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的思考范文

时间:2023-06-21 09:43: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教育的思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教育的思考

篇1

关键词: 农村小学 惩罚教育 困惑与思考

中国传统教育的历史,戒尺是教书先生的标准搭配,是惩戒学生的工具,并由此形成了惩罚教育的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对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追求,传统教育早已无法适应当代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从而使得教师如何在不伤害学生的前提下,合理运用惩罚教育方式以适应教学需要成为当前小学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关于教育的含义

在传统思想观念中,对于“教育”的理解往往有失偏颇,许多情况下学校及社会各界都将教育单纯地理解为对学生的体罚及变相体罚等生理上的教育措施,其实不然,教育一般分为物质性教育、生理性教育及精神性教育三种[1]。生理性教育顾名思义包括体罚即以伤害人体为手段的教育方法;精神性教育则是对学生的心灵造成威慑,而小学生的心灵都比较单纯、脆弱,一旦造成影响后果将难以预料。因此,许多有识人士将其称为看不见的灾难;而物质性教育则是对于公民产权的侵犯,最常见的就是罚款行为。

二、小学惩罚教育现状分析

惩罚教育一直都是备受争议的话题。其一,一方面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上都是十分脆弱的,任何惩罚教育行为都有可能给他们带来不可磨灭的伤害,因此,这是一种对小学生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另一方面,惩罚教育是延续千年的传统教育方式积淀的结果,它在纪律的维护及规范学生行为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现下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部分学生家庭较为富裕,深受父母溺爱,性格脾性过于骄纵,难于管教,给教学工作造成了很大阻碍,因而教不得不合理运用一些惩罚教育方式,增强教育效果。

基于以上认识,当前社会对于惩罚教育出现两个极端,一方面在小学教育工作中,许多教师与时俱进,将惩罚教育融入当前的素质教育当中,而不是单纯对学生进行体罚教训学生[2]。另一方面,某些农村小学教师对学生实施过度的惩罚教育,超出了教师合理的职权范围,对学生施加了过多的惩教措施,可能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极大损害,这种教育行为是不被认可的,是不良的教育行为,属于教师失德。

其二,由于家长对小学生过度呵护与溺爱,以致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行为规范教育,家长也会加以指责,不辨是非全力维护学生,从而迫使许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摒弃了惩罚教育,学生越发疏于管教,同时由于媒体及各种通讯社交手段对于惩罚教育的过度夸大,形成极大的阴暗面。面对来自学校与社会的压力,教师只能放弃合理的教育手段,同时也放弃了教师职业的神圣职责。针对这种极端的社会现状,分析惩罚教育的可行性变得十分必要。

三、农村小学教育适当运用惩罚教育的对策

惩罚教育是利弊并存的一把双刃剑,过度运用及完全摒弃都是不够客观的行为。因此,要在小学教育中合理运用惩罚教育,必然要从学校、教师及家长三个方面予以分析:

1.家长方面:正确认识,积极配合。

家长对于惩罚教育的合理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许多家长十分溺爱子女,对于学生在学校所受到的任何伤害都难以忍受,对教师恶语相向、强加指责,让学生认为有机可乘,与教师“唱反调”,不听教师的教导,在学校为所欲为,教师倍感压力,无法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惩罚教育与管理[3]。而在实施合理有效的教育过程中,应让家长正确认识到惩罚教育的必要性,与学校教师积极配合共同加强学生管理,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将有效提高教育质量。

2.教师方面:合理利用,注重技巧。

(1)教师要正确认识惩罚教育。

其一,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惩罚教育只是一种教学过程中的辅助手段,限于学生出现了与其角色不相符合的行为之后,教师对其加以纠正与改善的情况下使用,而不是教师树立“威信”、发泄负面情绪时的手段。其二,教师应该了解自己合法享有惩戒学生的权力[4],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加以适当的惩罚教育。其三,教师必须了解惩罚教育的适用范围,比如学生学习成绩不佳,则不能作为教师惩罚学生的理由,同时对于身患疾病的学生教师不能加以惩罚教育。在认清惩罚教育的范围和适用对象之后才能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及目的性。最后一点则是教师要注重对惩罚教育的合理运用,不能以惩代教。同时,要对学生怀有包容之心,在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在未来的学习中不要重蹈覆辙。另外,学生受惩之后负面情绪的疏导也十分重要。

(2)教师应努力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

作为心智尚不成熟的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远远超乎中、大学生,他们每天与教师待在一起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家长,因此,教师更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所想与所求,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与之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让学生能够依赖教师,逐渐形成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引导学生不断成长。

3.学校方面:加强监督,协调共进。

学校的管理方针与手段往往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同时学校平时的宣传工作会给家长的认识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一方面,学校要对教师的惩罚教育加以监督,制定出详尽的实施方法与管理规定,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另一方面,召开家长会,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家长能够正确认识理解惩罚教育的必要性,同时邀请他们参与监督,避免一味指责教师惩罚教育的现象。

四、对惩罚教育的思考

如何对犯错学生实施惩罚,是不少老师头疼的问题,因为搞不好会背上体罚学生的骂名,但又不能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p听而不闻。为此,笔者有如下建议:

首先,学生犯错误后,教师不应该发火,而要冷静处理。如果在课堂上,为了不过多地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先制止其错误行为,然后继续上课,下课后再把当事学生叫到合适的地方进行教育。如果事态严重,不得不中断教学,教师也不该当场发怒,而应把一切安排妥当后,再把当事人叫出去处理。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事态扩大。值得注意的是,批评学生最好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以保护好犯错学生的自尊心。

