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教育收益的分类范文

时间:2023-06-21 09:44: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教育收益的分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简述教育收益的分类

篇1

护理管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3006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A.梅奥

B.泰罗

C.麦格雷戈

D.韦伯

2.管理要准确地把握人性,体现了管理理念的

A.对立统一观

B.法制观

C.人本主义观

D.伦理观

3.在系统运行的输入阶段进行的控制属于

A.现场控制

B.前馈控制

C.反馈控制

D.事后控制

4.下列属于控制主体的是

A.作业

B.决策机构

C.组织的总体绩效

D.信息

5.下列属于反馈控制的是

A.患者满意度调查

B.实行护士资格准入

C.护理部到临床科室督查

D.检查医疗护理材料的质量

6.在护理人员排班方法中,周排班的特点是

A.护理人员班次轮转较频繁

B.适用于护理人员结构相对稳定的科室

C.较好地满足了护理人员的个人需求

D.排班模式相对固定

7.下列关于绩效评价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行为特征评定法

B.强迫选择比例法是将护士在工作中的有效行为和错误行为记录下来并进行评价的方法

C.描述法侧重于评定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突出行为

D.关键事件法可以采用等级制

8.护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属于内外环境分析的内容是

A.分析组织发展战略,明确适合自身发展的条件

B.分析个人职业发展定位

C.分析自身实现职业目标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D.分析自身的职业发展优势

9.组织护理人员进行风险预案演练,属于风险管理的

A.风险鉴别

B.风险评估

C.风险控制

D.风险监察

1O.属于组织文化精神层的内容是

A.组织的价值标准

B.组织的行为准则

C.组织的风俗习惯

D.组织的工作环境

11.下列属于护理技术标准的是

A.护师职责

B.病区环境管理质量标准

C.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常规

D.药品管理制度

12.“需求层次理论”的创建者是

A.马斯洛

B.戴尔

C.麦格雷戈

D.赫茨伯格

13.属于社区健康教育评价指标的是

A.护理服务覆盖率

B.卫生知识达标率

C.差错事故发生率

D.慢性病患者访视率

14.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主要研究

A.生产中工人的劳动效率

B.管理过程和管理组织

C.生产过程中的人际关系

D.组织与社会之间关系

15.根据病人数量及危重程度随时调整护理人员排班,体现了管理的

A.弹性原则

B.整分合原则

C.反馈原则

D.动力原则

16.依据时间“四象限”进行分类,组织抢救病人属于

A.紧急且重要的事务

B.紧急但不重要的事务

C.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

D.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务

17.以最少的成本投入获得的收益产出,体现了计划的

A.目的性

B.适应性

C.普遍性

D.经济性

18.学习型组织的特点是

A.横向的组织结构

B.组织边界模糊

C.因事设置,专职专人

D.形式灵活,稳定性弱

19.根据我国卫生组织分类,中华护理学会属于

A.卫生行政组织

B.卫生事业组织

C.群众性卫生组织

D.预防服务组织

20.在管理方格理论中,最有效的领导方式是

A.1.1型管理

B.1.9型管理

C.9.9型管理

D.9.1型管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现代管理理念包括

A.“集权”观

B.“普遍联系”观

C.“发展”观

D.“度和量变、质变”观

E.“实践检验真理”观

22.下列关于结构因素引起冲突的描述,正确的有

A.团体越大,成员的工作越专门化,产生冲突的可能性越小

B.团体成员流动性越大,产生冲突的可能性越大

C.组织中各部门的目标越多,冲突的潜在性就越低

D.组织内部领导风格苛刻,冲突的潜在可能性越大

E.过分强调下属的参与,也会引起较多的冲突

23.现场控制的内容包括

A.护理差错分析

B.监督下级工作

C.及时纠正偏差

D.向下级指示恰当的工作方法

E.财务报表

24.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

A.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B.进行质量教育

C.制定护理质量标准

D.创建组织文化

E.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25.诱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包括

A.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承受力

B.护理人员服务态度

C.护理人员技术水平

D.医院环境

E.护理人员配置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医疗过失行为

27.组织变革

28.绩效评价

29.护理成本控制

30.临床教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31.简述现代管理的特点。

32.简述能级原则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33.简述制定计划的步骤。

34.简述组织设计的原则。

35.简述选择控制关键点应考虑的因素。

36.简述护理人员排班的基本原则。

37.简述社区护理管理的基本要求。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篇2

[关键词]案例 应用题 学法 教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186-01

1.案例简述

案例:“有理数运算”应用题教学

呈现问题(出自数学周报):某股民在上星期五以每股27元的价,格买进某股票1000股。该股票的涨跌情况如下表(单位:元)。星期四收盘时,每股多少元?(如表1)

提问生1、2:(疑惑不解状)。

生3:27-2.5=25.5(元)。

师:星期四收盘价实际上就是求有理数的和,应该为:27+4+4.5-1-2.5=32(元)。

师:周二收盘价最高为35.5元;周五最低为26元。

师:已知该股民买进股票时付出了3‰的交易税,卖出股票时需付成效额3‰的手续费和2%Q的交易税,如果该股民在星期五收盘前将全部股票卖出,他的收益情况如何?

提问生4、5(困惑状)。

生6:买入:27×1000×(1+3‰)=27081(元);

卖出:26×1000×(1+3‰+2‰)=26130(元);

收益:26130-27081=-951(元)。

师:生6的解答错了,正确解答为:

买入股票所化费的资金总额为:27×1000×(1+3‰)=27081(元);

卖出股票时所得资金总额为:26×1000×(1-3‰-2‰)=25870(元);

上周交易的收益为:25870-27081=-1211(元),实际亏损了1211元。

师:请听明白的同学举手。

此时课堂上约有三、四个学生举起了手,绝大部分学生眼中闪烁着疑惑之意。有些学生在窃窃私语,有一学生轻声道:“老师,我听不懂!”……少部分学生烦燥之意露于言表。

2.案例中学生数学“视界”的困惑,

学生没有感知现实生活中的股票买进卖出,对教师在处理数学信息时认为“自然”和“显然”的合情合理的推断存在的“症结”如下:

(1)表格中有理数正负号的实际意义如:+4表示每股涨了4元;一1表示每股跌了1元。教师没有交待分析,学生理解较为困难。

(2)周四收盘时的股价是(元),如何理解27元的概念?为什么不能理解为:27-2.5=24.5(元),周四的股票与前三天的股票涨跌存在什么关系?

(3)股票卖出时的26元数据是哪里来的?

(4)买入交易时交易税是付出3‰,卖出时付出的成交额的3%o和手续费2‰,同是“付出了”,为什么理解的数学意义截然相反?

(5)如何理解一周股票收益的-1211元的实际意义?

3.案例启示

3.1关注学法,重学习过程

新课程提倡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以具体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经,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获得体验,让学生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及共同的发展。本案例可以策划一个“股票交易中的数学问题”课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搜索、分析和处理有关股票买进卖出信息,让学生体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调查收集数据(信息),分析解决问题,教师适时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体验、认识和差异,引导学生有效进行探究、交流、总结等,形成有效的信息通道相,掌握感悟相应的方法和经验,营造一个学生乐于探索交流和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这远比课堂上教师机械的“一问一答”效果好。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育性 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082

初中语文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在学生求学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语文是传授母语文化的重要工具,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我很荣幸可以教授学生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祖国的文化魅力。初中生阶段正是从认知世界走向人生启蒙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加强语文对其的教育启蒙对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因此,加强初中语文的人文性教育教学势在必行。初中语文课程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现实社会、人生波折、纷繁世界,这些在初中语文课程中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吸收古人的智慧,汲取哲理的精华,启迪心灵的成长。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我有这个责任让初中语文充分发挥其对学生的教育性,而要发挥语文的这种教育性就必须利用好教学的机会,充分进行个性化教学。本文将浅论初中语文的教育性和教学的个性化。

一、初中语文的教育性

初中语文作为启蒙学生的重要工具,其教育性体现在各种方面。初中语文用其工具性鞭辟入里而又广泛地向中学生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现当代文学的精彩以及中国人的精神等等,其中的教育性是广泛而又深刻的,这对于初中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简述初中语文的教育性作用。

