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必要性范文

时间:2023-06-21 09:43: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的必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德育的必要性

篇1

道德情感是如何产生的呢?许多专家对这方面也有着较多的研究,他们已经从许多领域中开始对其进行研究,比如说,心理学领域、社会学领域、哲学领域等不同领域对其进行研究。由于不是在同一个领域进行研究,对它研究的侧重点就会有所不同,除此之外,在方法论上也会有着不同的特征。沈嘉祺《教育学视野中的道德情感生成机制》中,主要是从教育学的角度进行对道德情感的研究,他认为情感在转化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反应,这些反应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直入式的情感反应,包括感受、理解、体验、反应四个环节,另外一种是移入性的情感反应,它包括觉知、理解、体验、反应四个环节,在实际中,外界的刺激作用的对象不同的话,那么上述的两种模式就会产生巨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的产生会影响到人们道德情感的形成,因此意义非常的深刻。由于前者在感受和体验上是直接的,后者是生动的、整体的,相关性较强,因此后者更是个人形成良好道德情感的好方式。

励志歌曲演唱对道德情感培育的影响

自古以来,我国的社会学中就存在一种“比德之说”,这种说法实际上是说人们更应该重视自然美,因为自然美可以激发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通常最直接和最普遍的自然美可以诞生出人们对家乡以及国家的热爱之情。我们可以这样说,“人之初,性本善”,最自然的善可以让你看清世界以及生活的美丽之处,如果每个人都能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世界将是一片和谐的景象,也就深刻地体会到生活美好的滋味,反之,社会道德败坏,自然就看不到生活的美好之处,我们通过励志歌曲的传唱,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古代的孔子也认为音乐与这巨大的作用,如果善于利用音乐的作用,还能有助于政治上的统治、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使人格达到更高的境界。不可置否的是,人们总能在励志歌曲中得到生活中各方面的启迪和感悟,甚至还有可能由此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在欣赏一部文学作品时,主要就是在文章中寻找到一种美感,而这种美感就是存在人们的情感之中,人的情感的产生是伴随着美感的产生,如果人能够欣赏到一种美感,人的情感自然就会好起来,反之,就不能产生好的情感。在欣赏励志歌曲时也是同样如此,现如今,励志歌曲越来越体现小我的精神,这可能与当下更多的人只重视自身的利益,而很少去考虑他人的利益有关,从这种现象中能够看出来生活上一些本质的东西,虽然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层次,但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以及道德意识却已经弱化了。其实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国家是由每一个个体组成的,个体发展得好,这个集体才会繁荣富强,可是却不能忘记我们的历史和教训:只有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存在,我们才能永远地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无论在哪个时代,民族精神是每个中华民族的子民们所不能摒弃和遗忘的。如果励志歌曲的创作能上一个层次,那其发挥的积极影响和感召力将是不可估量的。

美育渗透德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乐记•乐本篇》曰:“礼节民心,乐和民生(性)”,“礼义道其志,乐以和其性”。“礼”是道德规范,“乐”是内心感于外物而外现于声的感情阐发。“礼”与“乐”的交互作用,“认知”和“情感”相互渗透,德育与美育的藕合,才能造就出真正有德性的人。《论语•泰伯》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以德育与美育、美育与情感的关系为基础,研究励志歌曲这一美育形式对培养道德情感的作用,并用其改造德育课程体系,充当道德情感培育的新角色,建构融“知识”、“情感”、“行为”为一体的德育新模式有着非常重要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德育和美育之间有着不同之处。德育的任务主要是让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以及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而美育,就是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这包括审美趣味、审美情感以及审美理想,使他们能够对美有着更强的感受力与鉴赏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当然,德育与美育之间也有相同之处,比如说在育人的目标和任务上,他们都是希望能够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让他们成为有着优秀品质的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融美育于德育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创新课程结构,构建“知情意行”的德育新课程体系在现实的德育教学过程中,对人有着较强的约束作用,这是一种外在的压力,强制性的要求学生该去怎么做以及要做些什么,然而这样的强制性却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强制性越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就越强,这样的教育方式所得到的结果与最初人们的目标是相违背的。与德育教育不同,美育教育是根据人们爱美之心,让人们自觉地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学生不会感受到任何外在的压力,就能提高审美的能力,体验美所带来的快乐。这种方式既消耗最少的资源,又能得到很好的效果,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方式。要实现道德施教与审美愉悦的融合,在具体施教方式上,疏理整合德育课程知识体系,穿插融合励志歌曲演唱和社会实践,理顺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知识——情感——意志——行为”的完整德育新课程体系。德育课程知识体系,重在传授道德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观念,提高道德评价能力,增强是非善恶美丑的辩别能力。励志歌曲演唱这一艺术审美活动,是在具备了基本道德认知和观念的基础上,重在激发爱憎分明,恭宽仁慈,自律自强,奋发有为,“好德忧道”的人文情怀。公益、义工等实践活动则是将认知和情感付诸行动,并在行动中不断深化道德认知和强化道德情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意志和信念,最终达成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内在自觉,成为知行统一的稳定性表征和行为习惯乃至价值追求。总之,德育寓教于乐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道德成长的愉悦,引导学生充满信心地生活,充满智慧地学习,充满快乐地成长。

