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题研究方法范文

时间:2023-06-21 09:44: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课题研究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德育课题研究方法

篇1

摘要:抑郁的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方法,抑郁的研究方法包含于人体科学研究方法的浩大体系中,通过对人体科研方法的了解,展示出抑郁研究的一些现状,并指明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科研方法;人体研究 ;抑郁;变量

抑郁,是一种情感性的障碍。在临床上,它属于躁狂抑郁性精神病(躁郁症)的一种表现状态,是一种情感性的精神病或综合症。近些年来,研究者们纷纷把目光转向对抑郁的社会、心理问题的探讨。抑郁,已成为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一个普遍的研究课题。

一、人体研究的基本方法

对人体进行认识和研究首先应该从两个基本的方面进行:一是分别考察人体的物质、信息和意识三个层次;二是考察人体物质、信息和意识三个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实现对人体的本质和规律的完整把握。人体在本质上是物质、信息和意识的统一,三者构成人体不可缺少的三个方面,所以认识和研究人体首先需要对人体的这三个方面加以考察。

人体的物质是人们在人体研究中首先要碰到也是需要首先加以考察的内容。对人体的物质研究需要用物质科学的研究方法,如物理学和化学的研究方法等。第二个方面是人体的信息。研究人体的信息需要借助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如程序论、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等的理论和方法。在考察了人体的物质和信息之后,还必须进一步考察人体的意识。对人体意识的研究首先应该在个体的基础上进行。

二、抑郁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

研究发现,导致抑郁的因素不是单一的, 遗传、环境、个体生活经历、外界压力等都可成为抑郁的诱因。西方研究者们一致认为,对抑郁的社会心理研究,应以素质――应激模型为前提。此模型认为,抑郁是由一种相对稳定的易感因素(认知因素)和社会心理压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 在实验中应考虑易感因素和社会心理压力之间的交互作用。西方社会心理界对抑郁的研究方法, 可分为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包括前瞻性研究和追踪研究等)两个方面。最初,研究者多采用横断法。比如:把抑郁、缓减性抑郁(抑郁程度较以前有所减轻)和非抑郁的控制组,就某些变量进行比较,从而发现不同组在这些变量上的差异。横断法对于验证上述差异是成功的, 且能证明某些功能障碍, 如认知功能障碍、婚姻的不幸、依赖性人格、社交障碍等都同产生抑郁有关。但是, 横断研究为抑郁的病因提供的信息有限, 上述功能差异是成功的, 且能证明某些功能障碍, 如认知功能障碍、婚姻的不幸、依赖性人格、社交障碍等都同产生抑郁有关。因此, 横断研究往往只能使我们持相互作用论的观点, 难以对抑郁病因作因果推断。前瞻性研究和追踪研究自然能验证抑郁的病因变量, 但要找到一个有潜伏抑郁可能性的样本并不容易, 研究者必须详细地考察被试生活中的精神病史。虽然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抑郁病因的探讨,似乎存在着方法上的困难,但目前人们的很多研究, 是在控制了并发症的条件下,就抑郁与某一个重要的社会心理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这些方法仍然可行。就横断法而言, 把抑郁组被试和正常的控制组被试在抑郁情绪期间和抑郁恢复后进行比较;把抑郁、缓减性抑郁和非抑郁被试进行比较,这种研究虽不适合对抑郁病因进行单向的因果推断, 但至少能证明抑郁组被试某些功能上稳定性的障碍,探讨这些障碍同抑郁的关系,可为抑郁病因提供初步证据。就纵向研究来说,病前设计是研究抑郁病因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其主旨为追踪非抑郁的被试,把那些后来患抑郁的被试同一直未表现出抑郁症状的被试就某些变量进行比较。此法缺陷在于被试最初症状的个别差异难以衡量;被试在抑郁自评量表上得分低于某个标准或不符合抑郁诊断标准,都被诊断为非抑郁的,没有考虑到低于这一标准之下被试的症状有程度上的差异。弥补的办法为:增大抑郁和非抑郁组被试的样本,以抵消上述症状的差异。目前仅有少数研究者用这种方法对抑郁进行过研究)。纵向研究的另一种方法为双波专门小组设计。即:用某个社会心理变量来预测被试以后的抑郁程度。这种设计有多种变式,其中一种为:在对被试的第一次测量T1中测出抑郁症状Z,然后对某个变量X进行追踪,以考察变量X对第二次测量T2中预测的抑郁变量Y所产生的影响。如果变量,X能预测以的抑郁Y ,那么抑郁程度的变化就可根据X先前的功能状态进行解释。这种设计能对被试最初抑郁程度的个别差异进行控制, 且符合因果推断的3条标准:X和Y同时变化,X是Y的前提,Z(第3变因)不能说明X和Y之间的关系。

三、将来的方向

研究者实验验证的同抑郁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心理变量可以概括为6个方面:归因方式、有功能障碍的态度、人格、社会支持、婚姻的不幸和应付方式。他认为,这些变量可分为3类:一类先于抑郁,是产生抑郁的原因的变量,称为抑郁的前因;另一类是在抑郁情节期间才可观察到的变量, 称为抑郁的伴随症;第三类是抑郁恢复后仍持续的障碍, 称为抑郁的后果。将来代价较高的研究,应集中于抑郁的前因的探讨, 尽量对抑郁病因作因果推断。在这6个方面中, 人际依赖、内向、社会隔离、婚姻的不幸等同抑郁的关系, 是研究者们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出发共同探讨的问题, 也是人们应当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尤其是抑郁的人际背景, 越来越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广泛注意。有人认为, 将来抑郁病因的社会心理研究, 主要对象应是抑郁的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玉辉.现代自然辩证法原理[J].人民出版社,2003.

