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治安管理范文

时间:2023-06-21 09:44: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治安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校治安管理

篇1

关键词:高校管理;治安管理;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019-02

一、高校治安管理的重要性

高等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不仅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教育环境,而且应该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高校的治安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道防线,高校的治安能够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肩负着保护师生身心健康的重要责任;第二,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大学的校园一般都是开放性的,安排好治安管理工作,能够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第三,能够使学生和教师心无挂碍地进行日常的工作和学习,高校的治安工作做得好,能够使得师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工作。

二、高校治安管理面临的问题

1、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差

大学生从高中时代进入校园,并没有真正地融入社会,还是一群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自我保护意识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去上课时,将电脑和钱包等贵重物品随意摆放在桌子上。学校的失窃案件经常发生,给学生的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第二,一些学生分辨善恶的能力较差,无法抵抗一些诱惑,贪图便宜或者方便,容易上当受骗;第三,高等学校对于学生的住宿问题管理不严,外来人员可以随便出入学生宿舍,学生可以随意在校外租房,这增加了学校保护学生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难度。

2、社会化成为治安管理的漏洞

随着高校后勤的进一步改革,高校正在逐步向着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开放的校园环境也为高校的治安带来了挑战:校园的人数不断增多,很多违法犯罪分子冒充学生进入校园作案;学校为了扩招,建设了很多新的建筑,外来务工人员进入校园;后勤管理开始出现社会化的趋势,招聘的后勤人员大多数是社会人员;学校为了给学生生活和学习提供方便,开始将一些私人的超市、小卖部和小吃店引入学校,这些等无疑都加大了高校治安的难度,成为治安管理的漏洞所在。

3、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事件

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生长,没有经受过什么挫折,但是进入大学以后,却出现了很多问题:第一,学生自理能力差,无法处理生活上和学习上的难题,导致了学生自暴自弃现象的出现;第二,进人大学后,周围都是学习成绩相当的学生,优越感无法得到体现,一部分学生开始出现厌学现象;第三,学生在大学校园内可以进行自由恋爱,使得一部分学生经受感情的困扰。以上现象都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得学生容易做出一些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事情,也是高校治安管理的重要问题。

4、网络化对学生的毒害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逐步进入我们的生活,大学生作为一批高知分子,对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很强,很容易就掌握上网的方法,但是网络是把双刃剑,如果利用不好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主要有:第一,一些学生开始迷恋网络游戏,逃课去网吧等社会场所,很容易出现问题;第二,由于学生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在没钱去网吧打游戏时,容易萌生一些违法犯罪的念头;第三,沉迷于网络游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

5、法制宣传工作不够

高等院校的法制宣传工作是治安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为高校的治安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第一,一部分学生的法律观念意识淡薄,无法区分一些行为是否触犯了法律,为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问题;第二。一些学生无法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在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常常诉诸武力或者忍气吞声;第三,学生缺乏一些法律知识,对于典型的违法犯罪现象不能辨识,造成了自己无辜受到牵连。法律意识的淡薄,使得学生无法用正确的方法处理问题,同时也加大了治安管理工作的难度。

三、高校治安管理工作的对策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目前高校的治安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有很多,由这些问题引发的事故,在学生当中引起了恐慌,如果继续维持现状,这些问题会成为治安管理工作的重大隐患,所以解决这些问题迫在眉睫,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合理安排治安队伍

治安人员是高校治安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合理安排治安队伍,维护学校正常的工作和教学秩序,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第一,招聘一些素质较高的人,组成高校的治安管理队伍,并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使其熟悉整个校园环境,注意一些事故高发位置;第二,每天安排合理数量的治安管理者对学校及周边进行巡视,为广大师生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第三,对于进入学校的陌生车辆或者是人员进行出入登记,并要求相关人员出示证件,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尽快找到责任人等等。

2、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

在治安管理过程中,可以适当安排人员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可以采取以下具体的措施:第一,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使得他们能够辨别违法犯罪的行为;第二,针对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等情况,可以将最新的骗局或者是手段等尽快公布给学生,避免他们上当受骗;第三,鼓励学生学会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切忌诉诸武力的行为。

3、加强治安管理设施建设

在高校的治安管理工作中,仅仅依靠治安管理人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治安管理设施建设,协助治安管理人员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具体的措施如下:第一,在学校内安装一些监控设备,能够实时监控学校的治安环境,在发生事故时,也能够及时调取监控录像;第二,在学生宿舍等地方安装门禁卡设备,跟学校的一卡通进行绑定,这样可以避免犯罪分子随意进出宿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结语:高校治安综合管理工作是一件复杂的工程,高校校园的治安治理必须走群防群治的道路,高校的治安防范工作必须得到政府支持,社会广泛参与,学校群防群治,只有这样治安治理工作才能标本兼治,才能从根本上预防校园治安案件的发生,确保高校的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篇2

一、高职院校校园网络现状

(1)考虑到投入和收益的比例,众多学校对校园网络的经费投入不足,再加上掌握决策权的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的了解不多,对建设校园网的目的不明确,所以就将有限的经费投资在关键的硬件设备上,而对于网络的安全建设一直没有比较系统的投入,从而导致校园网络安全防范能力不够,随时都有被侵袭的危险,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2)计算机蠕虫病毒泛滥与网络蠕虫病毒的危害日益严重,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多,发作日益频繁。现在蠕虫病毒往往与黑客技术结合,计算机中毒发作后,常导致拒绝服务攻击,连累全网服务中断。过去病毒最大的“本事”是复制自身到其他程序,现在它具有了蠕虫的特点,通过网络到处乱窜。还有些病毒具有黑客程序的功能,一旦侵入计算机系统后,病毒控制者可以从入侵的系统中窃取信息,远程控制这些系统了。

