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基本职能范文
时间:2023-06-21 09:44: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行政基本职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影响县支行职能调整和定位的因素
(一)县域经济在宏观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几个基本数据足可以说明县域经济在宏观经济的地们和作用。一是县域GDP总额占全国GDP的比重超过60%,税收超过50%;二是县域就业人口占全国总就业人口也超过50%,而就业人口占全国总就业90%以上的中小企业又是构成县域经济的绝对支柱。这两组数据一方面从总量上肯定了县域经济对制定和检验货币政策是有决定意义的;另一方面,以充分就业作为政策目标的货币政策,如果忽视了县域经济,其意义将大打折扣。特别是县域经济将是未来城镇化建设的主战场,更是政策制定的重要参照体。因此,完全有必要为收集和反馈县域经济运行情况,设计建立一套相对独立的信息资料体系。那么,与县域经济相对应的县支行在整个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信息收集与反馈作用就不可替代。
(二)“省直管县”行政体制改革。作为国家宏观调控部门的分支机构,其组织体系和职能定位总是要受到国家行政体制的影响和制约的。“省管县”行政体制改革已被提上议事日程,湖南省已于2010年开始进行改革。因此,在考虑县支行的职能定位时要充分关注这一因素,要留下足够的政策空间。从目前已经运行的财政体制“省直管县”来看,至少在业务量上就有明显的变化和影响。
(三)完整的县域金融体系下区域金融调控和安全。如果以1984年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开始计算,金融体制改革至今已经进行了20多年了。但县域金融却仍严重滞后于城市金融,其组织体系和基本功能基本沿袭着计划经济时代国有商业银行一统天下的格局。在这一残缺体系背景之下,真正作用于县域经济的融资功能并不完善,资金非农化大行其道,同时,金融风险很大程度上也随着资金的外流被淡化,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安全问题并不存在,因此,也就没有区域金融调控的概念和意识。换一句话说,在这种背景下人民银行县支行的一些功能被国有商业银行上级机构替代。而完整的、市场化的县域金融体系,应该要有相对独立的金融组织体系,独立的融资功能,在市场规则下独立的资金运动方式,当然,其风险暴露和显现也是独立的(但其自我抗风险的能力也是极其脆弱的,这就需要处于县域的人民银行做大量的工作)。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入,城乡金融体系的差别将会被消弥,因此,必须把县支行职能调整和定位放在完整的、市场化的县域金融体系背景下进行。
二、县支行职能调整和定位的基本思路
(一)县支行在宏观调控中“能做什么”。总行《意见》第三条第1项指出:“加强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的宣传、传导和信息反馈,做好存款准备金、支农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日常管理和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价工作。”这里面应当有三层含义:一是货币政策的宣传和传导。二是存款准备金、支农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的日常管理。三是信息反馈和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但从县支行实际情况来看,除存款准备金、支农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日常管理做得相对比较到位之外,其它两项做得并没到位或还没有涉及,必须加强。
首先,宣传和传导货币政策。从字面上理解,宣传和传导既有统一,又有区别。宣传具有广泛性特点,而传导却更强调特定的对象。宣传的对象主要是社会公众,这项工作实际上就是如何引导社会公众的政策预期。货币政策的传导有三个重要的特定对象:金融机构、政府和企业。对金融机构的传导,从目前县域金融组织构造来看,县支行并不起主要作用,起主要作用的是各金融机构的上级部门。但随着县域金融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金融组织大量的政策传导工作还需要县支行来做;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传导渠道比较单一,而且仅注重于向政府首长的传导,而忽视了对政府部门的直接传导;对企业的传导目前几乎还是个盲区。这些都需要有一系列具体的、可操作的、规范的手段、措施和有效的平台。因此,县支行一方面要借助各地政府政务网络这个平台(可以开设和建立多个平台),开辟货币政策宣传窗口,并把货币政策宣传与金融知识的普及紧密结合起来,正确引导公众的货币政策预期,另一方面,要与政府及其部门、各金融机构和企业建立一种货币政策定期约见制度,传导和了解货币政策的动向和执行情况(概括起来就是“多个平台,一个制度”)。
其次,信息反馈和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这项工作应该是宏观调控中不可或缺,同时也是央行不同层次分支机构间不可相互替代的工作,还是最能体现县支行在宏观调控工作中地位和作用的工作,县支行理应认真做好。其中,信息反馈,客观地说,这几年,县支行还是花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还是受到人员素质的制约,这项工作需要加强和改进。至于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这项工作县支行还没有涉及。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和一个调查制度”,建议总行相关部门组织力量,尽快研究制定独立的《货币政策县域执行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和关于县域货币政策执行效果评估的相对固定的调查内容和格式,使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成为县支行与金融统计、存款准备金和支农再贷款等货币政策日常管理相并行的经常性工作。另外,鉴于县域经济在宏观经济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建议独立设计建立“县域经济金融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为县域金融运行提供一系列剖面资料,完善货币政策县域执行效应的评估工作,促进县域经济能与宏观经济协调、健康地发展。
(二)县支行在县域金融稳定(安全)中“要做什么”。《意见》中第三条第3项指出:“监测辖区金融运行情况,分析评估辖区金融风险,配合地方政府处置金融风险和突发性事件,维护辖区金融稳定。”概括起来,县支行在县域金融稳定(安全)中应要做好这么三项工作,一是监测和评估县域金融稳定(安全)状况,二是推动县域和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三是配合政府处置县域金融风险和突发事件。
1、监测和评估县域金融稳定(安全)工作。要把这项工作放在完整的县域金融体系中来观察,其监测和评估既要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又要含盖象农村信用社(乡镇银行、未来设立的各类中小金融机构及信用担保机构等)这种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区域性金融机构,还要包括民间借贷行为。其关键也在于要制定一套科学、完整的监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县支行根据相对固定的指标体系和格式定期向上级行报送相关报表及向政府、县域内各类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公众《区域金融稳定(安全)报告》(概括起来就是“定期报告制度”)。
2、推动县域和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这项工作在总行《意见》中归类在金融服务,监管职能分离后,县支行就一直承担着这项工作,可以说是收效颇丰。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进一步使这项工作系统化、规范划。比如说,征信系统的建立和使用可以说是比较早的,但目前在信息采集和使用上仍然存在着不系统、不规范的问题,尤其是在使用环节上就遇到了很多的麻烦,有的甚至引发法律纠纷。征信工作任重道远。又比如说,在农村中开展“信用村、镇”及“信用户”等信用文化建设,这几年县支行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如何系统化、规范化,并建立长效机制却有待于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因此,建议就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要组织力量制定一个《农村信用体系管理操作及评估规则》,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并逐步演化为县支行的一项工作职能。在县域信用组织建设方面,县支行要有所作为,要在推动各类信用组织健康发展上多下功夫。
3、配合政府处置县域金融风险和突发事件。长期以来,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在县域经济中一统天下,金融风险和突发事件仅局限于一些非法设立的金融组织,而且这种处置往往是全国性或较大区域性的,大多可以按部就班。今后,随着县域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各类金融组织将不断增加,金融风险发生的几率将大大提高,县支行在处置金融风险和突发事件中的地位和作用会不断彰显,而且这种处置大多是在独立状态下进行,需要有更强的应变能力。因此,县支行从现在起就要树立一种独立处置风险和突发事件的意识。
(三)县支行在金融服务上“如何做得更好”。《意见》第三条的第2项指出:“推进辖内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支付结算与帐户管理、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做好国库业务和国库监督管理工作;加强人民币管理、发行库管理和反假货币工作,监测当地货币流通情况。”这些工作都是县支行的传统职能,关键是如何做得更好。这需要县支行“突出重点,注重安全,干出特色”。
1、突出重点。就是在人力资源安排上要突出重点。随着“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的运行,国库业务已经成了县支行的主要业务,特别是“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改革和“国库资金集中支付”的推行,国库业务量将会有更大幅度的增加。因此,必须要在现有人力资源情况下,进行岗位整合。以有库房的县支行为例,为了增加国库业务人员,应该考虑将现有的会计国库股与货币金银股合并为金融综合服务股。
2、注重安全。就是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监督工作机制,加大防控和监督力度,确保资金安全。在防控方面,要继续加大制度执行力度,抓好对重点岗位和环节的防控。在监督方面,为了形成这种监督的长效机制,有必要独立设置监督部门(2-3人),人员配置来源三方面,一是适当调整保卫部门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要求,使保卫部门从现有的6-7人调减到5-6人;二是将会计国库股与货币金银股合并后,在合理兼岗的前提下,调减1-2人;三是将现有的人秘股一些职能分离,调减1人。
3、干出特色。就是要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支付结算与帐户管理以及人民币管理、反假货币工作上,提高服务水平,优化服务质量。一要在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和人民币流通环境上下大力气,并把这一工作与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做到货币流通总量适度,结构合理;二要在反假货币工作上积极探索,干出特色,杜绝假币在农村市场的流通,维护人民币信誉;三是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为“三农”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三、县支行职能调整和定位后内部机构框架设想
根据总行“因地制宜,有增有减”和武汉分行“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层级匹配、精简效能”的原则,可在职能调整后的县支行(以有库房支行为例)设置办公室、金融运行监测股、金融综合服务股、外汇管理股和保卫股等五个股室。人员编制为34-36人(含行领导4人,不含业务聘用人员)。对有相当规模外汇业务的支行可设外汇管理股。人员编制为2-3人。具体职能分解如下:
(一)办公室(6人):具体负责金融宣传、各类信息反馈、行政事务、人事及工资管理、党务、工会、后勤服务、档案保密、对外联络、法律事务、纪检监察、督察督办、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等;
(二)金融运行监测股(5人):具体负责政策传导与信息反馈、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管理与存款准备金管理、县域货币政策效果评估、县域金融稳定与安全监测与报告、金融统计、县域社会信用体系管理(包括征信系统管理及利用)、金融风险与突发事件处置等;
(三)金融综合服务股(12人):具体负责支付结算与帐户管理、贷款卡管理、国库业务和国库监督管理、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人民币管理、发行库管理、反假货币、反洗钱、电子计算机及各系统的维护与管理等;
(四)保卫股(5-6人):具体负责库房安全、院内保卫、综合治理等。
篇2
关键词:行政管理;监管机构;经济发展
一、引言
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从改革开放以来也就30多年的历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剧以及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增长的脚步逐步放缓,“壮士断腕”的经济结构转型使我国经济走人改革的深水区,在这个“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下,经济发展难免会遇到诸多问题,因此新时期的市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会与挑战,使得经济领域中的企业与消费者等不同群体对于政府的工商行政部门管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工商行政管理作为一种科学高效的宏观调控的经济管理手段,对企业的科学高速发展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工商行政管理作为一个以“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先进理念的政府服务部门,对保护消费者权益不受侵害以及营造公平公正诚信的市场竞争环境有着强大的保障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剧,新时期的工商行政管理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正逐渐彰显。
