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德育渗透计划范文
时间:2023-06-20 17:20: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科德育渗透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通过言传身教、以情动情进行德育
学生的模仿性、可塑性很强,教师的心理品质、政治态度、价值取向、言谈举止、喜怒哀乐,都直接影响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对学生的影响。应以教师自身高尚的情感,幽默风趣的语言,潇洒自如的教态,操作规范的演示,引人入胜的板书,对学生起到表率作用。教师在讲解知识时,都融进了个人的认识、评价和态度,这种感染力量有时比教学内容更为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别注意发挥情感的作用,以自己真实、健康的情感,去激励、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愉悦、健康的情感休验,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正像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的:“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2.利用化学实验进行德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因此,加强实验教学不但能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实验能力,改善思维品质,而且有利于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以及节生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遵守纪律的良好品质。
有趣的化学实验不但能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和热爱科学的激情,而且是进行德育的好机会,运用恰当,能促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向健康方向发展。如:实验时,要求学生耐心、细致、有计划、全面地观察实验现象,充分尊重实验事实,如实填写实验报告。当出现与预想结果不同的实验现象时,只能认真分析原因,而不能不顾实验事实,臆造实验现象。对实验中不做记录、靠事后回忆、追忆实验现象和数据,以及实验前就填好实验报告的错误做法,要及时、坚决批评纠正,并指出其危害。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实验中随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严格要求学生遵循科学的实验程序,切实按照规范化要求进行每一个实验操作,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取用药品和按照规定控制反应条件等,都有利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精神和良好行为习惯。另外,损坏的仪器及时赔偿等,对学生来说,都是可贵的品质。[6]
3.利用化学原理、定理进行德育
篇2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跨文化交际英语语言是当今社会上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在高中英语教学的整个课堂,英语中含有的文化已经成为我国高中英语高中课堂的教学重点,但是由于高中英语教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问题,导致高中英语语言教学有脱节的现象发生,因此,没有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更没有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所以,对高中英语中的文化教学进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从高中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角度出发,并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希望对我国的高中英语课堂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跨文化交际是指国际间文化进行交流,使不同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由于国家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有属于自己的交流方式,这样对文化的交流就有了一定程度上的障碍。例如:英语中的“please”,在汉语中的意思是请的意思,但是英语语言中“please”这个单词不能用于任何一个语境当中,但是汉语中请是可以用于任何一个语境中的,像是请吃饭、请喝酒等等。通过这个例子来看,高中老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语言的能力,还要对英语语言中的文化进行培养,有效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的措施
(一)高中英语老师应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目前,我国的高中英语老师的教学观念还是比较陈旧,依然受到传统观念教学的束缚,这样就必须老师加强教学理念,使新鲜的教学血液注入到高中英语的教学课堂中。老师在高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与时俱进,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将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另外,老师可以在课堂中设置一些教学活动,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例如,老师在讲解“Healthy eating”这个词组的用法时,老师可以让一部分学生进行演示,在学生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老师要在旁边进行一定的讲解,使学生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了解西方的饮食文化,同时明白这个词组适用于什么样的环境。老师利用场景模拟的方式进行教学,这不仅仅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也使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加强了沟通的能力,全面地了解了英语语言中的文化,从而让英语的教学课堂变得更加有趣,提高了英语的教学质量。
(二)在高中英语教学课堂中对文化的差异进行渗透
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内涵,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的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也较大。高中英语的教学是学生在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英语的讲解中,要时刻注意文化之间的不同,要有效地利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本土的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例如,学生在称呼老师的时候,一般是王老师、赵老师等,在英语的中就是“Teacher Wang、Teacher Zhao”等,但是在英语交流中的实际习惯是,“Mr、Miss”等,这种单词相当把人的姓氏和称呼相结合。老师在课堂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要在课堂上合理地进行文化之间差异的渗透,使学生明白语言在不同文化的背景下的使用环境,也是学生在老师的讲解中不断的实践和积累,对跨文化交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高中英语教材进行深度的分析
英语教学是学生在接触英语语言文化的主要途径,在教材中有大量的英语语言的文化,不管是西方国家的地理环境,还是饮食、音乐等。老师在教学的整个过中要对英语教材进行深度分析,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化之间的差异。例如,老师在讲解“Classical music”这个英语词组的时候,老师不仅仅要这个词组的表面意思和使用的方法进行讲解,也要对西方的文化背景进行讲解,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中选取不同的音乐形式,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能够身临其境,并且老师还要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开拓了视野。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是十分重要的。这样不仅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英语语言使用技巧,也使学生提高了学习英语语言的兴趣,提高了高中英语课堂中的教学质量,也使学生在使用语言方面的综合能力,也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沈晓丽,沈鞠明.英语教材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
[2]李景娟.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策略探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03).
