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研项目范文

时间:2023-06-21 09:44: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科研项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科研项目

篇1

【关键词】科研项目 大学生 自主创新能力 途径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C-0004-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则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实现创新的不竭动力。高等院校是培养各类社会所需人才的摇篮,也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目前,各个高校都高度重视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改革措施。而在学界,关于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研究者杨海燕等提出了强化实践教学与技能训练、开拓大学生学习和时间空间、全面开放教学过程等措施;王春清等分析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对大学生学习和总体素质的促进作用;金颖提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不断创新的能力;李高扬、刘明广等从人才培养过程的各个方面,包括招生、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实践环节等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虽然以上研究从多个方面对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不同思路,但大都是基于传统教学理念从课堂教学等方面提出,而忽略了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过程:将课堂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科研实践中。在目前高等院校中,科研实践的主要载体就是教师的科研项目。本文提出将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教师的科研项目结合起来,以此为契机,实现教学相长,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以科研项目促进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科研项目是高校教师通过项目标书申请、现场答辩等激烈竞争后获得的一种以科研经费形式资助的项目。虽然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每年投入的科研经费都大幅度提高,但对于庞大的科研队伍来说,能够获得科研项目资助的科研人员还是有限。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息科学部为例,2011年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的平均资助率只有18.76%、23.1%、22.51%。因此,高校教师所申请到的各类科研项目在各自学科领域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大学生如果能够加入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来,从源头上就保证了创新性,从而为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以合适的方式吸引大学生进入到科研项目中。创新是一种自主性而非强迫性的活动,因此,需要以合适的方式吸引优秀的大学生进入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大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理论课堂教学、实验课、课程设计等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科研项目中的相关研究内容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发掘有兴趣、有潜力的大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来。例如,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中,有部分内容是关于电除尘器中采用电晕放电的相关理论知识,而这部分正是笔者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部分研究内容。将这部分研究内容和学生进行交流,立即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课题需要,笔者吸纳了3名学生加入课题组进行和课程内容有着紧密联系的科研,这不仅使学生加强了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还可以从其他的专业协会,如大学生科技协会、电子协会等吸纳具有电子、计算机等某一方面特长的学生加入课题组,从事某一特定方向的研究。

(二)以恰当的科研项目子项目形式吸纳大学生参与。大学生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相比,没有经过系统的科研训练,第一次接触到科研,处于茫然的状态,不知道从何处入手。因此,教师吸纳大学生进入科研项目从事相关研究,应根据大学生的个人特点,选择一些针对性强、根据学生现有知识结构容易完成的题目,而不能为了课题进度,盲目地将一些超过大学生自身能力的科研任务交给学生,这样适得其反,不仅不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反而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产生消极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使大学生退出科研项目的研制,对个人的生活和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在大的科研项目下,教师应根据科研项目自身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将项目分成若干个可行的子项目。这种子项目应在一年左右的时间能够完成,同时选择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项目的负责人,其他学生各自担任小项目中的部分内容,教师则负责项目指导。通过这种形式,有利于发挥大学生在科研项目研制中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敢想敢做,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由于科研项目和大学生所学习的专业息息相关,且利用现有知识可以开展相关研究,但又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这种科研项目的形式更能培养大学生的专业归属感,激发创新激情,锻炼创新能力。

(三)鼓励大学生自主申报项目。目前,国家投入了大量经费,开展了国家大学生创新项目、省(区)级大学生创新项目等科技活动,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吸纳大学生进入科研项目研制中后,应鼓励学生以目前从事的项目为基础,积极申报各类大学生创新项目。科研项目的申报过程是一个提炼科学问题、锻炼创新思维的艰苦过程,因此,各类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申报应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全程参与撰写,教师在此过程中,只是提出一些修改意见和指导性的建议,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时锻炼学生提出创新性问题的能力,而不能代替学生去撰写项目申请书。在此过程中,申请书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实验方案等都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国内外期刊文献、讨论方案可行性、认真思考,既独立分工,又协调合作,共同完成一份合格的项目申请书。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各自的知识背景,跨年级、跨专业、跨院系组织科研小团队,实现思想火花的碰撞,激发出多学科交叉的课题申报热情。这相比纯粹的做科研项目更能锻炼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是锻炼和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非常好的途径。

二、基于科研项目的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实践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包括环境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工程三个专业,一方面,学生虽然学习了相关专业课程,但对于本专业的内在特征缺乏深刻认识,存在着眼高手低、理论和实践脱节、专业归属感不强等问题,更谈不上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另一方面,作为新成立的学院,研究生招生规模和数量有限,教学科研一线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研究生的分配名额比较少。针对这种情况,学院鼓励有科研项目的教师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吸纳大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的研制。在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学技术攻关项目等的支持下,根据发挥特长、自愿选择的原则,跨专业、跨年级从各个班级、院科技协会选择了一批思路活跃、勇于钻研的大学生充实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接触到了专业前沿的研究,激发了对专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在科研项目的实践中,结合学生已有的专业背景和科研水平,经过教师的指导、培训,将科研项目中一部分适合学生完成的研究内容交给学生完成。以学生为主体的科研小组灵活搭配,以2~5个人组成一个小团队,既分工又合作。通过这种方式,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促进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以科研项目为纽带,教师和大学生在课堂之外的科研实践中凝聚起来。一方面,大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各方面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有了显著的进步。以学院的专业特色为出发点,以教师科研项目中的研究内容为基础,以大三学生为主体、大二学生为后备力量的大学生研究团队先后申请成功了“便携式智能味觉测试仪”、“手持式农药残余检测传感器的研制”两项国家大学生创新项目,“基于Android手机的心血管健康评估系统”、“黄皮叶中黄皮酰胺的提取及对映异构体的拆分”等7项广西区大学生创新项目。同时,在广西区大学生电子竞赛、挑战杯、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化工类论文及设计竞赛、广西普通高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等各类比赛中也取得了多项成绩。由于参加科研项目的时间较早,以此为研究内容的毕业设计业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人毕业设计被评为院级和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大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还申请了国家专利,并在《环境科学》《中国给水排水》《环境科学与技术》《传感技术学报》《应用化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20多篇论文。学生毕业后的追踪调查表明,在校期间参加过教师科研项目的学生无论是工作还是继续攻读研究生,都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创新品质。另一方面,大学生参加科研项目也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在2012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中,学院共获得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其中青年教师获得4项青年基金资助,而这4位青年教师都指导大学生参加了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为最终的申请成功打下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近几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青年教师通过指导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极大地提升了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并在各种赛事、毕业设计、考研、工作等方面都取得很好成绩,同时,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也取得长足进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青年教师成功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厅级项目,并在学校的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获得二、三等奖,实现了教学和科研的相互促进。因此,以科研项目为驱动力的新模式不仅提高了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也为青年教师“教研相长”,以研促教,以教促研,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值得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海燕.高校工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J]. 煤炭技术,2012(7)

[2]王春清.浅谈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几点体会[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4)

[3]金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与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1(14)

[4]李高扬,刘明广.自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2)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4JGB144);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学改革课题(ZL230144)

篇2

关键词:科技创新;大学生;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周海波(1973-),男,黑龙江肇东人,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牛国玲(1975-),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佳木斯大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工科类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YLA2012-001)、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工科类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佳木斯大学2012年教育科研课题“农业电气化多环节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KC2012-00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0-0025-02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专业人才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更新换代。现代化技术水平日新月异,各行各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对专业人才的能力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近年来国内各高校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总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总结经验。下面就结合佳木斯大学在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加以论述。

一、工科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必要性

工科院校主要是培养聪明的学生,并且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成为本专业的人才。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专业知识,同时又接触到很多新鲜事物,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能够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来。作为教育部门只有通过有效的方法、合理的课程安排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专业实践能力。高校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因素,其主要任务是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因此科学的、合理的科技创新项目驱动型教育才更符合我国对创新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

