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生物学笔记范文

时间:2023-06-21 09:43: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生物学笔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学生物学笔记

篇1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材及教学;方法与比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196-02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生物化学》课程是高等学校生命科学专业的重要的基础课,在生命科学各专业教学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生物化学即生命的化学,是研究生命的化学物质组成、结构及功能以及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揭示生命的本质。生物化学分三部分:生物体内化学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体内物质代谢及其调控、基因表达及其调控。第一部分属于静态生物化学(static biochemistry),后两部分属于动态生物化学(dynamic biochemistry)。

一、生化不同版本教材比较

生物化学是现代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共同语言和基础。生物化学的迅速发展使其内容变得十分广泛和深入,生化教科书从最初几百页到如今的千余页,内容越来越丰富。

“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2012版是典型的生物系生化课的内容,包括生物物质、物质代谢和基因表达及其表达调控三部分。而Berg等的“Biochemistry”2012年版不仅包括了以上三部分内容,又增加了生物体对环境变化反应的内容,包括感觉系统、免疫系统、分子机械和药物发展,将特殊生理过程的生物化学加以突出,而且该书将最新发展起来的生物化学新领域,如蛋白质组学(proteomes)和基因组学(genomes)也作了介绍和讨论。医学院的生物化学教材以“Devlin的Textbook of Biochemistry with clinical correlation”2010版内容为例,该书由26位在不同生化领域较知名的教授,分别编写了27个章节,使该书有了极其鲜明的特点:该书打破传统生化教材的章节结构,每一章集中讨论1~2个生化内容,更突出了医学院校生化的特点,紧密与医学结合,特别对生理过程中的生化机制做了详尽的介绍,如激素、维生素、细胞与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癌症、维生素、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微量元素及大量营养元素的代谢作用及其与健康的关系、P450与一氧化氮合成酶、脂肪酸和中性脂肪的合成、贮存和利用及特种脂类的代谢途径等。上述三本国际知名教材的共同特点是内容翔实,包含大部分已定论的新发现、新结论和新方向,同时有更多的联系实际和生物化学中关键问题的论述。简言之,其特点是全、新、联系实际。

国外的生化教材还有很多,代表性的有:

(1)Harper illustrated,Biochemistry,28thedition,2009;(2)Lehninger priciples of Biochemistry,4th edition,2004,5th edition 2008,6th edition 2012;(3)Zubay Biochemistry,4th edition 1999;(4)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Moran,Horton,Perry;5th edition,2011;(5)Textbook of Biochemistry,With Clinical Correlations,Thomas Devlin;7th edition,2010;(6)Biochemistry-molecular basis of life,yrudy,Ekee,2008;(7)Biochemistry,Berg,Stryer,5th edition,2008,7th edition,2012;(8)Fundamentals of Biochemistry,Voet and Voet Katsiglis;3th edition,2008,4th edition 2010;等等。

国内生物化学教科书有很多,历史上曾有几本影响较大的生化教科书:(1)刘思职编的《生物化学大纲》,1954年第一版,1957年第二版。(2)郑集编的《普通生物化学》(上、下二册)。(3)沈同、陈同度编的《普通生物化学》(上、下二册)。(4)沈同、王镜岩、赵邦睇等编的《生物化学》第一册、第二册,1980年第一版;沈同、王镜岩二版,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三版;生物化学教程(第三版精简本,2008年)。(5)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编写了《高等生物化学》讲义,对我国生化教学起过重要作用,只可惜没有正式出版。(6)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用生物化学》1~7版,该教材内容丰富,尽量反映医学生物化学的新进展,突出了西医生物化学的特点。(7)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供中医药院校应用的《医用生物化学》,该教材简明扼要,强调“三基”,使用简明的语言反映新进展,尽量突出了中医药的特点。国内外生化教材比较,国内教材存在如下不足:(1)一般更新较慢,内容相对陈旧,缺乏先进性和权威性。(2)没有坚持连续改版,大多寿命短,知名度不高,在国际上没有影响。(3)缺乏原始研究的数据和图表,大多图表是自己参照国外版本修改的,缺乏科学性。(4)没有一本国内生化教材是彩色图版,纸质较差,无法与国外教材相比。基于这样的认识,提出以下建议:(1)一方面,国家应当加大教材编写和出版的财政投入;另一方面,在教材的编写和出版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激发年轻学者编写教材的积极性,鼓励各出版商竞标出版,实行优胜略汰,各学校要鼓励教授编写有特色的生物化学教材,将教材编写纳入职称评定和工作量评定。(2)提倡采用国外优秀原版生物化学教材。(3)鼓励多名教授联合翻译国外的优秀教材,以缩短出版时间。(4)提高教材的印刷质量。

二、生物化学教学的方式比较

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还要不要以“课堂授课为主”?在生物化学界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持赞成态度,大多是年老、课堂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其理由为:(1)学习要系统性,应循序渐进地进行。(2)教师熟知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了解课程内容的主次和关联,这有利于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3)课堂教学,课题提高多数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种是持反对态度,多为年轻教授,认为生化教学应当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可以提出主要学习的内容,应了解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学生自己在教科书或网络上学习相关内容,解答教师的问题,并提出疑问,然后通过课堂讨论或小组讨论,教师进行总结。这样的好处是:(1)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3)有利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国际上大家都在热烈讨论和逐步实行PBL、TBL、慕课、微课等教学法且更倾向于后者。这些方法是以问题激发学生自学,组织小组讨论并得出结论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1)教师应提出有深度和兴趣的相关问题。(2)学生应积极参加到解答相关问题的知识学习和讨论中来。(3)助教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去学习钻研讨论,以达到最终的学习结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积极推进。欧美的教学以教授为主体,讲课内容方式都由教授自己安排,而且讲课教授一般是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阅历的,总体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比较好(如哈佛大学),讲课有较大的开放性和个人随意性。

总之,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教师的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激发”和“引路”。一个好的生物化学教师,应当能激起学生对生化课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选择优秀教材,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Nelson DL,Cox MM. 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6th ed. New York:W. H. Freeman and Company,2012.

