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团队绩效考核范文

时间:2023-06-21 09:44: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研团队绩效考核,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研团队绩效考核

篇1

关键词:高校;科研团队;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300610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建设创新型社会,越来越重视国家科研能力的提升,而作为主要创新平台和科研基地的高等院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国家的创新水平、甚至是综合实力。而一个高校的科研水平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则要受到高校科研团队的影响,因此不少高校纷纷组建了自己的科研团队,很多优秀的科研团队更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果,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来贡献。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科研团队的绩效还不令人满意,如何充分发挥团队所有成员的作用,促进高校科研团队的快速发展已逐渐成为科研团队建设的重中之重。

1高校科研团队的定义

“团队”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质量管理小组”管理风行后才逐步建立起来的,而关于“团队”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乔恩•R•卡曾巴赫把团队定义为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斯蒂芬•罗宾斯认为,团队是指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

高校科研团队也是就是一种进行科学研究的团队,它是指在高等学校中由有着共同的愿景、技能互补、围绕着共同的科研目标和任务并且拥有团队精神的相互协作的科研人员组成的从事科学研究的群体。一般来说,科研团队的组建是学校为了培育和发展科学研究领域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吸引人才、凝聚人才,以培养高校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培养科研工作的核心竞争能力为最终目的的。

2高校科研团队的特点

2.1以重点实验室为依托

一般来说,高校科研团队都是以重点实验室或者研究中心为依托的,例如湖南大学的汽车整车技术研究团队就是以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的。

2.2研究方向多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由于受到自身科研基础和科研条件的限制,我国高校的科研团队主要集中在生物、化学、物理等基础和应用基础领域。

2.3高校科研团队成员之间比较熟悉

我国高校的科研团队一般是由本校内的科研人员组成的,他们或者本来就属于同―个领域并且已经使用共同的研究方法,或者彼此之间早已比较熟悉,因而能使高校科研团队尽快地对科研目标或共同方法等达成共识,使科研团队缩短成员之间的磨合期,从而能迅速地出成果、创佳绩。

2.4高校科研团队以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

一般来说高校科研团队都是以国内优秀的中青年科学家为带头人或者骨干,并且有3-5名核心成员,他们有着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使得科研团队成员间能够优势互补,更好地完成科研任务。

3高校科研团队绩效管理

一个好的绩效管理体系对于提升高校科研团队的绩效水平和科研能力至关重要,也是团队健康良好运行必不可少的部分。建立高校科研团队的绩效管理体系,其目的是通过对科研团队进行绩效指导、考核、奖励和发展等一系列的活动来提高团队的绩效管理水平,从而提高高校科研团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包括:设定绩效目标、制定绩效计划、记录团队成员的绩效表现、绩效考评、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及合理运用等内容,可以简单地表述为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四个部分。

3.1绩效计划

绩效计划就是设定科研团队的目标和工作计划,通过目标设计来界定科研绩效,对于高校科研团队来说的话绩效计划的设计可以是一个全员参与和讨论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将每一个科研人员的个人目标和科研团队的总体目标结合起来。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明确科研团队的总体目标,并把科研团队的目标进行分解,分解到每一个团队成员的实际工作和研究中,并由全体科研团队成员进行相互的敦促。

3.2绩效计划的实施

高校科研团队在制定绩效计划以后,接下来最重要的是要对绩效计划进行实施,科研团队的绩效计划其实质就是科研计划,如何制定和实施科研计划这是对高校科研团队进行绩效管理的基础,高校科研团队可以根据团队的实际情况,承担的各类资助项目等进行设计,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科研计划也应该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应该随着科研工作的开展要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变更,以使绩效计划能够趋于完善。

3.3绩效考核

(1)明确考核主体和客体。在这里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在对高校科研团队进行考核时,仅仅是对团队中的单个成员进行考核而忽视了团队总体层面的考核,或者仅仅重视团队的绩效而忽视团队成员中成员间的差别。因此高校科研团队在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科研团队的整体绩效,又要考虑作为个体的团队成员的绩效。

(2)明确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考核的依据。要明确科研团队绩效考核的依据最重要的就是要制定科研团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指标体系要力求全面、量化、操作性强。笔者在阅读相关文献和实际工作高校科技工作中发现,要对高校科研团队的绩效进行考核,其中有五大重要指标必须进行考核,它们分别是:队伍建设、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制度建设和平台建设五个方面。高校科研团队可以从这五个方面来设计相应的考核指标来对科研团队和个人进行绩效考核。

(4)确定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考核时间。一般来说,对于高校科研团队进行考核应该以科研团队的科研项目周期为基础,根据科研团队的科研项目周期来确定考核时间,也就是每完成一个科研阶段进行一次考核。当然在这其中,也可以进行月度或者季度考核,记录科研团队和团队成员进行考核的所有信息,在过程中进行全程的监控与考核,从而提高科研效率。

3.4绩效反馈

绩效考核完成以后并不代表绩效管理的终结,它还必须对团队成员绩效情况、考核结果反馈改科研团队成员,使得被考核者认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加强与改进的地方,并重新制定自己的发展与科研规划,从而提高团队成员的科研效率。

一般来说绩效反馈有助于被考核者提高工作技能和改进工作绩效,也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制定绩效改进计划。完成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以后,绩效管理工作也还需要继续,因为这个时候绩效管理并没有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运用,考核好的成员与考核不好的成员如果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话,那么整个绩效考核都是失败的,因此这个时候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工作是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合理应用。

一方面要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制定合理的奖惩方案,使得绩效考核的结果能够得到强化的作用,奖励考核成绩好的团队成员,处罚考核成绩差的成员;另一方面要根据考核的结果重新制定科研团队成员的发展计划和科研计划,甚至可以重新考虑科研团队成员的人选。

总之,高校科研团队对于提升高校的科研能力和综合实力意义重大,但是高校科研团队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我们在高校科研团队进行绩效管理时不能全盘的运用与企业中对工作团队进行绩效管理的办法,在对高校科研团队进行绩效管理时应该更加注重团队所有成员的参与,注重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科研团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尚水利.团队精神[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

[2]尼基•海斯.成功的团队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陈春花,杨映珊.基于团队运作模式的科研管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4).

篇2

关键词:绩效 考核 管理 科研单位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2(b)-0221-02

科研单位是我国创新能力的载体和基本保证,各大科研单位的创新能力将推动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在科研单位中,必须强化绩效考核管理,找到绩效考核的科学方法,全面提高科研单位的创新能力。

1 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

1.1 绩效考核的基本含义

绩效考核的含义是单位根据预定的战略目标,利用特殊的标准与制度,对员工的工作过程与工作成果实行科学评估,从而对员工产生积极影响和正面引导。绩效考核属于单位绩效管理的其中一个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1.2 绩效管理的基本含义

绩效管理属于上级与员工双向交流的过程,也是双方为了达成一定目标而产生共识的过程。对于科研单位的绩效管理工作而言,管理者不能单打独斗,而是要联合员工,与单位员工一同努力,一同进步。

1.3 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的关系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其中一部分,也是尤为关键的一部分。绩效考核就是采取一定的办法与一定的标准,对员工的思想、素质、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业绩等实行全面、综合的评估,是各大单位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2 创新能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2.1 创新能力的概念

创新能力的概念阐述为以下3个方面:第一,在科研单位中,创新能力就是指创新团队在研究创造的过程中体现出状态以及最后得出的成果。第二,科研单位的创新能力包含了战略目标、学术专家、研究成果、科研人才、成熟的平台、丰富的信息渠道等方面,因此,创新能力是科研单位实现有效管理和健康发展的关键点。第三,科研单位创新能力就是整个科研团队针对研究工作展开高效运作的过程,且创新能力应当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需放在指定的系统下采取适当的研究分析方法,找出其运作的核心,从而提高团队创新能力。

2.2 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科研单位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主要包含了三方面:第一,有的专家利用提出假设方法,指出了影响创新能力的首要因素,然后经由问卷数据统计和处理等方法,对假设展开检验,最后证出假设结论成立。第二,还有的专家针对某一特定层面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认为科研单位的构成特点会影响其团队创新能力。第三,有的国内外专家针对科研单位创新能力展开了研究,认为单位内部的创新氛围会影响到团队的创新能力。