第一,初中语文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初中语文对学生的人格引领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初中语文涉及范围广泛,通过各种古今中外的文章、寓言等等各种形式传达了古今名人对人生的认知,更传达了他们对于崇高精神的追求。另一方面初中语文充满了对生命万物的博爱,对中学生心灵的启迪具有重要作用。心灵美才是最美的,一个人必须拥有心灵美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美。高尚的心灵是对万物的热爱,是对生命的热爱,初中语文包容万物的精神正是初中生最需要的精神。初中语文通过故事、散文等等形式所表达的高尚的心灵,其中不乏对世界和生命的包容和热爱,这些内容对学生精神世界的震撼是巨大的,只有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学生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树立高尚的人格,也只有拥有了高尚的人格,学生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第二,初中语文会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学习需要努力,需要韧劲,但同时如果不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一味盲目的学习,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一方面初中语文中有很多成语讲述的是古人刻苦学习的故事,比如祖逖闻鸡起舞、匡衡凿壁借光、孙敬头悬梁锥刺股等等,这些名人故事会在无形之中教会学生什么是刻苦,让其收益匪浅。另一方面初中生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初中语文作为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重要学科,对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提高学科理解力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初中语文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初中生的美育建设对培养新世纪的现代化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初中语文因为其人文性所以自然具有美育的功能,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美育即对学生审美的教育,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初中生阶段学生感情丰富,对美的事物接受能力强,初中语文中所包含的美正好是学生最需要的。比如,教材中关于春天的描写,对生命的认识,老师可以给学生配上相关的音乐,让学生加以想象,这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意义重大。这种美育建设虽然是潜移默化的,但却是深刻又深远的。

二、初中语文教学的个性化

初中语文课程有其重要作用,其对学生的启蒙教育作用是其他学科都不能取代的。然而要让初中语文充分发挥其能量,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还需要各位语文老师多加研究。一门课程的开设必须经过各位老师的不断研究不断实践,才能取得进步,语文教学尤其如此。根据《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学要凸出人文性、个性化,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接下来笔者将浅论初中语文教学的个性化,希望可以与广大同仁分享交流,以促进初中语文课堂的进步。

第一,老师要形成自己的课堂风格。有人说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是一位演说家。演说家必须要讲的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同样的,每个老师也都必须有自己的授课风格,才能赢得学生的喜欢,提高授课效率。课堂教学或者严肃、或者幽默,或者沉稳、或者激情,这都是老师的课堂风格。当然老师的风格不一定每一位学生都喜欢,但是老师要用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去征服学生,让学生适应以至于喜欢上老师的风格和节奏,这样的老师才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初中语文就是要这种张扬个性的精神,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我相信老师的个性教学对充分展示初中语文的精神内涵至关重要。老师是语文精神的传达者,老师要让学生从自己身上看到语文的气质和精神,这就需要老师形成自己的课堂风格。

篇4

摘要学生整体素质下降,针对问题,结合“健康第一”与“终身体育”思想,在“三全五优化”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采用分层训练、分层推进、分层指导的同课异构的分层达标教学。在教学中,创设情景,理清要点,找准切入点,边教边导,引领学生主动、活泼地训练活动等。让学生在更为宽裕的空间和时间中获得充分自主活动的余地,锤炼其意志品质,充分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让每一个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使之终身收益。

关键词中学体育生耐力素质素质训练增强体质

一、背景即问题

来访的俄罗斯00后的孩子们以15:0,打败了比他们高许多的中国学生,事情虽然已经过去,可是留给我们的冲击波却在持续地发酵。一场惨败的比赛,折射的是中俄小学不同的教育环境和理念。不是我们的孩子不行,而是我们的应试教育,让我们的孩子在体育和体质方面比不过人家。教育部曾对国内15个省、直辖市的120个县市区,专门进行了调研,结果令人堪忧,身体素质和中小学里的体育教育都是千疮百孔,学生身体素质已经成为国内中小学校的普遍问题。虽然,2006年第一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召开,2007年《加强青少年体育》的中央七号文件下发,后来“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还被郑重地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国家教育会议也再次强调了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等等,但是应试教育依然故我。这些都警醒着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得不再次审视我们的学生身体状况,要切实抓好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鉴于此,笔者就学生身体素养的提高提出自己的想法。

二、问题即契机

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以及体育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标准,让体育教学迎来了无限生机。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等已渗入体育课堂教学,体育教师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等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在受到重视。

根据调查,我国中学生800米和1000米跑成绩下降明显,城市学生尤为明显。专家们分析,耐力素质下降直接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减少,运动强度过小,尤其长跑活动减少,此外,在学生中怕苦怕累思想严重。特别是今年南京市把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跑作为中考必考项目,为我们每一位体育老师提出一个挑战性课题,可以说也是体育的一个最好的契机。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真正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体育工作,真正体现教育本源,我们必须每节课都能够抓住学生素质进行有序训练。

三、契机即探求

在“健康第一”与“终身体育”思想指引下,在我区“全面、全程、全员”和“优化学习目标、优化问题设计、优化互动生成、优化自主体验、优化评价矫正”的“三全五优化”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依据新课程倡导的“体验中学习”的理念,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我不断摸索和总结,在初中小班化体育教学中,尝试了一些教学手段和形式,在小班化体育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分层训练、分层推进、分层指导的同课异构的分层达标教学。在教学中,创设情景,厘清要点,找准了切入点,边教边导,引领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等等,这些边学边练的教学设计是学生理解和感悟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实践、身体练习的过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充分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悉心的辅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训练中得到提高,让学生在更为宽裕的空间和时间中获得充分自主活动的余地。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让每一个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使之终身收益。

初中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处于快速增长期,但还不成熟,有氧耐力练习可有效地提高学生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功能,这是增强学生体质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克服一定疲劳,耐力才会得到发展,因此耐力练习对学生的意志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里就耐久跑一课为例,简述提高学生体质策略方法。

其实,每节课的准备时间都是为了训练学生身体素质,为增强体质,活动好身体,但现在由于大家清楚的诸多因素,学生很脆弱,训练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在课堂中必须方法得当的加强身体素质方面的训练,要能够让学生感兴趣,能够愿意跟着做,这就需要我们精心设计,认真分析,我们知道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不仅是教授一些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锻炼他们勇气,是要把学生的潜能诱导出来,树立他们的信心;而且,体育教学不仅是从外部(比如降低动作难度、减少运动量)来解放学生(因为这不一定能改变学生已习惯了的被动),更要解放学生内部的力量,将价值感、生命感从沉睡的自我意识中唤醒。体育教育的意义和满足感并不在于我们内在的对运动知识技能和运动方法的好奇心,而在于对学生的兴趣。为此,我认真分析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设计四维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技术。一位书法老前辈说得好:“下笔之前心中要有字,下笔之后心中要无字。”教学前充分考虑教材、学生、场地等等情况,反复预设可能生成的各种情境,做到“心中有字”,真正上课了才能够“心中无字”。

就耐久跑教材的学习目标而言,运动参与目标为积极参与有氧训练,运用脉搏测定方法掌握运动负荷,运动技能目标是耐久跑时能做到控制跑速,体力合理分配,活动过场中动作轻松,步伐均匀,重心平稳,且能保持一定的呼吸节奏(二~三步一呼,二~三步一吸)。身体健康目标为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改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心理健康目标为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社会适应目标为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顽强意志品质和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这几个目标多数也适应学生平时每节体育课上的活动,按照这种目标有序有效增强学生体质。

如何提高学生们的长距离跑的兴趣和控制跑速、体能如何分配,持久的匀速跑是老师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我预设了耐久跑课堂教学设计了很多种情景,如:飚短绳,限距离达标跑及线路定时跑等。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耐久跑中呼吸方法和跑动节奏是必须要掌握的。在整个过程中,控制跑速,学会体力分配尤为重要,针对男女学生的不同,男女学生中又各有差异的特点,我制订出各个不相同的达标要求,学生通过200米跑的达标练习,学习体能分配,控制跑速。从而增强学生有氧耐力能力,使学生在练习中排除心里障碍,感受到耐久跑的乐趣,从而学会一种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每一节课的前面准备训练,不能每次都是老生常谈,不能总是围绕操场跑几圈,压压腿,活动活动腰身等等都是司空见惯的,久了学生没有兴趣了,要不断创出新意,让学生有兴趣。我在耐久跑这一课上,就试图改变过去那种常规的活动准备。根据新课改的课堂设计要求,精心设计了一份特色鲜明的教案,将快乐体育、生活体育、竞技体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在点子上,导在关键处;学生学得扎实,练得及时。