[2]许又新.精神病理学[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篇2

关键词:体育;转变观念;素质教育;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2-0082-01

“新课程变了,我们该怎么教?”这是广大教师的困惑与呼声,也是大家最为迫切的要求。先进的课程理念要走进课堂,教师是关键。教师如何尽快适应新课程,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本文就现行体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新型体育课堂教学的特点,就如何创新体育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以促进这一领域的发展。

一、体育教学现状

(1)观念跟不上。在现实体育教学中,教师是被动的教,学生是被动的学,造成教学效果差,不能发挥体育的独特教育作用,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主要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2)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受考试指挥棒影响,体育课形同虚设,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任意更改课程安排,压缩体育课时,体育教学得不到保证。有的学校毕业班甚至干脆取消体育课,使体育学科处于“停让”“流产”,造成体育资源浪费,使体育学科成为学校教学管理的盲区。(3)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组织形式缺乏差异。以往的体育教学,是强调教师中心地位的一种重师道尊严的教学组织形式。现有的体育教学,教师为主体,学生是客体,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学模式单一,固定形式太多,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创新体育教学方法需具备的条件

(1)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往的体育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主要以反复练习和训练为主,老师和学生都练得苦,且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新型体育课堂,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激发学生运动的热情,植根学生终身运动的观念。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身体素质上的提升,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厌学变为乐学。体育教师不再是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执行者,而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新课程的设计者。

(2)教学方法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实现由注重知识传播向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转变,由单一教师教向调动学生学的转变,由只重结果向重学习过程的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的转变。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也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与态度、心灵与价值观的形成,以保证“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这一新课程理念的实现。新型体育课堂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因时、因地地进行因人施教,不用固有方法和评价标准禁锢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3)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要由教学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合作者,由评定学生等级的“法官”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新课标提倡全人教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程安排要照顾到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应时刻牢记教育对象是全体学生,要充分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要给每个学生同等练习的机会、公平公开、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常了解学生意见,看看他们是否在教师的期望上有偏差,随时审视、随时修正,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三、创新体育教学方法的实施

(1)以健康新观念代替竞技运动观念。新课标强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学生的主动、全面发展放在首位。教学应尽可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一名“导游”,把学生导入知识的新境地后,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教师又要充当“解说员”,达到导与讲、教与练、放与收的和谐统一。同时,新型体育课堂教学中,应适当抛弃竞技运动,大胆探索和创新,寻求符合学生身心健康的、学生喜欢的、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方式进行教学。

(2)以学生兴趣为突破口。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有了兴趣,一切参与和探究都变得不再困难。因此,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心甘情愿地跟着教师设计的教学思想走,在宽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实现目标。可以以游戏、故事、图片等形式吸引学生,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去探究教师设置的问题,为目标的实现做好铺垫。课堂可以启发式教育,利用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课后余兴未尽,这样,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就会不断增强。

(3)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深入到学生当中,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特点选择教学内容、场地等。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还要注意渗透方法的指导,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尝试练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获取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教师要通过了解从学生中找出体育骨干,使他们既可以帮助教师完成一些辅导性任务,又可以起到带领和鼓舞的作用。

四、结束语

总之,新课标是对现行体育课程的一项重大改革,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最基本的职责就是教好学生,每个教师都应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打破原有的阵规,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肖少白.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与教学改革[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1(05).

篇3

关键词: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方法;学情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随着新课标的推广,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以往那种简单的追求知识理论目标了,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理应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学的过程最终还是要落脚于学的过程中来,所以有效的体育教学应该是如何让学生有效的进行学习,那么反映在教学目标上就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的发展。目前,小学体育课出现了教学目标不明确的现象,一些老师没有精心的设计课堂,教学目标随意性较强,导致体育课名存实亡,或者说只有其形式而无实质性内容。有效的教学应该是具有明确的确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比如:关于水平一游戏课《石头、剪子、布》一课的教学目标就可以设定为:知识目标:了解和认识游戏,明白游戏对自身发展的作用。能力目标:尝试做3种以上的游戏,并且能与同学合作设计出集中小游戏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游戏中开展积极的情感体验。对于这样的教学目标就一目了然了,也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二、做好科学筹划、认真备课

课前筹划有助于教师把握一堂课的进度,能够理清课堂的思路。一堂课的最终效果如何,目的是否达到,都与教师的课前筹划有关联,体育教师如果对课前筹划有深刻的认识,就能够做好课前的准备,备课时课前筹划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教师的备课不仅能将知识系统化,而且能对课堂上的各种问题进行一个提前的准备,从而保证课堂的教学目标实现。再者,教师还要灵活的对各种教学问题进行分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提高小学体育的教学效果。

三、创新教学思维,完善体育教学方法

小学生还是很喜欢做游戏的,因此体育教师要善于使用游戏教学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要认真揣摩教材,把游戏融入到教材中,这是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有效创新。例如,在指导四年级学生进行长跑训练时,突然想到了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传统的教学训练方法是让学生一味的沿着跑道不停的跑,这种训练是非常枯燥的,学生没有那么强的耐力,时间长了就会非常厌倦这种教学方法。我于是突发奇想,何不做一个游戏,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完成长跑的任务。可以在六个不同的位置摆放了六个不同的标志物,把六个标志物连成长方形,让学生按照分组站在六个点上,最后让学生按照长方形的图形来进行长跑训练。这就不需要学生沿着跑道进行枯燥的训练了。可以试图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和主动性,要求学生在跑步训练的过程中,把自己经过的点连成图样,然后分小组讨论,畅所欲言,并给一定的自主时间进行自我检查,使学生找出可行的跑步练习路线。经过学生的思考,他们跑出了几种不同的几何图形。在跑的练习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加强了难度,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作为教师不能在传统教学理念下定位自己的角色,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变课堂的主导者为参与者。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相互合作,进行个性化教学,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而不是压抑个性,要善于营造和谐和宽松的课堂环境,为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搭建方便的平台。教师要有独到的方法,让学生置身于教学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创新体育评价方式,做到科学评价

在教学评价中,小学体育教师要以鼓励为主,对小学生进行个性、中肯的评价。教学评价的创新,旨在通过制定客观、公平的成绩评价体系,对小学生进行无差异性的成绩评价。这就需要小学体育老师结合教学模式,及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态度等,个性、客观地对小学生进行成绩评估。创新教学评价方式,能够促使小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对小学生其激励作用,让小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状况,更好地进行学习。在以往的教学中,小学体育评价体系较单一,只对学生的体育达标成绩进行评估,而现代教学评价中,应充分融入体育精神、运动技能、体育文化等方面的考核评价,让小学生不仅重视体育成绩,更能从观念上开始改变,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依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体育游戏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开始部分选用集中注意力和密度较大,运动量中等、时间不长的游戏较好,同时也要注意在开始部分选择一般身体发展的游戏,为课的基本部分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上投掷的课时,我就安排一些传球接力游戏,即起到了热身,又有针对性的活动了学生的上肢关节,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准备。我在课的基本部分选择配合基本教材,作为辅助或诱导性的内容,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游戏,它要求运动量相对要大,竞争性强。如短跑课中组织“短程接力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在课的结束部分运用放松游戏,消除学生练习中的紧张情绪,使其心率慢慢恢复到安静状态,如“盲人打猎”“找朋友”等。这些游戏玩起来轻松愉快,即缓解了身体的疲劳,有放松了心情。

