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类课题研究范文

时间:2023-06-21 09:44: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商管理类课题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商管理类课题研究

篇1

一、成果研究的背景、思路

1.建设工商管理专业的背景。受地区差异影响,中国的教育资源分布并不均衡,尤其是陕西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陕北、陕南地区自然条件较差,应用型专门人才匮乏;陕西还有许多军工、航空、电子等国营大型企业分布于边远山区,往往留不住企业的专业技术骨干和高素质人才。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显迫切。尽管陕西是个教育大省,但是在陕南、陕北这些边远地区、“三线”企业和广大基层单位、农村急需专业人才的地方,高校毕业生仍然是分不去、留不住。这些地方急需的人才,特别是广大在职人员素质的提高主要依靠电大培养。电大也正是以“为基层培养大批人才”奠定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地位。陕西电大从2000年开办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后,抓住工商管理专业及课程应用型、操作性强的特点,以21世纪学科基本规范和发展趋势为出发点,敏锐捕捉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态势,结合西部发展的客观需求,为提高西部边远地区生产服务能力,适应我国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发挥我校作为陕西省远程教育人才培养主力的优势,确立工商管理类课程建设的目标:发挥开放教育的网络技术优势,整合优质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培养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

2.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陕西电大在借鉴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指导思想下,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以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体,在开放教育教学实践中,基本形成了“一个中心、五维互动”的教学模式:即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导学指路、自学为主、助学支持、督学保证、测学反馈、多元互动的课程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工商管理专业教师根据学校的“一个中心、五维互动”的教学模式,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经过不断深入思考、探索和改进,提出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面向西部经济发展,将应用型人才作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培养具有特色专业方向的应用型管理人才,形成由课程实践、专业实践、工作实践三大系统构成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在教学改革中加强专业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围绕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和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开展教学工作。

二、成果研究的基本内容

1.制定开放教育应用型工商管理类课程培养方案,突出能力培养,设置基于工作岗位要求的企业管理能力课程群针对工商管理工作岗位层次不同要求,我们对工商管理类课程设计时,重点突出经济分析能力、管理实务能力、市场调研能力、信息应用能力的培养。开放教育应用型工商管理类课程体系。开放教育应用型工商管理类课程应用能力体现。

2.加大集中实践环节的教学投入,完成开放教育应用型工商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1)工商管理模拟实验室的建设。为解决经济管理教学中无实验室,实地实习条件有限、学生无法全面贯通经济管理知识的问题,陕西电大2007年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工商管理实验软件《企业管理模拟实习系统》,将以往教学、辅导、考试诸环节整合在一起,为学生实现在计算机的引导下交互学习、实践并完成考核测试。目前的实验室能容纳50人同时上课,《企业管理模拟实习系统》软件是通过模拟迪宝乐有限公司这一加工装配型企业的运作,使学生在参与营销、技术、采购、设备、生产、品质、仓库、财务、人事等各个环节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熟悉各职能部门是怎样独立运作,部门之间是怎样相互协调关系。了解现代企业管理的一般流程,并能整合所学的管理理论知识,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实用工具与方法。经过三年的应用已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和模式,在开放教育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上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2)开放教育应用型工商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实践教学是学生提高工作能力的关键,工商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实践、专业实践、工作实践三大部分构成。

A课程实践。工商管理类课程减少理论讲授学时,加大课堂实践学时。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涉及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多数都安排了课程实践。在课程实践中,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实际操作与其支撑理论的联系上,训练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如推广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手段,以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解释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强应用型教学,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纲挈领的讲述一些与工商管理专业相关的资格考试知识,督促学生参加计算机技能考试、英语技能考试、人力资源、通用管理能力、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职业资格考试。

B专业实践。开放教育的毕业实践环节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企业管理实践完成毕业论文,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工商专业教师非常重视毕业论文指导的全过程管理,论文指导初期主要教会学生如何撰写专业论文,如何登录期刊网搜索有价值的参考论文信息,并为学生提供参考论文题目,方便学生准确把握本专业研究的热点问题;论文指导中期充分利用分校论文指导软件系统、QQ群、电话、电子邮件等手段,加强与学生的联系,督促学生及时完成毕业论文;论文定稿后帮助学生或指导学生按照论文写作规范及要求排版打印、填写毕业论文评审表;最后通过网络双向视频答辩完成专业实践环节。

C工作实践。开放教育的学生大部分分布在各个区县,学习集中在学校、家庭和工作单位三个点上,并且以成人在职业余学生为主。学生普遍拥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但是年龄差异较大,综合素质也参差不齐。针对开放教育学生的上述特点,在为学生提供课程实践和专业实践的基础上,开展教师和学生的工作交流会,以学生为主,介绍学生工作单位,选择合适的企业为案例展开讨论,针对企业问题提出一些管理改革办法,既帮助学生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又提高了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

3.构建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提高网络教育竞争力

学生自主学习是远程开放教育的基本特色,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搞好学习支持服务是远程教育教学过程管理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设施服务、信息服务、资源服务、自学(修)服务、教(导、助)学服务等等。为此,工商管理专业教师采取各种有效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学习支持服务。

(1)充分利用学校“天网地网合一”的网络教学平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实施有赖于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完整的支持服务体系,对教学设施和条件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很大的投入。为此,陕西电大建成了校园宽带网和互联网站,少数分校建成了校园网或局域网,本科试点单位基本上都建成了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和视听阅览室,绝大部分试点单位建成了VBI数据广播接收系统,陕西省的远程开放教育形成了“天网地网合一”的网络教学平台。工商管理专业教师根据学校的“一个中心、五维互动”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遵循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规律,应用现代学习理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印刷、音像和计算机网页教材等多种教学媒体与面授辅导、电话答疑、电子邮件、双向视频会议系统、BBS网上讨论等多种辅导手段综合应用的方式开展远程教学的稳定结构形式。并按照这一基本框架,充分利用“天网地网合一”的教学平台,选择、确立了切合自身实际的基本教学模式。从总体上看,根据我省地域分布特点,我们认为在关中经济发达地区及各地区中心城市,应确立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教与学的模式;在地市以下的县乡、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应确立以卫星电视、音像媒体为主,计算机及网络为辅的教与学模式。

(2)提供丰富的文本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资源。工商专业的教师积极参与专业课程各类教学资源建设,主编、参编了管理类很多的教材,如《现代经济学主要学派》、《财政学》、《政治经济学》、《现代管理学》、《现代市场营销学》、《股份制经济概论》等教材和辅助教材;教师们还积极参加学校网络课程、CAI课件、IP课件的开发和制作,如《现代经济学专题》、《财政学导论》、《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电子商务基础》、《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指导》;每一学期教师都根据需要及时补充更新这些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同时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来承担网络课程面授和网上教学辅导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丰富、多样化,简便、易掌握的学习资源。

(3)采取实时与非实时、同步与非同步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一是尝试网上直播实时授课,通过实时多媒体交互式教学系统,授课老师在学校授课室上课,校外教学点的学生在听课室听课;二是VOD视频点播,教师上课的实况制成VOD课件,存放在VOD服务器上,校外教学点可在网上点播或下载到教学点的VOD服务器上,播放录像上课;三是Web方式,学生通过登录远程教育网站,浏览访问Web课件等各种教学资源进行学习,进行网上讨论和辅导答疑。四是提供光碟,制作网络课程光碟、VCD录像光碟等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辅助手段;五是开展网上答辩,通过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平台、金虎软件系统,教师在办公室就可以给基层分校的学生进行网上课程教学答疑和毕业论文答辩,提高了答辩效率、降低了答辩成本。

三、创新点

我们对工商管理类课程设计时,重点突出经济分析能力、管理实务能力、市场调研能力、信息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将这些理念始终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不断地打破陈规、创新教学。

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放教育是一个与信息技术紧密相连的新生事物,这一特点决定了它与信息技术一样,是处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的。在开放教育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某本教材,而是要时刻关注其前沿动态,广泛搜集资料来充实教学内容。由于教学计划学时有限,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内容新、范围广的知识。如《财政学》每章后的时政材料和国家最新财政政策实施背景、实施效果的材料提供和分析,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散思维空间;《电子商务》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电子商务教师充分利用网上的免费资源,指导学生体验数字证书的认证、电子邮件的加密、文档的数字签名等。

2.教学过程不断创新。课程教学创新是教学创新中的重要方面,开放教育与网络紧密相连,而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交互性,这就要求其教学必须突出个性化和交互性。如《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课堂上的案例讨论,学生结合自己管理工作实际展开分析、研究和讨论,穿插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热烈的课堂讨论氛围,这在传统教学中是无法实现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学个性化和交互性才得以实现。

3.注重实践操作训练。在对工商管理类课程的日常教学中,教师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深刻领会基础理论,并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工作,提高了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证券投资分析》课堂上,老师通过实时股票软件,把自己在这一段时间对大盘和股票的看法与操作完全展现在学生面前,对成败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大量实战案例培养学生在掌握书本基本理论基础上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学生根据老师所讲的一些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方法,进行课堂股票买卖模拟实战,老师对每个人所推荐股票进行点评和后市预测,并在下一次面授课程中进行检阅,总结得失,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又使学生得到实战氛围的熏陶和锻炼。

4.课后作业形式多样。工商管理类课程的学生必须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比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管理学基础》课程作业多为联系实际的计算、分析、研究问题,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方式开展解难释疑的讨论活动,完成课后作业。