其次,批评时应注意技巧和方法,看看事情有没有挽救的余地,如果有,应先让当事学生弥补自己的过错,把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必要的话,教师可以协助其一起完成,然后再对其进行相应的教育。批评时教师不可用过严的语气,但也不可过于和蔼,过于迁就,毕竟是接受批评而不是接受表扬。在原则问题上,教坚决不能让步,否则,学生会得寸进尺,起不到惩戒效果。要让学生自己认识到所犯错误可能带来的后果及其严重性,但最好少用“我认为你这么做会……”之类的话语。应给点时间让学生自我反思,让他们真正懂得自己错在哪里。

再次,对学生的惩罚要慎重。要根据情节的轻重酌情考虑,最好先由学生自己决定对所犯错误该实施何种严惩,教师可以用“我想听一听,你认为自己该受到怎样的处罚”或者“如果你是老师,碰到你的学生犯这样的错,你会如何处置”之类的话语,实际上也是在与学生进行交流:什么样的处罚合适?教师不妨先听听学生的意见,如果认为合理,可以照他说的办;如果认为不合理,可以在量上酌情增减或另行处理。这样,当事学生一般不会有惩罚不公的怨言。另外,笔者认为,老师不应该不管学生犯了什么错误,就一律罚其扫地p抄书或跑操场,因为这些惩罚方式没有针对性。相反,时间一长,他们会变成“老油条”,知道错了无非就是接受这些惩罚,自己已经“身经百战p无所畏惧”了,不但不改,很可能还会故伎重演。惩罚要视情节有针对性地实施,如果有学生在学校里乱扔果皮纸屑或者把瓜子壳磕得满地都是,那么对他们施以扫地的惩罚是合理的;如果住校生晚起,罚他们操场跑步也无可厚非。但如果不论犯了什么错都这么罚,会使学生产生厌恶感,本来很光荣的劳动p很有趣的学科p很磨炼人意志的活动,却让学生厌烦,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五、结语

当前社会中,许多农村小学对惩罚教育的运用还不够合理与完善。在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农村小学如何合理开展惩罚教育的研究在不断深入,相信在学校、教师及家长的共同努力之下,合理的惩罚教育能够促进小学生学习与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宋莉宇.教育惩戒与体罚:基于农村小学教师视角的调查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6.

[2]黄利智.试析教育惩戒的合理运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3):23-25.

篇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将不再是传统角色中的教书匠,而是一批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懂得科学的教育技术、善于合作、善于创新的探索者。下文就是我在不断探究、不断学习新课程教育改革精神的过程中对教育的三点思考。

一、关于惩戒教育

“只因迟到几分钟,90后老师惩罚学生互扇耳光逾百下。”这样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社会舆论哗然,讨伐声一片。

面对社会舆论的压力,很多学校和教师在对待处理学生错误的问题上多了很多顾忌。有的甚至一味求和,但求无事,走上所谓人性化教育的极端,这才是真正让人忧心的。我国2006年9月1日施行的《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法律不可违背,学生需要呵护,但很多事实证明,学生犯了错误仅靠讲道理、说服教育是不行的,还必须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一定的惩戒。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适当的惩罚,不仅是一个教育者的权利,也是一个教育者的义务。”

惩戒是什么?是通过处罚来警戒,它和体罚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惩戒是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某种错误行为进行一定的责任追究,帮助学生深刻反省错误。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并形成正确的品行。体罚是通过伤害学生身体或侮辱学生人格的方式,让学生不敢再犯类似错误,具有强制性。

惩戒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惩”即惩处、惩罚,是手段;“戒”即戒除、防止,是目的。在教师的惩戒活动中,手段与目的紧密相连,关键是怎样惩戒,以怎样的手段,达到一个怎样的目的。如果教师随心所欲,就可能失去惩戒的教育意义。惩戒的原则应该和教育的目标是统一的,那就是爱与尊重。有了这个前提,惩戒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教师在惩戒学生时,必须有规矩可循。有制度可依。这是惩戒的前提,否则学生不可能心服,且会对教师产生敌意。我们要在惩戒中让学生明白,这是一个有规矩的社会,国有国法。校有校规,违背了规矩是要付出代价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惩戒的时候,要注意分寸,把握好惩戒的度,达到教育的目的即可,给学生留有尊严和自我反省的余地。忌喋喋不休,没完没了;忌上纲上线,套话连篇;忌动辄抬学校请家长,小事化大。这些都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达不到惩戒教育的目的。

在带班的过程中,我特别重视惩戒教育的作用,时常告诫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所有的大错误都是由点点滴滴的小错误积累导致的。如学生迟到。除过生病或其他特殊情况不予处罚,一般采取罚站的方式,在教室门口背语文课文或英文单词,每次罚站不超过十分钟。累积三次以上者,负责给班里的花浇一天水。

作为一线教师,在实施惩戒前,先想想自己带有善意和爱心的惩戒能不能唤醒学生的善意和爱心?这是我们实施教育惩戒的最起码前提。教育工作者要付出更多的爱心,谨慎适度地使用惩戒权,通过给学生身心施加某种影响,激发其悔改之意,从而达到矫正的目的。教育没有惩戒,不能称之为真教育。

二、多元智能理论与学生的成长

爱迪生。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因有奇思妙想,喜欢刨根问底,常被老师说成是“”,后被他的母亲带回家去亲自教育,终成为伟大的发明家。

舟舟,一个智障者,连“2+2=4”这样的初级运算都写不好,不识五线谱,却是一个天才的音乐指挥家,他指挥世界顶级的交响乐团——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能在万人的交响乐团中纠正不和谐的音乐演奏者。

