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专业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06-21 09:44: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专业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职业学校;专业特色;德育模式
职业学校由于与普通高中的招收生源不同、培养目标不同、培养方式不同,因此职校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素质与普通高中也有很大的区别,这就使得无论是职校的学生特点还是开展德育工作均与普通中学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在德育上,大部分职业学校基本上仍采用普通高中的常规模式,未能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教育模式,未能体现职校的特点和特色,更缺乏创新。
为什么常规的学生德育在职校实施的效果没有在普通高中好?为什么在普通高中能轻易实施的一些管理条例,在职业学校德育中举步维艰?这是许多职校班主任经常思考的问题。最简单的例子是学生穿校服问题,这个问题对普通高中的班主任来说可以说是不足挂齿的小事,不用班主任提醒,学生都能自觉地做好。但在职校,许多班主任仍每天为此事牵肠挂肚,操心不已,这虽说有点可笑但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应当在工作中积极探索,找出符合职校学生特点,探索出创新的德育方法。
近几年来,职校的许多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上探索出了很多有效的方法,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主要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仍主要采用普通高中沿用的奖励+扣分模式,没能形成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德育模式,同时也没能形成符合职业学校班级特色的德育方法。笔者认为,职校的德育教育除了采用常规的管理方法外,应特别重视专业特色和专业思想在德育中的作用,在德育中应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积极探索适合本专业的德育模式,使德育形式多样化、手段多元化。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职校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丰富职校的德育方法,提高职校的德育水平。
以专业兴趣为前提,改善德育环境
我们知道,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受教育者向着一定的方向发展,形成某种特定的能力、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的过程。但是教师在实施教育过程中,要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必须通过学生一系列积极的响应才能达到。要能激发学生的积极响应,首要条件是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职业学校,学生是按专业进行分班管理的。学生就读时的专业基本上是按照学生的个人兴趣进行选择的,因此可以说,职校的班级群体是按学生兴趣进行组合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人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因此学生的行为和活动也是以是否符合他们的兴趣为标准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认为:一个人要出成果,因素之一是要顺乎自己的兴趣。有了兴趣,“苦”就不再是苦,而是乐。因此我们可以从培养和加强学生的专业兴趣着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以此为基础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逐步实施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为主的德育模式。具体到班级的管理上,笔者在德育中发现,有些方法或制度学生容易接受,而另一些方法和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很难执行。这不排除有些不合理的制度而导致学生不愿意接受的现象,但主要原因在于某些方法或制度阻碍了学生兴趣的发展,学生不愿意被动地遵守。相反如果学生的专业兴趣得到满足后,在一个宽松和愉悦的环境中,学生比较容易主动接受纪律的约束。因此在职校的德育中,应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欲望。当学生的专业兴趣得到满足后,我们逐步对学生的行为提出要求,让学生主动自觉的配合遵守各项纪律。另外,还应在管理过程中,通过积极的引导,创造出一种良好的班级环境,让学生在一种宽松、愉悦的班级氛围中自觉的接受制度的约束。
以专业思想为导向,
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基于专业特色的德育模式关键在于使班级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因此要求班主任教师应深刻理解本专业的特点,对本专业的未来发展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并在带班过程当中,及时强化学生专业思想和专业意识,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奋斗目标。通过学习目标的陪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善班级的学习气氛,培养有利于德育的环境。笔者在接手会计专业高职班班主任时,遇到该班学生表现懒散、个别学生无心学习等情况。个别学生主要表现在上课时经常迟到,对扣分无所谓,卫生值日不执行。后经本人仔细了解和分析,发现个别学生懒散的主要原因是对专业特点不理解和专业思想不明确,认为现在离毕业还早等等原因。学的理论知识繁且难,因此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动力,个别学生就像是大海中迷失方向的轮船,漫无目的,得过且过。于是个别学生违反常规,以此发泄内心的迷惘和不满。针对这一主要问题,笔者在班上进行了多次会计方面的讲座和座谈,向学生仔细分析了会计专业的特点和分工,解释了会计就业方向。通过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设计,让学生知道作为一名从事会计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强调学生在校期间应重点学习哪方面的知识,掌握哪方面的技能,使学生明确了专业发展思想和专业发展目标,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激发了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个别学生开始改变了对会计专业的看法,开始安心学习,自觉遵守班级纪律,随着学习气氛的改善,班级管理也开始变的顺利和容易,原来难以实行的一些管理条例也顺理成章地得以执行,有效地改变了班级的面貌。
以专业活动为方法,发挥学生特长
特色的形成,还应结合各种手段进一步强化专业特色,让学生保持对本专业的求知欲。除了举办各种专业讲座,着重培养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识。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在班上开展了以小组为单位的会计知识专题手抄报比赛,“我对会计岗位的认识”演讲比赛等,通过这些专业活动不仅使学生提高了自我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进一步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学生体会到了分工合作的团队精神的内涵,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学生也进一步理解了会计专业的特色,使学生喜欢上了这个专业。当学生喜欢上专业,把兴趣变为爱好,在班级中形成求知向上的良好风气的时候,德育工作就不会是件困难的事了,学生会自觉的来维护这种良好的班级气氛和环境,从而达到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来目的。
篇2
关键词:高职;基础会计;教学方式
高职会计专业普遍要求学生毕业前就要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和会计初级证书。因此,同是财经类专业,相对于物流、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压力要大得多。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学生入学碰到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对于学生理解会计、喜爱会计和后续会计学习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堂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会计知识学习兴趣不高
会计课程理论性较强,很多学生很难提起学习兴趣,一是认为会计太难,不好学;二是觉得太枯燥,没d趣;三是在课堂上,很多学生的注意力并不在学习上面,甚至有部分学生在上课时仍然摆脱不了手机的诱惑。另外,很多学生并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选择会计专业,或者对会计专业根本不了解,再加上课堂教学偏理论化,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讲解过于专业
会计课程在财经类学科中实际上是比较容易授课的学科,主要是因为会计课程理论体系清楚、知识结构完整,通俗点说就是教学内容比较实际,不空洞。可是,会计的教学完全照着教材的理论体系来讲解专业的知识,教师的语言也趋于理论化和专业性,缺少变化。刻板的语言使学生很难理解和消化,也缺乏吸引力。
3.多采取传统教学方法
会计这门学科本身就是一个理论体系,因此由教师为主导、PPT为辅助的教学手段比较常见。但是,经过高中教育后,这种讲授式的教学手段已经不受学生的欢迎了。通常情况是,教师在讲台上面讲授知识,而这些知识无法进入学生的思考范围。
4.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
从与大二学生的交流和后期课程的反馈来看,经过一年级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后,很多学生对一些基本的会计概念和会计理论仍然不明确,对简单的会计科目的用法依然不能熟练掌握。这不仅给学生后续学习带来麻烦和困难,基础不牢带来的学习困难也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学生放弃后续课程的学习。
5.课堂设置过难导致学生放弃本专业的学习和就业
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表示自己对数学学习很为难,只要涉及数学的知识都学不好,因此对会计学科很抵触。在教学过程中,经过对这些学生的观察,发现这些学生在理解逻辑和计算方面的确有些吃力,这是他们学习会计相关知识的一个鸿沟。如果在基础会计课程上面他们没有克服这个困难,不能进入会计学习状态,很容易让这部分学生自此放弃会计专业的后续学习。在学生就业阶段,发现确实有一部分学生表明自己绝不会从事会计专业工作。
二、对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1.用通俗的语言讲解专业的知识
会计课程的特点是专业性较强,理论体系较完整,因此,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也较大。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朗读教材一样的讲授是不可取的,完全按照书面的语言来讲解,没有进行再加工和演绎,而是书面语言直接传授给学生,这就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学习变得十分枯燥乏味。这就要求教师要非常熟悉教材和教学内容,从教材中跳出来,用贴近生活的表达方式,或者站在一个高度去概括内容。例如,在编写会计分录时,对经济业务的描述,可以改成我们常用的通俗语言,就像在和学生陈述一件发生在身边的事那样,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2.采用小组学习形式
学生在入校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会自动分成一些小团体。这些小团体内部存在着比较强烈的相互影响。而在这些小团体中往往存在着一个中心人物,教师在授课过程或实训过程中,往往通过影响中心人物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积极性,带动整个团体的学习,达到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分小组学习时,不要盲目地将学生随意划分,而要仔细观察学生平时的座位和表现,按照他们的相处习惯来分组学习。对于不积极学习的团体,抓住一个中心人物施加影响往往更加关键。
3.对个别学生可采用一对一教学促
在一段理论知识学习之后,我们常进行针对性实训。在实训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在解决过程中适用于采取一对一教学方式,在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可以解决学生的疑惑和问题。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将全部任务落实到位。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增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可以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坚持学习、遵守课堂纪律。
4.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与关注也十分重要
在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对学生表示友好与关心,在学生遇到生活问题和学习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给予思想引导和帮助。当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懈怠,或者昏昏欲睡时,教师可以用询问、关心、劝说和鼓励的方式来提醒学生,督促学生学习。
