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研范文
时间:2023-06-21 09:43: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音乐教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2-0165-01
我们在新课程背景之下进行高中音乐教学,就是要遵循新课程的教学原则,在高中音乐课堂上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等。我们在音乐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培养,不仅要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以提升,而且要能够使学生在音乐中获得美和爱的力量,从而更加积极向上地生活。基于此,本文提出了高中音乐教学的一些策略,希望对提高高中音乐的教学效果有所帮助。
一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策略
1.综合运用各种音乐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音乐是一门艺术,艺术就难免有枯燥的地方,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各种音乐教学资源,不断地设计出各种各样的音乐教学形式来提升学生们的音乐学习兴趣。首先,应利用专业的音乐教室来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很多学校都配有各种专门的音乐教室,在平常的上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音乐教室来开展课堂教学,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可以自己搜集资料,丰富音乐课堂的教学。教师可以搜集关于音乐的各种影像资料、图书资料、音像资料等来丰富课堂教材。通过将这些资料进行加工,能够产生出新的、说服力强的、冲击效果好的课堂辅助效果,能够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了解音乐的创作背景和创作难度,使学生们在强烈的心灵震撼之下充分领悟到音乐的伟大之处。最后,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设备的综合运用来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各种现代化的电子产品为我们学习音乐和接触音乐大师提供了便捷的路径,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这些电子产品的综合运用来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
2.通过音乐情境的创设来优化音乐学习效果
我们进行音乐教学,就是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创作者的背景下充分感受音乐,所以音乐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音乐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够再现音乐作品的氛围,而且能够使学生形成课堂情绪准备,从而能够更好地融入音乐学习之中。如学习革命歌曲时,教师可以通过介绍音乐作品创作的背景,讲述革命时期的故事,播放抗战影片将学生们充分地引入到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绪之中,使学生们更加深刻地了解音乐作品。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音乐活动来优化学习效果。音乐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音乐课堂之中,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最终实现音乐学习效果优化的目的。如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开始之前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来营造音乐学习氛围,还可以在音乐课堂开始之前将教室布置成为演唱会现场,让学生们即兴演唱,大家进行评价等,以充分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3.加强乐理知识的教学
高中音乐课堂还应加强乐理知识的教学,使得学生们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乐理知识的教学不仅能使学生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音乐的奥妙,更能使学生们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不断通过掌握的乐理知识开展音乐自学活动。乐理知识较为烦琐、难懂,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不断地借鉴一些优秀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从而使乐理知识的学习变得简单有趣。
二 综合改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方法
为了促进音乐课堂的总体改进,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我旁听了一位优秀的老教师的音乐课。在她的音乐课堂上,她通过各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情绪,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力集中;她在教授音乐的过程中,教授了学生如何正确地欣赏音乐,使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不断提高;她还在音乐课堂中不断地讲授如何应用音乐调节自己的情绪,增添了音乐的实用性。这些都是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所缺乏的,所以,我在向这位教师请教之后提出了自己的音乐课堂综合改善方法:首先,在音乐课堂开始之前主动调整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心境中完成整个课堂的学习;其次,在音乐课堂的进行过程中增加对优秀作品的内容欣赏,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最后,在音乐课堂中不断地讲解和示范音乐对学生性格培养的作用,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借助音乐放松自己的情绪,完善自己的性格。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音乐教学意义重大,我们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改革,从而获得教学目标的实现,将学生培养成为人格健全、性格完善、审美能力不断发展的人。在高中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综合运用各种音乐教学资源来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通过音乐情境的创设来优化音乐学习效果、加强乐理知识的教学,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不断促进学生性格的完善等,最终实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篇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社会急需要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这就要求我国的素质教育顺应时代的要求。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重心仍然集中在学业教育上,而忽略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因此,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各大高校在教育方面不仅应该重视学业教育,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身体各方面素质的教育。而在这其中,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高校的音乐教育更是艺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在这个大前提下,高校音乐教育不仅在教育方法上应当有所改进,同时还需要注入许多具有创造性的教育风格。目前,在国际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就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该体系主要提倡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的感受,提倡原本的创造性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在音乐教育行业中广受好评[1]。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前联邦德国著名的音乐家卡尔?奥尔夫所创建。就我国目前的高校教育情况来看,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其主要以老师教学生唱歌和老师独自为学生讲解一些基础乐理知识为主体,而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体现出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而带来的改变,因此,教学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在这其中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我国的音乐教育需要在研究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后,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和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行之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将会带来更深远的意义,也能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2]。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
