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和实践辩论范文

时间:2023-06-21 09:44: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理论和实践辩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理论和实践辩论

篇1

关键词:软件编程;接口技术;实现;修正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7-0190-02

在计算机网络项目研究进程中,网络系统工程只有建构完整的软件编程参数和运行环境,才能完成基本的网络任务,而其整体性能取决于软件结构的基本参数和版本。软件编程项目的基本架构是网络服务需求,而接口技术能在此基础上保证信息和数据的安全,在接口建立相应的数据处理模型,确保相关数据运行维度的升级,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体数据管理的稳定性。

1软件编程和接口技术的相关内容

对于软件编程工程师来说,软件编程项目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并且,研发人员要对软件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预期,对其研制后的应用领域、服务属性以及服务内容等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并且对软件应用后的功能模块也要进行集中的处理和设计,确保相应的体系结构符合标准化计算机应用要求后,才能开始进行编程。在技术实践中,技术人员要结合不同条件,对软件客户的需求进行集中处理,从而更好的设计实现产品功能与服务,借助不同的运维体系和技术研究机制,对软件功能和整体产品的综合服务进行深度分析和处理,以保证相关内容贴合实际需求。同时,也会建构系统化的定义模式,从而更好地区分不同软件的功能和权限属性,而在软件功能接口层级的设计上运行有效的调整模式。

例如,在软件编程项目中,软件不同模块要进行分级和分属性,确保不同模块能独立读取相关信息和要素,需要甄别不同的数据传输结构和数据监督机制,保证相应数据处理维度能符合实际要求,只有提高相关模块的应用价值,才能更好地完成数据运输和传送要求。另外,在件编程中,不同模块的功能和层级属性需要结合软件控制阶段,进行系统化升级。在对设计流程、设计基础架构、设计接口数据结构等问题进行深度处理后,才能更好地发挥软件编程的实际价值。

2软件编程和接口技术的实现路径

在对软件编程系统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要对网络环境和软件之间的关系进行集中处理,确保软件运行维度和实际应用要求之间的贴合度,也要保证软件实际应用结构符合标准。也就是说,在软件进行编程操作的过程中,要对软件的网络运行环境以及目标等参数进行集中判定,确保相关设计和参数模拟结构符合标准。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的网络运行环境会导致软件原有功能属性的改变,且实际技术指标和要求也会出现相应的转移和改变,这就需要相关项目的维护人员结合软件编程的具体需求,建构不同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设计内容,确保软件中不同单元控制不同信息,规避由于一个模块出现问题导致整体软件编程结构瘫痪的问题出现。例如,针对软件编程中出现的问题,该软件模块单元就会被检测到异常,在发出故障信号后,能及时提醒用户进行故障维修,且软件结构中的编程指标也会接受重新设定和处理。

正是基于此,尽管设计过程会添加很多冗余的参数,使得软件编程以及设计效率出现降低的情况,但是,能最大限度地增加整个系统的控制效果,确保可靠性和科学性,在软件编程项目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接口技术成为了整体软件编程安全性升级的重要技术要求,故障信号正是依托接口技术的处理和编辑进行警报提醒,且冗余的软件结构以及参数单元都能借助接口技术进行屏蔽和管理,接口技术会智能化的进行软件参数筛选,确保保护系统和软件本身的隐蔽信息都能得到有效处理和分布。在软件编程以及接口技术应用过程中,指标设计是最基本的参数,也是整体技术操作模型中较为重要的环节。

3软件编程和接口技术的功能修正

在实际软件编程结构建立和运行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能针对相应问题进行系统化的功能修正,确保相关运行维度和处理结构之间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

在软件编程和接口技术模块安装完毕后,技术人员要进行统一的产品运行测试,从而保证软件应用过程符合相应标准。在具体的测试中,主要是对软件功能、软件内系统模块以及不同隐患问题进行集中处理,从而建构有效的使用管理模型,针对软件的漏洞和不足及时制定相应的软件补丁。另外,软件也要经过产品升级、产品革新等步骤,毕竟互联网运行结构和运行环境在时时变化,软件编程和接口技术也要实现有效的升级和优化,针对临时性和动态化的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维护基础切实有效。而针对软件编程以及接口技术的性能更正问题,相关技术人员也要给予一定的重视,切实维护软件各项服务以及功能的运维体系,利用统计数据进行集中处理,综合分析软件的操作性能以及价值空间,确保软件结构能更好的发挥其实际功效。

在对软件进行对比和评估操作的过程中,也要利用相应价值和运行维度对软件的功能属性进行集中处理,确保相应的功能分区能发挥其实际作用。其中,利用接口技术对硬件和软件进行有效分析,也要对失效区域进行系统化划分,保证相应问题模块能得到有效处理。也就是说,接口技术能有效的对逻辑褥洞以及实践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管控,从而为软件编程项目提供最好的维护。接口技术也能按照不同的问题以及相应运行维度,对软件的问题区域进行处理,并且建立有效的拟定方式和管控策略。

在计算机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软件编程以及接口技术将实现更丰富更多元化的设计理念,在技术研究和科学重点分析上,也要对功能单元进行集中处理。比如,在接口处有效的设置芯片,或者是连接相应的智能设备,确保接口技术能有效对微机系统和控制系统进行维护,也能对干扰信号进行有效屏蔽,保证干预能力能发挥最大功效。

篇2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思考和建议

一、引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在空间、时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是国家对土地实行用途管制和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基础和依据。其实质是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部门间的合理配置,即土地资源在部门间的时空分配(数量、质量、区位),体现在土地利用结构上的合理和科学布局。它是土地利用管理的“龙头”。

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经济加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建设用地规模扩张过快、耕地大量减少等情况,我国先后组织开展了两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很大程度上发挥了规划在科学利用和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中的宏观调控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规划预测的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特别是第二轮规划是在90年代初经济过热,中央采取从紧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背景下编制的,规划实施后,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宏观政策的调整,使得这轮规划在许多方面显现出不相适应的地方。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制定和国内、国际土地利用规划新理念的传播,我国的土地利用管理思路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上一轮规划越来越难以适应土地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迫切需要进行新的修订。目前,如何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要在总结上一轮规划实施的基础上,改进规划方法,提高规划水平,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编制与实施的思考

通过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的成效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新一轮的规划编制,应重点研究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规划的多元化目标定位问题

社会决策中的目标通常不会只有一个,不同经济层次的组织有不同的目标,不同水准的个人也有不同的目标,同一组织或同一个人也不会只有一个目标,这就是多目标决策。多目标决策有两个特性:一是目标之间的不可公度性。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之间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对于经济效益,可以用货币来衡量标准,而社会和谐、生态环境问题中,是无法用货币指标作为衡量的。二是目标之间的矛盾性。当改进了某一个目标值,就很可能使另一目标变坏,满足了一个目标却损害了另一个目标,经济的增长并不一定意味着人们愉悦程度得到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很显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个多目标决策问题,在新一轮土地编制中,如何确定规划的多元化目标问题,如何对目标进行筛选、排序、优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规划的弹性与刚性关系问题

弹性,是指当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一变量对另一变量变化反应的灵敏程度。运用到规划中,是指规划思路及指标体系对随机性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从理论上讲,规划和市场之间存在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规划对市场起着诱导、调控、规范和拉动作用,另一方面市场对规划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而言,首先是规划在编制时接受市场变动的信号,即信号刺激,如地区建设用地供给不足、需求市场发生变动,导致用地结构布局变化或需求导致区域大量土地闲置等;继而规划通过各种机制对此做出相应调整,如增加建设用地指标,调整用地结构和布局等;随后规划将这一信息反馈到市场,对市场进行调整和引导,市场在规划的作用下不断调节并将新的信息反馈给规划,从而实现动态式双向作用机制。在西方国家,弹性被广泛运用到各个规划领域。如波兰、法国、西德等西方国家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探讨弹性发展规划方法论,同时做出若干不同方案,供决策部门评价选择。实践证明,弹性规划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指导性。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弹性与刚性的关系,弹性太大会给地方政府留有寻租的机会,地方高兴,国家遭殃;刚性太大会使规划呆板,国家好管理,地方没自。

(三)规划的开放性问题

从系统论角度看,土地的本质是由土地生态系统和土地经济系统在时空耦合而成的复合系统,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只有开放,才可能保持系统的有序性。土地规划就是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对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不断地输入和输出物质、能量、信息和资金,使之向决策者预期的方向发展变化,以实现土地生态和经济的双赢。系统的开放程度决定于影响系统开放的激励机制。所谓激励,就是经济活动的当事人达到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他具有从事某种经济活动的内在推动力。一般而言,激励功能的强弱,主要与经济活动当事人的努力和报酬的接近程度相关,要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开放性就是要营造这种开放性的激励机制。

(四)规划理念与规划技术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日益成为热点,它寻求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认为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公平、选择、共同、需求等一系列原则,应以不损害、不掠夺后代的发展需求作为前提,满足当代的发展需求,以体现高效和谐、循环再生、协调有序、运行平稳的良性状态。近10年来,新土地规划与区域规划理论在区域发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把视角从“物”转向了“人”,转向了人对土地资源需求的满足和社会发展,主要借助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强调经济的社会和文化特点,并引用相关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来分析其对经济空间问题的影响。如劳动地域分工中借用生产关系理论, 新产业空间中借助经济学中的柔性生产概念,网络研究中借助社会学家的社会根植性概念等。在方法和技术应用上,近年来发展很快,随着最优化技术的出现与应用,各种线性和非线性规划及多目标规划的方法开始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研究过程中,已较为广泛地运用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新技术进行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现状变更调查、动态监测、规划动态管理和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并探索“3S”一体化技术和WebGIS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运用。

