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网络投资范文

时间:2023-06-21 09:44: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网络投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网络投资

篇1

1.金融传染的发生机制

目前的研究文献,主要从金融机构间的直接传染与间接传染这两种作用机制人手进行阐述。金融机构问的直接传染,主要是指一旦某个金融机构破产,与该金融机构存在直接连接关系的其他金融机构将遭遇债务违约损失,从而导致破产危机的进一步蔓延。而间接传染则包括除了直接传染之外的其他传染机制,主要由于市场信心的缺失和资产价格的螺旋下降等因素造成的。金融机构之间通过支付系统以及各种各样的头寸(例如直接贷款、衍生产品和回购协议等)构成直接连接。较常见的直接传染机制由Kiyotaki和Moore提出,他们认为,一旦某个金融机构违约或延期支付债务,由此产生的损失超过一定限额时就会导致其债权机构破产,类似的破产一旦蔓延有可能最终引发系统性崩溃。在直接传染的度量中,金融网络的结构特征至关重要,聚类系数较大、平均路径较短的网络往往产生的直接传染更迅速,关联性更强。问接传染的形成机制则更复杂,早期的研究主要考虑投资者的恐慌情绪的蔓延。Diamond和Dybvig提出,当某个银行遭到存款者的挤兑而破产时,恐慌的情绪很可能使得挤兑蔓延到整个银行系统,从而使那些本来具有偿付能力的银行也出现破产。而近些年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传染对于资产价格的影响。Giesecke和Weber认为,由于各个金融机构面对共同的基本面因素(如资产的价格,产品供给与需求等),因此,如果破产的金融机构规模大到足以影响资产价格以及产品供求关系等因素时,这些因素的恶化将会使得其他机构的资产价值下降,从而使得传染蔓延。Kodres和Pfitsker则从投资者的角度考虑传染对资产的贬值作用。他们提出了“跨市场的投资再平衡效应”,这种效应是指一旦某个市场受到外部冲击,投资者会最优化地调整他在其他市场上的投资组合。Kodres和Pritsker认为,投资者在调整投资组合的同时会把冲击转移到其他市场上,造成其他市场的资产价值下降,从而使得危机蔓延。他们发现,该种传染主要取决于市场对于资产价格的敏感程度,以及在各个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2.金融传染导致的资产损失

通常认为,金融传染是发生的概率较小、但造成的损失较为严重的事件。在衡量金融传染所带来的资产损失的研究中,部分学者对损失函数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希望能更精确地估计损失大小;也有部分学者通过实证分析直接估算传染所造成的具体损失大小。Elsinger等主要研究了损失函数的统计特征,通过对奥地利银行系统的实证分析发现,该体系传染的概率较小但影响较大,只有6%的破产事件是由于传染效应造成的,因此损失函数的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是它服从薄尾分布。而它的另一个统计特征则是服从正态分布,研究发现,经济基本因素的波动大小决定了损失的均值,波动越大则损失越大;而公司之间连接的紧密程度决定了损失在均值附近的波动程度,连接越紧则损失波动越大。在Elsinger和Giesecke的研究基础上,Eisenberg和Noe给出了一种能够衡量金融传染损失大小的算法,该算法给出了某个给定金融机构对于其他机构的风险暴露,一旦该金融机构出现违约,我们可以通过该算法得到其他机构遭受的损失。估计金融传染所造成的损失还有其他一些途径。Upper和Worms运用最大熵方法得到了非常细化的估测数据并实证分析了德国银行系统,发现单一银行的破产最高能造成银行系统总资产15%的损失。也有学者对这一损失程度提出异议,Angelini等并没有利用最大熵方法进行数据估计,而是模拟一家银行破产时对整个系统带来的冲击。他们对意大利银行间市场网络的实证分析发现:由于金融传染所造成的资产损失只有每日货币流动量的3%。这个结果显示传染的影响偏小,Angelini等认为这是由于意大利银行系统的资金流动量较小以及银行网络的结构性差异所造成的。事实上,对于金融危机的预测离不开金融传染及其导致资产损失的估计,然而无论是上述何种研究都离不开对金融网络的构建和金融传染的假设与模拟。因此,对于金融网络结构的认识和传染性的度量就显得异常重要。

金融网络的最优微观特征

1.基于外部冲击发生机制的研究方法

由于外部冲击主要通过金融机构之间的连接而传导风险,因此,基于外部冲击的发生机制进行的研究多关注的是银行系统内各银行间的连接方式以及连接的紧密程度。Allen和Gale于2000年发表的文章是该方面研究的基石。他们基于Diamond和Dybvig所建立的D—D模型,假设(完全信息条件下)流动性冲击来自存款者取款时间的不确定性,通过一个包括四个银行的模型证明了传染的蔓延主要取决于银行间的连接类型。当网络是完全连接的(如图2所示),即每个银行都与其他银行连接在一起,使得某个银行的负债几乎完全均匀地分布在其他银行时,冲击的效果会被很好的淡化。然而,当网络是不完全连接的(如图3所示),即每个银行只和一部分银行有负债关系,系统会变得较脆弱。从图2可见,Allen和Gale提出的“完全连接”的网络正是拥有四个节点的规则网络。完全连接网络的提出,很好地解决了“怎样的连接方式最优”这个问题;而“怎样的连接紧密程度最优”,则由Freixas等率先给出答案,他们的研究同样基于外部冲击的发生机制。Freixas等的研究模型与Allen和Gale相似,但是他们假设流动性冲击并不来自于存款者取款时间的不确定性,而是来自于存款者取款地点的不确定性。他们认为高度连接的银行间市场,虽然降低了持有流动性资产的成本,但同时也产生了低效率和不稳定性:虽然银行间市场提供的流动性保险可以帮助银行抵消债务,但是这种系统稳定性是以这个资不抵债的银行继续运营为代价,这破坏了市场法则,最终系统很有可能因承受了过多的不良债务而崩溃。因此,过高的连接程度损害了系统的稳定性,最优金融网络需要适当偏大的最短路径长度。同样是在D-D模型的基础上,Brusco和Castiglionesi建立一个包括四个银行的模型,他们的研究支持了Freixas等的结论:银行间更紧密的连接会增加传染的风险,这是因为银行间互助系统所提供的后盾支持可能会使得某些银行做出更鲁莽的投资,从而增大系统风险;并且,如果连接过于紧密的话,某家银行的破产会导致传染的范围变广。

2.基于复杂网络的研究方法

复杂网络理论在2000年左右逐渐成熟,其应用领域也从物理学、信息学逐渐扩大到生态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通过复杂网络理论对金融网络结构进行分析,尽管不能做出对金融机构行为的动态分析,但是它可以反映出金融网络的构建过程,并能与现实世界的网络相匹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是Gai和Kapadia于2010年所做出的研究工作。Gai和Kapadial借鉴Strogatz以及Newman研究复杂网络的数学方法,通过模拟金融网络的形成过程而建立了一个能分析传染效应、并适用于现实世界中不同类型金融网络的模型。他们的分析结果与Bruseo和Castiglionesi以及Freixas等得出的结果一样,即最短路径长度应适当偏长。他们认为,连接程度和风险分担程度越高,传染的概率越低;但一旦发生传染,影响范围将更广,从而极大地损害系统稳定性。在设计最优网络结构时,对连接程度和风险分担程度的选择,实质上是对传染概率及影响范围的一个权衡取舍。

3.基于网络动态学的研究方法

网络动态学,主要通过分析行为人的决策心理并建立动态模型,研究由于时间、空间及环境等动态变化所造成的行为人的决策变化及网络结构的演变过程。复杂网络理论的研究缺陷主要在于无法模拟出金融网络的动态变化,而面对复杂的金融市场变化,金融机构的动态决策行为对于金融传染过程显然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一些学者开始运用网络动态学的研究成果,对金融机构的这些动态变化加以研究,并用图像表示出外部冲击以及传染蔓延的动态过程,通过分析复杂的决策行为来了解网络的形成机制和过程,从而设计出最优网络结构。Goyal和Vega—Redondo是较早运用网络动态学对金融网络进行研究的学者。他们在2004年发表的文章支持了Allen和Gale以及Freixas等的研究结论。他们认为,两方建立债务关系的过程就是一个博弈以达到最优均衡的过程,而整个关系网络的建立正是许多债务关系的动态建立过程;两方建立债务关系,就是在风险及收益之间选取一个最优纳什均衡点的动态博弈。根据这个网络构建模型,Goyal和Vega.Redondo在考察了不同的连接方式、连接费用以及不同的相互作用模式对风险传染起到的作用之后,得出结论:“完全连接”模式(即规则网络)与较长的最小路径长度可以有效地减小金融风险的传染。