二、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
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的两大基本职能是协调服务和市场监管。市场监督与管理首先应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被侵害,还需要严格打击违规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通过逐步完善市场制度、科学地制定各项法律法规、对进入市场的竞争体进行审核与监管,形成一套完善成熟的工商行政管理的法律体系,使得各项事务、各项问题有法可依;其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监管机构,必须应当以身作则,遵守各项法规,按照规章制度办理各项事物,必须提高工作效率,切实保障诚信的市场环境,避免违规执法、监守自盗等恶劣情况,为人民、为企业、为社会树立优秀的工作方式。所以制定一套完整、系统、规范、科学的工商行政管理制度作为保障,工商行政管理在新时期的形势下对经济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的另一项基本职能是协调服务,它是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必须具有的特色行政服务。工商管理部门作为行业中间、企业中间、企业与消费者中间等不同群体的协调交流者,更应该注重企业、消费者等不同对象的交流与合作方式,形成以“为人民服务”的先进工作理念的特色服务部门,做好经济新常态下“服务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协调企业、消费者等群体的不同需求,再整合出不同的市场资源,来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从而保障市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只有做好这两大基本职能,才能营造一个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环境,才能切实保障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能促进市场经济进一步健康持续发展。
三、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工商行政管理和经济发展是息息相关,相互依托的关系。工商行政管理在其发挥两大职能的过程中,既要监督管理市场,又要管理企业与消费者,还要完成调控经济等,从市场经济的各个领域保障与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新时期的经济发展所遇到的机会与挑战又给工商行政管理带来了新内容、新思路,进一步促进完善工商行政管理的制度。因此,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与经济发展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工商行政管理的基础和动力,工商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运用监督管理和协调服务两大职能方法,去为经济发展营造有利的条件,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市场的存在和发展是工商管理制度完善的前提条件,经济的发展水平又影响着工商管理的法律法规。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市场经济发展依靠自身调节远远不够,这就要求政府进行一个科学高效的协调、合作、管理机制,运用强大的宏观调行政控管理手段,完善和保障市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四、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1.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我国经济从改革开放到目前新形势下的经济新常态的历程中,公有制与非公有制企业都为国家的经济做出巨大的贡献。但是不可忽略的是还是有部分企业管理人员目光短浅,为了个人的利益往往铤而走险做出一些不正当的竞争行为,甚至做出违法行为,扰乱有序的经济发展秩序,破坏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严重影响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这种形势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必须严厉打击这种破坏良好的市场环境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必须加大力度制定各种法律法规,完善市场竞争制度,从而营造良好的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环境。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对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科学有效的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以及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有着巨大的作用。
2.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经济发展到自由的市场经济阶段,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便成为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的重要管理问题。行政管理部门的协调管理与市场监管的水平是消费者保护的最基本根源,两大职能使得工商行政管理可以得以高效的保障消费者各项权益,而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前提条件。市场经济中消费者权益受到侵犯时,消费者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法律条例来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工商管理中的多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都可以很好的维护和完善市场经济秩序。消费者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深化了工商行政管理的群众基础,强化了工商行政管理的合法性。工商行政管理水平决定了市场经济秩序的发展,反过来也决定消费者的权益是否会被受到侵害。因此,提高工商管理水平有利于保障消费者权益。
3.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工商行政管理对促进经济的全局性、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原因是工商管理可以利用宏观调控经济的发展方向,对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巨大的引导作用。工商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是协调服务,即为人民服务作为主要理念,通过完善协调合作机制,加强多方面合作。同时,应该注重于企业间的良好关系,通过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来引导企业向诚信经营、合法竞争的环境。在经济新常态下,尝试供给侧改革等科学有效手段来调节经济结构,保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同时规避市场风险,促进低碳、绿色的第三产业在新时期的快速发展。新时期下的科学的经济改革离不开工商行政管理的有效利用,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必将对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五、结语
新时期的工商行政管理的市场监管与协调服务两大基本职能对促进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它逐渐扮演着经济新常态下的市场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经济的稳定发展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不断推进中,在工商管理部门进行合理的干预与介入下,科学的经济改革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做好市场经济的服务者和监管者。
作者:杜博楚 单位: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
参考文献:
[1]赵春伟,浅谈新时期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优化企业管理,2015年06月.
[2]吴筱卉,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经营管理者,2014年.
篇3
【摘要】 高校院(系)行政秘书是管理队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院系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上下沟通的桥梁,是联系方方面面的纽带,是一个具有特殊身份的角色,这个角色把握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工作的到位程度,所以,本人从高校院(系)行政秘书的服务对象、工作内容、行为性质三个方面来剖析其角色定位问题。
【关键词】 行政秘书;角色定位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类似现代的“秘书”称谓,只不过在不同的年代,秘书的角色定位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叫法而已。比如:巫、卜、史、祝、说客、食客、军师、参谋等等,都是现代秘书的代名词。从古代皇帝的左丞右相,到今天领导的左右手,秘书职业已经从古代的文书起草,演变成出谋划策、当好助手的职业白领。秘书职业的角色定位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新形势下的今天,虽然秘书的工作性质具有居多共性,但在不同的职能部门的秘书将承担着不一样的工作内容、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各存特性。本人作为一名高校院(系)行政秘书,从本职工作出发、结合多年的工作实际与体会,将对高校院(系)行政秘书角色定位这方面谈谈自己的理解。
1 从服务对象上谈行政秘书的角色定位
1.1为领导服务是行政秘书的第一位职能:行政秘书是直接为院领导和主管部门服务的。所从事的都是辅的工作,秘书的基本角色是领导的助手,基本职能和作用是协助领导开展领导活动和政务活动。直接在领导的授意下受理院里发生的行政公务,直接处理在院里发生的与领导和领导活动有关部门的事务活动。具体体现在:文书工作、信息工作、会务工作、调查研究工作、综合协调工作、档案工作、机要保密工作、值班工作、文印工作等等。
1.2为院(系)内职工服务是行政秘书的第二位职能:院(系)行政秘书的第二服务对象是本院内的任课教师及其他的教辅人员。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高校里的院(系)对于每个教师而言就像是一个“家”,而秘书就相当于这个家的“管家婆”。因为学校的教务处、人事处、科研处等各个职能部门的各类文件只下发到院(系),教师的方方面面的信息都来自院(系)。秘书就要做好“下达上传”的工作。“下达”就是将各个职能部门的文件精神、各类通知内容用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传达到每位相关人员。比如:科研项目的申报、教学立项的申报、职称的评审等等这些通知都是与教师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如果这些信息没有及时下达到位的话,势必耽误教师们的科研发展及职称晋级。“上传”就是将各位老师应该上交的各类资料收集起来并及时报送到相应的职能部门去。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在操作过程中是需要很好的服务意识的。因为这个服务对象不但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而且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其职称、年龄、阅历、地域等等均有区别。所以秘书在思想上要为他人所想,在行动上要为他人所做。因人而异,这样才能做好这个“管家婆”。
1.3为院(系)内学生服务是行政秘书的第三位职能:在任何一个学校,学生是每个工作人员服务的主体对象。服务学生成了院(系)行政秘书的一个重要的职能。虽然行政秘书不如教学秘书与学生的联系密切,但还是有很多学习以外的服务项目。面对成千上万性格炯异、家庭背景不同、教育环境不同的学生群体,必须要广泛接触他们,对待他们既要坚持原则、公正廉洁,又要和蔼可亲、细致耐心。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各方面的情况,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2 从工作内容上谈行政秘书的角色定位
2.1当好参谋助手:秘书的活动是领导思想的补充和延伸,秘书工作是否得力,直接影响到院系领导工作的开展和工作效力。不管在做哪项工作,秘书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秘书只是领导的参谋、助手。工作的性质始终是辅的,参与性的、支持性的,绝对非命令性、指挥性、决策性的。因此,秘书必须了解领导工作的特点,领会领导工作意图,在思想上与领导共振。在行动上与领导步调一致,辅助领导做好院内的各项工作。 转贴于
2.2做好督促检查:在任何一个院系里。面对任何一件事情,在领导与院务会做出了决定,决定颁发实施后。秘书就有检查、督办、催办、落实的义务和权利。使工作能落到实处,能按时完成,善始善终。