二、科学技术创新项目开展思路和具体过程

从国内外的本科专业教育现状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模式。美国大学在制订学生培养方案时就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一项要求:如把本科生科研纳入课程计划,参加科研项目的学生可以获得学术学分,学生在入校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找到专业导师,并投入到相关的科研活动中;国外有的大学为低年级开设独立学习和研究的课程,强调举一反三和知识的融会贯通,使学生接受特定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我国在许多院校里设有学生创新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参与科研课题使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此外,结合地方建设所需的创新科技项目,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完成创新科技向生产实际应用的转化。佳木斯大学近年来也通过不同方式开展了形式各异的学生创新实践教学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下面结合佳木斯大学开展科技创新项目过程中的几个阶段进行总结。

1.申报创新项目之初:兴趣为导向,基础最重要

工科一年级学生刚从高中升入大学,还对专业没有概念。在这期间有必要通过向新生介绍本专业一些已经取得的科技成果提高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听专家的学术报告让学生对本专业的前沿技术有所了解;由专业教师组织学生听专业介绍更能使学生树立成为专业人才的信心。通过上述途径让学生对本专业产生浓厚兴趣,并且能够有信心成为专业人才。通过专业老师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点,将本专业用于社会实践的基础知识学好。近几年来,学院为了使学生创新项目能够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每年都组织各专业的骨干教师对刚升入学院的新生进行专业介绍。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能够产生对本专业的浓厚兴趣,也能使学生在今后三年的学习中更好地学习基础课程。

2.申报创新项目之前:目标为动力,理论需扎实

学生只有通过严格的专业实践环节的培养才能够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工科二年级开设的课程有一部分是专业基础课程。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专业基础课程的讲解注重理论,实践内容很少。仅有的实践课程也局限于与理论课程内容一致的实验课。以佳木斯大学农电专业大二的学生为例,大二开设的电路课程配有相关的电路实验课,采用的是一些集成的实验箱来上实验课,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但很有局限性。当在大三开设电子元件实习时,学生此时并不能够很好地运用电子元件,甚至有的学生已经淡忘了所学过的电路知识。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电路课程时就能够很好地掌握基本的实践技能,就需在开设的实验课上引入目的教学法。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所学的知识更扎实。对于工科二年级的学生,尤其到了下学期,指导教师就要把创新项目开展的意义和申报过程、结题过程介绍给学生。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

3.申报创新项目之时:思路要清晰,学识要广泛

经过基础知识的积累,到了大学三年级正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最好时期,专业课程的开设提高了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仅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是很难创新的。因此,要更新和拓展大学生基础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1]指导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加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指导教师的引导选出自己所要申报课题的方向。方向一旦确定就要增加知识储备。此时要有清晰的选择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不断学习了解更有效的解决方法,选出适合于自己申报课题的解决方案,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逐步完成课题的各项任务,突破难点,最终取得最佳成果。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农电专业部分学生在大三时就开始投入所选科技创新课题的工作之中。在此过程中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项目,学生对企业里的实际项目的兴趣非常大,关注的程度和积极性也较高;然后导师把实际项目稍作改型后引入到教学内容上来,导入将要讲的新的内容,介绍新内容的同时,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器材边讲边做;学生边学边做;新的知识做完、讲完以后,学生分组进行对应新的知识点和内容的综合项目的设计。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对自己感兴趣的或需要加强学习的内容更注意,这样就能够用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4.创新项目实施过程:导师严督促,学生要努力

经过大三一年的积累,学生在进行创新项目的研制过程中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经过这几年带学生创新项目,笔者发现学生的思想很活跃,在项目刚开始时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但在研制过程中遇到一些具体的问题时会有惰性,面对困难不积极克服困难,而是选择逃避、退缩。对于这种情况,作为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帮助。学生在此时最重要的是克服思想上存在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指导一定要尽心指导,让学生克服思想上的惰性,然后引导学生解决困难。

5.创新项目结题之时:内容要完整,形式可多样

结题之前,专业指导老师要严格把关,内容一定要完整,要成体系。项目完成后,项目组应提交项目总结报告、学生实验报告、学生反馈意见及实验研究成果等材料。项目专业评估由结题专家组通过对该项目提交的资料、成果以及最终的结题答辩情况进行评定。这个评价反过来可以促使项目组在今后的项目执行过程中进行持续的改进。[2]

三、创新项目开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工程类院校进行的大学生科技项目是由在读学生申请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团队合作实施完成,可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在项目执行中完善自己的各种能力。[3]以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农业电气化专业近年来开展科技创新项目为例,在开展过程中总结出以下经验:

1.精心组织是关键

大学生从事科技创新项目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学生毕竟是以学习为主,所以组织学生来从事科技创新项目时一定要以保证学生能够很好地完成本科学习任务为前提,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参加这样的活动,只能在那些能够完成学习任务并对创新项目感兴趣的学生中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求组织过程中精心安排,合理选题。选题方式主要以自愿为主,学校开展过程是指导教师通过研究探讨后将确立的题目公布出来,学生通过浏览各项目简介,根据项目要求和自身兴趣自主选择。同时兼顾学生自主立题的情况,专业指导教师会分析学生所立项目的难易程度,只有在学生能力范围内才可申请。通过学生自主选题或是自主立题后提交申请书,请专家对学生所申请的项目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才准许学生开展具体工作。为了保证本科学生能够完成创新项目,指导教师人员配备和学生团队人员确立很重要。教师是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保证,要尽早引入导师制工作,从入学就抓起。教师作为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引导者、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直接执行者和科技创新项目顺利实施的保证者,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4]指导教师一般应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要求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指导教师是项目主要负责人,应对项目建设全面负责,认真组织学生申报,明确组内分工,细化实验方案。而学生团队人员确定时需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学生自愿组队。二是教师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别进行分配任务。三是严格把握学生团队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项目中的学生负责人能够有好的组织能力,并且有很好的学习能力;要求项目分工明确,具体分工合理,队员要团结。同时为了能使学生的创新项目开展顺利,大学各学院的学生管理部门应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实验教学项目的实施工作,落实完善实验教学条件。

2.过程管理是根本

在学生创新项目启动之时,有些具体问题需要解决,包括开展项目所用资金、实验地点、活动教室等。项目负责人应督促各项目按计划高效实施,全程指导学生开展实验研究活动,加强过程管理,保证项目建设按计划、高质量进行。学生由于在创新项目开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有些学生会产生倦怠心理,指导教师要耐心督促,指导学生完成各阶段的任务。农电专业创新项目从开设课题到结题,指导教师全程指导,既要确保项目的完成,也要兼顾学生的安全和承受能力。通过几年来的指导,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学生参与的农业种子烘干控制系统、精密播种机控制系统、滚动式微波烘干机、农业大棚悬挂式液肥喷灌技术等创新项目都使学生在参与课题的同时巩固了专业理论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曾参于创新项目的学生的就业情况非常好。

3.总结经验要及时

本科学生在校时间一般是四年,所以能够参与创新项目的时间很有限。为了使学生创新项目的开展更合理化,这就需要指导学生创新项目的教师要积极开展项目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完善。创新成果实现的关键是指导教师,而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是建立符合高校实际的长效管理机制。[5]每个创新项目完成后,项目组应提交项目总结报告、学生实验报告、学生反馈意见及实验研究成果等材料,在此期间,学生的反馈意见很重要,指导教师要结合学生所提出的意见及时更改创新项目实施方案。这种反馈会促进创新项目优化高效的开展。通过项目开展过程及时总结,及时地与学生沟通所得到的经验是从实际工作中总结的,是最适合于学生的,所以也是决定学生开展创新项目能否高质量完成的关键。

四、结论

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能让学生在大学期间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自信,为将来从事本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能够通过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达到提高本科生实践能力的效果,就要求加强管理方式的创新、加强运行过程的创新,同时也要加强保障机制的创新。这期间不仅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意识,而且激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努力提升学术科研能力,促进了优良学风和学术氛围,也促进了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贺敬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4):202-203.

[2]李军,刘海涛,毕睿华.基于CDIO模式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探讨[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7-60.

[3]李臣学,李丹,刘和勇.关注成效——大学生创新的CDIO教育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6):90-92.

[4]宋东杰,任源浩.结合专业教学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J].中国科技信息,2010,(24):247-248.

