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和德育教育范文

时间:2023-06-21 09:44: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和德育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德育和德育教育

篇1

(一)陶冶学生情操。

德育与美育相辅相成,德育是基础,美育是有效形式,是实现德育的重要手段。德育教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他不像其他技能一样一下就能学会,只有慢慢地渗透到教学中,效果才会慢慢体现,不是填鸭式的填进学生脑袋就能改变他的思想,只能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才能起到真正的德育效果。先生提倡美学教育,认为美术教育是美学教育的主要部分,希望以美学教育来完成道德教育的任务。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对高中生品德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并具体指出创新教育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美术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依托美术教学培养创新思维与能力,从而实现创新型国家的规划梦想,则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学生来说,拥有创新思维和能力在以后的从事美术的大学生活及工作当中也更能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二、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现状

(一)社会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

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有迫于升学的压力,很多学生及家长没有认清美育在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位置,认为美术教学是有可有无,认为美术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并无实质意义,把重点全放在主课上。因而美术教育得不到重视,更谈不上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和创新教育,就算是美术特长生也是迫于考试,只练就考试的本领,而在思想上忽略德育教育和创新教育。

(二)高中美术教学的设备和方法比较落后。

高中美术教学不重视,因而也导致学校的美术教学设备落后,无法满足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和创新教育。老师用传统的教具(教科书、挂图、摆件)来教学,教学模式简单,学生提不起兴趣,更不用说进行创新教育。

三、探讨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一)德育教育在美术教学中渗透。

1.在美术课堂教学欣赏中渗透德育教育。高中美术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尽可能的借助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或是有意义的科学教具,丰富教学方式,比如,美术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将名家的书画或是音乐,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或是在教室内张贴一些教育意义明显的教育印刷品。教师尤其注意要根据不同的审美元素及学生所应该掌握的审美形态进行细化的分类,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和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在美术课后作业中渗透德育教育。在美术课后,美术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课外作业对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比如让学生进行一些临摹作业,教师可以留一些名人的绘画塑像教材给学生。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同时学生能够在临摹作业的过程中了解一些名人的英雄事迹,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3.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辨美丑的能力。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辨别美丑的能力仍然有待提高,因此在对高中生进行美术教育的时候,可以根据社会实际的情况,对学生进行辨别失误美丑方向的感染和熏陶,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辨别美丑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二)创新教育在美术教育中的渗透。

1.坚持学生的主体性,设计有效的美术教学。在对高中生进行美术教学的创新时,首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堂讨论或是问答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美术教学中来,这样恩那个为学生营造一定的空间,提高学生对美术课堂教学参与的积极性,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为高中美术教学创造一个好的开端。

2.利用多元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于高中生来说,观察和想象是对他们情感和思维培养的最好方法,因为只有学生认真的观察和想象,才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的思维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而不断的变化。教师在课堂上多使用一些多媒体技术的教学,通过生动的图文提高学生感知和认识世界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

3.合理引导学生,创新美术学习思维。传统的美术教学是对学生作业的一种评价,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思维而言,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所以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创新美术学习思维,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比如在对学生布置一个美术作业的时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充分的发挥,让他们运用新思维去学习美术知识。

4.提升美术教师综合素质,使美术教学创新有源头活水。要想对高中生进行美术的创新教育,首先应该从教师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入手,教师是学生课堂教育的引路人和指挥者,扮演者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创新教育之前首先应该要求教师具有很强的创新教学的能力,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所以学校首先应该培养教师的创新教学的意识和方法,保证高中美术美术创新教学更好的实施。

结束语

篇2

一、 对服装专业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服装专业大学生德育教育,是关系到我国服装业发展兴衰成败的大事,我们专业教师必须要正视这个重要性。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忽视或不注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取的。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我们办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大量德才兼备的人才,使其在国家建设方面发挥作用,服务社会,造福人民。因此,我们必须明确: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让德育教育产生效果促进专业教学,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人重德自美,花固本自红”。 我们本着 “育人重德、固本培根”的指导思想。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往往抛开学生身边实际的东西,注重一丝不苟地按照课本进行说教。没有和专业联系起来,导致德育教育对专业的渗透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一味地说教远不如专业技能,家庭矛盾、社会新闻、师生关系等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来得实际,在实践中对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也许会让德育工作起到揭竿见影的速效。大学生独立分析能力很强,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独到见解,他们对自己所关心的专业及相关的知识,对老师的一言一行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因此,要想教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溶入德育思想更应该注意从身边的事、从日常生活出发,运用崭新的教育手段,辅以鲜活的服装专业实例,形象生动地进行教育,定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作为服装专业教育者,我们必须传授服装专业知识,并尽最大可能的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因为市场经济需要这方面的人才,需要专业知识。将来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并要求我们培养一代高能力、高素质、能创新的服装专业人才。而我们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让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有坚定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的学生到企业公司之后要体现出我们教育的价值所在,所以我们不仅要教书授慧,还要育人培德,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而德育工作的实施,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我认为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是一种最有利的途径和方法。让德育教育服务于服装专业教育。