三、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方法运用的体会
1.图片、视频、新闻应用于会计要素讲解过程
会计要素为基础会计课程开篇的基础知识部分,对于刚刚接触会计知识的学生来说很陌生,不容易接受。而图片、视频的加入则会将抽象的会计要素概念变得立体,学生容易理解。同时,色彩丰富的图片,再加上教师故事化和生活化的讲解,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新闻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关于资产、负债等相关内容,将这些内容介绍给学生,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学习,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范畴,让学生了解更多企业动作和社会现象。
图片、视频和新闻的加入,使学生在整个会计教学中处于积极的状态。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学生已经对会计要素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后续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2.启发式提问应用于课程导入
在课程导入阶段,设置几个难度较大的问题,或者是难度不大但学生可能忽略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有挫败感,在学生不断回答企图猜对答案的过程中,逐渐展现正确的答案。提问的方式可以从上一节课的知识点中选取,从而引出本节课的知识点,也可以是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联系实际提出问题,或者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到视频中去寻找答案。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入新内容讲解,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知识学习上,加强课堂互动,保持良好活跃的课堂气氛。
3.情境教学法应用于企业生产过程会计核算的教学
涉及企业主要经营过程的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教学模块中,生产过程的成本计算和会计核算比较难理解,尤其是各种费用的分类原理和分类内容较难理解。在这里模拟一种场景对费用的分类原则进行引入比较适用。模拟场景宜使用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比如说,饭店这个场景的引入比较适应学生理解,一个学生对饭店非常熟悉,二是饭店里面的人员设置比较适合用来讲解费用的分类。经过描述饭店的场景和人员,将他们分为厨房和外部管理机构两部分。通过对饭店厨房里面主管、操作人员,厨房外的饭店经理以及人事、财务等管理部门的描述和分类,学生很容易理解了费用的分类。
4.任务驱动法应用于企业经营过程的会计分录教学
在企业经营过程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的教学中,每个过程的后半部分都会涉及会计分录的编写,往往是第二节课,学生有些疲劳,注意力有些分散。学生在这个时间都会选择将注意力移动到其他事情上,因此教师在这个时候不采取其他措施就很难将课程较好地进行下去。这个时候比较适合采用任务驱动法,将题目告知学生,让学生自己做出会计分录,并规定出上交的时间,从而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回来。另一个好处是这种做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向教师提问,在这种主动思考和师生互动的配合下,学生对会计分录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
5.思维可视化教学法应用于企业经营过程会计核算的知识总结
在完成资金筹集、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财务成果形成和分配的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的教学后,为了将企业主要的经营过程相关知识串联起来,从而起到复习前面知识的作用,可以运用思维可视化教学方法进行复习。思维可视化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本来不可视的思维,包括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被可视化的“思维”更利于理解和记忆,因此,可以有效提高信息加工及信息传递的效能。通过思维可视化的构图过程,学生会将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成本计算和会计核算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考虑,并且会将所有账户和经济业务都在头脑中复习一遍。
6.微课和实际操作法应用于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教学
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教学一般都安排在企业主要经营过程的教学过后,因此,可⑵笠抵饕经济业务核算的实训与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教学融合到一起,让学生填制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并将会计分录填在记账凭证上,在实际操作的同时,逐渐熟悉几种关键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在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讲解中,可以采用微课的形式,告诉学生凭证的具体填制方法和步骤,非常容易理解。
7.在概念解释时采用关键词法
在和学生交流时我们发现,冗长的概念是学生最不容易理解和记忆的,可是概念又是理解理论知识、辨析知识的关键,因此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将概念进行适当的拆分,选取关键词让学生理解和记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授课效果
在基础会计课堂教学上,通过有意识地采取一些改善措施,取得了一些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能真正理解会计的理论和原理;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全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些平时完全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也会加入到听课的阵容中;通过小组的合理分类和引导,改变了很多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课堂纪律明显改善,课堂气氛保持活跃的状态。专业基础教学在整个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在教学中还要继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继续改善教学质量和效果,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会计专业的学习。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转制科研企业 薪酬管理 决定基础 模式选择
不同的发展战略、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岗位特点等维度影响着组织的薪酬支付,也就影响着整个薪酬管理系统。针对具体的岗位类别来说,工资比例不同是可以理解的。咱们假设某个单元的比重占了整体收入的主体部分,那么薪酬模式也必然会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因此,应该建立一种以科学评价为基础,以岗位为载体,以投入、产出为主要因素,以劳动力市场状况为参照系的投入产出薪酬模型,并根据不同的发展策略、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岗位特色来选择更适合单位和岗位特点的薪酬管理经营模式。
一、薪酬管理的决定基础
1.企业发展战略维度
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关键职能之一。薪酬体系需要与企业战略相匹配,企业战略决定薪酬体系,后者要随前者的变化而变,但与企业战略相一致的薪酬体系也会影响企业战略的实现,对提升企业绩效和核心竞争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薪酬管理适应企业战略要求是应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竞争对手的变化、资源供应的变化、相关宏观政策的变化等都将引起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变化,对企业薪酬策略和整体薪酬管理都将带来重大影响,为此,需要及时调整薪酬管理策略以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
2.组织发展阶段维度
企业组织如同生命体一样,也有一个自己的生命周期,大多数企业通常要经历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或再造期,处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当企业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时,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各种矛盾和危机。企业要根据自身所处的不同的发展阶段以及当期的竞争战略,设计适合企业本阶段发展并能够有效支撑其竞争战略的薪酬体系。
3.工作性质维度
在由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所引起的产业变革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知识和能力建立人力资本划分模型。该模型以价值和稀缺性这两个因素将企业的人力资本划分为四种类型。
核心人才,指对于企业而言,价值很高,并且非常稀缺的人才;通用人才,指对于企业而言,与企业所需的核心能力直接相关,价值较高的一类人才;独特人才,指对于企业而言,其战略价值较低,与企业所需的核心能力间接相关,但他通常都会拥有非常特殊的的知识和技能,因此相对比较急缺;辅人才在企业中的战略价值通常也不高,他们多只具备一般的知识和技能,比较容易从市场上招聘和获取。
二、转制科研企业薪酬管理模式选择
1.薪酬制度与企业战略的整合
转制科研企业的历史沿革和运行特点决定了它必须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经营过程中,转制科研企业必须坚持创新型战略。
创新型战略要求薪酬管理把重点放在吸引和留住有价值员工的目标上,网罗大量复合型员工,满足转制科研企业对员工技能的要求,借助从外部获得的人员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创新战略应该把重点放在激励工资上,以此鼓励员工大胆创新,缩短从研究开发到技术成果转化的时间差。
2.薪酬管理与发展阶段相适应
转制科研企业目前正处于再造期,应该在此发展阶段分别制定相应薪酬管理政策和采用的相应激励工资制度,以适应实际情境,强化激励作用。可根据转制科研企业自身特点制定的长期与短期目标,逐年提高员工工资,并实行弹性工资制,即减少基薪比例,同时加大绩效工资和奖金的比例,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加快转制科研企业发展速度。当转制科研企业利润增幅较大时,员工工资与福利应适当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并且转制科研企业应拿出一部分利润与员工分享,给员工以更大的激励。
3.内部实施分类管理
转制科研企业应该在明确每一类型人才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模式后,并相应地确定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是转制科研企业的主要经营方式。因此,高素质的研发人员和具有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是转制科研企业的核心人才。而一般研发人员和一般管理人员应该视为通用人才,服务人员应该视为辅人才。
对于高素质的研发人员和具有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其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系统拿“承诺”为基础,它们强调员工对转制科研企业必须忠诚,长此以往来建立稳定的心理契约。其薪酬战略的设计要点是:1.支付比较优厚的报酬,薪酬水平通常也会领先在市场平均工资的水平,以此保证报酬具有一定广阔的市场竞争力,吸引和获取一流的核心人才为转制科研企业服务;2.以知识、经验和资历为报酬支付的基础,多采用能力工资体系。
作为普通的研发人员和普通的管理人员而言,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生产率的提高”基本,强调充分利用职工的专业技能水平,来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
对于服务人员而言,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强调建立劳动契约等各方面的关系,要求员工必须服从企业集团的职责分配。许多科研院所的后勤服务由于历史原因主要是通过自有的物业公司来实现的。科研院所应该转变自有物业公司的管理方式,积极推进物业公司社会化改革,使物业公司由一个具有单独职能的部门逐步转变成为一个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机构。
参考文献:
篇4
传统上日本博士课程是研究生教育的主体,研究生教育由博士前期、后期两个阶段组成,将硕士课程称为“博士前期”,把博士课程称为“博士后期”(经常被误译为欧美的“博士后”)。硕士课程一般为2年(最短1年,最长4年),博士课程为3年(最短2年,最长6年)。日本对取得硕士学位有严格的规定,必须修满硕士学分,并接受论文指导及通过论文审查后,可授予硕士学位。会计学一般要修满40个学分,但要求其中8学分为自身导师的课程,包括4学分的“研究班”导师课,4学分为论文指导。一门课程每周2课时,一学期16周,32课时为2学分(日本大学课程大都是1课时90分钟连续上,1课时大体相当于我们2学时)。专题讲座2学分(泛用课程),如:信息披露、物价变动会计、合并报表、金融工具会计等。
