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和法律辩论范文

时间:2023-06-21 09:44: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德和法律辩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道德和法律辩论

篇1

关键词:道德法律;实践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272-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面向高等学校全校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该课程在传授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同时,更重视实践和行为规范向实践的转化。如何加强“基础课”的教学实践环节,可以从课程教学设计上突出道德教学的实践环节、重视教学实践的科学性等方面入手。

一、实践教学的意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修养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他们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因此,该课的实践教学具有以下三个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基础课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因此把实践教学引入基础课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中,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增强基础课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2.对良好的道德修养与法律意识的培养不是仅靠认知就能获得的,对道德品质方面的评判,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因此要把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课外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3.有利于高职生逐渐由学习角色向社会角色转变,提高综合素质。同时,在实践体验中也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知识内化为道德情操,从而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

二、如何加强该课程的实践性教学

该课程不同于一般的知识传授课程之处就在于强调“知行合一”,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在课程教学设计上就要突出思想道德和法律教学的实践环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课程的教学实践:

(一)教学环节与案例、与讨论等形式紧密结合

在讲授道德和法律知识时多采用探究、商量和讨论的教学方式,在给学生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设计一些理论问题和道德和法律难题,或者是直接以社会道德与相关法律热点问题和发生在当代大学生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为例,让学生在探讨和辩论中,激发大学生对道德与法律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在思想的交锋和观点的碰撞中澄清模糊认识,从而提高道德认知和法律意识。

(二)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

道德与法律学习的目的并不是知识符号这种终极性的结果,而是过程、内涵。道德与法律源自生活。教育者应力求通过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某种生活角色或场景,有时能引起灵魂深处的触动、引发其思想或态度的积极变化,发生由认知失调到认知协调的过程,进而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实践活动。(1)可以在大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活动,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实际、基本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2)根据基础课的教学进程,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主题演讲和辩论比赛。例如,在讲到“适应人生新阶段”时,可以在学生中组织一场以“在大学中你应该做什么:学习知识,学习做人?”为主题的辩论赛,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在讲到“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法律知识知多少”等为主题的知识竞赛,让大学生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增强其社会主义法制观念。(3)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联系本校学生违法违纪和违反道德规范的事例,在课堂上进行深入的剖析。通过道德与法律,评判在学生的思想中引发对道德和守法行为的认知。(4)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学生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课堂纪律、教室和宿舍卫生、是否遵纪守法等,并将其纳入学生的平时成绩考核之中,这既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道德和法律实践,从中感悟道德、领会法律,又可以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最终形成好的校风。(5)让学生参与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譬如可以从学校所在地的社区开始,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和法律知识宣讲、定期或不定期的帮弱助困活动等各种形式的社区服务,或者其他形式的志愿者活动等等。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中“体法”、“悟道”,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其为人处事的能力。

(三)重视教学实践的科学性

开展基础课教学实践活动,需要讲求科学性,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循序渐进的展开。

1.对新生,大学是一个比较陌生的环境。如何学会适应新的环境、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很多学生心中都充满着好奇与迷茫。这时,我们就需要通过在学生中开展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活动来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和心理状况,了解他们的思想、心理需要和对社会主义法律的认识。同时,我们还可以辅之以个别咨询,作为对问卷调查的有力补充。针对学生刚到学校的大学环境适应性问题,我们可以组织开展类似于“在大学中你应该做什么:学习知识,学会做人?”这样的主题辩论赛,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自觉遵守校纪校规。

2.对老生,在大学中如何和班内外同学相处,如何和学校相关部门、老师打交道,如何处理好和异性朋友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都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息息相关,处理不好就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尤其是以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制教育作为主要任务的基础课的教师,就应及时了解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思想和心理状况,找出问题并及时解决。

3.注重教学效果的评估,我们的基础课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效果怎样?学生在思想上和道德与法制观念上还存在哪些问题?要了解这些情况,我们还有必要对学生开展道德与法制观念评估和总结性调查,找出我们在基础课教学实践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加以调整和改进,以利于以后基础课教学实践活动的更好开展。

参考文献:

[1] 魏玉梅.将实践教学引入“两课”教学[J].江苏高教,2006,(2).

篇2

关键词 医学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模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Medical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Teaching Mode Innovation Research

FENG Yu, ZHAO Min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Wuhan, Hubei 430065)

Abstract People's lives and health continued to improve, health and social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for health care reform continues to develop, the people's urgent requirement according to norms of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the doctor-patient treatment under the law conflict prevention and social environment conditions, to help medical students form the lofty ideals and beliefs , carry forward the great spirit of patriotism, to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values, ethics and legal concept, to form a goo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of the moral law, will greatly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a socialist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i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main channel,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olitical, moral and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of the students thought the concept of the rule of law the main front. In this paper, "medical students" of this group, based on "innovation," the word through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teaching mode reform, hoping to be helpful to form a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medical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course; teaching mode; innovation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通常简称思政“基础”课,下文简称“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心理素质和法治观念的主阵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是加强思想理论课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守好“主阵地”、建设“主渠道”的客观需要,对于帮助大学生高质量、快速度完成由中学生向大学生、由大学生向合格建设人才转变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提高“基础”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强生动性、艺术性和感染力,必须一改以往教学资源单一化,讲授程式化的弊端,必须针对不同对象,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拓展教学内容,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医学生”这一群体,兼顾基本素质与职业素质的培养;立足“创新”二字,通过多趣味、多形式、社会大课堂教学模式,致力于找到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

1 医学生“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现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后的第一门课程,由过去分开讲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合并而成。到目前为止,“基础”课已经开设了7年,全国统编教材也进行了六轮修订。可以说,“基础”课的教学已经超越了盲目摸索、大胆试验的原始阶段,迈向“以科研促教学”的新台阶。近几年来,已经有不少学者从课程理念、课程内容、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课程考核、教师素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研究视野逐步拓展,研究方法日益多样,研究成果日渐丰硕。但是,从总体来看,“基础”课的理论研究几乎都是面向全体高校学生,鲜有针对不同类型、专业、层次高校学生的研究。

而不同类型、专业、层次高校学生对教学的要求和适应性肯定是不同的,不可能一本教材、一套课件、“一统天下”。要真正实现“基础”课教学的目标,培养出不同岗位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就必须分门别类,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不同的“基础”课课程教学,从而才能真正实现该门课程的实效性。

医学生作为不同类型、专业、层次高校学生中的一类,由于其未来所从事专业的特殊性,尤其是在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转型、医患矛盾冲突对抗的关键时期,对其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品质的培养更加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比较医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的不同之处,摸索出一套专门针对其的“基础”课教学路径。

2 医学生的特性、人才培养目标对“基础”课的教学要求

2012年5月7日,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了《教育部 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2012]7号),开启了卓越医生培养计划,对医生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医生人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医生的医德、医风,还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其专业素质的养成、医疗水平的高低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形成,不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的医生,不会掌握精湛的医术,更不会成为卓越医生。所以,应培养科学与人文相融的医学人才,摈弃以往“重医轻文”的错误理念。

按照医学生的特性、人才培养目标对“基础”课的教学要求,开展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要求教师在选择和整合课堂教学内容时根据医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在备课时就具有针对性,不仅是对教材的处理上具有针对性,在内容的讲解上也同医学生的专业相挂钩。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联系医患矛盾、医患和谐;职业道德联系医师职业道德,医生的;刑法罪名联系医疗事故罪、非法行医罪、安乐死;刑法中的紧急避险联系为挽救患者生命的截肢手术、难产病例中的母子选择其一;民法中的自然人联系胎儿的主体地位等。这样,不仅讲课的内容活波生动,而且贴近医学生的专业内容,就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达到教学的效果。

3 新型的复合式课程教学方式的提出

笔者严格遵循最新出版的第六版“基础”教材,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律观教育为主要内容,密切联系医学生的思想实际与生活实际,将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精心设计,注重实效,把围绕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主题讨论同开展文化讲座、抢答赛、辩论赛、演讲比赛、征文竞赛、网页大赛、歌唱比赛、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社会调查等结合起来,创造一种“主题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复合式课程教学方式,使这门课程成为医学生真正喜欢、受益终身的课程。

每一章用讲故事的形式,开始一个主题(话题),其后组织全班同学展开热烈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最后得出科学结论。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参与热情,同时是学生自己在探讨过程中得出的科学结论,其思考也更深入,印象也更深刻,也更能起到教育的作用,达到教育的效果。

同时配合每一章节实践环节的设计。如:

绪论:采访一位“过来人”

第一章:积极预期未来――做一个适合自己的个人规划(“中国梦 我的梦”)

第二章:观看爱国电影《白求恩大夫》

第三章:医患角色大扮演

第四章:辩论――“路人摔倒扶不扶”

第五、六章:“公民法律意识”社会调查

第七章:医德医风演讲比赛

这种新型的复合式课程教学方式,通过捕捉“兴奋点”,渗入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充实和丰富课堂,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直观而让学生愿意学习,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让学生在对先进的道德和法律的习得中产生“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效果,帮助医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职业素养。

4 医学生“基础”课教学模式的创新

4.1 基本素养与职业素质兼顾

“基础”课的教学既要满足普通高校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的相关要求,还要充分体现各专业的特点。因此,我们在教学模式流程设计上,应充分体现针对不同类型、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自然是“基础”课的教学要求。课堂教学中针对医学生,让他们了解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为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合格建设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4.2 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元教学方式兼顾

讲授式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高校“基础”课教学的传统模式,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模式,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入多元的教学方式以达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创造一种“主题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复合式课程教学方式,每一章用讲故事的形式,开始一个主题(话题),其后组织全班同学展开热烈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最后得出科学结论。同时,教师可以尝试在规范化教学基础之上对教学内容、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进行个性化的创造发挥,采用讨论、辩论、演讲、情景等方式,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使命。

通过医学生“基础”课教学模式的创新,适时地、持续地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手段,不断提升课程质量和教学水平,增强医学生“基础”课程的教学实效和育人功能,这对于未来社会主义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必将具有重要意义。

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新建设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董悦.高职高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2).

[2] 周金凤.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内容创新之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3(8).

[3] 乔旺忠.对我国医学生培养目标的反思[J].中医教育,2012(7).

