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基本问题范文
时间:2023-06-21 09:43: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的基本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近年来很多同志认为,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只有社会性发展问题而没有品德培养间题,并主张用社会性这一概念来涵盖品德等旧有概念;而有的同志则坚持采用品德和幼儿德育等概念认为社会性发展是与品德发展相伴的一个过程,不能代替或涵盖品德等概念。面对这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从根本上对幼儿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等概念进行考察,唯有正本清源,方可了却纷争。
1、社会性发展同认知发展一样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
作为儿童心理发展的两大方面,社会性发展同认知发展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它们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并构成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完整统一体。这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全部实质所在。
目前,我国对“社会性”与“社会性发展”等概念还缺乏理论研究,不同研究角度对其定义也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教育界对儿童社会性的理解则主要着重在“个人的社会性”,即所谓的儿童社会性就是指儿童个人的社会性而言的,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出生时所处的既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如家庭出身、籍贯、居住地区等等)所获得的先天的社会特性;二是由后天自身活动继承、学习、创造而获得的各种社会特性,称为后成社会性。我们常说的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主要就是指儿童的“后成社会性”(即后天获得的社会性)而言的,它包括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两大方面。
周宗奎(1992)在其专著《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对“社会性发展”的解释为:“所谓的‘社会性发展’,又可叫作‘非智力发展’,系指除生理和认知发展以外的一切心理特征的发展。……‘社会性发展’与‘人格发展’是密切相联的,二者常常在很多意义上包含相同的内容。”我们认同这一概念。
2、儿童社会性发展包括自我系统、社交系统与社会规则(范畴)系统等三个方面的发展内容。
我们认为,儿童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自我系统方面的发展,这又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反省和自我调节等方面的内容(庞丽娟、李辉,1993);二是社会系统方面的发展,这又包括亲子交往、同伴交往、师生交往以及其它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内容;三是社会规则(范畴)系统方面的发展,这包括性别角色、社会角色、社交规则、社会规范和社会道德等规则或范畴方面的建构与发展。这三个方面,可以涵盖我们认定的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所有内容。
3、无论从社会还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道德(品德)都是社会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道德就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人们为了维护集体的共同利益,而逐渐形成的一种为社会所承认的、调节人们行为的共同准则。道德实质上是人类的社会性(即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性)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并随着人类的社会性发展而继续发展。品德是每个人所具有的个体心理现象,是一个人按照一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固定的特点。儿童经历了初步社会性发展(1岁以内)—>自我意识发生(1岁以后从认识自己开始) —>品德发生(2岁左右有最初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品德不断完善(2岁一一)的过程。由此可见,品德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并随着其社会性发展而发展,表现出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层次水平的品德.
4、品德是个人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标志,社会道德个体化贯穿于社会性发展的整个进程。
我们认为,品德并不直接是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它是个人社会性发展的产物及其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标志。这是因为:首先,品德只是在道德活动中表现出的个人特点,如果没有道德活动就没有品德可言.因此,品德并不直接隶属于我们所提出的社会性发展三大内容中的任何一部分。其次,品德并不等同于道德,道德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对社会道德的理解、掌握与建构(即社会道德个体化的过程)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品德则是个人在执行道德准则时才表现出来的固定特点。品德在个体社会化发生到一定阶段后才产生并表现为伴随着社会性发展而不断发展着。而实际上这就是社会道德不断个体化的结果,这是因为道德这种客观的社会存在.从儿童一生下来就开始伴随着其社会性发展过程而不断地向儿童个体施加各种影响(这就是社会道德个律化的过程),从而在社会性发展到一定阶段(实质是因为道德个体化到一定程度)后才导致个体品德的产生。而社会道德个体化过程在品德产生以后并未结束,它伴随着个体社会性发展的进程而继续发展着,并贯穿社会性发展的整个进程。
二、幼儿德育与社会性发展教育的关未
1、德育与幼儿德育。
德育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某一社会所需要的政治、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它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这是广义的德育概念。狭义的德育概念则主要是指德育中的品德教育,我们常说的幼儿德育,指的是狭义的德育也即,幼儿德育主要是指品德教育,就是对幼儿进行人际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思想)认识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德育的主要内容就是:“萌发幼儿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其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等”。
2、社会性发展教育.
社会性发展教育就是通过个体社会化过程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儿童正确的社会认知和良好的社会行为,促进儿童在自我系统、社交系统和社会规则系统方面发展的过程。
这里所说的“社会认知”就是指个体对各种社会刺激加以综合认知的过程,如对自己和别人行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交往关系的认知等。
社会行为是指个人在各种社会情境下的个体行为,是社会心理(社会认知)的外部表现。社会行为包括表情、姿态、言语、语气、活动等各种外显表现。一个人的社会行为主要取决于其社会认知水平。
社会性发展的三大方面,即自我系统、社交系统和社会规则系统等都包括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这两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认为,关于社会性发展教育的实质就是:培养儿童在自我系统、社交系统和社会规则系统等三方面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能力。
3、德育是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的核心和导向力量。
幼儿德育实质上就是社会道德个体化的过程。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道德内化的过程,即把道德规范等逐步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二是社会道德个性化的过程,即每一个体都有性别、年龄、智力、性格的差异,实现思想品德社会化的共同要求,不是把人变成一模一样的人,而是个性化的过程。社会道德个体化本身是贯穿于社会性发展的整个进程的(前已论述),那么在这整个进程中,德育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呢?
我们认为,人的社会性发展有两个维度(图略):一是水平(程度)维度,这有高、低之分;二是方向维度.包括两个方向,即亲社会性方向(与社会要求相适应并于社会有利的发展)和反社会性方向(与社会规范和要求相违背甚至相对抗的发展),在这一发展方向维度中还有一个中性的,即与社会既无利也无害的发展,那些“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管好自己,休说他人”的人,不可不谓之为“社会性发展程度很高”、“很适应社会”,但对社会却无甚益处。
由此可见,社会性发展程度很高.并不意味着个人发展得很好;社会性发展程度不高,并不意味着个人发展得不好。如果要想让社会性向高水平、亲社会性方向发展.就必须借助于德育。如果没有德育的导向与内在推动.社会性就不会向“高而亲社会”的方向发展。我们认为.德育(即社会道德个体化过程)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导向力量,它保证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正确方向并推动社会性发展的进程。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绘本教学 文体意识 融汇渗透
图画书,又名“绘本”,是儿童一生中最早接触到的书,深受孩子们喜爱。绘本已成为小学语文低学段阅读教学的理想教材,在开发学生多元智力、培养想象力和表达力等方面发挥无限的可能。“文体”就是文学体裁,是文学作品的表达形式和结构方式。基于文体意识指导下读者的绘本阅读是一种更接近文体特征的审美体验,读者对绘本意义的理解和领悟更深刻。绘本作为儿童文学一种重要文体,有着与其它文体截然不同的鲜明特征。绘本或单纯以色彩鲜艳、新奇优美的图画为儿童讲述故事,或浅显诗性的文字与图画交融互补,一起讲述童趣盎然的故事。绘本的“图画”,本身就具备讲述故事功能。
拥有“日本图画书之父”之誉的松居直先生说过:“绘本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1〕这就需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有文体意识的自觉,在绘本解读教学过程中渗透文体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掌握绘本文体特征,指导学生用已掌握的绘本知识和阅读经验进行阅读实践。2014年5月,在“首长窦桂梅老师亲自执教的绘本导读课《大脚丫跳芭蕾》,就是基于文体意识观照下探究绘本阅读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成功范例。
一.直面绘本:真实朴素“读图”
《大脚丫跳芭蕾》是美国著名图画书作家埃米・扬所著,绘本以颇具漫画意味、视觉冲击力很强的画面和简约的文字,讲述一个名叫贝琳达的女孩很喜欢跳芭蕾舞,但由于她有一双大脚丫,被权威评审专家一致认为她根本不适合跳芭蕾,贝琳达只好放弃跳芭蕾找了一份餐厅服务员的工作。她工作认真负责,但从没放弃跳芭蕾的执着愿望。有一天,当她听到餐厅乐队的音乐声时忍不住翩翩起舞,餐厅老板让她为客人跳芭蕾,贝琳达欣然同意并以优美灵巧的舞姿迷醉越来越多客人。慕名而来的大都会芭蕾舞团指挥也深深被贝琳达的芭蕾舞感动。贝琳达终于实现自己跳芭的梦想,她可以幸福快乐地一直跳舞了。
1.从封面开始,进入故事世界
我国著名儿童文学学者彭懿指出:“好的封面,是一本图画书的灵魂。”〔2〕绘本的插画会讲述故事。从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到封底的插画,组合成连续完整的故事。封面是图画书表现力最强的一幅画面。窦桂梅老师深知孩子们阅读绘本不会放过任何插画,任何细节,因而以“发现”为主线设计整个教学过程。在导入环节中,她一边启发学生注意调动已有阅读经验读绘本,一边让学生直接“读封面”,从封面发现故事。
窦桂梅老师首先用对学生的充分信任搭建了一个让学生自由说话的平台。学生在和谐平等的氛围中,从绘本的颜色、贝琳达优雅的芭蕾舞姿、大脚丫、发型和表情、题目里的文字等信息,大胆踊跃地谈着从封面图画中读到的种种“发现”:有的发现这是一个跳芭蕾舞的女孩并且有着一双大脚丫;有的发现大脚丫跳芭蕾存在问题;有的猜想着为什么跳芭蕾非得写大脚丫,大脚丫一定代表着什么;有的发现作家是一个女士,并且猜想这个人就是书中的大脚丫;有的发现正因为大脚丫跳芭蕾突出,所以作者才创作这个绘本。……同学们在窦老师鼓励下,纷纷积极投入“发现”之中,享受到阅读愉悦,形成鲜活的印象。他们用自己对芭蕾舞的了解和对绘本的阅读经验,从大脚丫跳芭蕾不容易的角度,猜想这是一个想学跳芭蕾但可能会遇到困难挫折的故事。原汁原味的真实阅读使学生获取对绘本的原初感受。带着这些真实可贵的感受和本真的阅读期待,学生跟着故事主人公――大脚丫贝琳达,很快进入绘本故事世界中,身临其境地与贝琳达感同身受地高兴着和发愁着。
2.一页一页读,猜想故事情节
绘本是离儿童生命最近的书籍。绘本夸饰性强、童趣盎然的插画非常符合幼儿审美接受心理特征。绘本的画是一幅幅静止的画,孩子一边听大人读和讲述,一边看图,使静止的画面动起来,脑海浮现出对故事的整体印象,再造出一个神奇的童话般故事世界。儿童天性有很强的观察解读插画能力,有时候更容易读懂插画。回归童真,敬畏儿童,才能激励学生发挥读图天分,享受阅读快乐。在与孩子们一页一页读插画的教学过程中,窦老师一边带着一颗“长不大”的童心、用纯真的儿童视角给学生读故事,一边激励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猜想发现一幅幅插画串起来背后的故事。
生:我发现贝琳达面对评委的不负责任的批评很难过。
生:我发现这双大脚以前没引起她的自卑,但现在却成了她心理问题。
生:我是从颜色中看出来的,画面的背景是灰白色。
师:你感到――
生:就像出现了雾霾天,让人感到压抑。
师:画家画贝琳达在浴缸里,她真的是在洗澡吗?
