度的极端性,又不同于传统伦理学以消耗自然为尺度的大众性。环境价值是在人与自然之间找到一种相互和谐的价值取向,既立足于人类整体的生存,又确定自然对人类所产生的反作用能力,发展伦理学在批判消费主义文化价值观时找到了解决冲突的办法,那就是以可持续作为尺度,以伦理为取向,着力于改变传统的生产关系维持自然物的存在,抵制浪费型、破坏型、无节制的生产与消费方式,树立节约型、环保型的生产与消费方式。因此,发展伦理学通过伦理性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并通过自然规范性指导实践。

3.追求真正的价值取向

发展伦理学致力于让全人类明白何为真正的价值取向,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关系。”发展伦理学之所以更加明确人的主体性地位,是因为他更加重视人类的生存的永久性,而非暂时性的。发展伦理学看到了传统伦理学让人类自身深深陷入困境,这种困境便是在重视暂时性时,忘记了永久性,并忽视了自然对人类的反作用。人类曾经陶醉于自己的工业成果,现在却不得不费心研究抵御自然侵袭的工具,那么为什么不换一种相处方式呢?为什么我们的文明成果总是要以破坏与过度消费自然为前提呢?在大力提倡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对传统的人与自然关系进行重新思考,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然而科学证明人只不过是万物的一种,人类的实践要以认识自然为基础,这样才能改造自然。发展伦理学与传统伦理学其实是二元论与一元论的对立,发展伦理学是以人为本与以自然为本的双重准则,认为人类应该利用自然客观规律指导实践。发展伦理学让社会与生态、人类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将人类的思想与行动产生统一性。人类要真正先认识自己,适应自然,改变自私自利的思想,着眼现在,放眼未来,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互利共赢的关系。自然既不是人类的主人,又不是人类的奴仆,平等理性地与自然共同发展、共同前进,人类的前景才会越来越好。

四、发展伦理学的重要意义

在发展伦理的视野中,和谐发展是一种理想的实现形式。它通过不同形式的追求,在一个循矩渐进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发展伦理学是一门新形式的学科,它隶属于社会科学领域。当今社会,和谐发展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荣,我国的社会发展策略印证了和谐发展的科学性。

自党的十以来,我党在立足中国现实国情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x哲学的基本原理,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要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不仅在环境方面,在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建设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和谐因素。用和谐的全面性指导实践。在社会发展方面,要充分融入人文关怀,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以牺牲环境和生态为代价。发展伦理学要求我们,发展要受伦理与道德方面的制约。

发展伦理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的发展,研究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学说。在发展伦理学中,“人”是主体。但是人类存在一种共性,那就是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看重眼前的既得利益,即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尤为显著,在市场经济主导的大环境下,社会的发展逐渐体现出不可持续性。这就导致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频发,经济发展与人文环境和资源的冲突。虽然近些年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依然不可否认的是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导致各种矛盾,带来各种弊端。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这些矛盾,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国家。从治理环境、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做起,建立起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互的模式,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建设,最终实现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总之,发展伦理学要把对自身的理论研究和对我国发展问题的研究相结合,一方面研究的社会发展伦理,广泛吸取并借鉴西方发展伦理学的合理部分,挖掘传统的天人合一精神和对自然的敬畏,探究我国保护自然的策略和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另一方面研究我国当前所需解决的矛盾和面临的危机,全面实施和谐发展政策。在新的历史发展趋势下,发展伦理学经过不断充实与发展,将迎来一个新时期。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发展伦理学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笛卡尔,著.庞景仁,译.第一哲学沉思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9.

[2]汪才明.和谐发展:发展伦理学的价值核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

[3]邱耕田,陈媛.发展伦理学视域中的社会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09).

篇7

现状及原因

(一)现状

1、医德教育的地位不高,目前一部分中等卫生学校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轻视医德教育的现象。甚至存在着“医德教育缺陷症”。有的学校根本没有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医学伦理学课程,但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六缺”现象。即:缺教学计划和大纲、缺教材、缺师资、缺课时、缺信息、缺医德教育研究组织。

2、尚未建立学科体系,医学伦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性很强的边缘学科。有它独特的研究方向、方法、逻辑起点和发展的规律。而现有的医德教育缺乏科学的体系,相当数量的中等卫生学校仍然把它看成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在思想教育的基础上加进了一点“洋拼盘”。