3 改善绩效考核管理,提高科研单位创新能力的策略

3.1 制定岗位说明书

首先,管理人员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员工岗位和员工职能,在单位内部划分出“管理层、决策层与操作层”,让单位内部员工按照统一标准找到自己的岗位职责与工作任务。其次,管理人员要在岗位说明书上写清员工应当按照何种方法进行创新,并拟定有关创新能力的绩效考核制度,使员工知道应怎样创新,如何利用创新能力达到绩效考核标准。最后,岗位说明书还需要体现出科研单位最近的发展策略与发展方向,要综合考虑单位内部的员工实际情况,其内容要包含单位名称、岗位等级、岗位条件、岗位职责等。

3.2 因岗而异,采取相应的绩效考核方法

管理人员应针对不同的岗位找到相应的考核方法,着重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首先,科研人员可以将年度考核及岗位考核工作结合起来,让团队考核与个人考核直接挂钩。其次,管理者可以采用绩效指标法或360度考核法,对员工的创新能力进行考核。关键绩效指标法是指在团队创新过程中,80%的工作产生于20%的核心活动。而360度考核法是指将上级、下级、同事等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然后用作于绩效评估。

3.3 规范并完善绩效考核程序

首先,依据科研单位的绩效目标与工作企划,设计出科学实用、便于操作的绩效考核标准,让员工充分了解自己所在岗位的职责、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工作要由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不可将绩效考核视为临时任务。管理者要严格依照考核标准,实行公平、公开、公正的绩效考核,着重对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进行检查。

3.4 合理转化并利用绩效考核成果

管理人员要将绩效考核导入内部竞争机制,并将创新考核的结果作为员工晋升的主要依据,从而把员工的注意力吸引到创新研究工作上。其次,管理人员要充分了解考核结果,从中找出急需接受培训的科室、工种、岗位与人员,并对其进行创新能力的专业培训,提高其创新绩效。最后,管理人员还要巩固绩效考核的地位,将对员工创新能力的绩效考核作为薪资提升、奖金发放、职位晋升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从而最大化地发挥绩效考核管理的作用,提高员工创新能力。

4 结语

通过上文研究,科研单位要想有效提高创新能力。应该制定明确的岗位说明书,采取因岗而异的绩效考核方法,规范并完善绩效考核程序,合理转化并利用绩效考核成果,提高整个科研团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全面发挥绩效考核管理在科研单位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科研事业单位 绩效工资 激励机制

建立科研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工资激励机制,是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方面的重要内容,对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充分调动广大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创新精神,造就优秀科研人才脱颖而出,增强科研事业单位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一、绩效工资的内涵

要建立绩效工资激励机制,对于绩效工资的内涵必须明白。绩效工资,往往又被称为奖励工资、绩效加薪或者与评估相挂钩的工资,是根据员工被聘上岗工作岗位为主,根据工作岗位的技术含量、劳动强度、责任大小和环境优劣来确定岗级,以单位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劳动力的价位来确定工资的总量,依据员工的劳动成果来支付其劳动报酬,这里的劳动成果包括获得成果的过程资源和过程记录以及近远期的效益、效果,充分体现了劳动、人事制度和工资制度紧密的结合。由此可知道,绩效工资同时是要注重业绩的质量和数量的,二者不可顾此而失彼。

二、明确绩效工资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

科研事业单位可以根据按岗定酬与按业绩定酬相结合,以岗位为主要内容的多种形式的内部分配办法。根据不同工作量、承担责任及风险、工作复杂程度等情况确定岗位所占绩效工资额度的比例,合理拉开分配档次。

(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要打破平均主义,使职工的收入与本人的实际岗位、实际业绩、实际效益紧密联系。要妥善处理单位内部各类人员之间的绩效工资分配关系,既要拉开差距,同时又要避免差距过大。

(三)坚持绩效考核,动态管理的原则

将绩效工资与效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挂钩,结合岗位特点,确定不同岗位的绩效工资考核发放办法;依据岗位职责和岗位业绩完成情况,实施定期考核制度;按照内部分配方案兑现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实现岗位绩效工资的动态管理,真正实现岗变薪变,绩优薪高。

(四)坚持全员参与,共同监督的原则

分配制度改革应该是一个能够让绝大多数人受益的利益再分配过程,同时应该是一个公开的过程,参与的过程。所以,岗位绩效工资制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应该有单位党委、工会、各部门领导、群众代表,甚至包括外部专家或咨询机构的共同参与,并定期进行阶段性公示。这样,才能让大家了解改革的目的和推行岗位绩效工资的意义。

三、建立合理的科研绩效工资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合理的科研绩效工资考核评价体系,是建立绩效工资激励机制、激励科研工作人员积极进取尤为关键的一个方面。工作的业绩评价,是对科研工作人员的工作价值(现实的或潜在的)做出评判的活动,是管理职能非常关键的要素之一。对于工作人员业绩的评价可作奖惩的依据,使员工按劳取得薪酬,从而改变以往平均主义造成的弊端,利于形成一种积极进取、竞争向上的良好风气,也利于科研工作人员权益的维护和科研目标顺利实现。科研方面的工作有着业绩不易于量化,甚至允许失败等特点,很多科研工作人员尽管最终没有取得成果,但其工作终究离之后的成功靠近一步、积累了经验,所以就不能够想当然地认为没有业绩。因此在科研事业单位中,科研的业绩会呈现有多种形式,这些各种形式的权重对于科研工作人员所做业绩的最终评判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不过确定有一定的难度,假如只注重最终的成果,就容易形成许多学术造假,助长许多急功近利人的心理;而如果只注重基础性和日常科研工作经验的积累,又不利于取得重大的突破,对科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帮助不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简单举一个例,看看某知名科研机构是怎样做的:该科研机构为了兼顾二者,实行了“综合考虑和全面权衡影响各科研人员业绩的因素”的方法,即从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等影响科研人员绩效的因素当中抽象出一部分,比如工作态度、工作业绩以及工作能力等,通过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的方式,客观全面地分析里面每一方面对工作人员实现科研业绩的重要作用,并赋予相应的权重,从而构建出该机构的绩效考核体系,以此来综合地评判该科研机构人员的绩效,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成效。

四、详细地划分绩效工资考核指标,确定绩效工资考核指标标准

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在著名的公平理论中说到:“当一个人作出成绩并取得报酬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十分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针对普遍的工作人员具有的这种横向比较的观念,我们在绩效工资考核中必须严格划分所要参与考核的各项指标,从而建立一套标准化程度高、可操作性强又科学合理的绩效工资考核指标系统,以此激励科研人员。如岗位标准考核指标:将每个工作岗位的工作量化为一系列指标,例如完成时间、质量和效率等等,由各部门的负责人对各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在岗位的标准考核当中,要将考核的指标细化,从而使单位内所有工作岗位的具体内容得到全方位的描述。针对这一方面,某科研机构是这样做的:首先制定一系列绩效考核指标,根据这些指标,各部门的负责人在每季度把本部门工作员工分为四个级次,除最后一级是一票否决可不产生以外,其余等级也均按照一定的比例产生。考核的级次同本部门的部门级次相一致,而部门的负责人不参与这个标准考核。在这一过程当中,科研工作人员的履职能力、争创意识以及综合素质都大大得到加强。实践证明,该科研机构的绩效考核指标真正起到了鞭策后进、鼓励先进的作用,使工作形成了先进不怠、后进力追的新局面。