4.基于运筹法的最优微观结构判断

定量分析的研究目前相对偏少,研究方法也多为运用运筹学方法解决最优化问题,Leitner在2005年给出的“每个小群体的最优节点数量”在这方面具有重要的代表意义。Leitner建立了一个不仅能相互传染、也能相互救助的金融网络,流动性较好的银行会因为担心受到传染而救助流动性不足的银行。该模型说明银行问的相互连接对于减少破产危机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们允许银行间相互救助;然而整个网络也可能因为过度连接而在某些情况下(如当流动性限制在一小部分银行中时)出现传染蔓延并最终崩溃。基于对网络连接带来的好处(允许银行相互救助)以及坏处(危机可能蔓延)的取舍,Leitner运用运筹学知识,通过求解一个带有约束的规划问题给出了最优金融网络的规模——每个小群体内的最优节点数量为5。

5.其他研究方法

还有学者通过统计学和传染病学等其他理论工具,对金融网络的最优微观特征的研究做出了贡献。Gai等利用传染病学以及统计物理学的知识,与其他学者再次对金融网络的最优微观特征问题进行了研究。在仍然坚持“最优网络结构具有适当偏长的最小路径长度特征”的同时,Gai等又得出了“复杂度较低也是最优网络结构的重要特点”的结论。Iori等利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单个银行的风险与整个银行问市场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发现,较低的聚类系数可以有效提升金融网络的稳定性。这与Simon在1962年所著的“TheArchitectureofComplexity”中的观点相吻合:在复杂系统中,只有最简单的层次结构才是最优的。Iori认为,银行问拆借虽然降低了单个银行的破产概率,但也增加了整个系统崩溃的机会。当银行间网络的聚类系数较高,即系统内的银行都是同种类型时,系统崩溃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当聚类系数较低,即银行的类型不相同时,崩溃发生的可能性就会降低。较低的聚类系数可以有效提升金融网络的稳定性。也有学者把金融网络与其他网络系统(如生态网络系统)进行类比。Haldane和May所做的这方面研究支持了Gai等的关于“最优网络结构的复杂度较低”的结论。在经过对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以及金融网络的对比分析之后,他们认为金融系统和生态系统一样,复杂程度越高,整个网络的稳定性就越差¨。尽管所用的研究方法各不相同,但是目前所得到的关于最优金融网络的微观特征的结论非常相似。总的来说,具有“完全连接”、较低的复杂程度、适当偏长的平均最短路径长度以及较小的聚类系数是最优网络结构的几个主要特征。Nier等对金融网络的特征做了较为完整的界定。他们利用网络理论知识,认为银行体系网络结构的关键参数一共有四个:银行的资本化水平,网络的连接程度,银行间的借贷规模,银行系统的集中程度。他们通过建立银行网络系统并加以模拟的方法得出结论:资本化水平越高、借贷规模越低、集中程度越低,则银行系统的稳定性越高;而连接程度则与稳定性呈非线性关系,当连接程度超过阈值之后,连接程度越高,稳定性越低。

金融网络的最优宏观结构

基于描述金融网络的三大基本指标,上文总结了前人对于较为稳定的金融网络应该具有的指标特征。基于这些基本的指标,整个金融网络将会呈现一定的宏观结构,如前文指出的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这些基于多个基本指标共同呈现出的复杂的拓扑结构,构建出了金融网络的整个宏观拓扑结构,结合图论知识不仅能判断某一现实生活中的网络属于哪一类网络宏观结构,同时能够对其在传染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做出一定的判断。Watts和Strogatz与BarabOsi和Albert相继于1998、1999年提出了“小世界网络”模型以及“无标度网络”模型,这标志着复杂网络理论的逐渐成熟。许多学者开始以这两个模型为衡量标准,通过实证结合统计分析等方法来研究现实中的金融网络所具有的宏观结构特征,并结合复杂网络理论探讨如何设计宏观网络结构才能更有效地防止金融传染。目前大多数研究都表明,金融网络兼具小世界网络以及无标度网络的某些特征,这些特征显著地影响着危机的传染过程。金融网络最典型的宏观拓扑结构特征之一,就是平均最短路径长度较短,这正是小世界网络所独有的典型特征,这已经被包括Soramaki等和Boss等许多学者所证实。Soramaki等利用复杂网络方法分析了美国商业银行的银行间支付系统网络的拓扑结构以及与网络稳定性相关的性质,发现该银行间网络具有较小的平均路径长度。Boss等对奥地利银行间市场进行实证研究后也认为,奥地利银行间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较小。Boss等还得出了另外一个结论:银行间网络的聚类系数较小。他们认为,因为银行之间保持连接需要一定的费用,所以当两个较小的银行都与一家较大的银行存在价值关系时,这两家小银行之间没有互相连接的动力。金融网络还体现了无标度网络的两个重要特征:节点度分布服从幂律分布以及中心节点的存在。Soramaki等的研究证实,美国商业银行的银行间支付网络的节点度分布服从幂律分布,同时该银行间网络还包括一些节点度数很高的“中心型”(Hub)银行。Iori等则运用复杂网络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意大利银行的隔夜拆借市场的网络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节点的度分布服从一个比随机网络更为厚尾的分布¨。这也意味着,存在数量很少的几家较大的银行,与非常多的小额贷款者保持债务关系,这些规模较大、节点度较高的银行就是典型的中心节点。更进一步地,Boss等不仅证明了奥地利银行间的节点度分布服从幂律分布,他们还精确地计算出该银行间网络分段服从的幂指数分别为0.62和2.01。金融网络的这些宏观特征对于分析金融系统的传染性是非常重要的。Albert等在2000年的研究表明,当中心节点受到冲击时,无标度网络将会变得特别脆弱,且很容易造成传染蔓延。尽管小世界网络在单个小型金融机构破产时有很强的稳定性,但是,一旦少数节点度数较高,也就是负债规模较大的(中心节点)银行破产时,银行系统受到的冲击将会很大。金融系统的这种风险特点也与损失函数服从薄尾分布的特性相吻合,当发生危机的是一般的小型金融机构时,金融系统拥有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但是一旦关键的大型金融机构(中心节点)发生流动性危机时,金融系统将会变得非常脆弱,从而极有可能造成金融传染的蔓延以及严重的资产损失。

金融网络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篇2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P2P网贷;保险;风险控制

一、引言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引入互联网技术,从而产生了许多新型的经营方式。自2013年金融开始结合互联网,到今天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仅经过了短短几年时间。如今,基于互联网的金融网贷平台风头正劲,其中P2P模式是网贷平台主要运行模式,吸引了较多中小金融投资者。

方便高效的金融收益同时带来了较高的运行经营风险,主要包括制度风险、操作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等。因此,我们需要就金融网贷中可能遭受到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充分认知互联网金融网贷平台的潜在风险,同时借助保险手段来分析如何管理金融网贷平台,进而实现在交易运行中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

二、互联网金融网贷平台――P2P网贷

所谓P2P(peer to peer)网贷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借贷交易,是一种新型金融借贷模式,而金融网贷平台则是为平台用户提供交易渠道、交易联络以及支持服务等,从中抽取借贷交易服务费以及相应手续等费用以盈利运转的中介机构。

在网贷平台上进行借贷交易,流程相对简单:首先,用户需在借贷平台中注册账户,提供个人信息,如身份证、银行卡号等;其次,需要借贷人借贷金额、能提供的利息、使用期限等;再次,投资者通过评估借贷信息,选择可接受的借贷交易进行投标;最后,通过借贷人进行选择,完成借贷交易。

三、互联网金融网贷中的风险问题

我们需要看到,目前互联网金融网贷平台运行模式尚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各方面监管机制还不够健全。在探讨如何有效控制和规避网贷平台潜在风险前,必须先分析目前P2P借贷平台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制度风险――法律监管与保险保障缺失

目前,我国相关的互联网金融网贷法律体系还不完善,相关部门监管制度、监管职责不够明确,与此同时,各参与主体对维护互联网金融借贷的保险保障制度认知不够充分。

对于投资者来说,所依靠的仅仅是网页,投资者所能做的只是通过比较各网贷平台的收费高低、各资金需求者提供的利率高低,然后做出决策。一旦发生问题,由于法律制度的缺失,投资者的利益将无从维护,必将面临极大损失;对于网贷平台而言,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为了在市场中占领一席之地,各平台不得不实施多种营销手段,例如打价格战,降低门槛等。这必然导致无法对用户个人信息进行严格审核、筛选以及保护,进而大大增加投资者利益受损风险。同样,一旦发生损失,由于法律制度不完善,且风险事前未通过保险进行有效转移,平台自身又没有完善的应对措施与善后能力,严重情况下只能面临倒闭。

