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培训范文
时间:2023-06-21 09:43: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心理健康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于2020年6月7—12日参加了2020年四川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此次培训的内容包括“行为与创伤治疗”、“团体心理咨询及应用”。参加此次培训,收获最大的是接触了“团体心理咨询”这样一个新的工作理念及方法,并由此对自己的工作做一个新的打算。
这次培训中间,插入了一个讨论会,规定了两个讨论主题,一是我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另一个主题是某些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或许是因为多数老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不长,多数小组讨论的是第一个主题,因为这个问题相对要简单得多,而且,将平时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希望能够得到解决或改善。之前,我是一点不了解我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状况的,在这次培训中,与其他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进行交流之后,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在结业典礼上,我代表我所在的四班将我们关于我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策略向省教育厅做了一个陈述,简单的来说,现状是不断发展,问题是发展不平衡,策略是加大培训力度。
在这份总结中,我想谈谈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策略。从2015年9月开始,我一直担任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兼职教师。四年来,接受过一些学生的咨询,但是,工作场所不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没有正规、全面的记录,接受咨询总人次数不到100人,平均每年不到25人,在此期间,我也不清楚其他老师的工作情况和工作量。中心由一个专职教师和4—6个兼职教师组成,专职教师没有承担起组织和协调的任务,平时相互间缺乏联系和沟通,更无所谓督导、转介等工作方式。因此,我认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并且,很难对学院学生整体的心理状况作出评估。存在的问题突出体现在各自为政的工作模式上,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缺乏一个有专业背景、有组织才能的人来担任领导,负责制定工作目标、工作计划、考核标准等。我觉得,当务之急,并不是培训、加大投入等问题,而是完善工作制度,以调动专职和兼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整合力量,做好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此,对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做一个简单的建议。对2021级新生入学时做好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估,用团体心理咨询的工作方法,对学生进行学业辅导、适应训练、职业生涯规划等。
篇2
一、新时期大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日趋严重。大学阶段作为人生重要的转折期,是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大学生无论在生理、心理还是所处的环境都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他们开始独立面临着学业困惑,交友恋爱的困惑,就业择业的困惑等等。随着家庭伦理、道德观念和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这个群体逐渐成为一个机体健康、心理却严重亚健康的特殊群体。一项对全国高校学生的调查表明,有近30%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强迫症、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问题,心理病症和精神分裂之类的精神疾病成为其休学、退学和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分析。辅导员工作的职责、任务、性质与大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他们在缓解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严峻与专业心理咨询人员不足之间的矛盾中,起到了有效的化解作用。然而,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人数的急剧膨胀,使得辅导员人数与学生人数的比例开始严重失调,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二、辅导员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作用的保障途径
(一)加强辅导员心理学理论的培训。高校应加大投入经费,对辅导员进行系统培训。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着重提出了对辅导员培训、培养工作的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制定辅导员、班主任培训规划,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坚持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对此,笔者在了解陕西省部分高校辅导员的培训情况的基础上,简要提出高校在加强辅导员心理学理论知识培训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首先,高校应对辅导员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培训。其次,对辅导员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中,也应针对辅导员的层次进行分化培训。对于新上岗辅导员和有工作经验的辅导员进行区分对待。最后,在理论培训的基础上,应注重多种培训形式相结合。如运用案例研讨分析、角色扮演、现场模拟等培训形式,加强培训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二)合理完善辅导员激励机制。虽然高校辅导员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中占有重要比例,但是其工作环境与现状决定了这个群体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为他们的大部分精力都被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所占据。辅导员作为心理健康教的辅助者,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心理健康问题的讲授、心理健康专题活动的组织开展等方面,但是高校要求他们在平时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通过开展心理调查和研究,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特点,为学生的个性化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服务。因此,有效的激励机制会促使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三)开拓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渠道。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岳晓东教授在《登天的感觉》一书中提到,哈佛大学的学生咨询热线已经相对成熟,他们主要针对一般的心理问题提供服务,如对情感冲突、学习困难、家庭矛盾、同学不和、考试焦虑等问题的咨询,也包括对特殊心理问题的咨询,如对厌食症、贪食症、自杀预防的认识等问题的咨询。他提到,学生的相互咨询,在很大程度上补充了专业咨询人员的不足,也可使学生之间更加容易产生同感共鸣。当然成立学生咨询热线的学生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专家的定期指导。结合我国高校基本情况,高校辅导员应大力鼓励和支持这样的学生群体出现,定期与其进行沟通交流,以便更快的了解学生的动态和深入的开展工作,为更好的协助心理咨询专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 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效能;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整合
大学生心理健康一直是社会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实施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提供专业的个别辅导与咨询、危机预防与干预、开设心理健康类选修课、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定期举办大型的心理健康主题活动等,这种模式在增进大学生心理求助意识,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大学生了解自我、明确心理求助途径、主动寻求心理援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人数的增加导致学生心理求助需求越来越大,而高校专业心理辅导教师数量极其有限,这种供需失衡的状态导致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陷入以下困境:重视障碍性心理辅导而忽视发展性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不广;危机干预相对滞后;偏重个体咨询而忽视团体辅导。如果现行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能与时俱进的话,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就很难实现。