3、内容空、形式旧。内容空、形式旧是当前中等卫生学校医德教育的又一现象,或求助于古人,在孙思邈或希波克拉底那里找内容;或求助于洋人,在《日内瓦协议法》那里找答案;或开列“戒令”甲乙丙丁;或照搬教条。对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医学伦理体系探索不够,对学生及医务人员的医德状况研究不够,因此,很难找到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很强的新的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使医德教育缺乏吸引力、感染力,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和预期目的。

4、医德教师素质不高,医学伦理学目前之所以还没有引起学生重视,不仅因为它属非考试科目,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素质不高。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力量,医学伦理学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医学伦理学是介于医学与伦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美国要求获得医学和哲学双博士学位的人执教,其他国家多是医学教授与伦理学家共同教学。然而,我们很多中等卫生学校却把它看成人人可教。不少学校师资是来自政治课教师,党政干部转行;有的学校无专职教师,临时由班主任、团委书记、学管干部代课;有的学校教师既无医学知识又无伦理学知识,甚至有的是医学专业教师都难以胜任,知识面又很窄,仅为满足工作量要求派去照本宣科,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这种“滥竽充数”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医学伦理学课的效果。

(二)原因

1、观念模糊,忽视医德。孔子早就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耻且格。”他非常重视道德的管理功能。然而,在强调经济利益,引入西方行为科学的时候,一些领导却忘记了这个传家宝,他们只重视行政等“硬”手段,忽视道德等“软”手段。只重视制定行政措施、经济手段来提高经济效益,忽视了道德对社会、对医务人员具有广泛地调节功能、教育功能、自我约束功能。由此而来,医德教育便成为可有可无的“豆芽”学科了。

既然医德教育已成“豆芽”课。他的科学性和队伍建设当然提不上议事日程,致使医德教育的教学人员、科研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

2、拜金主义成风,非道德主义抬头,商品经济带来了空前的“义利之争”。一些人分不清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盲目效仿西方,鼓吹“一切向钱看”。在这股拜金风的影响下,个别医疗单位只重视医院的经济性,忽视反映医院本职的社会主义福利性,忽视病人的利益;在这种宣传和管理导向下,一些人认为只有钱是实的,道德是虚的。非道德主义逐步抬头,在非道德主义抬头的时候,西方流入的非理性主义祈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之后,叔本华、尼采和萨特竟成为一些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偶像。他们的“权利意志论”“自我设计论”等等竟然流行一时。有人主张人生一世,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把道德看成妨碍自由的桎梏。有的人认为:道德不过是一种“巧妙的自私自利”,一种“好看的罪恶”,道德在 “弱肉强食”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这股非理性之风与社会不正之风合在一起,使一些人看不清方向,辨不清善恶。在金钱、权欲不断升值的同时,道德却日渐贬值。青年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难免出现忽视医德课程的现象。

3、现有医德教育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式,这几年我们并没有少喊“加强道德教育”的口号,并没有少谈“建设精神文明”的豪言。然而,医德、医风却出现严重滑坡现象,为什么呢?除了上述外界因素外,医德教育自身的缺陷也不容忽视。近几年来,我们的医德教育仍然是“书斋”式的教育。我们的体系仍然是“经院哲学”式的体系,脱离社会,脱离实际,不能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式,不能触及社会现实。同时,在方法上仍是老师向学生单向输送。忽视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忽视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医德课兴趣不高,劲头不大,有的甚至不想上课,有的虽然来上课,但实际上在搞“双轨制”,桌面上放的是《医德伦理学》书,实际却在看桌内的其他书籍。

4、教师的地位不高,由于当前医德课在中专尚未争得独立地位,在宏观上仍被看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它的地位和形象必须随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浮沉而时高时低,时明时暗,处境十分艰难,从事这一教育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感到自己是学校教育中的二等甚至三等公民,在非亲和状态下的医德教育,需要付出几倍于其他老师的努力,但收到的是受教育者不欣赏、不信服的信息反馈,使教师感到难堪。