从音乐产生本源的角度来进行分析,音乐是可以带动人的性情,并且回归人类本性的。音乐中一般会寄托人们的情感和思想需求,人们通常喜欢将自己所想所见托付在音乐的绚丽中,而这就形成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从奥尔夫音乐的教育理念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与我国传统对音乐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有所不同。我国的传统教育方法主要是教学生歌唱和学习最基本的乐理知识,而这一点与奥尔夫音乐的理念有很大不同。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奥尔夫认为:音乐作为表达情绪和思想的一种途径,通过音乐,采用语言、乐器、舞蹈等多种形式来进行表达,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和本性[3]。
基于奥尔夫音乐教育法的教学方法
运用奥尔夫音乐体系进行教学,能够督促学生更快掌握一些复杂的音乐知识。我国高校中的音乐教学,既不能像青少年一样慢慢学习,又不能像专业的音乐学生那样系统学习,而且,这类学生由于自身的天赋和学习状态也决定了其速成的要求[4]。
在教学应用中,高校音?方逃?的初期,首先,建议老师可以根据音乐的不同节奏来编排节奏游戏,学生可以通过活动(拍手、拍腿、跺脚等)来培养身体的节奏感,这样做的目的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节奏和音乐的把控。同时,还可以迅速拉近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不再有负担和约束,这样的课堂效率相对更加有效[5]。之后,可以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在“学生之家”组织一些不同类型的表演,并加入一些不同的音乐元素。在这一步的基础上,最好能够再加入音乐演奏的环节,在这个环节,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学生所熟知的乐器进行演奏。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体验到音乐中的美好,还能让他们体会到音乐中的乐理、曲式以及风格,对音乐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一旦学生进入到角色以后,其表演欲和创作欲就会被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对后续的教学也就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在教学应用中创新的思考
1.注重培养创造力
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采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来指导学生尝试进行即兴的创作和表演。“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能够进入学习状态,老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问题的方法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即兴加入自己的想法和创作,寻找多种可能性,比如学生可以通过自己肢体的协调性、声音、舞蹈动作、乐器演奏等去进行即兴表演,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创造出自己的记谱法。正如奥尔夫所说的,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只有自己积极地加入到音乐学习中,积极参与音乐的创造才是最重要的。当学生完全靠自己即兴的想法来诠释音乐时,就像音乐大师创作作品一样有意义和价值,这个时候,学生就需要老师的鼓励和认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感受将自己的思想赋予音乐,用原本的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2.使用民族乐器进行学习
由于国际上各国国情不同,所以我国高校教育在引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时,应该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从我国的本土文化出发,弘扬民族音乐,开拓音乐教育的广阔性。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民族特色和民间特有的音乐进行教学。这其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我国的各大高校中的学生和中学生是一样的,接受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程度远远不够。在当代社会中,年轻人接受我国传统的音乐风格比较吃力,因此,要提高全民的素质,就应该加强在高校学生中中国民族音乐的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本土文化为起点,在音乐活动中加强对民族音乐的宣传。在对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要运用我国民族音乐,还要引入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把其他国家的音乐也引入到课堂中。因为无论是哪个民族的音乐,都代表了该民族的音乐特点,我们应该把各民族文化共通、融合到一起。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和我国民族文化的繁荣。
结 论
篇3
一、高校音乐教学中纳入地方音乐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经济全球化正在逐步的推进,随之带来的是世界范围交流的进一步增多,这直接推动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同时人们的音乐审美也在悄然的变化着。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人们对于音乐的审美往往更多的局限于有着明快节奏的现代流行音乐方面,以地方音乐为主要代表的传统民间音乐处于不利的境地,使得地方音乐被忽视,影响到音乐的传播,也使得地方的音乐特色不能够被好好的保护和传播下去,这样的尴尬境地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高校音乐教学则是让地方音乐重新焕发生机,并且得以发展和延续的有效手段。从高校功能特征方面进行分析的话,高校教育承担着维护以及传承地方文化的重要使命和责任,那么将地方音乐纳入到高校音乐教学当中已逐步将高校打造成地方音乐发展的基地,并推动地方音乐的繁荣和推广。从高校发展战略层面上看,未来的高校音乐教育必须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能一味的学习和效仿西方音乐,更为主要的是要加强对本土音乐的分析和研究,有效结合地方音乐来构建多样化的高校音乐教育模式。从高校人才培养目的方面分析,在实际教学当中引入到地方音乐之后能够强化学生对于家乡音乐的喜爱,为地方音乐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人才。除此以外,地方音乐有着独特的特色,而这些特性能够形成对音乐教师和学生的一种启发,激发其创作灵感和音乐创新力。
二、高校音乐教学中纳入地方音乐的策略
(一)创新音乐教学理念
在高校音乐教学当中纳入地方音乐充分利用以及发挥地方音乐的个性和特色来完善音乐教学内容,积极构建个性化和具有特色的高校音乐教育模式对于音乐教学的发展,高校音乐人才的培养以及地方音乐的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要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要从教学理念的创新着手,提高高校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在全球化步伐逐步加快的社会背景下,多元化的西方音樂极大的影响着我国的音乐市场,而在高校的音乐课堂教学当中更是包含着大量的西方音乐文化内容,忽视了本土的音乐以及音乐文化,只会出现教育方面的偏差。在面对西方音乐时,必须要持有一个客观准确的态度,不能一味的排斥,也不能够片面的强调全部吸收,正确的做法是用开放的眼光以及平等的观念来客观的对待。与此同时,高校还必须要认识到地方音乐文化对于高校音乐的重要性和促进作用,并且能够及时的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音乐教育的长远发展。高校音乐教学理念的创新要做到:第一,构建与地方音乐结合的高校音乐教学体系,将地方音乐作为高校音乐的一个代表及特色。第二,将地方音乐作为一个出发点,对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以及音乐感悟进行培养和锻炼,使得广大教师能够用超高的音乐素养,承担起地方音乐教育的责任。