篇3

摘要:本文基于UTAUT模型和学习者视角,探讨了影响大学生慕课学习意向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和便利条件与大学生的慕课学习意向正向相关,而感知成本与学习意向负向相关;同学行为、正面评价与绩效期望正向相关;正面评价、使用经验与努力期望正向相关;家庭支持与社会影响正向相关;使用经验与便利条件正向相关;经费支持与感知成本负向相关,时间花费与感知成本正向相关。

关键词:慕课;学习意向;影响因素;UTAUT模型一、引言

慕课作为移动学习模式中最具代表性的学习形式之一,已成为高等教育变革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慕课最早可追溯到1962年,是由世界顶尖大学合作提供的在线网络公开课程,以旧的课程开发模式为基础,借助互联网实现更大范围的知识传播与教学互动,具有大规模、免费开放、在线课程三大基本特征。到2011年为止,Udacity,Coursera,Edx已发展成为世界三大慕课提供平台,而我国部分知名高校也于近年加入,以共建中国MOOC。

慕课与非正式学习、情境学习、境脉学习、活动学习、经验学习等学习理论有着密切关系,倡导在一定的社会学习情境中实现学习的便捷性和移动性,强调情境化的、交流共享的学习方式[1],被认为是在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新型学习范式。当前,对慕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研究、技术环境和系统设计、课程开发和质量控制、应用模式研究等方面[2],涉及到的学科主要包括科学、语言及工程教育等。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对慕课的接受度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研究表明,大学生对慕课的需求可分为内容需求和服务需求[3],学生在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的支持下实现查询、学习和练习活动。学习者的感知是影响其对学习方式评价和接受程度的重要因素,学习评价则对学生是否接受在线教育有重要作用。其中,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是影响学习者对在线学习看法和认可度的关键性、决定性因素。此外,愉悦性感知、教师行为、自我效能、求知动机、家庭支持、使用经验等对学习者的采纳意向也有影响[4]。本文基于大学生视角,研究影响大学生接受慕课的相关因素。

近年来,部分学者开始使用技术接受和使用整合理论 (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简称UTAUT)来进行用户采纳行为的相关研究。以往对在线教育用户采纳行为的研究中,崔秀菊研究了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便利条件、感知风险、感知趣味性、先前学科知识等因素对用户采纳移动学习的影响[5]。许玲则提出了成就价值、绩效期望、使用经验、感知娱乐性和社会影响等因素对大学生接受移动学习有显著影响[6]。而谭敬德在研究中发现绩效期望、努力期望和社会影响对用户接受行为有积极正向影响,而便利条件对该行为影响不显著。上述研究都是在UTAUT模型中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便利条件等四大核心因素的基础上,根据移动学习的特点提出特色变量后,分析不同因素对学习者接受新技术的影响程度。慕课并非一项简单的新技术,而是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学习方式。在慕课环境中,UTAUT模型的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便利条件四大核心因素又受到哪些变量的影响?UTAUT模型是否适用于大学生对慕课的学习意向研究?这是本文要研究并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在以往研究中的UTAUT模型并不包括成本因素对用户采纳行为的影响。因为在发达国家,信息成本在人们的生活中可以忽略不计,其信息收入已远远超出了信息成本。而在我国,信息成本不容忽视,分析信息成本是构建技术接受模型的一个重要方面[7]。国内学者已从网络远程教育成本分析范围的确定、网络远程教育成本分析框架和成本效益计量参数等三个方面对网络远程教育成本分析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估。比如刘根萍就提出了感知财政成本对大学生接受移动学习有负向影响。但现有的成本分析多基于理论层面,并且多只考虑财政类的成本。基于此,从财政成本、转移成本和时间成本三个维度全面分析学习成本对大学生接受慕课的影响是本文要研究的第二个问题。

澄清这些问题的理论意义在于帮助研究者厘清影响大学生慕课学习意向的内在机制,实践意义在于协助高校和教师在了解学生行为的基础上,提供更加优质的慕课内容和服务。

二、理论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一)资源质量、同学行为、正面评价与绩效期望

绩效期望是指使用者感知的对使用某项技术或系统可以帮助其获得更好的工作绩效的程度。大学生对慕课的绩效期望是指大学生认为慕课会对学习绩效的改善程度。如果其认为通过学习慕课能够达到提高成绩、拓展技能等效果,则会促使其对慕课产生采纳意向。研究表明,产品特征对用户接受行为具有间接影响。同理,如果高质量的慕课资源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学生则会提高对慕课的期望,进而产生使用行为。大学生在学习慕课的过程中受到的社会性影响主要来自周围学习过慕课的群体,其中以同学居多。如果同学中已经形成慕课学习的氛围,而且学习者对学习绩效给予的正面评价居多,则会提高该学生的绩效期望,从而更倾向于接受慕课。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1:资源质量对绩效期望有正向影响;

H2:同学行为对绩效期望有正向影响;

H3:正面评价对绩效期望有正向影响;

H4:绩效期望对学习意向有正向影响。

(二)正面评价、使用经验与努力期望

努力期望是指使用者感知的系统是否易用的程度。Venkatesh在研究中发现努力期望对学习意向有影响[8]。如果周围同学给予慕课容易上手、资源获取方便等正面评价,学生可能会倾向于认为自身只要付出较小的努力就可以驾驭慕课的在线操作,则其接受慕课的意向较大。反之,学生会认为慕课学习系统很难使用,学习意向就越小。

此外,智能手机、电脑和网络等是学生进行学习慕课的重要工具,具有信息技术和工具软件使用经验的学生会对慕课有更强的易用性感知。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5:正面评价对努力期望有正向影响;

H6:使用经验对努力期望有正向影响;

H7:努力期望对学习意向有正向影响。

(三)家庭支持与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是指个体意识到对自己重要的人或者有影响的人认为其是否应该使用新的信息技术的程度。研究指出在公众环境下使用某一项移动服务时,人们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9]。对于大学生而言,最重要的社会影响来自家庭。家庭对慕课学习的支持度越高,学生接受慕课的意向也会越强。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8:家庭支持对社会影响有正向影响;

H9:社会影响对学习意向有正向影响。

(四)使用经验与便利条件

便利条件是指使用者相信现有组织与技术能够支持系统使用的程度。Agarwal和Karahanna在研究中验证了便利条件与行为意图之间的关系[10]。具有信息技术使用经验的学生将会在慕课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便利,学习的便利性又会提高学生对慕课的学习意向。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10:使用经验对便利条件有正向影响;

H11:便利条件对学习意向有正向影响。

(五)使用经验、经费支持、时间花费与感知成本

感知成本是指个人认为使用新产品或新服务所付出代价的程度。心理、财务和时间作为衡量风险的维度对个体的决策有着重要影响[11]。因为慕课对于大学生而言并不是刚性需求,其成本敏感性非常之大。这里所说的成本并不是慕课的绝对价格,而是学习者的感知。对于同样的成本,不同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感知。

从客观角度而言,如果学生认为需要付出很大成本才能学好慕课,则其倾向于不使用慕课。学生对慕课的感知成本包括转移成本、财政成本和时间成本。转移成本指的是用户在购买一件商品或一项服务以取代原有商品或服务的过程中,过渡所需要支付的费用[12]。对于习惯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学生而言,往往不愿意改变,因为接受慕课这一新的学习模式需要其转变观念并学习信息技术,越是不愿意改变现状的学生越倾向于拒绝接受慕课。同时,学习慕课需要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和网络的支持,外加网上系统注册缴费等环节,如果学生能够得到父母、学校或者社会的经费支持,则其对财政成本的感知会降低,从而倾向于接受慕课。另外,学生学习慕课需要花费时间查找资料、学习课程、完成作业并和教师及同学沟通,时间成本也会影响学生对慕课的接受程度。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12:使用经验对感知成本有负向影响;

H13:经费支持对感知成本有负向影响;

H14:时间花费对感知成本有正向影响;

H15:感知成本对学习意向有负向影响。

大学生接受慕课的影响因素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图1研究模型

二、研究方法与结果分析

(一)研究方法

基于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针对模型涉及的各项指标,本文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题项以Likert5级量表来衡量,并采用问卷前测的方式对问卷内容进行检查。前测对象是管理学和经济学专业的40位本科生,根据他们对问卷项目意义与表达方式的意见修正了问卷。修正后,向武汉市8所高校的大学生发放问卷,其中学生群体以本科为主。高校类型包括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专业型大学。项目组共发放问卷223份,删除大多数选择都集中于某个数字级别及少填或漏填这两类无效问卷后,最终有效样本数为193个,问卷有效率为86.5%。样本学生主要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数学、医学、哲学、文学、教育学、法学、机械、电气、建筑等专业。