流程如下:

总之,耐力素质作为人体基本素质之一,在人的生活中有重要作用。针对当前体育类考生耐力素质的现状,我们应高度重视学生耐力素质训练,并科学合理地运用多种方法手段,提高学生素质,增进其健康,使学生终生投入并受用。

让我们学生再赛足球时,赛出自己的精神风貌来,不再是0:15,相信我们会做到。

参考文献:

[1] [美]理查德.I.阿兰兹.学会教学[M].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篇5

关键词:语文;阅读;提升

【中图分类号】G623.23

1 前言

兴趣,自心理学角度分析,是建立在需求基础上的一种情感。当人们对某种事物产生需求时,自然而然会热衷于去观察、接触这种事物,同时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去,探索其中的奥妙所在。由此,小学阶段孩子们一旦对阅读产生兴趣,将促使其更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阅读之中。这样语文知识的学习,将不会费神费力,反而是乐于其中,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假如学生在阅读方面有了兴趣,那么他们不用老师的催促和检查,也可以主动阅读,主动积累了。只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使学生热衷于阅读,热衷于从名著和科普书籍中汲取养分,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2.1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同样是写作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是以后各种文体写作能力提升的基础阶段。而写作能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阅读的过程,就是素材积累的过程,学生学习情感形成的过程。通过阅读水平的提升,学生审美水平得到提升,人格得到完善,写作能力自然而然都将得到发展。

2.2 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

对于语文的学习,许多学生或家长常常会错误地认为是对生字的记忆及阅读和写作技巧的积累。语文学习的基础部分固然是生字,而想在阅读和写作中拿到高分,也着实需要技巧。然而,没有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只机械地学习语文,是永远也学不好的。中国的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如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等,从分析字形入手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也是很关键的。语文学习中最为重要的还是兴趣,只有热爱语文,才能主动阅读,才能在阅读中增长见识,开拓视野,积累知识,并且学习作者的用词、句式和一些表达方法,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自己对祖国语言的热爱,进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的几点建议

1 兴趣培养的原则

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必须要切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具体遵循如下原则:

1.1 统一性

阅读兴趣的培养,是统一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的过程。由此,本着统一性的原则,不能仅片面重视某一方面。应制定统一的教学方案和指导方法,使学生通过阅读获得更全面的收益。众所周知,兴趣培养的基础是需求。需求的大小,对心智形成期的小学生而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获的大小。换句话说,在每次阅读训练中,都能让学生尝到甜头,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就得到提升。

1.2 情感性

引导学生阅读过程中,能够持之以恒。同时,组织学生交流、思考、讨论、反馈等等,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使其全身心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去。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3 过程性

阅读虽然是一个单一的过程,但是,围绕着阅读本身,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假如学生能够主动阅读,我们不妨借此机会为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方面作一些相应的指导,并引导学生养成看、听、问、写、思相结合的学习习惯,使得学生不只是为阅读而阅读,还能以阅读为起点,带动整个语文乃至共他学科的学习。

2 兴趣培养的过程

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才能将兴趣的培养落到实处,有所收获。

2.1 推荐学生阅读书目

推荐阅读的书目,要求有趣味性,同时增长见识。而且,一定得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标准的书目,玲琅满目。诸如:《四大名著》、《中国上下五千年》等,都是很优秀的符合小学生阅读的读本。

2.2 创建良好阅读氛围

小学生特殊的身心特点,尚且处于易受外界影响的关键时期。由此,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显得尤为关键。比如:创建图书角、进行捐书活动、办手抄报等等,都有利于阅读氛围的改善。

2.3 进行阅读方法指导

小W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之后,正确的阅读方法指导就要紧跟其后。正确的阅读方法指导,引导学生读书笔记、心得、书签等等。学生阅读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摘取好的句子,根据句子进行仿写;摘取名人名言,并进行写作创造;引导学生撰写读后小感,篇幅字数不加要求。但是,要注重真情实感的流露,培养学生多动笔墨多读书的良好习惯。

2.4 树立读书阅读榜样

兴趣培养过程中,榜样的作用是不可限量的。由此,教师此时应多读书,树立学生阅读榜样。而且,定期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分享自己的读后感和经历。阅读能力突出,课外知识丰富的孩子,应给予及时的肯定。除了口头精神方面的奖励外,建议每周通过评选阅读之星的方式,给予学生物质的奖励,进而感受到博览群书的重要性。

2.5 需要各方的努力和帮助

阅读兴趣的培养,不仅依靠教师一个人的努力。同时,要求需要学校、家长、社会等各方的努力。通过,潜移默化的社会效益,对学生形成更好地影响,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主动学习和积累。

参考文献:

[1] 张梅. 诵读、想象、体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5(12)

[2] 时良忠. 回归生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必然选择[J]. 基础教育研究. 2015(20) [3] 黄静. 浅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 华夏教师. 2015(12)

篇6

关键词:建筑节能 外部经济 进化博弈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

过去十几年来,我国大力发展经济,但同时加剧了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问题。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从而迫使能源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我国突出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人口数量大规模的增长,住宅能耗将进一步提升,因此,民用建筑节能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国民用建筑节能工作一直发展缓慢。一方面,由于建筑节能技术研发起步较晚,技术应用研究环节薄弱,技术推广动力不足;另一方面,节能更多的还是依靠政府强制性制定限能标准以及业主和消费者的自发选择。这种主要靠行政标准指令对市场行为主体的约束,由于当前政策法令的整体体系不完善、监督工作不到位,导致强制规范约束市场的行为很难奏效。如何通过政府激励来促进建筑节能产业的良性发展是本文的研究课题。

一、节能建筑具有正外部性

节能建筑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体现在开发商在节能建筑改造的行为过程中,除了个人能享受一定的效益外,还使得拥有节能建筑以外的其他人也能享受其带来的节能效益,如资源消耗的减少以及周边环境的改善。这使得节能建筑的好处“外溢”到其他未向节能建筑付费的受益者,即节能建筑具有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

另外,由于建筑节能的市场失灵,节能建筑给主体带来的个人收益小于其行为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所以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调配达到社会最优。换句话说,节能建筑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制约了业主的自主供给量,所以需由政府介入引导。在该环节链上,应该以市场机制为主要手段进行建筑节能资源的供给配置,政府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通过有效的激励政策这一重要手段来推进我国民用建筑节能的发展。

建筑节能产业包括以下两部分:一是开发新节能建筑,二是改造既有建筑。

首先建造新节能建筑对开发商而言将会导致成本的增加,这增加的部分成本会通过房价的上涨最终由消费者来承担。可作为理性的消费者会选择处于价格劣势的节能建筑吗?这就意味着开发商存在一定的提价风险。目前我国房地产处于困局当中,市场格局分化现象严重,一二线城市聚集过多资源,集中需求上升导致供不应求,使得房价日益上涨;三四线城市需求有限,存积量严重,供过于求的现象导致不少城市出现房价下跌,使得三四线楼市面临较大风险。尤其在三四线城市,大部分开发商更是不会轻易增加建筑成本,相应的,他们风险规避度也高于一二线城市,这就使得政府相同的激励力度在不同线城市将带来不同效益。另外,节能建筑相比非节能建筑在价格上存在劣势,使其很难在市场上形成竞争优势,导致节能市场上有效需求不足。所以开发商的投资决策更倾向于在能使其更快进行资金周转回收上的非节能建筑上,而对于节能建筑却缺乏一定的投资动力。

作为购房需求者,由于节能意识缺乏,节能建筑的需求富有弹性,需求量会随建筑价格上升而大幅度下降。因为多花成本购买节能建筑带来的效用,对他们而言低于现有情况下购买非节能建筑带来的效用,使得他们更多的还是选择替代作用强的非节能建筑。这反作用于开发商身上,就会在节能建筑决策上采取保守的行为来降低风险,所以依靠市场机制进行调解的节能开发缺乏自觉性。

二、新建节能建筑的博弈分析

目前,我国在节能建筑上仍处于初期阶段,消费者群体节能意识薄弱的现象普遍存在,意味着对消费者经济激励将耗费很大成本,所以现阶段应把开发商作为主要激励对象,对消费者以施行宣传教育加强节能意识为主。下面建立进化博弈模型来分析政府与开发商间的决策行为。

(一)基本假设

假设一:市场上只有节能和非节能建筑,政府和开发商只能在两种建筑里选择。

假设二:政府与开发商是作为个人与群体的博弈问题,且对开发商群体不做详细区分.