2.操作风险――参与人员专业能力欠缺

现实情况中,在互联网中进行金融交易,由于网贷平台投资者专业水平的良莠不齐,也会造成很大风险。对于个人来说,由于投资者可能没有较为专业的金融投资知识,也没有较高的风险防范意识,对于互联网上令人眼花缭乱的网贷平台,以及平台中各式各样的借款需求,投资者无法全面认知其本质与风险,只凭借所宣传的收益等来做出决策,其利益受损的风险必将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对于网贷平台经营者来说,由于竞争激烈,可能没有充足的资金去聘请专业人士,或对现有的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那么由其构建的平台受技术手段与专业水平所限,将非常易受不法分子恶意攻击,对参与主体利益造成损失。实际操作中较为常见的是平台用户的个人隐私和账户信息泄露,以及不法分子利用内部用户信息参与借贷交易等问题。

3.信息风险――信息不对称

互联网金融有着网络虚拟性的属性特点,较易参与的同时,带来的是用户资料认证缺乏权威性和完整性等问题,因此造成了在借贷交易中借贷人和投资者双方存在着信息获取不对称的情况,进一步增加了违约和信用风险。正如前文提到的,对于投资者来说,面对的仅仅只是网页,上面仅能获取由借款人自行提供的有限信息,且可能还未经过网贷平台进行严格的信息审核,这样一来投资者利益受损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更快速、更高效等优点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各种问题,例如真实性无法得到确切保证、无法通过法律进行全面约束、用户信用不能完全确认等。目前,我国的互联网与经济都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仍需要进行更多的风险研究和分析,为了保护金融网贷模式的发展与保证网贷平台投资者的利益,需要提出根本的解决方法,对上述这些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

四、从保险的角度对互联网金融网贷平台进行风险控制的方法和建议

1.完善制度建设

通过保险的视角建立互联网金融有效的监管、资产保护以及金融运营安全等制度,引入保险机制防范金融网贷平台经营者的“不作为”行为,以及建立严格的违反法规惩罚机制,从而有效地解决金融网贷平台运营安全问题,保护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有效防范互联网平台易受网络攻击等现实问题。例如在对网贷平台实行标准完善的准入审查以及营业登记制度的同时,要求网贷平台为投资者投保账户安全险、为借款人投保人身安全险、为担保标的提供财产保险保障等,以备当遇到平台用户因为各种潜在风险而遭受损失时,保险可以最大程度上为用户的合法权利提供保障,当然,也要视实际情况通过惩罚机制对网贷平台进行相应惩处。

我们希望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为互联网金融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持,通过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为其营造健康的经营环境,通过引入保险机制对互联网借贷平台进行风险管控,以期能够在网贷平台遭遇风险时提供及时、有效的经济补偿,帮助其度过难关,确保网贷平台顺利经营与运行,进而获得健康且长足的发展。

2.提高人员素质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整体素养和专业能力不高,在应对市场风险、交易纠纷、互联网技术、知识等各方面还有较大不足,亟需提高整体从业人员的素养和能力。同时,还需要加强行业资格认证制度,促使从业人员积极学习,不仅是金融知识,还需要学习互联网知识、保险知识,提高对风险认知、评估、防范和规避的综合能力。此外,建议为平台的参与人员特别是高管投保职业责任险,为投资者的利益提供多重保障。

对于平台用户来说,应自觉通过各种渠道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风险意识;互联网网贷平台在接受用户投资之前,也应由工作人员充分做好风险提示工作,确保用户知悉投资的风险种类、发生概率以及后果,确保用户对于投资风险形成正确、全面的认识。

3.引入第三方保险平台

我国在“金融稳定报告”中提到将会选择合适时间颁布“存款保险制度”,也就是说在金融机构倒闭时需要向存款持有人给予资金支持来保障存款人应有的利益和机构的名誉,通过保险手段有效保证我国金融系统稳定运行。根据这种思路,可以将保险制度运用到互联网P2P借贷模式中,将网贷平台、平台用户以及保险机制三者结合起来,从保险的角度对网贷平台投资者的资金进行风险控制。

在互联网网贷平台中,可以引进第三方保险公司,平台投资者可以通过向保险公司选择自动投保,当出现借贷人违约的情况时,通过保险公司核查,投资者可以获得相应赔偿,此外还可授权保险平台催收债务。通过第三方的形式既能为投资者的利益提供保障,同时保险公司通过追回贷款和服务费等获取利益,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借款人逾期不还的现象,维护平台的运行安全。

五、结束语

在互联网全面深入人民生活的二十一世纪,互联网金融行业应该抓住时机,积极谋求发展。此外,互联网金融行业应结合多方面手段以营造健康良好的行业环境,通过互联网金融与保险的结合,发挥保险对网贷平台有效管理和风险控制特点,从而改善和提高互联网金融借贷平台防范与应对风险的能力,促进我国金融行业全方位、多层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蔡瑞媛. 互联网金融P2P信贷模式的特征及风险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

[2]赵刚. 我国互联网金融运营模式及风险评估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

[3]唐正伟. 互联网金融风险影响因素及其防范机制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5.

[4]李明选. 互联网金融产业及其对传统金融冲击影响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

篇3

【关键词】全球;金融业;网络化;兴起;启示

在第三次产业革命中,计算机技术的发明与应用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改革,并在后来的发展中迅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当前所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先进科技。可以说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带动了整个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对于经济发展而言,电子商务的兴起与发展更是具有极大的意义。金融业作为世界经济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网络化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给我国本土的金融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和冲击,如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应对金融业网络化带来的问题就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以下本文就来简要谈谈全球金融业网络化的兴起与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一、金融业网络化的内容

在今天,金融业已经几乎完全呈现出了网络化的发展态势,所有的金融交易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直接促使了金融业的高速发展,也加快了国际贸易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进程。而金融业网络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认为可以从电子货币、网络银行、网络证券与网络保险这四大方面体现出来。

1、电子货币

在金本位制和金汇兑制瓦解后,电子货币代替了有形货币,并得到了迅猛发展,这使得信用货币无论在种类上,还是在规模上的急剧增加成为可能。据统计,信用货币占西方各通货流通量的90%以上,各种形式的支票、支付凭证、信用卡等种类繁多,这表明经济的发展对信用的依赖越来越深。

世界各国的金融支付系统正在进行着一场变革,电子支付系统正逐渐取代传统支付系统,支付工具和支付手段也在发生变革。电子货币将在国际金融活动中逐步发挥重要作用,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发表了电子货币的发展报告,报告全面研讨了消费者保护、法律、管理、安全等诸多问题,提出了发展战略并鼓励新型金融服务的开展。

2、网络银行

网络银行是现有银行专用网络的扩充和延伸,也是传统银行业务的发展和补充。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类正在迎接一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挑战,网络银行将成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里程碑。自从世界上第一家网络银行--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于1995年10月18日在Internet上开业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银行纷纷上网,网络银行逐渐风行,国际金融界掀起了一股网络银行风潮。

3、网络证券

网上在线投资的优势,在于一是时间和速度,二是方便,三是节省大量人工和中介环节,手续费低廉,它充分体现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市场经济准则。交易成本的大幅降低和电子结算的快捷,使得为数众多的个人投资者钟情于当日买卖交易,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交易量,成为交投活跃的技术性支撑。在证券发行方面,惯于闭门瓜分上市股票的投资银行也不得不顺应市场要求,拿出更多的上市股票份额给电子券商和网络交易者。网络在线证券交易打破了投资传统、重新分配市场份额让个人投资者得以与长期以来称霸股市的华乐街投资专家分庭抗争。新兴的电子在线经纪券商正面挑战华尔街历史悠久的证券公司与投资银行,其市场总值已超过执券商牛耳的美林证券,这具有强烈的历史意义和象征意义。

4、网络保险

金融保险可以看做是为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秩序而服务的一个特殊行业,是金融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在网络化大趋势不断冲击传统金融市场的今天,很多保险公司都开始改革传统的经营模式,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优势,来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以在当前信息时代下竞争不断加剧的保险市场中生存发展。

二、金融业网络化兴起与发展对我国金融业的启示

自从金融业网络化发展兴起以来,金融网络化模式的发展态势就势不可挡,并迅速成为当前世界各国金融业改革的主要手段与目的。在我国的金融业来讲,自然也受到了其网络化的很大影响。金融业网络化极大的推进了我国整个金融业向现代化、科技化发展的进程,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其也为我国的传统金融业带来一定的冲击。如何充分利用全球金融业网络化所带来的发展机遇,而避开其所来的影响与冲击,就成为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在以自身体会的基础上,总结了一些全球金融业网络化对我国的启示,具体如下所述:

1、加快传统经济向互联网经济的进程,大力推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只有国民经济走向了信息化,传统经济转向了互联网经济,金融业的网络化发展才有基础。电子商务既是互联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又是金融业网络化发展的必要前提,在推进我国金融业网络化的时候,必然离不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2、加大金融业信息系统基础建设的投资,促进金融业网络化的发展。我国银行、证券、保险业的全面网络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各家商业银行应当在营业网点及重要的公共场所多设置各类电子终端,加大信用卡、借记卡及各种电子支付工具的普及程度,大力推广智能卡,使人们体验电子支付的优越性,转变观念,为接受电子货币打下基础。加大对金融业网络化信息系统的基础建设,为今后网络金融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研究开发有效的网络安全措施,确保金融网络的安全运行。由于国际互联网本身是个开放系统,而网络金融的经营实际上是变资金流动为网上信息的传递,这些在开放系统上传递的信息很容易成为众多网络“黑客”的攻击目标,目前多数客户不敢在网上传送自己的信用卡帐号等关键信息也是基于这个原因,这样就严重制约了网络金融业的业务发展。我国金融业的网络化有必要发展自主的操作系统,以保障网络的安全。

