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校宿舍管理范文
时间:2023-06-21 09:44: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学校宿舍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转变观念
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壮大的今天,生源的多样化、复杂化,以及各种因数的影响,使学生管理工作越来越有难度。中职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是当前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已成为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中的突出问题。现有管理的模式与手段已不在适应现有的管理,怎样从学生入手,从外部环境入手,以全新的理念和方式改进学生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当前职业院校和职教工作者的重要工作。笔者结合多年中职宿舍管理经验,浅谈如下策略。
一、积极转变观念,强化育人思想
学校里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育人这一中心展开的。学校教育的功能是“教书育人”,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管理和育人”是密不可分的,公寓也同样需要。“管理和育人”二者的结合。目前有不少中职学生公寓基本上都是按照:“以物为中心”的模式来进行管理,管理人员往往认为只要尽职尽责地做好。“物”的管理就可以了,只要管理好“物”,其他问题都可以解决,忽视了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这种公寓管理模式导致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很难到位,忽视了公寓对学生深层次的思想教育作用。为把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真正落实到最基层,就需要力戒形式主义,完善公寓管理员制度,设法使公寓管理与服务人员尽快改变单纯“物”的管理观念,切实树立服务育人的工作理念。本着管理、服务与教育相统一的原则,认识到自己既是公寓管理者,更应该是学生的教育者和服务者。在工作中,自觉地把中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贯通于公寓管理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尽快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为基础,以管理求效益,以文化促发展”的发展机制。
二、健全宿舍管理制度,正确应用“刚柔并济”进行宿舍管理
中职学生的行为习惯差、自觉性差等特点,决定了宿舍必须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来制约学生的行为。在宿舍管理中“刚”是铁律,不容触犯;“柔”是助推器,将铁律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在制度管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沟通、人文关怀、激励机制等,不断感化和引导学生。刚柔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不断增强学生的行为意识。管理人员在处理问题时要适时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并理解学生的言行,这样会渐渐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再加之细心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逐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处事观,提高学生处理事情的能力。
三、宿舍安全工作必须始终重视且要加强更新
学生宿舍安全问题,历来是宿舍管理的首要任务。对于宿舍管理来讲,安全重于泰山。俗话说:一把火,就能把宿舍管理工作的所有成烧光。因此,加强学生宿舍的安全管理,尤其是对学生宿舍的防火安全教育和防火安全知识的宣传是宿管部门的首要任务。在过去,宿舍的安全工作职责重心在学校保卫部门,学生宿舍的安全检查、消防设施及其设备的配置和管理均有学校保卫处(部)负责管理,宿舍管理部门只是协管。实行后勤社会化以来,对学生宿舍安全的管理职责重心转移到宿管部门。因此,制定完善齐备的适合新形式的安全规章制度非常必要。应增设专职安全员(男女各一名)、安全应急预案、门卫值班制度、详细的值班记录、会客登记制度、安全检查记录制度、防火安全条例等。这些制度宿管部门应根据新的形式和实际情况适时制定,灵活改变。
四、宿舍管理老师要加大情感的投入
住宿生来自不同的班级和年级,思想状态千差万别。宿舍老师要带好这些学生,就要加大情感的投入,让学生在感情上接纳自己,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老师的话学生才会听,老师的要求学生才会重视。例如:学生住校,远离父母,学习上的压力、人际交往的不快和身体的不适,都会使他们在情绪上有所波动。有时他们想找人倾诉,有时需要宣泄,这就需要宿舍老师及时给予他们热情的关心、周到的服务。学生生病时用手量一下学生的体温,学生烦恼时送上一句温暖的话或做一个认真的倾听者,这都会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及时地调整。
五、宿舍老师既要严格管理,又要实施人性化管理
建高楼大厦,打好基础相当重要,管理住宿生也是一样。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思想水平、学习成绩差别很大,其行为习惯、性格特点也各不相同。要想使学生一开始就适应学校的住宿生活,宿舍老师就要严格要求学生,耐心指导学生,用半军事化的舍务管理制度训练学生。在起床、洗漱、熄灯、就寝和整理内务等细节上,既要认真、严格,又要实施人性化管理,组织舍委会干部配合老师,对新生的舍务加强指导,安排新生参观老生宿舍,让各宿舍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尽快使学生达到高水准的舍务要求。新生从陌生到习惯,需要宿舍老师的耐心和反复纠正,才能使新生由被迫的行动到主动的参与。
六、在建设美好和谐宿舍中坚持的原则
1.和谐。中职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以及学习环境,在语言、生活习惯以及对一些问题的看法等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同学之间难免产生摩擦,紧抓良好的宿舍建设会使他们懂得,同学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顺利度过宿舍生活的“磨合期”,最终达到和谐。
2.团结。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室友在同学们一生中是极有份量的角色,在最渴望经历、最需要友情的年代,对“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或者“住在我对面的姐妹”应该以礼相待。走出家庭的同学们来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没有了父母的悉心照顾,事事需要自己打理,而室友的关心和帮助会给他们心里极大的安慰。我们在此要做好引导工作。
总之,宿舍管理工作千头万绪,需要我们广大从业者不断总结经验,从而更加科学、高效地管理我们的学校。
