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物质的量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3-06-21 09:44: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物质的量知识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学物质的量知识点

篇1

【关键词】生物化学检验 ; 实训教学质量 ; 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86-01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专业主要课程之一。实训教学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不仅要求对理论知识深入体会、理解、消化,加强对学生自己动手、主动思考的培养培训,营造“强技能,重实践”的浓厚氛围。

由于受中职教育中实训条件的影响,以及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生对学生质量控制课程的重视不够,只注重教学过程不注重实训操作过程,缺乏系统性学习反映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方法学评价实训:如重复实训、干扰实训、回收实训、方法对比实训等,因此学生在实训课中经常出现同一标本测定结果不一,相差极大的情况。然而我们在多数生化检验技术实训教学过程中通常先用手工操作,这些方法的方法学多数采用平衡法也称终点法,也就是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或终点时),再进行测量比色,最后计算实训结果的过程。如果把生化检验的过程比喻为一杆秤,用它来称量样品里测定物的具体含量。那么砝码就是标准物,使用的仪器和方法是这杆称的臂和支点。由此可以形象的看出实训的准确度与校准品有直接关系,实训的精密度和灵敏度与仪器和方法学有莫大关系。

因此,培养学生树立全面质量控制意识,初步培养方法学评价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检验工作及科研工作都是必要的,笔者结合在我校生物化学检验实训课中采取的几点措施谈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1.重视实训课的过程和结果

首先老师要有目的地将全面质量控制的理念逐步渗透到教学当中,将质量控制始终放在教学第一位。有目的地分为分析前质量管理、分析中质量管理、分析后质量管理三个部分,并结合实际从患者的准备、原始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检验程序的开启和结束、检验结果的计算和报告、检验标本的存放等全部流程的质量控制管理进行系统性教学。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意培养学生实训操作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更要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训操作基本功的训练,强调规范化的实训操作,对检验结果不但要做出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分析,杜绝只有结果、不注重实训过程的非规范操作。

2.利用临床见习,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特别是在新课程的开始。在课堂上,老师只是机械性地按教学计划和大纲传授知识给学生,这些知识并不能完全被掌握。此时应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特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一是在征得附近医院检验科同意后,统一安排学生到附近医院检验科临床见习,使学生了解检验科岗位的基本情况,认识检验设备,了解检验医学新动态及检验操作规范。二是将部分实训课安排在学校附属医院检验室进行,使同学对建立质量控制制度的目的、质量控制的方法,规范的实训仪器校准以及检验结果的处理有了感性的认识,使他们提前接触临床。经过多次见习,学生不但能理论联系实际,并提高了其综合素质能力,通过这种手段拓宽了他们的视野,进而增强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点,加深了对本专业的了解,为今后的生产实习和工作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开放实训室,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加强实训课教学效果及缓解学生多、实训场地相对不足、课堂训练机会少的局面,在保证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利用课余时间实现实训室开放制度,比如将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方法学评价的实训渗透进第三课堂,让学生能重复训练,加深对实训的理解。在练习设计中尽可能按“做中教、做中学”的理念让学生自己从实训前准备、实训过程、最后实训结果的处理、实训器材的清洗与消毒等各个环节全部自己动手操作,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经过训练能提高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及实际操作技能。实训室的开放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管理能力,更为其下一步进入临床实习、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开展技能大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的学习受到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要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不但要学生的智力因素参与,而且还要动机、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我们近几年结合学校组织的校级技能大赛,按照“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为核心目标,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优化课堂教学”的要求结合检验专业特点每学期举办一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

比赛按预设项目依次分组进行,从实训器材准备、具体操作、计算结果到器材收拾整理,统一计分计时标准。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以改革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办学模式、评价模式和创新教学内容、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内部管理等为重点任务,立足教学工作实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操作技能的提高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5.结合专业知识,开展社区实践活动

篇2

一、学生要明确“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考点的命题特点和解题策略

在初中化学“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考试测验中,一般情况下考到的知识点不仅包括各营养素的类型、来源和功能,还会考到关于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影响方面的知识内容。因此,学生还要认真复习相关的化学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多收集一些有关营养素方面的知识资料。另外,学生也要注意合理饮食,重视营养均衡,要从正反两面对健康饮食,营养均衡对人体健康情况的影响进行分析说明。比如,人体中的无机盐含量虽然不多,但它对于人体的新陈代谢具有重要的维持作用,而且无机盐在人体中还有维持正常生理机能,预防疾病的作用。

二、初中“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不同考点解析

1.关于营养物质不同作用的考点解析

例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基本物质是维生素,而且维生素还具有促进机体生长,修补受损的细胞的作用

B.糖类是由C和H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

C.油脂能够通过人体内经过氧化后释放出能量,不仅能够维持机体的体温恒定,还能维持机体运动

D.蛋白质可以起到预防疾病、调节新陈代谢和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糖的组成,以及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作用。维生素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调节机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使人体保持健康。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蛋白质是帮助人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所以,正确答案为C。

2.关于营养物质分类的考点解析

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不仅有蛋白质、油脂糖类和维生素,还包括水和无机盐,而这六类又被称为六大营养素。初中“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中考到的知识点,通常包括营养物质的分类。

例2:某学校的食堂午餐菜谱有米饭、酸辣土豆丝、清炒白菜和萝卜汤。

(1)上述食物中包括的营养素主要有糖类、油脂、_____、水和无机盐。

(2)初中学习阶段正是学生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学生需要补充各种营养素,因此,学校食堂需要添加的营养食物是____。