对 策

(一)领导重视

一个单位的医德教育搞得如何,关键在于领导。日本心身医学会长池贝酋次郎把新的医学模式叫做:“生物-心理-社会-伦理“医学模式。足见医学伦理学在模式转变中的独特意义。然而,现在有些单位领导思想还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阶段。还没有认识到医学模式转变的趋势和意义;也没有认识到医学伦理学在模式转变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足够地认识到医学伦理学在培养现代医务人才中的战略地位;没有认识到现在社会赋予医学伦理学的新内容、新使命。认识不足,何谈重视?因此,建议对各级卫生单位领导进行系统的医学伦理学培训。天津市从一九八一年起对各级卫生单位的领导进行轮训。福建省卫生厅厅长单人医学伦理学会会长,亲自抓该项工作,从而推动了医学伦理学的建设,加强了医德教育,值得我们借鉴和仿效。

(二)医德教育科学化

1、建立健全全科学体系。要加强医德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须加强医学伦理学的科学性,必须健全其学科体系。这个体系应具有严密的科学性、逻辑性、正确的思想性,应用伦理思想作指导,以对传统医德的继承性和显示的针对相结合为特点。以人的生、老、病、死为中点作轴线。用历史的辩证唯物观及系统论、公益论的观点来阐述相互间的伦理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并随着社会、医学的发展而发展;2、列入正规的教育计划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在课时上给予保证,以三十至五十课时为宜;3、探索有效的教育规律。注意教育的系统性、科学性、社会实践性、层次性、阶段性;4、充实教材,丰富内容。改革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也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商品经济的大潮冲击着社会的各个角落,我们若避开商品经济对医德的影响而大谈传统医德,不可能打动学生心弦。因此,应不断充实教材,丰富内容。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敢于触及难点、热点。

(三)医德教育形式多样化

1、小系统(医伦系统)与大系统(全校全社会系统)相结合。既着眼于世界、中国、社会,又立足于学校、现实、未来。既重视“外环境”社会的“大气候”又要重视学校的“内环境”的“小气候”。全方位地思考和综合治理;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医德教育除应重视课堂教学外,还应注意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走出去,到社会,到医疗单位开展医德调查;3、德育与智育相结合。寓德于智中,寓知识于教育中,寓道理于事例中;坚持医德教育与医术教育同步、立体多维性原则。互相作用,交叉渗透,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增长知识中陶冶心灵;4、理论与实例相结合,强化案例教学;5、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有目的地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使学生畅所欲言,彼此启迪。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寓教于乐。如举行报告会、演讲会、知识竞赛、教学录像、广播、黑板报等等;7、闭卷考试与课堂提问相结合。医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单纯以闭卷形式考试理论知识显然是片面的。所以应结合课堂提问。

(四)医德教师要合格

篇8

关键词: 价值中立 评价准则 个人动机 社会选择

“价值中立”是当前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现代经济学模型的建构中,经济学家“假设人类的行为动机是单纯的、简单的和固执的,以保持其模型不会被友善或道德情操等因素干扰。”而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可了罗宾斯在《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中提出的,把经济学与伦理学结合起来的逻辑不可能的说法,认为经济学与伦理学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保持其价值中立。

阿玛蒂亚·森对“价值中立”的批判是从现代经济学出现的严重贫困化现象着手的,通过对经济学与伦理学间的紧密联系及其相互依赖的本质进行论证。首先,对关乎人类行为的伦理学问题的思考能够使经济学更有说服力;其次,经济学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同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伦理学问题的本质。

一,森通过经济行为的动机问题对“价值中立”进行批判

经济学家假设,人的经济行为动机仅仅是人类的理,人能够理性地做事,并且将人的理等同于其实际行为。这便以一种相当狭隘的方式对理的性质进行了限定,森通过对“理”这一概念的分析指出了现代经济学对伦理学忽视的错误所在。首先,针对主流经济学中“把理性视为选择的内部一致性”,森论证内部一致性并不能作为有效的工具为个人理性辩护,其论据是:第一,行为的一致性不代表其是出于理性的,一个人可能会始终如一地做违背其追求的事情,这样的一致性并不是理性的。理性的行为必须具有选择与目的相一致的性质。第二,不存在纯粹的内部一致性的概念,在人做具有一致性的选择的过程中,某些外部条件也总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次,对“把理性等同于自利最大化”的反驳。自利最大化是几个世纪主流经济学的核心特征,在个人行为选择与其个人的自利动机之间存在着外部的一致性,这是对针对内部一致性的批判的有力回应。然而“自利理论观意味着对‘伦理相关’动机观的断然拒绝”,对此应指出自利最大化理论只是一个推理的结果。人的全部行为选择中并不只包含自理目标,也包含有非自利目标。人作为社会群体的成员,其个人自利与群体利益间并不必然是矛盾的。在群体生活中,人们的实际行动不是唯一地按照自利的方式行事,还要兼顾整体的利益,从而在自利行为与非自利行为间取得一个平衡。因此,人在经济行为中很难处于“价值中立”的立场——无论研究的结果对他或对其他什么人是否有利,而完全停止使用自己或他人的价值观,仅仅依靠资料的引导做出决策与行为。