按照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小学体育教学应该转变思想,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兴趣的引导功能,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不断开创体育教学的新局面。目前,有效教学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按照素质教育的理念,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做到减负增效,整合教学内容,才有一切有力措施确保优质高效课堂的实现。

参考文献:

篇4

李超凡(1990-),男,黑龙江人,牡丹江师范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

摘要: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的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运动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而高等院校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学习困难较大,柔和、缓慢的运动项目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健康教育和终身体育思想的要求。因此,本文总结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等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公共体育课;教学方法;太极拳

1.前言

太极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极拳的动作舒展大方、缓慢柔和、刚柔相济,是人们喜爱的健身运动,对健身养生有着特殊的功效。可以对人们的身心进行调节,使心情愉快、平静,同时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让人们能够健康长寿。正是因为太极拳有着神奇的养生功效,深受人们的喜欢,所以太极拳这门课程被列入了高等院校的教学大纲,甚至作为了必修学科。本文通过对高校太极拳教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并总结传统太极拳教学方法的不足,改进了太极拳的教学方法,使高等院校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也能对太极拳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学习太极拳兴趣的途径

2.1加强教学内容的讲解

讲授学习太极拳的目的意义,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太极拳的概念、特点与作用介绍给学生;向学生们讲解国内外太极拳运动的发展远景及开展的情况。当学生的兴趣与理想、目标一致时,他们才有紧迫感和责任感,才能够促进学生不断深入的学习。学习兴趣的形成有赖于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学生掌握知识越多、越深,学习的兴趣就越浓厚。

2.2加大教学内容的拓展

在讲解动作要领、规格的同时,应结合用途,剖析其攻防的含义,使学生能深刻理解动作的内涵和本质,较快掌握动作技法,培养武术意识。学生知道了攻防含义也就了解了动作的用途,让他们知道太极拳不光是用来锻炼身体的,也有防身的作用。太极拳中的“四两拨千斤”在切磋武术的时候也是可以打败对方的,这样以来学生对太极拳的学习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了。

2.3改善教学环境

教师应因地制宜,不要总在同一个教学地点进行教学,充分应用可利用资源进行教学。这样对学生能产生很大的吸引力,使学生的好奇心倍增。有如:多媒体、录象、投影等现代化教学媒体的参与,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的特点,因而,通过计算机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把教师很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2.4营造课堂气氛

在枯燥乏味的太极拳课堂当中可以适当的加上小组对抗赛和游戏等活动,可以起到愉悦身心和调节情绪的作用。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能够保持心理平衡,促使学习情绪处于适度的兴奋状态。学生们会感到这是一个愉快和轻松的一门课程,营造一个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激发学生的精神和情绪,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提高太极拳课程质量有效的教学方法

3.1重心先高而后低

太极拳的步型较多而且要求重心较低,不能够有起伏感。学生的素质水平不同,下肢力量不够,反而会使动作改变,使学习动作无形增加了困难。为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升高重心、不改变步型的情况下进行练习。学生感觉下肢有力量,能够专心进行练习动作,从中体会太极拳动作及其它方面的技术技巧。当学生掌握了动作之后,教师再以标准的姿势进行示范,强调压低重心,步伐到位,虚实分明,从而达到太极拳运动对重心平衡的要求。

3.2速度先快而后慢

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就是速度匀速较慢。在太极拳教学中,教学课程时间紧是学习的一大弊端,所以要想在短时间内充分的掌握就要采取先快后慢的教学安排。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又满足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并且克服了急躁的情绪。当把全套动作教完后,再根据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做全套示范,带领学生减慢速度,反复练习,达到融会贯通。

3.3讲解和示范

要有针对性的讲解练习太极拳的重要性,使学生了解太极拳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它既有精湛独特的技艺,又蕴含着极为深刻的哲理,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通过从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及运动层面多方面进行教育,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教师在领练中,由于动作路线和位置的变换,教师要随时变换位置,站到学生视野最佳方位,不但要有正确的方位提供给学生以便于学生模仿练习,还应该适当的变换示范方法,如镜面示范、侧面示范、背面示范和分解示范,使学生弄清动作的方向、路线、和上、下肢的配合,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教师的正确示范跟合理的示范位置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太极拳的状态。

3.4念动训练法在太极拳教学中的运用

遗忘会诱发不良的心理状态,学生易失去学习信心,导致对太极拳兴趣日趋淡薄。念动训练是巩固记忆的有效方法,因为默练是通过大脑的意念活动,来强化太极拳在大脑皮层神经系统中的痕迹,以达到巩固记忆的作用。经常组织学生把学过的动作名称、套路在脑海中形成“表象”,做到身心并练,使学生较快地掌握太极拳。

3.5拳谚在太极拳教学中灵活的运用

武术中有许多谚语,揭示了这项运动的基本要素和规律。如“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运用谚语,为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指出明确目标。总之,在太极拳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教学途径,不仅提升了太极拳教学的质量,而且使学生充分的了解了太极拳文化的精髓及其动作套路的特点和规律,对学生尽快地掌握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及运用有很大的帮助。

3.6加强学生记忆动作的能力

在分析了太极拳技术特征及方法的基础上加强对太极拳运动特有的运动特征的认识,结合强化太极拳学习的多种方法,以标准的动作姿势规范,掌握太极拳心静体松,腰为轴,运动缓慢均匀等技术特点,通过对动作招式进行联想、体会攻防含义、归纳动作要领、通过竞赛表演、配乐听音等方法加强学生对太极拳动作记忆的学习能力。

4.结论

4.1教学过程中在关注学生体制健康的同时,注意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积极融入到课堂当中,把学习太极拳当作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而不仅仅是应付学习。

4.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因材施教,因学生自身素质的不同建立不同的评价标准。

4.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认真态度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创新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当的言语表达以及合理的示范可以使学生加深学习的兴趣。(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卫东,何江.24式太极拳的教学策略和步骤.湖北体育科技.第23卷第四期.

[2]刘益彰.论中国高校太极拳教学.科技创新导报.2009

[3]李小燕.浅析24式太极拳的教法[M].2008.4.

