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项目审计范文

时间:2023-06-21 09:43: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项目审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校项目审计

篇1

(一)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构建的意义

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指高校审计部门及由其委托的社会审计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运用现代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对高校建设项目的投资立项、勘察设计、施工准备、施工实施及竣工验收等各阶段业务管理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连续、全面、系统的审查、监督和评价。全过程跟踪审计在高校建设项目的规范管理、提升绩效和预防腐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有利于规范管理

高校建设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金额大、控制环节多、计价次数多、处理关系复杂等特点,传统的结算审计属于事后审计,难以适应高校建设项目审计的要求。全过程跟踪审计克服了事后监督的局限性,审计人员提前介入到项目建设的各个重要阶段和关键环节,对建设项目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结算等各项工作,实施全过程全方位控制,能及时发现、纠正建设项目管理中出现的漏洞和问题,并向建设管理部门及时、准确、持续地反馈审计意见或建议,促进建设管理部门加强管理,堵塞漏洞,防范风险。

2.有利于提升绩效全过程跟踪审计注重

对高校建设项目的前期决策、设计、招投标的跟踪审计以及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有利于提高项目论证的可靠性、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在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从单纯的合同执行审计延伸到合同签订前对合同条款的审计,防止了因写入不合理条款而使高校建设资金损失的问题;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经常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了解具体的施工过程,能及时对工程变更签证事项的合法合规性、材料设备价格的合理性、隐蔽工程验收情况等进行审计,为后期的审计结算确认签证,并将问题和矛盾提前解决,避免事后相互扯皮。

3.有利于预防腐败造成高校基建领域

腐败案件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监督,决策、管理、监督三者之间未能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高校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使审计人员提前介入建设过程,通过对物资采购、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等各方面的行为进行跟踪审计,在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筑起了一道严密的防线,对权力形成制约,促使建设项目的各参与方一开始就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认真履行各自职责。通过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能有效预防舞弊案件的发生,使审计由“秋后算账”转变为防微杜渐,从源头上控制腐败行为的发生。

(二)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的关键控制点

根据高校建设项目实施的基本程序,结合我国部分高校跟踪审计工作的实践,可以将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分为投资立项、勘察设计、施工准备、施工实施、竣工验收等五个审计阶段。在实施审计时,可以在每个审计阶段设置审计工作关键控制点,有助于审计人员选准介入时机,把握审计重点和难点。

1.投资立项阶段关键控制点

(1)审查决策程序。审查建设项目立项决策程序是否合法合规,建设方案是否在多方案比较、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决策,是否经有效批复。(2)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真实、完整、有效,拟建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功能是否符合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学科发展规划和校园建设总体规划,投资规模是否适度。(3)审查投资估算。审查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是否合理、资金来源是否落实,投资计划是否得当。

2.勘察设计阶段关键控制点

(1)审查设计招标文件和设计合同。审查勘察设计等单位的资质是否符合建设项目的要求;勘察设计招标文件内容、合同内容是否合法、完整、准确,是否符合已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招投标程序及合同签订是否客观、公正、严密。(2)审查设计方案。审查设计单位和设计方案是否通过招投标方式征集;设计方案的论证,是否贯彻了优化设计和限额设计的原则;是否组织有关权威专家对图纸进行会审。(3)审查概(预)算编制。审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是否按程序进行评审,编制方法是否合适;概(预)算内容是否真实、全面,有无漏项或增项;编制原则和计价依据是否现行适用;设计概算与投资估算是否符合,施工图预算与设计概算是否符合。

3.施工准备阶段关键控制点

(1)审查招标文件。审查施工、监理、代建等单位资质是否符合建设项目的要求;招标文件内容是否完整、严密,其中的暂定价、指定价等的确定依据是否明确;程序是否合法合规,评标工作是否公平、公正。(2)审查合同。审查合同是否违反相关国家法律法规,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合同文本;合同内容与招投标文件内容是否一致,合同条款是否全面、合理,有无遗漏关键性内容,有无不合理限制性条件;合同条款表达是否清楚。(3)审查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审查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内容是否完整,编制说明是否与招标文件一致;清单项目特征描述是否清楚,是否有漏项、重项;招标控制价编制的依据、内容、取费标准和计算方式是否正确、合理。

4.施工实施阶段关键控制点

(1)审查隐蔽工程。审查隐蔽工程验收制度,如隐蔽工程现场签证的程序和手续等;隐蔽工程验收是否由建设管理部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审计人员共同到现场验收、签证,否则不予承认;隐蔽工程记录的内容是否详细,与工程造价有关的信息反映是否全面。(2)审查主要材料及设备。审查材料招投标情况,建设管理部门是否按照相关规定组织公开招标,对于不需招标的其定价方式是否与审计组共同确定;材料、设备的采购是否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价格确定是否合理;在材料、设备进场使用或安装前,是否根据合同约定对品牌、规格、型号、数量、价格进行确认。(3)审查工程进度款支付。审查所报进度是否与实际工程进度及实物工程量相符;进度款计量计价方式及支付办法是否与合同约定相符,是否存在重复申报、虚报的现象,工程预付款是否按合同约定扣回等。(4)审查工程变更和签证。审查工程变更理由是否充分,程序是否规范,要严格控制由施工单位提出的变更;变更、签证的手续是否完备;签证内容、签证材料价格是否真实;签证是否及时,事后补签不予承认;是否符合签证批准权限;签证计量计价方式是否与合同有关条款相符。(5)审查索赔费用。审查索赔证据是否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确实存在,是否反映实际情况;索赔证据的提出及取得是否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证据是否具有法律效率;索赔的工程量计算、套价、取费和工期是否合理。

5.竣工验收阶段关键控制点

(1)审查工程竣工结算。审查竣工结算资料是否完整,实际施工是否与竣工结算资料相符;工程造价结算方式与合同条款是否相符;工程量计算是否符合定额中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量单位是否一致,计算结果是否准确;竣工项目的单价计量、定额套用、相关规费和税金的计价标准是否准确、合理。(2)审查竣工财务决算。审查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依据和编制条件是否符合规定,数据填报是否真实、完整和准确;建设项目的内容与批复的概(预)算投资是否相符;建设项目结余资金是否真实,有无虚列来往帐隐瞒、转移、挪用结余资金的行为,债权债务是否及时清理;交付的资产是否符合交付条件,核算是否准确;工程项目完成投资是否超概算。

(三)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的运行程序

根据上述审计阶段的关键控制点,结合审计工作的常规程序,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运行程序可划分为三个步骤。

1.审计准备

(1)确定审计工作方案。高校审计部门依据学校年度审计计划、年度建设项目工作计划及相关规定,综合单项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审计立项,并确定跟踪审计工作方案,并报学校批准。(2)成立审计组。根据学校批准的跟踪审计工作方案,高校审计部门完成社会审计机构的选聘、委托和合同签订等前期工作,成立由社会审计机构和高校审计部门共同组成的审计组。

2.审计实施

(1)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审计组根据立项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制全过程跟踪审计实施方案,经批准后实施。(2)下达审计通知书。向高校建设管理部门下达全过程跟踪审计立项通知书和实施细则,明确告知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关键控制点的业务活动、具体送审要求以及相应的审计时效承诺等事项。(3)送交送审资料。对于全过程跟踪审计实施细则列为关键控制点的业务活动,建设管理部门应对送审内容进行审核,并根据审计时效承诺,提前送交送审资料。(4)出具审计意见书。收到建设管理部门相关业务活动的送审资料后,审计组按照规定的审计时效承诺,及时出具审计意见书。(5)反馈意见落实情况。送审业务活动审计完成后,建设管理部门应当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将相关业务资料以及审计意见的采纳与落实情况,以书面的形式报审计组备案。(6)出具阶段性审计报告。审计组听取被审计对象意见后,出具阶段性审计报告,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限期整改的要求。(7)开展竣工结算审计。在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管理部门提交完整有效的竣工结算送审资料,审计组开展建设项目竣工结算审计。(8)开展财务决算审计。在财务部门提交完整有效的竣工财务决算送审资料后,审计组开展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

3.审计终结

(1)出具造价审计意见书。高校审计部门出具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审计意见书,用于工程款项的尾款结算和审计费用的结算。(2)出具最终审计报告。高校审计部门出具最终的审计报告,如实反映跟踪审计过程中已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和尚未整改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审计意见和建议。(3)归档审计资料。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完成后,审计组对建设工程各阶段的审计成果资料进行收集、汇总、整理和归档。

二、提升运行效果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是提升模式运行效果的基础为了使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建设项目,应建立一套系统的规章制度。

1.建立健全校内跟踪审计规章制度

高校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以及行业主管部门颁布的管理办法和标准,围绕高校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在校级层面建立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制度,如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管理办法、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等,界定高校审计部门、建设管理部门、社会审计机构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范围、目标、主要内容及操作规程,形成完整、规范、操作性强的跟踪审计管理工作流程,既为建设单位制订项目管理制度提供可遵循的依据,也为审计部门提供衡量的标准;建设管理部门也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措施,如变更联系单管理办法、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合同管理办法等具体制度,与跟踪审计形成良好的制度衔接,使审计目标与建设目标协调一致,促进跟踪审计与项目管理的和谐进行。