(二)改革音乐教学模式
为了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纳入地方音乐,有效融合地方音乐的特色,还需要对现有的音乐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沟通以及相互联系。在传统的高校音乐教学当中,教学模式往往十分被动和单一,更多的侧重于高校音乐教师的理论知识讲解,要求学生被动的接受和记忆,这样的情况下难以从确立起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使得学生不会主动的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来参与学习活动。为了彻底的解决这一现状,必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且能够将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贯穿课堂的整个环节,引导师生多元化的互动交流,这样教师能够更多的了解学生的看法以及学习需要,而学生也能够透过教师的指导获得能力和音乐素质的发展。在互动型的音乐课堂当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也可以采用启发引导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音乐学习策略。同时教师还可以恰当的运用提问教学法,也就是根据教学内容恰当的设置相应的音乐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思考,从而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加深学生对于地方音乐的认知。除此以外,高校也可以邀请地方音乐艺人来校进行交流和分享,组织以地方音乐为主题的专题讲座活动,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地方音乐,并推动地方音乐和高校音乐的完美融合。
(三)加强地方音乐分析
在全面推进高校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为了进一步用音乐教育的发展,积极打造个性化和有着鲜明特色的高校音乐教育系统需要将地方音乐纳入到整个系统当中,用地方音乐文化来构成有着鲜明地方特色的高校音乐教育面貌。为了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必须要加大对地方音乐的分析和研究,深层次的剖析地方音乐的元素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的音乐文化,并且能够逐步挖掘其中的地方音乐特色,将其真正融入到音乐教育环节,设计出与之对应的音乐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更好的传承地方音乐,将其进行不断的发扬和传播。在对地方在对地方音乐进行分析时,可以采用调查研究的方式进行,并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研究活动当中,丰富学生对于地方音乐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在传统的高校音乐教育当中,一味要求学生真的鉴赏优秀的音乐作品,无法让学生获得更为深刻的音乐学习资料。而在实际的放音乐调查和分析研究工作环节,学生可以直接的观察记录,同时还可以透过访谈以及其他多种形式的体验活动来获得一手资料,接下来可以对获得的这些地方音乐文化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和研究,了解其中的艺术特征,以便能够在音乐学习当中将其进行融合和发扬,让地方音乐价值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四)积极构建第二课堂
地方音乐在整个传统民间音乐体系当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民间也是一个丰富多元的音乐大讲堂,同样也是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和音乐情感熏陶的一个重要平台,更是对课堂教学平台的一个有力补充,因此可以被称作是高校音乐教育的第二课堂。在第二课堂当中,音乐教师可以更加有效的为学生普及以及传播关于地方音乐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地方的民俗音乐,了解其中的传统音乐元素,在准确认知其中的丰富音乐概念的同时,还需要认真发掘其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在生动形象的音乐第二课堂当中,实践可以和书本进行紧密的结合,不断拓宽高校学生的音乐视野,让他们能够获得更加丰富多样的音乐资料和资源,能够进一步的对地方音乐产生深刻的认知。在积极打造高校音乐教学第二课堂时,高校音乐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深入民间,参加到关于地方音乐民俗活动当中,并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当中,对地方音乐进行深层次的鉴赏和学习,但其中优秀的音乐艺术元素,并将其用于最新的音乐学习和音乐能力的提高。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具体的实践活动当中,并在其中获得丰富的实践和生活体验,而且在实践当中获得的音乐知识会更加的牢固,让学生在第二课堂当中焕发生机活力,提升音乐综合素质。
篇4
关键词: 音乐 欣赏 情感体验 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感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情感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又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情感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假如在欣赏音乐时只注意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而在感情上却无动于衷,那么他对音乐的欣赏也只能是“见其文而未见其心,见其表而未见其里”,并不能完整地感受与领会音乐的美。英国音乐教育家布克(P.C.Buck)曾告诫说:“不要允许你的批评性的敏捷聪明窒息你的情绪反应。那些专家们经常把他们的注意力局限在技巧上。”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的基本要求。
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中,应该更加重视学生对作品的情感体验。由于高中学生通过小学、初中的音乐学习,对音乐作品的表现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同时,由于情感经验和鉴赏能力的局限性,使得学生的情感体验又不够深刻。例如,在欣赏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时,音乐中所表达的那种激昂悲愤的感情波涛,会深深地打动我们。欣赏者从音乐中获得的这种感情体验,并不是由于标题或文字说明等所引起的,而是一种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当然,欣赏者能够在自己的意识中,把从听觉感受到的音乐音响转化为感情的体验,是要以正确的音乐感知为前提的,而当欣赏者对某种音乐音响及其艺术风格不熟悉,不能正确地进行音乐感知的时候,那他就不可能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我在为学生讲课的过程中所做的课堂实验表明,学生们对于他们熟悉的音乐风格,尽管预先并不清楚听的是什么乐曲,但还是能够大体上正确地体验到乐曲的感情性质。例如,在对乐曲不作任何说明的情况下,我为学生们放了一段德沃扎克的《大提琴协奏曲》中第一乐章副部主题在展开部的变奏段落的录音,然后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的回答分别是:
(1)回忆的、欲以挣脱某种纠缠。
(2)悲哀的、带有哭泣的主题音调。
(3)充满深沉的情绪。
(4)悲哀、哀怨。
(5)远方的倾诉。
五个学生的答案用语虽然不同,但他们的情感体验在性质上却比较接近,而且与原作的感情内涵基本上是吻合的。德沃扎克在这首乐曲中所抒发的对祖国的深切思念与身在异乡所感到的孤寂与愁苦的感情,学生们感性的直觉也是能够有所体验的。然而,学生们对具有他们所不熟悉的音乐音响与艺术风格的乐曲,在感情体验上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在课堂上放了宋代郭楚望的古琴曲《潇湘水云》的主题呈示段落的录音之后,照例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却作出了各种不同的回答:
(1)叙述某种痛苦。
(2)忧郁而充满一种力量。
(3)典雅而明快的情绪。
(4)喜悦。
(5)酒狂。