生:没有,她很郁闷,在那躺着。
生:这幅画面构图很有意思,中间有一大片白的,反映贝琳达的心理应该很空虚,受到很大打击。龙头上还有一滴水。
师:是水龙头没拧紧吗?
生:我觉得就像她的泪水。〔3〕
正如松居直所说那样“孩子是从画的细部读出故事的高手”。〔4〕学生们和窦老师一起仔细观察插画,没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这里,从构图、色彩到水龙头那一滴水都关注到。就是从这微小的 “一滴水”中,学生真切体验到贝琳达被一年一度芭蕾舞表演选拔的评审委员们否定之后绝望难过的心情。松居直曾说过“对绘本的画来说,细腻的描绘很重要,细腻描绘出的细部往往讲述着故事。”〔5〕同学们在插画强大的视觉冲击下,积极主动地探究发现插画的诸多细节。有的从背景变成蓝色,而蓝色代表着浪漫,读懂了贝琳达对芭蕾舞事业充满希望和乐观。有的发现“贝琳达跳起舞来了!”那几个字是往上斜的,读懂贝琳达跳芭蕾时的开心与高兴。还有的发现费莱迪餐厅客人纷纷被贝琳达的芭蕾舞震撼了,大家沉浸在欢乐明快的心情中,连一只猫也很享受地翘起尾巴爬在椅子背观赏贝琳达跳芭蕾舞。
在绘本导读过程中,窦老师从来不否定同学们的“发现”。更可贵的是,窦老师仿佛也变成学生中一员,时而参与进去一起“发现”,时而会从学生的“发现”中得到启发。比如,她让学生大胆想象费莱迪餐厅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时,学生们从插画中餐厅鲜亮的颜色猜想贝琳达应该会在这里继续跳舞。窦老师说自己从中得到了一个启发,那就是“只要你有梦想,人生的命运有可能就在你生命的拐角处和你相遇。”正是窦老师对孩子天性神奇读图能力充分信任和敬畏,孩子们沉浸在绘本故事情境中,融入到大脚丫贝琳达的情感世界,感受着贝琳达内心的绝望和梦想。这是绘本教学的极佳教学境界,孩子们在感同身受的审美体验中潜移默化浸润了心灵,熏陶了情感。这是一种教师、学生、文本进行生命对话的过程。在这种心灵得到浸润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带着纯真的儿童视角,一页页读着插画,猜想推测接下来的故事情节,不受任何框框条条束缚,进入到一种审美自失的极佳阅读状态。学生享受着快乐阅读绘本的审美愉悦,获取心理满足。
二.巧用“空白”,放飞想象的翅膀
绘本通常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给孩子们讲述接近他们日常生活幽默风趣的故事。绘本语言不仅呈现为文字部分,绘本的绘画也是语言世界。孩子们读画,就是读画里讲述故事的语言。松居直说“孩子们是在读画。……用耳朵听到的语言的世界和用眼睛看到的语言的世界,在孩子的心里融为一体。”〔6〕绘本插画与插画、文字与文字之间存在跳跃性和灵动性。这使得绘本画面和文字部分的语言留有许多“空白”。这就需要孩子们调动丰富想象,填补文本的“空白”。窦老师在教学中善于找准绘本的“空白处”,激励同学全情投入参与,预测猜想故事、丰富情感体验。
1.凭借插画“空白”,大胆想象
绘本简短文字有时无法具体描叙一个物体的外貌,而图画在讲述故事时有其特点。正如彭懿先生所说那样:“图画擅长表现空间,却不擅长表现时间、声音、味道、事物的因果关系和人的心理活动。”〔7〕绘本画面留有许多给人想象余地、以无胜有的“空白处”,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放飞想象、自由飞翔的幻想空间。
比如,《大脚丫跳芭蕾》中,贝琳达泡浴缸画面一片灰白的颜色,同学们从大片空白和灰白颜色体验到贝琳达绝望和难过的心情,也就读懂了图画的“空白处”。当窦老师给同学读到贝琳达不得不放弃跳舞,在一家餐厅找到一份工作时。贝琳达与餐厅、厨师、乐队广告之间的复杂关系也存在着许多“空白”,隐含着丰富信息。窦老师紧扣绘本图画的空白,激励同学大胆想象,猜测在费莱迪餐厅里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同学中有的将对页的两幅插画结合起来读,从插画之间的连贯性推测贝琳达和厨师人物之间的关系,猜测厨师会对她有一些什么帮助;有的关注到“室内乐团即将登场”海报,有乐队就有音乐,有音乐就能跳舞,推测贝琳达应该会在餐厅跳舞;有的还发现餐厅用鲜亮的颜色来装饰,特别是黄色代表着机会,贝琳达应该会在这里继续跳舞。窦老师激励学生放飞想象,调动儿童天性诗性思维和阅读经验细细品读,猜想预测接下来将发生的故事。
2.凭借文字的“空白”,品味体验
绘本文字部分简短浅显,非常符合孩子们用耳朵听语言的体验需要、绘本的文字也有诗歌语言“不着一字,而形神兼备”的含蓄内敛,留着许多耐人寻味的“空白处”。孩子天生是诗人,他们感性而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与诗的主观性和意象性非常吻合。他们一边用耳、眼、脑听大人读绘本,一边自由地放飞想象不断填补“空白”,在心中创造出一个“活”起来的故事世界。
比如,绘本讲述大都会芭蕾团的指挥在朋友的朋友力荐之下到费莱迪餐厅看贝琳达跳芭蕾。他们是怎样成功地向这位专业指挥推荐的呢?文字部分没有交代。窦老师及时抓住“空白处”让学生想象,如果你是指挥朋友的朋友,你打算怎么推荐?又比如,窦老师还抓住贝琳达前后两次不变的语言“噢,当然好啊!”引导学生读懂简单重复的文字藏着的丰富。绘本的文字没有描叙贝琳达在不同的语境中,带着怎样的心情和表情重复着这两个简单句子的,文字间留有“空白处”。同学们前后联系,同时结合插画,读懂贝琳达越来越好的心情,也读懂她对舞蹈不变的热爱和梦想。窦老师顺势引导点拨,加深学生感悟理解绘本图文并茂,图画和文字相互渗透融合,相辅相成共同讲述故事的特点。同时还自然渗透阅读绘本的方法:“读图画书的时候,不仅要关注插画,也要关注文字。”它们彼此的关系就好像“朋友”和“亲人”亲密不可分。
三.走走停停,让绘本浸润学生的心灵
绘本是引领儿童走进阅读的一扇门。绘本阅读也是一个浸润心灵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一起读绘本时,关注学生有创意的体验,让他们在快乐阅读中丰富情感体验。窦老师强调:“这意味着课堂有时候需要停下来,共同欣赏孩子们真正的创意,而不是一味地走过场式的表扬。教学,有时候就是慢的艺术。”〔8〕
1.放慢节奏,重视阅读实践
在导读《大脚丫跳芭蕾》教学过程中,窦老师采用走走停停,有时不惜放慢节奏,干脆“停”下来,让学生参与想象体验、创作绘画、猜画互评和角色表演等阅读实践活动。
比如,窦桂梅凭借贝琳达被评审们否定后在浴缸发呆难过的插画,没有接着很快放下读画猜测故事的发展,而是“停”下来,让学生们结合自己被否定,被迫放弃某件事情的生活经验,让一位同学到黑板前创意绘画,其他同学展开想象,猜画读画、相互评论,感同身受体验贝琳达被否定之后绝望的心情。又比如,大都会指挥观看贝琳达跳舞由震惊到震撼感动的心理变化,绘本只用了三句简单朴素的话:“他很惊讶。”“他非常赞赏。”“他觉得好感动。”窦桂梅老师在这里故意放慢节奏,让孩子们先在组内合作,然后分组推荐代表上讲台创意表演大都会指挥的表情。同学们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大指挥,积极投入到角色扮演和感情朗读中。在同学们踊跃参与的角色扮演,快乐体验过程中,窦老师不露痕迹落实了想象力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情感体验的积淀。正如特级教师周益民所说:“她所选择的‘停’,看似随意实则颇见用心,既合作品自身的节奏和结构,又能促使学生对故事的发展产生好奇与期待,观察、猜测、想象或表演,都成为他们表达内心情绪的迫切需要。”〔9〕在窦老师“放慢”的教学情境创设中,同学们在快乐感受贝琳达灵巧优雅舞姿的魅力,分享着贝琳达成功的喜悦的同时,心灵潜移默化得到了熏陶浸润。
2.深度解读,领悟丰厚内涵
绘本是一种看似简单,内涵厚重的文学样式。绘本以稚拙简单“书”的形式,往往讲述触动从低幼儿到成人读者心灵深处的故事。彭懿先生曾说:“一本图画书,能让孩子落泪,更能让大人落泪。”〔10〕绘本寄托着作者对儿童的敬佩和对人生的哲性思考,深受孩子们和永葆童心的大人们喜欢。日本临床心理学家河合隼雄说:“绘本能够给大人和孩子同时带来乐趣,从绘本中可以得到的东西无法估量。”〔11〕绘本神奇的魅力,为小学各学段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提供极佳的教材凭借。窦桂梅老师用五年级学生来执教《大脚丫跳芭蕾》,就是利用绘本简单见丰厚的特点,对绘本意蕴进行深度解读。
在一页页读完绘本故事之后,窦老师没有完全收束全课,而是用“我还发现”,让学生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度阅读,进而解读看似简单故事背后的丰厚内涵。同学们调动自己丰富的阅读经验,从发现评委、发现厨师,到发现贝琳达的种种“变”和“不变”,继续读出许多丰富的信息。比如,一个小组的学生发现了贝琳达的发型、粉色的舞蹈服、简短的话语、对别舞蹈的热爱和梦想始终不变,变化的是她越来越丰富多样的舞姿和随之逐增的自信。窦桂梅老师顺势引导点拨,让孩子们从封面到封底故事结束时贝琳达发型的不变,她对评委的评价从在乎到不在乎,是谁改变了贝琳达?孩子们带着极大的探究热情,联系生活体验纷纷发表自己的“发现”。他们不仅发现贝琳达在成功路上虽然得到众人的帮助,但关键是她自己对梦想的坚持改变了自己。有一个小组同学发现在现实生活中贝琳达、厨师和乐团指挥到评委到底是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窦桂梅老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学情,引导学生学会在书中找到现实,发现自己。同学们不仅“发现”故事蕴涵多元主题意蕴:这是一个关于立志的故事,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一个关于克服困难的故事,一个关于把缺点转化成优点的故事,一个关于学习的故事,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一个关于人生磨难的故事。学生品味体验着蕴涵的深厚人生体验。显而易见,他们心灵受到深刻触动,才会引感体验,获得个体体验的积累和提升。窦老师在指导深度解读绘本“丰富的深刻”过程中,让绘本丰富的人生哲理和生命体验,潜移默化熏陶润泽着孩子们生命成长的心灵田地。
综上所述,窦桂梅老师执教的《大脚丫跳芭蕾》绘本导读教学,自始至终渗透融入自觉的“文体意识”。她引领指导学生直接从快乐读图出发,让孩子们享受原初的阅读愉悦唤起阅读期待,幻化成绘本角色进入故事情境,与角色一起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地体验感悟,发现图画背后故事的丰厚内涵和生命意义。在用绘本教语文,教阅读,教人方面,窦桂梅老师为广大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大人和小孩一起“读”绘本成功的范例。
参考文献
〔1〕〔4〕〔5〕〔6〕〔11〕〔日〕河合隼雄 松居直柳田邦男.绘本之力〔M〕.朱自强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38.64.64. 39.153.