五、把个人绩效考核与团体绩效考核相结合

一些科研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往往是以员工个人在过去一年或者一学期当中所完成的任务或者取得的科研成果为考核的依据。这样的业绩考核在有些方面是完全可行的,比如教师的教学任务。但是当今社会有一些比较重大的科技项目具有很难想象的跨学科性与复杂性,仅靠着一个人的能力及努力是很难完成的,需要依靠专业的学术团队来共同完成项目。团队在提高科研的核心竞争力作用方面任何个人都是无法比拟的,因此,把个人绩效考核与团体绩效考核相结合、建立适应科研团队发展的绩效工资考核体系来激励员工尤为重要。由于重大的科技项目在一两年内很难完成,科研团队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中青年科研人员,因此科研机构应给予创新团队政策上的支持,以团队考核的结果作为团队绩效分配的依据,而团队成员的绩效报酬分配可以由团队的内部经二次考核进行分配。这样,一方面可以鼓励中青年科研人员积极加入学术团队建设,使得他们的科研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鼓励了学术团队努力进取,以争取在学术水平上获得重大突破。

总之,建立绩效工资激励机制,有利于激活工资分配机制,转变分配观念,优化人员及岗位之间的协作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各科研事业单位在建立和落实绩效工资激励机制的过程中,要联系自身实际,积极探索,以创造出更适合自己的绩效工资激励机制,促进科研成果的突破。

参考文献:

[1]李志河,王云,梁永平.我国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绩效考评现状及体系构建探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赵普光,张洪慧.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与激励中的不确定性、机会主义行为及其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10

篇4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8-0120-02

1 引言

在我国,绩效考核的思想起源比较早,国内学者谢中才、周国成以“品行,能力,工作业绩”为一级指标设计了用于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的考核指标体系,对每一个考核对象都可以计算出一个考核分数,但是他们认为:“如果绝对以考核分数作为考核干部的依据,那未免太简单化了,只有参照单项和综合的量化考核结果,才能得到相对较为客观公正的结果。”[1]

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经过不断的实践、调查、研究,已渐渐形成一套适合自己国情与文化的、完备的考核评价体系。如美国高校的绩效考评主要侧重点在个人能力与短期业绩的考核,属于比较典型的能力型考评;德国的绩效考评主要着重于专业技术的考评;日本高校的考核侧重于团队合作,看重长期效益。

我国高校教研室自20世纪50年代初设立至今,经过不断的制度规范和职能完善,从开始的教学研究和组织,逐步形成现在的教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机构。“教研室始终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直接面对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科研活动,进行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专业建设和师资培养等工作。”[2]要使得教研室工作能真正出成效,必须调动教研室每一位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与之相对应的绩效考核机制。只有每个人教学、科研水平提高了,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才能有所提高。

2 教研室绩效考核的重要性

“教研室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只有通过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才能明确教研室及教研主任的功能、任务、职责和建设目标,对于推动教学建设、管理及教研室运行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调动教师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进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保证学校的办学质量。

有利于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建立制度完善的教研室组织机构,明确教研室主任的职责,建设良好的师德师风。教研室制订详细的师资培养计划并加以落实,以此来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科研能力。选拔热爱教育事业、专业功底扎实、教育管理经验丰富、协调能力强的教师担任教研室主任,全面负责教研室的各项工作,提高教研室的整体工作水平。教研室建设的方向明确了,教研室主任及每位成员的职责清楚了,这将更加有利于教学团队的建设,在提高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同时,指导和激励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有利于做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总结交流工作得失,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开展教学检查活动,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学行为。教研室主任及时掌握教师的教学过程,根据教研室工作计划,认真开展常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督促每位教师及时收集各种教学文件,做好实践教学、教学辅助环节、课程考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个人业务档案整理等各方面工作,使日常教学管理工作能够出成效。

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 一般来说,教研室的划分是以教师所从事的专业方向进行划分的,这就使得相同或相近专业的教师能够经常在一起探讨一些问题,有利于形成专业教学团队,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事实证明,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首先,科研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做过科研和没做过科研的教师,对同一个问题看法是绝对不一样的,上课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其次,它是教师保持旺盛的职业生命力的有效途径[4]。要使教师始终不渝地热爱这份职业,不要把工作变成每天单调的上课,就必须不断地有所创新,使教师辛勤的工作能够得到认可,而科学研究的成果恰恰就能做到这一点。再者,科研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作为学校的各级管理人员,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才能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

上述这些工作的完成,都必须以教研室为基本单位,实施起来才能有效果。将这些内容全部纳入各教研室的绩效考核细则,在教研室主任的带领下,各教研室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认真完成绩效考核的各指标内容。只要绩效考核的这些工作内容完成了,全系乃至整个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一定能够做好。

3 教研室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基本内容

根据教研室实际的工作内容,构建适合教研室实际工作需要的考核办法及绩效考核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广泛征求教研室意见,对指标体系的内容进行细化,初步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在实际的考核过程中,由实践主体进行信息反馈,针对反映出的问题,优化调整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内容[5];在后续的工作过程中,及时监控指标体系的运行状态,对考核指标体系产生的效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按照具体工作内容,教研室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可以分为一级指标五个,包括组织与师资队伍建设、日常管理、教学工作管理、教研科研、特色与亮点;二级指标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制定,主要包括组织建设、教研活动、教学文件、课程考试、教学改革、教科研计划与项目、社会服务等。各考核指标下面又细化为若干考核要素,并建立具体的考核评价标准。

教研室绩效考核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需要全员参与,这就需要建立配套的教研室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包括考核原则、考核办法、考核步骤、考核等级及奖励办法,以此保证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调动教师参与考核的积极性[6]。

篇5

B公司有员工400多人,推行绩效考核已经有15年,但普通员工怨声载道,因为被宰的都是“中基层”,高层却“逍遥法外”没事偷着乐。

C公司有600人,推行绩效考核也有10个年头了。由于各部门KPI制定不合理,导致生产和质量管理两个部门因为出货的时间和质量问题经常互相扯皮。

D公司CEO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推行绩效考核后比实行考核前更加缺失团队精神?

在笔者的管理咨询过程中,经常遇到类似的对国企绩效考核的困惑。某公司王老板曾向笔者这样形容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就像是无根的浮萍随波逐流,不但未能给企业带来相应的“绩效”,反而会激发公司的内部矛盾……

诚然,不成功的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就是如此。殊不知,很多企业推行的绩效考核就像那令人向往的“海景房”,看起来“面向大海,春暖花开”,但真正住进去,时间久了就会让人患上“风湿病”。那么,面对扭曲的绩效考核,到底怎样才能使员工满意、老总叫好、企业受益呢?笔者认为,绩效考核要做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与人力资源挂钩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涉及考核体系、考核指标、考核标准的设计,考核工作的组织,考核过程的沟通,以及考核结果的评估与绩效奖惩等。然而在很多企业绩效考核工作由企管部或直属部门“包揽”,人力资源部下面的劳资科最终只关心与“薪资挂钩”的分数。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这些“包揽”部门只是负责从被考核部门主管那里收集“分数”,然后对照处罚标准进行“打分处罚”,对绩效标准制定的“岗位分析”等从不关注,对绩效考核过程中的“沟通过程”、“反馈过程”、“激励过程”等具体细致的重要工作从不过问。在绩效考核的整个过程中,人力资源部仅仅扮演了一个“陪衬”的角色。这种抛开“人力资源问题”的绩效考核不仅不能去深层次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制定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而且容易造成“非人力问题”,还不如不考,考了又能企业带来什么好处呢?