篇3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功能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064-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校公共基础必修课。本课程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学生的修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由于课程内容具有抽象化、理论化等特点,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很难使用简单的理论讲授方式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为了增强课程的趣味性以及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是“基础课”教学的必要选择。在实践教学方面,若干年以来,不论是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相关领导还是一线授课教师都在积极探索一套高效的实践教学路径。全国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评估中更是将实践教学纳入评估体系中,成为评估体系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然而,由于缺乏对“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功能的全面认识,“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要使“基础”课实践教学功能得以实现,必须加深对“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功能的全面认识,以期为探索一套更为高效率的实践教学路径。

一、“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涵义

实践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在各种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理工农医学科中。诸多高校的理工科教学过程设计中,已经将实践教学摆到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比如,两者在同一门课程中的学分所占比重平分秋色。早期的实用主义流派也将实践教学应用于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教学中,特别是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更是将这种方法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之一。然而,对于实践教学的内涵的理解却是见仁见智了,在此有必要将实践教学的内涵做简单的梳理,以便更好地将其运用到“基础”课的教学之中。关于实践教学的内涵,许多学者都做出了解释与定义,归纳起来有如下两种:

(一)指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过程中,构建一种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学观念和教学形式。[1]

(二)社会实践教学以社会现实问题作为研究的出发点,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着重培养学生对现实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把个人发展规划和社会发展要求结合起来。[2]

综上所述,实践教学的内涵可以表述为是一种教师主导,教学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理论为基础引导学生将书本内容与客观世界相联系,指导学生用相关理论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的把学生当成单纯的知识接受者的观念,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且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把实践教学概念引入到“基础”课教学活动中来就是指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构建一种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不同,实践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而实践教学环节是和理论教学环节相辅相成的,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基础”课实践教学按其组织形式不同,可以分为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两大类,其中校内实践教学又分为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教学(活动范围限于校园内),校外实践教学又可以分为引导性校外实践教学和非引导性校外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中的课堂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将实践教学理念渗透在“基础”课的理论教授过程,包括以开展辩论会、现场模拟、主题演讲、播放音乐和视频资料等形式将理论知识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亲身体验教学的主要内容。校内实践教学的课外实践教学是指以“基础”课的主题为理论基础结合学校的各项活动如团学活动中的“我爱我”、“雷锋月”、“新生入学教育”等实践活动,教师做适当引导,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理解理论知识并且内化为自己的理念。校外实践教学是以社会为课堂,其中引导型课外实践教学一方面可以通过党团组织、学生会、社团等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一些校园活动结合教师的指导来完成理论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是指教师可以亲自带队去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实践教学、非引导型课外实践教学是指学生的一切社会活动,这种类型的实践教学从严格意义上讲不算是教学,它是学生自觉内化的过程,也即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自觉的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或是更正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律观,这也是“基础”课的最终教学目的。

二、“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功能

(一)帮助学生完成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外化与内化过程

“基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学生的修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四观”其实质是将课本的八个主题内化于学生的理念,并且能够使学生将这些内化的理论外化于行为,也即用这些内化的“四观”来指导其日常行为。

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内化主要是指社会的道德和法律对于学生的基本要求通过社会舆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学生内心形成道德和法律观念,即客观的道德和法律规范通过各方面形成的合力转化为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外化主要是指将内化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转化为行为实践,并且相对稳定地调节主体的外在行为。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主要功能是通过对学生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施加影响,强化学生的内化和外化行为使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对其行为活动产生调节和指导作用。通过内化和外化的动态过程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可以提高该课程的实效性。学生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过道德法律意识与行为实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反复内化和外化的运行、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二)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判断和选择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学生接收外部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在这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怎样删选正确的信息对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实践教学,将课堂向社会,向网络开放是培养学生德育判断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我们必须通过“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正确地认识社会,从而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学生行为作用于外部世界必然会产生社会评价,也即人们对其行为所作出的评价。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将道德标准和法律要求结合实际环境进行内化,从而形成正确的“四观”。实质上是学生道德和法律行为的动机、效果和价值的判断,是人们道德和法律行为选择和坚持正确行为习惯的外在力量。

(三)促使学生主体素质获得不断发展

学界普遍认为德育必须重视德育主体的内在发展需要,重视品德的独立性、能动性和超越性等。把德育对象当作可发展的成长着的道德主体来培养,以学生品德的发展和德育主体的建构为目的来提升德育对象的理性自觉与道德意志。但人的品德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并非生物遗传而来,而是品德主体自身长期不懈艰苦努力奋斗的结果。因而,“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品德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品德自觉,提高学生的是非鉴别能力、品德意志能力、品德践行能力,使学生在对道德要求必然性、必要性把握的基础上,实现品德主体性与规范性的互换,从而实现品德主体性与规范性的高度统一。

实践教学融入“基础”课的教学虽然可以给整个政治课教育带来耳目一新的改变,但是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实践教学仍然流于形式,只是为了“实践”而开展。为此实践教学出现“两张皮”现象,比如带学生外出参观学习,缺乏有效的指导;课堂上的案例教学和视频教学也缺乏引导;调查报告的调查对象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具代表性并不能就相关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认识。另外,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学校和社会相关系统的支撑,实践教学的实施处处受阻,不能达成教学目的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必定阻碍实践教学功能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法律思维 法学教育 法律逻辑学 教学方法

法律逻辑学没有探讨法律的逻辑(此处的逻辑意指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但它告诉我们批判性地分析法律的逻辑(此处的逻辑意指思维规律、规则和方法,主要是推理和论证的规则与方法)。后一种逻辑理性地看待前一种逻辑的现有观点,思考其未来走向。在法律教育和学习中,法律逻辑不但是基础,是工具,而且更是目的。这正如台湾著名的民法学家王泽鉴先生所言:“学习法律,简单言之,就在培养论证及推理的能力”。

当前,法学教育困惑于怎样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法律逻辑学教学困惑于怎样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法律思维训练。对此,本文结合讲授法律逻辑学的体会,总结一些法律逻辑学的教学方法,就教于同仁。

一、强调逻辑自律意识,引导学生重视逻辑思维

人从2岁左右就开始逻辑思维,在成长的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但是逻辑自律意识淡薄却是大家的通病。有一些人,我们不能说他逻辑思维能力欠缺,但在写论文、教材、专著中,在讲话、演讲、辩论中,在处理一些重要问题时,却犯了一些不该犯的简单错误。例如:《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的两篇文章。

《中国法学》2002年第2期《社会危害性理论之辩正》第167页:“根据通说,犯罪的本质在于它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简单地说,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显然,它是一个全称判断,即所有危害社会的行为都是犯罪。于是,反对者很快反驳”这里,作者明显在偷换论题,从“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推不出“所有危害社会的行为都是犯罪”,只能推出“有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是犯罪”(全称肯定判断不能简单换位,只能限制换位)。

《法学研究》2004年第1期《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第109页:“客观真实论者一方面声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另一方面又将刑事诉讼定义为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同一,这样一来,在诉讼中,所谓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一命题可以替换为‘认识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而所谓真理无非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一种认识,因此,上述命题可以进一步替换为‘认识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作者在这里混淆了概念,将辨证思维中的“同一”理解为普通思维中的“同一”,依此作推理,结论肯定不正确。“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同一”指的是辨证思维中的“同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同一,而不是普通思维中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同一。

当然,讲到这里,老师还要告诉学生:出现逻辑错误只是作者和编辑缺乏逻辑自律意识的结果,核心期刊还是核心期刊,法学专家还是专家,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全部(作者的文章还是有创新之处,这个例子还可以用来讲解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的关系等),需要注意的是,核心期刊的编辑、专家尚且出现这样的错误,我们更应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逻辑自律意识,把自发的逻辑思维转变为自觉的逻辑思维。这是学习法律逻辑学的第一个目的。

二、用法律逻辑学理论思考,引导学生提高法律思维能力

法律思维由法律思维形式和法律思维内容组成,法律思维形式和法律思维内容相互依存,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法学专业课讲授法律思维内容,法律逻辑学讲授法律思维形式,各有侧重,但在培养和提高法科大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法律思维训练时,法律思维形式和法律思维内容彼此相依,形式离不开内容,内容也离不开形式。法律逻辑学教学中融入法律思维内容,法学专业课讲授时注意法律思维形式、方法和规律,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实现法学教育的目标。举两个例子:

在法律逻辑课堂上,我让学生把“合法行为”、“违法行为”、“行为”、“犯罪行为”四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用欧拉图表示出来,大部分学生把行为划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在违法行为中划分出犯罪行为。他们认为,一种行为,要么合法,要么违法,为什么?他们说“不违法的就是合法”,“法不禁止即自由”嘛!且不说这样给合法下定义不合逻辑规则,也先不提合法的定义到底应该是什么,就举个例子,一个人坐在座位上,另一个人上来打他一下,不重,也不轻,违法吗?不违法。合法吗?没法回答,说是说不是似乎都有问题,但你肯定不能说这种行为合法。还有更多的例子,不违法的并不能说合法。“合法行为”、“违法行为”、“行为”、“犯罪行为”四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用欧拉图应该这样表示:先将行为划分为法律调整的行为和法律不调整的行为,然后,再将法律调整的行为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违法行为中有一部分是犯罪行为。想一想,“法不禁止即自由”是多好的一个借口啊,法不禁止的就是自由的,但逻辑理性告诉我们,不是所有时候都这样。

转贴于 在和学生一起聆听的一次学术报告中,一位教授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修改为“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司法公正,执法公平”。目的是希望“依法治国”落到“依法治官”、“依法治权”上,而不是“依法治民”。但是如果要“依法治官”、“依法治权”,那么,凡是官和权都要依法而治。行政是权,我们呼吁依法行政,司法也是权,为什么不说依法司法呢?是现在我国的司法已经依法了,还是司法需要凌驾于法律之上,还是司法依不依法并不重要,至少不如行政依法重要,只要公正就可以了?而什么是公正?司法官说了算吗?这是从逻辑三段论推理想到的质疑。当时,正好讲到三段论推理,学生感触非常深刻。

以上说明尽管法律逻辑学没有探讨法律的逻辑(此处的逻辑意指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但它告诉我们批判性地分析法律的逻辑(此处的逻辑意指思维规律、规则和方法,主要是推理和论证的规则与方法)。后一种逻辑理性地看待前一种逻辑的现有观点,思考其未来走向。

三、从法律逻辑学的角度分析案件,让学生产生学习期望

“案件分析是指对案件事实进行分解、条理剖析,并提出应如何适用实体和程序法律意见的活动。”案件分析是法学专业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案件分析在于揭示案件中的法律理由,包括事实根据、法律依据和二者在法律上的逻辑结合。事实和法律都是由概念组成命题,由命题进一步组成推理,以此来论证法律理由。所以,案件分析也可以从概念、命题和推理入手。

例如,某地方法院判决的婚姻关系上的违约金案。原告和被告结婚时订立书面的婚姻合同,上面约定了违约金条款:任何一方有第三者构成违约,应当支付违约金25万元给对方。现在被告违约,原告起诉请求违约金。法院审理本案,遇到的难题是:本案是婚姻案件,应当适用婚姻法,但婚姻法上没有违约金制度。违约金是合同法上的制度,而合同法第二条第二款明文规定:婚姻关系不适用合同法。