(五)规划实施与追踪管理问题

规划作为一种中长期计划和一种行动纲领,其编制工作的完成,仅仅是规划成功迈出的第一步。是否能够实施,则是规划成功的关键,它直接影响着规划的生命力和应用前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与实施过程是一对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孪生体,规划编制过程仅仅是一种研究、一种分析、一种建议和一种规定,只有将这种规定和建议同规划实施追踪过程对接起来,才能构成一个系统完整的规划全过程,这种全过程规划就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追踪一体化的过程。这种一体化过程包括三个方面:1.规划“政策”化。规划在未进入实施前,不管实施可行性看起来有多强,都只能是停留在文字(图件)化阶段。规划的政策化过程就是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中的各种规划目标、各类实施措施等变成政府的政策加以实施。2.谋划与决断的相互监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用地的咨询服务系统,主要通过探讨各种土地利用问题,对土地利用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向政府针对具体土地利用问题提出多个理念,多个规划方案。也就是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只担任“谋士”的角色,最后的决断权在政府决策者。只有真实反映某一时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的规划才是好的规划,才能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3.动态化的追踪管理。规划作为对未来多种可能性的描述,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经常在实施过程中加以调整,也就是对规划实行动态式追踪管理,对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土地规划执行状况等进行动态监测。

三、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的具体建议

(一)坚持为以保护耕地为主线的规划目标不动摇,重点兼顾土地空间布局,土地生态环境规划目标

实践证明,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坚持以保护耕地为主线的功能定位,是符合我国人多地少、农用地特别是耕地不足的基本国情的。国土资源部就第三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也提出了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是修编的首要原则。

土地的空间布局首先就要考虑农用地布局尤其是耕地布局,主要是基本农田布局问题。基本农田布局就要根据我国未来人口高峰期,综合考虑城镇发展体系和城镇用地规模,科学地确定。参照英国的作法,在大城市周围修建绿化带,作为隔离地带,可以有效控制城市外延,对保护城市郊区耕地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样确定的基本农田不会轻易被占,不会造成对基本农田投入的浪费。除划定的基本农田外,其他一般农田改设为农业调整区,把合理布局,突出区域特色,大力发展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较高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作为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根据集约利用的原则进行集中布局。只要是不破坏耕层,在指标上不限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农业调整区进行安排,视为符合规划。其次要考虑建设用地的布局。建设用地布局主要是城镇体系布局,在规划中,从统筹区域、统筹城乡的空间均衡理念出发,使人口、经济、城镇的分布与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相协调。要考虑哪些地方适合扩大城市规模,适合进一步聚集人口,哪些地方不适合进行大规模开发和建设,而是需要进行保护和恢复,甚至疏散人口,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加强发展规划的空间引导和约束功能来予以解决。

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要考虑由于规划实施而产生外部性作用。一般而言,正的外部性应当得到补偿,负的外部性应当赔偿,不能以牺牲环境、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二)改革僵化的指标体系,构建刚、弹性互补的规划指标

要改革目前僵化的指标体系,根据新形势的需要,应把指标分成强制性指标、指导性指标和机动性指标。强制性指标主要包括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等指标。这部分指标需要无条件地实施,如规划应明确规定在空间上需要进行严格保护和管制、严格禁止开发建设的区域和地段。指导性指标主要包括农业结构调整指标(设施农业、畜禽饲养和养殖水面等农业用地占用耕地指标、生态退耕)、土地资源生态保护、林木覆盖率等指标。这些指标主要是为农业结构调整、生态保护需要,具体实施是由相关部门实施。机动性指标主要针对一些定位随机性较大的、零星或突发性建设项目而设置,因其建设用地数量及位置难以准确预测,用机动指标进行调节。在规划的建设用地指标中,增设适当比例的机动指标,以保证一些特殊用地的需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这部分指标可以是规划期规划建设用地增量的10%~20%,由各级人民政府机动调整,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但这些指标不能随意突破,这些指标都要由上级土地管理部门和用地审批部门同意与备案。

(三)建立规划修编的公众参与制度,提高规划的开放程度

公众参与规划编制是规划编制人性化的要求,有利于增强规划本身的综合性,为规划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公众参与的方式应根据规划编制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参与方式,注重实效。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规,规定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组织设置、参与形式及参与步骤,确保公众参与的合法性,保证公众参与层面广、参与活动贯穿规划编制全过程。市级规划采取了吸收各相关部门及其专家参与专题研究、方案论证的方式,专题研究吸纳了土地管理部门、学术研究机构的观点,规划方案综合了部门发展意见,活跃了学术探讨氛围,探索出顺应城市经济发展、又不违背国家土地政策的规划方案和实施保障措施。县级规划将采取部门提出行业规划、县主要领导参与规划方案审查等公众参与方式。乡级规划的公众参与主要表现为乡镇提出地方建设发展设想,对实施涉及到农民切身利益的项目(如居民点调整、土地开发整理、生态退耕等)的安排广泛征求村民委员会和村民意见等。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同时做好土地资源的供需预测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就是要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变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资源保护的规划理念,把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纳入规划目标体系。要转变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变粗放、掠夺性的消耗模式为集约和永续利用模式,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要吸收国际国内先进的规划理念,如全球化理念、社会化理念、外部性、资源禀赋、理性发展理念等。这里着重介绍一下理性发展理念。理性发展理念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的建筑师创立,在学院派的理论学说基础上,形成理性发展政策。理性发展理念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可持续发展在现实条件下的具体实践。理性发展作为一种与市场机制相对应的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主要是通过法律、财政、金融、税收等手段对土地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与模式进行管理,以控制城市蔓延,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实现城市的理性发展。笔者认为,对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适当控制城市发展的规模是必要的,理性发展理念值得借鉴。

针对上轮土地规划土地供需预测,特别是建设用地偏差较大的情况,笔者认为,在研究方法论的同时,主要做好土地供需预测的调查工作与基础数据的收集工作,做到定性与定量、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这是因为基于数理统计的方法论并不完全能够反应现实情况,除了基础数据的准确之外,还要通过实地调查来检验,这往往是以往规划容易忽视的环节。

(五)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监控体系

“三分规划,七分管理”,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过程中,编制是基础,审批是保证,实施是最终目的。首先,要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步伐。抓紧制定《土地规划法》《土地用途管制法》等项法律法规,在这些法律法规中应着重明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权威性,一切土地利用都应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框架内进行。其次,要建立起由政府、公众和规划师三位一体的群体决策支持系统,其组成结构可以是各占1/3。决策支持系统对规划的实施起决定作用,既对政府的寻租行为起到约束和制约作用,也可以对个人和单位的土地利用行为和方式进行监督。第三,要建立完整的规划编制评估体制。通过建立“规划编制――实施――评估――调整”,修订一套完整的规划体制,解决“重编制、轻实施、缺评估、泛调整”的问题,建立规划的监督检查、动态监测和反馈修改机制。第四,建立规划的动态化追踪管理机制。充分应用各种技术手段,对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土地规划执行状况等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万茂,韩桐魁.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45.

[2]张治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与修编的研究[J].福建地理,2005,(3):4-5.

[3]毕为正,刘海玲.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修编建议,国土资源,2005,(2):22.

[4]冯忠铨.经济预测与决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349.

[5]沈明.土地规划理论实践中发展观的演化与趋势[J].广东土地科学,2005,(3):8-9.

[6]朱红波.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J].广东土地科学,2006,(1):8-9.

篇3

内容提要: 我国《合同法》未明确债权人代位行使债务人债权的效力归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将其规定为债权债务的法定转移并无不妥。据此,相应发生拟制的债的免除效果,即发生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消灭的效果。只要次债务人未实际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或者履行清偿义务不足的,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虽然债权债务关系消灭,但债务人的清偿责任并不消灭,债务人应当承担债权让与的保证清偿责任。对由此产生的代位债权人比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事实上的优先受偿效果,应设立“次债务人向债权人清偿使债务人财产减少并且不能清偿对其他债权人的到期债务,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有权向法院请求撤销该次债务人向债权人的清偿”的规则。相关司法解释中仅有“在代位权诉讼中,次债务人对债务人的抗辩,可以向债权人主张”的规则还不够完备,还必须规定“在代位权诉讼中,次债务人对债务人的抗辩向债权人主张经审理认定成立的,债权人的代位权不能成立,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在相应范围或数额内消灭或者不具有可强制执行效力”的规则。

我国《合同法》未明确债权人代位行使债务人债权的效力归属,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合同法解释(一)》)对其效力归属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代位权被认定成立,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在次债务人直接向债权人实际履行清偿义务范围内,相应发生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消灭的效果。对此司法解释规定的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效力性质可作不同的理解,由此会影响合同债权人行使代位权效力归属的一些基本规则,实有探讨的必要。否则,现有的合同法司法解释还是无法有效指导司法实践。

一、《合同法解释(一)》规定的债权人代位权行使效力归属的性质

(一)对合同法规定的债权人代位权行使效力归属的不同界定

我国《合同法》第73条第1款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该规定虽然明确了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是其并未明确债权人代位行使债务人债权的效力归属。如此,就无法确定债权人代位权的效力归属是直接归属于债务人并实现对全体债权人的共同担保功能,还是直接归属于债务人并借助于特殊抵销制度实现债权简易回收功能,或者是通过债权人代位权诉讼将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转移给债权人,将债权人代位权的效力直接归属于债权人并由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其对次债务人的债权。

如果债权人代位行使债务人债权的效力归属属于全体债权人的共同的保全,则其宗旨在于“债权人为确保其债权之获偿而防止债务人财产减少”。[1]其内涵是债权人为保全债权而代债务人行使其权利,而非就收取的财产有优先受偿权。[2]债权人代位权是实体法上的权利而非诉讼上的权利。所以,在效力方面,合同债的保全性的代位权行使效果直接归属于债务人;即使在债权人受领交付场合,也须将其作为对债务人(次债务人的债权人)的清偿,而不能将它直接作为对债权人自己债权的清偿。[3]最早在法国民法中确立的债权人代位行使债务人债权的制度,就是按照此种性质设计的。

如果债权人代位行使债务人债权的效力归属属于债权债务的法定转移,则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效果不归属于债务人,直接归属于债权人。[4]有学者认为,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效果不归属于债务人而是直接地归属于债权人,这样“将无异于使债权人的代位权转化为债务人债权的法定转移,结果债权人并非以自己的名义行使他人的权利,而是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自己的权利。这显然有悖于代位权制度的基本含义”。[5]由此,甚至可以推导出债权人具有直接(优先)受偿的权利。[6]