朋辈心理辅导是化解目前困境的一个有效措施,在此基础上积极整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充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将有助于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
一、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内涵与特点
朋辈是指年龄相仿的、生活背景相似的、生活方式相同的、关注共同问题的个体,大学生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朋辈群体。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peer conseling)是指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大学生心理辅导员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地为需要心理帮助的个体提供心理教育与辅导,推动朋辈间心理互助的一种模式。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可以理解为一种准专业心理辅导(para-conseling)或非专业心理辅导(para-professional conseling)。
朋辈心理辅导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认同度高,见效快
心理辅导员与朋辈心理求助者同属于大学生群体,他们有着相近的年龄,在心理特点、面临的压力、困扰的问题、情感体验、语言表达与沟通等诸多方面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因此,信任关系很容易建立,求助大学生对心理辅导员的建议认同度高,执行效果好。
2、心理辅导队伍充实,受益学生广
各高校可以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在学生中选拔、培训足够的学生心理辅导员,他们分布在各个宿舍、班级、专业、学院,这个丰富的助人资源,可以满足众多学生的求助需要。
3、简便易行,介入及时,实效性强
心理辅导员与学生朝夕相处,他可以在第一时间内为学生提供心理帮助,不受专业心理辅导咨询时间与场所的限制,特别是在突发事件的干预和危机事件的预防、介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效能
1、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可以充实心理辅导队伍,满足学生的心理求助需要
目前高校心理辅导队伍主要由专业心理辅导教师、院系书记及辅导员构成。专业心理辅导老师除了参与心理普查、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外,主要在学校设置的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为学生提供个别辅导与咨询。由于心理辅导老师数量有限,服务时间通常安排在学生集中上课时间,咨询时间与上课时间的冲突,导致学生排队预约、多次预约才能成功的现象非常普遍,浪费了本来就有限的辅导资源,加剧了“供需”不平衡。书记与辅导员,兼有管理者与辅导者的双重角色,学生求助有顾虑,极大地消减了辅导效能。而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培养了大批准专业心理辅导员,他们可以从事专业辅导老师及院系书记、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丰富的辅导资源极大地化解了“供需”不平衡,使更多的学生获得了心理帮助的机会。
2、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有助于高校普及团体辅导,使发展性心理咨询得以推广
研究表明,求助大学生的心理困扰主要集中在人际关系、学习、职业规划及情感问题等方面,在心理辅导教师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团体辅导本是一条有效的途径。高校心理辅导教师通常是兼职的,他们的精力主要集中在障碍性心理问题的个体辅导中,无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另外,团体辅导还需依靠组织的运作,包括策划、宣传、招募组员、筛选组员、材料购买、场所布置等一系列准备工作,需要人力支持。经过培训的大学生心理辅导员在专业心理辅导教师的督导下,完全可以开展发展性的团体心理辅导,缓解个体辅导的压力。
3、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有助于及时实施危机干预,避免重大心理事件的发生
近年来,虽然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学生自杀等心理事件常有发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危机干预不及时。在高校,心理辅导老师与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是隔离的,只有当学生走进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的时候,老师才能了解到学生的具体情况。而经过培训的大学生心理辅导员与同学们朝夕相处,他们有能力在第一时间对危机事件进行诊断和干预,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及人员,有效地遏制悲剧的发生。
4、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能够丰富心理咨询形式,满足不同群体的求助需要
个体辅导中比较适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询形式主要有面询、电话咨询和网络咨询。受制于心理辅导队伍人数紧张的限制,大多数高校主要采用的是面询,这种咨询方式具有效率低、时间地点固定、灵活性差的特点。一是无法满足更多学生的求助需要,二是无法满足学生即时的求助需要,三是无法满足学生不想与专业辅导老师见面的需要。电话与网络咨询,特别是网络咨询是对面询的一种有效补充,可以满足上述群体的心理需要。少有高校开展电话与网络咨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人力资源,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恰好能化解这一困境。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整合
在高校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模式基础上,引入朋辈心理辅导,构建出一种实施方便、推广性强、见效快的大学生心理辅导模式。
1、组织管理机构整合
当前大多数高校实行的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与“院系心理辅导站”两级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纳入“朋辈心理辅导员”,整合成“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院系心理辅导站”、“朋辈心理辅导平台”三级管理机制。同时,各院系成立“朋辈心理辅导自助团体”,内设组长、副组长、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并依托“院系朋辈心理工作室”展开各项心理辅导工作,从而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2、工作职责整合
在“二级”管理机制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主要负责全校大学生的心理普查、个人心理档案的建立,心理健康类选修课的开设、心理健康主题活动的举办、个别辅导的提供、危机事件的预防与干预。“院系心理辅导中心”除配合学校的活动外,其主要任务是危机事件的预防与干预。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纳入后,心理普测、心理健康类选修课开设、个别辅导与团体辅导实施,危机干预,朋辈心理辅导员的筛选、培训等主要由学校层面负责。个人心理档案、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危机事件的预防与干预由“院系心理辅导站”借助朋辈心理辅导员来完成。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学习生活当中,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反馈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危机事件,讲解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心理支持,进行发展性问题的电话与网络咨询,参与心理普查与团体辅导等。
3、制度完善
首先,建立朋辈心理辅导员选拔机制。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可以通过“自愿报名、辅导员考察、咨询师面询、培训筛选”的方式产生,合格的大学生可以进入培训阶段,最后根据培训的表现双方进行第二次选择。其次,建立督导制度。经过短期培训的朋辈心理辅导员,只是一名“准专业咨询师”,他们缺乏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训练,另外他们在助人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各样难以诊断和处理的问题,因此,督导是帮助他们迅速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第三,建立朋辈心理辅导运行机制,包括朋辈心理辅导的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职业操守等相关制度。如例会制度、危机事件预警制度、研讨制度、继续培训制度等。第四,建立培训制度,涉及培训原则、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法、效果评估及考核等方面。
【参考文献】
[1]海燕,张勇.高校心理辅导实效性初探[J].琼州学院学报,2011.8.