(3)来自网络外部的入侵攻击等恶意破坏行为频率越来越高。某些计算机被攻破后,可能成为黑客的工具,进行再次攻击。例如,系统攻击就是攻击针对单个主机,并通过RealSecure系统对它进行监视。

(4)众多学校技术人员技术参差不齐,责任心不强,多数网络管理员都从大中专院校毕业,在工作之前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所以,不能很好地胜任本职工作。如把在计算机中装上还原卡当作是万能管理方法;不设置系统管理员密码;在系统中不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等等。另外,有些网络管理员敷衍塞责,对出现的系统故障置之不理。

二、高职院校校园网中的安全隐患

(1)校园网通过与Internet相联,在享受Internet方便快捷的同时,也面临着遭遇攻击的风险;

(2)目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存在安全漏洞,对网络安全构成了威胁;

(3)校园网内部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由于内部用户对网络的结构和应用模式都比较了解,因此来自内部的安全威胁更大一些;

(4)S着校园内计算机应用的大范围普及,接入校园网节点日渐增多,而这些节点大部分没有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随时有可能造成病毒泛滥、信息丢失、数据损坏、网络被攻击、系统瘫痪等严重后果;

(5)限于学院数字化的进程,目前的网络防护体系中还缺少硬件级防火墙这一防护环节,即没有对内部网和外部网进行有效的隔离,入侵就很难避免。

三、高职院校校园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1.升级网络基础交换设备。

将校园网内所有交换机全部升级为安全智能接入交换机。智能接入交换机具备大容量访问控制功能,能够屏蔽常见病毒端口,将病毒攻击、网关攻击等行为限制在接入层。并结合用户上网认证系统,对用户进入校园网的权限及可用资源实行规范、分级管理。

2.配备完整的系统的网络安全设备。

校园网络虽然比较复杂,但从整体技术架构来看,还是属于局域网范畴,因此,在局域网和外部网络接口处配置统一的网络安全控制和监管设备即可将绝大多数外部攻击拒之门外。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校园网络现在基本上都是高速网络,因此配置安全设备既要考虑到功能,又必须考虑性能,将配置安全设备后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尽可能的降到最低。据此要求,校园网络需要配备以下安全设备:高性能的硬件防火墙;旁路监听型的入侵检测系统;漏洞扫描系统;安全审计系统;旁路监听型不良内容过滤系统;覆盖全校范围的网络版防病毒系统;网络故障检测,以及网络故障诊断设备。通过配置这些安全产品可以实现对校园网络进行系统的防护、预警和监控,对大量的非法访问和不健康信息起到有效的阻断作用,对网络的故障可以迅速定位并解决。

3.安装补丁程序和网络杀毒软件。

任何操作系统都有漏洞,大部分校园网服务器使用的操作系统都有漏洞,尤其是Windows2000、Windows2003等微软的操作系统。网络系统管理员需要及时对系统进行升级,有时候也可以借助第三方安全软件来对系统进行升级。电脑病毒的防范,根据校园网现状,在充分考虑可行性的基础上,可采用杀毒软件网络版的分级管理,多重防护体系作为校园网的防病毒管理架构。充分使用杀毒软件网络版所拥有的“远程安装”、“智能升级”、“集中管理”等多种功能,为校园网络建立起一个完善的防病毒体系。

4.采取有利措施防止内部用户非正常使用和对校园网的的攻击行为。

建立各部门计算机使用制度,明确用户的责任和义务,严禁各部门随意安装和运行一些带有黑客性质的软件。严禁使用未检验的光盘、软盘和其他移动存储设备。对校园网上的计算机实施IP和MAC地址的绑定,防止私自乱改IP的现象发生。

篇3

在知识管理中,构建知识仓库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工作模式。比如,在建立健全各类档案材料的过程中,在对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积累和录入等环节正是知识的获取、整理和保存的过程,也就是构建知识仓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类档案资料的新增与变更,即是知识管理中的更新与重组;在对档案信息经过不间断地更新和重组,将有价值的资源进行整理、归纳和提升,这些有价值的档案资源在被查阅和利用的过程中,会直接促进高职院校各项工作的发展,其作用和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为了构建高水准的知识仓库,人的创新精神和集体的智慧需要不断地加强,如果在知识采集和更新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小小的差错,都会给档案管理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而在构建现代化知识仓库的过程中,既需要有严谨科学的管理制度做保障,更需要在各级档案部门中营造一个团结协作、科学有序的工作氛围,唯如此,才能承担起构建知识仓库的重任。

二、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在知识管理中强化传递知识

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其中知识管理活动包涵了以下几个内容:识别知识、产生(新)知识、存储知识、传递知识和应用知识。其中传递知识是档案管理领域里最有价值的工作环节。据考证,目前全国大多数高职院校虽然有局域网,但是,运用局域网传递知识实现档案信息共享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大量有价值的纸质档案如何迅速转化为电子信息档案?各种不同级别的档案如何做到适度保密而又能良性传递?这都是档案管理中急待解决的课题。事实上,构建知识仓库只是档案工作的基础工程,而促进知识的传递才是档案工作的根本命脉,实践证明一个档案部门只有加速知识的传递,才能使本院校各部门获取工作的最大效益。

三、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在知识管理中转化知识形态

在现实生活中,知识一般被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存在于各类文献中的可识别的信息,比如图书、情报、档案等。其中档案管理是属于显性知识的范畴。而隐性知识,一般指的是经验或观点,它属于看不到、摸不着的知识资源,人们可以通过组织学习交流,从而把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促进知识的更新与发展。此外,促进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还表现在如何使传统的纸质知识管理逐步过渡到电子知识管理的状态。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各项管理工作已从单纯的手写办公到现在的电脑网络无纸化办公,尤其在现代的知识管理数据库中,除了Excel电子表格,还出现了各种管理软件。实践证明:电子文档的建立已成为当今档案管理的主要载体和手段,它不仅便于传递,而且容易识别与读取,是档案信息管理的基本形式。

