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德育实践总结范文

时间:2023-06-21 09:43: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德育实践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德育实践总结

篇1

【关键词】大学生 教育管理 实践总结

一、背景和目标

为了响应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提出文化强国概念,及我省文化强省的目标,切实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我校提出了“目标教育工作更好的落到实处”。为更进一步落实目标教育,扎实、精品本科教育,更好的培养社会全人,服务于社会,外国语学院书记刘改琳教授提出了“研本共建”的试行培养模式。

“研本共建” 项目主要依托研究生在校时间充分,个人经验丰富,与本科生年龄跨度较小,能高效无障碍的沟通,了解本科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能适时的引导本科生完成自己的目标。是在原有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优化,充分调动研究生在本科教育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的让研究生在本科生的个人发展中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切实落实我校目标教育的计划。

二、具体实施方法与过程

“研本共建”主要是以班会为载体,以本科生目标教育为抓手,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与思想沟通为途径,以提高本科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标。由2011级8名研究生共同担任本科110802班27名学生的助理班主任,每位研究生负责三到四名本科生。在项目前期,我们主要由每位研究生负责班会主题的制定和讲解。从第四个学期开始,“研本共建”项目实施的改变了以往的做法,改为由研究生指导,本科生准备、策划、实施。这样,班会就变得愈加有趣和生动,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也大大增强,同时也提高了本科生的活动组织和协调能力。

研究生首先对本科生个人情况进行了解,了解其学习能力、家庭状况、性格特点等,帮助其制定适合个人发展的目标。其次,在学期中不断的与其交流沟通,在制定好目标后,研究生要对本科生进行跟踪辅导,引导他们达到目标。学期结束时,研究生和本科生要认真总结目标完成情况,并找出本学期的优缺点,完成目标的原因及没有完成的原因,为下学期目标修订和实施做好准备。最后,通过每个学期前的目标制定,学期中研究生对本科生的引导和共同努力,学期末,各位同学都能如愿以偿的完成自己制定的目标,目标实现率占到了92%。极大地鼓舞了本科学

大学本科生正处于思想成长时期,他们的思想不仅容易受到社会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容易受到人生中的具体挫折的影响,对各类事物敏感且容易改变对事物的判别。当他们遇到交友、就业、情感、经济等各种心理困惑,很自然会想到和自己年龄相仿又不会嘲笑自己的研究生导生,而导生的倾听与解答帮助他们有效地释放了压力,缓解甚至化解远离亲人的学子们的忧虑. 研究生以“学生导师”的身份深入到本科生中,了解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情况,并为他们提供各方面的咨询和帮助,充分发挥研究生学历和朋辈优势。这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坚持主客体双向交流、共同受教育的一种自我教育形式,让他们在互教互学、平等交流中促进素质、品质得以养成,情趣、爱好得以发展,精神生活得以丰富。这种模式寓教育于多种互动活动中,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贴近学生思想实际,更加符合学生时代特点,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这种培养模式极大地鼓舞了本科学生对自己未来的信心,也使得他们能够清楚的了解自己的能力。

三、主要成果及存在问题

我院研究生党支部实施的“研本共建”得到了研究生及本科生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在实施过程中,研究生认为在活动中他们能够参与到全方位的育人过程,同样也培养了他们的管理才能并提高了思想教育工作的能力,为以后就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研究生与所指导的本科生在专业上是完全一致的。研究生作为高等学校具有较高知识层次的学生群体,相对本科生而言,拥有政治追求、专业知识、学习经验、生活阅历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努力把这些优势转化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宝贵资源,为低年级本科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能够适应大学生生活,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提高成才质量。

本科生认为研究生与其年龄相当,不存在思想代沟,能够更好的融入班级,时刻了解他们在生活、学习、心理上的问题,并能够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很好的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探索“研本共建”,把研究生的“导人”与“育己”结合起来,构建研本互动式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这是新时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举措。

四、经验与启示

篇2

关键词:德育答辩;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德育评价体系;

作者简介:张立忠: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河北石家庄050018

多年来,高等学校坚持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等全方面教育,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相对于智育、体育的评价手段与体系而言,德育的评价体系相对薄弱。如何评价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是长期以来摆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问题。

为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全面考核,检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完善学生德育的评价体系,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开展了德育答辩活动。实践表明,德育答辩不失为构建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重要平台,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探索。

一、德育答辩的实施过程

德育答辩是指应届本科毕业生将自己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接受政治、思想、品德、法纪、心理等教育的效果,按照规定的格式,以总结报告的文体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形成个人德育状况论文,并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答辩会的形式,向班级的同学、答辩委员会成员宣读,同时接受提问,回答问题,由同学和答辩委员会就其德育表现作出评价。

(一)精心组织、严格要求,确保德育答辩教育效果

为了上好德育答辩这堂“课”,理工学院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德育答辩实施方案,成立了由院领导、学工部(团委)负责同志、学部书记、辅导员、“两课”教师为成员的毕业生德育答辩委员会。按照学院的总体部署,德育答辩分为撰写论文、审核评阅、现场答辩三个阶段。

撰写论文阶段。学院要求每个毕业生认真回顾自己四年的学习、生活,对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全面总结,寻找并弥补不足,调整发展方向,达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目的。2010届2196名毕业生全部撰写了德育论文。

论文评阅阶段。学院专门安排了德育答辩论文导师,对毕业生德育论文进行指导、审核、评阅,并写出评阅意见。大部分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从思想认识、道德品质、人际关系、未来发展等方面做了认真总结,写出了有质量的论文。

现场答辩阶段。在德育答辩会上既有毕业生们的真情告白,也有献给学校建设发展的合理建议。学院毕业生德育答辩委员会成员分组深入各学部,听取学生陈述,进行现场提问,根据德育答辩评分标准评定现场答辩成绩。

(二)根据学生在校思想政治表现,评定德育答辩教育成绩

学生德育答辩的成绩由现实表现、书面总结、现场答辩、毕业离校期间表现四部分成绩组成。其中,现实表现的成绩占50%(辅导员打分)、德育论文的成绩占20%(指导教师打分)、现场答辩的成绩占30%(答辩评委打分)。

德育答辩的成绩分为四个等级:优(90分以上)、良(75分以上)、合格(60分以上)和待考察(60分以下)。对于成绩评定为待考察的学生,指导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进行二次答辩;二次答辩不及格的,按结业处理。

2010届有2196名毕业生,其中有248名毕业生因工作需要(顶岗实习)不能回校答辩(但均提交了德育论文),在校答辩1948人,占毕业生总数的89%;有81名学生第一次答辩成绩不合格,进行了二次答辩。

(三)发动低年级学生参与,延伸德育答辩教育效果

现场答辩阶段,学院鼓励低年级学生旁听。对于毕业生本人来说,这是对自己大学四年的总结和人生的升华,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是最好的心灵鸡汤,为他们的大学之路指明了方向。答辩结束之后,德育答辩委员会评选出优秀德育论文,将其集结成册,提供给在校学生阅读,进一步扩大德育答辩的影响力。同时,学院围绕德育答辩成果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毕业教育和入学教育首尾相连,把优秀毕业生在德育答辩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感悟传递给新生,进一步促进了学院优良学风、校风在高低年级间的传承。

二、德育答辩的实际成效

实践证明,德育答辩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方式,是对大学德育实施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对毕业生在高校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综合性、总结性的考核评价环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思想状况的全面考核,是大学毕业生德育状况评价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一)德育答辩成为加强毕业生离校教育工作的有力方式

相对于专业答辩,德育答辩形式更加灵活,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因此更具吸引力。这种新颖的毕业教育方式在毕业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毕业生的感触颇具代表性:“在离校前夕,能有这么一个机会与教育、帮助、关心我们四年的老师进行一次坦诚的沟通,实在是很难得。老师们不仅帮我分析了优缺点,还给了不少中肯的建议,对我走向社会大有益处。”

通过德育答辩,学校全面考核了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表现,进一步掌握了学生的成长轨迹,全面检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德育答辩工作还吸引了其他专业课教师和“两课”教师,德育答辩的过程成为师生真情话别共叙情谊的过程,进一步密切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及时疏导了离校前学生中存在的各种不良情绪,2010届毕业生成为历年来毕业离校期间表现最好的一届毕业生。

(二)德育答辩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为学生提供一个量身定做的教育环境是德育答辩工作的出发点之一。按照教育规律,大学教育是通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相互作用,最终以学生自我教育来实现的。而毕业生德育答辩活动的形式特点是,它从毕业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出发,充分反映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答辩会的时机、内容及形式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提供了一个个性互动的教育环境。学生有机会自我总结、交流、答辩、阐述,使学生在浓郁的人文氛围中自觉地投入。经过学生入脑、入心的理智思考获得的心灵体验、思想升华的效果是任何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同时,学校注重将德育答辩理念加以推广,发动低年级学生现场旁听毕业生德育答辩,以德育答辩成果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德育答辩成为贯穿所有年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纽带,成为学校德育教学和学生德育实践的载体,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有效途径。

(二)德育答辩成为构建大学生德育工作体系的重要载体

如果说专业答辩是学生完成学业的检验,那么德育答辩就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综合考核,是学习期间思想状况的展示和总结。通过德育答辩,学校增加了一道“出口”检验关,改变了以往学生重专业、轻德育的思想。与专业答辩相比,德育答辩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与实践的总结和展示。通过这种“出关”,更增强了大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更增添了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的信心。

按照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的安排,在2010年毕业生德育答辩的基础上,已组织新生结合入校以来的所感所想,在辅导员和个人成长导师的指导下,撰写德育论文开题报告,认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为自己4年的大学生活打下基础,也为学习4年后的德育论文答辩积累资料。从入学教育时的“德育论文开题”到毕业教育时的“德育论文答辩”,毕业教育和入学教育首尾相连,同时辅以二、三年级德育论文的阶段答辩,一个完整的本科生德育工作体系正在该校逐步形成。

事实表明,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以德育答辩为载体,以学校德育理论教学和学生德育实践活动为核心,以学校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为支撑的模式,成为评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平台,“下得去、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成为学院毕业生的普遍特点。学院2010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4%,受到社会、同行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广泛肯定。

三、德育答辩的实践启示

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对于高校优化育人过程、提高育人效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然而,目前不少高校的德育评价缺少人性化、动态化和多元化,影响了评价结论的客观性、全面性、合理性和公正性,进而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高校德育评价体系亟待改革。河北科技大学德育答辩工作的实践表明,德育答辩正是实现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改革的重要平台。

