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讲座课件范文
时间:2023-06-21 09:44: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治讲座课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老科协是广大老科技工作者之家,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老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为发挥老科协组织的作用,牡丹江市老科协采取多种形式,努力搭建服务平台。
一是搭建老科协信息网络的平台
牡丹江市老科协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办公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在2005年建立了牡丹江市老科协网站。通过全面摸底,按门类分别建立了“牡丹江市离退休科技工作者万名人才资源库”。在此基础上,我们一方面,把万名离退休科技人员的资料,通过我市老科协网站向省内外及社会推介;另一方面,我们向“牡丹江市人才市场”提供离退休科技人员资源,供各企事业单位随时选聘。网站内容还设置了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科研成果推介、老科技人员应聘推介、老科技人员再贡献业绩和先进经验、老科技人员开发的新产品、新技术、新项目介绍、老科技人员技术指导、技术咨询等情况,深受老科技人员欢迎。我市现已与县(市)区、市直部门老科协全部联网,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与省内外老科协网站建立相互联系的渠道,为发挥老科技人员作用搭建平台。
二是搭建离退休科技人员需求对接会的平台
我市老科协与市劳动人事局连续5年举办离退休科技人员需求对接会。每年搞一至二次,由市劳动人事局组织企事业单位,提供招聘专业岗位及人员名额;我市老科协组织离退休科技专业人员应聘。5年中,已有1000余人应聘到企事业工作。企事业单位普遍反映这些被聘用的离退休科技人员,政治上可靠,敬业精神强,工作上放心,岗位上安心,对青年职工帮教热情耐心,是难得的人才资源。
三是搭建科研成果转化生产力的平台
2009年,我市组织发动全市广大离退休专业科技人员,对新产品、新技术、新项目科研成果进行推荐筛选,汇编成“牡丹江市离退休专业科技人员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推介”一书,印发至各县(市)区、乡、村,供需求者与项目人直接联系对接。此项工作深受老科技人员和农民欢迎,从而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尽快形成生产力,产生双赢的经济效果。2010年经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同意,我们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牡丹江市工作站。主要任务把中国科学院的先进技术、国内外先进项目和成果向牡丹江转移开发或转化为生产力。现在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已向我们提供70个项目资料,这些资料项目我们已印发到各县(市)、区及相关部门,目前正在对接落实。我市工信委在这些项目中已选择十几项列入“十二五”发展计划中;海林市开发区选择十几项正在向全国招标。
四是搭建老专业科技人员用武之地的平台
我们每年都给各老科协(分会)出题目、交任务、定措施、提要求。自2007年开始,我们先后在市行业分会和院校科研所老科协开展“八个试验点活动”和在县(市)区开展“五个一活动”。在取得经验基础上,2009年我们又在县(市)区开展“五个方面”活动,在市行业分会及院校科研所老科协开展“35项”活动,充分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专业优势。通过各县(市)区老科协开展“五个方面”活动,现已帮助建成了新产业、新技术示范点23个,特色养殖示范点11个,中药材种植示范点13个,帮助6个村建设水利工程项目,帮助27个工业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帮助8个企业解决了污染问题,培育了7个规范化物业管理社区示范点,帮建18所中小学建立了“科普进校园”示范点,帮助9个村,12个社区,9个个体诊所建立了规范化医疗卫生所。通过市行业分会及院校科研所老科协开展“35项”活动,按着部门特色和优势,都做了大量工作,并获得较大成效。
五是搭建老科技人员梦想成真的平台
几年来,我们把老科技人员晋职做为一项重点工作去抓。截止目前,经我市严格把关进行评审后,报黑龙江省老科协批准,现已有598人晋升高级、中级职称。既帮助老科技人员圆了多年梦想,又体现了他们科技能力水平,还为他们晋升新职称后再工作时取得更优的待遇。
六是搭建老有所为、所乐的平台
篇2
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突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法治观念。
笔者在多年的经济法教学当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在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运用大量案例进行教学
案例教学,就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经济法案例的详细描述,提出相关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分析讨论、寻找答案。教师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高度概括和抽象的经济法律规范往往不容易理解,仅仅靠教师单方面的说教来讲解,学生往往会感觉枯燥无味,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如果在教学中结合适当的案例,则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又能把抽象枯燥的法律条文变成通俗易懂的知识,让学生接受。例如,在学习“知识产权法”这一部分时,笔者引用“西单女孩”商标被注册,“旭日阳刚”不能再唱《春天里》,赶集网广告创意被赶驴网“搭顺风车”等案例,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把抽象的法律条文具体化了身边的人和事。
与传统的讲授法相比,案例教学法有以下优点:第一,经济法案例具体生动。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演示精心设计的案例,提出具体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第二,课堂讨论的重要性。教师让学生认真思考后讨论分析,学生陈述各自的观点和理由;教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点拨和诱导。课堂教学从单边活动进入了多边交流,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知识。另外,讨论能使学生在群体交流的过程中,互相补充、互相启发,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三,理论联系实际。案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当中的问题就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也是学生将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例如,通过对一个合同内容的分析,学生知道了签订合同应当具备哪些条款,应当注意哪些问题;通过对合同案例中的违约金、定金、损害赔偿金的计算,学生掌握了在合同纠纷中赔偿的数额应当如何计算等。
二、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
由于经济法教学中需要大量的案例教学,教师语言表述或者在黑板上书写案例都会浪费大量时间,而多媒体课件教学则可以节省板书时间,也可使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案例信息。同时,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大量的经济生活信息,增加课堂教学的知识量和信息量,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
另外,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感官刺激,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课件中直接加入视频案例,也可以增加一些色彩丰富、活泼有趣的图片,制作一些简明扼要的表格,或插入一段优美的音乐,从而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课堂上播放《今日说法》的典型案例,既有精彩案情,又有专家的分析讲解;学习《合伙企业法》时,用课件演示表格比较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的区别,简明扼要、直观明了、省时省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第二课堂进行教学