四、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在知识管理中追求知识应用的价值

篇4

关键词 知识管理 高校档案 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1高校档案管理的概述

1.1知识管理的内涵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创新理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迅速发展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而知识管理与一般管理活动的不同,主要在于它将重点集中于知识的观点上,经由系统、组织的应用知识,最终创造新知识。正如美国APQC所定义的,知识管理作为一种策略,是在恰当的时间,将正确的知识传达给正确的人,并且帮助人们共享知识,将信息付诸于改善组织成效的行动上。

1.2将知识管理应用于高校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一方面,知识管理可以延伸高校档案管理的领域。在过去高校的档案管理过分地强调档案与资料、图书的区别,从而使得高校的档案管理成为高肋般的部门。由于高校的档案管理部门仅仅注重历史记录的保存,从而使得它的社会价值并不是很大。但是我们将知识管理的理念运用到高校的档案管理中,学校就可以将一切有价值的档案信息纳入到档案中,这样延伸了档案的领域,从而构建出一个潜力无限的共享体系。

另一方面,知识管理也能够提升高校档案管理的价值。我们知道传统的档案管理一直都存在着“重保存,轻利用”的观念,因此高校档案馆一直都是被动地提供服务,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削弱了高校档案管理的价值,将知识管理应用当中之后我们就可以利用知识管理中的人性化、中性化的管理手段,促进高校档案管理的主动性,从而有助于学生在档案管理人员的帮助下,找到有价值的资料,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档案管理的价值。

2知识管理背景下高校档案管理的运行

2.1知识获取

知识获取是高校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无论是对于内部组织还是外在的环境因素,知识获取都是档案管理能够持久生存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我国高校的档案管理中,知识的获取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是指显性知识的获取,例如教育部门下达的文件、教职工的信息等等都属于档案管理的显性知识的获取。这些部门的知识能够实现档案管理的最基本的功能,维持档案管理的基本生存。另一方面是指隐性知识的获取。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促进高校档案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实现知识管理的理念。例如,档案管理人员通过观察、模仿、沟通等技巧,掌握住本校教职工的某些思想观念,从而使得某些隐性的知识得以保存下来。我们可以通过录像等将优秀教师的上课视频保存下来,有助于我们对于教师的教学思想进行保存。这样就可以将隐性的知识显性化。

2.2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是高校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过去的档案管理成为高校中的“知识孤岛”,严重削弱了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引入知识管理之后,就可以通过获得的隐性知识以及显性知识,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与外部信息的整合,从而促进档案管理信息的价值增值,促进档案管理部门的健康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网络的普及使得“知识共享”的观念不断地深入人心,因此,我们也要不断地塑造高校档案管理的新文化,不断地促进高校档案管理的主动服务,从而实现”知识共享”,促进高校档案管理的顺利进行。

2.3知识利用

在知识管理的背景下,我们要想不断地提升高校档案管理的价值就需要不断地开放高校的档案,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高校档案的知识共享,从而促进对于档案知识的利用,不断地提升高校档案事业的核心竞争力。

例如,高校作为知识的汇聚之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知识有着一定的敏感,因此,充分地开放档案,对于教师了解知识的源头、发展变化有所帮助,从而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知识的创新,从而不断地提高高校档案管理的价值;也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来龙去脉进行详细的了解,从而更加深入地把握知识,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运用,因此档案馆的不断开放有助于我们不断地提高知识的利用,促进我们对于知识的掌握以及创新,这就有利于实现档案管理的价值。

3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档案管理外部构建

知识管理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必将推动高校档案管理的创新,提升档案管理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为了保证高校档案管理的顺利转变,我们应该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为档案管理的转变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同时我们也应该构建高校知识管理体系,这就从制度层面上保证了高校档案管理的转型。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知识管理已经成为高校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知识管理必将引起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变革,从而促进高校的档案管理的功用真正被发挥出来,为高校师生的学习进步提供经验借鉴,对于高校的健康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刘筱筠.论高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09).

篇5

建设一个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是学校师生的共同期望。随着高职院校的越来越开放,更多侵害校园和谐的问题正在暴露。过去尽管各个高职院校在安全管理方面都采取大量的安全措施,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安全管理工作却依然繁重。一方面,由于国际国内校园重大安全事件不断地出现,网络上有害信息的不断出现与快速传递,校园周边繁乱商业环境的影响,毕业生存在的就业压力和困难等,这复杂问题都给学校的安全管理很大的考验;而另一方面,由于各个高职院校内部校园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实训活动频繁的开展,使得学校后勤安全保障工作超负荷运转,同时这些也都和校园安全管理矛盾。

2学校安全管理对和谐校园的重要性

随着高职院校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校园已经不再是世外桃源,高职院校中的安全管理现状告诉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我们离不开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同时安全管理的根本是为了建设一个理想的校园。只有学校拥有一个优秀的安全管理机制,才能确保学校广大师生财产,生命的安全,才能构建出一个优秀的学校环境,推动我国的教学环境的发展,无论是对师生还是学校建设,乃至国家发展,校园安全管理都至关重要。当然,这不仅是学校的工作,也是每个学校参与者的责任和共同义务,学校和谐发展是指学校、家庭、社会都能够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学生实际情况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共同建造有利学生学习的安全环境。社会不仅是每一个人的大学校,也是每一个人学习的大课堂,学校在依靠地方政府积极营造良好且安全社会教育环境,给学生发展提供成长的良好空间的同时,还要应该让学生走出学校,置身社会环境中,在社会实践中学习、锻炼、发展。学校的安全管理能确保学校师生员工的教学及工作环境的安全,让他们以愉悦的、安全的心理状态下工作和学习,解决他们安全方面的后顾之忧。