[2]Berg JM,Tymoczko J,Stryer L. Biochemistry. 7th ed. New York:W. H. Freeman and Company,2012.

[3]Devlin TM. Textbook of Biochemistry with clinical correlations.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7th ed.,2010.

篇2

文/何福高

龙骨花,又名霸王花、量天尺或剑花,巴马老百姓叫观音莲,属于仙人掌科植物。盛产于巴马的大石山区,是巴马的名贵特产之一。

巴马的老百姓之所以把龙骨花叫观音莲,源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时有一年巴马遭受大旱,粮食生产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无地表水的大石山区旱情更加严重,粮食颗粒无收。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山民们开始时挖野菜、树根充饥。后来由于干旱日趋严重,连野菜也长不了,很多植物也干枯了。唯有一种爬在石头上,类似龙骨的植物长得十分茂盛。村民们原来并不知道这种植物叫什么,是不是能吃,是不是有毒,但在饥饿难忍的情况下,就不得不找来那个在大旱之年仍然长得十分茂盛,而且爬满石山的植物煮吃。结果不但能吃顶饿,好多因为饥饿而生病的人病也好了。后来人们为了感激这个植物的救命之恩,就给它起名叫观音莲,比喻它就像观音菩萨一样。从此,巴马人就把这种学名叫龙骨花的植物叫观音莲。

龙骨花中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它具有清热润肺、除痰止咳、滋补养颜之功效。现代医学认为,龙骨花对治疗脑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有明显疗效。还可治疗燥热咳嗽、咯血、颈淋巴结核。巴马人习惯用它煲猪脚汤和猪骨汤,味道清甜芳香,是极佳的清补汤料。

主要产品:龙骨花干品。

一个医学博士的侍亲笔记――热酒少伤肝

文/曾丽雄

每逢过年过节,我都要陪妻子去看望岳父岳母。岳父可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酒中仙”,大半辈子都与酒打交道,没事儿就爱小酌两杯,饮酒品酒,俨然成了生活的乐趣。于是,每次陪岳父喝酒就成了我的一项“艰巨任务”。

岳父退休后,因为身体的原因,酒量大减,但每次只要是儿女们来看他,这“翁婿对饮”的场面可是少不了的。岳父高兴,可家人却十分担心他的身体。过量饮酒十分不利于健康,特别是白酒,直接伤肝,还会造成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其他疾病。那么,怎样喝酒才既能尽兴又能减少危害呢?

侍亲心得

我用的方法是:喝白酒先烫再饮。

篇3

(一)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教育体系中最受认可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这是因为学生通过对新课程内容的预习,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课堂教学上的重难点,哪些知识自己可以不在教师的讲解下掌握,哪些知识自己理解不了需要在课堂上听取教师讲解,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1]。教师在生物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使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可以掌握新教学内容中的生物学概念,不能只将预习作为一项简单的看书活动,而是在预习之后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意识到生物教材中哪些是重难点,自己通过预习掌握了哪些生物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注意分析、归纳生物知识,注重预习中生物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可以使学生有目标地进行听课,对集中学生注意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重要作用。

(二)养成课堂笔记的习惯

高中生物课前预习虽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听课效率,但是很多学生都表示在课堂上听懂了教师讲授的知识,但是在实际做题过程中无法掌握正确的思路及方法,这是因为学生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只能积极听取教师的讲授,高度的思维集中虽然可以让学生理解、记忆更多生物学知识,但是在课程完成后没有对生物知识进行巩固。高中生物教师要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记笔记的习惯,这样不仅可以将更多生物知识点集中到课堂笔记中,更能使教师讲授过的知识得到巩固,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对记录的知识点进行吸收,这样才能将教师在课堂中所讲授的生物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这也是实现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养成及时复习、巩固的习惯

教师在培养学生养成记录课堂笔记的习惯后,学生在课余时间对课堂笔记中知识的及时复习和巩固,对强化学生生物知识的掌握能力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学生对课堂笔记进行复习和巩固是一个强化知识记忆的过程,而学生的课后复习便是对教师课堂教学思维进行整理的过程,也是学生将课堂知识转化成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出课后及时复习和巩固生物知识的习惯,这样可以使学生发挥自身能力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在复习过程中形成高效的生物学习规律及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重要作用。

(四)养成通过习题巩固知识的习惯

学生要想彻底掌握高中生物知识不能只依赖于记忆,对生物知识的记忆并不代表其运用能力,所以学生要通过大量习题训练对高中生物知识点进行转化,从最基本的记忆转化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解答生物习题的整个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深度,而且可以加深对各种生物知识点的理解与认识,是学生将高中生物知识转化成自己东西的有效过程,因此,高中生物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巩固知识的习惯。学生在做题训练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知识体系的实际状况,对自身掌握较薄弱的知识内容可以多做一些习题,这对补充学生自身的知识缺陷、弥补知识漏洞有重要作用,从而可以实现学生生物知识系统化建设的目标。

(五)养成总结学习规律及方法的习惯

在高中生物教学及其他学科教学中很难有学生养成总结学习规律及方法的习惯,这是因为学生在高中课堂教学实践中将教师的思路作为主要的学习规律,而照搬他人的学习方法很难适合不同类型学生对高中生物学习的实际需求。因此,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针对这一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在生物学习中所需要的学习规律及学习方法只有依靠自己总结,在实践中才能运用自如,这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出学生在高中生物学习中的自身潜力,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学生在生物学习中走弯路。

二、结语

篇4

关键词:初中生物 学习兴趣 科学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c)-0159-01

为什么有些人生物成绩那么好而有些人却那么差呢?其实这就是一种兴趣的问题,如果对某种科目感兴趣的话,就会学的很快,继而成绩也就会上升啦,这也就是平常说的“偏科”。所以呢要学好生物就要先培养一下对生物的兴趣,想想看,你自己不也是生物吗?再想想生物的一些奇特之处,多么神奇啊!就去这样想,给自己提问题,开发自己的好奇心。要切记的是不能死记硬背,这样是不行的,要懂得灵活运用。其实这生物在学习的时候主要就是要靠自己去看,把每一章的文字都要看,不能忽略,要弄清每个器官的功能和与什么其他器官有关联的都要去活记,弄清层次。事实上每个器官和其名称都是有关联的,科学家们为这些器官命名的时候大多也都是以其功能及形状去命名的,因此,可以抓住这一点去右脑记忆。在看书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光看文字,而要边看文字边看相对应的图案,这样更容易理解。