假设三:政府和开发商群体都是有限理性决策主体,通过重复学习试错来调整到更好的策略。

(二)进化博弈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根据上述假设,博弈双方对应两种选择,其阶段博弈支付矩阵如下:

其中a1、a2分别为开发商选择开发非节能建筑和节能建筑所获得的销售利润,a3为开发商选择开发节能建筑所带来的自身社会效益如品牌效益的提高;a4为开发商选择开发节能建筑却未得到政府支持补贴所带来的负效益;a5为开发商在政府提倡节能政策时未达到节能标准带来的税收增加等负收益;b1、b2分别为政府选择持续现状和采取激励政策所获得经济收益;b3为政府采取经济激励带来的社会长期效益;b4为开发商开发节能建筑而政府未采取激励政策时所得的额外效益;u为政府采取的激励力度大小,x、y分别为开发商群体中选择开发节能建筑的比例以及政府采取激励政策的概率。

作为有限理性的决策主体,需要经过重复博弈使结果好于平均水平的策略被博弈方采用接受,以此来改变博弈群体中采用各种策略的比例,从而达到进化均衡。接下来用模拟动态方程模拟双方的博弈过程。其中开发商群体作为博弈方1,政府作为博弈方2。

首先分析博弈方1:

选择开发节能建筑的期望得益

政府决策方采取激励政策时应增强宣传力度,刺激消费者产生节能需求从而增加a2、a3;适当增大激励力度u,让开发商更多看到节能开发商机,从而选择投资节能建筑;另外,应注重提高政府的理性程度,避免短视只看到当前效益,增大对b3的期望值,降低对b4的期望值,加大力度推进节能政策。对开发商群体而言,应提高自身的理性水平,认识到长远发展节能的必要,抓住市场时机在政府激励力度下积极响应来扩大长远品牌效益a3,从而增加自身经济效益a2。

以上通过激励开发商群体开发新建建筑来达到节能目的,其次可通过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政府委托开发商来进行节能改造活动。在政府和开发商间建立一个合理的激励合同,相当于政府向业主支付一笔无利息贷款,来降低业主改造既有建筑的成本,使其获得一定收益,但政府提供的激励成本应小于其节能改造带来的社会效益。这个激励合同便作为约束双方行为的协调机制。但由于政府和业主这种委托关系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政府作为节能改造的委托人,在节能改造上处于获取信息劣势地位,所以增加了政府的监督审计成本。当业主有意隐藏行为时,政府很难充分了解既有建筑业主所付出的努力水平,这使得建筑业主和政府之间存在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因此对于政府而言,应选择成本系数小、绝对风险规避度低的业主进行改造,因为随着开发商风险厌恶增大,改造成本也将增大,这就意味着同样的激励力度带来更低收益回报。此外,提高业主努力水平最重要的还是适当加大经济激励力度,来诱使开发商提高建筑能效。

三、结束语

由于建筑节能领域具有正外部性特点,所以不能仅依靠市场机制进行调节,而需通过政府宏观调控予以激励,通过建立进化博弈模型,分析政府与开发商间的决策行为,得出政府和开发商都应提高自身的理性水平,以节能的社会长远利益为重,政府需落实贯彻推行节能政策,开发商应加大投资获得更高的品牌效益,从而扩大自身节能效益。最后简述了在建筑改造节能工作上存在改进的缺陷,应适度加大激励力度,诱发业主提高建筑能效,并对政府激励对象进行有效区分来使得同样激励力度下成效最大。

参考文献:

[1] 向晌,任健.西方经济学界外部性理论研究介评[J].经济评论,2002(3):58- 62.

[2] Mario Menegatti, Filippo R ebessi. On the substitution between saving and prevention[J]. Mathematical Social Sciences,2011,62(3).

[3] Jinping Tian, Han Shi, X ing Li et al.. Measures and potentials of energy- saving in a Chinese fine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J]. Energy, 2012,46(1).

[4] Yuanda Cheng, Jianlei Niu, Naiping Gao. Stratified air distribution systems in a large lecture theatre: A numerical method to optimize thermal comfort and maximize energy saving[J]. Energy and Buildings,2012(55).

篇7

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三政治知识点归纳2021,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三政治知识点归纳1投资的选择

1、投资方式有哪几种?怎样投资才是科学的?

投资方式有:

(1)存款储蓄:特点是灵活方便,比较安全,收益低。(商业银行主要业务是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和结算业务。)

(2)购买股票:高风险、高收益

(3)购买债券:稳健的投资

(4)购买商业保险:规避风险的投资

(5)直接投资等。

注意:(1)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

(2)要注意投资的多样化,不应只局限在银行储蓄上,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给我们带来了跟多的投资机会。

(3)投资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

(4)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做到利国利民,不违反国家法律、政策。

2、储蓄存款的含义

储蓄存款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3、利息的含义与计算方法

利息是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

利息的计算方法: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利息所得×利息税率。

4.简述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分类、原则和作用?

主要业务:

(1)存款业务:这项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无此项业务,商业银行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基础开展其他业务。没有存款,就没有商业银行。

(2)贷款业务:贷款是指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借款人提供货币资金,并要求偿还本金和利息的行为。它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

(3)结算业务: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位社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货币收支提供手段与工具的服务。银行对此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商业银行还提供债券买卖及兑付、买卖外汇、保险、提供保管箱等其他服务。

分类:可划分为工商业贷款和消费者贷款。

原则:真实性、谨慎性、安全性

5、股票的含义和特点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股票的特点:股东的出资不可返还性,除非公司破产清盘或者将股票转售给第三人;股票可以在股票市场上流通买卖;股票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

6、债券的含义、分类和特点

债券是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债券的分类和特点:

区别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

发行主体国家(各级政府)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公司(企业)

风险情况风险最小风险比政府债券高,比公司债券低风险最大

收益情况收益比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略高,低于其它债券收益高于政府债券,低于公司债券收益最高

7、商业保险的含义和种类

商业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商业保险的种类: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人身保险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对象。财产保险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对象。近几年出现了诸如分红保险等新险种。分红保险在具有人寿保险的保障功能之外,还可以分配保险公司经营盈余,使投保人的资金保值增值。分红保险仍然属于人身保险。

8、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几种投资方式的比较

投资

方式特点

收益风险

储蓄

便捷的投资方式。可以获得利息,在这几种投资方式中收益最低。在这几种投资方式中风险最低。

债券

稳健的投资方式。可以获得利息,其中国债的收益略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风险高于储蓄。

股票高收益和高风险同在的投资方式。可以获得股息和红利以及购买股票的差价,但收益不稳定。风险较高。

商业保险

规避风险的投资方式。保险事故没有发生时,投保人的投资没有回报;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人赔付的保险赔偿金就是投保人的投资回报。本身就是针对风险的投资。

9、投资理财产的原则

投资理财认清各种投资方式的特点,要考虑投资的收益,也要考虑投资的风险。

投资理财要根据自己的家庭实际情况(如家庭收入、节余、存款、消费等实际)和经济承受能力进行投资选择。

投资理财要注意投资渠道的多样化,各种投资要坚持适度原则。

投资理财要通过合法渠道进行投资,不合法的投资不能做。

高三政治知识点归纳2个人收入的分配

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实行按劳分配的作用: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实行按劳分配,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在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