[3]潘虹.试论跨文化交际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才智,2015,(12).
篇3
[关键词]加强 德育工作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83-01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与新的形势和新的教育对象相适应,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一直是值得学校德育工作者探究的课题。近年来我们在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下面谈几点具体做法。
1.加强德育领导,注重德育队伍建设
1.1学校要对德育工作进行长远规划,努力形成长效机制
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长远规划,并要求学校各部门工作依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制定详实可行的具体工作目标,形成工作的可持续性和层次性,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目标的实现。
1.2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实现德育管理全员化
师资是实施德育工作的保障,要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坚持教师政治学习制度,要求教师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学校与教师签订《廉洁从教责任状》、《党员教师师德师风承诺书》等,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强化教师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增强职业责任感,倡导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良好教风,并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与岗位职责结合起来,将其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之中。
1.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班主任育人水平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班主任工作的实际需求,安排有针对性的班主任培训活动,以提高班主任老师的工作水平。同时,组织开展班主任读书活动,引导班主任深入研读《班主任工作漫谈》《给教师的建议》《赏识你的学生》等书,召开读书交流会,引导教师学习知名教师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通过读书使班主任队伍理论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学校指导和引领班主任老师将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理论材料,提升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理论水平,并组织班主任工作交流活动,引导大家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2.立足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在小学各科教材中,都不同程度地蕴藏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为保证学科德育渗透有效开展,学校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及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使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规范化、系列化。
2.1成立学科渗透领导小组,组织研究落实这项工作
成立由德育副校长和教学副校长任组长的学科德育渗透领导小组,主管学科德育渗透工作,专门组织研究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原则、方法、要求和工作中要注意的问题,使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工作科学、有序进行。
2.2把学科德育渗透的教学纳入教师岗位责任制
学科德育渗透领导小组对教师的常规教学进行考核,在考核过程中,把学科德育渗透当做一项重要内容,要求教师在备课、导学案编制、教学内容、课堂常规等方面均体现学科德育渗透内容,并把学科德育渗透纳入教师岗位责任制,作为考核教师履行岗位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确保每位任课教师必须把学科德育渗透落实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
2.3定期梳理教材,列举德育渗透关键点
组织全校教师在集体备课时间把各学科教材中各部分知识和德育教育的结合点列举出来,作为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依据,进行专题研究,要求教师充分挖掘各科教材的德育内涵,使德育渗透具有规范性和经常性。
2.4组织活动,提高教师德育渗透研究水平
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公开课、研究课,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进行优秀课评比,促进教师研究德育渗透的方法、手段,逐步提高教师德育渗透水平。
3.强化班级管理,狠抓学生养成教育