2.3做好协调综合:高校院(系)是一个中层机构,上联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下接系(教研室)具体的教学单位,秘书工作不仅内容繁杂,而且涉及的对象也很广,因此,行政秘书必须要有很好的协调和综合能力,才能够疏通全局,上下一致。
3 从行为性质上谈行政秘书的角色定位
从上述的职能看秘书在院(系)所扮演的角色既是领导的参谋,又是领导的助手,更是领导和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可以说他们是院里的服务员。因此,必须从服务性、创造性、时效性和机密性等四个方面来把握行政秘书的行为角色:
3.1服务性:服务性是行政秘书工作的主旋律,是工作的落脚点。高校院系行政秘书部门,历来坚持“三个服务”的宗旨,即服务领导、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用心服务大家才能真正体现这一职业的特殊魅力,才会让人觉得这一工作的伟大、神圣、受人尊敬的。才不致让人觉得秘书可有可无。
3.2创造性:创造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工作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传统的观念中,秘书工作是领导思想的体现与补充,这点当然是不容置疑的,但为此并不能忽略秘书工作的主动性、开拓性、创造性。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日益普及,秘书工作的智商将成为秘书职业的主要内涵。所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要不断探索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手段,促进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在工作中要以新视觉来观察问题、新理念来思考问题、新方法来处理问题,只有这样行动才会有新举措,管理才会有新效果。
3.3时效性:秘书工作象新闻工作一样要追求时效性。所谓秘书工作的时效性指事件发生(获取信息)与处理之间(下传信息)的时间差。时间差越短,则时效性越强。
3.4机密性:秘书工作是领导旨意的具体实施,也直接接触一些机要文件,所以知道的秘密最早,掌握的秘密最多。因此,秘书必须要有保密意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掉以轻心,做到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听的不听,不该记的不记,不该说的不说。严格按照制度和保密守则办事,,以免带来一些不堪设想的后果。
总之,秘书就是专业从事办公室程序工作,协助领导处理政务及日常事务,并为领导决策及其实施服务的人员,秘书是领导的助手和参谋,是办公室的协调和督查人员,是院系师生的服务员,每天做的是小事,但耽误的却是大事。这样说来,秘书是没有角色的角色,亦或是多种角色的集中,强化和培养秘书正确的角色意识,在努力推进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今天,对秘书队伍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工商管理;经济发展;市场
中图分类号:F2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为了实现对社会经济的宏观调控,应用的一项有效的手段就是工商管理。工商管理主要是来源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争睹实现对经济发展干预的一项重要方法。为了提高工商管理的职能,强化工商管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我国政府正在不断的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一、简述工商管理
(一)工商管理的定义
工商管理是一种管理专业,主要在市场经济中比较常见。一般情况下,工商管理是指工商企业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工商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制定的经营战略和企业实施的内部行为管理,具有很强的应用型。在企业中应用工商管理,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实现对企业的有效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工商管理的基本职能
我国的社会经济管理过程中,工商管理具有重要的地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工商管理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要对我国经济社会管理中工商管理的主要职能作出清晰的定位。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实现。一方面,我国政府在实施工商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依法履行市场监管的基本职责,积极的实现和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另一方面,工商管理部门在实现市场监管基本职责的同时,还需要履行一定的经济调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职能。我国的工商管理部门,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主要负责市场竞争等方面的监管职能,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工作,所以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工商管理的特点
工商管理在社会经济的管理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点。例如,工商管理主要的运行方式是监督管理,不需要实际的进行经济运行和操作;管理方法丰富多样,涉及的范围相对比较广泛;工商管理是企业和消费者进行有效沟通的桥梁,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可以保证社会环境的和谐和稳定,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工商管理工作是一项日常管理工作,相对比较具体,需要管理人员及时的实现对企业日常经济运作的有效监督;细化和落实工商管理的具体工作,才能维护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市场秩序。
二、工商管理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
(一)工商管理部门的促进措施
经过一定的经济实践研究可以发现,在企业的经济运作中实施工商管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强化工商管理这种职能,提高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政府需要在现有的工商管理基础上,对工商管理的职能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有机的结合我国的其它行政部门,例如行政部门、经济管理部门和立法部门等,通过彼此之间的合作,提高工商管理的工作效率,不断的完善工商管理机制,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氛围。工商管理部门对社会经济的促进,还需要提高经济促进意识,积极、主动的参与经济管理,对市场经济中的变化动态和发展趋势进行及时、准确掌握,应用一定的宏观调控措施实现对经济环境的调整,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我国政法在实施工商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标准操作。因为我国的经济立法,不仅提高了工商管理部门工作管理过程中的权威性,在一定的程度上,还制约了工商管理部门工作的发展。所以,我国的工商管理部门在实施工作的过程中,一切的管理活动都应该符合基本的经济管理法规,实现对我国经济相关法律法规的切实维护。工商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执法,站在广大群众的立场上,对企业的一些违规操作现象进行及时的处理,维护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程序。
(二)工商管理的改革
我国社会经济中的企业,很多是跨越地区、部门和不同行业基本界限的,主要是企业和企业之间自由联系或者自愿结合组成的企业集团。这种组成方式,很容易分化和脱离企业中的利益,形成超脱在外的基本模式,致使原本隔绝的部门相互联系和结合。这种交叉和融合会对我国社会经济的管理造成影响,动摇社会经济的分隔基础。流通体制领域的改革过程中,实施政企分开的方式,是改革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我国的企业采取釜底抽薪的基本方式,避开行政枷锁,不断的结合互相联系的不同经济企业,自成体系,形成了一种新的经营和指挥中心。而且,我国的很多企业都不属于任何的行政部门。所以,政府部门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也只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企业集团的活动进行指导和帮助,不能直接进行经济干预。这种工商管理模式,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了企业集团对政府的依赖,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强了企业自身的主动性,也提升了企业集团的工作效率。这些都会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集团的进步和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具有促进的作用。
三、总结
工商管理是我国社会经济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经济的管理过程中,全面认识到工商管理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措施,发挥工商管理的基本职能,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近年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以社会管理创新为契机,抓住中央高度重视“两所一庭”建设这一历史机遇,抓基层、打基础, 司法所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的开展,但是制约基层司法行政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这已成为基层司法行政发展的“瓶颈”。作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笔者拟从制约基层司法行政发展的突出问题几谈点粗浅看法。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司法所日益突显的的重要性与尴尬的社会地位不相适应
司法所是构建基层和谐的重要力量,对基层政权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起着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作用,具有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治本”功能,但却长期得不到各层面的认可,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司法行政职能被边缘化。司法行政工作是政法战线的“幕后”工作者,短期内很难体现出明显的工作成效,这与公检法三家“立杆见影”工作性质截然不同,大多数人认为公安工作是“硬”的,法检工作是“实”的,司法行政工作是“虚”的,认知观念的落后,造成司法行政职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更难说如何理解与支持司法行政工作了。
2、司法所工作职能较弱。司法所与政法其他成员单位相比自身职能较弱,除社区矫正工作外,其它各项工作的工作和责任主体都是乡镇政府,司法所在各项工作中只是起到“指导”、“协调”、“参与”作用。其中人民调解、法制宣传教育等工作都具有长期性,短期内看不到效果,更不具备强制性的特点,加之上级部门的指导性和规范性文件少,可操作性差,致使司法所给人一种工作务虚多、成绩少的错觉。
3、司法所自身定位迷失。司法所做为县区司法局的派出机构,实行“乡镇和县局双重领导,以司法局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 。很多司法所片面追求“有为有位”, 过于注重遵守和服从乡镇党委政府的管理,工作人员大多还身兼乡镇多个职务,如综治办副主任、办副主任等,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乡镇工作中,顾此失彼荒了自己的“责任田”,严重影响了司法所业务工作的扎实开展,制约了司法行政职能的充分发挥。
(二)基层司法行政干部队伍建设与司法所新时期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从总体上看,司法行政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队伍,为稳固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我们这支队伍也存在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司法所人员编制紧缺。近年来,基层司法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人员编制仍旧十分紧缺,至今普遍达不到司法部乡乡建所和每所最少应有3人的建所标准,多数挂牌的司法所多为1人所或由乡镇工作人员兼职。现行机制难以满足新时期司法所发展的客观需求,人手不足的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基层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的开展。目前,司法所工作人员担负九项职能,虽然基中不少工作司法所只是参与部门之一,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有司法所“一个人在战斗”,如普法、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等工作,做为工作和责任主体的乡镇政府,实际上最多也只是发文时挂个名,开会时来个人,事后基本不干事。司法所除了承担九项职能,还要完成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繁杂的乡镇工作进一步挤压了司法所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基层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 “一个人在战斗”的司法所两头都要顾及,但因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难免顾此失彼,县局和乡镇两头都得罪的情况时有发生,忙的三头六臂却时常处于双方都不理解的尴尬境地。