篇2

关键词:有机结合;必要性;途径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层次、高技能、高素质的操作型和应用型人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中职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把德育和心理健康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贯穿到学校教育当中,发挥最大效用,实现共同育人的目标。

一、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二者关系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二者皆为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从素质教育的层面来看,它们二者是并列关系,不是隶属关系,而是一种“交集”的关系。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也应该是双向互动的结合,双向互动结合才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最终的“归宿”。

二、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结合的必要性

(一)二者有机结合有利于德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重点是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着力于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德育内容偏重于认识社会、学习社会规则,只注意满足社会需要,而忽视受教育者的个体心理需求。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逐渐对传统道德教育产生厌倦甚至是难以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符合中职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关注个人心理平衡,而且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不断增强他们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社会生活环境,提升个人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因此,学校可以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再结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道德规范教育约束学生行为,这样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二者有机结合有利于转变师生的观念认识

德育工作者应该更新教育观念,不要再局限于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在品德形成中的主体地位,少点说教和灌输,多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为有效实施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可以从心理健康教育中移植一些方法到德育工作中去,用以提高德育工作的成效。比如,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为学生创建心理健康档案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德育教师要适时地进行“一对一”地沟通交流。

(三)二者结合有利于改进传统的德育教学方法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接触到有关心理的知识,会感到新鲜有趣,特别是通过师生或学生之间的谈心,心理咨询与心理反馈等活动,贴近学生心灵。教师与学生多进行适时的思想沟通,有助于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也可让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学做心理健康操,多举行一些分角色的模拟活动,适当地让学生进行心理宣泄。这样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可从多方面弥补德育工作中的不足和弊端,提高德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三、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

学校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要促进学生成才,首要的因素就是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学校教育除了发挥主导作用之外,还要密切与家庭联系、社会配合,形成一股合力,共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型人才。

(一)学校环境

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在中职学校中不只存在于学习中,还包含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因而教师就成为中职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最好的载体,这就需要教师自身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和品德修养。因此,学校就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专业培训,深化二者的理论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正确识别学生情绪情感上的变化、对学生及时开展心理咨询和有效的心理辅导等。

2.创设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是对学校的主体文化进行的反应,学校的教育氛围离不开校园文化。这就要求学校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来营造校园文化,例如,设立学校心理咨询室、图书室以及报刊专栏,发挥学生会、班级团干部优势开展活动等,通过社团、广播、讲座、阅读、图片展览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帮助学生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家庭教育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也是每个人的第一所学校,对人一生的成长有很重要的作用。将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融合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通过电话互访、家访、家长座谈会、成立家长委员会等多种形式,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创造了和谐的施教氛围,加强师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掌握学生校内外的表现和思想动态,以此做到双向沟通与配合,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工作,为他们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三)社会资源

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更应该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条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逐步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社会本身就是一部的“活”教材,无时不刻地起着教育的作用,周围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以及各种社会机构都是对学生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比如环境保护、希望工程、抗震救灾、杜绝、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等活动都可作为学生的教育内容,使社会环境成为教育的课堂。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教师不仅要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有益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情感,同时也能为德育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中职学校把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但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还实现了共同“育人”的目标,为世纪所需人才奠定了生存适应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位俊芹.在政治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N].中国教师报,2005.

[2]叶水湖.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0(1).

篇3

一、德育教育社会化的必要性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其主要精神是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提出:“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讓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专家的这些论述都在说明,品德教育如果离开了学生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将会变得苍白无力,就如同在岸上教人如何游泳一样毫无意义。因此,品德教育只有积极创设情境、创造条件,讓学生亲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形成体验与感悟,才能唤起学生生命的全部热情,使学生身心得到最大程度的敞开,情感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如此一来,德育的实效性自然而然就会提高了,学生在此过程中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

二、德育教育社会化的实施途径

我们北京五一小学周边有很多可利用和开发的德育资源。学校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强教育基地建设,积极拓宽育人途径。

(一)建立实践基地是德育教育社会化的坚实基础

1、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建立“三军仪仗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实践中,我们将中国人民陆海空三军仪仗队的光荣历史、中华文明礼仪故事编辑成册,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并组织学生走进仪仗队,进行参观、访谈。开展争做“小小仪仗兵”的活动,练就过硬本领。

2、科学创新教育基地建设:建立“航空航天部二院科学创新教育基地”。我们通过邀请研究院的科学家为学生讲解科学知识、带领全体学生参观、进行航天模型制作等活动,有效地培养和提升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邮文化”实践基地建设:建立“永定路邮局邮文化实践基地”。我们与永定路邮局合作,成立青少年邮驿站。通过参观邮政营业场所,了解了邮务常识和邮票的基础知识;通过尝试开展加盖邮戳、写信、寄明信片等体验活动,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意识。通过感悟具有3600年的“邮文化”,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审美意识。