二、 服装专业教师应该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要要做到寓德于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们往往很在乎老师的评价,在意老师能否公平、公正,实事求是,一视同仁。有鉴于此,我们服装专业任课老师必须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一是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境地从学生所处的角度、位置、环境去看待、理解和处理事情,领悟学生的所思所感所为,给与学生同等的关注。二是学会欣赏和信任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个想法、每一次发现,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尽量给与鼓励和热切的期待。三是不吝惜爱心的投入。多与学生交心谈心,使之觉得老师在乎他、关心他和信任他,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对专业教师有了信任之后,就会有兴趣投入到专业学习,也会以老师为榜样,认真分析专业上的问题,与专业教师积极沟通解决。

在学生心中,老师是神圣的,作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应该创设情境,牵引学生进入佳境,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和渗透力,让他们自觉地、心甘情愿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塑造,达到得到学生,信任和尊重的目的,在学生潜意识中建立威信。如果在上课的时候对学生的关心不够,对学生的要求不高,他们就会认为这位老师对他们并不上心,心里就会和老师有了距离。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把教书育人融合在一起。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赋予课堂新的内涵――寓德于教。

要做到寓德于教,就需要每个任课教师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每个服装专业老师不仅要精通个人的业务知识,同时要精通与业务相关的革命理论知识,生活哲理知识以及其中蕴涵的历史知识,社会知识等,并能不失时机的、巧妙的、自然的、科学的把这些知识联系起来,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三、 专业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服装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服装专业学习中,有很多知识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如讲授《服装生产管理》中成本控制知识环节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也为将来就业建立集体主义观念就打下基础,有团队精神。

服装专业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激励意识,实施德育教育的多样性。发挥榜样作用,寓德育于学生的“比、学、赶、帮、超”中;给学生讲述前几届优秀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际例子。注重趣味性,寓德育于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中;让他们注重实践性,寓德育于学生广泛社会实践中,以校友为榜样,努力钻研专业知识。

每位学生总有优缺点,要推进学生全面进步,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挖掘出每位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生活热情。如开展丰富多彩的评优选模活动,同时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树立起典型,使学生有榜样,干有奔头。如我教的《服装结构基础》课程中我布置了两部分作业:结构图绘制和成衣缝制,我分别把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何促进了学生的上进心,同时有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服装工艺技能成了很重要的一个问题。经过我试验,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每个学生主动评选成绩最好的同学作为典型,我再适当的采用激将法调动学生的上进心,激励每个同学在平时实训时就比赛起来,让学生有了求胜意识,能够自觉主动的学习操作技能了,也有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四、 专业教师应该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服装专业任课教师要把知识性和思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成为传授科学知识和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其实,每一学科,每一章节,都蕴涵着生活哲理,都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教材。

篇3

一、围绕道德教育的主题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教育方式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也都有自己的办学风格,所以,在道德教育方面也要探所出一条自己学校特色的道路。例如,可以从校本课程入手,逐渐地形成独具本校特色的道德教育传统。在课程研发的时候,需要反复实验等问题,这些巨大的难题和阻碍的出现,都是正常的,但是一旦成型之后,教学就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这也保证了后续道德教育效果的延续。

二、让教师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价值,转变德育工作理念

传统的德育工作,教师和学生是在一种不平等的情况下进行的,教师高高在上,向学生宣讲一些道德的标准和理论,要求学生如何做,为荣;不怎样做,为耻。这样一种不平等的关系,给学生会带来一种压力感。而且,这样的一种教育模式,也会让学生发现教师如果做了一些违背道德标准的事情的时候,内心产生极大的不协调,从而干扰道德教育的效果。所以,作为小学德育工作者,教师要认识到,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这样言行一致才会让学生真正受到教育。所以,德育工作不是只要学生学会了就可以,这是一种从教师向学生方向的流动。德育教育的效果是自然发生的,而不是强加给学生的。所以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学生所接受的道德教育是潜移默化自然发生的。德育工作不落痕迹自然渗透,让学生内心无声无息中,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教育和熏陶。

三、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关注到学生的情感体验

道德教育工作面对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带有思想和情感的小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正在迅速发展,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越来越多。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对这个社会的认识角度也逐渐变得多元化。所以,在这样的工作关系中,教师和学生也在发生着情感上的互动和交流。可以说,道德教育要想发挥作用,首先,需要在情感上让学生有所触动,当学生有所触动之后,自然的就能够透过情感了解到背后的态度。而态度的内容实际上反映出来我们对周围的人,世界和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所以,道德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从中有所触动。让学生在体会情感的过程中,能够更加个性化地认识个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

校园环境是小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所处的主要环境。走在校园中,校园文化的布置,校园的整体文化氛围,都会给学生带去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从生活化的策略来说,校园文化如何建设,如何打造,也是整个小学德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不仅要注重自然环境的干净整洁,优雅美感,也要注重文化环境的健康积极向上。充分利用校园的整体环境,进行道德教育的宣传教育活动。小学生所处的校园环境,也是他们每天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所接触的环境。进入小学阶段,学生们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所以,文化环境的打造,要特别注重对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熏陶的影响。尤其避免对学生产生负面的消极影响。在校园环境中,如果发现学生的一些非道德行为,甚至一些教职工的非道德行为,要及时地干预,避免扩大消极的影响。

