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理论与实践范文

时间:2023-06-21 09:43: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理论与实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德育理论与实践

篇1

论文摘要:高校德育学分制将德育的内容学分化,以此来综合评价学生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实践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在具体实践中,要不断提高师生的认识,强调德育学分的导向作用,坚持奖惩分明、公开公平的原则,实现德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统一。

一、德育学分制的涵义

德育学分制是通过量化的标准,对包括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实践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以提高学生接受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发展的一种德育管理模式。

德育学分的评价借鉴了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评价内容和方法,融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和德育载体于一体,并以学分的形式加以规范。在德育学分制中,每个学生每学年只有接受一定量的专题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活动才能获得必需的基本分,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一些学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获得一定的附加分;当学生出现一些不应该有的行为时也要有适当的扣分。学生每学年的总评成绩达到合格底线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分数的高低将成为各种评优活动的直接依据。实际上,在德育学分制中,德育成为每个学生每个学期均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其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浑然一体,主要是从思想、道德、心理、行为等层面展开。

二、德育学分的基本内容

实施和操作大学生德育学分的目的,是从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角度,形成有助于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为此,大学生德育学分的实施,我们是从“基本学分”和“奖惩学分”两个方面进行的。

1.关于基本学分的内容和操作

基本学分是对学生的基本德育要求、德育活动和德育形式,以科目化、活动化的方式加以规定的一种形式。基本学分是学生参与各种奖励评定的“德育入门线”,是每一位学生在每一学年里必须取得的最基本学分,是学生参加各种奖励评定的基本条件。其内容包括参加政治学习、学术活动、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情况、公益劳动情况和日常行为五个方面。基本学分应着重反映学校培养目标中德育的内容和要求,要以学校培养目标规定的德育规格的具体化为内容,以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要求与大学生的实际状况为依据设定。每一方面都应确立一种或几种导向重点。例如对学生参加政治学习活动,主要是要求学生增强接受理想、信念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动性;在团组织和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意识;通过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自觉确立正确的成才观念,走正确的成才道路。在具体操作基本学分时,采用明确目标与实施目标相结合的方法,要求每一位学生根据自身参与德育活动的实际情况,登记活动内容与活动效果,同时也要求辅导员根据活动的情况不定期地对学生的《测评手册》进行检查。在机制上确保对大学生德育学分的检查和督促。

2.关于奖惩学分的内容和操作

奖惩学分包括加分和减分。加分以奖励先进为目的,鼓励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创建以及其他校、院、系三级管理机构所极力倡导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中发挥作用。加分必须对衡定学生的素质状况有价值,必须能够作为学生各种奖励评定的重要依据。

制定的加分主要包括:(1)在担任学生干部期间工作成绩优秀者;(2)在参加党团组织生活和集体活动的过程中成绩优秀者;(3)积极开展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4)学生公益劳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5)在学院宣传工作中的成绩优秀者;(6)在参加学院以上单位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中成绩优秀者;(7)宿舍卫生自律方面评比优秀的宿舍长及舍员。

显然,加分能够对学生的日常各种表现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但是适当的减分也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包括:(1)故意破坏公共环境公共卫生者;(2)在教室或宿舍内违章使用电器者;(3)聚众赌博者;(4)集体活动迟到或不到者;(5)无故不打扫宿舍卫生者;(6)打架或偷盗者等。

为了做到奖惩学分的公正、公开与公平,我院奖惩学分的操作原则是:(1)建立德育学分操作小组,组长由辅导员老师担任,成员主要是由班级中推选出来的认真负责的同学。操作小组具体负责指导和落实大学生德育学分的工作。(2)制定统一的德育学分操作细则,形成包括基本学分和奖惩学分合一的奖励评定机制。(3)随着年级的不同,德育学分的具体细则会有不同方面的侧重点,具体不同由年级辅导员老师提出,在经过学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的同意后方可实施。

三、德育学分设置的原则

1.坚持奖惩分明

大学生身上同时存在着积极与消极、先进与落后两方面的因素,因此必须明确指出其身上存在的优点与不足,肯定其积极因素和先进成分,通过肯定性评价,激励学生正确的思想言行,并在全体学生中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也必须明确指出其身上的不足和缺点。通过否定性评价,使学生能重新审视自己的言行,并采取相应的调整行为。坚持奖惩分明的原则,要注意不能以肯定性的评价代替否定性的评价。

2.坚持客观公正

德育学分的建立其实质就是通过可量化的标准和原始的记载,体现大学生在德育学分内容规定范围内的实际表现。由于德育学分直接作为学生评选奖学金、三好学生等评奖活动的依据,因此必须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要改变以往主要凭主观印象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不足,以原始记载材料讲话,提高评价的精确性和可信性。四、德育学分操作中应重视的问题

1.必须将德育学分的实施与建立奖惩分明的政策导向相结合

对大学生德育学分到底要对大学生形成一种怎样调节与制约机制的问题,我们主张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实施大学生德育学分必须与学生的奖惩措施挂钩,必须对用人单位评定学生素质有用。以此作为发挥大学生德育学分的导向、激励、鉴定、诊断和调节等积极作用的重要机制。同时,考虑到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应该提出不同的要求。在低年级重点考核学生遵守各种校规校纪,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高年级重点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

2.提高学生与辅导员对实施德育学分的认识

辅导员和学生对于实施大学生德育学分的认识,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不断提高辅导员和学生操作与执行大学生德育学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德育学分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院在具体设计和操作大学生德育学分时,把设计、试点大学生德育学分的过程与对学生进行动员两项工作结合起来进行。把试点和讨论看作是提高学生对德育学分认识的一个重要环节。与此同时,我们也吸纳学生来参与设计和操作,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对实施大学生德育学分的意义的认识。由于有学生的参与,我们制定的德育学分实施办法比较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具体实施与操作过程中进展也较为顺利。

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对大学生德育学分的设计,必须注重体现德育首位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必须注重提高广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必须注重将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考评具体化、规范化和可操作化,做到教育和管理的有效结合,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觉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我们也深感,德育方面的考评相比于智育和体育方面的考评显得比较薄弱,缺乏可操作性和规范性的状况,已现实地成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一个“瓶颈”因素。探索和实践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德育测评体系,是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德育工作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的一个突破口。在德育学分的轨道上我们只是刚刚起步,还需要全体学生工作者共同建设,保证我校德育学分工作能够科学化、规范化,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提升我校学生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楼军江.大学生的德育学分的设计和操作[J].中国高等教育(半月刊),2001,(15).

[2]王静怡.积极构建德育学分的评价与奖惩机制[J].思想·理论·教育,2001,(4).