(一)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人性化

重视人的差异性,突出人的主体性,这是人性化评价理念的基本要求。德育答辩认可了个体的差异性,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德育论文的开题报告、中期答辩、毕业答辩组成一个完整的道德评价过程。这个过程立足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评价前、评价中、评价后的全过程跟踪管理,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性,提高他们自我检查、自我分析、自我教育的能力,促使学生由对德育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的动力,促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有效载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评价的导向功能、调节功能、启动功能和激励功能,实现德育评价育人育才的真正意义。

(二)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动态化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评价注重静态取向,重视的是评价的判断和鉴定功能,并进一步异化为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作用,以终结性评价结论来区分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而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与生理还处于成长的动态过程中。因此,教育者必须以发展的目光、前进的观念来看待每位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行为表现,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看最终结果,而应关注其成长过程中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指引他们看到自己发展过程中的成功方向。通过对学生阶段的、单元的和局部的道德发展水平评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全面发展,也能对德育工作进行不断调整,改进德育体系及其手段方法,甚至重新构建。这样,在学生自我发展和学校德育评价的互动中,学生不断取得进步,德育工作目标也能够最终实现。

(三)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多元化

篇3

关键词:“历奇”体验式训练;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9-0011-02收稿日期:2016-08-18

课题项目:此论文系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共青团工作理论研究课题“‘历奇’体验式训练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GQT15023)。

一、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 党的“十”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是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但目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使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不尽如人意。

1学习内容死板,脱离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生活

当前的思想品德教育,存在学习内容死板,脱离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的问题,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局限在校园内、课堂上,学生在学校接受的几乎是封闭的教育,与此同时还忽视了学生的实践以及情感体验,从而导致学生缺乏情感教育,课堂上睡觉、玩手机者比比皆是,甚至德育课堂及德育活动被学生们称之为“填场子”。因此,要通过各种方式、手段,将德育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通过创新德育手段满足学生在实践中个体发展的内在需要。

2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略

思想品德教育偏重理论学习,不自觉地将德育变成了一种知识的灌输,常常突出和强调教育者目标的达成,强调要将学生培育成自己期望的模样。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成为教育的客体。

受访者谈到课堂上老师的灌输,不能激发不起听课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就产生厌烦情绪。现在还有很多的德育实践课都和学生的考勤、学分挂钩,太具有强制性,导致所谓的“填场子”经常出现,学生甚至会觉得这项教育对他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没有在德育过程中获得。

3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

在德育教学中,常常是老师从头讲到尾,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对行为规范的掌握停留在口头上、书面上,达不到真正的学以致用。受时代的变迁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学生的意识形态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一些非主流的文化观、价值观正在侵蚀着学生的头脑,而课堂学习内容死板,脱离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德育效果大打折扣。

二、“历奇”体验式训练在大学生德育中的应用“历奇”教育通过经历体验而带出有意义的教育,包括知识的获取、新理念的建立,是在合作、互动、互助的氛围中,以自主参与、经历体验为基础,在分享中生成、在探究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教育新模式、教学新方法。

(1)“历奇”体验式训练在做中学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指导,重视基础性研究,加强应用性研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交流总结。

通过受训者亲身体验来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自信、顽强、团结等优良品格的形成。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改进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模式,运用“历奇”特有的理念引导学生、培养学生。

“历奇”体验式训练的所有项目以体能活动为导向,引发出认知活动、情绪活动、意志活动和交往活动,有明确的操作过程,要求学员全身心投入。“历奇”体验式训练的一大特点就在于它是一种以体验与提升为基础的培训,以各种方式模拟我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通过受训者亲身体验来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其自信、顽强、团结等优良品格的形成。在授课的过程中,通过小组老师的引导、总结与分享,打破了传统的德育学习内容死板、脱离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的问题。在课后的调查中,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历奇”体验式的训练模式可以有效促进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2)“历奇”体验式训练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回归学生主体地位,努力构建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模式,适用于进行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历奇”体验式训练注重以人为本,实行分组活动。特别注重学员的成长规律,在建立学习者内在动机的基础上,让他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谈到学生需要情感教学,“历奇”体验式的教学首先可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让他们体验到不一样的课堂、不一样的教学方式,让他们体验到另外一种快乐。

老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而且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环境和资源,时刻把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通过新鲜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历奇活动,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力图使每一名学生竭尽全力为团队争取荣誉,在课程设计过程当中,通过训练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历奇”体验式训练可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实践意义 通过让学生参与项目,使其在参与中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魅力、同伴之间的相互关爱和信任,这对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在访谈中大多同学这样分享到,人活着就要做品行兼备的人;就要做勇于挑战超越的人,乐观向上,心有多远,生活就有多精彩。

在课程的设计中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改进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模式,运用“历奇”特有的理念在实践中去感受、去体验,使学生能够自觉参与,培养学生乐于奉献、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使人生价值得以升华,通过训练使受训者的内心拥有善良、稳定、坚强、清醒等行为系统。

“历奇”体验式训练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种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形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使教育人性化和个性化发展的思想得到了很好的结合。“历奇”体验式训练的显著特点是体验和感悟,即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人生哲理,运用体验式的教育方法,它的功能在于通过学生的某种实践,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形成自己的人生观,把它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就是一堂思想教育的实践课,对受训的学生有很强的说服力。“历奇”体验式训练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有很强的趣味性,但其并非一种简单的游戏,而是体验下的感悟、震撼下的理念,这也是体验式教育模式区别于其他教育模式的最根本特征,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易于大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发现道理。

总之,思想品德教育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进去了,他们才能有感受,才能在感受中升华道德情感,形成真正的道德意识。

参考文献:

篇4

[论文关键词]高校德育;大学生;主体性;思考

高校德育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直接为社会培养思想索质过硬、道德品质高尚的合格人才的重任。德育具有双重目的,它既要使个体的人社会化,又要充分发展人的个性,把他们塑造成为富有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的人。所以高校德育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学生主体需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目标,以指导他们准确定位个人的价值取向,培养他们的自觉性、能动性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大学生德育主体性的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认同和重视。

一、对大学生德育主体性的再认识

现代德育主张受教育者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在教学、工作、研究等活动中,自主接受教育者传递的德育信息,并通过受教育者的思想矛盾运动而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平等的双向互动的关系。由此可见,德育主体性是由教育者主体性和受教育者主体性构成的整体.对于教育者主体性,事实上是传统德育观念中一再强调的内容,因此研究也很深人,而受教育者主体性,尤其是大学生德育主体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受到重视.大学生德育主体性是指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大学生作为德育实践的主体,不再单向地、被动地、简单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德育标准、概念和结论,而是根据自己的自主意识和判断对德育内容进行选择和理解。在德育中,每一个学生都足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个人的意志、人格和价值取向,具有自主选择、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权利。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在德育过程巾的自主性。自主性是个人在对象性活动中的地位问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个人对于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控制的权利和能力。大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自主性,首先表现在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能够在教育者指导下独立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其次,大学生还能够把自己看作是教育对象,对德育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并利用内外两方面的积极因素,主动地去认识、接受和升华德育信息。

第二,大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能动性。能动性是指主体在对象性关系中,自觉、积极、主动地认识客体和改造客体,而不是被动、消极地进行认识和实践。在德育活动过程中,大学生能主动、积极地作用于教育者所提供的德育信息,对德育活动主动参与和进行组织管理。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增强就意味着他们能自觉、自主、积极地参与自身和社会发展活动,从而也就愈能在德育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力量,不断地调整、改造自身的心理状态和思想道德行为方式。

第三,大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创造性。创造性是指主体通过变革和改造旧事物,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新事物的特征和能力,它常常与改革、发明、发现联系在一起。表现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就是大学生对思想道德的创造能力。现代大学生面临的是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多冗的文化体系,其中必然存在复杂的思想道德问题和经常的思想道德冲突,这就需要他们创造性地执行思想道德规范并不断地创造出合乎时展要求的新的思想道德规范。

二、大学生德育主体性不强的主要表现与原因分析

德育应发挥人的主体作用,重视人的发展,把人的发展本身作为目的和德育工作的中心。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大学生德育主体地位受到尊重,研究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然而在现代的德育过程巾,大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明,而且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置个方面:

1.德育的功利的片面性。在现实的高校德育中,大量存在着德育以谋取利益为目的的现象,有明的功利性。学校、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或学生自已组织的的德育活动,有往往是为了达到某个功利性目的,如为了宣传学校或教师、提高学校或教师的知名度等。这种“德育”往往注重做表面功夫,不仅不能使参与者形成良好的品德,反而会使他们的道德行为功利化,形成双重道德人格。究其原因,是由于受我国传统的、片面的社会本位主义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对德育的本质、口的、功能和价值等作出符合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要求的新的科学回答,呵魁爿惯于用功利主义价值观来理解德育的目的及价值,片强调个人的社会价值,没有把受教育者的人格权利和发展需求置于应有的地位。

2.德育参与的被动性。实践是“土体和客体之间能动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过程”。在实践活动巾,参与者在改造客体的同时自身也得到改造,从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德主体。以这样的观点透视现实生活中的大学生德育实践,可以发现在一些德育实践中,学生由自由自觉的主体沦为被动消极的客体。学生的不少德育实践是由学校和教师白上而下组织并要求学生必须参加的,学校和教师为学生实践安排了一切,从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到活动方案的制订,从活动的时间、地点到活动的方式都由学校和教师一手安排,学生对参加德育实践的意义缺乏明确认识,只是被动地、例行公事般地参加活动。这种德育实践由于参与者不是作为主体参加的,没有发挥主动性、能动性和选择性,因而难以实现主体与客体的双向对象化,特别是难以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达到德育实践的目的。这是因为传统德育把受教育者视为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客体,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取决于教育者的能力和需要,忽视对大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

