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研究范文
时间:2023-06-21 09:42: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少年犯罪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责任重于泰山
论少年法的基本原理
试论男童的抗制与救济
贵州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实证研究
未成年人审前羁押制度比较与借鉴
在帮教中司法——以海淀法院少年审判为样本
在押未成年犯法制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从合适成年人参与看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的完善
侵财类犯罪的新生代农民工状况调查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监督制约机制探讨
犯罪生态区位聚合模式研究
未成年人犯罪变化轨迹的纵向分布描述
论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平等保障
青少年网络暴力现象与预防研究
法制教育: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量刑问题探析
权威主义人格分析与预防青少年犯罪
关于刑事诉讼法修改有关情况的介绍
城市未成年人犯罪的阶层差异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三个层次论
影视媒介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影响
关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在押未成年犯法制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全社会共同努力推进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
未成年人涉酒吧犯罪的动向与对策
我国未成年犯教育改造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我国未成年人民事诉讼特别程序研究
中国儿童福利制度重构与福利治理之可能
试论男童的抗制与救济’
初犯与重犯犯罪特征比较研究
实体法视野下未成年人犯罪从宽处遇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保障支持体系研究
试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需处理好的四对关系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研究——印证风险评估测量模式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制度分析与配套设计
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条件不制度
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之构建初探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与需求
司法社工参与未成年刑释人员再犯罪预防的新探索
青少年网络结帮犯罪的预防研究
犯罪学相关期刊及犯罪学论文介评
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后的未成年人权利保护问题探讨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与同伴教育
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少年司法规律探寻
社区服务令:未成年罪犯社区矫正的首选
我国部分地区试点设立少年法院之提倡——以上海地区为例
论儿童保护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体现与强化
篇2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犯罪原因;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4.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135-02
一、青少年犯罪的现状与特点
(一)青少年犯罪的现状
我国青少年犯罪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持续增长,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在1987年未成年人的犯罪率为11.1%,1988年为14.7%,1991年增加到22.5%,未成年人犯罪率持续增长。
资料表明,1990-2001年间,全国法院审理的青少年(不满25岁)犯罪占全部刑事犯罪的比例由1990年的57.31%下降到33.96%,共下降了23.35个百分点;而相比之下,其中未成年人(不满18岁)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比例则由1990年的12.64%上升到19.68%,上升了7.04个百分点,其上升幅度之大、增长速度之快令人震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统计,2005年全国法院判处未成年犯罪82 692人,占当年全部行使犯罪总人数的9.81%。未成年人犯罪居高不下,对维护稳定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根据山东省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统计:从总体上看,进入21世纪以来,山东省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呈上升趋势,其中2006年上半年全省公安机关抓获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作案成员总人数比2001年同期上升了57.34%,2006年上半年全省检察机关批捕未成年人总人数比2001年同期上升了99.6%,2006年上半年全省审判机关判决未成年犯总人数比2001年同期上升了63.72%,2006年上半年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新收押未成年犯总人数比2001年同期上升了121.94%
一系列的数字无不说明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犯罪在数量上和社会危害性上都呈现了严重发展的趋势,日益成为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1.财产型犯罪比例大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多发犯罪类型排列依次为盗窃、抢劫、抢夺、故意伤害等,其中盗窃、抢劫和抢夺等犯罪,约占青少年犯罪类型总数的大部分。
2.团伙犯罪突出
一些犯罪团伙三五结帮,连续作案,集盗窃、抢夺、抢劫为一体,如沪州市破获的“新龙会”案件,该帮会有成员97人,大部分是在校生,且多数是16岁以下,他们有头目、有分工,还有严格的帮规并收取会费,这个由近百人组成的未成年人犯罪团伙在我国近年来实属罕见。
3.低龄化趋势明显
2002年,安徽省查处的未成年刑事作案人员中,16周岁以下的比2000年增长70%以上;吉林省公安机关抓获的13岁以下的刑事作案人员,1998年为363人,2002年增加到850人;2008年1月舒兰市警方所破获的连续发生的多起夜间出租车抢劫案的3名犯罪嫌疑人都是未成年人,且其中2人则刚满14周岁。
4.作案手段成人化、智能化
目前青少年违法犯罪在作案手段上,逐步倾向成人化、智能化。
二、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也有未成年人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
(一)社会上腐朽思想和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主要有: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与法制、道德教育的薄弱;社会潜意识、不良亚文化消极影响;不良娱乐场所的消极诱惑。
(二)法制、学校教育的滞后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正规教育的主要场所,绝大多数未成年人的大部分时间应该是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度过的,但学校教育因其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其应有的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相反常常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直接原因:重视智育,轻视德育;教育思想不端正;教师师德建设滞后。
(三)家庭教育的薄弱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家庭原因导致犯罪历来是中外犯罪学家研究的重点,特别对未成年人犯罪而言,家庭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成年人。因为绝大部分未成年人在脱离家庭监护、独立生活之前,多数时间均生活在父母身边。如果家庭的教育和控制功能弱化,将使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发生疏漏。据中国未成年人犯罪研究中心在上海少年管教所调查发现,由于家庭因素走上犯罪的占总数的48%。在影响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诸环境因素中,家庭因素占据着首要地位。通过分析,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家庭教育的影响。失衡的家庭结构。不和谐的家庭气氛如:父母之间关系不和通常容易对未成年子女产生不良影响;亲子关系的不融洽也会对未成年人犯罪产生重要影响。这种不融洽的表现主要为父母不尊重子女、家长暴力、家庭成员的不良行为,这些都对未成年人犯罪产生直接的影响。
(四)青少年自身素质的低下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未成年人个体因素对其犯罪行为的促成也有极大的关系,表现在: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平衡;青少年的认识现实能力的偏颇;青少年的意志性格尚未定型,可塑性大、自控力差。
三、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一)提高青少年的自身素质
1.培养法律意识
青少年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体,只有加强前少年的法律意识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其犯罪。要大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建立一批未成年人法制教育阵地,广泛地开展“模拟法庭”、“法制宣传周”等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各级各类学校作为法制教育的主阵地,要设置相应层次的法制教育课程,或者在有关课程中增加法制教育的内容,也可设置“法制教育宣传专栏”,让学生自己去主办宣传法律,宣传一些典型案例,也可让一些未成年犯罪者主动地去学校、社会演讲自己的犯罪经历,并以此警戒社会上的不稳定分子。
2.培养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指在一定社会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全体社会成员应当对社会和他人负责的一些最基本、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和培养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感,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使他们遇事能够作出正确的道德行为选择。同时,整个社会,特别是成年人应该以身作则,为未成年人提供行动的榜样。
(二)优化家庭教育,建立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家庭防线
家庭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基石,未成年人的父母应当主动地进行各种知识的学习,不但要加强对法律知识和道德知识的学习,还要加强常识的学习,包括: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的教育计划,针对未成年人的具体情况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对于因父母外出打工或不良家庭结构等缺乏家庭温暖,缺乏家庭必要的监护或因家长疏于管教而缺乏家庭必要管束的未成年人,有关组织如(居民)村民委员会、妇联、民政部门等,应负担起关心、帮助和保护他们利益的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的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社区(村民)委员会应及时予以批评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对情节严重者,有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
(三)重视和改善学校教育,巩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学校防线
学校不仅有教书的职责,也有育人的义务。学校不能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上,要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在教育中,要针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情况和表现实际,加强德育的渗透。学校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的同时,也要提高教育者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素质。学校应重视对双差生、后进生的关心、鼓励、帮助和爱护工作,针对不同学生辍学、失学问题,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将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纳入教师工作激励和评价体系,将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纳入教师业绩考核之中,大力查究学生辍学率、失学率较高学校的校领导的行政责任。
(四)净化社会环境,开展综合治理,强化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社会防线
1.网络文化的建设
通过加强网络行业自身建设,健全网络法制,采取网络和游戏信息分级管理制度,大力研发网络过滤技术并快速升级,强化国际联合与协作等方式,加强对“网毒”的治理。
2.加强对传媒文化的监控
鉴于暴力电影电视对于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建议借鉴新加坡等国对电影业实行分级制度,比如将影片内容分为普遍级、家长辅导级、青年级、限制级以及成熟级等,电视剧也应采取分级制,提倡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开设和开办好少儿专栏或专题节目。
3.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消除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土壤和条件
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共青团、公安机关、文化部门等有关部门应联合行动,对游戏厅、歌舞厅、录像厅、图书市场等场所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彻底的清理、整洁,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活动,给青少年提供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青少年的犯罪行为绝大多数是可以预防的,这就需要针对青少年犯罪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从宏观上、多层次、多方面上去预防,加强青少年自身素质的提高;加强家庭教育;加强学校教育;加强社会管理;加强社会保障,给青少年提供就业机会等。
参考文献:
[1]周慧雅.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及立法预防[D].中国政法大学,2009.
[2]郑英豪.大城市中心城区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成因与预防[D].华东政法大学,2007.
[3]王源新.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7.
[4]朱喜娣.当代犯罪青少年的不良社会心理成因及预防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7.