篇5

【关键词】数学班主任;小学课堂教育;时效性;解决办法;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育模式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分为过于沉闷,课堂学习效率低,面对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存在的众多弊端,采用创新型教学模式,提升小学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势在必得。

一、营造数学学习氛围

小学数学的教学,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不是一个轻松的事情,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时效性,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尤为重要。作为数学老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老师的课堂管理作用,又要发挥老师的教育教学作用。因此,老师需要在课堂管理和教学中既要规范课堂管理,又要给学生轻松感、信任感和安全感,营造师生之间和谐的心理氛围。还要引导和教育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的合作的良好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愉悦,使之身不由己的亲近数学爱上数学,从而营造一个快乐而高效的数学课堂。

二、课前做足充分的准备

在课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是保证数学课堂教学时效性的基础。老师的备课内容要把教材内容和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相结合,一切教学活动从当前学生的数学水平出发,采取创新合理的方式进行转化,创造性的将书本上的知识点化成学生易懂的模式。课前准备包括课堂设计,相关练习题等,课前进行相关准备能有效的应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当课堂数学教学中出现问题,老师能有准备的及时应对。有准备有计划的进行教学活动,能提高数学课堂的时效性。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充积极性

要想提高数学教学的时效性,必须积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任何一门学科的学生都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实现的是“教”和“学”的结合,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加强老师的引导作用,又要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对数学产出浓厚的兴趣。如果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数学课堂上采用的是“灌输式”教学方式,老师一味的将教材知识讲授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根本没有对知识有系统的认识,久而久之学生就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老师要采用新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定教学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被动式的接受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到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各种图形的认识,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发挥自身想象力,用小木棒摆出各种图形,既能锻炼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加强课堂提问

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适当的进行提问。课堂提问有利于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老师在提问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映会及时知道学生对哪方面知识不了解,及时对学生进行辅导,加强课堂提问有利于保证学生学习神经的高度紧张,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提升数学课堂的时效性。同时提问过程中要注意随机提问,有些老师看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故意让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让同学在全班学生面前出丑,导致学生产出抵触心理,学生就会很难再次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所以老师课堂提问要讲究策略,提出的问题要结合教材知识点,对重点问题进行提问,提高学生的警惕性,从而实现小学数学时效性教学。

五、关注个体差异

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所以,要达到时效性,教学必须关注个体差异,提高整体学生的学习效率。由于每个人的接受能力不同,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会存在差距,老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学与模式。对于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在课后可以有针对性的布置难一点的题目,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对于基础能力差,接受思维慢的学生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因为学生不会做,就责备学生,有时候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很重要的影响,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主义自己言行,过分的责备学生会让学生丧失对学习的信心。关注个体差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教学,整体上提高数学教学的时效性。

结束语

数学班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注重提升课堂的时效性,对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和学生建立有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互动、交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实现数学教学时效性。

参考文献

[1]雷桂香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J].现代教育教学论坛2011,7,(5)41-42.

篇6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91—02

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主要包括、效果和效率两方面。英语教学实效性就是教学效果的实现和教学效率的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观认为,学生作为教学对象,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基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活动和交际。教师应该以自主教学为主,采取体验式和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以此提高学生综合英语的运用能力。[1]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内化。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是英语教师的目标,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所学英语知识。

一、合理分配英语活动

英语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必须付出一定强度的劳动。英语课堂教学就是对有限时间内教学活动紧张程度的把握,充分发挥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开发学生的最高潜能。英语教学强度过低就会造成教学时间的浪费,反之亦然。因此,英语教师合理地安排英语活动,既满足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又可以为学生提供英语练习平台。

结果反馈:上述教学方法完全忽视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需求。上述方法的目的是让教师示范,学生跟读,然后再对学生进行询问,并让部分学生示范,纠正学生的发音。上述教学方法持续时间为3分钟,但是平均每人只能训练8遍左右,不能实现熟练掌握的程度。因此,上述教学方法需要增加训练强度,延长全班朗读的时间。

改进反馈:学生都对英语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第一次上课的时候,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3分钟的英语活动,既调节了英语课堂气氛,又增加了学生的开口次数。改进后的英语活动,使得全班开口频率增加一倍。从英语语言学习角度来说,英语学习实效性与学生复现率的高低有关。在英语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朗读、拼读和动作等方式,增加了对英语知识的理解,深刻地掌握了英语知识的内涵。英语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使得学生广泛参与到英语教学过程中。同时,英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反映,通过适当的动作,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

二、重视传授语法知识

英语教师应该重视语法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了解英语单词和造句的规律,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了解和语言能力的提高。传统英语知识的传输,有效地避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弯路,提高英语课堂的实效性,减轻学生的英语学习负担。例如,现代进行时语法的学习,可以采用专项突破法,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语法规律。在现代进行时语法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专研的能力。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科学和恰当的语法知识,又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同时,英语教师可以列举一些贴近生活的语法,促进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掌握英语知识,对英语语法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英语学习的实效性。

三、更新教学理念

英语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教育中心,避免出现过重看待语法和词汇的现象。[2]同时,英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英语交流能力的培养,依据学习目标和教学任务改进教学模式,并完善新教学模式的教学标准。英语新课标提出任务型教学和研究性教学两种模式。任务型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全新模式,其将英语教学目标融合到英语教学活动中,在学生完成英语任务的同时,掌握英语知识。另外,任务型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英语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单地说,任务型教学模式就是学习与应用的结合,在应用中掌握知识,在学习中侧重应用。任务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教学中心,通过师生活动和学生合作来掌握英语交际能力。研究性教学模式是最近几年兴起的模式,其主要指学生在英语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英语的研究能力,以此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在研究性教学模式中,学生不需要英语老师的传授和教导,只需要老师的指导。研究性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学习实践和英语知识的应用。研究性和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真正意义上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两种教学模式可以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经历,创造良好的交际环境,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让英语学习更加贴近生活。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通过学习、参与、合作和实践等方式,实现英语教学的预期目标,感受英语学习中的乐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身的英语知识应用能力。

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提高英语实效性的主要手段,其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英语学习起着导向和推动的作用,甚至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认识过程。英语教学过程中兴趣的强弱直接影响英语教学的成败。例如,在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向同学介绍英语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英语学习的意义。英语教师通过富有感情的英语演讲,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同时,英语教师可以在英语课堂上播放具有代表性的英文歌曲,让学生了解英国的风土、人情、习俗、文化和地理等。[3]英语教师应该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看到老师的言行、举止和谈吐,在学生心中留下落落大方的良好形象。良好的形象有助于英语教师的教学,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任何困难,教师应该进行正确的疏导,帮助学生树立信心。[4]英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不能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进行埋怨,防止学生失去英语学习的信心。另外,英语教师既要发挥英语知识的内在力量,又要通过自身的人格和品质去感染学生。因此,英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英语作业的完成情况,又要关系学生的思想情况。英语教师应该与学生成为朋友,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一旦学生和英语教师成为朋友,学生就会喜欢上英语,英语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也会得到提高。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技术标志着英语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计算机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可以大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英语教师创立语境,让英语教学更加新颖,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媒体技术通过音形并茂,动静结合,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转变学生的思维模式。[5]多媒体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英语教学内容的感染力,提高学生参与英语活动的积极性。多媒体技术可以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使得教学中心从教师向学生转变。多媒体技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听、说等感官,实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的预期目标。