4、进一步扩大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加快我国金融国际化的步伐。金融业的网络化发展,使资本流动突破了规模上、地域上和有形无形的限制,使得金融活动国际化,这在客观上要求一国金融的国际化。目前国际金融交易额是国际贸易交易额的50倍;新的信息传输技术和交易的电子化,使全球金融市场中的“传染性效应”更加明显,对中国金融业的网络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快我国金融国际化进程。

5、重视金融网络化带来的新问题,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对于网络金融的监管问题,需要各国政府及金融业进行合作与谈判,根据网络金融业的发展特点,以战略的眼光从总体上把握金融业网络化的发展方向,达成对网络金融监管的共识,共同制定和完善有关网络银行的法律法规,以促进网络金融的良性发展。

篇4

论文关键词:武汉;金融竞争力

1 培育有竞争力的金融市场

1 完善金融交易市场

武汉是老工业基地,其工业基础相对较好,这就为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实体依托。但是,由于在武汉的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那么武汉产权交易市场这一平台的建立与改革和金融交易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就不应是特立独行的。因此,如何作好武汉市产权交易市场与金融交易市场的分层和分步建设,应是当前的需求之重。

2 加速金融市场国际化

从引进外资货币经纪公司入手构建外汇拆借市场和货币市场;从组建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入手发展证券市场;从外汇市场引入外资经纪商逐步实现国际化。其中,外汇市场的建设十分重要。在国际资本流动中,外汇市场是一个规避汇率风险,增强资本流动性满足投资需求的重要市场。随着武汉市对外经贸事业的不断发展,银行和企业对更多地参与外汇交易的需求越来越大,如果在武汉建立自己的外汇交易中心,将使国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外汇买卖更加方便,这对加速金融市场国际化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3 促进金融市场多元化

为了在金融发展上有特色,并保证武汉在金融创新过程中的稳定性发展,需要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多元化经营模式。应积极培育和完善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期货市场。其中,应着力注重以郑州商品期货交易市场为依托的金融期货交易市场的建立与完善,使其成为一种品牌,发挥期货交易的多种功能。尤其应创造条件,尽快进行金融期货品种的研究开发和设计,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加大金融期货的市场规模。为武汉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应积极创建和完善其他市场,如黄金市场、货币市场、证券市场等,以建立多元化金融市场体系。

2 完善金融法规制度,规范金融运行环境

2.1 培育地方金融法规

金融法规赋予了中央银行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独立开展金融业务、以及独立履行金融监管职能的可能性。但是,在其执行过程中,来自行政方面的干预却难于避免。再加上我国根本就没有独立于地方政府的金融司法体系,所以这对于地方金融系统的建设与完善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

2.2 强化金融信用观念

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特大城市,其在金融行为上不管是将要扮演中转站的角色也好,还是出于“中部金融中心”这一战略目标的驱使也好,这种金融资源配置背离偿还性原则的信用观念一再弱化现象的存在是极为不协调的。近几年经过多方努力,虽然有所改善,但总体上信用环境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对称、不协调矛盾依然存在,影响到市场的有效运作,阻碍着武汉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加强武汉市金融信用网络的建设自然也就成了当前所要加紧完成的金融工程项目之一。

2.3 明确金融监管重心

目前,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的地区办总部均设在武汉,为完善武汉的金融监管体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作为全国金融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武汉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就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创新监管的方式,在现有的情况下,真正做好监与管的结合。在提升自身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的同时,注重金融运行潜在效率的实现。

3 调整金融科技战略,加速金融网络化建设

众所周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要建立现代化的金融管理体系。

因此,金融科技工作的重点就是要大力发展金融电子化建设,积极开展金融科技创新活动,充分发挥其“服务、保障,促进、发展”的作用,以最大限度的保证

我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的顺利完成。

3.1 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量,确保金融电子化的持续高速发展

现代金融业的发展靠的主要是金融科技水平的发展状况。而金融科技的发展归根结底仍是金融电子化的发展程度,即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程度。所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则成了区域金融发展首要的任务之一。武汉在金融基础设施竞争力上排在所选城市中的第十位。可见,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各类金融网络基础设施的建立就成为了当前武汉市网络应用发展的适时所需。因为,只有有了良好的硬件基础和运行环境,才能有效保证系统的可靠与安全,才能有效降低故障发生率。通过网络改造,不但能提高网络传输速度,缩短交易时间,提升服务效率;还有助于增强金融系统在客户中的信誉。而金融信誉的提高显然对客户消费观念的转变是有正的促进作用的,一旦人们养成了这种网上的消费习惯,也就是金融电子化大发展机会的到来。

3.2 注重金融网络的应用,加速现代化客户服务中心的建立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支柱产业,就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大力推动金融网络应用和金融服务方面的创新。要充分利用已有的Interact技术架构、以Web为平台的客户服务与营销中心,并提供多元化金融电子服务。如企业

理财和家庭理财服务,B to C支付服务,B to B支付服务等。

这不仅是金融体系优质化服务的充分体现,而且也是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应对入世后的挑战,转变经营理念,提升服务手段的重要保证。更主要的还在于它确立了一种新的服务和营销体系,一种当今现代化金融体系所必需的经营手段和服务方式。

目前,武汉的金融电子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有的金融交易甚至还保持着点对点的老模式。但是,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其自身逐步建立电子化服务网络,规范服务的规则和程序,建设和完善新的金融服务系统,显然在强化自身金融服务能力的同时,也会有利于与周围地区及全国金融中心的服务系统实现对接,从而增强其作为区域金融中心的地位。

3.3 积极开发金融科技新产品,实现金融监管的电子化转变

寻求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和服务手段等方面的创新,从体制和经营机制入手,以期真正建立以金融电子化为依托的全新体系,进而以科技创新推动管理创新和业务创新,力争实现监管手段现代化、业务品种多元化、经营运作网络化、服务方式电子化。最终全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

武汉目前要做的就是:其一,建立一个稳健、公开的金融监管网络,把银行、证券、保险、产权等网络连接起来,以促成完善的金融信息交流平台的最终建立。通过这一信息网络平台,就可及时有关金融信息,公示有些企业的信誉资料。其二,建立综合风险报告制度,及时将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向企业和金融相关部门反馈,以便尽量避免非系统风险的滋生。其三,完善市场风险监控体系。逐步建立完整的市场监控体系,发展金融行业的自律体系,风险监控、评价、预警指示体系,现代化的技术保险体系,预防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加强市场安全运行化解市场风险。

3.4 加强网络安全,确保网上金融操作的稳定运行

金融电子化的发展,在缩短了交易时间,降低了交易成本,增加了交易的灵活性的同时也削弱了交易的可控性,所以必须采取措施保证网络安全;否则,不仅网上金融业务不能正常运转,而且人们也会对网上交易丧失信心。对于网络病毒,应把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紧密结合,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网络工作站应作好经常性的病毒检查,及时查出系统中、服务器中出现的故障。对将要使用的软件进行严格测试,决不能使用非法得到的软件。对于网上犯罪,我们要以高标准的安全技术来对整个计算机系统进行加固,采用访问控制技术、口令控制技术、防火墙技术等保障网络安全。对于软件风险,要做好系统评估,按系统的功能开发检测程序,选择适合的软件程序,对系统安全进行严格测试、审核,找出漏洞,并及时设法弥补或更换。

篇5

入2014年,中国互联网创新浪潮中最引人注目的领域莫过于互联网金融。上到政府官员、行业专家,下到黎民百姓都被卷入到这个浪潮中。虽有部分互联网金融公司倒闭、“跑路”,但丝毫没有影响老百姓对它的热捧和追逐。某些互联网金融网站刚上线一天就融资千万的神话仍在不断上演。虽然需求巨大,但是众多互联网金融公司短暂的生命也确实为行业敲响了警钟,如何做大做强,怎样才能绕开互联网金融公司“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宿命,成为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着力思考的课题。对此,存利网CEO王森认为,凡事没有捷径,合规守法才是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胜出之道。

普惠金融的时代

在传统的借贷模式中,银行客户一般都是大中型企业,老百姓及小微企业要获得银行贷款非常困难。抵押、担保等各种各样的手续、资质以及繁琐的程序,把众多急需资金的小微企业挡在了银行门外。而互联网恰恰打破了这道樊篱,其资金来源的广泛性、便利性极大缓解了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一边是普通百姓组成的出资人队伍,一边是急需用钱的小企业,互联网金融借助技术进步规避了传统金融的游戏规则,使金融成为公众直接参与的事业,普惠金融时代由此到来。