【参考文献】
[1]许益锋;学生公寓管理的新思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6期
篇2
网格化模式是将管理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网格单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各网格间的协调机制,使各个网格单元之间能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透明地共享组织资源,最终达到整合组织资源提高管理效率的现代化管理思想。[1]它将分散在网络上的信息及信息存储、处理能力以合理的方式“粘合”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以提供比任何单台高性能计算机都强大得多的处理能力,实现信息的高度融合和共享。网格化具有精细、及时、主动、高效、创新、科学的特点,同级网格之间、不同层网格之间都能及时有效的传递信息。
将网格化模式引入到宿舍管理中具有共享性、立体性、前瞻性、开放性等优势。首先,网格化模式下宿舍安全责任教育、意识教育、知识教育等资源实施统一管理,协调配合,将问题的发现、录入、上报、整改、考核等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处理,确保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其次,网格单元之间在不同层面、不同区域间的信息是可以实现零障碍传递的,避免了出现宿舍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脱节而出现盲区和死角。再次,网格化模式下的宿舍管理,利用了网格单元进行了处理,对于宿舍出现的各类问题(安全隐患、日常维护、检查、人员定位等)做到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形成电子台账,责任清晰。最后,网格化模式允许全体成员参与到对于安全教育、检查、整改、督查的处理进程中,有效的弥补了因管理人员数量不足所带来的劣式,有效改善了学生与管理人员的对立面,有效推动了系统化和全员共同参与。
一、?F阶段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的模式及现状分析
1、制度管理方面
当前,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存在不完善、不健全的问题。学生宿舍各项管理制度都是多年顺延下来的,没有做到分类和细化。对于宿舍日常各项管理的经常化和制度化方面有所欠缺。
2、人员管理方面
专职的宿舍管理人员人数不足,工作中很难达到服务、管理和育人相结合。高校学生宿舍的管理人员基本都是由物业公司统一聘请,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严重不足,导致了管理人员只是一味的用制度强压管理学生,没有真正的走进学生,势必会造成管理人员与学生间有隔阂,形成对立面。
3、安全管理方面
(1)安全教育方面:缺乏规范、专业、全面和系统的宿舍安全教育体系,对于宿舍安全教育只是流于形式,忽视了内容上的规范和系统性,导致了宿舍安全教育与宿舍管理相脱节,在对宿舍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中,向学生强调严禁性条款较多,而对于学生权益和需求的关注度不强,在实际中未能做到教育先行,管教结合。
(2)安全防范方面:一是学生宿舍安全防范存在不完善性和不健全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宿舍内频繁出现新型小功率违章违规电器。为了保证学生的用电安全,许多高校采取在宿舍楼安装了控电系统,来保证用电安全,但由于其功率小,控电系统对其识别的敏感度不强。这些“小功率电器”势必将成为宿舍区域的“大隐患”。由于学生宿舍相关安全管理责任等制度更新及细化的不健全、不完善,导致学生出现安全隐患时,将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二是学生宿舍安全用电、安全防火、安全防盗及自我防范意识单薄,对于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较差。对于安全防范类知识基本处于无知状态,缺乏正确的应急措施导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当面对突发事件不知如何处理和处置,并且方法手段不得当,导致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事故却因处理和处置方法、手段的不得当引发更加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正常的生活、学习环境和身心健康成长。
(3)安全宣传方面:宣传力度不够且形式较传统。对于学生宿舍安全教育只注重常识宣讲,而轻视了学生日常生活对于安全防范技能的掌握和培养,对于学生宿舍安全教育过于注重形式,缺乏实践经验,遇到突发事故束手无策。
(4)安全检查与责任方面:一是安全责任未延伸到学生层面。安全责任只落实到管理人员,学生毫无责任压力,导致了对安全隐患警惕性有所欠缺,对于安全事故无自我责任意识。二是安全检查监督人员不足,多数以系部、年级为最小单位进行检查监督,未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没有实现全员参与,势必造成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安全责任覆盖面小、有缝隙。
二、网格模式下宿舍管理的网格设计路径
三、具体实施方案
第一,健全和完善学生宿舍管理相关制度和规定,使各项管理制度能够有效解决问题,改进现状。并对各项制度进行分类和细化,使其更加有利于管理以及贴近学生生活,使日常各项管理经常化和制度化。
第二,搭建学生宿舍管理服务平台,建立人工网格基础数据库。利用信息服务资源,按系部、分年级;按班级、分宿舍的形式将每个学生的基本信息进行区分和标识。
第三,设定区域网格员并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学生宿舍的管理工作是千头万绪的,通过各级网格的确定达到安全责任层层落实,每个网格员区域网格员各尽其责。
第四,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安全责任教育、安全意识教育、安全知识教育。
通过教育,将内容和信息进行下传,基础网格员对于学生宿舍内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上传,实现了信息的实时采集和传输。通过信息管理平台了解并掌握,第一时间解决并消除安全隐患问题,使安全隐患及突发问题在基层得到解决。
第五,组织成立以宣传宿舍管理制度、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能为宗旨,最终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提高”。的学生自律协会。在学生宿舍每个区域都设有一名宿舍自律委员会成员,负责对每个网格员进行监督、检查以及综合评价和考核,实现引导同学、服务同学,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四、结论
网格化模式下的学生宿舍管理实现了分级教育与管理,明确具体工作的具体职责,建立和完善了各项管理、教育、检查等工作的长效机制。明确了由系部领导、各年级辅导员、宿舍长的层层负责制,将宿舍管理规定宣读到人,安全知识宣讲到人,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并将各级管理责任人在所负责区域内做出明确标识,切实做到定格、定点、定人、定责,实现分区负责,责任到人,做到每个网格、每个网点有专人询问、专人管理,确保零盲区零死角。