4、“酒文化”实践基地建设:建立“中国龙徽葡萄酒厂酒文化实践基地”。我们组织学生到龙徽酒厂进行参观、学习。透过龙徽近百年的发展史,学生了解到北京地区葡萄酒文化和葡萄酒产业的百年发展历程,从中看到京城老百姓饮酒习惯的变化。通过龙徽葡萄酒基地的建设,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

(二)开发家长资源是德育教育社会化的有效保障

五一小学家长资源非常丰富,主要是周边军队、医院、法院、科研院所的工作人员。他们热心学校工作,愿意为孩子们的成长出谋划策、尽心尽力。因此,我们充分开发社会资源,整合校外力量,建立起一支由校外辅导员和家长志愿者组成的校外工作团队,聘请科学家、官兵、法官、邮政工作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校外志愿服务团不断走进学校,参与指导学校社团活动;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开展实践体验活动。这些活动讓学生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充分显示了教育活动实践性的特点,满足了学生在实践中成长的心理需求。

(三)开展志愿服务是德育教育社会化的平台

开展志愿服务是深入推进德育教育社会化的有效平台。为此,学校努力为学生搭建参与实践的活动平台,组建了红领巾志愿服务团。红领巾志愿服务团的团员们,每人在校园内确定一个服务岗位,明确服务的职责,个个有实践和体验的机会。他们还把志愿服务精神带到敬老院,带到社区、街道,给社会献爱心,送温暖,用自己的小手为社会做出贡献。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号召每位学生争当红领巾小主人,争做合格小公民,参与学校管理。志愿者的行动是永恒的,无限的,但贵在平时,贵在坚持,贵在实效。目前我校有500多名学生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相信会有更多的学生加入进来,共同营造文明、礼仪、健康的社会氛围。

(四)德育课程生活化是德育教育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品德与社会》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此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如《我是参与者》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利用开展“迎奥运师生同乐趣味运动会”的契机,将教学中的三个环节“我们可以做什么”、“自己管理自己”、“参与无极限”设计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在“参与无极限”这一环节中,教师设计了一个小情境:如果运动会那天,我们班得了全校第一名,你们会怎样?如果因为小明没有发挥好,影响了全班的成绩,你们会怎么做?你们想对他说些什么?假如有的同学不理解,你怎样做?通过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热心管理这样的“闲事”其实也是我们参与集体事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够主动地化解一些矛盾,为集体的事着想,这也是一种参与。

篇4

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就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课堂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 “道德普遍地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德育工作是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德育教育也正在走进我们的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德育教育又是一个学科交叉和知识融合性较强的学科,几乎涉及到所有学科的内容,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因为渗透德育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有其现实意义和重要性。

一、课堂德育渗透符合国家的教育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且德育为首,它是一切教育的先导。《教育法》还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必须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是其重要的实践主体无疑应是各级各类学校,学校必须依靠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他们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

二、课堂德育渗透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

学生在学校的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抓住课堂教学这一学校教育主渠道,认真维护课堂教学在德育中的重要渠道地位,充分发挥各科教学在德育实施中的作用,学校领导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对此都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使德育实施寓于各科教学过程的始终,与教学相伴相随相融相合,并有法定时间保障它有效运行。课堂教学是学校中最普遍的教育活动,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是学校教育中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育人工程。学生成长各个过程中所需要吸收的“精神复合营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来提供的,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也是最丰富的教育,因为课堂教学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集中传递古今中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多种多样的精神文明内容。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具有“最普遍”、“最基础”、“最丰富”的特征,并伴随学生求学阶段的始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忽视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就是忽视基本的育人功能。

三、有利于解决德育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张皮”现象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与专业教学工作“两张皮”现象一直存在,再加上主观认识上的误区,很多专业课教师认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德育与自己无关。这导致了德育工作很难开展,而且效果也不理想。学校对学生的一些德育规范得不到专业教师的认可,更有甚者在课堂上反对一些德育教育做法,在学生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同时减弱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因此,课堂德育渗透不仅解决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而且配合了德育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果。

四、正确的道德观是立足社会的根本

篇5

关键词:素质教育;本质;德育教育;重要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060-02

教育是育人的根本,传统的教育发展形式已经不能更好地适应当下社会教育的大环境,然而,素质教育的产生正是顺应社会大环境的趋势坚持了以学生为本的目的,然而,素质教育的开展更重要的是离不开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处于核心的地位,素质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是为了让中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能够有更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在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发展中德育教育有其自身的重要性。

一、认清当下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

在当下,素质教育正在各个中学如火如荼地开展,素质教育的开展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传统的应试教育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中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践和创新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人才的需要,从而,素质教育的开展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方面可以更好地弥补这一方面的缺点。素质教育使得学生能够有更多的自己发挥的空间,它注重的是对学生的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但是,当下素质教育的开展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就需要在提高中学生的道德水平,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方面全面地、认真地进行素质教育的开展,然而,德育教育却是孕育其中的重要部分。