[5]陈琛.青少年犯罪原因及预防措施研究[D].山东大学,2007.
篇3
关键词 犯罪心理学 青少年犯罪 心理健康
作者简介:李芳,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犯罪与罪犯心理、实验心理。
中图分类号:D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12-076-02
近年来,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率明显增加,这证明我国已经进入到另外一个层面意义上的上升阶段,国内的社会学家以及心理学界专家,对这一情况进行了着重的研究以及分析,经过数据收集以及对大量资料的分析表明,青少年冲动犯罪的因素有以下几点:第一,对社会认识的扭曲,他们认知错误,所以行为偏激,性情暴躁易怒又或者冷漠偏激,对社会好奇但是看法独特,容易被自己的某些看法以及情绪所左右,自控性差;第二,家庭教育因素,家庭教育以及家庭关爱不足,尤其是单亲家庭以及重组家庭尤为突出,因为沟通不足又或者某些家庭因素,容易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以及造成某些心理问题;第三,社会文化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当今社会酒醉金迷,某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以及社会文化现象对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并加以引导后,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这种心理状态下,青少年很难得到有效的缓解,所以基于以上几点,对青少年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是必要的,因为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性会导致截然不同的后果,既可能导致犯罪,又可能波及其在犯罪过程中以及对其心态造成影响。所以,本文的主旨就是针对青少年罪犯的心理状态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的分析,同时希望能够对正在发育期的青少年以及正在服从管教期间的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教育。
一、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在部分少管所中采取抽样的方法,将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情况的340名青少年罪犯作为研究对象。
(二)工具
1.青少年罪犯情况调查表、青少年犯罪资料、父母受教育程度及其职业、家庭成分以及收入情况调查分析表。
2.犯罪青少年自我反省以及思考感受详细,其中可以包括管教情况反馈,监狱环境、监狱管教干警,管教方式,受管教之后的想法,以及对管教方式的感想,对自己罪行的弥补以及感悟等八个大的方面,并且对每个方向进行分级评分,按照四个等级进行评分,评分越高的,接受改造程度就越高。
3.症状自量检测表:由净胜专家进行编辑翻译,内容非为九个部分,九十个项目,每项按照五个等级进行评分判定,分数越高的就表现为其心理症状越严重。
(三)方法
选取好参加研究的人员,引导其对每项研究内容以及研究工具的使用方法,在与测验中进行一致性测验,对各项的工具以及其测验后的不同检验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对所有人进行讲解的方式,让每个接受研究的对象进行独立的表格填写,对没分表格进行信息编辑并记录到信息库,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
二、 结果
(一)青少年罪犯的一般情况
年里统计如下:13-15岁的32人,占总人数的9.4%;16-20岁的196人,占总人数的57.6%;21-23岁112人,占总人数的32.9%。
受教育程度:文盲16人,占总人数的4.7%;小学学历124人,占总人数的36.5%;初中学历152人,占总人数的44.7%;高中学历40人,占总人数的11.8%。
其中来自农村的264人,占总人数的77.6%;来自城市的有76人,占总人数的22.4%。
犯罪类型:偷窃256人,占总人数的75.3%;涉毒吸毒32人,占总人数的9.4%;抢劫28人,占总人数的8.2%;杀人12人,占总人数的3.5%;性罪错8人,占总人数的2.4%;其他罪责4人,占总人数的1.2%。
不良行为:抽烟252人,占总人数的74.1%;酗酒12人,占总人数的3.5%;吸毒16人,占总人数的4.7%;28人,占总人数的8.2%;无不良行为32人,占总人数的9.4%。
管教年限:一年期96人,占总人数的28.3%;两年期224人,占总人数的65.8%;三年期24人,占总人数的5.9%。
(二)家庭情况
父母职业:父亲干部的2.4%;工人的27.1%;自由职业的14.1%;无职业的56.5%;母亲干部的2.4%;公认的8.2%;自由职业的12.9%;无职业的76.5%。
父母受教育情况:父亲文盲的5.9%;母亲文盲的14.1%;父亲小学学历的5.9%;母亲小学学历的36.5%;父亲初中学历的34.1%;母亲初中学历的41.2%;父亲高中学历的15.3%;母亲高中学历的7.1%;父亲大学学历的2.4%;母亲大学学历的1.2%。
家庭月收入:月收入500元以下的116人,占总人数的34.1%;月收入500-1000元的72人,占总人数的21.2%;月收入100-3000元的132人,占总人数的38.8%;月收入3000-5000元的16人,占总人数的4.7%;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4人,占总人数的1.2%。
(三)青少年犯罪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程度的相关因素
经过多方面统计后,我们对犯罪人员进行了测验,根据以上统计以及其个人得分,我们经过详细的资料统计,并且经过青少年犯罪心理学与人口学、社会学的相关分析后论证得出结论为,通过对犯罪青年的父亲的受教育程度与以及其职业情况,家庭收入等进行融合分析,我们发现犯罪人父亲的受教育程度与青少年的犯罪心理健康呈现负相关的趋势,特别要强调的是,这里面有强迫症、抑郁、敌对、空间、偏执等精神病性的负相关,其中有超过80%的青少年遭遇过家庭暴力,这证明父亲的受教育程度越低,青少年受到的教育就越趋向于暴力,心理素质就越差。同样家庭收入以及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也会影响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程度。 (四)青少年狱中心理健康情况分析
经过对犯罪人员提交的答案以及对犯罪人员心理情况的分析,我们综合了他们对于监狱环境、管教干警、管教刑事、管教内容、忏悔表现、狱中启迪等方面的看法,以及其精神方面的偏向于其心理分析。我们发现管教的警员与其管教方式可以有效地缓解青少年罪犯的敌对以及精神压力,干警在采用好的管教方式的时候可以减轻犯罪青年的精神压力。而犯罪青年的当前想法,与青少年犯罪心理健康呈现出正相关。这提示我们犯罪青年对于家庭以及亲人、未来、前途的思考对于心理健康有着深刻的影响。父亲的职业以及家庭状况会对未成年人有一定的启发性,对他们未来的人生有一定的引导功能。
三、 讨论
上述情况可以分析说明,青少年如果出现了犯罪情况,这些人一般教育水平都不是很高,并且家庭条件也都很一般,他们没有能够掌握固定的谋生手段,同时没有经过持续稳定的教育,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根本没能达到与其年龄相符的知识结构形态,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也与常人不同,不能对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控制以及调节。同时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家庭暴力现象严重,对青少年的身心发育的健康与否起着决定性的因素。因此,由于教育形式的简单以及粗暴,造成了不合理的、低文化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得身心尚不成熟的少年容易对社会以及人生产生偏离事实原则的看法,从而产生不好的行为,走向社会的阴暗面,将会沾染上不良的习惯,例如抽烟、酗酒、吸毒和等。其实在我们看来,不难看出不良的行为习惯对于青少年犯罪有着一定的影响以及联系。同时,父母没有固定职业,家庭收入不稳定,居无定所等等一系列的生活行为以及习惯会对少年产生不好的影响,再加上,父母疏于管教以及错误的管教方式,很容易就会让青少年的心中滋生犯罪的行为,例如小偷小摸等,更甚者就会形成犯罪。在上文中调查道德75.3%的偷窃行为,就占了总比的大多数。
同时,在上文中我们所进行的两项分析中,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犯罪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偏低的,同时普遍的带有负面的情绪,例如强迫、抑郁、焦虑、恐惧、偏执等等精神病性的情绪。这就从一方面表明父母的受教育情况与子女的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许多青少年的犯罪行为背后都有着父母或多或少的影响。根据上文的相关分析,结合社会学,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与子女的犯罪心理健康其实是呈现负相关的。这就说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低,青少年的犯罪心理分数就越高,同时心理承受能力就越差。这个问题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热门缺乏有效的教育手段,又或者他们对于错误以及理解的能力,他们缺乏表达能力,子女很难在他们身上得到家的温暖,经常性的使得孩子感到无助与孤独,这是因为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年龄并不成熟,根据我们上文的资料,我们不难看出大部分的青少年年纪都很小,同时来自农村的也占很大一部分,这就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越早的进行教育,让他们能够懂得如何保护自己,远离违法的事情其实是很重要的。