(二)测量工具、信度和效度检验

大学生接受慕课的影响因素研究模型中涉及多个结构变量,为了检验并测量模型的拟合情况,需要选择并确定每个变量的测量项目。这些测量项目的来源如下:一是在参考以往学者的研究方法和文献相关量表基础上修订而得;二是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进行访谈,通过信度测量等方式最终确定而成。数据方面,本文采用SPSS 17.0和AMO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中信度主要通过Cronbach’s α系数和组合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 CR)来体现。社会科学研究中,当α系数在0.7以上时,被认为可信度较高。文章整体量表的Cronbach’s α值为0.772。每个结构变量的测量项目数、信度及效度情况如表1所示。根据表1,各因子的α系数均在0.754-0.891之间,且CR值都高于0.7,表明调查问卷的量表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检验:

1. 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来检验。EFA共提取了13个因子,解释了76.815%的总体方差。所有因子的测度项都有较高的负载且高于它在其它因子上的载荷系数,体现了良好的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

2. 通过计算平均抽取方差 (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 AVE)来检验。所有因子的AVE都高于0.5,说明测度项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各因子AVE的平方根均大于它与其它因子间的相关系数,表明各因子具有较好的区别效度。

(三)模型分析与假设检验

首先评价理论模型,整体模型的适配度主要采用表2所示的评价指标和标准。由表2可看出,除GFI外,模型的χ2/df、SRMR、RMSEA、CFI、TLI、PNFI、PCFI的系数都位于理想标准值范围内。因此,理论模型有较好的拟合度,实证结果具有统计上的意义。

表2模型的拟合度检验

拟合指标χ2/dfGFISRMRRMSEACFITLIPNFIPCFI理想标准值<2.00>0.90<0.08<0.05>0.90>0.90>0.50>0.50本研究中的值1.1150.8660.0670.0230.9800.9770.7500.881检验结论理想较理想理想理想理想理想理想理想

其次,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结构方程模型的假设进行检验,模型路径系数结果见图2。从图中可发现,十五个假设中的两个(H1和H12)被拒绝,其余十三个假设均得到支持。

图2研究模型路径系数图

三、研究结果讨论

本文以影响大学生接受慕课的相关因素为研究对象,不同影响因素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在此基础上,本文为厘清不同因素对大学生接受慕课的影响提供了实证数据支持。具体而言,得到了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同学行为、正面评价与绩效期望正向相关,绩效期望与学习意向正向相关;第二,正面评价、使用经验与努力期望正向相关,而努力期望与学习意向正向相关;第三,家庭支持与社会影响正向相关,社会影响与学习意向正向相关;第四,使用经验与便利条件正向相关,便利条件与学习意向正向相关;第五,经费支持与感知成本负向相关,时间花费与感知成本正向相关,而感知成本与学习意向负向相关。

具体来说,研究发现,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和便利条件与学习意向显著相关的结论在本研究中得到了支持,其中社会影响对学习意向的影响最大,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是社会影响中的重要因素。家长对学生使用慕课越支持,学生会更加意识到使用慕课的重要性,从而提升使用意向。

在影响绩效期望的三个变量中,研究结果表明资源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在学习方式不断发展的今天,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移动学习模式,很多大学生对其了解很有限,在没有其他了解途径的情形下,大学生群体对课程资源的质量优劣、学习效果好坏的感知不强,从而对学习慕课的绩效期望并不高;相反,同学行为和正面评价却与绩效期望显著相关,说明学生对于周围群体尤其是同学的使用态度和使用效果非常在意。同时,正面评价也与努力期望显著相关。

感知成本与学习意向负向相关的假设也得到支持。其中,学生如果得到经费的支持,会减轻他们对成本的感知;相反,时间成本是影响学生是否接受慕课的重要成本因素。在如果使用和适应慕课会花费学生大量时间的假设下,学生往往会选择不使用慕课。同时,我们注意到,使用经验与感知成本的负向相关假设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支持,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随着新型教学思想的普及,学生逐渐尝试走出原有的传统学习体系,接受并尝试新的学习模式,这会使得他们在面临新型的慕课时更多抱以尝试的心态而非拒绝;第二,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在线学习平台已得到优化发展和推广,同时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这些都促使着学生接受并使用慕课不再有较高的转移成本,使得他们对转移成本的感知本身就不再强烈,而感知不再强烈的原因也不仅仅是使用经验。

四、结论

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慕课实践的启示在于:首先,高校应该提高其慕课资源的质量,提供慕课学习所需的设备、资金等支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慕课学习环境。其次,高校教师应在慕课的推广上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教师可在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自主设计、开发或者引进优质的慕课资源,开创以本校、本院系学生相符的慕课体系;另一方面,教师作为学习过程的重要参与者,更应引导学生接触并接受慕课,并对学生学习后的评价和建议给予反馈,从而进一步完善慕课体系。最后,慕课的推广实现是多方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校在进行慕课的推广过程中应当协调好来自高校、教师、家长、学生以及社会等在内的多方资源,充分调动起各方积极性和能动性,实现慕课资源的搭建、普及与共享。

尽管本文得到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对慕课的设计、开发和推广具有一些启示,但难免也存在一些局限,有待在后续研究中加以完善。本文只选取了少数高校进行实证研究,专业覆盖面还不够广。在后续研究中,希望通过更大规模的调研和案例分析识别出更多的影响因素来完善研究模型,进一步提高模型解释力及结论普适性。

参考文献:

[1] Patrick Alan Danaher, Beverley Moriarty, Geoff Danaher. Mobile Learning Communities: Creating New Educational Futures [M].NewYork: ROUTLEDGEk, 2009.

[2] 郝丹. 国内MOOC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1):42-50.

[3] 茆意宏,魏雅雯. 大学生移动学习需求的实证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3(8):82-90.

[4] 殷宝媛,于纪明. 微课程采纳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6):111-115.

[5] 崔秀菊. 基于UTAUT模型的移动学习用户接受影响因素研究[J].软件导刊,2014(12):4-6.

[6] 许玲,郑勤华. 大学生接受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4):61-66.

[7] 高芙蓉. 信息技术接受模型研究的新进展[J].情报杂志,2010,29(6):170-176.

[8] Venkatesh, Viswanath, Morris, Michael G, Davis, Gordon B, Davis, Fred 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ward a Unified View [J]. 2003(3): 425-478.

[9] Nysveen, Pedersen, Thorbjornsen & Berthon, P. Mobilizing the brand [J]. 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 2005,7(3):257-276.

[10] Ritu Agarwal, Elena Karahanna. Time flies when you're having fun: cognitive absorption and beliefs abou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age [J]. MIS Quarterly, 2000, 24(4):665-694.

篇4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科技创新;科研项目

作者简介:吴功德(1977-),男,安徽安庆人,南京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副教授;王晓丽(1980-),女,满族,辽宁绥中人,南京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副教授。(江苏?南京?211167)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资助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5-0131-02

当人类社会从史前社会开始,走过农业社会、工业社会逐渐迈向知识社会时,科技创新在人类社会中一直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人类发展的历程,实际上就是科技创新活动发展的过程。从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到现代的机器化作业,皆显示了科技给生产生活带来的改变。在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的发明、新的工艺、新的理念层出不穷。人类的生产生活在科技的带动下快速发展,而科技创新又使这个速度不断加快。故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旋律,尤其对于在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时代的主题。

大学校园是一个激发学生斗志、引导学生发展、充分挖掘学生潜力的园地。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开拓思维、提高能力、施展才华的空间和条件,也为学生创造出了一种宽松的环境。然而,当代大学生对于创新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

一、在校本科生创新意识薄弱的现状

1.在校本科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激情

在当前高等教育的大环境下,大多数高校教学越来越趋于“高中化”,把“考试”作为考核一个大学生在校表现的主导性指标。当前,大多数在校大学生都是被动的完成任务式的学习,根本没有学习动力,而且在大学里普遍存在这种现象:有课才去上、上课也不听、课余玩游戏。可以说大多数在校大学生都是在虚度光阴,自己不但对大学课程的学习感到困惑,而且对自己的人生也感到十分迷茫。久而久之,那种懒散、空虚的心理便会滋长,这样就根本没有激情和动力去探索、实践,更不可能有创新意识。[3]