二、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基础

德育教育的工作在素质教育的开展中是一个复杂的工作,所以要想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第一,在软件环境方面要使是教师工作者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第二,在硬件环境方面要为学生教育的开展提供更好的硬件设备。然而,在当下所处的教育环境下这两个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软件环境方面是一些老师没有经过一些相关专业的培训,再就是在硬件条件方面没有为中学生专门设置的设施。所以面对当下的德育环境所存在的问题必须要为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德育环境才能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这就需要学校在老师的专业素养方面加强培养,加强学校的德育教育所需要的硬件设施,只有这样为中学生提供更好的软硬件条件才能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

三、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改变原有的传统德育教育模式

中学生始终是德育教育的主体,要实现对传统的教育模式的突破,从学生的本身出发进行切身教育。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中老师知识注重对课本内容的言传身教,注重的是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方面不够重视,使得学生在学习上产生了一种固有的学习模式,这样学生在个人的德育素质方面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使得他们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仍有很大的欠缺。面对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素质教育的开展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能够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是德育教育工作的核心,同时,也使得素质教育能够更好地开展,促进了社会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四、认识到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的开展关键是要正确地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良好的德育教育可以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德育教育的真正核心是要对学生能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指引,对学生的个人能力、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方面能够有更好的提高,让他们能够在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德育教育在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的教育环境进行改善,还对老师的专业素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学校的教育环境能够更好地改善,因此,德育教育在中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处在核心重要的位置,必须正确认识德育教育在中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必要性。

五、实时推行课程的改革,更好地拓宽德育教育的途径

面对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课程方面必须要做出实时的改革,才能更好地拓宽德育教育的途径。在学科课程方面要对中学生的学科进行实时的改变,课程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上能够浅显易懂而且能够更符合学生本身的接受能力。其次,在环境课程方面要对学生本身的德育进行培养,同时,也要加强对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德育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德育环境,才能让学生能够实时实地地得到更好的教育。最后,要加强德育教育中的活动课程的改革,这就需要学校及老师和家长能够有很好的配合,学校和老师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走向社区、走向社会,实现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合到社区环境、社会环境中去,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中学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结语:

本文通过论述德育教育在中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认识到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发展,素质教育的开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得教育环境得到了改善,但是,素质教育的开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德育教育在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只有创造出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才能推动素质教育的开展,这就需要学校、老师以及家庭的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为中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更好地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去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师如何做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篇6

关键词:研究生;困境;绿色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16-02

绿色德育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互相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树立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而更好地享用自然和生态系统的意识,形成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进而感悟到人与人之间的文明交往和协作,相互关爱的道德境界,使受教育者树立一种崭新的自然观、人生观和生存发展观。在绿色德育实施过程中,实现心理的和谐发展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心理素质的培养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其中对研究生绿色生命教育更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研究生绿色德育教育中的绿色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只有全面客观地分析研究生目前德育教育的困境,不断探索契合他们的思想、科研、学习、生活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教育载体与途径,才能切实提高研究生绿色生命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现行的研究生德育模式出现的困境

(一)研究生德育教育的价值取向重视理论,忽视现实人生的价值选择

目前,对研究生进行德育偏重教育理论、道德知识和政治伦理的系统灌输,具有浓重的政治色彩,往往学校德育工作与政治混为一体,德育围着形势转,有的空洞地说教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至于动性德育,则为活动而活动,而且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往往流于形式,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中国传统德育模式并未充分发挥其德育效能,以致德育率与德育效益相对低下,面对此起彼伏越演越烈的研究生的种种生命危急显得束手无策。疏离社会、疏离自然、疏离生命己成为研究生的一大特质。长期以来,不论从德育的内容还是从德育的目标来讲,我们都把德育看作是一种改变失落人生观、世界观的政治性工具。试图通过道德教育把这种价值灌输给学生,借以改造他们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让他们成为社会宏大价值的真实体现者。这种道德教育模式虽然关照了人的价值,但由于忽视了学生个体自身生命价值在道德教育价值体系中存在,其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个体对自然生命的漠视和人生价值的忽视。

(二)研究生德育教育的方式忽视生命教育

从高校研究生德育的方式看,简单说教式居多。在我国传统的研究生德育模式经常采取灌输教育,关注普遍的道德原则、规范,忽视或无视学生的生命经历、感受和忽视个体生命所处的具体、现实的道德情景,以抽象、单一而绝对的“善”与“恶”、“正”与“错”为标准来要求和衡量个人的动机与行为。美国杜威批评这种从行为中抽象出来孤立讲述的道德学科,就像离开肉体的骷髅,也好似不要学生跳入水池而光给他讲游泳术样地迁腐可笑。我国朱小蔓教授也指出,这样的道德教育就必然将自己置于一个无视和贬视人的生物自然性和个体自然性的际遇,现实的德育变成了压抑人的正当自然性和个体性的加于人的枷锁,这就从根本上稀释和消弭了德育的内在魅力。