而根据第二项研究表明,可以看出青少年在犯罪后进入了管教当中,管教中的生活对于青少年也是有一定的压力和环境的影响的,这些都会影响到青少年未来的生活情况。在管教期间,管教的方式对于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好转是有一点帮助的,同时他们对于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前途以及未来的担忧是会对其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的。究其原因就是青少年心理不成熟,在做了错事被限制了自由以后,会对人生产生负担,对于家长亲人会有内疚的情绪,同时,对于自己未来感受都是很无奈的,并且也会对自己未来前途感觉担忧,这会增加父母的忧虑和其他亲属的忧虑。
四、 结论
经过上述研究得知,青少年一般在犯罪后心理健康会受到严重的变化,并且这种伤害的产生不但与青少年自身有关系,还有父母的教育有着一定关系,也与青少年自身生活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同时对于犯罪青少年目前的想法我们应该进行积极的疏导,我们应该倾向于以上几点进行对青少年犯罪心理健康的疏导,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让青少年犯罪者在回归社会的时候,心理也能回归健康,对这个社会以及自己的将来也有一个好的看法,同时,我们也呼吁从以上几点对青少年进行关心,从而减少犯罪的发生。
参考文献: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1]杨耀防、汪鑫、夏修龙、车向新、涂明华.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分层整群抽样调查.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
[2]周海宁、赵继连.当前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客观因素和预防措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篇4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原因;学校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惨杀同窗一案使得在校青少年犯罪问题的严重性摆到了世人面前。南方报业网资料显示:2004年广东省未成年人犯罪中在校学生占31%,并呈现低龄化、团伙化和暴力化趋势。而广东省未成年犯罪管教所所收押的犯人从2000年的682人增加到现在的1446人,其中在校生117人,增长迹象明显,甚至有在校博士生涉嫌犯罪。在校青少年犯罪应作为犯罪学和教育管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加以研究。
在校青少年犯罪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犯罪是指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青少年的违法行为,那么,在校青少年犯罪便是指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在校青少年的违法行为。
一、在校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在校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不仅包括诸多方面,而且这些方面又组成了不同层次。
(一)在校青少年犯罪的宏观原因――社会因素
犯罪学和教育学对于在校青少年犯罪的原因都首先注意到了社会因素,但都缺乏深入而系统的梳理。
从一个人成长的角度,社会可喻为一座大熔炉,正所谓“社会是一所最好的大学”;而从一个人堕落的角度,社会又可喻为一个大染缸。学校是社会的一类组织体,在校青少年犯罪在社会中必有其根须。我们现在所身处的这个社会是个价值多元、信息交错、快速变动的万花筒。价值多元、信息交错、快速变动赋予社会成员以个性张扬,而此个性张扬在世界观和个性正在形成之中的青少年特别是在校青少年身上实现得尤为充分或尤为彻底。个性张扬的直接后果便是个体意识及其所支配的个体行为与社会主流规范的抵牾与冲突,那么,刑事不法即犯罪便作为这种抵牾与冲突的最极端或“顶级”结果而出现或露面了。倒将回去:在校青少年的刑事不法即犯罪以其个体意识及其所支配的个体行为与社会主流规范的抵牾与冲突为原因,而其个体意识及其所支配的个体行为正是从社会那里获得了张力或“激素”。如果说在校青少年犯罪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原因最终要沉淀为其个体原因的话,那么,在此沉淀中必有社会的质素,亦即社会因素是在校青少年犯罪的最外圈的环境性原因。
从社会角度考察在校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正如犯罪学上一个通行的观念,即社会是犯罪的土壤,“恰如在一定温度一定容量的水中仅能溶解一定量的化学物质一样。由于给予了一定的社会环境,伴随给予个人的自然环境条件,就会发生一定数量的犯罪。”社会所给予在校青少年犯罪的因素可大致概括为:社会不良青年、网络、社会不良风气和不良文化刊物等几个方面,而厦门普法网则显示:这几个方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在校青少年犯罪影响权重分别为66%、64%、59%和52%。
(二)在校青少年犯罪的中观原因――家庭和学校因素
家庭是在校青少年成长的最初摇篮,更是与其青少年时期等长的生活单元。这个摇篮或生活单元在给在校青少年温爱的同时,也会不经意地给其带来犯罪的因子。这些因子通常包括以父母为主的家庭其他成员的性格怪异、不良嗜好、管教方法不当、家庭残缺、家庭暴力乃至盗窃、、制贩等违法犯罪。以父母为主的家庭其他成员的性格怪异实际上就是其主观意识和行为方式的怪异。此性格怪异极易传染给作为家庭成员的在校青少年,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或“有其母,必有其女”。从以父母为主的家庭其他成员身上习得的性格怪异便往往导致作为家庭成员的在校青少年的个人意识及其所支配的个人行为与社会主流规范发生抵牾与冲突。于是,不良行为包括刑事不法行为即犯罪便顺其自然了;以父母为主的家庭其他成员的不良嗜好较之性格怪异对在校青少年的影响就更大了,因为不良嗜好通常带有极强的感官性。这些不良嗜好通常包括抽烟、酗酒、赌博,看不健康的书刊或影像乃至吸毒等。笔者曾经造访一家庭,刚进门便见男主人与其正在读小学的独子正在“哈哈”笑声中对一部带有“三级”镜头的香港“搞笑片”进行“奇片父子共欣赏”。后来,笔者便听另一友人叹言“某某人的儿子跟着某某人下水了”。另就赌博而言,家里常常撑起赌桌的在校青少年常常对麻将牌的名称、出牌行话“专业”得不知比功课要熟练多少倍。受此“专业”熏染的在校青少年有的在学校便“子承父业”,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再就管教方法而言,管教方法不当包括管教太宽和管教太严这两个极端。管教太宽常常体现为放任自流,想做啥就做啥,想要啥就给啥。这种管教心态的形成有两种情形:其一是迷信“无为而治”。有此心态的父母常言“孩子大了,应该少管或不管了”。这种情形的心态可称为积极的放任自流态。对子女自信在胸的父母常怀此心态。其二是难得管。这种心态的形成又可分为两种情形:一是管而无效不如干脆不管。在需要“持久战”的子女管教中,好多父母败下阵来。他们在无可奈何之余将学校甚至家教作为最后的依赖;二是没有精力管。事业心太强的父母和那些唯财是图的父母便是如此。这两种情形的心态可称为消极的放任自流态。放任自流的家庭管教方式往往部分甚至全部抵消学校管教的效果。君未闻有的在校青少年在校园这块净土信口而出“”、“傻X”、“做了你”?真是净土不净!放任自流的家庭管教方式所助长的是在校青少年自以为是,唯我独尊,故而我行我素的畸形人格。这种畸形人格对社会主流规范同样是蔑视乃至无视。管教太严常常体现为训斥打骂、限制乃至禁绝子女的正当爱好等。这种管教心态的形成出自对子女“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的迷信。以此心态管教出来的子女压抑而自卑。这种压抑和自卑超过了极限便会导致压抑者和自卑者对给予这种压抑和自卑者以直接的抗拒,并可能以他人为发泄对象。
于是,不良行为包括刑事不法行为即犯罪便待机而成。早已见诸媒体的在校学生杀亲案便是有力的说明。管教太严与想做啥就做啥,想要啥就给啥的放任自流态皆出自溺爱这种畸形之爱。而溺爱常常由爱生恨,于是恨便有恨的举动。接着就家庭残缺和家庭暴力而言,家庭残缺是指因离异或死亡而缺少主要家庭成员的情况。江苏省少管所的调查显示:家庭残缺的青少年犯1998年、1999年和2000年分别占28.4%、30%和32.6%,呈现上升趋势。这其中包括在校青少年。而家庭暴力则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指父母之间或父母对子女因仇视或厌弃而实施的伤害乃至杀害行为。有一“暴力家庭”,父亲殴打母亲如家常便饭引起正在读高中的儿子对父亲的仇视。一日,父亲正用斧头伤害母亲,儿子放学回家便用早已准备好的自制手枪将父亲打死。无论是家庭残缺,还是家庭暴力,其共性之处在于家庭缺乏亲和力,而家庭亲和力的缺乏所直接导致的便是集体意识和主流规范意识的淡薄乃至全无,于是不良行为包括刑事不法行为即犯罪便找到了突破。最后就以父母为主的家庭其他成员的盗窃、、制贩等违法犯罪而言,其给予作为家
庭成员的在校青少年所输入的是不劳而获,享乐至上的陈腐生活观念,而这些陈腐观念会直接把他们推上创造享乐条件的相关犯罪的道路上。总之,在校青少年从家庭之中通过以父母为主的家庭其他成员的性格怪异、不良嗜好、家庭暴力和直接的违法犯罪等沾染上犯罪因子印证了那个俗语即“近墨者黑”或“上梁不正下梁歪”。
从某种意义上,家庭是在校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则是其先启老师。因此,家庭给在校青少年的犯罪影响相对于社会大环境是较为深刻和较为久远的。在校青少年的独生子女比例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进而越来越高,同时因离异而导致的家庭残缺率也“与时俱进”,于是,溺爱和厌弃从两个不同方向向在校青少年“播撒”犯罪因子。和谐社会的组成单元是和谐家庭,而和谐家庭是不允许上述让在校青少年沾染犯罪习气的现象存在的。因此,家庭是预防在校青少年犯罪的第一关卡。