日本文部科学省(日本主管教育的政府机构为文部省相当于我国的教育部,2001年文部省改名为文部科学省)《专业学位研究生院设置基准》中规定,从2003年起在现行研究生教育体制外可创设“专业学位研究生院”,与现行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平行。由此,2006年后日本研究生学位体系由单一的“硕士——博士”模式转为在硕士层面分为学术型的普通硕士(以下简称为“学硕”)与应用型的专业学位(以下简称为“专硕”),整个研究生学位体系由“学硕”、“专硕”及博士构成。至2010年,日本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院有17所。日本的研究生院称为大学院,一般不是一个大学只设立一个研究生院(部),而是大学的各院系分别设置各自的研究生院,如综合类大学有医学研究生院、法学研究生院、工程学研究生院、信息学研究生院、经济学研究生院等。会计学硕士课程既有设在经济学研究生院的,也有设在管理学研究生院的。
二、日本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特色
培养目标明确具体。日本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原本都是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日本经济社会中担负重要的使命。其目标层次分明,硕士教育倾向于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强调专业性,不同于本科生的通识教育。生源既有应届本科生,也有社会从业人员,有很强的职业教育性。不同于博士教育(重点突出对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注重学术研究)。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培养的不是只有会计专业技能的“熟练工”,而是培养“综合职”即管理人才。在明确的各层次培养目标体系下课程名称也有所体现。如本科为“XX学”,“XX论”,硕士多数课程都冠以“XXX研究”“XXX特论”,博士课程“XXX特殊研究”“XXX理论研究”。“学硕”以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为主,具体实施以博士入学资格为目标,必须提交学位论文,强调文献资料价值,是博士前期的准备,如果不准备读博士,上学硕没有意义。“专硕”以特定行业的人才培养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为主,可不提交学位论文,而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工作报告、调研报告所替代。
与社会执业资格挂钩。我国高校一直存在是否支持财经类学生考CPA、CFA等执业资格证书的争议。如果支持,势必影响现行较完整的理论与实务的体系性教育,如果不支持,可能会影响学生就业竞争力。缓解此矛盾方面日本比较实际。很早以前,财务会计及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就可以获得执业资格的若干考试科目的减免,如注册会计师及税理事等,有些学生上几个专业的硕士课程,主要为了多减免一些考试科目。会计学领域“专硕”制度确立后在会计专业研究生院毕业的考生可以免注册会计师考试第一阶段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和商法四门考试的前三门。这样老师在上课时不论是否照顾学生考执业资格证,实际客观上也都对“取证”给予了支持。
负责任的硕士生导师“研究班”指导制度。为使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全程得到导师的指导,日本研究生院给导师与研究生提供时间、场所固定的指导机会,把其时间纳入教学体系。一般每周一次研究班课(两学时),学生算学分,导师算工作量。其称呼与本科生一样称为Seminar,本来是德语“讨论会”或“研究班”的意思,研究生阶段翻译成“研究班”更恰当些。“研究班”名称不是以专业方向,而是以教授名称命名,如铃木研究班、长谷川研究班等。“研究班”课程主要有本导师师门的各年级学生,也可以有少量的其他师门学生参加,本师门学生除必须参加导师的“研究班”课程外,可以在导师的推荐下选择其他“研究班”课程。日本大学院的选修课程一般比较多,大都没有必选课,必选课就是自己导师的课。“研究班”上课内容首先就是导师指导学生选课,其次,带领或指导参与科研活动(老师授意下参加专业学术会议可以顶替上课),还有就是论文指导,指导时也让非该写论文年级的师门学生必须参加,以便提前进入学术研究境界(渠道)。硕士总学分中“研究班”学分以及导师主讲的课比重比较大,一般占到三分之一,这极大地保证了导师的必要指导时间、学校对学生的全程关怀,也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所选导师的研究领域、观点。相比之下,我们的学生往往回答不上来本身导师的研究领域、学术成果乃至学术观点,不能说与我们大多数院校没有固定的“研究班”制度无关。
启发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更应启发、鞭策学生自主学习、研究乃至思考。所以,研究生课程的教师一般不会像本科教学或我们传统的课堂“老师写、学生记”、“老师讲、学生背”、“老师问、学生答”的陈腐模式,而很明确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职责是“组织教学”不是“讲课”。有不少老师都先分别布置同学预习不同章节内容,采取轮流发表式、讨论式。如每人分工预习一章节,然后自己讲述归纳过的内容梗概和自己的理解(前提是人数不能太多),学生讲述过程中,导师或其他同学在导师的安排下会提相关问题,这迫使每个学生都要看书,查文献,找参考资料(包括网上查询)。此过程促进学生扩展专业知识,迫使学生自主学习,也锻炼了学术研究能力。所以,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教课模式已不多见。
三、日本研究生培养特色中我国可借鉴之处
针对上述日本现行会计学研究生教育体系和特色,为总结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及类似院校可借鉴之处,笔者研究团队特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籍硕士研究生及研究生导师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征求对现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看法及意见,总结出以下可以借鉴之处。
研究生培养体系上明确学硕与专硕分别培养。学硕为博士前期,培养目标为满足博士入学资格;专硕的目标直接服务于社会,并与执业资格结合,但不是培养“熟练工”,而是“管理职”,两条线清晰后减少重复与考证的争议。几乎所有教师(97%)都支持学生考取社会资格证书,虽然与学校系统学习有矛盾,但是迫于我国目前的就业压力,为学生就职着想,还是支持的。同时,还有近半老师希望减免资格考试科目。53.77%的学生认为,应该考取一个证书,也有44.34%的学生认为应该考两个以上的证书,98.11%的同学是想拿证书;只有极个别(不足2%)的学生表示自己不准备考证。连带着研究生学习期间对时间的分配方面,我们的调查结果是近六成的受访同学认为自己大部分时间都在考证书。可见学生对社会资格证书的需求巨大,我们应该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不能无视”有证容易就业”的现实。目前鼓励增加专硕数量符合这一趋势,但终归还有少数同学不考证,准备读博或系统掌握理论知识。所以从我们大学的系统教授知识和仅就满足学生需求来说,并不能,也不应该“一刀切”取消学硕,只开办专硕。应更大胆走像日本那样的“学硕—考博”(或硕博连读)、“专硕—就业”分离的两套体系,这有利于教学要求与课程设置。
研究生指导体制上借鉴“研究班”制。上述时间、地点固定的,学生算学分,教师算工作量的“研究班”类似我国大学曾经实施过的导师方向课。目前我国大部分财经院校没有“专业方向课”。我们的调查结果是九成以上的研究生对导师的指导表示满意,但其实每年都指导学生选课的导师不多(27%),还有24%的导师从来没有指导过;大部分导师一、两个月(81%)与指导的学生见一次面,甚至有部分教师(9%)没有定期见面指导过学生。因而,半数以上(51%)导师不满意现在的指导方式,认为应该面向自己指导的研究生开设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专业方向课。这方面应学习日本的大学院的培养“研究班”方式,学生算学分、导师纳入工作量,按正常安排课那样才能真正起到导师指导学生的作用,使学生接受从选课到毕业论文撰写及就业建议等全程指导。这种面授指导方式很符合我国实际,如受访的研究生中,有近一半的同学没有上过导师的课,不能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对论文选题和其他科研方向选择都十分不利。如果有固定时间的“研究班”课,即使没有其他的导师专业课程,指导课上就能解决上述问题。还有起初有人怀疑当面指导是否落后于时代,不符合学生的生活步伐,学生不愿接受面授指导,但通过调查,尽管社会上已很流行和普及的微博和微信却很少有人用在教学指导上,特别是教师应用的太少。问卷显示学生与自己导师沟通方式上,更多的导师与学生都选择当面沟通的方式,占到六成左右,邮件次之(35%),而选择微博和微信的学生只占少数。可见“研究班”课这种面授指导方式虽然传统,但未来一定时期还应是主要交流方式。
研究生课程教学借鉴自主学习方式。我们的调查问卷在授课方式上设计了四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老师讲授”、“讲授+实业界专家讲座”、“讲授为主+少量学生讨论”、“学生个别发,小组研讨,老师辅助指导、点评”。明显,请实业界讲座高于单纯讲授方式,加上学生讨论也强于单纯讲授,其中最高层次相当于日本会计学硕士课程启发式、探讨式教授方式。遗憾的是我们的调查结论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很少选择最高层次的教学方式,说明我们还停留在较低层次的课堂教学方式阶段。调查问卷中从教师的角度看,目前大部分课程以“老师讲授”和“讲授为主+少量学生讨论”两类讲授方式占压倒优势(占74%),“讲授+实业界专家讲座”和“学生个别发言'/J、组研讨,老师辅助指导、点评”两种方式各占少量比重(13%)。从学生的角度看,“老师讲授”和“讲授为主+少量学生讨论”,“讲授+实业界专家讲座”超过85%最高方式的“学生个别发言,小组研讨,老师辅助指导、点评”也不足15%。这种授课状态的改变或者水平的提升也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采用理想的最高层次方式,要看我们教师的教学习惯、组织教学能力与水平素养,还要看课堂学生的规模,以及依教学监督、检查制度的匹配而循序渐进。如至少可以先要求课堂是教师不能只讲授,应增加外请实业界讲座及学生讨论的比重。
注:
本文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度教改立项“教育管理借鉴:日本财经专业研究生教育”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篇5
关键词: 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 化学基础课 课程整合 药用化学基础
我院药学类各专业化学基础课主要包括无机、有机、分化、仪分、生化五门课程,是动物药品生产与营销、中药制药、药品生产与质量检测、动物医药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课程整合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我院也将分化和仪分两门课程合并入药物分析,同时考虑到另外三门化学基础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更好地服务于专业课程,本着“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将无机、有机、生化三门化学基础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药用化学基础》。近年来,我们对新课程内容的优化整合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整合的原则和指导思想[1]
课程整合的原则和指导思想是:满足专业课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实用原则,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学习专业课打基础;突出实验课的地位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此,药学类专业化学基础课程内容的整合,应以后续专业课和生产过程的需要为目标,把化学基础课程的相关理论与生产过程相结合,而将与生产过程、专业课无关的内容简化,使整合后的新课程教学有针对性地为生产过程服务。
二、课程整合的过程
首先我们对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其相互重复的部分和衔接点,并联系专业教师对后续专业课程进行调研,了解相关专业、岗位及后续课程对三门化学知识的需求情况,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的课程标准,建立了《药用化学基础》学科新体系,编制了校本教材,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三、整合后的课程内容(见表1)
由于无机和后两门课程有机、生化之间联系较少,故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有机和生化之间联系较多,故三门课程的融合主要是后两门的融合。由于对药学专业学生而言,有机部分较生化部分更为重要,且物质代谢过程中涉及的生化反应都是有机反应,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也都是有机物,因此,整个章节的编排上仍以有机物为主线。
首先让学生在初步了解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特点、表示方法后,分别介绍各类有机物的结构,使学生熟练识别各种类型的有机物,并举例说明生化部分常见的有机物,以及和专业相关的药物结构,使学生知道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有机物往往具有较复杂的结构,含有多个相同或不同官能团,学习时要注重识别其中包含的官能团。紧接着列举各种类型的构造异构和构型异构,进一步说明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使学生对有机物的结构有更深入的了解。然后介绍有机物的命名方法,使学生对有机物的命名有初步认识。在学生认识了有机物的结构和命名规律后,介绍重要的有机反应、常见官能团的检验方法,以及重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由于官能团对化学性质的影响,教学中,要强调反应发生的部位及特点,并指出含多个官能团的复杂化合物,除具有各单个官能团的性质外,由于官能团间的相互影响,往往还表现出某些特有的性质。最后进一步介绍三大营养物质及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四、课程整合后的优势及效果