王森认为,传统金融是精英金融、小众金融,是少数人才能享受的权利,互联网金融则是大众金融,它为普通百姓打开了一扇金融之门,释放了普通大众投身金融的热情。“互联网金融的核心还是金融,但是门槛降低了。从投资者角度讲,比如众筹,工薪阶层也可以参与,50元、100元都可以投资。”

互联网金融集股权和债权于一体,产品花样繁多,可以充分满足不同群体的投资偏好和风险偏好。如某网络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实物性众筹的产品,吸引了许多“90后”年轻人的参与。每人投资几十元、几百元不等,投资回报则是电影票、明星见面会门票、明星签名照等。“虽然不是派发股权,等待企业分红,但这无疑是一种众筹的产品,隶属于互联网金融的范畴。”王森谈起互联网金融的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讲,众筹更倾向于自愿,但现实生活中股权投资还是少数,大部分还是借贷,比如国内一度盛行的民间借贷。”

互联网金融的聚合效应也是促成其爆发式增长的关键力量。传统的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受经营地域限制无法扩大其规模,而互联网打破地域局限性,产生了聚合效应,一方需要资金,会有八方提供。王森具体解释道:“P2P模式主要针对债权,是将线下的民间借贷转化成网络借贷。完成线下借贷要找到10个人、100个人进行沟通,沟通成本很高。而互联网平台要聚合100个投资人很轻松。互联网金融体现的就是人人参与,人人分享。”

告别野蛮生长

大体来看,国内互联网金融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早期阶段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属于自发生长,缺乏来自内外的监督和规范。平台的安全性主要靠从业者的职业操守来维持,大多存在资金池问题,由此而产生的呆账、坏账无法消化,给平台运作带来了很大风险。无法解决这一问题的早期互联网金融公司已纷纷倒闭,现在存活下来的仅剩大约1/6。

2011年,美国P2P借贷平台LendingClub等成熟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引入中国,这一模式通过信用评级来限定借款人在平台上的融资规模。这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许多传统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看到互联网金融平台融资的便利和高效,纷纷打通线下线上的O2O业务。全国大约有8000多家小贷公司、2000多家担保公司你追我赶地涌入互联网。至此,互联网金融迎来了发展的期。但由于这些传统金融机构并不具备互联网金融基因,难以做到神似,只能在形似上下功夫。它们花大笔资金购买互联网金融网站的平台,以此标榜自己也已开始做互联网金融业务。这一时期的互联网金融出现了“三多”现象,即成立的多,“跑路”的多,倒闭的多。

2013年下半年,国家有关部门开始对互联网金融加强引导。央行牵头筹建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监管部门频繁与一些经营比较平稳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会晤,探讨规则的设立,以期明辨不同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优劣。

传统金融机构是存贷双方的代言人,而互联网金融平台只是存贷双方间的一道桥梁,存贷全凭自愿,平台只负责披露信息、把控风险。“平台会考虑借款方是否可靠,抵押物是否真实,但即使这两方面没有问题,担保公司本身是否有问题?借款人的真实融资目的又是什么?这些疑问都是存利网风险控制所要解决的问题。”王森说,虽然互联网金融机构只是一个中介平台,但并非只是撮合而不作为。而监管部门要对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事后监管,一旦发现资金池就会勒令其停业整改。为此,存利网在风控环节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

存利网从成立之初就恪守“合规守法,稳步发展”宗旨,与互联网金融行业乱象划清界限。“从上线第一天起,存利网就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以及金融行业的规范去做。”王森表示。

“现在互联网金融还没有明确的监管细则出台,大家还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主要是依靠行业自律。”作为存利网创始人,王森要求公司绝不能碰互联网金融合规经营的红线,“我们现在做的,第一是不能有资金池;第二是信息要透明;第三是资金点对点,至少这几点跟监管部门的要求是一致的。另外,启用的担保公司都有国企背景。”

王森介绍,有部分卷款“跑路”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已经构成刑事犯罪,公安机关正介入调查。虽然其部分本金能被追讨回来,但大部分投资者都面临着血本无归的命运。“跑路”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拖欠投资者资金最多的达到8000万元,最少的仅有几千元。但无论损失多少,投资者从中获得的教训是深刻的。

信用缺失风控补

众所周知,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征信系统还存在较大差距。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公安部门都有各自的公民信用记录,但没有打通形成可以统一调度的体系,无法为公民信用借贷提供佐证。

“信用体系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没有信用体系的支撑,仅靠个人自律,互联网金融很难做大做强。”借款人来自全国各地,这些人的信用记录非常模糊。薄弱的信用基础,只能用严密的风控手段来弥补。“在信用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不合格借款人凭借各种手段包装成合格借款人而坑害投资者的事。因此,存利网现在不做信用贷款,而是做抵押贷款,通过加强风险控制来确保投资人资金的安全。”

篇6

关键词:金融服务;支持清算;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08)02―0048―02

一、天津市农村地区支付清算服务的现状

(一)农村支付清算服务网络建设情况

通过加强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天津市分行、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天津农村合作银行、天津邮政储汇银行为主体,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农村支付清算服务网络。截至2007年11月底,农发行、农行、农合行及邮政储汇局在农村地区共设立524个网点,占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数的21.34%。2007年1~11月,天津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共处理大、小额支付业务133.29万笔,清算资金4104,27亿元,分别占总业务量的17.62%、3.30%;处理支票影像业务4.61万笔,占总业务量的21.78%;处理同城票据交换提出、提入业务288.44万笔,清算资金1873.64亿元,分别占总业务量的19.21%、9.90%;通过银行(邮储)行内资金汇划系统处理业务39.49万笔,清算资金892.01亿元,分别占总业务量的4.63%、5.15%。

(二)完整的农村支付清算系统基本建成

随着近几年天津现代化支付清算体系的加快建设,完整的支付清算系统已经覆盖到了广大农村地区。这些系统主要包括:大、小额支付系统、同城票据清算系统、银行卡系统、农发行和农业银行行内资金汇划系统、支票影像交换系统、邮政储蓄行内汇兑系统,以及2007年9月农村合作银行加入的农信银汇兑银行汇票业务系统。这些系统加速了农村地区的资金周转,目前农村地区每笔结算业务的平均资金到账时间比2004年提前了2至3天。以2007年1至11月农村地区2516.9亿元的资金清算量为基数,由于资金提前到账,相当于减少在途资金占用约10亿元,提高了农村地区的资金使用效率,为天津新农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

(三)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工具不断增添新品种

在人民银行天津分行组织推动下,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工具不断丰富和完善。天津农村合作银行不断加强支付结算基础设施投入,2004年5月1日开办了银行卡业务,截至2007年11月底累计发卡156.5万张;2007年9月10日农信银汇兑银行汇票业务系统开通运行,开办了汇票业务,截至2007年11月底共签发银行承兑汇票1007笔,金额20.82亿元;开办本票业务的机构网点不断增加,截至11月底已达到了57家,2007年1至11月,累计签发银行本票434笔,金额34.32亿元。非现金结算工具在农村地区推广使用,改变了农村地区工商企业以现金结算为主的状况,为农村地区商品交易提供了安全、便捷的结算工具。

天津农村地区支付清算服务的发展,为农村地区市场交易、招商引资等提供了良好的金融环境,对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郊区工业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6年天津农村地区生产总值达1241.9亿元,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占比提升至28.63%;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15个,总资产达到90亿元;农村工业化带动农民非农收入增加610元,实现人均纯收入7942元。

二、农村支付清算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支付清算服务机构数量萎缩

在国有商业银行撤出农村金融市场,农发行、农行、农村合作银行、邮政储汇局在农村地区的机构数量也呈下降趋势。三家银行以及邮政储汇局在农村的机构网点数量从2004年的646个降到了2007年的524个,年均减少7.2%,其中天津农村合作银行的机构数量约减少了三分之一。天滓市区平均每0.3万人拥有一个银行网点,且市区银行机构多为规模较大的分支行网点;在农村平均每0.98万人拥有一个银行网点,且农村地区多为储蓄所机构。支付结算服务在城乡之间的覆盖水平差异较大,同时由于农村支付清算服务机构数量萎缩,导致缺乏竞争,农村的支付清算服务功能弱化,主动拓展服务市场积极性不高。

(二)从业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相对较低

调查中发现,一些基层农村金融机构配备的高素质一线临柜人员较少,员工缺乏参加业务培训的机会。有的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多年不进新人,员工平均年龄偏大,且支付清算业务知识培训不足,导致从业人员支付清算服务素质和业务水平相对较低。