2.在校本科生缺乏创新理念认知,对创新概念的理解存在误区

“创新”这个字眼虽说对于大学生而言不算陌生,但大多数人对其的认知只停留在表面,对于其内涵,很多人还是一无所知。大多数学生认为创新就是想出一个比较新颖的点子并完成就可以了,其实真正的创新是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不断运用创新思维,并在运用的过程中对该创新思维进行改正、再创新。它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单一的创新点子。

3.在校本科生缺少理论知识,难以创新

大多数大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学到一些理论知识,课后根本不会去阅读其他书籍,自然而然他们就不会想到主动去参与创新,这样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再想创新就更难了。

4.缺乏有经验的导师,科技创新效率低

目前高校实行“大满贯”教育制度,[3]在这种制度下学生们科技创新缺乏扎实的基本功,而且高校也缺少有经验、有科研项目的导师。部分教师没有科研项目,这样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就会很少,四年下来真正能参与科研项目得到锻炼的在校本科生也只是一小部分人。[1]

二、科研项目对本科生的影响

1.科研项目对个人知识储备的影响

在课堂中只能学习到书本上的知识,而任何一项实践创新活动都不可能仅仅由单纯独立的书本知识构成,往往比纯粹的书本知识复杂繁琐很多。因此,创新活动所需要的知识量远远超过在课堂中所学习的。所以学生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取新的知识,拓展知识面来解决创新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然而,完成科研项目、参与科研的过程又与课堂学习过程不一样。课堂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逐渐积累知识,打牢基础的过程,完成科研项目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需要查询并且用实践来努力解决和探索问题的过程。相比之下,完成项目的学习过程比课堂学习的过程少了连续性,但由于它与实践过程相结合,能不断将学习到的较为陌生乏味的新知识应用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就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甚至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科研项目作为学习新知识与应用新知识的桥梁,要求大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准确理解所学到的知识并且加以应用。随着科研探索实验的进行,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就会有显著提高。[2]所以创新活动使我们掌握快速学习知识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了方法,拓展到更宽的知识层面,我们就有了科技创新的资本,就有了大胆探索的决心和勇气。

2.科研项目提高在校本科生实践动手能力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当今社会的发展对人们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眼下大学生都面临着这样一个严重的问题,学术知识掌握得很好,动手能力却有很大的欠缺,因此,提高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势在必行。在科技创新中有一部分科研项目则需要在开展的过程中经过实践逐渐修正最初拟定的理论方案,所以完成一个科研项目终究离不开动手实践。完成科研项目首先要有大胆的设想、然后再大胆的尝试,很多事情只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就会发现更大更宽广的空间。实践能够拉近人与新鲜事物的距离,消除学生对它们的陌生感。因此,科研项目不仅能提高在校本科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提高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2]科研项目与实践是紧密相连的,只有动手实践,知识才有用武之地。

篇5

[关键词]共青团;大学生;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3 — 0166 — 02

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更是我国科技强国战略人才储备的重要内容。提升大学生科研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同部门与组织多角度多层面地搭建工作平台,相互协同发挥作用。共青团组织在人才培养方面,一直有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在大学生科研能力提升工作中,应如何发挥优势,这是高校共青团组织正面临的课题。

一、高校共青团建立大学生科研能力提升工作体系的目的与意义

1.是团组织自身性质和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指出,高校应注重“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加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 高校共青团作为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组织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共青团必须根据《纲要》部署,把提升大学生科研能力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建设的重点,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定位,协同高校相关部门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2.是实践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手段

实践育人是高校共青团的重要职责和优势,是吸引和凝聚青年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在团中央的带动下,高校共青团在校内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为依托,逐步将学术科技实践纳入工作范畴,大力推进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对外,高校共青团组织不断发挥外联优势,整合校外资源,加强校企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让学生主动把科研能力外化于实践,把实践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3.是高校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高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课程设置、创新平台、学术风气等综合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目前该项工作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大学生参与科研主要依托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改革,教学资源比较有限,教育手段比较单一,大学生科研活动无序分散、科技含量低等。共青团可以充分发挥枢纽型组织的作用,建立与校院两级学术科研、教学组织的紧密联系,优化整合内部优势资源,补足高校在大学生知识转化环节、科研素养养成环节等方面的工作,真正成为第二课堂。

二、高校共青团建立大学生科研能力提升工作体系的思路与重点

1.合作性维度

高校共青团组织体系完善,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和紧密的网络系统,在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提升过程中,共青团应充分拓展与校内外各级组织的合作空间,成为连接各研究单位与企业、学校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的枢纽;成为高校中联合科研组织力量服务学生群体的枢纽;成为将正规化学习与非正规化学习链接起来的枢纽;成为跨越校园乃至国界的学生在科研工作中交流促进的枢纽。

2.实践性维度

实践性强调学生的科研活动不是纯学究的,而是要对社会实际需求作出贡献。高校共青团在公益服务、社会服务方面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和成功的做法,并且建立了众多的实践基地。应充分发挥这些实践基地的作用,在基地中挖掘社会生活的真问题和真需求,引导大学生用专业知识去解决这些真实的问题和需求,把学生的求知欲、专业能力、实践性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3.教育性维度

高等教育要培养的高素人才专业素质、人格修养与政治觉悟并行的。高校共青团不是教学和科研部门,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促进不是共青团的根本目的,而是共青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合作意识、求真求实等科学精神的手段。共青团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科学精神正是高素质人才最重要、最基本的修养,外化于行动则是指勇于探索、甘于寂寞、实事求是、真诚合作、严谨踏实的作风和优秀品质。通过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推动,可以实现共青团的根本任务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机结合。

4.主体性维度

我国高校课堂教学行为更多地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导的,教与学的互动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并不明显。高校共青团应发挥了解青年的优势,充分考虑大学生的能力与特点,寻找适合大学生的课题项目和科研活动,激发大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提供自主创新平台,让大学生自发组织科研团队、自主邀请指导老师、主动开展科研活动,成为科研活动的主体。进而把大学生的学习、研究与发现过程密切结合起来,学生的质疑与老师的反思结合起来,促进教学相长。

三、高校共青团推动大学生学术科研能力工作体系的要素与功能

1.搭建课外科研技能培训体系,实现课堂理论到科研实践的转化

科学研究活动是人们在工作和学习等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搜集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分析问题,运用创新思维、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解决问题,并科学地组织语言表达研究结果的过程。1但实际上我国大学生往往空有科学研究热情,却缺乏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方法。因此,在他们真正深入科研工作之前,特别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和技能的训练。而我国大学生课程体系却欠缺对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方法和技能的系统知识讲授。高校共青团应找准这一切入点,通过长期以来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举办文化学术报告、科技文化节等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和资源,在文献阅读、科研信息搜集、数据分析归纳、制定具体科研项目、完成项目设计、结果论证等方面开展系统地培训讲座或交流活动,有步骤、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引导大学生认识科研、接触科研、深入科研,有效地搭建理论知识与科研实践之间的桥梁。例如,2011年武汉大学校团委举办的“与挑战者对话”珞珈科研能力训练营便是成功的范例。

2.支持学术型青年团体建设,建立大学生“普训”和“特训”平台

学术型青年团体通常是由学生自发自愿组成的群众性团体,团体的目标聚焦在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领域。如果说课程体系的建设是由外至内的灌输式教育的话,学术型青年团体的扶持、指导和建设则是实现了内化激发学生内在提升学术科研能力驱动力的有效举措。学术型青年团体具有开放性、平等性、非功利性等特点,在活动方式上灵活运用学术交流、各种类型以及各种规模的科研活动、组织各类学习竞赛,在营造良好学风、促进学习方面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优势。高校共青团在实际工作中,应提升对这类社团的支持度,利用学校级和学院级学术社团,搭建大学生科研能力“普训”和“特训”平台。“普训”平台指可以让大学生广泛参与、普及学科基础知识、巩固教学工作的成果、提升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平台,可以建在学科或个专业的学术社团上。“特训”平台是指在“普训”的基础上,选拔有潜力的学生进行特殊培养和训练的平台。“特训”平台可以采用多元导师制的方式,对接国际化顶尖学术团体和竞赛,以赛促学,优中选优,让学生在通过“特训平台”在宏观把握学科的前沿和发展动态,真正有机会跻身于学术发展的顶尖行列。如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建立的学术性社团——信息发展中心计算机技术培训中心,每年积极申报来自于学校教务处、学校科技处的各类立项项目,并设立了院内由学院教学以及团委的资金立项,还搭建了各类国内国际顶级赛事,真正实现以赛促学,提升学生学术科研能力。