以班集体教育为主渠道,努力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倡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班级管理特色的形成,充分发扬教育民主,创设宽松、和谐、开放的教育环境,使德育过程成为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积极参与的过程,成为师生间双向交流的过程。鼓励班主任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进行高效能的班级管理。实施学生干部竞争上岗制度,要求班级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提倡常规管理放手由学生组织实施,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培养责任感、尊严感和道德感。同时进~步规范日常管理,努力实现学生教育的规范性,以文明礼仪活动为契机对班级卫生、纪律、间操、学生的仪容仪表、个人卫生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和生活习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常规检查和随机检查相结合,对检查结果及时公布,有效地控制不讲卫生、不穿校服、乱抛乱扔、讲脏话等不文明现象的发生,增强学生管理的实效性。
4.以活动为载体,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篇4
二、研究问题
为增强课题研究针对性、实效性,课题组通过对师生的问卷调查,归结出我校学科德育渗透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重“智”轻“德”。问题二:课程的育人功效几乎被忽视。问题三:“学科德育渗透”只留于表面。问题四:德育渗透内容滞后,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脱离。 问题五:德育渗透缺乏考核标准,缺少系统理论支撑,实施中随意性大。
三、研究内容
1、提高教育工作者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艺术渗透重要性的认识。 2、明确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原则。3、探索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4、探索在学科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德育渗透方法。5、寻找并完善各学科每章节德育教学的渗透点及内容。 6、制订学科德育渗透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四、研究成果
(一)认识成果
1、充分认识到德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学科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具有其它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一是有面广量大的特点:二是有切实的时间保证:三是有丰富的知识载体:四是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各科教师的重要任务。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新时期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重要内涵。教书与育人是是辩证统一整体,是教师工作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2、明确了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原则。
A、学科性原则。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必须从学科和教材本身的特点出发。B、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德育教育的前提,在教学中不管是学科知识本身,还是学科中蕴含的思想教育因素,都必须是正确和科学的。C、目标性原则。要精心设计教学目标,找准知识点和德育教育的结合点,使两个目标方向统一起来,为学生综合协调的发展服务。D、层次性原则。学科德育与学科教学一样,应该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适时、适度、适量的进行,贯穿在整个教学之中螺旋上升。E、浸润性原则。在学科进行德育教育,要防止贴标签的现象发生,要如春雨润物一样进行德育教育。F、实践性原则。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寻找教学与德育的结合点,精心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的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不断地总结经验,发现规律。G、示范性原则。教师要力求成为学生的表率,用自身的言行直接影响与感染学生,努力做到以情感人,情中有理,情景交融,持之以恒。 H、自主性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注意结合教学为内容设计德育教育点。可以采取开放性的设计,给学生提供一个较大思考、选择的空间,使不同的学生能有不同的收获和发展。
(二)操作成果
1、研究出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
A、通过教材进行德育渗透。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学科教材自然成为首要选择。找准教材中育人的“渗透点”,把握好育人渗透“时机”,掌握好育人渗透之“度”是通过教材进行德育渗透的关键。 B、通过教师进行德育渗透。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人格的引导作用极为重要。教师的教学基本技能对德育渗透有重要影响。在课堂教学中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要十分重视为人师表,体现语言美、体态美和板书美,在课堂教学中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C、在教学情境中进行德育渗透。良好的教学情境,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的求学信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D、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
E、在教学评介中进行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对学生进行评价,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自信心,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建立起到至关重要乃至决定性的作用。F、通过多种学科活动进行渗透。