(三)高校的道德教育无法解决研究生的绿色生命教育的匮乏问题

目前,许多研究生沉溺于虚拟地网络世界中不能自拔。“现代网络就像毒瘾一样,让缺乏自制力的研究生忘掉了真实的世界,不愿走进现实的生活,甚至丧失了实际生活的能力。人与人丰富的情感被网络割得支离破碎,亲情的淡薄,友情的冷漠,情感的变质已经成为现代研究生人际关系中突出的特点。不论是从遗传学的角度还是从个体的成长经历来讲,个体都是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存在。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却主要是作为一种教化的工具来发挥作用。学校中的德育体现为一系列统一的制度、刚性的规则,技术化、程式化的教学。其直接结果导致德育过程不再是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没有任何吸引力,更不用说对研究生的绿色生命知识的教育。

二、对研究生进行绿色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

生命教育是德育的核心内涵,是一种融入学科的并且是持续性长久的教育。学校的“绿色生命教育”,与学生生命成长追求绿色的基点相吻合,以“适应、塑造、解惑、责任、理想、信念”六

大板块为依托,通过相关的活动,在研究生三个年级全面展开,具体为:研究生一年级以“适应教育、塑造教育”为重点的生命素质教育;研究生二年级:以“解惑教育、责任教育”为重点的生命素质教育;研究生三年级:以“理想教育、信念教育”为重点的生命素质教育。以下就是研究生中实行绿色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绿色生命

教育名称 绿色生命教育实施要点

研一 适应教育

塑造教育 1、校园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爱校情结。

2、文明礼仪教育,塑造健康的学生形象。

3、传统美德教育,陶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4、珍爱生命教育,完善学生的生命发展。

研二 解惑教育

责任教育 1、群我关系教育,促进人际交往的和谐发展。

2、学力持续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的学习质量。

3、公民意识教育,促进学生对社会人内涵的理解。

4、环保意识教育,引导学生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

研三 理想教育

信念教育 1、承受挫折教育,提高学生在逆境中的抗压能力。

2、就业指导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科学的人生目标。

3、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判断力和价值观。

高校的“绿色生命教育”旨在从生理、心理和伦理三个层面对学生进行和谐人格、人文精神和科学思想的教育与熏陶,帮助学生适应与处理人生几个重要的关系:一是个人与自我的关系:认识自我、珍爱生命、发挥潜能、实现自我;二是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关心他人、同情弱者、尊重与珍爱他人的生命;三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适应社会、关注社会的变化、关心人类的危机。 生绿色生命教育的措施

面对这些绿色生命教育的内容,就需要加强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作用,发挥研究生非正式群体促进作用,同时积极开展加强研究生绿色生命教育的研究,营造尊重生命的氛围,发展学生的丰满人性,唤醒学生内在的心灵活力,培养学生真正珍爱自己、关爱他人、尊敬自然的生活态度,进而欣赏生命的丰富与可贵。

(一)加强导师对研究生绿色生命教育的引导教育

研究生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研究生从入学开始,导师就对他们的学业、生活等各个方面起着指导作用,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品修养对研究生的科研道德、治学态度、敬业精神、名利关系及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起着直接的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导师与研究生的这种特殊关系形成了导师对研究生的一种特殊影响力和约束力。导师和研究生接触最多,最能及时了解研究生思想动态的发展和变化,而且研究生比较信任导师,这就使得导师育人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与我们的调查结果与分析是不谋而合的。

问1:对于研究生培养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选择“导师”的占70%,选择“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的占23%。

问2:大学学术重要内涵的特征是?选择“一流的导师”占68%,选择“一流实验室”占27%。

可见,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所以,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导师应多关注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部分研究生虽然可能有些阅历但偶尔也会产生许多困惑: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读书的目的是什么?等等诸如此类的题,确实让人深思不己。为此导师应该给学生做一些人生的辅导,传达一种正确、正气的人生价值观。因此,只有切实关注学生生命本体,把学生生命本身的发展全过程作为道德教育最直接的同时也是最重要内容,那么才可能真正的推动学生生命的扩展。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经深刻指出:“所需的信仰不能硬灌输进去;所需的态度不能粘贴去。但是个人特定的生活条件引导他看到和感觉到一件东西,而不是另一件东西。”

(二)利用研究生中的非正式群体促进其对绿色生命教育价值的认识

研究生的特点决定研究生正式群体意识比较淡化,他们比较注重非正式群体的作用。非正式群体是指那些自发产生的,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成员之间的地位与角色、权利与义务都不确定的群体。而研究生的非正式群体主要有学术研究型、爱好交流型、经济合作型等类型。随着网络的发展,又出现了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型群体。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学术研究型群体,即因导师和学科而形成的学研集体。这种群体以导师为核心,以相同的科研课题作为载体是研究生交流和工作最频繁的集体。必须利用这种学研集体积极引导研究生个体共同关