五、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教育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生活化的道德教育,强调学生作为道德教育接受的主体,学生思考并且实践道德标准,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感受道德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影响。所以,道德教育的效果本身也要从学生主体感受上进行检验,通过学生内在的觉察和外在的表现,综合地进行考察。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一直得到发挥。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到学生的生活细节,要从学生的生活现实情况入手,进行道德教育。从道德产生效果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入手,多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并且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灵活的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所以,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学生学习主体的内心感受,关注学生的真实感受,并且做出回应,这也是生活化策略在道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体现。

六、重视并加强劳动教育

篇4

【关键词】德育教育;文化教育;创新动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4)01-0008-1.5

全球化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才的国际化。如何回应人才国际化的挑战,进行高校德育模式、内容和方法的创新,也是摆在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全球化趋势下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

全球化和中国“入世”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德育工作的内容,还是德育工作的手段,也不论是德育工作的队伍,还是德育工作的环境,都面临着挑战,需要我们对当前形势下的德育工作重新思考、重新定位。

(一)加入WTO以后高校德育的内容受到国际各种思潮的影响和冲击,使德育育人目标的实现增加了难度。德育对象的政治观受到冲击。加入WTO,中国面临经济全球化的局面,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要求人们成为世界公民,理想、信念被弱化,爱国主义教育被忽视,在我们周围,淡化意识形态的思潮逐渐要占上风,这对我们在新形势下加强德育工作提出了挑战。

对象的价值观发生重大变化。在我国,从小学到大学,价值观教育一直强调要先人后己、先公后私,排斥个人主义的存在。而在今天,市场经济的建立,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在当代青年人身上,重视个性发展,注重个人的合理利益,讲求人与人之间平等互利的价值观念得到更多的体现,对这种价值观念,需要德育工作做出新的评判。

德育对象的成才观有了新的内容。按照国际通行的市场准入原则,发达国家的大银行、大企业、保险公司及其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纷纷涌入中国,将导致中国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青年人的成才观念势必会顺应这种局面而发生变化。

(二)目前德育工作的手段相对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德育工作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当前高校学生处于各种思潮和信息的包围中,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表现出多元化,无形中对我们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主旋律”教育形成冲击,加之德育工作手段的单一,面对各种思潮的冲击,德育有效性受到一定影响。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在于传统价值观念遭到怀疑,新的价值观念尚未形成,德育氛围、格局尚未出现,全民德育意识淡薄,德育很大程度上仅依赖课堂教育。

二、高校德育工作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熔化“西化”。提高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的地位。著名史学家张岂之先生认为:“我们首先要继续研究西方的文明,同时,作为中国的大学生,要有一个立足点,即要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修养。为其如此,才能有辨识世界文化的能力,才能有更高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我们在投入全球化浪潮时,应大力提倡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把它作为大众文化的核心。欲实现这一目标,必先在大学生中,特别是在道德领域,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以期对社会起到辐射与示范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体现。一是道德与社会紧密联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修身过程,把个人的人格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为一体。这种把报效社会、报效国家作为人生修养最终归宿的思想,对于引导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制衡个人中心主义的泛滥。二是“忠义”与“仁爱”。忠于自己的国家、忠于职责、忠于家庭,遵守公德与规则,这些正是规范的市场经济所提倡的;爱亲人、爱朋友、爱护动物与环境,可促进社会团结,形成平等互爱的人际关系。

(二)爱国主义必须得到新的强化与激发。二十一世纪爱国主义教育的中心是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激励、凝聚广大青年学生,重点是树立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大学生抵御西方国家通过文化教育进行渗透和演变的最有力武器。1、民族自尊心要求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不准许其他民族侵犯、亵渎这种尊严。因此我们应让全世界更多地听到、看到大学生以及更多的普通中国人对民族自尊的表达,特别是在涉及国家统一、民族尊严等重大问题时,应加大对外宣传。2、借助我国经济增长的全球带动趋势,在学习借鉴西方文明的同时,加大宣传中华文化的优秀内涵。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三)德育形式的时代化、生动化、实践化。要努力塑造我们自己的时代英雄,而不是西方的。没有英雄,青年就没有发展的参照系。积极选择、塑造大学生形象代言人。一方面在社会名人中选择道德良好、富有积极影响力的人士作为大学生形象代表;另一方面选拔、塑造大学生自己的楷模。主动培养、力求引导校园流行文化。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高校德育中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重视高雅文化进校园的问题,更要重视校园流行文化的发展趋势,并努力去创造、引导它。强调德育的实践性。建立实践基地,把一定的公益服务量学分化;提高德育评价中的实践比重。

三、人才国际化对人才基本素质的客观要求

人才国际化对人才基本素质的客观要求给新时期高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也给高校德育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

创新精神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结构。创造性的核心问题,不是知识问题,而是价值取向问题,是人格结构问题。德育要强化学生的人格、道德教育,为创新人才奠定一个良好的人格结构。

其次,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创新首先要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这是创新的动力。德育要引导学生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坚定自己的创造志向,激发改革创新、积极进取的欲望,并通过一系列实践教育和情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进取精神。

再次,培养学生的创造感。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感方面,德育有着自己的优势,因为德育是人才的思想情感交流、沟通的过程。培养创造感,要重视体验学习,而体验学习主要应当通过多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进行。德育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反思创造性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体会对待创新活动的情感态度。

团队精神教育。学会沟通是培养团队精神的关键。德育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就必须用借助科学的手段和方法给学生行之有效的指导。沟通的技巧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德育工作者必须利用心理学、成功学、领导科学等知识,结合典型案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帮他们学会沟通。