构成在校青少年犯罪的中观原因的还有学校因素。学校本是教书育人的环境,但有的学校的有的老师是“教书”而不“育人”,即片面地注重书本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乃至无视思想品德、理想信念和法制教育。更为甚者,有的学校的有的老师不是单纯的不“育人”而简直是在“毁人”,他们的一些做法至少在客观上是这样的。如有的学校人为地给在校生开列出“后进生”或“双差生”。这种做法使得被定性为“后进生”或“双差生”的在校青少年极易自暴自弃而走上犯罪之路。“后进生”或“双差生”在家里往往得不到父母或家庭其他成员的帮助和鼓励,在学校里又往往得不到老师的关怀和同学的亲近。因此,他们构成了一个被歧视、被排斥和被放弃的群体。这样一种境地容易把他们推上犯罪歧途,因为当他们找不到归宿感时便要反叛而依附于反面群体。老师不公正地处理在校青少年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会引起被歧视、被排斥和被放弃的心理反效应。比开列出“后进生”或“双差生”更为不妥的做法是网上披露了这样一个案件:两个孩子因主课不及格被罚款人民币300元,副课不及格被罚款人民币200元。这两个孩子没有经济收入且又不敢告诉父母,便抢劫小姐。一次得手便尝到甜头,于是屡屡作案,最后被判重刑。再如有的老师置师德于不顾,直接或间接地向学生流露权钱崇拜,或以关心学生适应社会为幌而炫耀自己或“推销”他人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能事,其言行直接使学生萌生权钱意识或滋长玩世不恭之心。现在的校园里,学生为考试过关或拿到文凭行贿老师或其他相关人,或为争得一官半职而拉帮结派甚至加害竞争对手等事件早已不再稀奇。另如经常见于媒体的老师体罚、殴打学生事件的发生使得学生对尊重他人,关爱众生的社会信念产生怀疑并发生动摇。又如有的老师与学生乱搞两性关系现象,“教授教授,白天教书,晚上野兽”的戏语表达了一部分人包括在校青少年对本来倍受尊敬的教师群体的失望乃至绝望,而此失望乃至绝望与上述现象所带给在校青少年的困惑、愤懑一道所逆反出来的便是在校青少年对本来是靠教师来倡导的社会主流规范的怀疑乃至背弃。
(三)在校青少年犯罪的微观原因――在校青少年的个人因素
在校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时期,但正是由于处于这样一个时期,一些特点同时也是弱点便形成于他们身上。而可能将他们推上犯罪道路的特点同时也是弱点大致可概括为六强和两弱:在校青少年身上通常存在着家长、老师的话很难听进去或根本听不进去的逆反心强,存在着敏感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强,存在着受武侠小说等现代文化所影响的模仿心强,存在着因倍受娇宠而导致的利己心强,存在着因利己心强而导致的报复心强,还存在着“为朋友赴汤蹈火,为哥们两肋插刀”的义气心强。此谓六强;在存在着“六强”的同时,在校青少年身上还存在着辨别是非能力弱,存在着自我控制能力弱,此谓两弱。并且,辨别是非能力弱和自我控制能力弱之间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因果关系。“六强”与“两弱”交互作用,在校青少年极易走上犯罪道路并越陷越深,因为“六强”容易使得在校青少年置社会规范于不顾,即对社会规范产生轻视乃至蔑视心理,而“两弱”又容易使之置社会规范于不见,即对社会规范缺乏或根本没有感知能力。而无论是对社会规范产生轻视乃至蔑视心理,还是对社会规范缺乏或根本没有感知能力,都将使得在校青少年的言行失去框范而最终走上犯罪之途。在校青少年的“六强”与“两弱”程度与社会价值观的多元程度、社会信息的交错程度和社会变动程度是成正比的。
以上三个层次的原因来自不同角度,但它们在整体上形成了在校青少年犯罪的“合力”。
二、在校青少年犯罪的校方对策
预防在校青少年犯罪本是集家庭预防、学校预防和社会预防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因此,在预防在校青少年犯罪的艰巨工程中,学校重任在肩。不仅如此,学校预防在此系统工程中还起着“中枢”的作用。为发挥此“中枢”作用,学校应有一套衔接有致,切实可行的预防在校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一)教育是在校青少年犯罪的校方对策之始
学校是教书育人之地。虽然在措辞上“教书”在先而“育人”在后,但就教育事业的最后宗旨而言,应是“育人”在先而“教书”在后,所谓“先做人后做学问”。“教书”原本只是“育人”的一个方面,而把一个人培养成一个在思想品德和遵纪守法上合格的人原本是“育人”的另一个方面。现在,这个方面越来越重要了,特别是将其与构建和谐社会相联系。但是,我们现在的学校仍然深陷于“应试教育”这个极端而对从思想品德和遵纪守法方面去育人很轻视乃至无视。在预防在校青少年犯罪上,虽然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学校教育又是万万不能的。
为预防在校青少年犯罪,学校的教育应始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理想信念,并应常抓不懈。在这方面,学校有很多工作要做。除了关于思想品德和理想信念的直接的课本教育,学校应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各种活动,引导在校青少年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提高是非辨别的能力和正确处理学习、成才、交往和面对逆境与挫折的能力。意义特别重要的是,老师要善于以自己或他人为实例对学生进行“逆境教育”和“挫折教育”,使得在校青少年逐步树立对待逆境和挫折的正确观念和“山到高处人是峰,海到尽头天是岸”的必胜信念。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具有不超越做人的“伦理底线”的健全人格。
继思想品德和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应大力重视。思想品德与理想信念课是目前初中生开设的“做人”课。就预防在校青少年犯罪而言,思想品德和理想信念教育无疑是尤为必要和重要的,但仍就预防在校青少年犯罪而言,思想品德和理想信念教育的不足是思想品德和理想信念教育过于“务虚”。把预防在校青少年犯罪的工作落到实处,就要让他们知道犯罪的后果而利用人所具有的趋利避害的本能来进一步开展我们的工作。因此,在在校青少年这个群体中,至少应针对初中生和高中生复开八十年代初曾经开设的法律常识课。但是,复开的法律常识课又不能象旧时课本那样只是对法律知识的最粗浅的机械汇编,而是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作为重点内容,并且应用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语言把违法犯罪的行
为类型、构成条件和法律后果讲述清楚,同时还要避免面面俱到,而应从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所能涉身的违法犯罪去编写,并配以实例。除了教材的编写,还有一个法制教育师资的问题有待解决。以往的法制教育课通常是由政治课老师兼上,其效果不佳。《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九条规定:“学校应当聘任从事法制教育的专职或兼职教师。学校根据条件可以聘请校外法律辅导员”。现今,法制课的老师可考虑由教育主管部门与司法主管部门抽调力量举办法制师资培训班等途径来解决。但要注意:担任在校青少年法制课的老师应具有表达清晰,善于举例和说理并讲解生动有趣等特长。如果说思想品德和理想信念的教育对于预防在校青少年犯罪是“浮于上”,则法律常识的书本教育便开始“沉于下”了。
大力重视在校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并不仅仅是编写并开讲一本法律常识的新教材。我们还应注意开设能够对法律常识的书本教育收到辅助乃至巩固效果的书本外的课堂。这些课堂可称为“请进来,走去出”。所谓请进来,就是请一些对在校青少年犯罪有切实感受的司法实务工作人员带着实例走进校园,或者是请一些愿意以身说法的青少年犯走进校园。所谓请进来,还可以是将那些有典型教育意义的青少年犯罪特别是在校青少年犯罪的判决公告张贴到校园来。在“请进来”上,实践中早已有校方聘请司法实务部门的正副职兼任“法制校长”定期或不定期地给在校青少年做法制报告的做法。这种做法并非毫无意义,但其“面子”较大而实效较小。现今,校方应作的改进是多请一些在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实务第一线的司法工作人员如公安一线干警、检察官和法官走进校园以其真感和实例来“打动”在校青少年。当然,律师也可进入邀请或聘请之列。可供拿来的实例不胜枚举,如网上披露:2004年11月,广东省佛山市发生一起“16岁哥哥和8岁弟弟勒死9龄童”案,2005年初浙江省两名初中生因勒索钱财而将一名同学砍死等等。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治安警察厅和司法警察司在1997年便开始组织宣传队或派代表到学校、青少年中心向青少年学生、家长、老师和关注青少年犯罪问题的人士讲解青少年犯罪的预防知识。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所谓走出去,就是安排适当时间把在校青少年组织到有典型教育意义的青少年犯罪特别是在校青少年犯罪的公开审判庭上,或者是把他们组织到距离适当的少管所、劳教所或监狱去耳闻目睹。无论是“请进来”,还是“走出去”,在校青少年都会通过一种相当程度的现场效果而对违法犯罪产生或增强内心警醒。在校青少年正处于身心成长期,其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较强,“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做法符合他们的心理规律。这条规律既是青少年犯罪学的规律,也是在校青少年教育管理学的规律。
当然,仅从通过教育来预防在校青少年犯罪而言,可以采取的方式或可开设的“课堂”不止上述,还可以是法制宣传栏或“法制夏令营”等。《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学校应当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规划。此规定足见法制教育之于预防在校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性。
除了思想品德、理想信念和法制教育,生理学和心理学的教育也是有助于在校青少年犯罪的预防的。另外,学校还应通过“家长学校”与家长一道经常警醒在校青少年远离各种社会不良因素。教育是在校青少年犯罪的校方对策之始,也是校方对策之本。
(二)预警是在校青少年犯罪的校方对策之中