多媒体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方式,将英语知识进行分解,降低英语知识的复杂程度,减少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负担。同时,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加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控制,实现因材施教,便于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另外,多媒体技术可以让英语知识更加直观、形象和多变,优化英语教学,增加英语课堂的知识量,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英语教学是一项长期工作,英语知识的传授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英语教师不能过于心急,应该长期关注和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6]从某一角度来说,教育就是致力于现在,关注于未来。英语教师应该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内涵,以此来提高英语教学水平。英语教师不断完善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制定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划,从实际角度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马潇潇.提高英语教学实效性方法之我见[J].教育艺术,2009,(7):47—49.

[2]王静.如何增强英语教学的实效性[J].考试周刊,2011,(2):153—154.

[3]鲁子问.中学英语教育学[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11).

[4]林培英.课堂决策—中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及案例透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

篇7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首要问题;形成机制

疾病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特别是一些具有传播性的疾病,一旦发生将会造成社会的极度恐慌,引发社会动乱等现象,为有效的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建立严密的预防控制体系,本文重点针对此展开分析和研究。

一、研究方法和样本

1.研究方法

在针对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可持续发展首要问题与形成机制的研究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现场采访调查、专家论证分析等,当面对流行性疾病的时候,应当采取怎样的方式来进行有效的预防,建立起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2.调查目标

随机抽取全国6个省、60个市和60个县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它们展开问卷调查、现场采访调查,并将采访结果进行归类整理,总结出目前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存在着的问题以及应当采取的有效性策略。

二、研究结果

经过此次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可持续发展首要问题的研究,得出以下两点研究结果。

1.首要问题:公共职能缺位

我国在经历了非典传染性疾病之后,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存在着的诸多弊端彻底的表现出来,为有效控制和预防传染性疾病,关于疾病的预防控制也越来越多。本文经过调查研究总结出:在目前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最为主要的问题在于公共职能缺位和错位。针对这一结论,专门征询了160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的意见,他们中90%以上的人赞成该结论。

2.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首要问题的表现形式

在当前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首要问题公共职能缺位主要表现为:疾病预防中心更加注重经济的收入,在服务上更倾向于有偿,很少具有无偿的情况。对于疾病预防中心而言,它们的工作重点放在机构内部人员的生存问题上,考虑的是如何能够获取利益,这也直接造成许多的公共商品沦为准公共商品,本来可以免费领取的物品变为有偿性购买,导致疾病的预防控制成效降低。

3.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首要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形成机制

通过研究发现,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首要问题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原因引起,分别为政府筹集资金引起的职能缺位和政府管理职能缺位,并且在采访中针求广大被采访者意见,取得了大部分人的认可。

首先,各级政府在筹资上面引起职能缺位。这也是造成当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最为主要的原因之一。在调查中,绝大多数人认为政府在公共物品筹资上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筹资投入较低、效率低下等现象。据统计政府在2015年的时间里,包含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身运营的收入,政府在公共筹资职能缺位上就欠缺100亿元以上,如果不考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身的运营收入,欠缺的金额将会更加的庞大。如此庞大的公共筹资职能缺位欠缺金额,制约着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与完成。

其次,各级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存在问题。政府在疾病预防控制中投入的资金较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维持其中人员的经济收入,将本应当为公共服务产品变为准公共服务产品,需要人们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够获得。这也就使得各级政府部门在针对疾病预防控制上存在着较大的管理职能缺位。

4.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首要问题产生的影响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首要问题中的公共职能缺位为社会带来了许多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影响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整体形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此种模式下,实质上沦为一种盈利的机构,为获得更多的利益,使得出现较多的乱收费,不合理收费现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利益也发生不正当的竞争关系等。这一系列的现象无不影响着人们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印象,使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现象在人们的心中逐渐的降低。除此之外,公共职能缺位也使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缺失大量的人才,单靠一些服务性费用难以维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的正常开支,使得其中的员工收入普遍较低,这也就造成其中许多的优秀人才选择离开,寻找经济效益更高的工作岗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过程中,应当将改变公共职能缺位列为其中的首要目标,采取有效的措施弥补公共职能缺位引起的原因,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首先应当对疾病预防控制引起高度的重视,不断加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经济投入,并明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公共职能特性,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管理。逐渐改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发挥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真正价值,最终实现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政,于竞进,郝模,汪华,于明珠,施培武,龚向光,罗力,岳建宁,罗实,杨峰,梁占凯,王敦志.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与形成机制研究[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4,05:395-398.

[2]李松.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与形成机制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2014,01:118-119.

篇8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初中生;单亲家庭问题孩子;教育方法与途径

城乡结合部是指城市与乡村相互交融的地带,这一特殊地区单亲家庭孩子数量不断上升。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由于突然遭受家庭变故,心灵受到了很大的伤害。由于父母的忽略,孩子的行为习惯得不到正确的培养,这就给学校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初级中学,其中我所任课的一个班级就有九个单亲家庭孩子,教育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为了教育好这些孩子,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教师必须了解单亲家庭对子女身心发展的影响,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探究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单亲家庭对子女身心的影响

单亲家庭的话题是沉重的,单亲家庭受影响最大的是孩子。单亲家长很少能像家庭健全时那样关心子女的生活质量、学习状况、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即使孩子出现了问题,也不可能实施有效的家庭教育,及时予以纠正。有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则是自顾不暇。笔者经过深入了解和细心观察,并参阅一些相关的书籍,了解到单亲家庭的孩子一般存在着如下几方面问题:

1.不大合群,性情孤僻。心理学认为,人格异常的形成与恶劣环境有关,家庭不健全往往是其子女性格畸形发展的温床。他们很害怕与人交往,害怕别人瞧不起他、嘲笑他。所以,单亲家庭的学生,大多游离于集体之外,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也不喜欢与同学交往,逐渐变得性情孤僻,冷漠。

2.意志薄弱,消沉厌学。单亲家庭的孩子,再没有了温馨的家庭,原先惬意舒适的生活也随之改变。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在父母面前甜蜜地撒娇,幸福的生活没有了,美好的憧憬消失了。这种消沉低迷的情绪使他们变得迷惘和不知所措。进而产生厌学、逃学,毫无朝气,暮气沉沉。