这里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感情体验,主要原因是有些学生很少接触古琴音乐,对古琴音乐还不能正确地进行感知,因此也就不能正确地体验乐曲的感情内涵。
篇5
关键词:音乐教育;践行;体验;音乐艺术;经验;生态链;高等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J603文献标识码:A
Experiencing Music in Practice
FENG Zhi-quan
(School of Music,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Jiangsu 21500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13号令,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的要求,艺术教育应使学生了解中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国外优秀的艺术成果,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素养,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艺体司2006年3号文件,公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课程方案》从2006年秋季开始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中实施。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教育部的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如何使每位大学生通过音乐课,喜爱和感受音乐给自身带来的,给生活带来的乐趣,给自身专业发展带来的启迪。迫切需要在大学生中,实施在践行中体验音乐经验教育方式的变革。
北京大学王岳川教授在《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一书序言中讲到:“音乐是人类精神文化的本体象征。音乐揭示世界和人生的双重奥秘,并通过这种感性生命的揭示,展示有限生命获得无限精神超越的自由境界……音乐在人类历史上促成了人的自我精神的觉醒和人格完成(孔子“成于乐”,庄子“听之以气”)而在现代社会,音乐更具有和谐人心疗治灵魂的作用。音乐使人具有一种优雅的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便在忙碌生活中失去生命原色和感性活力的当代人,重新达到本体复归。”①
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互联网、手机等通讯技术、音像技术和设备的大众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高校音乐教育传统的所有方面,受到革命性的挑战。高校音乐教师传统的知识垄断,被网上无限资源打破,高校使用的传统音乐教材及其高校音乐教师课堂中静态、单向的灌输方式,被超文本的互联和互动交流方式取代。电脑音乐工作站、便携式音乐系统、互动式个体化音乐学习软件、在线的互动音乐创作、演奏和学习等技术;网络音乐、网络歌曲和歌手的涌现。中国高等音乐教育面对这丰富多彩的音乐现实社会,面向追求音乐时代大潮的弄潮儿,应进行在践行中体验音乐经验的音乐教学改革实践,适应和应对时代潮流的发展。给学生提供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并在活动中感受基础音乐文化知识,体验音乐技能和技巧的表现魅力,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
这里的践行是指人要做的音乐实践活动。音乐践行活动应被广义地阐释为表演、作曲、即兴、听赏和运用音乐记谱法。体验是指人身心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感受。音乐经验是指过去和现在音乐知识的理论性总结。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宗旨是社会需求,是要形成人与社会良性的“生态链”:社会能提供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什么样的音乐场所生存,什么样的工作实现个人价值被社会认可的最大化;社会和个人身心的需求,需要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适应社会。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根本是学生的需求,也是人的需求: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喜爱学习的知识,它包括当前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学习生活中喜爱学习的知识内容和今后工作将从事喜爱的职业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动力是教师的需求: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师,能从和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接触和教授知识中,学到新的喜欢的知识;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师,愉快的获得学生们的认可。社会、学生、教师三者利益在生活中价值的最大化,是高校音乐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也是形成音乐教育良性“生态链”的关键。高校音乐教育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社会上人们需求音乐的获得,对社会有贡献,得到社会的认可,高等音乐教育获得发展;高校培养的音乐专业的学生得到社会的认可,学生获得他喜欢的职业,同时又实现了个人社会价值的最大化;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师,得到了知识的进一步积累和生活条件的优化。高等音乐教育在践行中体验音乐经验的改革实践,是高校音乐教育实现社会、学生、教师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径。
高等音乐教育在践行中体验音乐经验的改革,这要求传统的高等音乐教育课程理念的改变。高校音乐教师传统的知识垄断,要面对被网上无限资源的打破,面对丰富多姿生活状态的发展。高校音乐教师传统的音乐教材内容及其在课堂中静态、单向的传统灌输方式,被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鲜活的、动态体验后获得的音乐知识经验内容所取代。高校音乐课程环境观念的巨变,要求把学校环境和学校所在区域环境的音乐因素,均视为课程和课程资源。实现正式(稳定的、不变的)和非正式(不稳定的、多变的)课程的融合。高校音乐教育者要与学校、广电单位、乐团和社区群众团体等音乐文艺单位,建立广泛和十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那里建立学校音乐实习基地。音乐教学要同当今社会上的音乐热门行业、企业进行互动。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要直接接触音乐热门行业,到他们中实践和体验。边实践、边学习、边得到少量的报酬,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实践及音乐创新的生理机能。高校音乐的教学,要求学生在当今社会音乐热门行业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原发性创新,进行大胆的对新音乐的探索。高等音乐专业的学校,要同学校所在区域的乐团和公共广播公司、文艺团体、群众团体建立互动机制。学校要定期邀请他们,为音乐教师和学生,提供系统的音乐欣赏服务。服务的内容包括围绕音乐作品的详细背景、演出和播出的时间表、教学计划、以及网上信息的服务等。
为在践行中体验音乐经验的实施,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每年都在暑期之前,安排学生进行三周的音乐体验和践行活动。音乐学院采取30人一个班级单位,10人一小组。安排10人到当地音乐电台去录制节目,并且负责音乐节目的策划、编排及于听众的互动活动。10人到当地歌舞团去参加乐队的演奏、演唱、舞蹈及节目的策划、编排演出活动。10人到当地社区去采风,记录社区演唱和演奏的民间乐曲以及组织社区的音乐活动,让人民群众享受音乐给生活带来的。(如学生到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到常熟古里镇白茆山歌协会。学生使这些地方社区的音乐活动,融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他们开展的项目与当地的民俗紧密联系。他们让人民享受音乐、享受音乐给生活带来的欢乐。)这三个小组的活动及任务,每一周进行互换。每个小组都能够进行一周的音乐电台实践,一周的歌舞团的实践,一周的当地社区的实践。他们每个人都能够从不同的工作中,得到他们所需求的知识和技能,把学校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书本上僵化的知识转化为鲜活的、动态的成果。他们从音乐践行中,体验到自身今后在学校课堂上需要学习的东西。