3.德育形式化和非经常性。德育是一项细致的,长期性的工作.有的学校或教师在组织德育活动时,追求表面的轰动效应,形式上十分热闹,但是,由于教师在实践前不引导学生了解其目的和意义,实践后不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思考,不仅使德育实践的价值大打折扣,而且使一些学生在无形中养成弄虚作假的不良品质,给学生的品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而且,有的学校习惯于针对某个问题,搞几次有声势的实践活动。这种仅仅想通过…两次运动式的德育活动就培养出具有高尚品德的学生的做法,不符合品德形成的规律。学生的道德行为是在经常性的德育实践中形成的,仅靠运动式的德育活动无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问题根源在于德育目标过于抽象。德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有自律道德的人,而不是停留在他律阶段。如果将具体德育活动的完成视为德育目标的实现,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样化的道德实践不关心,难免导致不少学生只有想法而没有行动.这样的德育,很难使正确的理论真正内化为大学生坚定的信念和坚实的行动。

三、增强大学生德育主体性的几点思考

在德育巾,师生之问足“主体间性”的关系。而主体问性所表明的是主体。三体在积极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以交互主体为中心、为特征的和谐一致性。它致力于各个主体之间的互相理解、对话、沟通,以实现认同,达成共识。

1.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德育必须立足于“为人”,以承认、尊重人的主体性为前提,把大学生的兴趣、需要、追求以及接受能力作为德育的起始,从大学生主体发展和完善的需要出发,德育才会真正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

要更新观念,真地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足由高等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决定的。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婴求教育者转变工具论的德育观。学生的成才和发展是德育的目标,所以,大学生是高校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处于德育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育者建立民主、平等的观念,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尊重学生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价值取向。要着眼于对学生正面的引导和肩发,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以便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日的。

要创新方法,发腱大学生的个性。大学生是正在发展并不断趋于成熟的个体。小仅有思想,有情感,还有自己的需要、愿望和尊严,以及充分体现其自身特点的个性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具有独立的人格。因此,德育不能把学生的思想品德与其他人格要索割裂开来,而要因势利导,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人、丰富的人和全面的人,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发挥学生独立、自主、进取、创新的个性品质,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已个性发展的独特领域,并鼓励学生在该领域内不断开进取,有所作为.

要转变机制,关注大学生的生活。传统德育仅仅依据“社会需要”去设计德育,根据社会本位塑造人才。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每个人充分自由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所以,在德育选择上,不仅要符合我国德育的目标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规律,更要贴近、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个体带来更多的人文关怀,帮助他们实现人生价值。要扎根生活土壤,融人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职业规划等的关心指导当中,培养学生融入社会生活的素质和能力,只有这样,德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2.受教育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大学生德育主体性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素养,这种素养的生成有赖于外因与内因的有机结合,相对受教育者,教育者在这种素养的形成过程中是外部力量,而大学生自身才是决定性因素。

要主动参与。主动参与是主体对活动目的有明确认识后,自觉产生的原动性意识及行为,是大学生德育主体性发展的内因。从现实看,处于相同环境下的不同个体,其主体性素质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它取决于个体的主动参与水平。一般来说,主动参与水平高的学生,其主体性素质发展相对较好,反之则较差。主动参与的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倾听、吸收他人的观点,尊重不同的意见,不固执己见,对压力有较强的承受力,在活动中也能按照自已的需要自主地确定德育活动方案,自主选择口标、内容、形式、时间和地点;通过亲身的合作、体验、服务,提高道德认识、生成道德情感、确立道德信念、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篇5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在对新疆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展开调研基础上,文章对新疆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实现方面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功能;调查与分析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按照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大学生实际,对大学生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走向社会,深入社会、参与到社会发展当中,以达到认识国情、长才干、受教育、做贡献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课堂教育教学的必要延伸,是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不断丰富。高校各级团委在团中央以及自治区团委的指导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暑期“三下乡”、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参观访问等,在不断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同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参与实践的队伍不断壮大;实践活动逐渐规模化;实践管理逐步系统化;组织形式不断完善等。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德育功能是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结果。①一般认为,德育具有适应社会要求的社会和促进个体发展的个体。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也具有社会性德育功能和个体性德育功能,本文主要从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个体发展的个体性德育功能为侧重点。其中,主要是将社会实践的个体性德育功能细化为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国情、社情、民情;有助于大学生培养爱国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职业价值观;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从这四个方面探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实现的情况。

二、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功能实现的现状分析

(一)问卷调研的基本情况1.问卷的设计与数据处理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了37道问题,其中包括7道基本问题,28道选择题和2道开放式问答题,主要是对社会实践开展的基本情况(如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了解程度、参与社会实践的原因与动机、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情况等)以及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影响(如对大学生认识国情、社情、民情方面的影响;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对大学生团结合作能力的影响等)。在选择题的备选答案设计上,对于一般问题,备选答案定位为4个,对于较开放的问题,备选答案有的达到了10个,要求学生按程度来进行选择。本次调查问卷能够较全面地反映新疆高校大学生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情况以及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功能的实现情况。在数据整理和处理方面,采用了SPSS17.0系统对问卷中的37个项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37个特征项目的均值可以解释其被接受的程度,所以,本调查的因素项是可以接受的。通过SPSS17.0软件对这37个因素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得到的结果是信度值CronbachsAlpha为0.836,效度KMO抽样适当参数为0.845,信度值大于0.8,效度值大于0.5,说明问卷内容的信度和效度都达到一定的指标,问卷信、效度水平都比较理想。2.基本信息分析本研究采用自编《关于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功能实现的调查问卷》。主要是采用了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针对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喀什师范学院的在校学生和教师,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问卷、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问卷772份,回收率96.5%。有效问卷765份,有效率99.1%。调查问卷发放的样本基本信息统计如下表。

(二)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情况分析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知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拥有良好的、明确的认知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关于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1.对社会实践活动的了解程度对社会实践活动的了解程度直接反应了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知情况。关于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了解与否,在本次调查中,有15.2%的学生选择非常了解,72.7%的学生选择了解一些;11%的学生选择不太了解。从学生的选择可以看到对于社会实践活动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了解,可见社会实践活动的前期宣传及普及还有待提升,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及意义更要普及到位。同时,有68.5%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对于自身成长非常重要;有31.5%的学生认为不太重要和不重要。可见大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大部分都能够认识到,但对于社会实践的内容真正深入了解的却不是很多,可见在对于社会实践的认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因和动机调查问卷在问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因时,有43.8%的学生选择自己一直都希望参加,19.2%的学生选择时因为同学、朋友的鼓动,20.1%的学生认为是因为学校院系的大力宣传而参加实践活动的,5.5%的学生认为看到周围很多人参加,我不参加觉得不好意思,6.2%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主要是因为实践团队的大力宣传。(具体数据统计见表2)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有强烈的主观参与意向,这对于活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问到希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获得什么时,有9.2%的学生选择深入农村,感受生活;有53.1%的学生选择积累经验,为就业做准备,并且随着年级的上升,这个选项也有明显增加的趋势。29.4%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能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6.1%的学生想通过社会实践来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还有2.2%的学生选择了综合评定加分和出去玩玩。在访谈的学生中,部分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可以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大部分学生对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大学生在当前的社会背景和较强的竞争压力下,比较关注自己能力的提高,为未来的发展做准备。虽然这些动机和原因主要是出于个人发展考虑,可以加以引导,实现大学生个人理想与服务祖国、服务社会相结合,明确社会实践的宗旨。3.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成效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准备环节。调研了解到新疆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方大部分是学校,数据显示,有30.2%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是由学校统一组织的,有24.2%的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是学院组织的,有18.6%的学生是参加学生社团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还有20.9%的学生是参加同学自发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可见,社会实践活动基本是学校或学院集体组织进行的,学生自发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比较少。数据还显示出,社会实践过程中有22.4%的学生选择自己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指导老师,并且做了有效充分的指导。有34.6%的学生认为团队虽然有指导老师,但并没有做充分有效的指导。还有没有指导老师的有40.4%。目前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以集中组队和分散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活动的,在这个过程中集中组队的实践活动中有些没有指导老师带队,更缺乏有效的指导。

(三)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功能实现的调查分析1.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国情、社情、民情的现状分析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直接接触社会的有效方式,它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大学生走出象牙塔,步入社会,了解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果,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对祖国产生深刻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在调查中,有35.1%的选择会在参加社会实践之前了解国家对于基层的相关政策”,有64.9%的选择不会去了解。而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61.8%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国情、社情以及民情认识有了一定的变化,并且加深了认识和了解,也有一部分的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对于国情、社情等方面的认识没有太大的变化甚至是没有变化。有50.3%的学生认为通过实践了解到国家农村改革效果显著,农村有了很大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有43.1%的学生认为效果不明显,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由此可见,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不仅仅是局限于通过书本、网络等方式了解社会,而是促使学生用心去感受和体验基层生活,亲眼去观察社会发展以及祖国发生的变化,以此来增进对社会的认识,加深对党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2.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现状分析社会责任反映的是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其价值取向是社会的整体利益。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从身边事、从小事开始做起。社会实践的宗旨和目标之一就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问卷中有38.7%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对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影响很大,53.2%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对社会责任感有影响。问卷也反映出有51.9%的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中与当地农民(或职工)积极主动的交流,有42.2%的学生是因为实践需要才进行交流的。在访谈中,带队老师及指导老师反映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学生与没有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相比,社会责任意识方面确实有些不同,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懂得更加的关爱他人;通过深入农村,让学生在认识农村的变化同时明白了自己建设新农村的责任。可见,社会实践活动对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产生了积极影响。3.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分析通过对“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的你有哪些改变”的调查,了解到有43.8%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让自己认识了自身的优势,增强了信心,82.1%的学生认为通过社会实践了解了自身的不足,有43.5%的学生认为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还有15.9%的学生发现了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在了解如果实践活动需要去艰苦地区的时候,有57.8%的学生选择会去,因为可以锻炼自己。也有45%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对自己今后的就业和人生规划会有较大的影响,有31%的学生认为对自己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帮助。同时,有41.5%的学生表示自己会在就业和择业时选择去基层,因为在基层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也有21%的学生选择无所谓去哪里工作,有16.2%的学生选择不会去基层,因为基层太艰苦,想去环境好的地区发展。可见,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更明显。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许多同学对就业、择业都有了较明确的方向。4.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团队合作能力的现状分析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积极主动与团队、队员交流的有49.9%;在遇到困难时,选择迎难而上,积极寻求解决方法,努力完成工作的学生有61.4%;在实践团队遇到困难时,有52%的学生选择会积极帮助团队解决问题;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培养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方面发挥的作用较为明显,当学生谈到他们与人合作攻克难关、取得成功时,成就感便油然而生,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增强了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功能实现存在的问题1.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足,影响了德育目标的实施首先,部分高校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到位。根据调研发现,部分学校没有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对于高校德育工作以及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宣传社会实践活动时没有进行正确的宣传引导。受传统的“重智育,轻德育”的理念影响,很多时候更重视社会实践对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影响,忽视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忽视社会实践对于学生思想道德及综合素质的影响。由于高校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到位,影响了德育目标的实现。其次,部分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全面。调查中仅有15.2%的学生非常了解社会实践活动,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清楚社会实践的意义,在访谈辅导员时,他们认为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党员与学生干部更为积极主动,很多普通学生认为自己不是党员或学生干部,所以就没必要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全面,影响了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也影响了高校德育目标的实施。2.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薄弱,影响了德育功能的实现第一,社会实践活动缺乏有效的指导。调研中发现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指导老师,并且做了有效充分的指导。部分学生认为团队虽然有指导老师,但并没有做充分有效的指导。还有部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没有指导老师。由此可见,目前社会实践的指导工作还不到位,缺乏充分有效的指导。第二,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形成合力。有54.9%的学生认为完善活动的管理体系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是比较重要的。调研中发现,很多高校认为社会实践是团学部门的事,学校各部门单位没有参与其中,一般都是学校倡导,校团委牵头组织,院系落实,学生参加。没有建立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领导组织机构,也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管理体系,使得共青团组织往往在“单打独斗”地开展这项工作。第三,社会实践缺乏充足的保障。问卷中有55.4%的学生反映要更有效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就要健全活动的保障机制(经费、政策等),访谈中部分老师认为当前社会实践活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经费短缺,导致活动草草结束。很多实践活动由于经费的制约,导致社会实践活动的投入有限,行动与预期设想的会有出入,从而影响社会实践的效果。3.社会实践的考评机制不健全,影响了德育功能的实现总结当前社会实践的考评方法,很多高校对实践结果往往难以给出有效地考量。在考核实践项目成果时,缺乏相应的监督、制约、激励机制,往往通过成果申报表、接收单位意见、单位加盖的公章和撰写的社会实践心得进行考核,使得一些学生存在弄虚作假、敷衍了事、抄袭拼凑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实践的实效,同时也影响了社会实践德育功能的实现。