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4、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怎样实现二者的统一(如何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两者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第二,两者又是一对矛盾。提高效率必然牺牲一些公平或保证公平必须放弃一些效率。

如何:①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③要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国家要对收入差距进行调节,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5、效率与公平的含义及意义

效率=产出/投入,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提高效率就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收入分配的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维护公平有助于协调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有助于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6、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存在着矛盾。一定时期内,社会财富总量一定。个人收入分配中,用于激励效率的多了,用于体现公平的就少了。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实现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的权利,保证劳动者的利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初次分配要将个人收入与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挂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在由国家参与的再分配中,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高三政治知识点归纳3国家收入的分配

1、财政的含义

为了履行国家的对内对外职能,国家必须占有和消费一定的社会财富。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财政收入与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财政本质上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2、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

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财政收入的来源:税收收入——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利润收入——国家凭借投资者的身份获得利润,主要包括国有企业税后利润中按规定上缴国家的部分,国家从参股企业中取得的股金分红收入。债务收入——包括内债(政府公债)和外债。其

他收入——统称为“费”。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财政收入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约。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因此,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财政收入还受分配政策的制约。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4、财政支出的含义及其种类

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财政支出的种类: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

5、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

财政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但财政收支是在动态中实现的,这种状态几乎不存在。

财政收支平衡有三种情况:收入等于支出;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赤字意味着要靠借债过日子,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6、财政的巨大作用有哪些?

(1)集中力量办大事:①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②通过对财政收支水平的调控,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促使经济平稳运行。

③通过对财政收支方向、结构的调控,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支持高科技研究开发,发展科技教育事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2)人民生活有保障:①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②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③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

高三政治知识点归纳4征税与纳税

1、税收的含义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

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取得税收收入后,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的对象和税率,不经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变更。

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关系: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如果国家可以随意征税,没有标准,就会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最终危及国家利益。

3、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个人所得额。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一我国居民来源于境内外的所得和非我国居民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个人所得税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的计税办法。

个人所得税的作用——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4、税收的作用

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

税收是实施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5、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含义

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实际或最终承担税款的的单位和个人。

当纳税人所缴税款由自己负担时,纳税人就是负税人。当纳税人通过一定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就不是负税人。

6、为什么要依法纳税?怎样做到?

(1)原因:①税收的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国家: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而国家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税收为物质基础。

③个人:根据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理,公民在享有国家提供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纳税人的利益。

因此,在我国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要求:①个人:增强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意识,自觉依法诚信纳税,积极行使纳税人权利。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增强纳税人的义务意识: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②国家:完善税收和财政制度;加大稽查处罚力度,严惩违反税法的行为;规范税收征收管理,堵塞漏洞;加强税收宣传,教育人们要自觉依法纳税。

7、违反税法的行为有哪些?(偷税、欠税、骗税、抗税)38、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信用制度?怎么样建立?

(1)原因:重要性: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必要性: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

(2)要求:①国家: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②经济活动者:对生产者的要求,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职业道德水平,自觉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对消费者的要求,增强维权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遵守社会公德。

③社会: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④公民:规范行为规则。第四单 元面对市场经济

高三政治知识点归纳5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市场通过价格、供求及竞争等市场信号来配置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资源。

2、市场调节的作用

市场价格涨落能及时、灵活反映供求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市场竞争促进生产者、经营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涉及公共安全的物品不能让市场来调节。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弱点和弊端。市场调节的自发性是指生产经营者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损害他人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市场调节的盲目性是指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而盲目作出经济决策。市场调节的滞后性是指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

后果:如果仅有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4、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

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①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通过制订和完善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等,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③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严厉打击扰乱市场健康运行的行为,加强对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管理。④经济活动参与者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辅手段的作用,把“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结合起来。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国家宏观调控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但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更加强有力。

7、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1)市场调节的不足,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2)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3)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

(4)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持经济发展活力。

8、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平衡国际收支、增加就业。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贸易政策等等。)法律手段(国家通过制定和应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行政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

(1)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绝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它们都是现代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发挥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可归结为一点,即优化资源配置。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高效率。

篇8

关键词:合作学习模式;初中数学;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247-01

新课改下要求初中数学教学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并注重学生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初中数学老师必须改变之前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西方教育比起我国教育而言,更具先进性,为此我们应多吸收西方教学的精华。西方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存在着亦师亦友的关系,这样的环境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主动。为此,我们应将这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引进与应用,改变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1.合作学习模式的含义

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进,人们对于合作学习模式也不再陌生,合作学习模式作为一种较有效的学习模式已经逐渐的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是指在进行初中知识的学习时,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之外,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不再是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更多的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1]。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合作学习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注重整个团队的学习效果而不是个人的成绩,团队的成绩才是考核的标准,一起合作完成的教学任务显得更为重要一些。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初中数学的学科特点,一些概念性的原理需要进行验证之后再使用,如果强加给学生,不一定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在学生对数学公式的原理混淆的情况下,学生无法灵活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但是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在与同学的合作与交流之中掌握数学公式的基本原理,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在锻炼了与人合作的能力下轻松的掌握初中数学知识。所以,在进行初中数学的教学中,要充分意识到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意义,积极展开合作学习模式,以此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

2.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优势

2.1 有利于增进学生间的感情交流,培养团结互助的品质。合作学习模式采用小组的学习形式,能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使学生个体间的竞争关系向组内竞争合作转变,还会将传统的师生之间单向交流转变成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能够以一种轻松自在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大脑创性思维的开发。遇到难题时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获得解决方案,有意识地培养团结互助的品质精神。

2.2 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一味地灌输学生数学知识,忽略了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接受能力,长时间的不能及时消化造成的累积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不熟悉。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渐渐对学习数学失去信心,甚至产生厌恶心理,大大降低了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是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好方法。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数学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学生,及时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去帮助学生,而且每位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不同的,教师通过合作学习模式可以观察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习惯,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2.3 有利于学生自我价值与需求的实现。初中生正处青春期,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认识都还不够成熟,在这个阶段的学生都热衷于表现自己。可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压抑了初中生的活跃好问的天性。让学生不能更好地了解自我价值和自我需求,而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充分的让学生展现自我,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自我价值和自我需求的了解和实现。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学生能够在团体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主动地去参与团体问题的解决,从而在实现被尊重与认可的需要。除此之外,合作学习模式使学生个人感受到自我价值的最大限度的得到展示,增强了其个人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其个人能够在整个课堂教学的带动下充满力量。

3.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3.1 小组互动学习模式的实施。小组互动学习形式是合作学习模式中最常用也是最关键的形式。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将全班的学生进行分组,然后提前制定下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安排各组同学课下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完成教学目标后进行相应的习题练习,进行和标准答案的比对,检测小组互动式的学习效果,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例如,学生在进行几何图形的学习时,各种几何图形有各自的特点,例如三角形的分类和特征,四边形的分类依据,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求法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学生进行小组互动模式的学习,自己动手进行各种几何图形的验证,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2],这些问题很多都是需要重点掌握的问题,所以,各小组成员在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必然会对知识点有进一步的了解,会加深对该知识点的印象,进而促进学生对数学的深入学习。

3.2 竞争学习模式。在进行合作学习的同时,为了让同学们的学习斗志更加的饱满,还需要引入一些竞争机制,让同学们在合作这个大前提下学会与人分享、交流,然后在竞争这个小前提下让同学们对学习充满激情,注意力更加的集中。比如,老师可以对全班同学进行一次数学检测,让后根据同学们的检测成绩以及各自的学习能力进行分组,让每一组同学的综合能力都比较均衡,有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也有稍稍落后的同学,在上课之前,老师出一道题,然后开始计时,看哪组同学解的又快又好,然后把所有小组的解题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哪组的同学用时最少且解题正确则获得胜利,再将余下的小组进行排名,在班上进行公示,通过这种方式的竞争,不仅让同学们的学习动力十足,也让同学们的思维更加敏捷,既锻炼了同学们的竞争意识,又让同学们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