怎样解决这一难题?从法律逻辑学的角度讲,合同和婚姻,一是财产法上的行为,一是身份法上的行为。但两者均属于法律行为,法律行为是其属概念。法律行为与合同、婚姻两个概念之间是属种关系。因此,法官可以适用关于法律行为生效的规则,具体说就是:其一,意思表示真实;其二,内容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其三,内容不违反公序良俗。审理本案的法官认为,本案婚姻关系上的违约金条款,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现行法对此并无强制性规定,并不违反"公序良俗",因此认定该违约金条款有效,并据以作出判决:责令被告向原告支付25万元违约金。

四、提问式教学,使学生学会思考

提问式教学法,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方法,是老师不断向学生提出问题,务求达到学生被穷追猛问,难以招架的地步。其目的是促使学生思考,通常不会问问题的人,也就不会发现问题,不会提出问题。因此,要在不断的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促使学生不仅会回答问题,更主要的是会注意问题、发现问题、并以适当的方式提出问题。

有人说,律师的作用就是重新组合案件事实,寻找法律理由,维护当事人的利益。而怎样在复杂的案件事实中找到突破点?借鉴MBA逻辑考试的方式,针对一个案件,请学生总结各方当事人的可能观点及证据,思考怎样支持、加强、反驳、削弱某一方的论证,怎样解释、评价某一方的观点和论证。同学之间可以假设案情,展开辩论。

在个案分析中,不断提问的方式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们积极思索,互相反馈信息,并与教师沟通,在提问、反问、自问自答、互问互答中,探求解决问题、难题的路径与方法。

五、适当课堂辩论,引用典故事例,设计课堂游戏,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

逻辑学是在“辩”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我国古代,逻辑学也称为“辩学”。“诉讼”的目的就是找到法律理由,说服别人,维护自身利益。故辩论对于学好法律逻辑学而言,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辩论的题目可以是学生生活、学习中的热门话题。辩论要求语言流畅,有的放矢,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以理服人,分正反两方进行。如“法学教育应侧重于理论(实践)”等。这是一大部分大三学生所困惑的问题,大一、大二学习了一些专业知识,大三开始思考未来发展时,发现所学的理论与实践之间有差别,而又不知道怎样解决。辩论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自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辩论的一个作用。此外,辩论中,学生的思维过程展现出来了,逻辑问题也出来了。如:概念的内涵外延不明确,机械类比、循环论证、诉诸无知等等。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老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法律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法律思维的形式、规律和方法的工具性学科,学好它对于我们的法律学习、司法实践大有裨益;同时,它又是一门交叉学科,高度抽象的逻辑学学科溶入具体的法学学科,概念多、规则多、符号多、公式多,法科学生学起来有一定难度。鉴于课程的抽象性和应用性,有必要设计一些课堂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例如,为强化学生对等值命题的理解和运用,在课堂上用10—15分钟做“换一句话说”的小游戏:第一排学生写一个命题,后几排学生换一句话说,然后在传回来,前排学生评价是否等值;讲到法律规范逻辑时,为了引起学生对“应当”、“允许”等规范词的重视,请学生们课后研读法律条文,寻找三个相关法律条文,编造“两个事实与一个谎言”,上课时,请其他同学判断那一个是谎言;讲法律概念时,请学生用三个词语编一段故事;讲推理时,做“谁是作案者”、“故事接龙”的推理游戏等。

六、既讲普通逻辑学的知识,又讲辩证逻辑学的知识,寻找法律的生命

对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加以研究,因而逻辑学本身是一个庞大而又多层次的学科体系,如今人们通常把逻辑学分为普通逻辑、辩证逻辑。普通逻辑形成最早,它侧重于静态地研究思维形式的逻辑结构及逻辑规律,研究单向的思维;辩证逻辑研究动态的思维,研究多向的思维;恩格斯说“普通逻辑和辩证逻辑就象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关系”。辩证逻辑思维时针对某一方面的论述同样要遵守普通逻辑思维的形式和规律。在通常情况下,对于简单案件,人们使用普通逻辑思维就可以了,但对于复杂案件,必须使用辩证逻辑思维才可以维护法律的正义。毕竟,人类已经进入辩证逻辑思维时期。

从某种意义上讲,法律、道德、经济、政治是统一的,经济效益有国家、集体、个人之分,有近期、中期、长远之分;道德上善与恶的标准、政治上利与弊的权衡也因出发点的不同而有差异;谈到法律,当它确定时,我们以合法性为标准进行法律思维,当它不确定时,我们怎么进行法律思维呢?而什么是合法?为什么法律如此规定呢?答案是,以当时的政治、经济、道德为标准所制定。所以,当我们讲用法律来思维时,我们仍然要考虑到政治、经济、道德的因素,当法律确定时,是立法者考虑;当法律不确定时,是司法者考虑。这样,法律就是活的法律,而不是死的法律;合法性仅仅是法律思维的重心,而不是法律思维的唯一前提。

因此,既要讲普通逻辑的知识,又要讲一些辨证逻辑的知识。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必须告诉学生,形式推理重要,但仅有形式推理是不够的,在形式推理解决不了的地方,需要使用辨证推理。这样,学生分析案例发现逻辑知识并不能简单地应用时,就不容易产生“法律的正义是个变数”等消极看法。

法律离不开逻辑,法律的长足发展要求每一个法律人思考逻辑、应用逻辑,寻找法律的逻辑。法律逻辑学还是一个不成熟的学科,它的成熟需要逻辑学者和法学学者的共同努力,这也是法律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秦玉彬.我国当前法学教育困境探微.dffy.com,2004-2-26 20:45:34

[2]林吉.法律思维学导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版

[3]王泽鉴.《法律思维与民法事例》.[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全国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考试研究中心.2005年MBA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辅导教材逻辑与写作分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7月版

篇5

1树立素质教育的培养理念

面对新的形势,高职法律教育应树立素质教育的培养理念,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融合在一起,构建培养中国高素质法律人才的模式。从教育属性看,高职法律教育的目的应当是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的统一,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素养,养成自主性和创造性品质。从法律属性看,基于高职法律专业的应用性学科性质,高职法律教育应当致力于培养服务于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律专门人才。将以上两个方面的要求结合在一起就成为高职法律教育的历史使命和基本目标,即培养具有比较完整的法律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法律专业思维、法律职业伦理和法律应用能力的专门人才。素质教育对于高等教育内在规律与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理应成为法律教育的理想模式,以真正做到素质教育与高职法律教学过程的融合。因此,高职法律教育不仅仅是职业教育,同时还是一种素质教育,即高职法律教育不仅教授法律的知识、理论、制度,而且还要教授相关的人文科学知识,培养深厚的人文精神,还要教授必备的技能、素质,特别是法律职业者独有的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法律思维和法律人格。高职法律素质教育既是一种培养目标与模式,更是一种教育思想与观念。终身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意,终身教育的理念要求高职法律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当是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功底、完善的人文知识背景、严密的逻辑分析能力,突出的语言表达能力,具备崇尚法律、恪守法律职业道德的精神品质,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身心健康的应用型法律人才。

2培养职业道德情操

职业生活是否顺利,是否成功,既取决于个人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取决于个人的职业道德素质。在使学生对法律学科系统了解与把握的同时,要通过现代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活中法律要求的基本内容的学习,明确职业活动的基本规范和目的,从而提高职业道德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我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继承了传统职业道德的优秀成分,归纳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二十字。除了学习职业生活中的法律———《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学生也必须了解和学习《法官法》、《检察官法》、《人民警察法》。还必须促使学生将法律的他律转变成道德的自律,进而使自律转化成一种至诚至真的内心需求,即成为一种真正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并融入人的生命,成为其灵魂一部分的信仰。法律职业担负着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任,法律人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法律权威,神圣的职业要求廉洁、刚正、正义的品格。有学者指出,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培养法律人才的首要价值标准。平等、公正、正义的民主思想应当是法律人才职业道德品质的应有内容。法律教育的培养对象主要是为政府、检察院、法院和企事业等与法律有关的辅助应用型岗位的专门人才,他们的职责是维护正义、主持公道。因此,法律教育的内容除一般的或专业的教育外,应特别注意他们的道德素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据此,高职法律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即高职法律教育应与人文教育联系起来,尤其应重视道德教育与信仰教育。

3优化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施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课程体系要根据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进行设置和优化。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根据法律职业的特点及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可以把法律人才素质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宽厚的基础知识。一个法律人不仅应当通晓法律,而且还必须具有广泛的文化知识,应当认真地学习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第二,独特的法律思维能力。法律工作的特质在于用法律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要求法律工作者具有独特的法律思维,能够从法律人的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第三,娴熟的法律运用能力。法律工作者必须具备运用法律分析和解决法律纠纷、法律问题的能力,它包括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程序、证据运用、法庭辩论、法律文书制作等。目前,高职法律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由下列课程群构成:一是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程、法律以外的文理渗透的课程;二是专业核心课程,由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法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所规定的课程所组成;三是专业方向课程,即根据高职法律二级学科设置的若干课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定;四是选修课程,即根据各校的特色、优势和培养法律人才素质要求所开设的系列课程,允许学生任意选修;五是实践课程,包括法院旁听、模拟法庭演练、教学实习及其他顶岗实习的实践课程。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高职法律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进一步整合和优化这一课程体系。如,拓宽基础课程,强化核心课程,遴选方向课程,精设选修课程,重视实践课程,以此支持高职法律人才培养的需要。法律知识与应用能力的掌握,较高的人品素质和法律职业素质的形成,必须通过一定课程体系的设置、一定课程模块的安排来完成。为此,课程体系应体现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科学性和发展性的统一。在遵循高职院校法学专业自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充分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对法律人才的需要及学生个人自我发展的需要;既要体现高职院校法律专业主动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功能,又要满足学生个体选择的多样性,为培养和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智力和综合能力打下牢固的基础。二是连续性和创新性的统一。在保证法学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为满足高职院校法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的需要,设置一些体现院校特色和适应地方需要的选修课程,以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4改进教学方法