为适应当今社会的变革,以及在践行中体验音乐经验的实施,高校音乐专业开设的理论课和表演课等课程,教师要改变目前的授课理念,使学生能在践行中体验音乐经验。让学生认识到,音乐与人类共生共存,音乐是所有人的根本需求。音乐在人类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升华人的精神,丰富生活的质量。毋庸置疑,有意义的音乐活动应当成为人在追求终身发展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人生体验。高校音乐的理论课教学或表演课教学,要面向当今社会的音乐流行趋势,面向学生喜爱的音乐作品。教师可要求学生课下找当前大多数同学们喜爱的歌曲和音乐,进行课上集体分析解读,先让学生发表他们各自的观点,教师讲评学生的观点,最后说出自己对音乐作品的分析看法。让同学们讨论,同学可提出不同的看法,最终达成共识。怎样才能使所有学生持续地参与有意义的音乐活动,在践行中体验音乐经验,这要求高校音乐的领导者,牢牢把握社会、学生、教师利益最大化这一人类生活的本质,以及音乐本身的性质及其与人的素质的关系决定着,音乐是人类知与行的一种基本方式,包括思维、身体和情感。音乐它不仅代表着人类的基本思维和行动方式,而且是人类在意义的创造和共享活动中的主要途径之一。音乐践行的价值在于人对美的身心需求,在践行中体验现有的音乐经验和崭新的音乐收获,享受成功的欢愉。只有通过完整和充分的践行体验学习,才能领悟其音乐丰富的内涵。
高校音乐教师在改进音乐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应当参与学校区域内,音乐实业及其他各种音乐中介机构和人士的活动。这项工作应当通过对这些教学资源恰当角色的界定,在学校区域内的每个地方社区得以启动。如我院在苏州6中、26中等学校建立实习基地。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在这里得到锻炼和发展,同时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使这些学校得到教学质量上的提升。这些学校的学生在全国或省市的音乐舞蹈比赛中获得大奖,形成了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以及办学特色。由于高校音乐教学环境的繁衍,高校音乐教师所界定的角色将随之拓展,高校音乐教师必须承担有机整合、协调正式课程和非正式课程的领导作用。高校音乐教师要积极利用和对信息技术进行创造性开发,提升音乐教室的数字化进程。加快电脑音乐工作站、多媒体和大屏幕显示、远程学习、便携式音乐系统、互动式个体化音乐学习软件及在线的互动音乐创作、演奏和学习等技术的普及和在学生中的应用。
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要对学校奖励基金项目的设立,科研基金的使用上进行改革。支持和奖励学生或教师,围绕音乐活动各类课题的学术研究。这些研究包括智力的、情感的、以及对音乐的生理反应。另外,还应当包括与音乐教育相关的社会领域的研究,以及直接有助于有意义的音乐听赏的具体研究。音乐践行活动是音乐学习的本质途径和形态,学生通过这类活动,认识和理解音乐和音乐的传统,喜爱上传统音乐的精华,喜爱上传统的音乐理论。学生在音乐的践行活动中感受到,音乐是人类知与行的一种不可替代的方式,音乐是人类多元智力中一种必需和根本的形态,是人类认知、情绪和行为的一种特殊的传播和交流符号。音乐践行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他们所从事音乐事业的伟大,人类生存不可缺少音乐。
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中,在践行中体验音乐经验的音乐教学核心,是如何启发调动学生对他们非专业课程的兴趣和喜好,让他们学有所乐、学有所益。通过在践行中体验音乐经验的学习,不仅使其心灵得到净化,而且也陶冶了心情,也对其所学的专业有益。爱因斯坦曾说:“我的科学上的成就,很多是由音乐启发的。”1912年8月的一天,他突然对妻子说:“我有一个非常奇特的想法。”说完后就坐在钢琴边,边思考边弹琴,经过长时间思考后,便钻进顶楼的工作室,一星期后他走下楼来,手里拿的稿纸便是震惊世界的《广义相对论原理》。②钱学森是我国一位有音乐修养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李四光是位小提琴手。俄国“五人强力集团”成员鲍罗廷是位有名的化学教授。天王星发现者威•赫歇尔经常在巴黎圣母院举行音乐会。我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他既是思想家又是音乐家。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编著了音乐史上第一部音乐词典。波兰前总统帕德莱夫斯基是著名的钢琴家。英国前首相希思是位指挥家。西德前总理施密特能弹一手好钢琴。泰戈尔、巴尔扎克、高尔基、罗曼•罗兰、托尔斯泰、恩格斯等大人物,都是音乐爱好者。音乐不仅给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们带来愉悦,而且也带来科学和思想上的灵感。
为普通高等学校公共音乐选修课学生的学习寓教于乐,对他们所学专业带来启迪,我采取上课教的内容,课下让学生寻找类似的内容进行拓展学习。如:我上课教了江苏民歌《茉莉花》,要求学生了解歌曲《茉莉花》有多少个不同的版本,让他们上互联网或杂志书中去找。这样学生可以找到英国人巴罗出版的《中国游记》书中的《茉莉花》,英国作曲家格兰维尔•班托克引用的《茉莉花》旋律,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引用的《茉莉花》旋律,从中学到普契尼为凸显歌剧《图兰朵》故事的发生地中国,在歌剧中多次引用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曲调。学生还会了解到国内最早用工尺谱记谱,又有歌词的是成书于清代道光年间贮香主人编纂的《小慧集》;《小慧集》中《鲜花调》是七首工尺谱的最后一首,箫卿主人仅用工尺谱记录了词曲;两段唱词由于第一段唱词开始为“好一朵鲜花,好一朵鲜花”,故曲名称为《鲜花调》;后来也有以第二段唱词开始为“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将《茉莉花》作为曲名。除以上外,学生还了解到河北南皮的《茉莉花》、辽宁海城的《茉莉花》、辽宁长海的《茉莉花》、黑龙江齐齐哈尔的《茉莉花》(改良调)、河南商城《一朵茉莉花》等等不同的《茉莉花》版本。同学们找到如此多不同版本的《茉莉花》歌曲后,我让同学们听和感受这些不同版本的歌曲《茉莉花》,感受它们风格及音乐表现上的差异。笔者在教艺术歌曲和流行歌曲题材时,同样采用教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方法拓展学生的视野,开阔他们的知识。另外,结合上课所学的知识,利用节日庆祝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生音乐联欢活动,让他们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笔者还利用上课尾声或上课中间,让学生进行音乐展示,使学生的行为和老师的上课展开互动。
高校音乐教育改革,要面对现在着眼于未来,要架构社会、人、学校良性的“生态链”。音乐作用于人,在人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丰富生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企业家在大规模流水线上,利用背景音乐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超市中播放柔和的背景音乐,放慢了购物者的脚步,提高了超市的销售量。快餐店播放活泼的音乐,提高食客的进餐速度,增加了就餐者。悠扬的音乐可以促使植物叶面气孔的放大,使其加速生长。温和的旋律可使鸡的产蛋量、牛的产奶量增加。音乐还能治疗人的某些身心疾病等等方面都在实践中得到验证。20世纪末,世界上最发达的美国,公布了豪斯赖特研讨会报告――《2020视野》(Vision 2020),这一具有前瞻性的2020年美国音乐教育的纲领性文件,《豪斯赖特宣言》对各国的音乐教育都有某种启迪作用。作为中国高校音乐教育,在践行中体验音乐经验的改革实践,将使得高校音乐教育者的任务比原先的音乐教育模式更加繁重。高校音乐专业学生们的学习生活,要比原先教育模式下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更加融入社会。高校音乐教师的知识传承,要比原先教育模式下的音乐知识传授方式,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在践行中体验音乐经验的实践,将使得高校的音乐教育紧紧围绕着当今社会的需求,达到社会、学校、学生或人,以及教师共同利益的共享。达到高校音乐教育能够长久的发展和繁荣,得到社会和学生的认可。在践行中体验音乐经验的实施,将使得高校音乐专业或其他专业培养出的学生,在社会上从事他们喜爱的职业或找到他们在社会上赖以生存的工作,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同时,高校音乐教师在于学生们的接触和知识的传授中,获得知识的进一步积累和生活的优化。(责任编辑:楚小庆)
篇6
关键词:音乐教育;素质培养;素质教育
作为音乐教师怎样通过音乐教学来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呢?最主要的就是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以及音乐特有的形式手段,对其进行教育、引导。
一、音乐教育有利于净化、升华人的心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音乐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最大特点是它取材内容的广泛性及教育手段的多样性、教学形式的趣味性,当你翻开教材仔细阅读,你会发现德育的内容非常广泛,无处不在。音乐教师巧妙设计构思,精心备课,并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把一堂课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启迪学生的心灵,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去影响、去改变学生,让他们在音乐中仿佛置身其中,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的谴责、热情的歌颂,全身心的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唤起他们的情感,培养他们爱国、爱民的深厚感情。