三、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对社会实践的认识首先,学校应加强宣传引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要正确认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和意义,要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加强领导。学校在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时应选择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并在社会实践中加强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现在的大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起实践活动反而更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对走出校门,接触社会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各级管理组织都要相互配合,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意义。例如,利用海报、校园网、微博、微信等多途径来广泛宣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和内容,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增强学生投入的兴趣。学校还可以举办经验交流会,让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优秀个人来分享他们的实践经验,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社会实践的魅力,提高他们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

(二)强化对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首先,建立规范的导师指导制度。针对一个实践团队可以配备两名或更多的指导老师。其中一名专业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一名从事专业知识教学的老师,使指导老师可以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充分有效的指导。其次,建立专门的社会实践领导小组,规范组织领导体系。高校可以建立以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领导为主的社会实践领导小组,统筹规划,统一领导。共青团组织、学生处和教务处要围绕德育目标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将社会实践纳入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认真做好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最后,经费的有效保障是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学校要建立专项资金,保证经费的合理利用。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吸收更多的资金。建立专门的经费管理制度,由社会实践领导小组进行专门的管理和发放。

(三)完善对社会实践的考核评价机制针对完善社会实践活动的考评体系,提出了以下两点建议。一是要形成可操作的评价体系。高校应出台相应的条例与管理办法,规范社会实践的考评体系。其中包括社会实践的信息收集与反馈、记录社会实践的各项资料、学生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及实践单位的客观评价等。要综合考虑大学生社会实践前期、中期、后期的成果,避免弄虚作假。二是突出学生的实践主体地位。高校可以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重点考察,运用学生自评与集体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在这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以提高其判断是非的能力,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仕民,德育功能论[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2]胡昌荣.浅析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J].科技咨询(科技•管理),2012,(10).

[3]练琪,李延.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高职研究,2007,(11).

[4]方静雨.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其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7,(9).

[5]顾国盛.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术探索,2012,(3).

篇6

1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的分离——采取“课课都有德育,人人都是德育教师”的策略

众所周知,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可试问真正有几个教师同时做到了“教书”和“育人”呢?很多大学教师都只是做到了“教书”,而忽略了育人,甚至有些教师把教学等同于智育,忘记了育人的作用。关于德育的重要性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给了很高的重视,比如英国17世纪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洛克就曾经说过醒世之言“德行重于学问”,我们国家也十分重视德育教育,提倡“德智体美劳”,将德育置为五育之首,但是真正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德育并没有被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正确的地位,往往是智育位于首位。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将德育和智育分开的问题,高校德育教育以“两课”为主要途径,德育只是“两课教师”和辅导员的事,大量的专业课教师只管教学和科研,即只管智育,把智育等同于教学,从而将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分离,没有真正尽到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在“重智育、轻德育”风气的影响下,误导学生滋长了轻视德育课程的情绪,这也是导致德育教育实效性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其实,德育教育除了直接的理论课灌输方式外,还应重视间接的渗透教育方式,实现直接灌输的显性教育和间接渗透的隐性教育的整合。为了解决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相分离的问题应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渗透式的德育教育,渗透式德育教育是伴随着教师的教学过程而对学生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应在讲授思想政治课以外的其它专业课程中也进行德育渗透,专业课教师应注重“渗透”为主的间接德育教育方式。实践证明,专业课中渗透式德育教育方式非常灵活,很容易被学生接受,而且教育的实效也要高于灌输式教育,所以应加以重视和应用。为了解决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的分离问题,应做到:德育课程中直接的灌输式教育要常抓不懈,专业课中渗透式德育教育也要大力提倡和有效实施。做到“课课都有德育,人人都是德育教师”。

2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对德育教育示范作用的缺失——采取学校环境与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三管齐下的策略

目前,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主要是由学校来承担,其实,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德育教育也很重要,应该从这三个方面来同时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效果将更加明显。在当今急剧变迁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物质水平不断提高,可是精神世界却变得不很充实,因此,社会和家庭都应该更加关心大学生的德育教育。

3“现实课堂”德育教育与“虚拟媒体”德育教育欠缺相互整合——采取“现实课堂”与“虚拟媒体”优势互补、互相整合的策略

“90后”大学生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是使用新媒体技术最为广泛、最为活跃的群体。所谓新媒体,是指所有人向大众实时交互地传递个性化数字复合信息的传播介质。①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得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其价值取向、行为标准、思维方法、审美情趣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呈现多元化态势。新媒体技术为“90后”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既带来了挑战,又提供了宝贵的发展契机。高校教师应与时俱进,积极研究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特点和成长规律,探索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新内容,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90后”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②通常大学生在课堂上对于教师的提问很少积极主动发言,表现比较含蓄,而教师似乎也已经习惯了这种情况,通常是自问自答,课堂较少提问。然而对于德育教育来说,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如果现实课堂不能有效地让学生张口发言的话,可以借助新媒体的形式让大家就某一问题热烈讨论,畅所欲言,袒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样,教师就可以知道学生的真实想法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而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以互联网、手机、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应走“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战略,疏导结合,形成合力,注重监管方法和力度,网上网下共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新媒体的教育功能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和多渠道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价值影响的相互协调,形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信息回路和资源整合,从而更好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篇7

【论文关键词】管理;德育;艺术类大学生;身心特点

目前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说明当前高校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笔者认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缺乏有效性是造成艺术类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原因。本文尝试在分析艺术类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目前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有效德育管理工作的策略进行探究。

一、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

艺术类大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有其自身特点,这是由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决定的。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艺术类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的状况和需要。艺术类大学生是以其特长加试为基础、分别参加专业课和文化课两次考试而录取的。由于艺术类高考录取的文化成绩相对较低,因此艺术类考生的文化基础相对其他专业的考生来说普遍较差。进入大学后,艺术类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必须参加较多的艺术实践活动,因而在对待专业课程与其他文化课程的态度上,艺术类学生往往更重视专业课程而相对轻视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同时,艺术类大学生绝大部分的课余时间也被专业技能的训练所占用。这种特殊的知识背景和片面的专业学习,势必导致艺术类大学生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在道德认识方面,一方面与其他专业教学相比艺术类专业的教学特点具有较强的体验性和感知性,理论色彩不够浓厚,因而艺术类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往往比较浅显、知识面相对狭窄、理论思辨较其他专业的学生薄弱;另一方面,艺术活动较强的实践性必然要求艺术类大学生参加较多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极易受到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和多种价值观的冲击,因而艺术类大学生道德认识的深度往往不够,公德意识淡漠,自我评价常常脱离客观现实,在学业、人际关系以及对将来的就业和恋爱等方面缺乏正确的判断。又由于受“艺术不分国界”和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加之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艺术类大学生一般都不太关心时事,普遍存在着理想信念淡薄、在原则和是非面前缺乏鲜明的民族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现象,有的学生反感政治理论学习而导致信仰危机,甚至发展成为颓废的人生态度。

在道德情感方面,由于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特点要求他们必须具有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因而艺术类大学生常常推崇“艺术就是激情”的信条,喜欢标新立异,努力塑造和体现个性风格。他们情感丰富,充满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但他们对外界刺激敏感,情绪容易受环境的干扰和影响。个别学生甚至表现为极端情绪化,遇事不冷静,思想偏激,不能辩证地认识和看待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在考虑问题时容易忽视现实基础。

在道德行为方面,艺术类大学生过于张扬个性化,社会化程度不高,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淡漠,行为方式常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散漫和较大的随意性;有些学生甚至落拓不羁、行为怪诞,不易为周围环境所接受;生活方面优越感强,追求高消费,生活不拘小节;人际关系方面显得视野狭窄,协调能力不强,不善于沟通,不容易与他人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

另外,在道德意志方面,艺术类大学生往往强调特立独行的个性化特征而忽视集体主义原则,行为缺少计划和控制力,表现为法纪观念淡薄、生活作风懒散、学习纪律性松弛等,对纪律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有较强的逆反心理。