除了教学内容的调整外,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以往那种“以教室为舞台,教师为演员,学生为观众,粉笔、课本是道具”的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其缺陷有两方面:一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毫无疑问,课堂讲授是在“老师讲学生听”的理念支配下进行的,教学活动成了教师的单边活动,学生只是扮演着消极接受知识的角色。二是过于注重对法律理论知识的拘泥讲解,淡化了学生运用法律原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锻炼,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课堂气氛沉闷。在教学中要克服灌输式、填鸭式、经院式的教学方法,一定要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入手,以学生为本位,教师为主导,教学相融。如通过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法律推理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综合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二是有助于掌握从事法律专业的工作技能,缩短与实践部门的距离;三是有利于强化教与学的互动性。进行案例教学,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教师所选取的教学案例应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真实性,还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疑难性。其次,案例教学应主张开放、允许辩论,建立开放性的课堂,使学生特别享受这种教学,寓教于乐。讨论式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对某一争论性问题的思索、讨论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参与意识、识别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方法,其突出特点是能给学生提供较大的交往活动空间,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大胆质疑。在启发式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为主导,教师起着启发、诱导作用,必要时给予一定的解惑。新的教学理念要侧重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动机。

5注重实践能力

篇6

关键词:理工特色;高校;学生;法律素养;培育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随着依法治国的推进,社会对学生的法律素养要求也不断提高。近年来,学生的法治教育整体上成效显著,但仍然存在少数学生的违法犯罪现象,甚至出现了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案件,如:云南大学马加爵杀害同学案、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杀害室友案等。这些案件足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另外,一些学生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在自身权益受损时不会有效维权。可见,提高学生法律素养是高校面临的迫切任务。和文科特色高校相比,由于课程设置方面的原因,理工特色高校的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法律教育相对有限。所以,如何全面提高理工特色高校学生的法律素养,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理工特色高校学生法律素养培育途径介绍

按照学科范围分,高校一般分为综合类高校和非综合类高校。综合类高校学科门类齐全,非综合类高校侧重于某一个或几个学科。理工特色高校是指以理工科为特色的高等学校,具体包括综合类大学中理工科比较突出的大学和非综合类大学中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理工特色高校的教学硬件设施、教师配备、学生知识结构均以理工科为主,再加上法律课程设置不足,面对学生日益增长的法律素养的要求,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亟需加大对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力度。理工特色高校学生法律素养培育途径主要分为校内培养和校外培育两大途径。校内培育法律素养的主阵地是课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程。该课程是全国高校学生的必修课。该门课程又分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个部分,其中法律基础在该课程教材(以2018版“马工程教材”《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为例)中仅占一章比例,对社会主义法律作了简要介绍,同时引导学生培养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二是有条件的理工特色高校开设了一些法律课程。这些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提出了比较全面的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中对法律课作了相应安排。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该校开设了知识产权法、经济法、行政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法学概论等课程。另外,在师资、课时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些理工类高校开设了法律选修课,旨在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这类选修课包括中外法律思想史、IT法律、专利法、法律推理与辩论、学生维权等,这些课程比较灵活,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法律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受理工科学生的欢迎。当然,为弥补课时的不足,高校还可以通过新生入学教育、法制讲座、推广法治教育APP、开展学生创新项目等途径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校外培育法律素养的主要方式是组织学生参与法治社会实践。具体方式有参加法庭庭审、参与法律援助、参观访问法治教育基地、收看法治电影、参加法治知识竞赛和学生辩论赛等。

二、理工特色高校在学生法律素养培育方面的局限性

(一)法律课程设置不完善一是法律类课时普遍不足。目前,理工特色高校培养学生法律素养主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内完成。该课程的理论课时约为48课时,在2018版“马工程教材”《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法律内容占的篇幅仅有一章。从历史来看,“法律基础”起初在不少高校都是一门独立课程,2005年后,随着“05新方案”的执行,“法律基础”和“思想道德修养”两课合一。大多数教师认为法制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被淡化了,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法律课时被压缩至18课时左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教师系统地介绍法律知识的确强人所难。除该必修课外,一些理工科高校开设了数量不多的法律类选修课,但有的高校因师资原因无法开设法律课,导致学生通过课堂获取法律知识的机会偏少。二是专业课缺乏法治功能。不少理工科高校课程目标单一,课程教学大纲中缺少育人尤其是提高法律素养目标,课程理工特色有余、法治及人文关怀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或因理工类专业课学习任务重、课时安排紧,或因缺少法律专业知识等原因,很少在理工类专业课中体现法治元素。

(二)课堂外法律素养培育渠道有限虽然理工类学生不需要深入系统地学习法律专业知识,但是,树立法治意识、加强法律知识学习也是必需的。目前,课堂外培育学生法律素养的渠道主要是社会实践,如组织学生观摩法庭庭审、创办法律援助中心、参加法制宣传等,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再加上有的高校主观上不重视课外法制教育,课外法律素养培育渠道较少。

(三)师资法治教育能力不足目前,理工类高校的法治教育专业的教师队伍内部结构不合理、法律素养欠缺,不仅缺乏优秀的法律方面的教师、专家,而且教师队伍的法律素养也参差不齐。很多理工类高校中承担法治教育角色的教师的专业背景是思想政治教育,对法律缺乏深入的研究。一部分教师自身对学生法治教育不够重视,在培养学生法律素养方面作用不大。而大量理工专业课教师由于其知识背景和法律专业相距甚远,种种主客观因素造成其无法在教授专业课时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渗透。

(四)学生知识结构局限理工类学生思维敏捷、逻辑性强,但也普遍存在重理轻文、重教学轻素质、科学与人文脱离、知识结构单一的现象。一部分学生视野比较狭窄,认为研究法律是文科生的事,接受法治教育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学生虽然对法律有兴趣,但由于学习机会有限,或理工科学习任务繁重,没有时间研究法律,知识结构明显地偏向于单一的理工科模式。

(五)评价体系不合理不少理工类大学的评价体系比较单一,受“唯分数论”的影响,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主要看专业课成绩,另外也参考思想表现、参加活动情况。在这种评价体系中,学生参加理工科专业竞赛获奖、获得专利等受到极大的重视和鼓励,但很少有学校把法治指标纳入对学生的考评体系,缺少对法治活动的积极评价,也很少把法律素养及法治活动表现作为对学生考核的重要指标。

三、理工特色高校学生法律素养培育路径

(一)高度重视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大多数理工类学生在高中阶段注重理科课程的学习,进入大学后,囿于专业结构,主要研究与专业密切相关的理工类课程,对法律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学生都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但该课程中法律内容比重偏低,而让学生建立完整的法律知识体系和正确的法律价值观需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部分学生即使掌握了法律知识,也不能学以致用。因此,应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认识到法律素质是法治社会中的人才必备素质。让理工类学生明白,仅仅掌握高、精、尖的科学技术还不够。在法治社会,法律是陪伴每一位学生终生的必修课。

(二)改变不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目前的人才评价体系中,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品德、教学及科研表现,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品德、学习成绩、参加活动等,缺少法治考核指标。教师在法治教育方面的投入、学生在法律素养方面的表现尚未被足够重视,无法发挥师生在法治教育方面的积极性。因此,要改变单一的人才评价体系,改变唯科研、唯成绩的人才评价体制。在学生的素质发展考核中,要有意识地加入法律意识的考核指标,并把其纳入思想政治表现的重要指标,从而提高师生参与法律活动的积极性。

(三)优化理工特色高校的法律课程体系首先,应大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法律内容所占比重。在修订与完善该课程教材时,建议增加法律内容的比重,并且增加与学生有关的案例,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其辨别是非的能力。第二,要完善理工类学生的课程设置,多开设与专业有关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例如,教学单位在编制培养计划时,需要慎重考虑与本专业有关的有哪些法律课程,把这些法律课程有机融入理工类的课程计划中。可以适当开设经济法、知识产权法、产品质量法、合同法、行政法、诉讼法等与理工科学生关系比较密切的课程。另外,要体现“课程法治”元素,鼓励教师挖掘理工类专业课中的法治元素,让法治与所授专业课更好地融合。例如,在计算类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加入防范计算机犯罪的内容,在学生学习科学技术之余认识到规范自己将来的从业行为。又如,在讲授一些科学发明的原理时,可适当加入专利法的内容,用法律知识为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发明创造保驾护航。

(四)提高教师队伍的法治教育水平理工类高校法治教育的师资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思想政治工作教师三类,三者要形成法治教育的合力。首先,要大力提升通识教育课教师法治素养,通识课教师队伍建设是核心和关键。理工类高校在引进教师时,就要考虑专业的全面性,引入优秀的法律专业人才,尤其要引进与理工类专业密切相关的法律专家型人才。针对目前有不少通识课教师不具备法律专业背景这一问题,理工类大学对这类教师要进行法治业务培训,同时鼓励他们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和技能,同时要加强对其法治教学方法的指导,引导他们善于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法治教育。要培养教师关注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抓住容易产生法律纠纷的领域(如网络贷款、网上购物、消费行为、兼职打工、知识产权纠纷等),结合校园中的实际案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分析案例中提高法律素养,这比单纯地讲法律理论更有效果。其次,要提高理工类专业课教师的法治素养,加大对其法治教育培训的力度。专业课教师要结合自己专业,将法治教育内容充实到自己的专业教学中去,使理工类高校的学生尽早接触并熟悉本职业领域内的法律规范,成为本专业领域内的复合型人才。辅导员等思想政治工作教师比较熟悉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活动特点,在日常工作和活动中加大对学生法治教育的力度,往往能起到比单纯课堂讲授法律知识更好的法治教育效果。

篇7

【关键词】中职生 职业道德与法制 双管齐下 教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C-0031-03

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高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加强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任务之一。2009年6月教育部、、中央文明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妇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指出,要“进行道德和法制教育。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开展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教育,引导中职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因此,中职学校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的传授与技能训练,还应重视职业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提高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是广西最大的国办中职学校,是国家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确定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单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中,把职业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有机结合起来,对中职生开展“职业道德—法制教育”双管齐下教育,有效地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本文试以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对中职“职业道德—法制教育”双管齐下教育进行探索。具体说来,中职开展“职业道德—法制教育”双管齐下教育,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保障学生职业道德与法制教育有效开展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首,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为主,党支部、团委、学生处、教务处、保卫处、专业系部等部门参加的学生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聘请南宁市江南区检察院副院长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切实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工作的领导。根据《意见》精神和学校实际,制定了《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实施方案》,明确学生职业道德与法制教育主要任务、内容和要求。重新修订学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学生干部管理制度》、《企业模式班级管理办法》、《校园职业文化建设规划方案》、《校园职业文化基地建设管理规定》、《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制度》和《安全预案》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确保学生法制教育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要求学生自觉学习法律知识,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组织的法制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同时,学校制定《教师岗位责任制》、《师德规范条例》、《优秀教师行为守则》和《教师专业素养考评制度》等师德建设规章制度,加强师德建设,建立一支责任心强、法律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工作队伍,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与法制教育。