篇2

2009年9月教育部职成教司正式启动了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同时教育部对本轮课改在改进德育课内容、结构和教学方法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1)在德育课内容上,要进一步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融入德育课教材。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加强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纪律和法制教育、择业和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2)在德育课教材结构上,要通过模块化适应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的需要,并有利于今后及时更新、补充新内容。(3)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注重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特点,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与职业活动、学生活动相结合,突出学生主体作用,改变“重理论传授,轻学生实践”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参与。

新一轮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堂确实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德育课教学由过去单纯的教师灌输向学生体验转变,学生参与度比过去有所加强,课堂气氛比以前活跃。但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以及笔者参加一些听课、评课活动,也发现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些问题:

1.中职德育教材层面:新教材的教学结构虽然在整体上做出了一些调整,但从本质上看依然是以教材的章节为基础的,而教材的章节划分大都是以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为依据的,更多的体现知识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以此为基础的教学活动必然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的教学活动。但是,作为德育课程的教学,这种结构不免会表现出它的局限性。

2.德育教师层面:绝大多数教师目前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教材的内容和顺序进行教学,尽管他们中的不少人也希望能使学生参与进来,达到德育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安排了不少活动,但是,由于教学结构整体没有改变,这些活动本身只能成为教学的调味品,至多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而对于提高教学,尤其是提高德育效果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3.学生道德素质形成层面:首先,道德素质的高低主要表现为道德实践的水平,即道德必须内化为一个人的信念,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一个人的品德表现如何主要不取决于道德知识的多少,关键在于能否自觉地把道德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也就是道德主体性的建构与发挥问题。其次,品德的形成离不开主体的主动、自觉的道德实践活动。只有通过活动,即主体的积极投入和参与,才能加深其感受和体验,从而把道德要求逐渐习得为内在需求。因此,德育课程教学的目的不像其他学科教学那样给学生传授各科系统的书本知识,而应该是通过指导学生自主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而有特色的发展。教师的教应体现在“指导”上,即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二、对德育模块化教学的认识

模块化思想起源于工业生产,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技术领域,包括教育领域,在课程改革中,模块化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模块化教学法(MES),这种以现场教学为主,以能力培训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目前主要被应用于课程设置和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若在德育课程中推行模块化教学可以融理论知识和体验行动于一体,同时关注学生今后的发展。

“模块化”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之一,模块化可以使课程的开设和学生的选择更灵活。借鉴新课程改革的模块化思想,实现德育管理的模块化,可以使德育管理更清晰、更专业;可以改变“德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和“德育工作者整天忙忙碌碌”的现状,使德育工作更简洁、更高效;可以配合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和个性化发展。模块化教学是以能力培训为主的教学模式,德育的模块化教学目的主要不是形成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要形成一种道德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使外部的教育影响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行。这就需要教学观念的转化。模块化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软件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子功能,所有的模块按某种方法组装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完成整个系统所要求的功能。所谓模块,就是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将相关的知识组织在一起的结构。模块有大有小。我们可以说一本教材就是一个大的模块。也可以说一章或一节是一个小的模块。我们这里说的模块,是介于教材和章之间的模块。所谓主题,就是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内容,针对学生的特点,归纳出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起码应该掌握的知识。模块划分的最大特点是非学科性,是行动导向性的,更有利于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学生公寓管理 参与 理论与实践

大学生的公寓文化主要是将大学生作为主要主体,进而形成一个在公寓里生活的前提下的大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的综合过程。大学生的公寓文化是整个校园文化当中重要的构成部分。这里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场地,同时也是他们休息和娱乐的地方,它直接的影响到大学生日常行为和人格,同时对养成何种价值观上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1 大学生参与到学生公寓管理当中的意义

1.1是促进高等教育进行目标培养的有效手段

在高校中很多场地都发挥着育人的作用,同样,学生公寓也在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我们提出的很多道德教育方面的要求,在公寓管理中都集中的体现了出来,比如说公共环境的卫生,人际关系的处理,公共秩序的维护等等,好的公寓环境对教育活动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这种起作用的模式又被叫做“潜在的课程教育”。公寓是学生接触的最直接的第一社会,是学生培养道德规范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如果公寓管理模式运用的好管理的好就会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准则,利于提高他们与人的沟通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而让学生投身到参与到学生公寓的管理中来,就相当于让他们从原来的被管理者转变为管理者,这样一来他们就会主动的在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在这一方面来看,学生参与公寓的管理实际上是积极投身实践,以及意识教育目标的过程,通过引导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管理中所肩负的责任,同时能够自觉进行自我完善,成为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

1.2符合了教育发展的规律

对于大学生来说,生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进行道德学习的过程,大家在一起生活由一开始的矛盾到后来的融合等现象,就是强化道德加以学习的过程。学生参与到公寓管理中来可以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自己的道德认知,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真正意义上的做到严于律己。这一点上来看,完全符合了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的成长规律。

2 大学生参与到公寓管理中具体的实践

2.1将制度更加的完善,让学生参与管理的制度更明确

方便学生公寓育人这项功能的实现,学校可以把学生公寓作为学生工作场所来加以管理,同时建立学生公寓管理的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学生公寓相关的制度建立,人员安排。设施保证和维护环境等任务,建造一个学生和专职人员,外聘人员共同合作的一个工作体系。只有把制度制定的更加合理化才能够让公寓管理的更加完善,因此在学生公寓的管理上还可以制定相应的制度手册,让学生在参与到公寓管理中来时可以依照制度工作。2.2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举办各式各样的公寓文化活动

公寓文化是整个学校里校园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在这里学生们可以充分的表现和展示自己,可以说学生公寓是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场地。公寓管理中心可以通过组织特色公寓活动,建立属于自己的公寓网站,创建公寓板报等多种形式和活动来打造一个文明和谐的公寓文化环境,同时还要充分的表现出自己的特色。

2.3寻找学生参与公寓管理的新方法

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到公寓管理的活动中来,学生处还可以开展专门跟学生互动的栏目,对于学生在不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在栏上提出来,大家在对这些问题积极的思考,给出自己认为满意的答案。学生公寓的服务中心在对管理员,辅导员,清洁员进行相应的综合评价的时候,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其中,再将学生对其的评价作为最终的评判标准。公寓的目标主要是加强教育,辅之管理,所以我们对学生进行引导的时候要让他们从自己的管理上面展开,让其对学校的规章制度有一定的了解,进而教育学生能够很好的进行自我生活。自我学习等,促使学生公寓工作走向完善化和制度化。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大学生的公寓文化是构成整个的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是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的不断变革,高等教育也在不断的深化改革,高校后勤工作相应在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改进,同时大学生公寓文化内涵也在发生着更改。怎样推动和改进大学生的公寓文化,可以说不但是现在高等教育中的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也是使校园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的有效途径,而且还是现在的设计条件下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整体上来看,公寓文化的建设在内容和形式上仍然还存在着一些局限,还不是很完善,对于公寓文化建设的评估上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所以说我们在进行公寓文化建设时要跟时代特点相结合,充分的建设出一个符合时展需要的,又适应学校文化发展方向的公寓管理模式,与此同时还要让大学生积极的投身到公寓文化的管理当中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让其有较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大学生在进入到公寓管理中来时一定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严格遵守公寓的规章制度,在规范和管理他人的同时也要对自己有相应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樊宇.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三自”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钱波.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江苏大学,2010.