3.设立切合共青团特点的科研项目,为大学生成才和社会实际双向服务

科研项目的设立,是推动学生与学术互动、学院与学校互动、学校与社会互动,并争取更广泛资源着力于学生学术科研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由于大学阶段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还不够高,校内外的科研项目一般不会向大学生倾斜。而科技人才成长的规律却需要更早更多地激发低年级大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热。因此,共青团不仅要做好各类科研项目信息资源的整合与,也要做好共青团内部学术科研项目的立项工作。目前许多高校共青团组织已经采取了鼓励大学生自主申报项目、经评审给予项目经费支持的做法。但随着对工作的精细化和有效性要求越来越高,共青团设立科研项目应该逐步摆脱原来粗放型工作,向导向型转变:1.把控大学生自主申报的科研项目的方向性,应大力支持切合青年人的兴趣特点、切合社会实际、切合大学生能力水平的项目;2.共青团整合校内外资源,特别是要了解校外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学校的需求,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设立青年科研项目;3.以青年科研项目的完成为基础,促进产学研共建,搭建既促进大学生成才又为社会实际服务的双赢平台。

4.建立全程化的科研生涯规划咨询与辅导,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因材施教

所谓科研生涯规划咨询与辅导就是对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咨询与指导,协助大学生处理好因参与科研活动所产生的认知、情绪、态度与行为等问题,帮助大学生建立参与科研活动的方法与策略,使得大学生能够理性认识困惑、坦然面对困惑并毅然克服困惑。当前,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在大学学习规划、科研规划方面的工作几乎没有涉猎。高校共青团组织可以将生涯规划的专业知识与科研活动结合起来,把学生个人的能力的提升与未来的学术生涯的发展结合起来,让有志于投身科研学术事业的学生有章可循。科研生涯规划咨询与辅导可以参考已经比较成熟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与辅导的模式,以个体咨询或群体辅导的形式开展,通过帮助学生了解自我的人格类型、兴趣爱好、行为方式,帮助他们寻找在科研发展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并协助他们寻找发挥优势、弥补不足的方法。同时,通过咨询辅导了解学生的困难与需求,利用共青团的优势与资源协调解决问题。

〔参 考 文 献〕

篇6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课外科研;实践教学

强调“亲身经历与感受”的课外科研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与常规的实践教学相比较,课外科研实践针对对象主要为高年级的大学生,同时考虑学生创新能力的层次性以及遵循个体发展规律[1],以此有效地扩展学生专业知识、增强实践能力和教师科研力量。本文结合河北大学机械类专业学生课外科研实践情况,拟从学术讲座、科技竞赛和教师科研等角度进行初探。

一、以学术讲座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学术讲座是增强学生科研意识,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2]。通过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学术讲座有利于巩固、加深理论教学所学的专业知识,拓展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与知识结构,了解专业学科研究前沿与动态以及未来展望。为此,河北大学机械类专业为了保障该专业学生参加学术讲座的质量,采取了以下形式:①课程形式。该课程以任课教师的知识储备为主,聘请校内外专家为辅,定期举办关于汽车机械类相关研究方向的学术讲座。②学术报告登记卡形式。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总结成绩组成。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报告,并向报告专家提问与交流。近年来,河北大学机械类学生参加了“2010年河北大学第十七届科学报告会系列学术报告”“2011年河北大学90周年校庆学术系列报告”。比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北大学特聘教授张钟华题为“在科学研究探索的道路上勇于创新,攀登高峰”的学术报告。其以亲身经历和科学成就向学生们展示了科学研究道路上的机遇与挑战,表达了将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年轻科技人员的愿望。

二、以参加科技竞赛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近年来,河北大学机械类专业老师以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强的学生梯队为目标,采用以老带新、互相帮助与学习的方式,形成了相互赶超的比赛氛围,为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做好了充足的人员储备。机械类专业所在的质量技术监督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以设立“学生创新基金”形式激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学生创新基金自2006年设立以来,已有60余名机械类专业学生得到资助,累计发放资金50000余元。近三年,机械类专业学生针对不同的竞赛主题进行综合设计和开发,以智能汽车、无碳小车等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校级等各类级别的科技竞赛活动。如自2009年连续以光电组、电磁组和摄像头组等组别参加了第四届、第五届和第六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东北赛区)。近三年,参赛组数及组别、获得奖项逐年增多,由2009年的2组光电组增加到2011年的光电、摄像头与电磁等5组。

三、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科研,增强科研能力

高年级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主要是协助教师或者独立执行并完成科研项目中的部分工作。在执行前期,学生主要进行查阅文献、翻译文献、调研等工作;执行过程中,学生自行调试实验设备、制样、测试试样以及分析与处理数据,增强独立实践能力。根据学校关于大学生创新学分认定管理办法,把大学生参加教师科研作为其完成学业的一部分,给予学分奖励。对学生发表或出版的科研成果进行资金奖励。当然学生在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时,指导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作用,对执行科研项目的各个环节给予明确的指导。自2010年,机械类专业59名学生以教师的科研子课题或自主选题形式参与13项河北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并取得了喜人成绩。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平台;创新成果

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是实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浙江大学在“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自主学习、培养能力为核心,加强制度建设和硬件建设,完善本科生科研管理机制,大力推进以大学生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为主要形式的本科生科研训练和创新活动,积极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参与科研和创新活动的平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大批学生科研成果。

一、本科生科研平台的构建

1、加强制度建设,保障本科生科研活动有序开展

为了有序地推进各类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学校自1998年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以来,一直注重对本科生科研活动的规范化管理,并在不断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文件,如:“浙江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管理暂行办法”、“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浙江大学‘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浙江大学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浙江大学本科生参加学科竞赛的若干规定”、“浙江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奖励暂行办法”等,成立各种学生科研项目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各类项目的管理与组织机构、立项与实施程序、成绩和学分认定管理等,使得各类学生科研和创新活动更为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为本科生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及本科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2、拓展项目途径,扩大本科生科研活动参与面

学校不断加大本科生科研专项经费投入,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大学生科研训练途径,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学校和学院四级学生科研实践创新体系。其中学校层面开展的校、院二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于1998年首次设立,立项数逐年增加,近两年来学校和学院每年投入经费200多万元,SRTP立项每年均在2 000项以上,参与SRTP的学生人数占同年级学生的70%-80%。2006年,我校成为全国10所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试点高校之一,有63个由学生自主申请的项目被评为首批国家级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项目,参加学生近200人。2006年,有42个学生科研项目获得首批浙江省“新苗人才培养计划”立项资助。据统计,2006年校院二级SRTP项目立项2021项,各类国家级和省级(含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学生科研立项159项。同时,学校还积极拓展学科竞赛种类和参赛层次,目前开展的学科竞赛有: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设计、结构设计、程序设计、机器人、创业计划、电子商务、多媒体作品、财会信息化、演讲比赛、英语演讲、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广告艺术和智能汽车竞赛等15个各级学科竞赛,其中多个学科竞赛项目已发展到省级、国家级和国际性竞赛,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的学生人数迅速增多,2006年达3000多人次。

3、加强硬件建设,创造本科生科研活动良好环境和条件

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育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科研环境。为此,学校积极规划和组织建设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硬件环境,从导向和投入上支持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基地、实践基地、学科竞赛基地和教学实验室建设。投入3000万元用于校内实践教学和学科竞赛基地建设,促进校内实践基地由单一的教学基地向综合性、创新型、多功能的本科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发展;结合世行贷款项目实施和新校区建设,投资2亿多元在紫金港校区建设了十多个以本科实验教学为主的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和五个公共教学服务体系;积极申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逐步实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创新实验室向学生全天候开放。通过近几年的建设,我校共有国家级人才培养和课程基地14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230余个,校内大学生实践创新教育基地1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本科教学实验室40余个,为本科生广泛开展科研训练等活动,培养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奠定了良好硬件支撑条件。