1.课程整合后,更好地融入了专业知识,也大大节省了课时。
整合后的内容合并了原三门课程中相互重复的部分,不求知识的系统性,淡化了无机化学的内容,化学平衡部分仅讨论溶液中的平衡,对有机化合物也只简单介绍各类烃的结构,淡化烃的性质,重点介绍与生化和专业相关的有机物的性质,增加了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将专业知识提前渗透,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
如在介绍重要有机反应时,融入了常见的生化反应以及与专业相关的反应。如介绍取代反应时,融入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的制法;介绍加成反应时,融入油脂的硬化、生物合成中的加氢还原、Vc含量测定中加丙酮的原理、葡萄糖链状和环状结构的互变等;介绍氧化反应时,融入生物氧化的知识、血糖的测定、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标定等;介绍脱羧反应时,融入生物氧化中二氧化碳的生成;介绍分子内脱水消除反应时,列举生物氧化过程中的脱水消除;介绍分子间脱水缩合反应时,融入葡萄糖膦酸酯的生成、治疗心脏病的药物硝酸甘油、糖的成苷反应、氨基酸的成肽反应等;介绍有机物酸碱性时,融入氨基酸的两性和等电点、普鲁卡因常用其酸化的盐酸盐;介绍水解反应时,融入油脂的水解、多糖、蛋白质的水解,以及一些药物的水解性质;介绍重氮化反应时,融入芳香族伯胺的检验方法和定量测定原理等。在介绍常见重要有机物的检验方法时,融入了药典上水杨酸盐、醋酸盐、芳香族伯胺、乳酸盐、酒石酸盐、枸橼酸盐等的鉴别方法。
不仅如此,整合后的实验内容也同样紧贴专业,如药用氯化钠的提纯与检验参考《中国药典》中氯化钠杂质检验方法;溶液酸碱性的测定除安排酸度计的使用和相关试纸的使用外,还增加了常用酸碱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及其变化过程,为学生学习滴定分析打下基础;氧化还原和配位化合物性质实验中选用了与药物分析密切相关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其氧化还原反应、与专业相关配合物的生成实验;有机物的性质实验中增加了水杨酸、芳伯胺等的鉴别。同时在学生学习了溶液配制的理论知识、掌握了一般溶液的配制技术后,要求学习自主设计缓冲溶液的配制;学习了重要有机物(含糖、蛋白质)的性质后,自主设计实验鉴别几组常见化合物。
2.整合后的课程内容更好地与高中课程衔接,避免了部分学生的厌学心理。
整合后的生物有机部分内容以有机物为主线,打破了常规的体系编排方式,避免了各类有机物以“分类命名理化性质重要代表物”为主线的多次重复循环的内容体系,与高中内容更好地衔接,避免了部分学生的厌学心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院近两年来的教学实践也表明,课程整合后较整合前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且专业教师反馈良好,可见课程整合极大地增强了化学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五、课程整合的思考
整合后的部分课程内容,如重要的有机反应一节,虽更好地融入了专业知识和生化知识,但该部分内容难点也相对集中了,因此可考虑将部分与物质代谢过程紧密联系的有机反应转并入物质代谢部分,将难点分散。
课程整合是个长期的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药用化学基础课程今后要在现有基础上使课程内容更进一步融合、简化,使内容更贴近专业需要,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同时要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进一步优化实验内容,开设吸引力强、能让学生动手、动脑的探索性实验,并在不断探索中总结经验,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
篇6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汽修专业 校企合作 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2C-0038-02
我国职业院校与校企合作处于两种完全独立的状态,在运行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内在联系,如果在两者合作的过程中只是通过纸质合作,就会缺乏校企合作有效运行的机制。因此,在现阶段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应该寻找两者之间的结合点,实现校企共同进步的发展模式。对于汽修行业而言,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具备专业的维修人才、最好的维修设备以及最先进的技术形式,这样才可以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中职学校在汽修专业建立的过程中,应该实现与企业的有效衔接,从而实现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实现资源的有效运行。
一、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校企合作的特征分析
(一)采用订单式的培养模式
对于校企合作中的订单式主要是学校分析企业意图,在专业课程设置时要与企业需求同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培养出适合岗位需求的专业性人才,从而逐渐实现培养目标与人才标准相协调的模式。通过这一模式的建立不仅可以有效缩短企业培养人才的时间,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储备了大量专业知识扎实的人才。学生在专业选择的过程中应该选择以汽车专业为核心的课程内容,也可以借鉴企业专业的汽修技术,强化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可以发现在这一校企合作模式构建的过程中,既充分满足了企业招聘人才的要求,同时也有效地减轻了学校实训基地的实训任务。
(二)校企合作中实现资源互补
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其核心含义是为了以互利互惠为核心目标,从而不断优化校企之间的合作模式,为特殊化教育模式的建立提供科学化的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育,通过技能鉴定摆脱汽修专业的限制条件,从而为教师及学生提供更多专业性的技术资料。
(三)为汽修专业纵向发展奠定基础。
中职学校同与汽车维修企业的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实现了企业、学校、学生三方面的共同发展。而且,也逐渐实现了院校课程设置以及教育改革的基本需求,为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提供科学发展依据,与此同时,也为企业输送了更多专业性的技术人才,从而促进了企业的经济运营。
二、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实现校企衔接的现状分析
(一)企业缺乏参与办学的主动性
校企合作主要是院校与企业合作中培养专业人才的共同计划,但是,对于很多企业而言,在合作的过程中他们缺乏一定的长远性目标,而且对校企合作的内在动力需求不足,与职业化的教学存在一定的障碍。而且,在经济转型的条件下,企业往往会忽视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更为严重的会避免联合办学现象的出现,从而使中职学校出现了闭门造车的局面。与此同时,院校与企业之间缺乏一定的沟通,并没有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以及校企合作的负责人员,虽然一些院校与企业建立的合作模式,但是校企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意见反馈机制,从而对合作模式的建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第一,一些中职学校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只是将工作停留在双方的协议之中,主要是为了应付评估检查。第二,一些院校对校企合作的工作实施停留在聘请专家组织以及专业指导人员进行培训的阶段,但是,对于一些委员会的成员而言,其工作的项目较多,很难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共同讨论的交流模式,这些现象的出现也就导致了信息的收集及反馈不够,对校企合作的专业化构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三)校企双方合作实施中的矛盾
在现阶段中职院校汽修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分析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矛盾。首先,学校在技能实践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发展规律,在学生安排时,院校为了便于管理,希望将学生集中安排在几个企业之中,但是对于企业而言,一次容纳的学生数量有限,在培训分析的过程中,学校对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能力评估不足。其次,企业在学生培训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教育经验,在技能讲解的过程中会与理论学习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且也有一些企业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或是赶超任务量,会要求实习学生顶岗、加班,从而严重影响到了实习生的管理规定,制约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
三、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实现校企衔接的策略
(一)以就业为核心设置专业汽修课程模块
中等职业学校在汽修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其核心目的是为了实现课程设置及相关安排,就应将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作为培养的目标,从而为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院校中的企业专业管理人员,应该对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并按照职能的基本结构以及教材的内容,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并按照职业岗位的基本需求,确立教学方案,从而形成课程教学的基本体系。由于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性以及实践性相对较强,但是,理论性以及科学性不是很强,所以,在汽修课程板块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将理论内容与实践教学进行充分融合,并对课程内容进行提炼,从而实现综合化的课程模式。教学中应该以专业理论作为基础,减少不是职业能力培养必要的理论,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职业技能得到提升,专业能力也得到一定的优化。在专业课程模块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专业计算模块的设计。在这一课程的模块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机械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以及电工电子技术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并逐渐掌握其中相对复杂的工作原理,掌握汽车维修的成本。其次,设置专业制图模块,要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掌握手工制图、CAD制图以及公差配合等知识,通过对绘制内容的认识从而充分掌握不同种类的机械图,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科学化的依据。最后,设置专业实训模块。对于这一模块而言,要求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专业的汽车机械检测以及维修技术,并逐渐达到中级工的要求。
(二)以学生为主开展汽修专业一体化的教学活动
对于汽车维修行业而言,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对汽车维修技术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技能的强化将学生专业维修技能的提升作为核心目的。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实现一体化的教学观念,将技能贯穿在整个教学的始终,教师可以采取边讲边练的教学模式,灵活地控制整个现场,从而使学生及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紧密的配合起来,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例如,在讲解变速器总成时,教师可以通过现有的挂图、实物以及透明演示进行教具的拆装、分析及讲解,使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对教师讲述的内容有深刻性的认识。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过程中,也可以结合职业技能的鉴定考证工作进行训练,使学生在训练及考核的同时获取职业资格证,训练的过程应该包括基本技能的训练、专业技能的训练以及综合能力的训练,三个环节循序渐进,应该由简单到复杂一次进行。例如,技能操作实训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初步掌握机械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多种实训课程,其中的实训课程主要包括普通的机械加工、洗车维修特种加工等,在训练结束之后,学生可以通过相关技术加工出合格的维修零件。因此,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营造,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掌握专业技能,从而逐渐实现零距离的上岗资格,为学生职业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实现校企优势互补促进双赢的发展局面