[3]郝端勇.艺术院校学生公寓管理渗透德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4]赵志坚.公共管理视角下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改革探究[D].黑龙江大学,2014.

篇4

【论文摘要】以往探索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多是从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差异角度展开的,这样的研究思路有助于克服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者之间的矛盾,但难以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结合提供富有针对性的启示。因此,从教育理论的可实践性入手,探究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中介,结合的层次对应性,弄清其结合的内外机制,就成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研究取得突破的关键。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就是教育理论被实践群体内化并用以指导实践,研究者根据实践群体反馈,对教育理论进行修正、完善的相互作用过程。由于教育理论与实践都具有层次性,这就决定了其结合也有一定的层次对应性。加上不同种类教育理论品格和目的指向的差异,因此不是所有的教育理论都能为实践群体所选择和内化。只有那些具备内化条件与结合机制的教育理论,才能成为真正指导教育实践的可行性理论。

一、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条件

(一)教育理论的可实践性

在整个教育理论体系中,指导教育实践的理论必须保持自身的可实践性。因为具有实践性的理论才能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那些从学科逻辑体系中演绎、从其他学科移植或翻译引进的教育理论,因其缺乏与教育实践结合的土壤,缺乏与教育实践历史的、情景性的联系,很难直接用来指导教育实践。教育理论要具有可实践性,就需要经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发展过程。因为只有这样创生的教育理论,才能做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在创生指向上具有针对当下教育实践的目的性,具有走进实践群体内心世界的亲和力,形成特定历史条件下指导实践的针对性、可操作性等系列实践特性。

纵观历史上对教育实践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的教育理论,可以发现教育理论的可实践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具有切合实际的指导性,这是成为指导教育实践理论的前提。二是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实践者行为的改变是教育理论最终得以实践的重要标志,它往往以师生形成新的操作程序加以显现。三是实事求是的推广性。教育理论具有切合实际的指导性,表明其对指导特定条件下的某些实践活动是有效的,但能否在一定层面和范围内推广,才是真正表明其指导实践深度和广度的关键。四是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大众性,这正是教育理论走向实践群体的特有品格。指导实践的教育理论,只有面向生活才具有现实的生命力,做到与时俱进;也只有面向大众,才能获得实践群体的支持,打牢践行教育理论的群众基础。

(二)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中介

首先,要形成在二者结合中起桥梁作用的中层教育理论。中层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k·默顿提出的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思路,他提倡在整体的社会理论体系和具体的实践研究之间建构一类与特定领域和实际问题相关的中观层次的概念体系。中层理论的定义决定了中层教育理论建构者既要有扎实的相关理论基础,能准确、完整地、富有创造性地解读抽象的理论文本,又要与实践群体有着密切联系,具有丰富的关于当前教育实践的经验,并能深刻把握和理解当前教育实践的状态。中央和省市教科所研究人员就具有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可以利用自身既是理论研究者又是实践指导者的双重身份,选择其中最为当代教育实践所需要的理论作为切入点,将抽象的教育理论作应用性加工,对外来教育理论作本土化处理,将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升为指导实践的理论。这样建构的中层教育理论,既坚持了抽象教育理论的基本精神,又把其理论核心变成了易于为实践者理解和操作的方法,从而起着联结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中介作用。

其次,借助对教育政策的影响走向实践。教育理论要实现大面积地与教育实践的结合,最为有效的捷径就是通过影响教育政策的制订,借助教育政策对教育实践产生广泛作用。要成为这种影响教育政策研制的教育理论,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教育理论建构主体具有参与教育政策研制的权力。这类教育理论建构主体可直接以建议或提案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影响相关研制者的思想,将自己的理论渗透到教育政策之中乃至为教育政策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二是教育理论本身恰好是教育政策研制者所需要的。就不同层次教育理论对教育政策研制的影响看,只有那些影响较大且反映了时代教育改革脉搏、代表多数人心声的基础教育理论,才易引起教育政策研制者的关注。因为以此为基础制订的教育政策才能既反映时代特征,又能得到多数人的支持。[1]就应用教育理论而言,因其能为教育政策研制提供具体建议和技术支持,因此只要研究的问题与政策制订者所要解决的难题相关,就容易引起关注。至于推广性教育理论,因其关注的是教育理论具体化、实效化的推广办法,与特定情境中教育政策的研制和教育行政直接相关,因此这类理论也为教育政策研制者青睐。

(三)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层次对应性

从教育理论与研究对象的划分上,可区分为“事实——规律”“评价——规范”“规范——行动”和“事实——解释”等层次。就教育实践而言,可分为国家和省区教育行政——市县校行政——师生群体三个层级。尽管个别层次教育实践群体可以同时与多个理论层次结合;同一层次教育理论,也可能为不同实践层次者所用。但不得不承认,由于不同层次实践群体的需要层级和对理论的解读能力不同,制约了其在选择与之结合的教育理论层次上具有较大的偏好和主流特征。这就要求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必须满足“门当户对”的层次对应条件,才能实现“幸福”的联姻,产生“耦合”效应。根据二者的层次特征,笔者拟从三个层面考察其结合方式。首先是宏观层面的结合。即“事实——规律”“评价——规范”教育理论与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实践的结合,其多以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式体现出来。为了有效实现宏观层次的结合,在政策研制过程中需要邀请各类教育专家参与,以便吸纳广大教育研究人员的最新理论成果。其次是中观层次的结合,即“评价——规范”“规范——行动”层面教育理论与市县校教育行政实践的结合。在当前条件下,市县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通过学习相关“评价——规范”理论,结合上级政策和法规精神制订考评方案;根据“规范——行动”理论制订相应的实施细则,实现该层次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结合。再者是微观层次的结合。即“规范——行动”和“事实——解释”教育理论与教师层面实践的结合。教师通过学习并运用相关“规范——行动”理论,解读、内化市县校的实施细则,结合长期积累的教育经验,转化为指导自身教育实践的操作程序,实现教育理论向实践的转化。[2]