3.3 采用课外合作学习模式。学生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最好的学习是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能感受到数学的存在,对于学生来说,课本的知识使有限的,想要学好数学必然就得利用业余时间来进行学习。数学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去寻找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可自行组队进行调查,最后在数学课堂上展示小组调查的结果,为大家讲解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由于初中生拥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父母就会将压岁钱交于学生自己利用,数学教师可以让他们利用所学的利率、利息等知识,让学生自行计算选择哪种存款方式能够获得最大收益,这样还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这种课外合作学习的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向大家展现自己,促进学生自我价值和需求的实现。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人力资本管理;价值链;资本增值

作者简介:曾建中(1969-),湖南涟源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讲师,中南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5.4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5-93-03

与产品价值形成过程一样,人力资本也应该有一个价值链形成过程,只是产品价值形成过程更具有有形性,而人力资本价值形成过程更具有无形性。本文在结合思考迈克尔・波特的产品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试图对人力资本增值的价值链模型进行分析和构建。

一、迈克尔・波特的产品价值链理论简述

价值链是企业在向顾客提品过程中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价值活动的集合,其中每一项经营管理活动都是“价值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价值链分析模型” (如图1)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把企业内外价值增加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基本活动指生产经营的实质性活动,涉及企业物流输入、生产经营、物流输出、市场销售、售后服务,每一个环节都直接增加最终产品的价值。支持活动是指用以支持基本活动而且内部之间又相互支持的活动,涉及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计划、研究与开发、采购等,支持活动创造的价值附加于基本活动之上,间接地增加产品价值。价值链各环节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企业要保持竞争优势,实际上就是企业在价值链某些特定的战略环节上的优势。企业的战略环节可以是产品开发、工艺设计,也可以是市场营销、信息技术或者人力资源管理等。[1]

二、产品增值与人力资本增值的异同

(一)人力资本增值与产品增值的联系

第一,最终通过利润体现出来。产品经过价值链增值的各环节后,投放市场,直接从市场得到利润回报,最终实现增值过程。人力资本增值体现在凝结于人身上的知识、经验、技能、体力,社会关系更为丰富、工作积极性更高,间接体现于生产效率的提高、企业绩效的提高,最终通过产品或服务的出售而获得比以往更高的利润,最终实现其增值性。

第二,产品增值通过物质资本的增值与人力资本的增值而共同提高。产品价值链各环节之所以能不断增值,其实质在于物质资本承担风险而具有的增值性以及人力资本所付出的剩余劳动而附加价值所形成。企业出资人将物质资本投入企业中,具有一定的市场风险,盈亏自负,通过产品或服务的出售而最终实现物质资本的回报。人力资本所付出的剩余劳动,是产品增值最终来源,离开了剩余劳动,企业无法获得任何利润。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有机结合,最终实现产品增值。

(二)人力资本增值的支持活动

人力资本增值与产品增值的区别根源在于人力资本与产品的本质不同,人力资本的载体是人,而人与物的最大区别是因为前者具有主观能动性,人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

第一,人力资本增值具有能动性,其实现更依赖于企业文化。人力资本要追求的主要是自我实现需要,那么就要有一个能发展特长和才华的组织环境、舆论环境和行为环境,这要以组织系统内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企业文化为基础。 [2]

第二,人力资本增值的实现更依赖于企业中是否具有广阔的发展机会。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结合,不仅仅是为了实现其经济上的利润回报,而且希望能够在企业这一平台上得到发展和提升,实现其社会性回报,或者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人力资本将选择更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实现其增值性。

第三,人力资本增值的实现更依赖于企业中是否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人力资本增值的实现不是依赖孤军奋战,良好的团队合作将带来更高的现实价值,其价值高于单个资本价值的简单增加。提倡团队精神,用团队精神激励人力资本的行为,让员工了解组织的发展远景,使他们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保持个人行为与组织目标的协同一致,产生1+1>2的效果。

此外,良好的团队合作将给各团队成员带来精神上的胜利、满足和愉悦,心理效用增加也是人力资本增值性的体现之一。

第四,人力资本增值的实现更依赖于合适的企业制度。企业无非是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两者的结合是博弈的结果,如果两者不结合,其获得函数均为0,结合后获得各自通过合约而实现的利润回报。那么,如何激发人力资本的更大创造力,两种资本如何分享剩余的企业制度的设计,从机制上决定人力资本增值的多少。

上述4个方面,是人力资本价值的支持活动,它们不直接增加人力资本价值,而是间接地促使人力资本增值,激发人力资本的创造力。

(三)人力资本增值的基本活动

第一,明晰的人力资本产权直接决定人力资本的增值。人力资本的价值确定、产权归属是人力资本增值的前提条件,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一样,同样具有所有权、使用权,但其所有权天然属于个人,依附于人的身体之上,在工作期间的使用权属于企业,通过使用权最终实现企业利润。因此,人力资本产权的确定实质上是企业对人力资本激励力度的大小,也是剩余索取权的大小,关系到人力资本积极性与创造力的发挥,直接决定人力资本的价值。

人力资本产权明晰化,使人力资本的投入者能享有人力资本的产权,获得人力资本带来的收益,这样,就可以引导大量社会资源参与人力资本的投资。个人会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金用于学习;企业会下大力气培训员工;各级政府会积极主动地增拨教育经费;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也会更加高涨。而且人力资本参与企业产权安排,其载体将增强归属感,刻苦钻研技术,产生强烈的“干中学”动机,主动参与知识培训,培训的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3]

第二,完善的人力资本激励机制直接决定人力资本的增值。人力资本激励机制包括精神方面的,也包括物质方面的,是人力资本增值的机理和制度设计。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最大区别在于人力资本可激励,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力资本的真正付出在于拥有人力资本的人,即其所有者。经营者人力资本是否真正在做决策,是否在做正确的决策,管理者人力资本是否在真心做管理,其他人力资本是否将心思和精力真正投入到企业运营之中,都只有人力资本所有者最清楚。当然也可以监督,但在知识经济时代,监督所获得的回报往往不佳,甚至因为被监督者的心理效用而适得其反。[4]

根据行为科学理论,我们可以用物质激励手段、目标激励手段和精神激励手段对企业人力资本进行激励。

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为利益而产生。物质利益的基本需要是人类基本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论断为构建物质激励手段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一般来说,有关的物质利益有工资、奖金、津贴、股票期权等价值形式,有住房、劳保待遇及其他生活福利条件等实物形式,以及交通、医疗条件等劳务形式。

目标激励是把组织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有机地分解为各个科层组织及其个人的责任目标,利用一定目标对动机的激发作用,通过相互链接的目标体系,使各部门和各成员看到自身努力对组织价值增长的贡献,沟通上下左右的利益和意见,准确地判断自己可能获得的奖励,使其个人理想与组织目标有机融合,从而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与物质激励相比较,精神激励是在更大层次上、更加深入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有效途径。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工作态度与思想情绪有着直接关系,当积极的思想情绪占主导地位时,人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就高,反之,如果情绪低落、消极,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工作效率就会受到影响。精神激励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手段多样,包括表彰鼓励、企业文化建设、民主决策和员工参与管理等。[5]

第三,均衡的人力资本投资直接决定人力资本的增值。从投资的角度来说,人力资本投资包括投资主体、投资客体、投资动机和投资行为过程4个方面。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是企业;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客体是以企业全体劳动者为载体,表现为所有在职职工的能力和素质,从货币形态上体现为企业为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各项开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动机在于获得人力资本投资的预期收益,反映在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企业及其职工获益的增长等方面;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行为过程体现在企业为提高员工水平而进行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各种实践活动中。[6]

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主要形式是在职培训,按照加里・贝克尔(Gary S.Becker)的观点,将培训分为一般性培训与专业培训。

面对完全竞争市场的企业不愿意提供一般性培训,因为受过培训的员工很容易被其他企业高薪挖走。提供培训的企业具有外部经济性,其他企业不用付费也可以使用受过培训的员工。因此,企业往往愿意将该成本转移给雇员承担,当企业有许多业务范围相似的竞争对手时,这种动机更为强烈。

与一般培训不同,专业培训因为员工的辞职会使企业不能获得培训的全部收益,对员工来说也是外部不经济,但对其他企业也不会产生经济。因此,受过专业培训的员工很少辞职,一般情况下企业也不会解雇他们。[7]

在现实中,企业不可能处于完全竞争状态或垄断状态,而且人力资本的转换也需要成本,因此,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均衡,从而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

上述3个方面,是人力资本增值的基本活动,它们直接增加人力资本价值,是人力资本增值的直接动力和源泉。

三、类比方法构建人力资本增值的价值链模型

通过上述类比分析和论述,模仿迈克尔・波特的产品价值链理论,我们可以构建如下人力资本增值的价值链模型。(如图2)

明晰的人力资本产权完善的人力资本激励机制均衡的人力资本投资,构成人力资本价值增值的基本活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广阔的发展机会、良好的团队精神以及合适的企业制度构成人力资本增值的支持活动。

四、研究的创新点、局限与展望

运用类比研究方法,提出全新的人力资本增值的价值链模型,是本文的创新点所在。局限性在于尚无实证研究支持,这也是今后研究的努力方向。 (责任编辑:方涵)

参考文献:

[1] (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 戚宏亮、刘颖.人力资本的激励因素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6,(11).