二、音乐教育有利于开发智能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进一步认识,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开发人类智力、陶冶人的情操、激励人们奋进的特殊工具,已被普遍认同,有越来越多的孩子纷纷加入到学习音乐的行列。经现代医学专家研究认为,人的左脑具有逻辑思维功能,右脑具有形象思维功能,甚至有些科学家称右脑为“音乐脑”,它与创造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音乐教育对开发右脑、发展人的形象思维、提高人的智能因素起着其它学科无法代替的作用。孔子、爱因斯坦、托尔斯泰、歌德等,他们不仅是音乐艺术的爱好者,而且对音乐的研究都有很深的造诣,正因为音乐对其意识和思维的催发作用,才帮助了他们在各自领域中登上了事业成功的顶峰,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基础上,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音乐演奏时通过手指的灵活运用,对大脑的神经系统进行锻炼,使大脑更灵敏、更聪慧,同时训练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开阔音乐视野,获得和追求美好的事物,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更有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为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打好基础。
三、音乐教育有利于学生良好性格素质的培养
良好的性格体现着一个人的修养,一个人在学业和将来的事业上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性格因素,而音乐教育是心灵的塑造,是情感的培养,是个性的发展,是辅助非智力因素养成的好帮手。音乐艺术既表现人的情感,又表现人的思想,具有潜移默化,塑造人的心灵的作用,使人产生一种高尚的、正义的、道德的、灵魂升华的情感,使人充满了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对生活、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挚爱,增强奋斗的自信心和力量。因此,我们要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让他们在自我参与的艺术熏染中,不但受到审美、情感、思维的培养,而且通过耐心专注的训练技能技巧,培养他们战胜困难与挫折的顽强个性,养成一种坚忍不拔的情感品质和高度的自觉性和责任心,对他们以后的事业和人生有很大帮助。
四、音乐教育有助于身心健康素质的培养
篇7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55
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该标准对高中音乐课程的性质、课程理念、定位、教学目标和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了规范,对高中音乐教学目标和教学水准设定了新目标。因此,在升学率盛行的今天,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音乐课感兴趣,让课堂教学轻松、活泼且有秩序,是摆在每一位音乐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就根据自身的音乐教学经验,浅要谈谈实施高中音乐创新教学的些许教法: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营造美的氛围
直观教学是音乐课的重要特点。采用直观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多媒体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使艺术和科技互相渗透是提高学生审美文化素质的一个良好的契机。多媒体教学以其绚烂多彩的表现形式,融欣赏、讲授、示范为一体,声画同步、图文并茂、生动直观,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在利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凸显了其主导作用,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则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的引导加上学生的积极参与,使教与学双方的能力都得到充分发挥。笔者在平常的音乐教学中,常采用“课内为主,课外为辅”“美育德育、相互渗透”等方法,把音乐教材制成课件,将课件与课文相结合,通过播放课件供学生欣赏。这种“动”与“静”相结合的教学效果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且加大了知识容量,让学生看得见、感受得到,提高了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随之得到激发。
从以上事例说明:学生对知识认识的深浅程度与课堂教学手段息息相关。教学手段越丰富,学生的认识就越深入,从而增进了学生对音乐欣赏兴趣的培养,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理解能力。
二、综合运用多种艺术形式,激活音乐课的载体
传统艺术课程内容的组织,通常按某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纵向结构安排,忽视学科间的联系和整合,学科内容过于分化,而综合式艺术教育立足于学生的整体人格发展,既考虑每门学科自身的独立性、系统性,又强调建立多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将原有的分科课程统整为包容性更强的综合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本学科的教学为重心,致力于领域内各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与融合。现代学生无论是道德观、价值观,还是艺术思维方式和方法都与过去的学生有较大差别,他们思维敏捷,具有开拓和冒险精神,寻求心灵自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已不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说教,特别是在艺术多样化的今天,如一味灌输某种艺术观念,或仍沿用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形成知识对流,而且还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在音乐教学中,确立启发、引导的教学观念,给学生提供和谐、宽松、自由、愉快的学习氛围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随着信息技术在学科上的广泛应用,形成跨学科的综合欣赏,已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特别是音乐、美术课的综合,两学科互相渗透、互相演绎、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培养其创造性思维是至关重要的。众所周知,美术形象和音乐形象都具有感情化、性格化的审美特点,并能互相演绎和渗透,能产生丰富的联想功能,具有再创造性,也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为此,笔者依据《音乐课教学大纲》和教材,在美术、音乐综合欣赏教学方面做了许多探索。
篇8
一.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师生关系三个教学因素中,如果缺乏师生的情感交互、交流,教学内容就会平淡、缺乏吸引力,这就需要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师德的灵魂是爱,教师的职责更具有神圣的使命。有时,老师一个微笑,一句鼓励,一个目光,都会激起学生心中的涟漪。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问、敢于发表意见。教师对每位学生的热爱、信任与尊重,可满足学生的表演欲,巧妙应用激励性语言,动作、神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二.构建开放式的音乐教学环境
在音乐课堂上学生能否用心去倾听音乐,能否积极地合作交流,能否在合作交流中发表自己的意见,讨论甚至争论,直接影响到合作交流的质量和效果。创设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为开放式的音乐教学提供保证。