如果债权人代位行使债务人债权的效力归属借助于特殊抵销制度实现债权简易回收功能,则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效果直接归属于债务人,债权人的代位权经判决或调解成立后,在债权清偿程序上由次债务人直接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同时,债权人向债务人承担交付所受领的次债务人清偿债权标的的债务,从而债权人可将该债务与债务人对自己所负的债务抵销,由此使债权人的债权获得清偿。其效力在本质上与合同债的保全效果是一致的,仅仅在代位债权的实现方式上有所区别。在合同债的保全制度下,代位债权所取得的债权清偿财产,须先加入债务人的责任财产,以保全债务人全体债权人的债权;代位债权人一般是从这种共同担保的保全中实现自己的债权。除非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务履行怠于受领的,债权人才可代位受领。[7]在债权回收简易程序制度下,代位债权如果得以成立,应当由次债务人向债务人履行清偿义务;在债权人债权及债务人债权均以给付金钱为标的等适当场合,为省去债权清偿给付与受领的环节与程序,代位债权人于受领后借助于债务抵销制度,将自己对债务人负有的交付所受领的金钱等债务与债务人对自己所负担的金钱等债务抵销,使自己的债权获得清偿。

(二)司法解释将债权人代位权行使效力归属定性为债权债务的法定转移的合理性及其实施规则的不足

《合同法解释(一)》第20条规定:“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从文义解释出发,该条规定所确定的债权人代位行使债务人债权的效力归属与合同债的保全有明显差异。第一,在代位权行使的效力归属的形式方面,其明确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次债务人不必向债务人履行清偿义务。第二,在文字表述上,该条规定并未明确代位权经审理认定成立后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的性质是次债务人应当向债务人履行清偿义务,在履行债务清偿的形式上可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第三,其将代位权经人民法院审理认定成立作为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消灭的原因,这就从性质上将人民法院的审理认定代位权成立等同于由法院判决或调解而法定化地将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转移给了债权人。在代位权诉讼中,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代替债务人向次债务人主张清偿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如果按照合同之债的保全规则,债权人代位主张债权经法院审理得以成立的,其效果直接归属于债务人,即使在债权人直接受领交付场合,也须将其作为对债务人(次债务人的债权人)的清偿,而不能将它直接作为对债权人自己债权的清偿。[8]第四,该条规定仅指明“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至于“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消灭”是否要求以次债务人实际履行清偿义务为条件,并不明确。对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因法院审理认定债权人代位权成立,就标志着债务人将其对次债务人的债权转移给了债权人。其实际结果是,债务人以向债权人让与其对次债务人的债权而替代债务履行,消灭了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同时,次债务人因债务人向债权人让与了债务人对其的债权,次债务人转而应当向债权人履行债务,次债务人无须向债务人履行债务,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因此而消灭。所以,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并经审理予以认定的,拟制发生债务人将其对次债务人的债权转移给债权人的效果,同时,债权人抛弃该债权,免除债务人的相应债务。

由上述分析可知,《合同法解释(一)》第20条规定的债权人代位行使债务人债权的效力归属的性质与债权回收简易程序功能有本质不同,有学者认为,该司法解释的规定“实质是在金钱债务场合,借助于抵销制度,使代位权制度发挥了简易的债权回收手段的功能”。[9]笔者认为,前者与后者虽然在外观形式上有相似之处,即债权人代位权经法院审理认定成立的,均产生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结果,但是前者是在债权债务的法定转移效力下认定代位权成立的,因为债权已经转移,所以在法律关系性质上是次债务人向代位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代位权行使的效果直接归属于债权人,后者是在债权回收简易程序制度下认定代位权成立的,其在法律关系的性质上是由次债务人向债务人履行清偿义务,代位权行使的效果并未直接归属于债权人,只是借助于抵销制度间接地归属于债权人。

在债权人代位行使债务人债权的性质为债权债务的法定转移效力下,在债务清偿的实际效果上,债权人通过债权的受让而取得债务人对其债务人(次债务人)的债权,债权人得以以自己的名义向次债务人主张债权,次债务人应当直接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的债权因次债务人的清偿得以实现。所以,我国的合同债权人代位权制度既增加了债权人实现债权的途径,同时也丰富了债务清偿的方法和途径,使债权人通过代位债权的行使实际上获得了类似于意定的债务人以外的第三方清偿债务的效果。“原则上,债务应由债务人清偿,但考虑到债的目的以及要满足债权人的权益,债的给付可由债务人或第三人履行,不论第三人是否有意清偿债务”,[10]在债的履行和清偿制度上,债务人之外的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了债务的清偿,其效果与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清偿是一样的。

二、行使代位债权而未获次债务人实际清偿或清偿不足情形的调整规则

(一)代位债权范围内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予以消灭的内涵

根据《合同法解释(一)》第20条的规定,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也就是说,人民法院审理认定代位债权成立的判决或调解标志着债务人将其对次债务人的债权转让给了债权人的行为生效,债权人有权要求次债务人直接向其履行清偿义务。此当不存疑义,问题是该规定对此债权转移内涵的界定并不明确,因为“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既可以针对经判决或调解认定的代位债权的那一部分,同时还可以针对经判决或调解认定的代位债权中由次债务人实际履行清偿的那一部分。

由于《合同法解释(一)》第20条规定的债权人代位行使债务人债权效力归属的性质属于债权债务的法定转移,因此代位债权一经审理认定,相应判决或调解的生效就标志着债务人将其对次债务人的债权转让给债权人的行为生效。债务人既然将自己享有的债权让与债权人,那么作为对价,债务人理当要求债权人免除其相应的债务。同时,因为债务人将其对次债务人的债权转让给债权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的债权债务关系自然也消灭。这样,代位债权一经法院认定成立生效,在判决认定的代位债权范围内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

《合同法》第73条和《合同法解释(一)》第21条已规定“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请求数额超过债务人所负债务额或者超过次债务人对债务人所负债务额的,对超出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法院认定成立的代位债权的范围与数额要小于或者等于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范围与数额。只要法院审理认定代位债权成立的,其均可以发生相应的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消灭的实际效果。

由此可见,在债权人代位行使债务人债权效力归属的性质属于债权债务的法定转移的情形下,在相应的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实际履行的债务清偿部分范围内,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予以消灭自无疑问;同时也不会发生次债务人对法院认定的代位债权的范围与数额实际清偿不足,以及对该清偿不足的代位债权又如何处理等问题。

(二)债务人对次债务人未能或无法实际清偿的债权部分的责任

首先,债务人对次债务人未实际清偿的债权部分的债务清偿责任无豁免理由。

虽然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次债务人有义务向债权人清偿债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但是,经法院判决或调解确认的债权不一定必然得以实现,次债务人并不一定现实具备用于清偿债务的责任财产和能力,在对代位债权的判决或者调解的执行过程中自然会出现次债务人对该债权实际清偿不能或不足的事实。此时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已经消灭,债权人就缺乏再要求债务人对此未能清偿或者清偿不足的部分承担补充清偿或连带责任的事实依据与法律依据。这样,“在债权人进行的代位权诉讼中,债权人在取得了向次债务人主张债权清偿权利的同时,却丧失了原本既有的对债务人所享有的债权主张和清偿权利。这种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最终后果,不仅没有使债权人在债务人的责任财产基础上拓展到次债务人的责任财产范围内,反而使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又处于一种新的风险境地,甚或增添、扩大了债权人的债权风险。”[11]如此设计的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与合同法上债权人代位权保护债权人实际效益的宗旨并不相符。为此,经法院审理认定代位权成立的,因为法定化的债权转移,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自可因拟制债的免除而消灭,但是,对次债务人未能或无法实际清偿的债权部分,债务人不得豁免债务清偿责任。

其次,债务人应对次债务人未实际清偿的债权部分负让与债权的清偿担保责任。

在肯定债权人代位行使债务人债权效力归属的性质是债权债务法定转移的前提下,在法律效果上债权人代位权一经法院认定成立并生效后,即在判决或调解认定的代位债权数额范围内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自然予以消灭;在对代位债权的判决或者调解的执行过程中,如果次债务人对该债权实际清偿不能或清偿不足的,为公平保护债权人的实际利益,债务人对该债权实际清偿不能或清偿不足的部分仍然负有清偿责任。此种情况下,因为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债已经消灭,所以,在法律关系上,债务人并不是对该次债务人没有实际清偿的债权直接负有债务,而是由债务人对此负转移债权清偿担保责任。

具体而言,为达到由债务人实际清偿的目的,应当设定的规则是:债务人在向债权人转移其对次债务人之债权时,对次债务人清偿不能或不足的部分应当承担保证清偿责任。也就是说,在债权人代位权诉讼中,债务人向债权人转移自己对次债务人的债权是附带有条件的,该条件就是债务人应当对次债务人未能实际清偿代位债权人的债权的部分承担清偿担保责任。这种担保责任是债务人向债权人转移债权行为所附带的保障债权人对该受让债权能全部获得实际清偿的责任。债权人因为受让了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而实际免除了债务人对自己的债务,设定债务人的这一清偿担保责任对债务人而言是完全公平合理的。这样,在次债务人没有或未能全部实际向债权人清偿代位债权的情形下,由债务人承担继续清偿的担保责任,既无需考虑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是否还存在债权债务关系,同时又实现了对债权人实际利益的保护和代位权诉讼的经济效益。

最后,由债务人对次债务人未实际清偿的债权部分负连带清偿责任不合法理。

有观点认为:“在债权人行使代位权诉讼确认此债务人就债款数额向债权人负有清偿责任的同时,应确定债务人对该债权数额应负有连带清偿责任。”[12]该观点就此种代位权诉讼中由债务人与次债务人对认定的代位债权向债权人负连带清偿责任的性质并未明示,即该连带清偿责任究竟是债务人、次债务人对债权人的债权负连带保证债的清偿责任还是债务人、次债务人作为多数债务人连带对代位债权人负清偿责任的连带之债呢?