3高职院校校园安全管理的相应措施

在建设高职院校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我们既要确保校园内部环境安全,也要确保校园外部环境的安全;不仅需要做好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教育,而且需要做好社会人群的思想教育;在建立和完善学校存在安全问题是的应急处理机制的同时,也需要提高学校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的能力;一方面要正面引导学生安全行为,另一方面更要防止他人对学生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在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安全机制建设,构建和谐校园,该采取一些什么措施,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了一些具体方案措施。

3.1建立和完善学校的安全管理应急机制

俗话说得好,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未雨绸缪是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在安全管理方面学校更应该做到防患于未然,由于社会各种条件和环境的的变化,安全问题也是千变万化,而这些安全问题往往也是危害重大的,所以制定和完善学校的应急机制是建设学校安全管理工作重中之重。首先在学校安全事件发生之前,需要制定出一个完善的校园安全应急预案。以高职院校当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应急方案,启用相关的安全管理机制,在最短最快的时间里消除所存在的安全事故隐患,把这些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当中。当校园安全事故突发时,需在最短的时间内启用校园安全管理应急机制。

3.2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宣传和制度的制定

高职院校安全管理建设不仅需要加强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人员素质建设之外,还需要向广大师生以及社会人群大力宣传,从而以达到提高师生们的防范意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但是只是宣传还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以法律为基础制定相应的制度,人不开约束,只有一定的约束才能确保我们不踏出安全的保卫区。这样安全工作宣传相结合,共同服务于学校安全管理机制的建设,才能真正实现构建安全和谐学校的目的。

3.3加强学校安保工作人员的建设

各个学校的安保工作经验和能力都有很大的差异,我们首先需要加强安保工作的交流,以实现优在安全管理机制方面优秀的学校带动稍微落后的学校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也通过交流可以针对学校安全问题提供更多应急预案。另外针对安保人员建立一个统一的培训机构,职业通过专业的培训,在安全隐患发生时以确保安保人员能够以专业的处理能力应对安全隐患。同时我们需要要根据考虑安保人员的学历情况,以安保人员的学历和岗位,制定相应的培训标准;此外安保人员需要进行岗前和岗后定期培训,以此让他们在学习中拥有应对变化万千的各种安全隐患的能力。最后由于学校我扩长,安保员工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相应增加。

4结语

篇6

关键词:高校;消防;安全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迅速扩招,学生在校人数急剧增加,高校消防安全压力也随之加大,学校消防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尤其在消防制度和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高校消防管理是否到位关系着高校师生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因此,对现阶段高校消防存在的重要问题及其相关对策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高校消防存在的主要问题

每年发生在高校的火灾有数千起之多,高校因火灾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已经远远超过盗窃所造成损失。但相较于其他影响高校师生安全的问题,消防安全一直没有被放在相对重要的位置,主要体现在高校师生的消防意识淡薄,高校消防体制管理落后,消防设施较为陈旧等几个因素上。

1、高校师生消防意识淡薄

高校师生消防意识淡薄已经成为消防事故频发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历史原因,相对于校外商业性住宅和其他工商业经营性场所,学校在建设之初,其对建筑防火及逃生等问题的考虑较少,学校的建筑设施比较老旧,电线线路荷载较弱。学校是典型的人群聚集区域,无论是教师公寓还是学生宿舍,高校师生淡薄的消防意识往往成为消防安全事故的催化剂。

高校师生淡薄的消防意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日常生活中容易引起火灾的错误行为缺乏深刻认识;其二是面对初期火灾时缺乏科学理性的处理方式。

在日常的消防安全检查中,出现频率较多的违规现象是使用大功率电器,私拉乱接电线等问题。当下每个学生宿舍基本上都配置了电脑,有些学生为了方便,往往一个插座连接几台主机,甚至将插座放在床铺等不易散热的地方。且插座质量参差不齐,有些老化比较严重。特别是在夏季炎热的气候下,大功率电器使用较多,容易超过线路的承载能力,容易引发火灾。另外,学生在宿舍抽烟、点蜡烛等现场较普遍,这些明火极易引起火灾事故。

在日常调查中发现,师生对火灾本身的认识和初期火情的处理能力还有所欠缺。一方面由于处理方式不当可能使得较小的火情迅速失去控制,造成较大的损失;同时由于缺乏必备的自救知识,在遭遇火灾时往往丧失最佳的逃生机会。每年的火灾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案例中,大多数的受害者本可以在火灾初期就将其有效控制或迅速疏散逃生。

2、消防制度管理落后

良好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减少校园消防安全事故的有效保证。高校消防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制度虽有,却流于形式。高校保卫处作为学校消防安全保卫工作的主力,往往人员配备较少,在对整个校园进行管理时往往捉襟见肘。消防安全管理与其他安全管理不同之处在于,它需要有足够的消防安全知识和技术储备。学校的消防器材需要有专人维护管理,需要定期排查,并对损坏严重的消防器械及时更换,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很多高校的现状是消防投入不足,使得学校消防问题的处理存在较多漏洞,一旦发生火灾,难以对火灾进行有效控制。

3、高校消防隐患多,消防设施陈旧

由于近些年高校的大规模发展,学生在校人数急剧增多,高校为了满足新增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空间,开始改造旧有建筑,并新建了一批宿舍楼,但受制于校园整体规划的落后,整个学校的布局往往不尽合理。囿于财力等问题,部分新建工程在消防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等方面并没有按照国家标准严格执行,不符合国家消防安全技术规范。而老式建筑尤其是木质建筑较多,无法对其进行整体的翻新,屋体老化严重。这些老式建筑往往疏散通道狭窄,电线负荷低,因此,存在较多的火灾隐患。另外,高校实验室存放着较多的易燃易爆危险品,图书馆、档案馆等场所存放着大量易燃的纸质物品。这些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人身和财产损失。