首先,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合作交流,特别要鼓励学习稍有困难的学生也参与合作交流。教师要为合作交流创设平等,融洽,开放的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无拘无束,生动活泼地合作交流。其次,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敢于创新。教师应提供学生自学,联想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创新。创设合作交往的环境,让学生学会合作创新。这样的合作交往过程,有助于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创新能力得到全面的,充分的开发与挖掘。激发学生开放式的思维方式,进而培养创新能力。如在戏剧小品教学时,通过对小品台词的朗读,让学生了解台词大意,再让学生谈谈小品故事的意境和内涵,师生共同探讨对作品的艺术处理,让学生谈谈如何塑造小品人物的语言、性格及人物的造型等问题,学生在各抒已见后,寻求共识,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掌握知识的乐趣,也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有效艺术途径。让学生真正体验到音乐学习带来的乐趣与成功感,从而真正让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三.提供交流合作艺术实践的舞台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音乐学习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沟通渠道,音乐课上很多机会可以为他们创设这些群体性活动。教师应创造机会给学生表演和展示才华的舞台,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会交往。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请同学即兴表演,体验表演、创编等活动,适时地请同学发表欣赏感言。在互相展示表演的同时,同学们之间就会在有意无意中学到一些平常或以往学习不到的东西,从而激发同学们的才艺表演热情,改变以往以教师的教为主的教学模式。
四.充分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教师在开放、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对不同戏剧类别、不同风格流派之间的中外作品进行比较,使之在比较中感受,在比较中鉴赏,在比较中体验,在比较中理解,在动口、动脑、动手中,激起对戏剧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1.紧贴课本内容,吸纳贴近生活和富有时代感的优秀音乐佳作
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音乐艺术的空前繁荣,也使音乐在人类社会中展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音乐审美已成为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选择贴近生活、时代感强、富有情趣的教学内容,如电视电影主题曲、音乐电视、音乐剧、通俗音乐等。影视剧、小品、音乐剧等表演形式的多变性,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在教学中,掺和一点通俗音乐元素,让学生感受那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完美结合,感受那影视音乐、通俗音乐等对心灵的震撼,相信这样的音乐课没有学生不喜欢。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直观的教学情景
根据教学需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活动,通过多媒体视听结合的效果,给学生创设一种浓厚的音乐氛围,让学生真正体验和享受到音乐的乐趣。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实用性极强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了教学的魅力: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习内容与图文并茂,栩栩如生,许多原来抽象的,难于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音乐教学自然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为学生聆听音乐,享受音乐,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供了保障。
3.运用音乐语言展开多元化的评价
篇9
关键词:高中音乐 教学创新 问题 方法研究 措施
1.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缺乏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由于我国实施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许多因成绩不好没有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为了能够实现上大学的梦想,许多学生选取音乐专业,因此,音乐教学是学生实现大学梦想的有效的捷径。因此,不少选择音乐课程的学生都存在一些急功近利的思想,大部分的学生报考音乐学院并不是因为对音乐的热爱,仅仅只是因为家长想让孩子能够顺利地上大学。由于许多的学习音乐专业的学生对音乐没有足够的热情,导致他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缺乏学习的兴趣,没有充足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而是被动地敷衍音乐学习。
1.2音乐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脱离
对于许多的音乐教师来讲,古今中外的一些著名的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音乐瑰宝,欣赏这些作品能让你的心灵得到升华,但是学生是否也是如此认为的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古今中外的许多的优秀的音乐作品的背景、情感、形象以及音乐所描绘的音乐时代都与学生现今的生活状态相去甚远,对于学生来说显得过于陌生,使学生很难对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
1.3音乐内容改动频繁,与正常的音乐教学目标不相适应
目前,在我国许多地区的普通音乐教育学院,音乐教学的内容可以随意进行更改,同时改动的次数较为频繁。目前,大多数院校的音乐教学内容比较专业化,声乐学习、乐理学习、视唱练习以及器乐学习逐渐代替正常的音乐教学内容,甚至与高中的音乐教学目标完全相背离,导致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正常的音乐文化素质偏低。
2.创新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措施
2.1新颖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许多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导入模式,一般是直接导入,没有对教学进行适当的创新,导致学生感觉到音乐教学课程枯燥乏味,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对音乐课程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从而极大地降低了音乐教学质量。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教学导入不断地创新。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教室环境导入新课程。在家里如果定期或者不定期地改变家里的家具的摆放位置或者增加一些小摆设,往往可以让你感到耳目一新的感觉。相同地,音乐教学也是如此,如果教师适当地对教室环境进行更改,比如可以在教室放一盆绿植或者挂一些有关音乐的图片等,可以使学生充满好奇,从而增加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高音乐教学的教学质量。其次,利用其它学科的知识导入新课。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多种多样的,作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充分的音乐的专业知识以及一些基本的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善于博采众长,充分地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音乐教师在讲述马思聪的《思乡曲》时,在开场时,教师可以随着音乐深情地朗诵《乡愁》,将文学作品与音乐课程教学美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对音乐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师的音乐课程教学能够顺利地开展。