二、艺术类大学生德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德育管理工作是提高艺术类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高校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第一,只重形式。目前高校德育工作仍然流于一种“运动式”,大多是在某个政治或社会活动的宏观背景下开展相应的德育活动,教育行政部门在衡量与评价学校德育工作时对形式方面考虑得比较多。相应地,学校也往往简单地把开展规模宏大的演出活动的场次和名次作为判断艺术类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依据或尺度。这是学校德育管理中形式主义最常见、最基本的表现,其结果是导致学校和教师很少考虑艺术类大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变化和提高的真实情况,只关注活动的形式本身,不注重实际的教育效果。

第二,轻视服务。学校德育管理的形式主义,其目标主要是对上(领导检查)负责,较少对下(学生及其品质形成和发展)服务。学校德育工作成绩的认定往往取决于检查结果,因此在学校领导的意识中一切德育工作的开展都应围绕“上级检查”而进行,于是就出现了上级领导前来检查工作的前几天全校上下搞卫生、挂标语、换板报、紧急排练节目、临时编写材料等令广大师生反感的形式主义现象。这种经过精心设计安排的形式主义的道德实践会使学生感到其“虚假”的一面,产生道德行为上的假象,而不能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第三,只重过程。学校德育管理的形式主义还表现为“只管种、不管收”。有些教师在德育教育教学中常犯这样的错误,认为道理都讲清了,学生照做与否、缺点改正与否主要是学生自己的事,有些时候不见成效则认为是学生不可救药,而不反思自己的做法是否合理。这种“独白式”、“灌输式”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只是“完成任务”,教师缺乏足够的工作动力和热情,德育目标“高” 而“空”、德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德育方法简单低效,就更谈不上考虑如何创造性地运用符合艺术类大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德育实效了。

第四,简单量化。学校德育管理经常把定量管理的方法庸俗化,用数字简单量化德育工作的效果,如用纪律卫生的分数、好人好事的次数、表扬稿的篇数、捐款的钱数、获奖的次数和名次等来“量化”德育效果。这样的“德育量化”实际上只能考察学生的一些外显行为,无法估算学生思想品德深层的变化,相反它却会引导师生更加关注一些无关紧要的、表面化的行为。这种简单的“德育量化”不仅不能真正反映出一名学生的德育水平,而且往往会引诱、助长教师和学生弄虚作假,使学生丧失诚信这一社会基本公德。

第五,力量单一。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多种信息源的影响下形成的,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统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诸多影响形成的。当今互联网的普及正在逐步改变着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信息环境的开放性和难以监控性极大地减弱了学校德育过程和结果的可控性,多元文化与多元价值观念的交汇和冲突增加了理想信念教育的难度。然而,目前高校德育及其管理工作的力量还比较单一,社会影响与学校影响异向、异质、异步的矛盾突出。尤其是网络信息中的“黄色”或“黑色”文化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类大学生的艺术品位,从而进一步影响着他们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三、艺术类大学生有效德育管理的策略

谋求和提高效益是现代社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因而要想使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德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切实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就必须认真讲求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效。

(一)更新德育管理观念,改革德育方法

更新德育管理观念就是要求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以学生为本,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把积极的思想教育和严格的制度管理结合起来,切实把握好严与活、稳与变、虚与实的关系。学生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实践和练习形成的,德育方法的有效性是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学校德育管理工作要着重加强德育方法的改革力度,实施艺术类大学生喜闻乐见、行之有效的德育形式。

第一,以知识为铺垫的渗透式教育。通过艺术教学进行道德教育是一举两得的德育方法。所谓教书育人正是指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渗透道德教育的内容。为此,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把道德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专业课程中贯穿道德教育的内容,切实把德育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去。另一方面学校还应为艺术类大学生适量增设文学、美学、社会学、艺术哲学等课程,有计划地组织文化思想史、中国传统文化等人文讲座,开展名著导读、影视评论等学术活动,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第二,以实践为基础的自主式教育。首先,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积极地讨论有利于澄清模糊不清的道德概念和价值观等问题,因而要变以往教师的“一言堂”为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教育模式。一方面,学生之间互相辩论以后得出的结论比教师强加给他们的更容易接受;另一方面,有利于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讲说”来提高其道德认识,并且大胆地说出来还有利于其他同学的监督。其次,要把与艺术专业密切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学生自己组织的社团活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组织的公演或义演等都融入到学校德育中来。如通过组织辩论比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组织集体项目的文艺比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通过组织演讲比赛、时事新闻评论、社会调查报告评选等促使学生关心时政,提高其思辨能力,等等。这种以实践为基础的自主式教育可以有效地矫正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普遍提高。

第三,以咨询方式进行的疏导式教育。基于艺术类大学生本身的特性,德育工作不能单纯地采取严加管理的办法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而是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施展才华的时间与空间,以疏导的方式与学生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学校德育应该把咨询引入到德育方法之中,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注意把握学生心态,注重因人而异,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通过个别谈心、生活学习交流、心理测验、心理治疗等方法疏导或开启学生的思想情感认识,指导他们解决在学习、择业、交友、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及时化解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师通过对原因和结果的探究和预测,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同时学生向教师“告之以真、诉之以实”,师生之间就能够做到角色互换,站到对方的立场或角度上去思考问题,从而使德育工作变得更容易、更顺利,相应地也就能有效地防止或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第四,以示范方式进行的榜样教育。榜样示范在道德行为的形成上有巨大的影响,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许多榜样,把各种人物的不同特点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行为反应和期望模式,充分显示出主体对外界的选择性接受。当然,对于榜样的学习不能止于对榜样行为的模仿和类推性实践。学生从道德模范人物的模范行为中,不是学习他们的具体行为样式,而是从这些具体的行为样式中学习到体现在其中的道德精神、学习和领悟到在行为中表现出的道德观念,从中培养自己的道德判断力。学校德育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观察性学习,在榜样的选择上不必非要“高、大、全”,而是要紧密结合艺术类专业的特色,充分考虑到榜样的可接受性、感染性以及可信性,密切注意和引导学生对榜样信息的加工,加强学生对榜样的自主学习。

(二)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加强德育科研

学校德育得以有效进行的一个必要条件首先是社会需要转化为教育者的品德和德育要求,然后才可能转化为受教育者的相应的品德,因而教师的道德素养是影响学校德育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艺术教育历来具有师徒相承、言传身教的传统,教师的道德素养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尤为重要。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是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德育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首先,要进一步更新德育师生观。教师的角色只能是学生道德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道德应被视为一种智慧,而不应简单看作是一种单向度的“话语”权力。在以往过分强调灌输的德育模式里,我们只能看到教师的说教,却看不到学生的感受和师生的互动。这种师生关系实际上也含有只注重形式不注重结果等形式主义的特点,它的存续对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具有潜在的危害性。

所以,德育工作者更新观念、树立新型的德育师生观是十分必要的。其次,虽然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主要在教师自身,但学校管理行为对教师的师德修养和德育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要不断完善对德育工作者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在职称评定、工资提升、评优评模等方面对德育教师予以优先考虑,激励更多的优秀人才投入到德育工作中去。最后,要加强德育科研,积极培养德育骨干队伍。一方面,学校要举办德育先进工作者专题讲座,组织全校德育工作者进行切磋、交流;另一方面,学校或艺术院系可邀请德育专家对艺术类德育工作教师进行培训,科学地分析艺术类大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难点和突破点,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三)建立学校德育管理新体制,改革教学计划和评价制度

学校要改革学校内部管理,构建“班级管理为单位、辅导员负责、任课教师配合、全体教职工监督、学生干部带头”的德育管理新体制。辅导员全面负责组织班级建设,班级考核与辅导员师德和津贴挂钩;把专业任课教师聘任到班作为包班教师配合辅导员工作,其工作考核与专业教师师德挂钩;全体教职工对全校学生的行为习惯、纪律等实行监督,对违纪学生实施帮教,交心谈心、耐心帮助,教师帮教情况与师德考核挂钩。艺术类大学生中的学生干部往往也是艺术修养和技能方面的优秀者,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号召力,是学生管理的重要力量。要注意发挥学生干部的优势,加强培养和选拔工作。这种分工负责、责任明确、齐抓共管的德育管理体制能够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德育积极性,将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艺术的发展需要德艺双馨的复合型人才,所以高校艺术专业要本着“强基础、宽专业、重实践、高素质”的原则改革教学计划,将文化素质教育纳入到培养计划中来,规定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修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以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要建立第一、第二课堂相互支撑的整体人才培养计划,将艺术类大学生参与各级各类比赛、文艺演出、社会实践、公益服务、社会活动等第二课堂教育成果量化为学分;要把思想品德的理论教学真正纳入教学计划范围,根据艺术类大学生专业课程和思想行为的特点改革“两课”的教育内容。在评价方法方面,要结合专业课程的总结性考试与平时考核进行综合评价,并逐步加大平时考核成绩的比例;把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考核纳入学籍管理,以此作为衡量学生能否毕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和优化学校德育环境

学校德育总是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因而要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就必须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重视对德育环境的选择、创造和优化。校园文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德育环境,因而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具有战略性意义。校园文化实际上是学校的组织文化,是指学校组织所独有的、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信念、规范、行为形态和行为方式。它不仅通过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来体现,更重要的是通过学校的规章制度、组织系统、工作表现、思想状态、人际关系活动方式等体现出来。具有浓郁艺术氛围的校园环境对学习氛围的营造、艺术人格的塑造,具有一定的教化和感染作用,因而要充分利用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有特色、有影响的学术活动,用艺术的形式宣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民族意识和责任意识。

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优化的德育环境总体上应该体现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环境的现实性。优化环境并不是指选择完美的、舒适的、满意的环境,乃至人为臆造的环境,而是要以环境的现实性为前提。学校德育只有与现实的、真实的优化环境相碰撞、相冲突、相作用,才可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在这种环境中所形成的这些品质也才能得以保持。第二,刺激源的多元化。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社会,学校德育不能只一味地选择合乎自己意愿的那些刺激,而必须以刺激源的多元化来反映整个社会的多元化。在这种多元化刺激源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教育也才能完成人的社会化这一任务。因此,学校德育要给学生提供正反两方面的刺激源,不要害怕反面材料,要让学生善于分析批判。只有当道德评价和批判思维发展得较成熟的时候,学生才能在各种道德情景中表现出良好的道德品质,避免非道德因素的侵蚀。第三,教育者的真实性。要保证学校德育的有效性,教育者还必须考虑本身的人格特征,在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引导和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应保持自身的真实性和统一性。教师只有具有了真实性,才可能加强其教育影响的可接受性。为此,教师应当承认自己所讲的并不全是千真万确的真理,也不要过于掩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而应当勇于向学生剖析自己的缺点,让学生感到自己的老师是个实在的人,是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这样才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心理隔阂,形成一种相融的心理氛围。