学校通过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学生职业道德与法制教育有效开展。

二、加强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改革,发挥德育课的主渠道作用,增强“职业道德—法制教育”实效性

德育课是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之一,是帮助中职生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教学中,我们根据中职德育课教学大纲要求,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中职学生生活,尊重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教学内容、方式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方法改革,注重知识学习和观念形成,更注重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有效地提高职业道德与法制教育实效性。

在内容改革上,把《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劳动法》、《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青少年自我防范、自我保护等有关法律知识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法制教育;根据专业特点,把相关行业规范、企业文化充实教学中,丰富教学的内容,提高职业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改变过去老师单一讲授、全程灌输的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课堂演讲、辩论或讲故事,开展“互动式”、“启发式”教学,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学手段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通过课件、视频等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图像、声音、文字,提高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教学效果。

改革考核方式方法,把课堂学习考核、实践教学考核、平时言行考核、期末理论知识考试结合起来,把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纳入考核范围,把文明礼貌、团结协作、法纪观念等方面作为考核内容,把养成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使学生形成正确道德认识、法纪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知行统一,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三、发挥其他课程教学的教育功能,把“职业道德—法制教育”渗透于各专业课教学

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课等其他公共基础课教学和专业理论课教学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在教学中,可根据课程教学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对中职学生进行团结协作和坚忍不拔精神的教育;进行敬业、乐业和创业精神的教育。把“职业道德与法制教育”渗透于各专业课教学。根据社会、职业及岗位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及行业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要求,结合各专业特点,建立和完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德育培养目标和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内容,编制了会计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等七大专业职业道德和法律教育手册。专业课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依据教育手册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通过学科渗透对学生进行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教育,使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过程中,提升职业道德素质,树立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提高法律素质。

四、突出职教特点,把“职业道德—法制教育”贯穿于学生实习实训中

职业教育就是技能教育,实训实习是中职教育重要特点,是中职教育教学的内容和环节,也是对中职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应将“职业道德—法制教育”贯穿于学生实习实训中,利用学生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训、企业顶岗实习等的时机,进行职业纪律和安全生产教育,培养中职学生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增强学生讲安全、守纪律、重质量、求效率的职业意识。

在学生实习前,召开动员大会,教育学生实习期间要注意安全,自觉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在学生实习中,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要求企业师傅作为学生实习的主要指导和管理人员,在指导学生进行现场实际操作时,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职业意识、敬业精神、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法律规范等教育。同时,学校指派教师跟随学生一起到实习企业,协助企业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和教育,通过教育和管理,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在学生实习结束时,通过考核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意识和法纪意识的养成教育。可将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安全纪律的内容化为具体的考核指标,让实习单位的指导师傅、学校指导教师和学生自己对学生的服务态度、服从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职业纪律等方面进行评价,使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由说教化为具体的养成训练,使学生在自我教育实践与体验中,将职业道德和法律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从而切实提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五、拓展教育的有效途径,把“职业道德—法制教育”融入校园职业文化建设中

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渗透力和熏陶的作用,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将“职业道德与法制教育”融入其中。以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该校在校内建立8个了职业道德教育阵地,组织开展“万人千岗”、“模拟法庭”、“理工讲坛”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职业文化活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收到良好效果。

在8个职业道德教育阵地中,以“门亭楼桥”阵地最为典型。该阵地是依托校友捐赠在校内建设的恒心门、明阳亭和今朝亭、健身楼、文金桥等来开展系列道德教育活动,有新生入学观摩教育活动,新团员入团培训、业余党校培训的观摩学习活动,学生干部培训活动等。“门、亭、楼、桥”每一栋建筑每一处景物,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刻录着成功校友在学校刻苦学习、苦练本领的过往岁月,记载着成功校友在社会打拼创业、艰辛又辉煌的奋斗历程,蕴涵有成功校友知恩图报、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操,为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学生通过参观学习,既可得到智慧的启迪和心灵的净化,也提升了自己“爱岗敬业、团结守信、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素养。

“万人千岗”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职业礼仪养成与行为规范教育活动。教师率先垂范,在工作岗位——教学岗、办公岗、服务岗,全校500余名教职员工统一着装,统一使用文明语言,树立“统一、整洁、职业、规范”的理工人形象;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万人千岗”活动,由学生处组织指导,学生会干部及全校100多个班级共同参与。如礼仪训练岗位设立有校门礼仪岗、电梯引导岗、检查治理岗、纠偏监督岗、来访接待岗等,学生通过问候行礼、指示引导、保洁纠偏等训练,规范文明行为,培养职业礼仪和自我管理能力,提升职业岗位道德素养,在校园营造了文明和谐的氛围。

模拟法庭活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编、自导、自演,模拟法庭审判。学生通过模拟表演,了解法庭中的各项程序和各种角色的特点,在情境中实践、体验和探究相关的法律知识,感受、体会法律的公正与威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提高学法、知法、守法的自觉性,做合格的好公民。

“理工讲坛”,定期聘请知名企业专家来学校进行职业教育讲座,开阔师生的视野;请优秀校友回校作报告,深化身边榜样力量;请公安、司法人员作法制讲座、法制辅导报告,切实增强学生学法、守法意识,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校园职业文化活动,为学生展现自我、提高自我、实现自我提供广阔的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动中学生不仅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也培养了学生文明守法自觉性及爱岗、敬业、服务、奉献精神。

六、发挥管理育人的作用,把“职业道德—法制教育”寓于学生日常管理中

学校充分发挥管理育人的作用,把“职业道德—法制教育”寓于学生日常管理中,制定了《学校全员参与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规定》,明确教师和管理人员依法依纪行使教育管理职责,强化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在校园活动、班级管理和学生生活、实训中,运用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实施“九全九美”管理模式和“6S”管理模式,实现校园职业文化与企业文化无缝对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九全九美”管理模式,是通过全动员、全参与、全过程、全监控、全跟踪、全天候、全方位、全落实“九全”管理工作,使学生以爱党爱国为美、爱岗敬业为美、品德高尚为美、遵纪守法为美、团结互助为美、立志成才为美、勤奋学习为美、技能精湛为美、强健身体为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如在“全方位”管理中,无论在教室、运动场,还是食堂、宿舍等,都成为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法律教育的场所。要求学生在校园的每一个地方进行相关活动时,都要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全监控”管理,学校在教室、实训室及所有的公共场所都安装有监控摄像,监控系统覆盖整个校园。学校成立校园安全文明综合监控中心,建立安全文明监控管理体系。在日常监控管理中,发现学生出现不讲文明、不讲道德、不遵守纪律的不良言行,教师要及时给予教育和纠正。通过“全监控”管理,进一步增强学生自觉讲文明、讲道德、守纪律的意识,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

“6S”(安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文明)管理,是学校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要求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的一切场所(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馆、办公大楼及食堂、宿舍等)保持清洁、整齐、有序,讲文明、讲礼貌、确保安全。学校按照“6S”标准,修订并完善了教室、宿舍、实训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开展各项活动均按照“6S”标准去做,落实在行为上。教师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时刻给学生灌输现代企业工作岗位职责要求、工作规程要求,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使企业文化校园化。如对于学生在实训室进行的专业实训,教师要求学生操作前了解工作规程要求及实习纪律要求,做好各种准备工作;操作过程中,要按工作规程进行工作,工具、材料等摆放规范有序,操作规范安全;操作结束后,及时清除废料,整理工具、材料,清洁设备、场地,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6S”管理模式的实施,使全校师生形成较强的现代企业管理意识,培养了良好行为习惯,学校教室、宿舍和实训室干净整洁,设备摆放井然有序;公共活动和生活区域管理好、卫生好、秩序好,创造了优美、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通过对学生“6S”管理,培养了学生安全生产意识、环境意识和效率意识,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良好职业品质。

总之,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加强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任务之一。本文从工作机制、德育课教学、实习实训、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日常管理等方面对中职生开展“职业道德—法制教育”双管齐下的教育进行实践探索,实践证明,其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值得在职业教育发展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敏.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刍议[J].价值工程,2011(18)

篇8

关键词:律师职业道德,理性思维,非道德,利益,责任,单极利益

一。当前律师职业建设的尴尬局面

法律职业有别于其他一般的社会职业,它是基于公平、公正的立场将法律运用到具体的人和事。作为这一群体中的自由职业者,律师是法律运行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随着司法改革的推进,他的作用日益重要,但却面临尴尬的发展局面。一方面,有着相对高的收入和自由的工作方式吸引了不少的法律人的加入,使得律师,尤其是专职律师的数量猛增;而负面影响是律师的形象却被无情地破坏——唯利是图,如商人般势利,不择手段的争讼和诡辩,影响司法的公正和独立。借用17世纪欧洲作家维勒加斯(F??Q??Y??Villegas)的话来表达大多数人的感觉应该更加直白:“没有律师,就没有争讼;没有争讼,就没有人;没有人,就没有欺骗;没有欺骗,就没有犯罪;没有犯罪,就没有警察;没有警察,就没有监狱;没有监狱,就没有法官;没有法官,就没有偏袒;没有偏袒,就没有贿赂。……”。公众的偏见不但对这个集团百般责难,同时也使其发展蒙上了阴影。不可否认,法制土壤的缺乏,司法实践中追求单极利益,律师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和相关立法的漏洞、制度的缺失都导致了公众对律师职业的排斥现象。学生认为这些严重阻碍律师职业发展的问题都和律师职业道德的建设息息相关。

二。寻找律师职业“非道德”的成因

(一)司法实践中律师职业产生“非道德”的原因

1.律师集团缺少职业荣誉感

律师业本身是一个道德自治的行业,同时也具有相对垄断性,只有经过了严格的考试并拿到了从业资格的人才有机会进入这一团体。但由于我国法制建设的不完善,公众对律师职业的偏见和误解,以及律师自身对荣誉认识的缺乏导致了我国律师业整体没有一种作为律师的个人身份荣誉感和集体职业荣誉感(律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往往认为自己是一个单独打拼的个体,没有军人等职业那样的鲜明集体观念)这一情感缺失的后果使得许多律师在追逐个人利益的同时不择手段,不在意个人荣誉的丢弃,不在意职业道德的约束,同时更不在意律师集体荣誉的保持,在律师和律师间形成了竞争的恶性循环,而循环的结果就是律师集团整体道德水平降低。因此,没有了对荣誉的追求,道德的沦丧也成为了必然。