如果是前者,这种连带保证责任来自于约定还是法定必须要明确,否则,不但该连带保证责任的发生依据会有随意性,而且关于该连带保证责任的范围、期间等也易产生纠纷。

如果是后者,则必然要采取法定的形式予以明确规定。同时,其必须具备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即使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可以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也并不消灭。因为如果此时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由于债务人将其对次债务人的债权转移给债权人而法定拟制免除了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则债务人又如何与次债务人共同对债权人负连带清偿责任的债务呢?由此可见,那种认为按照《合同法解释(一)》第20条规定,法院审理认定成立的债权人代位债权的法律效力是债的转移,“以债务人对债权人所负的债款数额转嫁为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清偿该债款数额”,又认为“为了充分地、最大化地保障债权人的权利”,“债权人在取得次债务人向其清偿债务的权利的同时,债务人对其原本所负有的清偿责任并不丧失”的观点显然有缺陷。[13]

另外,在《合同法解释(一)》第20条规定将认定债权人代位权成立的法律效果界定为债务人将其对次债务人的相应债权转移给债权人而替代债务履行,并由次债务人直接向债权人履行该相应债权清偿义务的前提下,断然不存在由债务人与次债务人共同对债权人的债权负连带清偿责任债务的条件。这是因为如果此处要求债务人与次债务人共同对债权人的债权负连带清偿责任,根据连带之债的基本规则,“连带债务的债权人,得对于债务人中的之一或数人或其全体,同时或先后,请求全部或一部之给付,连带债务未全部履行前,全体债务人仍负连带责任”,[14]那么,代位债权人既有权请求债务人履行全部或部分债权,也有权请求次债务人履行全部或部分债权,如此,《合同法解释(一)》第20条规定中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就变得没有实际意义了。推断《合同法解释(一)》第20条规定的本意,债权人的代位权经法院认定成立后,不但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已经转移给了债权人并由其免除相应债务以使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消灭,而且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直接履行该相应债权清偿义务是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代位权诉讼后,经审理认定代位债权成立的直接法律效力与后果,如果此时仍然保留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并请求债务人清偿债权纯属多余,既不合法理,也徒使法律关系复杂化。

三、关于代位债权人优先受偿债权的事实效果的调整规则

(一)债权债务法定转移属性下代位债权人事实上优先受偿债权的效果

《合同法解释(一)》第20条的规定虽然没有明示行使代位权的债权人具有比债务人之其他债权人优先获得清偿的权利,但是,由于该司法解释对债权人代位行使债务人债权的效力归属采债权债务的法定转移的性质,并且我国《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释所规定的合同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采取的是诉讼模式,代位债权人通过代位权诉讼受让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后,其自然有权就已受让部分的债权要求次债务人清偿。在此情况下 ,代位债权人获得次债务人的债权清偿在法律上已经与债务人没有关系了,如果债务人同时还向其他人负有到期债务,代位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之间也不存在法律上的孰先孰后受偿的问题了。这样所产生的结果乃是,通过合同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安排和实施,作为债务人共同债权人之一部分的代位债权人事实上获得了优先于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的债权清偿效果。这种事实上的优先效果来源于法定化的债权人代位权,以及法定化的债权人代位权效力归属的性质。这样设定债权人代位行使债务人债权的效力归属,的确像有关学者担心的那样会产生代位债权人优先债权。本来未行使代位债权的债权人与代位债权人对债务人债权的受偿效力次序是一致的,在此情况下,未行使代位债权的债权人却成了居后的债权人。这一结果违背了债权人平等的原则。对此,需要对债权债务法定转移属性下代位债权人事实上优先受偿债权的效果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实现债权平等宗旨。

(二)代位债权人事实上优先受偿债权的效果的调整规则

不可否认,代位债权人比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在事实上有优先受偿债权,这的确是由于界定债权人代位行使债务人债权效力归属的性质为债权债务的法定转移而产生的。对此,较为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法是,在鼓励债权人积极向债务人主张权利、减少“三角债”、提高债权清偿效率、平等保护债权人债权的基础上,合同法司法解释应当为债权人代位权经诉讼被认定成立后,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予以消灭的后果设定一定的规范规则以维护债权人平等原则。其具体规则可以是:在维持债权人代位权的诉讼中债务人将其对次债务人的债权转让给债权人以免除其对债权人的债务之规则的同时,如果由此使债务人财产减少并造成不能清偿对其他债权人到期债务的后果,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有权向法院请求撤销该债权转让(代位债权)。

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所享有的这种撤销权是实体权利,其行使的方式必须通过法院审理才能实现。即使将债权人代位行使债务人债权的效力归属的性质设定为债权债务的法定转移,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结果不归属于债务人,而直接归属于债权人,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事实上通过向债务人的债务人(次债务人)请求清偿及直接履行而实现,然而这种债权人比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优先受偿债权的效果只是事实上的,不是法律上的。一方面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如果对债务人同时也行使代位权并符合法定条件的话,该其他债权人也能获得这种事实上的优先受偿;另一方面在代位债权人缺乏约定的债权担保权以及经济政策上需予优先照顾事由的情况下,其既不可能取得法律上的优先受偿权,也不会享有较同一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的优先受偿权利。

正因为代位债权人比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享有优先受偿债权的效果是事实上的,所以法律上并不保证这种优先受偿债权的效果,债权人也不能基于行使代位权而获得对债务人履行清偿义务的优先受偿权利。与此同时,虽然在债权人代位权诉讼中代位权成立,债权人受让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以相应免除债务人对债权人的债务,这与债务人任意履行相当;但是,债务人“任意履行规则也有其适用的前提,即债务人责任财产足够清偿其全部债务。倘若不够清偿,仍然允许债务人任意履行,则可能发生有的债权人获得完全的清偿,而其他的债权人不能获得完全的清偿甚至完全不能获得清偿,至为不公”。[15]也就是说,这种债权人行使代位权而产生的事实上的优先受偿效果破坏了(一般)债权人平等的原则;该事实上的债权人的优先受偿效果与在法律上设置方便债权人实现债权、督促债务人及时主张自己债权以充实自己的责任财产的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之宗旨也并不相符。所以,对代位债权人制度带来的这种事实上的优先受偿效果有必要作出合理的限制: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由此使债务人财产减少并造成不能清偿对其他债权人到期债务的后果的,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有权向法院请求撤销该次债务人向债权人的清偿。

四、关于次债务人对代位债权人行使抗辩权的后果的调整规则

虽然《合同法解释(一)》第18条规定“在代位权诉讼中,次债务人对债务人的抗辩,可以向债权人主张”,但是该司法解释对次债务人向债权人抗辩(成立)的后果是什么,以及该后果是直接由债权人承担还是直接由债务人承担并未明确规定。

(一)次债务人对代位债权人行使其对债务人抗辩权的后果

在《合同法解释(一)》第20条所确定的代位权诉讼中的债务人将其对次债务人的债权转移给债权人的规则中,债权转移的生效是以债权人代位权经法院审理认定成立并生效为标志的,所以,如果在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以后,次债务人作为被告,直接向作为原告的债权人主张其对债务人的抗辩,经法院审理认定次债务人的此类抗辩主张成立的,则会部分或全部地影响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可强制执行债权的范围和数量,如次债务人向债权人主张债务人对其的债权消灭的抗辩权、债权抵销的抗辩权、债权已罹诉讼时效的抗辩权等等。这种抗辩权经审理认定成立的,在认定成立的范围和数额内,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将相应地消灭或者得不到法院的支持。既然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将消灭或者得不到法院的支持,债权人代位权成立的要件就有所欠缺,债权人的代位权自然难以成立。这样,《合同法解释(一)》第20条规定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的后果也自然不会发生。由此可见,次债务人向债权人主张的其对债务人的抗辩权经审理认定成立的,在其相应的范围内就不会发生债务人将其对次债务人的债权让与给债权人,以及债权人有权要求次债务人直接向其履行清偿义务的后果。

(二)次债务人对代位债权人行使其对债务人抗辩权的后果的归属

按照债权人代位行使债务人债权的效力归属是债权债务的法定转移的性质,在债权人行使代位债权的过程中,次债务人对债权人所主张的因其与债务人之间债的关系而产生的抗辩权的后果自然应当由债权人承担。因为债权人受让取得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除了形式外,与一般债权让与并无本质不同。这种债权转移发生了债的主体的变更,并未改变债的内容,“债的同一性并不因债权让与而丧失,因而债权原有的瑕疵,不能不随同移转于受让人,债务人可以对抗原债权人的事由,自然可以对抗新的债权人。”[16]所以,为保证次债务人不因债务人对其债权的转让而受到损害,次债务人对债务人的抗辩自然可以向代位债权人主张。对此,合同法司法解释也就没有必要再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抗辩(成立)的后果是直接由债权人承担还是直接由债务人承担制定规则,只要适用我国《合同法》第82条规定的债权让与的债务人可行使抗辩权的效力规则,以及类推适用我国《合同法》第150条规定的应由出卖人对出卖标的物承担瑕疵担保责任的规则即可。

然而,我国《合同法》规定的债权人代位行使债务人债权的方式是法院诉讼,在债权人代位权诉讼中,债权人、债务人、次债务人均是诉讼当事人,在此合同债权人代位行使债务人债权的法律关系中,债务人对次债务人享有有效的债权是代位债权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次债务人对债务人的抗辩,当然可以向债权人主张;次债务人向债权人主张的其对债务人的抗辩权经审理认定成立的,代位债权就不成立。既然债权人的代位债权不成立,自然不会发生债务人将其对次债务人的债权让与给债权人,以及债权人有权要求次债务人直接向其履行清偿义务的后果。进一步而言,既然次债务人向债权人主张的其对债务人的抗辩权成立不会发生债务人向债权人让与其对次债务人债权的结果,次债务人就缺乏向债权人抗辩的基础,也就没有适用我国《合同法》第82条规定的债权让与的债务人可行使抗辩权的效力规则,以及类推适用我国《合同法》第150条规定的应由出卖人对出卖标的物承担瑕疵担保责任规则的必要。如此一来,认定代位权成立的要件不具备,代位权就不成立,也无债权债务的转移,就无次债务人抗辩的基础和前提,那么,为什么《合同法解释(一)》还规定在代位权被认定成立前次债务人可对债权人行使抗辩权呢?难道是司法解释的制定者顾此失彼吗?其实,代位权诉讼中的次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权的基础和理由并不是债权人受让于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使债权原有的瑕疵随同移转于受让人,次债务人可以对抗债务人的事由,自然可以对抗债权人;而是因为此时债权人代位债务人行使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请求权,“没有理由将第三人(如次债务人—笔者注)置于与债务人自己行使其权利相比更为不利的地位。”[17]次债务人对债权人主张抗辩的实质还是对债务人的抗辩,如果抗辩成立,其后果在形式上是债权人的代位权不能成立,其后果在本质上是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将在相应范围或数额内消灭或者不具有可强制执行的效力。