这里所说的预警并非事先警告,而是指校方对在校青少年犯罪的事先警觉与相应处置。既然是在校青少年犯罪,校方理应而且能够担负起事先警觉并作相应处置的责任,特别是对在校青少年的校园内犯罪,因为在校青少年犯罪特别是在校青少年的校园内犯罪从犯意形成到行为发动总要或多或少地向外输出信息。
作为对在校青少年犯罪的校方对策内容之一的校方预警并非校方对在校青少年犯罪信息的简单而无所作为的事先感知,而应是一套从信息接收到信息规整再到相应处置的运作机制。该套机制可称为预警机制。所谓信息接收,是指对在校青少年犯罪信息的接纳与收集,是预警机制的起步。这一环节的运作者按学校类别的不同可以是班级的党团学生干部或生活委员,可以是班主任或年级辅导员;所谓信息规整,是指对收集到的在校青少年犯罪信息进行归类和整理,是预警机制的第二步。这一环节的运作者根据学校具体条件的不同可以是班主任或年级辅导员,而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是心理医生所谓相应处置,是指在对在校青少年犯罪信息规整之后而在犯罪发动之前对有关在校青少年开展安慰、劝导、稳定乃至必要的管束等工作,并与有关青少年的监护人取得联系,同时如果有关青少年已有欲害对象,则还要做好妥善保护工作。这是预警机制的第三步。这一环节的运作者可以包括班级学生党团干部、生活委员、班主任、年级辅导员、心理医生、校安全保卫人员乃至校长。
在在校青少年犯罪的校方预警机制中,第一环节或第一步即信息收集说起来容易而做起来最难,因为在校青少年犯罪也常常带有隐蔽性或突发性。但是,无论这种隐蔽性或突发性有多大,在其犯罪发动前总要有一个信息输出过程,而预警机制的第一环节或第一步就是要及时而充分地捕获这些信息。为此,校方应完善请假制度,加强迟到早退和打架斗殴等违反校纪校规行为的究问制度,因为这些制度的完善、加强和落实能够开辟在校青少年犯罪的信息渠道,所谓“顺藤摸瓜,摸到就抓”。如果在校青少年已经涉足犯罪或正在滑向犯罪,则有时会征表为请假理由不实或迟到早退等不正常现象。如互联网披露:某市法院审理的一起盗窃案的被告人余某从初三开始便在别的同学的带领下经常光顾网吧,故常常是上网至天亮才回学校,上课无精打采。后来,余某因继续沉迷网吧而最终走向犯罪。校方如能在信息收集这一环节或这一步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则在校青少年犯罪便能被最大限度地消灭于萌芽状态,因为信息收集这一环节或这一步做好了,则信息规整便充分准确,进而相应处置也就切实到位了。
(三)应急是在校青少年犯罪的校方对策之末
教育不是万能的,而预警也不是绝对全面而到位的,故在校青少年犯罪总是要或多或少地发生。有关数据和实例已经说明了在校青少年犯罪越来越严重。那么,校方对于在校青少年犯罪就有一个如何应急的问题。
篇5
关键词:生活方式;青少年犯罪;心理健康
由于难以预测个体的犯罪情况,目前对犯罪青少年的心理行为研究多是狱中的现状自评,容易造成归因不清。本研究则针对以上问题,采用回顾性研究,探讨了犯罪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期为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提供可靠依据和可行对策。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抽取了某青少年犯罪管理所的所有犯罪青少年244人,全部为男性,获取有效调查对象218人,平均年龄17.52±1.24岁。抽取某地农村、城市两所中学高一到高三男生225人作为对照组,获取有效调查对象211人,平均年龄17.29±0.77岁。
2.方法
(1)研究工具
身心健康状况测验。用以评价青少年生活方式。本研究选择了饮食、药物、锻炼、保养、闲暇、社交6个维度,共计85个项目,并根据当代青少年生活的实际情况对个别项目进行了适当修改。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各个分量表的信效度良好。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内容有八个方面: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各个分量表的信效度良好。
(2)统计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进行两组的t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P
二、结果
1.犯罪青少年与中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的比较
犯罪青少年的生活方式社交因子得分显著高于中学生)t=4.761,p
2.犯罪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犯罪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Pearson相关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生活方式各因子与孤独倾向存在显著负相关(p均
(2)犯罪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回归
以生活方式因子为预测变量,心理健康总分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回归方程显著(F=24.226,P=0.000),根据回归分析所得数据,其路径分析显示生活方式中的保养(R2=0.127)、闲暇(R2=0.027)、社交(R2=0.023)对心理健康具有直接预测作用。
三、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比显示:第一,犯罪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比中学生差,生活方式不良,伴有多种不健康的生活行为。第二,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具有预测作用。
本研究在控制了犯罪行为、入狱事件和监禁环境的影响后,发现犯罪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正常青少年,这说明青少年犯罪可能与不良的心理素质有密切关系。在生活方式上,犯罪青少年在多个因子上都比中学生得分低,社交因子高,恰恰验证了他们的不良娱乐交往活动较多。青少年在生理上发生了急剧而显著的变化,但其心理水平的提高相对滞后,导致他们情绪波动、感情脆弱、消极体验较多,一些青少年借助于烟酒、网络等外界感官刺激来寻求一种短暂的心理和情感上的满足。正是因为过分卷入一些非传统的、反常规的活动,破坏了正当的社会联结,使犯罪的可能性增加。一方面,这些活动增加了与不良同伴团体联系的机会,容易受到不良价值观念的冲击;另一方面,这些非传统活动会给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比如,酒精会引起意识状态的改变,使激惹性、冲动性增强,而过分沉溺于虚拟的暴力游戏,会导致攻击性增强。种种不良生活习惯还会造成经济紧张,使青少年产生劫财邪念。所以,不良生活行为习惯往往是青少年犯罪的诱发条件。
本研究显示,犯罪青少年不良的生活方式与心理不健康有密切关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容易诱发各种心理症状,使不健康心理得以滋生;而心理调试不良又会使青少年沉溺于某些不良生活行为习惯,以求得发泄和逃避,两者之间恶性循环。总之,不健康的心理是犯罪行为产生的沃土,而不良生活习惯导致青少年的感官欲望膨胀,对某些情景线索的刺激敏感性提高,陷入犯罪。由此可见,改善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以积极健康的闲暇活动充实生活,远离烟酒等物质,促进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少年刑事司法;理念反思;制度批判;传承
中图分类号 C913.5 文献标识码 A
一、中国少年刑事司法理念的反思
作为刑事司法之一部分,少年刑事司法必然的应体现出保障人权的刑罚价值,由于这种转换正处于在“路上”的探索时期,也就决定了少年刑事司法理念的不成熟性,其中诸多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少年刑事司法的功能――真的是治病良药?
在治理青少年犯罪中,法律并不是治理青少年犯罪的唯一途径,道德、社会习惯等规则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受法律自身的局限,它也未必是治理青少年犯罪的的最佳途径。然而,对于青少年犯罪,法律人士经常认为,少年刑事司法既是治理未成年人犯罪最有力的手段,也是挽救未成年人犯罪的最有效方法。殊不知,在法治之外,依然有其它控制手段如同法律一样约束着人们的行为。社会个体在很多时候,“作为一种总是拥有某些基本态度的物种,我们是要依赖道德理论生活的。”道德、纪律等非法律手段对调整青少年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如果刑事司法的控制手段很适合治理少年犯罪,在正常情况下,青少年犯罪的数量应随着法律的健全逐渐减少才符合逻辑,但是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少年犯罪并未因为法律的逐步完善而减少,相反,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全国刑事立案比例一直很高,约为65%,特别是近年来,14-18岁的青少年犯罪率上升较快,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年龄阶段。这种状况也难以证明,少年刑事司法对治理少年犯罪很有效果。另外,对青少年行为的约束过于依赖青少年刑事司法必然导致以下不利后果:过分注重法律功能容易漠视其他手段尤其是社会道德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制约作用;过分重视青少年犯罪的刑罚功能容易引起对少年犯罪预防的忽略。由于青少年罪犯并非天生就是犯罪人,他们主要是在成长过程中经受着个体和社会因素的合力作用而走向犯罪,刑事司法只注重对少年刑事司法程序的研究,必然影响我们对社会与个体合力促使青少年走向犯罪的过程研究,而这种过程转化恰恰是我们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关键。少年刑事司法只是对青少年犯罪进行一种“亡羊补牢”式的治理,而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则往往需要道德、社会习俗、纪律等方面的调整。
(二)少年刑事司法的主体――真的是以少年为中心?