2.建立和完善委托跟踪审计相关规章制度

当前,高校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基本上以委托社会审计机构或聘请社会审计人员的形式来开展,因此,建立和完善委托社会审计的相关制度显得十分必要。高校审计部门要细化对社会审计机构选聘的程序和要求,制定聘请社会审计机构参与审计组的管理办法。加强对委托社会审计的合同签订、过程监督、报告核实、质量评价等重要管理环节的制度建设,以确保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质量,如制定审计组岗位职责制度、重点审计环节工作流程、审计工作汇报制度、审计交叉复核制度、委托跟踪审计质量考评制度、审计组廉洁自律制度等。

(二)夯实跟踪审计队伍

是提升模式运行效果的关键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可以由高校审计部门完成,也可以委托具有资质的社会审计机构完成,但要求跟踪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工程造价审计、财务审计及法律、经济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1.加强在职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

高校要为在职内审人员开展职业规划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内审人员的业务能力;鼓励内审人员要勤下工地,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做好调查、咨询、协调沟通等基础工作,努力提高审计实战经验;要经常与兄弟高校及社会审计机构之间开展横向审计业务交流,为内审人员提供学习新思想、新经验、新方法的平台。

2.适当引进

具有实际施工管理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高校内部审计队伍,完善和优化内部审计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

3.聘请社会审计人员或社会审计机构

聘请具有与审计事项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参加审计组,或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社会信誉良好的社会审计机构实施审计,不仅可以减轻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工作量,而且可以提高跟踪审计的效率。为此,在开展社会审计机构的招标过程中,要加大对社会审计机构的信誉、审计业绩和质量、审计人员的学历、职称和工作经验等方面的考核,选择更优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另外,社会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一般都具有专业倾向性,在不同的审计领域其实力各不相同,因此,要根据技能匹配原则,选择与跟踪审计内容匹配的社会审计机构,聘请与审计任务要求相适应的专业审计人员,从而提升审计效果,保证审计质量。

(三)控制委托审计过程

是提升模式运行效果的保障在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下,委托审计已成为高校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个主要控制环节。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频繁互动,容易使审计人员偏离监督者的定位,侵入管理者的职责范围。审计人员一旦越位,全过程跟踪审计所建立的权力制衡机制就会不复存在。因此,要强化对委托跟踪审计过程的监督、检查与控制。

1.做好关键环节的直接控制把关做好建设项目的委托跟踪审计

除了受托社会审计机构按合同履行职责外,高校审计部门还必须做好关键控制点的直接把关,如工程量清单审核、招标控制价编制、合同审核、隐蔽工程签证、工程量变更签证、材料价格签证、工程进度款审签、竣工结算审计等关键环节。

2.加强对委托跟踪审计的复核

检查高校审计部门要组织审计组进行定期汇报,讨论、询问有关问题,促进审计的深化和补漏;对审计内容相同的项目,要组织审计组集中对账,进行横向比较,揭示差异,促进平衡。另外,高校审计部门要加强审计抽查工作,抽查结果与审计人员的业绩考评及社会审计机构的聘用、报酬挂钩。

3.明确跟踪审计的角色定位

高校审计部门要建立事前议事机制,使审计人员做到到位而不越位,不代替建设管理部门的职责。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要避免口头答复的做法,对需要回答的问题,要通过议事机制来妥善处理。

4.提高委托跟踪审计的时间效率

高校建设项目有工期要求,每个环节具有时效性,跟踪审计的介入时间应先于或同步于项目建设的进度,才能及时跟进,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控制风险。跟踪审计要为提高建设项目的效率服务,而不是影响工程进度。

(四)科学评价审计成果

篇2

一、高校工程投资项目前期阶段审计内容

(一)工程项目立项决策阶段审计内容审查投资立项决策程序是否规范、有效,要重点审查项目建议书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和初步设计审批是否严格遵守审批程序;是否对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按规定进行了论证,论证依据是否正确,是否实事求是;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有关文件的编制、审批是否按规定程序进行,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规定,有无越权审批的现象;项目立项、投资计划是否按现行分级管理的规定具备合法手续等。

(二)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审计内容一是设计单位选择合法性、合理性的审计。审计是否按相关法规选择设计单位,有无存在弄虚作假、人为干扰的现象发生;审查设计单位的资质是否符合项目要求,有无挂靠、转包现象。二是设计基础资料的审计。审查有无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相关报批文件;有无地质勘察技术资料、环保、规划、消防、抗震、卫生等设计依据资料,预防设计质量隐患。三是设计方案的审计。审查设计规模、建筑面积是否符合批准的标准;审查设计方案是否符合适用性、经济性和美观性的要求。四是设计图纸的审计。审查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建筑结构有无自相矛盾的地方;审查各专业图纸的衔接是否合理,各专业预埋件、预留孔有无错误;审查给排水、强弱电和其他智能化系统是否合理、齐全;审查图纸有无相关人员的签字,单位是否盖章;审查设计图纸的深度是否达到了各设计阶段的要求,是否符合国家和行业、地方的有关规定、技术规范的要求;审查图纸是否符合国家现行制图标准和有关设计规范的要求;审查验证概算、预算的真实性。五是设计收费的审计。审查合同中规定的设计收费是否按相关法规计取,有无违规现象的发生。六是设计质量保证体系的审计。审查设计单位对项目的设计工作是否有一套保证设计质量的责任体系,是否建立了内部专业交底及专业会签制度;审查图纸是否有负责人的校核,单位盖章是否有被委托单位的签章。

二、高校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审计内容

(一)招标条件与标底审计招标条件的审计主要包括:施工图纸是否完善;招标申请是否已办理;三通一平等施工条件是否已具备;各项目申批手续是否齐全等。招标标底的审计主要是审计工程项目标底的真实性,审计工程项目标底是否能准确地反映社会平均价格水平。

(二)招标投标程序合法、合规性审计主要审计招标公告、投标邀请书、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是否按规定办理;审计招标投标的有关文件、资料是否合法、真实;审计招标投标当事人和其他行政监督部门有关招标投标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程序;审计资格预审、开标、评标、定标过程是否合法以及是否符合招标文件和资格审查文件等规定;审计评标委员会是否由相关法规规定的技术、经济专家组成等。

(三)投标单位资格、资质等级、报价、施工方案与质量保证措施等情况的审计主要包括:投标单位的资质等级是否符合招标文件的规定;投标单位的信誉是否可靠;是否存在排斥其他潜在投标人的违规行为等。投标的审计则主要审计各投标报价、工期、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的合理性、真实性。

(四)审计中标结果的执行情况审计合同及其有关文件是否按招标文件及相关文件执行,是否存在中标后修改原投标内容,是否有事后协定等侵害国家利益的违规行为等。

三、高校工程投资项目建设期阶段审计内容

(一)工程资金筹集与使用审计内容工程资金筹集和使用审计的内容主要有:检查工程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到位,使用是否合规,有无转移、侵占、挪用建设资金的问题;检查工程资金的各项开支标准是否超标,是否存在浪费;检查工程资金的筹集、拨付的情况,有无因资金原因影响工程工期,内容包括资金成本率等。各高校可配备造价工程师或预算员,充分发挥其在投资控制中的作用,对资金的运作进行监督,每月对工程的形象进度、完成的工作量进行工程进度款的审核支付,严格控制超预算支出,进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浪费。

(二)工程承包合同审计内容施工合同是工程项目各项费用支出的依据,其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工程项目是否已经列入年度建设计划,是否根据国家规定的程序和有关投资计划签定;合同中是否具备工程名称、地点、范围、内容、工程价款及竣工日期;双方的权利、义务和一般责任;工程质量要求、检验和验收方法;设计变更;竣工条件和结算方式等内容;违约责任及处置方法等;合同是否注明工程的竣工验收,对建筑安装合同进行审计时,还应仔细审查施工方的资质证书,批准开工文件和开工许可证等。

(三)工程施工管理审查内容施工管理审查的内容有:审查项目是否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法人在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偿还债务和资产的保值增值过程中是否实现了责、权、利的统一;对实行资本金制度的项目,审查资本金是否按规定进度和数额及时到位,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有无弄虚作假,挪用或抽逃资本金问题;工程项目有无随意扩大规模,提高工程标准,突破初步设计概算的情况;工程的进度是否和设计的要求一致,计划的工期是否合理;工程质量是否经过国家质量检测部门的评定,是否符合工程的设计要求;加强签证管理,审核签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四、高校工程投资项目竣工后审计内容

(一)工程结算与工程决算审计内容检查建设单位是否及时办理工程决算,检查工程价款结算与实际完成投资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性。根据竣工图纸审查工程量的计算是否符合计算规则;分项工程预算定额套选与定额基价的换算是否正确;设备、材料用量是否于与定额含量或设计含量一致;材料价款是否按国家定价或市场价计取;工程取费是否执行相应公式计算基数和费率标准。在此基础上,重点检查对工程项目的价格产生影响的以下事项: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建筑经济政策的变化情况;工程材料和设备价格的变化情况;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和补充合同的内容。