〔2〕〔7〕彭懿.图画书应该这样读〔M〕.南宁:接力出版社.2014.13.36.
〔3〕让孩子在发现中成长――窦桂梅绘本导读课《大脚丫跳芭蕾》课堂实录〔J〕.上海:小学语文教师.2014.(09).22.
〔8〕窦桂梅.窦桂梅的阅读课堂〔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9.247
〔9〕周益民.发现:创造无限的可能性――听窦桂梅老师教学《大脚丫跳芭蕾》〔J〕.上海:小学语文教师.2014.(09)27.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本课堂”;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5-0046-04
一直以来,在升学压力这片“乌云”的笼罩下,传统的“教本课堂”理念对于很多语文教师(尤其是中学的语文教师)来说依然根深蒂固,课堂成为大多数教师分秒必争地讲授知识的重要场所。因此,只有深化“学本课堂”的教学理念,才能进一步打破“历史格局”,推进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顺利实施,从而真正发挥语文双重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价值。故揭示语文“学本课堂”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势在必行。
一、研究对象、方法及工具
(一)研究对象
在深圳市L学校随机选取初一的四位语文老师进行课堂观察,以三位老师为研究对象。这三位老师均为年轻教师,她们均坚持“以学为本”的课堂理念,在课堂中提倡并力行小组讨论等合作的学习方式,以此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本课堂”的实施情况,主要采用观察法,因此编制了相关的量表和量规。第一,课堂教学行为时间分配观察量表。此表借鉴了FIAS系统(师生教学互动行为观察系统)编制的思路,根据研究的需要进行了相应的修改,相应做了每隔5秒进行统计的行为记录表;第二,小组合作评价量规。该量规用来准确反映小组合作的实际情况,以此发现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高生生间合作的质量。本次研究方法还以教师访谈和学生访谈为辅,进一步了解现象所存在的问题并获取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二、问题分析
通过观察及分析发现,三位老师的课堂均出现了相似的问题:虽提出众多问题却无足够的思考时间;虽重视教材问题的解决却极少关涉智慧的启迪;虽有表面的小组讨论却无实质的效果;虽有自由的讨论却无“民主”的交往。课堂实质成为了少数学生的“天堂”,造成了大部分学生无所适从的困惑。
(一)问题过多,而思考的时间过少
“‘问题导学’是以优质的‘问题’为纽带,通过师生间对系列‘问题’的互动建构、生成、甄别与合作探究,以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增进学习效益、愉悦学习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导学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开启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模式。三位语文教师也充分使用“问题导学”法,抛出问题,触发学生积极思考并积极发言。然而通过观察发现,三位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问题数量偏多,致使学生的思考时间十分有限,如下表所示:
然而从课堂的互动情况来看,大多数是师生之间“提问一回答”式的互动,问题多,但问题的质量还存在一定的考量。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机抽取这三个班的个别学生进行了相关的访谈。不少学生一致表示,老师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很少。其中有一个学生这样表述道:“我们老师呀,上课给我们的问题是挺多的,主要是想让我们去思考。可是提问我们的时候,一个是没有提供多少时间让我们好好思考问题,一个是我们还没说几句,老师就插话。”对此,林卫民指出:“教学是一项‘留白’的艺术,教师与其自己不断地、十分辛苦地讲述,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探求。”师生间的问答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需要教师设置一定的“留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发现。
(二)重视解决问题,但较少启迪智慧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本主义者认为,学习不应只是形成习惯和发展智力,它必须诉诸心灵;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责任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领悟人生意义、发生终极关怀。他们还强调,“教人”比“教书”更重要。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在问题的设置方面,这三位老师在课堂上抛出的问题涉及较多的是紧扣教材内容的问题,而关键点在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更多的是为学生获取知识而服务的。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通过访谈得知,如教师乙所说:“老师抛出问题,这些问题肯定离不开课文,应该来说,每个问题都是为了解决教学目标来设计的。问题解决了,孩子们也知道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思想。知道这篇课文作者要传达什么思想给我们,这个很重要的。”在教师看来,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可以明晰作者的情感表达,进而感悟作者的写作意图。但是教师没有意识到随着年代的隔远,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也在不断拉大,教师要清晰意识到问题的解决并不代表智慧的启迪。教师的作用在于,架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通过问题,激发学生去思考、领悟生命本质,促进智慧生成。
(三)重视小组讨论,但效果不佳
符号互动理论认为,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必然是与他人互动的过程。合作学习正是进行课堂互动的有效方式。“与传统讲授式教学相比,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平台,有利于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小组讨论成为大部分教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通过观察发现,三位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均采用了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为了进一步了解组内小组成员的参与情况,采用小组合作评价量规的记录方法,对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情况做一个较为详细的评价。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详见下表2),从整体来看,小组讨论的参与情况并非理想,小组讨论的民主度、倾听度、协同度不满意的均达到40%以上。可见,在课堂上,看似热闹的讨论场面,但是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学习。
(四)强调自由讨论,但无“民主”交往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充分发挥班上所有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可以说小组成员之间自由讨论的实质是一种民主的交往方式。在小组中,每个成员都是平等的对话者,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平等的对话与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与观点的共享,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但从本次课堂观察的情况来看,小组讨论的民主度还不够,有40%小组存在不民主的现象。情况并非想象中的乐观,看似十分自由、和谐的讨论,实际却“隐藏”着“不和谐”的现象,在讨论过程中,组员之间并非平等对话交往。深入小组当中,会发现总有一两个最强的声音一直控制着整个小组的任务运作。
三、对策探究
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初中语文“学本课堂”还存在系列问题,如何进一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明晰“学本课堂”理念的实质内涵
当代建构主义的课程观认为,学习者是具有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学习是学习者一种主动建构的活动。“学本课堂”基于这种课程理念,教师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有研究者对此做了相关的解释,认为“学本”即表示以学习者学习为中心。“学本课堂”即是以师生(都是学习者)合作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学本课堂观”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学习潜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后,教师和学生将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开展学习活动,实现学习目标。可见,“学本课堂”以实现学习目标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路径,共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积极互动、平等对话、互帮互助、教学相长的生态型课堂。
(二)设计优质的“胖问题”
“胖问题”又称“问题串”,“胖问题”的解决是L学校实现分类学习目标的重要路径,它打破了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实质是构建一种问题导学型的学本课堂。而“‘优质问题’的提出是有效实施“问题导学”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优质的“问题”应该是具有探究性、发展性和适切性(适合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特征,唯有这样的‘问题’,才具价值性,其‘引领’下的‘导学’过程和结果才会是有效的。”根据L学校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抛出的问题偏多、质量不高且学生思考时间过短的现象,由此提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设计数个关键的、具有拓展性、挑战性的问题,以此展开多次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比“提问――回答――提问――回答……”不断循环的师生互动所取得的效果更佳,因为真正有效的“胖问题”能够引领全班学生进入“积极探索――思维碰撞――乐于共享”的平等对话当中。
(三)激发学生的“发问精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问题的产生,往往是进一步学习的开始。学习必须有发问的精神,在有疑之处发问,在无疑之处也要具备不断发问的精神,在发问与求知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意义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发现问题、创造知识。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创造知识的重要发源地。语文的美一定程度上在于它具有很大的思维空间,语文教师应该创设情境,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发难质疑。故真正的“学本课堂”,应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使之在获得学科知识的前提下,能够发现问题,具备质疑和发问的精神,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来创造出更多的新知识的课堂。
(四)结合学生经验,启发学生感悟生命
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特征的课程。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强调语文学习的过程,既是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教材内容并非完全是教学内容,教材内容只有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才能真正转化为教学内容,并成为学生易接受的学习内容。进步主义的代表人物杜威明确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的教育哲学理念。生活经验架起了学生与文本建立起对话关系的重要桥梁,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就难以感同身受,也无法达到文本的思想高度。在学习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跳出单纯获取文本知识的局限,从而走向对生命、生活的感悟,以此促进学生实现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成长。
篇4
关于素质教育四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文章作者:zhshxin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8月6日21:0 关于素质教育四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中国教育的主旋律,为了奏好这个主旋律,我们必须对素质教育中的四个基本问题有充分的认识。 一、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问题 “最终目标”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本人认为,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培养“素养”。 人们常说,关系是泥饭碗,极易摔碎;*是铁饭碗,容易生锈;素质是铜饭碗,易生铜绿;能力是金饭碗,放到哪里都发光。因此在素质教育时代,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视对自身素质的培养,也十分关注对后代素质尤其是能力的培养。 笔者认为,素质,是一个人原始的、本来的、应当具备的元素的本质。一个自然人,只需具备包