群体发展,促使他们形成敢于承担责任、互相关心帮助、与人为善、共同发展的集体主义观念。在对研究生开展德育工作时,应积极培养和引导这种非正式群体中的集体主义,帮助他们树立群体目标意识。如果非正式群体有明确的目标导向,那么对于研究生个体的激励及规范作用也是很显著的。他们通过群体目标的实现和集体的成功,来完成个体的自我价值实现和对生命的认识。

(三)积极开展研究生绿色生命教育研究

目前,高校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很丰富,但是专门针对生命教育的研究却很少,针对研究生生命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就更少,把生命教育作为专项的活动尚未开始,系统的理论研究尚未启动。应坚持课题先行指导的原则,大力开展学术交流,积极大力开展国内外高校间有关生命教育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借鉴生命教育活动开展得较为成功的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特区的经验,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参与生命教育研究,大力开展高校生命教育理论研究,努力寻求开展生命教育的规律,促进生命教育的深入发展。努力探索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模式,探寻有效的生命教育原则、途径、措施、方法等。以理论指导实践,一边抓科研,一边抓实践,以科研促实践,以实践发展理论。另外,高校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成立“生命教育中心”。

总之,“绿色生命教育”是近年来国内德育工作者在理论探索与具体实践中创造的新型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绿色生命教育”的内容将更加充实,其结构与功能会继续完善,尤其是对研究生进行绿色生命教育,将会促进研究生德育教育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惠,刘旭东.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6,(12):2930.

[2]尹发跃.研究生网络伦理道德现状及对策探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2):4144.

篇7

【关键词】惩罚 教育惩罚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2-0041-01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然而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不断深入,在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差异成为教育者的共识的同时,批评和惩罚手段就如同对学生身心有百害而无一利的错误教育方法。在教育中即使学生身上有一些错误或不良倾向,教师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现象必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品德培养产生危害。因此,有必要对教育中的惩罚进行深入客观的研究探讨,正确认识惩罚在教育中的合理性作用。

一 概念界定

惩罚在教育领域中的内涵必然有其特殊性,然而古今中外人们各自的视角不同,教育惩罚的内涵界定也存在着一定差别,其中相对较周密的是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将教育惩罚界定为“对个人或集体的不良行为给予否定或批评处分,旨在制止某种行为的发生,与奖励相对,为学校德育采取的一种教育方法,有利于学生分清是非、善恶,对受惩行为做出回避、退缩、改变的反应,削弱受惩行为的动机,达到改正的目的,也有助于学校维护校规。惩罚的方式有:表示否定的语气与表情,口头指责,施以某种强制性措施,给予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处分。为减少某种行为重现的概率而在行为后伴随的不愉快事件,是与奖励相对的心理学概念”。

体罚是教育者的一种主观的、超越法律限度的不当行为,是有损人体健康的直接或间接的人身攻击,是一种野蛮落后的、极不道德的解决方式,应予禁止。教育惩罚与体罚有着本质区别,教育惩罚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教育,让学生在教师关切中走出错误,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深刻认识错误并形成正确品行,以此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准。

二 惩罚手段在教育中的必要性分析

1.教育自身的需要

第一,学生的角度。教育中的惩罚虽然是给予学生的一种否定性的批评或处分,但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如今教育理论界颇为重视皮格马利翁效应,学校和社会也极力避免对学生使用惩罚手段。不可否认赏识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是也应看到缺乏惩罚的教育往往会导致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形成一种盲目的自大,甚至行为失去底线,学生一旦受到批评或挫折就会难以承受。若是学校对学生的违规行为一味地采取温情教育,那么必将助长违规者及其他学生不良观念的萌生,使学生丧失对法律的敬畏之心。

第二,教育者的角度。如今教育界大力倡导赏识教育、愉快教育。随着各种各样的教育规章制度的出台,学生的权益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和保护,而教师的人格尊严与合法权益似乎越来越被忽视。教育者既要维护教育秩序又肩负着培养人的责任,教育者的惩罚可以对学生的违规行为给予处罚,因此惩罚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这也是教师职业权利之一。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

第三,学校的角度。学校里的各种规章制度是以校规、班规或其他行为规范以不同形式存在的学生行为规范体系,涉及学生教育生活的各个方面。学校制定规章制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秩序是按照一定的规则而活动的有条不紊的状态,是社会规则包括学校规则所追求的根本价值。“正是出于保障教育活动有序进行、消除个别违规行为对教育活动的不良影响的考虑,学校规则才成为教育活动中加强学生行为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和手段。”由此说来,从维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而言,教育中的惩罚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2.教育惩罚的相关论述

《礼记·王制》中记载,大学学生在学业即将结束时,小胥、大胥、小乐正等教官查出不听教导者的名单,报告给大乐正,大乐正再呈报于王,于是王命三公、九卿、大夫、元士皆入学,行礼说教以感化他们。如果还是不改正,王就亲自视学,再作告诫。假如仍然不思悔改,王便停止宴乐三天,将他们流放远方,终身不再使用。