4、改革教学方法,创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

在“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学校积极推进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校在2002年制定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和修订学籍管理条例时明确规定,本科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参加各类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和发表学术成果等方式获得4个第二课堂学分方能毕业。同时,为促进学生更快地了解研究、高效地进行研究,全校95%以上的专业开设了研究型、讨论型等能力培养课程。还开设了由各学科专业学术和教学水平高的教学名师和教授担任主讲的新生研讨课和学科导论课程,该类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思维、学习方法和研究能力的初步训练,使本科学生更好地了解各学科专业以及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2006年共计开设学科导论课367门次,新生研讨课34门,选课学生分别为71268人次、519人次。在本科实验教学中,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研究探索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新模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研究性实验在实验课程中的比例,积极营造良好的本科生科研创新环境。在世行贷款“高等教育发展”项目资助下建设的生物、物理、电工电子、机械4个基础实验中心构建了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和研究实验组成的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各基础实验中心的基础实验项目更新率分别达到87%、77%、84%、72%;被评为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开设多个平行实验,不仅让学生在课程开设的多个平行实验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还鼓励学生对同一实验提出不同的实验路线、方法,提倡学生自带实验和自己设计实验内容,到实验室去具体实施自己的设计思想,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5、制定激励政策,促进学生科研活动可持续发展

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广大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为此,学校制定奖励政策,并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在各类项目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对各类人员的奖励政策:对学生的奖励包括学分奖励、

成果奖励、获奖奖励、科研项目转化为毕业设计(论文)、优先推荐免试研究生奖励等;对教师的奖励包括指导项目立项津贴奖励、指导获奖奖励、指导获得成果奖励、考核津贴奖励等:对项目管理人员也视其业绩分别给予适当奖励。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广大师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积极性,进一步保障了学生科研项目和创新训练的良好开展和高质量的完成。2006年浙江大学以学科竞赛成绩优异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本科生共计63人,其中47人最终确定为07届免试研究生:2006年学校对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科研训练、学科竞赛、的奖励津贴达50万元。

二、本科生科研活动取得的成效

1、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发展个性、培养能力的平台

学校充分利用学科门类齐全、教学资源丰富、师资科研力量雄厚等综合优势,初步构建了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建立了以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为主体的学生科研训练和创新活动平台。在此平台中,学生可以自主提出科研项目,也可以通过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开展研究,或组织团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等形式参与科研训练和创新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学生的研究性、交流性、搜索性学习,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需求,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学生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各级各类学生科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在本科学生中形成了浓厚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氛围,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如参与SRTP的学生人数从1998年第一期的156人增长到2006年第九期的近6 000人次,每年寒暑假都有数千名本科生继续在实验室和科教实践基地开展科研活动;各类学科竞赛的参加学生人数也从1999年的348人次迅速扩大到2006年的3000多人次。根据对SRTP实施效果调查,学生的科研素质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查阅文献资料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学习能力、研究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得到了显著提高。

3、学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篇8

由于生命科学的“实验性科学”特性,让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教师能够把所做实验在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在当前的新进展、新应用进行说明,将会获得更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因此,科研一线教师积极承担实验教学对保证实验教学质量极为重要。在构建“四层次”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注意精选一批有深厚科研背景的教师亲自主持实验课程教学。这些教师一般都具有博士学位,具有丰富的实验室研究经验,能够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及时补充到教学与实验的内容中。这些高学历经验丰富的教师承担实验教学工作,积极参与实验教学的改革,成为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实践教学的特色之一。

二、实验教学内容更新和改革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实验教学的内容跟上学科发展的趋势,鼓励教师将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和教师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因此,在构建“四层次”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积极开展了实验内容的更新和改革,创立了“1个遵循、3个打破”,即实验要遵循科学研究的规律,打破常规实验安排中时间的限制、空间的限制和教材的限制。第一层次验证性实验,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如电子天平的使用、微量移液器的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基本培养基的配制等等,所以设置了诸如培养基的配制、显微镜观察等基本实验项目。第二层次综合性设计实验,目的是使实验内容有一定的综合性、设计性及探索性。因此增补一些新的设计与研究性实验内容,如菌种筛选实验、生态学实验等实验项目。菌种筛选实验可以使学生发挥一定的主动性,如设计采取不同的培养基、不同的筛选条件来达到筛选菌种的目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设计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三层次是开放实验必修项目,目的是针对某一实验专题,开放实验室进行研究。设置了植物组织培养及再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农杆菌介导植物遗传转化等专题实验项目。第四层次是本科生创新科研项目,结合吉林师范大学学生科研立项和大学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开展。组建学生科研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平台,使学生有机会参与到科研一线教师的科研项目。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领域选定若干难易适度、具有充分可行性的科研题目,分别指导学生开展研究,使学生初步掌握科研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

三、实验平台建设

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吉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加大现有实验室资源的整合和改造,加速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先后获批成为吉林省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和吉林省生命科学创新实践基地,使生命科学“四层次”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有了可靠保证。同时,学院通过特色专业和教改立项,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以及校企合作等多元化的资金来源,进一步支持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四、“四层次”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初步应用

篇9

(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处,广西 桂林 541004;

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摘要】目前,国内高校正在逐步探索产学研合作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产学研结合模式将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有效协调,这种培养模式为人才培养发挥积极作用,然而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笔者提出采取人才培养倒逼机制,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改进措施,通过健全创新型教育激励机制,修订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创新型实践教学改革,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高素质工科综合型创新人才。

关键词 产学研;创新型人才;倒逼机制

基金项目:本文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倒逼机制’——基于产学研模式的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探索”、广西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项课题“优势特色学科与区域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GY20120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春海(1982—),男,山东临沂人,硕士,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处,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科学、科研管理。

刘美婧(1995—),女,湖北武汉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学生。

当前我国正处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创新”已决然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人才培养过程中各类问题逐渐突显,往往普通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不高、阅历不够丰富、能力不够突出、态度不够积极、心态不够端正。针对高校一味扩招、追求经济效益的不正当做法,国内众多学者对此颇有异议,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定位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产学研合作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但是不同的院校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进一步探索。

1国内外高校产学研合作背景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现状

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都非常重视产学研合作在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促进作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俄罗斯等教育强国都一再强调通过开展“学生进科学研究室”的活动逐步培养研究型专业技术人才。世界著名的研究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都是产学研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并促进社会发展的典型范例。

在我国,产学研结合模式,从结合内容来划分,主要包括:技术受让、技术开发、共建研发机构或实验室、创办经济实体、联合培养人才(包括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科技资源的共享(包括利用文献、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技术咨询或服务等。目前,国内高校也在逐步探索产学研合作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一些行业特色比较鲜明的高校如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国高校目前主要采用以“硅谷”为代表的产学研三结合模式,产学研三结合模式把高校的教学、科研、生产整合协调起来,这种培养模式促进了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然而,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部分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在:高校科技创新质量有待提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较弱;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教育评价体系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矛盾;学术浮躁问题比较严重;科研管理体制创新相对滞后。此类问题的出现导致了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困难,高校毕业生较难适应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

2工科专业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项目状况调查

2014年9月,笔者通过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某学院59名工科本科生对高校产学研模式与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了学生对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参观校外实习基地、学校实施双导师制等问题的看法,得到一组数据,为进一步研究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提供数据支持。

1)大学生中经常参加教师科研项目的占20.34%,偶尔参加教师科研项目的占37.29%,从未参加过教师科研项目的占42.37%。参加过教师科研项目的学生超过半数,但经常参加人数较少。

2)在对参加过教师科研项目的大学生群体中,从事发放问卷工作的占16.95%,负责数据采集工作的占28.81%,负责数据分析工作的占8.47%,负责数学建模工作仅占3.39%,负责数据测试工作的仅占5.08%,负责撰写论文报告工作的占5.08%,仪器调试工作没有人从事过,另外32.30%的学生负责其他工作。在教师科研项目中,大学生主要扮演问卷发放、数据采集的角色,对科研数据处理、分析的参与度较小,基本没有仪器设备调试的能力。