诚信教育。首先,抓好思想引导。诚实品质、信用意识和道德自律密不可分。道德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自律精神,也就是要使遵守社会公德规范成为人的自觉行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已将诚实守信列为合格公民的基本规范。确立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提升他们的道德推理能力和判断能力。

其次,开展制度建设。学校是学生走向社会的中介。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是社会信用完善的基础。学校的诚信教育应与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相结合,建立学生在校期间的信用档案,它既是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道德信用证书”,也是学生建立社会信用的一个起步,成为学生申请助学贷款的审核依据、就业的录用依据等。目的是从制度上促进学生对诚信的体验,进而把这种体验内化为一种素质。

篇5

一、前言

高等学校,在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是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它不仅进行知识传播、文化传承,而且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源泉。

高校以育人为核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社团组织管理,行为规范教育管理以及生活管理等各个方面在内的德育教育体系在育人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为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基地,高校应当建立科学和完善的德育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它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让学生的创新潜能和意识,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素质,高尚的思想,健全的人格,实现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二、创新人才的定义

1.创新概念 创新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新思维,可以是为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有创造性的新产品或者新理念。创新的主要作用在于可以不断拓宽人的思路,发散人的思维,让人可以创造出新理念和新产品。

创新主要运用于各个不同的领域,比如说思想、技术、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的创新。创新是在前人的基础或者是成果上,做出进一步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创造出一种更加具有现代化,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思维模式。

创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发现性创新,这种方式是没有规律可寻的,需要对某种规律,事物本质等,作出一个新的理论发现,就像牛顿定律一样,是属于天才性的创新。而另外一种创新,则是指发明创新,包括各种新的技术、工艺、方法等,属于一种改革的范畴。而创新教育,就是根据这种创新的原理,来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观念以及创新的能力。

2.创新必备要素 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指具有创新意识的独特能力;创新人格是指对某种事物有着不懈的追求和强烈的求知、探索、挑战欲望,不达到目的绝不罢休的意志品质;创新思维就是目光敏锐,懂得变通,思维的发散性以及独创性比较强的思维。在这三个要素中,创新人格是最重要的,它是创新人才的最基本要素,其次是创新思维,最后是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必须要知道如何进行创新,还要清楚为何而创造,一个就是创新的能力问题,另外一个则是创新的价值问题。世界观和方法论完美统一的新型创新人才,才是社会需要的真正创新人才。

三、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

1.高校的因素 首先,目前部分高校认为,德育教育,只是一种用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因此普遍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而对于人才的创新能力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

其次,高校德育教育的某些环节,容易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探索能力受到了限制。

再次,对于德育教育,大多高校还是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无法将学生的创新兴趣激发出来,从而影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2.环境因素 主要指社会环境,在现代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市场经济追求最大化利润,使得就业形势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对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以及观念都会产生影响。一方面使得学生思想得到解放,变得积极进取;另外一个方面,使得学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投机主义,享乐主义以及拜金主义思想,使得德育教育与这些思想观念发生着较大的冲突,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

3.家庭的因素 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与父母及家庭有着很大的关系。现实社会中,部分的家庭,将一些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输给子女,给子女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短期内很难得到扭转,这就给高校的德育教育带来了挑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4.观念因素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飞速发展,学生对于互联网的接触,时间上比较早,程度上比较深,使得学生的思想观念,随之发生着变化。再加上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文化,价值以及思想观念,与我国文化与价值观有着较大的冲突,造成了部分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崇洋媚外就是学生的一个典型心理,这些都制约着德育教育工作,从而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发挥德育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的主要措施

1.建立科学的德育管理体系 德育教育,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因此必须要根据现代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建立一个开放的,主动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德育管理系统。将德育教育的方法和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加大管理方面的力度,使得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有机结合 ,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打下基础。

学校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德育教育的目标,打破陈规,进行开放式教学,建立一个集学校、社会,家庭为一体的德育管理体系,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让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激发。

2.完善德育教育机制 进一步完善德育教育的运行机制,将教育主体、教育客体、环境育人等方面进行重新地整合,推进创新人才在高校的发展。对于高校的德育教育资源,要进行优化,建立起以教育为主导,以服务为原则,以管理为依托的德育教育新格局。德育教育的实效,需要与就业制度,教育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把握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对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治理,加大德育教育在高校的管理力度。

3.建立德育科学评价机制 建立一个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德育教育评价机制,为学生进行全过程的德育教育及成长提供重要的保障,以全面提高学生们德,智,体等综合能力。

4.建立统一网络格局 利用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性,建立一个可以覆盖全国各大高校的网络渠道,以网络的力量来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德育教育更加地符合现代化,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篇6

关键词:德育;途径;方法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小学生人生启蒙的阶段,小学生年龄小,性格活泼好动,人格和品德意识尚未形成,这一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非常重要,关乎小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关系到小学生正确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形成,尤其农村小学生父辈接受教育较少,要想改变命运就必须接受全面的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就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不可缺少,小学生在正确的德育教育引导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为其将来的发展奠定一定的优良基础。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好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呢?