我们常发现这种现象,一个班的学生,有的善言辞,有的长歌舞,有的擅书法,有的好运动:有的个性张扬,有的性格内敛:有的语文超级好。有的数学特别棒。为什么学生会有这样的不同表现呢?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至少存在八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这八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存在,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也就是说,以上种种不同表现的实质是智能偏向的不同。

多元化智能理论认为,单纯依靠标准化考试来区分儿童智力的高低,考查学校教育效果,是片面的。这样做实际上过分强调了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否定了其他同样为社会所需要的智能,使孩子身上的许多重要的潜能不能得到确认和开发。他们当中很多学生因语言和逻辑数学智能一般而被认为是差生,这种片面的评价却是现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主流。

当然,这并非完全否定现在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而是说我们应该对教育深深反思,三百六十行,行行需要人才。我们的教育怎样才能做到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他们的潜能。不以成绩论优劣,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积极的学习空间,使他们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方面,多元智能理论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如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优势,和家长沟通,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发展:科学地分析确定学生的智能结构,促进优势智能充分发展,同时也要尽可能开发和提升相对弱的智能:确定终身发展的教育思想。不仅关心学生在学校的发展。还要关心其以后走上社会的发展。

篇3

当前,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青少年儿童进行挫折教育,为越来越多人们所认可,有的学校、校外教育组织甚至商家还专门利用寒暑假举办一些旨在培养青少年儿童受挫能力、生存能力的野外集体教育活动。但是,如何看待挫折教育,如何走出新的误区,需要有进一步的理性思考。

挫折教育之所以在今天为人们接受,主要的原因在于当前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与未来的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从目前的趋势看,社会变革的速度比以前加快许多,社会竞争也不断加大,对人才的社会应变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但是当前一些孩子特别是一些城市孩子生活在过于优越的环境中,平常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意志品质和生活能力确实比较差,往往经不起一点儿风吹雨打。我们现行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牺牲了多样的发展目标和教育目的,对孩子包得太多,管得太死,导致孩子们的意志品质和生活能力在学校里都不能够得到适宜的训练和充分的发展。

尽管挫折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但是关于挫折教育的含义,仍然缺乏基本的共识。有的人把挫折教育看成是“吃苦教育”,逼迫孩子去“吃苦”或经历艰苦的生活;有的人把挫折教育理解成“生存教育”,将培养孩子们的“生存能力”看成是挫折教育的精髓,意图创设特殊的情景培养孩子们的“生存能力”;还有的人干脆将挫折教育理解成“通过设置挫折情景使孩子受到教育”,等等。应该说,这些理解都有一定的道理,彼此之间也有一定的关联。但是,在笔者看来,挫折教育的实质不是别的,就是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这是因为,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一个人受挫能力的大小,最终可以归结为他/她的意志品质的好坏。一个有着良好意志品质的人,一定是能够经受住生活中种种挫折的人;相反,一个意志品质薄弱的人,也一定是经不起任何挫折的人。

可能正是由于人们对挫折教育的实质把握得不够准确,所以当前无论是实施挫折教育的教育者,还是接受挫折教育的学习者,在观念上或行动上都存在着许多误区。如将挫折教育与日常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分割开来,在一些极端的、非日常化的环境中进行挫折教育。现在一提到挫折教育,似乎就令人联想到去野外或农民家里去生活、去劳动,受苦受累,要么就是到一些精心选择或设置的“恶劣”生存环境中接受极限挑战。实际上,在家庭和学校的日常生活中也存在挑战,也可以设置挫折,完全可以成为对青少年儿童进行挫折教育的主渠道。刻意的所谓“挫折教育”未必能起到意想的作用。试想,仅靠几天的挫折“考验”能培养出坚强的意志品质吗?

所以,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首要的就是要帮助他们学会在学习、交往、社会工作等日常生活中正确地对待挫折,这也是提倡许多年的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父母和教师要帮助他们认识到,挫折是从古到今人人都会经常碰到的事情,也是和人的一生共始终的,任何人都必须学会在挫折中生活或过一种有挫折的生活。挫折对于人生来说,也不一定是没有价值的或需要刻意回避的。相反,人生的挫折如果利用得当的话,一定会成为人生的动力。日常社会生活中有大量的案例可以说明这一点。其次,对于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某些性格缺点,家长、父母和教师都不必大惊小怪,而应该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时间、空间和时机去认识和克服这些性格缺点,在此过程中进行基于实践的自我教育。我们应该明白,孩子们毕竟是成长中的人。对于这样的或那样的不足,我们应有一种客观的和积极的态度,不要随意放大,也不要消极失望,更不能动不动就指责孩子缺乏耐挫能力。再次,作为对孩子性格影响最大的人,父母和教师本身在形成良好意志品质方面应该率先成为孩子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如果父母或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表现出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意志薄弱等心理现象,那么无意中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意志品质。大量的案例也表明,在青少年儿童意志品质的形成过程中,父母或教师所发挥的榜样示范作用是很大的,其影响也是持久的。