经济法作为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社会应用性。经济法教学不应当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而应同社会生活相结合,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通过各种内容丰富、形式生动的实践活动向学生传播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
在经济法的教学当中,应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通过法律讲座、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社会调查、参观庭审等各种活动,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的法律专业知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例如,学校可以聘请法律工作者(法官、检察官或律师等),为学生举行专题讲座,解答社会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经济法问题。学校也可以与法院联系,组织学生旁听法庭审理活动,通过庭审活动分析当事人的是非对错,让学生学会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亲身体会庭审的庄严和法律的严肃。学校还可以和监狱、劳教所等单位联系,通过违法犯罪人员现身说法,使学生体会到尊纪守法的重要性。
篇3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生;法制教育
一、如何有效开展学生法制教育
(1)学生的法制意识需求。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受教育程度、学习生活环境等因素,分析发现,学生的法制意识需求应该主要包含两方面:主动需求和被动需求。主动需求是指学生自身对自我防范与保护、个人权利边界认知及保障等权利性需求,被动需求是指国家及学校在立法和实践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义务性需求,如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了解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等。在职业学校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角度,学生更多需要的是被动需求,即通过学校保卫、学生工作等部门对学生进行系统有效的法制教育。(2)校园大小环境的法制安全隐患因素分析。从校园大环境来看,很多中职学校,生源是初中应届毕业生,由于学生学习成绩偏差,许多学生在来校之前接触过不少社会不良习气。同时学生多是跨省市各个地区进行招录,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地域差异。由此表现出来的校园法制安全隐患主要包括:激情冲动纠纷斗殴、携带管制刀具、欺负他人、盗窃公私财物、心理抑郁或不健全自残或仇世、社会诈骗等。学生小环境:即专业系部环境和班级集体环境。学生在校内大多时间身处专业系部和班级教室或宿舍等小环境内。入校初始,往往与同学、老师、宿管都不熟悉,由于脾气性格和生活习惯的差异,难免会发生习惯、语言和肢体冲突,因此主要法制安全隐患是纠纷辱骂、打架斗殴、盗窃等。(3)学生法制教育内容重点与计划。学生法制教育重点在于把握学生需求,主要进行法律知识、专业职业法律知识和职业操守、学生心理疏导、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引导、校规校纪、思想品德等教育,要特别关注纠纷斗殴、管制物品、暴力欺凌、盗窃破坏、心理问题、社会诈骗、禁烟禁毒、消防安全等方面的法制教育。
二、法制教育的形式
(一)书籍类自我阅读教育
通过图书馆、班级阅读角等方式,阅读法制安全教育类图书。通过系部、班主任、班委的法制教育书籍阅读专题活动计划和要求,进行阅读活动的监督,保障法制安全类书籍自我阅读教育有效开展,获得良好效果,让学生通过自我,初步了解法制知识和意识建立。
(二)法制讲座
通过邀请检察院、法院等法制专家,定期举办法制讲座,让法治一线专家进校园,普及法治知识,加强在学生的学法与守法意识,做到学法、知法、守法,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三)法制教育班会
在全校范围内,保卫处设计班会课件和讲稿,确定法制教育班会的固定内容,班主任老师同时分析班级和学生实际情况,添加班集体范围内法制教育内容。通过幻灯、短片、图像、互动、讨论等形式,有效开展法制教育班会,提高学生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法制教育板报
在讲座、班会等专题教育活动后,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的法制知识,通过组织法制教育板报活动,引导学生制作法制教育手抄报。学生自我采集挖掘法制知识素材,进一步巩固法制知识,通过自我动手,制作精美的手抄报。
三、法制教育受教育者的评价反馈
法制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法制意识、法制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法制教育活动的开展是否成功,是否达到活动目的,须通过受教育者评价反馈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反馈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现场问答、法制教育自我小结等形式开展。评价反馈的作用,主要在于:找出受教育个体的法制薄弱点;调整下阶段法制教育活动的计划、内容和重点等;完善法制教育的教授方法、手段、形式。
四、法制教育后的法制意识常态培养
(一)《致家长一封信》加强家庭法制教育氛围
班主任书写《致家长一封信》,邀请家长培养家庭法制教育氛围,集合学校开展的各类法制教育活动的情况及学生个体受教育的评价反馈,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同时加强学生成长的心理培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等,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二)班委会设立“法制委员”
篇4
一、把握发展定位,
形成和确立适应学校特色的办学思想
学校应该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结合办学实际,按照“找准位置,鲜明个陛,彰显特色”的原则,提出科学、切实可行、具有本校特色和创新意识的办学思想。
在此基础上,认真做好学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规划和重大决策,不断优化学校办学环境,加强办学体系建设,以坚定的信念、锲而不舍的精神去实现办学追求,这也是新时期学校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出发点和思想基础。
二、提升管理水平,构建卓有成效的干部和教师管理的激励体制
1.干部队伍建设
学校干部承担着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是学校日常事务工作的推动者和实施者,其工作能力的强弱、能动性发挥的好坏,是能否做好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关键。
因此,要建立以“完善用人、完善奖惩、完善关怀”为核心的一套机制,来引领、调动和激励学校干部,使其从“想干事”转变为“愿干事”;营造一种勤奋学习、勇于实践和善于总结的氛围,使其从“想干事”提升到“会干事”;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工作平台,使其从“会干事”跨越到“干成事”,使他们真正成为学校日常管理的核心和骨干。
2.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师德建设。抓好、抓实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坚持政治学习制度和思想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
二是建立常态化的继续教育机制,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按照老、中、青教师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类型的培训及教研活动。对于青年教师,上岗前要进行任教学科教学所必需的专业基本技能考核。对于在岗的青年教师,要加强现代化教学技能训练和实用性、创造陛技能训练,让每个教师至少掌握一门实用性的基本功。对于中老年教师,要以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为主,努力打造一支学术型、专家型的骨干教师队伍。
三是创新教师选拔机制和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全面推行“一线创优”,抓好优质课、优秀科研成果、优秀课外辅导教师、技能能手以及优秀教案、课件等评优工作,打造名师工程,加强名师队伍建设,发挥名师的孵化、辐射、示范作用。要在保证师资队伍整体稳定的前提下,逐步建立淘汰制和面向全社会的、开放性的竞争上岗制度,改进绩效管理分配制度,动态拉开、拉大教师收入分配水平,从而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
三、优化教育管理,大力推进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建设