上述结合表明,每一教育实践层次都是对应两个层次以上的理论,其中一个理论层次既连接上一层次实践群体,又指导下一层次实践群体,以形成两个实践群体之间相互沟通的基础。

二、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内在机制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是外在强求,而是内在的统一。这种内在统一性,一方面通过教育实践,个体内化教育理论的心理机制得以深化;另一方面,则通过教育理论与实践群体结合的心理机制实现面上推广。

(一)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个体心理机制

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终落脚点是通过个体应用教育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来实现的。教育理论影响教育实践的第一步是实践者学习、内化教育理论的演绎生成过程,其认识是沿着原理论——概念论——感性论的路径进行的。实践者通过这一步形成能切实解决问题的综合性内化理论,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问题解决者内在实践经验的结合。第二步,实践个体应用已经内化了的教育理论指导具体实践活动,并从中积累经验,发现实践中面临的新问题,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创造新理论。实践者通过这两步,完成从内化他人理论到自我理论的生成过程,在个体认知上达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内在统一。仅此还不足以促成实践者付诸行动,还必须以知的统一为基础,通过情感的动力作用促使其自觉地实践教育理论。这就要求教育理论实践者要注意首战必胜,让自己一开始就尝到甜头,形成积极实践教育理论的心态。践行教育理论的长周期性决定了实践者必须经历持之以恒地实践,才有可能取得显著成效。因此,践行教育理论中,实践者必须有战胜困难的意志,否则就会半途而废。为了增强实践者践行教育理论的意志力,除了通过思想教育提高实践者的思想境界和目标追求外,要在每一关键环节对实践者的微小成功予以物质和精神激励,促使其形成自我效能感,不断增强内在成就动机,产生坚持下去的决心。[3]同时,实践者之间也需要一个宽松的内部心理环境,要及时给失败者以鼓励和关心,促使其产生感激、报答支持者的情感,把关心转化为再次实践的动力。只有实践者把内化了的教育理论转化成特定环境中的实践情感和意志力,他(她)才能持续地将教育理论转化为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二者全程和全面地结合,并最终形成预期的实践效果。

(二)教育理论与实践群体结合的心理机制

教育实践群体是以一定社会阶层或集团的方式存在并开展活动的,因此教育理论是否符合实践群体文化心理就非常重要,它直接制约着实践群体对教育理论的选择,影响着其对教育理论理解的深度和应用的广度。为此,我们需要建立起教育理沦与实践群体传统文化融合的心理机制。[4]一是根据实践群体对教育理论解读的民族性,创造易于为本民族理解的语言表达方式。二是引导实践群体形成自觉学习、内化教育理论的职业道德。在相关政策和舆论宣传影响下,促使实践群体逐步把学习、理解、研究教育理论内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形成违反教育理论将从内心感到有违教师职业的不安感。三是理论研究群体应从心态和情感方面与实践主体群产生内在融洽。要善于根据教育实践群体需要,自觉地变革教育理论,形成分解与重构抽象教育理论的习惯。通过分解细化,把实践群体难于理解的教育理论体系逐级转化为便于操作的教育理论。

三、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外在机制

教育理论与实践均有很强的价值性,其中必然暗含利益和情意倾向。教育理论在走向实践过程中,实践主体群必将从自身利益立场对其进行选择。只有那些给实践群体带来实际利益的教育理论,他们才积极选择并乐意践行之。

由于理论研究群体与实践群体生存环境和利益立场的差异,要让教育理论的建构者更多地理解实践群体的利益,必要时可建立二者密切结合的利益拥绑机制。一是形成教育理论研究者乐于参与实践,教育实践群体积极追求理论学习的制度。就当前我国的情况看,国家已经借助学历教育和课题项目等激励机制,较大程度上调动了实践群体学习教育理论的热情;主要问题是如何让理论研究者深入到教育实践中去,扎下根来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制度还没形成。二是形成激励教育理论研究者与实践群体代表共同制订教育政策,共同参与重大教育课题攻关的机制。以此创造更多机会让实践群体发表对教育理论的意见,促进教育理论研究者积极吸收其改进建议,借助二者密切合作的方式创新教育理论。三是在创建与应用教育理论中,要注意利益机制的作用。对理论研究者而言,需要站在实践者的立场思考问题,才能建构出符合实践群体价值取向的教育理论。就实践者而言,首先教师要有为学生发展舍得牺牲的精神。因为教育理论更多是从学生利益的角度设计的,其在走向教育实践过程中,往往要求教师比过去付出更多精力,同时还要承担因实践新理论引发的教育改革所带来的风险。[5]其次,在新教育理论的推广中,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先选点实验,以调整教育理论在实践中造成的利益分配偏差。同时,注意将实践群体的阶段获益与最终获益结合起来,形成逐级获益的机制,以确保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持续发展性。

总之,只有借助外在的利益激励机制,将理论研究群体与实践群体的内在动力充分激发出来,促使理论群体向实践深入,反思抽象理论实践化的思路;引导实践群体不断强化理论学习,反思自我经验普适化、理论化的加工方法,以此促成二者同绕重大教育问题的解决,协作建构“抽象理论——中层理论——实践机制”纵向贯通的教育理论体系。用这样的教育理论体系来指导教育实践,再配之以践行教育理论的情感和意志,才能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彭泽平.“教育理论指导实践”命题的再追问——从命题合理度、作用机制的角度进行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9).

[2]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2003(2).

[3]罗凯梅.教育实践研究的叙事转向[j].基础教育研究,2004(1).

篇5

关键词:青少年;荣辱观;实践;多维度思考

总书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非常重要的关键时刻,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伦理道德和时代精神完美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时代性和我们的社会要求。为班主任和学校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也为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缺失荣辱感的青少年,往往是有智商而没有理智,有知识而没有文明,有文化而没有教养,有目标而没有信仰。从这点上说,荣辱观教育比文化知识教育更根本、更重要。思想道德教育作为青少年学生人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根本宗旨是帮助青少年树理想、立信念、知荣辱、学做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新课程背景下道德教育的本质,突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题。要使青少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既要重视教育,又要善于引导,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教育。笔者认为可从班主任和学校两方面的工作做起。

1.站稳一块阵地——课堂教学

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知和行统一的过程。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我们应当注意根据不同课程的不同特点、理论体系,把课堂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有机地整合统一,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真正渗透和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另一方面,笔者认为,这也是班级工作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方面,班主任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条件,采取灵活多样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搞好教学,不断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开办以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系列活动。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浅出,循循善诱,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渗入生活,结合实践,引进学生头脑之中,并用科学的荣辱观理论武装学生,用先进人物在科学荣辱观指导下做出的优秀事迹引导学生,用我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励学生,努力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2.注重一道风范——师德建设