1 最好的办法是花点时间背

比如细胞结构。有些什么?细胞核(相当于大脑)、线粒体(相当于心脏:提供能量)、叶绿体(这个貌似只有植物才有)……记不住就写在纸片上,像背单词那样没事拿出来看一遍。坚持一个星期就记住了。比如光合作用。氧气和二氧化碳,这个不说也知道吧?如果要考,你也要背。比如动物的行为,大多数哺乳动物有个共同点:喜欢被挠痒。在它们眼中,挠痒代表“喜欢”;给它们梳毛,是在向它们表示顺从;你背对着它们,是在“示弱”;你看着它们的眼睛,它们会认为是在“互相试探”;它们对你露出肚皮(尤其是狗狗),是在对你表示“信任”……(哦,这都不会考的。)这些都是很有趣的东西,但我相信,再有趣的东西,写在教科书上都会很晦涩。好比一锅红烧牛肉或者酸菜鱼,本来是很好吃的菜,但老师们在里面加了半瓶酱油,再饿的学生恐怕也不会觉得好吃吧。生物课最难的就是遗传学。仅仅是背诵课文是学不好遗传的,要画表格和计算。如果你喜欢数学,喜欢用扑克牌算“24点”,那就不会太难;如果你听到数学就头痛,放心,也不会太难,顶多用到加减乘除,不会涉及到“解方程”或者“分数”的。连小数点都用不上。学遗传学的关键是:理解。不能理解?好,去问你的同学。死缠着他问。问到你明白为止。如果他不耐烦,换一个人继续问。再不就问老师,趁下课时间,当做聊天一样问。老师们很乐意回答的。(应该会吧。)说句题外话。如果你喜欢生物,建议自己找课外书来看。教科书只能让你对付考试。想真正了解生物学?那么,请踏出第一步:看课外书。多看看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等节目。课本上的知识点多背背,图片要记熟(如花的结构图,根的结构图等)。课本上的彩图多结合课本文字知识。如早成雏(课本上有小鸡的图片)。这样学习起来生动一些。利于提高兴趣。

2 掌握科学的学习法

(1)观察法。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而感性认识主要靠观察来获得。观察要有明。明确的观察目的,从而有意识地捕获实验观察的本质。根据不同的观察目的,一般按照先外部形态和生理现象,后内部结构,先活后死,先整体后局部,由外至内,由上至下,由前至后等顺序进行观察。在观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植物标本时,可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

(2)思维法。综合运用形象思维法和抽象思维法有助于促进大脑两半球功能平衡协作发展,能大大提高学习能力和效率。在生物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比较和归类的方法、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及抽象和概括等方法。以达到对知识正确、深入的掌握。

(3)笔记法。做笔记是一条成才的途径。在生物学学习中,主要有阅读笔记、听讲笔记和观察笔记、探究笔记等。

(4)记忆法。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是知识的仓库,是思维的伴侣,是创造的前提。科学、适宜的记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生物学学习中可用联想记忆法、对比记忆法、纲要记忆法、图表记忆法等。但不能满足于单纯的记忆,而是要深入理解,融会贯通。

(5)实验法。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法是解决生物学问题时最常用的方法。要重视生物实验,重视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实验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3 结合其它学科来学习

文化或学科知识的发展不是相互隔离、彼此封闭的,而是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生物要结合地理一块来学,根据地球变迁过程理解生物演化过程。生物学属于自然科学,重在理解,追究本质:联系与区别。同时,生物学又有她的严谨性。马虎不得。总之要理解为主,背诵为辅,以练习贯穿。同时也让学生自觉地树立起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信念。

4 要联系实际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很多知识点的取得都离不开课堂的实验活动。所以老师活动前布置要带来的材料和用具一定要采集好和准备好。此外还要多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多观察周围的世界,如果你这样做了,相信你就会觉得学好生物不是难事,而且会觉得越学越有趣,越来越爱学。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人的心脏位于胸腔的哪个位置?不动脑筋的同学可能就答不上来了。其实大家只要摸摸自己跳动的胸口,就可以知道心脏在胸腔的中部偏左下方。总之一句话,大家要活念《生物学》,不能死读书,读死书。

生物学在自然科学和人类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许多科学家认为21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总之,培养学生学习生物能力是生物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和生物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提高学生生物学习兴趣和基础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教学中我们每一位生物教师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篇5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主要阐述了各种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多种方式的相互作用[1-2],为后续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原理支撑。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发展迅速,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尤其是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发展更快,深度和广度均迅速增加,学习的难度较大。本学科内容抽象、复杂,头绪繁多、不易归纳,需要理解、记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多,学生普遍反映难懂、难记,有畏难情绪[3]。鉴于此,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本教学团队开展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学改革,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为本校本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教学方法改革

1.1 理论教学方法改革

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为目的,采用启发式、辩论式、互动式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例如,课堂上教师应经常列举一些经典的临床案例让学生参与讨论,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积极倡导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教师也不应该废弃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试讲、听课、集体备课等形式,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从口授到板书等各个方面进行扎实训练,提高其讲课质量。此外,通过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参加各级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可以进一步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更新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而教材建设则是教学内容更新的关键。本室目前所用的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的第八版《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新增了若干内容,并且依据对相关知识的认知规律,对部分内容的编排较前版进行了较大调整。针对这种情况,本室组织力量,根据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大纲、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体会,参考国内医药院校使用的其他教材,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教学内容为指导思想,编写了八版教材的配套教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精讲与同步练习》。

教师需结合自身的科研实际,以便更生动地讲授这门课程[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支撑的学科,其中任何理论的提出都必须以实验为依据,因此,教师要想搞好教学必须重视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这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历史经验反复证明的。教师不但要精通本专业知识,更要在本学科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以便在教学中结合多年来科研实践中的体会讲授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原理,使学生在掌握现论的同时领悟到一切正确的理论均来自于实践。