孔子对有缺点的学生也会进行善意的批评,甚至严厉的声讨。《论语》中记载:宰予昼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孔子愤怒之下,直言宰予的不可救药。

南宋规制最完备的明道书院,其纲领性文件是《明道书院规程》,它规定了招考、教学、考试、考勤、惩罚、言行举止等各方面内容。其中涉及惩罚的条款较多,如“请假有簿,出不书簿者罚”,“请假逾三月者,职事差替,生员不复再参”。由此可见,书院制订的这些针对犯过学生的处罚规程比较细化,具有良好的操作性。

3.从法律层面看教育惩罚

教师的惩罚权是合法的,具有法律依据。我国法律明文规定严禁体罚,但并没有否定教师拥有惩罚权。

参考文献

[1]王辉.学校规则及其合法性管窥:中国教育法制评论(第二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刘立献.斯宾塞自然惩罚理论的思想渊源与特点[J].学前教育研究,2008(5)

篇8

现在小学时期的英语课本词汇量在大概在2000左右,再加上现在六年的小学义务教育,不断的学习加上时间的积累,小学生会不断的掌握更好的英语词汇,扩大了英语词汇量,这些语言的学习,也需要靠时间来累积词汇量,正好我们在小学加强小学英语教育,通过实践和时间的累积,会使小学生通过语法的掌握,和在时间和经验中修正改进,小学时期就加强英语教育,这样一来,词汇量越丰富,孩子就越能将意思表达清楚,而掌握语法的能力越好,孩子越能流畅地说英语。小学时期加强英语教育,让更多的孩子掌握更多的英语词汇,更加的有利于以后的英语学习。

2、有利于开发智力

小学时期的英语教育,可以让小学生多记单词,小学生通过多记英语单词,对于本身智力的开发,还有脑力灵活的锻炼都有很大的帮助。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孩子们,从婴幼儿咿呀学语就已经开始,他们不仅是在学习语言,而且是在学习思维。他们对自身和外部世界的认识、理解、分析和判断能力,正是与各种语言的学习同步发展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外国语言的学习,能够开发和刺激大脑的智力发育。人的大脑中有几亿个细胞,连结成庞杂的网络,而这些脑神经细胞在三时发展达最高峰,如果在三岁前没有给予大量刺激,部分脑神经细胞会因为无用而萎缩。小学时期,小学生通过各种丰富的刺激,也可以激发自己大脑细胞成长,虽然现实中不见得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却为日后的学习、发展储备了更重要的能力。因此,小学时期的孩子学语言会比其他年龄的人来得容易,所以,小学时期英语教育,能够在各方面提高孩子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小学生们能够越早的接触英语,越能够正确的学习另一种新的外国语言,促使多方面的刺激大脑,以起到开发智力的作用。

3、有利于小学生出国游和夏令营

篇9

摘要: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着较强的负面影响,然而当前网络教育中尚处于道德缺失的状态。为此,本文着重分析了其缺失所造成的影响以及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4-0155-01

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着较强的负面影响,它不仅使大学生主流思想淡化、道德观念淡漠和责任感降低,甚至使一些大学生走上网络犯罪的道路。面对来势凶猛的网络大潮,迫切需要找到新的方法和途径来开展网络思想品德教育。

一、当前网络教育中德育教育的缺失

与传统学校教育相比,网络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组织形式,教育和学习方法发生了质的变化。由于这种教育组织形式的变化,基于传统学校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方法必然存在不适应的方面,从而导致了传统德育方法在新环境下的实效。同时,由于网络教学真正独立发展时间尚短,适应这种新的教育组织形式的思想品德教育方法体系存在缺失的现象,主要体现在:

第一、传统德育教育的方法不适合网络教学形式。

传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是进行道德知识的传授,在教育方法上收效甚好的“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行为实践法”在网络教学中遭遇尴尬。其主要原因为,传统模式下的思想品德教育之所以行之有效是因为教师把握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并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真实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为讨论和谈话提供了充足的保障。然在网络教学中,教师既无法选择固定的教育对象,也无法有效地监督和约束学生在网络教学资源中接收到的信息。此外,虽然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基本不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但却缺乏有效的、足够的交流,即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行为约束和管理都存在软弱无力的表现。

第二、传统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在网络教学略显贫瘠无力。

传统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教育效果的贫瘠无力现象并不始自网络时代,但却在网络时代的放大镜下越演越烈。前沿的思想品德教育理念认为,指向促进个体幸福感和人格成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育人效果更加。这种承认个人价值的思想品德教育旨在追求教育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形成合力达到对人的育人效果。而网络环境将人的个人价值、自行的自由给予最大的合理化,并且已成为每个人离不开的社会环境之一这一方面使得传统德育内容的魅力消失殆尽,另一方面也在催促着广大教育者形成新的教育价值理念,探究适用于网络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