一是改革、优化教育教学管理。首先,完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将文化知识考核与实际动手能力考核紧密结合起来,将思想品德与文化学业结合起来。实行学生奖学金制度,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其次,坚持具有实质性效果的听课和评课制度,把对教师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的考评结合起来,将考评结果与教师的评优、职称评聘以及绩效工资结合起来。最后,寻找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的结合点,利用信息技术对日常教学、评估进行数据化、规范化管理。
二是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特色课程体系。课程是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载体,学校应创设全面发展与个陛发展相统一的教育。在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特色课程中融合品德、审美、信息、生活等课程,积极推进有利于素养提升的课堂内教学和课堂外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兴趣小组、竞赛、讲座等。同时,学校应积极探索国际化课程改革,加大学科教学与教育国际化理念的整合力度,自主开发与国际接轨的校本教材和校本课程,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国际教育课程体系。
四、树立法治观念,坚持依法治校
一是全面树立依法治校的理念,将法治思维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学校要改变过去依靠权力、运用行政手段的“家长式”管理思维和手段,坚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学校章程进行管理。一方面,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及其他相关法规,依法开展教学管理工作,依法保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
二是抓好学校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的实施工作。制度建设是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和学校管理的重要抓手,是体现学校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制度建设既要体现中央、省、市对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又要符合当前学校管理工作的实际,在建设内容上要涵盖学校思想教育、教学科研管理、课程管理、特色学校建设、人才管理、后勤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和廉政建设等各个方面,做到兼容并蓄,全而不繁。同时,学校要认真执行各项管理制度,有章必循,执行必严,奖惩分明,真正依法开展教学管理活动。
五、善用校园文化,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一是物质文化。学校要结合当前精神文化创建的要求,科学规划学校的基本建设,合理配置设施设备;充分发挥教育设施、设备、媒介和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的育人作用,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
二是精神文化。学校要建构能够体现学校特点和教育理念的校训、校歌、校徽、校标,不断提升学校形象,用先进的办学理念来构筑发展愿景,激发师生的进取精神,塑造共同价值。
三是活动文化。学校要结合当前教育教学的内容,立足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分别在文化、历史、文学、科技、艺术等领域,开展一系列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自觉接受教育。
六、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善教师待遇和学校办学条件
学校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努力改善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条件,配置教研活动设备,增加科研活动经费,不断改善教师物质待遇和生活环境,改善教师的教学和办公条件,为师生的工作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篇5
**市在开展领导干部培训工作时,通过严谨治学,努力遵循干部培训工作规律,从培训时间、办学形式、教学质量上下功夫,有效提升了培训工作。
一、培训时间上注重“三个适时”。一是围绕上级精神适时培训。坚持把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作为培训的首要政治任务,紧密结合形势发展需要和中央重大举措的出台,依托党校学习、中心组学习和自学等“三位一体”的政治理论学习格局,强化领导干部理论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培训,重点抓了科学发展观、《干部任用条例》、《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等学习培训,围绕领导干部读书活动,安排了“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专题。围绕法治余姚建设,《物权法》颁布后,安排了“《物权法》解读”专题等,增强了讲坛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培训,进一步增强了领导干部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统揽全局能力。二是围绕中心工作适时培训。如在深入实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积极组织领导干部开展多期专题培训,通过邀请省农办有关专家、市委主要领导授课等形式,使全市领导干部齐心协力抓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思想更加明确、表率作用更加突出、工作成效更加显著。三是围绕提升档次适时培训。每年利用著名专家、教授参加塑博会、杨梅节等重大活动时机,邀请余秋雨、吴敬琏等分别就文化、经济方面内容进行专题讲座,开阔领导干部视野,提升培训档次,得到了各方好评。
二、办学形式上坚持“五结合”。一是坚持长班与短班相结合。根据培训任务和内容需要,宜长则长,宜短则短,业务培训以短班为主,时间一般在一周以内;能力培训以长班为主,时间一般在一个月左右。二是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借助外部力量,建立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同济大学城建管理、浙江大学国际贸易和现代农业科技、浙江工业大学和宁波大学的工商管理等培训基地。对本地不具备优势的培训项目,以“外聘”形式,邀请培训基地的一些专家、教授来党校授课,或以“外包”形式,组织到培训基地或其他有关高校学习培训,充分发挥高校在领导干部培训中的“外脑”作用。三是坚持培训班与论坛相结合。在抓好培训主体班次的基础上,推行“论坛式”培训模式,先后利用“余姚改革与发展”、“余姚—中东交流与合作”等论坛,围绕一、二个主题开展培训、研讨,使培训更具针对性。四是坚持课堂教学与外出考察相结合。根据培训内容精心选择考察地点,使课堂教学具体化、直观化。五是坚持组织调训与自主参训相结合。积极探索“菜单式”培训方式,开设“姚江讲坛”,去年每月一期排出了10个专题,预约报名人数达4000人次,每位市管干部至少报名3个专题以上,参训率达到95%以上,取得较好反响。
三、教学质量上实行“三次评估”。在安排各类培训班方案时,坚持把外地专家、党校教师和部门领导作为培训师资的主渠道,精心选择培训内容和讲课老师,并充分发挥高校和上级党校的培训基地作用,适当增加外请专家、教授的比重,力求培训办出实效。同时,严抓教学质量评估,按照“统筹兼顾、全面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扎实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工作。一是对重点培训班次培训前,组织有关部门领导及党校教师,对拟开设的培训课程和讲课师资进行客观评估,分析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师资安排是否妥当,并提出相应修改意见;二是培训实施过程中,安排党校教师集体听课,组织学员对课堂质量量化测评,并将测评结果视情反馈给教师本人;三是培训结束后,组织召开学员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对教师课堂质量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好、较好、一般、差等次,并将评估结果直接与教师年度考核挂钩。此外,继续抓好了“余姚干部党员学习网”建设,在年底开展学习网站课件质量调查,进一步充实了党员干部欢迎的课件。
篇6
关键词:国网信阳供电公司 “四维联动” 队伍素质
一、背景