[2]姚斌,刘茹.高校朋辈心理咨询中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探索,2008.9.
[3]李明忠.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提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
篇4
1 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的意义
近两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大学生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多,这也给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带来了相应的威胁。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作为高校应该对大学生的心理进行相应的引导,为大学生构建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除此之外,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需求,是加强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所以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识与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虽然大多数的高校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但是只是配备了相应的人员,但是却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没有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导致无法得到学生的认可,许多学生不愿意主动去咨询相关问题,怕同学或者老师认为自己有心理疾病。因此,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不强,除此之外,许多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不够,不能够很好的把握相应的工作方法,总是被动的等待学生来咨询,这就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无法顺利的开展。
2.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不专业,根基不牢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需要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来作为支撑的,但是在我国大多数高校中,普遍存在心理健康理论研究不够专业,根基不牢的问题,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相应的问题,整个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明确的引导,也缺乏研究检测的手段和固定时间的保证。除此之外,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不够,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研究不到位,这就给整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带来了相应的难度,不能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有效的指导。
2.3 人际交往复杂化
现今,大学生由于正处于步入社会的关键时期,他们很希望自己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是他们又缺乏相应的交往技巧,使得他们常常会陷入交往的误区。因此,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生出现自卑和缺乏自信的状况,他们不愿意与人相处,常常独来独往,做事情的时候也是畏首畏尾,时间一久就会使得学生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下降。有些学生对外人有很强的戒备心,不敢与人相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心理出现问题。
2.4 师资力量薄弱
在高校中,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学科的开设较少,并且教育部门也没有在这方面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这就导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学生没有办法从中获得更多的心理辅导。在我国,心理辅导的教师只需要掌握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教育的技巧,并能够运用一些基本的心理测量工具就足够了,但是有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还是由一些德育的教师来兼任的,他们对心理教育的理论还不够精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2.5 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设不力
在许多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不够广阔,一些高校没有设立相应的实体平台,只是通过网站的方式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就使得一些不常上网的学生无法得到相应的心理疏导。除此之外,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往往会存在网页上的文章较为陈旧,网页上的内容更新较慢,许多内容都是已经过时的,这就使得整个心理健康教育无法真正的发挥作用。一些网站上的内容较为凌乱,没有针对性,这就使得心理教育工作开展存在相应的困难,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3 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策略
3.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由于观念是人们开展行为的基础,因此,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中,教师应该首先提高自身的认识,要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要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作为高校的管理人员应该转变心理健康教育较为落后的观念,要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础,为学生创造有利于身心发展的环境,使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除此之外,心理健康教育要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贯穿于整个高校的教学中,使高校的各项工作能够服务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从而提高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治疗。
3.2 设立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目前,许多的高校大学生的心理普遍存在不够健康的问题,他们很难客观的去评价自己,但是设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去正确的认识自己,使他们可以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客观的评价,并且能够很坦然的了解自我的心理状况。因此,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对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高校应该建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来培养学生心理素养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要使学生能够在不断的学习中认识自己,具备情绪调控和心理保健的能力,从根本上使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完善自身的心理缺陷。
3.3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中,要做好专兼职队伍的建设,不断的完善教师的专业化,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建立稳定的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要采取积极开展专、兼职教师的培训来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断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水平,并且把心理健康教师的培训计划加入到高校整个的工作范围中。要重视对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的心理健康业务指导,能使教师做到执证上岗,重视心理健康教师的培养,使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提高他们专业化的水平,从而确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的开展。除此之外,学校注重加强对心理社团等学生团体的心理知识和技能培训,指导学生将团体辅导等技术灵活运用到学生活动的过程中。他们与同学共同生活在一起,克服了学校或学院教师进行心理辅导的时间、地域、语言等因素的限制,他们将团体辅导技术应用在日常的生活园区、班级、社团等活动 中,在日常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知识等,成为离同学最近、覆盖面最广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
3.4 建立监督体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向着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不能够使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要确保整个工作的质量。因此,要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保质保量,应该充分发挥行政监督能力,要做好评估检查工作,把评估检查工作纳入到高校教育的总体评估中。学校在心理健康评估体系的建立中,不能够只是局限在教师的能力和硬件设施的完善上面,而应该更加准确的反映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状况上面,要引导学生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高校要能够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来完善心理评估能力,把评估所得的结果进行及时的报告,并且反馈给学校和学生,从而制定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力度提高。
3.5 规范化管理,高校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
现今,许多高校虽然建立了相应的心理咨询机构,但是大多都是附属于教育行政的机构,并且一些高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够重视,这就使得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运作不够规范。因此,高校应该规范管理,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应该有效的规划和组织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样不但有利于教师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还可以使整个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水平得到完善。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因此,想要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设立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建立监督体系。除此之外,要规范化管理,高校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廖迎春,周爱云,曾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力原因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6).
[2]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J].教育部政报,2001,(5).
[3]魏鹏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对策分析[J].文教资料,2007,(27).