(五)整合学校、社会和家庭力量,搞好德育网络建设

篇8

【关键词】网络德育原则方法

在网络信息传播条件下,高校德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虚拟网络空间逐步成为高校德育发展的新境遇,青年学生的思想意识也产生了许多新的发展特点[1],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形势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在深入分析和把握教育对象、教育环境等发展变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德育理念、改进方式方法,做到牢固把握高校德育的主导权。我们认为,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疏导性原则、前瞻性原则、渗透性原则是当前高校网络德育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重要原则,本文将对这些原则及其工作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一、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网络环境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所形成的新型主客体关系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要求和体现。网络社会的崛起促使青年一代在自我意识、民主意识以及成长意识等方面的快速发展,表现出理性、自信、自主、自觉的崭新精神面貌,他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更表现出一种与单向度的主客体关系不同的、更加重视主体际关系的崭新态度和行为方式。

网络环境下的德育主客体关系,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共同建构的交互性或复合性主体关系。也就是说,在教育者主动建构的教育情境中,教育者是主动施教的主体,受教育者是参与活动、接受信息的客体。在受教育者主动建构的自我教育情境中,一方面,受教育者是主动学习的主体,教育者则是具有辅助、服务功能的客体;另一方面,受教育者还是自我教育的主体。于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具体的德育情境之中实现着互动作用,形成了具体而并非抽象,运动而并非静止的主客体交替重叠的、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这一新型的德育主客体关系的形成正是青年大学生主体意识迅速发展和逐步成熟的结果。因而,在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工作中,必须确立主体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原则,顺应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尊重并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自主活动,在满足大学生的成才需要、服务辅导大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德育的目标。

在网络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贯彻主体性原则,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不断加强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在成长方面的各种需要,根据不同类型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目的以及接受网络影响状况的差异,做到在网络德育工作中抓住他们思想和行为发展阶段上的主要矛盾,满足其成长成才的需求,提高他们接受网络教育的能动性,从而实现对青年思想发展的有效引导。例如,对于大学新生而言,学习和掌握网络知识和技术、利用网络帮助自身的学习和素质发展是其主要需要,因而德育工作的重点在于帮助他们找到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引导他们参与积极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逐渐养成科学、良好的网络使用行为和观念,防止自身受到诸如网络沉溺、上网行为失范等网络负面影响的伤害;对于高年级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已经融入到大学校园文化之中,在网络行为上自觉性增加、自我调控能力增强,利用网络参与公共事务的民主意识和参与行为不断增强。因而,教育者在工作中要尊重青年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热情,注重对高年级学生的民主参与观念的引导,规范其民主参与行为方式的健康发展。在教育方法上,要积极发挥正面宣传教育阵地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规范化的沟通渠道,并与现实中的沟通渠道密切结合,实现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沟通与反馈机制,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法制、民主观念,实现合理、有序的民主参与行为。

其次,在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体作用的同时,更要注意充分调动大学生作为自我教育者的主体的能动作用,从而提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鉴于网络文明条件下青年一代在自我意识、民主意识以及成长意识等方面的快速发展,表现出了理性、自信、自主、自觉的崭新精神状态,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自我教育作用,引导他们在网络条件下积极参与对理想信念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人格成长等问题的讨论、探索、争辩;引导他们在网络上交流理论和时事政治问题的学习心得和体会,等等,帮助大学生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交流与辩驳以及总结提高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实践表明,这是一种对大学生来说产生逆反心理最少、最有吸引力、参与积极性最高、教育效果最好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之一。

二、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是德育活动的本质特征之一,尤其在网络德育活动中显得更为突出。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国全面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网络的发展及其影响在我国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发展实践的各个阶段必然面临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得我们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必然处在一个不断发展深入的过程。对于网络建设与应用走在社会前列的高校而言,网络的发展及其对于青年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更是处在一个动态变化的阶段,需要网络德育工作必须确立实践性原则,即把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立足于网络实践的发展,针对实践发展的具体状况、实际问题进行理论研究的不断创新和工作实践的不断深入。

网络德育的实践性原则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树立起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的紧迫意识,在实践中切实适应和把握好网络时代开展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首先,德育工作者要真正进入网络生活,努力适应网络这一种全新的教育环境。教育者必须努力学习网络知识,掌握网络的使用技术和操作技巧;并且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多接触网络,使用网络,真正成为一个网民;最重要的是要培养起自己参与大学网络文化生活的意识,加强与大学生进行网上交往活动的主动性,真正地融入网络生活,真切地去感受网络文化,体验大学生们在网络空间的交往、学习、娱乐方式以及他们思想、心理以及行为的发展变化,真正做到与大学生在同一个环境下进行交流。

其次,德育工作者要不断熟悉和掌握网络文化,做到在网络环境下能够与大学生实现有效沟通。在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由于大学生在网络交往实践中逐步建构出具有亚文化色彩的网络语言,使得传统德育的话语体系产生了沟通有效性的危机。教育者从不了解大学生的网络话语,进而难以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对教育对象的主导作用大为减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话语差异现象说明了大学德育环境的重构和教育文化的转变。在新的形势下,德育工作者如果不学习和掌握网络文化的特点和规律,固于传统的话语方式与大学生开展沟通交流,势必无法有效达到教育效果,不但无法被认同还可能引发逆反心理,从而失去网络阵地的主动权。因此,只有了解大学生的网络话语体系,适应大学生在网上的交流方式,才能够更敏锐地捕捉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把握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只有很好地掌握网络话语这一新的沟通媒介,才能够真正与大学生展开思想交流和对话沟通,用他们所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方式及时有效地传递教育内容,取得教育的实际效果。

再次,德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在与大学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思想和行为的发展。网络社会的崛起对于当代教育提出了新的文化境遇。传统德育从文化意义上看是典型的“前喻文化”模式,教育者以权威的身份向教育对象灌输教育内容,两者之间缺乏平等的交流。而网络时代带有显著的文化反哺的特征,由于大学生走在互联网使用的前列,是网络社区的主体力量和文化创造者,因而在网络信息传播的条件下,大学生在某些方面反过来变成了其前辈的知识传授者和信息传播者。这形成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后喻文化”色彩的文化场域。德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和把握教育文化的时代特征,在教育活动中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式,充分重视与大学生在网络实践中的平等交流和沟通,积极引导他们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结合中发展进步。

三、疏导性原则

疏导性原则是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体现了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目的性是高校德育的鲜明特性,反映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网络德育工作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和价值取向性,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坚持自己在网络多元环境中的主导地位,做到始终坚持做正确思想政治观念或价值观的倡导者或代言人,积极运用一切网络手段用正面的观点去影响网络舆论,积极运用一切网络手段对网络上的错误思想观点和舆论进行有效的批判和辩驳。与此同时,网络是一个全新的育人环境,与传统的教育环境相比,有大量未知的规律性问题需要去深入研究和把握。比如:适应和把握网络文化的问题,网络文化由网民所创造,其虚拟性、拼贴性、戏仿性、参与性等特征使网络空间逐渐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话语体系,如何把握这些网络语言从而创新德育话语体系,如何适应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表达方式和接受习惯,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有效沟通?又如,研究和把握网络技术的问题,网络技术不仅使信息的传播呈现出开放性、非线性、非中心化等特点,而且使人的认知、实践能力在虚拟空间获得了新的发展。如何认识网络技术对于人的思想行为的影响,从而做到趋利避害、因势利导,为我所用?再如,网络舆情的把握和舆论危机的应对问题。如何科学把握网络舆论的发展规律,研究因势利导、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方法,提出应对舆论危机的管理对策?等等。这些都是高校网络德育工作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认真研究和掌握的规律性问题,不真正掌握这些规律,网络德育的实效性就很难实现。因此,网络德育工作既要充分肯定德育的强烈目的性的要求,更要深入分析和遵循网络环境及信息传播所特有的规律性问题,只有把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有机统一起来,做到主导和疏引相结合,才能真正取得教育实效。

疏导性原则在高校网络德育工作中的具体运用,主要有两种策略和方法,一个是先疏后导,另一个是既疏且导。

先疏后导的方法主要用以发现问题,释放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所形成的张力。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是一个不存在现实利害关系的地方,大学生们可以把他们在现实中受到抑制或是无处发泄的心理情绪尽情抒发。因此,基于情绪化表达的非理性言论往往是校园BBS论坛的显著特征。在这里,经常可以见到许多偏激的观点、强烈的情绪发泄以及相互“顶牛”式的争吵。如果排除那些别用用心的恶意攻击,这些情绪化的表达是一种有助于缓解紧张感、压力感的自我心理“释放”。正是由于虚拟网络去除了现实利益关系所形成的“压力阀”,使得各种矛盾所产生的张力能够迅速在网络空间得以释放。从高校德育的角度来看,网络的释放机制可以及时暴露现实中具有一定隐蔽性的矛盾和问题,释放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情绪潜流、有利于德育工作者及时发现和处理现实中的一些潜在矛盾和问题,把它们解决在发展的萌芽阶段,避免那些具有爆发性、破坏性的危机事件的发生。然后,德育工作者再针对这些问题和矛盾进行引导和教育。

既疏且导的方法则是德育工作者在突发事件中开展思想宣传教育工作的有效方式。在校园突发事件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利益冲突、矛盾问题需要沟通和解决;在社会重大事件过程中,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上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倾向需要说服教育和沟通引导。网络空间是这些现实冲突和思想问题集中展现的平台,也是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重要场所。在围绕这些思想焦点和热点问题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必须坚持疏导性原则,通过充分讨论、说服教育、正面引导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