2、司法所队伍有待加强。司法所队伍能力素质整体不高,影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司法所队伍要么“半路出家”,虽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但是缺乏相应的专业法律知识,缺乏创造性和开拓进取精神,难以推动工作的深入发展;要么就是才招录进入队伍的新人,虽有专业知识但缺乏基层/:请记住我站域名/实战经验,造成工作被动难以打开局面的情况长期得不到解决;同时,司法所的业务培训和用人机制不尽完善,与新形势下司法所承担的职能任务不相适应。优化人员结构,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成为新时期司法行政工作迫在眉睫的内在需要。
3、司法所考核机制滞后。由于司法所工作在乡镇、司法局对基层司法所的管理鞭长莫及,只能将日常管理工作委托给乡镇。而乡镇部分领导对司法行政工作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司法所业务开展并不重要,对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视程度上远不如派出所和国土所等部门。加之我国改革现在进入深水区,基层各类矛盾纠纷凸显,维稳压力很大,乡镇迫于基层人手不足的情况,便让司法所承担了许多与本职业务无关的工作;而基层司法所受制于工作经费的 匮乏,加之对“有为有位”存在认识上误区,造成工作重心向乡镇工作倾斜,把与本职无关的工作当做主业,而本应认真开展的本职工作却成了应付差事的副业。对于‘不务正业“的司法所只靠定期或不定期下乡指导和每月召开工作例会是很难发现其存在的问题的,客观上造成局机关无法及时全面掌控基层的具体工作情况。从目前来看,基层单位绩效管理虽都实现了目标管理和具体的量化标准,但执行监督和督导机制并不完善,考核结果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年终考核名次也没有起到奖勤罚懒的作用。对基层司法所管理上的缺位,使基层司法行政的总体效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司法所匮乏的经费保障体系与新形势下的日趋加重的工作职能不相适应
基层司法所自开展规范化创建以来,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在软硬件建设上取得了明显的实效,司法所的经费保障和以前相比,有不同程度的改观。但因司法所工作经费并没有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经费保障采取县司法局定额包干,不足部分由司法所向所属乡镇临时申请经费的方式来解决,司法所经费保障并未形成长效机制。由于各乡镇司法所受重视程度不同以及各乡镇经济发展存在差距等因素,司法所工作经费的保障与新形势下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发展要求存在一定缺口。近年来,司法所又新增加了社区矫正、大调解等工作职能,工作经费缺口进一步增大,这个问题一直影响着司法所职能的发挥,困扰着司法所能否持续、稳定、深入、高效地开展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司法所的业务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司法所工作的整体发展,是当前需要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工作措施及建议:
(一)加大工作宣传力度,从不同角度展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特色和亮点,扩大社会知名度
1、.在转变社会对基层司法行政固化观念上下功夫。一是让各级党政领导看到司法行政部门工作的重要性,看到司法行政部门在维护基层稳定,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作用,转变他们对基层司法行政工作重视不够,支持力度不大的被动局面,使他们重视和支持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千方百计想办法改善司法行政机构和工作人员的发展环境。二是改变本系统同志对本职工作的片面认识,要让大家看到本系统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要下定决心以自身的作为争取更好的地位,增强干事业的源动力。
2、不断拓展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履行职责,服务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紧紧围绕群众法律需求开展工作,及时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紧紧围绕形势发展需要开展工作,使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变化。
3、.要正确处理“为”与“位”的关系。要认清当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司法所的工作职能以及司法所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中所具备的独特优势。牢固树立立足本职岗位,以为求位的作为意识,发挥职能作用,充分体现司法所在维护基层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特殊作用,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肯定,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不断提升司法所的地位。
(二)加强基层队伍建设,适应新时期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发展的根本需求
1、加强司法所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司法所建设,切实巩固“一乡一所”的司法所设置格局。要进一步充实司法所工作力量,用好中央下达的政法专项编制,继续采取争取地方编制、购买公益岗位等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加强司法所力量;人员配置要向基层倾斜,避免“头重脚轻”状况的出现。要打破“一人所” 瓶颈,充分利用司法所现有人员编制,打破人员编制、行政地域限制,试行“中心所”工作模式。在处理重大疑难纠纷等工作中,实行中心所联动机制,由过去“一人敲锣”向“众人打鼓”转变,充分发挥集群作战的优势。要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班子是队伍建设的核心,要在队伍建设中坚持“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工作思路,配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领导班子队伍,充分发挥班子在队伍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2、.把好人员准入关。要注重年轻化、知识化,切实解决人员老化和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通过公开招录或者选调的形式,将具有法律本科专业知识的人才录入司法行政队伍,输入“新鲜血液”,解决人员老化、青黄不接的问题。建立完善工作人员培训的长效机制,结合工作需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通过宗旨意识教育、素质能力教育、法律知识教育等,不断提高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基层工作队伍。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多关心和爱护工作在一线的基层工作人员,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要建立健全良好的选人用人机制,使基层工作人员有盼头、有奔头,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真正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
3、.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内部制度化管理和社会舆论监督相结合,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呼声,及时采纳合理化建议,并将群众的满意度纳入工作考核。考核工作要注重实绩、客观公正,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避免照顾性和轮流性的奖励以及形式性惩罚的情况出现,要用好考核结果,以考核结果为依据开展司法所长轮岗交流,要把工作踏实,作风优良的干部交流到工作条件较好的基层所任职,让作风飘浮、成绩低劣的干部去条件艰苦的环境接受锻炼。通过客观、公正的考核奖惩机制,激发司法所工作活力。引导全局形成能者上,庸者下,人人争先的浓厚竞争氛围,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带动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健康发展。
篇6
[关键词]课程范式;教研员;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3-0047-03
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基层教研员队伍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他们承担着基层中小学教学研究与业务管理的重要任务,是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群体。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并与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立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该规定充分说明,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试验中,国家对各学科教研员赋予了重要的使命与任务,对教学进行研究、指导和服务是国家赋予教研员的基本职能。
一、研究在教研员角色、职能中的重要地位
顾名思义,教研员就是进行教学研究的人员,对教学进行研究毫无疑问应是教研员的本职工作与使命之一,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
第一,研究是教研员所有职能的基础。根据国家相关文件,国家赋予教研员的基本职能包括研究、指导和服务三个方面。其中研究排在三项职能之首,足见其在教研员职能中的重要地位。研究是统领教研员三个基本职能的核心,不做研究的教学分析与指导没有深度,是经验性分析;不进行教学实践的教学研究思维便会枯竭,是无本之源。所以。没有研究能力的教研员就是名不副实的教研员。虽然对教学进行管理也是国家赋予教研员的基本职能之一,但没有研究的教学管理不是真正的管理,没有研究的教学指导是不能“服众”的浅层指导。总之,研究应是教研员所有职能的基础。
第二,研究也是教研员适应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使命。新课程的实施无疑非常强调“研”的重要作用,比如, “教师成为研究者”作为新课改理念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校本教研也是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出并着力普及推广的科研理念之一。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基层中小学科研浪潮面前,教研员要想引领中小学的教学发展、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提升自身研究能力并重塑研究职能。
二、指令型课程范式下教研员“研”的职能缺失分析
教研员的工作方式、角色定位与国家的课程范式紧密联系。新课程改革以前,我国长期实施的是高度统一的指令型课程范式。指令型课程是封闭性的课程范式,反映在教学上就是全国教师用一本教材,相同年级教学进度统一,教师的教案更是烙上了浓重的指令性色彩,作为教学指南的教学参考书对课堂教学来说是绝对权威的标准。指令型课程范式对教学列出了必须严格执行、照搬不误的一系列详细的教学指令,教研员的职能就是敦促与检查中小学教学是否实施了这些指令。在此课程范式下,教研员“研”的角色与职能逐渐淡化并退位,他们成为评价者、监督者而不是研究者。
(一)教研员是缺少研究意识的教学技师
指令型课程范式下,教研员多数是从一线教师中选的,所以,大多数教研员的“前身”是中小学的优秀教师。毋庸置疑,这些教研员在教学方面是能工巧匠,“教”的角色、职能履行得非常好,但是作为“研”的角色就存在着定位不准的问题。因为一般教师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及专业发展标准客观地“遗传”到了他们的工作之中,他们成为典型的“教学技师”“教书匠”,对课堂教学的指导往往停留在“该怎么做”的经验层面;至于“为什么这样做”这一“研”的层面,教研员与普通教师的差别并不明显。这使多数教研员在工作中无法树立教研精神,工作中教研氛围不浓厚,教研员引领中小学教研环境的建设到了预想不到的困难。
(二)教研员是“不下水”的教练员
传统教研员是“不下水”的教学研究者,正如游泳教练却从不下水示范一样奇怪。作为教学研究的专家,每天进行教学指导的教研员几乎就没有上过课,但却被奉为教学指导的“权威”。他们的工作场景常常是如下的画面。面对几十、几百位教师讲解教材、大纲,心中不免得意、唯我;习惯了听教师讲课,然后是评课、指点江山;习惯了在办公室伏案,勾画理想的课堂、理想的教学,但对实践的指导程度如何,心里实际上并没有谱。这种“只研不教”“指令式”教研,对基层教师的教学指导效果与质量提升是可想而知的。指令型课程范式下,教研员对基层教师的教学指导往往是口头指导,常用的指导套路是:优点谈一点,问题指一堆,理论来一套。时间长了,教研员成了“旱鸭子游泳教练”,从不上一节课,但对教师的教学却是“指点江山”,基层教师对此颇有微词。