将学生带出课堂、引向生活,学生才会变的丰富多彩,德育才能显现效果。
2、探索出一套在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德育渗透方法。
A、语言熏陶,迁移默化法。B、情理分析、提高认识法。C、解疑答难,思想升华法。D、激发兴趣,培养情感法。E、榜样启迪,崇尚科学法。F、推荐读物,感染熏陶法。G、开展活动,亲身体验法。H、加强审美,去粗取精法。I、参观访问,实地感知法。
3、明确了各学科德育渗透的总要求,整理出部分年级部分学科的德育渗透具体目标及实施建议。4、制订出了学科德育渗透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篇5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整体素质。
1、班主任培训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引导教师充分认识学习在教师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鼓励教师以自我学习、同伴互助、实践、反思、积累等学习方式与日常工作对话,以学习的提高促工作水平的提升,努力提高班主任工作责任心和管理艺术水平。组织了题为“我们离生命化教育有多远”的专题培训讲座。并结合自身实际工作,进行交流研讨。交流中,教师们能各抒己见,积极发言,尤其是青年教师将自己工作中的困惑和点滴经验与大家探讨,活动中多数教师表示收获颇多。
2、德育主任培训
积极组织德育主任参加教育局组织的德育干部培训,在学习中认真记录、认真完成培训作业。各校德育主任按时参加进修校德育研修部组织的班主任培训活动,认真记录。回校后开展校本培训,组织班主任老师认真交流研讨,按时完成每次培训作业,并把作业已发表博文的形式上传到班主任“博客”上。学校定期检查班主任博客,留有检查纪实材料。对班主任“博客”完成情况进行记载。组织班主任每周例会,以会代培,在会上对班主任教师进行班主任培训;培训内容为(1)班主任工作艺术系列讲座;(2)网上研讨作业;(3)进修校班主任培训内容;通过学习、交流、研讨等,推进教育创新,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开展班主任经验交流,将老班主任管理班级和学生的经验与好的方法与年轻班主任一起分享。
3、心理健康教育
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对特殊学生进行适时的心理辅导。深入家庭,掌握了解信息。本学期对特殊群体学生家访率达到了100%。学校还利用家长会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1)各校成立心理健康咨询室,班主任教师轮流做岗,疏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为一些有心理负担或单亲家庭的和留守儿童解决心理疑问,
(2)建立心理“情景剧”小剧团,同学们乐于参与,通过表演情景剧让他们有了正确的心理认识。
(3)利用广播站和板报宣传心理知识,加强了心育工作的力度,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心理咨询,进一步完善了省级心育课题的结题工作,准备接受省级课题组的验收。
二、开展德育常规工作
1、在开学初,能按时制定并调整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班主任能结合班级实际制定班级德育工作计划,工作目标明确,工作内容和措施具体得当,语句精炼,言简意赅,附有工作计划滚动表,可操作性强。幸福校王品、孙家校宿晓慧做得较为突出。各校德育领导能按照计划要求,开展学校各项德育工作。按期研究、检查学校德育工作和班主任“博客”建设工作,留有工作痕迹。从记录上看,德育领导作了大量工作。
2、德育工作室建设
完善德育工作室建设工作,充分利用德育工作视导机会,对基层各校德育主任手把手指导建立学校德育工作室,督导各校提高德育工作室的利用率,组织计算机教师进行班主任博客链接及相关培训,对于此项工作个别年龄大的教师有一定难度,采取副班主任一帮一协助完成地方法,逐步带动。每月份都能够根据进修校的研讨主题完成作业。
3、学科渗透
(1)各校制定了德育学科渗透工作方案,收集了德育渗透案例和教案,能结合重大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传统教育活动,每次活动过程材料、佐证照片非常齐全,活动后并认真总结;各校制定了学生考评制度和细则,能把德育作为学生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德育常规工作能以《守则》、《规范》为依据,加强常规管理,孙家校做的好些;能组织开展班会活动,有详细的“会案”和“简案”;按期开展优秀班集体和优秀学生的评选活动。
(2)各校充分利用“学科课”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宏伟校检查视导德育工作时,听了一年级孟庆华的一节思想品德课,感受颇深,她的幼教语言、教育方式方法、和学生互动的场面非常受学生的喜爱,教育效果明显。
(3)中心校组织各校校长、德育主任及相关班主任教师联合检查视导,深入课堂听课、评课研讨活动,重点关注学科德育渗透。要求各学科教师在备课中要体现德育渗透点;组织教学时落实德育渗透点;小结时升华德育渗透点。研讨时各位教师踊跃发言,各抒己见,针对教学实际,谈学科渗透;校领导听课对德育渗透做重点指导;不仅提高了教师听评课能力,也提高了教学中学科德育渗透能力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能力。各校还组织教师每月撰写学科德育渗透典型案例。
(4)组织开展了课题课大赛,本次赛课的特点一是体现全员性;二是体现德育渗透点。学校领导及评委对德育渗透进行重点关注。通过赛课,教师们各展所长,异彩纷呈。从本学科的不同角度展现,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认知、感受。取得了良好的收效。
三、工作特色和亮点
本学期,幸福中心校结合学校管理体质,对辖属四所村小德育工作,有重点地开展了月检查视导工作。在检查视导中,发现各校德育工作有好的做法和好的经验及时召开现场交流会共享,进而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
1、各校校长加大了重视德育工作力度,能按计划要求,定期组织班子成员研究学校德育工作,形成工作思路,对各项德育工作者培训和德育活动能够积极参与,审阅批示活动方案,并留有签字痕迹,能亲自挂帅担当活动领导小组组长,靠前指挥、亲临一线检查指导德育主任工作的做法和德育活动。德育主任在校长和班子成员的支持、鼓励、帮助下能积极大胆开展各项德育工作,在校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下、各位班主任和全体德育工作者的积极配合下,德育主任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完善自我、丰富工作经验,提高工作能力。