3)对于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的参与力度的调查,15.25%的学生表示经常参加,42.37%的学生表示偶尔参加,42.37%的同学表示从未参加过。参加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学生数超过半数,但经常参加项目的学生非常少。近一半学生从未参加过教师科研项目,这个比例与从未参加过教师科研项目的学生比例一样。

4)在对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是否有收获的回答中,选择很有收获的占47.46%,认为有一些收获的占30.90%,认为没有收获的占3.39%,还有15.25%的同学觉得不好判断。

5)在对参观校外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实验室等的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49.15%的学生从未参观过,显示出目前校外实践活动的局限性。

6)在对学校实施“双导师制”的满意度调查中,61.02%的学生认为“双导师制”有意义,16.95%的学生认为意义不大,18.64%的学生觉得不好说,还有3.39%的学生认为无意义。

7)对于学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方式是否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这一问题的调查,仅有15.25%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问题,20.34%的学生认为基本可以做到,47.46%的学生觉得很难讲,13.56%的学生觉得有一定困难,3.39%的学生觉得困难非常大。对学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方式,持怀疑态度的学生占多数。

3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改进措施

3.1建立创新型培养倒逼机制

笔者提出的“倒逼机制”是一种非正常化的逆向思维模式,将高等院校的工科学生从原来的“入学——教育——就业”的模式转为“就业——教育——入学”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的主要观点在于在工科学生入学之初,学校就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定位(即:就业目标)准确敲定,根据学生发展方向确定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方式和方法,采取“倒逼”方式,“逼迫”学生在校期间不断完善自我,这种“因才施教”的方式,合理依托了学校科研平台,“逼迫”师生走进科学研究过程中,形成“产业——学校——研究部门”三层联动方式,从而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高素质工科综合型创新人才。

3.2健全创新型教育激励机制

通过研究国内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方法,借鉴知名高校的经验,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健全工科高校创新型教育激励机制。针对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创新项目、科研工作的学生,(下转第10页)(上接第19页)尝试实施课程学分替代方案,增加兴趣学分、创新学分、技能学分的认定工作。对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的创新型人才进行跟踪调研,从理论基础、实践动手能力、综合素质、就业情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考察,不断调整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3.3修订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工科院校都有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但是培养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不断修订,不能闭门造车,不能光凭学校的自身条件而忽略社会的需求。学校应审时度势,以专业为单位组织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调研,学习优秀大学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只有充分调查社会对本专业工科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按需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逐步调整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立体化的实践体系,不断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

3.4推进创新型实践教学改革

大多数工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将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作为主要任务。工科高校应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以科研带动实践教学理念的创新,深入改革实验项目特色选题,在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管理等方向改革和实践研究。高校有效整合现有的实验教学资源,成立基础实验室,并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支持、各种“质量工程”平台建设、自筹经费等方式开展专业实验室软硬件建设。在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中,增强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学校应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促使工科专业的本科学生走进实验室,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以参与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提供给学生多重立体化的实践体验。实现实践教育教学全过程化,帮助学生从不同的实践体系中树立创新意识。

4结语

作为电子信息行业特色鲜明的工科院校,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依托学校产学研合作大背景,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工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培养也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笔者提出的产学研背景下人才培养倒逼机制,是否能更加精细化、特色化地探索产学研联合培养工科创新型人才的模式,急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原志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佳切入点研究[J].科教纵横,2012(03).

[2]施菊华.产学研合作教育视域下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3).

篇10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项目教学;能力培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107-02

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是还有一些问题存在,不容忽视,因此,党的十进一步对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积极健全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如何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成为了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工作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材料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存在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在创新创业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大背景下,我国教育部宣布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5年的基础上,启动“十二五”期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为学生创业就业提供训练机会和平台,以创业促进就业。可以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将创新训练的研究成果进行模拟或实际产品市场推广和运作,通过经验的积累,实现从科研创新到实际创业的转化。

本科工程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造就了大量的工程科技人才。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工程科技人才就业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才的结构和质量与社会生产需求出现了差距。在新形势下,工程复杂性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也给我国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工程教育越来越表现出不适应性,从学生表现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不足。

创新是工程的灵魂,造成工程科技人才质量不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缺乏创新性工程实践教育。对于工科学生而言,大学阶段是参与工程实践、形成工程思维、获得工程经验、提升创新能力的最好机会。而目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的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不强;创新创业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与实践脱离;缺少创新实践平台,指导帮扶不到位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作为教育体系重要组成的实践教学部分成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现代工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求实的科学态度、严密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客观公正地反映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必须完善现有教学模式,基于科研项目驱动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为保证教学质量,美国十分重视跨学科的科学研究,提出“工程教育回归”的理念,鼓励教师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根据相关学科的发展情况开拓出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并以此为基础建跨学科的科研小组,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国长期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授课方式过于偏重课堂讲解,学习效果考核上还是采取考试的方式进行评价。传统的教学及评价方式导致过于注重试题答案的规范性和标准化,注重学生对知识记忆的考核等弊端。

目前,国内同类高校已经开始针对这种传统教育的弊端提出了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完善和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制度等对策,并取得一定的效果。整体创新创业教育趋势朝科学化发展,但是,实践性不强,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专业针对性。

针对材料类专业课与科技发展紧密联系的特点,我们提出以教师的科研项目为基础,在创新创业理念下,通过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践平台,合理调整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评价方式,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完善材料类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我国在材料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和工业4.0大背景下,新材料领域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具有极高的战略意义,而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以此为契机,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以及成果推广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条件和展示平台。

二、材料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通知,要将“大创计划”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要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导师队伍建设,重视“大创计划”实施的条件建设,要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搭建项目学生交流平台。

辽宁科技大学2014年在多次筹划、依托辽宁科技大学创新管理研究所,整合了新兴产业创新创业管理平台、电子信息技术创新创业平台、法律和金融服务创新平台、新材料和绿色冶金平台、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创业平台以及校工程训练中心、大学生科技园等资源后,获批为省级创新创业基地。本着“依托基地、项目引导、实践教学、提供创新创业平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思路,对整个培养模式从课程设置、教学及考核评价模式、实践平台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工作安排。围绕“大创”工作,从科研专项立项、学生、优秀学生选拔、创新平台培训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方案。特别强调,一是要充分发挥“实践教育基地”的作用,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协同育人新机制和交叉培养新机制,根据各相关学科的特点及关联性,发挥科教优势,利用实际科研项目,引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参加“大创”,培养创新创业综合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二是要提高专业教师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各方向专业教师分工负责、协调配合,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根据具体实际项目合理安排教学及实践内容,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充分激发学生创新科研热情,培养创业实践信心。切实有效地通过项目引导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三是将产学研用的思想传递给学生,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将教师科研项目与学生“大创”课题、毕业设计论文相联系,为学生创造创新创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已培养出实践能力强、适应面广、工程素质高的理工科人才。

三、建立开放式项目实践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要求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既开展丰富的科研实践教学活动,同时,也需要配合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工程实际问题,更深刻的认识创新创业能力对他们今后工作、科研的重要意义。通过教学内容和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提高培养学习兴趣、提升综合创新能力,以满足新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

改革教学与考核评价方式,严格过程化管理,注重平时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将传授知识与考试有机结合。将课程内容进行拆分,结合教师科研项目,以专题形式进行划分,首先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再进一步讲授这些知识如何运用与新材料、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工作;再进而与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共同讨论。在保证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创造性的空间和平台。考核评价采用结构分数考核制,将学生从课本带入科研项目。

根据课程特点,从科学态度、逻辑思维,实践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领导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效率等多角度考核学生的综合创新创业能力。构建综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矩阵,完善开放、多元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拟定合适的课题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业教师在完成自己科研项目的同时,及时给与学生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将科研项目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将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动力,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

四、结语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高等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注重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与发展,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提升和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背景下,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性,提升专业教师的素质与能力,研究项目实践教学材料类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业素质、创业能力的高水平工程人才、科研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刚群,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若干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7):19-21.

[2]于猛,构建创新能力训练体系的探索与研究[J].石油教育,2011,(2):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