作为一种理性活动,少年刑事立法必须以青少年为立法中心,在立法中充分尊重青少年的权利和地位,并把青少年视为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在法律上,子女与父母虽然已经实现着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但“父权”余温对子女主体性社会地位的影响依然深刻。现行青少年立法在很多语境中是作为家长监护下的客体。立法的权力主要赋予成年人,青少年作为立法主体的话语权被成人所剥夺。对于青少年的犯罪行为,家长、学校和社会首先把刑事责任都归咎于犯罪的青少年,很少对青少年的犯罪行为进行自我问责。在以打击犯罪为目的的刑罚制度中,少年刑事立法虽然因其犯罪主体的特殊性获得了法律的额外关照,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青少年罪犯还是被视为刑法的打击对象,而不是法律上的权利主体。总体上,青少年并未获得完全的主体性地位。
(三)少年刑事司法的宽容――真的能体现罪刑均衡?
针对青少年犯罪,中国自古就有减免刑事责任的立法。现今,刑罚的人道性和宽容已经成为现代刑法中不可或缺的价值底蕴,其要求刑法的制定与适用都应与人的本性相符合,尽可能地宽缓使用刑罚措施。就青少年犯罪,司法机关也出台了进行轻缓处理的司法解释,这对遏制重刑主义和改造青少年犯罪具有重大意义。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轻缓的刑事政策在实践中亦存在缺陷。其一,过于轻缓的刑罚难以体现罪刑均衡。其二,过于轻缓的执行措施缺乏惩戒力度。不容置疑,刑罚宽容减轻了青少年犯罪的法律责任,但是过分适用轻缓的刑事政策则容易矫枉过正,不仅不利于青少年犯罪改过自新,刑罚也因为欠缺惩罚力度而难以保证被告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利益均衡,对此,我们必须有明确的认识。
二、中国少年刑事司法的制度批判
“青少年司法系统的历史表明,警察、法院和用于处理青少年的法律矫正系统是一部监督青少年社会和道德行为编年史的制度创设,”我国自1984年在上海市长宁区法院设立第一个少年法庭至今也就二十几年的时间,如此短暂的制度发展史注定了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必然面临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青少年刑事制度性构建的缺失
目前针对青少年刑事司法的研究很多时候停留在个案研究的层面上,由此也引发了少年刑事司法制度建设的匮乏。其一,中国少年刑事司法制度缺乏科学的理念指导。中国刑事司法历来“重打击、轻保护”。对于少年犯罪,刑事制度首先是打击犯罪,然后才是保护人权,这种立场是把青少年罪犯确立在罪恶的(Wicked)层面上以后再进行保护,更多的是打击犯罪。而以“儿童利益优先为原则”则从人性善的角度来看待未成年犯罪问题,对青少年犯罪的处置重在治疗(Treatment)而不是惩罚(Punishment)。由于没有确立“以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的制度理念,这也必然使少年刑事司法的价值取向难以体现出刑罚的理疗功能。其二,在立法中,青少年刑事司法的立法欠缺体系性,青少年犯罪预防、侦查、逮捕、审判程序和刑罚执行都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工作机制和制度。其三,在探索少年刑事司法过程中,各地司法机关在办理涉及青少年犯罪案件中,以“原点式”的个案放大“浮夸”为制度建设,严重影响了我们对青少年刑事司法现状的正确认识。
(二)缺乏独立的少年刑事司法程序
由于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育尚未成熟,知识、阅历有限,主观恶性相对小,手段也不象成人犯罪复杂。在恢复改造过程中,青少年犯罪容易受到监禁刑带来的“交叉感染”。因此,很多国家对青少年犯罪与成年人犯罪采取了区别对待的处理原则,尽量减少强制措施,并建立独立的少年刑事司法程序。目前,我国少年刑事司法程序总体上与成人司法程序基本无异,青少年犯罪的特殊性保护没有体现出来。在侦查、逮捕和审判中,公检法采取的措施都与成人相同,没有形成专门适用于青少年犯罪的从侦查到刑罚执行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另外,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开展的也相对较少,没有有效的建立少年刑事司法与社会预防的衔接机制。
(三)刑罚措施欠缺谦抑性
刑法的谦抑性对少年刑事司法价值取向的影响体现在一一促进少年福利以预防犯罪,同时使得司法干预尽可能的最小化,减少刑罚的适用,而把少年问题交付给社会政策及社会力量解决。刑罚的谦抑性要求“少年刑法中之处遇措施,应依据少年身心发展及其成熟程度为出发
点,并非纯粹以犯罪行为为根据”。我国少年刑事司法在以打击犯罪为基准的刑罚体系下,惩罚性明显过强。在多年“严打”的方针中,青少年犯罪根本难以获得刑罚的宽容。近年“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主要是有利于所有犯罪人员的利益,青少年犯罪并未因为其是未成年而获得更多的空间。在执行中,监禁刑过分适用,现阶段的矫治措施大部分是将青少年犯罪集中在相对固定且封闭的场所进行管理,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模式将青少年与社会相隔离,将来很难让其再次融入社会和家庭的日常生活,且由于矫治场所的硬件条件有限,多数是以限制自由和强制劳动为主,而对于让其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文化知识以及心理教育的要求远远不够,少年犯之间交叉感染的现象屡见不鲜。刑罚欠缺谦抑性体现在对青少年犯罪进行社会化改造,恢复性司法的功能较弱。而另一方面,对那些判处缓刑的青少年又基本放任自流,使刑罚失去意义。
三、中国少年刑事司法的传承与未来
“新时期少年、家庭或者法院一个重大的特点就是,他们注重关注对青少年人的行为进行大范围的监督和作出反映,他们除了违法者以外,牵扯未来的问题。”与成年人犯罪不同,青少年犯罪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一个未成年人的堕落,会给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一个社会关系网络带来悲剧性的打击。另一方面,青少年犯罪又具有极大的可恢复性。因此,完善少年刑事司法意义重大。我们必须在少年刑事司法理念、刑事政策与手段上进行合理的转换与发展,才能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少年刑事司法体系。
(一)理念与政策:“儿童利益优先原则”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家庭和社会都应以青少年利益为中心进行保护。以“儿童利益优先原则”作为青少年刑事立法的基础,当社会利益与少年利益发生冲突时,就应以少年利益优先,社会利益应让位于少年利益。在对青少年犯罪进行定罪量刑的时候,由于为其提供不良环境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对青少年犯罪具有重大作用,那么刑法中罪责自负和报应刑的观念在青少年刑事司法中就应进行转换,充分认识到国家、社会和家庭对青少年犯罪所应承担的责任。让为青少年犯罪提供不良环境的个人或组织承担一定的责任才符合法律的罪责相一致的精神。
除树立“儿童利用优先”的理念外,作为政治国家或社会公共组织为管理公共事务而制定的政策对处理青少年犯罪问题也具有重要作用。 “宽严相济”做到既要有力打击和震慑犯罪,维护法制的严肃性,又要尽可能减少社会对抗,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二)路径:构筑相对独立的少年刑事司法体系
治理青少年犯罪,离不开刑罚。至于采取何种刑罚措施,司法界并没有取得统一的认识。有学者认为,“考虑到成年犯罪人与未成年犯罪人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区别,提倡建设独立的少年刑事司法体系。”我们认为,建立独立的少年刑事司法体系完全有必要,但是应在对青少年刑事司法和刑罚执行措施相对成熟的基础上才具有科学性。目前,逐步搭建少年刑事司法中的主要框架应是当务之机。
1、预防青少年犯罪关口前移。针对青少年犯罪,必须实现从注重罪后研究向罪前研究的转变。因为任何犯罪(包括青少年犯罪)都有其一定的原因,通过对青少年实施犯罪的“病前”现象进行研究,可以对少年犯罪进行合理的预测,改造影响青少年生活的不良环境,如果对这些犯罪的诱因能提前进行控制,必然会大量的减少犯罪。不仅如此,从经济成本考虑,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实行关口前移,比对已经犯罪而再行治理的成本也要少的多。
2、青少年刑罚轻缓适度。首先,应在罪刑法定的前提下进行实体刑罚的轻缓化处理。当实践中一些少年严重危害社会,必须认识到该种行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给予与其犯罪行为相适应的刑罚措施。其次,在刑法和行政法等交叉环节的处罚措施中,对那些主观恶性小,可以采取警告、罚款、拘留、劳动教养等措施而不宜追究刑事责任的,应采取行政处罚措施,根据个案不宜采取刑罚措施而采取行政处罚较合适的,一律采取行政惩罚措施。最后,注意进行刑法的制度创新。对那些典型的青少年轻罪案件,可以实行暂缓制度,加强执法的人性化,促进他们悔过自新,健康地成长。
3、加强少年犯罪的程序权益维护。第一,完善侦查预审制度。我国刑事诉讼法只规定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判不公开的原则,但是在侦查过程中,如果过分的公开青少年人员的有关信息,很容易造成其身心受到伤害,参照这一精神,对青少年犯罪案件的侦查,也应确立和贯彻不公开原则。另外,还应确立对青少年预审的专家讯问和证据规则制度,建立适合青少年的强制措施,如在讯问时通知法定人到场、采取隔离关押等。第二,完善逮捕和审查制度。对青少年犯罪实行全面调查的原则,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审阅案卷材料、制作阅卷笔录,讯问犯罪嫌疑人等活动。第三,完善审判制度。考虑到审判的特殊职能和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应当对青少年犯罪案件的庭前程序、庭审程序等方面进行完善,注重对青少年法定人的告知程序,切实维护青少年人员在司法程序中受到公正的待遇。
篇7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成因;心理学
青少年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未来主力军,是国家一直关注的重点对象。就现状而言,青少年犯罪事态越发严重,直接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前进脚步,它的出现不容忽略。青少年犯罪不仅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一定的威胁,还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治安安全,因此全面了解青少年犯罪心理的行动刻不容缓。
一、青少年犯罪特点综述
介于青少年犯罪状况越来越明显,直接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因此引起了各大媒体,学术界的争相讨论,以下就是笔者根据调查总结所得的关于青少年犯罪的四个特点:①青少年出现犯罪行为的年龄偏小;②青少年实施犯罪行为具有多样性;③青少年犯罪以团伙形式实施犯罪行为;④引起青少年犯罪的主体具有复杂性特征。
二、青少年犯罪心理学成因分析
(1)个人因素。随着青少年年龄的不断增长,其身心也在发生着变化,在青春期阶段,其内心已形成自身的认知。在生活上,不愿受父母过多约束,而更崇尚桀骜不驯,特立独行的做事风格;在观念上,自我意识强烈,过分强调自己的价值观念,而并不过多考虑观念的正确性;在决策上,青少年已经形成自身行为观念,若老师父母强加思想,就会引起青少年思想叛逆,更甚者直接用一些过激行为来表明其不满,这种叛逆看则并非大事,实则却是引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
(2)家庭因素。家庭因素导致青少年犯罪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因为青少年家庭不和睦或者是因家庭不和造成的成员残缺,二是因为家庭条件优渥过分溺爱孩子或者学习上施加高压。
首先,在家庭不健全的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性格相对较为孤立,冷漠,自卑。原因在于家庭不健全,缺乏某一方的关爱,导致亲戚及同学的歧视嘲笑,基于这些原因,青少年不敢与外界过分交涉,这样一来,对青少年人格塑造及形成非常不利,家庭学校不能及时给予指导关怀,是影响青少年犯罪机率的关键。