5.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积极开展课程考核改革,针对不同的课程特点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如《财政学》与《证券投资分析》课程加大了形成性考核与客观分析研究试题在课程考核中的比例,考核方式由闭卷考核为开卷考核,《电子商务》课程在形成性考核中增加了网上操作的作业,使学生能够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西方经济学》课程增加案例考试和实践分析、论证试题的考核比例等。

四、应用情况和效果

1.校内应用情况和效果

(1)工商管理模拟试验软件经过三年的运作,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和模式,在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上发挥了越来越关键的作用。98%的学员在做过工商管理模拟试验软件实验和考核后都反映说很好,清楚明白了现代企业的整个管理流程,对实际工作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工商管理类主要课程考试改革后的通过率比课程考试改革前有所提高且比率合理,符合课程教学实际。如《西方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财政学》、《证券投资分析》和《电子商务》等分别为78%、83%、75%、50%、80%,说明我们的课程考核改革是卓有成效的。

(3)《财政学》时政小论文写作、《证券投资分析》实盘买卖点分析,这一类试题的考核,促使学生在学期中间必须认真利用课程的各种教学媒体资源打好理论基础,同时注意查阅大量相关实证、实盘资料,从历年评阅试卷情况看,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分析材料丰富、结论措施有许多创新思想与观念,证券买卖实盘操作的研判能力增强。一系列教学过程的创新和考核方式的改革,都对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创业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校外应用情况和效果

(1)陕西电大2007年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工商管理实验软件《企业管理模拟实习系统》,为了尽快推广,工商教研室专门组织全省工商类教师实验软件培训会,手把手的教会基层教师如何使用软件,基层电大反映良好。

(2)工商管理教师开发的《人力资源案例分析》、《现代经济学专题》、《财政学导学》、《电子商务基础》网络课件和CAI课件分别被获得了教育部优秀奖、中央电大三等奖、省教育厅三等奖、校级一等奖。

(3)《财政学教学一体化设计方案》获中央电大优秀课程教学设计奖,《市场营销》、《财政学》两门课程分别获得中央电大第一届、第三届教学创新奖。

(4)相关教师承担了省级课题,如李西凤教授主持陕西省2008年教育科研重大课题“陕西远程教育规模效益与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承担陕西省2008年教育科研重大课题“陕西远程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研究工作。

篇2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贯彻国家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文件精神[1],各高职院校纷纷开展了实践教学改革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实践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而言,仍存在社会对工商管理类人才需求旺盛而专业毕业生就业不理想的矛盾现象。本文对国内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介绍了国外大学实践教学成功经验,并对现有研究作了简评。

一、高职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外延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能在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开展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教学环节。随着实践教学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对于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外延的界定也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及完善。对于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外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之进行定义,综合起来主要包括以下观点:实践教学是进行技能训练的重要途径。它是在学校的引导下,学生以获得直接经验或将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为主要目的,参与理论教学之外的具体社会生活的教学活动[2]。实践教学活动主要针对学生岗位综合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养成和发展。实践教学的外延包括技能训练、科技创新、生涯规划、组织服务、实习见习、社会体验等内容,实践形式包括实验、情景模拟、课题研究、项目设计、角色尝试、实地考察等。

二、国内关于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各高职院校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剖析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

1.理论教育在教学中仍占主导地位

虽然各高校在工商企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实践教学时数,学生的专业能力、技术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就实践教学实施情况来看,理论教育主导模式在教学中仍处于主导地位,实践教学成效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期待存大较大差距。

2.实践教学资源匮乏教学质量不高

实践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师资力量、实习实训基地及实践教材,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资源匮乏导致教学质量不高。首先,师资力量薄弱。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师拥有高学历却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对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不到位。其次,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没能真正发挥作用。虽然各高校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中都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建立了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但这些基地没能真正发挥作用。不少高校校内实训设备不足或较简陋,无法满足实践教学需求。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流于形式,究其原因,一是高职院校资金投入不足,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共赢机制企业对此积极性不高,难以真正开展校外实践教学或质量不高。最后,实践教学教材建设滞后。很多实践课没有教材,或教材编写质量不高。

3.行业企业缺位导致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

国家要求高职教育必须以需求为引领,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企业、促进就业,要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了保证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不偏离社会实际需求,遵照技能型人才的成长规律组织教育教学,行业企业应该全面参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包括专业的开设、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等。但实际上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未建立行业企业参与教育教学的机制,导致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与社会需求脱节。

4.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还未建立起来

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还未建立起来。对实践教学的效果缺乏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式方法比较落后,无法客观真实反映教师实践教学水平,无法合理评价学生实践能力与职业素质情况。

(二)提出了解决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存问题的措施

1.重构实践教学模式

何海怀等从“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需求、以能力培养为主体”的职业教育理念出发,提出基于职业行动导向重构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3]。主张按“工学结合”要求重构课程设置及课程标准,按认知规律循序推进实训项目,课程教学组织与职业资格证书挂勾。胡忠任则认为ERP 实训教学能较好满足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需求,构建基于 ERP 实训平台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能较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4]。

2.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曲立等人在《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出,应根据企业需求从目标、时间、手段、空间四个维度设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出构建“三层次四模块”实践教学体系的策略。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包括专业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训练三个层次,体现从基础到综合依次递进的训练过程。训练模块包括课内实验教学、独立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科技活动四种形式[5]。荀海鹏、李娜认为应对组成工商企业管理实践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有机整合、优化,构建“目标子系统”、“内容子系统”、“条件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及“评价子系统和保障子系统”的六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6]。

3.优化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要系统规划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增加实践教学设备,购买仿真软件,改善校内实训基地的条件。建立与企业共赢机制,在优势互补、互相支持、互利互惠的前提下,校企合作才能持续良好发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才能真正成为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平台。 4.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严格实践教师入职标准,尽量选聘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避免从应届毕业生中选择。制订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的规定,增加青年教师企业实践经验,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一支“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供师资保障。

5.建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评价指标,既为教师教学工作指明方向,又为教师工作效果提供衡量标准,它是实现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张旭辉等人将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分为实验教学、实习教学、毕业论文教学和其他实践教学形式(主要包括社会调查等)等四个方面,根据各个环节的特点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7]。张庆华等人提出应在工商管理类实践教学中建立学校、教师、企业三位一体的监督机制,以培养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三、国外大学实践教学成功经验

(一)德国大学采用“双元制”实践教学模式

德国是世界上开展职业教育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德国应用科技大学采用“双元制”实践教学模式,该模式被誉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双元制”中二元,一指职业学校,二指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学校及企业共同承担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学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企业为学生学生实践提供场所。德国大学对教师要求很高,教师必须同时具备企业工作经历和较高的洞察能力,能够敏锐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并将之作为学生毕业论文课题,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由于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岗位所需的技术,因此毕业就能很快地顶岗工作,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

(二)英国大学推行“三明治”式教育

英国的“三明治”教育,即学生一段时间在校学习,一段时间到工厂实习和工读交替进行。这种教学体制,能把工程设计、研究、实验与教学融为一体,学生既能学到相应的理论知识,又能与实践结合,学以致用,学生未毕业就具备较高技能和创造力,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四、结语

从上述研究内容来看,虽然我国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对实践教学还缺乏系统性、前瞻性的认识,而且深入研究也不足,许多教学追求短期效益。笔者认为可借鉴国外成功的实践教学成功经验,特别是德国的“双元制”实践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裴云,任丽婵.重新认识实践教学的内涵和外延[J].当代教育科学,2015(15):14-16.

[3]何海怀,唐高平.基于职业行动导向重构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1(04):162-164.

[4]胡忠任.基于ERP实训平台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7):177-179.

[5]曲立,刘宇,葛新权,金春华.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与实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1):228-230.

篇3

 

自泰勒提出科学管理理论以来,管理学正式确立了其新兴科学的重要地位。以运筹学、统计学、博弈论、进化计算、神经网络、机器学习、证据理论等为代表的数学方法广泛应用到管理建模与管理实践中,组成现代管理方法与技术的管理方法论。

 

在这些实际问题中,对复杂数据的分类问题及复杂函数估计问题的分析是解决这类问题的重要方面。近几年,学者在复杂数据分类及复杂函数估计问题解决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支持向量机是近几年解决此类科学问题的重要工具。

 

支持向量机的教育理论基础是统计学习理论,主要用于分类及模式识别问题。目前支持向量(回归)机已应用在外贸出口预测、电力负荷预测、农产品的消费市场需求动态预测、投资组合风险预测等方面。由于复杂的函数估计问题和复杂的数据分类问题在经管类研究生研究的问题中普遍存在,因此将支持向量机作为实验工具,培养经管类研究生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动手能力和研究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校管理类研究生教育现状

 

目前,我校提出了建设“教学科研型大学”的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如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是这一课题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我校拥有3个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在校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数量超过1000人。随着我校发展,博士点、硕士点、研究生数量稳步上升。研究生逐渐成为一支不可忽略的科研生力军。因此,培育和发展我校研究生的论文写作能力,是加强我校科研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管理学院作为我校培养经济管理人才的学院之一,近年来加大了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对经济管理研究生的培养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很多教学改进方法。在这些管理问题中,复杂的分类问题和多元数据非线性回归问题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很多决策、预测、评价等问题均可以抽象为以上两种科学问题。支持向量机是近几年用于解决该类问题的一种较流行的工具。

 

因此,本实验教改的实验教案可以为经管类学生深入学习支持向量机及帮助其了解非线性预测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经过前期理论知识积累和现场实践经验的总结,对支持向量机应用于实验教学环节进行有益的探索,并从理论与实践角度为培养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动手能力提供实验材料。