杜绝平均主义

由于很多企业组织机构实行扁平化,所以一般各个部门除了经理外最多有3~5个下属,个别科室只能是一个领导一个兵。按中国人的习惯,往往上司家里有事下属也会跟着“行礼忙事”,久而久之就让上级在对下属的考核上不能“拉下脸”来去开展工作。尽管每个下属表现差异,但碍于情面,为了不得罪某一下属,便实行“绩效高分”。众所周知,绩效考核的一个目的就是把员工履行岗位职责的好坏通过指标客观、量化、直观地表达出来,并根据员工贡献的大小给予事先约定好的激励。激励的本质是让做得好的人得到很多,让做得不好的人得不到或得不到很多。但一旦企业在绩效体系设计上存在平均主义现象,再加上管理者执行中对一些定量指标打分有老好人思想,最终结果是平均主义害了集体主义,个人利益大于集体利益,团队意识弱于个人意识。

从结果到过程

绩效考核本质上是一种过程管理,而不是仅仅对结果的考核,企业只有将中长期的目标分解成年度、季度、月度指标,不断督促员工实现、完成的过程,绩效考核最终才能帮助企业达成管理目标。绩效考核的是结果,重心是评价;绩效管理的是过程,是一个管理闭环,由绩效计划、过程管理、绩效考核、结果应用、绩效改进五个部分组成,只有将每个环节有效结合起来,才能确保绩效的实现。如果企业绩效考核只关注结果,忽略绩效实现的过程、绩效沟通、绩效辅导、绩效过程监控,那么,绩效考核就是以偏概全、一叶障目,最终就像那诱人的“海景房”中看不中用,说不准还能让企业患上“管理近视症”和“管理后遗症”。这是因为绩效的实现是通过有效的过程来保障的,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中的一个环节,有效的绩效计划、绩效沟通、绩效辅导、绩效监督才是推动绩效提升的关键所在。

重视长期利益

某化工企业推行绩效考核制度已经有四个年头,销售人员的工资结构是“基本底薪+销售提成+年终奖”。业务员小王为了得到高工资,在和苏北的经销商王老板签订合同时,牺牲公司的长期利益把产品返利点数提高2倍,最终骗取了王老板的信任顺利成交。这是多数企业绩效考核过程中,员工为了短期利益而牺牲公司长远利益的普遍现象。企业绩效管理的一个通病就是只重短期不重长期,造成绩效近视。绩效近视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不重视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片面关注企业内的业绩状况,对于外部利益相关者考虑得很少,甚至没有考虑,将来对企业的管理就会铸成大错。因为,决定企业战略发展的因素不仅来自企业内部,还包括外部利益相关者。绩效管理不仅要重视企业内部绩效的实现,而且要重视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保持良好关系。企业在绩效体系设计中要把员工的长远利益和公司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使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不是单纯地进行利益分配,而是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通过考核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找到差距进行提升,最后达到双赢。

区分考核频率

绩效分为两种:一是组织绩效,宜采取月、年结合或者季、年结合进行;二是员工绩效,应采取定性、定量结合,定量为季度考核,定性为年度评价。另外,针对月度考核与季度考核所用的指标不同,考核的侧重点不同,可以把月度考核重点与公司绩效挂钩,把季度考核与个人绩效和个人的工作基本职责素质等挂钩。若绩效考核频率过高,部门主管就不能及时发现考核对象的问题并进行绩效面谈及培训辅导;若企业绩效考核频率过低,就会造成被考核员工的工作无法和设定的、量化的、定性的目标相比对。由此可见,无论是绩效考核的频率过高还是过低,考核都将没有意义。缘于此,笔者建议对公司业务人员的考核频率应该高一些,即进行月度或季度考核;对企业的支持人员的考核频率应该低一些,即采用季度或半年一考核。

重视创造企业整体价值

拯救了IBM的原IBM CEO郭士纳为IBM带来业绩考核的新办法,打破了IBM的大锅饭,让大象也能跳舞。但他曾经说过,由于企业考核什么员工就注意什么,如果部门不考核,即使员工看到许多对公司或集体有利的事,员工也会视而不思、思而不动、动而无劲,因为发生的事情与个人考核业绩无关。另外,由于公司的业绩考核强调的是对各部门进行单独考核,因此,各部门都倾向于为了完成各自的业绩目标而争夺资源,忽略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人为割裂了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忽视了对企业整体价值链的衡量。毋庸讳言,这种情况也无助于激励企业整体的价值创造。

管理就是沟通,管理就是激励。激励个人主义,是目前大多数企业绩效考核的一个“通病”。在现代企业中,如果分工的细化,很多工作需要团队的合作而不仅仅是个人的努力。团队合作不仅是企业追求的团队精神及企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且是企业创造价值、真正实现绩效考核目标的重要方式。但是目前很多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多数是强调个人绩效的,而不是团队合作的。如果绩效考核让很多员工看到了追逐个人业绩的“实惠”大于团队业绩,整个团队就会变得更加松散。试想,一个没有团队意识的群体又怎能完成最终的组织目标呢?这也是绩效考核反而让很多企业更加缺乏团队精神的根本原因之一。

增加员工原动力

另一个问题是只看绩效,不论行为。若绩效考核只是为了发工资发奖金,不注重员工创造性、积极性的发挥,企业只强调“绩效”方面的工作,不强调“绩效”外的员工个人及职业发展,不把重心放在绩效改进和绩效面谈分析上,就不能增加员工的原动力。显然,这样的绩效考核会束缚员工的“手脚”、影响员工正常绩效水平的发挥。因此,企业要根据绩效结果,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改进,如做工作岗位分析调整、员工能力培训、员工心理辅导,重点是为绩效表现低的员工找原因、找差距,鼓励其对企业价值的创造。

不能重基层、弱中层、缺高层

笔者曾在一家国有企业的企管部发现一张年终公司各部门员工出门次数统计报表,从首页翻到最后一页,但怎么也找不到高层(各系统分管副总)的出门情况,甚至负责考核的企管部门经理年出门次数也是一个“估计的数字”。大家分明看到那些中高层不在岗或乘车外出,为何又不算出门呢?有人做过调查研究,发现企业里真正“不守规矩”的,不是基层一线的员工,而是那些拥有企业“特权”或老板“特批”的中高层管理者,或者是依仗有某种“独门绝技”的科研技术人员,以及一些公司的“有功之臣”或者元老。如果绩效考核只是面向基层,被当作约束、惩罚“庶民”的制度,那么这种绩效考核本身的存在就不合理,或者说缺乏“法理”上的正当性,自然就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组织绩效目标也不能做到上下一致,最终使中高层、科研或技术人员、元老及“有功之臣”的工作绩效处于失控状态,企业也难以实现既定管理目标。

发挥绩效考核正能量

W公司福利制度之一是年终奖。为了给年终奖的发放提供合理依据,人力资源部制定了第四季度绩效考核表,要求生产部各班长对所辖班组员工进行年终考核,有一项对员工的操作技能的评价分为四档:A(熟练)、B(一般)、C(不熟练)、D(较差)。快到年末了,班长考评完没有把考核结果向大家公布。这天班组里的小周家里有事要找班长请假。班长不在,他无意间看到办公桌上一张自己的考核表。小周发现班长对自己操作技能的评价是较差。看到这种考评结果他感到愤愤不平。他想,自己进公司工作已十年零二个月了,从对机台操作的一知半解到操作自如,最终得到的是班长对自已的这种评价。在深深地体会到考评结果的不公平的同时,他也开始自我反省:工作中虽然都能按照班长要求完成工作任务,但是自己性格太直,不注重讨好班长。

从案例中可得知该主管在考核中没有对下属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用这种心态来对待考评,带来了严重的不可预估的负面影响。另外,作为班长应该反思:员工进公司十年多了,仍然操作技能差的话,身为直接主管是否应该检讨自己是不是尽到了主管的培训辅导责任?由此可见,考核不仅要公平、公正和公开,而且要起到一定正激励作用,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不能主管说了算

篇6

近年来,华北电力大学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时期。面临新形势,学校必须立足于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修订现行评价与分配体系,推进教师绩效考核,提高办学效益。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学校主要领导亲自谋划,学校全体领导认真参与,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两校区紧密配合,认真学习领会上级文件精神,广泛调研兄弟院校做法,多次召开座谈会、咨询会,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反复测算,数易其稿,力争使方案既符合改革的方向,又符合学校实际;既符合学术发展规律,又符合教师工作特点;既有先进性、创新性,又有继承性、可操作性。2012年7月,学校颁布并启动了《华北电力大学教师绩效考核及校内津贴调整方案》,新的改革措施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一、明确一个导向,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