在现阶段我国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校企合作之间的协作机制以及制约机制尚未成熟,校企合作只能作为企业对学校的公益支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求投入的需要在短时间内就得到经济性的收益,这种模式与职业院校长效性的教育机制存在一定的矛盾。当这种现象出现时,中职学校应与企业之间进行多渠道、多途径的联合性沟通,使企业在与院校合作的过程中深刻的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重要角色,从而不断提高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因此,要想实现企业与院校双赢的发展局面,要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中职学校应该安排教师到汽修企业挂职锻炼,通过深入锻炼,提高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实现中职学校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的建立。由于中职学校汽修教师本身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以及专业的技术水平,在深入企业锻炼的过程中,会积极参与到企业的技术改造之中,通过技术的创新、项目的开发可以为企业的经济化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充分解决了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制约性因素。第二,中职学校应该积极引进并聘请技术专家以及企业人员汽修人员到院校兼任教师,以专业的汽修角度培养学生,充分满足岗位对学生的基本需求。最后,企业中的技术人员工作经验较为丰富,但是,对于专业的理论认识水平却并不高;而职业院校中的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但是专业技术的操作能力较差,所以企业可以利用学校丰富的人力资源对在职员工进行培训,从而提高企业员工的知识水平,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
总之,在现阶段中职学校汽修专业课程教学环境营造的过程中,校企双方应该通过交叉兼职、师资互通以及资源共享等方式的构建,实现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培养。通过这些教育模式的更新构建,不仅可以激发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也可以为师资专业水平的提升提供充分性的保证,使企业可以得到更多适用型的人才。因此,在现阶段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强化校企双方合作的机制,从而不断促进中职学校人才的培养以及企业的经济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振琨. 中职汽修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J]. 交通职业教育,2009,(5).
篇7
关键词: 高职艺术设计 设计方法学 设计思维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作为艺术设计教育的特色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实践性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具有行业竞争力人才的有效途径。现阶段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在教育教学内容上,应围绕社会职业能力要求,变单一的技能训练为创新能力培养。要根据社会环境变化,变教学生“学什么”为教学生“怎么学”。“怎么学”就意味着需要方式、方法引导,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导入设计方法学尤为重要。因为“设计方法”强调设计语法的通用法则,它侧重的是如何做的方法问题。
一、我国高职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现状
设计基础课程需要解决的是形态、空间、线条、肌理、色彩等设计元素,记忆空间分割、平和、统一等设计原则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一般有: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速写、构成基础、图形设计、文字设计、编排设计等。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速写是解决造型问题的,构成、图形设计或图形创意、编排设计是解决空间、创意、编排、设计原则问题。
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应注重基础与专业创新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艺术性与科学性兼顾,以适应现代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传统基础教学中缺少设计方法的教学环节,缺少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衔接环节。“设计方法学”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学科的方法起点和过渡的关键环节。
二、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中设计方法学的实施现状
1.设计方法学的起源
二战后,西方国家消费模式由战前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产品设计涉及的因素越来越复杂;二战前基于设计师个人经验的设计方法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复杂的社会需求,基于团队合作和科学理论设计方法成为二战后设计理论研究的重点。
与战前基于个人经验的零散的设计方法不同,第一代设计方法学研究试图建立起基于团队合作的系统的设计方法学;像定义科学活动一样定义设计活动,建立“设计科学”;相应的,其关注的重点更多的是一般意义上的设计行为而非具体设计。
西蒙将设计定义为“问题―解决”的过程,将方法视为有目的地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设计的创造的过程就成了对问题的分析和决策的过程,正如Archer提出的设计程序。
在早期教学的基础上,20世纪70年代早期,里特尔发起了他称之为第二代设计方法学的研究。其重点是对“不良问题”和“基于观点的信息系统”的研究。
2.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中设计方法学的实施现状
设计方法学是自研究设计的一般性方法、技巧、手段、进程及规律的一门新型综合学科。是以系统工程的观点分析设计的战略进程和设计方法、手段的战术问题。现代设计方法学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门学科,主要探讨工程设计、建筑设计和工业设计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涉及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美学、思维科学等多领域,强调创造性,是一门研究开发和设计的方法论的学科。
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国内的“设计方法学”往往就是“工业设计方法学”,只有工业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中有关于“设计方法”的设置。在广告设计、动漫设计、室内设计等设计专业少有学校开设关于设计方法的课程。
三、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设计方法学”课程体系的建立
1.理论模块
这一模块提供设计方法学的学科构建、范畴,介绍对设计方法有重大关联的交叉学科、理论,以及设计方法的各种思潮。
“如果我们打算理解或解释一件艺术品,我们预先所要作的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去制造某些指导性的原则”。阿恩海姆的视知觉研究作为视觉传达专业的方法学学习比人机工程学更适合,也是艺术设计专业设计方法学习的重要理论基础。
2.思维训练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从理念转化为思维过程,有针对性地根据各专业特征开发相应的思维训练课程,进行逻辑的或是直觉的思维训练。通过思维的收敛与发散、抽象概括与具象描画、理性思考与非理性跃迁等方式技法思维智能,促进创造力的发挥,达到创新设计的目的。
我国设计教育中设计思维的训练大都与专业结合,因此受到专业性质的诸多局限,例如视觉传达的设计思维多为图形创意方面的训练,产品设计的设计思维多为造型的想象与表达的训练。但是综合多方面因素,作为基础的设计思维的训练应当超越专业局限。
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思维训练课程中着重将艺术的想象力和设计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结合起来,从而开启学生心智。使设计思维的训练不只停留在视觉传达专业的图形创意,产品设计的关于造型的想象力与表达上,而是打破壁垒,进行最基础最宽广的思维训练,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于艺术设计从业人员的职业要求。
3.方法训练模块
现代设计教育越来越注重思维与方法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造性、前瞻性的艺术设计新生力量,避免学生停留在单纯的技法层面,建构其独立思考的设计生涯。
科学的设计方法将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从而提高创造能力;不断增长的创造能力可促成更多方法的形成与逐渐成熟。通过专业对口训练,以传达各专业设计通常遵循的作业法则,通过规范化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作铺垫。在这一过程中,将理论模块与思维训练模块成果相结合,进行实践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
设计方法论的培养与训练是本课的重点,通过讲授与训练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课题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建立相应的设计方法与路径,与依靠灵感的感性设计共同构成相对完整的设计方法。
四、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设计方法学的导入与实践――以广告设计专业为例
1.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现状
作为从事广告设计的设计师,不仅要有熟练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综合设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还要具有市场意识;既要注重实践的探索、设计创意的开发,又要注重设计理论的学习、设计观念的变革。在广告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上,要适当增加与设计艺术相关的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视野开阔的知识空间。拓展设计者创造性思维,适应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
广告设计包括广告策划、广告文案、广告创意、图形、字体、版式、电脑执行等是最具整合性质的专业技能。策略、创意、设计与制作是广告公司处理项目流程的重要阶段。大广告公司与中小型广告公司分工与流程有所不同。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对处理广告个案全流程的知识理解与技能掌握尤为重要。
2.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中导入设计方法学
自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启动以来,以“行动就业导向”的教学方法和“工作工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正在建立。设计方法学的教学中正是强调“问题的解决”和“问题解决的方法”,以“方法论”的方式解决问题。
设计方法学的教学在课程训练上着重强调研究型设计与跨界设计,广告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服装设计等,甚至与其他工学、理学相融合,以期达到全面的设计训练。广告业是创意产业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是市场经济的晴雨表。在现代生活观念与价值观念的形成和传播中起着重大作用。广告服务的客户类型千千万万,这就使得学生不能单单沉浸于一门学科中。
设计思维与方法中“逆反法”、“发散法”、“突破固定模式法”、“设计诊断法”、“头脑风暴法”、“联想与联系法”、“素材库法”、“草图法”、“系统法”、“布局法”、“化繁就简法”、“结构重组法”等都可以很好地在广告设计专业中的课程训练中加以实施,同时可以与广告策划、广告文案、广告创意相融合,更好地培养学生在今后的职场实践中的应变反应、分析判断、综合思考、研究转化等能力。其中设计思维模块的教学与训练特别注重跳跃性思维与逻辑思维并重的教学训练,更是与广告市场注重创意、紧密连接市场的属性相吻合。
五、结语
通过设计方法与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形成设计思维的方法与习性,掌握设计交流与表现的策略,获得深层的设计经验。设计方法与思维的训练对于设计专业的发展起到了基础性作用,为后续课程和专业课程,如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等课程奠定了创意、创新能力基础,是通向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的桥梁。不仅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参考文献:
[1]林家阳.林家阳的设计视野――设计创新与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4.