解析:大米和土豆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淀粉又属于糖类营养素。蔬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白菜和萝卜都属于青菜,因而学生的食谱中并不缺少维生素。而且,清炒白菜和萝卜汤中含有油脂、无机盐、和水。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蛋白质,但学校食堂的菜谱中没有含有蛋白质的食物,而中学生又处在长身体的关键时期,还应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所以,第一题的答案为维生素,第二题的答案是鸡蛋、豆制品或其他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

3.关于各种元素影响人体健康的考点解析

例3:以下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缺锌会引起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B.缺碘易引起坏血病

C.缺钙易发生骨质疏松或患佝偻病

D.缺铁会导致贫血

解析:本道题主要是考查钙、铁、锌、碘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缺锌会导致机体生长缓慢,发育不良。缺碘容易引发甲状腺肿大,缺钙会引发骨质疏松症和佝偻病,而贫血则多是由缺铁引起。所以,正确答案为B。

4.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类考点的解析

例4:周末,小红在做完作业后,准备和妈妈一起做午饭。妈妈告诉小红,午饭除了要做米饭外,还要做家常豆腐、糖醋排骨和蛋花汤。

(1)为了实现营养均衡,小红的妈妈还要在午饭中加一道什么菜?

(2)小红和妈妈将菜清洗完,切好后准备炒菜。但是她发现家里炒菜用的铁锅生锈了,为了防止铁锅生锈,你给小红的建议是什么?

学生在做这道题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营养素的种类,小红和妈妈做的午饭中,不仅有糖类、油脂、蛋白质,还有无机盐和水,但是却缺乏维生素,所以为了营养均衡,还应该再添加一道炒青菜。关于第二道题,防止铁锅生锈,人们通常会在铁锅表面洁净、干燥时,在铁锅表明涂抹一层植物油,因为可以使铁锅和水、氧气隔绝,从而达到预防铁锅被氧化、锈蚀的目的。

结束语

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是初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知识内容,为了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书中的知识点,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分清主次,找出重点和难点,还要在平时的考试测验中,对这一部分的知识和考点进行认真解析,让学生明确书中的重点知识,对于考题类型和考题特点有清晰的认识,做好日常的功课复习,从而在考试中取得一个好成绩。

【参考文献】

[1] 李美文. 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J]. 职业与健康,1989(06):16-17.

[2] 郭震. 初中化学教科书常见问题解析[J]. 教学与管理,2015(19):51-54.

[3] 刘晓瀛. 人体内影响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化学物质[J]. 中国医药指南,2011(03):50-52.

篇3

关键词:学业考试;初中;化学教学;问题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1-0078-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1.030

备考复习之于初中化学教学工作,其重要意义在于对教材梳理、提炼、去粗取精。复习的要旨就在于:将复杂问题简明化、抽象知识形象化、零散知识系统化、课本内容考点化。化学复习之于学生,就是对所学的化学知识再学习、再认识、再整合的过程,是进一步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简言之,初三复习的价值在于帮学生诊断、暴露、整合提升。

初三备考复习教学大体都是从三个重要环节着手:即备课、上课、讲练。一线教师普遍感觉初三复习时间紧张,复习课很难上好,原因之一就是备课不精。复习课的特点之一就是没有具体的教材。如果教师一味凭借主观判断,将臆想的问题强加给学生,无疑是对课堂宝贵时间的浪费。只有实现“内容考点化”的初三化学复习备课,才能有效提高初三化学备考的复习效益。有鉴于学业考试试题的导向作用,本文拟对历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的核心内容和高频考点进行剖析和总结,把脉学考最新动向,诊治化学教学的“病理现象”,提升复习课堂效益。

一、卷面分析:“望”学业考试之结构脉络

纵观历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试题,从题型、题量、内容等方面均保持了高度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难度控制较好并且趋于稳定。客观题比较基础,有利于衡量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即是否达到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科的学业水平)。主观题中的填空题难度适中,综合能力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的难度较大,具有合理的区分度,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的择优选拔。

二、数据剖析:“闻”考试评价之反馈信息

试题的难度系数反映试题的难易程度,即考生在一个试题或一份试卷中的失分程度。“难度系数”也可以理解成“容易度系数”。难度系数越高,可认为试题总体的难度越小,反之,难度系数越小,则表示试题难度越大。

通过对历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试题的难点分析发现,所谓难点,多存在于教学和考试关注角度的分歧之处。“考试大纲”中罗列的陈述性知识,而不是考试所考查的策略性知识,即在特定情境中运用知识的策略。所以,单纯依靠押中或复习陈述性知识来应对学业考试,而不让学生学会在问题情境中运用和深化知识的策略,正是学生考试不理想的根本原因。例如:2011年广东学业考试的第16题,表面上看考查的内容有:“化学物质的多样性(物质的分类)”、“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物质的分类)”。在考试大纲中都属于基础知识,一线的教师也一致反映这些知识在平时教学和考前复习中都是十分重视和训练的知识点,但学生的考试结果(难度达0.5)却显示“这是一种难题!”根源在于试题中设置了新的情境――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而隐藏了“物质的微粒性”的考点,本题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策略,而学生却不知道如何调用熟悉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

以上统计和分析对常年执教毕业班的初中化学教师提供了值得冷静地思考几个问题:①对于一份25道化学试题的试卷,真正的难题有哪些?②为什么知识点貌似都讲过,为何学生考出来的成绩仍不如人意?③卷面上所谓没有考到的知识点真的没有考查吗?