 

二、实验设计方法

 

对于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的研究与设计,主要采取了以下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分析法:根据对课题的理解与规划,以各种交流沟通方式对主讲教师进行访谈,有针对性地调查实验教学的基本情况,进而整理与分析现今实验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此外,对外采用各类调研方式,如学校互联网主页浏览、走访等方式,对其他兄弟院校的实验教学理念和成功经验进行调研与总结。

 

(2)文献资料法:课题组利用我校教学、科研资源,特别是我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及各类电子网络资源,其中包括维普数据库、CNKI博硕论文全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EBSCO数据库、Sciendirect、SpringLink数据库等网络数据资料,检索与课题研究问题相关的专著和论文,了解本领域课题研究的最新进展情况,总结、归纳出最新的、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案例及实验方案。

 

三、针对专业的实验课题选择

 

在实验课题的选择上,首先要考虑研究生的不同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其主要来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人力资源管理方向。针对研究方向偏向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本项目选取了企业人力资源的预测问题作为其中的一个实验,通过该实验使得此类学生能够建立起支持向量机解决工商管理领域中的一些问题的思路。

 

2.交通管理类学生。研究方向偏向于交通管理类的学生其研究的领域主要偏向于解决交通管理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交通流量预测。因此,在实验选择中选取交通流量预测问题作为其中的一个实验,通过该实验使得此类学生能够建立起支持向量机解决交通管理领域中的一些问题的思路。

 

3.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生。对于研究方向偏向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的学生在实验选择中选取了项目终止决策问题作为其中的两个实验,通过该实验使得此类学生能够建立起支持向量机解决管理决策领域中的一些问题的思路。

 

4.经济类学生。经济类学生对时间序列地研究要求较高,本项目选取了多维时间序列的外贸出口量预测验,通过该实验使得此类学生建立支持向量机解决多元非线性时间序列领域中的一些问题的思路。

 

5.信息管理类学生。信息管理类学生较多地研究管理信息系统及决策支持系统,因此本项目选取物业税税基批量评估作为实验项目,该实验实际上是通过支持向量机构建一种专家系统。通过该实验帮助信息管理类学生建立如何利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专家系统。

 

四、问题与对策

 

在实际实验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如下问题:(1)我院研究生的研究方向较多,本项目中设计的实验项目无法覆盖到所有研究方向的学生。(2)现有解决分类问题和多元非线性问题的工具较多,本项目设计的实验仅考虑支持向量机一种,对于更高层次的研究要求,例如,对其他模型的比较、模型的鲁棒性、模型的效率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

 

针对以上不足,提出如下改进措施:(1)进一步对该实验教学系统的应用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扩充和完善,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本研究设计的6个实验项目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2)在对模型的比较和更深入的研究方面,学院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类似工具的教学。对数学基础较好的同学开设一些深度较高的课程,例如神经网络、复杂系统建模、随机过程等,引导他们做更深入的研究。

 

因为所选取的科研课题是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和工作岗位的,所以研究生在以后研究工作中初步建立起解决分类问题和非线性多元回归问题的基础,在遇到此类问题的时候能够立即有一定的解决思路,能够较快地进入研究角色,缩短解决问题的路径和难度。

 

五、结语

 

本文针对管理类研究生迫切需要增加非线性回归、分类等分析能力提升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支持向量机预测与决策实验教学教改方案。通过实践发现,该方案提升了研究生的分析能力,为他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打下了基础。

篇4

【关键词】工商企业管理 本土化 应用 案例

一、本土化应用型案例的界定

本土化案例是与国际化案例相对应的概念。国际化案例要求立足国际、放眼全球,利用国际上有代表性的案例作为教学内容,以求达到示范性的作用,多数用来验证管理理论。而本土化案例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用学校所在地区或相邻地区的有代表性的企业实际案例,可通过书面介绍、实地参观等达到教学效果。应用型案例针对传统案例而言,更多的选用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案例,能够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

二、本土化应用型案例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本土化应用型案例更符合高职学生培养目标。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东莞、珠三角地区及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工商企业管理基本理论,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企业中基层管理能力,面向中小企业,培养能胜任企业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服务第一线工作,符合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管理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虽然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师们在教学中经常使用案例教学,但案例教学的方式大多停留在以案例说明理论的层面,不能真正指导学生掌握所需技能。另外,由于地理阻隔、文化差异等原因,往往使学生对“洋案例”背景理解不到位,学生常常会有“隔靴搔痒”的感觉。而本土化能满足高职培养人才的区域化定位要求;应用型案例的形式能满足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

(2)以本土企业为背景的案例,更能引发学生的兴趣。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的生源80%来源于东莞,取材于东莞本土企业的真实案例,更能引起学生兴趣。根据我们一线教师的课堂经验,目前管理类案例中80%都是国内外大企业的案例,而多为老旧的案例,多学科教学同时使用,使得学生上课的兴趣下降,课堂精神流失率在50%以上。而身边发生的事情往往更能引起学生兴趣,身边的企业案例也能引发学生探索的本能。由于东莞本地生源对东莞本土企业的了解,本土化案例可由师生共建、逐步完善,学生高度参与案例的发展性建设,也加深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3)本土化应用型案例将更好的衔接学生实训环节,服务工学结合模式。本土化应用型案例取材于本土,展现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区域环境影响下企业的变迁。真实的企业案例将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调研、认知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训环节。例如,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全国制造业中心东莞,著名企业众多,案例素材非常丰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可深度与企业合作,选择有地方产业特色的企业建立长期校企合作关系,可更好的衔接学生实训环节,服务工学结合模式。

(4)立足区域本土企业,加深学生对企业了解,服务学生就业。高职院校学生本土学生较多,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本土就业,而招聘会上的信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企业的了解。而案例集里面大量的本土优秀企业,势必将成为学生了解企业的一个渠道,会引发学生深入关注企业发展,为理性的就业选择作出服务。

三、依托本土化应用型案例创立立体案例教学法

(1)立体化案例呈现方式。传统的案例多是以文字方式作为呈现方式,案例教学法也多因为企业背景问题而采用室内教学。而由于案例的本土化,使得学生有机会接触企业,因此企业本身的方方面面都可作为文字型案例的补充。例如,企业文化方面的案例,用文字表达总是不到位,如若学生在企业中,亲身看到企业标识、感受企业氛围,将使学生有深刻的体会。

(2)立体化的教学模式。本土化应用型案例教学可采用教师、企业、学生三方参与的教学模式。本土化应用性案例可通过本地案例分析,案例企业调研、案例企业认知实习、以案例企业为背景的模拟管理实训来实现立体案例教学法。由于本土化的便利性,可请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到课堂中为学生做专题讲座,让学生感觉到案例的实实在在,而不是空洞的、遥远的,从而产生教学共振共鸣,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3)师生共建案例模式。本土化应用型案例的建设不在单一的由老师建设,学生可参与到案例资料的搜集、整理,企业跟踪调查等环节。亲身参与案例的建立可使学生在头绪纷繁的事例中发现问题、判断是非做出正确决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应用决策和应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非培养出解释问题的理论高手。教师就要相应地实现从传统教学中的主讲人到组织引导者,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应始终发挥主导作用。

四、总结

虽然本土化应用型案例有很多优点,但是并不是适合所有层次的学生。本科生固然要求学生站在一定高度审势问题,国际化的案例有利于更好的理解管理理论。而对于高职院校层次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来说,本土化应用型确是非常适用的,也是目前教学过程中所欠缺的。我有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产业特色明显,推行本土化案例教学是有先天优势的,有推行本土化案例教学的肥沃土壤。因此,建立本土化应用型案例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做法。

参考文献:

[1]何志毅,孙梦.中国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现状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5,(8).

[2]罗建文,夏学文,邱剑.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案例本土化的建议[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9).

[3]李树林.中国案例本土化道路[J].管理科学文摘,2001,(10).

篇5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excellent management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which is of referential significance for the excellent management personnel cultivating from 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 Engineering School of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based on system engineering.