篇8
【关键词】高职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摄影 课程改革
随着摄影技术的普及,高校对摄影课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它作为一门专业基础类课程广泛存在于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动画设计等专业,成为艺术设计类专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有些学校开设了与摄影相关的公共选修课,还有的将摄影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课程。
摄影课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摄影行业的发展,但摄影教学存在的问题却影响了摄影发展的进度。笔者就目前已有的摄影课进行调研,分析结果显示不管是什么性质的摄影课,所采用的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和课程设计都大同小异,没有专业和学情的针对性,没有体现摄影在专业学习中的作用和特点。要想发挥摄影课的作用必须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针对课程存在的环境,开发满足学校性质、适应专业需求、适合学生特点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本次研究是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摄影课为例,对高职教育体系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摄影课程进行改革与实践,针对目前该校本专业的特征,研究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
一、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的特色
近年来,高职一直在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的工作,可以说各院校的改革百花齐放,各不相同,研究学校高职专业下的课程改革,要明确学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这样才能与学校高职教育的整体思路吻合。
高职教育建设与改革的重心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创新办学模式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把“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培养双证融合的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职业综合能力为目标,重视岗位技能培养与职业素质的养成。
在教学中弱化专业研究,突出强化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经济的能力,这是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点。所以对摄影课进行课程改革的核心点是要以满足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目标。
二、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摄影课的作用
设计类专业中的摄影课不同于摄影专业中的摄影课,所以要明确摄影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作用和地位,才能开发适合本专业需求的摄影课。
摄影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作用是随处可见的,我们身边许多包装、海报、型录等设计作品,都是通过摄影的手段记录下图像,然后进行再设计。摄影课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从学科性质上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它是集营销、摄影、设计、印刷、展示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所以,摄影目前已经成为支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存在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摄影课是一门艺术与技术高度结合的课程,对于提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执行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感受能力等综合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所以开设摄影课有助于本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为对摄影感兴趣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摄影学习的机会。
三、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摄影课存在的问题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高职建设的过程中,进行了全新的专业开发,并对其中的拓展课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效果显著,而作为基础课的摄影课一直沿用本科的上课模式,没有凸显学校高职教学的特色。摄影课在整个专业中的作用不可或缺,但就目前的授课内容和形式来说,难以满足专业学习的需求,存在问题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教学目标没有针对性
目前学校所有设计类专业中摄影课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都是大同小异,没有专业和学情的针对性,不管哪个专业下的摄影课,教学目标一般都设定为以一定的摄影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为指导,去介绍摄影的发展、原理、器材、冲洗等,重点讲授摄影用光、曝光、构图等。但这样的教学目标显然是不准确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摄影课,应该是为培养平面设计师服务的。
(二)实训项目设计不系统
项目的设计不系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是时间有限,多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摄影课的上课时间短,一般为2―3周,30―50学时不等,从时间上看,有限的时间里无法进行系统的摄影学习。其次是实训内容设计不系统,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教学目标的偏离,导致实训项目的设计忽视了摄影在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中的最终作用和意义。
(三)考核单一
传统的考核单一,基本上是学生做、教师评,学生最终成绩由任课教师定。高职教育是要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所以教学要以实训带动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企业深度结合,应更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设计和制作能力。而考核作为教学的一部分,不应仅仅是教师的工作,要发挥学生自主考核的主观能动性,借鉴企业考核员工的制度,使课程考核行业化,考核应由学生、教师、企业教师三者共同完成。
四、摄影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目前,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摄影课普遍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抛开学校性质、专业特点做课程,这样导致高职学生毕业后没有任何优势,相比本科学生来说,没有足够的时间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相比中专技校的学生来说,没有更早地进入社会,积累经验。所以必须进行开发校本特色的课程改革,才能促进专业发展和学生就业。
在对摄影课程进行改革前,首先要了解学校本专业的特点,分析专业课程开发思路。本专业的课程开发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行业、市场为依据进行的课程开发(见表1):
根据视觉传达设计行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确定8门职业基础课程,如表1中的艺术造型训练、设计造型基础、视觉传达设计原理、设计思维训练、设计策划与管理、摄影基础、丝网印刷技能、印刷实务、计算机辅助设计。
根据视觉传达设计人员核心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开发确定7门职业岗位课程,如表1中的设计策划与管理、设计草图表现、图形(像)处理与制作、文字信息处理与制作、图文信息处理与制作、输出技能实训、印刷装订与制作。
根据专业对应岗位群的工作过程与程序,充分考虑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确定6门职业拓展课程,如表1中的标志设计与制作、包装设计与制作、VI设计与制作、型录设计与制作、书籍装帧设计与制作、海报设计与制作。
通过目前行业反馈的信息,上述以就业为导向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开发模式,适合本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培养。而本专业下的课程也应该以行业为指导进行课程的改革和教学,才能将这一课程体系的教学效果最大化。
摄影课是本专业中一门重要的职业基础课,只有进行适当的课程改革,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以下是根据近年来对学校本专业摄影课的授课经验归纳的摄影课需要改革的内容:
(一)以行业为指导、就业为导向确定适合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需求的教学目标
高职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学生,是以能够顺利从事助理级平面设计师工作为目标的,所以本专业中所开设的课程都应该为这一目标服务。本专业中的摄影课的教学目标,不是培养摄影师助理,而是为培养具备摄影技能和修图技巧的平面设计师(助理级)做准备。在有限的时间里,只有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才能使课程效果最大化,更大程度地发挥课程在专业中的作用。
高职课堂教学的任务包括两部分:一是学习做人;二是学习做事。做人是要做一个具备岗位工作基本素质的人;做事是要通过学习能够掌握职业岗位的工作技能。为了满足高职课堂的两点任务,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和岗位能力对接。
通过对同类院校同专业和行业企业的调研,总结与本专业摄影课相关的岗位包括:摄影师助理、初级修图师、平面设计师(助理级)。参考国家摄影师初级资格证书和平面设计师(助理级)资格证书的内容,分析行业中岗位的工作任务,对三个岗位能力进行归纳,结果如表2显示分别为助理级平面设计师对应的能力、初级摄影师对应的能力、初级修图师对应的能力。通过对三个岗位能力的分析归纳,将摄影课的课程目标初定为:掌握摄影器材的基本操作能力(相机操作、灯光控制等)、创新能力、与人沟通交流能力、审美能力、图像摄取能力、图像筛选能力、后期处理图片能力、发散思考能力、执行能力、色彩搭配能力、辅助摄影师拍摄能力等。
检验初定的摄影课的课程目标是否准确,是否能够满足后期专业课学习的需求,要通过后期职业岗位课和职业拓展课的学习才能得到验证。
通过表3的分析可以看出,通过摄影课的学习可以完成《图形(像)信息处理与制作》《图文组织处理与制作》《包装设计与制作》《型录设计与制作》《海报设计与制作》等课程中相关能力的培养。例如摄影课可以解决《包装设计与制作》课程中图像摄取、筛选与处理、执行能力、发散思考的能力、辅助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后期处理图片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表3)。
所以我们初步确定的以行业为指导、就业为导向的摄影课的课程能力目标,定位合理,能够满足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需求,能为后续课程做好服务工作。
(二)设计系统化的实训项目,以工作室为依托,利用校企合作的资源,驱动实训项目的实施
为了发挥摄影课在本专业中的作用,必须做好学时的分配,通过多方面调研比较,学习周设计为4周,总学时为60学时,确保完成系统化实训的时间。
项目化教学现在已经不是新鲜的名称,很多学校的课程都采用项目化的形式进行教学设计,盲目的项目教学会使教学程式化,所以课程设计也要因材施教,结合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本专业学生的情况,设计满足课堂教学需求的实训项目。
针对近年来教学的积累和行业调研走访的分析,笔者设计了四个实训项目,项目设计的内容是以摄影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作用作为主线进行开发的,符合人们对新鲜事物的认知顺序:先了解设计中的照片;再去认识拍摄照片的器材,进行模仿拍摄;然后明确摄影作品在设计作品中的处理,全面了解和认识摄影作品在设计中的获取和使用。通过有序的实训,将本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揉碎分解,融入到具体的实训项目中,学生能够掌握设计作品中摄影作品的获取、筛选和后期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表4是摄影课设计的四个实训项目,其中上课地点的变更是我们课程实施中的亮点,根据项目的教学需求调整上课地点,营造项目实施的氛围。以学校现有图文工作室、影像工作室为支撑,利用我们现有的校企合作单位,将企业中的项目引入课题中,以工作过程或工作任务为参考对课程进行设计。
项目一的实训目的是认识照片在设计中的作用,实训地点选择在图文工作室。图文工作室承担的工作是图片的设计、处理、输出、打印,在这里学生可以得到图像筛选能力、后期处理图片能力、审美能力等训练。通过该项目的训练,学生能够明确设计、打印、印刷、制作对摄影作品的要求。
项目二的实训是走进相机开始了解拍摄的过程,实训地点是在影像工作室。影像工作室有影棚、灯光器材、摄影器材等设备,学生通过模仿优秀摄影作品,进行拍摄练习,熟悉摄影器材。
项目三需要借助校企合作单位来完成实训,教师要联系足够的企业,协助教学,企业在哪里进行拍摄,哪里就是项目实施的地点。通过该项目的实训,学生分组对实际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拍摄,做好摄影师助理的工作。
项目四是将实训过程中拍摄的作品进行筛选,并进行后期设计。通过该项目掌握后期设计对摄影作品的要求,掌握摄影作品删选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结合课程性质和行业工作的特点,课程设计采用项目单的形式执行,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项目开始前,给学生发放项目单,根据项目单教师引导完成必要的理论知识学习,项目单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起到了指导的作用。项目单的内容包括:项目目的、项目内容、项目要求、项目步骤、项目向导和项目体会。