(三)支付清算的硬件设备配备不足

支付清算的硬件设备是支付清算服务的重要载体,硬件设备的配备水平直接决定了支付清算服务的水平和效率。农村地区支付清算的硬件设备配备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基层金融网点办理业务使用的计算机数量少、且型号陈旧,计算机出现故障后,没有备用设备,修理往往需要一定的周期,影响业务处理。二是支付清算业务自动处理机具配备不足,农村地区ATM自动柜员机数量为269台,占全市8.54%,农村地区平均1.91万人拥有一台ATM机,而市区每0,2万人就拥有一台ATM机。而P0S机具的布放则更少,布放数量1308台不到市区布放数量的4%。支付清算的硬件设备配备不足制约了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农村群众宁愿持有现金进行交易,2006年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共向农村地区净投放现金2471.35亿元。

(四)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结算方式传统、结算环节多、票据化程度低,严重影响着其支付结算的效率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在风险控制、系统建设、人员培养等方面的限制,便捷的支票、本票、汇票、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在农村地区尚未普及推广。县以下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营业网点仅能提供支票、汇兑、绿卡、委托收款等传统结算工具和结算方式,仅能发工资、税款的经收、社会低保等少量业务,而面向农村居民生活的结算工具更少;由于技术手段落后,多为手工操作,增加了结算环节,影响支付结算的效率。

(五)支付清算知识宣传不到位

调查发现,农村地区的群众对支付清算知识了解不多,大多数被调查的群众不知道实时到账的大额支付系统,不了解异地、跨行资金汇划都有哪些方式;面对进账单、支票、银行卡等结算工具,往往愿意选择携带现金进行交易。此外,农村地区金融网点从业人员的支付清算知识也相对缺乏,许多业务种类了解不深,对于群众的询问不能给以很好的解答。在新的系统和业务开通后,基层网点虽然也根据上级行的指示张贴公告、发放宣传

材料,但由于宣传材料的内容对农民的针对性不强,宣传形式单一,宣传的效果不够理想,直接制约了新支付清算产品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和应用。

三、提升农村支付清算服务水平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农村支付清算服务网络

随着天津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各区县招商引资步伐加快,园区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新的农村产业区、产业聚集区。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银行业优质金融服务的催化,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也需要紧密结合产业经济的发展来提升自身的实力。建议银行业监管部门应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适度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降低准入门槛,强化监管约束,加大政策支持,促进农村地区形成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银行业金融服务体系,以更好地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在新集镇、新兴产业区增设网点,提升农村地区支付清算服务网络的覆盖水平。对于发展较慢的农村地区,要保持现在支付清算服务网络的稳定,积极采取措施予以扶持,避免这些地区支付清算服务机构一步萎缩。

(二)提升支付结算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农发行、农行、农合行应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特别应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加大力度,尽快在农村地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支付清算服务队伍。一是调整或招录一批同志充实到农村支付清算服务一线。二是要加强支付清算一线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三是要充分利用市区网点和农村网点业务人员素质不平衡的特点,加强两类网点之间的人员交流,让市区网点业务人员的业务知识带入农村网点,激发农村网点业务人员业务创新和拓展服务市场的积极性。此外,要进一步调整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调动从业人员积极性,研究开发针对“三农”特点的支付清算产品,不断提高农村地区支付清算服务水平。

(三)加大支付清算硬件设备的投入

应加大农村地区金融网点的硬件设备投入,特别是应在基层营业网点增加计算机或计算机终端设备,提升农村金融网点系统化、信息化水平。按照成本效益的原则,合理增加ATM的布放数量,同时在公用事业收费单位、商场超市、酒店宾馆、批发市场、较大规模的个体工商户、加油站等大力推广P0S机具或移动P0S机具。提升金融网络建设水平,提高网络的带宽,提高支付清算业务传输的效率。建议对农村地区支付清算硬件设备的投入应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

(四)创新和丰富支付结算工具

推动并指导农村地区商业汇票业务的发展,鼓励个人使用支票结算,大力推广网上支付、电子支付等新型支付工具。完善支付结算业务。建议全国性商业银行要加强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委托等形式,方便农村金融机构办理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国际结算等业务,促进城市与农村支付结算服务的互补。

(五)加强支付清算知识的宣传普及

加强支付清算产品、支付清算知识在农村地区的宣传普及工作。一是加强对基层营业网点一线业务人员的培训,加深业务人员对各类支付清算知识的理解,确保把优质服务落到实处,让广大农民群众切实体会到新业务带来的方便。二是有针对地向乡镇企业、个体工商户财务人员开展支付清算知识培训,普及支付清算知识,使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主动地选择合适的支付清算工具和产品。三是建立宣传的长效机制,制定宣传规划,明确宣传目标,细化宣传方案,在宣传内容和形式选择上应让农民群众容易理解和接受。

课题组组长:海

课题组成员:张玉忠 刘 明 杨玉林 崔建红

杨文玲 郭 巍

篇7

迈普一体机源于金融,心怀整个企业网市场。2014年,经过多年的市场探索和研发创新,采用“并行多核处理器+高速交换芯片”高性能处理架构的迈普MR-One第三代智网一体机MP2900正式。基于路由、交换、安全、语音、接入等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以及对金融、运营商、教育和中小企业等行业需求的深刻理解,MP2900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分支机构的一体化接入需求理解更为透彻。依托迈普自主知识产权的MPOS平台,MR-One集路由、交换、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3G/4G、无线AC/AP、PoE、语音等功能于一体,是真正适合“大智移云”时代企业分支机构的产品。

MP2900的诞生,源于移动互联网业务应用的迅猛增长。目的是帮助企业分支机构客户解决全新而多样化的业务需求,总结起来主要包含3个方面:便捷接入、安全控制和极易运维。

1.便捷接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Wi-Fi无处不在,在办公内网,企业分支机构的组网必须解决无线AP的覆盖、AP的布线和Wi-Fi网络的管理问题;在办公外网,4G的规模商用,让很多企业分支机构把4G作为出口链路备份、视频回传等组网的优选。

2.安全控制。在如今多业务融合的趋势下,物理融合成为必需,逻辑隔离则是内部管理和安全合规的基本要求。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终端既是员工工作的业务终端,也是员工个人的休闲娱乐终端,由此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3.极易运维。IT技术提升了企业的效率,同时也“革”了IT运维人员的“命”。在一次又一次的降本增效过程中,企业IT维护人员的数量锐减,企业分支机构中有IT运维人员的已经凤毛麟角了。

那么,该如何轻松应对网络设备维护的难题呢?基于企业用户的需求,迈普MP2900智网一体机解决方案,实现“智慧分支,一机搞定”,从3个层面彻底解决企业分支机构IT运维的困扰:

1.专业WLAN和4G,实现便捷接入。为满足企业大型分支机构的需求,MP2900集成了专业的无线控制器AC功能,可对分支机构多达256个AP实现专业化的管理。同时,为了改进AP的供电问题,MP2900采用先进的处理芯片,在业界率先集成了设计领先的PoE(Power Over Ethernet,以太网供电)供电方案,可以提供多路PoE/PoE+供电功能,为AP等无源终端供电,既不需要重新布线,又能保证供电的稳定性。MP2900在业界率先支持全制式卡,可以支持移动、电信、联通的4G/3G/2G多种制式,只需更换SIM卡即可实现3G向4G的平滑升级,有效降低了企业客户在3G/4G上的投资风险。

2.专业安全特性,实现严格安全控制。迈普率先在MR-One智网一体机MP2900产品上内置独立的硬件防火墙,具备齐全的产品资质,符合国家政策法规和企业合规性的要求,可以有效实现企业分支机构内网的生产、办公业务的逻辑隔离。同时,MP2900还内置了IPS、IDS、防病毒等功能模块,能够对外网的数据进行检测和监控,从用户接入控制、报文检测到主动防御,形成一套完整的安全防护机制,起到了对内网数据的安全保护作用,实现了用户投资回报的极大化。

3. 设备一体化,实现极易运维。过去,企业分支机构往往需要3台以上的设备才能实现业务的全融合,MP2900集路由、交换、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3G/4G、无线AC/AP、PoE等特性于一体,一个分支机构只需一台设备就能轻松搞定。维护设备的数量减少了2/3以上,备件数量减少2/3以上。

篇8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普惠金融 融资渠道

一、普惠金融的涵义

世界范围内,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金融压抑的现象,大部分穷人和低收入群体被排斥在金融体系之外。由于缺乏必要的生产性资金,他们的生活往往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中:低投入导致低效益,低效益导致低产出低收入,低收入反过来又阻碍投入的扩大。通过为穷人和低收入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帮助他们摆脱贫困,这正是普惠金融的宗旨所在。普惠金融体系是指一国金融体系可以惠及社会各个阶层和群体,在该体系内,所有的人,特别是原来被排除在体系之外的穷人和低收入群体均可以享受到有效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更强调一种社会使命,挖掘传统金融未覆盖的客户群体,帮助他们进入金融体系以获得有效的金融服务,从而提高他们的收入,最终提升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普惠金融的服务理念与互联网金融一脉相承,以低收入群体为服务拓展对象,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实现机构和客户的共赢。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我国互联网金融才刚刚起步,尚处于摸索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整体,网上金融业务的展开还只是传统金融业务的补充。如何在现有的金融网络业务平台上建立起富有特色的平台,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是目前中国各金融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金融业通过互联网开办网上金融业务,改变金融机构自身以及用户的传统观念,使金融服务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通过互联网赋予金融机构以新的活力,提高金融机构的行业竞争力,使金融机构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互联网金融的实行,将通过全国的金融网络,增加金融机构的信息载体,提高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水平,树立金融机构不断创新的形象。总之,互联网与金融业的结合将给中国的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有益成果将普惠于低收入阶层,使他们参与到金融发展之中,将降低融资成本,提供类型多样的理财产品,丰富投融资渠道。