应当注意的是,这种抗辩权成立的后果与一般债权让与中债务人对债权受让人的抗辩权成立的后果在内容、主体和对象等方面均是不同的。所以,《合同法解释(一)》规定在代位权诉讼中次债务人对债务人的抗辩可以向债权人主张是完全有必要的。而稍有遗憾的是,《合同法解释(一)》并未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定次债务人对债务人的抗辩向债权人主张以后经审理认定成立的后果及其归属,从而使得在不能适用我国《合同法》第82条规定的债权让与的债务人可行使抗辩权的效力规则,以及类推适用我国《合同法》第150条规定的应由出卖人对出卖标的物承担瑕疵担保责任规则的情况下,在次债务人向债权人主张抗辩成立的后果的归属与分配方面缺乏规则。

由此可见,我国的合同法司法解释除了有必要规定“在代位权诉讼中,次债务人对债务人的抗辩,可以向债权人主张”的规则外,还必须规定“在代位权诉讼中,次债务人对债务人的抗辩向债权人主张经审理认定成立的,债权人的代位权不能成立,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在相应范围或数额内消灭或者不具有可强制执行效力”的规则。

五、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撤销债权代位清偿的相关规则

(一)其他债权人对债权代位清偿撤销权的构成条件与客体

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由次债务人向(代位)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由此使债务人财产减少并造成不能清偿对其他债权人到期债务的,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有权向法院请求撤销该清偿。这既是对合同代位债权制度带来的这种(代位)债权人事实上的优先受偿效果的合理限制,也是对其他债权人平等受偿权的必要的实质性的保障,所以,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所享有的这种撤销权是实体权利。只要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由人民法院确认代位债权成立,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相应予以消灭,并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由此造成债务人的财产减少的,已造成或者将来必然会造成不能或者部分不能清偿债务人到期债务的,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就享有此权利。

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享有的这项撤销权的客体是(代位)债权人的债务人与其债务人(次债务人)之间的债务清偿与债权受偿行为,其本人并未加人上述民事法律行为之中,所以,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的这一撤销权不是法律关系当事人一方享有的撤销权,类似于我国合同法上的债权人(针对其他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法律行为)撤销权。当然,其本质还是“以自己之意思表示,消灭法律行为的效力为内容之权利”,[18]也是“使债务人的责任财产回复至行为前的状态”[19]的民事实体权利。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依此权利可以以其单方的意思表示使次债务人向(代位)债权人的清偿溯及既往地消灭,同时又将该已清偿的财产原物返还或者作价回复给次债务人。

(二)其他债权人对债权代位清偿撤销权的行使方式与限制

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行使这一撤销权应当采取向法院请求的诉讼方式。因为虽然德国民法等规定,撤销权的行使采取撤销权人向对方当事人为撤销的意思表示的方式,[20]并且“从理论上讲,合同和其他法律行为的变更涉及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改变,不经过当事人的协商同意,直接由法院或仲裁机构决定,既涉及与意思自治原则之间的关系,又容易出现不合理结果”,[21]但是考虑到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享有的这一撤销权的客体是其他人之间的民事法律行为,并且该民事法律行为具体内容的债务清偿与债权受偿的发生原因—债权的转移是通过法定的诉讼形式作出的;加之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等法律规范均要求通过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请求的方式行使对法律行为的撤销权,如果该撤销权的行使不采取诉讼方式则既难以保证此撤销权产生有效结果,也不符合法律行为的体系效果。

由于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享有的这一撤销权直接针对的是次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债务清偿与债权受偿行为,因此,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行使这一撤销权的相对方当事人应当是次债务人与(代位)债权人。在该撤销权诉讼或者仲裁中,以次债务人与(代位)债权人为被告或者被申请人。在效果方面,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撤销次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债务清偿和债权受偿行为并不影响代位债权成立的诉讼认定结果,如果经诉讼认定代位债权成立,次债务人并不直接向(代位)债权人清偿债务而是向(代位)债权人的债务人清偿债务,或者在次债务人直接向(代位)债权人清偿债务的同时,(代位)债权人的债务人向其债权人(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提供担保的,则次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债务清偿并不损害其他债权人的利益。在这种情形下,次债务人直接向(代位)债权人清偿就不会损害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的债权平等受偿利益,因该撤销权要件缺乏,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就不享有这一撤销权。

在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行使这一撤销权而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请求撤销次债务人向(代位)债权人的债务清偿的过程中,债务人的财产状况或者其清偿债务的能力是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问题;由于在债权人代位权诉讼中已认定了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范围与数额,因此可以将债务人列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与诉讼,那样有利于查清事实,解决纠纷;如果债务人在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行使这一撤销权的诉讼中愿意提供有效的相当担保的,因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不再享有该撤销权,故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行使这一撤销权的诉讼应当以撤诉形式或者诉讼调解、和解形式结束。如果作为原告的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在此情形下既不愿意撤诉,也不愿意庭内调解、和解的,法院应当以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不享有这一撤销权为理由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关于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撤销债权代位清偿的期限,因该撤销权针对的是债务人的责任财产,目的在于保全一般债权人全体的共同利益,所以准用我国《合同法》第75条的规定即可。

注释:

[1]郑玉波:《民法债编总论》(修订第2版),陈荣隆修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1页。

[2]参见崔建远主编:《合同法》第3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页。

[3]同上注,第115页。

[4]参见王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的解释与适用》,载李国光主编:《经济审判指导与参考》第2卷,第48页。转引自韩世远:《合同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89页。

[5]同前注[2],崔建远主编书,第116页。

[6]同上注。

[7]同前注[4],韩世远书,第388页。

[8]同前注[2],崔建远主编书,第115页。

[9]同前注[2],崔建远主编书,第115~116页;同前注[4],韩世远书,第388页。

[10]Jose Falcao, Fernando Casal, Sarrnento Oliveira, Paulo Ferreira da Cunha: Nosoes Gerais de Direito Civili I, Publicasoes: o Direito,Macau-1993, S.195.

[11]刘挺、王文信:《债务人对代位权诉讼确认的数额应负连带责任》,《人民法院报》2007年11月15日第6版。

[12]同前注[11],刘挺、王文信文。

[13]同前注[11],刘挺、王文信文。

[14]王泽鉴:《民法概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4页。

[15]同前注[4],韩世远书,第391页。

[16]同前注[2],崔建远主编书,第117页。

[17]同前注[4],韩世远书,第384页。

[18]史尚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85页。

[19]同前注[2],崔建远主编书,第118页。

篇4

【关键词】英语 教学反思 教学行为

一、教学反思的主要特征

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教学反思可以发现新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教学反思并不是一般地回想教学情况,而是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调整教学方案,使教学方案更合理。教学反思追求更多更好的方法,提高课堂实效性。教学反思对教学理论和实践持有一种健康的怀疑,并及时地把思想变为行动。一个教师如果能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经常能研究总结,那么他的教学水平将不断提升。

教学反思具有探索性。任何教师都有理论上的迷茫,实践中的困惑。反思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探索中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教学实践的过程,既是教师探索的过程,也是教师反思的过程。

教学反思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它既有对教学内容的反思,如:在第一个班教学关于环境保护的书面表达时,笔者感觉自己教得挺卖力,而学生却情绪低落,几乎没有互动的可能。课后,笔者静下心来,认真反思――如何使枯燥的文章让学生通俗易懂,乐于参与和拓展呢?而后,笔者大胆地对教材作了如下处理:首先由小组讨论在我们生活中What things harm our world?每组罗列十件事并一起分享讨论结果。然后将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辩论:第一组辩论:What must we do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第二组辩论:What mustn’t we do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然后根据本地区的环境讨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然后写成书信给有关环保部门。经过第二堂课的实践,反思让笔者的课堂“活”了。通过讨论和辩论,学生不但锻炼了表达能力和口语能力,而且增强了环保意识,加强了学生主人翁意识。教学内容的反思令课堂再现了生机,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二、教学反思的一般内容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久的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如果说备课,上课等基本教学实践是元研究的话,那么教学反思就是次研究。对教学过程后的反复研究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方法。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及时发现新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是成为专家型教师一种有效的方式和途径。笔者综合几年课堂教学实践反思的经验,将教学反思的内容界定为二种:反思教学理念与反思教学方法。

反思教学方法。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基础上,还要对相应的课堂教学方法来进行反思。如选择了哪些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过程是否合理,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如何营造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同时做到“治而不乱,秩序井然”就成为我们教师值得反思的一个问题。因此,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体现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能够落实教学目标是我们教师应该认真反思的又一重要内容。

三、教学反思的实践

做好教学后记与反思随笔。教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应及时回顾和总结每一节课的心得体会,写好教学后记,以便重新审视自己教学行为。教学后记包括:

篇5

论文关键词:法学专业理论教学;法学专业实验教学;问题式学习;法律思维能力

目前,我国法学本科专业教育基本以理论教学为主导,课程的设置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基本知识的学习,而课堂教学也相应地基本遵循“教—学”的单向交流方式。在这种模式之下,学生被动接受的知识在实践中并不能如愿地转化,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普遍较弱。此种现状彰显传统法学教育偏重理论教学,而实践教学不足。鉴于此,我国的法学专业教学模式需作必要的调整,构建基于法律思维能力培养的法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以实现法学专业教育的目标。