2、在继续推广用音乐代替口令的大课间活动基础上,结合各村小办学规模和学校实际特点,扶持各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使各校形成各自学校的特色建设。创建有特色的小课间游戏活动,有学校群体性的特色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
篇6
网络德育一般利用校园网或者因特网进行。网络德育与传统德育相比,有其开放性、交互性、 趣味性、预见性、能动性和隐匿性等特点。网络德育符合我国的德育改革方向。网络德育过程中主体地位突出、自主意识高度发挥。强调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互动,使学生由被动的灌输对象变成了自主选择对象。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构建小学德育新模式?
一、开辟“四三”德育途径
我校建立了常规德育与网络德育途径互补模式,即建立了“四个三”德育途径模式:三个阵地、三个方面、三条主线、三个支撑点的多梯度、多维度德育模式。
三个阵地是指思想品德课、德育活动、网络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思想品德课已不能完全适应德育工作的需要,特别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深入,使人们越来越感觉到,德育并不仅仅是“知”的说教,而更应该是“行”的统一,所以德育工作还应该包括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而今,网络的介入,更是一个不可漠视的事实,它正在影响着人们的方方面面,我们学校利用网络的有利一面,为德育工作所用。
三个方面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结合。每一位学生都不是孤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们的成长过程时刻都要受到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的影响,所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要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条主线分别是:学校——政教处——班级。大队——中队——小队。校长——教师——学生。整个学校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发挥了德育途径的整体效益,发挥了德育定向动力,使学校工作出现了人人支持德育,人人参与德育,德育领先、五育并举新面貌,有力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三个支撑点是指学校广播站、学校网络教室、心理咨询室。学校不断调整充实德育教育内容,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优化德育实施途径,探索实施德育新方法。广播站是德育宣传的主要阵地,它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了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搭建了德育工作的服务平台。学生的品德行为问题往往是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交织在一起的而产生的,所以要想解决学生的品行问题,德育首先应该从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入手,心理咨询室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应运而生。
二、建立学科德育渗透模式
现行的新课程标准对小学各学科各学段都制定了德育目标,要求每位教育者的每节课都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那么,如何将德育目标融入到各学科之中,实现教学的教育性。
我们组织教师围绕“网络环境下如何渗透学科德育”进行思考探究,探索出“五有”的工作思路。“五有”,即:有意、有机、有序、有度、有效。
(1)有意,即有自觉的德育渗透意识。有意,是“认识”,是德育渗透的关键环节。就是要形成 “每一个教师都是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在学科教学中自觉渗透德育,是履行教书育人岗位职责的具体体现”的共识。
(2)有机,即渗透德育的过程要做到有机结合。有机,是优化德育渗透过程的核心。有机,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及其要求,与德育的内容和要求自然地、恰到好处地“结合”,而不是‘贴标签’、生搬硬套的“装饰”。
(3)有序,即渗透的德育内容要有序。有序,是提高德育渗透质量基本保证。有序,就是要做到,的德育内容,结构完整合理,系统性较强,能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特点渗透,充分发掘、利用教材的德育因素,有计划地、系统地安排渗透德育的内容。而不是随意的、盲目的、无序的拼凑或组合。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交叉、重复、零乱,从整体上把握学科渗透德育的要求、体现学科渗透德育的价值,保证德育渗透的系统性、连续性、完整性。
(4)有度,即渗透德育的要求要适度。有度,是增强德育渗透实效的前提。有度,就是要做到,目标明确,要求精当,循序渐进。而不是“无的放矢”、不顾对象、失之偏颇,更不是“取代”,不能把“文化课”上成“德育课”。
(5)有效,即渗透德育要注重实效。有效,是德育渗透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有效,就是要做到,遵循各学科自身的规律、德育的规律和青少年的成长规律,紧密联系学科实际、学生实际、学校实际和社会实际,务实求实。而不是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
篇7
校长论坛
(5)pyp与本土化行动的实践探索 王小平 陈民仙 陈霞 夏惠贤
(12)以“大爱精神”教书育人 盛裴
德育研究
(18)中国古代女训论要 陈延斌 丹
(24)学科德育建设的策略研究 李颖
(29)理解、帮助、引领——提高德育的有效性研究 李仙莲
心理学研究