三、互联网金融对普惠金融的积极作用

信息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金融深化,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影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互联网金融模式将从两方面促进惠普金融的发展:1.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2.理财产品多样化。

3.1互联网金融为普惠金融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

互联网金融模式可被用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和促进民间金融的阳光化、规范化,用来提高金融普惠性,促进经济发展。目前,出现以人人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为个人提供了新的投融资渠道和便利,满足了普通民众的金融需求,提高了普通民众的金融参与度。网络小贷模式特点鲜明,手续简便、方式灵活、审批快捷、类型多样,是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有经济学上的合理性,在发展初期遇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我们应从积极的角度看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金融业态与传统商业性和政策性金融是一种有效互补的关系,不仅可以增强金融市场活力,拓展完善金融产业链,而且进一步提高金融业整体附加值,支持并服务于经济发展转型。互联网时代供需双方直接联系和交易,不需要任何中介就可以完成,而且几乎消除了信息不对称的不利影响,相对于传统融资方式,互联网金融的交易成本更低,交易可能性边界也极度扩大。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的互补关系,对实体金融服务的盲点进行有效的覆盖,对金融普惠有重大的意义。

3.2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进理财产品多样化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为普惠金融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的门槛也大大降低,可以方便低收入阶层参与投资,增加了新的投资渠道,对中低收入者的财富增值有积极的意义。目前,出现支付宝推出“余额宝”增值服务,即支付宝中的余额空闲资金可以用于购买货币基金。天弘基金是余额宝唯一的货币基金提供商。这种模式的出现,丰富了基金业的销售渠道。天弘基金与支付宝的合作,开创了一个新模式。对于支付宝的客户而言,货币基金可以提供较低的风险和较好的流动性。天弘和支付宝合作的货币基金,可以像支付宝余额一样随时用于消费、转账等支出。两者结合,既可提高支付宝客户资金余额的收益率,也可以为基金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这种模式的出现,为客户提供了新的理财渠道。同时,解决了基金公司销售渠道单一的问题,实现了基金公司与客户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周孟亮,李明贤.普惠金融视野下大型商业银行介入小额信贷的模式与机制[J].改革,2011(4):47-54

[2]杜晓山.小额信贷与普惠金融体系[J].中国金融,2010(10):14-15

篇9

一、主要工作做法:

1、抓住融资主线,不断出击:业务开拓是重点,而融资业务是我工作的主线,通过不断出击,寻找业务突破点,在融资过程中结交企业界朋友。无论是担保公司工作,还是协会工作,还是创业投资管理,离不开融资这条主线。

3、广泛布点,形成业务网络:银行是融资业务的主战场,当前融资仍以银行融资为主;协会、典当行、担保公司是融资业务的重要来源;网络推广对树立品牌有很好作用。相当一部分业务来自于网络。

4、策划是关键,是制胜的法宝。始终坚持策划为先,抓战略策划、融资策划、营销策划、网络策划,为客户提供一流的策划。

5、抓项目不放松。深入企业内部,深入调查,与项目负责人搞好关系;选择优质项目,推进项目策划,全方位营销。

二、主要工作业绩:

1、担保公司:负责一家担保公司的组建及担保业务管理,制订担保公司的制度和业务流程,带领业务人员开拓担保市场,与多家银行进行合作,并与各行业协会、省企业家协会、省民营企业家协会等建立了协作关系,形成了广泛的业务网络,为担保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性地开办赎楼和临时过桥贷款,为担保公司前期的收益做了贡献。

2、协会工作:培训工作人员,开通金融网站,千方百计开展业务,积极宣传协会,为会员提供投资咨询和融资顾问服务。全程主持“橄榄产业化经营”策划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极参与省金融博览会的会务组织。

3、创业投资管理公司:组建一家创业投资管理公司,并担任法人代表。在无资金、无品牌、市场低述的情况下,相继筹划省招商会展中心,开拓股权融资市场,开展土地转让交易中介业务,虽然尚没有显著业绩,但摸索出可贵的经验。

4、“融资宝”网站方案:探索融资网站新模式,筹划“融资宝”网站,网站模式和方案逐渐成形,为开拓融资工作闯出一条新路。以此为契机,推出系列行业或产品网络营销方案,为2012年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明年的工作:

1、做好“融资宝”的开发和运营。争取“融资宝”成为主要业务收入来源;

2、开发网络营销软件,作为新的利润来源;

3、项目融资抓重点,提高成功率;

4、拓展政府招商引资业务,为政府各方位招商引资,特别是将担保公司、基金作为招商引资的突破口;

5、抓策划,以培训促策划。开办“商业计划书策划与融资实战培训班”。

四、存在的问题:

1、经济效益不好。前期投入多,产出少。

2、做的事不少,但常吃力不讨好。

篇10

关键词:金融服务创新;网络金融

一、引言

网络金融(e-finance)是网络技术与金融的相互结合。从狭义上理解,网络金融是指以金融服务提供者的主机为基础,以因特网或者通信网络为媒介,通过内嵌金融数据和业务流程的软件平台,以用户终端为操作界面的新型金融运作模式;从广义上理解,网络金融的概念还包括与其运作模式相配套的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市场以及相关的监管等外部环境。

网络金融模式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竞争规则、秩序和结构,使得广大机构和个人客户在寻求金融服务时有了巨大的选择空间,商业银行之间,以及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二、网络金融的特征

网络金融是金融服务供应商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金融服务,是以网络等新技术手段为基础的一种金融创新形式,是在网络的基础上对原有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和原有的流程、运作方法、运作模式的创新。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金融有如下两个显著的特征:

(一)信息化与虚拟化

从本质上说,金融市场是一个信息市场,也是一个虚拟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生产和流通的都是信息:货币是财富的信息;资产的价格是资产价值的信息;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中介服务、金融咨询顾问服务等也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引进不但强化了金融业的信息特性,而且虚拟化了金融的实务运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营地点虚拟化。金融机构只有虚拟化的地址即网址及其所代表的虚拟化空间。二是经营业务虚拟化。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大多是电子货币、数字货币和网络服务,全部是理念中的产品和服务。三是经营过程虚拟化。网络金融业务的全过程全部采用电子数据化的运作方式,由银行账户管理系统、电子货币、信用卡系统和网上服务系统等组成的数字网络处理所有的业务。

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技术使得金融信息和业务处理的方式更加先进,系统化和自动化程度也大大提高,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能为客户提供更丰富多样、自主灵活、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从运营成本来看,虚拟化的网络金融在为客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的同时,由于经营场所、员工等费用开支降低,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性。

(二)一体化

网络金融的出现推动了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首先,在金融网络化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系统管理客户所有财务金融信息的需求,客户的银行账户、证券账户、资金资产管理和保险管理等有融合统一管理的趋势。其次,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和传递大规模信息,从而使得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大大加强,能够向客户提供更多量体裁衣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同质化现象日益明显。第三,网络技术降低了金融市场的运行成本,金融市场透明度和非中介化程度提高,这都使得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

三、网络金融环境下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路径

(一)技术层面

在网络金融环境下,技术手段是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首要手段。技术创新加快了金融创新的进程,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银行竞争的规则、秩序和结构。

1. 网络技术。网络化的技术和网络银行的发展为银行提供了更先进的业务处理方式,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同时以个性化的服务吸引了更多的客户,并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用户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设施,获取金融服务比传统的形式更加便捷。

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以信息网络技术为载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金融创新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金融创新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提高金融产品的科技含量,延伸金融的服务触角,是金融机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金融机构应该整合营销渠道,共享客户资源,通过“服务模式创新”提高竞争实力。

2. 电子支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来改进用户获取服务的方式,提高网络金融服务的效率,如加大银行服务网点的规模,丰富网上银行业务内容等等。同时,网络金融的发展也导致了支付服务市场的分工不断细化,非金融机构逐步加入金融服务提供者的行列,给我国传统的支付服务市场带来了冲击。据易观国际2010年8月10日的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达到4546亿元,环比增长33%,比去年同期增长89%。第三方支付平台本身依附于