(二)项目财务收支核算审计内容主要审查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负责项目会计核算的组织机构是否健全,是否贯彻执行国家法规和会计制度;是否严格按照概算口径及有关制度对建设成本正确归集,单位工程成本是否正确,生产费用与建设成本是否混淆;有无将不合法的费用挤入待摊费用;是否按照国家规定及时、足额计提和缴纳税费;往来款项是否真实、合法;建设项目交付使用产核算是否规范;有无“账外账”违纪情况等。

五、高校工程投资项目全程跟踪审计程序

(一)确定审计项目高校工程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属非定期审计,其审计目标和现有审计资源的有限性及我国现阶段审计工作的中心任务决定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每一项高校工程投资项目都进行审计,因而首先要对审计项目进行选择。选择审计项目时,可以选择投资额大、对高校经济环境影响大、群众关注度高的实施项目。

(二)组织审计人员确定审计项目之后,要根据项目的类型特点,选择具备相关审计经验的审计人员,同时还需选派具有项目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士。如有必要,还可外聘相关专家,包括统计类、工程经济类、环保类专家帮助完成审计任务。确定审计组成员后,应根据所审计项目的特点及所属行业的特点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学习专业知识。

(三)制定审计方案审计方案是对整个审计工作的预先规划,是检查审计工作进度和质量成果的依据。审计方案应明确绩效审计的目标要求、重点范围、人员分工及时间安排情况。审计方案设计制定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审计的效率及审计的风险。因此,审计方案须充分考虑项目的行业特点、项目的社会背景、高校工程项目绩效审计的目标及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情况。

篇3

【关键词】高校;项目;工程结算;财务管理

部分高校将维修工程、零星装饰和小型改造工程由学校内部基建审计人员审计,大型改造项目和新建工程基本委托造价咨询机构实施或聘请造价咨询结构的专业人员进行审计;较多高校是将学校的所有建设工程项目全部委托造价咨询机构,学校的内部审计机构承担委托审计的管理工作。

1高校内部审计问题及原因

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修缮工程招投标、合同协议订立等前期工作审计参与不够,开工前审计流于形式;二是修缮工程的隐蔽项目、材料认质认价、工程竣工验收的过程审计监督不力;三是审核依据和手段落后,审计质量不高;四是对修缮工程项目的决算审计和绩效评价不够,内审建设性作用未真正发挥。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包括财务审计、工程审计、管理审计、效益审计以及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随着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改革、审计对象的复杂化以及高校内部审计转型的进一步深入,审计部门普遍存在的人员不足、结构失衡、层次不高的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用于修缮工程审计的力量就更加有限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包括组织上的独立和精神上的独立两个方面,组织上的独立能够给内部审计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精神上的独立能够使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保持客观公正性,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当前仍有部分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同纪检或财务合署办公,机构尚未真正独立设置;同时,内审部门作为高校职能部门之一,其在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时,难免会受到各种干扰,特别是修缮工程审计,涉及的相关部门较多,与国家审计部门和社会审计机构相比,其精神上的独立性也较弱。

2对策

2.1开发使用修缮工程计算机辅助审计和信息管理系统

修缮工程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指应用相关修缮计价软件对工程结算进行审核,应用相关财务审计软件对修缮工程财务决算进行审计。工程信息管理是指对已完成审计的修缮工程信息进行收集、分析、整理,将分散的工程软件数据资料、文档资料、施工图纸资料按工程项目名称归类,实行网络数字化管理,实现了信息化系统管理。

2.2加强高校修缮工程审计制度建设

高校修缮工程的内审工作应该从修缮工程的运作规律和审计规律着手,制订和完善各种审计规章制度,才能做到思路清晰,控制到位,减少风险。一是严格开工前审计工作制度。高等学校应将修缮工程划分为小型基建工程(应在年初预算时按项目立项)、零星修缮工程(应在年初预算时确定总盘子)和应急项目(留有足够余地)几个层次进行管理,开工前审计应重点对小型基建工程开展审计,审计部门应要求被审单位报送立项审批情况、施工图纸、预算书和资金证明,审计部门按学校财务预算、国家定额认真审核,特别要注意有无化整为零、无预算和擅自超规模、超标准、高估冒算的情况。二是制定修缮工程关键控制环节的规章制度。审计部门应按照修缮工程的特殊性制定具体的审计实施细则,着重在招投标参与、合同审计审签制度、隐蔽工程验收、报审资料初审等几个环节重点控制。三是制定审计结果公示制度。审计部门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将修缮工程审计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可以使审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同时接受教职工的监督,对各个审计主体起到震慑和激励的作用。

2.3开展修缮工程全过程审计控制

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可以由学校审计部门单独实施,也可以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实施。对于修缮工程中的小型基建工程,审计部门可以尝试开展适合本校际情况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活动,实施对校内小型基建和修缮工程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审计监督。由于高校审计部门资源不足,审计部门也可以研究采取审计业务市场招标、内审和社会审计相结合的方法,使审计部门从源头上控制修缮工程年度预算、从项目立项、项目招投标、项目实施过程中隐蔽工程验收、材料认质认价监督、结算审核等全方位的审计。

2.4编制修缮工程补充定额

高校各类小型基建和修缮项目中,特别是零星修缮项目,如单纯拆装一盏灯、更换一个闸阀、修补几张课桌、粉刷一处涂料,对这类简单、琐碎的修缮项目,如果套用修缮定额,虽然合法,但不合理。在这种情况下,审计部门可以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会同修缮工程管理部门协商制定一套适应市场和学校实际情况的自编定额。

3提高审计质量措施

各种管理工作都以制度为基础,对委托审计的管理也不例外,内部审计机构只有熟悉并严格把握国家、行业协会等对造价咨询机构及其执业的造价工程师册管理及从事审计业务的有关管理规定,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委托审计管理的有关制度,形成完整、规范、操作性强的委托审计管理工作程序。制度应在遵循国家、教育部、审计署等有关管理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对委托审计工作的管理职责,细化造价咨询机构选择的程序和要求,规范委托审计工作的实施流程,并加强对委托审计合同签订、审计过程监督、审计报告审核、审计质量评审等各重要管理环节的管理。

4评标办法

可以采取百分制,分为技术标和经济标。技术标包括造价咨询机构的工作业绩,主要考察最近几年,包括审计完成的数量、审计项目金额、审减率等方面进行评分。工程审计质量的高低与具体审计的工程师息息相关,在招标文件中,应将此项作为一个评判标准。包括本项目配备工程师的资质情况、近几年审计项目数量及质量的评定。经济标即为审计费的竞争,综合考虑基本审计费和效益审计费的幅度范围。建设工程项目结算送审资料的真实,是审计结果准确的前提;送审资料的完整、规范是公正、公平审计的保证,是得出客观真实、可信结论的重要依据。配备责任心强、能力强的基建内审人员担任委托项目负责人,加强对资料收审、招投标、合同鉴订、资料移交、过程管理和协调、报告复检的全过程质量控制。配备的内审人员只有熟悉工程造价,在送审前才能够发现结算编制的是否规范问题,在委托审计过程中才能应对出现的一系列疑问,才可能有针对性地对工程委托审计的全过程管理做到做到有条不紊、游刃有余。项目负责人做好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和控制工作。一方面监督审计进度是否按合同规定时间进行;另一方面要对审计工作底稿不定期进行检查,审计质量进行监督,督促其保质保量地完成审计项目。

5结语

加强建设工程结算委托审计的管理,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学校管理的客观要求,内部审计机构通过强化对建设工程项目委托审计工作中各重要环节的管理可以有效地保证我们最终买到“物有所值”的委托审计服务,达到审计的预期目的,同时提高内部审计机构和基建部门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少凤.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内部审计外包[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11):157-158

[2]傅黎瑛.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互依赖的决定因素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3):97-100

[3]马殿平,刘丽,李敏杰.建筑委托审计制度安排下的博弈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4):55一57

[4]王淑梅.审计关系的理论分析:受托责任还是委托[J].税务与经济,2008(3):55-58.