[3] 邱爽.人力资本产权、效率与激励机制[J]. 经济研究导刊,2009,(14).

[4]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5] 崔沪.论企业人力资本的评价与激励[J]. 山东社会科学,2008,(03).

篇10

蒙特梭利教育法是意大利教育家用尽毕生心血创造出来的教学方法,其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家长听蒙特梭利教育课心得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家长听蒙特梭利教育课心得1

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需要,作为一种优秀的教学方法之一被人们广泛地关注,但我们对他了解甚微。所幸的是我能在暑期参加了北京蒙氏教学培训机构的培训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了解蒙特梭利教学新理念的好机会。当我带着对蒙特梭利教育的热诚学习发现幼教界已呈现出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各种教育理念纷纷涌入,各种课程方案纷沓而至,面对这一切,仅仅是学习和模仿已远远不能适应,我们必须学会学习,学会选择。通过暑假蒙氏实践培训,现就我个人的理解谈谈学习的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明白了:需要成为蒙特梭利教师是一个复杂,个别化且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要不断的充实知识,自我鞭策,才能提升各项能力,增进自信,即使面对挫折,也能达到蒙特梭利教师自我实现的心灵升华。我们在学习和实践蒙特梭利教育的过程中,大家的观念悄然发生了变化。蒙特梭利的许多优秀思想侵入我们的心灵。我深切的感到什么是尊重儿童,什么是科学的观察和引导……

“我听了就忘记了,我看了就知道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是我在培训中学习体会最深的一句话,并且能在操作中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在学习中,看着程老师在操作,自己看着好像很简单,觉得一幕了然,真正到自己操作时才感到“做了就会了”这句话。通过学习让我联想到这作为小班教师,应该给予孩子多点空间让他们动手尝试,给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如孩子喜欢做一些生活上的事情,穿衣,脱衣,用餐,扫地等,就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各种选择的自由。孩子也会和我们一样:听了就忘记,看了就知道,做了就明白。蒙特梭利教育的基础特色就是必须保障儿童的自由,为他们提供一个准备好的环境。

“蹲下来说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一切从儿童出发”的教育理念,这是蒙特梭利教育和我园现行教育相一致的地方。“一切从观察儿童和研究儿童和家庭环境”入手,同时“以儿童和家长的忠实朋友”身份出现在孩子面前。热爱他们,关心他们。它的教育目的是:“尊重儿童自我需要和价值,促进儿童个性和协发展,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教育家,教师和父母应该仔细观察儿童,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提示儿童的自然发展过程和规律性。热爱儿童,尊重儿童个性,在儿童自由和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智力的,精神的,身体的和个性的自然发展,他还强调儿童是和成人截然不同的独立个体。成人必须重新看待孩子,发现孩子存在的价值,而不是任意将自我意识加强在孩子身上,而抹灭了儿童的人格意识。

同时,我认为对于蒙特梭瑞教育理念,我们应取其精华,汲取最有利于我们的幼儿教育发展的部分,充分结合我国幼儿的世纪发展需要,不断探索蒙特梭瑞中国化的最佳方式。

以上是我这次学习的一点体会。蒙特梭利教学有着它丰富的内涵,有待于我们一起进一步去挖掘,去延伸。同时,真心的希望以后有这样的学习机会,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会使我们对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精髓有更丰富,更深刻,更真实的认识,跟上时代的脚步,把最先进的理念在第一时间带给我们的学生!

家长听蒙特梭利教育课心得2

学习蒙氏教育有一点让我感触颇深的是蒙特梭利强调以孩子为中心,它反对以成人为中心的教育特点,提倡不教的教育,让儿童自发性的主动的学习,自我教育。这时候教师应该做什么呢?教师的角色就是观察者、辅导者、环境准备者。环境准备又包括了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教师提供温馨和谐的环境,不要让孩子有压力。然后是把握好儿童的敏感期,蒙特梭利把儿童的敏感期分析的很详细,儿童共有九大敏感期,都包括: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觉敏感期、细节敏感期、礼仪敏感期、运动敏感期、文化敏感期、数学敏感期和音乐敏感期。根据孩子的敏感期引导孩子学习,掌握在该应该掌的知识。

蒙氏教育不仅可以改变孩子的性格,也可以改变孩子的能力,蒙氏的成果是爆发性的,这也需要一个过程,另外,蒙氏教育的三句话我也是印象非常深刻的:我听到了,但随后就忘记了;我看到了,我就记住了;我做过了,我才理解了。由此可见,操作对儿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的专注力,幼儿只有在专注的状态下,才可以对某种事情产生浓厚的兴趣,才可以产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从而会出现对同一教具反复操作的现象。在反复操作的同时,让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和探究,独立来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蒙氏儿童观里,老师就有讲到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这也是幼儿逐渐吸收和提高的过程。

蒙特梭利教学有着它丰富的内涵,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挖掘、去延伸的同时真心的希望以后有这样的学习机会,让我有机会更多的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会使我对蒙特梭利教育有更丰富、更深刻、更真实的认识,跟上时代的脚步,把最先进的理念在第一时间教给孩子,让孩子和家长都能够受益。

最后,我得感谢快学堂,感谢牛老师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受益匪浅,相信这次的蒙氏培训会在我今后的教学道路上增添绚丽的光彩。

家长听蒙特梭利教育课心得3

一、蒙特梭利其人: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意大利人。学前教育之父:福禄倍尔,创办幼稚园。

学前教育之母:蒙特梭利,1907年创办儿童之家。

二、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需要。

“一切从儿童出发”的教育理念,这是蒙氏教育和我园现行教育相一致的地方。“一切从观察儿童和研究儿童及家庭环境”入手,同时“以儿童和家长的忠实朋友”身份出现在孩子面前,热爱他们,关心他们。一切以儿童的生活实际需要和兴趣出发,设计出适合孩子的环境,根据有效的科学程序,配合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发明了实用有效并且闻名遐迩的教育材料——蒙氏教具。并采用合理的方法和教育技巧,培养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儿童的意志品质和独立自主的精神。如:她强调教育过程中幼儿的主体性,这也是我园现正实行的“瑞吉欧”教育理念相一致的。她的教育目的是:“尊重儿童自我需要和价值,促进儿童个性和谐发展,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

三、以“体、智、德、美、劳”为核心的教育内容。

蒙氏的教育内容与现行幼儿教育内容虽然在内容的划分上略有不同,但其内容却是紧紧围绕体、智、德、美、劳这几个方面的。

相对来说,蒙氏教育活动的内容更加生活化,更深入地考虑到儿童的需要。比如区域的设置,蒙氏和传统活动区域都有语言、科学文化、计算、美工、阅读等区域。但蒙氏最有特点的是生活和感官区域。生活区的材料全部取之于日常生活,教学内容也全部是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抓、舀、插、倒、吸、捞、夹、剪、切、开锁、筛、穿孔、编织等生活中所有用到的手的动作,都在蒙氏生活区找到相应的教具。蒙氏说,生活、感官是学习的基础,是进入学习的基础阶段,是提高生活能力的手段。记得在我园学期初的计划中,张园长就提到让幼儿自理自立,并提出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三个阶段,我想,这也是同蒙氏的教育理念相结合的。