二、解决措施

高校之所以成为消防安全事故的高发区,是因为高校本身存在大规模的人员聚集区,其间有宿舍、实验室、图书馆、档案室等易于发生火灾的场所。相对于校外的环境来说,高校保留了大量的老旧建筑,其中有大量的砖木混合结构建筑因年代久远已成为保护文物。与之相对的,高校保卫处中消防管理的人员配备相对较少,难以对整个校园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管理。往往一些损坏的消防设备难以及时更换,像应急照明设施线路不通,消防通道不畅,线路老化,消防器材损坏严重等现象难以被及时处理。对于高校消防安全,要本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从思想意识、制度建设、安全检查等各个方面进行强化管理,争取将火灾隐患消灭于萌芽之中。

1、加强消防知识宣传,提高校园消防安全意识

高校中消防安全的宣传一直在进行,但要做到宣传有效,还需要以多元化、多层次的方式来强化效果,对不同季节火灾发生的特殊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在宣传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师生的“四懂四会”等火灾应急处置能力,要求师生能够正确、熟练使用消防器材;在发生初期火灾时能迅速处理,并具备在火灾现场能够展开救人和自救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人身损伤和财产损失。

消防宣传要达到的最好效果,在于将消防安全知识渗透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去。要让高校中的每一个人都要高度重视,遵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不乱拉乱接电线;不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禁止明火;不将易燃易爆物品带进宿舍;不点蜡烛看书;不乱扔烟头、不躺在床上吸烟;爱护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不随意移动或挪做他用等。而在实验室学习和工作时,要严格遵照各项安全规定、操作规程和有关制度,严格按照要求使用仪器设备,使用完毕认真进行清理,关闭电源、火源、水源等,避免设备在无人看守的情况下长时间超负荷运行。实验室中的易燃易爆危险品,要按照存储规定分门别类排放,禁止违规操作。

2、加强制度建设,形成以学校领导为核心的消防安全领导小组。

高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因为涉及面广,不可能仅依靠保卫处一个部门就可以完成,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必须建立以学校领导为核心的消防安全领导小组,统领整个学校的安全消防工作。学校以每个部门为基本单位,将消防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负责人身上;重点防火部位要有专人负责,并签订消防责任书,从制度上保证避免消防事故的发生。而在学生寝室,需要以学校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为依托,将学生寝室消防安全责任与班主任的日常行政工作相结合,形成校领导、单位负责人、教师、学生多层次的消防安全责任制,真正做到将消防安全与个人相关责任挂钩,将“预防为主”的标准真正落到行动上。

3、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加大对消防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在现阶段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高校消防的某些软肋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尽快消除,因此,在不伤筋动骨的前提下,对消防工作的安全检查显得尤为重要。学校的占地面积大,建筑多,且有不同时期的建筑存在不同的安全隐患,因此,消防管理人员必须对学校的所有建筑进行备案,对其中因建筑结构、线路软件等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进行登记并记录在案,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整改。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对记录在案的火灾隐患进行重点排查。另外,建筑内部安全出口要标示清楚,消防通道要保持畅通,应急疏散的所有路线必须在显眼的地方张贴公示。对校内消防安全的硬件与软件的检查需在有效间隔期内按照计划进行检查,避免真空阶段出现。消防安全检查还包括对高校人员用电、用火的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而在检查期间出现的违规行为,必须按照规定严格处罚,以提高威慑力。

小结:

本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理念,高校的消防管理要从意识上给予高度重视,从制度上调动高校师生的积极性,并强化对安全隐患的检查与处理工作,做到将消防安全事故消灭于萌芽之中。消防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坚持的工作任务,任何小的疏忽都可能造成火灾隐患,因此,对于其中的管理者来说,耐心与细致是缺一不可的。(作者单位:内江师范学院保卫处)

参考文献:

[1]王民忠.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5(6).

[2]龙海锋,司敏娜.高校消防安全的现状及对策[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3]韩文利,尹立明,房逸亚,高校消防安全现状及火灾预防对策[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9)

篇7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职业素质;提升策略

一、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的必要性

首先,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是高校职业道德建设的组成部分。高校职业道德建设是高校办学发展的重要任务,高校职业道德建设状况关系到学校整体风气和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高校要从整体上提高教职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使全体教职人员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学生、奉献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在高校信息决策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不仅关系到档案工作的质量,而且关系到高校信息决策的水平。因此,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对于推进高校职业道德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其次,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是高校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推进,使高校内部收入差距日趋明显。这就导致了档案管理人员在思想意识和行为上存在的问题日趋突出。比如,在观念上强调个人意识,追求个人利益和重视个人价值;在行为上,以自我为中心,用金钱来衡量自己工作的价值,把名和利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在思想上,缺乏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对自己的得与失斤斤计较;在业务上,缺乏钻研业务的干劲,不思进取,等等。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高校办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不仅能够使之确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不断进取、服务学校、奉献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而且有利于部门形象的提升,使档案管理在办学发展中的作用更为有效地发挥出来。再次,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是档案管理技术进步的客观要求。信息时代,档案的载体形式、种类、数量、用途和管理方式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以互联网、计算机为代表的新的“书写”技术、存贮技术和信息传输手段,在行政管理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表明档案文件的数量在日益增多,档案载体正在从传统的纸质档案和少量的声像档案向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并存的方向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子档案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多,这些都是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所不曾遇到的问题。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档案的用途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信息时代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归根结底是需要有能力、有知识来解决这些新问题、面对这些新挑战、抓住这些新机遇的专业人才,因此,高校必须培养一支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