近年来,公司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勇于创新,“两个转变”取得了较好发展,“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与此同时,随着“两个转变”的逐步深入,一些在体制、机制、员工队伍素质等方面与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也凸显出来,特别是部分党员党性意识淡化,先进性意识淡薄;部分党员干部工作实绩不明显,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部分员工对自己要求不严,标准不高,不能与时俱进,在工作中缺乏争先意识等现象依然存在。因此,为解决员工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化解企业发展的矛盾,迫切需要积极探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完善机制,促进员工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
二、主要措施
(一)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根植文化基因
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言行是企业文化的风向标和指挥棒,传递出企业的价值导向。国网信阳供电公司党员领导干部利用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等多种形式带头学习、带头宣讲国网公司“五统一”企业文化,引导广大员工理解国网公司核心价值理念的深刻内涵,实现核心价值观在全业务链条上的传递、放大,将文化基因根植为每个员工的价值追求。开展了以“守纪律,讲规矩,强作风”为主题的培训教育活动,邀请知名专家有针对性的开展了《解读两会数据》、《电力企业法律风险防控》等6期依法治企专题讲座,引导干部员工提高认识,运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解决矛盾、化解风险,为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制定“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安排表,全面启动和部署公司“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活动各环节主题突出,准备充分,务实开展并应用在工作中,把工作落实在“严”、“实”上。建立公司党员领导干部每周下基层工作机制,带头深入基层调研,在与职工“零距离”接触中,解决员工住房困难、交通工具、就餐等困难,员工“心结”也在沟通化零。
(二)党员干部立足道德引领
党员干部作为企业的中层领导,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既是战斗员又是指挥员,也是公司领导干部联系党员和员工的桥梁,是企业文化情感认同的纽带。在党员干部的文化素质养成上,国网信阳供电公司注重遵循人性规律,尊重情感需要,着力于道德引领,充分发挥道德讲堂的正能量传播效应。该公司创新推出了道德“微讲堂”和“微信群”。“微讲堂”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简单生动的课件,选取工作中贴近实际的有针对性的道德观和党性教育主题,由党员干部讲授,15分钟左右的微型党课,统一模式,不同内容,在“短小精悍”和“接地气”上下功夫,时效性强,虚实结合,互动效果热烈。“微信群”利用微信平台,建立了以各单位党支部书记、副书记为主要人群的“永远跟党走”微信群。群里不定期转发时政热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知识点,供全员点读、品鉴和领悟。
(三)普通党员发挥典型示范
一个党员一面旗。国网信阳供电公司开展寻找最美国网人系列活动,通过立足基层“找”最美、严格标准“选”最美、围绕中心“树”最美、精心策划“推”最美系列活动措施,重点挖掘生产经营一线有本领、能干事、敢担当、群众基础好的党员先进人物,通过培育、孵化和成果三阶段,定向培养、仔细塑造和精心打磨立得住、树得起、叫得响、有影响的“最美国网人”。引导更多的员工以党员先进典型为楷模,践行“最美”、传播“最美”,以实际行动诠释国家电网公司核心价值观。
(四)一般员工深化理念践行
一般员工是企业文化的践行者。国网信阳供电公司将企业文化管理实践融入电网建设、安全生产、优质服务、品牌建设、行为规范等各项工作,全员参与、全方位开展,形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卓越实践活动新常态。将文化融入实际工作,结合班组不同专业特点,开展针对安全生产的“检讨”与“挑刺”活动,针对营销服务的“善小”五微服务等,不断夯实基础工作。将企业文化融入日常管理和员工行为,深化企业文化量化评价,建立从能力素质提升,到关键业绩指标改善、班组建设指标对标管控,最终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企业文化落地建设联动效应,进一步强化执行力建设,确保公司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三、成果成效
1.团队更优秀。企业文化“四维联动”,得到了公司干部员工的高度认同,企业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建立了一支“勇于负责、敢于担当、严抓严管、自警自律”的干部队伍,一支“爱岗敬业、履职尽责、敢于创新、勇于拼搏”的员工队伍。整个团队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为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奠定了扎实的人才基础。
篇7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心理、思想与评价的统称,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制度的态度,对法律规定的理解,对自己和他人的权利、义务的认识等。我国正在努力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此进程中,需要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同时社会群体法律意识的提升亦是同样重要。职业院校每年为社会输送大量的技能人才,他们作为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为此,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还必须注重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
二、当前职业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现状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职业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一些发达国家更将职业教育视为“民族生存的基础”和“经济发展的柱石”。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以来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学校数量增加,办学规模和层次不断提升,造就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在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存在的诸多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职业院校,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中职院校,入学门槛不断降低,入学途径也发生了变化,这虽然有利于保障学校生源的数量,但是生源质量大大降低,职业院校成了很多学生因为成绩较差而担心难以升学,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选,社会公众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评价也相对较低。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教师,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关注着他们身上存在的诸多问题。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家庭,有着各自的性格和行为习惯,若想他们在学校里和谐相处,必须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法律意识。当前,职业院校学生身上发生的一些违法犯罪行为已成为影响校园和谐的主要原因。