二、网络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21世纪,构筑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教育教学手段将是以网络教学为主体的现代远程教育。基于计算机和多媒体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网络教学与传统教育的一个根本性区别在于师生的交往模式的改变,这使传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情境、师生交往模式难以在网络教学中有效发挥和运用。在网络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教育者的主动控制功能也被逐步削弱,而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功能却得到进一步提升。面对一弱一强的变化,就需要找到一种新的网络教学模式来满足各方的教育需求,促使教育者可以与学习者充分交流,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计划,随时提问并能得到及时回答。这样的一种网络思想品德教育已使导向性的自主学习教育模式成为必要与必须,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这种网络思想品德教育的传播思想导向是主流的

对学生的正确思想导向是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起点与目的,也是衡量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高校作为潜在的一个巨大的思想阵地,必然要有崇高的道德情操、政治思想等意识形态来占领。先进的思想不占领,其他非先进甚至盲目错误的意识形态必然要占领。网络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自然是经过教育筛选,教育方式也是教育者们的精心设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育者对德育教育过程的控制。因此,在当前网络教学条件下,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利用网络将主流的道德思想输送到校园、输送到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为此,网络思想品德教育应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不断开辟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扩大和增强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努力占领网上思想主流。

第二、网络道德自主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道德实践能力的必然要求

学生要在网络教学条件下达到提高道德情操和个人修养,势必就要通过激发学习者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来建构个人的精神世界。网络思想品德教育大大突出了学生在选择上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和筛选道德学习内容,将自己的所学所行通过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反馈机制为以佐证,不断修正和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网络道德自主学习之所以可以提高思想品德教育质量,与个体对所学道德内容的理解有关。应当承认,学生在如下情形容易达到对所学道德内容的深刻理解:一是当学生感到需要通过道德学习才能执行任务时,他们采用深刻理解的学习方法;二是当学生通过实践体验而不是通过观看和被告知思考什么是道德的时候,这种实践体认最能引发深度的道德学习;三是学生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道德学习内容和道德学习方法时,能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的时候。这些条件,在网络教学的条件下都是极为容易实现的。

第三、网络道德自主学习是促进学生个性自我优化的必然要求

篇10

一、应试教育忽视个性特征的现状亟待改变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个性,个性是一个人本质的综合体现,它由体力、精神力量、思想感情、意志性格、情绪等一些因素构成,教育上的个性一般指积极的个性,它和社会环境协调统一。注重人的个性发展符合的观点,认为:人的发展包括全面发展和充分自由的发展两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种才能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不是均衡发展;人的“自由”发展是指在一切活动中的自由自主地发展。一个人只有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他的才能才会真正得到全面的发展。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学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长期以来学校教育虽然始终承认学生应当全面发展,但在具体贯彻方针上,德、智、体三者关系很少处理得当,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校在贯彻教育方针上忽视人的充分发展,即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其原因表现在:

第一,培养目标模式划一化。在对学校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上不敢承认差异性,不能针对不同情况发展学生的才能,而是“一刀切”,要他们在德、智、体方面“齐步走”都达到理想状态。这必然不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

第二,学生在学校中处于被动地位,受人支配的地位,过重的课业负担,无体止的题海大战,频繁的考试排队,压抑束缚着学生的个性发展。课上围绕着老师转、活动也被老师牵着走,很少有自己的思维,有独立的见解与主张,即使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他们充其量也只是当“演员”,缺乏自主性。这种“应试教育”,无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无视学生的个性、天赋,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性及应得到的充分发展的聪明才智,在强调基础的“共性”,强调人发展的“共同特点”向统一目标倾斜中,丧失殆尽。老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把考试标准当成了全部教育活动的目的,它只追求让受教育者达到考试要求,而不考虑这个要求是否合理,更不考虑这个要求是否适合每个学生。没有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良好个性不能形成。因此应试教育忽视个性特征的现状亟待改变。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学校里不使任何一个学生毫无个性,没有任何兴趣的人”。抓住学生个性发展的这一重要环节,注意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既是现代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二、个性教育是代表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

在教育改革的潮流中,个性教育,个性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日益成为世界教育的基本主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生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昨天》一书,概括了当今世界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一再强调学生“自我教育”、“主动参与”,了解和尊重个性的一切方面等等。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掀起了“个性化教育”运动。美国在八十年代出现了一系列发展学生个性的行之有效的新型教育方法,如“发现教学法”、“个性化教学方法”等,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竭力打破传统的教师中心主义,强调“学”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让学生独立地学习,使之掌握自我摄取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建立适合自己个性特征的学习方法。并且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并为他们进入现实社会开辟道路。而我是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并为他们进入现实社会开辟道路。而我国在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明确地提出了中小学培养目标“初步养成关心集体、关心他人、认真负责、诚实勤劳、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上的良好品德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成为新课程培养目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一思想的提出是教育改革的一大突破,体现了教育的导向作用,同时将学生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的充分发挥较好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灵活多样的教育模式。教育学曾经揭示一条普通规律,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就应当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开发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型。正因这样,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提出了新世纪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努力培养社会化与个性化高度和谐统一的人。因此我们目前提出的个性教育是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

三、个性教育是教育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