篇4

一、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内涵

全过程跟踪审计是一项集咨询、监督、评价、管理于一体的新型审计方法。它拓展了以往事后审计的做法,按照提前介入、全程把关、突出重点的审计思路,根据不同的建设时期,确定不同的审计工作重点,采取适当的审计方法,包括建设项目前期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及结(决)算等多环节、全方法、全过程的审计。

二、高校基建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目前许多高校对基建项目的审计主要是工程竣工决算的审计方式,但普遍存在着事前基本没有监督,事中基本缺乏监督,事后基本不是监督的现象,可以说这是一种“秋后算账”式的审计。因此,我国高校的基建项目的审计模式要作适当的改变,审计方法要作必要的更新,审计重点要切实调整。

(一)保证建设资金安全有效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客观需要

跟踪审计活动开展在项目开始之前,贯穿于项目建设过程之中,在项目完成时把握结算审计关,能够做到更好地控制和节约工程项目的成本,从而使有限的建设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

(二)预防高校基建项目腐败的有效途径

为了有力地促进工程管理队伍的廉政建设,高校自身也要求对工程进行跟踪审计,即实施从源头上控制和监督的机制,通过制定和健全程序,从而真正达到既保护干部的积极性,又保证了建设工程的质量,有效地预防和抑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大力促进工程质量的监控,努力防范和化解各种投资风险

目前,我国基建项目在质量管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设计部到位、施工部到位、监管不到位和管理不到位等现象。通过跟踪审计,按照提前介入、全程把关、突出重点的审计思路,不仅从源头上加强了监管,还能保证实行建设前期、施工阶段、施工决算全过程的审计。

(四)可以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提高审计质量

学校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基建项目审计的主体,在基建项目审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学校审计部门要本着既参与审计监督又不能越位的原则,履行审计职能,协调项目经理、甲乙工地代表、监理等众多职能的执行者各尽所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三、高校基建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的重点环节

基建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不同于传统的造价控制,它与建设工程同步,变被动为主动,对促进建设单位加强管理、提高工程决策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实践经验,我们认为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审计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一)加强资金的管理

学校既要避免因资金不到位而造成停工待料等现象的发生,又要防止工程款的起付而处于被动的位置,所以跟踪审计必须紧紧围绕资金流向这条主线,对资金支付环节应进行严格管理。首先,学校应严格合同管理制度,在合同中就注明注册资金的支付条件;其次,有些承包商为了提前获得更多资金,采取虚报工程进度和工作量的办法,这就需要由学校聘请项目审计单位对工程量、所套用的综合单价等相关方面进行管理。最后,当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产生偏差时,更要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以防止虚报现象再次发生。

(二)加强招、投标的管理和监督

1、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招投标文件的内容

招投标的质量如何,对工程造价影响特大,同时也决定了项目合同和项目结算工作的质量。承包商往往会利用招投标文件中出现的一些相互矛盾、说法含糊的问题来获得暴利,所以一些重要的问题,比如投标单位的优惠让利的理由及措施等必须在招投标文件中明确提出,避免引起双方争议。

2、审查工程标底的客观性

工程量清单是编制招标工程标底,投标计价和工程结算时调整工程量的依据,是整个项目造价控制的核心内容。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应严格按招、投标文件,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通过的施工设计图纸等进行编制,但往往工程量清单会出现多算、少算等诸多问题,所以审计单位应对清单中的计算、套价、材料价格等进行及时审计,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学校方的利益。

(三)突出工程管理,严把财务收支关口

在跟踪审计中,应特别强调审计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工地的具体情况,一是严密观测合同的执行情况,二是严格控制材料用量,合理确定材料的价格;三是注重对隐蔽工程进行审计,由基建、审计、施工和监理四方配合,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使用劣质材料,扩大或虚报工作量等现象的发生。

(四)合理利用审计资源,借助社会力量内外协助

跟踪审计自身是一个预防职务犯罪和腐败现象发生的良好举措,要发挥跟踪审计的最大效用,加强审计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

1、优化审计人员的队伍组成

学校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学校的一个内部经济监督部门,限于自身人员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和审计资源的有效性,不可能对每个项目都进行审计。在这种背景下,委托具有法定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协助审计,借助社会审计力量的技术和人才优势更能进一步提高审计的效率,推进对高校基建项目的全面监督。

2、创新审计方法

篇5

关键词:高校基建 审计 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高校基本建设项目腐败案件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广大的关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并于2009年9月1日起施行的《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对建设项目审计的内容、目的、原则和方法都做了明确的表述,各级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也都将开展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做为任务下达。但从笔者多年从事高校建设项目审计的实践看,加强高校建设项目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建设资金的效益,防止腐败案件的发生,是当前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建设项目审计常见问题

1.1 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不明细,造成施工期间变更签证较多。原因较复杂,既有高校以时间急迫为理由要求设计单位简单设计,也有高校具体使用部门无法提出明确要求,设计单位无法优化设计等。施工期间无法避免设计单位和施工企业的接触,所谓的设计变更签证是否符合高校的经济利益,以目前高校内部审计配备的专业技术人员而言,基本无法做出判断。

1.2 超概算现象普遍存在。除了设计漏项和变更,施工期延长、建设单位铺张浪费外,定额调整、利率变化等也是超概算的原因。多数高校未按规定,对初步设计提出的总概算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总投资的10%以上或其他主要指标需要变更建设项目,编制说明原因和计算依据,重新向原审批单位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预算管理未引起足够重视。建设工程预算编制是建设项目在不同建设阶段经济上的反映,是预先计算和研究建设工程价格的费用性文件,是对工程投资、分配、控制、管理、核算和监督的主要依据。近年来,多数高校的建设项目预算编制能实行一编一审制,但个另高校存在只请一家有资质的造价咨询单位编制标底,甚至以施工队编制的未经过审核的预算做为招投标控制价的情况。笔者在审计实践中还发现,个造价咨询单位独立性不够,为了能拿下业务,无设计依据高估冒算预算,造成学校巨大经济损失。

1.4 招标机构无法保证招标活动的规范化,无视高校利益。目前市场上招标机构良莠不齐,编制的招标文件的质量无法保证,甚至出现招标机构未按规定设置评标方法。例如,某高校建设学生公寓项目,预算价为1600万元,按福建省规定,应实行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中标法,即按工程预算造价下降一定幅度计算,但招标机构却建议设置为综合评估法,将下降幅度人为的减少近50万元。

1.5 中标后,未按招标文件规定组织工程量清单核对工作。例如,某高校学生公寓项目,由于中标后施工单位未要求核对工程量清单,按合同约定,今后设计图纸范围内的造价将不予以调整。结算期间,施工单位发现预算漏算造价近300万元,要求按实结算,建设单位依据合同不同意调整造价,导致该工程拖延近10年无法进行竣工结算审计。

1.6 施工签证管理不规范。虽然建设工程有一套严谨、规范的设计图纸,学校在不影响结构情况下作一些变更或增加一些工程项目内容,再加之工程图纸设计时,有的问题还未考虑周全的因素,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作一些调整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应该办理的签证都未及时办理完善。加之,由于部分校方工程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签证单位实际变更存在差距,签证内容的结算与招标书,工程合同内容相矛盾,有的签证是后来假造或补充完成的。

1.7 施工单位未及时办理竣工结算所需的完整资料。从笔者的审计实践看,由于没有相关文件限定施工单位报送竣工结算资料的时间,基本没有一个建设项目能在竣工验收后2个月内报送竣工结算所需的完整资料。

1.8 造价咨询单位独立性不够。造价咨询单位人员编制有限,有时建设单位催得急了,会从社会上招一些预算员帮忙进行审核。笔者曾经经手某建设项目的审核,在造价咨询单位发现审核员与施工单位预算员很熟悉,在笔者的进一步了解中发现,该审核人员居然在帮施工单位编制该项目的结算资料。所幸及早发现,免除了学校的损失。

2 审计解决思路

2.1 高校应根据基本建设任务成立基本建设工作领导组,承担学校基本建设领导职责,负责建设项目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高校基本建设工作领导组由校领导、基建处、资产处、后勤处、财务处、监察处和审计处等职能部门以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审计处开展建设项目全过程跟综审计,对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验收结算各阶段业务管理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工作领导组统一协调,预先对设计项目的使用功能进行全面合理的安排落实,尽量保证功能设计一步到位,减少今后的设计变更,有利于控制投资和保证工程按时完成。

2.2 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素质。配合设计的工程管理人员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应与设计单位密切联系,及时掌握设计进度及问题,及时向工作领导组汇报,以保证设计进度和质量,为工程开工作好各项技术准备。通知中标后,工程管理人员应严格按招标文件规定组织工程量清单核对工作;如中标单位自己未及时提出核对要求,应视为中标单位主动放弃核对,过时不再组织,结算时也不再补充。工程管理人员应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掌握工程进度,发现问题,配合现场监理抓好施工质量;定期总结,定期向工作领导组汇报工程情况;施工中工程管理人员必须及时办理各种现场签证,除正式的设计变更外,凡涉及建筑物结构和工程主材的现场变更意见也必须征求设计单位意见,对建构、筑物的使用寿命负责对签证中的工程量和造价均应认真核对和分清责任方后,按照施工合同约定的程序由有关人员签署明确的处理意见并签名确认。

2.3 选择信誉好能力强的招标机构,以保证招标文件的编制质量和招标活动的规范化。对招标机构的考核结论应如实向工作领导组汇报并得到工作领导组的审批。作为招标文件重要组成部分的招标工程量清单如由招标单位编制,应由工作领导组组织有关工程管理人员对整个招标文件进行文字及数据的认真审查,与招标单位一起作好招标准备工作。由校方委托有资质的造价咨询单位编、审招标工程量清单和控制价时,无论是编制单位或审核单位,其编、审人员及单位均应按要求分别对自己的编、审成果签字盖章、承担应负的责任。无论哪一方提供的材料询价资料,都必须由提供价格的厂商或供应商加盖公章予以确认,任何个人私下了解或拟定的价格均不能作为编制控制价的依据。