关键词: 系统工程;卓越管理人才;人才培养

Key words: system engineering;excellent management personnel;personnel cultivating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3-0227-02

0 引言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在国家规划的高素质工程师培养的人才战略下提出的。尽管“卓越计划”本意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管理类专业目前没有纳入计划范畴,但卓越计划的三个鲜明特点,使得我们完全可以在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应用卓越理念,按照卓越要求,培养卓越管理师。目前,大部分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仍是一些模糊或笼统的要求,没有特色,过多地考虑全面性,显然不符合卓越计划要求。因此,如何培养卓越管理人才,也已成为当前很多管理专业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1 卓越管理人才培养系统结构要素分析

人才培养是一个过程,传统的人才培养过程,其参与要素主要是学校教育者和学生、教育方式和方法、管理体制等,是一个相对简单、封闭的系统。从系统视角来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卓越管理人才培养绝不仅仅是在学校就能实现的,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企业的合作才能真正完成。整个系统主要包括系统要素:目标、课程、教学、学科、质量、师资、资源、文化等[1][2]

(如图1所示)。

1.1 目标系统要素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目标系统包含教育理念和培养规格。当前背景下,要更好满足学生的就业成长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就需要不断研究市场和教育规律,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类型,优化培养方案,特别是在对同类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分析基础上,结合学校特色,对所有专业、市场进行细分,科学定位,突出特色。

1.2 课程系统要素 课程系统包含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两个层面。根据卓越计划特点,为培养面向中小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课程体系既要保证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专业特点明显,又体现满足学生个人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特点,同时突出学生创业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养成教育。因此,课程体系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广泛性,注意学科知识的交叉,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还应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选课的柔韧性、知识与技能更新的弹性,以及贯穿全程的实践意识与能力的训练等[3]。

1.3 教学系统要素 教学系统包含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和教学水平。影响教学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如教师个人能力、学生学习状态、管理制度、教学资源、师资培训水平以及其他软硬件等。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都有赖于教学水平来得以实现。

1.4 质量系统要素 质量系统包含的要素有质量意识、质量标准、质量评价和质量改进。质量意识、质量标准、质量评价和质量改进四个变量构成一个增强回路,其中,质量改进是质量保障系统所有活动的目标和出发点。

1.5 师资系统要素 师资系统包含教师素质、教师聘用、队伍构成和培训提升,涉及质量、数量、结构和发展问题。在聘任专业教师的时候,除了需要考虑学历、年龄等因素外,还要有意识地在一些企业选择具有一定经验的企业管理人才(柔性化资源)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1.6 学科系统要素 学科系统包含有学科专业设置和学科发展。在学科门类下的专业设置将促进学科本身的发展;而学科的发展又推动学科专业设置。

1.7 资源支持系统要素 资源系统是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和要素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包含物质资源(是组织所能运用的各种有形的物质资料的总和,如校园、校舍、图书、实验设备等)和非物质资源(如品牌、商誉、信息、关系网络等)。

1.8 文化系统要素 文化系统包含有观念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观念文化指的是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等等隐含在人们观念之中的一种隐性文化。物质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包括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制度文化包括社会制度、管理制度、生活制度等在内的,以规范或者行为准则的形式存在的一种隐性文化。观念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三者之间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2 卓越管理人才培养系统的创新实践

2.1 目标重新定位 在对同类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分析基础上,结合学校、学院特色对所有专业、市场进行市场细分,科学定位,突出特色。如工商管理专业的目标是:面向中小企业,培养中小企业创业者和中高层管理者的专业定位。具体目标是面向生产制造企业的基础管理“四会”人才:会看懂图纸、会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如财务报表)、会写项目调研报告、会做创业企业前期运作。在此定位基础上,优化、调整相应课程体系。

2.2 优化课程系统 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在柔性理论教学内容体系方面,全院经管类专业已构建起“通用基础、强化能力、重在素质、面向应用、综合发展”的应用型本科理论教学内容体系,以构成专业选课的“平台+模块”方案。突出工科背景,增开计算机类、机械类、电气类、纺织服装类、生化类等工科课程。增加实践实训环节比重,规范实践教学标准,提升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质量,突出管理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3]。在实践教学体系方面,已构建“一条主线(以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为主线)、二大平台(以第一、第二课堂两大平台为支撑)、三个层次(围绕基础性、运用性和创新性三个实践教学层次)、四大模块(实验实习、设计与论文、技能与竞赛、社会实践四大教学模块)”体柔性的的实践教学体系。还通过强化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创建实践教学公共平台,加强课内实验教学与课外开放实验的结合,强化实践内涵建设,同时加强实践过程监控,着重考核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建立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监控与考核体系。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在以往课程教育基础上,增加两个内容:一是各类专业与创新大赛。各个专业都有对应的专业竞赛,并取得不错成绩。如工商专业参加商道企业管理决策模拟决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营销专业参加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全国高校网上零售技能大赛;物流专业参加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二是鼓励本科生进科研团队,通过科研团队创新项目训练,加强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

2.3 创新教学方式 积极采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方式,如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实验实训、课程设计、实训作业等方式;探索使用柔性化的教学方法,由专业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课程体系、项目或课题研究,要求学生组建学习团队(跨年级、专业),或自主组建虚拟或真实的创业团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课程项目研究、自主性专业实践、校园创业,或对身边企事业单位进行系统性的信息调研,用专业课知识剖析其商业运作或组织运作过程,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形成理论报告或方案。学生通过实地调研、实际商业运作、组织运营、资料收集、团队分工合作、报告撰写、工作汇报以及团队对抗等,既掌握了相关课程知识,又学会了知识的综合运用,锻炼了人际沟通能力、团队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也为创造性与适应能力发展搭建了平台。如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就要求学生以真实企业为例,帮助企业进行市场调查、预测分析,学生按照老师要求自己到社会联系企业,寻找课题,寻求企业赞助,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很好训练。个别同学还因此成功创业。另外就是多形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加强教学大纲编写以及教材建设,以体现卓越教育的教材要体现职业性、应用型的特点。

2.4 强化质量意识 一是强化全员的质量意识。全院教师通过学习,提升质量意识。二是建立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校、院、系三级质量保证体系。成立学院教学督导组,建立全方位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有效的质量评价来推动质量改进与提高,效果比较明显。三是探索建立教学质量标准。认真组织开展教学研究,组织申报质量工程项目,并以质量工程项目为依托,探索建立分类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并落到实处。

2.5 优化师资队伍 在师资队伍方面,除有计划选聘教师、安排教师进修,包括继续攻读学位和出国考察,尤其要重视将教师送到相关职业部门挂职锻炼。为此,学院广泛联系企业,推动教师深入企业、服务企业,增强教师企业实践的经验和能力。今年我们曾与芜湖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美的集团、楚江集团精诚铜业等企业达成共识,拟将选送部分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在教师选聘方面,如工商管理专业的《企业诊断》课程,尝试聘请芜湖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作为授课教师,结果表明,教学效果非常好,深受学生欢迎。

2.6 强化资源平台建设 一是加大实验室建设。现已建成现代生产与物流、人因工程、模拟企业等实验室。二是建立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广泛联系中小企业,与芜湖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芜湖美的等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全程、全方位、全通道合作,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2.7 加强文化系统建设 一是营造有利于卓越管理人才成长的竞争、和谐、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二是建立一套有利于卓越管理人才培养的的管理制度和规范。

3 结语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满足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强化学校、行业、企业联合需求、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教改项目。卓越管理人才也将在此背景之下有较快发展,卓越管理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必将带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增强国际竞争力,推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

[D].华南理工大学,2010.

篇6

关键词:山西省 旅游本科教育 问题 对策

一、研究背景

中外旅游教育皆源自产业发展需求,各国都非常重视旅游教育研究。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旅游业已确定为山西省新兴支柱型产业,这对山西省旅游教育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山西省有近70所开设旅游专业的大中专院校,还有近百所开设旅游职业班的高职学校。其中,除中北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山西中医学院和长治医学院外,其他12所本科院校均设有与旅游相关的专业。旅游本科教育是旅游教育的重中之重。然而,山西省旅游本科教育所暴露出的问题日益突出,并且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因此,探讨如何建立一套既与国内外接轨,又适应山西省情和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和开发机制的旅游本科教育目标体系迫在眉睫。

二、山西省旅游本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准确的目标定位是办学的前提。但是,从山西省开设旅游专业的本科院校来看,存在培养目标模糊和定位不准的现象。主要是目标过高或过低,课程体系设计过宽或过窄,导致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专业方向不突出、专业思想不稳定等问题。

目前,开设旅游专业的12所学校都是综合性本科院校,无一所专业化旅游本科院校,这些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实习模式等方面问题很大。另外,有些现象值得注意:这些本科院校越发展,存在的问题越突出;旅游业对专业人才需求越大,供需矛盾越大;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不如大专、中专、高职的学生在市场上受欢迎。产生这些现象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些院校旅游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由于目标定位不准,高职、大专、中专、本科的培养目标相差无几,甚至本科生专业素质和专业思想更差,培养出的是一批批不适应行业要求的学生,进而导致一系列旅游人力资源的负面连锁反应,突出表现在山西省中高级旅游管理人才缺乏,人才市场表面上供过于求,而高素质和紧缺性人才供不应求,这样,造成了旅游本科教育的成本浪费。

2.学科替代明显,教学管理滞后,旅游专业师资结构单调,职业素养缺失

旅游本科教育在整个山西省高等教育体系中,是一个相对年轻的领域,在师资队伍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大多数师资是“半路出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学习或后期的职业化进修或培训,缺乏实践经验。专业教学大多局限于理论层次,学生几乎无法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学习力严重不足,专业思想很难形成。有些院校已形成恶性循环,可谓一届不如一届。从长远看,这种态势势必会影响学校声誉,影响山西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课程设置偏重于经济、管理类,基础专业和特色课程不明确,技能课不足,人文类课程缺失

国内对旅游学科的属性始终没有明确,1998年前属经济类,1998年后又归管理类,专业名称为“旅游管理”。旅游学科主要被聚焦到了经济贡献、旅游效益、旅游企业管理等学科领域,淡化了文化、社会、环境、政治、生理、心理等人文类课程。这些问题和不足制约了旅游教育的良性发展。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国际旅游教育相比,由于我国旅游本科教育形成机制的特殊性,许多院校将其办成了基础性学科,基本遵循着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参考以往学科体系进行课程设计,重点放在了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方面,课程设置没有体现旅游专业的综合性特征,实践环节严重缺失,职业技能相对薄弱,更忽略了社会、人文色彩课程的设计,山西省这类院校的这种现象尤为突出。

随着市场需求和旅游业的发展,仅靠经济、管理类课程的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旅游服务标准化需要操作技能的锻炼,人性化、个性化服务的发展趋势更需要人文教育的熏陶。