2.价值取向上,利益重于责任

律师在法律运行环节中是完全不同于其他角色的特殊类。因为他具有法律人和经济人的双重身份。一方面,律师的职责是维护法律正义,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和解决法律纠纷,体现了一定的公益性;另一方面,作为谋生的手段,律师运用自己的法律知识为当事人解决法律问题,并为自己获得经济利益,体现出了他的逐利性。值得注意的是,律师的工作来源于当事人的委托,双方的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标的就是律师为当事人提供的“商品式”的法律服务和高超的法律技术的运用。律师的工作性质就是在这两种性质种选择,选择的结果就代表了其价值取向,价值偏重时逐利性就体现得较为明显,逐利性的突出会表现出两种情况:(1)极端的单极主义。当事人是律师的经济来源,胜诉又是案源的保障,为了获得更多的案源和胜诉的机会,个别律师往往会违反法律和相关规定私下和司法人员接触,拉拢、贿赂法官,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这些律师此时关心的只有己方的利益。学生认为这种有利于被人的结果这只是表面的,短暂的胜利。因为这种行为最终导致的是司法权威的损害,败坏了法官和律师的形象,弱化了民众对法律的理解、尊重和信任,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所以,这表面的“胜利”其实是一种深层次上的失败,是一种破坏。破坏了律师本身的职业环境,造成了整个法制系统的崩溃。届时,律师们整天忙碌的不再是调查取证,分析法理,而在乎的只有人情交际。(2)律师个人乐趣的丧失和道德的退步。法务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从来不亚于其他职业。争得案源以获得经济利益及工作的成功标准似乎只有金钱才能诠释(法官和检察官的工作成功通常可以通过职位的升迁来反映);律师及事务所把重点放在如何维持和扩大规模,使合伙人获得更多的利润和回报。工作的压力使律师难以在生活中找到乐趣,机械的运动只能使他们变得疲惫,这样就更不会把社会利益、他人利益这样的重担放在身上,只有短期的利益才能让他们的神经有所触动。当然大部分公众不会认为律师的道德是善良的,正义的。正如西方法彦所语云:“诉讼孕育了律师,律师滋长了诉讼”:“辩护律师不会成为好法官,他们习惯于为钱工作”。

3.法律制度的漏洞给律师违法提供了可能

在多年计划经济的统筹影响下,我们的司法系统也有一种领导批示的不成文惯例。例如,判决书成文以后主审法官还没有权力把它送达到当事人的手中,当这份判决书有了庭长和主管院长的签字以后,它才有可能产生法律效力。所以,为了赢得案件的胜诉,律师往往和当事人一起找领导批示,在领导身上做文章。此外,法律的保底性条款赋予了法官巨大的“自由裁量权”,争取这种权力的向己方倾斜也是律师不断违法活动的目的所在。我国没有规定陪审团制,现有的合议庭和人民陪审员制度根本不可能起到制约法官权力的作用,这使法官行使权力受律师不当影响的风险相对大。加之三大诉讼法中,一系列的回避规定却忽视了法官和律师关系的规制,让这种关系处于依法回避的盲区和边缘地带,这不能不说是立法中的重大缺陷。一对相互熟悉的律师和法官在同一案件审理中碰头决不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生的,两者在多年的接触中一定会产生某种默契,我们如何保证这种默契不能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呢?!诸多因素综合在一起,律师为了打赢官司不惜用各种方法和法官做钱和权这种低成本高收益的交易,道德的败坏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二)律师职业道德独特性也体现了的“非道德”因素

每个职业都有自身独特的职业道德。医生面对病人无论其是好人坏人都要救死扶伤;警察为了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无论情况有无危险都要挺身而出;军人为了保证祖国和无论敌人多么强大都要敢于牺牲。这些道德有些是大众道德的范畴,有些甚至列入了国家法律的规定。正因为有这些特殊的职业道德的支撑,这些职业群体才能有序运作,这也是区别各个职业群体的重要标志。作为舶来品的律师职业是在我国法制土壤和法律研究都不丰富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相当一部分人对其职业本身和职业道德都十分陌生:认为大众道德、律师道德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这其实并不者正确,准确的表述可以借助于数学的定义:律师职业道德和大众道德只是两个有相交部分的集合。

1.律师职业道德不是理想中的道德

道德是社会调整体系中的一种调整形式,它是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的感觉、观点、规范和原则的总和。(文显 468)它以人们的自我评价或他人评价的方式为特点调整人们的内心意愿和行为。道德的分类标准有很多,按照富勒的分析,道德可以划分为理想道德和义务道德。前者是人们所追求的现实生活中应当存在的道德状态;而后者其实是要求社会成员为了实现前种道德而产生的道德的义务。把道德规范内容进行分析,还可以划分出价值、原则、规则和感受及态度这四种层次。义务道德主要体现为规则和原则,而因何产生这种义务、这种义务的正义性体现主要由价值和感觉及态度这两个因素左右。不难看出,律师职业道德在道德分类中是一种义务道德,即如果有人达到这样的标准不会受到赞扬,但如果违背了则要受到斥责或惩罚。所以,律师职业道德不是公众心中向往的道德——大众道德。如果认为律师要有高于一般道德的情操,那么就是对这两种道德的概念、范畴和作用产生了误解。

正是因为律师职业道德不同于大众道德,所以二者的关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首先,律师职业道德在某种意义上可能高于大众道德。在2001年11月26日中华全国律师会修订的《律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规范》第二章中明确列举了律师应当遵守的九条总则性职业基本准则。分析九条条文的罗列,其中的根本目的体现在要积极维护律师的声誉,全面提高律师队伍道德建设水平,规范律师职业行为,保障律师切实履行对公众和社会承担的使命和责任。通过条文的表述和认识,我们不难看出本规范要求律师在全社会中应当率先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公众的权利,保障司法公正,是一般公众的楷模。原因在于:(1)律师的职业的工具就是法律,职业的根本依据是法律;(2)律师集团的构成上多数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比普通群众更加熟悉法律和道德;(3)律师的职业决定了他们要和公众广泛接触,天然负有为其解决疑难、排除干扰、享受法律上的权利的义务。从这个层面上讲,律师职业道德是应当高于一般的社会大众道德水平,这也是很容易被人理解的。

其次律师职业道德在某些方面还可能低于大众道德,这是最不太容易被公众理解接受的,例如:律师要为当事人保守秘密,尤其是刑事犯罪的辩护人,他的职业操守和参照系要求他即使有当事人犯罪的证据也不能主动向法庭提供;即使明知有罪,也要从无罪的基础出发为其辩护。这种情况恰恰和大众道德的标准难以达成共识,因为在这个价值取向上,律师对当事人利益进行保护的道德要求往往高于社会道德要求;而对对方当事人和社会整体利益的要求是低于大众道德的。这不单是基于双方契约的要求,也体现了道德和法律的区别。此外,公众对此的误解还由于法制观念没有从传统到现代转型而产生的。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是一种特别注重伦理秩序和信念的体系,强调个体人格的发展同宗族社会伦理要求协调一致起来,它更追求实质的公正,排斥法律形式主义,进而导致对法律的不信任,动摇法律在国家的地位。当代律师的工作突出表现在打破这种看似协调公正的实质正义,而为个体独立的人格发展创造环境,并运用法律形式主义来维护这种独立的、富有理性的法律关系。这就是英国法学家梅因所说的由“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的转化。

2.律师职业道德追求鲜明的理性价值

法律运行的特点在最大程度上排斥感情的冲动和任何恣意的决定。相对于其它社会规范的区别体现为内在的、强制的理性因素。无论行为、结果及因果关系如何组合构成,都会发生的相应法律后果。法律后果的发生往往不以人的意志和情感为转移,也正是这种理性使得法律可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基于这种理性价值而工作的律师必然拥有理性的品格,体现为:(1)程序分化导致角色的特定。一场诉讼从开始就要为每个参加人确定位置,律师法定的位置也为律师确定了相应的心态。他不会因被害人的悲惨遭遇而心痛或因被人的发指行为而愤怒继而倒戈;更不会以中立的姿态如法官办超然于双方之外。相反,他还是会站在被人利益的立场上为其辩护,为其争取平等权利。(2)有意识的思维阻隔。在现代法制中,程序对案件的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律师在介入案件的时候,往往如外科医生手术一样,依程序对案件进行剖析。使人感觉理性的冷酷扑面而来,为的就是要淡化决定过程中得到的论证,利用理性思考强迫自己将先入为主的真理观和正义观束之高阁。(3)鲜明的形式理性。律师在法庭上的工作是摆事实、讲道理。更确切地讲是摆证据、讲法理。一名成熟的职业律师往往会保持平和的心态,在诉讼过程中排除意气用事,通过形式化、专门化的法言法语把所有的喜怒哀乐凝结为程序进行中的辩论、推理、证明和决定。

艺术作品中的律师往往夸夸其谈、慷慨激昂、惩恶扬善,但艺术的加工和真实的生活却相差甚远。律师是有感情的,但律师决不会通过充分调动感情,以情感染听众;律师的辩论也可能是激情四溢的,但这种激情建立的基础永远无法摆脱理性的思维和冷静地思考。所有的结论归结在一起就是感情永远无法超越理智。

3.法律是衡量律师职业道德的唯一标准

虽然在高教社出版的大学法律专业教材中只有刑法学提到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为其原则,但在我国司法界的各个运行环节这都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因此律师职业道德的标准也只有法律这一个唯一,也可以说是律师职业道德和大众道德标准差异的最根本原因。

想要真正理解律师职业道德的标准就要对法律、道德这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加以甄别。首先,道德和法律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道德以社会意志的形式出现,法律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出现。为了使法律更加易于遵守和操作,法律规范的构成较之道德规范更加明确、精确和严密。其次,违反了规范的后果不同。这点区别在案件的诉讼中是十分明显的:违反了道德无需任何特定组织和特定程序的认定,人们就可以把违反道德的人和道德制裁直接相连,这说明用道德调节的方法是灵活的、普通的;而法律的程序性和确定性又是其不具备的,违反法律,追究责任一定要通过严格程序和法庭审理,用一句经典的法谚来表达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再次,调整人们的行的方式为也是二者的区别所在。道德的重点是通过单一的义务要求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而法律却是以权利为本位,以权利义务双向为纽带调整人们的行为。最后,调整的对象和调整体系不同。法律较之道德以更加严谨的的法律结构来调整人们的行为,对其内心的动机却不慎注重,道德倚重要求人们内心善良以达到行为合力。以上四点构成法律和道德间的不协调:合法的不一定合理,合理的也不一定合法。律师执业绝不可能和法律相抵触,尽管合乎道德的东西可能是合法的,但合乎律师职业道德的决不会是违法的。