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是师德的最高境界。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师德水平和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效果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水平。笔者认为,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的职责,特别是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班主任老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青少年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品德操行、价值取向对学生有着深厚而又持久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然,无论哪位教师无论教什么课都将构成一个德育环境,高尚的人格、良好的道德风范就是一种精神上的引领力量,负载在这种人格上的信息和知识则更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鉴于此,要在师德建设中突出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同师德建设结合起来。

3.架好一座桥梁——社会实践

荣辱观教育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笔者认为,作为班级实践活动的直接领导者的班主任,应有计划地组织青少年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文化建设、科技发明、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勤工俭学等各项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要让学生知道,现在社会上还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甚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相背离的现象,要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地认识和看待这种社会现象。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会,实际接触,了解社会,感受社会需要、人间真情和我国各项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了解肩上的责任,增强奉献意识。这对于青少年学生形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认同感、历史责任感必然大有裨益。

4.抓好一个载体——校园文化

丰富和创新校园文化,很好地把握校园网络和校园广播这两个阵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青少年学生无疑是受网络影响最深最广的一族。因此,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高科技的信息载体,开设丰富多彩的教育栏目。笔者认为,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阵地,做好荣辱观教育的入网、入脑、入心工作,加大网上的宣传力度,增强其影响力,方便学生随时在网上获取丰富的荣辱观的教育资料,接受生动、形象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教育。校园广播也要贴近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选择易为他们接受的内容,在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上多下工夫,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实现知识性与思想性、娱乐性与教育性的融合。

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思考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论断抓住了当前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少年学生普遍关注的焦点,也科学界定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准则与要求,对于在学校中不断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全面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作为班主任不得不对当前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进行深度的思考。

1.在德育目的上,要强调受教育者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

在这样一个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主张张扬学生个性,使其自由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成为现代德育思想发展的普遍思潮。“培养和谐的个性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德育最直接的目的。”21世纪最宝贵的是人才,我们的德育也应以其为出发点,努力培养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具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

2.在德育内容上,要强调受教育者的直接经验

在当今强调以人为本、教育人性化的形势下,我们的德育就不仅仅是学生凭借教材,在教师指导下把知识经验对象化,以获得客观的道德知识和规范,更是一个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直接、直观地感受、体会、领悟,通过自己的直接经验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3.在德育方法上,要强调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

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当是教育者的认知、体验和践行相结合的过程,是受教育者在环境的影响下自我教育的过程,德育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在浓厚的人文环境中展开,人本主义德育要求教育者、受教育者的作用与环境的作用协调发展。

总之,现代道德教育日益凸现人自身的价值,要求尊重人和人的主体性的充分解放。无论是在学校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还是有关政策方面,当前学校德育要处处体现对人性和谐完美的追求和渴望。

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给予他们正确的荣辱观教育,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美丑、善恶观念,对于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其中,班主任工作不容忽视,但是无论是班主任,还是学校具体负责学生工作的部门,都要基于尊重他们的个性,遵循人本主义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行之有效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切实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田建国.校园文化与道德建设.齐鲁艺苑,2005(01).

[2]刘云山.知荣辱树新风 促和谐社会: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座谈会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06-03-22.

篇6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感受职业的幸福,是教师工作的最大动力。幸福是一个温馨的词语,她带给人的是愉悦的、舒适的、令人满足的精神享受。把“幸福”和“教育”这两个词连在一起,表达了人们对理想教育的向往。让校园变成乐园,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让教师获得教育的幸福,是无数教育工作者的追求,更是作为一校之长的理想。本期“特别关注”我们约请一线的中小学校长,用笔谈的形式,来聊聊他们对幸福教育的理解以及在校园中进行快乐教育的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认为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使他们的心灵由于劳动的幸福而充满欢乐。”“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对此,我深有体会。在3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先后担任过高中、小学、初中的校长,无论在哪个学校任职,我都大力宣传幸福教育的理念,把创建幸福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目标。

那么,究竟什么是幸福教育?幸福教育又包含哪些内容呢?

我认为幸福教育就是以培育人的幸福情感为目的的教育,它的目标是培养人体验幸福、创造幸福、给予幸福的能力。教育的目的在于让人获得进步、获得发展、获得幸福。

对于一个学校来说,培育幸福理念、培养幸福学生、造就幸福教师、构建幸福课堂是具体实施幸福教育的四大环节。

一、培育幸福理念,营造幸福氛围

一个幸福的学校应该有自己的幸福文化特色,应该树立自己的幸福理念。

世界著名高等学府——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一个人的成长不在于经验和知识,更重要的在于他是否有正确的观念和思维方式。”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一所学校的成长。一所学校只有树立正确的文化理念,才能创造一种幸福的生活氛围,才能从精神上对全体师生起到引领作用。用生命影响生命,用心灵唤醒心灵,用人格陶冶人格,用习惯培养习惯,用激情点燃激情,用智慧唤醒智慧,用思考创新思考,用灵魂滋养灵魂,用底气打造底气,用幸福传递幸福。幸福教育的真谛就是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通过享受教育的幸福,多一双发现的眼睛,多一颗快乐的心灵,多一股创新的激情,多一份生活的诗意。幸福教育既是一种理想的教育,也是一种教育的理想,更是一种教育的实践。

几年前我在三门峡市第二中学担任校长时,曾为学校设计了如下文化理念。办学目标:创幸福教育,建特色名校;培养目标:品行好、学业好、身体好、有特长;校训:立本求新,竞创致远;校风:诚爱 和乐、尚学、创新;办学特色:科学体艺拓实践,幸福教育盈慧心。这样的学校文化理念,再配以校园里如画般的绿树鲜花、喷泉山石、橱窗板报、壁画雕塑,上课下课时有优美的铃声,上学放学时有名曲萦绕,师生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受到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素质内涵。校园内瞩目的“教师礼仪规范”、职责条例,教室墙壁上张贴的班规、班训、行为规范,指导着师生的言行,规范着他们的举止。“绅士风度、淑女风范”成为学生心中最美的形象追求目标。

二、培养幸福学生,促进全面发展

学生个体智力有差异、发展有快慢,对学生的要求也应该有所区别,成绩的高低不应该成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培育幸福心态、促进全面发展,应该成为培养幸福学生的主要任务。幸福教育就是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我认为,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应该是:每一位学生都要发展,但不是一样的发展;每一位学生都要提高,但不是同步的提高;每一位学生都要合格,但不是相同的规格。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曾说:“要将目光放远,不仅仅只是盯在升学率上。” “我们提出一个口号:给学生提供一个最适合他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或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他认为,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就需要校长和教师去研究学生,因材施教,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在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课程教材的情况下给予他一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在教育中真正感受到幸福,在基础教育阶段通过素质教育让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一个发展的空间。