1.2 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培养适应新时期的高素质医学人才,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技术和实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室在本科生中开设了电泳、质粒DNA抽提、酶切、PCR及重组质粒转化等分子生物学实验,为学生以后工作或继续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室还采取了以下方法改善实验教学。

编写适用于本校学生的实验指导,并在实验步骤中添加了一些小问题,达到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的目的,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5-7]。为了能更客观地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行考核,本室建立了比较系统完善的实验课考核制度,包括考勤、提问、动手能力、实验报告等方面。学生出勤、实验报告只占实验成绩的50%,另外的50%包括课堂提问、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能力展现。

课堂中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讲授实验操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要一味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和学生互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讲授离心机使用前需配平这一注意事项时,举的实例是家里洗衣机甩干衣服时,如果摆放不对称,就会出现“咣当咣当”不平衡的声音。通过事例联系,学生就掌握了离心机的使用要领。实验完成后,使学生不要通过实验结果判断实验成功与否,而是结合实验数据,让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对实验过程深思,总结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同时布置与实验相关的思考题,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为学生以后做毕业论文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2 教学手段改革

篇6

关键词:高中生物 学习习惯 养成教育

生物总分值在理科综合里所占的比例为24%,相比于物理、化学,这个比例是最小的,所以许多高中生对生物并不那么重视。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生必须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自己的物理成绩,实现提升自己综合素质的目标。

一、高中生生物学习现状总结

高中生在生物学习中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在学习习惯上还有待改善,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正视这些问题,然后对症下药,找到应对措施。

(一)学习习惯不好

许多学生在学习中过于自信,认为自己的知识接收能力很强,思维也很活跃,能够跟上教师上课的节奏,所以不愿意预习功课。以为课堂上能够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课堂上的知识点都已经深深刻在了自己的脑海里,因此不愿意动手动笔,一堂课下来,笔记本上还是空白。课后也不加强复习,不做习题巩固知识,等到考试检验学习成果时,才发现自己知之甚少,落下的知识太多。

(二)没有好的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能够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让我们对学习进度做到心中有数,并且按部就班的完成学习任务还能够减小我们的学习压力。但是,据了解,大部分的学生都没有制定过学习计划,或者制定了计划却没按照计划去执行,做不到持之以恒。有的学生想制定学习计划,由于不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没进行过自我分析,更不懂得如何去安排学习时间,所以不知道如何去制定学习计划。

(三)对生物没有兴趣

高中生物知识比较复杂,许多知识又比较抽象,与其他科目之间还存在紧密的联系,这导致许多学生认为生物太难,学不懂,所以对生物没有学习的兴趣。比如,在DNA的学习中,涉及到DNA的结构、DNA的复制,基因工程,DNA变异造成的人类疾病等等知识,其内容不仅多,而且复杂,令许多学生望而生畏,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高中生物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策略

(一)养成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

比如,学习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早上我们的头脑最清醒,适合记忆,我们可以对爬行动物的胚胎结构、原肠胚的结构进行记忆,掌握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的过程和细胞的变化;下午可以对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的过程做一个对比分析,帮助我们理解两种发育过程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晚上的学习状态好,则可以做一些练习题来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并对知识总结分析。另外,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课后复习,其也是一个基本的学习计划。如果对每一个大的知识点,我们都能制定一个学习计划,那么,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就不会累计起来,我们的学习压力也会小很多,学习成绩还能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要养成多练题的习惯

理科讲究题海战术,多做练习题,一是能够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是能够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并且,练题应该注重质量,而不是只求数量,要选择性的练。比如,在减数分裂中,对于减数分裂的定义、类型、过程、细胞变化、染色体的变化等都应该做一部分练习题,而不能只重视一部分内容,忽略其他内容。对于做错的练习题,可以准备一个错题集,整理出来进行分析、总结,找到出错的原因,加深对掌握得不是很牢固的知识点的巩固。练题可以训练学生的生物思维,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做题的过程中查漏补缺,真正的掌握知识,提升学生的生物成绩。

(三)养成多思考,勤总结的习惯

在学习中,要保持自己的大脑处于活动状态,多思考、多提问,在思考中找到问题,在提问中找到答案。尤其是在生物实验中,对于实验中的每一个生物现象,我们都应该带着怀疑的态度去寻找答案。例如,在生物实验还原糖的鉴定中,我们应该思考其中的一些问题,如为什么要选用斐林试剂来作为实验的检测物质,通过学习我们应该总结出,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在隔水加热的情况下,能够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这就是选取实验材料的依据。那么,斐林试剂是如何制出来的,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比例来配制呢?在试验中斐林试剂的用量对实验结果会有影响吗?这些都是我们在实验前应该思考的问题,只有这些问题都弄明白了,才能正确的操作实验。实验后,我们应该对实验的每个环节进行总结,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和改进的办法。总之,多思考、多总结,对生物学习是有利无害的,我们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大脑,有效的提升生物成绩。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对生物成绩的影响是很大的,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够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多做练习题、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这些都是好的学习习惯,将这些习惯带到生物学习中,一定能够提升高中生的生物成绩。

参考文献:

[1]张艳.高中生物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论述[J].中国校外教育,2014,(32).

[2]李韧.高中生物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探讨[J].考试周刊,2015,(30).