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一是偷窃钱物,遭偷窃的钱物少则几十,多则成百上千,有时是现金,有时是诸如手机、衣服、鞋子之类的物品,顺手牵羊之事频频发生,同学之间因此类事件相互猜忌,摩擦不断。二是打架斗殴伤人,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加之年轻气盛,常因琐事不和大打出手,有的甚至纠集社会不良青年来校“帮助”自己,进而弄得场面不可收拾,伤人伤己。三是敲诈勒索,个别学生罔顾法纪,仗着自己身强力壮,欺负敲诈弱小同学,并且加以恐吓,所涉钱物价值虽然不大,但此行为的性质极其恶劣。四是涉赌涉黄,一些学生为了寻求金钱的刺激,在宿舍里摆起了“赌局”,不仅污染学校的风气,而且极易引发同学之间的矛盾;当前网络信息发达,上网已成为学生生活中极其重要的活动,一些学生自制力差,喜欢浏览黄色网站,甚至将黄色影音制品在同学间传播。以上种种行为都严重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危害了校园,同时对学生自身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分析个中原因,最根本即在于,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的法律素质较低,法律意识淡薄。为了我国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已经迫在眉睫。
三、提升职业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的可行性举措
法律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必须通过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理解,逐步将这些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意识,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从法律知识的学习到法律意识的产生,再到以法律意识指导实践活动,是一个潜移默化、复杂的综合过程。对职业院校而言,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力求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
(一)将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相结合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升华,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我们可以先从找回道德开始,学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引领学生规范自身行为,譬如,考试不作弊,求职材料不造假,做人做事诚实守信;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在加强道德要求的前提下,使责任、正义、诚信意识深入学生内心,以道德信仰为基础,激发他们的法律意识。
(二)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
目前,职业院校大都未开设专门性的法律课程,而是将法律知识的学习纳入到德育教学体系中,高职院校开设的相关课程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职院校开设的是《德育》,其中第一册名为《道德法律与人生》,因此这些课程的课堂教学就成为学生在校获取法律知识的主要来源。法律知识专业性强,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单纯的说教式教学难以让学生理解法律、信服法律,必须对课堂教学方式予以改革,变单纯的理论说教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针对相关知识点辅以案例。在教学方式上,利用多媒体授课更为直观,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授课教师可以以教材为中心,自行设计制作课件,在使用案例教学时,学生可通过观看课件了解案情,便于学生参与到案情的讨论中来。与传统的“黑板粉笔”式的授课形式相比,多媒体授课教学效果更显著。教师可以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总结、提炼经典案例,这样的案例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加深他们对相关法律知识的理解,进而对其法律意识的提升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三)适当组织学生参加法律实践活动,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提升法律意识
篇8
关键词:高校校园;安全教育;内容;途径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4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095-02
高校校园安全教育,是指学校采取一定的教育手段,培养师生针对突发性事件、灾害性事故的应急、应变能力,培养师生避免生命财产受到侵害的安全防范能力和遇到人身伤害时的自我保护、防卫能力,以及培养师生法制观念、健康心理状态和抵御违法犯罪能力的教育。
一、校园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1国家安全教育
国家安全教育也是政治安全教育,主要是指国家安全意识和保密教育。随着高校改革开放的深入,境外人员和校内师生都会涉及到来校参观访问、讲学、留学、科技合作、学术讲座、与外教交流等活动。因此,必须加强《国家安全法》的宣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国家主人翁意识,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学校师生对党和国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还要进行保密教育,增强防范意识,使每名师生员工在对外交往中能自觉遵守各项保密制度和规定,自觉保守党和国家的机密。
2网络安全教育
一是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教育师生学习网络法律法规,遵守网络法律法规,用网上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网上行为,从而自觉抵制网上有害信息的侵蚀,开展文明上网,保证校园网络安全。
3消防安全教育
当前,高校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消防常识和自救逃生技能。如火灾发生,不知如何报警;不掌握救火常识,常常小火酿成大灾;缺乏自救知识和技能,丧失逃生的最佳时机;等等。
一要学习消防法规,用好消防法规,提高依法治火的意识。自觉遵守学校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消防安全工作。二要大力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增强灭火技能,提高火灾发生时逃生、自救、互救的本领。
4自我保护教育
首先,教育师生在遇到不法侵害的威胁时,能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求得其帮助,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在遇到盗窃、抢劫、、行凶、杀人等不法侵害时,大胆采取正常防卫来保护自己和他人。其次,在受到不法侵害和恐怖袭击时,要教育学生临危不惧、以正压邪。学会记住不法分子的体貌特征,学会报警,学会依法正当防卫。第三,对待疾病也要提高防范意识。预防为主,加强锻炼,及时就医,保证在第一时间及早治疗,克服病痛。
5交通安全教育
一是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交通法制观念。积极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使教师、学生在驾车、乘车、走路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交通方针,树立红绿灯意识、停车线意识、斑马线意识、路权意识,促使师生人人遵守交通法规。二要加强对校车的管理,特别是对学校专职司机的教育管理,保证通勤公务交通安全
6安全规章制度的学习与教育
近年来,各高校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校车安全运营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校园治安管理制度及消防、交通安全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对于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保障师生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师生的学习、生活、教学实验、教学实习、社会实践中,还是存在一些不按制度办事、有章不循、违章操作、酿成事故的问题。因此,必须对师生进行安全规章制度的教育,提高师生遵守制度规章的自觉性。
二、校园安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途径
(1)加强安全教育的领导,完善和健全安全教育的制度和机制。首先,学校领导要重视安全教育工作,要充分认识维护稳定是我国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必须增强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把安全教育紧紧抓在手上,一时一刻都不能放松。其次,学校要设置专门的安全教育管理机构,专抓安全教育,切实落实安全教育的相应责任和各项规章制度,把安全教育落实在学校每一个工作环节、每一名师生的行为上。再次,要完善安全教育的相应制度和机制,主要包括监管防范制度和机制,校车安全运营制度,安全事故快速反应机制,重大安全事故的救护工作预案,学生自护自救应急预案,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及善后处理预案以及学校、消防部门的安全联防机制,与社区的安全联防机制,与当地派出所的安全联防机制,与家庭的安全联防机制等。此外,还要完善和健全学校的相关人员安全工作管理情况考核机制、安全责任追究机制以及学校安全管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只有制度和机制上的完善,才能防患于未然,真正落实和保证校园安全。