真正区别法律和道德是不可能的,两者的阶级基础都决定了他们的社会阶级本质和服务的方向是共同的。法律贯穿道德的精神,道德对法产生公正性和公正程序的评价;道德保持法律的伦理方向,法律则促进道德的完善。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辩证的得出结论——一名优秀的律师往往是一名道德高尚的人,一个道德败坏的律师也不可能会遵纪守法。即便如此,律师在工作中坚持的永远是法条主义而非大众道德。如果把拥有良好的大众道德说成是拥有社会正义感的话,那么无疑律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在某种成度上抑制了这种正义感,也就是说这种抑制让大众对律师所遵守的道德标准产生了较深刻的误解。

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升律师形象

(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分析了律师职业和律师职业道德产生“非道德”的原因,无论从司法实践中保持司法独立和公正的角度还是从律师集团自身强烈要求改变自己的职业环境,提高职业评价的角度上看,加强律师执业道德建设都是十分重要的。 “职业” 一词的是十分关键的,它的含义就是要强调法律工作是按对委托人和法制应尽的义务优先与个人利益这样的标准组织起来的;同时也是受道德支配的。如果没有法律职业道德建设支配法律人的行为,影响法律人的心态,规制法律人的思想,拥有高超法律技术的法律人是十分可怕的,乃至是危险的。这点在律师身上体现尤为明显,法官和检察官的行为除了职业道德规制以外,还有国家法律和单位纪律的约束,律师作为自由职业者是没有直接的上司可以对其管辖的。正因为职业道德的作用,才抑制了法律技术运行中的非道德的成分,使其把法律的非道德控制在最低限度,同时也彰显了职业技术中的道义成分,让法律技术真正的法律事业服务。

(二)律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一点建议

1.培养荣誉意识

经过前文的论述,学生认为荣誉意识建设对建设律师职业道德是有帮助的。西方律师业的早期,同样是由于社会民众对律师业的讥讽刺激了律师们,让他们意识到了职业荣誉的重要性。为了改变人们的评价,律师们开始为穷人提供免费的服务,有时这种服务完全不计成本,此后经过多年的发展,这种为打不起官司的人进行援助的服务演变成了今天的法律援助制度;不仅如此,律师还剔除在职业队伍中的道德败坏者来提高自身的纯洁性。以至到16世纪的欧洲各国纷纷把律师职业作为贵族的理想工作——律师们不仅传播法律,也严格学习礼仪举止和上等人的生活方式。虽然,这种注重个人背景来改善律师职业道德的方法在现代社会并不可取,但却在客观上收到了很好的结果。当然,学生并不赞成律师是贵族之学,但仍希望律师集团可以建立起职业荣誉感,重视自身行为的修养和性格培养,从内心激发对行业的热爱,对荣誉的珍惜,进而提高律师整体的职业道德水平。

2.加大法律普及力度,让法制理念深入大众

如果说对抗制诉讼模式是律师的价值体现,那么现代法制环境的建立和大众对法律的理解就是律师存在的土壤,没有土壤的包容,任何存在都是不现实的。而我国法制现代化刚刚起步,可以说法制的环境还没有完全形成,对律师职业道德的错误认识不可避免。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间的矛盾纠纷也日渐增多,任何人都无法避免和法律打交道,这正是律师业发展的大好时机。只有让更多人真正的认识法律、了解法律,才会对律师职业道德的独特性做出正确的判断,律师执业的环境和前景才会更好。

3.建立有效防控体系,预防权、钱交易

相比于明确的单极利益是律师追求案件胜诉的直接动力,付出和收获的不对等则是法官受贿的心理痼疾。大多数法官认为自己的付出多于律师,而收入却不如律师来的丰厚,无法摆正心中的天平使部分法官利用自己手里的权力为个人牟利,也有的法官会干脆辞去工作,成为律师后和原来的同事订立“协议”,钱权交易就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为了打断这种违法的交易链,学生认为以下措施是必要的:(1)提高法官的社会地位。在美国,如果想要成为一名法官往往要做多年的律师,其少数德才兼备者才有可能。成为法官的人也倍受尊重,拥有多数特权的同时也使他的生活没有困难。但我国法官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多数法官工作了一辈子离开岗位时都可能面临清贫的窘境。他们最愿意的,也最成功地选择就是成为律师。当下中国高薪养廉的困难颇多,只有从立法角度和司法实践中培养人们尊重法官的理念来提高法官的社会地位,并大力保障其生活,才能让法官安心工作。(2)完善司法独立的体制建设。多年来我国法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要真正实现司法独立,它不仅要求法院在工作时不受其它机关干扰,也包含法官在工作时应当独立依法行事,做到案件的结果决定只取决于对法理的掌握和证据的运用,要尽量摆脱领导干预的情况,打断某些律师的“生存之道”,同样也可以有效的防控“权钱交易”。(3)完善关于律师和法官关系的回避制度。回避的根本在于回避“情”对“理”的冲突。三大诉讼法中还应当追加律师法官关系的回避制度,排斥律师对法官的不利影响,阻断“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的发生途径,实现权力对等的司法公正。(4)建立更加严格的惩罚制度。学生认为法是立国之根基、治国之根本,掌握法律的法律人更应当尊重法律。对于知法犯法者应当以更严格与常人的惩罚力度予以打击,以儆效尤,使犯罪者和潜在犯罪者知道手中的法律知识决不是他们违法的工具,却是对自身行为的最有效约束。如果想以身试法,必将予以严惩。

4.摆正利益与责任的关系,遵守律师职业道德

何为律师职业道德是一个道德领域的问题,法律无法对此作出细致的规定。从现在理论界认为有三条基本原则可以作为律师执业道德的最低评价标准:(1)良好的形象和声誉。律师在从业的过程中要带头遵守法律法规,以身作则,以良好的形象为当事人服务,保持律师声誉。(2)职业的独立性。律师执业中要保持独立,不得和司法机关或其他与案件有关人员进行不正当接触,不受司法机关干涉,不受当时人的意志左右,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依法执业。(3)保持廉洁和清廉。这是对律师的双重要求,既要对自身保持清廉,也要做到不对法官行贿,做到对司法系统的廉洁。实践中,这只能作为律师执业的大体方针,在操作时缺乏实践性,学生认为律师的职业道德应该和三种有密切关系的人相联系:司法机关、当事人、同行。具体来讲:(1)律师在处理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仲裁机关的相互关系时应遵守的执业纪律——严格遵守审判庭、仲裁庭纪律,不得进行损害审判机关和仲裁机关的威信和名誉的行为,尊重法院是各国律师道德普遍要求律师所要履行的义务;律师不得为了有利于自己承办的案件而与法官、检察官进行非正常接触,该规则是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对律师的一项普遍性的要求;忠实于司法机关、仲裁机关,律师为了使委托人胜诉,如果采取颠倒黑白等非法手段,使审判、仲裁等造成错误,那么必然会影响司法、仲裁的威信,使其失去社会的尊敬。因此,真实义务同样是世界各国对律师职业的一个普遍要求。(2)律师在处理与委托人的相互关系时应遵守的执业纪律——律师应当尽职尽责地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委托人将自己的生命、自由、财产等权利委托于律师,律师当然应当热情勤勉、诚实信用、尽职尽责地为委托人提供法律服务,努力满足委托人的正当要求,不得对委托人授权的法律事务无故拖延,,草率处理。对因律师懈怠或疏忽,致委托人受损害者,律师应负赔偿的责任;律师应当为当事人保守秘密,当事人要求律师进行保密的事项必然是与其利益有必然联系的,律师不但要对自己的委托人的利益负责,也要遵守契约约定,为当事人保密也可以让当事人放心于律师的工作,产生对其的充分信任。(3)律师在处理与同行关系时应遵守的执业纪律——律师不能做任何有损于律师职业整体利益的事,尊重同行,维护律师的集体荣誉,以正派、正直的态度处理与同行间的关系;律师不得用不正当的手段妨碍和干扰其他律师依法从事执业活动,律师应当避免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与同行抢生意;在诉讼中,如果对方当事人有律师担任其人,律师绝不能直接与对方当事人进行联系;律师不得阻挠或者拒绝委托人再委托其他律师参与法律服务;共同提供服务的律师之间应明确分工,密切协作,意见不一致时应当及时通报委托人决定。

篇9

关键词:学习;模拟法庭;法学实践;学习动力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4-0251-02

美国大学本科生教育博耶委员会在《再造本科生教育》的报告中提出了改进本科生教育的10条途径,其中第2条是“构造一个以探索为基础的大学第一年”,将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与学生对研究探索和创造性的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放在了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的首位。传统法学教育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和学术的培养,忽视了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不利于法律系学生学习动力的培养。模拟法庭作为法学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能较好地弥补传统法学教育模式中实践能力和培养的不足,对加强法律系学生学习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法学教育在法律系学生学习动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法学教育方法忽视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并对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缺乏信心;同时,这种教育方法也难以实现大学生的职业角色定位,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淡化,弱化了学生学习动力。

1.传统法学教育方法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不利于巩固和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大陆法体系是系统的理论基础上建立的法律体系。在大陆法系国家,在某项法律出台前,立法者和法学家就已经设计或采纳了某种理论或概念。具体法律条文背后的原理、原则、概念等在大陆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注意阐述条文背后的理论,注意大陆法系已有的体系,把大陆法的理论性和系统性统统包罗进去[1]。目前,我国各大学法律院系通常所采用的是讲座式的教学方式。在这种讲授式教学方式下,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在上课时,学生并不需要进行课前准备,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讲者,只是一个知识的接收器,是一种完全被动式的学习。面对抽象、枯燥、晦涩难懂的法律术语,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不利于巩固和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2.传统法学教育方法难以实现法律系学生职业角色定位,难以塑造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动力。

法学教育本身要求未来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员实事求是,遵循规则,追求公平和公正,并有良好的职业操守。但传统法学教育在法学实践环节设计的不合理,导致学生职业角色定位盲目而模糊,无法清楚地进行职业角色定位,难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来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加之大学生社会认知能力有待提高,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等原因,致使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教育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难以塑造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动力。

3.传统法学教育方法忽视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学生缺乏自信心,弱化了学生学习动力。

我国的法学教育长期受大陆法系教育传统的影响,注重法律知识系统性、抽象性、理论性、概念化、形式结构等因素,强调法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导。这种教学方式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和学术的培养,忽视了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而法学教育天然具有学术研究性和职业技能性两方面的特点。我国近代著名法律教育家孙晓楼指出,法律人才的培养需要具备三个条件:法律的学问、法律的道德以及社会的常识。在如何求得法律的学问问题上,他认为“第一个步骤,当然是在认识法律,究竟法律是怎么一回事,怎样一个东西。第二个步骤是在运用法律于认识法律之外,再注意如何运用这个法律。最后一个步骤,我们于认识法律,于运用法律之外,应当知道哪种法律是适应现实的时代和社会,并且如何可使法律现代化、社会化。”[2]我国传统的法学教育显然忽视了第二、第三个步骤的培养。在这种有缺陷的传统法学教育中,学生因未获得有效的实践技能训练,综合素质能力差,对自己逐渐失去信心,甚至觉得理论知识学习不如实践技能学习重要,觉得法学理论知识在司法实践中没什么大的用处,弱化了学生学习动力。