一、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一)由于消息闭塞,农村德育教育不符合时代要求

很多农村深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域闭塞,与外界沟通很困难,教学信息不够畅通,教学资料的传递也不够及时,导致农村小学各科目教学都受到限制,德育教育更是如此,教师获得信息的渠道较少,与城镇学校的交流有限,加之部分城镇和教育部门不够重视,导致偏远地区的德语教学成为难以解决的问题。

(二)教师承担教学任务重,德育教育内容涉猎不全面

很多农村小学教学多是这种模式,教师既是班主任,又是多种科目的任课教师,甚至个别落后学校一个年级的教师几乎承担了所有科目,数学语文等主要科目已经占据了教师很大一部分精力,德育教育的时间和课程设置自然就减少了,加之个别教师不重视,教学压力较大,教学任务繁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三)传统的德育教学陈旧,教学手段单一

部分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十分简单,教师依照教材按部就班的讲解,枯燥而乏味,课堂教学与小学生的互动很少,教学内容都是理性知识,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于思想品德教育课缺乏热情。其次,由于个别农村学校的条件艰苦,学校设备设施不齐全,学校没有经济能力购买多媒体教学设备,使教学停留在原始教学层面,没有明显进展。

二、开展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培养学生与教师的感情,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思想品德教育主要内容在于提高小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遵守自然法则,遵守社会公德,知晓一些法律常识等等。德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小学生养成好习惯,形成好性格。加强德育教育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教师关心学生,尤其是一些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心理健康近些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教师要与他们多接触,多沟通,对这些孩子做好心理疏导和德育教育,代替父母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合理约束,为他们健康发展负责。德育教育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符合我国提出的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二)加强德育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学创新

师资力量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教师专业素质不够,德语教学工作不到位,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就不可能进展顺利,因此,构建专业的教师队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现在农村教师缺乏、工资较低的情况,有关部门要予以调整,使一些教师能够有留下来的可能,这是保证师资力量的关键所在。其次,要加强现有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德育教育经验,定期为农村教师培训德育知识,保证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关注留守和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疏导

目前农村有很多留守儿童,由于经济落后,一些家长不得不外出打工谋生,孩子交由长辈抚养,由于祖辈管束不严,部分儿童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甚至个别学生性格孤僻与偏激,与同学关系恶劣,上课不认真,逃课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多多关心他们,与他们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允许他们释放心里的压力,发现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保证这些孩子和正常孩子一样,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实现全面进步。

(四)家长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共同推进德育教育

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家长的启蒙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家长要配合教师的教育策略,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情况,发现按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配合教师和学校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这样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学校和教师要积极组织一些活动,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有效增加父母与孩子的亲和力,调节部分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促进小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从而使小学生形成健康、积极乐观的性格和人生态度。

篇7

一、树立德育教育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一)学校管理过程中重视德育教育,确立人本管理理念

传统的小学教学管理中总是以刚性管理方法为主,缺乏一定的弹性和自主性,管理者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和分配任务,教师则多以遵守和执行为主,缺乏必要的自,整个管理机构呈现金字塔式、由上而下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就是学校教学工作较为呆板、僵硬,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因此,在新课程的改革中,要求学校管理人员应该以人为本,重视德育教育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管理人员应该重视教师的地位,给予教师一定的自,充分发掘每个人身上的优势,通过多种方法鼓励其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学任务,正如著名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曾说的那样:“用人不在于如何减少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相比较于刚性的管理方法,德育教育通过个人品德、修养等内在品质影响他人,采用协商等方法解决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这样不仅能使学校的工作氛围更加融洽,也有利于教师积极参言献策,有效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

(二)实行科学民主化管理,优化制度建设

小学管理工作不能仅仅凭借过去的管理经验,完全凭借个人经验进行主观化管理方式,而是有其科学性的,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加上民主化的管理方式,才能使管理工作进行得更加高效、顺利,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实施。在新课标实施的背景下,学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决策和发展,因此必须具有专业化管理知识,实行管理、指导、评价等科学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民主化管理要求管理人员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的讨论中来,开展多种参与式、研讨式的教研活动,解决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升整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另外,学校制度的优劣也关系到教师主动性的发挥,因此,要给予教师一定的自,破除那些束缚教师发展的传统规章制度,制定适应学校发展的新型规章制度,使之符合教师的成长需要。

二、加强小学安全管理措施,打造和谐校园

安全管理是小学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是保证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安全的认识能力还不足,防范意识相对比较差,也更容易受伤或发生安全问题,因此,作为学校的管理人员,一定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如体罚事件、食物安全卫生问题、学生踩踏事件和火灾等,都是需要重点预防的,切实保证小学生的人身安全,保护其健康、快乐的成长。小学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首先,学校应重视校风建设,减少或基本杜绝打架斗殴事件的发生。一个学校的校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言行举止,良好的校风能够培养学生养成谦虚谨慎、积极进取、团结统一等优秀的道德品质,学生身处于这样的学习气氛下,自然会远离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打架斗殴现象也没有了发生的土壤;其次,学校管理人员应制定严格的校园规章制度,明确哪些行为应该被奖励,而哪些行为应该被处罚或者绝对不允许,有了这些行为依据,学生才能明确行为的后果并引起重视,而管理工作者才能清楚各自的职责和责任,一旦发生意外事件时必须分清责任,严肃认真处理,以示警戒。最后,学校应建立安全预警系统,对学生定期实施安全教育。例如,学校应具备必要的火灾防御系统,安全出口标示和紧急急救药品等,还应该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学生安全逃生演练,通过各种措施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尽量将意外伤亡事故降低到最小。