三、课标寻踪:“问”学考命题之思想立意

根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编写的《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化学科学业考试大纲》对考试范围和要求,“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应根据《标准》要求,考查化学学科课程中的基本的、核心的内容,并注意学科内各部分内容的合理分布。”“内容范围以5个(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一级主题形式给出。”根据这5个一级主题的评价目标以及具体内容对近年来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逐题进行统计(如表4所示),可以发现广东化学试题在保持了题型、总题量、结构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对学科内部5个一级主题的考查内容在题目数量、赋分值的分布上有所调整,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五大知识板块在学业考试命题中的地位,对化学复习中核心主题的确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1. 科学探究――课程核心、举足轻重,分值最重,难度最大

自2013年起,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大纲明确说明:不孤立进行探究方法的考查,而落实在另外四个主题的考查中,试题内容比例:25%~30%。科学探究的命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仪器的使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常见的气体制取、物质的性质实验、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与优化等等。近年来的中考试题逐步加大了对实验的考查力度,题型也推陈出新,在选择题、填空甚至计算题都屡有出现,实验题的形式也是多样化。

2. 身边的化学物质――核心部分、知识主干

有关本主题的命题,近年的化学试卷除了强化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外,更加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维能力及过程的考查。主要考查物质间的相互联系,同时,在科学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内容时,均以身边的化学物质为载体进行考查。

3. 物质构成的奥秘――学好化学的关键

本主题聚集了大量的化学用语,这个高度浓缩的符号体系能够准确、简洁地记录和表达极为丰富的化学信息与思想,使之方便地交流,对于化学科学的传承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由于内容抽象、易于混淆,学生对于这一主题的内容较难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属于教学中的难点。物质构成的奥秘的教学比较侧重于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干涩为丰润,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4. 物质的化学变化――理论基础、能力为本

这一主题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教会初中生掌握基础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具备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5. 化学与社会发展――体现学科价值、渐受重视

此主题的命题数量和赋分值逐年递增,而且考查的难度不大,体现了学业考试面向全体学生,引导教学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彰显学科价值。

四、章节权衡:“切”常态教学之“缺失”症结

需要说明的是,化学试卷分析并不是单纯把试题肢解成单元知识块,把考试当成知识点的随意拼组,因为这样会破坏试题的整体构思和布局,对复习和教学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对于以能力立意为命题宗旨的学考试题,在命题的过程中已不再过分关注各单元、各课题的比例,其考点是在于知识的单元组块之间的内部关联和学科思想方法的渗透上。因此,对于学业考试中的“章节权重”分析,并不是只停留在从考查知识的表面层次上去归类知识的所属单元课题,而是旨在关注试题的立意和构思,分析试题的逻辑性和综合性,凸显知识单元件的内在关联性和整合性。鲜活的考试题例和难度分析,可以呈现和切中平时教学的“缺失”和复习课堂的“症结”,为教师减负增效提供了更准确的依据。

五、核心聚焦:“诊”学考复习之有效良方

《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化学科学业考试大纲》中基本知识的“基本”涵义有二:一是“核心主干”,是知识内容的选择层面;二是“基础性”,是知识内容的性质层面。教材中出现的知识并不都是“基本知识”,因为有些知识不属于“核心主干”范畴。学业考试的“基础性”强调的是“核心主干”的覆盖面,而不是面面俱到。实际上,考试没有教学那么广阔的发挥空间,受制约的因素很多,还要满足全省各地区的不同需求,所以一份试卷所承载的内容是有限的,不可能将学生一整年所学的知识和形成的所有思维结果面面俱到地呈现出来,只能选取基础、主干、核心的知识作为考试内容,并将化学特有的、重要的思维方式贯穿其中。对于基础、主干、核心的化学知识是年年必考的内容,只是每年考查的侧重点和试题形式会有所变化,突出知识灵活应用和学以致用的价值。这些在师生备考中必不可少的、具有明确指向性的命题点,即是化学教师所应该剖析和归纳的核心考点。

基于以上分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历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考点,总题量高达75小题(问),年均考查7道化学方程式,年均分值高达16.2分(统计只是单纯的化学方程式的分值,不涉及含计算的分值),远远高于其它考点。除此之外,化学式的简单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肥、物质的分类、溶解度、环境保护、基本实验操作、装置组装与选择、pH、化学用语、化合价、微观示意图、反应类型的判断等核心热点几乎每一年的学业考试都出现。而诸如多功能瓶的使用、图形数据等考点,虽然不是每年必考,但往往是学生最怕的、最容易丢分的题目。

六、结语

学业考试不仅是学业评价的过程,还是对学生进行读书教育指点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立足让每个学生收益和协调发展。高质量有水准的学业考试试题,会与义务教育新课程理念保持一致,促进学生发展;会与教学形成合力,着眼于学生未来,共同科学地、有目的地促进真正意义的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对于学业考试试题,应关注命题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总之,化学学业考试是深度学习、深度思维和深度认知的过程,而教学是培养学生深度学习、深度思维和深度认知的根据地。当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教学和考试的共同目标,教学和考试就会在同一标尺下关注试题的内涵和价值,就会互惠共赢,共同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明贵,徐泓. 2014年安徽省宣城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学科评价报告[J].化学教育,2015,(7):39-44