其次,在家庭条件优渥的环境中,青少年就如温室花朵,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父母只是让其学习而不注重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意识,劳动意识,如此不仅阻碍了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青少年还会由于学习高压产生逆反心理,从而走上青少年犯罪道路。
(3)学校因素。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决定行为因素的关键。现如今众多学校对此并没有认识,过分追求应试教育,而忽略了对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培养,这也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一大关键因素。在学校,青少年学习有好坏之分,一些教师教学中,对学习相对较好的学生过分关注,对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放任自流,态度上形成强烈反差,此行为会造成一些自尊心极强的青少年出现愤恨心理。此时的青少年人格还尚未健全,教师这一行为无非是雪上加霜,大大提高了青少年犯罪机率。
(4)社会因素。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应用渗透到青少年当中,文化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现在网络内容鱼目混杂,各种黄色暴力信息更是层出不穷,造成部分青少年不慎浏览,被其所影响,致使一些没有自制力的青少年形成极端的心理,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另外,在现今生活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盲目盛行,一些辨别力不高的青少年极易被这些观念所影响,若再加上社会管理制度松懈,不能给予及时性引导,青少年思想很容易出现偏差。享乐主义的盛行迷惑了青少年的心智,使其看不清现实,过分追求娱乐,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及拜金享乐主义思想的盛行都是影响青少年犯罪的诱因。
家庭、学校、社会及自身是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四大关键因素。处于青春期阶段的青少年心理尚未成熟,容易被外界各方面不良因素所诱惑,学校要加大思想教育力度,注重培养青少年人格的健全及培养,育人是育才的前提,做好人格上的引导,学术上方能有所成就。不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三者之间应相互配合,为健全青少年心理而努力,因为青少年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它的成长好坏直接影响着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减少或杜绝青少年犯罪,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鲍晶晶.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研究综述[J].安徽师范大学,2013,2(3):71-73
[2]潘蓉.论心理欲求与偏差行为――浅析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与心理矫治[J].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2012,6(5):3-5
[3]侯方.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J].法制博览,2012,8(6):265-268
[4]郭翔.中国大陆青少年犯罪状况及对策田.青少年犯罪研究,2010,5(12):72-74
篇8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犯罪心理;青少年犯罪预防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处于经济体制重大转型时期,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进一步恶化,危害性逐年增大。当前,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突出一一犯罪类型、犯罪年龄低龄化、弱势群体成员成为犯罪主体、青少年团伙犯罪呈增长趋势。如何有效预防青少年个体,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犯罪,不仅事关保护和促进这个特殊群体的健康成长,而且事关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如何预防和矫治青少年违法犯罪,不仅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和共同关注的课题,更成为本人的研究方向。
二、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状态
从国外研究来看,就接触的诸多资料分析,针对大学生犯罪问题研究的理论较少,往往是用青少年犯罪来涵盖大学生犯罪。在成熟的青少年犯罪研究理论基础之上,国外研究认为大学生犯罪所产生的原因方面有:犯罪心理学观点、犯罪精神病理学观点、犯罪社会学理论、犯罪生物学观点、多元性犯罪原因论,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犯罪心理学观点、犯罪生物学观点和犯罪社会学理论。
1.犯罪心理学观点。犯罪心理学观点认为大学生犯罪是因为打破了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平衡。弗洛伊德的个性论,将人的个性分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他认为,本我是人最原始本能、欲望,和肉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我以外部世界的需要为标准进行活动,调节外部世界与本我之间的冲突;超我是受家庭教育或者外界的其他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他是对本我的欲望和本能起反抗作用的常态下。本我、自我、超我,是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就容易引起不良的社会反应,大学生犯罪就是这种平衡关系被破坏后的一种反应。
2.犯罪社会学理论。犯罪社会学理论是国外大学生犯罪研究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他主要研究大学生犯罪同社会之间的联系。与大学生犯罪密切相关的犯罪社会学理论主要有社会瓦解论与青少年犯罪、不同联系论与青少年犯罪、文化冲突与青少年犯罪、多因素论与青少年犯罪、精神贫困与青少年犯罪等。瓦解论认为城市化倾向和社会变化,使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观念受到巨大的冲击,从而使得社会控制力削弱、社会规范受到冲击,青少年个人自由或者个人诉求的得不到充分的满足,从而造成青少年犯罪。
3.杜会越轨理论。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犯罪是一种有着深刻社会结构根源的社会越轨现象。而在正统的社会学理论中,社会越轨一直是一个边缘性的概念。社会越轨能够走上理论舞台,主要是由于它的“反面角色”具有某种独特的反衬功能。自迪尔凯姆以来,“越轨”始终是被当作反常的病态的或偏差的现象来研究。现代研究表明,尽管越轨行为总是给人们带来一些不适,多为社会所排斥,然而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社会越轨行为实际是任何健康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就像疼痛对人的健康一样重要。正因为如此,青少年社会越轨行为向整个社会表征了青少年这一特定人群所面临的困境和危机,这为探索青少年犯罪之现状和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起到了警示作用。
4.其他理论。不同联系论认为大学生犯罪从许多不同的因素中获得不良信息,进而产生犯罪意识并实行,与犯罪相联系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文化冲突论将大学生犯罪归因于不同标准的文化标准,各地方、各地区不同的文化氛围是导致其犯罪的主要原因,例如:某些地区的价值观、信仰、生活习惯等;多因素论认为青少年犯罪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中只要具备了某些特别的因素并且与其他因素发生联系就会导致青少年道德问题犯罪问题等;精神贫困论认为青少年精神贫困缺乏有益的文娱活动和教育,在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产生犯罪。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980年12月,中国青少年研究所作为专门研究青少年问题的机构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式成立,对各部门、各学科之间在青少年问题研究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协调联系。在此基础上,1982年6月,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成立,标志着我国有组织、有计划的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开始。经过几年的调整阶段和《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年鉴》的正式出版,理论研究的科学之光终于出现。科研人员结合国内外情况,各抒己见,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1.经济发展与犯罪增长同步论。中国现阶段国情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历史对照,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同西方发展过程一样,都不可避免的要以犯罪增长为代价。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2.利益差异与冲突理论。为人类依其自身的利益,基于生存的目的,在可能性空间进行选择活动,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社会个体还不能够充分自由选择自己的行为,而不致损害社会、他人的利益。所以,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吻合一致,没有利益的差异,也就不会产生违利益、危害社会、损害他人利益的犯罪行为。
3.生产方式——人的需要——犯罪论。第一层解释,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犯罪-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同私法一样,也不是随心所欲地产生的。并指出,我国缺少对生产力因素的认识。第二层解释,认为人的需要是人的全部生命活动的动力。真正的社会联系是由于有了个人的需要和利己主义才出现的。即生产方式制约着人的需要,人的需要决定着其外部活动,从而提出生产方式——人的需要——犯罪的理论。
4.本能异化论。采取回溯法与还原法,从人类社会进化过程,即属系发生史,以及个人的成长过程,即从个人发生史来研究犯罪问题,并将犯罪行为归原为一般性违法行为,人的社会性动机归原为一般性违法行为,人的社会性动机归原为生物性的衍生。从这样一种新的角度和研究方法,论者提出人的本能异化的基本模式,即人的本能活动升华为创造性劳动,促成意识产生,创造一个社会的同时,也创造出自己的对立面,一个扼制自身的强大异己力量,对有待改造的非规范创造日益严密的规范体系。从而说明了犯罪产生的终极原因即为本能的异化,它存在于人类社会诞生之初。
5.就犯罪原因体系的“犯罪场”理论。该理论认为犯罪原因是一个系数,引起犯罪结果发生的诸多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狭义的犯罪原因(包括社会原因与个体原因)与犯罪条件(犯罪场),合称为广义的犯罪原因。认为控制犯罪场与减少犯罪的社会原因与个体原因对控制犯罪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林山田,林东茂,林灿璋.犯罪学[M].台北市:三民书局,2007:5.