三、结论

篇8

“教书不育人”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育。高等教育的重心是素质教育,除了重视学生的理论原理的教学之外,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应用与实践教育。但是,由于学生数量过多,学校和教师往往取消或忽视学生的实践教育,使得学生动手能力弱,在就业之后很难直接进入角色,影响学生的工作能力;二是师生关系淡薄。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使互相帮助的朋友关系,教师除了日常授课之外,还应该在生活上和心理上与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沟通,从而使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做人的道理,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但是,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多,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逐渐淡薄;三是高校行政化现象日益突出。高校是教学与科研部门,校园文化是人与人交流过程中形成的“软文化”,但是,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很难通过传统的文化教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控制,因此,各大高校纷纷采取行政化的管理方式对教学与科研进行管理,使得高校的创新能力、灵活性与校园文化逐渐减弱。第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突出。大学生是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年轻人,在这个时期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迷茫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还没有形成,非常容易受到社会中的不良风气的影响,从而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同时,这些年轻人在高校中,缺乏家长的直接管理,更容易在自由的真空状态下受到影响。传统高校主要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但是,由于高校的扩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从原来的小规模教育变成了大规模的教育活动,但是,其效果往往却不尽如人意,并且还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仰缺失,自制力不足。由于高校文化教育领域的缺失导致了在校大学生的信仰缺失,没有形成新时代的价值观,并且由于自制力不足,产生了懒惰、责任感差和奉献精神弱等问题;二是高校攀比现象严重,滋生拜金主义思想。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西方的“拜金主义“思想在我国社会中普遍存在,高校也不例外,学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攀比现象与拜金主义倾向,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心智发育,对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负面作用;三是网络成瘾现象严重。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逐步的成为了人与人交流的主要渠道,高校学生由于时间多,管理松散,因此,高校学生网瘾现象严重,经常发生因为上网导致的退学和厌学事件;四是厌学情绪严重。高校中普遍存在着“学的好不如生的好”的学习无用论言论,极大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上的这些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够通过行政制度进行解决,需要高校建立起符合教育大众化的新的和谐校园文化,培养合格的高等人才。

二、弘扬德育的教育理念,建设校园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文化建设的核心领域,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应该从高校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着手,形成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型高校文化,促进校园文化的快速发展,促进教师、教辅和学生的良性互动,促进高校教书育人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高校是劳动密集型的教育部门,其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主要的培养方式是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因此,高校精神文化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这个“以人为本”的理念包括了多层含义:一是高校的管理和教学应该以教师为本。高校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也是学校的主人,在教育第一线培养人才,最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精神状况,因此,应该提高教师在学校决策中的地位。首先以教师为本应该鼓励和促进教师参加各项培训,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其次是提高教师在学校重大事项决策中的发言权,而不是由行政领导决策;二是以学生为本。学生是高校中的主体,高校在校生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和优势,因此高校应该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这种培养的关键就是尊重学生,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等方面都有着各自的权利,在不违背原则的基础之上,学校的工作人员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尽量不要采取强制的手段约束学生,而应该通过宣传教育在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好习惯,而不是强制的行政手段;三是加强高校的责任意识。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园地,而不是以营利为目的高楼大厦。高校领导和教师应该加强责任意识,树立高校的职能意识,通过各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提高高校的教学与科研能力培养高素质的高校学生,完成国家和社会交给高等教育的任务。

第二,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党的十报告明确的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况起来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积极的进行宣传和鼓励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高校领导和教师的责任和奉献意识。高校教师是高校中的劳动主体,应该加强教师的责任意识,使教师将教书育人不仅仅看成是一份工作,同时也是一份责任,帮助教师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成人成才;二是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高校的必修课程,因此,高校应该充分的利用好这个思想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通过课堂教育与主题活动帮助教师和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业课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操作能力,但是,高校教师要认识到课堂教育除了讲授知识之外还要在课堂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传授做人做事的道理,帮助学生尽快成长成才。与此同时,还应该组织各项主题活动宣传社会主义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加强高校廉政思想建设。随着社会中“拜金主义”价值观的盛行,高校中领导和教师也深受其影响,这种影响会带来很多不同形式的表现;一是招生腐败。招生腐败指高校领导在招生考试中的舞弊现象,通过贿赂帮助低分考生升学;二是考试腐败,考生腐败主要指高校教师在考试过程中收取学生钱物帮助学生提高考生分数;三是评优评奖与入党腐败,这种腐败形势主要是指教师通过接受学生钱物帮助学生在各项评优中获得先进;四是基础建设腐败。基础建设腐败指的是高校中的领导通过大搞基层设施建设在其中收取承包商贿赂的情况。这四种腐败形势在高校发展中普遍存在并且影响极坏,严重的影响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和奋斗兴趣。因此,在高校中要加强廉政思想建设,在高校中形成公平、公正和公开文化氛围,使高校成为一个以知识和能力评优的平台,杜绝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对于高校的廉政建设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明确指出高校腐败现象的恶劣影响及严重后果;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各项信息的公开,不给教师的机会,形成透明公开的人文环境。