坚持疏导原则的重要意义在于,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校园BBS上往往会出现大量的言论,随着意见的扩散也会形成一定规模的舆论。在这个时期,多样的意见和观点、复杂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和模糊的发展形势是网络舆论形成初期的主要特征。面对这种情况,德育工作者不能去堵塞和压制言论,采取捂盖子、掩盖问题的做法,因为这样往往会由于压制了大学生表达思想的自由而激化矛盾。其实,显而易见的是,在网络条件下任何堵塞和压制言论的做法不仅不能奏效,往往会引起学生的严重反感而使德育工作的环境进一步恶化。因而,要采取相反的即疏导的方法,即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热情,以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为工作出发点,让各种意见和观点充分得以表达。而在大学生们的意见充分表达、思想观点得以真实展现的过程中,教育者通过耐心观察、认真研究,密切观察事件过程中学生思想发展的动态,发现事件背后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抓住主要思想症结,展开有针对性的德育对策,促进大学生思想和行为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四、前瞻性原则

网络德育的前瞻性是与人类网络实践的动态发展密切联系的,前瞻性原则要求德育根据人们网络实践活动的现实状况和发展的可能性,为了未来的发展和目标的实现,做出前瞻性的判断和有效的引导,不断提升人的实践水平和思想观念,实现对现实状况的超越。在网络社会条件下,德育的前瞻性原则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网络所形成的是一个具有开放性技术架构的生存空间,正如互联网的创建者们所言,互联网的关键概念在于,它不是为某一种需求设计的,而是一种可以接受任何新的需求的总的基础结构。[1]正是由于网络基础架构的开放性和人的需求的无限性,激发着人们不断创造出新的网络应用技术。而每一种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就会形成一个由网络技术媒介与相应的用户群体以及信息内容组成的微观信息系统,这些微观信息系统实际上就是一个新的德育场域。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这些新的场域也在动态的发展变化之中。因此,在这个新的技术革新浪潮时代,德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前瞻意识,把握科技创新的时代脉搏,主动地发挥每一种新的技术力量的进步因素和教育价值,实现对技术应用的积极引导和网络教育场域的主动营造,这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发展的正确的策略选择。

前瞻性原则体现在德育工作的策略和方法上,就是要充分把握网络建设与技术应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帮助和引导青年学生不断提升网络实践水平,促进其思想意识的健康成长。在网络技术发展的初期,校园网络建设快速发展,万维网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丰富多样的网络信息迅速吸引住大学生们的眼球,网上冲浪、信息漫游成为他们乐此不疲的网络行为;而开放的信息传播环境在推动青年开阔视野、拓展素质的同时,也造成西方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多元化思想的大量涌入,冲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健康成长。德育的前瞻性原则要求学校教育者在推进校园网络硬件建设的同时更要大力建设网络“软环境”,用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来吸引大学生,把大学生凝聚在互联网上的阵地周围。当时以清华大学的“红色网站”、北京大学“红旗在线”等为代表的高校网站建设体现出德育工作者在这方面的主动探索。

2000年前后,随着网络技术的创新与广泛应用,以BBS、网络论坛等技术形式为代表的人际互动技术在大学生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此类网络技术的主要功能在于其互动功能强大,实现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的效果。大学生们逐渐在人际交流和休闲娱乐等网络行为上形成了对校园BBS的依赖。面对这些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影响,前瞻性原则要求教育者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深入认识网络互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基础上,全面把握网络群体的发展规律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实现对大学生的网络群体发展的有效引导。在一些高校,德育工作者主动深入到校园BBS、网络论坛等网络社区,参加到网络群体的交往活动和网络社区的管理工作中,并通过网上网下的配合来达到对于网络群体发展和社区建设的管理和规范,实现对于网络舆论的有效引导。

近年来,随着以博客(blog)、播客(podcasting)、维客(wiki)、流媒体(BT)、社会网络(SNS)、网摘(RSS)、博采(blogmark)、标签(Tag)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蓬勃发展,网络环境的发展逐渐进入到“个性化传播”的新阶段,形成了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格局,网络社群也表现出以个人为中心点所辐射出的私有的人际网络之发展趋势。[2]目前,这些新兴的个性化网络技术在青年学生中的广泛使用已经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一些高校的教师、辅导员也开始尝试通过建立自己的博客网站用于教学研究和思想教育工作。基于个性化网络技术的德育实践刚刚起步,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无论存在什么样的困难,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要求教育者始终要保持激流勇进、勇于实践的精神,顺应网络创新的潮流,深入网络生活的实践,把握住新的发展机遇。只有坚持德育的前瞻性原则,做到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才能始终掌握主动权,实现对青年思想发展的主导力。

五、渗透性原则

网络德育的渗透性原则是与当代青年的主体意识、思维方式以及精神文化的发展变化相联系的。网络文明极大地促进了人的主体意识的成长,当代大学生在平等意识、自主意识、参与意识、选择意识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升,民主参与的行为更为活跃;在思维方式方面,网络的便捷性、开放性、自由性、平等性、共享性使得主体自身的自由个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得以前所未有的充分发挥,反映出信息时代条件下人的实践发展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升,并进而在精神状态上呈现出自主、自立的精神状态和更加活跃、理性的独立思考的精神状态。正是网络时代所带来的教育环境和青年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显著变化,使得德育工作者必须把渗透性原则摆在十分重要的显著位置。

网络德育的渗透性原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注重把价值观念的教育渗透在知识性教育之中。网络德育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使得受教育者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海洋中明辨是非、正确选择自己的立场并形成观点,从而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在这个工作中,要运用“价值认识的形成依赖于相关真理”这一基本规律,把价值观念的教育渗透在知识、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在学校新闻宣传工作中,要积极通过丰富多样的知识性信息、客观真实的新闻报道等实现对大学生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努力让知识性信息或知识性认识的和传播服务于促进青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反之,任何生硬直白、或者居高临下的说教只会引发大学生的反感,导致网络阵地吸引力的丧失。

其次,注重把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念渗透在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之中。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同质性很强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在年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都比较接近,有着较为一致的文化需求,校园文化正是大学生文化生活需求的反映。作为应对社会大众文化冲击、在网络空间保持和发展校园文化的一种“防卫性反应”,大学生们有着建设校园网络文化,在校园网上营造自己的精神文化空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许多高校,大学生们正是在校园网络上建构出了属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交往场所,创造和发展着属于自己的网上精神文化空间。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主动参与和引导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把主流价值观渗透在这块承载着大学生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的网络空间中。

再次,注重把价值观念渗透在技术创新和应用之中。技术是蕴涵价值的,技术的价值性包含在其知识、方法、程序及其结果之中,蕴涵着丰富的内容。互联网的出现本身就是开放、创新、共享、平等价值的体现,如开放的技术架构、公开的软件代码以及自由创新和获取信息等。具体到每一种网络技术,都有其教育价值可以挖掘和应用。如P2P技术推动了以信息的即时交互为载体的社会交往网络的发展,用户在交换信息资源的同时,主动地进行交流和互动,进而衍生出配套的管理规则和交互礼仪,对公共资源有贡献的用户会得到尊敬和拥戴。针对此类技术应用的内在价值,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引导和支持大学生开发出用于学生集体学习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公共软件,不但在大学生网络实践中弘扬利他主义精神,而且是加强集体建设、加强集体主体教育的有效途径。

总之,网络德育是一个在实践中被日益推到前台的重大课题,在新时期网络德育实践中探讨和总结提高网络德育实效性的规律、原则和方法,提高网络德育的自觉性、科学性,是我们今后需要进一步努力探索、研究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自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7-209-01

自我教育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法之一,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环节和重要方法,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一、自我教育法的发展

(一)古代的自我教育法

我国古代的德育思想理论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儒家德育思想是我国传统德育思想的主流。而儒家的自我教育思想是儒家德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儒家先贤以自己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洞察,对道德自我教育进行了阐发,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系统的自我教育方法。儒家自我教育思想发端于儒家的心性之学。从孔子开始儒家就主张德性发乎人的内心、基于人的本性。

从孔子到宋明理学,儒家心性之学关注的核心是人自身内心的教化,反映了儒家对主体自我的肯定,体现了儒家对个体内心精神世界的关切。这意味着儒家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强调自我内心的一种“定力”,主张在人的内心中寻找善恶美丑的标准,诉求的首先是人的“自律”而不是“他律”。这就为儒家道德自我教育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新时期下的大学生自我教育法

理论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自身。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进步、环境的变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拓展以及新时期大学生的新变化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法的运用提出了新要求。然而,当今的教育研究只是注意探讨教育如何激发学生的方法,往往不去研究如何使学生掌握自我激发的方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大学生有了自我教育的要求,即有了充分的自觉性时才是有效的。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因素有二:一是外界影响,即是社会和家庭、学校的要求。二是内在要求,是指大学生自身对物质和精神的要求。因此,教师运用这个方法时,要激越大学生的进取心,要提出对其品行的具体要求,要指出大学生的缺点和弱点,使大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教育。

美国教育家杜威对自我教育的倡导和研究确立了教育史上又一里程碑,他的“表先个性、培养个性、反对从上而下的灌输“成为合理的自我教育的基本原则。教育和自我教育是传承人类文化的两种途径与手段。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性愈加凸现,因此对自我教育的研究与剖析将有助于高校对教育的重新思考。

二、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可能性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内涵

汤秀云认为,“自我教育是人们为了自己的思想进步而进行的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兰刚认为,“自我教育,就是以自我价值判断为标准,在原有观念和价值图式的基础上,对外来信息进行反应所形成的品质的过程。”。

顾名思义,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法是大学生按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主动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以及自觉改正自己错误思想和行为的方法。这种教育方法,是通过大学生自身思想的矛盾运动开展的,也是大学生自觉接受先进思想和正确行为,克服错误思想和不良行为,促使自己的政治倾向和思想品德向良好的方向转化、发展的教育方法。

(二)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可能性

进入大学的青少年年龄基本上在18岁,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在身体和心理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例如身体发育已经成熟,机能基本成人化;随着年龄的增长,逻辑思维发达,越来越富于独立性、批判性;情感丰厚奔放,文饰性与开放性并存;自我意识增强,独立意向显著;富有远大理想,注重面对实际;世界观趋于成熟,可塑性依然存在。大学生的这些身心上的变化,为其进行自我教育提供了可能性。

三、新时期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

第一,自我修养。所谓自我修养,就是大学生在其思想、道德、政治以及知识等方面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锻炼,以及由此而达到的一定程度和水平。大学生可以通过反省、反思来提高自我修养水平。

第二,自我总结。大学生在学校里每天的生活丰富多彩,因此,大学生要善于每天进行总结,在总结中发现自己近期在思想、道德、政治和学习上的进步与不足。通过自我总结,提高和完善自身的反思能力。