一、设置法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民法学家王泽鉴曾提出作为法律人应具备的能力有三:一为法律智识,即明了现行法制的体系、基本法律的内容、各种权利义务关系及救济程序。二为法律思维,即依循法律逻辑,以价值趋向的思考、合理的论证,解释适用法律;三为解决争议,即依法律规定,作合乎事理规划,预防争议发生在先,处理已生争议于后,协助建立、维护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秩序。WwW.133229.CoM

反观目前高校的法学专业教育现状,停留在第一层次的居多;法律思维的养成与法律争议的解决能力则因高校而异,参差不齐;导致法学学生存在“四有余四不足”:即专业有余而广博不足,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动口有余而动手不足,考试成绩有余而办事能力不足。弥补这些不足,仅依靠着手改良和丰富理论教学已经不足够,有必要设置实验教学体系来补正理论教学的不足。

设置实验教学体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地位,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像法律职业者那样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并且通过该课程中的实践操作模拟的训练,将法律实务操作融入理论学习之中,在操作过程中学到知识,锻炼实践技能,在办案流程、综合处理疑难问题的技能和律师职业责任、职业道德等方面得到了学习、加深理解,学会批判性地思考法律问题,既能切实有效地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又能在法律实践中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提高实践与协调能力,增强学生全面综合素质。法学专业实验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法学人才的必然要求,其发展壮大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就目前来讲,实现实验教学体系的形式化、模式化和系统化是当务之急。

二、法学专业实验教学的研究现状

1.对“问题式学习”模式的研究已经成熟

设置法学专业实验教学的想法,受启蒙于国外建构主义教育改革。在国外的建构主义教育改革中,以问题为基础来展开学习和教学过程已经成了一条基本的改革思路,即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也被翻译成“问题式学习”)。

pbl的典型教学过程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往往需要获得一些必要的专业知识,即所谓的学习议题,学生分头查找资料获取知识,然后相互交流所获得的知识,并讨论如何用所获得的知识来促进问题的解决;如果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发现还需要研究另外一些新的学习议题,学生们就需要反复循环地学习议题、分头查找资料,小组交流并讨论问题解答,直到问题得到解决;问题解决后,学生们还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总结所获得的知识和思维技能。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帮助学生打下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解决实际问题、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这与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是完全一致的。我们目前进行法学专业实验教学研究即是遵循这条思路,设置系统的实验教学课程,使之与现行的理论教学衔接。

2.研究并引入现代案例教学模式

“问题式学习”催生了现代案例教学模式。以美国的法学教育为例,美国的法学3年的职业教育是以4年的通识教育为基础和前提的。在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法学院注重教给学生以不变应万变的基本知识,处理各种复杂法律问题所必备的法律原理、原则;法律职业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发现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能够“像法律职业者那样去思考问题。”为此,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的法学院普遍兴起了“临床法学教育”,又叫“诊所式法学教育”,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实习培养医生的形式,通过指导法学院学生参与实际的法律应用过程来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现代案例教学模式则是指以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围绕案例的讨论分析而展开,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和评判,学生则积极投入讨论并自由发表见解。案例教学法通过给学生提供一种认识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模拟临战的机会,使其法律职业的思维能力和技能得到充分的训练。

三、基于法律思维能力培养的法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1.基于法律思维能力培养的法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基本含义

法学教育应当成为一种素质教育,通过这种素质教育,培养既有扎实的知识背景,又有教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的法律人才。针对这一目标,我们一方面要充分认识理论教学的重要作用,将其作为法学教育的基础;另一方面,我们要将实践教学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将其渗透于法学教育这一工程之中,使其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法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是指以法律思维训练为核心,以实体法和程序法教学为基本载体,以实务操作为基本方法,围绕如何建立以实训教室为主要平台,融合传统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实习为一体的程序化的教学体系。法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是为补正传统理论教学之不足而设立的,需要针对法学本科教育的学制分层次设置,可以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模块。在不同的模块中设置不同的法律思维实训项目,依托于不同年级所学的基本理论,使学生得到实战思维的训练和拓展。

2.法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基本设置

从全国范围来看,法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并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系统的模式,各个高校情况差异也非常明显,远远不能适应形势要求的状况。所以,将法学实验教学具体内容和方法程式化、模式化、系统化的确是当务之急。法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宜根据目前法学本科教育学制分层次设立。首先,各高校应确立系统合理的理论教学体系。然后,在此基础上确立与之相衔接的实验教学体系。具体而言,实验教学体系可设置如下。

(1)法律实践活动观摩。司法实践活动观摩主要针对一年级在校生设立。目前,各高校为发展法学教育通常都会建设一些实践基地。这些实践基地往往是高校附近的法院、检察院或律师事务所。组织学生去上述实践基地观摩法律实践是比较有效的方式,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防止此类观摩流于形式。具体组织时,可在观摩前组织学生熟悉与法律实践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材料,并向学生指出观摩的重点;观摩结束后,应以学生为主导讨论观摩启发,撰写报告。

(2)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我国的社会现状,培养学生运用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观察社会的能力。因此,社会调查应在学生掌握部分基本法学理论和技能后设置。通过选取一定的具有代表性的与法学相关的社会问题,让学生进行实地调查,通过深入社会,具体接触当事人和事件的过程,增强学生对社会中法律问题的了解和认知,增强对社会的认识。

(3)法律诊所教育。“法律诊所教育”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借鉴美国“实践性法律教育”的模式而设立。“法律诊所教育”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现代案例教学方式,从具体的事例入手,展示案件事实,使学生弄清案件的客观事实;考察案件事实所涉及的法律关系(特别是核心法律关系);考察法律适用;将法律规范与法律关系适当连接。通过这种分层次、有步骤地学习、研讨,使得学生逐步培养具备法律思维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

(4)法律咨询。法律咨询这种实验教学方式适合已经掌握了基础法律知识和法学理论的高年级学生,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接受他人的法律咨询,接触到各种法律关系的第一手面貌,经过识别,发现问题的关键,进而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寻找解决方式,因此逐步具备解决争议的能力。法律咨询同时也是真正的法律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真实体会到其理论学习中需要补足的地方、其逻辑思维中尚不完善的地方;进而对理论学习形成良好的反作用。

篇6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和不断创新,加快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我校自2010年10月启动了凝练专业核心能力、突出专业办学特色的系列教学改革活动。为了深入贯彻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凝练专业核心能力和突出专业办学特色的工作精神,课题组和专业教研室开展了为期一年半的研究,力求通过摸清社会需求、凝练专业方向、提升办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和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等方面的教育改革及创新,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显着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显着提高。2011年5月11日-5月14日,课题组一行7人先后调研了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和浙江万里学院,双方就学科建设、师资建设、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等问题展开了愉快的交流。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领导着重介绍了该校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的两大特点,即以合作式教学为特征的研究型学习、以强化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学科竞赛。通过几年的理论研究和实施,该校经济管理类学科建设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先后建设成了一批国字头、省字头和市字头的重点学科、精品课程,学生中80%以上参加了各类学科竞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由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承担的浙江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合作式教学研究”,通过3年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出了适合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前沿性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变革自我、重新定位,树立“以生为本、服务学生”的教学理念;审视自我、变更课堂结构,树立少讲多学的理念;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学会欣赏学生。以一门48学时的《市场研究》课程为例,课程教学分为两大模块:第一大模块是大课堂合班教学,学时为36-40学时,由1位主讲教师为120名左右的学生讲授;第二大模块是小课堂分组讨论式教学,学时为8-12学时,由3-4位教师负责人数在20-30人左右的课堂,引导学生开展有关课程内容的讨论、答辩等环节。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是彼此联系的,第一模块中的主讲教师提前一周布置讨论内容,学生接受任务后开展资料收集、小组讨论等,然后在第二模块中开展课堂辩论、答辩等。尽管国内很多高校都开展了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但基本上都是集中在专业办学条件比较成熟、办学水平较高的科研型高校或教学科研型高校,这些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多以培养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分析能力为主。国内的民办高校、特别是独立学院开展此类研究的并不多。因此,开展符合独立学院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专业核心能力及培养体系

“核心能力”是经济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1990年提出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居于核心地位并能使企业超越竞争对手并获得较大利润的要素作用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比如某些技术、技能和管理机制。它包括“软”的或“硬”的方面,也可能是无形的,不可测度的。这个定义涵盖了这么几层意思:(1)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竞争性的能力,具备有相对于企业竞争对手的竞争强势;(2)它是一种处在核心地位的能力,是企业其它能力的统领;(3)它是企业所独具的能力,是竞争对手几乎无法模仿的;(4)它是企业长期积淀而形成的能力,深深扎根于企业之中。专业能力主要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例如:在求职过程中,招聘方最关注的就是求职者是否具备胜任岗位工作的专业能力。在应聘教学工作岗位时,考核方最看重的是求职者是否具备最基本的教学能力。如果借用“核心竞争力”和“专业能力”这两个概念,我们认为专业核心能力是专业领域赖以生存的知识和技能的集合,是学生掌握的不易被模仿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具有内在性、独特性和延展性等三个基本特征。课题组历经一年半的研究,经过调研、研讨、修订、提炼几个阶段,确定了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能力及与之相支撑的理论课程和集中性实践环节体系

三、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实践

以专业核心能力为依据,通过提升人才培养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力提倡学生参与营销第二课堂等方式,积极推进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实践。主要表现为:

(一)正确处理专业核心能力、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方案的关系专业核心能力是专业领域赖以生存的知识和技能的集合,是学生掌握的不易被模仿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具有内在性、独特性和延展性等三个基本特征。专业培养目标是专业培养方案的起点和重点,专业培养目标决定了人才培养的定位和课程体系的设置,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专业培养方案是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是培养专门人才,组织和管理教学过程,检查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依据。以本专业的营销情景模拟实训为例,该实训体现了专业核心能力、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方案三者的关系。该实训教学学时为4周,分别安排在第五、第六学期,由4位专业教师授课。安排不同的实训项目,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完成角色扮演、营销情景剧、营销礼仪、管理游戏和校园体验等实训项目。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训课程,该实训体现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了本专业的营销策划、推销及销售管理等专业核心能力,并且作为课程理论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列入了专业培养方案。