篇7

【关键词】自读自讲 做好课堂笔记 做习题 环节 参与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78-01

课堂练习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如何运用将决定一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反映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课堂教学以使学生练习多寡判断教育之优劣,使学生充分讨论,参与之机会方为良教师。可见陶行知先生不但强调当堂多练的重要性,而且说明了多练方法重要是讨论,参与教学。

我在多年生物课教学实践中,理解和实施的当堂多练主要包括三个环节:自读自讲——参与练习环节;做好课堂笔记——总结练习环节;做习题——反馈性巩固练习环节。通过多环节、多形式、多侧面的练习,在45分钟内把握教和学、学和练、传授知识和传授方法、知识获得和能力提高结合起来,当堂巩固,不增加课后负担。

三个环节中,学生的自读自讲环节是基础环节。这一环节需教师引导启动。例如,我在进行“DNA结构”教学时,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准备回答DNA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旺盛的求知欲。自读数分钟后自讲。根据教学挂图,看图说话。学生登台自讲,演讲者认真投入,听讲者情绪激动,不断地有学生焦急地插嘴,气氛活跃。教师在此基础上,用自制的脱氧核苷酸硬纸块教具,在黑板上拼接成DNA分子片段,结合挂图和教模,轻松形象地把相关知识点拨讲解清楚。使教与学、学与练结合起来,即有知识获得,也有能力的训练。学生自读自讲环节可以因教学内容不同而变化形式,可变为自学自练。例如,“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一课教学,此课教学内容中基本概念难度较低,学生自读后,通过回答,需讲解概念的时间较少。我就请学生上讲台,板演色盲不同婚配情况的基因图式。四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座位上自练。学生练习后,教师对黑板上四道题进行全班面批式讲解。同时,由这四道题引出,色盲由男人传给女儿后再传后外孙;色盲男多女少的结论。学生自读自讲之后,教师的精讲点拨有了基础,容易事半功倍。学习自读自讲。教师精讲点拨,与注入式教学比较,节约了时间,这就为当堂练习,巩固提供了时间的可能。

当堂多练中,第二个环节是课堂笔记训练,做好课堂笔记训练环节非常重要,课堂笔记是对学生自读效果一种检验。学生自读时,我要求学生手不离笔,要及时地圈下关键词,划下重点句。当堂多练,因受时间限制,不一定一看就懂,不可能一读全懂。但是,熟悉教材,圈下关键词划下重点句却是基本要求。学生答问时,可以根据圈的内容宣读课文。教师精讲板书时,笔记上有的,书上没有圈划,说明自己自读时没有捕捉到重点——要补充圈起来。常言道:“读十遍,不如抄一遍”。学生一边听讲,一边记好笔记,学习效果比光听不记要强。课堂笔记是点拨精讲的提纲,教师对教材内容的补充,是课后复习,特别是阶段复习的重要参考资料。笔记也是做学问的一种基本功,中学时代必须得到充分训练。课堂45分钟时间宝贵,课堂笔记宜精不宜庸长。例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一课,名词概念很多,但是关键之点有二,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笔记本就成了我变相的作业本。我定期收课堂笔记,检查,批改,登记,督促每个学生必须认真做好笔记。笔记训练成了生物学教学必要的巩固环节。

当堂多练第三环节,做习题——反馈巩固性练习环节。课堂练习应适合面向全体课堂教学的形式,并受时间限制,因而要求具有开放性、精练性和灵活性。可采用问答式、板演、做投影问答题等类型,反馈效果好。此外,纠正学生的遗漏或错误,也能面向全体,复习巩固效果也好。一节课,经过导言、自学自讲、点拨精讲之后,时间往往不多了,作为课堂练习必须质高量精。生物学教材中的“动动脑”和复习题量少且偏易,这就必须选择一些教材之外的习题补充。例如:在进行“呼吸作用”一节教学时,我补充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联系和区别的表格填充题作为突破难点,复习巩固之用。在进行“激素调节”一节教学后,我精选补充了“呆小症”、“侏儒症”的区别与相同点,“巨人症”的发病原因及特点,“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病原因等习题让同学们进行讨论,并解答,以达到巩固复习的目的。课堂练习还必须具有灵活性:一方面形式灵活多变,包括提问、板演或看投影等多种形式;另一方面时间上必须灵活掌握时间可长可短,万一当堂来不及也可以推迟到下节课处理。有些教材内容通俗浅显可作阅读训练材料;有些可作练习题式的材料——这样的课,练习就长些。有些教材,例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孟德尔两个遗传规律等等,往往需要教师花费较长时间讲解剖析清楚。有些课堂可能没有练习时间,课堂练习可课后做,或专门设置习题课。课堂练习,切忌刻板化。模式化的轻率处理,因为一堂课最后十分钟左右是学生精力和注意力下降之时。此时,点几道题你们做吧!可以解决学生注意力下降的不利因素,达到反馈、巩固的效果。

在课堂45分钟内完成大纲的教学任务,不给学生造成过重的课外作业负担,这是每位教师的应尽职责。这不但涉及教师的能力,也关系到教师的职业道德。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及生物学科已成为“3+X”高考学科。我准备继续采用当堂多练的教学方法,并在实际教学中摸索探讨,使之更为完善,更好的服务于我的教学工作,使更多的学生获得利益,得到发展。

篇8

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理综冲刺复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高考理综冲刺复习方法一、高考冲刺物理复习方法

考生要根据最新的大纲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对于新增和修改考点要给予关注,这往往是当年命题的热点,在物理的复习中注重训练自己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理解能力,灵活应用知识建立模型的能力,以及联系实际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等。

二、高考冲刺化学复习方法

此阶段重点之一是提炼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和重要结论,以及考试知识点,特别是新增考点和新修考点。二是进行专题训练,并对专题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对真题进行总结和研究。

对化学科目来说,会经常出现一些考生比较陌生的题,尤其是有机部分常会出现考生没有接触过的有机化合物,解答这类问题时,考生应在题给信息中提取关键信息,根据其结构顺利推出它的性质。

在实验题上,要尤其注意实验的安全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涉及到工业生产的题目,还要考虑经济性原则。

三、高考冲刺生物复习方法

生物方面,应该在掌握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在考试大纲的指导的前提下开始深入研究真题,掌握各种答题方法和要点。

生物学科中,除了掌握主干知识以外,还需要花一些时间去关注生物学热点问题,如诺贝尔生理学奖研究内容、近期发生的生物学热门-事件等,了解其中蕴藏的生物学知识。

二.高考理综学习方法1.及时归纳法

第一种方法是及时归纳法。每学完一节或一章之后,将这一部分的内容回顾一遍,记下自己平时忽略了的知识点和遗忘了的知识点,然后自己发现规律,去找出每一节之间的联系,每一节内部具体的知识点的联系,这其实也是定期总结。

好处在于能够从总体上把握全局,有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和体系,在复习时便于查找重点与难点。