学校以建设高水平大学、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为导向,建立起学校、院系和教师个人三个层面的岗位目标责任框架,引导教师的行为趋向学校的整体目标,同时创造一个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和环境氛围,打造一批能够站在学科前沿、引领学科发展、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学术领军人物;培育一批思想活跃、业务精湛、富有创新精神和良好发展潜力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努力建立一支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相适应的教学、科研并重的师资队伍,以实现学校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此次改革,学校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了激励机制和突出绩效方面,其目的就是使绩优者受到激励,绩平者或绩差者发现自身工作与目标要求之间的差距,从而懂得如何改进自己的工作,明确提高绩效的方向。同时,通过考核,准确衡量教师工作的“质”和“量”,为校内津贴的发放提供基础和依据。对于学校重点关注的方面,无论是基础教学、科学研究还是平台建设,都纳入绩效,强调体制内现有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发挥,并给予切切实实的认可和激励,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教师绩效同时还作为教师高级岗位设置、职务晋升、岗位评聘、博导遴选、研究生指标分配、个人及单位奖励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二、构建两级管理体系,着力推进院系责、权、利的有机统一

二级管理是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推进教师分类考核、充分发挥院系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必然要求。此次改革考虑到学科、院系之间发展基础和承担任务的不同,考核标准不搞一刀切。目的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尽其才,各尽所能,积极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围绕学校总体要求和院系发展目标,根据自身特长、特点和潜能,合理定位,明确努力方向,实现学校事业发展与教师个人事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学校对院系进行宏观管理,制定宏观政策,提供财力和政策支持;院系负责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并报学校批复后予以落实。同时,学校加大对院系的考核,考核结果与职务任免、奖励等挂钩,院系在考核上基本实现了责、权、利的有机统一。

三、量化三项指标,重点建立科学完整的考核评价与分配体系

此次改革,学校创造性地提出了“2+1”量表,即教学、科研两个工作量表和一个反映对学校发展贡献率的绩效考核表。既有教学工作量的要求,又增加了一个反映科研工作量的科研考核、增设了一个具有导向性的绩效考核与奖励。

以量表为基础,教师实行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教师年度考核实行量化积分制,考核积分为教学工作量积分与科研工作量积分之和,并对绩效成果进行统计;聘期重点考核聘期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强调绩效成果;经学校批准的重大项目研究团队成员实行团队考核,其年度考核结果由团队负责人确定;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全时研究人员、实验研究人员年度考核结果由院系商平台确定。

与之相对应,教师校内津贴由基础岗位津贴、教学工作量津贴、科研工作量津贴和绩效津贴四部分组成。为体现岗位职责履行情况,教师达到所聘任岗位考核基本分值,即为合格,享受基础岗位津贴,并正常晋升薪级工资;为强调多劳多得,设立教学工作量津贴和科研工作量津贴;为强调优劳优酬,设立绩效津贴,突出重大成果的激励,进行绩效奖励。

新的考核评价与分配体系符合学校教师的工作特点,广大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通过承担教学任务、参与科学研究、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并取得合理的收入。

四、处理好四个关系,逐步解决好影响学校发展的相关问题

1.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学、科研是高校教师的双重任务,两者相互促进,密不可分。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来讲,如果仅仅完成教学或科研某一方面的工作,严格来讲,与学校对人才的要求还是有欠缺的。因此,要因学科制宜,因人制宜,努力探求两者结合的最佳状态,达到良性互动,片面强调任一方面都会走进误区。此次改革,学校将教学和科研工作相互打通,不再单纯地对教学、科研两个方面都进行考核,广大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通过承担教学任务,也可以通过参与科学研究,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2.长期与短期的关系。考核周期长与短是相对概念。过短容易导致急功近利,产生学术浮躁,不利于“十年磨一剑”,产生重大成果;过长则降低了考核的作用,不利于形成有序的竞争激励机制,也不利于教师的快速成长。学校采取年度与聘期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年度合格标准不设太高,使教师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潜心学术研究,同时,为营造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和发展空间,对于一些从事基础性研究、或参与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周期、重大的、原创性的成果研究的教师,经一定程序,考核视同合格。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含调入教师),第一学年的年度考核,不对其进行量化要求,只进行教学、科研能力考核。

3.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量是基础,质是突变。只有数量的积累,才能实现质量的变化。所以,新的评价体系既强调量,又突出质。所谓强调量,就是对完成的教学、科研工作都给予了一定的积分,肯定每一项劳动成果;突出质是强调代表性成果,突出对学校绩效提升和学校核心竞争力提高有重大意义的标志性成果。同时,数量的累积不一定就等于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指标体系设计中,并没有过多强调“量”的要求,而是引导教师潜心于“质”。

篇7

【关键词】科研事业单位;薪酬管理;注意;问题

一、注重薪酬分配的公平性

2006年国家对事业单位工资制度进行了改革,其结构是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同时又实行了岗位管理制度,其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岗位。这些岗位又分别划为不同层次,对应相应的职务等级和工资待遇。有的科研事业单位按照国家科研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执行,有的将其作为档案工资,结合实际,另行制定符合本单位自身特点的薪酬管理制度。不论实行哪种制度,薪酬管理需要追求公平性,否则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的发挥和单位各项工作能力的提升。员工出工不出力,心中有怨气,工作情绪低、工作效率差、人际关系紧张、攀比心理加大等不良后果就会出现,同时也严重影响人力资源的整体质量,职工工作的认同感和尊重感降低,甚至导致人才流失。薪酬管理的公平性应当体现在不同岗位、不同任务性质、不同难易程度、不同工作目标、不同业绩成效的科学衡量,应根据不同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水平,工作业绩等进行合理的薪酬分配,而不是平均分配或者是人情分配、照顾分配、无绩效分配。在薪酬设计时,应当进行职位分析,相对确定岗位或工作内容价值。对可能遇到的各类情况,分类归纳,明确待遇,让人们根据工作结果就大致知道能够拿到手的薪酬。要注意薪酬待遇的差距设计,过大或过小差距都会产生负面效应,掌握好人们能够接受的薪酬底线十分重要。分工层次越复杂,越应当细致筹划,越应该体现出薪酬管理的公平性,这样才能发挥待遇留人、激发智慧的作用。

二、注重绩效考核指标的科学性

岗位绩效考核指标的不科学、不合理、不健全,可能直接导致考核结果的严重误差。一般科研事业单位考核指标设定为五大项,即“德、能、勤、绩、廉”为主要内容,不同条款有些抽象模糊,同被考核者的岗位职责关联度不大;不能真实客观反映出在不同岗位、不同团队、不同部门、不同项目的人员的实际工作内容和过程,对不同性质的工作缺乏差异性的考核。有的只注重科研项目多少、经费大小,没有体现创造性工作的内容;有的只重视科研成果的产生,忽视了成果应用的实效等。为了年终取得高绩效工资,出现了人们追逐当前利润而忽视长远发展目标的局面,忘记设立科研事业单位的初心和科技人员身负振兴国家科技的使命,造成了缺期行为。产生种种问题的原因,一是各级领导干部对绩效考核认识不到位,没有深刻领会绩效考核对促进本单位科研工作的重要引领作用。二是绩效考核实施不规范,考核过程形式主义色彩浓重,考核者怕得罪人,让广大科技人员感觉“考核”就那么回事,都能合格。三是考核依据不充分,考核要素不能覆盖或体现各个岗位职责内容和创新创造业绩,没有将每个岗位工作量化为一系列指标。四是考核周期不合理。科研项目不同,其科研完成周期不同。年度考核只能起到短期效应,对于研究周期长的项目,在考核中处于劣势,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出结果。如不关注此类情况,长此下去有可能导致科研短期现象,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容易受挫。考核要素是否科学全面,关系到考核结果是否相对客观公正,关系到薪酬分配是否客观公平。工作有标准内容,才能做到考核可衡量,尽量避免模凌两可。要坚持责任绩效导向,树立态度不是结果,职责不能等同于结果、任务不等于结果,没有结果岗位业绩无从谈起的思想意识,工作干了一大堆,没有好的质量、好的效益和效率,其责任业绩就不能说好。考核者要有说好与不好的依据,不能靠不了解工作内容、工作过程的人坐在一起听听述职后就打分划勾 ,这样考核结果往往会偏差较大,如果以此进行薪酬分配,必然要引起人们心中的诸多不满,失去了考核的意义。薪酬要素应按照一定的工作目标、工作环境、工作强度、工作责任、所需资格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测定,确定要素权重。平时应当让员工心中要有工作目标和结果,工作才会有效果和业绩。部门应结合每个岗位职责为员工制定相应的计划、设立相应的结果目标,围绕职责和工作大局坚持对结果目标考核,做到考核有深度有尺度,才能保证考核的有效性。要统筹设置多类岗位系列人员的绩效工资标准,在分配上向一线倾斜,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特别向做出突出业绩、工作有良好结果的人员倾斜。对此应当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界定关键岗位、优秀人才、业绩突出、良好结果标准,做到薪酬分配有据可依。对于一些比较重大的具有跨学科性的科技项目,仅靠个人的能力很难完成,需要团队协作。为此建立适合科研团队发展的薪酬分配考核体系十分必要,对团队考核,由团队对成员进行二次分配,有利于发挥科研团队作用,激发团队工作热情。