二、模拟法庭法学实践在法律系学生学习动力培养中的作用

模拟法庭作为法学实践的重要内容,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社会性、复杂性、艰苦性、目的性、主动性,以及问题的突发性、尖锐性等特点,在训练和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加强学生学习动力方面,具有任何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特殊功能和作用。

1.模拟法庭法学实践充分尊重了参与者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现代教育学认为,主动学习的效果远远高于被动接受,尤其是对于成年人而言,只有在被尊重、能参与的基础上才更容易获得相关的法律知识和实践能力。正如清华大学王晨光教授所言:“当一个人作为乘客坐车时他不一定会记住行车的路线,但是当他坐在司机的位置上时他就必须认路、记路和分析路线。”[3]

在模拟法庭上,当学生以某一模拟案件的当事人、律师、检察官、法官的身份坐在相应位置,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开庭时,他们必须竭尽全力考虑所处角色的利益,设身处地分析案件,全力以赴争取最佳结果。做法官的必须让自己保持中立,去了解事实,深入研究案件涉及的法律,掌握法律的精神和要义,公平公正地裁判;做检察官的,将案件移送时,必须谨慎考虑案件全部证据和所适用的法律,准备好书面公诉意见,注意讯问、发问技巧;做律师的,要充分论证对委托人有利的事实和法律,努力排除对委托人不利的事实,排除对委托人不利的法律规定的适用,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在整个开庭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法律程序,准确、敏锐地发现和确定争议的焦点,对证据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对案件做出妥当的定性和处理。

在模拟法庭法学实践过程中,学生们为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必然要在研究解决方案的同时,广泛学习并深入研究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其也必然会在法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研究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进一步研究、论证解决问题的方案。模拟法庭法学实践充分尊重了学生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习动力。

2.模拟法庭法学实践能够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观念

角色意识的培养与塑造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之一。在法学教育中培养、塑造学生的角色意识,对塑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加强其学习动力具有重大意义。

模拟法庭法学实践活动需要由多个不同的角色来完成,每一个角色所要完成的任务是不同的,每一个角色在案件中的功能与作用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每个角色站在自己的角度,对案件性质、证据和法律进行理解与认知,实现角色目的,并在整个过程中贯穿公平与公正的法律理念。

通过不同角色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使其理解不同职业的内涵,塑造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观念,为今后的法学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奠定良好的动力基础。

3.模拟法庭法学实践能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自信心

增强学生综合运用法学知识的能力。一个案件的解决需要用到多种知识,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相互独立的,一般一个部门法开一门课,所以平时所学的知识之间缺少连贯性。模拟法庭法学实践过程中,学生要综合平时所学的各部门知识,将它们融会贯通用到某个个案当中解决问题。如一个民事案件,就可能综合用到民法、民事诉讼法、证据学、律师法、法律文书、律师实务等内容,

篇10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特点;教学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是对大学生进行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对象是高校一年级新生,主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人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树立应有的法制观念,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教育者只有根据《基础》的特点,研究大学生选择和接受教育的特点,精心选择和实施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基础》的特点

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施要依据课程本身的特点,《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必修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基础》具有如下特点。

(一)综合性

《基础》教材由三个主体部分组成,分别是思想教育、道德观教育、法制观教育。其内容虽然同属于理论一级学科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但涉及内容却很丰富,牵涉哲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教材在编排上除了注重本课程体系和教学目的要求,还吸纳了交叉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依据这一特点,《基础》教学要求综合运用理论与方法,以及其他学科知识所提供的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方面遇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做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和阐释,使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高、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得到增强。

(二)简易性

《基础》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相比,甚至和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具有明显的简易性。当然这种简单易懂的特点,与基础的定位是分不开的。《基础》的命名中“基础”二字本身就体现了这门课程的基础性定位。而且从教学规律上讲,《基础》是作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入门课程来开设的,它以解决一年级新生成长成才所遇到的基本问题为切入点,结合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着重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基础》作为入门课程的基础性定位决定了它教学内容的具体、形象和简单易懂。与其他课程相比,它没有太过高深的理论阐释,很多内容都非常符合一年级新生的思想特点和需求,和大学生活非常贴近,为学生所熟知,也是他们经常面对的一些实际问题。

3.实践性

《基础》旨在培育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因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大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根到底是实践,并不是为了单纯地学习理论知识。如果在学习中只是单纯掌握理论知识,把概念、条文背得滚瓜烂熟,而实践方面却与社会道德法律规范背道而驰,这样的学习就失去了意义,甚至适得其反。因此,《基础》在教学中要注重实践性,在传授法律知识和道德知识的同时,要重视知识向实践的转化,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在思想上、行动上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二、《基础》对教学提出的要求

每门课程都有自身的特点以及特定的授课对象,课程的特点以及授课对象决定了教学的方向与实施方案。《基础》的授课对象和课程特点对教学提出了如下要求。

(一)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基础》具有综合性、简易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要求其对应的教学必须在方法上体现灵活多样的特点。此外,当代大学生成长在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之中,与他们之前的几代大学生相比,他们所接受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是多样化的、丰富多彩的。因此,《基础》教学在方法上必须不断创新,体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新奇的事物能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教育方法的不断变化与更新可以引领他们新的探究欲望,从而在《基础》教学上不断进行更深层次的教育活动。

(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基础》由于其实践性特点,传统的板书形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基础》教学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因为多媒体教学不仅节省了大量传统课堂教学写板书的时间,增加了讲解教学内容的时间,而且最主要的是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可以把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资料进行衔接,在极大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对学生的感官造成极强的冲击力。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从而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讲授效果大大提高。

(三)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当代大学生面临纷繁复杂的世界,本身就有诸多困惑,更何况作为新生,他们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迈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这种环境的改变必然给他们带来很多的不适,这正是《基础》教学要帮助他们解决的问题。因此,《基础》教学必须把教学内容生活化,根据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特点,紧贴他们的生活实际,满足他们的思想需求,正面回答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所关心的问题,帮助他们度过人生成长的关键期。

三、关于《基础》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基础》的特点以及对教学的要求是教学方法改革与实施的依据,依据这些特点和要求,《基础》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辩证实施,不可偏废。

(一)理论灌输与渗透教育相结合

《基础》教学中,适度的理论灌输是非常必要的。本门课程的知识体系来源于基本原理,但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不是天生的、自发的,只有在认真学习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才能保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由于经济全球化、互联网的普及,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导致部分大学生存在政治理想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偏离、法治意识淡漠等问题。因此,根据教材内容编排,按一定的知识体系,对大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思想理论、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理论认识水平,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

不过,从前面的分析来看,《基础》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简单易懂,即本门课程的理论深度有限,并不特别高深,有时过多的抽象理论阐释和灌输往往适得其反,虽然它对于掌握社会规范基础知识的学习是有成效的,但在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及对社会规范的遵从态度方面却有着明显的缺陷。因此,针对《基础》的特点,其教学方法还要重视渗透教育。因为人的思想具有普遍的渗入性,它渗入人的一切活动之中。在《基础》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各类德育资源,把这些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如学习“社会公德”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视频,先进人物的事迹可陶冶、滋润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并重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的特殊性使得他们的民主、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愈来愈强烈,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此同时,他们还有非常强的独立思考意识和能力,习惯于独立进行比较和判断,他们对于前人的实践和结论,不是简单地接受,而是习惯于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在事实面前接受真理。大学生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基础》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的共同思考和交流的过程,它需要教师以参谋者、探讨者的身份和学生平等相处,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相信他们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给予足够的信任和支持,切忌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说教和训导姿态。

然而,传统德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育活动被简单看成“我说你听”的单向说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个被动接受者而非主动参与者,从而导致他们对教育丧失兴趣,产生抵触情绪。改变传统的《基础》教学方法就要切实调动教师教学主导和学生学习主体的两个积极性,做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并重。作为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开展互动式教育,“辩论式教学法”就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学习有关“诚信”的内容时,学生都明白“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需要诚信,大学生应该讲诚信”。但在实践中却不尽如人意,追根溯源,是许多人认为“讲诚信吃亏”。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设定辩题:“讲诚信吃亏还是不吃亏?”组织学生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澄清思想认识,改变错误认知。

(三)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并行

课堂教学是德育课程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具有明显的德育功能,古今中外众多的教育家、思想家都把“教育性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概念,强调课堂教学的教育性。因此,课堂教育依然是大学生德育的重要方面。但是,“知识的传授比品德的形成相对较为容易,知与行相比较,行更重要”。“最好的教师知道负责任、诚实和良好公民条件不能在一门课程中‘教’出来,因为这种品质是通过日常活动而不是通过日常演讲而形成的”。故而,《基础》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范围,因为只注重课堂教学环节的德育,忽视学生在课外的德育,只会使学生认为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可以同课外、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事情相分离,从而抵消课堂内的教育效果。思想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体验,在现实环境中体验道德、法律,有时比在课堂上教授更为有效。比如在学习“竞争和合作”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走出校门合作完成作业,与其他小组展开竞争,在他们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直接体验合作与竞争的感受,从而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处理好合作关系,如何才能在竞争中获胜,等等。

(四)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相融合

《基础》是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的,大一新生刚刚由中学阶段迈入大学阶段,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使他们有时往往难以适从,再加上他们远离家人及曾经熟悉的生活环境,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如果这些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发展成为思想问题。作为教育者,“不能像过去那样把教育中出现的许多问题简单地看成是思想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中不少是心理问题或者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思想问题”。为了让一年级新生积极应对过渡期的矛盾,《基础》教材的第三章第三节有专题论述大学生如何“协调身心关系”,但这远远不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将心理教育融入思想教育,或将思想教育融入心理教育,实现两者的融合。例如:有的宿舍同学关系紧张,在学习“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可以开展“团体心理咨询活动”——20个“我是谁”。首先让每位同学至少写出20个“我是谁”,其中既包括优点,也包括缺点。然后让团体成员在小组内(可以按宿舍)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抱着理解他人的心情,去认识团体内一个个独特的人。最后请每个小组代表发言,交流活动的感受。团体心理咨询活动可有效促进团体成员进一步认识并接纳自我,进一步认识并接纳独特的他人,做到在实践中能换位思考,宽容对待他人,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单中惠,杨汉麟.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2]李安.美式教育成功之谜[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