总之,在指令型课程范式中,教研员常常通过课堂现场的“听”和“看”来进行教学临床诊断,依靠的是经验,套用的是统一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其指导是难以服众的浅层次、经验性行政指导,缺少“研”的味道。
(三)教研员是“行政高于研究”的政府官员
指令型课程范式下,听、评课是教研员判断教师或学校教学质量高低及是否按照国家教学大纲、国家课程开展教学的重要手段。教研员在教研活动中的听课、评课,评判的结果具有无可争议的权威性,并与教师的晋级息息相关,故教研员的身份带有更多的行政色彩,是学校、教师惧怕的政府官员。教研员评价教学的另一重要手段是组织全区、全省的统考、段考,接着是成绩的排序,排序的结果成了学校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所以,传统教研员研究的职能已逐渐被评价取代。在这种环境下,教研员的重要职责是:统一学区教学进度,统一备课教案,着重检查评比,用过多的条文“规范”教师行为等。“从课程目标、内容、评估到反馈,均提出明确和详细的量化指标,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力量不断强化,从而导致课程实施陷入封闭、僵化的指令型范式。”在此情况下,教研室、教研员的职能出现了异化。难怪人们调侃道,各地教研室成了“考研室”,教研员成了“考研员”,教研员角色异化为行政职能高于研究职能的政府官员。 综上所述,在指令型课程范式下,由于受传统教研习惯定势的影响,教研员缺少以研究促进教学的上位理念,他们的教研靠经验,工作靠权威,教研员的形象异化成了高高在上、指手划脚式的权威加领导的形象。教研员的“指导”实际上变相成了直接的指挥操纵。 “服务”变相成了硬性的控制、规定。工作往往以教研员的标准代替教师的理解,以教研员的认识代替了教师的思考,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师专业自主性的丧失。
三、开放、多元新课程范式下教研员“研”的角色重塑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于全体教师都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在改革面前,教研员与教师实际上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队员,已经不存在所谓的专家、教练员了,因为大家面对相同的新问题,会遇到相同的困难。比如,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生成性、开放性的,教师有权利与责任对已审定的教科书作出相宜的“裁剪”。这是指令型课程范式下从未有过的新现象与新问题,教研员只有进行研究才能找到合适的答案。所以,在新课程范式下,教研员必须重塑“研”的角色与功能,以胜任和完成国家所赋予的“研究、指导、服务”的基本职能与历史使命。
(一)在哪里“研”?课堂是教研员教研的重要田野
教研工作的生命与重心在课堂。课堂是丰富的教育事件发生的场所,教学研究只有基于课堂真实的教学问题才有价值和意义。所以,课堂是教研员的重要工作田野,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研究工作必须要改变教研员居高临下的教学研究方式,把工作重心下移到学校、工作场所下移到课堂。有研究者这样说,课堂就是一片劳作的田野,教研员如果不把“脚”踩到真实的课堂里,就跟农民不下田去侍弄庄稼一样不可思议。课堂是教研员研究的最前沿阵地,今天的课程改革正催生着课堂教学的种种变化,在课堂上,教师每天都面临着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困惑,这正是教研员需要研究的素材与解决的问题。如果不深入课堂,不及时掌握这些真实、珍贵的第一手资料,那教研员的工作也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怎样“研”?上“下水课”是教研员教研的基本途径
所谓上“下水课”。是指教研员能上讲台亲自执教,将自己所掌握的教育新思想、教学新理念付诸教学实践,能真正为一线教师发挥示范作用。许多教研员的教学指导是“上得了厅堂,下不了厨房”,对教师的教学、科研引领多是隔岸观火,很难身临其境,难以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教研员的下水“范教”,将会有效改变学校教研活动的内容窄化、研教分离、形式主义等现象,并能解决学校教研低水平重复、浅层次徘徊、进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的问题,真正实现教研员对学校教学的专业引领作用。一些地市规定教研员上“下水课”,并已收到了良好的“范教”效果,如山东省肥城市教研室教研员上的示范课,提前都没有做任何的“操练”,教研员面对的学生都是第一次听课,他们展示的是一个完整、真实的教学过程。课堂中突发事件的处理、节奏的断续,全由教研员自己把握,这就亮出了教研员的“瓷器活”。优秀的“下水课”还可以较好地“服众”,给基层教师较多的启发与感悟。正如一些听了教研员“下水课”之后的教师所说: “教研员上课,让简心服口服,学有方向。”
教研员上“下水课”,还可以实现教研员的专业发展。一位教研员如是说:“给人家指导课和自己亲自上课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这也就是理念与实践的落差所在。为了这节课,我试讲了八遍,在这八遍中,各班学生的反应是不同的,出现的思维障碍、认知冲突也是不一样的,可以说‘磨课’使我们对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思维习惯有了更深的了解;与此同时,教研员更加理解上一节课不容易,上一节好课需要用一辈子的精力去准备,从感情上更加理解教师了。”
总之,上“下水课”可以实现教研员从教学工作的指导者、鉴定者转变为学校教研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与实践者,也有助于较快提升教研员的教研智慧、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
(三)如何“研”?质性研究是教研员进行教研的理想方法
篇7
一、国际社会少年审判组织的基本职能
(一)少年审判组织的保护职能
1、保护职能的含义与要求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明确表示:“儿童因身心尚未成熟,在其出生以前和以后均需要特殊的保护与照顾,包括法律上的适当保护。”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北京规则)第5条规定:“少年司法制度应强调少年的幸福”,联合国《保护被剥夺自由少年规则》第1条则进一步明确规定:“少年司法系统应维护少年的权利和安全,增进少年的身心福祉。”与上述国际公约一样,许多国家或地区的少年法也有类似的明确规定或贯穿与体现了同样的精神,如日本*年《少年法》第1条规定,该法的目的在于“对非行少年进行有关性格矫正以及环境调整的保护处分的同时,对危害少年以及少年福利的成年人刑事案件采取特别的措施,以期少年的健康成长。”在英国,其《*年儿童和青年法》第44条第(1)款也规定:“无论作为罪犯或者其他身份,对到庭的儿童或青少年,法庭在处理时都要考虑他们的福利,采取合理措施,以确保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培养。”这些规定都非常明确的表达了同样一个意思,即整个少年司法体制包括少年审判组织负有对少年的保护职能。虽然自*年在美国诞生世界上第一个少年法庭以来,少年司法制度的发展历经了一个多世纪,在世界范围内,少年司法制度也从完全的福利性制度逐渐转变并定位于非标准司法性制度,但是少年审判组织应当承担对少年的保护职能的这一观念自始至终没有改变、没有动摇。
保护职能是一种什么样的职能,国外学者有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即国家与社会永远都应该将少年违法者作为一个‘孩子’来对待,而不是作为一个‘罪犯’来对待。*当然,这是对保护职能的一种比喻性的阐述,而专业性的界定,笔者认为,它应当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或者说两个层次上的要求:其一,是庇护少年。从现代少年司法制度的产生来看,创制少年司法制度的最初目的就是庇护少年。所谓庇护少年,按照少年司法制度创制者的设想,就是要把少年从成人刑事司法体系中解脱出来,以避免其经受正式的、严厉的刑事程序和与其身心不适当的司法处置,少年法庭应当是儿童的庇护所和担当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父爱的角色。其二,是教育少年。教育即是对罪错少年进行思想上的治疗和行为上的矫正。治疗和矫正他们,而不是惩罚他们,这是国际社会在如何对待未成年犯罪人的问题上的主流观点或者说基本理念。*在这个意义上,我国台湾有学者认为,“少年法庭实以审判机关而兼具教育机关之性质”。教育少年是立足于少年的长远利益,与庇护少年相比,是在更高层次上对少年的保护。但是,需要注意到的一点是,我们不能将少年审判组织的教育等同于专门的矫正机构的矫治,少年法庭的教育通常只能以审判程序为载体,贯穿与体现于司法审判过程中,而不能脱离审判的过程无限度的扩展到审判外,也不是过度延伸至裁判宣告以后。
少年审判组织所肩负的保护职能,在总体上,要求其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采取适当的方式保护少年被告人的利益,防止与避免少年被告人的利益遭受不必要的损害。具体说,要求少年审判组织在处理少年案件时认识和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应当善意理解、充分利用法律所规定的程序保护少年被告人的利益,不得曲解、规避有关少年的保护性程序。第二,对少年被告人进行实体处置时,应当遵循与体现最有利于被告人健康成长的原则。第三,只要有利于未成年人利益的保护,而又不损害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在不违反法律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对少年司法过程中的某些程序的掌握可以适度灵活。第四,少年法庭应当积极能动的介入案件的处理,不能仅仅关注未成年被告人的行为,更重要的还应当注意未成年被告人的人格、生活环境、教育程度、经历等,积极查找其行为的原因,寻找最佳的教育切入点,最大限度的保护少年的合法利益,而不能如成人刑事法庭那样更多的是追求与满足中立性裁决。
2、保护职能的理论基础
西方关于少年司法制度的理论一般认为,构成未成年人法院制度的哲学基础的根本理念是国家监护未成年人。这意味着,理解少年法庭的保护职能可以从国家监护主义理念入手。国家监护主义(parenspatriae),也有论者称之为国家亲权主义思想或国家亲权理念,它的基本意思是指政府在国家中的家父角色,或者说国家是所有国民的保护人,国家应该把少年视为“正需要照顾、需要教育、需要保护的儿童”。根据这种理念,政府对没有行为能力而需要保护的少年儿童应当负有监护责任。有关少年司法的国家监护主义思想,有论者认为,它最初源于15世纪前后形成的英国衡平法理论——“国家是少年儿童最高监护人,而不是惩办官吏”。但在后来,美国人对该思想加以继承和发扬,并通过判例拓展了这一理论的内涵,由此促成了现代少年司法制度在美国的诞生,使其成为现代少年司法制度的发祥地。
从最原始、最朴素的认识来讲,国家监护主义理念根源于人类的“恤幼”意识。人与其他动物不同,他们并非生来就具有能使他们在特定的栖息地生存的严格复杂的行为模式,而是必须学习和发明种种办法才能适应多种多样的环境;必须接受长时间的社会性抚育,习得在社会中生活所需的一套行为方式。这决定了一个人从出生到真正成为具有独立的分辩能力与认知能力并熟悉一般的社会规则的社会成员,需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成长期。在这个成长期内,他们所具有的依赖性、缺乏行为能力、判断不成熟,容易受到伤害等特点使其成为社会上的一种独特的“弱势”群体。在人类“恤幼”意识下,少年这一特定社会群体使一种异于成人的特殊保护机制具有了合理性和现实性。这种特殊的保护机制反映在法律上我们通常称之为监护制度或监护机制。当然,对于监护,并非一开始就是国家主义的。根据学者们的研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监护制度迄今为止经历了家庭主义、个人主义和国家主义三大历史样态。国家监护主义理论认为,尽管父母也是少年儿童的监护人,但国家与政府才是真正的未成年人监护的职责主体,父母只是国家强制赋予的责任替代者和义务履行者;政府应当如同一个提供庇护的、明智的家父,对儿童承担起监护的责任,它有权也有义务让儿童免遭严苛的普通法的制裁以及因为成人的疏于照顾和堕落给儿童带来的伤害。
其次,少年审判组织的保护职能还与少年宜教的理念有直接关系。所谓少年宜教理念,是指对罪错少年适宜给予教育的一种思想或观念。它主要包含三个方面意思:一是少年具有可教性。经验和有关研究表明,少年犯不同于成年犯,其身心尚未发育成熟,心理和行为均存在很大的可塑性,只要方式、方法得当,工作到位,通过教育完全有可能使其革除恶习,弃恶从善。二是少年具有应教性或者说具有教育的价值。少年是一类特殊的社会群体,从长远的、大的方面讲,他们关系着人类的未来,其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影响到国家、民族甚至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当下的影响来讲,他们直接关系家庭、社会的稳定。因此,对罪错少年的教育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重要价值的工作。三是从公平与人道的角度来讲,应当注重对罪错少年的教育。一般认为,未成年人犯罪主要是外部环境的产物,而不是未成年人自己主动选择的产物。对未成年犯罪人进行惩罚,既没有多大实际意义,也有失公平,有违人道。
(二)少年审判组织的司法惩罚职能
1、司法惩罚职能的产生与意义
少年审判组织的司法惩罚职能,是指少年法庭或少年法院对少年案件负有通过司法审判给予少年罪犯正当的刑事惩罚的权力与责任。从现代少年司法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来讲,相对于保护职能,少年审判组织的司法惩罚职能是一种后生性职能,是少年司法制度由福利性向“非标准司法性”转变的结果,或者说是由保护主义向“非标准司法主义”转变的结果。少年司法制度在美国诞生之际与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少年法庭或少年法院是作为“儿童的庇护所”而被归入儿童福利机构的行列,保护少年是它们唯一的目的。在这段时间内,受美国的影响,世界其他国家的情况也基本如此。但是,从20世纪中叶开始,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在世界范围内少年犯罪的持续高涨,引起了各国对福利性或者说完全保护主义的少年司法制度的反思。美国社会也认识到,福利性的少年司法制度和少年法院未能达到创立者预期的目标,而且认为,把法院当作社会理疗机构来实现帮助不幸儿童的崇高理想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合适的。在这样的背景下,适用于成人刑事司法中的一些基本理念、原则和制度开始进入少年司法制度,如惩罚主义思想、正当程序理念等等。经过逐渐的调整、转变,不断的实践与反思,在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已不再把少年法院或少年法庭当作儿童福利机构,而是将其作为国家的司法机构的组成部分,赋予其司法的职能,尽管其仍然被认为只是具有“准司法机构”的性质。经过这种变化,如同普通刑事法庭一样,少年审判组织也承担着属于司法性质的司法惩罚职能,它们对未成年人案件的处理同样遵循司法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同样需要依法查明案件事实和作出裁决。