教育的根本目的应是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让人成长为自由的、全面的、大写的人。让学生感觉到幸福快乐,是幸福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应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实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对学校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展示并发展学生的特长。如传统的节日教育活动、丰富多彩的师生社团活动、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学生互助小组活动等,这些活动可使校园生活变得五彩缤纷,学生在参与中享受,在享受中历练,在历练中使素质得到提高。学生会因此真正体会到:学习是愉快的,学校生活是幸福的。

三、造就幸福教师,助推教师成长

如今,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普遍缺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的调查结果显示,82.2%的教师感觉压力大,近三成教师对工作倦怠,近四成教师生存状况不佳。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老师们心倦神疲,感受不到职业的幸福呢?教师的压力来自很多方面,主要有:来自课程改革的压力,社会对于教师职业过高的期待带来的压力,过度的劳动付出与现实回报之间的落差等。无休止的机械劳动、超量的工作时间、社会的不理解……这些都让教师身心疲惫。

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造就幸福的学生,只有快乐的教师才能培养快乐的学生。教师的幸福状态体现在工作中,体现在学生的成长中。工作得到肯定,付出得到回报,精神得到慰藉,自身才能获得幸福。因此,激发教师的热情,培育他们的幸福心态是助推教师成长的重要工作。许多时候,教师需要的是一份关心、一种理解、一份信任。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声亲切的问候,就足以让教师感动。哪个教师过生日,学校送上领导亲自签名的生日贺卡和一个生日蛋糕;哪个教师要退休了,学校为他举办一个座谈会,送上一个小礼物,以表达对他几十年工作的肯定;哪个教师家里有了红白事,领导亲自上门帮忙慰问……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都会温暖大家的心,老师们会从内心感受到:在学校工作是幸福的,当老师是幸福的!

另外,还应改变考核方式,采用利益捆绑式,实行人性化考核。以备课组、年级组为考核单位,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结合起来,促进共同进步,也是激发教师工作热情的主要手段。

四、构建幸福课堂,实现课堂高效

学生快乐自主地学,教师快乐舒心地教,这样的课堂就是幸福课堂,这样的课堂也必定是高效的课堂。学生正是在课堂教学求真、求善和求美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师生自我发展的需求才最终得以实现。在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中,涌现出来许多典型,如山东杜郎口中学、河南永威中学等,他们均能够根据本校的具体特点,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实现课堂高效。我们在课改中,也要注意联系本校实际,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篇7

一、“破窗”是校风变差的重要诱因

环境可以影响人的心理,进而会影响人的行为。“破窗”助长了人的四种心理:

第一种是“颓丧心理”。坏了的东西没人修,学校的东西没人管,学生对学校的信任度就会随之降低,学校、教师就会没有了威信。

第二种是“弃旧心理”。既然已破废,既然没有人管,自然就会丢弃一边,理都不会理,更别说对它珍惜了。

第三种是“从众心理”。别人能干我也可以干,别人能拿我也可以拿,别人可以破坏我也可以破坏。

第四种是“投机心理”。“投机”是人的劣根性之一,当他在“破窗”中看到有机可乘时,就有可能把未打破的“窗户”都打破。

“破窗理论”的负面效应曾经在我校非常明显。我工作过的学校是一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名校,在当地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九十年代末期,学校扩招,在两年内,学校由二十四个班猛增至六十个班,学生生源素质降低,而大批新教师由于经验不足又管理不到位,使得第一扇“被打破的窗户”得不到及时的修补,从而给学校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在运动场的旁边,在校园小路上,某个同学把垃圾倒到那里没有得到及时的清理,不久,这些地方就成了学校的卫生死角了。后来,学校的卫生死角越来越多。有些同学有随地扔垃圾的习惯,学校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制止,不久,就有更多的同学染上了乱扔垃圾的习惯,经过一个课间后,校园里的垃圾随地可见。卫生间的门坏了一扇,没有及时修理,不久,旁边的门也坏了,甚至连门都不见了。教学楼洁白的墙上有一个球印,不久,墙上不但有球印,还有鞋印,逐渐学校里没有一面干净的墙了。

二、分步实施修、擦、造“窗”工程,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一)修补窗子,消除环境的不良诱导

1. 实施“清洁工程”,建立星级校园。完善了卫生制度,实行每天一小扫两保洁,一周一大扫。每天各班派出值日生对班负责的公共地区进行清扫、保洁,每周五全校大扫除,对课室、宿舍和公区进行彻底的清洁。针对某些同学乱扔垃圾的情况,除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外,我们还组织校学生会、校团委、级管会组成联合检查组,在课间对全校的学生卫生保洁情况进行检查。这项措施清除了卫生死角,清洁了校园,使得整个校园不论什么时候都能保持卫生整洁。

2. 实施“光亮工程”,建立光明校园。校园内阴暗的角落比较多,而这些地方往往成了学生逃课的避难所,是管理的盲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这些地方装上了大瓦数的路灯,使整个校园都光亮起来,晚自修时在校园内游荡的人少了,大大地减少了违纪现象。

3. 实施“修补工程”,建立完整校园。 我们把坏了的门修好,把脏了的墙重新粉刷一遍,把被践踏了的花草重新栽培起来,把损毁的护栏换了。现在,不要说连路基坏了会第一时间得到修补,就是一块地砖坏了,甚至是标语的字脱落了一点,都会得到及时的修补,确保校园的完整,绝不允许“破窗”的出现。

篇8

[关键词]ESP理论 高职英语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7-0125-02

一、引言

近年来,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作为一种既专业又实用的学科,在教育界正赢得广泛认可,其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也受到了广泛关注。ESP理论有助于教师通过其课程特点帮助学生认知和实现将来的就业,与高职培养基础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和需求十分吻合。但是,对于ESP与高职英语相结合方面的研究也只是纯理论的探讨。鉴于以上不足,本研究将系统地对ESP如何与我国高职英语课堂相结合进行深层次研究,提出改进高职英语教学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作为高职学生,国家所要求的是通过PET3级,但相关职业院校只是把PETS考试看成低于三级要求的普通英语测试,而没有正确地认识到PET3作为职业情境英语应用能力测试在高职英语中的实质重要位置。此外,国家和高职院校都没有明确规定如高职学生通过不了英语PET3会造成什么不良影响。而社会和企事业单位对高职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的评判标准是一致的。许多高职学生在求职面试中,相关单位只认可大学英语三级、四级、六级的证书。由于以上的因素,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受择业大环境的影响,错误地以培养普通本科英语能力为高职英语教学目标,不把PET3作为高职英语能力测试评估手段,而盲目地追求四、六级通过率,偏离了高职英语教学的中心。由于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没有理论联系实际,带有浓厚主观性,阻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缺乏动力