篇4

子女是本书,父母是作者,教师是编辑,而社会才是真正的读者。子女长大了不爱自己的父母,十有八九是父母不曾爱过自己的子女,或者爱过,但,是溺爱。所以家长要向子女学习,揣摸他们的心理,模仿他们的行为,熟悉他们的个性,与他们融为一体,这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条件。做父母的不要在孩子面前有任何放肆的言行表现,要知道所有这一切都在成为子女心灵的污点。在诸多环境中,最早最直接最重要的环境,应该是家庭教育的环境。所以,精心构建一个温馨和谐、充满幸福的家庭,就成为发挥家庭教育功能的前提条件。家庭教育是以家庭为单位,以血缘为纽带,以亲情为基础的一种教育,每一个子女,都是谁生育,谁教育,谁培养,谁依靠,这是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不可颠覆的常规。然而社会发展的加速,生活节奏的加速和生存难度的加倍,使不少父母采取了阶段性和程度性分离的办法,由他人代养的办法对子女进行养育。如,交给父母长辈管教,托付亲友帮养,雇佣保姆,寄住学校,诸如此类的做法,使孩子的内心非常孤独且缺乏感情的交流,无异于降低了对子女的教育质量,取消了家庭教育中最富有的优势和特色,家庭教育自然会黯然失色。人生一段的省心、省时、省事的结局,往往会创造出一生的痛苦、痛心和痛伤。例如,沈阳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一名学生是富家子弟,到学校报到由三个年轻人陪同可以说是前呼后拥;可他却一点也感觉不到幸福,反而妒恨一个来自偏远山区的穷同学,妒恨穷同学的浓浓亲情;夜里还经常偷偷地哭,有一天清晨在校园一个僻静的杨树林里怒骂自己的父母:“某某和某某,我恨你们!你们就知道挣钱,根本不把我放在心上!不爱我为什么要生下我!你们觉得给我钱就够了,可我比班里最穷的朱金生还穷,他有那么疼爱他的父母,我有什么?”而且很痛苦地狠狠地用拳头砸着树干,好像那树干就是他无情的父母。要是父母看到这一面,不知道有多么的伤心和自责。

再如,一位亲戚说他的儿子13岁了,可从没有叫过一声爸爸妈妈,给三百元、五百元可就是不开口,非常的伤心,十分的后悔不该丢下孩子外出打工,而忽略了对儿子的家庭教育。可以想象作为任何家庭遇到了这样孩子不认自己的父母的事,都无法接受的。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父母都是为了孩子在打拼,但是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这样钱是挣点可没有了亲情。

又如,身边一个邻居的情况,这位家庭的儿子,由于小时候是在外婆家长大的,父母每次都是把学习和生活费寄给外婆,而回来的次数很少。但是每次回来都是非常的溺爱孩子,要什么买什么,要钱就给钱,结果小孩子慢慢长大了,由于外婆、外公年龄大了,无法顾及到小孩到镇上初中后的学习、生活情况,再加上学校是寄宿制,这样学生也就一个星期回来一次,无法做到及时监管。然后孩子在上学时去网吧上网、早恋、和同学吃喝等,因为没有钱,只要向父母要,父母都会给的,因为长期不在儿子的身边,父母回来有求必应。结果没到初中毕业就辍学了,学习太差,不遵守纪律,家长也不管,自己觉得上学也没意思就退学了。离开学校找父母要钱去学理发,结果理发没学成,钱也花光了,反正就是一没钱就找父母要,而且父母不给就会失踪很多天,打电话,也不通,父母只好把钱打在其银行卡上,就怕最后连个懒儿子也没有了。这完全是用钱去弥补对小孩的正面教育,钱把小孩害了,小孩子只会花钱,其他的什么都不会。

篇5

一、“教育”之本质

中西方对“教育”的不同释义。汉语“教育”一词始见于《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的第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说文解字》对教育的内涵也作了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我国的一些大教育家对“教育”的内涵都给出了自己的见解,比如: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由此可见,教育在于使个人变得更好,使生活变得更好,绝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灌输,这也只是教育的最简单形式而已。

在西方,“教育”一词则源于拉丁文educare,本义为“引出”或“导出”,意思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从词源上说,西方“教育”一词所包含的是一种内发之意,一些大教育家对“教育”作出自己的理解,比如:马克思、恩格斯曾提出“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康德:教育是由个体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评价的过程,是自我能力的发展,它体现着社会意志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审慎严肃地共同探究的机理,不是“指令”,不是“替代”,更不是让茧中的幼蝶曲意迎合或违心屈从。蒙台梭利:“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 雅斯贝尔斯:“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西方社会对“教育”一词的理解似乎更注重它的引导作用,引导人们能力的培养、爱的培养,精神的塑造。

二、重“教”轻“育”的现代教育

(一)“教”与“育”的倒置

古昔中外,人们对教育的理解实则是偏于“育人”方面,培养人的一种善的本质,或者说是引发人们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而在现代汉语中,我们对“教育”这个词的理解实际是偏于“教”,而不是“育”。偏重于知识的传递,而轻视了人格的培育和能力的培养,这就把教育的内涵本末倒置了,知识的传递作为教育的一个方面,它是一个非常肤浅的层次,现在大部分人把知识传递当成教育的主要内涵,这是我们现在教育的一大误区。在教育中,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人格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知识传递是非常次要的,我们只不过在人格养成和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进行知识的传递而已,这样才是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本来面目。

素质教育自从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以来,一直是教育界广泛关注的话题,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在广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现在的很多中小学教育依然以“应试”为主,更多的强调统一的课堂,统一的评价标准,像工厂生产标准件一样,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按一个标准,一个规格生产出来,这种应试教育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重教材,轻实践;重分数,轻理想;重未来,轻现在。