3.叛逆不羁,以自我为中心。家庭的破裂,导致他们心中几乎没有了亲情、没有了信任。他们不接受批评,有典型的逆反心理。他们在扭曲了的心理支配下,为所欲为,以此来发泄愤恨不平的心情。如骆同学,他是一个很典型的单亲孩子,上课时故意发出怪叫声扰乱课堂纪律,常常睡觉,作业不做,撕烂教科书。不做值日,乱丢垃圾。学校段考时骗家长说放几天假,自己赶集去了。还常常拿同学的钱,有一次还偷窃小卖部二十包鸡腿……

综上所述,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教育、感化、挽救他们的艰巨的任务。

二、单亲家庭子女的学校教育对策

1.建立单亲家庭学生的成长档案袋,关注其成长的足迹。当学生一步入初中学校的大门,学校应及时调查了解单亲学生的人数,建立其成长档案袋。老师要想办法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思想和学习动态,用耐心、爱心、恒心教育他们,使其初中阶段健康地成长。注意观察他们的言行,及时解开他们的思想疙瘩。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某些普通小事会使他们的心理产生微妙变化。教师要多注意这些孩子的言行,若发现有异常的苗头,要及时跟他们谈心,了解情况之后,能及时疏导处理的就及时疏导处理,不能一下子解决的事情,先进行多方面的调查,找出问题的所在,再对症下药,同时加强孩子的心理矫正和学习辅导。

2.双管齐下,极力争取家长与学校的配合。本地由于政府开发新城区,征收了学校周围村庄大量的田地,一些家庭日子宽裕起来,不大重视孩子的教育。再就是本地是旅游胜地,很多家庭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职业,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对孩子的教育抱无所谓的态度。部分人的观念是孩子在学校读书,不指望他学得多好,反正将来找碗饭吃也不难。家里放松了对孩子的要求,这些孩子在学校的生活纪律可想而知。所以学校必须与家长沟通好,孩子在学校读书,首先要学会做人,其次是学会学习。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父母都不能缺席,必须履行好教育的职责,不能扔给学校不管或父母间互相推诿。

3.爱心抚慰,严格教育。父母之爱的缺失,使这些孩子过早地承受着巨大的思想压力,每位教师应用爱心去抚慰他们受伤的幼小心灵,像父母一样关心这些孩子,如发现他们情绪不稳定时及时谈心,生病时热情地嘘寒问暖。若发现其沉迷于游戏机、网吧、武侠小说中应及时提醒,多方面启迪,并安排一些有良好兴趣且人际关系较好的同学与之同桌或者参加集体活动。对于一些违纪行为,应在课堂或课下及时批评,一旦改正,及时表扬。

4.要培养孩子的耐挫力和责任感。教育孩子正视逆境,敢于同命运挑战,做到自强自立,勇往直前,并对他们取得的进步多表扬和鼓励。在家里要体贴长辈,生活自理,做一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在学校里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每位教师必须抱着对教育工作极端负责的态度,应认真全面地掌握这些孩子心理的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帮助他们走出青春的阴影,接受社会的阳光和雨露。

5.激励孩子树立起信心。单家庭的孩子,情绪消沉、低落,失去信心。教师可以给他们讲一些励志故事,如张海迪身残志坚的故事,高位截瘫仍然笔耕不辍;美国作家海伦凯勒一出生就遭遇不幸,却不懈努力,写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书籍;他们身边同类学生的事迹等等。通过经历对比,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不幸与别人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从而消除心理困惑,重新树立起生活、学习的信心。

6、对单亲问题孩子,只表扬鼓励,不随便批评,不讥笑讽刺,教师或班主任经常注意寻找单亲家庭问题孩子的闪光点大加赞扬和鼓励,使他(她)知道老师看得起自己而愿意和老师交朋友,说实话给老师。老师就可以针对性的教育。

篇9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语用能力 语用失误 优化教学方法

1.引言

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中把“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即“语用能力”列为主要教学目标。然而,受应试外语教育理念的影响,有不少学生认为学英语就是为了过四六级、考研,这种状况使得教师侧重于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词汇、语法和意义的讲解上,忽略了语言的实际用法,更无暇顾及社会文化知识和交际法则,极大地削弱了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导致语用失误。

针对学生语用意识淡薄、语用能力差、语用失误较多的现状,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语用失误影响因素,研究在课堂中优化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减少语用失误。

2.语用能力及语用失误的含义

语用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语言在实际语境中的使用和理解,即语用能力。随着对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语用能力的重要性。何自然先生(1997)认为,语用能力可以解释为“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为使语言表达得体,语言使用者必须懂得针对特定语境,结合社会和文化因素,灵活合理地使用语言。若真正掌握一门语言,仅掌握语音、词汇、语法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用目的语进行交际。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以语用知识的传授为重心,以语用能力的培养为宗旨。

学生语用意识淡薄,语用能力差,就会导致语用失误。然而,何为语用失误?语用失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讨论较多的是狭义的语用失误,即社交语用失误。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英国语言学家Thomas(1983)认为语用失误是由于听话人不能正确破译说话者的真实意图而造成的交际失败。语用失误不是指语言错误,在言语交际中,遣词造句不好顶多被认为“说得不好”,但如果出现语用失误,会被认为是“表现不好”。

3.问卷调查及分析

为了解学生真实的语用能力和语用失误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的是《语用学:现象与分析》中的语用能力调查问卷(冉永平,2006),所编制的英语社交语用能力测试卷,调查学生对不同情景下英语交际文化的掌握情况。测试内容包括英语文化中介绍、电话用语、表达关心、赞扬、问候、致谢、指示、固定用法、拒绝、道歉、应答、请求、邀请等交际知识的认知和理解。问卷采用标准考试四选一形式,内容难度控制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的范围之内。

本调查针对本科生进行,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97份。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对语用能力中实际交际项目掌握的基本情况是:电话用语占88%,表达关心占85%,赞扬占98%,致谢占89%,但对部分交际项目还存在失误,其中在表达请求方面的语用交际能力比较弱。

对学生语用失误因素的统计如下表:

依据此表,学生语用失误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因素:

(1)应试教育的影响;

(2)缺乏语言交际环境;

(3)语用教学的忽视;

(4)缺乏对西方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的认识;

(5)语用知识匮乏及套用母语中的语用规则;

(6)个体差异性。

其中,因语境因素、语用教学因素、文化因素、本民族语言因素所导致的语用失误所占的比例最大。大学英语老师如何在课堂中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语用能力、避免语用失误,是当务之急。