(2)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学校要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相应的安至教育课程,切实让安全教育的内容进课堂,依靠课堂教学的主渠道,让学生学到系统的安全教育知识、技能,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在教学中要注意避险知识、自救互救知识、防火防爆知识、交通安全知识、反恐防资知识、防止意外伤害知识、家居安全知识、防金融和电信诈骗知识等知识的讲授。安全教育课程可以按照季节性、教育性、随机性、选修性的原则,相机地、灵活地排入课表,并保证安全教育课的相应课时。安全教育课堂教学还要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从理论和实践土提高学生安全防范能力。
(3)抓好专题安全教育。专题教育是指在安全教育过程中,紧紧围绕某一特定的内容进行的主题教育。专题教育常常以大课堂的集中报告的形式进行。如,围绕交通安全教育的主题,学校可以请交警来校做交通安全的专题报告;围绕消防安全教育,学校可以请辖区消防官兵或专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的专题报告;围绕网络安全教育,可请公安局治安科的干警做网络安全教育的专题报告等。专题安全教育由于主题集中、专业人士报告、受众广泛,是安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有利于师生了解安全教育的法律法规,了解专题安全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增强专题安全教育意识。
(4)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例如,在消防安全教育过程中,学校可请辖区消防队官兵和专业人员,举办消防知识讲座和图片展览,演示各种灭火器材的使用,举办消防运动会以及对常见火灾的扑救方法和不同情况下的逃生自救互救方法进行模拟消防演习训练,让学生熟悉防火、灭火的全过程,从而使师生知道防火知识、灭火知识和防火制度,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灭初起火灾,会疏散自救,从而提高火灾发生时及时逃生、自救、互救的本领。再如,进行抗震救灾的模拟训练,提高师生抗震救灾能力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校报、黑板报、网络主页等形式大力宣传学校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使师生了解其内容和要求,养成遵章办事的习惯。还可以通过知识竞赛、考试、专题宣传等形式,结合相应的工作任务进行宣传教育,增强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2方法
(1)案例教学。可以把典型事故作为案例,制作光盘教学课件,并组织学生对本校和兄弟院校的典型事故案例进行剖析和讨论,使师生形成“遵章平安、违章出事”的共识,提高师生安全保护意识,自觉抵制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对师生开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活动。对认真查处的各类违纪事件以及对违纪违章的师生的公开曝光和处理,都可以纳入案例教学,全校通报处理结果,使违章人员及全校师生都受到教育,以促进规章制度的落实。
(2)模拟训练法。即在一种仿真的情境下进行的安全教育训练。如上面所提及的消防模拟训练、交通安全模拟训练(红绿灯的识别及其意义、斑马线的识别及其意义以及其他交通标识的识别及意义)、抗震模拟训练等。模拟训练可以提高师生安全防范的基本技能,提高自救、互救和逃生及自我安全保护等能力。
篇9
关键词 医学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模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Medical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Teaching Mode Innovation Research
FENG Yu, ZHAO Min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Wuhan, Hubei 430065)
Abstract People's lives and health continued to improve, health and social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for health care reform continues to develop, the people's urgent requirement according to norms of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the doctor-patient treatment under the law conflict prevention and social environment conditions, to help medical students form the lofty ideals and beliefs , carry forward the great spirit of patriotism, to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values, ethics and legal concept, to form a goo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of the moral law, will greatly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a socialist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i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main channel,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olitical, moral and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of the students thought the concept of the rule of law the main front. In this paper, "medical students" of this group, based on "innovation," the word through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teaching mode reform, hoping to be helpful to form a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medical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course; teaching mode; innovation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通常简称思政“基础”课,下文简称“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心理素质和法治观念的主阵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是加强思想理论课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守好“主阵地”、建设“主渠道”的客观需要,对于帮助大学生高质量、快速度完成由中学生向大学生、由大学生向合格建设人才转变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提高“基础”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强生动性、艺术性和感染力,必须一改以往教学资源单一化,讲授程式化的弊端,必须针对不同对象,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拓展教学内容,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医学生”这一群体,兼顾基本素质与职业素质的培养;立足“创新”二字,通过多趣味、多形式、社会大课堂教学模式,致力于找到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