4.实践性教学条件不具备或不规范,实习基地建设不稳定,实践环节处于无序状态

院校内外设置实践性课程是旅游本科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创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保证专业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而这正是山西此类院校的薄弱环节。

主要表现在:一是实践性教学条件不具备或不规范。有的院校虽已招了十多届学生,但至今没有专业实验室,很多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只停留在“听”的层次。有的院校虽建有实验室,却没有发挥其作用。二是没有相对固定的实习基地,无法制定或形成成熟的综合性实习计划。三是实践性课程设计没有保证,实践环节还处于无序状态。

5.没有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产、学、研交流模式缺失或流于形式

此类院校均依托原有专业“嫁接”而成,这种“嫁接”不仅迷失了原有专业的特色,更没有体现新专业优势,成了“四不像”或“同质产品”。结果是依托历史专业培养的学生散发不出历史文化色彩,依托地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地理素养缺失,依托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也不具备工商管理的素质。

另外,这些院校都顺势成立了与旅游专业相关的研究中心或研究所,但由于资金、人才、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基本上没有进入实质性运作或运营模式不合理,没有真正实现课题研究、学术交流、产学合作、服务山西的目的,政府、院校、师资、学生、市场之间没有形成合理的、多元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三、解决对策探讨

2007年初,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中提出:教育教学改革要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紧扣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切实在教育教学理念、学科专业结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环节、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努力构建有特色的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按照这一要求,针对山西旅游本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试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明确“中高级应用+管理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定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根据各国的教育实践修订了《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此新标准将整个教育体系分为七个层次,旅游本科教育属第五个层次第一阶段,并在类型上分为A、B两类。A类强调较强的系统理论基础,是面向理论基础研究;B类强调较强的实践技术和专业技能,是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安排,比A类更加趋向于动手性、技能型工作,更加体现职业化特征。但无论是A类还是B类人才,都是以培养中高级人才为目标的。至于这些专业人才在最初应聘或之后发展是在基层岗位,还是在中高级管理岗位,完全属于个人意愿或适应性问题。

可见,只有明确把握本科院校专业培养目标,才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专业人才。应注意“三个吻合”:一是要与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吻合,二是要与市场需求吻合,三是要与个人意愿吻合。为此,其办学理念应以培养具有专业思想、基础知识、实践技能的“中高级应用+管理型”人才为核心,以面向和服务于我国旅游业发展为宗旨,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激发、引导学生专业意愿为动力。校方必须明白:本院校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将服务于哪些行业、有哪些岗位适合自己培养的学生就业。如果这个问题回答不好,必然导致办学方向模糊、定位不准和缺乏特色。事实上,完全可以依托原有专业特色,在不同学科、不同层面中完成自己的课程设置,避免错位或同类化。

2.构建“特色基础+专业模块+综合实践”教学模式

合理的教学管理模式和课程体系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确保人才质量的关键。目前,国内旅游教育主要培养以下七种人才:一般服务员、专业技术人才、初级管理人才、翻译导游人才、中高级管理人才、专业紧缺型人才和科研人才。前三种人才主要由职高、中专、大专等学校培养,后四种人才多为本科院校和研究生教育培养。因此,基于山西实际,此类院校出路在于尽快调整现有教学管理模式,将视野由经济类、管理类领域拓展到社会公共领域,在强化一定实践技能的同时,适当增加所依托专业的部分特色基础课程,适度增设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内容。同时,根据市场需求细分专业方向,留出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模块的空间,稳定专业思想,激发学习积极性,逐步形成“特色基础+专业模块+综合实践”的教学模式。各专业方向模块可进行相关课程的灵活组合以适应市场需求,真正做到“产销对路”。

其中,专业模块选修可由校方固定1个必修模块,学生自主选择1个模块。在综合实践中,应加强与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各旅游企业之间的全面合作。

3.优化、整合专业师资队伍,试行并推进“三师型”专兼职师资运行机制

院校的生存是建立在师资和学生双向发展基础之上的。针对“半路出家”的师资特点,校方不能把精力只放在招生上,还必须注重师资队伍建设,达到院校、师资、学生“三位一体”良性发展。

“三师型”即集教学、科研、专业技能于一体。旅游专业师资注定是特殊的高素质群体,应至少具备一项职业技能,并取得相关证书。学校可根据本人所授课程分期安排国内外进修,或到对应旅游企业挂职锻炼,并将此列入教学工作评估内容。同时,建议由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人事厅和山西省旅游局三家联合制定出适合本省旅游专业系列的师资任职和考核标准或职称评定标准,为资深的旅游界专业人士走进学校搭建桥梁。

深入研究旅游业特质,优化、创新旅游本科教育模式,培养“适销对路“的专业人才,是业内人士共同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王艳萍.高等旅游教育的国际化与属地化.旅游学刊,2003(S1).

[2]田里,马勇,杜江.中国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孙根年,张孝存.西方各国旅游教育的最新趋势与特征.山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2).

篇7

[关键词]独立学院;管理学科;学科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6-0045-02

学科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它不仅体现了高校的办学水平,更代表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长远性的建设工作。对于独立学院来说,要想提高学院的知名度,提高办学水平,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加强学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管理学科发展的现状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在2016的工作要点当中提到了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加快教育教学转型发展,紧贴社会需求,加强专业建设,推进专业结构调整。目前,学院的管理学科还处于边缘学科的位置。管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学科,要想促进学院的全面综合发展,就要重视管理学科的建设。

学院在2006年建成公共事业管理和市场营销两个专业,开设管理类课程,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既了解医学知识又懂管理理论和技术,能够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医药企业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相关工作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目前,学院管理学科有专职教师5名,均具有硕士学位,其中教龄在10年以上的有3人,其承担了两个专业的一部分专业课教学任务。其他科目的教学工作一部分由天津医科大学本部公卫学院的教师承担,还有一部分是由其他高校外聘的教师承担。

二、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管理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管理学科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学院主要以医学类专业建设和发展为重心。从整体上说,学院还是特别重视医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忽略学科之间的互补和融合,缺乏学科建设的长远规划,对管理类专业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二)师资力量不足

从事管理学科教学的自有教师数量较少,大多数教师是外聘或由退休教师兼职。自有教师承担的教学课程较多,教学任务繁重,因此用来探索教学方法的时间较少,能够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机会也不多,教师难以听取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会影响到教学效果,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程设置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

目前,学院的管理学科设置主要是借鉴国内一些纯管理类专业建设的经验,趋同化现象明显。能够与医学理论和药品知识结合在一起的设置还缺乏连贯性,出现了如医学类课程学时数多、管理类课程不突出、工商管理课程与医院管理课程知识欠融合等问题。

(四)缺少实践性的教学环节

从事管理学科教学工作的教师大部分缺乏管理的实践经验,其过于强调理论教学,W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接受的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式学习方式。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都较低。由于缺少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案例教学仅限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种形式;教师开展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的次数有限,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参与进来,大部分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不多;学生能去一些企业参观和学习的机会几乎没有。

(五)学科建设经费不足

独立学院的办学特性决定了其在国家政策补贴上获得的扶持力度较小,办学条件、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远不及公立高校,其基础建设薄弱和经费不足的问题突出。学院投入到管理学科建设的费用较少,难以满足专业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学术交流以及发表学术论文等的需要。

(六)学术水平较低且科研成果较少

学院管理学科学术水平较低,学术氛围不浓,主要还是以教育教学为主,相关教师进行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教师由于缺少学术交流的机会,难以跟上学科发展的动态,能够参与立项研究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这也成为了学院提高科研水平的一个瓶颈。在职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较少、质量较低,大多数论文都是在省级期刊上发表,能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很少;教师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少,没有形成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三、促进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管理学科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对管理学科建设的重视程度

管理学科发展的好坏关系到学院的招生和就业。只有学院各专业水平得到全面提高,这样才能提升学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生源。加强管理学科的建设力度,能够使我们培养出来的管理类人才具备更高的水平,能更好地为社会、企事业单位服务。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学科建设最关键的是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2]第一,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要合理。本专业的管理类核心课程应由责任心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来承担,且在相关研究方向上要有专业的教师能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第二,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要合理。既要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要有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老教师带青年教师,这样可以互相交流教学经验、互相督导;青年教师应多承担一些教学任务以积累教学经验。第三,学院要多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应引进具有管理专业背景的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才、海归人员以及高水平的学者和专家[3],为师资队伍输入新鲜血液;应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不断加强对自有教师的培养,采取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三)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以融合多学科机制

根据教学目标合理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使学时数、学期安排、教学进度等能有效结合,达到教学和培养目标。而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多学科交叉整合[4],学院才能得到整体综合性的发展,才能进行创新。当今的一些重大学科成果大多是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所以,独立学院要转变思想观念,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意识,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式,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四)多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

管理学科属于应用型学科,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和锻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进行实践教学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一,每学期举办一次管理技能大赛;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管理专题组成团队,通过精心策划,以表演的形式模拟管理者的角色去体验管理的过程。这样能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第二,多组织学生去天津市一些优秀的企业进行参观和学习。学院应根据实际情况,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去企业与企业的管理人员交流,增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次数。第三,创办专业实验室、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实习基地与毕业生就业渠道密切相关,是建立用人单位与学院关系的纽带,对提高管理系毕业生的就业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保证学科建设的经费

开拓多方面的学科建设经费来源。学院应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增加学科建设的资金预算,保证经费充足。教师可以通过争取项目获得经费来开展进一步的科研工作。在此基础上,学院应争取实现企校合作,这样能够获得一些企业的赞助和经费支持。

(六)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科环境

在学院内部应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请科研项目,撰写学术文章;遴选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营造优秀的学科建设制度环境。学校应积极采取措施,为教师创造和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参与各类学术交流和研讨[5];应积极与天津医科大学本部及其他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给青年教师提供更多开展课题研究的机会。

总之,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工作,是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重要保障。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要把握机会重视管理学科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搭建学科建设平台,体现学科特色,不断提高竞争力,在学科建设中不断创新。

[ 参 考 文 献 ]

[1] 高剑峰.高校学科建设要素分析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10):46-47.