2.4 严格筛选并委托有资质的造价咨询单位编制内人员负责对竣工结算进行审核,管理部门应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整理办理竣工结算所需的完整资料,包括招标、投标文件、招标时使用的设计图纸、经认可的竣工图纸、相关施工合同、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设计变更、签证材料等,经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初步审核的意见书。提交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现场管理负责人核实后,一式若干份装订成册备审。有关各方需确保相关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以保证咨询成果的严肃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

篇6

一、高校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近年来,高校在基本建设方面的投资越来越大,但由于高校的领导重视不够,在工程项目执行前,缺乏科学预测与决策,甚至没有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报告。再加上校区规划随意调整,工程项目的设计深度不够,单位领导没有长远计划,有的项目尚未竣工验收,就变为修缮改造项目,从而造成重复投资,使得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二)专业人才缺乏高校缺少基本建设方面的专业人才,加之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对基建工程项目的知识不熟悉,因而很难做好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如在高校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在工程结算上存在高估冒算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包括:多计工程量、高套定额、误套定额、多计材料、设备价格和数量,设计变更增加部分通过现场签证重新计入,而变更减少部分未作调整,重复计算,多计费用等,都造成工程造价虚高。

(三)不正之风严重基本建设领域不正之风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工程项目立项时,为了骗取上级批准,故意压低造价,少列必备的配套项目,一旦项目施工,就会不断追加投资;二是有些工程项目未按照法律规定,经过公开的招投标程序对具有合法资格和能力的施工企业公开进行招标,而是采取“自产自销、内部消化”的议标和邀请方式进行,甚至有的不进行招标而直接由建设单位领导和上级机关指定施工队伍,造成工程价格脱离实际成本,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同时也滋生了腐败现象发生。

二、高校工程项目效益审计开展的必要条件

(一)强化工程审计人员专业知识,提高审计队伍素质审计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审计人员对政策法规相当熟悉,要具有善于驾驭政策的能力。而工程审计人员除了须对本专业的知识有深入地理解外,还应了解设计过程、施工技术、项目管理、经济法律法规、计算机应用等。同时单位要单独设立经费并开展多方面培训,鼓励内审人员参加职称考试、执业资格考试等,使其注重知识不断更新和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依法审计、提高质量及效率。只有这样,内审部门在为领导做好决策参谋、提供政策法规方面的咨询服务的同时,才能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应有作用。

(二)加强工程审计制度建设,有效开展效益审计工作随着各级领导对工程审计工作的重视,工程审计制度得到进一步健全。只有建立健全有关工程审计方面有效的、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才能使得单位内审部门工作正常开展。一些院校制定了工程审计制度,但执行力度不够,没有按规定进行处罚,从而造成了恶性循环,不利于开展工程项目效益审计。因此要开展效益审计,必须制定一系列的审计制度,并严格予以执行,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保障工程效益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高校工程项目效益审计的方法

(一)加强对高校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审计,促进方案设计优化高校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对工程项目的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效益性和建设可行性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的科学方法。因而在确定工程项目建设前必须对国家目前和未来需求的专业人才进行认真地调研分析,应该根据高校各自特色和性质,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进行综合平衡。工程审计工作还应重点审查技术经济方案分析的可行性,并对多个设计方案进行比较,作出评价,选择拟建项目最优设计方案。

(二)审查工程项目的预算编制与资金落实情况审查编制预算的合法、合规情况,预算内容是否完整;预算是否与设计图纸要求相一致,工程费用的计算是否合理、真实;工程量的计算是否按图纸要求和国家定额套用;配套设备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预算总费用是否与规划建设总投资相一致,是否涵盖银行贷款利息、建设单位管理费和校区整个规划设计费的分摊等。同时还要审查基本建设的资金来源是否合法、合理和完整,是否符合使用规定,并严格控制投资规模。

(三)参与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加强审计监督职能通过引入招投标竞争机制,可以择优选定承包商,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严格执行相关文件规定“凡工程建设、物资采购标的额超过50万元的项目(或设备等)均应采取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施工单位或供应商”。对照规定应实行招投标的工程,一律纳入招投标范围。工程审计人员参与招投标过程,加强监督,同时要审查招投标程序的合法性及操作的规范性,审查标底是否真实、客观。从根本上杜绝应招标而不招标或通过不规范招投标、虚假招投标使招投标流于形式等行为,以维护学校利益,防止腐败和违规行为的发生。

(四)全面审查工程项目合同内容,避免合同签订不规范高校内部审计应对工程项目的合同全面审查,在合同初稿时,就应及时介入,审查合同是否遵守“先签合同,后施工”的原则,防止未签合同就施工的现象发生。例如,有些工程管理部门在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仅有合同金额,而对工程的工期、质量、价格调整方式、双方违约责任等在合同上均无明确规定,结果履行合同没有严格依据,合同形同虚设。制定合同会签制度,凡超过10万元的合同金额均要求职能部门、财务处、经济办、审计处联合会签,这样能极大降低合同风险。所以,内审部门应严格审查合同的内容与投标文件是否相一致,避免合同欺诈,防止不必要的国有资产损失。

(五)强化施工过程的跟踪审计,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外部条件的变化,设计阶段未考虑周全的因素往往会暴露出来,导致设计变更,造价也随之变化。这就需要工程审计人员、职能部门专业人员、设计人员、监理人员对建设工程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采取最优方案减少投入,使造价控制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是造价动态控制最集中的过程。目前很多高校,工程项目审计都采取事后审计,从而很难降低工程造价。因此作为高校的内审部门,有责任和义务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提前介入,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以避免将有限的建设资金重复投资。

(六)做好工程项目的竣工决算审计与财务审计做好竣工决算审计是审计效益的直接体现。决算审计除了审查项目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的执行效果,工期、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须重点审查竣工资料的合法齐全,工程费用的真实性、效益性。依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核准工程定额套用与控制材料价差,最大限度挖掘投资效益,维护高校合法利益。学校内部审计要结合项目预算情况进行项目的财务审计,主动与项目管理部门、财务等相关人员配合,重点审查变更项目的相关资料,内容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审批手续是否齐全,工程项目的预付款是否符合合同规定,有无超付

等现象。

(七)加强工程项目决算的外购审计管理,提高审计质量为加强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政府审计与各个行业主管审计部门对工程项目决算审计都有明文规定,工程建设项目的决算总额达到规定范围,必须送有资质的造价咨询机构进行工程造价审计。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应在做好内部审查的基础上,做好工程项目的委托工作,切实保证工程项目决算审计质量。学校在委托社会审计机构进行工程决算审计时,须为此建立一整套系统的、适合本单位具体情况的管理政策和程序,以加强对委托工程项目审计的管理,管好、用好每笔建设资金。

(八)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构建和谐的审计环境构建和谐的审计环境是一项重要工作,审计中发现问题要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共同研究,提出合理化建议,力求圆满解决问题,努力消除对审计工作的误解或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虽然这些会花费大量精力,但取得了领导的重视和各同级单位部门的理解与支持,赢得了宝贵的“人气”,为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开创了良好的审计环境。此外,开展高校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所涉及的部门多、业务内容范围广、专业知识要求高。因此审计人员应善于加强横向沟通,相互协作,共同努力,才能顺利地完成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审计工作。

四、高校工程项目效益审计的意义

(一)工程项目效益审计有利于资金合理分配与发挥审计效益对建设项目进行效益审计,可以促使学校对建设资金合理分配使用,充分发挥建设资金使用效益,真实反映建设项目的成本;建立决策失误“问责制”以及严格的工程质量责任制,强化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切实把好质量关,这也是创建节约型社会的迫切需要。此外,加大投资项目的工程成本,也会损害建设单位的利益。

(二)工程项目效益审计有利于控制基本建设的投资规模把握基本建设规模的大小,使投资最大限度地符合高校实际需要,同时也要求领导具有前瞻意识。在内审部门为单位领导在基本建设投资决策中,提供科学合理有价值的审计意见,从而避免国有资产损失。

(三)工程项目效益审计有利于对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监督对基本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审计,应强化全过程跟踪,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资金的筹措、招投标、合同的签订、施工签证、工程结算、项目的竣工决算到项目完工后的效益评价。作为内审部门尤其要关注整个项目的实施应符合国家法定的程序与规章制度,从而降低腐败案件的发生,更有效地发挥工程项目审计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贺静中:《关于工程建设项目效益审计的思考》,《中国审计》2004年第13期。

篇7

关键词:高校 工程建设项目 过程跟踪 审计质量

在教育管理体制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情况下,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许多高校为了实现院校的进一步发展,都在扩大办学规模,加大资金投入,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办学效益的提升,办学质量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前各个高校总的发展趋势。以往的院校规模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当前高校发展的需要,在进行扩大校区规模。进行新校区建设的推动下,高校的工程建设项目逐渐增加,因为工程建设项目具有资金投入多,周期长,控制环节众多、技术复杂等特点,在在实际的建设中,任何一个节点上的失误都有可能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甚至使学校的经济受到严重的损失,因此就需要高校对审计工作加强跟踪监督,这样才能使审计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