三、加强高校制度文化建设,为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保障

我国高校长时间与国际知名高校存在着差距,这些差距并不在于“物质硬件”方面,我国很多高校在硬件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关键点是在于高校的校园文化方面,西方国家的高校主张学术自由,在高校中实行学生的自我管理,大学教授与学生是高校的主人,不应受政府当局和高校行政领导的行政管理,自治化的高校文化对于学术发展与学生培养起着积极作用。解决我国高校文化缺失问题不仅仅要从精神层面入手,同时,还应该通过制度的落实将精神层面的精神实质和宣传口号成为现实,这就需要对于我国高校的制度文化进行建设。高校制度文化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高校的教学活动是高校的主要职责和任务,但是,在现实中却存在着不重视教学,而只重视科研的现象。很多高校教师在上课前不备课,甚至很多高校教授并不参与日常的教学工作,因此,应该加强教师的教学考核管理制度建设。这个制度的核心是以学生评教为基础,以教师基本考核指标为辅助的制度,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问题;二是加强人事管理制度建设。人事管理师高校管理的主要工作,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学工作。人事管理应该加强教师的招聘、聘用、考核与职称评定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制度建设。从而形成适合人才发展与培养的人事管理制度,促进教师个人发展与学生的素质提高;三是加强教师科研制度建设。高校除了是教学部门之外,同时更是一个科研部门,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责任。因此,高校应该鼓励教师进行科研项目的申报,在教师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并进行科学专利的申报;四是加强学生创新实践制度建设。高校的教育一方面是素质教育,另外一方面则是职业教育,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基础知识与技术。因此,在高校中应该对学生实践与实习进行制度化管理,防止使学生实践项目流于形式。

四、总结

篇9

关键词:师生关系;德育教育;和谐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4-269-02

在中职德育教育中,师生关系建设途径是多样的,它不能依靠单单的某一个角度来提高。笔者选择性地从人本教育、教师人格魅力与班级和谐建设等几个方面来谈起,从实际教学经验出发,提出和谐建设中职师生关系的新途径。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实施人本教育思想

人本教育,顾名思义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最终极的目标应是培养“人”。以人为本,就是人本教育所提倡的基本出发点。它强调教育要回归生命的整体性。

人本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手段,即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施教上,以学生为出发点。在今天,人本教育在对我国教学改革上拥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尤其是相对于我国并不完善的中职教育体制来讲,它对改变中职学校教学模式,加速提高教学进程,完善教学手段等诸多方面都有其积极意义。而在德育教学中,以人为本的教育对构建学生主体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上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在中职德育教育中,教师实施人本教育应当始终坚持在一个和谐、民主的教育氛围中进行。从心理学上讲,在允许的范围内给学生充足的个人空间,使得学生的思想、意见得到尊重,充分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能力。中职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拥有极强的自尊心与表现欲望,同时,他们更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因此在德育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针对学生具体特点,有必要的揣摩其心理,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不打消他们的积极性。从行动上讲,教师应一视同仁,坚持人人平等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提高,给予其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敢于说,敢于做。一个合格的学生,也应当是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人。作为从事德育教育的工作者,应当首先保护他们这种敢于自我突破的思想。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中职德育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必然选择

中职德育教育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德育教育教学内容中师生双方对所学知识的接受、对所持有的态度和对培养目标认同的基础上的一种长期的相互认可、相互协调的交往关系。在中职德育教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师生双方都作为独特的个人而相遇与交往,在相互对话与理解中接纳对方,教师要真正体会到学生作为独特个体的需要、情感、态度和发展的意向,体会到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主体的独特个性以及自由、创造和选择,并且信任学生,尊重学生,而不是把学生看作是年幼无知不成熟的人,强迫学生服从自己的意志,接受自己的权威。教师不再仅仅去教,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过程负责。在这个过程中,交往关系并不是消除了教师在教学中的独特地位,也不是消除教师的教学活动,更没有消除教师传授知识的作用,只是把教师的教育活动建立在师生平等理解的相互交往的基础上,把教育放在生活世界的大背景下,使教育、知识、学习真正地与学生的精神发展相关联,使教师在与学生的真诚交往中,对学生进行整体教育,让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因此,中职学校在德育教育中着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中职德育教育质量的前提,是必然的选择。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路和措施

1、转变观念,坚持以“和谐”思想处理师生关系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

作为德育学科的教师,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转变思想观念,抛弃传统的“师道尊严”,抛弃“主导、主体论”,充分认识到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追求和谐,“和为贵”。有了观念的转变,才可能有行动上的转变。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和汲取传统文化知识和精神,学习广泛的认同、尊重与宽容为核心的“仁”;学习平等、互重,确认他人的人格与自我人格同等地位,他人的利益权力与自我利益等同,他人的发展权与自我的发展等同为人本的“义”;学习在和谐稳定的基础上提倡有序的竞争,引导成功者把自己的事业看作是整个群体的成就,把胜利的喜悦拿来与他人分享,回报社会,以求同乐的“礼”。中职德育教师,在儒家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运用文化思想理念来处理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与德育课的性质相一致的,也是社会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

篇10

摘 要 在教育体制改革下,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成为首要任务,因此业余运行训练逐渐被各个学校所关注。但是依然有一些人对业余运动训练认识错误,文化课程学习与德育教育双双落后。本文对业余运动训练实况进行分析,根据自身多年业余运动训练教学的经验,探究出文化课程以及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结合实况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 德育教育 文化课程学习 业余运动训练