篇10

(一)身教示范、典型引导的榜样仿效方法儒家特别强调统治者、教育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臣民和学生的榜样。孔子曾经对鲁国大夫季康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孔子还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儒家要求统治者带头践行高尚的伦理道德,做被统治者的道德表率,以达到榜样示范教化万民的目的。同时,儒家对教育者要求也很高,认为教师的道德人格对引导学生的作用很重要,教师要以身教示范,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的道德楷模。孔子主张“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即对人要忠诚守信,不交品德学识不如自己的朋友,如果做错事就要敢于改正。孔子认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讲究做人做事要坦荡、磊落,不要过分计较个人利益得失。孔子正是用自己以身作则的道德言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影响着他的弟子,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儒家在重视统治者和教育者身教作用的同时,还非常注重典型引导在德育教化中的作用,从而达到榜样示范的目的。如早在秦汉时期基层政权组织设置的“三老”,主要职责就是要做到凡有忠孝节义可为民效法者,都旌表其门,以为倡导。清朝顺治皇帝就曾颁发《上谕》教化民风,规定每月初一、十五民间乡里要在宗族祠堂等地集中宣讲《上谕》,并按照其要求在老百姓中开展评比表彰活动,通过对优秀者树立牌坊,修建祠堂,加官进爵等形式发挥榜样的示范引导作用,从而达到上行下效,以点带面,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进而维护其统治秩序的目的。

(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差异培养方法在道德教育过程的一贯性和持续性问题上,儒家强调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的实际情况,提供既有差别又相互联系的、具有渐进性、层次性的教育目标,并循序渐进地采取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的德育方法。如南宋朱熹把对学生的教育划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在对学生的要求以及在学习内容上虽然不一样,但它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教育过程,“小学”是“学其事”,“大学”是“明其理”。“小学”要求学生做到“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清洁”、“读书写事”、“杂细事宜”等五个与道德修养相连的方面。“大学”阶段就要“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选取《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作为该阶段的基本教材,并对其重新进行了诠释。[3]孔子在其教育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主张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引导,做到因材施教。如《论语•为政》记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里分别记载了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等四人同问孔子于孝,孟懿子不明孝道,表现为违背礼仪;孟武伯不懂孝道,常使父母为其担忧;子游不懂孝道,表现为不能够多关心父母;子夏不懂孝道表现为不能充分尊重父母。孔子针对每个学生对于“孝”各不相同的误解而做出不一样的回答,这正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

(三)环境渗透、美育感染的熏陶管理方法儒家认为良好的道德环境,对于人的高尚道德品行的形成和完善起到一定的渗透、熏陶作用。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自身的事,又必然与外界环境有关。孔子认为受教育者要择良友而交,择良处而居,“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其意为:人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是为好,不选择仁德之地为居所,怎么能算是明智呢?因此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良好的道德环境的作用。重要的德育环境应该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家庭教育环境是道德教育的基础,良好家风的形成和父母的教育引导非常关键,除了教育孩子要有孝德之外,也是“仁义礼智信”的教育启蒙;学校教育环境是道德教育的重要保障,朱熹提出“立学校以教其民”,学校教育的关键是要有道德品质十分高尚、教育方法非常有效的教师;在社会教育方面要注重对各阶层的道德宣传,尤其是统治阶层的良好官德的形成,以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幼、礼让谦和的社会风气。儒家认为美育是培养塑造理想道德情操的重要手段之一。孔子说:“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可见艺的重要性。孔子将《诗》与乐列为德育的必修课程,认为完美的德行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即认为完美的人格品德起于《诗》,成长于礼,成熟于乐。因此,在德育教育中不能只注重表面的“礼”的规范和训练,而忽视内在的人文情感需求和满足。从古代儒学的课程设置次序上看,六艺也被定位为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是儒者成人之前接受大学教育的前提性培养;对于受教者而言,六艺既是大学阶段课程的基础,又是受教者在社会中立足的技能,可以说六艺教育终身受用。[4]

(四)学思并重、克己内省的自我修身方法所谓学思并重,就是提倡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二者相互协调补充。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明确反对把“学”与“思”割裂开来。运用学思并重的方法,可以使人们在道德修养方面不断提高。“学”是继承前人优秀道德成果的必要环节,前人所创造的优秀道德成果,只有通过“学”,才能为我所吸收;“思”是“学”的继续和发展,人们所学到的东西,只有通过“思”,才能有新的突破。[5]因此,只有掌握好活学活用这一学思并重的方法,才能做到充分的消化吸收,才能利于推进道德主体进一步做好道德认知和实践。在儒家看来,克己内省是完善高尚道德人格的主要途径。所谓“克己”是指从言行上约束、克制自己的不良思想或欲望,通过不断修养、纠偏的方式合乎道德规范。所谓“内省”是指从主观上进行思想监督,自我反思,并通过“慎独”的方法,使人们自觉遵循道德规范。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只有克制自己,才能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道德规范。孔子还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自我反省而问心无愧,就会心安理得,就不会有忧愁和畏惧。孔子还教导自己的学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学习,看到修养不高的人就要在内心反思,不犯跟他同样的错误。孟子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基础上主张“反求诸己”,即对任何达不到预期效果的行为,都应当从自身查找原因,这样经常自省自己的动机和行为有无过失,就会达到“迁善改过”的境界。

(五)慎言力行、知行合一的躬行实践方法儒家在道德教育中十分注重受教育者在实践过程中的感悟,突出慎言力行,少说空话,多做实事。孔子曾说:“予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把行列为教育弟子的重要科目,又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还说:“力行近乎仁”(《礼记•中庸》),可见孔子十分注重行。荀子也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儒效》)。强调在道德教育中,受教育者要养成将获得的道德认识不断转变为道德行为的良好习惯。先秦儒家代表人物重视行的思想,对后世的思想教育家、教育家开展道德教育活动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南宋朱熹提出,行是知的完成,只有能力行之知,才是“至知”;只有经过道德实践人们才会真正体悟到道德伦理的合理性。明代王守仁提出的“知行合一”说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道德修养中知与行应该是统一的。王阳明也认为,“学”必须见于“行”。明末清初之际的颜元认为,人们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行,实用”,只有在“办天下事”方面“躬行实践”才能辨别出是否是真知。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特别强调“行”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性,他非常推崇“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伪古文尚书•说命中》)。儒家提倡的这种道德践行不但是对道德认知的体悟和升华,更是对其提倡的积极入世的积极实践。总之,以上儒家德育方法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的方法体系,是儒家道德教育的精髓,体现了自律与他律、主观与客观、形式与内容、理论与实践的协调统一,对我们做好当代道德教育很有启发意义。

二、儒家德育方法对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价值

当代高校德育工作者应以理论为指导,对儒家德育方法进行合理的批判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水平。

(一)要改善理论灌输法理论灌输教育法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列宁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6]317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市场经济对思想领域的冲击,思想政治教育灌输法依然有重要作用。但随着时代进步和发展,改革理论灌输法以增加实效性的呼声越来越高。对高校德育工作者而言:首先,应该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教学内容应该在讲授基本理论和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多结合传统文化、时代热点、当今社会问题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问题。授课方式应该多采用多媒体、视频、小组讨论、分组辩论等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其次,要鼓励、指导大学生成立理论学习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调动大学生开展理论学习的热情。再次,通过学校电视台、广播台、网站、报纸、橱窗,博客、微信等媒体宣传平台,构建全方位的理论灌输体系。最后,在理论灌输的同时,不能忘了进行有效的思想疏导,要关注宗教、迷信、谣言和非主流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时进行干预、解释和教育。

(二)要重视典型教育法典型教育法是通过典型的人或事进行示范教育,引导人们学习、对照和仿效,提高人们思想认识的一种方法。在典型教育法中,要注意优秀典型与落后典型,集体典型与个人典型的树立方法和效果。在大学德育工作中,要多树立、宣传优秀典型,发挥榜样的“身教”作用,在进行典型教育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多树立大学生中的典型,并在树立时遵循慎重选择、全面考察、品德为先、跟踪培养的原则,防止榜样“走样”,品行倒退下滑的不良现象;二要利用报纸、广播、网络、手机等新旧媒体,大力宣传校内外道德榜样的先进事迹,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三要在德育课教育过程中,充分搜集榜样的鲜活生动案例,通过案例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四要积极邀请先进典型开展座谈会、报告会活动,用震撼的事迹打动学生心灵,激发其学习先进的动力;五是在开展学习典型过程中,要总结出大学生能理解、能认可、能学习的方面,并建立学习的长效机制,从而充分发挥榜样的带动作用。

(三)要实施分层教育法分层教育是指根据人们的思想、智力、心理和兴趣发展特点和规律,区分不同层次的受教育群体,采取分类教育的方式。在学校教育中,分层教育法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二是同一年龄段学生个性特征。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我们要针对大学生不同年级特点、学习任务、发展需求的差异性,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诚实守信教育为基础,开展分学年甚至是分学期的主题德育教育活动。大一学年要注重公民意识和日常行为养成教育,大二学年要注重心理素质和情感伦理教育,大三学年要注重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大四学年要注重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经济情况等特点,重点关注学习暂时落后生、经济特困生、心理问题生等特殊学生群体教育。

(四)要强化感染教育法感染教育法是指受教育者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受到一定感染体或环境影响、熏陶、感化而接受教育的方法。[7]大学生德育工作者在运用感染教育法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注重学校校园环境建设,通过创建一些名人雕像、名言警句、主题橱窗和教室宿舍的德育氛围,营造良好的德育感染环境;二是运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如组织大学生观看改革开放成就展,观看革命或德育影片,开展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板报比赛等;三是通过开展格调高雅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文娱活动来提升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道德情操;四是注重对大学生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优秀群体培养,发挥他们对整体大学生的模范带动和群体感染作用。

(五)要突出自我教育法自我道德教育法,就是在教育者的引导和启发下,提高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和教育主体性,从而主动接受正确的道德观念、原则和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8]大学生德育工作运用自我教育法,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一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大学生的自主性,相信大学生具有自我道德教育的能力;二是通过适当引导,让大学生认识到道德内蕴对成长、成才的无穷价值,激发和调动他们的道德修养上进心;三是通过管理教育、制度约束等方式提高大学生自制和自律能力,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行为;四是充分发挥大学生学生会、社团、班级等组织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促进大学生道德修养的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