[4]江立成,魏婷.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篇5
【关键词】高校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原因 措施
1.前言
由于当今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因此,使得高校学生的心理压力逐渐增加,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将会面临很多的挫折与困难,进而便会出现多样化的心理问题。那么,怎样来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成为了当前各个高校教育工作者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以下是对高校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2.高校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2.1 学校教育的影响。在当前的基础教育中,依然存在着应试教育。尽管在最近几年,我国大力倡导要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从而提高高校学生的动手能力,然而,由于学校内部竞争机制的建立,从而使教师过于抓学生的升学率,重视课本上的知识,进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学生在进入高校校园之后,因教师过于重视科研教育,因此又使得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最薄弱的环节。
2.2 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阶段。现如今,高校学生都处在青年中期阶段,而在此阶段学生的心理正是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一个人心理变化最快的阶段。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而使得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使得学生的身体发育呈现一个良好的状态,但是,因学生身心发展不够平衡越来越普遍,从而使得心理成熟要远远滞后其生理成熟。这样一来,会使学生的心理发展表现出双重性:一方面,在学习知识,思维发散等方面,和常人没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因经验非常少,所以,在价值观、适应心理等方面,出现了明显的盲从性,这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所以,容易产生更多的心理困惑。
2.3 受当前社会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处在社会转型阶段。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从而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等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冲击是极其强烈的。当高校学生在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东西文化交融、贫富差距增大等情况时,他们的理论知识以及经历都不能使学生快速找到最佳的答案,心理失衡也是不可避免的。此外,由于社会的不断变革,例如:自主择业、竞争就业等,这些都给高校学生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压力。
3.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3.1 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德育教育的基础为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为德育教育提供合理的依据,因此,只有有了正确的思想,才能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但是,健康的心理也是形成正确思想的一个前提。由此看来,只有将二者进行调配,才能有利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对于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比较有利的方式是开展德育工作,因此,必须要正确处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相互间进行配合。一方面,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德育教育的途径,从思想层面提高学生整体心理素质,将二者的教育目标与内容进行紧密结合,然而,在结合的过程中,必须将思想问题以及心理问题加以区分,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另一方面,实现二者教育手段的结合,利用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健康的发展,做到防患于未然。
3.2 进一步加快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进程。现如今,各个高校心理健康课程设置依然不是非常的完善。一般来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都是采用讲座、选修课程等,这样一来,使学生所掌握的心理健康知识还不够全面,根本不能解决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由此看来,结合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将心理健康课程设为学生的必修课程,正确引导高校学生的心理意识,在传授给学生心理知识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如何正确运用心理知识实现自我调节,使学生的心理保持平衡。此外,教师还要定期和学生进行谈话,及时发现学生心理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从而有效减少各种极端事件的出现。
3.3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心理教育师资队伍。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来说,要定期参加心理知识与心理咨询技能的培训,这样一来,才可以提升教师的操作技能,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想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心理教育师资队伍,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做好专职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建设。近年来,由于教育体制的逐渐深入,从而使得心理教育工作势在必行。要在每一个高校都安排一定数量的专职心理教师。主要负责整个心理健康规划与方案设计。每个学生都建立一个心理档案,再将档案进行分类处理,对学生的心理情况实施跟踪调查,如果学生心理出现了问题,那么便可以快速对学生心理进行治疗。第二,对辅导员进行培训。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辅导员和学生接触较多,因此,容易发现学生心理变化。所以,定期对辅导员进行培训,除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外,也要讲授一些心理咨询等知识。第三,结合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建立一个专门的健康教育工作部门,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规范化与科学化。
4.结束语
总体来说,当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峻,因此,加强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一个既复杂又系统的工作,因此,必须有很多方面的配合,才可以制定出高效、可行的对策。因此,各个高校的管理者必须结合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创新,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这样一来,才可以真正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高校学生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邹柳云.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问题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
[2]向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浅探[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篇6
【关键词】部队高校学生 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
一、部队高校学生心理特征
每个时期的高校学生都带有其特定的时代气息,在他们身上能够折射出社会大环境对他们心理成长的影响。当前的高校学生主要有以下心理特征:
1.自卑心理与自负心理的矛盾
来自不同家庭的高校学生既存在自卑心理又存在自负心理。家庭条件相对一般的学生往往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在学习、生活过程中表现出自卑心理,存在孤独感。而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学生往往心理上比较乐观,容易产生不切实际、盲目乐观的自负心理。家庭环境是影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最直接因素。
2.渴望被认同的心理
高校学生充满奇思妙想,敢想敢当,敢于实施,很多学生希望自己能在学生群体中崭露头角,得到周围同学和教师的认可。如果在尝试的过程中受到挫折,容易产生失落情绪,会认为自己的才能被忽视了。高校学生有着强烈的被社会认同的心理,一旦出现不被认可的情况,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3.反叛心理
在传统管制型教育模式下,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等的。学生处于从属地位,教师有着明显的话语权。学生长期处于这种压抑环境中,造成了他们的反叛心理。进入高校的他们,学习上已经不存在太大的压力,向往自由的高校学生对传统的管制教育比较反感,希望学校能够给予一定的自由度。自由和纪律本身就是矛盾的,这就在无形中对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造成了一定的隔阂,给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
4.人生目标茫然
进入高校的大学生随着学习压力的陡然剧降,出现了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生活目标随波逐流等问题,常有生活无意义感,人生目标茫然。古语有云“预则立,不预则废。”从迈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学生就应该了解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这个社会为自己提供了怎样的发展空间,自己的人生坐标又在哪里,以朝着这个坐标不断地调整自己前进的方向。