三、注重薪酬分配的信息相对公开化

薪酬分配信息公开包括对薪酬制度分配的依据、标准、考核结果进行公开,让人们切实感受到多劳多得、贡献大多得、工作业绩好多得,让薪酬管理成为调动积极因素、挖掘人力资源潜力的重要手段。要大力宣传薪酬管理制度,让员工理解、适应和接受薪酬管理制度。明白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公开薪酬分配的相关信息,有利于薪酬分配的公平性,有利于绩效反馈沟通,有利于薪酬管理过程的监督约束,避免凭印象分配,凭感情关系分配等多种不规范操作行为。让工作的业绩结果和事实成为薪酬分配的依据,让薪酬分配制度在阳光下进行。

四、注重薪酬标准调整的正常化

科研事业单位应当建立正常薪酬标准调整机制,以适应人才市场对本单位的人才冲击和内部岗位工作职责的调整。尽管科研事业单位有很多优势,但是体制外企业对人才需求迫切,投入较多,往往在内外薪酬标准出现较大偏差时,人才跳槽就不可避免。正常调整薪酬标准对稳定队伍具有重要作用。要结合当地和行业薪酬水平,适时做好各类岗位薪酬标准调整,关键岗位重点调整,优秀人才重点调整,形成正常薪酬调整机制,以利于待遇留人,但要注意统筹好工资总额的使用,处理好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工资待遇的关系,处理好绩效奖励与向优秀人才、关键岗位倾斜的关系,做好工资额度的配比,保证薪酬标准调整顺利进行。

五、注重薪酬分配的多样性

2006年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工资正常调整机制,贯彻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适应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的要求,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坚持搞活内部分配,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活力。对于特殊人才、优秀人才,特殊岗位,特殊贡献,不宜拘泥于固有薪酬体系,应建立多样性的薪酬分配制度,以适应人才市场的价值匹配,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2018年7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2016年1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等,这些都是薪酬分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适应发展需要的多样性分配制度,优化工资结构,加大对重大科技成果的绩效奖励力度,建立健全后续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反馈机制,提高科技人才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让各类主体、不同岗位的创新人才都能在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应用过程中得到合理的劳动与智慧价值回报,使科研人员能够潜心研究,多出成果,推动科技进步。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高等艺术院校 管理人员 绩效管理

高等艺术院校是指在我国开展高等艺术教育、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培养所需要的各类专业艺术人才,并担负着我国艺术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发展等重要职能的专业院校。目前,全国除了有31所独立建制的艺术院校外,综合大学的各类艺术学科也达到一定的规模,并承担着相应的教育任务。[1]

绩效通常被用来衡量组织中员工的行为与结果两方面因素。通常认为员工的工作绩效由员工与工作相关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与工作动机三个方面因素所决定。绩效是一个多维度概念,最常见的维度分类为任务绩效与周边绩效[2]。一位员工在完成他的工作任务方面可能非常在行,但他的周边绩效却可能很低,因而可能在考核中得不到应有的心理预期。

高等艺术院校作为教育教学类组织,其员工构成通常可分为两类:专业教师与管理人员。本文旨在就高等艺术院校中管理人员工作绩效管理方式的转变做一些思考。

一、管理人员现行绩效管理方式及其转变的必要性

我国高校从2006年开始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度。该制度的目标是建立符合高校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工资正常调整机制、逐步实现高校收入分配的科学化和规范化。通过多年的建设,我国高校普遍推行了较为符合本校实际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通常包括四项: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补贴。除了绩效工资外,其余三项在年度内基本恒定。所以在秉承“以岗定薪、绩效优化”、“总量控制、拉开档次”的考核管理原则下,绩效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据统计,高等艺术院校由于专业差异性特征明显,管理人员职数占比比非艺术类院校高,普遍占到教职工总数的三至四成。

目前,在高等艺术学校内部管理上,由于管理人员工作状态上的“恒稳态”[3]――基本上是为教学体系服务,没有现成的考核依据,不像教师那样有教学成果、科研成果、职称体系、艺术展演、社会知名度等一系列相对成熟且广为接纳的考核标准。一所学校内部各院系往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职位林立而工作范畴不一,加大了专业性考核指标设置的难度。所以,现在基本沿用了与公务员考核相类似的一种比较主观简化的绩效评价方式:采取“德能勤绩”个人述职与部门考评相结合的任务绩效考核方式。这种考核相对而言好操作,但考核的实际效用就值得商榷。因为这种考核方式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部门主管对于各管理岗位的工作绩效具备非常广泛的业务知识和透彻的了解,而事实上并不完全具备。所以高等艺术院校在员工管理层面的关注和投入程度上已经形成两类:学校通常将教师看成需要对其进行投资的财富,并进行专业化差别管理;而将管理人员看成必须实现成本最小化的费用支付项目,后期开发不足,并实行行政化管理。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显得滞后、不足甚至有些流于形式,年度考核只有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考核结果对被考核者的绩效反馈和管理者的绩效评价都显得单薄。

但是在高等艺术院校,管理工作又比非艺术类院校难度更大。艺术类教师通常具备较强的本专业知识和创作技能,大多是在单一狭窄的专业模式中培养出来的,较为普遍地存在着缺乏现代科技知识和对高新科技设备的应用能力,对群体与组织的意识较为薄弱。有的甚至缺乏作为一个高校教师应该具备的关于教学改革方案的制订与操作、科研申报等所必需的对专业设置及相关学科的了解与教学实验实践评估等实践能力[4]。管理人员则因为日常管理联系的线性与常态、坐班制工作特点的时间与资源保证,与教师之间联系的点状与间断性相比更有优势。教育部主管的《中国高等教育》杂志2013年第7、10、17期分别刊登了多篇由两院院士、高校校长撰写的有关“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文章,普遍认为我国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协同创新是高校改革的必经之路。在非艺术类高等院校的协同创新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高等艺术院校的协同创新项目申报也开始展开,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底成功申报了江苏省内第一批艺术类协同创新项目。在项目申报过程中,大量的数据提供者恰恰是校行政、教务、财务、科研、实验中心等管理部门。

二、管理人员绩效管理方式的转变

1.在高等艺术院校,管理为教学服务的宗旨没有改变,但管理的制度化建设、管理人员的内在需求、定位与成长必须细化与重视。

不可否认,在高等艺术院校管理岗位上有相当比例的从业者具备艺术类专业的学科背景,但管理人员所从事的日常工作以管理为主,而非艺术。因此从本质上厘清管理人员的内在需求、定位与成长,管理的制度化建设对管理人员工作绩效的提升、绩效考核的效率效用、绩效反馈与应用等整个绩效管理流程至关重要。

(1)管理的制度化建设

目前针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管理应用的实证研究[5]较多,而关于高校管理的制度化研究较少,尤其缺少同一级学科下不同高校相同或类似管理点的比较研究。这里,还要区分两个概念,管理的“去行政化”并不是“去制度化”,相反在高等院校,真正制度化的规范管理很少。