一、高校项目工程建设中审计质量评价监督的现状

在高校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如果不能实现对外部审计单位审计工作的有效监督和评价,就会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经济利益以及项目的使用效益,要想实现对其的有效的监督和评价,首先就要对审计单位行为不规范的额原因进行了解,然后明确选择外部审计的评价标准、原则以及流程,这样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在实际的工作进行中,需要明确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措施。不过就目前高校的审计工作而言,由于没有缺乏健全的评价考核标准,并且在实际工作的进行中,没有制定不同节点的控制和应对措施,因此,当前的高校项目工程建设中的审计工作普遍存在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校的发展脚步。

二、高校工程项目建设过程跟踪审计质量的必然性

在当前高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高等院校的工程项目建设也在不断的增加,而我国在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实施办法中规定,工程投资超过20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不管是扩建还是改建,都需要实施全过程审计,因此在当前的高校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大多数高校的改建、扩建都超过2000万元,因此,高校必须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通过相应的方式进行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审计。

三、高校工程建设项目过程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一)对工程风险的有效控制

在高校工程建设项目过程实现跟踪审计,可以对工程项目的建设实现有效的规范,这样就能使相应的风险降到最低。在实际的工程项目建设中,因为各方面原因,许多高校都没有实现对项目建设过程的跟踪审计,这种情况就会导致在工程竣工以后工程中漏洞的存在,这时即使发现工程中存在问题,也会因为没有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导致结算审计没有办法进行补救。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实现跟踪审计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投入的有效控制和节约,实现过程跟踪审计,能够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且提出有效的应对方式,从而提高项目的建设水平,降低工程风险,同时使工程项目的整体利益得到保证。

(二)工程建设项目绩效的提升

在高校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往往投入的金额相对都比较大,远远超过以往的维修费用。尽管在对工程建设项目过程进行跟踪审计会产生一定的成本,但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实现跟踪审计所产生的价值远大于对项目过程实施跟踪审计的成本。同时在对项目过程进行跟踪审计的过程中,还可以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因为高校工程项目建设,通常情况下的使用期限都是比较长的,因此工程质量的好坏对后期的正常使用以及维护都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高校项目建设过程实施审计即使会产生一定的费用,但是这一功工作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它本身的价格。

(三)与传统审计实现互补

传统审计工作在实际的进行中,几乎只是对工程结算造价的审计,而且具体工作的开展都是在项目工程交付以后进行的,这种工作方式决定了其不能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实现动态的把握,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的与建设程序相违反的节点,或者合同事项都没有办法及时的进行更改,而过程跟踪审计就可以对工程从立项到竣工的动态进行全方位的的监督,对项目中的施工、设计、采购、供货以及勘察、供货以及与投资项目的有关的经济活动都可以进行有效的监督,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弥补传统审计工作中存在的缺失,同时也使传统审计工作的局面得到了有效的额逆转,实现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动态监督和管理。

四、高校工程建设项目过程跟踪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跟踪审计力量不足

就目前的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团队来看,几乎都是有造价以及审核类专业人员构成的,这些人员普遍缺乏对建筑结构、设备以及咨询等相关方面的技能以及专业知识。而且,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一个审计人员要管理多个工程项目,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一定的专业能力,也会因为繁重的工作导致对工作的敷衍,使审计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

(二)对跟踪审计人员的监督力度不够

当前,对工程项目建设中审计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由于缺乏一定的监管机制,并且审计人员本身的自我约束能力缺乏,因此在项目的建设中,经常会出现遇到问题但是找不到相关的审计人员进行解决,对于一些工程项目的审计意见也不能及时的给予回应,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此外,高校的审计部门和基建部门两者之间是审核与被审核的关系,缺乏有效沟通和交流,审计部门对于这些问题不会与这两个部门进行沟通,这种情况下就极大的方便了跟踪审计工作人员对实际工作内容、方法以及广度和深度的决定。

(三)审计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升

对工程项目建设实现过程跟踪审计,对当前审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这种审计方式,不仅需要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坚持相应的工作原则,坚决抵制诱惑,同时还需要具有全面的专业能力以及较强的协调能力,这样才能使工程项目过程审计工作得到顺利的开展、但是目前的审计工作人员几乎都是财会或者工民建专业,极少有审计专业人才,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都存在管理方面经验的欠缺,同时专业知识也比较、匮乏,审计工作进行中,往往都是采用一成不变的审计方式,这种工作状态与当前多元化的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完全不相符,所以即使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与审计工作相关联的问题,也难以及时的发现和解决,,仅仅只是对造价的审核,所以,要想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必须实现审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五、高校工程建设项目过程跟踪审计存在问题的解决方式

(一)优化审计人员的配置,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审计,应该根据工程在不同阶段本身的项目性质、规模以及特点,合理的进行专业人员的配备。另外,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注意针对不同的专业、行业规范、法律法规对审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或者再教育,提升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还应该对过程审计工作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落实责任到人,奖优罚劣,这样才能实现对审计工作质量的有效控制。

(二)对审计目标的有效定位

在高校对项目建设实行过程跟踪审计的工作中,首先应该明确跟踪审计的前提和基础,在实际的工作进行中,需要遵循预防咨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面监督,强化管理以及保证质量的根本标准,并且将这些内容切实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审计人员的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必须在工程现场进行,严格履行审计工作的职能,及时发现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进行有效的改进。同时,跟踪审计工作人员还应该明确自身的工作以及定位,避免出现越权行为,与项目管理工作人员发生矛盾,这昂才能充分降低审计工作中的风险,同时使工作协调问题能够得到顺利的进行。

(三)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保证审计工作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

当前,由于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的跟踪审计相关法规制度,以及具体的运作方式还没有得到建立和健全,因此在实际的审计工作进行中,往往存在审计工作没有法律依据,工作程序也没有实现规范化,这种情况下,工程项目的过程跟踪审计就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开展,也正因为这一原因,建设方、施工方以及监理方都不会很好的配合审计工作人员开展工作,各方面的不合作直接导致了影响了跟踪审计的质量。因此在实际跟踪审计工作中,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和规范,使跟踪审计工作的进行有法可依。与此同时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跟踪审计流程,对跟踪审计工作的进行实现进一步的规范,保证审计工作有章可依,充分实现审计工作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

(四)跟踪审计环境的优化

跟踪审计环境的优化,能够使这一工作的开展以及有效性得到根本的保证。那么,具体对于环境的优化分别包含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方面,外部环境的优化需要审计部门领导以其他相关部门的共同配合、理解来实现,而内部环境的优化则是确保全体审计工作人员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工作热情。就当前的形势来看,审计工作仅仅只是内审部门为了更好的使用外部形势的发展进行的一种审计探索,并不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这种情况下,要想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就需要加强对跟踪审计工作的宣传力度,尽可能的使各个方面能够理解、配合审计工作,此外,审计工作人员还应该被审计单位的工作人员加强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使跟踪审计工作顺利的来战,同时使其的质量得到保证。

(五)实现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预防、服务以及监督

传统的审计工作仅仅是针对工程的时候结算审计监督,这种情况不管从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来说,都没有实质的意义,审计工作的职能也得不到有效的发挥。跟踪审计能够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监督职能,及时发现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就能够使工程质量的每个节点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吗,不仅能够避免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能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保证项目能够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按时交工。

跟踪审计工作的在高校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使工程项目的预算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还能对工程质量实现动态的监督和管理,因为高校工程项目的使用年限往往都比较长,因此,对此实施跟踪审计,不仅能够使相应的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项目的质量也能够得到保证,由此就可以看出实施跟踪审计在高校项目建设中的重要性。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个高校为了更好的实现自身的发展,扩大规模,都在不断的进行扩建和改建,但是由于审计技术比较落后,审计工作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这种情况下,实际的工程项目质量以及高校的资金投入也就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从而就会对高校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而跟踪审计工作的在高校项目建设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同时也能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实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虽然当前这一技术在高校工程项目的建设中没有得到应用,但是相信随着这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未来必将会成为高校发展最有效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王炜维,展望.关于加强高校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思考[N].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6)

[2]秦黎丽.浅谈高校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重点及提升路径[J].商,2014(15)

篇8

[关键词]项目评审 专家得分系统 动态专家库 机制优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12-0096-03

一、教改项目评审中的问题剖析

在项目立项评审的相关研究中,多数学者将重心放在了申请项目各项属性得分机制的研究上,因为项目评审主要以量化的方法实施、以项目评分结果来判断项目是否立项,而且项目本身各项属性权重分配直接影响到项目能否成功立项、立项后是否具有可操作性,通过对这些项目属性进行权重研究,试图找到一个科学合理的评审结果。显然,通过评分技术的改进来提高项目评审的公平性是可行的。但最近研究方向转向了对评审专家的研究,因为评审专家的水平和态度直接影响了项目评审的结果。高职院校因其办学规模、办学层次等特殊问题,导致在教学改革立项评审中广泛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一) 评审专家库长期处于静态、稀缺状态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定位不同,科研平台相对较低,专家资源本身较少,而且要成为评审专家存在诸多标准上的限制,如专家的职称职务、资历与数量等,可能导致每一次项目评审都是同样专家,项目申报者甚至可能会猜到自己的项目由哪几位专家评审。这样就使得高职院校的评审专家库长期处于一种静态、稀缺的状态,不利于项目立项评审的改进。