2.经验公式法

每做完一道题,分析一下出题者的目的以及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

我曾经就把整本书的内容划分为几个大的知识模块,然后,每一种类型的题专门用一页纸记录。做完这类题时,我就把思路记下来,经过一段时间,当这一整页纸记满时,回头看看,这一类题竟然有这么多的方法和思路,以这么多种方法对付一道题就再也没有问题了。尤其是一道很典型的题,让你叫绝的题,能够给你更多的灵感和思路。

这种方法需要持之以恒,因为我们天天都在做题,我们遇到的奇特的方法也肯定很多。最后,我们需要进行的工作就是将这些方法再进行整理,该合并的就可以归为一类。

我还记得数学老师在第一节课上告诉我们的:数学就几种固定的方法,如数学归纳法、分类讨论的思想、归一思想、反正法等。后来学完以后,自己思考了一下,果然,所有做过的题都可以在这几种方法中找到原型。

对理科综合来说也一样,每一科中你都可以找到通用的方法,物理的条理性强些,与数学的关系较紧密,化学与生物的联系较紧密,当做的题多了以后,你自然就可以区别出一道综合题中哪些部分是物理、哪些是化学、哪些是生物,而不会觉得没有思路,因为综合题并不是拼凑题,它有一定的层次和组织结构。

例如,分析受力和物体的运动问题,基础就是牛顿三定律。首先选取研究对象,然后进行受力分析,明确物理过程,选取实用的物理公式,解答完以后可以从量纲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也可以用极限法分析结果,主要是想特例。

做完斜面上物体的受力的题后,我们如何分析呢?首先,我们考虑参数角无限小,趋近于零,就是物体放在平面上的情形;再考虑参数角增大到直角时,没有斜面支持物体,物体受到的力就是重力。

尤其是做完有关两个叠加物体的摩擦力的题时,我们一定要先看看预先假定的摩擦力方向是否与我们计算的结果符合;如果不符合,我们还要假设新的方向;再不符合,我们还可能得出两个物体相对静止,但相对斜面有加速度。

3.纠错记录法

第三种方法是纠错记录法。这种方法的针对性很强,它针对的对象是错题,错一道记一道,并经常反复温习,就可以知道自己对某一类特定的题的掌握程度。

如果有几道题犯的是同样的错误,你就应该重视了。要仔细分析原因,并且在考试之前你应该把常犯的错误再看一遍。

比如牛顿定律必须要在惯性参考系里;动量守恒定理和能量守恒定理常常联合使用;

光的衍射条件必须是孔的尺寸远远小于波长;波的频率仅仅与波源的振动情况有关;盐酸是混合物,纯硫酸是纯净物;制乙烯时要使温度迅速上升到170度;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植物的细胞有细胞壁、质体、液泡,但是没有中心体;植物有丝分裂末期靠高尔基体形成细胞壁,而动物是从中间溢缩形成两个细胞;群落加上环境就是生态系统。

平时容易错的地方在考前过一遍,在考试中就会大大减少犯错误的机会。

这里举个例子:化学中有关离子方程式的问题,这是一个专项,而且是极易犯错的专项。要注意题目中讲的过量以及物质的添加顺序,将氯化铝溶液加到氢氧化钠溶液和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到氯化铝溶液中的现象就不同,发生的反应不同,就对应着不同的离子方程式。

我们还要注意电荷守恒和离子种类守恒,一种物质中不同离子的配比问题,实在很复杂的反应,一定要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分析里面有哪些离子参加了反应、哪些离子的价态发生了变化,分步反应最好先写出分步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叠加。

做题多了以后,一些最典型的方程式的系数都可以背下来了。

有关离子共存的问题,我也是从错误中吸取经验的,题目中的条件,我就常常忽略了无色,或者与氢氧化铝不共存等条件,后来知道先排除与题目条件不符的选项会缩短解题速度。

然后,我又总结了很多不能共存的离子的原因,有以下几条:

(1)酸性与碱性离子不能共存,这说起来很容易,可是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我们往往忽略了题目中隐含的酸性或碱性条件;

(2)强氧化性离子和强还原性离子不能共存,因为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须注意二价的铁离子有强还原性,高锰酸根在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

这里又涉及到化学药品的保存问题,不但要考虑盛装的容器,还要考虑空气中的某些物质与溶液成分反应,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经常混乱我们的视线;两性物质只能在中性环境下存在,两性物质有氢氧化铝,氧化铝,氨基酸,碳酸氢盐。

我相信大家在平时的复习中多关注曾经的笔记,多做一些归纳性的总结,有了系统的笔记和总结,在复习时就不会出现没有方向的情况了,而且可以节约很多时间,也不会因要复习的内容太多,而不知道从何下手了。

如果你以前没有这个习惯,那么,从你看到这几个方法开始,选择其中一种适合你的方法还来得及,因为这是很容易做到的事,只需要你在看书、做题时旁边准备一个笔记本,及时总结归纳,复习到最后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篇9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生物化学是一门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体的组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以及生命本质的科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基础学科和前沿学科。而基础生物化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农学、植保、林学、园艺、食品、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等专业普遍开设的重要基础必修课程。同时,它也是一门桥梁课程,和其它很多学科联系紧密,学好基础生物化学可以为进一步学好生理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保证和提高基础生物化学教学质量是当前提高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生物学基础的关键之一。在农业院校,基础生物化学一般设置在第三学期,而该课程安排的课时比较有限,以我校为例,只有48学时;内容却比较抽象难懂,理论深奥,代谢反应错综复杂且相互联系,理论点多且分散,讲课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对于生物学基础还停留在细胞结构水平上的大二学生来说,普遍感到难度较大,要记忆、理解的内容很多,因此学习负担较重,往往从一开始就产生畏难心理和应付考试的潜在意识,降低了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师生普遍反映生物化学课程教学难度大,学习效果差。再者,现在高校在教学第一线的大多是一些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同时还面临着科研等各种压力,所以很多青年教师抱着应付教学任务,只要不出教学事故就行的心态,使基础生物化学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针对目前高校存在的普遍现象以及大多数学生认为基础生物化学抽象、难学、难记的现实,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总结提出以下几点具体措施,望同行指正。