2013年11月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组织专业老师与管理人员分别赴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访问,随后北京电影学院回访,就“北京电影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自评指标和标准”7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进行了恳谈交流,开始了具有管理学意义上的高等艺术院校管理的制度化对话。该院的管理岗位工作范畴不仅仅是配合教学完成日常管理事务,而且有了更深层面的思考。比如,在该院“师资队伍――2.2.4教授、副教授上课情况的考核”一栏中明确“专业主干课:开设五年以上的课程中,90%以上由教授、副教授讲授;开设不满5年的课程中,50%以上由教授、副教授讲授”、“教学基本设施――3.1.4图书馆状况”一栏中分别注明教育部规定生均图书指标、生均年进书量、专业匹配指标等。这样,管理岗位的制度化特征明显、管理依据充分。同样,南京艺术学院也有很多管理制度化建设的亮点,如《南京艺术学院学分制指南》等。

(2)管理人员的定位、内在需求与成长

高等艺术院校管理人员的内在需求、定位与成长,是高等艺术学校管理人员绩效管理的本源问题,认清管理人员的内在需求、定位与成长,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激励考核制度,并有效实施。

因为高等艺术院校专业差异性特征明显,管理人员又有相当部分具有艺术类专业背景,所以与非艺术类院校相比,管理人员定位的选择性较多,从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员工类型:院系一级多有偏向专业型的管理者,在管理者队伍内所占比重较大,层次也较高,但其中有相当部分属于“专业优则仕”,多从专家教授层面的干部中选拔,从事管理的同时继续关注专业研究;普通管理者来源复杂,有的是经过公开人事招聘而入,有的则是从事多年管理工作而缺乏职业上升空间保留的人员,等等。复杂的员工类型必然使得简单划一的考核方式很难关注管理人员的普遍性与多样性。

高校管理工作相对稳定,工作动机的选择对工作效率的影响较大。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管理人员会将非工作活动及家庭生活的质量看得比薪水与工作职位更重,模糊的绩效考核对这部分员工的激励是失效的。高等艺术院校管理岗位没有权威的考核依据,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法,工作环境与条件简陋导致管理人员对工作绩效的内在需求不足;习惯性传承也使得管理交流活动开展较少,管理理念的更新比较迟缓;和教师同等苛刻的职称评审条件也使得管理人员的职业成长性不足。因此,行之有效的绩效管理模式必须兼顾上述几个方面。王文智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绩效管理的实证研究”一文中提出的绩效考核流程化中的“绩效考核的全局性、绩效计划制定的参与性、考核方式的合适性、绩效反馈的有效性”[6]四个方面,能一定程度地缓解高等艺术院校有关管理人员的定位、内在需求与成长导致的考核不充分。但是,这几个方面没有充分分析艺术类院校的专业与管理特点。

2.加强管理人员的周边绩效考核,摸索创建高等艺术院校团队绩效工作系统。

(1)周边绩效的考核可以适度解决激励问题

在高等艺术院校,管理人员通常是学校各类资源的实际控制者,如校舍、实验室与试验设备、实习基地、图书馆、校园网、运动场及体育设施、公共空间等。而上述资源又大多是高校申报各类课题、项目进行科研和争取资金的载体。以跨专业、跨部门的团队方式申报课题、进行研究或产业开发已经是目前大数据时代项目申报的常态。就高校三大职能“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而言,一个能够创造价值的、稀缺的、并且是其竞争对手难以模仿或者模仿代价极其高昂的团队,才是真正赢得竞争优势的团队。遗憾的是,许多高校都倾向于把教师的科研创新和管理者的结构创新当成两个相互独立的问题来看,而且一直单方面强调管理对教学的服务和从属地位。管理学一直强调“只有最接近工作的员工才是具有最优改善思路的人”[7]。艺术类高校对管理人员的评价应当增加他们对某个团队整体活动贡献程度的考核比重,这也正是“周边绩效”的考核理念。

充分利用资源,创造有利于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合作的条件与空间,让管理人员适度进入教学研究项目,甚至可以以“虚拟团队”的形式进入。管理人员在团队中工作的重点可以是人际协调、技术资源调配等,帮助专业教师将他们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合格的项目报告书或提高其他申报材料的效率、丰富数据,同时还可以帮助考虑各种可以利用的院系研究设备、办公条件等所能提供的便利有效的工作途径。另外建议有关职称工作部门考察实际,切实有效地研究目前艺术类高等院校管理人员职称评审条件与日常管理工作的关系,从而适度解决管理人员的职业激励问题。

(2)摸索创建高等艺术院校团队绩效工作系统

高等艺术院校在近年来的发展中普遍存在“保持艺术传承”、“与国外一流艺术大学接轨”、“独特的思政与外语教育所占课时比例过多”、“学科建设成果如何转化为一线教学资源”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学校进行各方面资源的整合,进行总体布局研究,方可取得成效。对应于学校人事层面,需要“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构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团队,推动工作有效开展。随着团队的建立与普及,团队的绩效考核变得至关重要。

关于普通高校行政管理干部工作绩效模型的实证研究,已经有一些可借鉴的研究成果。华中科技大学的于海琴认为,个人素质绩效和任务绩效是高校行政绩效评价的基本内容,而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有不同的工作绩效标准[8]。我国高等艺术院校团队绩效工作系统的创建尚在摸索阶段,高质量的艺术教育和与之相应的管理行为很难以客观的、量化的、正式的方式加以衡量。充分利用高等艺术院校管理人员与专业教师工作特征上的互补性组建团队,转变管理人员绩效管理方式,不仅可以克服纯教师团队的制度缺陷,合理利用管理资源,更可以有效解决高等艺术院校管理人员在定位、内在需求与成长方面的激励不足、绩效评价依据不充分等问题,有利于学校绩效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潘鲁生.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与策略[J].装饰,2003(3).

[2]赫尔曼・阿吉斯[M].绩效管理.

[3]雷蒙德・A・诺伊,等.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M].(第五版).

[4]常宁生.中国高等艺术教育:问题与思考[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9(4).

[5][6]王文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绩效管理的实证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VOL28(6).

篇9

关键词:量化管理护理绩效考核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55-02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劳动人事制度的发展,对护理人员的绩效工资进行量化管理逐步成为增强护理人员专业意识与竞争意识,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新时期加强量化管理在护理绩效考核中应用的研究,将有助于改善当前医疗机构护理绩效考核的现状,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工作积极性。

1关于量化管理的研究

所谓量化管理,就是指以数字为基础,用数学的方式方法来研究与考察事物的运动性能与状态,对其中关键的决策点与操作流程进行系统化研究,为实行标准化操作的管理模式提供专业化的数据信息。利用量化管理相关的知识对绩效考核中的各项内容进行系统化分析与研究,对护理人员的各项工作进行量化评比。

2针对绩效考核的研究

所谓绩效考核,就是指企业或者组织为了实现生产经营的目的,运用特定的指标与标准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对需要承担整个生产经营结果与过程的管理人员所完成的指标任务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绩效考核就是指收集、分析、传递关于个人在工作岗位中的工作结果与行为表现等多个方面的信息并进行考核的过程。将绩效考核的相关理念纳入到医疗结构护理管理工作中,将有助于改善当前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的现状,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护理服务质量。

3针对量化管理在护理绩效考核的应用的研究

3.1应用之一——采取措施制定护理绩效量化考核的分值标准与考核内容。

要制定护理绩效量化考核的分值标准与考核内容,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要采取措施制定护理绩效量化考核的内容,比如说学分管理、技术质量、服务质量、学历职称晋升、、专业考核、劳动纪律、继续教育、评优评先、科研管理、护士岗位、护士年限、质量管理等要素。

二是采取措施科学设置护理绩效量化考核的分值标准,绩效量化考核的总分为120分,其中专业岗位的考核标准与综合考核标准是100分,而嘉奖项目的考核标准是20分。综合考核标准55分中,劳动纪律为10分,护理质量为20分,继续教育为13分,三基考核是12分。专业岗位的考核标准45分中,技术职务完成状况20分,岗位职责完成状况25分。这种考核的机制是每年考核一次,由护理专业管理人员评价与护理人员自我评价两种方式组成,最后由医疗机构的护理部门根据综合与专业考核标准的表现,一对一的进行个人量化统计。