[2] 蒋曼.中国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发展分析 [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3):159-160.

[3] 李佳源,方K宁.地方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5(3):26-29.

篇8

关键词:创业教育;培养机制;典型模式;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1-0224-03

1 创业教育的起源与本质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上首次提出“事业心和开拓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的概念,后被译为“创业教育”。1995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全面阐述了创业教育概念,即求职和创造新岗位。1998年又进一步指出了“高等教育应主要关心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解释,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讲,是培养具有具有首创精神、开拓意识、创业能力、社交和管理才能的开创个性的个人。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创业教育不同于以往的适应性、守成性教育,而是注重把创业精神和开拓技能的培养提高到学术性和职业性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更好地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提高发挥作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的教育,是以能力而非以学历为导向的教育,它是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深化,是开展和提高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和创业精神的教育(张帆、张帏,2003)。

2 当前各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与模式比较

2.1 各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两种典型模式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对创业教育理念的正式回应,始见于1999年1月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计划》提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同年,由团中央牵头组织了首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为应对国际教育的新趋势,2002年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北京召开了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并将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经济学院、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9所院校列为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院校。

这之后,国内许多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和创业培养机制建设上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从目前来看,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国内高校呈现出两种比较典型的模式:

一种模式是以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为主导,以课程、专业、学科建设来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这种模式可简称为学科导向型模式,采取这种典型模式如浙江大学。

在专业建设上,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于2006年面对全校二年级本科生开始实施“创业管理精英班”项目,在工商管理专业下设创业管理方向,并且已经开始招收创业管理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创业管理硕士学位点目前也正在积极的筹建当中。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创业管理精英班”采用模块化教学,开设有创业理论模块、创业技能模块、创业专题模块、创业体验模块(海外课程交流、公司项目实习、实践考察、创业计划、创业大赛等)。培养在创业管理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精通外语、专业知识精深、了解国内外创业的趋势、特点和模式、综合创业与管理能力较强、事业/业务拓展能力卓越的企业家型管理精英人才。

其实,在这之前,浙江大学也已经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索。早在2000年,在浙江大学潘云鹤校长的积极倡导下,浙江大学教务部、竺可桢学院和管理学院大胆突破,针对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在传统上所存在的教师教学方式落后、学生知识单一、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薄弱的缺陷,从国际一流大学的高标准出发,吸收各国著名大学在培养高科技经营人才的先进经验,在全国大学中率先创建了面向优秀本科生的“高科技产业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旨在培养具有具有扎实工程基础和经营管理才能、较高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及创新技能的高科技产业经营管理创业型人才。时至今日,浙江大学高科技产业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已经走过了七个年头,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教育方式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

另一种模式则是以创业实习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建设为主导,以实习基地、创业孵化器建设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践机会,提升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意识,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这种模式可简称为实践导向型模式。采取这种典型模式如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等。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创业教育方面采取的是一种在“全真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校为在校大学生设立大学生创业园,学生在全真环境下进行创业实践,即学生必须按照国家工商、税务管理有关规定进行注册登记,所创办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依法纳税、优胜劣汰,同时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学校为入园的学生免费提供场地和工作的必要条件,并为学生提供全程的创业指导和帮助。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创业教育方面采取的则是在“模拟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创新与创业教育。学校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在基地内部学校仿真设立相应的工商、税务等管理部门,大学生向这些模拟的工商、税务部门进行注册登记,所创办“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模拟市场化运作,学校则模拟相关政府职能机构对这些创业“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

2.2 两种典型创业教育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

无论是学科导向型模式,还是实践导向型模式,这两种模式在本质并不是相互矛盾和冲突的,只是国内高校在进行创业教育探索过程中的两个典型模式,更多是与高校自身的背景和学科特点有关的。如浙江大学作为一所全国知名的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学科实力雄厚、科研力量较强,所以在创业教育方面更多是采取的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学科发展促进创业教育开展的模式;而作为普通高职类院校的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不具有浙江大学这样强大的学科实力,所以只有在实践上做文章,采取实践导向型的创业教育模式。

其实,在创业教育模式选择上,国内大多数高校更多的是采取的学科导向型与实践导向型相结合的创业教育模式,即创业课程、专业建设与创业基地、孵化器建设相结合,比较典型的如宁波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这些高校既开设有专门的创业强化班,进行专门的创业教学和学科建设,同时也建有相应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所不同的只是不同的高校在以学科为导向还是以实践为导向上侧重点和程度有所不同而已。例如,即使是以学科建设为导向的浙江大学,其也开设有大学生科技创业园。这两种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可参见下图1:

3 财经类院校在进行创业教育体系和创业培养机制建设时的思考和建议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随着以经济建设中心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会对财经类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但当时数量有限的财经类院校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求,财经类人才成为了稀缺性人才(常建坤、李时椿,2003)。但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财经教育热的不断兴起,财经人才的供求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由稀缺转向非稀缺,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财经类人才供求关系的深刻变化急需建立和完善新型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

从专业设置上看,财经类院校的专业设置一般包括经济、贸易、财政、会计、金融、保险、审计、工商行政管理等经济管理类专业,这些专业也是开展创业教育的一些必修专业,所以财经类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上具有其他专业院校所不具备的学科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与时俱进地改革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和竞争力, 通过创业教育体系和创业培养机制建设,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财经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的教育工作不断满足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就成为了许多财经类院校的当务之急。

财经类院校在进行创业教育体系和创业培养机制建设时,应遵循创业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本着“使所有大学生接受创业普及教育;使部分毕业生接受创业专业教育;使少数毕业生实现自主创业”的宗旨,循序渐进地开展。在具体的创业教育模式选择上,应该采取“以创业课程、专业建设为主体;以创业实践基地、创业孵化器建设为依托的”的创业教育模式,依靠自身财经类院校的学科特点和学科优势,在进行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创业教育体系和创业培养机制建设。

3.1 加强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创业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很强的过程,创业涉及许多知识,如管理、市场营销、财务、法律、税收等知识,相对而言,这些都是财经类院校的专业强项。所以,在进行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时,可在校内开设创业基础知识课程(必修课),相关专业根据本专业特点开设2-3门创业技术知识课程(选修课),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立若干个创业教育学分。

同时,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方面,除了通过开设创业课程向学生传授一般性的创业知识之外, 还要在一些专业课程、实验与实践活动中, 融进创业教育的思想和理念, 让创业意识、创新精神深入大学生的内心。此外, 通过大力开展创业讲座、创业论坛、创业竞赛、课题研究、创业体验等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创业教育活动, 真正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动机创业。

3.2 重视对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选拔与培养

创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必须把选拔与培养创业教育的优质师资提到重要日程上来。财经类院校相对其他院校而言,创业教育师资比较丰富、而且老师财经管理理论知识比较扎实,这是一个优势。但和其他高校一样,财院类高校教师也普遍实践经验比较欠缺。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创业骨干教师的专业培训,同时制定激励措施,鼓励现职教师到创业一线兼职或有计划地选派有潜质的青年教师直接参与创业实践;另一方面,可以聘请一些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到创业基地任兼职教师,或兼职从事创业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扩大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与此同时,要积极探索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实践,加强国际国内创新创业领域的学术交流、研讨和科学研究,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高水平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3.3 注重创业实践,建立创业基地和创业孵化器

在创业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其实践性和应用性。创业教育体系中不仅需要包括创业课程的普遍开设,还需要通过建立相应的创业基地、创业孵化器和大学生科技园,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实践基础和必要帮助。如争取政府、风险投资商和学校提供的资金,建立创业孵化器,指派专职教师负责指导创业小组,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创业意识,适时解决学生在创业学习中的种种难题,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免费场地和其他帮助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创办大学生创业园,以各种方式指导大学生自主设计、创办、经营商业企业或科技公司,从事商务活动、技术发明、成果转让、技术服务等。

4 结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很多发展的机遇,众多创业成功的事例给有创业冲动的学生带来了投身创业的勇气和自信, 但对许多财经类院校而言,创业教育才刚刚起步, 创业教育的理念与模式等都还处在模仿和引进的阶段。尽管如此, 创业教育却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积极开展创业教育, 探索建立面向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体系和创业培养机制, 以创业带动就业,不但是提升教育质量和大学生素质的必由之路,更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变化趋势、充分开发与利用人力资源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罗美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2).

[2]张帆,张帏.美国大学创业教育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人才.2003,(8).

[3]陈丽影.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3).

[4]常建坤,李时椿.财经类院校创业教育培养模式与实施方案的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5]杨爱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现途径探讨[J].科技创业,2006,(1).

[6]张海燕.海外高校的创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6).