网格化模式有利于加强学生宿舍安全常识教育,培养学生安全应急能力。在理论方面学习和掌握宿舍安全知识和常识,提高学生在宿舍范围内对安全防护及自救互救的能力,避免或减少因事故、自然灾害所带来的人身伤害,要将防火、防盗、互救、自救、逃生等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作为宿舍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实际操作方面,通过组织区域网格员进行有针对性培训和考核,提高了基础网格员的应急处理能力,使其能够冷静、正确、有序的应对和解决突发事件。
篇3
欢迎你们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到我校现场办公,期待你们为我校的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并做出决策。借此机会,我想简单地汇报一下中学的发展规划和面临的困难。
一、***的发展势头
近年来,***中学发展迅猛。第一、学校狠抓内部管理,大力实施“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战略,高考升学率迅速攀升,04年获县高中教育质量一等奖,社会声誉显著提高。第二、师资有保障。中学的城郊优势引来了不少高素质的本科毕业生和农村学校的优秀教师,有较稳定的师资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第三、学校生源充足。03年我校招收高一新生866人,04年我校招收高一新生1061人;县计委和教委联合下文,我校05年高中计划招生1000人,而今年高三毕业297人,将净增700余人。
我校发展的“软空间”很大,但“硬空间”却十分有限:学校占地面积仅42亩,建筑面积仅11600平方米,教职员工144人,大都是2至4人共用一间窄小的房子办公和休息;学校现有高中教学班31个,初中教学班12个,学生共计2822人,目前学校已将10间教室临时改用为学生宿舍,所有的教学、办公、生活用房无一剩余,完成县计委和教委下达给我校05年的高中招生任务面临着严峻困难。
二、***中学的扩容计划
方案一:在学校对面征地27亩建分部供高中一个年级使用,拟建16个教学班的教学、生活设施和一个含400米环形跑道的标准运动场,在公路上方架天桥与校本部连通,此方案将学校规模定位为60个教学班。
方案二:在学校右边靠公路方向征地2亩新建学生宿舍,将原来挪作学生宿舍的10间教室还原,一并解决新增学生教室和宿舍的需差问题;将横穿校园的村民过道(位于04年置换的***小学和原***中学之间)改道,将原来被村民过道隔开的运动场整合扩大为一体,此方案将学校规模定位为48个教学班。
县教委和***镇主要领导4月14日到我校论证,初步选定了“方案二”。
三、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1、请***镇牵头解决横穿校园的村民过道的改道问题,相对地扩大运动场,解决全校师生做操等各种文体活动所需。
2、请国土、规划、建委等部门,特事特办,简化手续,征地建房,以解决2005年下期学生的入住问题,确保我校2005年下期正常开学。
篇4
[关键词]校园寄宿火灾消防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30099
当前寄宿制中学在我国市级及以下中学中占了95%,可以说寄宿制中学的消防安全意义重大。虽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消防安全比较重视,但校园中仍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由于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一些寄宿制学校发生了严重火灾,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一些如花的生命也黯然逝去,实在让人痛心。另外,寄宿制中学里无论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在火灾面前很多都缺乏生活常识,更缺乏自救能力,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在一场场悲剧面前,无数家庭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每年巨大的死亡人数让人惊叹!这既说明学生对火灾认识肤浅,火灾防范意识淡薄,发生火灾时自我保护能力和救护能力极差,也说明很多学校的主管部门管理上存在漏洞。所以重视学校消防工作,杜绝寄宿学校火灾发生,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为预防和杜绝重大火灾事故,特别是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寄宿学校的消防安全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尤其是校园宿舍管理成为重中之重。如何做实做好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如今已经成为一个现实的课题。根据班主任工作中接触到的情况,我对学生宿舍火灾的原因及防范措施谈一些看法。
一、宿舍容易发生火灾的原因很多,但都可以避免
1.宿舍里乱接电线,电线、插座乱插乱连,很容易接触不良,产生电火花。尤其危险的是有人将电线铺在被褥附近,一旦因电线发热而起火,后果将难以想象。
2.违反学校的规定使用电器。很多学生用热得快在宿舍里烧水,虽然学校的规定里明令禁止,但是学生却顶风作案。学生宿舍是住宿人群密集的地方,电线以及电源会使电缆线难堪重负,特别容易造成线路起火。
3.少数学生在熄灯后,为了补习功课悄悄点起蜡烛学习。学习后又将蜡烛压在被褥下,也易造成起火。
4.受条件的限制,部分寄宿学校条件差,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寄宿学校,还用火炉取暖,如果烟囱温度过高,就会导致火灾事故发生。
5.宿舍消防设施不到位。寄宿制学校的消火栓、灭火器、应急照明等设施完好率低,有不同程度的缺损情况。部分学校宿舍视频监控设施由于安装时间较早,图像模糊,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未使用火灾自动报警巡查系统。
6.宿舍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业务素质不能满足需求。管理人员不会使用灭火器、缺乏应急处置能力。部分宿舍管理人员年龄偏大,主要从事宿舍的环境卫生工作和简单的寄宿秩序管理工作,缺乏对宿舍消防安全的定期专项检查。
二、针对上述问题学校要积极采取相关措施,防患于未然
1.学校必须把消防安全教育置于日常教学中,定期对学生进行消防教育,召开消防主题班会、举行消防安全讲座,让学生明白火灾的危害和防火的意义,学会防火和灭火的基本知识以及逃生的技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2.政教处、班主任、值班教师要对学生宿舍逐一进行检查,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现乱用电器、点蜡烛的现象要及时制止。教育学生明白以上行为的危险性和发生火灾后造成的严重后果。
3.学校应加强晚上对学生宿舍的巡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将事故隐患遏止在萌芽状态。
4.学校要根据情况成立安全委员会,班级安全委员是管理学生宿舍的重要力量,在培训的基础上,他们可担负起发现、处理火灾隐患和扑救初起火灾的任务。
5.如果发生火灾,要迅速拨打119,同时积极疏散和抢救被困的学生,将他们转移到安全地区。疏散时,学校要让专人通过喇叭稳定被困学生情绪,让学生不要紧张、乱跑,要在教师引导下有秩序的进行撤离。
三、教育行政部门和消防安全部门也应采取相应措施来确保学校安全
篇5
一、基本情况:
***第一中学高中部原址是**县第三中学,2007年与县第一中学合并,2009年建成5500平米的主教学楼和一栋3000多平米的学生宿舍楼,2009年12月4日高二、三年级搬迁至此。2011年建成一栋3680平米的实验楼栋3500多平米的综合楼、一栋4500平米的宿舍楼、300米塑胶运动场一座。至2012年,全部高中年级完成搬迁。2018年8月正式成为了**县第一中学现共有教学班级36个,在校学生高一667人,高二638人,高三695人,共计1999人,住校生350余人。教职工133人,临时工5人,保安6人。学校建设规范,有校门、围墙、校牌、旗杆、厕所等基本安全设施,学校周边环境良好,附近没有游戏厅、歌厅、网吧、小商販等,利于学生安静学习。校园内有七栋建筑,二间餐厅、实验楼,一栋教学楼、二栋宿舍楼、一栋行政楼。
二、发生校闹应急措施:
1、加强法制教育,消除“校闹”。
要想真正实行依法治校,关键在于提高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法律意识的提高和法律素质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法制教育。因此,学校要认真贯彻国家和教育系统普法规划,把法制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到普法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有总结。许多事件的起因可能是因为教师的法律意识淡薄,对学生爱之深恨之切的结果。当教师懂法之后,在发火或者冲动之时,就会联想到法律,可能态度会相对温和许多,由此“校闹”也就不会发生了。
2、运用法律武器,杜绝“校闹”。
一方面,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理清学校、教师、家长三方在学生教育中的职责界限,推动“校闹”治理步入法治化轨道。加快引入独立于学校、教师、家长的家校矛盾纠纷第三方处置机制,成立 “家校纠纷调处机构”,构筑多方治理体系,统筹协调处置“校闹”问题,将“校闹”从校园内移出。另一方面,各级各类学校须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推进依法治校,依法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和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转。同时,要对家长“攻心为上”,依托家长委员会平台,及时主动地做好与家长的交流沟通,争取家长对教师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消除他们内心的不满情绪,建立民主、和谐的家校关系。
当然,杜绝“校闹”,学校还应关口前移,强化教师管理和师德建设,规范教学行为,有效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行为的发生,变“校闹”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筑起一道规避“校闹”发生的防护墙。
篇6
我是由一个普通村镇上的中学考入毛坦厂中学的。之前一直听说毛中是个比较严厉的学校,一度懒散惯的我不太想去。但是要知道,当时的毛中已经深入人心了,尤其是对于当地的家长们来讲,那就是金字招牌。所以我爸跟我讲,就去毛中。最后我妥协了,也是怕自己将来落后了去毛中的同学。接下来就是苦逼的三年生活了。
毛中对于我来说,给我留下美好的回忆不多。毛中的学生很多,我们那一届新生有5000多人,有四十多个班级,我是25班的。那一年学校学生总人数是一万五。真的是名副其实的超级中学。
在毛中的生活是这样的:早上6:00起床,6:30早自习,7:30早自习结束,8:20上课,中午12:00放学,下午两点2:00上课,大多数人都是吃了午饭,立即回到教室随便趴一会儿就继续看书。下午5:30下课,然后吃晚饭,6:30晚自习,一直到10:30。11:00学校熄灯,很多同学在下了晚自习后还会一直看书到熄灯再回去。对于一个从来没上过晚自习的人,一下子要上那么久,实在熬不住,根本坐不下来。每天的生活真的是三点一线,教室食堂宿舍,没有任何的娱乐活动。爸妈每月看我一次,带很多吃的用的。慢慢的我就习惯了那样的生活,那时候最常做的就是坐在教室,看着外面的蓝天发呆,想着什么时候能走出这个牢笼。想要回家去,乡村真的有比城市美很多的蓝天,各种变幻形状的云。
毛中的学习气氛是很紧张的,我们基本上隔三差五的就有考试,全科考试,考试时间怎么安排?当然是在晚自习时间考试了,一般都是在周五晚自习,周六考一天。周一抱着忐忑的心理去教室,班主任会在早读结束前把排名贴在教室里面,有的班级会把排名贴在教室外面,一般都在门外面。我们班主任照顾到我们的面子,就只贴在教室里。这样做的效果很好,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毛中有很多曾经的初中同学,所以考得不好被看见是个丢人的事情。排名不好的,会被班主任抓去谈心。
我不仅学习管得严,连课余时间也要管,尤其是宿舍。晚上要按时熄灯,宿舍管理员阿姨在熄灯后会检查每个宿舍,发现有声音有亮光的会警告,不听的会直接举报到校长办公室,然后班主任遭殃,再然后班主任会严惩学生,所以宿舍阿姨是最恐怖的。
总的来说,高中的生活是枯燥的。没有在毛中读过书的人是不会知道。但从这个学校出去的人其实也很少有像外界传说的那种恐惧。三年时间给我最多的感受就是,里面的每一个老师都比你自己,甚至比你的父母更想让你考上大学,我觉得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就够了。
高考完我就离开了,后来也再也没有回去过。但是,那仍然是我人生中无法忘怀的一部分经历,为了理想不断努力,甚至是挖掘出自己从未有过的潜力。
至于别人说的什么高压力,军事化管理,对于这些,我想说 首先,进毛中对于分数是没有门槛的,就从这点来说,它和那些其他重点学校的重点上线率自然是没有办法相比,每年能有这样的成绩,已经是传说了。其次,由于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不进行相对的严格管理如何才能出成绩?并且无数批从毛中走过来的学生都可以证明,压力是属于完全可以承受的范围。
篇7
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和经济的飞速发展,30年后,沙溪全镇中小学办学条件有了历史性的转身与登高,当年的奢望如今成了现实。
起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历史状况。由于教育经费中人头费占的比重过大,改革开放前后,沙溪镇用于校舍建设、场室建设、设备添置的经费甚少。加上统包统管的教育体制的影响,沙溪镇中小学办学条件总体情况是:环境恶劣、校舍落后、设备简陋。1978年前,全镇只有1所高中,校舍建筑面积仅仅1300m2。初中实行“戴帽子”,全部附设在小学。全镇24所小学总共建筑面积20188m2,所有中小学只有上课用的课室和教师办公室。
倾力“普九”。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沙溪镇利用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大力投资办教育,争取华侨、港澳同胞支持教育,掀起了新建校舍、增加设施、改善办学条件的热潮。
镇委、镇政府审时度势地提出了全面新建、改建校舍,改善办学条件的构想,一时间全镇“办学条件改造革命”悄然兴起。1981年起,镇政府投入473万元,分别建了三所初级中学,总建筑面积11163m2。初中校舍建成后,镇政府连续多年不遗余力地投入大量资金,按农村初中一类标准,为三所初中建设实验场室、配备教学仪器。从此,三所初中不仅有了课室,还有了与教学相适应的专用场室和教学设施,还有了植物园、地理园、礼堂等等。“一穷二白”的办学条件一去不复返。镇政府投资兴办三所初级中学为沙溪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奠定了基础,引起了市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1983年,中山市初中校舍建设现场会在沙溪镇召开。