括事物感知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在内的低能素质,而作为一个参与社会活动的社会人,除具备低能素质外,还必须具备中能素质(包括学习接受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分析鉴别能力)和高能素质(包括事物发现能力、研究问题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具体地讲,就是应当具备健全的德能、敏锐的智能、强健的体能、高雅的美能和恒久的劳能。从这个意义上说,素质教育的过程,就是寻找全面实施个性张扬与德能、智能、体能、美能和劳能训练的最佳结合状态的过程。 能力,则是社会人所必须具备的、通过后天形成和长期保持的良好的能耐与修养,是素质与修养的结合。因此,我们将能力称之为“素养”。它包括心理素养、人格素养、公民素养、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和艺术素养六个方面。据此我们肯定地说,素养源于素质而高于素质。没有素质不可能有素养,素质升华为素养。素质的提高,可以采用集中强化训练的方式,在一定时间内实施某项素质训练,达到某一目标;然而,素养的形成,绝非在某一时间内可以实现预期的目标,它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且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下才可得以实现。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 综上所述,素质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基本元素,能力则是一个人长期形成的素养。能力是生存之本,能力是竞争之基,能力是创造之源。可见,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培养“素养”。 二、素质教育的教育者问题 素质教育相对应试教育而言,是教育的一大进步。素质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位教师、一个年级、一所学校、一个局部地区教育部门所能完成的。因此,它不单单是学校的事,也不单单是家长的事,而应由学校、家庭、社会互相配合,协同努力,三位一体共同来完成。“孟母三迁”这一中国历史故事,充分说明了育人环境的重要性。再从我们身边的一些小事上来看“大教育环境”的作用。学校的普通话教育,现在已经在每所学校(农村小学在内)作为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在抓,事实是处在县级以上城市、万人以上规模的工矿企业里的学生,普通话的水平显然高于农村、高于山区,不仅普通话说得比较标准,且已养成说“国语”的习惯。我的一位同事和她的丈夫普通话说的并不怎么样,地方语音很浓,但他们的孩子普通话相当标准,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或是在街上,他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他的父母在他上学前班时,就给他提出了具体而严格的要求:不管是在学校里,还是回到家里,也不管是和自己的爸妈对话,还是和其他人交谈,一律得用普通话。然而,和这个孩子在一所学校里读书,居住在一栋楼房的孩子与其相比却逊色不少。笔者居住在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县城,在全国属于贫困山区。二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个山区县的农村里驻扎五个“三线”兵工厂,当时学校教学并没有提倡用普通话,但这五个万人以上规模工厂的子弟学校的学生,个个都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因为这些工厂都是从东北迁过来的,他们的父母讲普通话,工人们都讲普通话。从以上两个事例中不难看出,素质教育,不只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家庭和社会都是教育者。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家庭乃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容忽视的阵地,社会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家庭、社会要形成合力。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为受教育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更广泛的大教育环境。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家长是学生启蒙的第一任老师,教师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雕塑者,社会是学生成型的孕育者,学校、家长、社会三者都是教育者,缺一不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在于关爱学生,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因材施教;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输送人才。家庭和家长的责任在于促进子女身心的正常发展,培养子女良好的个性,配合学校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团体和人民大众的责任在于转变
教育观念,健全用人机制,实施素质教育,保障学生学习,抵制消极影响,促进和谐发展。 三、素质教育的教学科目问题 如前所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培养“素养”,这就直接回答了素质教育教什么的问题。 施建农同志在《素质从哪里来》一文中对这个问题作了较为完备的回答。他认为,素质教育就应该包括这样三个方面,即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社会性素质教育。而身体素质教育又包括“遗传和优生咨询、营养保健和体育锻炼”,为少年儿童提供充分的体育设施、活动场所和锻炼机会等;心理素质教育包括“认知教育、情感教育、意志锻炼和性格培养”等;社会性素质教育则包括“自我意识培养”、“公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等。当然,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把它们细分为具体的操作,如认知教育可以进一步分为思维训练、各科知识教育、创造力培养、操作技能训练等。公德教育则可以更进一步分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传统美德等。还可以把职业道德更具体化为职业道德意识、职业道德行为和职业道德习惯等。现实生活中的人是作为整体而存在和发展的。一个人在生理成熟的同时发展着他的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这种不可分割的一体性决定了素质教育也应该是整体的、全面的,任何一种只强调某一侧面的教育都是片面的,对个体发展是不利的,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并不等于平均发展,而应该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使每个儿童都得到适合其本身特点的最佳教育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婴儿从出生起就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而且这种个体差异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加大。每个人的优势才能是各不相同的,每个人对教育的需要也是各不相同的。实际上,素质教育的原则也应该建立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客观基础之上。 笔者认为,素质教育的教学科目有三个,即学习怎样学习、学习怎样思考和学习怎样活动,重点应放在对人的“素养”的培养上。人的“素养”至少应包括心理素养、人格素养、公民素养、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和艺术素养六个方面。 心理素养主要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所谓的智力活动和意志、情绪、动机和性格等非智力心理特征,尤其是追求适其度、成功不贪婪、失败不气馁、平和待人事的心态和应变于自如的能力。 人格素养包括:健全的体格,强壮的体能;风度翩翩,气宇轩昂;自我尊严,民族气节;诚实信用,童叟无欺;不屈不挠,不卑不亢;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明是非,讲气节,知廉耻,重操守,守信义;公开,公正,公平;等等。 公民素养主要包括:规范的社会公德,高尚的职业道德,崇高的个人品德,优良的传统美德。 科学素养主要由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等要素构成。具备科学素养有助于学生正确看待科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科学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科技的关系。要鼓励人们树立创新精神,增强创造能力,尤其是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标新立异;勇于探险,独辟溪径;敢于创新,勇当“第一”。 技术素养主要包括:生存本能,劳动技能,现代技术,等等。 艺术素养主要包括:学习艺术,教育艺术,文学艺术,语言艺术,欣赏艺术,问题艺术,等等。 培养素养,就是让学生会学习、会思考、会活动,勤于观察、善于分析、敢于创造。 四、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问题 这就是“怎样教”的问题。笔者认为:一是教会方法,二是善于引导,三是及时勉励。 教会方法,重点是教“拿来”、“嫁接”和“创造”。“拿来”,就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一切为我所用,博学众采,厚积博发。“嫁接”,就是改良、改进和革新,易物接物,更新事物。“创造”,就是善于标新立异,勇于探险冒险,敢于独
辟溪径,“革故鼎新,推陈出新”,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念、做出新成果。 “拿来”,教人“学习问题”;“嫁接”,教人“思考问题”;“创造”,教人“解决问题”。学会了“拿来”、“嫁接”和“创造”,我们才能最有效地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在利用大自然、改造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的社会发展进程中走捷径,避免不必要的消耗和浪费;才能最敏锐地发现问题,准确地分析问题,及时地解决问题,创造出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成果。 善于引导,重点在于引导学习、引导思考、引导实践、引导共处。引导学习,就是让学生学会设定目标并努力实现目标。引导学生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认知事物的工具和方法。引导思考,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牢固树立“问题”意识,让学生在接受事物时,凡事都得问一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养成“打破砂锅纹(问)到底”和“究根求源”的精神。引导实践,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事。引导学生敢于动手,勤于动手,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培养学生的成就感、自信心、创新和负责精神,锻炼学生解决冲突、化解矛盾、攻克难关的能力和意志,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到“实践出真知”,“实践增才干”,“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实践是最宝贵的教科书”,“实践是最理想的实验室”,进而肯于实践,乐于实践。引导共处,就是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与他人相处,与自然相处。引导学生运用社会法则和自然规律,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做到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丰富的感情、善于与人合作的精神,使其树立诚信为人的思想。 及时勉励,就是平时给予鼓励,难时给予激励,成时给予奖励,败时给予勉励,让学生养成知难而进、不屈不挠、胜不骄、败不馁的决胜、必胜、常胜精神。素质教育要求打破“师道尊严”那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建立起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保护者的新型关系。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应采用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法,重在考核,考核的重点就是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素质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教育,还关系到人口素质,关系到社会质量,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付诸行动。我们提了这么多年,做的怎么样?目前只有学校在转向且幅度不大,教育行政部门在实施但措施不力,家庭、社区、政府却没有足够的认识,更谈不上付诸行动了。我们已经总结出“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生产力”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在于培养数以亿计的现代化科技人才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的“真谛”,我们承认在教育上远远落后于美国、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国家,但在素质教育上总认为是学校的事,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事,是老师的事,与家庭关系不大,与政府关系不大,只喊不做甚至不做也不喊。长此下去,我们的现代化科学技术人才从哪里来?我们的科教兴国战略何时付诸实施?我们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宏伟抱负何日得以实现?因此,笔者强烈呼吁:每一个学生,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区,每一个政府,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社会成员,行动起来吧,让我们时时、处处、事事关注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倾心于素质教育,致力于素质教育! 文章出处: 自己原创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篇5