二、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现状

首先,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偏低。以北华大学为例,虽然档案管理人员不少,但是科班出身的高学历人员不多,鲜有精通档案管理业务者。就档案管理人员的学历构成来看,其中研究生学历占24.1%,本科学历占40.7%,大专学历占39.4%,大专以下占6.8%。这说明,高校档案管理人员整体文化水平较低,表现为缺乏创新意识,理论水平不高、学术意识不强,很多高技术和现代化工具使用率不高,无法适应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的问题在民办高校表现得更为突出。在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只有专职档案管理人员两人(资产管理处一人、校长办公室一人),其中一人只经过简短的培训即上岗,另一人自上岗至今未曾经过任何培训,仅仅通过师徒式的传授就上岗了。在其他高校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当中,未受过专业培训的占40%,接受过基础培训的占50%,毕业于档案管理专业、受过系统教育的不足10%,即绝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都是“半路出家”,这就导致了高校档案人员的职业素质不是短期内能够得到迅速提升的。其次,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外语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多数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外语读写能力,因此涉及外文档案的时候,或者手足无措,或者需要借助翻译来进行,使学校的很多外文档案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特别是一些档案,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不高,使泄密风险大增。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改变了档案的存储和读写方式,这就要求档案管理者必须不断提高信息化技能。但是以北华大学为代表的地方高校,由于档案管理者知识结构老化,导致档案管理工作长期处于低水平徘徊状态。由此可见,高校必须下大力气提高档案管理者的职业素质。

三、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的思路

首先,高校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使之尽快熟悉、适应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技术。高校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开展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交流工作,可以定期去兄弟院校进行参观学习,使其专业素质在学习中得到有效提升。基于此,高校要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开展在职进修,扩大岗位培训的范围和内容,使之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职业道德水平。高校特别要扎实开展档案管理人员的保密教育工作,做到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记的不记、不该听的不听。2017年秋季开学伊始,齐齐哈尔大学以校史馆面向全校开放为契机,加大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在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选送一批年富力强的档案管理人员进修档案管理专业研究生的课程,极大拓展了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空间。不仅如此,齐齐哈尔大学档案馆、校史馆每年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敢于直面问题、敢于揭短,形成了人人熟知档案、人人善用档案的良好态势。其次,高校要建立健全竞争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在高校内部,由于档案管理工作看起来不如教学、科研工作重要,导致了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热情不高,其潜能没有充分发挥。因此,高校要采取有力措施改变这一状况,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建立竞争机制,使档案管理人员产生危机感、紧迫感,不断激励档案管理人员“自发、自觉地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高校要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在职称评定和业务考核过程中向档案管理人员倾斜,调度其工作的积极性。对那些业务成绩突出、职业素质高的年轻档案管理人才,学校主管部门要采取低职高聘的方式大胆提拔任用。高校要想方设法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最大限度提供拴心留人的环境,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再次,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档案管理人员自我提高的意识。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应采取走出去的办法,与地方图书馆、博物馆开展学习交流活动。2017年秋季学期伊始,齐齐哈尔大学组织档案馆、学校办公室的档案管理人员到齐齐哈尔市档案馆开展交流活动。为了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双方联合举办了岗位技能比赛,高校与地方档案管理人员同台竞技,相互取长补短,极大地激发了高校档案管理人员提升职业技能的意识,使之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自身职业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发展。对于处于办学发展关键期的高校而言,如何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是有效发挥档案作用的关键。因此,高校要下大力气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上来,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建好档案、管好档案、用好档案。

参考文献:

[1]李光泉.档案工作基础[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461.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 管理学基础 案例教学法

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是一门应用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是新形势下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特殊性的必然要求。当前,由于对案例教学法的性质与内涵上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使得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使用存在比较普遍的问题。因此,对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案例教学法进行深入探讨有着积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意义

1.运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填鸭式”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运用案例教学法,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充分表现自己,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快速反应能力等。

2.运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提高管理沟通能力。巴纳德曾指出,组织管理的实质是“有意识地协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或力量的一个体系”。案例教学法特别侧重于学生的沟通、交流与合作,采取的是以分组的形式开展案例讨论与分析,这就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沟通能力搭建起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和提出的问题去查找相关文献和资料,通过集体讨论、分析和判断,积极寻找答案,并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会独立自主地学习和思考。在案例教学这种学习环境中,学生将学会与他人沟通,学会与他人合作,这就无形中增强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提高管理沟通能力。

3.运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管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学会在仿真的情景中应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都是真实、复杂的生活情景再现,学生所讨论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在特定的管理情境中所真实发生的管理难题。在教学中,学生被假定为事件的决策者,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体验实际管理工作的舞台。学生在动态变化中学会分析、阐释、倾听以及判断,从而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随着问题的分析、讨论与解决,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诊断能力及决策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案例教学法认识上的误区。在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教学中,许多老师误将举例教学法视为案例教学法,这是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实际上,案例教学法更多的是强调把学生作为教学实践的主体,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更多注重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过程,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让学生掌握管理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管理实务技能。

2.案例教学法中缺乏良好的师生互动。在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教学中,许多老师仍然没有走出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围城,没有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在案情的介绍、问题的提出、分析的展开、结论的得出以及时间的把握等方面均要一手操办,影响了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此外,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形成了被动式接受知识的依赖心理,这就使得在案例教学法中师生互动的频率不高,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在一定程度上压抑和束缚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导致无法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管理学基础”案例教材缺乏适用性和规范性。当前,国内“管理学基础”案例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国外案例较多,国内案例较少;案例理解难度较大,通俗易懂的较少。由于学生对国外案例的制度背景、人文环境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缺乏足够的了解,加上高职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理解分析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与分析只能停留在表层,未能进行深层次的剖析,这就使案例教材缺乏适用性。此外,纵观国内“管理学基础”案例教材,大多是着重于叙述说明,忽略提供背景材料,而且案例教材大多是知识点案例,综合性案例比较罕见,导致了案例知识间缺乏连贯性、综合性、系统性。因此,“管理学基础”案例教材的编写有待于规范,质量有待于提高。