二、森对现代福利经济学使用的不充分的评价准则的论述对“价值中立”的反驳

19世纪的经济学家大都认为个人之间的效用比较是“伦理的”、“规范的”,是没有意义的,因而脱离开伦理学的分析,反对个人之间的效用比较。于是其福利经济学准则就只剩下帕累托最优了,即当且仅当不减少其他人的效用就无法增加任何一个人的效用的社会状态。但是,假如帕累托最优是经济行为的唯一准则,那么经济选择的准则也就只能是自利了。然而,不存在相应的市场机制获得充分的信息,以计算实现帕累托最优所需的资源初始分配;并且,在满足前面条件的前提下也无法获得资源再分配在政治上的可行性。因此,帕累托最优不能作为福利经济学的唯一准则,现代福利经济学对个人之间的效用比较的回避进一步加深了福利经济学的贫困化。个人之间的效用比较涉及的是人对自身利益得到满足的幸福感、欲望满足程度感等个人可感知结果的比较。在个人之间的效用比较过程中,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经济行为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由此可见,排除价值判断的经济学是不存在的,在经济行为中并不能做到“价值中立”。从现代福利经济学的评价准则中可见,自利不能作为唯一的经济选择的标准,人们需要按自己的意愿过有价值的生活,同时人与人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作为一个整体人们要共同做贡献。即经济学的自利标准与伦理学的规范性是共生共存的。

三、从森对个人动机与社会选择的论述中导出经济学和伦理学的相互联系

在社会选择中,会涉及到很多伦理价值的选择问题。而伦理价值具有多样性,我们无法将被评价的东西具有描述上的同质性这一“一元论”原则诉诸实践。首先,在个人的判断与决策中,由于个人心理上和伦理上的理由,人们并不能明确地平衡不同的事物,以一个完备性的排序始终如一地按照一种规则来行事。其次,在社会选择中,在很多不同的方面都涉及到了多元性问题,理性的公共决策都不得不做出仅仅被认为是部分正确的选择。个人动机是社会选择的前提,社会选择是个人动机的结果。个人动机本身就由于自身的诸多理由而具有多元性,在人做出经济行为之前,其本身就受到自身的伦理价值观的决定和影响;社会选择是关于集体的行为选择,会涉及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这就需要有相应的一套伦理原则对这双方的冲突进行平衡与调和。因此,从个人动机与社会选择的本质中,都可以知道经济学和伦理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样,由于经济行为不能脱离个人动机与社会选择中的任何一个,由此可知“价值中立”的行为立场在经济学中没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反面角色;伦理学;弗罗姆

一、反面角色

反面角色违背了主流社会的道德准则、法律规范和善良的标准,表述为与社会的正义相对而行的人物定位。具有更多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以唯物史观的哲学理解,事物均具有两面性,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人”或“坏人”,戏剧冲突中的反面角色必需依附于物质世界中的现实生活,体现伦理关系和社会文明。

二、人本主义伦理学

从反面角色的角度分析,到底什么是大众认同的“善良的标准”“道德规范”和“社会正义”呢?事实上在伦理学的研究中,定义“人性”和“道德标准”就阐明了在人本主义伦理学中的学术方向。人本主义伦理学中关于人的自然本性“自私”和社会本性“无私”之间的讨论延续了几百年,在此将“自私”称为人的自然本性,以及将“无私”称为人的社会本性也有待商榷。在伦理学的研究范畴内,没有明显的定义反面角色的概念和归属。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其实也是很难界定“正面角色”与“反面角色”之间的人物定位。但是艺术创作必须具有启发性的社会意义,所以在此探讨艺术创作中的反面角色背后延伸出来的伦理学意义就非常必要。