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对策
1.加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的培训
虽然在高校中已经普遍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很多从事高校心理咨询的工作人员主要由辅导员或德育工作者担任,他们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心理学培训,缺乏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的培养教育没有纳入到正轨。高校要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就必须对心理咨询人员开展系统化、有针对性的培训。
2.建立聊天室等资讯途径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大力宣传,学生也逐渐摆脱了对心理咨询的种种误解。但是高校学生中能够走进心理咨询中心,对心理咨询工作人员敞开心扉接受咨询的学生并不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在选择倾述对象时更倾向于向同龄人倾述。而在高校中建立聊天室,是缓解不愿走进心理咨询中心的学生的心理压力的一种有效途径。高年级学生或者辅导员作为咨询员,可能不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教育理论,但是他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学习生活实践经验去与那些需要咨询的学生进行沟通,使得需要咨询的学生摆脱向心理咨询工作人员进行心理咨询就是接受思想教育的心理阴影。
3.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的良性互动
影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很多,既有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外在因素,也有学生个体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内在原因。首先,家庭是学生心理成长的最初也是最直接的因素。从家庭生活不美满的环境中走出来的高校学生往往行为比较偏激,因此,父母在关心子女生理健康的同时,也应当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有的家长甚至与子女基本上没有沟通。其次,学校在传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在向学生传播着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变化规律。第三,社会是高校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主要实践场所,同时社会也通过各种媒介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成长。因此在面对就业这样的实际问题时,家庭应该鼓励支持,高校应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进行引导,社会则应该提供就业、创业机会。另外,学生这一主体也应该深刻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职业取向,端正职业态度,创造自身条件。因此,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发挥积极效应,学生才能取得职场的成功。
4.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学生的课外空余时间相对较多,且他们往往对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充满了兴趣。学校可以经常性的组织一些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心理健康研讨会、社会公益活动等。通过心理健康课外活动让学生体验、反思和反馈思想情绪的变化。与此同时,学校也应该建设好校园文化氛围,办好宣传栏、做好宣传广播等,使学生时时处处接受熏陶。
5.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评价、预防及治疗体系
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评价及治疗体系已迫在眉睫。很多高校在新生入学阶段会通过新生问卷调查等方式来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通过该措施,可以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有个大致的了解,也可以从中发现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及有针对性的治疗。对高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价,不仅有利于掌握高校学生总体的心理变化趋势,也有利于把握学生个体的心理变化历程,针对个体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目标。
篇7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瓶颈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7-0007-02
现如今,不管是社会环境、家庭环境还是校园环境都变得十分复杂,尤其是当前大学生在这种局势下所承受的各方面压力越来越重,在沉重压力的逼迫下让大学生的心理难免会出现扭曲现象,这需要教育人员给予正确的疏导和调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和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瓶颈
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不平衡现象
大多普通高校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和心理疾病预防、危机干预机制。民办高校起步晚,起点低,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日常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教职工的心理培训以及大学生心理危机排查与干预工作规模和力度等方面均有所欠缺,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从课堂教育上看,尽管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必修课和选修课,但仍有一些高校只举办了一些讲座,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和覆盖面。
2.机构设置不规范,教师队伍专业性不强
我国虽然有部分高校已经实施了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大部分教育人员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和培训,兼职居多,专职人员少,其中大部分人员经过短期培训后上岗,缺乏系统的专业训练,他们很多没有扎实的心理学知识、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不熟悉心理测试和心理辅导方法与内容,对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归因不准,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3.课程建设滞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
在课程建设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还不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主要是讲座、心理咨询和选修课,还没有完全纳入到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去,并使之成为一种有机的组成部分。
4.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不准
不少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仍放在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上,忽视了对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这种做法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致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范围受很大局限,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
二、加强和改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1.加强领导,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
想要有效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切实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主管校领导负责,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为主体,专兼结合的工作体制。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规划,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投入力度。把心理健康教育经费纳入预算、单独列支,专款专用。
2.加强师资培训,建设专业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学校应针对实际的发展情况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创新相应的高素质师资团队,这样才能为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牢靠的基础。因此,高校应聘请专家到校指导,形成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局面,让学生⒂氲叫睦斫】到逃活动中。同时建立严格的考评机制,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专业化进程,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乐于、专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职教师原则上要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序列。