(三)结合行业考核的特点,以任务单的形式进行项目过程的考核,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项目考核形式打破教师一言堂的传统考核模式,将考核的权利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测评,教师只需归纳出实训项目中的每个任务点,设计项目任务单,发放给学生。任务单对项目执行起到督促的作用,检查学生能完成每个环节实训的,任务执行的程度包括四个等级:完成、基本完成、部分完成、不能完成,学生根据自己对相应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勾选,这个环节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才能更好地完成实训考核。教师和企业一线的老师参与考核,对每个项目考核的结果进行不同等级的随机抽查,对学生自我考核起到监督的作用,同时解决实训中遗留的问题。
高职教育注重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所以要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实训过程中反复灌输岗位职责和职业道德,让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转第页)
(接第页)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导,教师发放实训项目单学生执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解答问题根据任务单自我考核教师和企业教师分析考核结果总结归纳。
结语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开发和改革有其独特的地方,此次专业摄影课程改革的实践与研究,利于学生专业的发展与学习,突出摄影课在专业学习中的作用和地位,改革思路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课程标准行业化。课程标准不能闭门造车,需要以行业作为指导,及时更新并融入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数年甚至数十年不变的课程标准,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教学内容要以职业技能技术培养和文化育人为主线,双管齐下。所以,摄影课的课程标准要和所在专业的行业结合,找到专业和摄影课的结合点。
其次是课程设计职业化。课堂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社会发展为目的,所以课程设计需要以相关岗位工作的过程作为参考。这种职业化的课程设计是将岗位工作任务融入课堂,需要学生做到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手脑都动起来。通过实际项目案例的训练,使学生具备从事行业工作的能力,从而稳步地过渡到就业。但是要做好课堂职业化,需要学校加大与校企的合作,及时更新从企业中引入的设计项目,才能满足课堂教学的需求。同时,这样的课程设计也对专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是能讲、会做的双师型教师,才能更好地实施职业化的课程设计。
最后是课程考核专业化。课程要改革,课程的考核必定要相应做出调整。改变传统的考核形式,参考行业考核任务的标准,制定相应的考核任务单,使课程考核更加专业化。
摄影课改革的思路清晰,特征明显,改革是以服务行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能够满足高职教育的需求,满足相应专业发展的需求。此次改革的方法可以普及到开设摄影课的相关其他专业中,一定会使相应专业的发展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王凡.数码相机在非专业摄影教学中的众多优势[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4.
[2]张晓凯.艺术设计专业的摄影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探索,2003(8).
[3]王晓娜,王彦霞,赵宇,等.建设有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
[4]崔聪.数字时代高校摄影基础课程教学探析[J].咸宁学院学报,2011(3).
[5]刘兰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6]杨国祥,丁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7]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8]马必学,刘晓欢.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职业与教育,2005.
[9]刘敏.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5).
[10]官宏云,王立霞.摄影摄像课程教学数字化的实践与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8(1).
[11]万剑,李兴远.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职业教育.
[12]陶红林,王作兴.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3).
[13]刘斌.艺术设计专业中的摄影课程改革[J].科技信息,2009(22).
[14]林路.关于高等摄影教育的几点思考――全国高校摄影教育论文集[C].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5]夏峰,姜林.中国摄影教育任重而道远[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5).
[16]林燕.“行为导向型”教学法在摄影摄像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2007(10).
篇9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date of twenty-nine industries from 2000 to 2005, it applied panel data model to research the impact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R & D input towards patent outpu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hina's manufacturing R & D funding input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For high technology intensive sectors, the elasticity of R&D funding input keeps a higher level, which reflect that those sectors provides lots of opportunities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owever, the elasticity of R&D Staff input didn't pass the test for the most parts which demonstrate redundant staff in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exists. For the results of analysis, we also bring relevant suggestion.
关键词:制造业;面板数据;R&D投入;专利产出
Key words: manufacturing;panel data;R&D input;patent output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4-0027-02
0引言
R&D(Research & Development)是指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简称研发。许多国外学者在近二十年里对R&D投入与专利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Hausman,Hall和Griliches[1]通过分析1968-1975年美国121个公司的专利和R&D数据,肯定了R&D的人力投入和资金投入与专利产出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数量联系,Masayuki Kondo[2]基于1970年-1980年的数据动态的分析了日本工业R&D经费投入对专利产出的影响,通过对日本和美国的比较,结果表明投入作用是显著的。Kortum[3],Evenson[4],Kondo[5]研究了R&D经费与专利产出之间的关系,指出R&D投入对专利产出有明显的作用。国内的学者也发表了许多关于R&D投入与专利产出关系的文章,王贻志等[6]通过在生产函数的投入向量中引入了科技投入变量来对研究上海制造业的科技投入对产出的影响,结果说明了上海制造业科技投入对产出的影响还比较小。王贻志,孙阳,阮大成[7]从生产过程技术关系的角度,实证地研究目前我国企业R&D活动的投入产出效应,我国制造业的R&D投人对产出具有正的效应。安同良等[8]以江苏省制造业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我国制造业各行业R&D的投入产出问题。
1指标选择和样本数据说明
本文分析所采用的样本取自于2000-2005年的制造业29个行业的数据,数据来源于2006年的《工业科技活动统计资料》[9]。在描述R&D产出的指标选择上,我们选取发明专利申请数作为R&D的产出指标,不选授权数是因为专利授权经常受到政府专利机构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使专利授权由于不确定性因素增大而容易出现异常变动。R&D活动的输人主要是R&D经费内部支出和R&D人员/科技活动人员数,它们是评价科技活动的核心指标。
2计量模型和实证结果分析
2.1 模型的设定在R&D投入产出分析中,通过利用样本数据的分析和测算,我们发现专利与R&D经费内部支出及R&D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数之间有较强的线性关系。为此,我们建立如下回归模型:Q=A+αK+βL+ε (1)
为了消除异方差,对模型两边取对数得到:
InQ=InA+αInK+βInL+μ(2)
其中,Q是发明专利申请数,K是R&D经费内部支出/PI,L是R&D人员/科技人活动人员。α、β分别表示发明专利数的产出对R&D经费内部支出/PI和R&D人员/科技人活动人员的弹性。
2.2 实证结果分析由于模型仅对各地区的个体差异情况进行研究,所以将模型取为固定效应模型。为了减少面板数据造成的异方差性,在回归估计时选取“广义最小二乘法”即GLS方法来对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见表1。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R&D经费投入弹性值大部分都通过了t检验,说明R&D经费投入对专利产出有显著的作用。弹性系数为负的行业有家具制造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表明在分析的时期里,这些行业的专利产出与R&D内部经费支出的变动方向相反。表1中前二十二个行业中有10个行业没有通过t检验,而且大部分行业的经费弹性系数较低,说明这10个行业R&D经费投入对专利产出的效果不明显,经费投入使用效率不高,这些行业大多都属于传统制造业,存在着资源利用率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情况;而后7个行业都通过了t检验,弹性系数也较高,表明这些行业R&D经费的增加会引起专利产出的大幅度增加,同时说明了这些行业存在着较大的技术创新机会,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行业都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技术密集度较高,这也反映了技术密集度相对较高的行业的R&D经费投入对产出的的影响程度更大。但是纺织业,针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和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等在发达国家已经被认为是夕阳产业的行业都通过了t检验,而且弹性系数也较大,安同良等[8]在分析中p美各行业研发强度的差异时,认为中国纺织业研发强度较高,表现出中、美纺织业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对研发强度的影响,这一解释也可以应用于上述问题。总之,在行业技术特征、市场特征、行业发展周期等因素的影响下,目前上述R&D经费投入弹性系数较高且显著的行业在我国均存在着较大的技术创新机会。
我国制造业R&D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比重的投入弹性系数大都未通过t检验,还有相当部分为负数,说明我国制造业R&D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对专利产出没有明显的作用,这可能是由于我国制造业行业存在冗员现象,分配的平均主义抑制了R&D人员科研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扭曲了研发人力资本的有效配置,进而影响了R&D的产出效率。但是由于近年来企业科技管理与分配机制的改革,促使大量科技人员分流,大大提高了创新能动性和R&D投入产出效率。从制造业各行业的R&D人员投入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看,很多行业在2004,2005年的R&D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比前几年有所降低,可能就是上述原因所造成的。在29个制造业行业中有四个行业的人员投入系弹性系数通过了t检验并且为正,这四个行业分别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和烟草制造业,可以看出这些行业的R&D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对专利产出起到了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弹性系数最高的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达到了9.12,即R&D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每增加1%,专利产出的数量就要增加9.12,我们认为如此之高的弹性系数说明这个行业的R&D人员投入还有很大的潜力,只要大力加强R&D人员投入的比重,就能使专利产出大幅度的提高。
3结论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的结论:我国制造业的R&D经费对专利产出产生了一定的作用,而且技术密集程度高的行业经费投入产出弹性系数较高,但是R&D人员投入并未有效的产生明显的转化效果,这种现象说明专利产出的增加主要依赖于经费的投入,而人员未达到有效促进专利产出的水平,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转化机制的问题,缺乏合理的人员的使用和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Hausman J,Hall B, Griliches Z. Econometric Models for Count Data with an Application to Patent[J].Economitrica,1984(2):909-938.