3.2应用之二——采取措施制定护理绩效量化考核的准则。要制定护理绩效量化考核的细则,需要做到以下五点:首先是针对基础护理的考核细则,基础护理的内容细分可以分为28项内容,护理人员有一项没有掌握,就要扣除绩效分1分;其次是针对健康教育的护理,其内容包括患者手术前的教育、患者入院前的健康教育以及患者出院时的健康教育,可以细分为28个小项,护理人员有一项没有真正掌握,需要扣除绩效分0.5分;第三是实际操作环节,护理操作技能不合格的护理人员要扣除绩效分2分,而在护理理论知识方面,理论考核没有超过80分的护理人员要扣除绩效分1分;第四是在护理工作效率方面,护理效率低的护理人员要扣除绩效分2分,不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护理人员要扣除绩效分2分,缺乏创新精神与进取精神的护理人员要扣除绩效分2分;第五是在团队合作方面,对于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工作不协调的护理人员要扣除绩效分2分。

3.3应用之三——量化管理在护理绩效考核中应用的意义。

量化管理在护理绩效考核中有效应用的意义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是将量化管理应用到护理绩效考核中,有助于将护理人员引导到学习型护理团队的发展道路上来,同时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应用奖励项目的考核标准,有助于激励护理人员不断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与主动性,采取措施改善当前医疗机构护理的现状以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护理技能。

其次是将量化管理应用到护理绩效考核中,有助于将各级护理人员的职业成长方向进行量化处理,让护理人员清楚地知道自身的不足与优势,明确下一步努力发展的方向。同时将护理绩效量化考核的结果纳入到年终奖励系统中,不仅增加了绩效考核的公正与透明度,而且也无形中增加了绩效考核的说服力,有效激发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是将量化管理应用到护理绩效考核中,绩效考核的结果被量化处理,将每一个护理人员不同工作层面的工作质量进行绩效量化处理,让他们清楚明白自身与优秀护理人员的差距以及今后需要改进努力的方向。这种方式不仅有效增强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与护理意识,而且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第四是将量化管理应用到护理绩效考核中,使得很多不愿意花时间与患者沟通的护理人员深入病房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帮助患者解决生理与心理方面的问题。这种模式不仅有效缓解了医患关系,而且使得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逐步增加,为患者身体恢复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4结语

在医疗机构护理绩效考核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将量化管理的概念渗入其中,将绩效考核的目标进一步明确,已达到充分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实现提升全体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与护理服务质量的目标。因此,在新时期加强量化管理在护理绩效考核中应用的研究,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王俊华,李莉,李春妮.绩效考核量化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1(4)

[2]尤卫红,刘璇,刘厚明,唐亚萍.量化管理在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35)

[3]王咏梅,彭碧娥.临床护理人员绩效量化考核的做法与体会[J].临床医学杂志,2008(9)

篇10

关键词:校企双主体 高职院校 教学团队 合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a)-0139-02

高职院校近年来以为企业输送高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合作机制体制创新,从传统的单主体办学向校企深度融合的双主体办学转变,积极推进教学团队建设。如何打造一支可肩负起人才培养重任的高质量教学团队,是当前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1 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教学团队是指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以一些技能互补而又相互协作、沟通的教师为主体,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主要途径,以系列课程和专业建设为平台,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而组成的一种创新型的教学基本组织形式。国内由于缺乏切实可行的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方案,导致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

1.1 教学团队成员难以将双素质融于一身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能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对教学环节与教学方法进行适应性调整,还需要任课教师同时具备该专业的专业知识和行业最新的业务技能,恰恰是这种对教师知识加技能的双素质要求,使教学团队建设面临严峻考验。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专职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大多是毕业后直接从事教育工作,在企业的实践经验较少,而企业选派的兼职教师恰恰相反,他们往往对企业实际生产活动中的生产流程和产品工艺十分熟悉,生产、经营、管理经验都十分丰富,但教学能力就差强人意,教学团队成员之间缺乏交流沟通,使队伍缺乏稳定性。

1.2 考核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定期考核作为评价标准的依据,考核内容大多是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为了在考核评比中不落下风,高校教师大多将完成教学任务以外的全部精力扑到科研项目上,希望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以此在考核评定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但如此一来就没有更多的精力到企业生产一线对行业的产品工艺、生产流程进行细致研究和学习,面对双主体办学模式对教学团队成员的双素质要求只能徒叹奈何。制定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既能缓解团队成员面对考核的压力,使教职人员在工作中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态,又能调动教学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地深入企业,在生产一线得到锻炼和提高。

1.3 教学团队建设缺乏制度保障

教学团队长期的良性发展,是以合理的教学团队制度体系为依托的,作为高校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教学团队制度体系中教学团队行政化倾向明显,行政系统教师收入明显高于科研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积极投入科研工作中的热情,教学团队学科优势无法有效发挥,另外,教学团队管理制度缺乏灵活性,人员流动、审批程序与权限等方面呆板、僵化,导致教学团队制度建O与管理缺乏创新活力,也是高职院校一直难以开展具有创新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建立一整套具有创新性、灵活性的制度保障体系,才是教学团队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2 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内容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团队建设方案,促进高职教育的进步,运用合理、有效的合作机制,促进教学资源开发和教学经验交流。

2.1 双主体办学模式下,双素质教学团队的建设

双素质教师是双主体办学模式下教学团队的主体,要求教师具有以下5种能力:专业建设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职业指导能力。培养具有这5种能力的双素质教师需要建立专门的教学团队培养、培训体系。设立导师指导制、任职能力达标制、项目带动制、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制等,多层面促进教学团队建设。导师指导制是指组织将能力强、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在师德师风、教学方法、实践技能等方面进行引导。任职能力达标是指制定基本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标准,教师只有能达到这一标准,才有资格成为双素质教学团队成员。项目带动制是指让青年教师参与项目的全过程,从中总结经验,提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通过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带动其不断走向成熟。工程实践制则是对教学团队成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培养团队成员的工程实践能力。

2.2 建立健全教学团队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立足全局,建立健全双素质教学团队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既要对理论教学进行考核,又要对实践教学进行考核,要制定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必须有明确的分类指标,对不同岗位、不同专业,针对其教学、实训和科研分工的不同,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考核评价标准,另外,考核内容、过程应该公平、公正、公开,真正做到真实透明,有据可查,有章可循;再次,教师薪酬福利要与考核评价结果挂钩,激发教学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促进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良性循环,确保其效能最大限度发挥。

2.3 完善教学团队制度保障体系的构建

教学团队的建设需要多部门的协同配合,协调、完善的制度环境是教学团队高效、有序运行的关键,以创新人事分配制度为突破口,对不同院系、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通过教务、人事、财务等行政部门的协同配合,对人事分配制度、内部管理制度、尤其是教学评价、考核与激励制度,进行量化、科学化的管理,完善教学团队制度保障。以教学团队建设的激励机制为例,对校企资源进行整合,发挥其最大优势的同时,对教学团队实行分类分层分级的绩效制度,对双素质教师的薪酬实行区别于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酬体系,薪酬福利的激励政策应与教师能力结合,采取多样化的激励形式,例如,在支付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之外,根据教学成果和科学技术成果给予额外奖励,对于主动深入企业积累生产一线实践经验的人员也要给予适当奖励,鼓励教学团队人员向双师型转化。

3 结语

高职教育肩负着为企业输送高技能型技术人才的重任,直接影响着社会生产、建设的发展。在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的大背景下,对校企双方资源进行整合并合理利用,在此过程中加强双素质教学团队的建设、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和制度保障体系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教学团队的健康发展,还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企业、学校、教师三方面形成共赢格局。

参考文献

[1]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全球化背景下校企深度融合办学机制与体制的探讨[C]//“问道2010”校企合作论坛.2010.

[2] 胡柏翠,周德强,周良才.高职院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制度保障[J].职业技术教育,2011(11):62-65.

[3] 桂海进,汤发俊.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教学团队为例[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