大型的门户网站,且以与其合作银行的信用作为信用依托,因此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够较好地突破网上交易中的信用问题,有利于推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2010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对非金融机构从事支付业务的准入门槛、申请规则、监督管理及处罚等予以界定,意在规范行业,为支付机构正名。

商业银行要对此有正确的认识,不能利用恶意竞争等手段对非金融机构进行排挤,应该与非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共赢的关系,利用自身丰富的网络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积极开发出更加便捷、高效的支付工具,打造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

3. 信息管理技术。网络金融的发展使得各类信息以网络为媒介集中起来,在信息大集中的模式下,如何利用信息管理的手段,对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出正确的决策,实现管理信息化,是商业银行在网络金融环境下应该重视的问题。信息技术应用从业务操作层向经营管理层、决策层的推进,不仅是提高我国银行业管理水平、缩短与国外商业银行差距的紧迫要求,也是现代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

管理信息化是现代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国外商业银行计算机应用已从提高内部成本效率管理、解决前后台业务处理问题,转向面对外部市场竞争、解决增值金融服务问题;从满足于账务处理的核算需要,转向致力于收集处理信息、筛选区分客户、规避风险、营销市场、解决新经济下信息不对称难题。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已从操作层进入管理层,成为管理决策的工具和竞争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银行业应尽快整合和提升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向管理决策层深入推进,发挥信息技术辅助决策的重要作用,把握业务机遇,规避经营风险,保障稳健发展。

4. 信息安全技术。在网络金融环境下,各种交易行为都是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的开放性导致了交易行为的各种风险,主要表现为:在网上交易时,由于交易双方并不进行现场交易,无法通过传统的面对面的方式确认双方的合法身份;同时,交易信息要通过互联网传输,存在可能被非法盗取、篡改的风险;此外,由于所有交易信息都以电子方式存在,无法进行传统的盖章和签字,所以一旦发生争议或纠纷,需要保证交易信息的不可抵赖性,必要的时候还要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

必须从技术上、法律上保证在交易过程中能够实现身份真实性、信息私密性、信息完整性和信息不可否认性。200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执行,从法律上确认了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技术上,通过以pki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证书技术,方便、有效地解决网络金融中交易信息的安全问题。商业银行应该在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对不断发生的风险事件加以防范。

(二)营销层面

传统金融市场中的营销手段已不再适用于网络金融。在网络金融环境下采用的营销称之为“金融网络营销”,它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将传统的金融业务利用网络技术来进行营销,即将传统的金融业务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市场调查、促销和宣传。另一个方面,是指专门为网络金融业务而开展的营销活动,指金融机构针对网络金融客户的情况,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确定目标,开发产品,进行网络促销和沟通,实现网络金融服务的目标。对于我国金融机构来说,借助网络技术,确定营销观念,制定营销策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有着重大的意义。

1. 营销理念。商业银行管理层要转变营销理念,重视网络营销,这是商业银行开展金融网络营销的前提条件。现代商业银行在营销过程中应该以客户为对象,着重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吸引客户。商业银行的营销理念由以业务为对象转变为以客户为对象,充分挖掘网络客户的潜力。商业银行要借助金融网络营销的特点和优势,来构架新的银行营销体系;要以金融信息化建设为依托,通过网络大力提升经营层次,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金融需求。

2. 网络品牌。由于网上银行存在于虚拟的电子空间,不同于传统的物理意义上的商业银行,网站的形象就代表着商业银行的品牌形象,如何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是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营销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建立具有独特风格、简洁形象、令客户印象深刻的网络品牌,是商业银行营销成功的重要标志。首先,要注意域名的保护,保证它的统一性和独占性,维护商业银行网络品牌形象,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对于国内的商业银行而言,采用中文域名是银行网络品牌保护的必备措施。例如,在2005年10月份,交行、中行、建行、农行、工行等国内各商业银行注册并启用了中文域名,用户只要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诸如“农业银行.cn”等字样,便可以直达各银行网站。其次,要整合网络品牌形象,实现网上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品牌化,将分散的网络金融产品和服务品牌形象,实现总体设计、整合传播,在客户心中塑造强有力的

品牌形象。

3. 市场细分。商业银行应该细分市场,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推出相应的产品。在网络金融环境下,应该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客户的需求信息,根据客户的需求来提供个性化、订制化的网络金融产品。在以客户为中心的时代,客户的需要就是企业的努力方向。传统营销方式因为各种局限,无法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全方位信息交流,不能准确对客户需求进行统计、行为分析。而网络营销的开放性和能够实时沟通的特性,克服了传统营销的局限性,银行可以利用客户信息数据,比较快速全面地了解客户需求,对客户群进行细分,并根据不同的需求,研发设计网络金融产品,提供个性化、订制化的产品与服务。

对于高端客户,应根据其需求深度,开发差异化网络金融产品,提供能够彰显其身份、高附加值的产品服务选择。对于中低端客户,根据《中国网上银行用户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查询、汇款、转账是最常使用的个人网上银行服务,商业银行可以针对中低端客户群来开发此类产品。

4. 联合合作。联合合作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在营销方式上,要把网络营销方式和其他营销方式结合起来;二是在营销主体上,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或者非金融机构的合作。

商业银行要把网络营销方式和其他营销方式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各自不足。有些客户对于网络的熟悉程度不够,有的产品单纯利用网络无法完全说明其作用和特点,可以用柜台营销或者热线电话等其他营销形式;采取价格营销吸引客户也是商业银行网络营销中比较行之有效的做法,目前,我国银行普遍对网上银行转账、汇款手续费实行打折,部分银行也在网上银行投资理财业务方面给予费率打折优惠;另外还有服务营销的方式,网络营销由于节约了人力成本,最明显的优势是它的低成本和高效率,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同质性较强,因此网络金融营销的关键往往体现在服务过程中,优质的服务能吸引更多的客户。

网络金融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商业银行应该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其他机构进行联合,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时空的无限制性,建立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打造网络“金融超市”,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安全方便高效的在线服务。比如,商业银行可以与证券公司合作,推出相关的银证通产品;商业银行可以与保险公司合作,将代收代付产品收入等传统产品通过网上银行来完成,同时在网上银行推销保险产品;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不断推出新的支付工具,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支付途径等。

(三)管理层面

网络在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使得监管难度加大以及出现虚拟犯罪等问题。我国银行业也积极顺应这一趋势,发挥优势,努力地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及新的管理模式以提高竞争力。

1. it服务管理(itsm)。网络金融依托于网络设施与应用系统的支持,需要花费大量it投入。商业银行在数据中心建成之后,应该凭借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方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对商业银行而言,建立it服务流程管理制度为宗旨的it服务管理(itsm)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itsm的解决方案可以彻底改变信息系统管理问题,通过itsm提供一整套创造服务、管理服务的方案,切实优化it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2. 经济风险管理。网络金融的经济风险与传统金融并无本质区别,但由于网络金融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这使得网络金融拓宽了传统金融风险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技术支持系统的安全隐患成为网络金融的基础性风险;网络金融具有比较特殊的技术选择风险形式;由于网络信息传递的快捷和不受时空限制,网络金融会使传统金融风险在发生程度和作用范围上产生放大效应。

要规避信息技术带来的风险,商业银行在进行战略规划时,应该充分考虑未来网络金融发展的规模,网络金融业务量增长的趋势,在对相关统计资料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对银行未来几年的业务量进行评估,以此确定网络中传输的最大数据量,选择高可用性、低风险、高效率的信息技术,使用相应规格的网络产品。另外,在选择客户端操作软件时,既要考虑信息传输效率,又要充分考虑各类用户的使用习惯,避免由于不符合客户操作习惯所带来的客户流失。

要规避网络金融产品本身的风险,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必须坚持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信息可充分披露。只有全面、深入识别并定量化地评估产品创新风险,分析预防风险的潜在收益,制定和落实风险控制措施,才能实现对产品创新的有效管理。首先,在金融产品的定位上,把握收益、风险和流动性等产品特征在客户价值主张中所占的比重,达成产品精准定位。其次,针对金融产品研发的各个阶段,应建立产品设计子模块间的共同管理模式,相关部门和多个子模块负责人共同参与审核,确保并行工程的运转效率,将复杂产品创新中多角度的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的任务进行必

要的分解,分阶段审核,并根据统一的各阶段审核评价标准,明确产品创新各阶段风险管控和财务成本效益分析要求,从而避免风险遗传。第三,从内外部监管、市场、技术、财务、运营等多视角加强产品创新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预控管理,对于风险评价指标超过一定量值的,提供降低风险预控措施技术模板,以利于提前释放风险。

3. 知识产权保护。随着外资金融机构加入我国网络金融的竞争,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不仅仅只有技术问题,而且还包括意识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商业银行的专利越多,就等于控制在手中的核心技术越多,很自然会取得网络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更重要的是,可以集中我国银行业技术优势,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取得先机。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网络金融创新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让研发出的新技术、新产品及时得到法律的保护。

(四)人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