1.提高教师的自身水平

1.1知识水平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要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1]。作为一名大学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2]。生物化学与生命领域的其他学科关系十分密切,如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近年来,生命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进展、新成果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及时了解该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学科前沿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联系,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认真备课,如此才能“胸有成竹”,将专业知识演绎得生动有趣,做好学生生物化学专业知识的启蒙人。

1.2提高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方法

现在高校站在教学第一线的大多是一些青年教师,知道所教内容是一回事,在课堂上给学生简单明了的讲解清楚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是另外一回事。“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就要求青年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教育投资力度的加大,高校的教学设施越来越好,基础生物化学大多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可以把单一的文字变成图文并茂的生动语言,比传统的板书教学更直观,更生动,更容易理解,学生能看懂、能理解,学习兴趣就产生了,也就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到生物化学的学习中,逐渐对生物化学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有效的提高了基础生物化学的教学效果和效率。但是,多媒体课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授课节奏较难把握、师生之间互动较少。由于减少了板书时间,教师授课节奏明显加快,使得课堂所包含的信息量更大,一般是传统教学内容的2倍[3]。青年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往往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中以文字形式大量堆砌教科书内容,变讲课为“念课”,只顾低头念课件,与学生没有眼神的交流,学生也没有停顿与思考的余地,影响了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几堂课下来,学生对学习生物化学就失去了兴趣和信心。因此,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情况不断改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积极性。

首先,在教学中要避免“一言堂”,不能照着PPT课件“念课”。现在的教学方法很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首先提出问题,巧设悬念,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带着问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感受逐层次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获得答案。同时,传统的教具和板书教学不能完全抛弃。比如讲到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时,单靠PPT上的图片学生很难将其和DNA的立体结构联系起来,如果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展示DNA双螺旋结构的教具模型,便可以将看不见、摸不着的DNA分子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直观、形象的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此外,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板书教学,不但可以调整教学节奏,而且可以使学生有思考和理解的时间。如糖酵解代谢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步反应,如果在利用PPT讲解的同时将糖酵解过程的提纲板书在黑板上,这样学生学习和理解记忆起来就比较系统和直观了。由于基础生物化学课程学时少,所以更要凝练重点、精华点,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将重点、难点讲清楚、讲透彻,其余的时间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发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主观能动性并调动其积极性。

其次,课件的制作和视频的引入。课件的制作一定要精美,让学生从视觉上觉得赏心悦目,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这也是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在制作PPT课件时,应使版面设计简洁,背景颜色不要太花哨,同时,要保证文字的正确使用,尽量简练但突出重点,使之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但如果多媒体课件中文字太少,学生无法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理解;文字过多,可能会使学生疲于做笔记,无法跟上授课节奏,从而影响授课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对课件中文字、图片、视频所占的比例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动画、视频更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生物化学课件时尽量减少大篇幅的文字内容,多增加图片和视频等直观、易理解的内容,使学生对抽象的概念可以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 DNA复制时滞后链的合成方式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如果播放相关视频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具有直接的认识,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了解和把握。

最后,在教学过程引入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学科进展。生物化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课本知识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基础,但与最新的科研成果有一定的时间差,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并不仅限于书本,他们还希望学到教材以外的很多东西。因此,在教学中要及时穿插学科发展动态及热点话题,开拓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所学知识能跟上时代步伐和需求。如在讲授核酸化学时可以补充生物学的研究热点如小RNA等。此外,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就、发明创造的历史背景及推动学科发展的现实意义,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启迪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4]。比如,在讲解真核细胞的端粒复制时,可以引入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美国科学家,凭借“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这一成果,解开了人类衰老和罹患癌症等严重疾病的奥秘。学生在了解这一科学界重大事件的同时,一方面加深了对端粒复制机理和机制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会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

2.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生化的主动性,克服畏难心理

2.1激励学生,建立学生的信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姆斯说过:“人类本性最深处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和尊重。”希望得到尊重和赞美,是人类深处的一种愿望。对学生来说,老师的肯定、表扬和鼓励,是学生产生巨大学习动力的源泉。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批改作业等环节中适时恰当地应用“激励性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进行积极的评价,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5] 。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长处,尤其在生物化学学习过程中,及时地对学生各个方面的细微进步并给予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克服生化学习中经常出现的畏难心理。实践证明,使用激励、赞美性的评价远比批评、指责更加有效。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充分利用课前、课间休息和课后答疑时间与学生交流,也可利用QQ、短信等现代信息传递手段进行交流。充分的交流和恰当的激励会缩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感,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使学生具有“更上一层楼”的信心和力量。

2.2鼓励学生提高自学能力

基础生物化学课程内容繁多,有很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而学时安排一般又比较少,因此我们强调区分内容,提倡预习与复习,鼓励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明确即将学习的内容和要求,哪些是难点,哪些是重点就会有一个提前的把握,只要心中有数,听课的时候就会集中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有一个很深的感触,上节课的内容下节课再提问时很多同学都会露出茫然的表情,同学们也反映,很多知识点老师一提醒都知道,但就是想不起来。这种情况就是没有进行课后复习的结果,所以要适量的布置课后作业。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一些比较新颖、灵活同时又和课本知识相关的题目感兴趣。比如在学习完整个糖代谢之后,给同学们留了一个作业[6],这是关于柠檬酸合酶提取的例题,题目中假设你是一个刚进实验室的新手,如何提取,题目中设计了很多问题,比如如何选择材料,如何一步步分离纯化所要的目的酶并保持其活性,让学生感觉就像是自己在做实验一样。这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例题,学生不仅要将前面所学的蛋白质、酶以及代谢反应相关的内容联系起来,还要查阅一定的资料才能解决问题,既复习了所学知识,又锻炼了动手和思维能力。此外,对于生物化学课程而言,很多同学反映虽然掌握了课本知识,但是遇到习题就不知如何下手,因此习题课也不能忽视。所以,在每章内容结束后,我们一般用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将本章重点内容所涉及到的习题进行重点讲解,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巩固所学知识,锻炼他们的思维深度和综合分析能力。同时,就习题讲解过程中学生所暴露出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现在互联网上有很多生物化学的精品课程、视频、动画、图片等,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就把这些网址告诉学生,让学生在课下自学,使学生能够享受到其他高校优质的生物化学教学资源,这对提高他们的生物化学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2.3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生物化学现象