赋予少年审判组织的司法惩罚职能,首先是社会防卫的需要。尽管我们不能把少年所实施的罪错行为与成人的犯罪行为等同起来,但是在客观上,少年的罪错行为同样破坏了社会秩序,给社会造成了危害。从社会防卫的角度来讲,国家需要通过司法程序对这样的行为给予一定的惩罚性处理,表明国家的态度,实现警戒社会的目的。其次,少年审判组织承担司法惩罚的职能也有利于促使少年改过自新,从长远来看,也是对少年的一种保护。少年司法制度的早期实践已经证明,单纯的保护主义在对罪错少年的矫正和预防少年犯罪方面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手段来帮助完成这一目的。虽然,有人对惩罚主义的预防与改造犯罪人的功能表示质疑,但是一般的观点仍然认为,从人的趋利避害的本性来讲,惩罚对预防行为人今后实施类似的行为是有作用的。因此,赋予少年审判组织司法功能,通过司法途径对罪错少年施以适度的惩罚,有助于防止其重新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司法惩罚职能的特点
尽管少年审判组织对少年案件负有司法惩罚的职能,但是,建立在少年司法特有理念基础上的这种司法惩罚职能,与普通刑事法庭的惩罚职能相比,有着重大的区别,或者说有它自身的重要特点。
首先,是深刻性。少年审判组织的司法惩罚职能的深刻性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少年法庭惩罚职能的目的比成人刑事法庭履行惩罚职能的目的更深远,也更需要注重多方面的意义与效果。少年法庭履行惩罚职能不能以追求惩罚作为目的,它应当着眼于与服务于对罪错少年的保护和教育的需要。少年法庭惩罚职能的深刻性的另一个意思,是指少年惩罚不应当像成人刑事审判那样主要针对“事”即被告人的行为,它在注意被告人的行为的同时,更应当关注人、关心人,把对被告人行为的司法处置与对少年被告人的关注、关爱有机的结合起来、统一起来。
其次,是灵活性。灵活性是指少年法庭的惩罚职能的履行与实行可具有灵活性的特点。成人刑事审判通常要受到严格的限制与法律约束,在程序上讲究严谨、规范、公正,在实体处理上要求罪刑相适、罚当其罪。但是对少年刑事案件的处理,基于少年司法的特有理念,国际社会一般认为,应当把“灵活的决定程序和个别化的具体干预结合起来”,因此,“它的程序可以不如成年人法院那么正式,裁决也可以是非决定性和不讲比例的”。换句话说,只要有利于更好的实现少年司法的目的和体现少年司法的理念,在不违反基本的司法原则的前提下,少年法庭可以根据少年被告人或者案件的具体情况,在审理程序与案件的实体处置上可采用灵活变通的方式行使审判职能。
二、少年审判组织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
从理论上讲,如何处理少年审判组织的保护职能与司法惩罚职能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个问题直接决定和反映出少年司法的价值取向,并影响少年审判制度具体如何构建。笔者认为,从现代少年司法制度的基本理念出发,对少年审判组织的保护职能与司法惩罚职能的关系的认识和处理应当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保护职能应当是少年审判组织的首要职能。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3条第1款规定:“关于儿童的一切行动,不论是由公私社会福利机构、法院、行政当局或立法机构执行,均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一种首要考虑。”根据该规定,法院在处理少年案件时,不仅要在最大限度上保护少年的利益,还要在所保护利益的序列上将少年利益置于首位。因此,将少年审判组织的首要职能定位在保护少年利益,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所确立的“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在少年司法中的具体要求与体现。世界上许多国家与地区的少年司法制度和司法实践也均是将保护少年利益置于首位。事实上,从现代少年司法制度的产生来看,保护少年儿童一开始就被认为是少年司法机构特别是少年审判组织的基本职能和根本使命。因此,离开了对少年利益的保护这一基本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动摇了保护少年应当是少年审判组织的首要职能这一基本认识,少年司法制度便失去了独立存在的价值与合理性,少年审判组织也与普通刑事法庭无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论者将保护职能视为少年司法权的本质。
第二、司法惩罚职能与保护职能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在福利模式的少年司法制度下,少年法院或少年法庭对少年的保护奉行行政主义,以行政方式处理少年案件。但是,历史与实践证明,完全的行政主义是危险的,它并不是保护少年利益的最佳机制,有时甚至可能严重侵害少年的利益,如美国的高尔特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司法惩罚职能的导入,意味着司法职能的介入。它要求少年案件的处理必须从完全的行政方式向司法方式转变,少年审判组织的活动应当遵循司法的基本规律、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具体一点的说,司法惩罚职能进入少年司法,产生了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司法职能要求的程序正当性,在客观上为少年审判组织履行保护职能提供了更为有效的保障,另一方面,司法惩罚职能应当遵循的相对消极、中立等原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少年审判组织实现保护职能的方式和程度。
与司法惩罚职能对少年审判组织的保护职能具有影响一样,司法惩罚职能在被设定为少年审判组织的职能后,也受到原有的保护职能的影响。就一般意义的司法惩罚职能而言,其任务就是依法调查核实证据,判断案件事实并作出裁决,给予犯罪者应得的惩罚;在这个过程中,司法惩罚职能的承担者应当相对消极中立,应当讲究程序的严谨、规范、公正。但是对少年案件的审判,由于少年审判组织应当承担保护职能,因而需要查明的事实不能局限于案件本身,而是应当积极探寻少年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原因,才能对案件作出恰当的认定和处理。同样,基于保护少年的需要,少年案件的审理程序也不能如成年人审判那么正式,裁决也可以是非决定性和不讲比例。一句话,在少年案件的处理中,保护职能改造了司法惩罚职能,或者说,司法惩罚职能渗入了保护少年的职能。
从上述分析可知,虽然从理论上讲,少年审判组织的司法惩罚职能与保护职能是有区别且相对独立的两种基本职能,但是事实上,在司法惩罚职能进入后,由于少年审判组织所承担的保护职能与司法惩罚职能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因而形成了相互交融的状态。
三、我国少年法庭职能的检视
少年法庭是我国专门的少年审判组织,负责少年刑事案件的审判工作。根据我国当前有关制度的规定和少年法庭的审判实践,笔者认为,关于我国少年法庭的职能有两个重要的问题值得讨论和研究:一是少年法庭的首要职能到底是什么,或者说保护少年与司法惩罚两种基本职能的关系应当怎样定位;二是如何认识与处理少年法庭的判后延伸工作。
(一)关于少年法庭两种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
如前所述,无论是现代少年司法的基本理念,还是联合国有关少年司法的文件和国际社会诸多国家与地区的少年审判制度,均将保护少年儿童利益作为少年审判组织首要的基本职能。通过司法审判给予犯罪少年惩罚虽然也被认为是少年审判组织的基本职能之一,但相对于保护职能而言,则是属于第二位的职能。在我国当前,从原则性的制度规定来看,也要求对未成年人犯罪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但是从实践中的情况来看,长期以来少年法庭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是对少年刑事案件进行司法审理与作出裁决。相对而言,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针对未成年被告人所做的保护工作不是很多,对未成年人的利益保护不够。由于保护职能的弱化,出现了少年法庭的保护职能与司法惩罚职能错位的现象。
*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了“全国法院少年法庭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对少年法庭的职能给予了明确的定位,认为:“少年法庭作为人民法院的审判机构,其基本职能是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在以审判活动为中心的前提下,应当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要求和当地的情况,适当的使教育、感化、挽救的工作向前延伸、向外延伸和向后延伸,以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优势和特点,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但是必须明确,贯彻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这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人民法院在相关的工作中,应当注意找准自己的位置,协调好与有关部门的关系,既充分发挥我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能超越自己的工作范围,代替其他职能部门行使职权。”从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于*年颁布的《关于办理少年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和*年颁布的《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的具体内容来看,对少年法庭的职能定位与*年福州会议的精神是一致的。由于我国最高审判机构在指导思想上将少年法庭的基本职能定位于“审理案件”,因此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忽视了对未成年人利益的保护,如在国际社会少年司法制度中普遍存在的庭前社会调查制度、分案审判制度、合适成年人参与审判制度、少年法庭布局制度等在我国或未建立,或不完善。相反,相对于未成年保护制度而言,有关实现少年法庭司法惩罚职能的制度却比较完善,司法惩罚职能的实现也有着较为充分的制度保障。实现保护职能的制度与贯彻司法惩罚职能的制度二者此弱彼强的局势,直接导致少年法庭的两种基本职能错位。
当然,造成我国少年法庭两种基本职能错位的原因还有另一个方面,即是少年审判人员的保护意识养成不够。由于各种原因,在我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并无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专门制度,少年刑事案件与成人刑事案件的处理均遵循同样一部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尽管刑事诉讼法针对未成年人案件也有一些特别的规定,但是仅仅限于不公开审判、指定辩护等极少数的保护性条款。因此,少年刑事案件的审判与成人刑事审判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在长期的这种历史背景与制度背景下,大部分从事少年审判工作的法官没有形成对未成年人的自觉的、主动的保护意识,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少年审判工作的本质和独特性,更没有清醒的意识到自己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保护未成年人,而不是对案件本身作出某种司法裁决,更不是追求对少年的惩罚。直至今天,这种局面虽然有所改变,但仍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少审法官的保护意识缺乏或者说养成不够,在客观上进一步加剧了由于保护制度不完善所导致的保护功能与司法惩罚功能错位的程度。
由于少年法庭的两种基本职能错位,导致我国少年刑事审判与成人刑事审判趋同化,这不利于对未成年人利益的保护,背离了创设少年司法制度和少年法庭的目的,严重影响了少年司法制度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因此,我们应当尽快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并采取措施调整两种职能的关系,使其回归应然的位置,确保对未成年人利益的保护始终是少年法庭的首要职能。为此,我们必须尽快完善关于保护职能的制度,一方面将现有的保护未成年人利益的原则性规定具体化,另一方面需要从系统性的角度出发,增设必要的制度或修改相关的制度。同时,还应当加强对少审法官的培养与训练,使其明确少年审判工作的主要使命、任务和特性,强化与牢固树立起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意识。
(二)关于少年法庭的判后延伸工作
根据*年福州会议的精神和最高人民法院于*年颁布的《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39条至42条的规定,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的少年法庭在不同程度的开展回访考察等判后延伸工作,有些法院甚至把这项工作作为少年审判工作的一个重点、突破点来抓。不少媒体也把少年法庭的判后延伸工作视为少年审判工作中的闪光点、创新点不厌其烦的进行宣传报道。客观的讲,在我国少年犯帮教改造体系极不完善的情况下,少年法庭的工作适度延伸到裁判后,应当说对少年犯的改造具有必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在笔者看来,从法理上讲,少年法庭如果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判后延伸工作,过度深入判后帮教,则是其职能的不恰当的延伸,是对少年法庭的保护职能的误解,同时也是一种不现实的做法。
首先,要求少年法庭承担判后延伸工作与其担当的职能不符。在理论上,一般认为,无论是对成年犯还是对少年犯,判后的延伸、改造工作均是行政性质的事务,属于行政机构的工作范围。事实上,从我国现有有关制度的规定来看,对所有罪犯的改造与管教工作均是由行政机关即司法行政部门或公安机关负责。而就我国少年法庭而言,尽管由于其承担着保护少年利益的职能而不能完全等同于成人刑事审判组织,但是它毕竟是负有司法审判职能的机构,从总体上讲,它仍然应当归属于国家的审判机构,其工作范围、工作方式应当受制于司法审判机构的性质。因此,少年法庭作为少年审判组织对少年的保护与教育主要应当体现在审判过程中,通过审判程序实施与完成。少年法庭开展所谓的判后延伸工作,对被判刑的少年犯开展帮教,尽管出发点是好的,客观上对少年的改造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超越了其职能范围。