三、人本主义伦理学架构反面角色的性格特征

(一)贪婪、残忍与自私论

俄罗斯电影《十二怒汉大审判》中没有明显的反面角色和正面角色,这部电影很好地注释了人性的多面性,每一个人物角色的背后都掩藏了一段或灰色或无奈的故事。十二位由抽签选出的陪审员在剧中可以定义为正面角色,因为他们肩负了公平和正义,有权决定违背了人们心目中的道德准则或者是法律规范的人物的命运。从这个角度分析,陪审员被定义为正面角色,而车臣男孩被定义为反面角色。但是事实上影片为观众展示了非凡的艺术创作,观众根本分不清谁才是真正的反面角色。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在社会尊重感和客观职位的背后都有一颗强烈的“私心”:第一位陪审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投出了一张挽救车臣男孩的反对票,他的科研成果被国家漠视、他的微薄收入被老婆抛弃、他的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双重落魄被火车上大多人定义为疯子,只有一个火车上的单身母亲理解他是有价值的生命。人本主义伦理学认为:自我中心构成了全部幸福的出发点,爱自己和爱他们是不冲突的,尊重自己的完整性与独立性,热爱和理解自己,是可以与热爱、尊重和理解他人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的,爱我自己与爱他人有着内在联系。火车上的单身母亲用“爱他人”实现了爱自己的幸福,而第一个陪审员用“爱他人”挽救了车臣男孩的生命。但是在某个生活细节上的表现,他们展现的贪欲可以用人本主义伦理学解释为“爱自己”,而且“爱自己”和“爱他人”是不冲突的。人本主义伦理学很好地解释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市场经济促成的巨大的社会压力带来的精神迷茫。另一位陪审员曾经做过8年的墓地主任,他与墓地老太太和挖墓人合谋演出了不计其数的骗局,这里“自私”不能等同于“自爱”,因为他们只从能否从中获得好处这个角度观察,把别人的需求置于脑后,无视他人的尊严和完整性,他所看到的只是他自己。这样的自私被定义为一种恶行表现,贪欲、良知泯灭和掠夺让自己失去了“自爱”和“爱他”的完整性。尽管这个陪审员说他用这些钱修建礼拜堂、施舍墓地外的流浪汉、在自己的家乡修建学校,而且学校里有健身房、校车、带液晶显示屏的电脑机房,并声称只要有学校,没人在乎钱是从哪里来的。人本主义伦理学解释这种“自私”非“自爱”的人变得异常空虚并屡遭挫折,他必然是不愉快的,并忧心忡忡地企图从生活中获取他在巧取豪夺中所失去的满足。表面上,他对恶行做出了补偿,实则是缺乏创发性的爱的能量。

因为暗恋死者,那位中年女人作伪证;因为地产开发商对利益的驱动,他忘记了死者是曾经为这个国家和民族作出过流血牺牲的军人;继母因为自私,无视继子被家庭暴力殴打的现实。剧中每一个堂而皇之的社会角色用人本主义伦理学的研究观点均可以定义为反面角色,因为他们对利益的追求超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自爱发展到极端就成了自私,并无视他人的发展需求。

(二)孤独的良心与自我呼唤

《这个杀手不太冷》剧中杀手里昂与“坏女”马蒂尔达来自两个不同的孤悲家庭,两颗孤独的心灵走到了一起,我们很难界定谁是影片的反面角色,正如人本主义伦理学对于“自私”与“自爱”或“无私”与“他爱”之间的探究。人性的多面性必须结合伦理学研究才能做出多面性的解释。人本主义伦理学认为:人生活在市场经济中,感到自己只不过是一件商品而已,他已从他自身中分化出去,这正如某种商品的出卖者从他所想推销的商品中分化出去一样。他关切自身在市场上的成就,他专心致志地把自己塑造成为能被雇佣的主体,塑造成为在人格市场上能赚到大钱的商品。杀手里昂自从19岁跟随父亲踏入杀手生涯,经验老到、干练有效的业务素质,让里昂成为在人格市场上赚取好价钱的商品。