[2] 刘雅莉.化学高考试题的内涵及其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J].化学教育,2015,(5):51-55

篇4

关键词: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0-084-01 

一、串联性基础训练 

基础知识是化学学科的根基,也是化学训练的基础,更是学生进行习题训练的前提。在高中化学基础性训练中,我们必须秉承串联性原则,利用习题将各个知识点之间联系起来,建立化学概念网络。同时,各个对应知识点习题的选取必须具有代表性,必须能够体现化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在进行“几种重要的金属性质”章节的教学时,我为学生们布置了如下的串联性训练题。 

【例1】有一铝铁合金,将其溶于足量的盐酸中,再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当红褐色沉淀不再增加时,将沉淀滤出,并充分灼烧,此时得到的残留物恰好和原来合金的质量相等,则试求此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 

【解析】从难度上讲,本题属于基础性训练题,需要学生们对铝、铁、铝盐、铁盐以及Al(OH)3、Fe(OH)2、Fe(OH)3的性质做到透彻理解,并能够将其相关性质联系起来。在本题的求解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掌握了铝、铁及其对应的金属性质,还将其进行对比参照,实现了基础知识之间的串联性。首先,利用利用金属氧化物性质,我们可以判断出红褐色沉淀为Fe2O3.然后,利用反应前后金属铁的质量守恒,其总质量不变,可知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最后,由于铝铁合金中的单质铁完全反应,结合反应前后铝铁合金与红褐色沉淀的质量相等,可知铝铁合金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也是70%. 

二、灵活性变式训练 

高中化学不同于初中化学,其难度、综合性、开放性都有显著提高。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对学生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此,我们必须紧跟新课标理念,在日常化学训练中注重灵活性和变通性训练。 

【例2】500ml溶液含有Cu2+的溶液中,放入10g铁粉,完全反应后过滤,若过滤后的固体物质干燥后的质量为11g,试求原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已知Cu2+与铁粉的反应方程式为Cu2++Fe=Fe2++Cu,由题意可知该反应为完全反应,前后固体物质的质量差即是置换出的铜单质所导致的质量增加量。要想顺利求解,我们必须着眼于差量,利用差量的比例关系进行求解。于是,我们利用铁与铜的相对分子质量差为7.7,结合比例关系可知Cu2+的物质的量为0.13mol.再结合500ml溶液条件可知,原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6mol/L.有了以上的基础,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习题难度,为学生们安排变式训练。 

【变式】在500ml含有Fe3+、Cu2+的溶液中放入10g铁粉,反应完全后过滤,所得到固体干燥后的质量为11g.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用0.3molOH-恰好使他们完全沉淀。试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1g固体物质全部是铜 

B.原溶液中Fe3+铁离子的浓度为0.01mol/L 

C.原溶液中Cu2+离子的浓度为0.01mol/L 

D.以上结论都不正确 

【解析】要想解决本题,学生们首先必须明确铁粉与混合溶液的反应顺序,即是铁粉先与Fe3+反应,Fe+2Fe3+=3Fe2+;再与Cu2+反应,即是Cu2++Fe=Fe2++Cu.然后,我们利用极限思维,假设原溶液中只有Fe3+离子,利用OH-的电荷守恒,可知Fe3+的物质的量为0.1mol,进一步可以算得其溶解的铁粉质量为2.8g.再假设原溶液中只有Cu2+离子,继续使用离子守恒,可以算得Cu2+的物质的量为0.15mol,则可算得其溶解的铁粉质量为8.4g.由反应前放入的铁粉质量为11g,可知铁粉是过量的。此时,我们不妨设出原溶液中Fe3+、Cu2+的浓度分别为x、y,利用差量法可以求出x=0.01,y=0.285.综上可知,选项B为正确答案。 

三、探究式开放训练 

新课改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明确要求,化学训练必须着眼与学生需求,着重对学生的探究性、创新性思维训练,培养出符合新社会要求的综合性人才。对此,我们在日常的化学训练中,必须注重选取习题的探究性,实现对学生化学解题思路的教学。 

【例3】在足量的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液溴,震荡后溶液变成黄色。(1)甲同学认为是Br2溶于水变成黄色溶液;乙同学认为是Fe2+离子被氧化成Fe3+离子,从而使溶液变黄。(2)现提供试剂: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四氯化碳;D.硫氰化钾。试判断哪位同学的说法正确,并试用两种方法进行验证,写出所用的试剂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篇5

关键词:农村;初中化学;复习教学;有效性;策略。

初中化学复习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加之农村学生基础差、学生厌学严重等因素,给化学复习增加了难度。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化学复习的有效性呢?笔者就广元市近3年中考化学试题考查内容、分值、题型、结构特点等分析,以及复习建议两个方面一起与大家探讨农村初中化学复习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研究题型特点,寻找命题规律

(一)广元市近3年中考化学考查知识点、题型、分值情况

从近3年中考化学试题来看,总的特点是“稳”中求“变”, 但“变”的幅度不大,考查的范围与新课程标准相一致,与考纲的要求相吻合,突出了化学的核心理念和主干知识的考查,体现了水平性考试和选拔性考试双重功能。