关键词:政策性;商业性金融;投资
一、政策性金融产生的基础和经济基础
政策性金融,是在一国政府支持下,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运用各种特殊的融资手段,严格按照国家法规限定的业务范围、经营对象,以优惠性存贷利率,直接或间接为贯彻、配合国家特定的经济和政策,而进行的一种特殊性资金融通行为。它是一切规范意义上的政策性贷款,一切带有特定政策性意向的存款、投资、担保、贴现、信用保险、存款保险、利息补贴等一系列特殊性资金融通行为的总称。
政策性金融在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存在有其深刻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在市场经济的基本结构中,市场机制和原则虽然构成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协调的基础,但却不能解决经济社会中的所有问题。这不仅因为市场机制本身有其作用的边界,而且若干非经济因素也使市场机制产生许多失效的现象,即所谓的“市场失灵”。作为现代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主要途径之一的金融市场在调节金融资源的配置中,由于金融市场的不充分竞争和金融机构本身的特性,导致不能有效地配置金融资源,即亦存在着“金融市场失灵”。对于金融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失灵的问题,就需要政府通过创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来校正,以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经济有效性和社会合理性的有机统一。因此,政策性金融机制并不是完全同市场机制相反的行政机制,它具有财政“无偿拨付”和金融“有偿借贷”的双重性,是两者的巧妙结合而不是简单加总。尽管随着各国经济与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政策性金融的种类、业务方式和运行范围与领域可能有种种变化,但它的基本机制与功能将长久存在并发挥作用。市场经济金融最发达的美国,将其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法定为永久性机构,正是从长期实践中深思熟虑的结果。
二、我国政策性金融的功能评价
我国政策性银行几年来的实践表在国务院的领导下,按照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及区域发展政策,逐步完善了筹融资机制,加大了对国家基本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资本性货物出口的贷款支持,合理调整了信贷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范和化解了金融风险,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例如国家开发银行自 1994年4月开始运行到现在已经7年多了,成立时间不长,而贷款的余额已达数千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政策性金融机构不以国家权力代表的身份出现,在地位上没有任何操纵、干预商业性金融机构的特权,而是作为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一样的平等主体参与产业融资活动。它不以盈利或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经营风险大、资产流动性差的特点使其具有不同于商业银行的多种功能:
(一)政策性功能
主要表现在政策性银行是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为基本出发点,通常以优惠的利率水平、贷款期限和融资条件对国家政策支持发展的产业和地区提供资金支持。这特别表现在基础产业和农业方面,农业是任何国家的基础性产业,更是弱质性产业,因而需要政府直接的财政补贴和政策性金融的大力支持,但由于发展家财力所限,支持力度有限,只有发达国家的政策性金融可以给农业以直接的强有力的扶植与推进。而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则通过开发性的政策性金融对其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战略性产业给予巨额的、持续性的、强大的直接信贷扶植。在这些领域,政策性金融就发挥主体或主导性功能,而不仅是补充商业性金融的不足或纠正某些偏差。
(二)诱导性功能
指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投放,导致间接地吸引商业性金融机构从事符合政策意图或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的高风险新兴产业或重点产业的放款,充分发挥其首倡性、引导性功能,从而对政策扶植项目的投资形成一种乘数效应,达到以较少的资金推动更多的资金投入需要扶持的领域和项目的目的。一般说来,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处于成长前期、发展前途不明的重点产业先行投资,表明了政府对这些部门的扶持意向,从而增强了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投资信心。当商业性金融机构对某一产业的投资热情高涨后,政策性金融机构就逐渐减少其投资份额,把该投资领域让给商业性金融机构,转而扶持别的行业,形成一种政策性金融对商业性金融投资取向的倡导和诱导机制。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发挥这种“领头羊”的作用,促进了国家产业政策的顺利实施,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投资效益。在一般情况下,某一项目政策性投资只占20%-30%,并且大部分行业对政策性资金的依存度会随时间的推移而由高向低逐渐下降,这就形成一种政策性金融对商业性金融资金运用方向和规模的诱导机制。
(三)区域经济梯度整合的功能
政策性金融以政府赋予的区域调控职能为“天职”,根据生产力的梯度分布,把区域信贷政策和产业倾斜政策结合起来,配合政府进行梯度整合,从而有效调动经济资源,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这主要是在商业性金融完全按照市场机制将金融资源从低利产业、地区配置到高利产业、地区的情形下,从微观和效率的角度看,这种逐利是合理或有效的。但从宏观经济运行和社会合理性角度看则会带来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失衡。而政策性金融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贯彻政府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战略等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必要工具。政策性金融的主要活动领域,例如农业、中小、某些基础性产业以及边远落后的地区和行业,正是商业性金融不愿或不予选择的领域,政策性融资活动对这些领域的正常发展,特别是对产业结构调整、地区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也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政策性银行的主要功能之一。
(四)补充性功能
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承担商业性金融机构无力或不愿承担的长期资金信贷业务,主要是补充完善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功能。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对技术、市场风险较高的领域进行引导补充性投资,对投资回收期过长的项目及低收益的基础设施补充投资;另一方面,直接对风险企业、低收益企业、低资信企业融资,间接地对企业信用形成担保,以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对其融资。
三、我国政策性金融的现状、问题与完善思路
我国的政策性银行运行以来,较好地完成了原定目标,政策性银行的贷款余额占全国金融机构贷款额的比例稳定在 10%以上,达万亿元。这对我国国有专业银行转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调节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乃至适应“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入 WTO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其成立时间短、经验不足,在自身经营管理和外部经营环境方面都还存在许多问题,其功能的有效发挥。
(一)我国政策性银行存在的问题
1.内部经营机制不健全,资产质量差,潜在风险严重。
政策性银行一方面强调资金的来源与运用都是有偿的,需要实现自我循环;另一方面,还要体现政策性功能,其贷款投向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扶持那些商业性金融不愿贷款、经济效益差而社会效益好、贷款回收期长的项目。这种天然的矛盾性导致政策性银行不得不倾向于政策性贷款一边,忽视了盈利性。加之与政府及其部门的关系不规范,缺乏经营经验,对放出的款项监管力度不够,而且因为有财政的支持,责权利不明确,贷款随意性较大,对款项回收的力度不强。这些都不可避免地造成政策性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低下、潜在的金融风险日趋严重的现实。如农发行在1997年净亏损25亿元,1998年在财政补贴156亿元的情况下仅盈利1亿元。
2.资产负债关系失衡,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期限结构、利率结构不合理,成本较高。
在中央财政财力有限,资本金迟迟不能到位的情况下,政策性银行主要是通过向中央银行融资和发行债券来满足其资金需求。有关数字表明,我国三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主要的单一融资渠道筹资占其全部资金来源的80%以上,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这加大了对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倒逼机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有效性;金融债券的大规模发行不但增加了筹资成本,而且严重制约了资金的长期使用,最终不得不陷入发新债还旧债的境地。
3.委托制度弊端颇多。
从我国政策性银行业务运营的现状看,由于没有分支机构或分支机构尚未建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其业务将委托商业性金融机构代办。但这种委托制度由于双方在经营目标、经营宗旨、核算体系、财务管理制度上都存在根本的区别,而双方间的具体职责、权限、违约的责任等方面又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结果无法形成直接的信贷约束,致使信贷资产质量难以保证,形成较大的体制性风险。主要表现在:委托关系缺乏竞争性和选择性,客观上存在行“漫不经心”,轻率放贷等现象,使政策性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大受影响;政策性银行的资金严重漏损,时常被行和其他相关单位挤占挪用;由于结算传递渠道梗阻,各政策性银行总行对系统内各地区之间资金的调度能力较低,资金闲置和资金匮乏并存、拆入资金与拆出资金并存,使政策性银行资金流动性较差,利用效率较低。
4.从外部经营环境来看,政策性银行的经营缺乏法律保障。
由于政策性银行业务活动的特殊性,许多国家都通过立法的形式对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渠道、资金运用方式和与各方面的关系做出明确规定,而我国至今连一般性的政策性银行法规都没有,使得政策性银行的经营活动缺乏法律依据。无论是内部经营管理,还是外部关系的协调,都处于一种进退失据的状态。随意干预、变更政策性银行经营活动的事情时有发生,政策性银行自身的“寻租”、逐利等异化行为也屡见不鲜。
(二)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和完善思路
1.明确定位政策性金融,完善其内部经营机制。
政策性金融既具有财政的特性,又具有金融的特征。其财政性表现为,财政必须为其提供资金或是为其寻求资金创造条件,政府必须在其中起主导作用,政策性银行必须按国家的产业政策从事业务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其金融性表现为,资金来源中负债较多,资金运用是有偿的,须还本付息,并有一定收益。因此,既不能把政策性银行当作第二财政,随意扩大业务范围,不计成本,不求效益,又不能允许其经营商业性业务,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争市场、争业务。只有从上明确政策性金融的实质,才能在实践中把握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和财政投资的界限,避免相互串位,为政策性金融的运行造就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
2.拓宽筹资渠道,优化负债结构。
财政部门要量力而行,根据每年实际拨付给政策性银行的资本金或补贴退税额来确定政府对政策性银行的核定任务数,给政策性银行一定的自主权,增加其筹资渠道。如借鉴日本经验,开发邮政储蓄存款、基金融资等渠道,加大向国外筹集政府优惠贷款的力度,面向社会公众发债的可行性。提高政策性银行内部或行际之间调拨资金的流动性,挖掘内部资金潜力,减小利息负担。由于财政拨付资本金数额巨大、稳定、且无偿付红利或股息的后顾之忧,因此要建立财政拨付资本金的固定化、合法化机制,这是最主要的低成本资金来源。
3.完善既有政策性银行的组织机构体系,改革委托制度。
政策性银行要能有效运转,需要具备完善的组织机构体系。一是改变过去那种认为政策性银行无需设立分支机构的想法,要明确是否设立分支机构,应视业务发展的情况和需要而定,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立或撤并。二是改变由政府指定行的做法,引入竞争、择优机制,通过竞标决定行,同时制定相应的规则,严格规定行的资格和条件以及授受双方的权利、责任等事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委托质量,降低委托费用,消除“寻租”现象。
4.尽快组建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新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我国一些急需政策性金融介入的领域和部门尚没有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如中小金融机构,环境银行,政策性保险公司,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开发银行等等。对于这些极具开发价值、风险较大、期限较长、经济发展必需的项目,政策性金融应积极承担起政策性的义务,在这些领域内建立政策性银行,完善政策性金融体系。
篇6
【关键词】 管理控制; 战略控制; 内部控制