(35)探索我国初中学生学习科学的自主性动机 孙可平
(43)班主任师生沟通能力校本培养的实践研究 包遵锋
教育理论研究
(48)义务教育制度伦理精神探寻 张欣 闫建璋
(53)论参与式教学范式 冯樱 何云峰
(58)“访谈法”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以陶行知研究中的专家访谈为例 吴雁
课程教材改革研究
(64)课程计划编制应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郭金华 姚军
(76)经典作品与经典课文——《背影》的语文教学价值解读 郑桂华
(85)初中《牛津英语》教材“二度开发”的实践 杨琼
有效教学研究
(89)高三数学试卷评析两种模式的分析 李静
(93)优化初中化学教学的思考 王潇娟
(99)小学数学三维目标教学的过程评价策略 吴燕
学科教育研究
(104)“数学化”的数学教学及其策略探讨 刘兰英
(108)中学英语词汇联想学习法探索 罗永祥
(114)培养学生学习中学历史学科兴趣刍议 李建明
课堂教学研究
(119)论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张伟超 莫燕敏
(123)在音乐中倾听民族的呼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音乐的策略研究 亓睿虹
(131)论数学变式训练如何培养学习能力 卢沉
无
(f0002)科研引领下的学校特色化发展课程建设——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特色课程简介 无
篇8
【关键词】法制教育小学数学
一、提升自身法律素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教师是灵魂工程师。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与老师接触的时间最长,特别是小学生,可塑性非常强,受教师的影响也最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以身作则,规范言行,才能培养出具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合格人才。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我们自己必须学法懂法,提升自身法律素养。每位教师都应把《教育法》、《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列为必学内容,并深刻认识到不懂法律,不依法执教就是不合格的教师。此外,教师还应具有多元化的知识,不只是学习业务知识,还要不断加强教育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知识的培训与学习,注重自身良好素质的形成,从而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重任。尤其在实施新课程中,要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都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二、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实现法制渗透
1、根据教材所编内容,对学生进行法制渗透
教材是寓德的载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积极思想因素是渗透德育的前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我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讲授重量单位“千克、克”的认识,一边指导学生通过天平称出一千克的重量,一边告诉学生:公平交易,诚实做人,一千克虽轻但意义非凡。在进行“平均分”的教学时,在讲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要做诚实的人的教育,培养学生诚实的心灵。
又例如,在学习实际测量和土地面积计算时。我把学生带出课堂,拿上测量工具。让学生实地测量我校操场的长和宽,同学们还测量了教室的长和宽及教室地面所铺大理石方砖的边长,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测量数据计算出操场、教室、方砖的面积。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知道要珍爱土地,保护环境,爱护人类自己的家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懂得这些知识在建筑工程、农田水利建设中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使学生知道这些知识的实用性。这样就把所学的知识与我国的建设联系起来了,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决心和信心。
2、根据所学新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是小学教学的一门主要学科。数学是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利用教材中“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和图文并茂的画面”,可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和爱科学的教育。有时,也结合课堂所学内容让学生自己编相应的习题来做,还可根据家乡的变化数据和学生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有意义的事例编成相应的习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如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时”,习题中有一道题是根据数据的前后比较,学生看到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前后的巨大变化,使学生从中受到热爱祖国,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的教育。
3、在游戏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法制渗透