(二)近3年试题的特点

(1)试题题量不变,考查的重点重基础知识。

(2)试题考查类型分值基本不变,特别突出考查新情景下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试题考点覆盖面广,部分试题综合性强。

(4)试题关注热点问题,如: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健康、化学与食品安全等。

(5)试题考查的核心知识点不变,如: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气体的制备和收集、装置作用、物质的推断、科学探究常见的酸碱、中和反应、概念、典型化学反应、重要物质性质、检验、物质的制备等仍然是年年重点考查的内容。

二、重双基,讲实效,精打细算谋复习

(一)复习要有计划,不盲目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课前运筹帷幄,才能决胜于中考。复习教学千万不能打无准备之仗。要想复习高效,课前就必须充分准备,做到胸有成竹,“这节课干什么?复习那些内容?怎样组织复习才有效?复习完后怎么办?”课前多思考,课后多总结,不完善之处下节课上课前在查漏补缺,这样的复习方能最完善,有条不紊、得心应手。

(二)知识点全面覆盖,不重复、不遗漏

复习千万不要押题,夯实双基是有效复习根本。只要我们复习到位,练习到位,效果自然凸显。化学知识点复习切记:

一是复习要有广度,力求把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都覆盖。

二是复习要有一定梯度,我们不仅要认真研读“课标”和“考试说明”,明确各知识点考查的基本要求。

三是复习课堂要有变化,不能是一讲到底。要调动学生的复习激情,课堂教学力求多样、多变、多元。

(三)多整合、巧组织,不机械

(1)整合教材、形成体系。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寻找规律,提高效率。如复习“身边的化学物质”时,不妨采用以某“物质为中心”,从物质的“性质用途制法”等串成知识链。

(2)归类总结、优化记忆。化学知识点的记忆可编顺口溜。如:酸碱指示剂记忆“酸红碱蓝中性紫,酚酞遇碱才变;又如:化肥作用“钾抗倒伏磷抗旱,叶子发黄使用氮”。常见酸碱盐的记忆“两酸、两碱、四盐”,他们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复习复分解反应注意规律“里应外合价不变”。

(3)优化训练,查漏补缺。在复习过程中要强化训练,我想练肯定是提高成绩的法宝。对学生答题中的问题,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凡学生能做的题目,务必要求他们做对,不论是解题过程、结论务必“准确、规范”。要时刻提醒学生:谁能少失误,谁就能多得分。在平时训练中,要把非知识性的错误、以及易错、易混点及时展示给全体学生,提高学生防错的能力。

(四)让学生积极参与,不包办代替

“ 主动出效率,落实就是水平”。复习中一定要重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表现,让学生感受体会知识的生成和发展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动起来。课堂上多让学生“记一记”、“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如:“记一记”初中化学7大沉淀(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钙、碳酸钡、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读一读”本道题的关键字词是什么、“想一想”这道题怎么做、“说一说”这道题错在什么地方。对要求学生记住的知识点,一定要给学生时间记一记,第二节课课前拿几分钟检查一下,力争人人做到过手。如物质的推断,学生必须记住红色固体2种、黑色固体5种;特殊的条件、特殊的反应等,不然学生很难做题找突破口。

(五)多鼓励、表扬,不批评、打击

篇6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实践;学习兴趣

大多数教师的教学经验证明,动手能力与思考能力强的学生会对一般事物感知与学习能力较强,表现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则会对外界产生的刺激和变化反应能力较慢。当教学中教师应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惊人效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会让学生之间的优缺点有所结合,最终促使学生均衡发展、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地培养学生在实验中的动手能力与合作竞争能力,让学生在合作实践中健康发展。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实现化学研究的基础方法,在教学中化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索实验过程,也可以通过教师动手将化学实验所要展示的实验效果与现象展示出来,从而驱动学生快速记忆实验现象,提升学习质量,激发兴趣。

一、现阶段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教师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目的从实践出发,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的初中化学实验一直是教师讲学生听,如展示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时教师可以完全让学生小组点燃镁条进行实验,但是有些教师为了节约时间仍然自己动手实验让学生观看,从而总结实验现象与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不能满足学生对实验自己动手实践的需求,从而使学生学习热情下降,课堂注意力不集中。

二、有效化学教学的方法

1.高效的学习需要不断地强化才能将知识点巩固起来,才能将记忆的知识由瞬间记忆转化为永久记忆

为了强化化学知识,教学应该在每一堂课开始之前做化学实验知识的回顾,回顾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例如在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抽一些学生对前节所学回顾,假如回顾效果比较好教师可以给学生相应的奖励;假如学生的回顾效果不是很理想,教师可以让学生接受惩罚在实验结束之后清洗实验器