现代企业及组织的管理科学离不开管理控制。然而,目前人们对管理控制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如概念、范畴、目标、地位等问题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管理控制基本理论上的分歧必将引起管理控制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本文主要对管理控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简要梳理,以期规范管理控制理论,指导管理控制实践。
一、关于管理控制的内涵问题
关于管理控制的内涵,不同的管理控制学派或不同的管理控制专家可能有着不同的观点:Anthony认为,管理控制是指管理者通过影响组织中其他成员以实现组织战略的过程。所以管理控制的目的是通过管理控制使组织的战略被执行,进而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控制系统包括战略计划、管理控制和任务控制,这三方面是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过程,并且都与计划和控制相关。Maciariello等认为,整个组织可以作为一个控制系统,“控制”是控制系统的特征或属性,管理控制包括战略控制和经营控制,因为管理控制与被用于驾驭组织以实现其目标的管理系统的设计相关,所以管理控制还包括计划、组织和领导这些管理的职能。Merchant等认为,管理控制系统就是指所有有助于管理者确保组织战略和计划被实施的一切工作。一个设计有效的管理控制系统影响着员工的行为,使其按照组织期望的行为行事,提高组织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这是管理控制系统的首要功能。控制系统具有两个基本的职能——战略控制和管理控制。从上述管理控制的内涵和目标的不同界定可以看出它们的共同点,一是管理控制最终目标是通过控制协调过程达成组织目标;二是管理控制的研究都涉及到战略的形成与实施。它们的主要差异实际上是对管理控制职能和管理控制主体的理解有所不同,本文将管理控制内涵从管理控制的职能和管理控制的主体角度进行考虑,因此,可将管理控制的内涵作广义、中义和狭义三种解释。
(一)广义管理控制
从管理控制职能看,广义的管理控制是指发挥管理的职能,特别是控制职能。管理控制的内涵包括战略控制和经营控制。因为管理控制与被用于驾驭组织以实现其目标的管理系统设计相关,因此管理控制还包括计划、组织和领导这些管理的职能。著名战略管理研究大师威廉·纽曼认为,管理控制系统的内涵是管理的控制职能,控制是管理的基础,管理控制涉及管理的全部领域。这种管理控制的特点既包括定量控制又包括非定量控制,或者说是定量控制与非定量控制并重。
从管理控制主体看,广义的管理控制包括:以董事会为主体的公司治理控制或战略计划,以管理者为主体的管理控制和以员工为主体的任务控制或作业控制。三种控制各发挥不同的作用,共同为实现组织战略目标服务。
(二)中义管理控制
从管理控制职能看,中义的管理控制是指由确定标准、评价业绩、纠正偏差构成的管理控制系统。因为管理控制强调的是战略执行的控制,而战略执行过程控制是由确定标准、评价业绩、纠正偏差构成的管理控制系统。这种管理控制的特点是强调定量控制,或者说以定量为主的控制。
从管理控制主体看,中义的管理控制是指管理者影响组织中其他成员以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过程。管理控制的本质是管理者实施控制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因此,中义的管理控制以管理者控制为主,同时兼顾董事会控制及员工的控制。
(三)狭义管理控制
从管理控制职能看,狭义的管理控制按Anthony的观点是指管理会计中的责任会计。这种管理控制的特点是货币计量控制,或者说是以货币计量为主的控制。
篇7
关键词:快递企业;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
快递业作为新型的现代服务业,在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快递业发展迅速,企业数量急剧增长,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在降低流通成本、支撑电子商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快递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快递服务业发展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业务量与业务收入的增长不平衡状况突出。如今快递市场早已瓜分完毕,快递企业想要谋求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合理控制成本,而成本控制与管理依赖于成本核算法,引入作业成本法可以有效改进快递企业成本管理,提高快递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快递业现行成本核算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迄今为止,我国快递业基本采用的都是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仅注重于从整体上把握快递企业的成本并以单一的尺度计算,而不能分项、分环节、有差异的对快递企业成本进行计算与控制,其核算方法不能准确地提供快递企业成本信息,难以对快递企业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一)传统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是指企业支持成本分摊的方法,所谓支持成本指支持产品或服务完成的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之外的成本费用。其基本原理是:根据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再根据“直接费用直接计入、间接费用分配计入”的原则,对所发生的间接费用按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到相应的成本对象中去。
(二)现行的成本核算方法存在的问题
1、成本项目划分不适应快递成本核算要求
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是伴随着制造业的成长与发展总结出来的,其成本项目也是根据制造业生产步骤进行划分的,但快递业作为服务业所提供的服务是与制造业提供的有形产品不同的无形产品,成本项目划分的不变通已经不能满足快递业对服务产品进行成本核算的要求。
2、成本核算对象界定不明确扭曲成本信息
一方面,传统成本法的主要局限性在于它以数量为成本动因, 是以单一的传统的直接人工、产品数量等作为分配的基础,没有细化间接费用和共同发生费用,成本的分配是按照包裹数量一次分摊到快递成本中去,不是按不同的快递业务的实际消耗逐步分摊的,导致一些快递费用无法计量与控制。另一方面,运输成本、人力成本、仓储成本等成本交叉计算,缺少对快递业务的分类管理及成本的核算与分析,只是简单地计算出平均每个产品的不变成本,不能根据快递业务的变化来计算可变成本。
二、快递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分析
作业成本法在成本计算方法上突破了传统成本法的束缚,使成本核算深入到作业层面。不同于以往用产量或工时比例作为成本的分配标准,作业成本法是按照业务作业的耗用量来分配成本的。这样考虑了多重因素联动的成本计算方法,能够反映不同产品耗费资源的真实成本,成本精度也大为提高。
(一)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又名ABC成本计算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成本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它是将作业视为最基本的成本对象,根据作业活动耗用资源的情况,将资源耗费分配给作业,再依照成本对象消耗作业的情况,把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二)作业成本法的优越性
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相比,作业成本法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更易于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不同作业中心的成本动因各不相同,作业成本法通过分析作业成本与成本动因,能够从细节到整体全面把握成本,同时能够在各个作业环节对资源耗用和作业成本进行追踪,有利于企业预算控制的改进,从而对成本进行更好的计划和控制。
2、能使不同环节的资源耗费分配更合理
作业成本法能够针对快递服务的不同环节,将发生的全部资源消耗分配到不同的快递作业中心。以作业为基础来计算成本费用,拓宽了成本核算的范围;通过选取成本动因,清晰地将费用和资源消耗联系起来,提供了更客观、更精确的作业驱动成本的计量信息,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制定更优生产方案,以及改进产品服务决策,更好地达到决策科学化。
3、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只注重对生产环节的成本管理,忽视对其他环节的成本管理,造成企业资源浪费。作业成本法则按照技术与经济相统一的原则,将有限的企业资源以科学合理的配置方法分配到产品成本管理等各个阶段之中,通过不断改进企业成本分配标准,优化企业价值链,减少资源浪费,降低资源的消耗水平,从而使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作业成本法相对于传统成本法而言有极大的优越性,适应当今快递企业的成本控制要求。
三、作业成本法在快递企业的具体应用:
快递企业的业务具有同质性,岳阳市某快递公司的主要业务有同城、异地、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为了计算方便,我们故选取岳阳市某快递公司的同城业务中的包裹类和函件类两种快件为例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
2016年1月份,岳阳市某快递企业业务全市函件业务量为3万件,包裹业务量完成0.60万件,这两项共发生间接成本30万元,其中人力成本达13.8万元,车辆使用成本达8.2万元,通讯费达2.08万元,房屋与设备成本5.92万元,其他费用暂不考虑。快递企业运用作业成本法的一般流程为:
(一)确认作业,归集作业成本
企业的作业可能有很多种,但重要的作业具有代表性。结合快递企业的特点,快递企业的主要作业有:客服作业、分拣作业、运输作业、配送作业、收寄作业等五类作业。
(二)归集快递企业资源消耗
资源是企业进行经济活动而消耗的各种人力、物力、财力。2016年1月份,岳阳市某快递企业全市函件业务与包裹业务共发生间接成本30万元,其中人力成本13.8万元,车辆使用成本8.2万元,通讯费2.08万元,房屋与设备成本5.92万元。
(三)分配作业成本
作业是企业提品或流程中的环节,是消耗资源的活动。此快递企业业务流程为:客服部门人力成本为2万元,通讯费为2万元;分拣部门人力成本为3.8万元,房屋与设备成本为3.92万元;运输部门人力成本为3.2万元,车辆使用成本为4.8万;配送部门人力成本为2.8万,车辆使用成本为2.4万;收寄部门人力成本为2万元,车辆使用成本为1万元,通讯费为0.08万元,房屋与设备成本2万元。将归集的资源分配到各个成本库中。如下表所示:
分配作业成本表
作业中心 人力成本 车辆使用成本 通讯费 房屋设备成本 总计
客服作业 20000 20000 40000
分拣作业 38000 39200 77200
运输作业 32000 48000 80000
配送作业 28000 24000 52000
收寄作业 20000 10000 800 20000 50800
总计 138000 82000 20800 59200 300000
(四)确认成本动因及成本动因量
成本动因即成本驱动因素,是对导致成本发生或增加的具有相同性质的某一类重要事项进行的量度,成本动因量是对成本动因的量化。
作业成本动因量表①
作业中心 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量
客服作业 通讯时长(分钟) 48000
分拣作业 快递件数(件数) 36000
运输作业 运输里程(公里) 19850
配送作业 快递件数(件数) 36000
收寄作业 快递单数(张数) 12000
作业成本动因量表②
通讯时长 快递件数 运输里程 快递件数 快递单数
函件类 28000 30000 12500 30000 8000
包裹类 20000 6000 7350 6000 4000
(五)计算成本动因率
作业成本动因率的计算依赖于对成本动因量的核算,在确定作业成本中心及成本动因后,用各作业成本库的作业成本除以该作业中心的成本动因总数,即可得到各个作业成本库的单位作业成本,也就是成本的分配率。基本公式为:作业成本动因率=作业中心成本/作业动因总数。
作业成本动因率计算表
作业中心 作业总成本(元) 作业动因量 成本动因率
客服作业 40000 48000 0.83元/分钟
分拣作业 77200 36000 2.14元/件
运输作业 80000 19850 4.03元/公里
配送作业 52000 36000 1.44元/件
收寄作业 50800 12000 4.23元/张
(六)明确成本计算对象,分配作业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最终要求是将总成本分配到各作业成本,根据各作业成本分析成本控制的具体对象。运用作业成本法可以得出成本计算对象真实具体的成本,能够分析资源消耗的具体原因,比传统成本法更能适应当今快递业的发展。若用传统成本法来计算相应成本,只是会简单的用总成本/总数量得出平均每个产品的成本,平均每个产品的成本为300000/36000=8.33元,这样就不能具体比较每个作业的成本,不能很好地进行成本控制。
四、作业成本法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岳阳地区快递行业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的企业基本没有,同时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实施是一个极其繁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仍然需要大量的分析和试验才可进一步的应用于实际之中。并且,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时,关于资源消耗量与成本动因量数据的选择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分配到各个作业的成本是否具有针对性,但是这些数据的选择并不是单纯的直接来源于财务报表上,而是需要我们间接的从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中获得,数据的准确性可能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从这点而言,企业就必须要加大内部宏观控制力度,健全企业内部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整合各部门资源,提供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五、结束语
随着岳阳地区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快递服务业竞争势必激烈,而快递企业的成本控制力度的大小已成为衡量企业是否良好发展的标准。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作业成本法不仅能够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而且能够深入企业作业层次进行成本控制,提升企业竞争力,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重,赵雪.探析作业成本法的优缺点[J].商场现代化2010(1).
篇8
关键词:诸子略;分类法;王官说