村一级办学热情高涨。校舍破旧,设备简陋的落后面貌使沙溪镇的“村官”们再也坐不住了,他们憋着一股劲,决心投资办教育。其中龙瑞村最具典型意义,村委会通过村拨款、华侨港澳同胞捐款等形式,于1985年择地25亩,新建了龙瑞小学,建筑面积有2300m2。学校除了有足够的课室外,还建有“十一室一场二园一基地”。十一室是: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图书室、电脑室、少先队室、会议室、办公室、卫生室、体育室、乒乓球室。一场是:有250米环形跑道、110米直道、足球场、体育器械场和两个灯光篮球场的综合运动场。两园是:植物园和地理园。一基地是:劳动基地。成为当时中山市设备齐全、设施先进、办学条件最好的农村学校。
华侨港澳同胞捐资助学。沙溪镇素有侨乡之称,改革开放后,广大旅外乡亲热爱家乡,纷纷回乡捐资助学。濠涌小学前身为大同小学,校舍坐落在村口,是一座“四合院式”平房校舍。为了改善办学条件,濠涌村旅外乡亲主动要求村择地新建濠涌小学。1988年,以旅美乡亲方卓锟,旅港乡亲方若愚为代表的乡亲举起建校大旗,筹集建校资金23万美元,16万港币,捐资者达340多人,一年多时间,一所依山而建,层次分明,花园式新校舍建成。
据统计,1978年至1988年这10年间,沙溪镇中小学办学条件突飞猛进,新建校舍15所,建筑面积34497m2,改建校舍5所,建筑面积16328.6m2。10所中小学有200米以上运动场,13所学校有会堂,校校有与教学配套的实验室和设施设备,基本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校舍差、设施简陋的落后问题,实现了“一无两有”(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1988年,沙溪镇接受了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验收,成为中山市第一批实现普九的镇区,并获广东省“两基”教育先进镇,书写了沙溪教育佳话。
争创“四优”。进入1990年代初,为了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推动中小学发展,中山市适时地推出了创“四优”学校活动。沙溪镇抓住时机,乘势而上,围绕优良的教学条件这一指标,在“普九”达标的基础上,1990年至1993年,再次掀起了增添教学设施“二次运动”。据统计,三年间全镇投入近100万元,用于建实验室,补充电教设备、实验室设备,中小学教学设备日臻完善,286型电脑开始进入校园。经过几年努力,全镇百分之百学校成为中山市“四优”达标学校,办学条件在全市处于先进水平。
跨越――普及高中教育
眼光独到。改革开放前,因高中办学条件差,所以全镇高中入学率比较低。为了逐步普及高中教育,让更多农民子弟读上高中,进入1980年代,镇委、镇政府采取两步走:第一步是依托龙山中学办了两个职业高中班,当时以职业技术课知识为主,培养职中生;第二步是举办化技术学校,采取办高中学历班形式,提高普及高中教育的比例。但尽管如此,当时全镇的高中教育普及率也仅60%。
这样的形式,最终也不是办法。凭着敏锐的嗅觉,沙溪人以智慧的视野找到了普及高中发展的金锁匙,大胆提出:1992年起,用5年时间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尽快实现普及高中教育。
果断决策。要普及高中教育,关键是建校。要建校舍,就需要投入大量资金。1991年,当其他地方还在为普及高中教育一筹莫展的时候,当其他地方还在为究竟是办普通高中还职业高中举棋不定的时候,沙溪镇毅然作出决定:把普通高中里的职中班剥离出来,全镇集中精力办一所职业高中。为此,镇委、镇政府在镇中心黄金地带划地108亩,创办了中山市第一所农村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理工学校。
办学一流。沙溪理工学校第一期工程于1992年完成,投入4000万元,校舍建筑面积15000m2。建有教学楼、实习楼、图书馆、体育馆、师生饭堂、教师宿舍、运动场等一系列场室,图书馆按人均25册标准配齐图书。实习楼内分别有机械室、服装设计与制作室、电脑室、家电维修室、汽车实习室等,设备齐全。沙溪理工学校的开办,将沙溪镇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一下子提高到85%。为了尽快普及高中教育,创办一流的职业学校,沙溪镇委、镇政府从1994年至1998年,继续加大对沙溪理工学校的投入,先后启动第二、第三期工程,建起了“香港中山侨商会学生楼”“王立文伉俪教学楼”“萧少瑜艺术楼”等实验楼、教学楼。新增校舍面积达13000m2,总投入780万元。这样,沙溪理工学校由开始的
19个班增至30多个班。扩建校舍后,各级加大投入,多方筹措资金,投入近200万元,添置了电脑57台,电动高速平车60台,各类特种制衣机器5台,各种机械车床10台,钳工工位70多个,成为校舍一流、设备一流、环境一流的现代化职业高中。1997年,沙溪全镇实现了普及高中教育,成为中山市第一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镇区。沙溪理工学校创办后积极探索和构建“立交桥”办学模式,实行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办学,全方位推动职业教育发展,1996年,理工学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
腾飞――创建教育强镇
“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责”“今日出钱财,明日出人才,人才定未来”“教育投入再大也不算大,教育投入再多也不为过”“沙溪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教育现代化”这些都成为沙溪镇领导层的共识。
这是又一个春天。沙溪镇与时俱进,提出了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的构想。
调整小学布局。2002-2004年,沙溪镇先后投入1亿多元,新建学校2所,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扩建学校5所,扩建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采取“撤、并、迁”等办法,撤销了近10所“麻雀学校”。
坐落在虎逊岩下的虎逊村,由4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合并前每村有一所小学。每所学校学生都不足百人,被人们戏称为“四小虎”。其中的秀山小学更是处于民居群的包围之中,校舍还是古老的祠堂,场地极其狭窄,连操场都没有。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陈旧落后,是全镇为数不多的没有电脑室的学校之一。
镇领导和村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过反复讨论,决定兴建虎逊小学,合并“四小虎”,为孩子们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2002年,虎逊村划出建校用地50亩,建校工程正式启动。虎逊小学第一期工程预算需投资1000多万元,这对于经济条件并不富裕的小村来说,无疑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沙溪镇委、镇政府拨出近100万元给予支持,虎逊村自筹800多万元,同时发动港澳乡亲、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捐资200多万元,从而确保了虎逊小学于2004年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
目前,虎逊小学建筑面积6500m2,有13个教学班,600多名学生,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雅,劳技室、音乐舞蹈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室、心理咨询室、英语趣味乐园等功能室一应俱全,校园网、广播网、运动场、器械场配备一流……这一切,使得学校正在成为那些天真活泼的“小虎们”的学园和乐园。虎逊小学成为沙溪改造薄弱学校、整合教育资源的典范。