篇9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政法院校;大学本科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3-5289-04

1 概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教育也已深入到文科专业和院校中。目前,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在文科院校越来越受到重视,全国各文科高校中几乎全部都开设了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许多重点高校还开设了与专业应用相关的计算机高层课程。

多数的文科高校已经意识到计算机专业与非计算机专业特别是文科专业计算机教育的差异,开始着手抓文科专业计算机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

为了更有利于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贴近专业需求的分类指导,提高大学计算机教学质量、规范各类高校计算机教学,国家教育部也相继成立了针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并针对文科计算机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特点,专门设立了与计算机本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并行的文科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这足以说明文科专业计算机教学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政法大学现有的计算机课程体系,然后通过对新入校的本科生进行的摸底考试和问卷调查的分析,指出了目前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我们根据政法院校的特色,提出了政法院校面向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体系设置。

2 中国政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在2008-2009年进行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中,中国政法大学将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大致划分为两个层次[2]。这也是现在正在使用的计算机课程体系:

第一个层次为通识必修课,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全校各专业第一学年必修,第一学期开课,2学分,每周授课2学时,上机2学时)内容包括[1]:

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及使用(Windows XP);文字信息处理(Office 2003系列——Word);电子表格处理(Office 2003系列——Excel);演讲稿制作和演示(Office 2003系列—PowerPoint);Internet基础知识;多媒体基础知识;信息检索与常用工具软件。

第二个层次为选择必修课(全校各专业第一学年单门选择必修,第二学期开课,2学分,每周授课2学时,上机2学时),具体分为四个方向的课程: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数据库管理与应用(Access);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

另外,开设了多门选修课供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前修课程为 “计算机应用基础”,全校通选,2-3学分:

Photoshop CS图像处理技术;电脑编辑与多媒体设计;Internet与Web设计;信息管理系统;电子政务。

3 入学新生摸底考试和调查问卷

3.1 调查设计

1) 调查内容:(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操作系统Windows基础;在中学期间是否学过计算机课程、学过哪些内容、想开哪些课程)。

2) 调查方式:由考务科在新生中随机抽取了四个行政班(法学院2个、经济学1个、工商管理1个,共计168人),参加了计算机基础知识(主要含计算机基础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闭卷笔试。然后在上述群体和新生政管学院政治学1班和外语学院 (共计222人)中发放一份调查问卷。

3.2 调查结果统计

3.3 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分析,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中学接触过计算机,大约有79%左右。其中有25%的同学认为自己已经学习过计算机必修课的大部分内容。但是根据考试成绩分析,结果却不容乐观,只有5%左右的同学可以达到及格水平,大多数同学处于中、下水平。根据卷面得分情况,我们进一步分析,学生在中学所学习的计算机知识缺乏系统性,大多数学生只是在某一、两个方面的操作或者仅仅是能够掌握某几个应用软件,而对于计算机的基本常识基本工作原理等知之甚少。所学内容涉及面虽然很广,但都没有深度。

通过考察新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设置意见,可以很明显看出他们对于计算机课程的态度仅停留在兴趣的水平,并没有将计算机课程作为一门能够成为其所学专业的辅助工具来看待。主要表现在对于一些计算机网络应用以及多媒体、网页制作等课程兴趣浓厚,而对于面向专业的计算机必备知识和课程知者寥寥。所以,不难看出,一年级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的。我们认为,作为大学课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学生应该不但知其然还应知其所以然,所以计算机基础理论部分亟待加强。在计算机授课过程中,应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将学生在以前所学到的支离破碎的知识贯穿在一个体系化的框架内。在课程设置中,需要设计合理的面向专业的新计算机课程体系,尽量引导学生将计算机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

4 面向各院、系、专业的新课程体系框架

4.1 新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

政法院校新计算机课程体系的设计,应以培养复合应用人才为目标,强调在非计算机专业中进行计算机教育的基本原则,注重对学生“素质+知识+能力”的培养。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我校学生的主专业分布,我们认为,我校的计算机课程作为专业基础和专业辅助课程,应体现出保持本色与坚持特色相结合的基本课程设置理念,保持本色,即发挥计算机学科本身的特色,注重知识更新,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工科课程的固有特色,从而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坚持特色,即认识到我校学生并非以计算机专业为主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计算机的辅助作用,尤其在计算机高层次课程的设置上,应充分考虑到与学生主专业相结合,体现政法大学计算机教学的特色。

我们开展计算机教学的进一步改革及设置新的计算机教学课程体系的依据是: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各届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总体水平;

教育部文科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2011年制定的基本要求[3];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CFC2008[4]

目前国内各文科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上层课程的设置情况;

以人文、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的我校本科生特点和计算机知识的需求;

我校1998-2001年第一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基础;

我校2008-2009年第二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基础;

我校近年的课程设置规划及可操作性。

我们从面向专业应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出发,根据我校各学科专业的特点和大致需求,参考了其他相关高校的学科分类和课程体系,将我校的专业按学科大致进行了分类,提出了面向各院、系、专业的新课程体系框架。

4.2 三层框架结构

4.2.1 第一层:各专业必修的计算机基础课程

第一个层次为通识必修课,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全校各专业第一学年必修,第一学期开课,2学分,每周授课2学时,上机2学时)。包括以下内容:

1)基础知识含:计算机工作原理、多媒体信息处理基础、信息检索、软件工具、程序设计基础等。

2)高级办公事务处理含:Office高级应用,数据库应用基础、网络应用基础。

4.2.2 第二层:各专业必选的计算机基础课程

第二个层次为选择必修课,名称“计算机应用技术”(全校各专业第一学年单门选择必修,第二学期开课,2学分,每周授课2学时,上机2学时)。课程设置不变,包括四个方向:

数据库管理与应用(Access);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

4.2.3 第三层:面向专业的计算机限选课程

限选课程要求学生取得的最低学分数,可由各院系根据专业的培养计划要求来设定。

1) 法学类(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

限选课程:电子法务概论、数据库高级应用、法律信息系统。

⑴电子法务概论。36课时,2学分。

⑵数据库高级应用。54课时,3学分,建议实验室授课,边讲边练。前修课程为“数据库管理与应用(Access)”。

⑶法律信息系统。36课时,2学分。

2) 刑事侦查类(刑事司法学院(侦查学))

限选课程: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电子刑侦技术、电子证据学、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

⑴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36课时,2学分。

⑵电子刑侦技术 36课时,2学分。

⑶电子证据学。 36课时,2学分。

⑷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36课时,2学分。

3) 政治学类(国际政治、政治学、行政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

限选课程:电子政务应用、数据库高级应用、社会科学调查技术和方法。

⑴电子政务应用。36课时,2学分。

⑵数据库高级应用。54课时,3学分,建议实验室授课,边讲边练。前修课程为“数据库管理与应用(Access)”。

⑶社会科学调查技术和方法。36课时,2学分。

4) 文学、哲学(哲学、新闻、汉语言文学、外语学院)

限选课程:多媒体技术及应用、三维建模与动画设计、计算机网络应用及网页制作。

⑴多媒体技术及应用。54课时,3学分。

⑵三维建模与动画设计。54课时,3学分。建议实验室授课,边讲边练。

⑶网络技术应用与网页设计。为计算机网络基础后续课程。36课时,2学分,建议实验室授课,边讲边练。

5) 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工商管理)

限选课程:数据库高级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

⑴数据库高级应用。54课时,3学分,建议实验室授课,边讲边练。前修课程为“数据库管理与应用(Access)”。

⑵管理信息系统。36课时,2学分。

⑶电子商务。36课时,2学分。

6) 商学、经济学类(经济学、国际商务)

限选课程:数据库高级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应用、经济分析软件、会计电算化。

⑴数据库高级应用。54课时,3学分,建议实验室授课,边讲边练。前修课程为“数据库管理与应用(Access)”。

⑵管理信息系统。36课时,2学分。

⑶电子商务。36课时,2学分。

⑷经济分析软件。36课时,2学分。

⑸会计电算化。36课时,2学分。

5 结束语

新课程体系的三个层次是逐层递进的关系:第一层为入门层,要让学生认识计算机在信息社会和现代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层为拓宽层,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扩充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这两层是当前计算机教学的基础和核心;第三层为深化层,要求能结合某一方面的专业需要,掌握计算机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此层则是计算机教学的目标。对入学前未系统学过计算机知识和基本操作的学生来说,这种三层次框架是合适的,具有兼顾基础和应用、灵活易变、学用结合等优点。

为了更好地贯彻计算机的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并减少学生选课的盲目性,提高教学效果和学校资源的利用率,我们建议在分级教学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对入学新生进行计算机摸底测试,以配合方案的实施。摸底测试未通过者参加第一层课程学习,通过者免修第一层课程,奖励部分学分,直接进入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学习。最终要求每个学生在大学四年中至少应修满6-8学分的计算机课程。

参考文献:

[1] 黄都培,李国新.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328.

[2] 王立梅,.政法院校计算机通识课教学体系研究_以中国政法大学为例[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6(3):192-201.