4.课堂教学中应采用的方法

通过对学生目前语用能力及语用失误影响因素的分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摒弃传统的以教授语言为目的的语法翻译法,采取语境教学法、语用教学法或文化教学法,使得教、学、用相结合,提高学生语用能力,减少语用失误。

4.1语境教学法

语言学家Little Wood说:“课堂中的交际越真实越频繁,自然环境和课堂环境学习的界限就越模糊。”教师应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创造或模拟真实的语境,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交际场景,让课堂成为学生语言实践的场所,将语言知识的学习融于语言使用的活动中,使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在课堂内加入大量的以学生为主导的练习方式,如分组或配对练习,设计不同的语境,让学生体会真实的情景过程。

此外为学生提供能够开口说话的机会,如通过角色扮演,创造模拟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掌握如何打电话、看病、购物等语言功能。这种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记忆深刻,而且一旦在生活中碰到类似语境,学生能从容应对。

4.2语用教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介绍相关的语用知识,如语境、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关联原则等。这些知识都比较抽象,教师应结合具体的例子给学生予以解释。教师应让学生意识到违反语用原则会导致语用失误,进而影响交际。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鼓励学生课后多看一些有关语用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书籍。此外,教师也应自我提高,注意言传身教,在教学中得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用原则,让学生意识到语用的魅力。教育界常说:“若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有一桶水。”语用学是一门学科,教师在课后应广泛涉猎,才能在课堂上得以运用。

4.3文化教学法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影响和制约语言交际,二者密不可分。在某种程度上,学习一种语言,就是学习一种文化。只有充分了解语言所代表的文化,才能运用语言进行得体的交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和理解能力来安排文化知识的输入和讲授方法。

(1)从社交礼节及习俗入手,培养学生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中西方有不同的社交礼节及风俗习惯,教师应指导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培养文化意识。教师可根据教材,每节课向学生讲授一些英语文化交际知识。这些知识包括介绍、电话用语、表达关心、赞扬、问候、致谢、指示、拒绝、道歉、应答、请求、邀请等。这些知识一方面比较实用,另一方面也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2)关注词汇、谚语、典故等的文化内涵。

在教学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词汇、谚语、典故等的文化内涵。要想深入地理解一门语言,就必须了解文化内涵词。英语和汉语中很多词汇都不是一一对等的关系,有些还会在另一语言中产生词汇空缺。此外,很多谚语与经典文学名著、古希腊罗马神话、圣经故事等相关,不了解其深刻内涵,就不能很好地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

(3)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文化背景知识。

大学英语课文是由不同题材的文章组成的。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知识包括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教师也可向学生推荐一些通俗易懂的有关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书籍,引导他们在学习中不断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关系等方面的资料。

5.结语

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然而,学习者能否进行有效的交际不仅取决于他们的语法能力,更取决于其语用能力。语用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把培养语用能力融入到教学的每个环节。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3]Thomas,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England:Applied Linguistics,1983.

篇10

(1.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 金华 321004;2.武汉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9)

摘要:为切实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应将关注重心从教学活动转移到课程质量上来。基于过程方法的质量保障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并及时改善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相关因素,依据过程方法理论完善职教课程质量保障体系,可以有效地促进课程质量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 :过程方法;职教课程;质量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4-0021-04

作者简介:李赟(1988—),女,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

一、过程方法的内涵及具体实施

过程方法中的“过程”是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其目的主要是将输入转化成输出。任何一个影响质量的、相对独立的要素都可以看作是一个过程,均可以采用过程的方法进行管理。

(一)过程方法的内涵

“过程方法”是当前企业中最常见的质量管理方法之一,是用过程模式来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实际上是对过程网络进行管理的一种方法。它要求能够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内所采用的过程,特别关注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过程方法中,上一个过程的输出将直接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因此,通过监控管理每一个输入输出可以确保整个过程的质量。

过程方法包括了过程识别、过程控制和过程改进三个方面。过程识别主要指对运行过程进行解构定义。过程控制是采用一定的措施对影响过程质量的一些技术和人为因素进行控制以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通常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对输入的控制,一般指对作为生产者的人、生产设施及生产环境进行控制并要求三方面均要满足生产管理的质量需求;二是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包括工作流程和操作标准的制定,并要求能够严格地执行这些标准;三是对输出的控制。过程改进是指为了增加对过程的控制并提高工作效率所进行的改进活动。

(二)过程方法的具体实施

1.过程策划

过程策划作为过程方法的管理基础,主要包括过程识别、过程分析以及过程策划控制三个部分。

过程是由一组子过程组成的,每个子过程均对过程的输入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对过程实施有效的管理,首先需要对提高产品质量的构成要素进行识别与确认,依据识别与确认的结果建立持续改进的过程控制模型。

对质量资源的运行过程进行分析评价,把构成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各要素结构为具体的活动或要素。从理论和生产实际的角度出发,对各活动或要素对过程输出的影响程度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评价,找出影响其质量的因素,并对其进行重新优化和整合。

策划过程控制方案,依据确定的质量子资源系统对过程控制方案进行明确的策划,明了控制措施,制定控制目标和指标。

2.过程控制

过程方法的优点是对单个过程以及过程的组合和相互作用进行连续的控制,使过程在受控状态下高效运行。在不断整合质量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构建质量问题的决策机制和过程控制机制,最终建立“预防为主”的质量控制机制。

3.过程改进

过程改进就是对资源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做出及时的调整和改进。过程改进创造了一个质量控制的循环,通过不断的纠错与改错在往复循环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作为过程方法理论中一个重要反馈环节,对过程方法的控制结果具有决定意义。

二、当前职教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突出问题

职业院校的主要社会职责是培养技术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的主要“产品”是“技术型人才”,职业院校的课程质量管理主要是对人才培养过程的质量管理。目前,在职业院校建设和课程质量管理中,比较注重培养经费的投入和办学条件的提升,较少关注课程运行过程的质量管理,缺乏对职教课程质量的有效监控和保障。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缺乏对教材和教学实验设备质量的评估

为保障高质量的职业教育,需要对教材和教学实验设备进行实时评估更新。但当前在部分地区存在着职教教材配备和实验教学设备无法满足职教教学改革需要的矛盾,缺乏符合职教特色的教材,主要表现在教材内容过于陈旧、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严重脱节、缺乏一定的实践操作性。从理论上来说,只有依据社会发展需求编制教材,才能更好地帮助教师施展教学才能;同样,没有适应职场需求的教学实验设备也无法培养出专业技能过硬的专业人才。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职教教材体系、改善实验教学设备是保障职教课程质量的关键。