三、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案例教学法的措施与对策

1.更新教学观念,改变传统教法,以“学生为中心”。目前,在“管理学基础”教学中,不少的高职院校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显然不能满足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需求。古语云:“授人以鱼,只供一时之需;而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如何学。”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所用,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改变以往传统教学中“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把学生视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承担扮演案例讨论主角的任务,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基本技能。

2.精心设计和组织案例教学工作,形成师生良好互动。良好的师生互动,尤其是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较好地掌握管理理论知识和管理实务技能。因此,任课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教案,选择好案例,并在组织案例课堂讨论时,要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站在案例当事人或管理者的不同角度用所掌握的管理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不断加深学生对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还要进行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案例分析和总结,这样有利于促使学生开展讨论,联合攻关,集思广益,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

3.扎实认真组织案例教材的选择与编写工作,建立案例教学库。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案例的选择与编写应该符合以下原则。一是选择的案例要有典型性、时效性。要求案例资料能紧紧围绕“管理学基础”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理论、原理、方法、观点。此外,在案例的选择上,案例题材要有时效性、典型性、生动性和可操作性,尽可能反映当前最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二是选择的案例要有真实性、客观性。案例资料要真实可靠,内容要充实,情节要合理,引用数据要准确。因此,教学案例应直接来源于企业,来源于现实生活,应是管理过程中现场情景的真实再现。三是要扎实认真编写好案例教材。在编写案例教材时要注意把案例典型材料和案例的解析相分离。其中,案例材料包括基本材料、背景材料以及本案例分析所需要的管理理论知识和管理技能。四是要建立起一个系统、完整、可以安全共享、方便调用更新的案例资源库。通过建立案例教学库,实现案例“学基础”教学的规范与资源共享,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凤玲,学进,周艳.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大学教学,2005(8).

篇9

关键词: 高校 安全管理 安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高校承载的责任日益加重,学生的人身安全、心理安全的隐患增多,影响高校学生安全的因素也越来越复杂多变,高校学生的安全问题也就显得日益严重和突出。云南的“马家爵事件”、四川的“王豪事件”、2006年2月份至3月份华南农大的4名学生连续自杀等恶性案件的发生,其严重程度达到了我国历史上大学生恶性案件之最。而学生中一般的被偷、被骗、被抢等现象,更是频频发生。由此可见,高校学生面临的安全形势严峻,高校的安全教育不容忽视。

一、我校安全管理现状

1.我校规模扩大给安全带来新压力。

2005年,我校升格为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在新形势下,高校扩大规模是必要的,不但顺应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顺应了日益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并为高校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率,增强竞争优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同时给我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

随着规模的扩大,各种贵重的仪器设备也在不断增加,例如多媒体设施及相应的投影仪、摄像机等设备,教师、学生的手机、电动车等。这些东西体积小,价值高,犯罪分子行窃容易得手,销赃又容易出手,已成为盗窃作案的重要目标。

2.我校内部体制改革给安全带来新麻烦。

随着我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后勤管理服务社会化也产生了一些问题,给安全管理带来隐忧。首先,我校聘请大量的外来人员在校内打工,增加了校内工作人员的数量,给安全管理带来了难度。这些打工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法纪观念不强,行为习惯不好,安全文化知识甚至日常安全常识缺乏,加之流动性大,不易管理。

3.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给我校安全带来新冲击。

当前的在校学生独生子女多。这些独生子女虽然有他们多方面的优越性,但也存在一些不健康心理。他们往往自我意识强,唯我观念重,互助精神差,心理承受能力弱,独立生活能力低等等。虽然他们已经是成年人,但其心理还处于父母的监护状态下,相当幼稚,也相当脆弱。

4.我校安全教育管理和安全队伍建设滞后。

我校安全管理队伍普遍学历低,没有经过职业培训,没有从业资格要求,因此他们在政治理论、政治水平以及处理事情的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不高,管理理念落后,难以胜任高校安全管理工作。部门间由于重视程度不同,认识不一致,也难以做到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可见,我校现行的学生安全工作在许多方面跟不上形势发展的新要求。

二、我校安全管理新举措

1.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安全管理。

坚持“以学生为本”,动员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安全管理,使他们由安全管理的局外人变成参与者,由被管理者变成管理者。我校在保障和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开展的同时,建立起“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的立体防范体系,“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防患于未然”。在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提高巡守整体素质、加强内部管理和硬件上推行校园监控系统、校园报警系统等高科技设备物防、技防的基础上。我校成立护校队,把学生参与安全管理作为一个重要层面,予以高度重视,并在实践中摸索,通过多次尝试和长期观察,认识到学生参与安全管理对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及学校的发展有许多十分积极的意义。

2.安全责任制度落实到位。

学校各级领导应从维护师生员工的生命和国家个人财产安全的高度,从维护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高度,以对师生员工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学校的安全工作。自从我校贯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学校成立安全委员会,由学校党委书记任安全委员会主任,该委员会负责学校安全工作统筹规划、综合协调、检查指导以及具体实施,做到从校领导到基层负责人职责明确。学校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是本部门的第一负责人,全面负责本部门的安全稳定工作。通过签定安全责任书,对安全管理人人有责。学校突出以防为主的工作重点,处理好管理工作和安全工作的关系,加强对重要物资、重要场所的安全管理和防范工作,特别是对涉及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场所和物品,坚持把责任落实到实处,使安全隐患问题及时得到消除。落实责任制,就是要求各单位做到“看好自己的门,摸清自己的人,管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