[2]Masayuki Kondo. R&D dynamics of creating patents in the Japanese industry[J],Research Policy,1999(28):587 600.
[3]Kortum,S..Equilibrium R&D and the patent R&D ratio:US evidence[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3(83):450-457.
[4]Evenson,R.E..Patents,R&D,and invention potential: international evidence[J].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1993(83):463-468.
[5]Kondo,M..Dynamic analyse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R&D and patent application in Japan[J].Journal of Science Police and Research Management,1995(10):193-204.
[6]王贻志,陈晓声,茅国平,阮大成.科技投入与产出的计量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7):88-90.
[7]王贻志,孙阳,阮大成.应用二级CES生产函数对中国制造业R&D投入产出效应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8):56-65.
篇10
关键词:合作学习 商务英语 英语视听说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1-172-02
近年来,高职教育在国内如雨后春笋般得到了迅猛发展,其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目前商务专业普遍采用“语言+商务+综合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薄弱环节,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根据近几年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显示,在校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较好的学生,都能很快在毕业后很快适应对口单位的工作要求,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和好评。听说能力作为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基础阶段的教学中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培养,从而为后续的商务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使得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轻松自如地应对各种商务交际活动。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在基础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学习效率,更大程度上使学生的听说能力在基础阶段得到提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1 合作学习的基本涵义
合作学习作为当代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主要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并逐渐受到很多国家的重视与研究,被人们誉为是“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借助同伴互助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其优点在于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对于改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良好发展成效显著。合作学习具体而言具有以下特点:合作学习主要由教师设计整个教学,进而分配学习任务,提高教学的进展过程;合作学习以小组活动作为主体,共同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合作学习强调小组成员之间互助合作,相互依赖,但又责任明确。综合而言,合作学习就是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小组成员间相互帮助,在最大程度上促进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效果,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
由此可见,合作学习突出生生之间全方位的交流,可以增加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频率,同时由于注重发挥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效的影响,所以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团队协作能力,提升社交技巧,为未来学习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这对于只有一年开设时间的基础英语视听说课程可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双重目标,可见将合作学习运用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2 合作学习在基础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实施
在基础英语视听说课堂上,教师一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尽管视频和听力材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是作为大学一年级新生往往较长的段落听不懂,对于所提供的话题课堂上又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流畅地用口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对视听说课程普遍存在恐惧心理。因此,要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除了在课堂上应用合作学习外,大量的课余时间也可以充分利用,让学生在课外同样进行合作学习。
2.1 合作学习在基础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具体形式
合作学习在基础英语视听说课程中的形式可以设计成多种形式,包括两人伙伴间的合作、四至六人的小组合作、全班范围内的合作等。合作学习的具体方法也多种多样,包括交叉学习法、计算机辅助学习法、小组活动比赛法、情景表演法等。当然,合作学习不仅在课堂中运用,更多的是要在课后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合作学习。合作的具体形式和方法主要根据视听材料的难易程度和操练的难易程度而定。一般而言,视听材料相对容易,教师布置的听说任务相对简单可以以两人伙伴间的合作为主要形式;视听材料相对较难,需要发挥群体力量完成的听说任务则以四至六人的小组合作或全班性的合作为主;课后听说作业以及课后拓展性工作则需以四至六人的小组合作为主。
2.2 合作学习在基础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具体操作
笔者在教授商务英语专业一年级的视听课程中,引入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课堂上根据每单元的教学设计,一般划分为课前热身、课中学习、课后巩固三个部分进行。鉴于目前笔者所带的班级均已28人左右的小班授课,因此小组合作往往以4人为一小组。
(1)课前热身
由于现在笔者所使用的课本每个单元均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因此课前都会要求每个合作小组将自己所搜集到与本单元主题有关的英语谚语和习语与其他小组成员一起分享,然后对其他小组进行提问,要求其将英语谚语或习语准确地翻译成汉语,被提问的小组成员可以相互补充答案。同时,针对单元前的思考问题同样要求各小组将课外讨论的结果以小组代表为单位发表本组的观点或看法。由于这一部分的大多工作都是在课外进行,因此可以提高教师对单元导入的效率,使学生更快地融入单元的深入学习。
(2)课中学习
针对每个单元的不同授课内容和重点,笔者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活动任务,巧妙地安排合作学习的形式和方法。对于较为简单的听力句子或短对话,鼓励学生以两人伙伴合作为单位,在听完若干句子或对话后相互补充并就难点进行讨论,最终达到对句子和短对话的掌握。对于较为复杂的长对话或段落,笔者会根据内容对其中的背景知识和知识点有选择性地进行讲解,而后布置几个相对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第一遍的听力。而在掌握基本涵义后,学生将针对课本的习题进行第二遍的精听,各组成员将自己的观点及难点在组内进行分享和讨论,从而完成对所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结果表明,学生在组内的合作中克服了对听力的恐惧和畏惧心理,积极性和自信心大大提高。对于单元的朗读题,组内成员间相互纠正错误、相互朗读,并在此基础上对于较为简单的朗读段落,各小组成员归纳、总结最终用自己的话进行段落重述,在视听说课上不仅提高了听力水平,而且说的能力也得到同样的锻炼。
(3)课后巩固
在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后,笔者会对于整个单元的难点和重点进行回顾。小组成员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归纳的本单元词汇表,在下次的课堂上各小组间展开词汇大比拼,参与次数和答对次数会最多的小组将成为获胜方。同时,针对单元主题会选择一定的影视作品片段提供给学生观看,观看后会提供相应的问题供小组成员思考,并最终要求学生设置相应的情景进行情境表演。
3 合作学习在基础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原则
合作学习并不是解决一切教学问题的灵丹妙药,像所有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一样,合作学习也要有一定的原则需要遵循和注意。(1)合作学习在基础英语视听说课程的应用中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尽管合作学习在课堂学习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并不是每节课、每个教学环节都要采用这种学习模式。一些有利于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获得更多技巧和体验的任务可以多采用合作学习,而一些知识性的讲解内容还是要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解决。(2)在划分小组时一定要科学地进行划分。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学习态度、英语水平、兴趣、性格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在分组时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从而达到更好地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在划分好小组后,尽量将这种形式固定下来,即使在进行两人伙伴学习时也在已划分小组内再进行划分,以便于整体评估。(3)教师的指导作用必不可少。在课堂上小组讨论中,教师要及时答疑解惑,聆听学生的讨论内容,避免学生讨论与课本无关的内容,否则就会流于形式,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4)要重视合作学习的评价与考核。在进行合作学习评价时,要注意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同时要将小组评价与组员个人评价结合起来。在课堂上,在各小组完成既定任务后,由各小组对本小组和其他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后,教师再进行对每个小组的评价,两种评价的结合最终形成小组的课堂评定。在课外,各小组定期对成员间进行相互评价和自评,教师根据课堂上的小组展示作出相应的评价。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在较短地时间内在听说能力方面得到有效的提高方面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够促进学生听说水平的提高,并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缓解恐惧焦虑心理以及提高学生听说自信心方面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也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必须要掌握的一种职业素养,而合作学习无疑是这种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合作学习为高职院校的基础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改革方向。希望更多的研究者和一线外语教师参与到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践中,为提升高职院校的基础英语视听说教学效果探索出更为有效的方法。
(2011年河南省社科联项目“高职英语教学中合作性学习模式的应用与研究”SKL-2011-112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