(二)提高教师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夯实理论,强化实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提高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是保证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通过安排教师定期到实习基地和其他企业进行顶岗锻炼和岗位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和实践教学能力,建立一支既能熟练讲授本专业课程知识,又具备较强实践技能和实践技能指导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带领学生参与企业营销策划活动。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中教师的角色定位要“精而准”,课堂教学中体现“理论够用,重在实践”。例如,在“教学”方面,我们很重视邀请着名营销学者和企业营销高层管理者为学生开设营销前沿和营销实践讲座。我们已经先后邀请了国内着名营销学者、湖北省市场营销学会会长、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田志龙教授,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系主任王海斌教授、湖北远大药业集团张邦国副总经理等举办了数次市场营销前沿理论讲座,以上活动使学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根本无法学到的东西,使学生增加了对市场营销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市场营销的兴趣,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课堂教学更为突出。合理的教学内容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使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较为显着,学生的满意率也较高。

(三)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的创新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的创新是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的重要部分之一。通过案例讨论、角色扮演、营销辩论等形式多样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案例讨论、案例发言、谈判辩论,在“辩论”中学习,在“辩论”中提高个人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演讲口才。例如,以48学时的专业核心课程《市场营销学》为例,主讲教师在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时,要安排4-6学时作为独立的案例讨论、营销热点问题辩论等环节,通过“布置任务—分组准备—现场辩论—教师总结”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上采用营销故事、营销游戏、角色扮演、经典案例分析等多种训练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中习得知识、形成能力。课程考试方式改革方面:在考试内容方面,适当减少死记硬背式的题目,增加材料分析等实际分析型的考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水平。在命题方式方面,改变过去由任课教师单独命题的做法,实行教学团队教师共同命题并最终过渡到试题库。

(四)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营销第二课堂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应始终坚持“教学—实践—深入实践”。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实践性的教学中,专业人才培养以超市实习、营销模拟、营销策划大赛为特色,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注重加强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由专业教师分组带队进行指导。例如,这个环节我们非常重视“以赛促学”这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教学。“以赛促学”即每年举办由企业冠名的营销策划大赛,积极引导并支持学生参与营销策划大赛。我们分别在2008年和2009年成功举办了“伊利”营销策划大赛和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创意营销大赛两届营销策划大赛。2010年4月组队参加“东风风神杯”湖北省2010年大学生营销策划挑战赛,从18个策划团队中选拔了两个优秀团队进入了省复赛,当年我校两支参赛团队获省复赛优胜奖,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2011年2月组队参加了“移动MM杯”湖北省2011年大学生营销策划挑战赛,我校一支参赛团队获省复赛优胜奖。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教学,使得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浓厚、对专业的认识深入,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为他们以后在工作岗位上尽快进入角色并成为业务骨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营销第二课堂”将活动地点置于校外、置于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带领学生走出书本,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进现实。锻炼在校学生为学为用的综合能力,强调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同时开创了社会企业与高校合作的新模式,开辟“校外课堂”,为企业发掘人才,为社会培养人才,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一种新途径。

篇7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0-0053-01

我们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多年,但是从事基础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明白一个道理,目前为止,我国基础教育并没有实现素质教育,还是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虽然,有关部门多次实行教育改革,但是收效不大。教育与现实始终有着巨大的脱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书本知识最终要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然而,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是“注入式”、“填鸭式”、“满堂灌”,教师剥夺了学生独立进行实践活动的权利,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聪明才智,都被扼杀在应试教育中,因此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现行的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就力求倡导思想品德课教育的实践性,创设一定的形式和情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活动,通过某些形式参与公共生活,体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给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其它学科知识

近年来,我国各地都实行新课改,使用了新教材,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这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政治老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 的需要。老师也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但是,面对知识爆炸时代,老师所掌握的知识往往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老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其他学科知识,合上时代的节拍。不断进行教育反思,记取和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少走弯路,让学生乐意接受。

二、将学生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

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创造力。这就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使学生敢想、敢做、敢创造。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主战场,教师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个重要的环节,真正地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使他们的创造能力得到培养。

(一)将教材与时政结合起来。素质教育强调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完成这一目标,思想政治课就必须与时政结合起来。一般情况下,学生对时政比较感兴趣。我们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这一情趣,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以演讲的方式向全班同学最近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时事事件,或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要求简单扼要交待事件的背景情节,以及给我们什么启示,或有什么影响和作用,并运用所学知识适当加以评述。教师课前明确一个学生主讲,并准备查找资料,全班同学都来帮助提供信息和资料整理,这样一人演讲多人相助,全班受益、资源共享,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之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实效。而且实施时政小演讲,可以促使学生关心我们周围的事,关心自己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并激发其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些问题或现象进行思考和分析,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二)引导学生进行辩论。辩论能够使学生在动口辩论的同时,动眼阅读把握教材内容,动脑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理清思路,动手搜集整理素材,从而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各种积极因素。辩论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创造出十分有利的条件,使学生在辩论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三)将课堂教学与社会教学结合起来。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应试教育,将学生禁锢在课堂的小圈子里,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考试,不能做事。要想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就必须适当的将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搬向社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现行思想品德新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需要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才能完成的,这就要求课外教学的开放,使教育由课堂走向社会,由学校生活走向社会生活。

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要根据课题的需要,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访问,到农村调查采访,通过到社会访问调查,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请进来,是根据课题需要,请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做出贡献,有代表性的人员到学校讲课,作专题报告。教师让学生主动的去进行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有效方法。

篇8

诊所式法律教育(ClinicalLegalEducation)发端于美国,是一种旨在使学生通过实践和经验学习法律执业技能、培养法律道德和职业责任感的法律教学模式。②诊所式法律教育遵循主体性原则、参与性原则、服务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③其特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在目的上,诊所式法律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运用律师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法律问题、解决实际法律问题;在内容上,诊所式法律教育是一种以参与法律实践为主要途径、从而掌握法律知识和法律执业技能的学习方式,在授课过程中使用真实的案件材料,以学生为主导办理真实案件;在社会效应上,诊所式法律教育是一种服务于社会的教育形式,通过学生直接为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使当事人和弱者群体直接或者间接受益。诊所式环境法教育,是采用诊所式法律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在教师或者环境律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办理实际环境案件培养执业技能和职业伦理的教学模式。④诊所式环境法教学,通称环境法诊所(EnvironmentalLegalClinic,下文将“环境法诊所”与“诊所式环境法教学”在同一含义上使用),是诊所式环境法教育落实到高校教学体系的具体形式。诊所式环境法教学的授课过程通常由集中授课和分组办案两个环节构成。在集中授课环节,由富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环境法教师、资深法官、环境法律师、环境保护行政机关的学者型官员、国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等为学生授课。在分组办案环节,学生定时到实践基地(通常是有环境诉讼业务的律师事务所,⑤或者专业的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机构⑥)值班,参与热线答疑、回复来信、接待来访、实地调研、收集证据、查阅法律法规、访问技术专家、走访行政机关、法律文书、诉讼与非讼案件等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将课堂上所学的法学知识特别是环境法学知识用于实践,掌握律师办案技巧,还能真实地了解环境法的实施现状,维护污染受害者维护的合法权益。

二、诊所式环境法教学的核心内容

诊所式法律教育应着重训练法律执业技能,促进学生对法律的理解,并以不同的视角和方法观察、分析、处理和评价所处理的案件。⑦在此理念下,根据上述诊所式环境法教学的宗旨和特征,诊所式环境法教学的内容应至少包括电话咨询、会见当事人、案件事实调查、获取证据、出庭、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环境司法及其专门化、环境律师职业道德引导等八个专题。

第一,电话咨询。通过环境维权热线电话咨询寻求帮助,往往是污染受害者首先想到的维权方式。因此,诊所式环境法律教学的首要环节,是使学生掌握接听咨询电话的技巧。在授课过程中,应至少使学生掌握如下要领。首先是接听电话的步骤,包括如何介绍自己、如何倾听和询问、如何快速记录和同步分析、如何给出专业的答复等。其次是通过电话咨询应掌握的事件发生的核心信息,包括何人(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过程(How)以及结果(Result),即所谓的“WHR理论”。再次是在接听电话实践中经常发生的问题,如了解信息不全面、未记录当事人联系方式、未听清问题的主要内容、记录过于简略、缺乏后续咨询计划等,这些内容应通过实例讲授和分析进行提示,避免在电话咨询过程中发生。

第二,会见当事人。会见当事人,是诊所式环境法教学的核心内容,是法律诊所学生提供法律服务的前提,是法律诊所的工作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也是法律诊所学生感流与理流的有机结合。⑧由于参加环境法律诊所学习的学生是以“准律师”的身份与当事人接触,所以首先要使学生了解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的区别,譬如:律师具备专业的环境法律知识、判断力和法律实践经验,而当事人往往不具备这些特征。基于此,明确学生会见当时人的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了解案件事实和相关证据、确定法律关系、确定应当适用的实体法和程序法、制定下一步的跟进计划和步骤等等。这一专题还要使学生掌握会见当事人的注意事项,包括通过认真听取当事人的陈述以掌握案件的关键环节、随时总结纠纷的焦点、根据法律要素合理引导当事人的陈述等。

第三,事实调查。办理案件过程中所调查的是“法律事实”,⑨这一点是在诊所式环境法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提示学生的问题。根据案情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调查路径,如按照时间顺序、因果关系、法律要素或者其他逻辑顺序展开。当然,在实践中,很少有严格遵循其中一种顺序进行调查,往往以一条线索为主线、辅以其他线索进行。在调查过程中,应当注意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设计合理的方案,采用正当合法的手段,同时避免侵犯其他人的合法权益。⑩这些是学生在这一专题下应予特别重视的内容。