1 医学生“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现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后的第一门课程,由过去分开讲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合并而成。到目前为止,“基础”课已经开设了7年,全国统编教材也进行了六轮修订。可以说,“基础”课的教学已经超越了盲目摸索、大胆试验的原始阶段,迈向“以科研促教学”的新台阶。近几年来,已经有不少学者从课程理念、课程内容、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课程考核、教师素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研究视野逐步拓展,研究方法日益多样,研究成果日渐丰硕。但是,从总体来看,“基础”课的理论研究几乎都是面向全体高校学生,鲜有针对不同类型、专业、层次高校学生的研究。
而不同类型、专业、层次高校学生对教学的要求和适应性肯定是不同的,不可能一本教材、一套课件、“一统天下”。要真正实现“基础”课教学的目标,培养出不同岗位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就必须分门别类,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不同的“基础”课课程教学,从而才能真正实现该门课程的实效性。
医学生作为不同类型、专业、层次高校学生中的一类,由于其未来所从事专业的特殊性,尤其是在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转型、医患矛盾冲突对抗的关键时期,对其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品质的培养更加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比较医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的不同之处,摸索出一套专门针对其的“基础”课教学路径。
2 医学生的特性、人才培养目标对“基础”课的教学要求
2012年5月7日,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了《教育部 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2012]7号),开启了卓越医生培养计划,对医生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医生人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医生的医德、医风,还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其专业素质的养成、医疗水平的高低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形成,不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的医生,不会掌握精湛的医术,更不会成为卓越医生。所以,应培养科学与人文相融的医学人才,摈弃以往“重医轻文”的错误理念。
按照医学生的特性、人才培养目标对“基础”课的教学要求,开展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要求教师在选择和整合课堂教学内容时根据医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在备课时就具有针对性,不仅是对教材的处理上具有针对性,在内容的讲解上也同医学生的专业相挂钩。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联系医患矛盾、医患和谐;职业道德联系医师职业道德,医生的;刑法罪名联系医疗事故罪、非法行医罪、安乐死;刑法中的紧急避险联系为挽救患者生命的截肢手术、难产病例中的母子选择其一;民法中的自然人联系胎儿的主体地位等。这样,不仅讲课的内容活波生动,而且贴近医学生的专业内容,就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达到教学的效果。
3 新型的复合式课程教学方式的提出
笔者严格遵循最新出版的第六版“基础”教材,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律观教育为主要内容,密切联系医学生的思想实际与生活实际,将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精心设计,注重实效,把围绕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主题讨论同开展文化讲座、抢答赛、辩论赛、演讲比赛、征文竞赛、网页大赛、歌唱比赛、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社会调查等结合起来,创造一种“主题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复合式课程教学方式,使这门课程成为医学生真正喜欢、受益终身的课程。
每一章用讲故事的形式,开始一个主题(话题),其后组织全班同学展开热烈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最后得出科学结论。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参与热情,同时是学生自己在探讨过程中得出的科学结论,其思考也更深入,印象也更深刻,也更能起到教育的作用,达到教育的效果。
同时配合每一章节实践环节的设计。如:
绪论:采访一位“过来人”
第一章:积极预期未来――做一个适合自己的个人规划(“中国梦 我的梦”)
第二章:观看爱国电影《白求恩大夫》
第三章:医患角色大扮演
第四章:辩论――“路人摔倒扶不扶”
第五、六章:“公民法律意识”社会调查
第七章:医德医风演讲比赛
这种新型的复合式课程教学方式,通过捕捉“兴奋点”,渗入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充实和丰富课堂,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直观而让学生愿意学习,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让学生在对先进的道德和法律的习得中产生“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效果,帮助医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职业素养。
4 医学生“基础”课教学模式的创新
4.1 基本素养与职业素质兼顾
“基础”课的教学既要满足普通高校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的相关要求,还要充分体现各专业的特点。因此,我们在教学模式流程设计上,应充分体现针对不同类型、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自然是“基础”课的教学要求。课堂教学中针对医学生,让他们了解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为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合格建设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4.2 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元教学方式兼顾
讲授式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高校“基础”课教学的传统模式,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模式,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入多元的教学方式以达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创造一种“主题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复合式课程教学方式,每一章用讲故事的形式,开始一个主题(话题),其后组织全班同学展开热烈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最后得出科学结论。同时,教师可以尝试在规范化教学基础之上对教学内容、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进行个性化的创造发挥,采用讨论、辩论、演讲、情景等方式,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使命。
通过医学生“基础”课教学模式的创新,适时地、持续地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手段,不断提升课程质量和教学水平,增强医学生“基础”课程的教学实效和育人功能,这对于未来社会主义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必将具有重要意义。
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新建设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董悦.高职高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2).
[2] 周金凤.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内容创新之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3(8).
[3] 乔旺忠.对我国医学生培养目标的反思[J].中医教育,2012(7).