(二) 专家在评审过程中易受干扰、责任意识淡薄

在现有的评审机制中,存在一些评审专家过于随意、不负责任的现象,因为在评审过程中,面对一份立项申请,评审专家与评审结果间的“交易费用”为零,这里所谓的“交易费用”是指在专家评审的过程中,他们与评审结果之间具有利益关系,即评审专家的行为对评审结果有影响、评审结果又反过来对评审专家有影响,体现为一种互动关系。但在现有评审机制下,评审专家不会因为评审过程中存在失误或不负责任而受到任何影响,评审结果与他们不存在直接利益关系,这样的评审缺乏一种约束和监督机制。

二、基于“动态专家库”的优化研究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教改项目立项评审中存在的问题,从管理角度分别从评审过程中涉及的三个主体进行分析:一是评审专家库;二是项目申请者库;三是职能管理部门。

(一) 评审专家库

评审专家库是整个项目评审过程中最重要的主体,直接参与整个项目评审过程。为了使专家在评审过程中的“交易费用”不至于为零,本文建立了动态专家库(如图1)。

如图1所示,评审专家库不仅包括专家的进入机制,也包括了退出机制,即建立了一种约束机制。其中,进入方式1,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专家邀请,即通过考查专家的技术职称、教科研经历等方面邀请进入专家库;进入方式2,是对进入方式1的有效补充,职能管理部门通过对整个项目评审结果、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监督、选拔后,让优秀的项目负责人也进入到评审专家库。评审专家库的退出机制是在“专家得分系统”(专家得分系统将在后文系统介绍)的基础上,使评审专家在评审过程中的“交易费用”为正,当评审专家在专家库中的得分较低时,这部分专家将会从评审专家库中退出。

(二) 项目申请人库

项目申请人库的建立是便于职能管理部门对项目实施流程进行管理。不仅可以反映项目申请人的相关信息,还可以通过评审结果和项目的后续实施完成情况对项目申请人进行评价,如果项目申请人立项和结题项目数多,或者项目级别高,说明其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则这些项目申请人将可以成为专家库中的潜在专家,同时也是进入专家库的第2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进入专家库,减少了专家技术职称等因素的限制。

(三) 专家得分系统

建立“专家得分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对评审专家库进行维护,保证其动态性。假设有一评审专家i,共有j个研究方向。职能管理部门会根据专家的研究方向分配项目申请书,专家依据评审指标对项目各要素进行打分评审,然后将评审结论反馈给职能管理部门,最终由职能管理部门统计出项目评审结果。在项目评审结果的基础上,职能管理部门就可以通过项目的立项与否、项目的实施与结果对评审专家进行客观评分,这些得分包括基础分、同意立项分、不同意立项分、错评扣分。

1.基础分:基础分(G1j)从某种意义上属于参与分、劳务分,因为评审专家在项目评审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获得基础分也是专家在评审专家库中处于活跃状态的体现,此处将基础分设为G1j=1分。

2.同意立项分:同意立项分G2j是指对评审专家评审结果的肯定分,当专家i评审的第j个研究方向上的项目最终得以立项,则G2j=5分。因为专家同意这一项目的立项表明了对专家评审能力的肯定。

3.不同意立项分:不同意立项分G3j是指专家认为这一项目存在问题还达不到立项的条件,而最终评审结果也显示了这一项目不能立项,说明专家在这一立场上与其他专家的一致性,也是其评审能力的一种体现。由于申请项目与最终得以立项项目之间的数量差距可能比较大,相对于同意立项分,专家获得这一得分的可能性较大,因此适当降低这一分值,将其设定为G3j=2分。

4.错评扣分:错评扣分G4j就是所谓的专家“交易费用”。获得这一扣分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专家同意立项的项目最终没能立项,二是专家不同意立项的项目最终得以立项。导致专家错评的因素很多,如评审专家在评审过程中缺乏责任心、项目与评审专家研究方向不匹配等。为了体现“交易费用”对评审专家的重要性,这一分值应小于同意立项分且大于不同意立项分,将其设定为G4j=3分。

最终职能管理部门就可以通过“专家得分系统”给出专家i在j方向上的得分Gij:

Gij=G1j+G2j+G3j-G4j

通过这个得分,职能管理部门就可以全面了解专家在各个研究方向上的评审能力与评审态度,如果专家在某个方向上的得分长期较低,则职能管理部门就将此专家的这个方向剔除,如果专家所有的研究方向都被剔除,则此专家就会退出专家库。

(四) 应用试验

将专家在评审过程中的“交易费用”引入专家评审的博弈决策。假设专家i在面临方向j上的一个项目时,通过他对该项目的评审,有p(0

项目1:这一项目属于较优项目类,即申请人的科研能力较强、项目本身的研究价值较高、实施的可行性较强等,假设该项目立项的概率为0.8,不能立项的概率为0.2。则专家在这一项目上的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

如表1所示,如果专家同意项目1立项,则由此带来的支付为0.8*p*5+0.2*p*(-3)=3.4p>0,而选择不同意立项的支付为0.8*(1-p)*(-3)+0.2*(1-p)*2=2+2p0,显然专家在该项目上的最优决策是“同意”。

项目2:这一项目属于较差项目类,在评审结果中立项的概率较小,假设该项目立项的概率为0.3,不能立项的概率为0.7。则专家在这一项目上的支付矩阵如表2所示:

如表2所示,如果专家同意项目2立项,则他的支付为0.3*p*5+0.7*p*(-3)=-0.6p0,而且两个选择之间的支付差为-0.6p-(0.5-0.5p)=-0.5-0.1p

通过这一应用实验,可以看出,“专家得分系统”限制了专家在评审过程中的随意性,从而有利于保证高职院校教改项目评审的公平、公正性。

三、研究结论

区别于众多对项目评分机制的研究,本文从专家评审中的“交易费用”和动态专家库的视角对高职院校教改项目立项评审进行了研究。通过这一机制的设计,主要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效:

(一)增强了专家在评审过程中的责任意识

较以往的专家评审,专家在项目评审过程中的“交易费用”为零,这极有可能导致专家在评审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等,而基于“专家得分系统”的项目评审过程可以使专家在评审过程中的“交易费用”为正,从而有效保证了专家在评审过程中客观、公平的态度。

(二)评审专家库可以不断得到扩容

动态专家库的建立,一方面使有能力但技术职称较低和职务较低的研究者有机会进入专家库,从而缓解当前高职院校评审专家稀缺问题;另一方面,也能有效识别和剔除专家库中评审能力较低的专家,保证了项目评审的较高水平。

(三)保证申请项目和评审专家之间的有效匹配

通过对动态专家库和项目申请人库的维护,可以使职能管理部门获得项目本身和评审专家两个方面的信息,保证了评审过程中申请项目与评审专家研究方向的一致性,减少了申请项目与评审专家的匹配时间,为得出科学的评审结论打下了坚实基础。

本文对高职院校教改项目立项评审机制的优化设计具有较强的可实践性,可以在未来高职院校的教改项目评审中进行试点。当然,本研究仍然是一种探索性的研究,在“专家得分系统”中各得分项的分值还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本文仅根据各得分项的重要性与否给出了相对的参考性分值),而且扣分项目中仍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注] ①“交易费用”来源于科斯,其本义指的是运用市场机制的成本。

②此处的分值是按照评审结果对评审专家影响的重要性设定的相对值,以下同。

[ 参 考 文 献 ]

[1] 邓曼.社会科学课题立项评审方法初探[J].湖南社会科学,2008,(4):31-33.

[2] 陈波,朱卫东.基于证据理论的科学基金项目绩效评估方法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9,(7):35-39.

[3] 王力纲,刘宏伟.模糊综合评价在“质量工程”项目评审中的应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4-37.