(二)生命被囚禁在书本之中

在“知识就是力量”的感召下,中国的基础教育普遍重视知识的学习,并且把知识局限于书本,局限于教材。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现在的中小学教育中,按照中考、高考的指挥棒走,教材是唯一的参考书,教师按照教材来教,学生按照教材来学。素质教育不应只局限于学校、课堂,而是应该渗透在生活中,停留在课堂的素质教育是不全面不完整的,教育不出拥有全面完整人格的学生,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教育天地。大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其实就是一种更贴近生活的教育,教育原本是与生活一致的,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我们现在中小学教育的弊端就是太重书本,和生活没有联系,抱着书本,忘了人生。“如果教学活动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真实的生活体验,那么,他们获得书本知识就可能只是一堆没有活力的死知识,也容易导致本应生动活泼、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活动变得枯燥无味,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这样的“教”教出来的学生更多的可能是 “有知识而没有智慧,有智慧而没有文化,有文化而没有思想,有思想而没有生活”的人。陶行知曾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这不仅是教育的思想,也是生活的思想。我们现在的中学教育应该更多关注学生“做”的方面,或者说是实践的方面,通过实践,产生新的思想和价值,教育、学校、书本都应拥有引导人“做”的力量。

(三)生命被驱逐着前进

雅斯贝尔斯认为,对于人的生活而言,最重要的是抓住当下和现在。教育必须关注当下学生的生活。人的过去与未来都是为了自己的当下,都是为了充盈和丰富自己的现实生活,生命是一个过程,在生命的历程中,并不意味着彼阶段的生命比此阶段的生命更有价值,也不能为了未来的生命而牺牲现在的生命。我们的学校为了孩子以后的“完美生活”,不惜牺牲孩子现在的生活,因此,除了“题海战术”和“填鸭式的灌输”外,其他增长学生见识的方式都很难被接受,即使学生十分欢迎,即使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力,我们学校和家长也难以认可。这样的后果就是不自觉的给孩子设置了一道无形的藩篱,孩子的生命活力在这里得不到应有的展现,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下,那份青春和活力所剩无几。

三、教育的出路在哪里

(一)著名教育家昆体良曾提出:“教是为了不教”。我们的教育除了使学生不再需要有人去教,还能有其他什么别的目的呢?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所要完成的不是一把刀子的职责,而是一块磨刀石的职责,一块能把学生磨得坚韧,锋利,锐利的磨刀石。“教是为了不教”,这里的“不教”并不是说不需要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学生能够养成一种自主、自觉学习的愿望,学习是一种需要,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愿意去阅读、计算、书写,而不是学校和教师强制去完成的作业。同时,这里的“教”也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这里我所要阐述的就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这会是其它能力养成的一种主观因素。

篇6

1.家庭原因。

(1)沟通障碍。有些聋生毕业后,与父母发生争执或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解不开的结时,会来到学校求助于教师,可是许多聋生家长却无法与自己孩子进行沟通,甚至有些家长还没意识到与自己的聋哑子女进行交流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父母与子女之间不具备相互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既不能表达各自的情感,也不能取得相互的理解,导致相互间关系不和,亲情日趋淡化。另外,相当一部分家长不懂手语,不懂得如何跟聋孩子进行交流,还有一些家长长期在外打工,没有时间跟孩子交流。这样一来,孩子有什么急事、难事,很难与父母进行沟通,久而久之,急躁、倔强的脾气形成了,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听话。有些父母把孩子送到学校后,除了生活上必要的照顾外,对孩子其他的事基本不闻不问。渐渐地,这些孩子与父母在精神上、情感上越来越疏远,这种亲情的淡化潜藏着极大的隐患。待这些孩子毕业后回到家中,踏上社会,失去了与教师的交流,连最亲近的父母都无法或不去与他们沟通,那么,与其他健全人的交流就更难更少了。只要是聋哑人,就认为是的共同语言的“好朋友”,故而很容易结交那些游手好闲、东走西逛甚至犯有各种盗窃行为的聋哑人,与他们同吃同住,同玩同乐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家教方法不对。最典型的有以下两种:一是娇纵型。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又聋又哑,便一味地怜爱,结果越宠越娇。孩子在溺爱中长大成人后,一旦父母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便会不满滋事,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二是棍棒型。由于语言交流上的障碍,孩子有什么不好家长就打,靠“压服”、“打服”而非说服、感化。据调查统计,那些性格倔强的聋孩子挨打时,经常这样想:“现在我打不过你,只能忍;有朝一日我长大了,有力气了,而你们老了,看我怎么揍你。”

2.学校原因。对聋生家庭中亲情关系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对聋生家长没有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对聋生的亲情体验和实践缺乏研究,缺乏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

二、增进亲情的策略

1.回味体验,感受亲情。绝大多数聋生的父母是关爱孩子的,问题是许多聋生感觉不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聋生也是有丰富情感的,之所以不少聋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冷漠,很少动情,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很好地重视这个问题,没有用真情打动他们。因而,学校要重视亲情教育,把握情感教育的特殊性,通过各种渠道,抓住教育契机,使学生去体验亲情,从而激发他们对父母的体谅之情。并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用心灵去回味体验父母的养育之恩,对子女的无尽爱意和殷切希望。开展“感恩父母”或者“心怀感恩”等主题班会(队会)活动,学生通过联想、记忆,把最好的、最值得珍视的情感经验提取出来,挖掘出蕴含在平淡生活中的浓浓亲情。在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感悟中,一些原本不起眼的琐碎小事,一些原本无动于衷的生活片断,一些早已习以为常的生活细节,此刻被激活,被理解。田野里、烈日下,父母辛勤劳作的身影感动着学生;马路上,车厢里,父母的牵手拉近了孩子与父母的情感距离。