提升信息设施。1990年以前,全镇中小学电脑数量极少,更谈不上什么电教平台、校园网。借创建教育强镇之机,沙溪镇投入约5000万元掀起了建室、建库、建队、建网热潮。目前,全镇中小学信息技术设施不断提高,全镇学校有电脑2467台,人机比达6.5:1,校园网12个,校校实现光纤上网。电脑室32间,电子阅览室11个,多媒体教室45间,电教平台194个,7所学校建有网站,2所学校成为省信息技术试点学校,小学三年级以上信息技术课普及率达100%。
振兴初中行动。1980年代初,沙溪镇建了三所初中,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作出了贡献。但当时的条件与后来迅猛发展的教育形势逐渐不相适应。沙溪镇委、镇政府把调整初中布局,促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振兴初中行动计划的重要工作,第二次向初中学校建设“革命”。2005年,镇委、镇政府设立了初中建设专项资金,并广泛发动海内外乡亲捐资。2008年2月。投资9000万元,占地166亩、建筑面积36582m2的新沙溪中学投入使用,将原沙溪中学和隆都中学合并。学校按省示范学校标准建设和配备设施,全部场室均配有多媒体平台,校园网、探究室、实验室、电子备课室等一应俱全,教师笔记本电脑人手一台。与此同时,镇委、镇政府还投入近1000万元,用于另一所初中――溪角中学的改建和设施设备的添置,改造后的溪角中学占地面积由原来的50亩扩大到了80亩,校园面貌焕然一新。经过近3年的不懈努力,沙溪教育的强大“中场”正在逐步形成。
创建等级学校。等级学校是现代化教育的具体体现。2000年前,沙溪全镇只有2间省一级学校。2000-2005年,全镇掀起了创建省、市一级学校的活动。镇、村和热心人士,高度重视教育,再一次掀起了扩建校舍、完善设施的热潮。据统计,全镇投入近3000万元,用于扩建校舍,增添教学设施。濠涌村、云汉村、龙头环村、港园村投入资金,分别为所属学校增建一幢实验楼,增加功能室,完善了信息设备和教学设施,经过努力,有6所学校创建成省、市一级学校。
重视职业教育。国务院2005年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2006年举行的省职教会议更是带来了南粤职业教育的春天。这一年,沙溪镇委、镇政府把“中山市休闲服装研发中心”转设到沙溪理工学校并交由学校管理,无偿为学校提供人才与设备支撑,同时也为沙溪职业教育的“产、教、学、研”四结合发展搭建了平台。2007年,镇委镇政府经过反复论证,决定超常规发展职业教育,投入近500万元修缮校舍、完善设施设备,同时鼓励学校引进社会资金1600多万元新建学生宿舍和饭堂,并支持学校率先在中山市开展后勤管理社会化试验。2008年又增拨200多万元,用于职业学校校舍修缮、设备添置,全力支持学校创建国家级示范职业学校。
篇8
台山市培英中学创办于1930年,是一所台山市直属的全日制公办高级中学,学校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台城人工湖畔,环境优美。学校有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现有51个学历教学班,在校学生超2700人。普通高中是江门市一级学校;职业高中是国家级重点职中,又是省级实训中心,成为台山市职业教育的骨干和示范学校,开设电子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及应用、商务英语、电子商务、会计等专业,并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术培训,形成“一园两制,三教沟通,多层次、多渠道培养人才”的办学特色。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高级、一级职称教师占75%,本科学历达95%。教学设备先进,建有一流的电脑室、数字化语言室、电子视音频实训考核室、电工实训考核室、数控加工实训场、数控编程室、机械车工实训场等各专业教学实验实习功能场室,为师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优越的生活环境。
多年来,学校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校风良好,办学质量不断提高,每年都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高考任务,近三年有14人次取得高职类高考总分或单科800分以上,成为台山市高考“大户”。职业高中的毕业生专业技能突出,大多被学校推荐到省内著名企业工作,每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9%以上,深受用人单位的喜爱。近年来,台山培英中学被评为台山市最佳学校,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列入了中国地方名校。
培英中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学校,校友遍布世界各地,素有爱国爱校的优良传统。上世纪90年代,建校功臣、培英中学永远名誉校长黄国熙先生,首先扛起重建台山培英中学的大旗,慷慨捐资470万元,建起继祖楼、雅静楼、拔凡逢金楼、敏庄楼、国熙楼等5幢楼宇,建筑面积达10768平方米,彻底改变了培英原来砖瓦平房的落后面貌。学校自1995年3月评定为江门市一级学校后,为了更进一步完善教学设施设备,热情的海内外校友再次掀起了建校热潮,捐资添置一批楼房和设备,从1995年起,由黄英活先生、伍伯良刘彩凤伉俪、黄金趸女士、伍兆灿先生、李伯荣先生、香港培英校董会及其他校友捐资,共计筹集资金840.19万元,新建楼房6幢,面积11730平方米。
2005年4月,为了做大做强台山培英,在市政府和海内外培英校友的支持下,在台城三台大道征地360亩建设台山培英新校区。在短短的时间里,捐资近2000万元。其中,伍兆灿名誉校长捐款500万元,蔡建中名誉校长捐款500万元,李伯荣校友捐款300万元,伍伯良名誉校长捐款80万。高标准规划建设的新校区,完成建筑面积达50000平方米。主要设施包括教学大楼、基础科实验楼、实训楼、科技楼、行政楼、学生宿舍楼、教工宿舍楼、图书馆、生活楼(膳堂)、艺术楼、专家楼、游泳馆(池)、体育馆、体育场、校门等。
篇9
关键词寄宿制高中班主任工作“减负”策略
当下寄宿制高中的出现大大缓解了一些升高中入学难的问题,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在这种寄宿制高中,绝大多数教师都不愿意担任班主任工作,曾经让很多教师竞相争取的班主任工作并不是如一些文章所说现在的教师缺乏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而是过多的责任和压力使得班主任们步履蹒跚。要切实改变寄宿制高中班主任工作无人问津的状况,最主要的就是切实给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减轻负担,让他们真正体会担任班主任的乐趣并获得成就感。
一、坚持以人为本,制定相应制度,减轻班主任负担
1.实行班主任灵活坐班制度
寄宿制高中的班主任实际工作时间远远超过了8小时,学校对班主任的要求特别细化,从早上不到7:00开始监督早读,到晚上10:00晚自习结束后查宿舍,期间除了中午正常下班之外,班主任必须在学校坐班,没有丝毫的自由,这让班主任们实在不堪重负,也使部分家里有实际困难的班主任无法兼顾家庭,招致班主任的抱怨。笔者认为,学校没必要硬性规定班主任必须按时到校坐班,应允许班主任在能够完成学校规定工作的前提下弹性坐班。
2.实行后勤社会化,减轻班主任负担