反面角色是否有良心,他们的良心受何种力量支配,人本主义伦理学对良心做出了精妙的分析,区分为极权主义良心和人本主义良心。极权主义良心解释为:所谓好良心就是一种会使外在和内在的权威感到高兴的意识,所谓坏良心则是一种会惹权威生气的意识。好良心会使人产生幸福感,因为好良心意味着受到权威的赞许;坏良心使人产生恐惧与不安,因为与权威对着干,有被惩罚和唾弃的危险。而人本主义良心解释为:良心是自己的心声,是不受外界的权威支配的,所以良心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反应。当然这两种观点都属于人本主义伦理学。里昂不断地从老托尼那里接受新业务,挣钱后将钱交给托尼保管,自己置身于不同的旅馆内独坐在沙发上睡去。自从做杀手后他从来没有在床上睡觉,因为他觉得在床上睡觉有恐惧感,难以入眠。里昂惟一的精神寄托就是为他的绿色盆栽清洗和浇灌,但是这个盆栽犹如里昂自己的生命漂泊在世间,没有生根的机会。里昂单调有序的生活是依靠老托尼运转的,当里昂为了救马蒂尔达破坏了极权主义良心所能允许的秩序范围时,他挑战了权威,最终被老托尼出卖,受到惩罚。人本主义伦理学将里昂的激变称为极权主义良心中的“坏良心”,因为他挑战了权威。因而,反面角色是有良心的,只不过这种良心的定义需要结合反面角色自身的处境加以考量,杀手里昂是黑社会秩序的维持者,同时他又塑造了黑社会一幕幕血腥的场景。用人本主义伦理学的观点解释,就是里昂用极权主义良心中的“坏良心”挑战权威,尽管他自身也是极权主义秩序的维护者。他不得不承认,当他竭力争取世间的财富、不顾一切地使自己成为在人格市场上赚取好价钱的商品时,他已经丧失了自己的灵魂,丧失了自我,也就是说杀手里昂已经丧失了人本主义良心。从他开始杀手生涯到遇到小女孩马蒂尔达之前,他只具有极权主义良心中的“好良心”,也就是顺从权威的意识,完成一次次的杀人交易;当马蒂尔达以“女人”的身份闯入里昂的生活后,他才感觉到生命的存在和意义,他开始珍惜生命和自己的“女人”,所以最后时刻他开始转变用极权主义良心中的“坏良心”挑战权威,维护他的女人和生命价值。当然他受到了权威的惩罚,最后时刻倒在血泊中逝去。因而,剧中的反面角色是有良心的,但是如何提升反面角色的内质塑造呢?必须将角色与伦理学建立关联,用伦理学知识架构反面角色的内质,才能让反面角色展现“自我”,而不是一味地反衬正面角色。

(三)暴力行为与角色定位

反面角色似乎离不开暴力因素,甚至暴力美学成为电影界颇具分量的表现形式。日本鬼才导演园子温创作了很多血腥极端的暴力角色,每个角色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伦理故事。人本主义伦理学对角色之间的暴力行为有很清晰的分类,譬如两个习武的角色之间的打斗属于娱乐型暴力行为,是不带有任何病态性质的暴力行为,行为的目的在于显示技能,而不是为了破坏,它不是有仇恨或毁灭的动机所引起的。叶问与弟子们或与其他武馆师傅们的武艺切磋属于此种类型。但是叶问为了捍卫自己或民族的生命与尊严,所采取的对立行为则属于反应型暴力行为,它根源于恐惧之中自然形成的行为。《沉默的羔羊》中见习生克拉丽斯进入地窖中与变态杀人犯野牛比尔的对立行为也属于反应型暴力行为,她的暴力行为源自随时可能被野牛比尔杀死的恐惧意识中。从人本主义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不难看出,前两种暴力类型基本属于正面角色的表现行为,叶问和克拉丽斯都是影片中的正面角色。《沉默的羔羊》中变态的精神病专家汉尼拔博士在临时管制的监狱中将送饭的两个狱警杀死,并将其中的一个狱警像耶稣一样悬挂起来。汉尼拔博士是个不折不扣的反面角色,他的暴力行为已经超出了为了生存而采取的理,这种行为不具有防御作用,人本主义伦理学将其定义为报复型暴力行为,这种暴力类型是典型的反面角色行为。《沉默的羔羊》剧中还有一位更加残忍的反面角色――野牛比尔,他是一个变态的杀手,极端地痴迷于用女人的皮肤缝制女性衣服。他杀死一个又一个身穿14码衣服的女孩,将她们的皮肤剥下来缝制那件带有菱形图案的裙子。人本主义伦理学将这种行为定义为补偿性暴力行为,这种行为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的创造性活动的行为,这种创造性的活动是用破坏自己或别人的生活来超越生活,它的根源就是在于人的无能,它是为补偿这样的无能而采取的一种暴力行为。很显然,野牛比尔是一个有心理阴影的变态杀手,他暴力行为反映出在他幼年时代不和谐的伦理梦魇,他潜意识中的创造性活动完全是对生活进行有意识的主动破坏,一个不具有创造能力的人只想进行破坏,对于这些人来说,生活已经否定了他们本来可以明确表现出来的人的力量,他们需要的必然是破坏。补偿性暴力以病态的形式取代生活,反应型暴力则是为生活服务的,所以补偿型暴力是反面角色所为,而反应型暴力是正面角色所为。