材,但教师在回顾中应给予学生一些提示,让学生在实验前充分掌握理论知识,从而在实验中体验理论的“精彩”。

2.有效的化学实验应该给学生设置一些疑问,让学生在好奇中发现问题、掌握知识

例如,在学习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这个实验中,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是否觉得高锰酸钾可以净化手掌细菌?可以给病人在野外提供呼吸所要的氧气,有些化学动手能力较强的人可以在野外制出氧气,你们觉得你们可以在实验室制出氧气吗?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当然在高锰酸钾制作氧气时教师可以将所要构建整个实验过程的器材拆开让学生动手组装或者教师在实验前拿走一些器材让学生利用现有的器具自行制作器材,当学生最终通过实验制出氧气时就会对这个实验和现象比较记忆深刻。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紧张的学习氛围会让学生思维变得迟钝及死板,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和教师对学生适当的鼓励会让学生对学习更加感兴趣。传统的教学是按部就班的操作,这样的教学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感觉到烦躁秒味,因此,在实验教学时教师应该为学生枯燥的学习环境带来生机,当然为了增加学生的动手技能,在实验中教师可以随机抽选一些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当学生回答正确时给学生一些鼓励,如果回答错误也应该鼓励学生,让学生感觉到虽然自己还不够好,但是老师还是依旧在乎自己的,所以在他们心中更加坚定自己应该好好学习。例如,在做钠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然后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现象回答教师随机抽查的问题,从而使教学过程具有交流性、互动性、合作性。轻松的环境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增进师生感情,从而使学生从心理上对这门课程更加喜爱。

四、严谨实验步骤,谨慎检测实验结果

在化学实验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严谨性,注意化学的前后顺序和化学物质使用的量的多少。例如,酒精灯的使用在实验中一般都是让酒精灯后进实验,然后在实验结束时提前撤走酒精灯,这样的规律可以总结为“酒精灯的迟到早退”。在使用化学物质的量的多少时也要按照严谨的态度进行准确称量实验要用的化学物质,因为,在化学中化学物质质量与浓度的多少会影响生成物的状态和氧化还原性,如用碳酸钠吸收少量的二氧化硫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SO2=SO32-+CO2足量的为:CO32-+2SO2+H2O=CO2+2HSCO3-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细心实践能力,这样的化学实验才能真正地将实践带进实验,培养学生形成严谨实验的好习惯,这样的好习惯会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受用终身。

初中化学是基础性学科,注重学生对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尽量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7

一、错题集建立的意义

很多人都说化学是一门理科中的文科,要记忆的内容多,应该比较好学。可事实并非如此,化学学科知识点零散,很难记忆,反应原理又很难理解,有机化学物质多、反应复杂,很多学生都因此而失去了学习化学的信心。在高中学习中,不仅仅是化学学科,若是老师能帮助学生正确地建立和使用错题集,对学生而言,学生就能分清学习的重难点、自己的弱点,使知识系统化,有利于成绩的提高,能树立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对教师而言,能更清楚地掌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二、如何建立错题集

1.分类整理,有利于知识系统化

近三年江苏高考化学选择题知识点对照:

从表格中,我们不难发现高考的题型、知识点都相对稳定,那我们建立错题集时就可以根据高考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这种分类整理的方法,可以把相关专题的知识点附在上面,下面是学生收集的错题以及正确的解答方法。分知识点整理,使知识系统化,让学生在解此类题时很有针对性。最初整理的时候,相应知识点下面要留白,方便以后的错题归类,教师也要适时引导,避免学生做一些无用功。

2.适时思考,分析错因,使内容充实

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题目为例,这一类的题目都是单选题,难度不大,但学生在解此类题时就像踩地雷一样,一踩就是地雷。学生在整理时,可以就某个错误的选项进行整理,不需把整个题目都抄写下来,否则会浪费时间较多。比如说标准状况下,11.2LCH3CH2OH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很多学生一看11.2L物质的量就是0.5mol,分子数就是0.5NA。实际上在我们遇到体积时要算分子数,会应用n=V/Vm这个公式,Vm=22.4L/mol是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使用Vm=22.4L/mol标准状况和气体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长时间的练习后会发现阿伏伽德罗常数的题目陷阱多,其实陷阱类型并不多,整理的时候进行错因分析可以得出结论:①涉及物质体积时,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和温度、压强;②涉及分子中原子个数时,注意是双原子还是单原子;③求溶液中粒子数时,注意有没有这种粒子,溶液中粒子数与溶液体积有关,有没有告知溶液体积……有很多的错误是题目没有看清,整理错题的时候把题中的关键词用红笔圈起来,以后读题时能很快读到关键词。

实验题多,是化学试题的特点。很多学生害怕做实验题,因为每次做都觉得无法下手。这种错题在整理时,要多思,把相同类型的题目放在一起思考,得出规律,相应的规律也总结在错题集上。实验题总是围绕某物质的制备,某物质含量的测定,注意试题设问的角度,如:①生产的目的、设计的原理、生产流程的作用等;②实验基本操作;③化学反应条件控制的原理;④“绿色化学”生产、环境保护等;⑤资源的回收和利用。实验题中题干中隐含的信息较多,适时把隐藏在题干中的信息圈画出来,有利于解题。

3.及时增减,方便记忆

教师要督促学生及时将错题整理到错题集上,最初学生没有体会到错题集的作用,教师可将整理错题集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有不少学生整理的错题集,字写得非常漂亮,后面的解析思路也很清晰,可内容有厚厚的一本,在复习的时候很难看完。所以对有些知识点看的遍数比较多已经能够掌握,就可以用记号笔划去,以避免下次再复习的时候做无用功。看得遍数比较多而又记不得的上面要做上重点符号,这样主次分明。

三、如何使用错题集

正确地建立和使用错题集,才能真正起到作用。从记忆的规律讲,记忆的内容容易遗忘,记忆的内容也有限。学生在每次整理好错题集后,要经常拿出来看、理解,在时间的分配上,可以遵循遗忘曲线的规律。不能理解的找老师或同学帮忙,在每一个知识点中,找出相应的规律,使知识系统化。错题集也是一个很好的复习资料,在考前的复习中,拿出来复习能起到温故而知新、迅速提升的作用。

篇8

一、分类复习法的有效设计

要想让复习课的教学更有效,就需要教师注重复习教学的方法以及复习教学所采取的模式. 教师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分类复习的意识与能力,这对于提升复习效率很有帮助. 经过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后,学生积累的知识已经十分丰厚,在面对如此繁复的知识种类与内容时,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分类思维,才能够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清晰辨析,才能够促进自身知识体系的稳固与扎实. 因此,教师在高中化学复习教学中要加强对于学生分类意识的培养.