篇10

关键词: 海洋管理专业 课程设置 思考

一、开设海洋管理专业的时代背景

2001年,联合国正式文件中提出“21世纪是海洋世纪”,是人类全面认识、开发海洋的世纪,也是海洋高科技发展的世纪。21世纪人类面临的“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的挑战,其根本出路在于向海洋开发。研究海洋、规划管理海洋、综合开发利用海洋,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濒海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普遍重视的问题,也是该领域的专家、学者日益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发展海洋科学、开发海洋技术、加强海洋管理、维护海洋权益是各国政府的共同选择。

我国是海洋大国,拥有18000公里的海岸线,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和大陆架制度,我国可管辖的海域有300万平方公里。目前,我国沿海地区以占全国13%的陆地面积养活了全国40%的人口,创造了60%的GNP。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产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就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基于海洋经济的巨大潜力,我国沿海地区的许多省份都将发展海洋经济提到了战略高度。如,90年代初,辽宁省首先提出了建设“海上辽宁”战略,很快,山东省提出了“海上山东”的战略思路,随后,从北到南,一个个“海上”经济发展战略相继出台。

然而,我国的海洋问题严峻、令人担忧。首先,就总体而言,全民族的海洋观念薄弱。国人对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刻骨铭心,但对于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却茫然无知。其次,由于缺乏高层次的海洋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我国的海洋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海洋权益得不到应有的维护,“蓝色国土”正在受到周边一些国家的觊觎。最后,中国已经加入WTO,如何按照WTO的规则来管理、运作海洋,也是我国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维护海洋权益、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迫切需要一大批既懂海洋科学技术,又懂海洋经济管理的应用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国家海洋局原局长王曙光同志指出:没有一个高水平的现代化管理队伍,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海洋管理,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海洋事业,要抓紧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鉴于我国海洋管理专业人才的缺乏,青岛海洋大学受国家海洋局委托于2002年向国家培养输送了第一批海洋管理专业人才,并于2002年按教育部正式批准的海洋管理专业向全国招生。

江苏是海洋大省,有945公里的海岸线、2.44万平方公里的浅海、占全国1/4的滩涂,海洋区位优势明显。江苏海洋资源密度指数列全国第二,丰度指数列全国第六,综合指数列全国第三,海洋自然资源的分布在我国处于重要地位。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已成为江苏跨世纪的战略举措。“九五”以来,江苏海洋产业的产值年平均增长24.6%,大大超过了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2000年已达到360亿元。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十五”期间,江苏的海洋经济增加值预期年平均增长15%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海洋工业将成为沿海地区的支柱产业。

江苏虽然是海洋大省,但是海洋高等教育却比较薄弱,至今既没有一所独立设置的海洋大学,又没有主要面向海洋的高层人才的培养基地,海洋科技与管理人才的短缺已成为江苏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由于海洋人才的缺乏,江苏这个海洋大省却是海洋经济的弱省,江苏海洋产业的总量仅占全国海洋经济总量的3.9%;江苏“九五”规划中海洋产业的产值目标,实际完成量不到规划目标的50%,只占广东海洋产业产值的14.1%,山东的19.8%,辽宁的44.7%。这一“大”一“小”的数字对比,向人们发出了强烈的呼吁:要把江苏建设成海洋强省必须构建人才高地,实地调研表明江苏各地海洋管理部门迫切需要高层次的海洋管理人才。

二、开设海洋管理专业的优势

1.有江苏省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强力支持。淮海工学院地处江苏沿海的连云港市,面向海洋办学是我院办学的特色定位,我院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大力发展海洋学科,建设江苏海洋大学。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对以淮海工学院为基础建设海洋大学寄予了厚望。早在1998年,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就曾对以淮海工学院为基础创建江苏海洋大学的课题进行了调研并形成了专门议案。2003年10月,在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联席会上,季允石同志指示我院要借鉴国内外海洋大学的办学经验,加快相关专业建设。《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明确指出,把淮海工学院列为江苏海洋人才的培养基地,要求为江苏海洋经济培养更多的人才。

2.淮海工学院在设立海洋管理专业、培养复合型海洋管理人才方面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基础优势。江苏连云港市是江苏“海上”战略实施的重点地区。《中国21世纪议程》、《全国海洋开发规划》和《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都将连云港市的海洋开发列为重点,连云港市丰富的海洋资源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也为海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与课题研究和毕业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此,在淮海工学院设立海洋管理专业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二级学院――海洋学院,前身是隶属江苏水产局的一所老牌学校――江苏省连云港水产学校,有着50多年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以“海洋、水产”为主的办学特色。海洋管理专业依托的经济管理系,其工商管理学科是我院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法学本科专业近年正式招生,该系的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课程的教学基础扎实,且有相当成熟的办学经验。因此,我院培养复合型、高层次的海洋管理专业人才具备凸显的办学优势。

3.淮海工学院的师资力量能够满足海洋管理专业的办学要求。首先,淮海工学院属于多科性的工科院校,涉海专业较多,海洋管理专业所需要的师资队伍在专业知识结构上能基本满足教学要求。专业所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绝大部分教师都由本院师资提供。教师在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比较合理。现有教师中,教授8名,副教授30人,讲师6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22人,硕士学位教师20人。为增强实践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已从有关部门聘请从事海洋管理实际工作的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并同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湛江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学院等相关院系建立了横向联系,尤其是与比邻高校、国内第一个设立海洋管理专业的高校――中国海洋大学的相关院系在教学计划制定、师资培养、教材建设等资源共享上达成了合作意向。

4.专业师资学术水平较高、科研成果颇丰。自1985年建校以来,淮海工学院一贯重视科研工作,院系两级建立了多种科研基金以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并把教师的科研成果与教师考评、职务聘任直接挂钩。近五年来,教师开展科研蔚然成风,教师的学术水平明显提高,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科研成果。承担海洋管理专业教学任务的全部教师,已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4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30余部,已开展的各类课题140余项,其中,有35项科研成果获得省级、市级和院级科研成果奖励。

5.教学资源丰富,能够满足学生高质量地进行学习、研究与生活的需要。我校有馆藏图书近百万册,中外文期刊报纸1400余种。图书馆已链接清华大学学术期刊光盘镜像站、万方数据库镜像站等多家专业网站。馆藏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图书10余万册,中外文专业期刊报纸130余种;馆藏海洋学科及相关图书资料14余万册,订阅海洋学科专业期刊20余种,建立海洋认识和调查的校外实习基地6个。

6.为开设海洋管理专业做了充分的论证。我院从2001年7月就开始筹划海洋管理专业。在2001年暑假、2002年暑假召开了两届海洋特色专家论坛,邀请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和江苏海洋渔业局等单位的专家与领导,为我院的海洋特色出谋划策。为提高现有涉海专业师资的专业水平,派教师到有关院校调研、访学和进修,并从青岛海洋大学、省海洋渔业局、省海洋研究所等单位聘请资深人士任我院海洋管理专业的客座教授,这样既有利于拓展专业的办学空间,又有利于利用社会高质量的人才资源。

三、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的依据

海洋管理是社会管理的一个领域和构成部分,是随着人类海洋开发活动的展开和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管理活动,是指政府和海洋开发主体对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海洋开发利用活动、海洋权益等进行的调查、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工作。海洋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海洋开发主体,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海洋的管理主要是宏观管理和执法管理;海洋科技机构和海洋企业等海洋开发主体,主要是对海洋开发利用活动和海洋科技活动进行微观管理。海洋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海洋资源管理、海洋环境管理、海洋经济管理、海洋科技及其产业化管理、海洋信息管理、海洋权益管理、海洋人力资源管理,等等。因此专业定位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海洋科学、海洋管理基本理论和规律,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能在海洋管理相关管理部门从事海洋管理、教学和科研的专门人才。

专业定位是课程设置的依据,围绕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五个模块:通识教育模块(哲学原理、思想概论、法律基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学科基础教育模块(海洋科学导论、海洋管理通论、管理信息系统、海洋调查、海洋资源与利用、国土规划学、海洋资源与利用等课程)、专业必修课模块(海域使用管理、海岸带管理、海洋监察管理、行政管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等课程)、专业选修课模块(生物海洋学概论、海洋化学概论、环境海洋学概论、海洋生态学、海洋政策选讲、海洋科技发展动态等课程)和实践教学模块(海洋调查实习、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课程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等)。

在课程设置上还需体现实用的原则,根据学生生源状况女生和文科生较多,以及学生就业与考研深造等实际需求,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原则和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原则,加大了专业选修课程的比例,即在原有专业选修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现代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和《财政与税收》等专业基础选修课程、专业方向和特色选修课程。通过《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产业经济学》等课程的设置,拓宽了学生的经济学科知识面,而《金融学》和《管理学》等应用型课程则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且知识结构体系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才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在体现科研能力培养的原则上,改进相关课程教学环节,在课程设置中安排科研讲座和毕业论文写作环节,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四、取得的成绩与面临的挑战

经过多年专业建设及发展,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海洋管理专业从专业定位到课程设置,从教学到实习都创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毕业生在国家海洋与渔业局的公务员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中海管031班的胡永歌同学在公务员考试中以笔试和面试双第一的成绩被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录取。二是毕业生在研究生考试中取得了较好成绩,历年来的录取率都在50%以上,如海管031班的冯炜同学以408的高分考入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郭境同学以342的高分考入厦门大学海岸带综合管理专业,张珍宝同学以325的高分考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管理专业,黄康宁同学以375的高分考入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专业,等等。三是毕业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较好成绩,其中海管041班的张飞同学取得200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江苏赛区一等奖,杨倩同学取得2006年第十届希望杯全国师生书画印大奖赛大学组三等奖,赵青同学获得2005年中央电视台第六届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江苏赛区大学组优秀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A级二等奖,等等。四是课程设置专业满意度逐年上升,不满意度逐渐下降,如满意度从2003级的81.25%上升到2004级的87.76%,而不满意度从2003级的18.75%下降到2004级的12.24%。总之,成绩是主流,但随着社会行业的发展,对海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新的挑战,有了新的知识技能要求,因此海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吴建新,李谷祺,方涛,李玉.如何提高海洋管理专业《海洋调查实习》的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11,(6).

[2]冯士.海洋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