篇10
一、胸外科临床教学的现状与特点
1.现 状
胸外科是一个以急重症为特点的科室,其涉及的疾病和临床检查内容多、范围广,而在临床教学中往往因为带教老师日常工作多而忽略系统的教学,高科技检查手段的飞速发展虽然加快了疑难杂症诊断,却限制了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胸外科本身注重实践性与操作性,应从最基本的无菌观念、换药、拆线等基本技能开始,认真学习管理病人的经验,进行规范化培训和专业培训。临床医师诊治疾病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其临床思维能力的好坏,医学生进入临床后,由集中的专业理论课学习转为“看病、治病”,开始了他们行医生涯的第一步,帮助他们理论联系实际。
2.特 点
胸外科多数手术专业性强、操作复杂、难度高。胸外科的实习时间较其他科室相对短暂。很多实习生感到进入胸外科实习,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其困难、复杂的程度使实习的旅程很难起步;或者是刚刚起步,短暂的实习期已经结束了。如何管理好临床教学工作,使学生在短暂的实习期内学有所获,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胸外科临床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1.实习时间不够
由于实习时间短,不可能每位学生均能遇到各病种的典型病例,比如胸外伤,收治具有偶然性,这就需要带教老师除了做好分散带教工作外,还要注意了解全科患者收治情况,一有典型病例及时集中同学进行病例讨论,通过集中“精读”病例,对于加强学生对疾病的认识、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及拓展知识面多有很好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病例数量不足的不利因数。[1]
2.实习医生缺乏主动性
很多实习生在临床工作中努力地扮演着带教老师的助手,而缺乏主人翁的意识。临床是医学生正式参加临床工作前的重要学习环节,要初步完成“医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转变,不仅需要实习生严谨认真地协助带教老师管理病人,更强调其主动地了解病情、查阅资料、分析思考,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临床思维,积极地把握参与临床实践的机会。
3.实习医生心理不成熟
很多实习医生满怀豪情的来到科室,却不断地看到自己缺乏知识、经验,逐渐意识到自己离成为一名真正的临床医生还有一段距离。在胸外科,多数患者的病情紧急危重,手术操作及术前术后的各种情况远远超过了实习生的各种处理能力。加之实习的时间相对短暂,很多实习医生容易在失落感中逐渐失去对实习的热情和兴趣。[2]因此,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和不断的鼓励,让每位实习生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让他们真正明白这段必经的成长历程,避免悲观情绪的滋生。
三、胸外科临床教学带教方法探讨
1.科学选用教学法
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妥善地选择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进行反思性教学,研究实习医生学习和自身教学的可能性,根据教学条件的不断变化,不断调整和校正教学方法的运用技巧,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不断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学习食管癌治疗方案时,宜选用讨论法,发表看法相互启发,培养实习医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再次复习巩固时可选用谈话法,引导实习医生在已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积极思维等。另外,可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加强直观教学。外科学和内科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治疗手段的不同,外科必须通过手术方法治疗疾病,让学生了解手术的主要步骤和方法也是实习的重要内容。外科手术学是形态、技巧科学,学生从教科书中学到了手术操作是静态而抽象的,胸外科实习时间短,能允许学生参与的手术机会很少,而且就每一个学生而言,只能跟自己带教老师参与观察自己一组的手术,能参与的手术种类有限,如果让学生参观手术,由于考虑到避免院内感染,要和手术医师保持一定的距离,故对手术医生的每一操作细节难以看清,达不到感官学习的目的。面对这些客观存在,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目前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医学影像资料及计算机技术来弥补临床实践机会不足对实习的影响。制作应用动态多媒体手术课件、手术录像、VCD光盘等视听材料都可以帮助同学加深对手术的感性认识,增强教学的现场感,而且弥补了教师操作时不能看清的缺陷,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进了手术学教学效果的提高。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直观教学往往可以取得语言教学所达不到的良好效果。胸外科大部分疾病的诊治特点是需要影像学帮助,如肺癌的诊治及治疗方案学则主要通过胸片、胸部增强CT、支气管镜检查等影像资料来确定,食管癌、贲门癌需通过胃镜和上消化道钡餐诊断,纵膈疾病也主要通过胸部CT诊断,胸外伤肋骨骨折、血气胸、肺挫伤的判断等均需胸片或胸部CT检查等。
2.组织病例讨论
科室应经常组织实习医生参加疑难危重病例、术前病例及死亡病例的讨论。让实习医生总结、汇报病史,提出自己的诊疗思路。使他们加深对疾病的病因、病例、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的认识,从深层次上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实习医生学到有益的思维方式和更多的临床经验,提高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安排专题讲座
胸外科疾病大多病情发展较快,各种症状错综复杂,而实习医生在专业理论的学习过程中均以系统进行,其知识为纵向联系,而在疾病诊治过程中,首先接触的是症状的描述,如主诉为胸闷、胸痛等,实习医生就需将具有这些症状的众多疾病结合具体检查结果逐一鉴别诊断后最后确诊一种,这就必需具备横向知识的思维方法。另外,可定期给他们进行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胸部正常CT影像学等,均为贴近临床、较为实用的内容。
4.提高和重视查房质量
通过查房可引导实习医生从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中了解症状和体征,根据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帮助他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分析病情,从而更好地把课本知识同实际病例结合起来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对于相同疾病的病例,要注意区分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选择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5.精心选择实习内容
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可让学生回忆理论课所学的知识点,并对比临床病例,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进一步的感性认识。而且,所需掌握的知识点宜新、宜短、宜抓重点,不宜太多、太杂,应在实习医生能够理解掌握的范围内进行。比如肺癌的治疗,应告诉他们,肺癌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标准的术式为患处的肺叶切除,化疗常见方案记住一两个就可以了,可以不用记住所有的、具体的化疗药物与剂量。这样学生才能抓住重点内容加深学习。
6.将胸外科知识与其他知识融会贯通
我们在临床带教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让胸外科的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密切联系,融会贯通。例如,遇到创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连枷胸合并创伤性休克的病人,胸科的急救处理时尽快输液、扩充血容量、升高血压,而连枷胸的早期处理时利用内固定或外固定技术恢复胸壁的稳定性、控制浮动胸壁、纠正反常呼吸,限制输液、防止肺水肿和肺部感染、并予止痛等对症处理。在输液的问题上,既要维持血压,又要避免肺水肿,这就要求平衡全身和局部的矛盾,不能顾此失彼。
总之,医学教育是一个终身连续的过程,在实习教学中,积极探讨教学方法,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创造与开拓能力,是摆在医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 上一篇:城乡建筑设计
- 下一篇:高校班级管理创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