分类复习法,简言之就是通过比较,识别出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然后根据共同点将事物归合为较大的类,根据差异点将事物划分为较小的类,从而将事物区分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系统. 分类复习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思路,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回顾过往所学的内容,并且让学生对于相关联以及容易混淆的知识点间有清晰的认知.

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采取分类复习法进行回顾. ( 1) 概念的复习. 例如,在总复习时,对化学键、分子的极性进行分类,学生在完成这项作业时,首先要复习学过的知识,复习有关的概念,然后通过比较、分析,将知识进行分类. ( 2) 复习有机物. 从结构对有机物进行分类,根据官能团对有机反应进行分类,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使原有的知识更加清晰、稳定,加强了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从而可以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分类复习法,对于很多需要记忆、相互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而言有着很好的复习效果. 这一复习模式与复习理念能够理清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于相关联的内容有清晰的辨析,这对于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会起到良好的辅助功效.

二、比较复习法的合理使用

对于很多物质的理化性质的认识,以及一些相似或相关联的化学知识点或者化学概念的复习过程而言,比较复习法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在比较的过程中,能够将两个事物清晰地呈现,两者各自的特点、特性以及相互间的差异,就会非常清楚地体现出来. 这个过程往往能够帮助学生更正过往形成的一些错误观念,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辨析一些相似知识点的不同. 比较复习法,对于很多物质性质的复习过程尤其能够发挥很好的功效. 不少化学物质在性质上会存在一些相似性,学生容易将一些物质相互混淆. 比较的过程,能够更新学生的观念,让学生对于相关物质的认识更为透彻,进而深化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要学会比较,关键在于对化学事实进行分析,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 这样做,不仅能揭示事物的关键特征,而且能帮助学生掌握新概念的涵义. 此外,教师要注重实验的复习比较,要引导学生重视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学会比较. 例如,检测NaCl、Na2CO3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可以用沉淀法、气体法和滴定法,通过比较可知滴定法最好. 类似的教学案例还有很多,比较复习法在高中化学复习教学中有着很大的发挥空间,这种模式对于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三、优化复习方法与策略

在高中化学复习教学中,除了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外,教师还应当培养学生掌握更多复习方法与复习理念,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复习效率很有帮助. 教师在高中化学复习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自主学习的空间,也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些特定的复习任务,还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良好的复习策略,让学生自主进行实践. 这个过程,不仅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进行培养,也能够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中深化对于知识的体会.

篇9

1.“思维导图”完善学生的发散思维

高中化学知识繁琐众多,不免让学生觉得高中化学学科的复杂难学,存有一定的畏难心理,如再不能对各种知识进行处理和分类,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中,笔者观察学生在对知识有了系统的学习之后,就以某一个知识点为中心,引导学生由中心向四处展开,建立一定的树状“思维导图”,以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比如在学习有关“二氧化硫的性质”时,教师就可以以“二氧化硫”为中心,让学生计算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析元素所有可能的化合价,从而判断“+4”价在其中的位置,从而倡导学生对二氧化硫的性质进行猜想与假设,发散性的展开对二氧化硫性质的学习,让学生通过二氧化硫与水、碱、碱性氧化物等物质的反应来学习其“酸性”;通过二氧化硫与强还原剂的反应来学生其“氧化性”;通过二氧化硫与强氧化剂的反应来学习其“还原性”;通过与有色布条的实验来学习其“漂白性”。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灵活地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对自己的猜想进行清晰的认识,从而得到一张清晰明了的“思维导图”(如图2所示),以帮助学生对二氧化硫的性质进行记忆与理解。“思维导图”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从一个中心点进行阐述,延伸到知识的各个方向,从而全面细致地掌握了物质的各种性质,实现了对化学物质的整体把握,确保了化学知识的完整性。