篇8
关键词 县级政府;职能定位;政企分开
作者简介 贺庆(1985-),男,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罗珍(1985-),女,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江西南昌 330013)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现有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进程,尤其表现在县级政府的职能错位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摆脱原有体制对政府职能的不良影响,重新定位县级政府职能,如何发挥县级政府服务三农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
一、县级政府职能特征及其定位
所谓政府职能,是指与国家的立法职能和司法职能相对应的职能,即国家行政机关的职能。政府职能是行政机关在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主要涉及政府管什么、怎么管、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我国的政府职能体系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本职能,即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服务职能;另一方面是行政管理的运行职能,即决策职能、组织职能、协调职能、控制职能。
我国县级政府的职能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实践性。县级政府是直接面向农村和基层的政权组织,国家的方针、政策在县级政府这个层级上进入实践阶段,开始直接的社会行动,履行其管理职能。
第二,普遍性。县域经济是由县属工商业、集体所有制的农业和乡镇企业以及一定数量的个体私营经济组成的,生产社会化程度不平衡。因此,要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不能单纯依靠行政命令,必须发挥县级政府的服务职能。
第三,综合性。县级行政管理融各个专业管理为一体,管理的事务多样、复杂,在实践中不可避免遇到多重矛盾,这要求县级政府必须从多方面运用其协调职能。
第四,灵活性。2000多个县域自然状况和发展水平不同,县(市)政府的功能强弱和水平发挥不同,决定了县级政府行使其职能的重点、广度和深度上有很大的差异,其工作必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县级政府的以上特征决定了其在经济转型时期所要承担的一些特殊职能:(1)执行上级政府决定。县级政府必须确保上级政策在本区域内得到贯彻执行,承担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2)推动政府自身转型。转变政府执政观念、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理顺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中介的关系。(3)促进县域共同富裕。政府工作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资源相对贫乏、农村人口较多、生产力水平较为落后的基础上,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
一般而言,政治职能的弱化、经济社会职能的加强是现代政府职能演变的规律。马克思指出,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经济社会职能为基础的,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执行了它的经济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进一步提高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加快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进程,合理地运用和加强政府经济职能显得尤为重要。而县级政府作为贴近基层的政府机关,直接面对广大农民群众,开展具体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其职能的转变和合理定位成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心所在。
二、欠发达地区县级政府职能履行现状分析
首先,县级政府目标定位失偏,未能真正实现政企分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内在规律之一,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价值规律调节社会主义生产和流通。然而,就目前来看,欠发达地区县级政府的实际目标定位不利于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县级政府多数是把推动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作为最根本最直接的目标要求,并将这种目标要求分解落实到所属的具体职能部门。县级政府利用原有的体制优势,在筹集生产资金、开发产品项目、组织要素资源、开拓销售市场、企业经营管理和利润分配等方面直接行使了行政推动作用。这种行政推动具有“无所不包,利益驱动”的特点,这种无所不包的行政职能中政府更多的是从事了经济管理职能,在一定意义上县级政府已成为竞争性实体和经营型组织,表现为政府经济人,产生了与民争利的特点和与民争权的行为,于是阻滞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出现了政企不分,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审批过多,用计划经济办法配置资源,因而带来浪费和损失等不良现象,有时还因政府对市场进行垄断和封锁而影响公平竞争的开展,造成市场信号失真。
其次,县级政府职能缺位严重,“三农”服务不到位。
其一,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较低。农村公共卫生设施严重不足,技术水平不高,医疗卫生人员数量少且素质不高。农村医疗卫生投入严重不足,医疗机构的运行机制主要靠向群众收就诊收费维持。
其二,农村教育服务水平滞后。随着农村义务教育政策的贯彻实施,农村教育服务有所发展,农民的素质有所提高,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且远远落后于城市,教育滞后成为制约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瓶颈。就目前农村教育现状而言,教育滞后不仅缘于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没有真正尽到“义务”,更缘于对农村的教育体制改革不到位以及对农民教育投资引导的不力。
其三,乡村文化服务提供不足。由于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基本上没有文化室、图书室、电影院等能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的设施,农闲时农民无事可做,赌博活动十分猖獗。
其四,农村就业服务体系薄弱。农村劳动力知识水平较低,难以适应本地现代农业发展的技能需要和外出劳务日益提高的知识需求,而目前针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服务水平很低,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职业培训体系在农村基础薄弱。
最后,县级政府盲目招商引资,未能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
目前我国欠发达地区县级政府的经济服务职能多数是以招商引资为重点思路的。招商引资是政府利用行政行为,强行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策略,引入外来力量给本地经济注入新鲜血液的确解决了不少县级基层经济发展的资金不足问题,带活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招商引资不是灵丹妙药,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条件和环境相匹配才有效,而很多县级政府却急于解决资金问题,忽略了招商引资的因地制宜,有的
甚至搞一刀切、下硬性指标。比如,有的地方是生态旅游区,不能搞工业,却在引人外资重点发展工业;有的地方对招商引资工作的评估,只是简单地以引资额度为唯一标准,而没有考虑综合效益,只要经济效益,漠视社会效益;另外,很多县级政府在招商引资时忽略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忽略了优质环境的营造,不利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由于现行体制使得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利益存在直接关系,县级政府特别强调本地的经济发展,尽可能利用本地各种经济社会资源进行区域之间的竞争。为了招商引资和扩大收入,有时县级政府之间不惜牺牲应有的财政收入、地方既得利益和社会资源环境,制定一些地方性政策、规定,实行过度竞争,区域内部被划分成了若干个有形无形,相对封闭的土围子。因此,在市场经济竞争的同时,也造成了竞争性的政府机制。
三、欠发达地区县级政府职能转变的思路与对策
1 政府职能的定位原则
――市场性原则。县级政府要通过市场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从直接参与生产经营中摆脱出来,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发挥职能作用。
――效率性原则。发展县域经济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县级政府的决策和行为应当十分注重效率,以促进财政、居民、农民增收为目标,同时要解决弱势群体的困难,从而促进社会公平。
――服务性原则。政府不能把公众当作统治和管理的对象,而应当作服务的对象,政府的任务就向公众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
2 政府职能的实现途径
一方面,要真正落实政企分开,改变县级政府经济职能中“无所不包”的特点。
计划经济时代,在企业的发展上,我们的政府承担的是“家长”的职能,从企业的油盐酱醋、针头线脑,到职工的生老病死、住房医疗、入学就业,可谓从摇篮到坟墓全在政府的管理范围内。现在不同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企业必须丁是丁,卯是卯,分开算账,分清职能。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政府对经济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主要应当限定在公共服务的范围内,不能“无所不包”;而且,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不再充当资源配置的主角、左右市场的主角,不去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应当尊重价值规律的作用,发挥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让企业根据市场信号自主地做出生产经营决策;要尽快取消不必要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手续,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另一方面,要改变盲目招商引资的现状,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
县级政府直接面对广大农民群众,在县域,无论人口、空间、幅员,农业、农村和农民都是主体,县域是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结合部。因此,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始终是县级政府的首要责任。县级政府的职能定位应当注重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而不是盲目地招商引资,大搞工业建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县级政府要转变职能方向,应当做到改善县域经济的发展环境,因地制宜地探求本地经济发展模式。为此县级政府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的实际要求,加大农业优良品种推广和农业技术普及,向广大农民提供在生产中需要的信息、技术、资金和土地调整等方面的服务。
篇9
关键词:会计监督 内容 分类 实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但有些会计人员认为,记好自己的帐,管好自己的账本,领导吩咐干啥就干啥,就不会惹麻烦。笔者认为,有这种想法就将丧失会计的监督职能。身为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同仁要有较强的法制观念以及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除了记账、核算,会计监督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职责。会计参与了经济利益的形成与分配过程,而在分配过程中人们最关心的是公平问题,而不是对结果的反映,只有监督才是实现公平的最重要的途径。会计人员必须要当好家,为发展经济做好服务,要做好这一点,就必须对会计监督的职能作用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
一、会计监督的内容