与走读高中相比,寄宿制高中班主任还要承担宿舍管理工作,这项工作比其他常规工作更让人不堪重负,也是多数教师不愿意承担班主任工作的原因之一。宿舍管理工作并不是简单强调一下宿舍的纪律、卫生和查宿,而是要求班主任全天候随时处理学生宿舍发生的一切问题,为此学校要求班主任24小时开机,一旦学生晚自习回宿舍后出现生病或者打架之类的事情,值班领导的第一反应就是让学生给班主任打电话,由班主任自己处理。寄宿制高中学生大多未成年,后勤管理压力大是必然的,但是可以实行后勤管理社会化,聘请物业公司全面管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班主任对于宿舍不闻不问,相反,班主任除了平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宿舍管理制度外,还要为方便宿舍管理人员检查提供必要的帮助,与宿管人员齐抓共管,使学生在宿舍没有违纪行为,这样班主任的负担会减轻很多。
3.适当减少班主任的教学工作量
一般情况下,班主任的教学工作量和和科任教师的是相等的,也就是说除了处理日常的管理工作外,还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而目前教育体制下,显然成绩的重要性在学校和家长看来要高于班级管理,这使得班主任很难兼顾班级管理和教学。笔者认为,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师教学任务应依据其班级管理和个人能力的高低予以适当调整,让班主任能够真正兼顾管理和教学。
4.实行班主任轮换制,真正实现全员育人
班主任工作应该实行轮岗制,三年一轮换,新班主任上岗前先给在任班主任当副手,学习班级管理经验,分担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长此以往,绝大多数教师都有了班主任工作经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就有了管理意识,全员育人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5.学校相关部门应配合好班主任工作
目前在部分寄宿制高中管理过程中,行事简单,把许多学校管理工作都推给班主任,有了问题通报班主任,给班主任带来沉重压力。多如牛毛的工作使得班主任疲于应付,很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其实学校各处室完全可以把一些工作分流,比如说高一新生报到时所交费用完全可以由财务室的人员直接收取,不必先让班主任收取然后再交到财务室;新生录入基本信息时可以由信息技术教师指导学生在微机室集中填写,信息导出后由学生再次核对确认,不必把这项工作推给班主任,让班主任输入学生信息,上交后再去打印让学生签字确认,然后再上交纸质版信息。如果学校能够注意各部门协调配合好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减少了一些负荷,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
6.营造学生自主管理的氛围
对于高中生,学校本应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但在寄宿制高中,学校唯恐学生出一点状况,把所有责任推给班主任,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班主任什么事都得管,有什么事只找班主任就行了;学校的不论大事小事都要求班主任亲自去做或者亲自监督,班主任必须是“保姆”型的。其实这对班主任和学生来讲都是无益的,学生久而久之会缺乏自觉性并产生依赖性,班主任教师会因为过多琐事而影响教学和教研。学校应营造学生自主管理的校园文化,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减轻班主任工作负担。
7.评价标准力求多元化
寄宿制高中和其他走读高中一样,看重考试成绩、竞赛辅导、优质课比赛,在这些方面取得成绩的教师往往在评优选先中占据优势,在学校特别受重视,而从事班主任工作和教研有突出表现的教师,往往不被认可,官方的主流观点是:班主任工作主要是体力活,高中得看成绩,教研再厉害也不能和成绩相比。在这样的指导思想引领下,多数教师更愿意集中精力搞教学,个人能力高一些的再搞竞赛辅导和赛课,班主任工作谁来承担?笔者认为,学校应将班主任工作和教研工作置于和赛课、高考成绩、竞赛辅导一样的高度,在考核和评优选先中要适度向班主任倾斜,以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8.提高班主任待遇,解决后顾之忧
寄宿制高中班主任的工作压力远大于走读制高中,但是目前班主任待遇却不高,工作辛苦,家里有事向学校請假都很困难,没法兼顾,使班主任不能全身心投入管理工作,这对学校的发展是不利的。学校应尽可能提高班主任的待遇,对于家里有困难的班主任,要给予一定的帮助,体现人性化管理,使班主任没有了后顾之忧,集中精力抓教学和管理。
二、班主任要讲究管理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为自己“减负”
1.选拔强有力的班干部
班干部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有力助手,在班级中起到上传下达和表率作用,但是目前部分班主任仍然习惯于大小事都亲力亲为,班干部就是摆设,结果弄得自己身心疲惫,班干部却无所事事。实际上只要用好班干部,很多事情根本不用班主任事必躬亲,只要加以引导即可。对于班干部的选拔与任用,可以采取自我推荐的形式,新组建的班委会要临时使用一段时间看看是否胜任,再通过班级集体评议和班主任的评价决定是否转正,班主任在这一时期内要对班级工作多加指导,让每名班干部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具体的工作。对于他们在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班主任要“多鼓励、少批评;多指导、少指责”,鼓励班干部多研究管理方法,多反思总结经验,定期向班主任汇报。在班干部能够胜任班级管理工作后,班主任要大胆放手,大部分工作可交由班干部去做,但是班主任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及时指导。
2.在班级内部形成制约机制
选拔了班干部并不代表从此就可以彻底放手了,要注意在班委会内部形成制约机制,加强班级学生对班委会成员的监督。班委会以班长为核心,重大事情要集体研究应对措施,集体负责,班长要注意听取其他班委的意见,不能搞一言堂,对于班委会成员要进行正确引导,让他们对自己有正确的定位,能够积极履行各自的职责。同时,每周要在学生内部选出七人组成值周班委,其中一人担任值周班长,值周班委会成员由班委会成员进行简短培训后正式上岗,值周班长负责一周内的班级日常管理,并做好相应记录,班委会对其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值周班长作为学生代表,可以进入学生管理最高决策层参与班级管理。值周班委制把全体学生推向自我教育的平台,实现了全员与动态的管理制度,有利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
3.调动科任教師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受目前高考的影响,寄宿制高中在管理上依然沿袭应试教育的模式。在现有体制下,班主任若要减轻工作负担,必须与科任教师精诚合作,因为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随时通过科任教师掌握班上学生的情况,毕竟和学生接触最多的除了班主任就是科任教师了,而且科任教师的视角可弥补班主任的不足。
作为班主任,遇到学生与科任教师产生矛盾时,一定要注意维护科任教师的威信,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看问题,使之对科任教师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找合适的机会帮助科任教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加强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合作,推动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改变单一化的评价标准