2.“思维导图”完善学生的逻辑思维

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探究,离不开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环环递进、层层推导,顺利实现问题的解决。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由化学表象出发,在层层深入中逐步推导,将探究问题拆分成若干个小问题,利用线条将主题、次主题进行连接,找准其中的逻辑关系,列出更为细小的问题,就像“迷宫”一样,找到最为科学、高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在学习有关“电化学”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电子的旅行”来建立“思维导图”,让学生从一个可充电电池开始,理解放电过程为原电池,充电过程为电解池,从而让学生分出原电池和电解池,然后从原电池的负极开始,电子从负极出来发生氧化反应,来到电池的阴极,从而使得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使得阳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阴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这样电子又从阳极出来向原电池的正极移动,使得溶液中的阳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通过这样的“电子之旅”,学生知道了其中的逻辑性,根据其中的逻辑关系明白了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装置、电极反应和应用,一张清晰明了的“思维导图”(如图3所示)展示在学生的面前。“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促使学生以某一知识点为起点,逐步推导在每一个环节所发生的反应,逐步的探索整个化学知识过程,使学生清晰的明白其中的逻辑关系,避免了不同概念之间的混淆,全面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3.“思维导图”完善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对“思维导图”的自我搭建,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深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张纸、一支笔、一段可以任意发挥的空白时间,以某一个化学知识点为主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将自己心中的知识关系图进行设计,同时倡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会借鉴其他同学的优势,发挥自己的个性,在不断的提高中形成自己的风格,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个人能力。比如在学习有关“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时,学生对各个物理量有了一定的学习和理解,对相互之间的关系有了自己的认识,教师就可以以“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为主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对“思维导图”的设计。学生积极结合自己的认识,建立不同的知识网络,有的学生以“物质的量”为中心建立了发散式的网络,有的学生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为中心建立了“由质量到物质的量,由物质的量到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逻辑网络,还有的学生以“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为中心建立了有关阿伏伽德罗定律的知识网络。然后,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个性网络进行展示与讨论,让学生阐述自己的“思维导图”,评价他人的“思维导图”,相互之间取长补短、相互补充,从而形成更为严密、完整、全新的“思维导图”(如图4所示)。“思维导图”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学生对自我知识储备的积极整合,借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重新排列自己的思维方式,形成了新的知识网络,实现了自我学习的突破与创新。

二、“思维导图”课堂运用中的几点思考

1.坚持不懈,循序渐进

“思维导图”的学习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长时间地构建和学习。在教学中,如果直接给学生一个庞大的“思维导图”,学生不能一下子进行消化吸收,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坚持不懈、长期渗透,使“思维导图”逐步的显示在学生的大脑中,准确掌握每一个关联点和交叉点,熟悉每一个细节,从而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与价值,显示其强大的优势。

2.个性创新,形成风格

“思维导图”的建立不是死搬硬套,不能一味地套用现成的图示,要激发学生自身的个性,利用自身独特的思维角度来进行图示构建,以形成自己的风格。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不要拘泥形式,鼓励学生跳出传统的线性思维,尽可能地激发学生自身的思维,开放性地建立思维导图,这样不仅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深刻,还有效融入了学生情感,享受到了自我创建的快乐。

3.相互交流,共同构建

篇10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071-01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而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要想大幅度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寻求有效教学方法是必要条件。本文笔者就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对于作为基础学科之一且又以其乏味枯燥、令学生望而却步的化学来说,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凸显化学学科特点,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刚接触化学,颇感有趣,尤其是对化学实验。所以开学第一堂课,一般先做几个实验,如“清水变牛奶”“白纸显字”“魔棒点灯”“水火相容”等。一连串有趣的现象令学生欢呼雀跃,他们初次接触化学,就感到了它浓厚的趣味性和神秘性,一个个“为什么”油然而生,使学生们想学、爱学。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捕捉学生的兴奋点,设计几个动情点,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设计精彩的引言,讲述一些化学故事、化学家的成长事迹、化学问题的争论、化学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等等。

3、利用鼓励和表扬,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当及时和适当地鼓励和表扬学生,即使只有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学生做得好,不要吝啬掌声,对于学生的良好行为做出适时、适当的鼓励,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科技的发展,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老师除了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适当的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如网络、投影仪、录音录像、制作多媒体课件。

特别是制作复杂化学过程的演示动画,它除了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视觉上的冲击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现客观事物和各种化学现象,能在短时间内展示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进行形象而生动的模拟表现,它是传统教学手段的补充和延伸,两者协调配合,就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建立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网络

在复习时将课本中各部分相应的知识点按其内在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织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梳理知识结构,提炼解题策略,总结解题方法。

按初中化学课标要求,将教材分成六个知识板块进行复习:即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化学计算。并将每个版块划分成几个专题,进行逐一复习;重点知识重点复习。如: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知识、气体的制取净化和干燥,是复习中的重中之重,也是能充分体现考纲新精神的重要部分;难点部分各个击破。例如:离子共存问题,物质的检验和鉴别,除杂和分离,物质的推断等。 在复习中除根据各物质相互关系形成知识网络进行系统归纳复习外,还应注重方法,我们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对上述三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一段名言“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一天两天孩子的差距可能不大,但是孩子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那就很难再改变了,那么对于初中化学的学习应怎养成哪些好习惯呢?

会预习养成习惯,坚持预习;了解教材所涉及的知识及相关的内容,利用网络查找不理解的物质的性质、用途、制备方法,为听课做好知识积累。

会听课注意力高度集中,专心听课;抓住重点,大胆发言,敢于质疑,把预习中遗留的问题课堂解决。

会总结全面整理,构成网络;查漏补缺,完整知识;专题整理,习题归类,探求规律;总结方法,提高效率。

会反思、一节课下来,想想自己的感受;这节课都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抽些时间回顾所学的内容,摸索知识之间的一些规律和自己在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在作业中也要认真反思,尤其是在批改之后的作业,仔细分析自己的对题和错题,写下自己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还可以写下自己的新思路和自己的创新等。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学生的反思,促进学生对自身认知结构中缺点和优点的认识。

总之,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是知识的先行者,更是学习的先行者,探索有效教学方法,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是教师的职责之所在。以上几条具体的体会是我近年来教学所得,当然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会继续耕耘在这片我深爱的沃土上,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技艺高超、受人爱戴的辛勤园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