四、结 语

反面角色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调味品,它既能反衬正面角色体现的社会力量,也能延伸阅读社会的阴暗和现实。艺术创作必须深刻挖掘反面角色背后的伦理关系,每一个反面角色的功能不能仅限于反衬正面角色,它应该是社会伦理的真实体现。从“性本善”到“性本恶”的转变,伦理的缺失和背离是人走向反面的被动力。人本主义伦理学研究了社会的完整性、人的自私性、良心与自我呼唤,以及暴力类型背后的动机等。用人本主义伦理学塑造反面角色的内质,可以延伸角色背后的社会关系、伦理关系、人性本能等元素,丰富反面角色的立体感。

[参考文献]

[1] [美]埃利希・弗洛姆.人心[M].孙月才,张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2] [美]埃利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欧阳谦,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篇10

大力发展人文社科阶段。进入新世纪,高等教育迎来了大发展。人文社科也在中医药院校转型中的特殊地位不断凸显出来。实现中医药院校由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大学的发展,人文社科必须有现对独立的学术和学科地位,有自主发展的学术规模、空间,并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准和学术地位。各校开办了卫生事业管理、市场营销、英语、日语等本科专业以及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中医伦理学、中医保健体育等研究生学科专业。这些非医学科专业的学生数占到各学校学生总数的2-3成以上。

二、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背景分析

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医学研究和医疗活动以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为基础,没有对人的尊重和关爱就没有医学。研究解决医学引发的重大现实问题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医学科学发展过程中,医学技术的应用范围与社会价值层面引发一系列争论,而这些超越技术本身的问题要通过社会、道德、文化等方面给出合理判断。对于在夹缝中生存的中医而言,需要用包括人文社科在内的多种方式对中医进行解读,让公众了解中医知识,相信中医文化,传播中医理念。中医药院校人文社科具有良好的基础。中医药院校人文社科资源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阵营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在新时期勇担责任和使命,取得长足进步。中医药院校基本形成了全面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文社科学科体系。医药院校人文社科发展受到关注。在国家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背景下,医药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也受到了关注。教育部主导成立了全国医药院校社科研究协会,定期举办全国医药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

三、中医药高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任务和思路

《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中规定:“独立的中医学院校或在综合性大学以及医科大学中设置的中医学院(系),必须得到学校人文、社会学科及其他自然学科的学术支持,应该重视学科交叉与渗透对中医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努力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合”。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社科的基本任务可以定位为三个层面,并逐步向最好层面努力:一是在最低层面上,使人文社科不拖和少拖学校发展布局和发展速度的后腿;二是在居中的层面上,使人文社科达到与学校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水平;三是在较高的层面上,使人文社科能够为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作出更多贡献。在学科布局上,要通过建立人文社科来扩大学科覆盖面,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整合,加快从单科性向多科性的转变和提升。在学科水平上,人文社科应有与学校其他学科相当的学术水准,有相对独立的学科地位和发展空间,使人文社科的地位由辅向基础性转变,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和人文品位。在社会地位和影响上,提升中医药院校在高教领域的地位和发言权,争取在人文社科主流学术圈中的话语权。在学术功能上,人文社科教师要走出单纯讲授公共课的区域,开展专业性的学术研究,争取在国内外所在学科中的学术地位。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社科的基本思路是入主流、倡交叉、创特色。“入主流”就是要把中医药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专业的人文社科来加以建设,以达到国内外学术界的一定水平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能够参与主流对话,参与学科中重大问题的研讨。“倡交叉”就是这些学科的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中医药学科的发展中去,在人文社会科学与中医学之间寻求新的生长点和交叉点,达到良性的互动和互渗,使之成为不可或缺的内生性学科,成为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创特色”就是要走特色之路,“特色”可以在与医学的交叉中产生,也可以在对某些新的研究领域或者分支学科开发中产生。

四、中医药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