3.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自我调适能力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对心理健康知识进行传扬和普及,强化学生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支持大学生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组织,发挥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互助和自助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一)受社会因素的影响
一是当前社会中广泛流传着一切向“钱”看的经济导向,经济指标成为衡量成败的标准,而道德文化成为水中月镜中花,总是不像经济指标那么真实有力。拜金主义思想泛滥,而社会道德在滑坡。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有钱的人被更多的人羡慕和崇拜,受人礼遇;而穷人则在“势利眼”的人那里收获了很多的歧视、嘲笑,不受待见。在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下,特殊贫困生不知不觉中就会产生巨大心理压力。
(二)受学校因素的影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至关重要。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中小学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忽略学生的心理健康,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重要因素。由于心理问题的隐蔽性,高校教育虽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但没有把它作为重点工作来落实,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受家庭因素的影响
不适当的教育态度和教养方式会造成特殊贫困生不健康的心理。由于特殊贫困生家庭的家长一般受教育程度不高,多倾向于简单、粗暴的传统教养方式,因此使子女形成敏感偏执、焦虑易怒、自卑抑郁、多疑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造成人际交往和沟通的困难。家庭环境、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教养方式等直接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
二、加强高校特殊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完善以心理健康为指导的经济资助体系
高校要以助学贷款为主要渠道,勤工俭学为重要手段,奖学金为激励机制,减免补助为重要补充的大学贫困生资助体系,以心理健康为指导,“经济资助”与“心理资助”同步进行,鼓励特殊贫困学生积极面对逆境,通过自身的健康成长、学业进步、能力提升活的相应的资助,对鼓励和引导性质的资助工作合理就能解决他们的经济之忧,更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其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因此,建立以心理健康为指导的经济资助体系不仅是解决特殊贫困学生入学和生活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加强高校多层次的心理健康培训体系建设
心理学家班杜拉说:“人生来只有少数行为模式。这种显著的可塑性高度需要继续掌握新的胜任能力,实现他们终身变化着的需要。”因此在应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时,高校要坚持发展优先,防重于治的原则,大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让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全面了解自己,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培训。高校在日常事务管理中,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宣传栏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普及活动。同时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在贫困学生心理健康中心要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并注重其对咨询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素质。另外,学校可以经常举办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活动,比如个别询问、团体辅导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深入细致的开展工作,为学生及时提供心理辅导。
(三)加强高校和特殊贫困学生家庭的联系
大一新生在入校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适应问题,对于一些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的性格内向、敏感的学生,如果又没有充分的社会支持系统的话,学生遇到心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极易诱发心理障碍。学校要进行新生心理普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做到及早发现,及早干预,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因此每年新生入学时要开展新生心理普查,要求学生详细填写个人档案,使学校全面掌握学生相关信息。针对特殊贫困学生,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及时疏导,比如个别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以及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对于特殊贫困生家长,学生辅导员要与家长进行信息沟通,必要时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与学生家长沟通,传播心理健康知识,改变学生父母的不合理的观念和教养方式,做好危机因素的预防工作。
(四)鼓励特殊贫困学生积极参加实践
篇9
论文摘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包括:以人为本,开展教育发展性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主动出击,建设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价值引导,重视思想道德素质的心理促进;以队伍建设为契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专业地位。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缓解学生心理冲突、优化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积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以人为本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核心理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以人为本即以大学生为本、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本。
首先,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契合大学生心理问题特质。大学生主要处于身心发展的过渡阶段,其心理呈现出显著的积极与消极心理交织并存的二重性。大学生们一方面为这些内心矛盾所困扰,同时又为急于解决矛盾而困惑。从其身心发展规律而言,这些矛盾并非偶然,它是大学生成长发展中的正常现象,是大学生心理走向成熟又尚未完全成熟的集中表现;从大学生心理现状看,虽然大学生中存在诸多心理矛盾,甚至心理疾病.但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他们所面对的往往是学习与成才、恋爱与交往、求职与就业等成长发展性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如果不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特征,不了解这些问题出现的必然和正常,解决问题时“就事论事”、主观臆断,脱离学生现实生活与需要.这样非但无助于内心冲突的缓解,反而会使他们感到委屈和反感,甚至导致矛盾的加剧和质变。从一定意义上讲,田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智力、较高文化和较高自尊的群体,他们通常有着不同于一般青年的更高的抱负和追求,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也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冲突.可以说大学生所产生的许多心理问题也正是他们想要有所作为而必须付出的成长代价。
其次,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教育发展性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既指向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也包括促进一切学生的发展。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对象的扩大,更是教育理念的进步,教育目标的明确,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体现。从心理健康形成机制看,个体是心理健康的承载者和实现者。尽管心理健康的形成与发展受个体与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但个体因素无疑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变化的内因,社会环境作为外因从来不是单方面赋予学生的,而是学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学生主体力量的外化。人创造环境,环境同样也创造人。因此,教育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总是以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为指导的。在内容选择上,既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为依据,又要遵从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符合当前大学生现实需求及心理实况;在方式运用方面,既应旗帜鲜明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显性教育为主,又要结合大学生敏感、羞涩、自尊、逆反性强等心理特征,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特有优势。