一直以来,学校中的体育运动都属于我国体育事业基础,直接关系着体育事业发展。但是从各个学校开展业余运动训练的实况来看,文化学习和训练上不协调影响着学生未来发展,更影响到了体育训练的社会声誉。因此,探究其文化课程与德育教育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一、学习文化课程与德育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从业余运动训练实况来看,其文化课程的学习与德育教育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成才问题。在各个中小学选拔业余运动训练,基本上都是教练本人观察或者有关人士推荐而挖掘有潜力学生,之后采取行政手段把这些学生招收到体校训练。而训练一段时间之后,运动水准符合要求之后就进入高层次体校训练。从相关统计可知,从县区体校能够到市级训练者仅仅占据14%,而从市级到市级运动会或者省级仅仅占据了9%。只有获取到市级运动队或者省青年队才能够成材,向高校或更高一级的运动队输送,因此总来看从选拔到成材学生仅仅占据不到20%比例。

(二)社会价值体现。从学生成材问题可知,所选拔学生一旦不能够到更高层次进行训练,他就要参与到正常文化课学习、考试。这些运动员往往没有办法跟上正常的学习节奏,和其他学生会有很大的学习差距。因此运动员身心压力就大。能够到更高层次训练学生结束运动生涯之后仍然要面向社会,但是文化知识比较薄弱依旧严重影响其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范畴。

(三)影响到我国的体育事业。因运动员自身素质以及其他各种原因,做出一些影响我国形象事情,比如一些国家级运动员在世界性的场合做出有损我国形象事情。还有一些新闻报道中国队运动员用侮辱笑脸迎接外国运动员,因他不懂对方语言。从实践可知,只有接受了充分的教育,运动员才能够深刻体验到做人真谛,才能够深刻理解到教练训练的意图。这样才能够科学化进行训练,才能够发挥出运动员潜能,创造最好成绩。但是从现状来看我国许多运行项目的训练水准差,运动员素质低,主要问题就是运动员所接收教育程度不够,根本不能够实现科学化训练。出现这种现象根源就在于教师与教练培养时,其指导思想发生了两个错误,从意识上把学生社会角色颠倒了,同时实际操作中把学生和整个学生集体练习分裂开了。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

运动队实施院校化属于系统体系,也是业余运动训练的基础。某附属中学和其他学校联合培养了高水准的篮球运动员,形成一种业务运动训练培养模式,取得较好效果。

(一)形成从小学到高校连贯升学政策。要加入到业余运动训练之中的学生,必须要在运动成绩与文化成绩都能够达到标准要求,只有在该标准基础上才能够作为特长生招收到高校就读。这样有效解决学生与家长后顾之忧,提升学生社会价值感,自觉增强文化课程学习以及提升德育水平。就能够让运动成绩较好学生有机会继续发展,而且也能够确保学生的运动质量。采取行政手段从本区形成中小学与高校有机联合,这是形成体制实现的基本条件。并且在该基础上,把相关学校教练组建成教练组,制定训练要求与训练计划、学习计划,并且明确每个人责任。而且有关人员及部门要明确学生德育水平及文化成绩应该达到规定标准。

(二)公平公正的培养政策。对于业余运动训练的培养中存在两个问题,教练与教师把该群体独立起来,降低了这些学生的文化课、日常行为及德育等各个要求,虽然属于体制问题但是也具有人为因素。对于业余运动训练的学生而言,必须要先成为一个合格学生,才能够属于合格运动员。这类学生确有独特一面,例如跑的快,力气大等,但是无论怎样这些运动员本质上还是学生,其行为是不能够超出学生规范。因此文化知识上一定要达到合格要求。

1.学习制度。其一,采取混班制度,把参与到业余运动训练学生分配到各个年级各个班级中,这样就能够实现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融合。其二,制定对所缺课进行统一补课制度;因为运动员在比赛前和比赛中都会耽误一些课程,这些课程应该由学校统一进行补课,让学生学到相应的文化知识。其三,加强成绩合格体制;参与到业余运动训练学生至少都要占3/4主课成绩不落后,要赶上班级平均成绩。其四,因特殊原因占据了上课时间,就应该学校统一安排利用教学时间集中训练,参与到比赛中去,但是一定要在学校计划中统一实施。2.业余运行训练制度。其一,训练的时间要形成制度,其二,训练的内容要制定化,其三,训练的要求要制度化。3.统一思想品德要求。参与到业余运动训练学生的思想品德评定中,必须要和其他的学生一样执行同样标准。一旦评定不合格者就要离开训练队。只有达到了合格而且其文化知识也符合规定要求,才能够重新回到训练队伍,这样将文化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时刻要求在训的学生,进而体现出了德育教育和文化课学习的有机结合,所以必须要一视同仁来增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三、结束语。总而言之,要加强业余运动训练学生素质教育,必须要从其文化课程以及德育教育现状中分析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而结合该校实况采取合理的改进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运行人员具备良好文化素质,进而实现自身运动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l] 宋继新.论竞技的物化与升华[J].体育科学.2009(3).

[2] 李建英.学生家长反对子女参加校队训练的研究[J].体育科学.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