(二)缺乏实践教学质量评估

受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当前职业院校对学生能力的考核仍多采用书面理论测试的形式。对学生的操作技能、动手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难以直接用分数衡量。由于职业院校过于重视对理论基础知识的考核,忽视了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监控,进而导致部分职教教师忽视实践性教学环节,这将直接影响我国职教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完整性。因此,迫切需要构建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三)评价体系缺乏反馈

职业院校对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评估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部分职业院校在质量监控保障体系中对一些重要的流程缺乏监督控制机制,或者即使设置了实时的监控机制,对在评估中遇到的部分问题也不够重视,这种情况就导致了评价体系失去了意义。鉴于评价反馈对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式的改进等的重要意义,需要重视评价体系反馈在职教课程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四)缺乏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制度

目前,在职业院校,全员参与的整体课程质量保障管理制度还没有形成。一些职业院校对“课程质量”内涵的理解还存在着不够完整和深刻的问题,单纯地认为课程质量只与教学有关,没能充分意识到职业教育课程质量是一个综合的、立体的概念。

“过程方法”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方法,有效地保证了企业的生产质量。在职教课程质量保障体系中引入该方法,可从对过程的有效识别、控制和反馈三方面出发提高和保障职教课程质量。

三、过程方法在职教课程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应用

(一)职教课程质量保障体系之过程策划

过程方法理论中的过程策划主要是指对运行过程进行解构和定义。在职教课程质量保障体系中具体表现为对课程运行过程的解构。一个完整的课程运行过程包括能力标准的制定、培养计划的构建、教学大纲的确定、教学活动的开展、课程评估的开展等过程(如图1所示)。

专业能力标准对专业的基本要求和培养目标进行了全面的描述,一般包括学生需要掌握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以及隐性的基本素质等内容。经过调研考察之后制定专业能力标准,接着依照专业能力标准构建详细的专业培养计划。专业培养计划是确定教学大纲的依据,职教教师依照教学大纲选取恰当的教学材料开展教学活动。在课程运行的整个过程中,教学评估作为改善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过程方法强调对过程的控制,通过提高过程能力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其管理模式及管理理念体现了质量保障的客观规律。在课程运行过程中引入过程方法,将课程运行的一个大过程描述为课程改革的一个循环,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严格把控每个环节,保证和改善职教课程质量。

(二)职教课程质量保障体系之过程控制

在保障课程质量的过程中,需从严格把控每个环节入手,掌控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过程。

1.开展行业调研,制定专业能力标准

这是课程开发最关键的环节。行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专业的开设必须建立在大量行业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调研制定相关专业的课程能力标准。专业能力标准一般包括学生需要掌握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以及隐性的基本素质等内容。专业能力标准对专业的基本要求和培养目标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可以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参照和起点。

2.依据专业能力标准构建培养计划

建立了统一的专业能力标准后,依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参照专业能力标准的内容设置该专业的培养计划。虽然不同学校同一专业的培养计划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必须满足专业能力标准要求。

3.根据培养计划确定教学大纲

确定了专业能力标准和培养计划后,设计教学大纲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专业能力标准,细化每门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和技能点以及明确学生应达到的职业素质要求,即确定合理的课程教学大纲。

4.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确定合适的教学材料

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选编合理的教学材料。课程内容确定之后,就需要为该课程编写或者选择合理的教学材料。常见的教学材料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教材,即教师用书;另一种是学材,即学生用书。首先开发学生用书,在学生用书中要尽量降低理论难度,凡不在能力标准范围之内的理论知识一律不采纳。同时,在学生用书中增加一定的自学辅导和学习方法建议等内容,注重学生的实践练习。然后开发教师用书,在此开发过程中需要详细描述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组织形式以及对学生的考评方式,并根据需要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在教师用书中,既要包括文字材料,又要包含一定的音视频内容,帮助教师在不同教学环境下顺利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

5.遵循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

教师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主要包括备课、课堂教学、评价教学效果三个方面的内容。为了达到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必须遵循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在教学中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根本,动中学、学中练、练中用”的教学思想,选取灵活多样的课程实施方法,课程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知识点难度的控制两方面。

一方面,职教教师依据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化、项目化的结构特征,转变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以及班级授课制,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模式,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改变传统的师生角色,为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造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在职教课程实施过程中,合理定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其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准,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灵活控制知识难度,在满足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需求的同时,采取一定措施减少学生被动的学习心理,促进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

6.运用评估工具,开展课程评估

在对课程设计的评估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评估内容,选择恰当的评估对象,接着确定合理的评估方法并设计实用的评估工具。在课程评价过程中需要实行多元化的课程质量评价策略。为此,需要变革职教课程单一的评价模式,创建社会各界、行业单位等多元主体参与的职教课程评价过程,扩充评价指标,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融合形成多元的评价策略,由注重终结性评价向看重过程性评价转变(如下页图2所示)。具体实施如下。

(1)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教学专家及企业界的技术骨干共同参与课程质量评价。教师通过对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教学过程的自我评价与反思,在保障课程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教学专家按照职业教育和课程发展的规律,根据每个学校的特色对其职教课程进行指导和评价。来自企业的技术专家也是职教课程评价体系的参与主体。作为用人单位,通过企业提供的人才需求信息,职业院校对其课程做出及时的调整,从而保障课程质量。

(2)评价指标多元化。为保障职教课程的教学质量,职业学院应从课程实施效果的各方面出发采取多元化评价指标,既要对学生的学术成绩进行评定,也要关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职业素养。根据不同专业的发展方向采取不同的考查方式,尊重每个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为其个性的全面发展创造平台。

(3)评价策略多元化。在职教课程评价体系中采取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终结性评价关注的是结果,而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形成性评价在课程进行过程中确定学生的应用性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相对全面、真实的评价。

(三)职教课程质量保障体系之过程改进

过程改进就是在课程运行过程中通过检测发现问题并及时做出改进调整的过程。详细来说,就是依据就业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变化对课程运行过程中的能力标准做出及时的调整,改变不合理的培养计划,依照培养计划的变化对教学大纲进行必要及时的更改,根据教学大纲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注意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及课程评价方式的灵活选择和应用。通过对职教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不断调整和改进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运用质量管理学中的过程方法理论将职业教育的课程运行过程解构成若干子过程,通过对各个子过程的监控和调整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推动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才,牛玉波.以过程方法为核心的质量资源整合[J].莱钢科技,2005(12):15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