中图分类号:K2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87(2011)04-0073-04
《汉书・艺文志》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古代目录学篇目,其在中国目录学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班固编撰《艺文志》的时候,并非全为自创,而是有所依据,其主体部分是西汉刘歆的《七略》。史载西汉成帝时,汉廷又对天下书籍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整理,并“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校一书,就由刘向“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形成了《别录》。刘向死后,由其子刘歆续其业,“总群书而奏其七略”,包括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即所谓《七略》。这两本书现在均已散佚,但《七略》经班固略加损益编订为《汉书・艺文志》,只不过将辑略部分散入其他六略,《七略》的主体部分仍然保留了下来。因此,我们据《艺文志》作为研究刘歆《七略》的基本资料,大体是靠得住的。
在刘歆《七略》中,学人关注较多的是《诸子略》,特别是其中“九流十家”的划分,历来争议不断,而且毁誉参半。古今学人关注的焦点不外两处,一是“九流十家”划分的标准问题;二是《诸子略》与“诸子出于王官说”的关系。
一、《诸子略》的分类标准问题
刘歆《诸子略》是在图书整理的过程中形成的,首先是一种目录学和图书分类的需要。这一点就整个《七略》的成书来讲,也是很明显的。如前所述,成帝时大规模整理书籍,由于参与者的知识所长和书籍内容的差别,整理者一开始就有不同的分工,即由擅长经史、文学的大夫刘向校对经传、诸子、诗赋;通晓兵学的武官任宏校对兵书;通晓天文历算的太史令尹咸校对数术类书籍;具有医学知识的侍医李柱国校对方技类书籍。刘向在各人工作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形成《别录》,从而为刘歆《七略》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七略》中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六类书籍的分野,在刘向等人的分工中已经得到了初步体现,《七略》是其进一步系统化和凝练化的成果。因此,《七略》的出现首先是图书分类的需要,即目录学的需要。
具体到《诸子略》,这种情况应该也同样适用。《艺文志》中记载的《诸子略》部分的书籍繁多,“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嘲,这个数字虽不能直接等同于《七略》中诸子书籍的数量,但两者相差不会太大,无碍于我们评估其总体数量。这么庞大数量的书籍,仅凭刘向或刘歆一人之力是很难完成校对的,应还有不少辅助的人,因此《诸子略》图书的校对是集体劳动的结果。既然是集体劳动,分工则是必须的,而分工的标准同样应是各人的学识所长和图书内容的性质。据笔者分析,在校对《诸子略》类书籍的时候,应是对每一种书籍先大体浏览,做一简单归类,然后再依照类别由相应的人进行细致的校对。这一简单分类的过程,应该就是《诸子略》“九流十家”分类法的基础。
如果细观《诸子略》的分类,这一点就更加明显。据《艺文志》,“九家十流”分别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十家之中,前六家承袭自西汉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后四家则是《诸子略》新增。司马谈主要是从学术的角度探讨前六家的学术优劣,因此其《论六家要旨》也主要被视为学术史著作。刘歆编订《诸子略》时,无疑受到司马谈的影响,将其对六家的分类直接引入《诸子略》。但这种引入也带来了一些混乱和矛盾,因为司马谈主要是从学术层面展开的学派分类,对各种较为实用的学问存而不论。而刘歆的《诸子略》首先是一种目录学上的需要,同司马谈的分类方法不完全一致,因此不得不扩充类别以满足图书分类的需要,后四家也就应运而生。
关于前六家和后四家分类方法的不协调,不少学者都有关注。以近代学者梁启超为例,他认为《七略》承袭自司马谈的六家较为恰当,“司马谈所分六家,颇能代表战国末年思想界之数大潮流,应认为有相当之价值,刘略(即七略,作者按)踵之以置诸九流之前六,盖亦觉其无以易矣。”但继而指出刘歆所新增的纵横、杂、农、小说四家作为独立的学术流派,颇不可解。梁启超指出:“纵横家次于六家后者,盖以苏张一派,传书不少,既于六家一无所合,故不得不广六以为七。然九流皆以明道术为主,换言之,则思想界之渊从也,苏张一派,能在思想界占一位置与前六家并乎,决不然矣。杂家次在八,凡书之不能隶前七家者入焉,为编录方便起见,殆非得已,然既谓之杂,则已不复能成家……农为一种职业的学术,其性质与医、兵略同……姑列为一流以附于诸子,有恐其与专明理论之书相混,特次于杂家以示别也。小说之所以异于九家者不在其涵义之内容,而在其所用文体之形式”。因此,梁启超对新增四家的学派独立性持怀疑的态度,甚至认为“分诸子为九家十家,不过一种目录学便利”,完全否定了《诸子略》在分类上的的学术观照。
梁氏的质疑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在他看来,刘歆觉得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中的分类精确、恰当,不可改易,所以直接加以引用。但这六种又不能囊括《诸子略》的全部书籍,基于图书分类的便利,又根据剩余图书的内容和性质,新增了纵横、杂、农、小说四类。梁氏的此番论说,虽也略有不当之处,但他能够看出《诸子略》“九家十流”分类上的内在矛盾,无疑是很有见地的。
那么梁启超的说法是否真的就代表了刘歆《诸子略》分类的真实意图呢?恐不尽然。对于《诸子略》承袭自司马谈的前六家古今没有多少争议,焦点多集中在后四家上面。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诸子略》中设置“杂家类”的意图。杂家类,就其字面意义上讲,应是内容繁杂、无法划归类别的一类,理应放在图书分类的最后,即第十位,方才合乎逻辑。但在《诸子略》中,杂家位列第八,这就暗示我们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关于“杂家类”,《艺文志》称其:“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即在刘歆看来,杂家类书籍也是关于学术思想的书籍,只不过其学无所主,不能归人前面的某一家中,只好视为“杂家”,放在那些学派性质单一的诸家之后。因此,在刘歆的整个布局中,“杂家”并非是相对整个“诸子略”而言,而是相对于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七家而言。也就是说,在《诸子略》的体系内,包括纵横家在内的前七家都是具有完整体系的学术派别,杂家的内容混杂,只能单独成类。
这一点,梁启超也意识到如前所论,他认为杂
家虽然内容驳杂,但其内容仍是与学术相联系,是“专明理论之书”。而居于最后两位的农家和小说家属于较为单一的技艺之学,学术的内容单薄,所以单独成家,以与杂家相区分。
由此可以判断,《诸子略》的分类方法确实有混乱的地方,他一方面承袭了司马谈按照学术分类的思路,在吸收了《论六家要旨》中六家分类法的同时,对这种学术分类又有所推进,即将纵横家也视为一个具有完整体系的学术派别,放在六家之后,位列第七。而将那些涉及学术问题,但又学无所归的“理论之书”归为“杂家”,放在七家之后,位列第八。按照这个思路,前七家和杂家应当都是从学术的层面加以分类的。对于农家和小说家的设置,《诸子略》恐怕更多的是出于目录学分类的需要。两者是较为具体的“技艺之学”,其与学术联系较淡,只是由于这两类书籍确实又有较为独特的特点,所以只好放在最后,权作补充。
二、《诸子略》与“诸子出于王官说”
下面我们转向第二个问题,如何评价刘歆关于诸子起源的论说。
《诸子略》每一家的最后,刘歆曾谈及诸家的学术起源,且将其与周代王官之学挂钩,这一提法引起了很大争议。在《诸子略》中,刘歆以就整齐划一的形式,为“九流十家”在周官中找到了对应的关系。如: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
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
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
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
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
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
刘歆的这一提法在以后历代学人之中被普遍认可,近代学者章太炎更是极力推崇,“九流皆出王官,及其发舒,王官所不能与官人守要,而九流究宣其义,是以滋长”阎,关于“诸子出于王官说”的论述于此基本详备。但持反对意见的人也开始出现,如曾撰文《诸子不出于王官论》,对之加以批驳,其基本论据有四:第一,刘歆之前的古籍有诸多论及学术的篇章,如《庄子・天下篇》、《荀子・非十二子篇》、《论六家要旨》、《淮南子・要略》等,都没有此种说法;第二,九流不可能出自王官,即“一是官守,一为政术,二者岂相为渊源耶”;第三,《汉书・艺文志》的分类方法本身并不合理,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王官说”是无源之水;第四,章太炎的论证本身也无切实证据,“王官说”站不住脚。进而认为,诸子的发生缘于时势,即“吾意以为诸子自老聃、孔丘至于韩非,皆忧士之乱而思有以拯济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与王官无涉”。
上述章、胡二人代表着针对“诸子出于王官说”的两极,章氏力倡,胡氏力辟。两人之后,这个问题的争论一直在继续,目前学界已经初步达成了共识,即认为诸子之前的学术确实是王官之学,一般民众没有接触学术的机会,只是后来周天子失威,学术下移,原来的王官之学也散落民间,为诸子之兴提供了学术资源。但诸子之学不是对王官之学的简单承袭,而是根据需要加以甄别,二者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
但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诸子出于王官说”是否真的就是刘歆《诸子略》的本意,双方争论的基本前提是否可靠?我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不能仅就《七略》人手,还应当从刘歆整体的学术倾向着眼。择要而言,就是从刘歆的经学思维人手。
观《汉书・楚元王传》所附的刘向、刘歆传,可知刘歆出生在一个文化素养较高的家庭,其父刘向“通达能属文辞”,还曾经专门学习过谷梁春秋,“讲论五经于石渠”,成帝时又受命校书,实为通经达义之士。刘歆受家学影响,“通涛书,能属文”,而且帮助刘向校书,“诸子、诗赋、数术、方技,无所不究”。刘歆所学虽广,但在汉代经学为“显学”的时代,经学对他的影响当然是最大的,其最为推崇的当然也是经学。他的这种经学思维在《七略》的体例上也看的十分清楚,如将《六艺略》置于《七略》之首,在《诸子略》中将儒家放在十家之首,而且认为诸子虽然侧重不同,都合于六经之义,即“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将诸子统领于六经之下,高低贵下不言自明。李零先生对此评论说:“中国辨伪学,尊经贬子,尊儒子贬诸子,尊文学贬方术,根子就在这里”,确为不易之论。
但刘歆的经学倾向还有其特殊之处,与其父刘向长于今文经的谷梁传不同,刘歆对古文经更加推崇。史载刘歆在协助其父校书的过程中,见到了府藏的古文春秋左氏传,“大好之”。他在研习左传的过程中,认为其更能代表春秋之义,对公羊、谷梁之学开始有所摒弃,并由此发生了学术上一个大的转向。
哀帝时刘歆上疏要求将《左氏春秋》、《遗礼》、《毛诗》、《古文尚书》等古文经立为官学,并修书与当时的今文博士展开辩论,指责当时的今文学者“不思废绝之阙,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烦言碎辞,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刘歆对今文学的指责,在《艺文志》当中也有体现,《六艺略》中有言:“后世经传既已乖离,博学者又不思多闻阙疑之义,而务碎义逃难,便辞巧说,破坏形体。说五字之文,至于三万言。后进弥以驰逐,故幼童而守一艺,自首而后能言;安其所习,毁所不见,终以自蔽”。两段论说,其旨趣、用词大体相类,后者当也为刘歆之意。由此可见,刘歆在今古文经中推崇古文,贬斥今文,这对我们探讨《诸子略》中刘歆对于诸子起源的论说颇有启示意义。
前面已讲到,刘歆在《诸子略》中,以“某某家者流,盖出于某某之官”的形式,将诸子学缘与周代官制建立联系。究其实质,仍是与刘歆对古文经的推崇有关。今古文相较,古文经学风扎实,详于制度,在礼制方面更有优势。且不说《周礼》之中载有完备的官制,即使是左传当中保留的礼制也较公羊、谷梁为详。刘歆就认为“左丘明好恶与圣人同,亲见夫子,而公羊、谷梁在七十子之后,传闻之与亲见之,其详略不同”,这其中的详略自然也包括礼制在内。因此,我们认为刘歆之所以用“某某家者流,盖出于某某之官”的形式探讨诸子的来源问题,与其古文经立场息息相关。
这是否就代表刘歆真的持后世所谓的“诸子出于王官说”呢?我们认为这是片面理解了刘歆的真实意图,有将问题简单化的嫌疑。理由有二:
其一,刘歆在论述诸子与周代官制联系的时候,仍然有所保留,并没有明确肯定两者之间的一对一关系。“某某家者流,盖出于某某之官”,一个“盖”然表现出刘歆对两者的关系也持谨慎态度,推测和揣度的成分较大。而且“出于”这一字眼也并不表示前后两者具有完全同质的关系,只不过表示两者有联系,但绝非一样,否则两者也不会是两个独立的事物。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常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由蓝而来,但又不同于蓝,两者互相关联又互相排斥,是一种既继承又超越的关系。回到诸子起源问题上,这种关系也可以成立。西周学在官府,春秋战国时散落民间,诸子从中吸取学术养料,但又与时势相应,形成自己的崭新体系,同样可视为一种既继承又超越的关系。
其二,刘歆在建立诸子与周代官制的联系时,也并没有在两者之间建立完全清晰的一一对应关系。《诸子略》中,儒家所出自的“司徒之官”、道家所出自的“史官”与纵横家所出自的“行人之官”,在《周礼》中有明确的记载,这种对应关系较为明显。而法家出自的“理官”,名家出自的“礼官”,小说家者出自的“稗官”,农家者流出自的“农稷之官”则显得较为模糊,《周礼》之中也找不到这些官制,应只是刘歆的类指。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刘歆觉得在两者之间建立明晰的对应关系较为困难,只好以这种模糊的形式表达出来,以增加回旋余地。不过,更大的可能性是刘歆的重心并不在于在两者之间真正建立切实的联系,而只是传递一种诸子学术源于《周礼》官制的信息。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就能体现出他所推崇的古文经的价值,论证的细节就是次要的事情了。
篇9
1、缺乏理论研究
成本核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环节,当下,我国对成本会计理论的研究,只是在知识的表面还没有进行深度的探究。可能我国会计的发展也会影响到这一方面。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成本会计人员没有依据可言,只能做简单的数据统计,不能深入了解,这就不能使成本会计的职能得到发挥。
2、成本会计制度不完善
为了完善成本工作,制定出相应的制度,确保得到的信息真实、完整,就如国家新颁布的制度,也会继续征求建议,再进行不断的改进与完善。大多数的制度规范会相互借鉴,可是在实际运用中,因为性质和核算对象的不同,会出现很大的差异。没有完整的成本会计理论可以依据,得到数据就会不准确、不完整,成本会计的核算工作不能够正常运行。
3、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成本