篇9

【关键词】高校基建项目管理;特点;重要环节;分析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高校的基建项目建设,就当前来看,高校基建项目建设已经成为高校彰显自身特点,健康持续发展的标志性工程,因此高校基建项目管理工作随之引入注目起来。如何让高校基建项目在满足教学、办公、学习和生活需要的同时,节约投资,保证质量,并适应高校的发展需要,是高校基建项目管理的重点和关键。因此,鉴于当前建筑项目激烈的竞争形势,有必要让高校管理者提高认识,进而提高高校基建项目管理的水平。

一、高校基建项目管理的特点

1、特殊性明显

如今,我国的建筑业在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尤其是建筑项目以质量为前提的要素,决定了其高风险性无法避免。

影响建筑项目质量的因素包括了整个建筑项目实施到竣工的整个流程,比如建筑项目中涉及到的项目设计、施工材料、施工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客观因素,以及施工人员、施工技术、操作方法、管理制度等主观因素,都可以对建筑项目造成直接的质量影响,而且还有其他不可预知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埋伏在暗处,这一切都是建筑项目质量的潜在威胁。

另外,在具体的项目施工中,施工质量是分阶段性的,涉及方面众多,这就为监管质量部门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对于一些隐蔽性强的建筑项目,若不参与整个过程的施工,很难在竣工时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而一旦日后质量问题爆发出来,整个工程都将受到影响,承包商自然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高校基建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有其他建设项目不一样的特点:如在设计方面,高校基建的目的不仅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简单的学习和居住空间,还应该更多地关注人文内涵的建设和思想文化的碰撞、共享。在建设方面,高校基建在校园内进行,且大部分工程都是利用寒暑假期间建设,对时问与周期方面有更加紧迫的要求。另外,由于学校属于噪音敏感区域,对建筑工程噪音控制要求格外高,在安全与噪音控制方面要求较高。

2、非盈利性

高校基建项目的另一个特点即是其非盈利性,一般投资者都会追求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但是高校的非盈利性目的,促使其与这种大形势相违背。虽然其没有盈利性,但是它却是各个城市以及经济发展地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一般,一所城市高校基建项目的比重和质量,往往体现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和经济发展状况,另外,高校基建项目也蕴含着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素质的意义,所以公益性特点显著,但基于它的重要意义决定了国家财政的必要支出。

3、规范性强

由于高校基建项目的投资主体是国家,所以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施工方就必须达到国家相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一般相关政府会对基建项目管理采取4方面的措施:(1)立项审批制度,即结合当地实际,对高校基建项目实施严格而可行的审批制度,对审批不合格的项目坚决不予批准,只有审批合格的项目方能列为政府年度执行项目,同时列入政府预算中,进而批准;(2)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是政府在基建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方面,它包括基建项目所使用的相应机械设备,以及所有的项目材料的采购,一般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进行;(3) 项目评审程序,即从项目预算、设计、招标,以及具体工程施工的过程和竣工结算实施项目的评审程序;(4)项目管理制度,一般都是由政府相关部门组建项目法人,对项目实行管理,主要从项目成本,项目进度以及项目质量三个主要方面进行控制,以及项目竣工后的验收和结算工作。

4、关注性高

高校一般在城市都有较高的影响力,因此高校基建项目也深受其影响,会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与此通过,它在社会公众的文化、生活以及社会大众切身利益等方面都表现出的重要性,也决定其势必会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因此,一般政府在进行高校基建项目实施时,都会设立相应的部门或者指定专人负责与媒体的沟通,与公众对话,通报工程的进度、质量情况等相关信息,接受社会舆论监督,从而确保项目顺利竣工。

二、提高高校基建项目管理的方法

高校基建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依然是,加速项目进度、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为前提,从而实现预期目的,鉴于其特殊性结合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高校基建项目的管理水平,从而保证高校基建项目有序、正常的进行直至顺利竣工。

1、计划性

计划性是工程项目的客观要求,因为其涉及的范围广,各种工程手续报批和招标手续以及签订合同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高校基建项目而言,其同样非常重要,若没有良好的计划,很容易造成疏忽,导致工程质量和进度受到影响,因此对于高校的基建工程应整体考虑,合理规划。目前,各施工队都会采用流水性施工管理技术,其不但对工程实施了科学的管理,而且在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也做大了环环相扣,以保证各施工队可以同步或者进行有效的工程搭接,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管理者应对工程在工期和具体施工操作联合起来考虑,进而编制出较为科学的计划书。

2、建立健全高校基建管理体制

根据高校基建项目设计进行可行性研究,建立健全项目的质量管理体制、风险管理体制等,力图风险最低化,投资最少化,效益最大化。与此同时,展开公平、工作的管理平台,以及明确的奖惩制度,同时将监督管理工作运用到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比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以领导牵头组建监督小组,组员可由纪检、后勤、财务、工会、基建等部门负责人组成,以此来加强项目重要阶段的监督和指导,比如施工队伍的考察、筛选,工程的招标投标,结算等,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3、提高高校基建管理干部素质

高校基建的管理队伍,因为在组成上大都有高校的领导担任,因此对于相关人员在项目管理方面的学习和培训就十分必要,要使项目管理者提高高校基建项目的重视,以学校教学、学校发展为出发点,结合自身实际和项目本身进行统筹安排,同时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在进行重要的决策时,集各领导召开会议重点商议。

总结: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让高校基建项目工程也越发频繁,因此对高校来讲,了解高校基建项目的特殊性,建立健全高校项目管理制度,是高校基建项目工程顺利实施重要保证。在高校基建项目投资逐渐增多,贷款额日益增大,风险愈发增高的形式下,项目管理者更应与时俱进,深切领会高校基建项目的特点和重要环节,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以达到保证项目顺利竣工的基础上,为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丰林.高校基建项目管理风险识别和防范的探索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

[2]段明梁.现阶段高校基建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J]云南建筑,2011(4)

[3]唐建民.基于优化视角的高校基建项目管理模式选择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4)

篇10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高速公路项目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内部控制的同时,高速公路也开展探求内部审计监督的有效措施,以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在整体上提升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高速公路项目内部审计监督的现状

1、对项目内部审计监督的认识不够

当前,高速公路在全国大部分省份都是公司化运作,特别是江浙一带很多是民营经营。在单位内部,多数领导都将财务和审计视为一家,缺乏应有重视。

2、内部审计监督机构设置不够健全,内部审计监督制度不够完善

当前,高速公路各个管理处并未设置比较独立的内部审计监督机构,而其内部审计人员往往也并非专职,基本都是各个管理处财务人员来兼任。从而造成财务机构的负责人就成为了内部审计监督机构的负责人,相关的内部审计工作只能对下级单位进行监督。

3、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

当前的市场大环境要求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应具备较宽的知识面,而从高速公路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人员更应该具备较高的素质,拥有全面的掌握财务、施工、工程技术以及收费管理等许多方面的知识。然而,在实际审计监督工作中,审计人员并没有全面掌握相关法律法规,通常只做到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从而导致难以适当运用好审计方法,或者运用的审计方法比较单一等现象的出现,为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审计程序,无法抓住审计的重点,更无法准确找出问题的隐藏领域。

4、审计监督方法不恰当,不能符合交通事业的发展需求

因为缺乏具体的准则,因此审计方法局限在财务收支审计中,对于违纪违规事项的纠正,只可以产生事后的监督作用。在会计电算化广泛应用以及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同时,一般差错的出现机会不断减少,若仍旧沿用旧的审计方法与思路,必将无法满足当前的发展新形势。

5、缺乏审计责任感

部分审计人员缺乏较强的审计责任感,因而在审计监督的过程中瞻前顾后,逐渐地淡化了自身职责,以为了追求任务的完成情况,而未顾及到审计的质量。

二、加强高速公路项目内部审计监督的有效措施

1、加强监督,提升关于内部审计的认识

高速公路单位只有强化了内部审计在经济上的监督作用,在问题的萌芽状态就将其解决掉,才可以提升相关负责人关于内审工作认识的程度。如果有关人员正确认识内部审计监督,就可以将其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营造较好的内部审计监督的外部环境。

2、强化审计机构的建设,健全内部审计监督体系

关于审计组织体系及其管理方式,应与高速公路实际情况以及组织管理需要相结合,找到有效可行的审计组织体系以及管理方式,从而不断推动审计管理体制的创新,以建设内部的专职与兼职审计网络体系。同时,还应将内部审计监督工作加到具体工作中,从而及时地发现并抓住管理过程中有关的热点、难点以及重点问题,以促进内部审计监督更好更准确地找准审计定位。

3、加强审计基础建设,提升审计工作质量

为了保证审计工作有序顺利地发展,必须要加强制度方面的建设,不断改善人员的结构,并加强人员培训。事实表明,单纯的、旧的财务人员发生器难以满足高速公路项目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需求,因此应配备工程技术、法律、征费管理、以及计算机等诸多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审计人员也应积极参加到各种业务培训当中,以更新自己的审计理念,提升业务能力,拓宽视野,从而促进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进行,提升审计监督工作的质量。

4、抓紧审计重点,促进审计职能的全面履行

关于高速公路项目制度的建设,应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入手,加强关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以及评价,并将其作为审计工作重点的确定基础,结合合理科学的审计方法,促进审计监督工作效率的提高。

5、制定合理的审计实施方案

审计实施方案作为审计跟踪的核心,在审计监督质量控制中起着关键作用,因而成为审计监督的一项主要依据。所以,制订审计实施方案过程中,应加以全面和周密的好驴,保证在内部审计机构规定的总体框架范围内按照确定的进程实施跟踪审计。审计实施方案需具备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及重点、审计实施时间、审计方式、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等要点,并作为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正式条款。

6、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

改变以往事后审计方式,把审计监督关口前移至工程实施前的项目可行性论证开始,并在实施过程中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监督,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同时可以指导解决问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关于高速公路项目内部审计监督有效措施的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不但有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可以促进企业长足发展。因此,高速公路相关负责人应针对其内部审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来采取相应措施改善现状,为高速公路的发展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 王志孝,牛秀敏,岳汉萍.试析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风险及防范策略[J].甘肃科技,2010;01

[2]胡汛.内部审计外包的优劣势及风险规避的思考[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0;01

[3] 顾建荣.风险导向内部财务审计在小规模企业中具体应用[J].知识经济,2010;01

[4] 李永红.加强医院基建工程内部审计的几点思考[J].现代商业,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