2.学会沟通,加深亲情。

(1)加强家长学校建设。通过面对面或者电话沟通,使家长认识到与孩子之间沟通的重要性,懂得对孩子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尊重和爱护,学会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和内心需求。还组织家长学习常用手语,提醒家长经常用手语或书面语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当孩子遇到困惑与问题时加以引导或及时与我联系。引导家长多与孩子一起活动,在共同的生活中建立起信任感,建立起亲情的乐园。

篇7

【关键词】师资培养 课程调整 教学思路

众所周知,艺术教育具有陶冶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的作用;具有增强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的作用;具有启迪智慧,提高和发展创新思维的作用;具有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作用。近日,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2015年开始对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测评。测评结果作为中高考录取的参考依据意见提出,各地要建立中小学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艺术素质测评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及教育现代化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并将测评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作为综合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内容之一,以及学生中考和高考录取的参考依据。

艺术教育曾经的角色是课后辅导教育,现转化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主干课程之一,这种角色的转换,意味着学校对艺术教育师资的专业要求也在同步提高。而在艺术教育师资的培养上,高师院校是否也需要做到相匹配的师源培训?关于艺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培养,大部分院校根据专业分类分为音乐方向和美术方向来计划培养,有些院校则根据就业定位分为学前教育方向与小学教育方向来计划培养。笔者根据所在单位的艺术教育专业的实际情况,从自己所教专业课程出发,思考艺术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改革。

一、课程内容的加强

以曲靖师范学院艺术教育专业为例,2010年、2011年分别创办了小学教育艺术方向和艺术教育专业,同年招生办学,2011年艺术教育专业开始招生后,小学教育艺术方向停止招生(因其培养目标大致一样)。而在近三年的招生过程中,专业生源一直是根据文化统考分数填报志愿,没有经过艺术招生,因此艺术教育专业的生源,全部停留在“零起点”,我们的师资培养任务异常艰巨。

首先,从课程安排上看,我们教学法课程需要加强。高师院校注重培养师资,在低年级教学中,我们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而进入高年级阶段学习,笔者认为不仅要加强创编能力,还需加强他们的教学能力。每个学生的资质不同,有的学生创造力较强,有的学生课堂组织能力较强,我们可以通过专业任选课,根据学生的能力,不仅为他们提供编导类课程,还可以提供教学法课程。舞蹈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不一样,舞蹈教学首先要掌握身体的结构,动作的原理,以肢体为教具,语言表达为辅助,是一门综合了舞蹈知识与生物知识的理论教学,也是结合了舞蹈实践与教学论的实践教学。专业教学法课程的开设是很有必要的。

其次,在学习内容上我们也需要与时俱进。我们的就业定位不仅仅是乡镇,还有市区,而城市的孩子长期在各类培训机构学习,已经具备基本的舞蹈素养,那么我们的师源要怎样开展今后的教学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吸收一些流行舞蹈的课程作为选修课程,流行舞蹈在高校专业教学中的普及律并不高,而且也不需要很强的基本功,比较适合我们的生源情况。还可以增加我们艺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为他们在工作岗位中争取核心竞争力。

二、学生业务水平的提高

笔者认为,作为一名艺术教育专业的学生,首先要有艺术的创造力。进入高年级阶段则主要学习创编内容。在他们的创编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思维局限性太大,创编出来的东西过于程式化,毫无新意。这种艺术创造力的局限,必然影响到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也将影响到今后教育对象的学习效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人类的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的讲话,“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一直是艺术家创作和审美的标准之一,笔者认为适当的生活观察是舞蹈创编教学的基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我们的编导课堂,不一定要局限在教室里,我们可以观察动物、人物或者某个事件,从观察中找到我们的作品的德育与美育效用。教师主要通过即兴训练、表演观察、剧目观摩等等开放性训练加强学生专业学习的反思,起到活跃思想的作用。

第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笔者认为,通过排练演出,“以演促学”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模式。通过剧目排练,高度集中训练,解决学生的身体协调力能力、肢体语言的表现力以及情绪的调动能力。并且通过舞台的形式,得到教学效果的反馈,及时调整学习的短板,形成“教、学”的良性互动。

三、教学思路的转变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里,我们主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笔者一直在思考一种“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以师生互动、学生间互动为探究契机,启发引导学生从专业技能方面出发,以开发幼儿舞蹈新的创编构思,丰富幼儿舞蹈语汇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因为我们学生的专业水平有限,在低年级专业学习过程中,学生无法与教师交流,属于边缘交流,这种教学思路无法操作。在高年级阶段,教师主要通过启发式教学和环境教学法来带领学生找到舞蹈新的领悟。比如:以往的课堂,我们要编出小学一年级儿童的作业小品,虽然他们读过一年级,但学生根本无法再记忆、想象一年级的小学生是什么状态。笔者根据这种情况,在小学门口拍摄了一段小学放学的视频,让同学们观察,人群中哪些像一年级,哪些又像中年级,哪些又像高年级,通过启发和视频的环境再现,反复提问,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找到创编的形象和特色,发散到创编的动作和题材。

篇8

一、信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广义的说信息教育是为培养社会成员的“信息处理能力”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如果限定在学校教育中,信息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教育活动。信息技术教育则是由信息技术课程和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两大部分组成。

信息教育不等于信息技术知识教育,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已不是各种计算机软件产品的使用训练,而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工具的教育,它必须具有教育功能。简单的说,信息教育是一种概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实施信息教育。

二、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是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在我国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这四种形式:课外活动、活动课、计算机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从理念上讲计算机是工具、计算机及网络是教育资源和环境,计算机教育是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运用计算机为目的,它是一种技能培训,是一个知——行过程;而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资源和环境的应用,是知、行、情三者的交互过程。