大多数学生知识结构不全面,人文素养欠缺。在高职院校中,大多数新生高考录取总分都不高,再加上又没有英语单科成绩的要求,故而导致高职学生入学时英语成绩普遍不理想。这些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习惯等方面,也往往处于一种停滞甚至是退步的状态。在针对我校近200个高职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23%左右的学生英语高考分为 30~60 分(总分150分)。这类学生大多来自教学条件较差的乡镇中学,他们基本上没有受过听力、语音等方面的训练。此外,他们对英语学习也毫无兴趣可言,往往听不懂,说不出,有的甚至连音标都不能识别,英语基础非常薄弱。65%左右的学生高考分为 61~90 分。这类学生英语基础一般,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上听懂,也能进行简单的对话。但这类学生英语学习目标迷茫,认为英语学习对今后就业用处不大,将英语学习看做是取得毕业文凭的附属品,导致这类同学英语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效率低下。还有 12%左右的学生高考分为90~110。这类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好,他们能积极配合教学活动,主动改变固有的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对英语语音、口语和听力的练习和学习有着强烈的主观愿望。

(三)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近年来,随着高职类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英语教学出现了严重的师资不足的现象,于是高职院校中的非英语专业班级采取了大班制授课。许多高职院校英语授课班级学生人数竟然高达60~80人。而针对如此大规模的英语课堂,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或者采用个性化教学,实在很艰难。此外,高职学生入学时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英语水平又是参差不齐。在英语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教师在根据同一教学内容设计课堂互动时,基础差的学生无法回答问题,甚至是无法理解问题,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又觉得太简单,没有挑战性,不屑进行互动交流。久而久之,教师也就选择以针对课文、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讲解为主,而放弃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指导和培养。故而,课堂教学又回到了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灌输式英语教学模式。

三、ESP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以需求分析为基础的高职英语教学目标

基于以学习为中心的ESP需求分析理论,笔者认为高职英语课程的设置和教学,首先应该对学生的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明确指出高职英语教学应遵从的最终目标和基本内容,为学生在特定的目标情境中进行顺畅的职业交流做好充分准备。目前,我国的高职英语的教学必须以学生的不同需求为基础,了解学生的言语水平和知识技能,弄清学生的爱好和理想,同时还进行市场需要分析,为学生在将来工作岗位有可能遇到的交际情景和岗位环境做好准备。笔者将本文的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定义为:“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掌握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实施教授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将抽象的条文式培养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实践;以就业中所需的岗位英语为基本目标,积极培养学生在涉外相关工作中所需求的听、说、读、写、译基础技能,让学生借助英语技能更加出色地完成目标岗位工作。”

(二)教师、毕业生和企业共同参与教材编写

在高职英语教材编写过程中,基于凸显高职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和实用性的特征,笔者认为高职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其专业课程的特点,调查和分析社会和职业岗位的关系,积极学习并收集专业技术岗位所需要的英语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同时有针对性地编纂适用于本校特色的高职英语教材和相应的辅材。再次,高职自编教材应综合考虑专业课教师、企业专家和毕业学生的意见,结合职业需求,明确相关专业英语的内容、范围、目标等,删减枯燥而难懂的理论教学,增补实用性更强,同时浅显易懂的补助教材,把英语教学内容和形式自然地延伸到课外。

(三)以学生为中心,结合专业英语,提高教学效益

基于学生需求为中心原则,将高职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互相融合、彼此渗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结合专业英语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使用的能力,协助学生在实践中发掘问题、探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学生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方法,将被动地接受单纯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主动积极地运用理论知识来提高和改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在英语课堂中进行一些英语句式练习时,教师可以将一些专业术语穿去;或者在阅读课外辅助材料时,尽可能地采用一些内容浅显易懂的、实用性强的专业性文章;或者在课前预习中,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报刊等方式搜集一些专业术语词汇,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兴趣,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在情景教学中,教师应当尽量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图片或道具,培养学生在某些专业情景场合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在分析结构复杂而晦涩的专业英语时,也可以借助基础英语的句子分析模式来简化句子结构,使得有复杂专业术语的长句变得浅显易懂。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岗位语言环境

教师可以设计和采用一些新型的教学模拟软件,运用多媒体创造出虚拟工作环境中的职业情景,模拟学生目标岗位的职业情景辅助教学。通过模拟实践,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模拟真实工作情景的职业情景,实现情景英语交流,从而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达到直接的人机交互,真实体验职业情景语境。在职业情景英语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以搜寻丰富和前沿的教学信息资源,同时还可以构建英语平台,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虚拟网络方式进行英语对话和交流,实现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英语交流能力的提升。

四、结论

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形势愈加严峻。高职学院要在从中取得长久的竞争优势并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本着“讲求实用,注重应用”的基本教学理念。基于ESP理论为指导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全面实施,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必须革新高职英语教学方法,实现教师、毕业生和企业共同参与教材编写,注重学生在职业情景中的英语运用能力,从而建构职业情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新模式,并基于不同行业对高职学生英语能力的依赖性、差异性提出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选择能够满足行业岗位需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地为社会培养包括专业知识、通用技能、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吕良环.国外外语教学改革趋势——语言与内容相融合[J].全球教育展望,2001.

[2] 李红.专门用途英语的发展和专业英语合作教学[J].外语教学,2001.

[3].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

[4]. 冯媛.试析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EGP+ESP方案[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

篇9

    一、教育理论的基本特性

    教育理论的实质是通过一些教育的发展的概念、教育的主观判断或者是对教育的各种命题,通过运用一定的推理以及各种形式构成的关于教育问题的相对比较系统性的概括。教育理论具有这样三个基本的特征点:

    第一,教育理论是由教育概念、教育想法一些对教育理论的命题以及推理构成的。因为任何教育理论都是通过概念、主观的想法或判断等基本的思想方法来组成的,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教育概念、教育想法,只是对教育方法笼统概括,即使是正规的,那也不是教育理论,而只是对教育出现的现象的各类看法。

    第二,教育理论是对教育本质或教育课堂的大体的概括。教育理论在实质上超越于课堂上实际的状况与现实的,尽管它在形式上是一种概括的体系,但是它在内容上是一书面的形式来叙述教育实践和经验的,而不是对教育实践和现象的直接看法,而是间接的书面的抽象的大体的反映。

    第三,教育理论具有整体性,连贯性。单个的教育概念或教育想法,不会通过一定的思想上的逻辑形式,不能形成一定的整体性、连贯性,也不能形成教育理论,即使它是对教育实践与教育实施的系统性的反应,那也许只是一种通过四面八方组织的一些各种教育的想法或教育的概括。