蒙氏教具最有特点的是感官教育和数学教育,感官教育内容包括视、听、尝、嗅、触、辨别实体、音乐训练等。数学内容包括理解1-10的量与数,认识数量和数字,10以内加减,十进位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等。

四、教学形式:

蒙氏的教学形式以“工作”的形式表现,同时和我们的教学形式一样,有团体、小组、和个人的独立活动。蒙氏还有一种特有的教育形式在我园也存在,那就是混龄教学。

五、蒙氏教育法怎样与我园的“瑞吉欧”教育法相结合。

虽然我现在没有组织过方案教学(北京叫做项目工程),但从日常听到老师们讨论的和观看一些观摩教学活动中,以及张园长发放的资料中,多多少少也了解一些。我曾问过一些老师,在方案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什么问题是最难解决的。我想,最难解决的是孩子有兴趣的课题(内容),老师怎样延伸到各个领域,用什么样的方法激发孩子在活动中保持孩子的兴趣。这在蒙氏教学活动中有很多方法可以运用。如:“花”的活动。蒙氏教学是这样渗透的:

1、寻找花的共性。花有花托、花叶、花瓣、花蕊等。

2、蒙氏教具中有“花”的镶嵌板。

3、花的三段卡。(如:花的名称)

4、花的个性:花的种类(大小、颜色、花瓣的多少、形状等)、生长环境(山、水、沙漠、室内)、温度(阳生、阴生等)

5、做有关花的小书。(可根据花的共性与个性,孩子的兴趣)

在蒙氏区域中是这样渗透的:

生活区:插花、种植、护理、绣花、编织等。

感官区:闻花的香味、触摸花瓣、赏花、尝花等。

数学区:颜色的分类、花的大小、花瓣的多少以及单双数的学习、排序(从大到小)等。

美工区:制作干花、画、剪、手工制作(用各种各样的纸)等。

语言:儿歌、故事等。

艺术:唱歌、跳舞等。

体能:跳起来摘花等。

这就是蒙氏教育的精髓所在,目的所在,孩子的兴趣第一。

可能会有老师说,这不是以前的主题活动吗?我想,任何活动,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不管以什么活动形式出现,都应该是可以的。

六、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怎样渗透在教学活动中。

蒙氏教育思想的重点之一是发展和延伸。只要你领会了她的教育思想,掌握了蒙氏教学方法,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你的思维就会放开,思路开阔,教学方法也就会源源不断。(简述)

1、活动内容来源于实际生活,来自于幼儿本身(如:家族生命线)

1、分阶段的、有步骤的、逐步深入的学习。给予幼儿清晰的思路。(传统教学使孩子糊涂)如:钟的学习。

2、音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3、美术:教给孩子基本的方法(基本功)和技能。

题外话:在教学活动中,尽量收集社会有效的资源,老师的劳动是最有价值的。

七:保育方面

上班时间:日班保育员12:30—20:45

夜班保育员17:45—第2天8:45,晚上有夜班轮值,其他夜班睡觉。

老师:早班,7:15—12:30 13:00—15:00

晚班,8:45—12:00 13:00—17:45

启发:每个班课室门口都有一个牌子,内容是“我们的承诺”,所有老师、保育员的照片,并注明职务,如:班主任、保育员等。

以上是我这次学习的一点体会,希望对老师们有所帮助。蒙氏教学有着它丰富的内涵,有待于我们一起去挖掘、去延伸,相信我们会越做越好。同时,真心地希望以后有这样的学习机会,多派老师去听一听、学一学。这比我们走马观花似的参观幼儿园要来得丰富得多,深刻得多,实在得多。

家长听蒙特梭利教育课心得4

在今年的五月,我有幸参加了南京蒙特梭利教育中心组织的为期十天的蒙氏培训。对于我来说,虽然之前也接触过一些有关蒙特梭利教学的理念,但却是粗浅的模糊的,我带着对蒙特梭利教育的热忱,投入到这次紧张而又充实的培训中。在这十天中天气虽然很炎热,但我们却一点也没有觉得,培训讲师一遍遍耐心的讲解示范,同学们一遍遍认真的操作,大家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我也很快融入到这种氛围之中,虽然每天很疲惫,但收获却是满满的,使我进一步了解了蒙特梭利教学的新理念,基本掌握了整个蒙特梭利的教学框架,收益匪浅。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意识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蒙氏教师,需要深入理解蒙氏教育理念,熟练掌握每一种教具的操作方法,以儿童为中心,因材施教。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观念悄然发生了变化,老师讲述的一个个生动案例渗透出蒙特梭利的优秀思想并深入我的心灵,让我深切感到什么是尊重幼儿,什么是科学地观察和引导。

现初步总结几个要领与同行分享:

1、心中永远装着儿童,热爱儿童、相信儿童、尊重儿童独立的意愿,让儿童通过自身的努力自主地学习成长。

2、遵循蒙特梭利创设环境的基本原则,用心创设适宜的环境是教育者的重要职责。

3、顺应儿童个体自然成长的规律,可引导,不强求、不施压、不包揽、不替代。

4、儿童在自由的、独立的“工作”中完成着自我成长。

5、发挥蒙氏教具的独特功能,同时利用教具以外的人类活动的领域,促进儿童整体的发展。

6、教育伴随生命开始。

7、吸收中华文化和当代科技成果,使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在本土上、在时代中继续发展。

8、采用蒙特梭利教育,不排斥其他教育模式,可接收、吸纳,优化教育,走教育创新之路。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一下培训期间心里的感受:

第一, 蒙氏培训让我知道了幼儿日常生活管理的一些知识:幼儿的刷牙,穿脱衣服,整理环境,递交物品,日常交流等一些非常微小的环节应该怎样去教导幼儿。

第二, 培训中我能体会到对教师的要求也是非常全面的:教师自身的心态要平稳,有耐心,教师不能伤害幼儿心理和身体各方面,对教师的面部表情,说话时语态,声音,语言的组织有着专业性很强的要求等。

第三, 通过培训让我提升了对幼儿教师的概念:那样不仅在工作中我会很积极的去用这些知识来要求自己,而且这些专业性的知识也会给幼儿园带来发展,我相信在这样的幼儿园中我能体会到它发展脚步的速度之快。

第四, 我只能用虚心求教的态度来说,以后有时间,我还会来到这里学习一些别的方面的知识。

蒙特梭利有着它丰富的内涵,有待于我不断地学习,挖掘和延伸。同时也真心希望以后有这样更多的学习机会,让我更深入的了解蒙氏,把最先进的理念带给我的孩子们。

家长听蒙特梭利教育课心得5

蒙特梭利教育的根本是爱和尊重。爱是教育的核心,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蒙特梭利的教育就是要放大孩子的优点。只有爱孩子,才能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才能教育好孩子。我们蒙氏教师要用鼓励的语言满足儿童情感爱的需要;用赞许的微笑满足儿童情感爱的需要;用亲切的拥抱满足儿童情感爱的需要。

蒙特梭利教育成功的核心经验是"教育跟着孩子走"。我们的教育不是死板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该随时根据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来制定和改变我们的教学。

我对于蒙氏教育只是刚刚接触,了解和学习的并不很深入和透彻。通过本次学习我就我个人的体会和认识做以下简单的交流:

1、入园哭闹问题。我带的是托班对于这种问题比较的关注,之前我并不能真正的理解孩子为什么在入园的时候会出现哭闹的现象。现在我明白这是因为孩子在两岁半到三岁之间,正处于一个秩序的敏感期,当他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时,就会破坏他原来的秩序,所以孩子就会出现分离焦虑。当孩子建立了新的秩序以后,他就不会再哭闹了,所以在这期间我们在幼儿园的生活环境中添加一些他们认识熟悉的标示,比如自己的照片,来帮助孩子尽快的建立新的秩序。

2、手势问题。之前我对于蒙氏教学中的各种手势只是简单的模仿,机械的学习,生怕会有任何的差错,然后尽量在给孩子示范时做出与之前所学相同的样子。现在我明白手势是一种交流的语言,是教师将自己的思路、想法、眼神的流动等无法表达的内容用手势和简单的肢体动作来向幼儿传递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