2.2创新音乐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第一,故事法。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讲音乐作品与作者的实际人生经历结合在一起,利用真实的故事,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加深学生对作者音乐作品的深刻了解,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学习以及掌握音乐。比如,教师在讲授华彦钧的《二月映泉》的作品时,教师可以在讲述音乐作品之前,详细地向学生讲述作者阿炳的真实的人生经历以及他勤奋好学的故事,使学生对作者有一个全面地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第二,模拟法、。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学生经常很容易将一些问题混淆,比如,大部分的学生很难完全掌握不同的节奏类型,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而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对其进行死记硬背,往往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该根据生活中不同的音响特点,对一些“节奏歌谣”进行模拟,使学生能够对其进行归类比较,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三,比喻法。形象的比喻能够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不断加深学生对音乐概念的理解。比如,可以将延长号形象地比喻成眼睛上面加眉毛;将连音号形象地比喻成相同音上搭座桥;将渐强号形象地比喻成喇叭,左边小来右边大等。利用一些生动有趣的比喻,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符号的记忆与理解,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2.3搭建表现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地提供课上交流平台。课堂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平台,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比如,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学生喜爱的、与时代联系密切的以及真实反映学生生活的音乐作品,在课堂播放时,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感受音乐表达的意境,通过对其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亮点。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提问、积极发言,对学生的每次发言需要进行点评, 使学生能够充分地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从而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在开展舞蹈实践课程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对音乐节奏以及动作感知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组组合,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舞蹈音乐节奏以及音乐风格编排适合自己的舞蹈动作,自己设计服装,使学生小组之间能够互相交流、相互比较、相互竞争,使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3.总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高中的音乐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学生缺乏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音乐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脱离、音乐内容改动频繁,与正常的音乐教学目标不相适应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采取新颖的课堂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音乐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从而不断提高高中音乐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景作人. 小提琴家薛伟谈专业音乐表演教学创新追求音乐本质提高艺术素质[J].人民音乐(评论版),2011.10(23):112-113
篇10
一、对话式教学与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现代的高中音乐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学习音乐知识,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强化学生的音乐底蕴,音乐鉴赏课程被提到高中音乐教学中来。根据我国教育部颁布的一些规定,要求高中音乐教学应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将音乐鉴赏课程作为高中音乐教学的重点。对话式教学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的应用,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表达自身观点,还能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灵感,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从而避免了在鉴赏课中觉得枯燥无味。此外,在对话式教学的影响下,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会增多,教师也能从中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进行有针对性教学。
二、对话式教学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应用的主要方式
(一)设置合适的话题
话题是对话式教学的重要内容,一个具有吸引性的话题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因此,教师在设置话题时,既要坚持合适原则,又要足够新颖,让学生在对话中获得新知。如在人教版高中音乐教材中有一节关于贝多芬的鉴赏课。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一起聊聊自己所认识的贝多芬,让学生了解一下贝多芬在创作上所遇到的困难,以及他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更加了解贝多芬在不同时期作品的创作风格,还能增强学生对贝多芬的认识。然后,教师再让学生讲述一下刚才所讲的内容,这样做一是考察学生了解到了多少与贝多芬音乐有关的内容,二是锻炼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构建良好的对话基础
对话基础的构建对学生鉴赏音乐知识来说十分重要,要做好这一工作,就需要教师让学生了解到自身与教材内容之间的差距,尤其是在学生鉴赏音乐时,如果遇到不熟悉的内容一定会感觉迷茫,不了解应该从哪些角度与方面鉴赏这一内容,这时教师就要进行指导,讲解音乐知识,缩短学生与音乐知识之间的差距。经过长期教学实践得知,很多学生对于古典宗教音乐知识的鉴赏能力较差,了解古典总结音乐知识的学生很少,由于两者之间的空间差距较大,学生了解到的作品背景也有限,学生不了解应怎样进行鉴赏,这就需要教师逐渐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通过耐心教导,逐渐建立起他们的学习信心,鼓励学生不要放弃对古典宗教音乐的鉴赏。
(三)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对学生来说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将原本枯燥的音乐鉴赏课变得生动有趣。这就需要音乐教师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对话,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个性与对音乐的独到见解。通过对话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各抒己见,敢于表达自身观点,对于学生所提出的观点,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对于出现严重错误的地方,应婉转的告知学生,这样既能让学生铭记于心,还不让学生感觉丢了面子,下次不敢轻易表达自身观点。
(四)提升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
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学生都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高中学生也是如此。高中音乐鉴赏课程属于一项枯燥的学科,如果教师依然采用原来的教学方法,就会让学生感到被动,创新能力差,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对音乐鉴赏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将对话式教学融入其中,提升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在教学中的价值,随着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的提升,学生对于音乐鉴赏的观点也会转变,不再将其看做是一种枯燥无味的学科,由于对话式教学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在一定时间以后,就会将被动的学习鉴赏变成主动鉴赏,从而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
- 上一篇:家庭教育指导协议
- 下一篇: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