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决定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策略不是被动等待部分学生登门求助,而是主动出击,利用学校教育组织形式的特有优势,建设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整体功能。
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既包括“校一系一班”三级工作网络,又包括全员化教育网络。三级工作网络包括以学校分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校领导为指导,以心理咨询机构为核心的校级工作网络;以各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书记和辅导员组成的系级工作网络;由经过选拔和定期培训的学生志愿者所组成的班级辅助网络。在三级网络体系中,校级网络为中心,负责制定相关方针和政策,组织协调各级工作的开展与整合;系级网络为重点,积极配合校级网络工作的开展,并为学生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及时的帮助;班级网络成员,既可归属于大学生心理协会.直接与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建立联系,也可以有计划地安排在各个班级和寝室与系级教育网络直接联系。在三级网络体系中,校级网络的专业水准和整体规划,班、系网络中辅导员与学生志愿者的专业培训是实现三级工作网络有效运转的难点与中心。全员化教育网络即以全体大学生为教育对象。
就年级分布而言,指教育阶段的全程化。从大学生心理发展来看,不同年级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发展问题具有显著的差异,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而在大学生活的不同阶段,大学生所面临的同一个发展课题又具有不同的发展内涵。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兼顾各年级大学生不同的心理行为特点与发展课题,体现不同年级大学生发展任务的不同侧重,就必须从整体出发.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教育活动的阶段性和年级差异性,建立全程化教育网络;就大学生心理状态而言,全员化教育网络既包括大多数寻求进一步发展与自我实现的身心健康的大学生,又包括部分寻求压力缓解、环境适应、情绪调适,遭遇一定心理困惑与矛盾的大学生,还包括极少数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并在大学生教育目标、教育功能及教育内容构成中予以体现。在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要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的价值差异,重视价值引导,把道德因素融入其中。
首先.关注自我实现与社会价值并重的价值引导。价值引导相对于西方咨询理论中的“价值中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适度的价值引导不仅应当而且必须。从文化心理看,在中国传统文化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尊重、信赖、服务权威的社会文化心理,人们大都比较尊重权威,希望得到权威的指点和帮助。在咨询中,一定的价值引导不但有助于来访者对咨询者的信任,而且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大学生发展任务看,青年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克服长成期中价值混乱和冲突,逐步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念并达成自我同一的实现。事实上,价值取向模糊、价值观念冲突、自我价值迷茫正是导致当前大学生心理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对于大学生而言,有针对性地进行必要的价值引导既是大学生们健康成长的必需,也是教育者的应有之责;从心理健康教育本质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性、发展性是其本质特性,适当的价值引导既是解决部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键,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职责的必然。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应适当融人自我实现与社会价值并重的价值引导。人的自我实现何以可能?人是群体的分子,人际和谐、群体观念、合作意识、社会责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人的潜能只有在社会实践的丰沃土壤中才能得以开发,人的自我实现只有在与社会价值的相融并重中才能得以彰显。离开了社会的舞台与滋养,个人发展无以可能。对于有知识、有文化、有责任、有精神的大学生而言尤其如此。事实上.对社会快速变化的迷茫和不适,对个人利益和自我享乐的过度追求与关注。对个体社会价值的忽视与漠然也正是许多寻求发展与自我实现的大学生感到郁闷、迷茫、焦躁的根源所在。关注个体与社会的和谐互进,强调个体自我实现与社会发展并重的价值取向,倡导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个体的心理健康与自我发展应是构建中国特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特色和优势。
其次.重视思想道德素质的心理促进。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关注心理素质之于心理健康的必然,对于思想道德素质之于心理健康的价值却有所忽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健全的人格修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形成与发展的坚实基础与有效促进。从心理健康的形成机制看,四个体心理机能的发挥无疑更受主体内在的思想意识及人生价值观念所制约。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是大学生心理活动有效运行的方向与主导,正确的世界观、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核心与能源,在大学生身心发展中能够增强自我激励的心理机能,形成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不尽动力。一些大学生正是因为缺乏能够支撑他们向上的人生追求,缺乏一定的信仰和精神支撑才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解决心理问题的层面,而应站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给学生以引导和支持,重视思想道德素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过程中的调节和导向作用,通过对理性与精神力量的高扬来引导人们消除各种思想和精神的困惑。正如马克思所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去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圈在此,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其实就是一种科学的理论观念,这种科学的理论观念一旦为大学生拥有和掌握,就会转化成物质的力量,成为克服生活困难与迎接人生挑战的“批判的武器”。
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社会现代化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门应用心理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领域,专业性要求很高,教育人员必须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拥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水准才能胜任。然而,透过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繁荣表象,审视其内在的质地层次,我们必须承认,相对于西方国家心理咨询领域发展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本质所求.当前我国高校健康教育整体水平仍处在初始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专业水平低,专业化进程不理想,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专业地位还未确立。尽管国家教育部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和重要价值作了明确界定,但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一项科学性要求很高的专业工作,它需要系统全面的专业理论支持,需要正规专业的教育队伍开展。政策文件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形式上快速普及和繁荣发展,但心理健康教育内在要求的专业化发展才是借助国家支持实现其顺利发展的根本所在。依据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以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为契机,以此带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理论构建、实践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修养,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教育的服务质量与专业水准,促动其专业地位的提升与确立,是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进程的理想选择。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保健员;衔接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213-04
一、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整个社会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造成了复杂而多变的社会环境,这些变化对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持续上升态势,据卫生部2003年调查统计显示,我国大学生中,16%—25.4%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现今已上升到30%左右;北京16所高校调查报告,大学生因精神疾病而休学、退学的人数占休学、退学总人数的39.3%和64.4%。并且人数连续几年急剧增长,其比例已超过了传染病等身体健康因素造成的休学、退学学生人数。北京市的一项大规模心理普查显示,87.3%的大学生认为“目前采取措施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很大和较大”。