    二、教育理论中应注意到的问题

    首先,教育理论对于我们教师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这样才会投入十分的精力去设想教育理论的方方面面。如今,教育发展越来越重要了,教育理论对于教师来讲是教育实践的发展也是对课堂教育质量的保证。意识教育理论的重要性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人的主观是意识想法得到了重视,行动上才会得到相应付出,人们的行动往往会受思想上的支配,只有思想上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行动上才会为之付出相应的努力。

    其次,教师对于教育理论要做好设想,对于课堂实践的内容进行各方面的设想,这样,教师想要传授的知识才会相对顺利的让学生接受。设想教育理论的时候在注意把课堂上能发生的各种状况都要想到,并将其在书面上作好记录,以备不时之须。例如,教师应该做到的是把备课内容背得滚瓜乱熟,这样在课堂上才有可能更深层次的发挥,尽可能多的给学生讲一些别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视野,填充学生们的知识面。课堂上,学生们往往会针对教师的授课内容提出自己的想法与问题,而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师要充分的准备教案,这也体现出了教育理论的重要性,将教育理论记录在书面上也是很有必要的,教师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把教育理论记录下来对任课教师来讲是一种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

    三、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作用

    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的体现,是对教育理论的反应,教育理论的好坏可以通过教育实践来反应出来,所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二者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生相依的。在现在的教育观念看来,教育理论不仅仅是古板的课堂教育了,而是向着创新课堂的发展,这样看来教育理论的好坏,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有创新课堂的形成,学生们新型课堂的成立,教育的方方面面教育理论都占着非常大的比重。教育理论对于教学实践的重要性也是不明而喻的,只有把教育理论做好了才可以更好的实现教育实践,因为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系统性的体现,把教育理论的条条框框都想到,教育实践也会进行的相对顺利一些,教育实践就是教育理论实施的舞台,只有把舞台组建的金碧辉煌,才会吸引学生们的眼球,让课堂上的45分钟得到充分的利用,教育理论就是组建舞台的材料,只有充分的利用这些材料,舞台才会被装饰的气势宏伟,学生们才会在这样的气氛与环境中目不转睛的盯着教师表演的内容,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篇10

关键词:心理健康;英语教学;心理氛围;心理素质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而且,心理健康还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方面。当今,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能有效提高学科教学。英语课程标准对中学生学习英语提出的情感目标是“能够进行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学习英语热情”。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呢?下面来谈谈笔者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尝试。

一、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中国有句古话叫“亲其师,信其道”,指的是如果学生能亲近教师,信任教师,学生就能很容易地接受教师所教的内容,达到的教学效果肯定也会很好。因此,我们应言传身教,以优秀的个性品质影响学生。平时,我们也应该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以此来影响学生,让他们也保持良好的、正面的、积极的精神面貌。另外,教师还应该平等地对待学生,对所有学生要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对于成绩较落后的学生,要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爱,让他们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在心理上得到一种被重视、尊重的满足感。这样,才能建立起信任、和谐以及融洽的师生关系,并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让学生自发自觉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构建高效课堂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愉悦、欢乐的氛围中,思维比较活跃,感知比较敏锐,记忆比较牢固,想象比较丰富。所以,我们应尽力为学生营造出和谐、融洽的课堂心理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发挥自身的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英语教学非常注重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学生要学会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用语言的形式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教师要抓住机会、巧设情境,在轻松、融洽的课堂心理氛围中,让学生在群体中交流合作,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使学生的表达欲望得到满足。比如,在教授衔接教程Starter的Unit 12的时候,我就设法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为学生设置轻松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学生学得好,记得牢。该单元的主题是Millie’s birthday party,我设计了一个给同学送生日礼物的环节来教授新词,比如,礼物有sticker,teddy bear,hair clip,CD等,并且还给学生出示了实物。这样一来,既有游戏,又有实物,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能以轻松的心态接受他们所要学习的内容,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并且,轻松的课堂氛围也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三、优化课堂教学手段,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现在有一部分学生学的英语就是所谓的“哑巴英语”,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实际上,学生是怕自己说错了被别的同学笑,教师要帮助他们克服这种心理障碍,改掉怕说英语的坏习惯。那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呢?

1.激励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

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来自于他人的期望和鼓励能激励个体的潜能得到极大的发挥。”每个学生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学生也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赞赏和表扬。教师应创设机会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可以采用激励的方式,培养健康向上的氛围,让每个学生在成功中体验欢乐,得到满足,提高自信心,进而获得奋发向上的动力。这要求每个教师关注每个学生,充分肯定其成绩和进步,抓住闪光点,对他们发自内心的赞赏,使学生感到他们就是成功者,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如果把学生比作是树苗的话,那教师对他们的赏识和激励无疑就是他们成长中所需要的阳光,能让他们茁壮成长。

2.巧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学习中,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对象和活动积极探索的心理动力的源泉。有一位教育学家说:“如果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得以顺利发展,个个都可以成为天才。”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就能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我们的英语教材图文并茂,版面设计活泼生动,我们要巧妙利用这些材料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可以以教材为基础,设置情境来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比如,上课内容是in,on,at,under,behind,in front of,between,in the middle of,on the left of,on the right of等方位介词和词组,纯粹的讲解往往会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减退,学习的效果也会大大降低。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动力。比如,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把教室布置成迷宫的样子,为学生设计一个给盲人指路的游戏,游戏的教学形式往往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这样的情境设置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让学生充分掌握了所学内容,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再比如说,在学习Going Shopping的时候,也可以把教室布置成超市的场景,让学生模拟顾客和售货员进行对话,这样的角色扮演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能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3.分组合作,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不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以及不良的社会因素使很多学生养成了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表现出不爱与人分享、不懂与人合作等人际交往问题。学习的过程中,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培养学生与人交际的能力,懂得与他人合作、分享,形成健全的人格。英语课的课程特点决定了英语教学必须通过互助合作、交流合作来完成语言的运用和习得。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分组合作”的方式组织教学。“分组合作”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用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以及分享,培养了合作精神。同时,还发展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的人格得以完善和发展。比如,在上Task的时候,在初步理解文章意思的前提下,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讨论文章的结构以及每一部分的意思和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然后再让学生讨论总结出自己写作文时有用的表达。这些活动所要求达成的目标都不是一个人能够达成的,是要和组内的伙伴一起交流合作、分享成果才能做到的。而且,当学生完成了当堂作文后,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交换批改别人的作文,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提醒了学生以后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的学习效率肯定比不分组要高很多。

参考文献:

[1]王海敏.试论英语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苏州德育,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