寄宿制高中的班主任在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上,多数依然以学生成绩的好坏来评价,造成的一个消极后果是很多学生不愿承担班干部工作,担心会影响学习,班里的大小事都落到班主任身上,使班主任身心疲惫,而成绩差的后进生因成绩差经常受到批评,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时常做一些违反校规校纪的事,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班主任要对学生从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于普通学生和班干部要制定差异性的评价标准,对于后进生一旦有了进步要及时鼓励,使之坚定继续学习的信念。在评优选先过程中,要从班干部、品学兼优的学生、关心集体学习进步的后进生中选出,使所有的学生都看到只要努力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班里的各项工作开展得自然会比较顺利。
5.激发家长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
对学生的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的行为,学校、家庭、学生是三位一体的,只有三方合力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当下寄宿制高中的部分学生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寄宿制高中,自己就不用操心了,孩子的大事小情有学校管着;还有部分家长把孩子送到寄宿制高中后,什么都不放心,不考虑班主任教师的实际,提出很多不切实际的要求,班主任不堪重负。这两种做法都不可取,班主任要巧妙地调动家长参与管理的热情,在学生入校时,要求家长留下联系方式,建立家长QQ群或者微信群,家长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自己孩子在校情况及时了解,还可以提出一些合理建议,这样能够调动家长为班级管理建言献策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
6.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一个班级如果班风和学风良好,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会相对轻松。营造良好的班风,首先要在学生入校后积极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为了更好地贯彻学校的各项制度,制定符合班级实际情况的班规,制定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不断加以完善,班规一旦高票通过就要坚决贯彻执行,对于违反班规的学生要严肃处理,屡教不改者可通过联系家长、报送学校德育部门等方式协助处理。当然,在执行过程中,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除制定班规外,要通过集体活动,班会课向学生输送正能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从而实现营造良好班风的目的。对于学风,班主任教师同样要讲究方法,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只有努力学习。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学习,学习低效,没有时间观念,因此,班主任要在前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方面与学生交流,进行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后进生,要关心鼓励,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做到严得合理,爱得真诚,注意引导,使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学校领导要充分考虑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尽可能减轻班主任的负担;班主任也要不断学习先进理念,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做一个智慧型班主任,通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减轻自身的管理负担,集中精力解决一些重要问题。只有学校和教师及家长共同努力,才能推动寄宿制高中有效管理的实现。
作者:刘帮庆等
参考文献
篇10
作为一名校长要想烧好“三把火”,笔者认为一定要立足学校实际,挖掘出学校急待解决的问题,深入群众做充分的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了解新单位的工作情况和下属的真实愿望,即一线教职工的心声、怨声和呼声。
笔者到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中学报到后并没有什么施政纲领和治校思路,而是先做充分调研。首先,校内年级组长以上干部要谈三个问题,一是对自己所主管工作的认识,二是制约发展的问题,三是解决问题的想法;其次,各科教研组长也谈三个问题,一是本学科教师情况,二是学科教研的实效性,三是制约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问题。再次,向一些熟悉琉璃河中学情况的校外人员了解情况,征求他们对学校发展的建议,在做了大量调研后,笔者确立了自己心中的“三个火把”。
一、点燃教职工的心声
在调研中,笔者发现教职工具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希望学校能够规范管理、严格管理。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住宿生晚自习秩序混乱,原因是每个年级只安排两个值班教师,学生分布在6~8个班上晚自习,管理密度太小造成学生处于自管状态,结果是室内、楼内、校内均是学生,让值班领导和教师感到无可奈何,又忍无可忍。面对这种局面,学校成立了晚自习行政班,对班级进行集约管理。每班安排一名值班教师,对学生和教师都作了具体规定,晚自习纪律立即好了起来,这极大地增强了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信心。学生管理规范了,但个别教职工的劳动纪律问题,却日益凸显出来。针对这种情况,班子成员做了充分讨论,最后大家形成“发展需要规范,规范促进发展”的共识,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引入指纹签到机。指纹签到机不会因私废公,也不会因情废理,既照顾了早来的教师,又兼顾到了晚走的教师,此举使教职工的劳动纪律得以规范。学校有了好的面貌,充满了活力,自然就更符合教职工的心声。
二、烧灭教职工的怨声
由于农村中学的现有条件,教职工没有宿舍,长期住宿的外地教师由学校统一租房,其他教职工中午则没有休息场所,只能在办公桌上趴一会或在校园内遛一会,下午很疲惫,因此怨声不小。针对此种情况,校委会进行专门研究,决定把琉中家属院改造为教工宿舍,取消家属院功能,在资金上教委支持一半,学校自筹一半建立一个花园式宿舍,使全校教职工实现了“住者有其床”。怨声的解决使广大教职工一致认为学校很有人情味,工作也就更加上心了。
三、燃起教职工的呼声
- 上一篇:文化市场发展
- 下一篇:民法典普法活动宣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