第四,获取证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等形式,应与学生逐一分析这些形式的证据之于环境法律实践的意义。这一专题可重点讲授原告和被告应收集哪些方面的证据。就原告而言,应收集证明污染事实存在的证据、证明污染危害事实存在的证据、证明污染损害大小的证据、证明污染与损害后果之间因果关系的证据等。被告应收集的主要包括证明自己没有实施排污行为、证明自己排放的污染物无法到达受害地点、证明原告损害由污染以外的原因造成等方面的证据。在这一专题中,还应特别强调收集证据过程的合法性、客观性、及时性等。

第五,出庭。这一专题可以按照庭审的时间顺序进行讲授,特别应当重视庭审材料的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调解等环节。需要准备的庭审材料包括发问的问题清单、词提纲、证据清单或者说明、需要引用的法律法规和证明文件、科学证明材料等。在法庭调查阶段,应着重强调特别授权时陈述事实和回答问题的技巧、举证要领,以及如何提出对对方证据的质证意见。法庭辩论环节需要重点讲授,强调辩论应依据法庭调查查明的事实和证据展开,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进行,同时应注意语言文明,不强词夺理。关于调解环节,应强调在不损害当事人利益的前提下积极争取调解结案,但在未经特别授权的情况下不要轻易提出或承诺调解条件。鉴于这一专题的重要性,可以采用视频资料等多种形式的材料来说明相关问题。

第六,环境纠纷的行政处理。在我国,行政处理在解决环境纠纷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大的积极作用。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对环境行政处理作出了更加有利于执行的规定,更加提高了行政处理在环境保护和维护污染受害者合法权益中的重要性。在诊所式环境法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熟练掌握以行政处理方式解决环境纠纷的技巧,尤其应当特别强调如下方面:注意搜集保留证据,及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请处理;明确污染损害赔偿责任,提前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合理确定污染损害金额,提出赔偿请求;行政处理失败后,及时做好运用其他法律手段开展环境维权工作的准备;积极运用环境举报等制度和媒体力量维权,配合环境行政处理手段的运用。

第七,环境司法及其专门化。环境司法专门化,即国家或地方设置专门的审判机构,或者现有的人民法院在其内部设置专门的审判机构或组织对环境案件进行专项审理。近些年来,以环境法庭为代表的专门环境司法机构发展较快。2014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设立了环境资源审判庭,必将大大推进环境司法专门化的步伐。在诊所式环境法教学中,应使学生掌握通过环境法庭解决环境纠纷的途径,特别是环境法庭与一般审判机构的差异之处,如环境法庭主要形式、案件受理模式、基于不同类型的环境法庭制定有利于环境维权的诉讼策略等。

第八,环境律师职业道德引导。在诊所式环境法教学中,学生以“准律师”的身份参与办理真实的环境案件,因此,为其提供适当的律师职业道德指引,为必需环节。除了一般的律师职业道德之外,这一专题还可以以讨论的形式关注下列问题:律师职业道德之于一般人行为准则的差别;如何面对污染受害者和污染者的委托意愿;如何处理行政权力干预环境司法问题;如何面对当事人“疏通关系”的请求;如何面对自己客户的弄虚作假行为;等等。

三、诊所式环境法教学内容的实施途径

为了在诊所式环境法教学中有效实施上述教学内容,应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同时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诊所式环境法教学的有效开展,要求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其中至少包括法学理论基础、环境法学理论和实践知识、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等。首先是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等部门法的知识。例如,民法侵权理论为环境法律纠纷的解决提供了重要法律资源;诸多环境法律制度,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保护许可制度等,均以行政法理论和制度为基础;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在环境法律实践中亦有广泛的应用。其次是熟练掌握环境法学理论和实践知识。不仅要深入理解环境法的价值追求、目的和原则,而且要将这些理念基础与环境法律制度相结合,并能够应用于环境法律实践之中。再次是环境科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相比,环境法具有显著的科学技术性特点,其产生和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涉及大量的技术规范,并且其实是需要科学技术予以保障。掌握环境科学知识,对于顺利开展环境法律实践工作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最后是相关学科知识。在环境法律实践中,社会学调查研究、试验、观察、二手资料分析等研究方法,不仅在环境法学研究中被经常采用,而且在环境法律实践往往也发挥重要的作用,应予重视。

四、总结

篇9

关键词:政治课 主动参与 尝试

中职政治课教学,是否真正发挥其教育作用、实现其教育价值,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量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职业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职业品德和职业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引辩论――激学生口“动”

职业学生的职业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职业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在《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职业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对道理的认识,提高职业道德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行为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创设职业道德认知冲突,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开展课堂辩论的环境。例如教学话题《比翼齐飞翔――我竞争我进步》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在一次生意中,吴老板发现自己的好朋友张强在生意中有不诚实表现,这时,如果你是吴老板,你会怎么做呢?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而是让学生进行小辩论(该不该告发张强),在辩论中,使学生得到启发,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道德思辨能力和认知水平。

二、扮演员――促学生脑“动”

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职业,就业教学体现活动化。在中职政治课中,一堂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话题中的人物,让学生从中领悟到话题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

如教学话题《我的权益我维护》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来扮演遇到诈骗时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方式而得到不同结果的故事。以剧本的形式,让学生进行亲身体验,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充分体会到面对诈骗时,我们应该采取明智的做法,这样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三、重实践――引学生行“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中职政治课的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促进学生由“知”向“行”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在中职政治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职业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在教学话题《生活中的博弈》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懂得珍惜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四、借体验――诱学生心“动”

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在中职政治课课教学中采取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职业道德情感内化为职业道德认识。例如话题《学会生活技巧》一课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还有哪些只图自己方便,给他人添乱的事;然后让学生设身处地想想:假如这些劳动者是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态度会怎样?假如自己是这些劳动者,会有什么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劳动者的态度,使学生懂得生活中凡事不要只为自己着想,只图自己痛快,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接受职业道德知识,进一步指导行为实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良好职业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要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中职政治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花红斌.新课程将带给我们什么.江苏教育研究,2002(8).

篇10

拜读刘珺博士新著《金融论衡》之时,奈特教授的精彩评论总是萦绕脑海,挥之不去。经济学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问,时代变迁,沧海桑田,同样的问题,对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乃至不同的个人,可能就有完全不同的答案。最近我发表一系列文章,主旨就是试图说明经济学真理与自然科学真理有重要不同。自然科学真理是外延真理或逻辑真理,经济学真理则兼具外延真理和内容真理两重属性,是二重性真理。内容真理与外延真理最基本的区别,就是外延真理与我们的主观态度和价值判断毫无关系,内容真理则取决于我们的主观态度和价值判断。每个人的主观态度和价值判断相去甚远,对经济学问题的答案往往大相径庭。

《金融论衡》总共提出23个重要问题,涉及经济学经典理论、金融理论、货币政策、新制度安排和发展模式。这些问题都是大家天天辩论的热门课题,答案和观点五花八门,见仁见智。刘珺博士从一个重视实践的银行家角度,提出许多富有启发性的新颖见解,值得理论研究者和实际政策决策者的重视和反思。

刘珺博士所提出的问题,有好些我自己曾经深入思考过,有自己的答案,当然可能并非完美和正确的答案。《金融论衡》开篇第一个问题是:“经济学是独立并具有预测功能的学问体系吗?”我同意他对此问题的三点意见。其一、国内学术界鲜有认真辩论经济学方法论和经济学科学特征者。其二、弗里德曼《实证经济学方法论》之观点大有值得商榷之处,甚至是对经济学科学性质的完全误解。其三、经济学应是解释过去而非预测未来。然而,刘珺的阐释不够透彻。因为,依照实证经济学方法论,解释和预测是一回事儿,既然同意经济学能够解释过去却不能预测未来,就需要详尽阐释解释和预测之区别何在。

当然,读者最感兴趣的问题可能不是上述颇有点经院哲学式的思辨空谈,而是具有现实政策意义的重要话题。《金融论衡》之“思考四”和“思考十二”就是两个具有特别重要意义。“金融属于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是否不创造真实价值?”当今的时髦话题是金融必须回归丫鬟和仆人地位,为主人和小姐(实体经济)服务。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和随之而来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让金融行业的功能和地位遭到世人的普遍怀疑,极端者认为金融纯属虚拟经济,不创造任何真实价值。

百多年前,马克思发表《资本论》,首次区分虚拟资本和产业资本,强烈谴责虚拟资本的投机和食利性质。百多年后,谴责虚拟资本和金融投机之声卷土重来,自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刘珺博士相信金融这一虚拟经济“其实创造了很大价值”,亦承认虚拟经济会导致“非理性繁荣和金融危机”。需要深入探索的课题是:在什么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虚拟经济创造了很大价值?虚拟经济为什么容易导致非理性繁荣和金融危机?过去40多年来,人类经济体系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虚拟经济的过度繁荣和膨胀,是虚拟经济与真实经济的严重背离。我曾经努力思考个中缘由,认为人类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是导致虚拟投机活动日益膨胀的根本原因。我相信此问题会成为未来全球宏观经济学辩论的中心话题。

《金融论衡》之“思考十二:汇率水平可以完全通过购买力平价理论来计算吗?”刘珺博士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大体持否定态度,不过不是那么彻底的否定。他说:“实际经济运行中,购买力平价却有失真之处。汇率问题不能由购买力平价一个角度简单而定,它是政治、经济、制度、政策甚至军事等多重因素相互交织作用的结果。而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某个或某几个主导因素会动态变化。”

我对汇率的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完全否定的。2006年发表《不要玩弄汇率》,有两章详尽阐释该理论的来龙去脉和逻辑错误。我以为购买力平价理论乃至西方经济学最麻烦的逻辑问题,乃是对均衡概念没有逻辑一致和透彻深刻的说明。如果均衡理念模糊不清,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其他以均衡为基准的理论和计算就难以成立。诸如均衡汇率、均衡利率、均衡价格、均衡货币供应量等等,就都需要重新定义。

刘珺博士是一位年轻有为的银行家,对西方经济学和金融理论相当熟悉,他广泛阅读,深入思考,勤于笔耕,难能可贵。《金融论衡》的诸多问题,皆源自他对实际经济、金融货币政策的困惑、感悟和沉思,源自现实经营问题给他提出的挑战和刺激,源自他对主流经济金融理论的质疑和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