现在,人们提起信息技术教育,就想到计算机,其实,现行的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育,只是实施信息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在实际中,没有计算机,同样可以将信息教育的观念传授给学生。一个外出旅游的人,想要得到目的地的详细资料,这些资料(如当地的地图、人文介绍等)的获取,可以通过功能强大的互联网搜索,也可以到书店购买,到图书馆查询,还可以询问到当地旅游过的人……总之,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而这正是信息教育的目的所在。

篇9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媒介从业人员的认知水平和媒介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媒介教育发展的道路,提升媒介工作者(包括未来传媒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加强对媒介从业人员的素养教育势在必行。所以在新闻采编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教授学生们(未来传媒从业人员)传统意义上的新闻采、写、编、评等新闻工作者应有的专业知识,还应自觉地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实践中加强对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

丰富新闻采编教学理念

一般说来,“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②新闻教育要培养出色的记者、编辑、主持人等,首要的是更新教学理念。英国传媒学者S.Splichal和C.Sparks在考察22国新闻教育后,指出培养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关键在于培养者的培养理念。高校新闻采编教师要达到上述培养目标,就需要将媒介素养教育注入新闻教育理念中,特别需要我们在教学方法、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把媒介信息的特质、媒介素养的构成传授给学生。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媒介信息的特质,使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的观念贯穿于我们的教学理念中。加拿大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和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媒介本身的改变才是人类真正的讯息,新媒介的出现必然改变着人类社会及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麦克卢汉又提出了他隐而不显的媒介概念――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人体任何一部分的延伸,不论是手、脚或皮肤的延伸都会影响到整个心理与社会。”③对媒介教育特质的这些认识,是我们改变教学理念的根本,这将使我们清楚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而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

其次,我们要了解媒介素养教育的建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清楚将如何把媒介素养的最根本的理念传授给学生。这要求我们对媒介重现建构的现实性、传播信息的差异性、传播内容的商品性有充分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着重教育学生解读隐藏在光怪陆离的媒介信息背后的世界,更加接近真实地认识现实原貌;使学生明白,作为未来传媒从业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直接关系着受众能否成为具有健康、批判意识的媒介使用者;使学生懂得,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是未来传媒从业人员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再次,我们还要把握好媒介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及时掌握媒介变化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影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考究媒介的发展历程,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媒介的外延逐步扩大,从纵向来看,传统的电视、报纸发展到现在的手机、网络;从横向来看,仅网络就由QQ聊天、BBS论坛发展到MSN、博客、播客等。面对不断多元化的媒介,我们应该及时把握其在媒介中的地位、在受众中的影响,进而提高自身对新媒介本质的认识。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向学生分析新发展起来的媒介,使学生在第一感官上对新媒介有理性的认识;使学生对新媒介所传播的信息保持冷静的思考,不因盛行之风而趋之若鹜;使学生懂得日后面对更多新媒介出现时的评价方法。

把媒介素养教育融入教学理念,是我们在新闻采编教学中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前提条件,也是我们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的根本要求。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吸取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新成果,并把其运用到我们的教育实践中来。

创新新闻采编教学方法

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在于传媒从业人员更大限度地掌握多元化的信息,赋予受众一种能力,它是指人们面对媒体提供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④因此,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发现力、判断力、互动意识、互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广播式”传统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交谈式”教学,真正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设计中结合教材实际、教学进度以及新闻热点,多设置各种开放式的主题,与学生一起交谈讨论。在讨论前让学生明白讨论的目的,在讨论过程中指导学生发散思维,明辨是非,辩证地看待新闻现象。对学生的各种观点,我们应该采取尊重、包容的心态,在平等对话中达到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互动意识、互动能力。同时,这也达到了媒介素养教育的要求,即培养受众对媒介释放的信息进行甄别、评价和接受;另外,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在未来成为传媒从业人员后以互动方式传播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改变满堂灌式的传授方式。单向的灌输,不利于学生有效地吸收与掌握专业性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媒介素养中应有的独立思考能力、发现能力、判断能力,不利于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客观现实中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练习的设置,包括写作、采访、编辑练习。在教会学生如何采、写、编、评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课堂上让学生接触媒介法规,让学生成为法规的批判者来讨论法规的形成背景和意义,从而激发他们辩证地思考媒介的优势和缺陷,引导他们思考媒介所传递的不良信息可能对人和社会产生的不良影响等问题,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话题讨论的基础上,耐心生动地解答他们的问题。从而使他们切实地意识到媒介法规存在的必要性;最终使学生未来在向大众传播信息时,注重引导受众对媒介信息进行有效的选择和应用。

创新教学方法,还应着眼于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作为未来传媒从业人员,肩负的不但是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更重要的是一种社会道义、责任的传播。“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一直是媒介从业人员追求的境界。故而媒介素养教育不但要求我们教导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向受众传播真实可信的信息,而且要通过信息的传播,让受众“成为合格的公民,即具有时代忧患意识、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的个体”。⑤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没有“担道义”的意识,不肯担负社会责任,就算所产生的新闻作品使用了“迅速”、“真实”、“客观”的评价标准,所著文章也有可能给国家、给社会、给受众、给报道对象造成损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善于利用大众最关切、能呼唤起人们社会主义正义感、责任感的事件或材料,作为教学、练习和讨论的内容。这不仅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急社会之所急,忧国家之所忧,为受众所想,为报道对象所想。