有数据显示截止到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8%。截止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5%。高校学生人数在近几年经历了一个跨越式的发展,学生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却严重匮乏。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的增长与专业人员缺乏的严重矛盾变得日益突出,寻找出一种有效的途径缓解日益突出的供需矛盾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据调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绝对人数虽然有很大的增加,但是经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其中真正有严重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学生人数很少,大概在3%左右,大部分的学生主要是一般性的心理问题。这些不同程度的一般性心理问题完全可以由经过培训的学生保健员进行朋辈咨询而得到解决。因此,在高校中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心理保健员工作机制是在当前客观条件下解决专业人员数量缺乏问题的可行做法。
就目前高校心理保健员培训制度来看,学生经过简单的岗前培训后就可以成为保健员。培训机制实施过程包括保健员的选拔、岗前培训、工作开展和跟踪评估四个环节。其中岗前培训为至关重要的环节,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况、心理咨询的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知识、心理保健员的职责与如何开展工作、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朋辈辅导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技巧、心理障碍的识别、大学生团体辅导活动的理论与实践等。据了解绝大多数心理保健员的培训只是经过简单的理论培训就可以成为保健员。在岗前培训与工作开展之间缺少衔接的环节即一种实践环节,以至于多数保健员面对班级工作时无从下手。由于缺乏实战经验,无法将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而保健员的跟踪评估多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保健员进行跟踪评估,却忽略了保健员最终的目的是服务班级学生。且跟踪评价没有合理标准,评价的结果是保健员已经能够掌握心理学理论及简单的心理咨询的技巧,但是却没有考察其是否能够运用这些理论技巧。最终造成了保健员只掌握理论知识却缺乏实践经验的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整个班级保健员的培训缺乏了一个合理的培训机制,造成班级保健员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大学生也就无法认可班级保健员,最终使得班级保健员培训制度流于形式。在笔者对江西某高校的496名随机抽取有班级保健员的大学生进行的《班级保健员制度可行性调查》问卷显示,图1,绝大多数的学生选择向自己的朋友倾诉。
心理困惑或者寻求帮助,仅有8.67%的同学选择了保健员。甚至只有极少部分的学生了解班级保健员,图2。保健员制度并没有引起老师和大学生的重视, 图3。可见,建立有效的保健员培训机制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发现准保健员在经过岗前培训后基本能够掌握一般的心理学知识及心理咨询技巧,但是却无法运用。因此笔者在保健员的岗前培训和工作开展之间添加了一个衔接培训的环节,其目的就是为了使保健员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真正发挥出班级保健员的作用。
为了验证班级保健员衔接培训这一新实践是否能够使保健员发挥其作用,笔者做了长达一年的实验研究。通过测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即通过SCL-90问卷调查来证实班级保健员衔接培训可以提高保健员的工作效率,使保健员发挥其作用,提高班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最终为衔接培训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江西某高校大一新生。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6个班级作为实验组,6个班级作为对照组。实验组302人,对照组309人。这12个班级每班各有男女保健员2名,共有24个班级保健员,均接受了保健员岗前培训,但均未接受衔接培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男生女生大致相等。
(二)研究工具
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测验共90个自我评定项目,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9个因子,每个题目均用0—4级评分方法,0=从无(自觉并无该项问题),1=轻度(自觉有该问题,但发生得并不频繁、严重),2=中度(自觉有该项症状,其严重程度为轻到中度),3=比较严重(自觉常有该项症状,其程度为中到严重),4=严重(自觉该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
(三)实验程序
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方法,即在教学实验开始之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进行前测。在实验组及对照组的保健员都已经接受了同样的岗前培训但未开展保健员工作的情况下,对实验组的班级保健员进行为期六个月的衔接培训,时间为2011年9月—2012年3月,共48次课,96个课时,培训内容见下表。
对照组保健员不进行衔接培训,但是也和以往的保健员培训一样,在接受岗前培训后,每周到心理咨询中心听取心理讲座及一般心理咨询知识和技巧的课程,其接受的课程课时与实验组接受衔接培训的课时相同,即96个课时。在实验组保健员开始进行师徒制跟踪培训的同时对照组的保健员也开始展开班级保健员的工作。其次为了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师培训能力与水平相同,研究对象的保健员的岗前培训教师应为同一位教师。在所有班级保健员开展工作六个月之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进行后测,用因子分来进行分析。
(四)数据处理
将跟踪丢失以及漏选残缺的问卷剔除,剩下的有效问卷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后各自的数据均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
三、结果
实验前测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收回问卷302份和309份,其中有效问卷分别为286份和293份,前测数据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总均分无显著性差异(x2=1.236,P>0.05);后测问卷实验组收回有效问卷298份,对照组收回有效问卷296份。实验组的男生和女生分别占52%和48%,差异无显著性(x2=0.623,P>0.05)。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问卷前测显示,在各个因子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实验开始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处于相同的心理健康水平。
对照组保健员虽然接受了岗前培训但是其服务的班级心理健康状况几乎没有变化,说明保健员岗前培训的作用很低。
实验组的保健员接受了衔接培训,在开展工作以后除恐怖因子以外,其他因子平均值都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学生在抑郁、敌对、精神病性等因子上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如何将保健员培训机制有效的实行,是保健员培训的重点和难题。以往的保健员培训,只是简单的知识与技能的理论培训,没有实践环节,且培训后没有完善有效的跟踪评估环节,最终使得保健员不知道如何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而本研究主要在不打破原有的培训机制的基础上,增加了保健员衔接培训的环节,使得保健员能够从理论稳定过度到实践中去,把在岗前培训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发挥出来,并且在跟增加的踪培训环节中师徒跟踪制度不仅能够增强保健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能够使保健员在实践中增强技能和经验。衔接培训最终有效的改进了保健员培训机制,促进了保健员工作的有效开展。
本研究表明在班级保健员接受岗前培训之后进行衔接培训,可以增强保健员的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技巧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最终发挥了保健员的积极作用,提高了班级同学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保健员衔接培训可以显著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而普通的岗前培训却无法达到这一效果。
(二)建议
保健员衔接培训与保健员机制的实施成功与否紧密相关, 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高校保健员培训机制中采用衔接培训,必将为保健员培训教学目标的实现提出一条可行性途径。
1、因本次实验条件的局限和不足, 还应进一步考察实验效果的外部效度,为其在保健员培训机制中应用、推广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2、应在完善保健员培训制度的同时提高老师、学生对保健员的重视,认识心理健康与朋辈咨询的重要性。
3、持续跟踪考察大学生今后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情况,以及今后生活学习中心理调节能力和出现心理问题的状况。
4、进一步考察衔接培训对高校其他培训教学培养目标的促进作用与应用。如专业课程、技能培训等。
参考文献:
[1]李荣志,黄娅玲.高校班级心理保健员岗前培训机制的研究[J].德育与思政研究,2009.
[2]蒙衡,吴汉荣,王礼桂.《健康心理学》互动式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2).
[3]李群,金燕,孙逊.心理健康课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2).
[4]熊淑萍.浅谈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及其在课堂中的应用[J].江西:大江周刊2012.
[5]汪立夏,舒曼.携手互助班级心理健康员工作手册[M].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
[6]石红.心理剧与心理情景剧务实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程小蘋.大学院校班级辅导活动手册[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高校国防教育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