[2]罗锋.家庭与少年犯罪[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57:1-254.
[3]王牧.论青少年犯罪的概念[J].当代法学,1991(1):67-88.
篇9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理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目前,青少年高的犯罪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社会的稳定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尽管,法学和犯罪学等学术专家对青少年犯罪有过比较深入的研究,但是,对其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的结合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不能有效地预防和矫正青少年犯罪。本文针对此研究背景下的问题,通过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方式,以社区层面为研究切入点,探讨社区矫正在矫正青年少犯罪的理论和实践。
2.研究意义。通过对社区矫正在矫正青少年犯罪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主要体验在填补流动青少年社区矫正研究空白城市青少年发展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以及从理念到实际的改革矫正体系,推进社会政策的理论意义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转等方面,理论和实践化结合研究对开展社区矫正矫正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的先是帮助作用。
二、社区矫正概述
社区矫正对矫正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本文从社区矫正概念、内容以及特点等方面对其作论述。
1.社区轿正的概念。社区矫正,通常也称为社区处遇或者社会内处遇,是的一种新兴的犯罪处遇方式。由于我国对社区矫正的相关概念没有明确化,使得人们对其比较陌生,自从我过将这一概念引进后,在2003年两会上证实确认社区矫正的地位。社区矫正的内容主要包括管制、缓行、假释等刑罚内容。
2.社区矫正的特点。社区矫正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特点:
(1)社区矫正是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时刑罚执行活动主要由执行主体的特定、执行依据的法定以及执行方式的强制性等因素决定,使得社区矫正称为一种特定的刑罚执行活动。
(2)社区矫正是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是一种新兴的犯罪处罚活动,通过社区参与的形式,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所以说这是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三、社区矫正在矫正青少年犯罪存在的问题
我过社区矫正引入时间较短,发展也较缓慢,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本文详述社区矫正在矫正青少年犯罪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为完善社区矫正对矫正青少年犯罪理论研究提供理论。
1.相关法律不完善
尽管我过已经明确社区矫正的法律地位,但是相关的法律对齐规范却不是很完善,尤其对社区矫正执行过程相关的法律还需要亟待完善和规范,使得社区矫正法律规范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矫正规范化执行和推进。
2.社区矫正方式较单一
尽管我国已逐步实行社区矫正制度,并在许多地方逐渐开始实行社区矫正的项目,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系统和科学的评价制度,使得社区矫正在实行的过程中规范性不够。许多社区在实行社区矫正的时候,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社区矫正的方式较为单一,不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社区矫正方式,使得社区矫正在矫正的过程中,让一些不成熟的青少年重新走向社会,可能继续走向犯罪的道路。
3.对社区矫正重视度不够
尽管,我国法律已规范社区矫正法律地位,并且在全国各个地方已经实践化推广,然而,基于我国当前社区矫正发展环境以及国情的原因,许多偏远地区对其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实践化程度普遍较低,许多地方社区矫正管理人员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社区矫正这一程度施行程度较大,很多地方只是讲社区矫正做摆设,施行力度较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区矫正的发展和执行,使得我国社区矫正发展缓慢。
四、完善青少年社区矫正制度有效的措施
通过上文对社区矫正对青少年犯罪矫正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对目前问题作了一定的分析,结合当前社交矫正的环境,本文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目前社区矫正问题的措施,进而完善我国青少年社区矫正制度。
1.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促进社区矫正发展
我国社区矫正相关法律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促进社区矫正发展措施,通过对社区矫正制度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总结社区矫正相关法律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去除抑制社区矫正制度发展的一些不良因素,通过中央性质的文件,明确社区矫正制度,对社区矫正制度进一步以法律的较多明确化,规范化,通过多重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进而促进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和进步,促进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
2.增加社区矫正方式,丰富矫正制度
目前,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矫正方式较为单一,鉴于此问题存在,本文提出了增加社区矫正方式,丰富矫正制度的措施,主要从社区矫正组织形式、社区刑罚种类增加以及完善社区矫正对刑罚人员帮助等各个方面进一步增加社区矫正的方式,丰富和完善社区矫正制度。
3.加强社区矫正重视程度,加大社区矫正执行力度
西方国家在社区矫正制度方面已渠道明显的研究成果,我国在社区矫正方面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许多的不足,社区矫正制度对国人来说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概念,因而,首先我国要致力于社区矫正法律制度方面的研究,加大对各大高校社区矫正法律研究者的支持,形成较为系统的社区矫正制度研究团队,来推动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再就是借鉴西方先进的社区矫正制度的研究,结合我国的法律体系形成自己的理论基础,从而建立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区矫正法律制度。除此之外,加强社区矫正重视程度,还应该从社会方面以及媒体宣传方面开展,鼓励社会人士参与社区矫正制度上来,让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提倡,进而让社区矫正制度得到全社会人民对重视和参与,让其成为全社会公民共同重视的制度,让全社会共同发挥其应用的力量,进而扩大其影响力。媒体的宣传对加强社区矫正重视也是相当重要的,通过官方媒体的不断宣传,让全社会意识到矫正制度的重要性,进而逐渐在人们心中树立矫正制度的重要性,丰富矫正制度的理论内涵,促进社区矫正制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进而促进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不断推广和进步。(作者单位:华侨大学)
参考文献:
[1] 吴亚东.域外视域下的社区矫正制度――对中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启示[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08)
[2] 芦晶.开展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重要意义及发展对策[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08)
[3] 贡太雷,李小龙.兰州市社区矫正工作理论和实践的调查报告[J].净月学刊.2013(04)
[4] 北京市注重做好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教育矫正工作[J].中国司法.2012(07)
[5] 王迎龙.论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兼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与社区矫正制度的衔接[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06)
[6] 谢佑平,谢澍.程序与实体: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机制的改造[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7] 李波.社区服务令:未成年罪犯社区矫正的首选[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02)
[8] 屈访.论社会服务令在我国青少年犯罪中的适用――基于社区矫正制度的立法突破[J].现代商贸工业.2012(02)
篇10
>> 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原因及预防 也论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缺陷” 浅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防控体系的构建 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完善 我国的罚金刑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缺陷 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浅析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及对策 论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现状及完善 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分析 关于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挽救机制探究 论我国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完善 浅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制度的缺陷及完善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护的特点及现状 我国未成年人重新犯罪及其预防问题研究 未成年犯罪及预防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和管理预防 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特点及预防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7-1-12.
2苏叶.我省的10起“校园暴力典型案例[N].甘肃经济日报 2015-09-10-1
3武永明.2010-2012学年度兰州发生校园伤害案件632起[N].兰州晨报,2013-09-17-1
4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第五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5--86
5林.简析农村在校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预防、挽救对策
6张学调.庆阳市青少年犯罪现状、成因及对策[J]. 经济研究导刊,2009(3): 291
7王炜.青少年犯罪的客观原因及预防对策[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0(6):25.
8李建成.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及其预防[D].兰州大学,2008:13
9刘欣.重庆沙坪坝区2003-2007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D].西南政法大学,2009:18
10孙蕾.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分析[J].才智, 2014(5):25
11杨晓莉.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特点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D].北京师范大学,2005:49.
12李建成.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及其预防[D].兰州大学,2008:18
13董筱宣.浅论未成年人犯罪的新趋势及应对策略[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8(3):39
参考文献:
[1]关颖.城市未成年人犯罪与家庭[M].群众出版社,2004.
[2]周路.青少年罪犯群体人生轨迹实证研究[J].青年研究,2000(311).
[3]任遂臣.家庭环境与青少年犯罪[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7(7).
[4]于巧云.浅谈青少年违法犯罪及预防[J].思想政治课教育,2007(4).
[5]李,沈杰.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09―2010)―青少年蓝皮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6] 李旭,豆小红.社会失范、教养偏差与青少年犯罪关系探讨[J].中国青年研究,2014(6).
- 上一篇:健康教育宣传知识
- 下一篇: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