完善新闻采编教学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新闻采编教学是新闻教育中实践性、应用性最强的一部分。在学术界不断呼吁加大新闻采编教学实践性的今天,相当一部分高校已经把新闻采编教学的实践放在了一个重要的地位,并在培养学生技能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大都停留在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上,而对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渗透却少之又少。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因此,在我们加大新闻实践性教学环节设置的同时,应注重创新,自觉把媒介素养的教育渗透到实践性教学中来。

在传统的新闻教学实践中,开展第二课堂,鼓励、指导学生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地采访写作,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实践方式。但我们过于强调在实践中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采访写作对象的选择,也可以说忽略了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媒介素养的渗透。大多数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实地采访时,只要求学生找到对象,只注重学生在实践中学到采访技巧、锻炼采写能力,而不注重采访对象是否对学生产生无形的影响,忽略采访任务、采访对象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因此,导致有些时候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对采访内容进行脱离实际的自我加工,甚至抄袭的现象出现,形成“假采访”、“假新闻”。这种十分危险的“作假”思想和行为一旦影响学生,将来受损害的不单是学生个人,更多的是广大的受众和整个社会。

结合新闻案例进行模拟采访,是新闻采编教学中另一种常用的实践方式。选取新闻事件和案例安排学生参与事件采访,决定新闻报道的立场、角度,完成新闻稿;或者模拟举办新闻会,学生作为记者提问,会后完成新闻报道稿。这样能训练学生的现场提问能力和快速写作能力,也能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感受新闻从业人员实际的工作氛围。但相当多的高校在这种新闻采编实践教学上,只偏重于学生专业能力的训练而忽略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在案例分析中偏重于对案例进行讲解,缺少对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而这种质疑精神恰恰是传媒从业人员应有的素质,它有利于传媒从业人员在传播信息时注重受众的拷问。

让学生走进传媒单位了解资讯形成的全过程,是新闻采编教学中培养学生媒介素养行之有效的实践方式。与学校附近的传媒单位建立联系,安排相当一部分实习时间或者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走进媒体,让学生了解资讯制作的过程,使学生能懂得资讯形成的步骤,有利于学生减少对媒介传递信息的神秘感,从而使学生获得理性评价、鉴别、评判资讯的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与传媒单位记者或主笔一起进行实习采访、写作,深入了解稿件的生成过程,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际采写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在亲身经历采写时感受媒介传播者选取信息的角度和思考问题的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

无论开设第二课堂还是开展案例教学实践,或是采用其他实践教学方式,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我们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不应忽略对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要取得实效,应将其作为大学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来实施,形成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及自我教育的合力。形成共建共赢的精神家园”。⑥作为高校教师,应更清楚这段话的含义,更清楚媒介素养给学生的人生乃至社会带来的影响;应该认识到在新闻采编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作用。

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以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媒介素养教育也一样,我们不应仅仅以传授知识为己任,更应注重学生媒介素养的生成,培养学生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只有如此,我们才无愧于教育、无愧于社会、无愧于学生。当然,媒介素养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不是单一的、独立的,而是综合的、交叉的,需要我们认真探究;学生媒介素养的形成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把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到新闻采编教学理念、应用到新闻采编教学方法、渗透到新闻采编教学实践中,自觉地对学生(未来的传媒从业人员)进行潜移默化而又深入细致的媒介素养教育。

注释:

①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②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新闻记者》,2004(5)。

③邵培仁:《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④Skill Strategies for Media Education Thoman Center of Media Literary of USA.

⑤王永亮、常昕:《当代传播面临的媒介素养教育》,《当代传播》,2005(1)。

⑥杨克平:《从网络道德缺失谈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界》,2007(12)。

篇10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5—0020—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放在工作的首位。”由于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对任何事都充满了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3~6岁的幼儿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阶段,身体协调性差,缺乏一些生活经验,自我保护的意识差,面临危险时不会保护自己,经常会发生意外伤害事故。这些意外伤害不仅影响幼儿的身体,同时也会对幼儿的心理造成影响。

为了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安全,幼儿教师不仅要担负起保护幼儿生命安全的责任,还要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使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多年的保教工作经历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幼儿园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1. 重视安全管理,忽视安全教育。当前,绝大部分幼儿园建立了安全责任制,完善了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强化了保教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加强了幼儿园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尽量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但是,这些做法大都停留在加强安全管理的层面上,忽视了幼儿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通过教育活动,最终达到让幼儿产生预防和应对伤害的安全行为和以自我保护能力为目的的教育。

2. 安全教育方法枯燥。安全知识是一种体验性知识,安全教育的目的在于产生安全的行为,枯燥的说教根本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幼儿也只是口头上敷衍地答应教师的需求,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也无法形成一种保护自己的能力。因此,探究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采用形式多样的喜闻乐见的安全教育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3. 安全教育内容不完善。当前幼儿园普遍重视的是与幼儿在园生活十分密切的方面,摔伤、碰伤的预防,交通安全、防火、防电等占幼儿园安全教育内容的90%,而与幼儿居家生活、预防各种自然灾害等相关的安全教育几乎是空白。可见,目前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内容过于狭窄。

二、幼儿安全教育的途径

1. 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每学期我们都将安全教育有计划地列入教育教学计划中,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补充安全知识教育的内容。如,开展食品安全主题活动时,通过故事《小熊请客》,让幼儿讨论:小熊为什么肚子疼?怎样注意饮食卫生?教师还可通过图片、儿歌、故事等,让每个幼儿在有趣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实践证明,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是幼儿安全教育非常重要和有效的途径,也是幼儿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基本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