3.努力抓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板报、图片、标语等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宣传有效做法、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动员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与。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向师生员工普及安全常识,增强安全警觉性和自觉性,增强其责任感和法制观念、集体观念,使全校师生员工成为维护学校安全与稳定的强大力量。通过开展网络安全知识竞赛、消防灭火实地演练等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学校师生员工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得到普遍增强。平时的工作中,切实地把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放到显要的位置,对各类安全知识进行宣传教育。学校充分发挥各宣传阵地的作用,通过及时学习通报上级有关安全工作要求,反馈学校安全工作情况。广泛宣传安全知识,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校园安全建设,为校园安全工作献计献策。只有调动起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人人树立起安全防范意识,群防群治,才能有力地保障校园安全。所以说,校园安全重在抓好安全教育。

4.加强安全检查,强化治理整顿。

坚持把安全检查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采取定期与随时检查相结合,普遍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等多种开展检查工作,对安全责任制的落实、规章制度的执行、事故隐患的治理、设备设施的完好程度、通道的疏通、水电饮食卫生的安全、特种设备的检测等方面进行检查。及时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纠正各类违章事件,对发现的安全隐患,下发整改通知书,督促整改。通过安全检查,解决我校安全工作中的问题,治理隐患,使学校的安全状态得到提高,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检查还常抓不懈地做好检查记录,并督促被检查部门继续抓好和改进安全工作。检查是为了改进,改进是为了提高。

5.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创建平安校园。

建设一支团结上进、勇于创新的保卫队伍,是做好保卫工作的重要前提。我校把保卫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中,通过在职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强保卫队伍建设。我校保卫处是负责校园安全管理的职能部门,履行校园安全工作规划、指导、检查等管理职能,并通过巡逻、突发事件的处理等对校园公共场合治安秩序进行管理,向师生提供优质安全服务,维护师生员工合法权益。经过不懈努力,可防性案件明显下降。同时学校加强校园24小时巡逻,制止和平息各类突发事件,保证学校安全、祥和的环境。

6.规范管理完善制度。

篇10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管理人员;职业道德

1 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档案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强

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在工作中为在校师生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并且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主动服务的意识。通过调查研究,60%被调查的师生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持肯定的态度,认为他们工作认真,服务热情。但是还有40%的师生认为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不好。具体来说就是这些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没有一个正确的看法。然而档案馆中的档案价值的体现还有赖于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方式。但是这在部分高校中,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服务认识不够强。他们在对待来查阅档案的人员时不是一视同仁,而是把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当来者是熟人或者是有较高职务的人时,他们就会为其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当查阅档案的人是他们没有见过或者是职务较低的人时,他们的服务态度就会变得冷漠,甚至是会显得不耐烦。

1.2 部分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

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就是要求这些管理人员能够以负责任的态度来管理好每一份档案。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这些管理员中的部分有时候会为了提高自身的技能和晋级职称的需要,而疏于对档案的管理,在对待查阅档案人员时会出现应付的情况。还有部分的工作人员是对工作的不满进而把情绪带到工作中来等。工作人员在这些情况下,工作往往会出现力不从心的状态,甚至会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还有部分的管理人员走人情路线,会根据熟人或者是领导的请求更改个人的档案信息。另外对于一些需要做好保密工作的档案资料,由于管理人员工作不认真造成这些资料的意外泄密。同时管理人员不按照档案馆的要求私自摆放档案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1.3 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他们要熟知所要保存的档案资料,更要有对这些档案信息进行提炼和加工。经过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可以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但是纵观我国高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我们发现有部分的管理人员度档案的库藏信息和存放位置不了解。还有一些人员不具备日常工作所需要的编研能力。甚至有的管理人员不知如何做好对档案的参考资料编写、档案史料的编纂以及编史修志等工作。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的现状直接影响对档案信息对高校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2 加强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方法

2.1 增强服务意识,进行主动服务

首先要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服务意识的教育,让他们明确档案管理是一项为公众服务的工作。强调在为公众提供服务时要一视同仁,不能为领导的权利和熟人的人情所迷惑。在此基础上要主动为公众提供更加深层次的服务。首先,管理人员要改变过去被动的服务方式,主动地与学校的师生进行沟通交流,在沟通交流中及时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同时做好相关档案信息的宣传工作,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档案信息。其次,做好档案的咨询和查询的服务。根据师生们的需求来恰当地调配档案馆的馆藏资料,防止出现师生们需要的资料馆内没有收集,馆内收集到的资料对师生们没有作用的情况。最后要做好深层次的服务。高校档案馆中收集有大量的有关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档案资料。过去管理人员会根据师生的需要进行单一的服务,现在管理人员要对这些资料进行处理和加工形成二次或者多次加工信息。这样管理人员就可以为师生提供带有规律性的信息资料。

2.2 增强管理人员的职业责任心

首先要增强对管理人员在档案职业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方面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恪守档案管理职责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而不应该做什么。其次,号召广大的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喜欢和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当他们对自己从从事的事业有较强的认同感时,他们就会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用负责任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竭力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还要让学校的师生对他们工作给与认可。最后还要加强管理人员的道德意志,让他们有较强心理素质,以便他们能够在各种利益和诱惑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档案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的机密性,为广大师生负责。

2.3 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的提高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学习。当今高校的档案数量和种类之多,涉及到的学科领域之广泛都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过高的技能。要想对档案进行合理高效地管理就要工作人员掌握档案学、文史学以及相关学科方面的知识,同时这些管理人员还要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保证管理人员有较为思想觉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他们还要掌握必要的信息处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这些能力是他们进行相关资料编研所具备的技能。

3 结束语

高校档案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管理人员要在日常的管理中注重自身职业道德的建设,努力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以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职业能力来完成档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邓迎珍.加强档案队伍建设 提高档案人员素质[J].内江科技.2012(10):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