《会计法》第四章对“会计监督”做出了专门的规定,共九条,规定了五个方面的问题:1、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2、相关人员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中的职责;3、会计工作的国家监督;4、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5、对违反会计行为的检举。让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一个单位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要求,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控制风险发生等目的,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制度和方法。其本质就是内部控制,它包括基本结构和基本方式。可见,《会计法》关于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规定,实际上体现了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职责明确、相互制约、严格程序、如实记录、定期检查等。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贯彻执行会计法律法规、规章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进行,完善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措施。
相关人员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中的职责:其一是单位负责人在内部会计监督中的职责,理解为单位负责人有责任和义务保证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健全并发挥有效作用。按照“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的规定,一并来理解单位负责人在内部会计监督中的职责。单位负责人要以身作则,带头执法,不得干预、阻挠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更不能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其二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在内部会计监督中的职权,分别为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有权拒绝办理或纠正违法事项和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有权监督会计资料和财产物资。
会计工作的国家监督:是一种外部监督,主要是指政府有关部门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部门的职责权限,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行为、会计资料进行监督检查。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做法。在国家监督的过程中,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的职责、内容和方式,其他部门依法监督、检查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同时还要求对实施监督检查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保密,再就是各单位应当依法接受监督。
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主要是指由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事务所依法对受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的审计、签证的一种监督制度。根据《会计法》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的单位,应当向受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以及有关情况。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或者示意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不实或者的不当的审计报告。这是一种监督方式,属于外部监督,以法的形式规定,如实提供会计资料。不得干扰审计业务,财政部门对事务所的审计报告进行监督。
此外,为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鼓励任何单位和个人检举违法会计行为,《会计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行为,有检举权。这也是会计工作社会监督的范畴。
二、会计监督的分类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按其范围分为内部监督、外部监督;按其对象分为国家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等;按其部门分为审计监督、财政监督、行政监督等;还可以分为个人监督、集体监督、税务监督、会计事务所监督;按其权限、时间还可再细分,这里暂不表述。
三、会计监督的实施
会计监督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实施是会计监督的关键,是会计工作的监督职能、控制职能得到最佳体现的具体途径。
首先,从部门、各级行政领导、会计主管部门、财会人员本身,提高对会计监督的认识,以此加强会计监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促进有序竞争和有效配置资源,必须实行有效的会计监督,来保证社会经济秩序的可持续性发展,不断激活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次,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要在新形势下不断健全和完善。强化内部控制机制,强化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强化会计行政人员的监督职责,强化群众监督、检举的作用,明确目标、明确主体、明确范围,权责统一,以期不断转变监管职能和监管方式。
篇10
关键词:工商管理;基本职能;经济发展
一、引言
中国经济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逐渐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经济中尤其是在社会整体资源的配置上,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政府管理部门也不是完全退出,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那么对于经济治理方面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来说,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觑。工商行政管理的发展由来已久,是国家及地方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必然手段之一,是国家为了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通过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等机关,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对市场经营主体及其市场行为进行的监督管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尤其是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工商管理部门的管理目标、管理方式、监督对象以及监管领域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在新时代更好的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从宏观上来说工商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对经济进行监管、为市场提供服务、促进经济环境良性发展的包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税务部门、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质量监督部门等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从微观上来说,主要是指各级政府所属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本文希望能够对该问题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和发掘,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一次前期的准备。
二、工商行政管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发展,特别是我国进入互联网时代,整个经济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景象,工商管理部门的职能更多的转变为服务发展、市场监管、行政执法以及消费维权等方面,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保障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1.提供优惠政策,创造良好创业环境
“十二五规划”更进一步强调市场的作用,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地位,国家更加放松了私营工商企业的管制,尤其是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的提出,各级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开始对对大学生、下岗工人、专业退役军人、农民等创业群体给予诸多优惠政策。最典型的就是逐渐流行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三证合一机制,简化了办事流程,优化了办事效率。同时各地工商管理部门开始放松市场准入制度,放宽了出资方式、出资额度和出资时间,比如很多地方为了鼓励创业,开始实行注册公司零首付,放宽经营场所登记条件,为经营者提供便利,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另外,对创业者实行税费减免。税收费用是初创公司必须承担的一项成本,为了减轻创业主体的负担,工商管理相关部门推行了税收费用减免的政策。湖北省就在2014年推出了对在校和毕业3年以内的大学生创业给予工商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属于登记类、证照类、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政策。除此之外,2016年还专门投入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予以补贴、以及提供创客孵化器等服务。
2.转变管理思路,提供优质市场服务
首先,为消费者提供维权服务,维护其合法权益。新时期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市场主体,为社会提供各式各样商品和服务,尤其是电商经济的发展,网络购物兴起,让消费者面临着各种不确定风险,比如不合格商品、不安全食品、售后不到位等问题突出,这就需要工商管理部门来为消费者提供权益保障。其次,提供更好的商标和专利权的保护。随着双创政策的提出,各种新思维、新产品、新专利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这些内容是社会创新和进步的关键因素,企业的商标权能否得到充分有效的保护,将直接关系到相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直接关系到经济秩序能否正常平稳运行。主管部门必须对这些内容进行保护,打击侵犯商标、专利等违法行为,让经营者的权益有保护,从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其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还需要为社会提供整个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信息、资料,为社会各个方面进行经济决策提供相应的依据。同时还可以为合同鉴证与合同争议提供相应的行政调解服务。当然作为掌握相应工商管理类信息的部门,也有责任为市场主体提供企业资质查询、企业信用查询和其他市场信息的披露的服务。
3.强化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强化市场监督管理方面作用巨大,虽然政府简政放权,不在进行过多的事前监管,但是同时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创新监管方式,强化协同监管,落实部门监管责任等。从对企业微观活动的干预转向对市场主体行为、市场活动的监管,从传统的“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宽准入严监管”,这将推动政府管理方式由事前审批为主向事中、事后监管为主转变,更加有利于形成宽松准入、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同时,要大力完善以信用等级、行业风险等为基础的行业分类监管体系。基于信用等级、行业风险等进行的行业分类监管,将使得整个监管体系更加精细、更加有效,从而做到有的放矢,使得对各行业的监管更加有效,针对性更强,继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运行。另外,加大对虚假违法广告的打击、整治力度,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惩治虚假违法广告、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等违法行为,对于净化广告市场环境,规范市场主体的广告行为有着巨大的作用,有益于形成诚实信用的市场环境,继而有效地促进经济大局的稳定,保证经济的持续健康运行。
三、结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中重申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议题,这都需要工商管理部门在市场上进行适当干预和介入,从中真正发挥作用,真正落实监管职责,做好市场经济的“带头人”和“监管者”,真正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作者:张夏斌 单位:武汉市第六中学
参考文献:
[1]周燕.工商行政管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J].企业导报,2014,7(54):29.
- 上一篇:员工考核实施细则
- 下一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