生物化学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等领域,因而,教师教学可以从身边的生物化学说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化学就在身边,并不是只存在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容易使学生对生物化学产生亲切感并消除学习上的畏难心理。如讲授蛋白质的含氮量时,可例举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又如讲解糖代谢的无氧酵解时,可例举剧烈运动时引起肌肉酸痛的原因等。

3.重视实验

生物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没有实验,就没有今天生物化学领域丰硕的理论成果,实验课是生物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且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所以必须改变传统的只重视理论而忽视实验的教学方法。实验内容除保留经典的验证性实验外,还要适量地增加综合性、探索性的实验。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加强学生的动手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师要从思想上要重视理论教学,不能把课堂教学当成是一种任务,认为上完一堂课,就完成一件任务,要从心底真正的热爱教学、热爱学生,要不断地学习、研究、思考和总结,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克服教与学的难关,提高教学水平,改善课堂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有知识、有素质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春洋.关于提高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医药教育, 2010, 17(18):115-116.

[2]李小琼,詹剑.医学生物化学教学的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10,12(7):694-695.

[3]刘永红.浅谈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和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6,6:118-119.

[4]孔璐,孔林,于培兰等.联系诺贝尔奖进行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的体会[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1-122.

篇10

关键词:导学案 高中生物 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154-01

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增强听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我校采取“先学后教,渐进内化”的教学模式,于是就有了“导学案”这个学习帮手。本文对如何充分利用学案,培养学生学习习惯进行了分析。

1 怎样才能更好发挥学案的作用

1.1关注教学目标

要让学生领悟每堂生物课的教学目标,神情专注地沿着老师的教学思路从知识、能力、思想认识三方面接受信息和感受诱导。

1.2抓住教学重点

一节课的知识点不少,但每个知识点并不是同样重要。教学大纲对各个知识点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有的要求“了解”,即要求对知识识记和识别;有的要求“理解”,即要在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领会、解释和说明;有的要求“掌握”,即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初步运用、分析和重新组织。要求达到“理解”或“掌握”的知识点一般都是教师讲授的重点,是应该首先学好的。教师学案上会体现这些不同的要求,学生应在教师的影响下,学会区分重点和非重点,以便把最基本的内容学好。

1.3掌握基本观点

生物课本中贯穿着许多辨证唯物主义的生物学基本观点,如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统一的观点,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生态观点,以及生物从无到有,不断变化发展的进化观点。在学习中应该注意教师是怎样运用这些观点去统率教材的,是怎样运用这些基本观点去分析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的。

1.4重视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一般是指从事研究活动中所采用的途径(研究的基本过程)、手段和方式。大纲中所规定的“科学方法训练”,包括“使学生了解一般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使学生初步学会一般科学研究的基本手段和方式”两个方面。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知道,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演示实验,让学生做一些实验,讲一点生物科学发现史和发展史,或者讲个科学家的小故事,常常是为了向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是为了使学生善于逻辑思维和辩证地思维。因此在听课时,应该注意科学家们是怎样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是怎样实验、怎样思考、怎样解决问题的,通过这些去学习科学的思维和科学的方法。

1.5正确处理学案与记笔记的关系

学案上的文字、图示表解等,都是在对教材进行分析、提炼的基础上加以设计的,体现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学案上的内容,而且还需要在学案的相关位置补充一些课堂上拓展的内容。做到学习与听课相结合,二者相互补充,才能深刻理解、举一反三。但上课时又不可为记笔记而放松对问题的思考,课上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听老师的讲解、点拨和学生自己的思考、质疑、领会问题上。如果两者发生矛盾,应以听懂为目的,可以暂时不记,留下空白处,或作一记号,课后再去回忆、补充、整理。

高中生物由于知识面广、横纵联系多、疑难点多,课堂密度大,构建知识体系的思想方法初中大有不同,更需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怎么才能使学生持久而自觉地进行自主学习呢?自主学习的动力来自何方?众多的事实表明,这需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利用生物课堂教学和其它课外活动机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生物学习习惯,是学好生物的有效途径。

2 如何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生物学习习惯

2.1教学程序中的习惯养成

2.1.1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因为理解和掌握新知识不是靠一次听讲就能做到的,而要通过多次强化。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主动学习的好习惯。首先,通过阅读教材,若是生物学基本概念,抓住关键字。看好后掩卷而思,看哪些内容已基本清楚,哪些内容不甚了解,哪些是重点等;若是生理生化知识,应以化学组成―结构特点―生理功能为主线,对这部分内容有一大概了解。要注意分析,归纳,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若认为已基本了解,可尝试着做课本后的习题。在练习中有疑难之处要及时记录下来,备作课堂之用。这样有难点、重点,有目标地听讲,能使注意力更集中,对知识理解更深刻,听课效率自然提高,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2养成及时复习和巩固的习惯

课后复习就是把课堂上所讲内容加以整理、归纳,是一个知识再现的过程,也是一个强化记忆的过程,高中生物教学目标重在生物学素养的培养。课后复习就是要整理思绪,复习越及时,遗忘越少。通过整理、归纳,使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在复习整理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产生自己的观点,这是主动思维的开始,应给予表扬。鼓励他们把自己的观点暂时记上,查阅参考书,最后找老师商讨,使知识得到进一步澄清、强化和巩固。

2.1.3养成及时总结经验的习惯

课后及时复习,一方面要都过一定量的习题加以巩固,另一方面就是要在练习后及时总结、反思。解题之后对题目的归纳整理是练习巩固很重要的一步。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只有少数学生会自觉做到这一步,所以教师应该在解题后,要指导学生进行思考,这道题涉及到哪些知识点的应用,是如何解答的,还有没有更佳的解题途径。在以后解此类题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并注意一题多变,即将已知和求解多角度转化,进行分析和归纳,训练思维的灵活性。通过一题多变,对知识求得更深刻理解。

2.2解题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