会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企业要顺利经营下去,必须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拥有活力。生产过程是不断循环进行的,生产-销售-再生产-销售。以前在会计核算中,人们总是看到实实在在的实物而忽略了无形资产,而没有把他们列入收益或者费用。人们总是优先考虑物质资产,参与重复生产与设计,而往往忽略了无形资产在生产过程中的费用,没有把它们作为价值补偿的一部分。现今随着知识的不断发展,也应该考虑进成本中。
4、新的制造环境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成本会计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制造业的发展,生产工具不断更新换代,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现在的生产机器多为自动化,由电脑控制。使企业的生产力不断提高,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使生产出的产品尺度更精确,保证质量。由于生产率的提高,生产成本会相应减少,企业的利润会逐渐增大。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产品用的成本低,时间少,可得到的成本信息就会不准确,在进行产品成本分配时会出现麻烦。
二、解决成本会计问题的对策
1、提高全体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
要使全体人员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作用,并能使企业通过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当然仅仅增强人们的意识还远远不够,还要提高全体人员的素质,建立一套系统的管理理论,使成本管理工作能够系统进行。要把握整体,对成本管理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2、构建合理的成本会计理论体系,深入理论研究
成本会计要想取得发展必须要有强大的理论支撑,所以要建全理论体系应该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更要凸显中国的特色。理论研究者不能被传统的观念束缚解放思想,探索新的研究领域,要有创新的思想,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到实际工作中去,了解实际工作者的想法和工作情况,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对案例进行分析,逐渐提升理论的高度,从中总结经验。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成本会计理论,使成本实践在成本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取得发展。
3、建立新的成本会计方法体系
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能反映出成本核算的过程,由成本会计的理论出发落实到成本会计工作中,明确各部门、成员之间的关系,形成系统的方法体系。我们设置成本会计学课程是为了进行成本核算之后编制成本报表、进行成本分析,从而为报表使用者提供相关的资料,使其作出正确的决策。成本会计学的这一目标并不是不可实现的,这需要成本会计在提供资料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分析数据,形成比较条理的内容。
4、建立严格的成本管理制度
现在,大家对成本管理都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一提到成本人们往往想到财务,并没有想到实际的工作。实际并不如此。为了加强我们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和了解要建立成本责任制度。企业通过建立社会责任制度,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能让责任追究到人,能够提高企业的多方面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议一个更大范围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把每个部门的权利和义务联系起来,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时时刻刻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实行赏罚分明的制度,只要能够在提高经济效益的情况下降低企业的成本就进行奖励。第二,不要仅看到局部的利益而忽视了整体的利益,虽然有时候成本的降低会促进某一部分经济的发展,但从整体来看却是损失,这样就得不偿失了,因此应该在考虑整体利益的时候要兼顾局部的利益,从而实现真正的发展。这种情况是非常普遍的,每个企业都不应忽视,不要因小失大。
5、加快成本会计知识更新
知识经济的发展,使会计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会计理论体系也在不断得到完善。企业中的会计人员要紧随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来更好地指导实践。对于企业来说,应该积极组织会计人员进行培训,相应的增加会计人员培训费用及时间,使会计人员能够接受系统专业的教育,同时企业还要设立考核制度,对于考核不及格的人员进行再培训,促使会计人员不断学习,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为企业带来效益。
6、大范围推广会计电算化应用
目前,成本会计人员对电算化的掌握程度还不够,企业要加强对在职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能熟练运用电算化进行会计业务处理。国家也要增加相应的等级考核制度,培养大批的电算化人才。同时对于在校的会计专业大学生也要加强相应的课程建设,并鼓励学生到企业中去实习,实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增加他们的社会和工作经验,为其以后踏入社会进行工作提供帮助。
篇10
一、持久地、有组织地开展学会等活动
在日本,会计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但是,以往许多有关会计教育的先行研究均处于个人研究阶段,缺乏系统的、有组织的研究活动。尽管近年来日本会计研究学会的特别委员会和研究小组以及日本薄记学会的薄记教育研究部会等研究机构积累了一些优秀的调查成果和实际知识,不过,要使21世纪会计教育研究更加活跃和卓有成效,必须建立一个立足长远的研究系统。比如可在日本会计研究学会或其他学会等设立专门处理会计教育事务的常设委员会等组织。此外,学会等组织应定期发行类似美国会计学会创办的《IAE》那样的关于会计教育的专门刊物,面向社会广泛征询研究成果。
二、推进教育机构间的合作与任务分担
长期以来,提到有关会计教育的联合研究成果,人们自然会把日本会计研究学会特别委员会和研究小组报告,以及日本簿记学会簿记教育研究部报告作为代表。其实,它们研究的中心内容仅限于大学院系层面的课程计划和教学方法等,随着会计学院的设立和MBA教育体系的确定,研究生院层次的会计教育研究的必要性在不断提高。不仅如此,还应探讨它们与大学、商业高中之间各自的任务分担,以及“高中、大学、研究生院”三者间顺畅且有效的衔接措施,不应只注重“高中、大学、研究生院”之间的纵向联合,也应积极推进其横向联合,比如说,创设像美国的经营学系大学基准协会那样审查教育内容的合格认定机构就不失为一种选择。
众所周知,会计正在成为现代社会国民日常生活必备的“素养”,所以,承担投资教育一部分任务的会计教育不应只以会计专业人士为对象,而应以广大普通国民为对象。今后的会计教育需要同时面向“非会计人员”,可以说,因地制宜地探索中小学会计教育模式的时机已经成熟。如果能灵活运用新修订的学习指导大纲中增设的“综合性学习时间”进行会计教育,那么一定会使学生真正具备“自我学习、自我思考、自我判断、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一定会使学生真正掌握文部科学省及学习指导要领中要求的“生存能力”。
三、会计教育市场的细化
目前,日本的会计教育按照实施主体的不同分为三类:一是学校教育制度下的教育机构实施的会计教育,包括商业高中、大学(含短期大学)以及研究生院进行的会计教育;二是各种专门学校实施的会计教育,即以教授关于薄记、会计的知识与技能,为通过薄记检定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理税师考试等为直接目的而进行的会计教育;三是企业及监察法人如会计事务所、职业会计人团体等实施的会计教育,它是指企业内部的研修制度和以社会人员等普通人为对象的演讲会、讲习会或远程教育等,是广义的会计教育。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上述分类已不能有效满足教育客体的需求,因此,建议战略性地重组会计教育系统,将原有的分类细化为以下五种:(1)作为素养的会计教育。它是面向普通人、旨在培养其生存能力的会计教育,所以,也可纳入义务教育阶段,作为经济与投资教育的一环来普及会计知识。(2)为创业者举办的会计教育。它相当于商业高中及大学的会计教育,目标是面向未来活跃在企业等领域的多面手,侧重点是培养其对会计知识和技能的兴趣。(3)为经理或管理者举办的会计教育。它大体相当于大学经营学院或商学院的会计相关学科的会计教育,也包含企业研修,为直接承担会计实务的专业技术人员举办的会计教育。由于在企业等领域担任经理的人对会计知识的着眼点不同,所以一定要假设存在如初级、中级和高级等多个层次。(4)为CFO等经营者举办的会计教育。它大体相当于MBA等级的会计教育,是为亲身经营企业的人举办的会计教育,所以,培养承担编制和展示会计情报者的自觉性和伦理观尤为重要。(5)为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职业会计人举办的会计教育。它是为了那些将来在社会中指导会计工作、成为会计专家的人而举办的会计教育,大体相当于会计学校的会计教育。这里既包含成为职业专家前为取得资质而施以的会计教育,也包含成为职业会计师后进行的再教育。
四、会计教育内容的横向拓展
日本会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与薄记教育的联系而展开的,这起因于会计教育现场把关于复式薄记原理的理解置于首要教育目标的位置。必须承认,这种做法取得了一定成果,对会计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复式薄记将交易二元分解为借方要素与贷方要素,一直是可以同时把握流量与存货的优秀体系。为了培养在日趋复杂化的经济社会中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会计直觉或精神的人才,仅仅停留于薄记,按照财务会计论(含国际会计论)、成本核算与管理会计、税务会计论、监察论、科技情报系统论以及经营分析论这一纵向关系的科目组成进行会计教育恐怕是不够的。加强与诸多会计领域的横向联系,谋求协同效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为此,有必要有机地结合经济学(含财政学)、经营学、统计学、金融论或者以企业法为中心的法学等其他相邻领域来开展总括式会计教育。
五、积极汲取国际研究成果
美国的会计教育研究很活跃,美国会计学会继创办研究机构刊物《The Accounting Review》、《Accounting Horizons》后,1986年春又创办了季刊杂志《Issues in Accounting Education》。另外,国际会计师联盟教育委员会于2003年10月颁布了职业会计师教育国际标准。该标准涵盖的基本教育内容既包含以职业会计师为目标的人的前提这一教育要件,也包含应讲授的高等教育课程计划、伦理教育和实务经验等要件,它给日本会计专门研究生院的课程编制以重大影响。在当今复杂化、多样化、国际化,以及金融资产相对于实物资产所占比重相对增加的经济社会中,人们对注册会计师的培养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注册会计师需具有高级专门知识、能力和职业伦理观,能够保持独立性。2003年11月日本金融厅金融审议会注册会计师制度部会专门教育课程工作组公布的《关于专门研究生院的会计教育与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的整合》(第3页)中说,在日本注册会计师资质等方面上,“基于确保为世界各国所信任以及设想未来全球注册会计师资格互认等观点,在与国际会计标准(如国际会计师联盟(IFAC)2003年10月公布的“职业会计师教育国际标准”)之间的关系上,有必要进行一定的整合。”与国际标准对接的好处是,可以把海外制定的标准和国际研究成果积极地反映到日本会计教育中,重要的是将来还可以向海外传送日本会计教育信息。
六、各种资格考试与会计考试
日本会计教育的最大特色是注册会计师考试、税务师考试等国家考试,以及日本商工会议所薄记鉴定考试、全国经理教育协会(原全国经理学校协会)薄记能力考试与全国商业高中协会薄记实务考试等各种鉴定考试发挥着核心作用。尤其是日商薄记鉴定考试,自1954年创设以来已有50多年的历史和传统,据说合格者累计超过650万人。其中一级难度最高,合格率仅为10%左右,所以它被那些想作注册会计师或注册税务师的职业会计人置于跳龙门的地位。即使是二级以下考试,作为测量薄记与会计熟练度的标准,也被社会广为承认,至今已吸引了众多考生。但是,另一方面,也长期存在着所谓的备考学校只注重解题技巧、出题预测等考试“趋势与对策”之类的研究,而很少从正面对它进行学术研究的现象。鉴于这种情况,有必要针对各种资格考试具有的正反两方面作用,进行科学地、不间断地探讨。
2006年度日本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发生重大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将以往五个阶段历经三次的选拔考试整合为两个阶段的考试,在论文式考试上将科目数重组为五个科目,同时导入有期限的科目合格制。这次改革的背景是,2002年12月17日,日本金融厅金融审议会注册会计师制度部会发表的《注册会计师制度的充实与强化》中称,“到2018年左右注册会计师总数要达到5万人的规模”,不仅要有量的扩大,还要有质的提高。有监察证明业务的注册会计师自不必说,即使作为监察证明业务以外业务和专门性业务负责人的注册会计师,也越来越被期待着承担经济社会的重要职责,由于国际上注册会计师数量缺乏,要使日本现有2万人体制扩大到1.5倍的规模,且不降低其质量,就必须以吸引为数众多的考生为前提。为此,要促使以往七门科目一括合格制下被迫放弃考试的在职人员加入进来。当前,不能无视注册会计师考试(含税务师考试)对会计教育的影响,既要弄清考试制度改革给会计教育带来的影响,又要使会计教育充分发挥依据积累的经验知识向政策当局提出对各种考试建议的机能。
七、与实业界的合作
会计教育是联结理论与实务的桥梁,它在以会计理论为指导的同时,决不能与会计实务分割开来而独立存在。既然资格考试给会计教育以极大影响,那么它就更要反映现实经济社会的实际。然而,日本会计教育特别是薄记教育,虽然其研究范围在逐渐宽泛,但其基本体系与50年前比几乎没有变化。面对已经到来的股票无纸化和电子债权的实用化,如何尽快实现这一目标是个紧要课题。为此,应积极探讨与日本注册会计师协会等职业团体和经济团体的合作,增加产学、师学合作的机会。合作不应限于会计基准的设定,还应体现在会计教育层面。如果教育机构能按照实业界提出的职业会计师标准来改进教育体系和课程计划,那么会计教育水平就会提高。再有,伴随IT发展起来的电算化会计教育及事例研究法(通过研究具体事例使其系统化)教材的开发也是日本会计教育面临的与实务界合作的课题之一。
八、强化会计教育的建议机能
作为学校教育,会计教育必须遵照学习指导大纲及大学(研究生院)设置基准。但是,真正的会计教育是为了培养活跃于未来经济社会的人才、持续地保持和提高会计水平的,所以,在时代变化日益加快的今天,不能简单地受其制约,不能坐等学习指导大纲的修订。今后的会计教育不仅要遵循学习指导大纲和大学设置基准,而且要使其具有必要时向教育政策制定当局文部省谏言献策、劝导说服的机能。
九、会计教育与伦理
- 上一篇:建筑工程经济纠纷
- 下一篇: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