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把进行法制教育的方法、时机掌握恰当,运用灵活,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抵制心灵污染,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给学生布置作业:放学回家后调查自己家里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通过计算一个家庭一个月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说说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有关的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可谓是一举两得。
例如,在学过简单的统计后,有一道题是:站在马路口,统计在一分钟内通过的各种车辆的数量。我在带领学生去统计前,首先对学生进行安全和遵守交通法规的教育,到达现场后再对学生进行反面教育,假如在十字路口不按红绿灯的指示行驶,即不遵守交通法规,对会出现的后果进行设想。学生通过设想讨论一致认为:遵守交通法规不但是对别人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认识到了交通法规的重要性,进而拓展教育范围。
4、让数据说明问题,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
数字是表达数学教学最基本的方式。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字和一些生活中的事实相结合,小到我们身边,大到整个国家,乃至世界。
例如,教学“数的认识”时,我先出示我国的耕地面积约为182万平方千米,对于我国13亿人口来说,人均耕地面积为0.0014平方千米。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中的22%,耕地面积只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学生们通过阅读这组数据,清楚地了解到了中国的严峻国情。因此,我以此为契机,适时对学生进行了《土地法》等相关法律知识的教育:珍惜土地,合理利用土地,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又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这一节时,有条件的可以安排学生到银行调查,或者叫学生询问其家长的纳税税率情况,让学生了解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正确把握数学课本知识与法律教育的联系,并善于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方法,在课堂上加以灵活运用,把书本知识融入到法制建设中去,在可塑性极强的小学生成长学习生活中,力争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培养出懂法、知法、用法的社会主义合格小公民,培养祖国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沈有梓.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探研[J].青海社会科学,2009(1)
篇9
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充满着神秘感的过程,青春期是身心巨变,成长的关键期。到了这个时期,青少年生理的突变和心理的多变,使得他们有时情绪显得混乱无序、喜怒无常、甚至会有一种恐怖感。多疑、嫉妒、自卑他们的心理被轮番袭击。这个时期,身心变化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烦恼。青春期健康的教育显的尤为重要。了解自己身体的生理变化,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是我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两条主线。下面是近年来我校在青春期健康教育方面几点做法小结:
一、学年初有计划,学年终有总结。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每学年初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中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是重点内容之一,并且有明确的要求和安排,年级组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是以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为依据,结合年级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计划,班级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则根据学校和年级组的有关要求,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计划。计划体现青春期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总结验证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二、资源整合,家庭、学校、社会三联动。作为联合国卫生组织授予的健康促进金牌学校。我们充分利用健康教育所,疾病控制中心,社区街道等社会力量,为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收集更多宣传学习资料和学习参观培训机会。在各类健康主题日之际,积极与社会联合组织“青春期生殖健康图片展”、“防毒防艾主题教育”、“健康教育征文漫画活动”、“拒吸第一支烟做无烟下一代签名活动”等。通过短信平台,家访,校园网络,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渠道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家校联动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三、学校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多形式多渠道。充分利用晨会、午会广播、校园网络、校报校刊、校园网络、板报、宣传橱窗、班会、课堂等多渠道宣传教育。除此之外,每年一次的科技节和校园文化艺术节也注重穿插相关教育。多渠道的宣传也给多形式的教育创造了条件。校医的《健康知识》专题讲座,班主任组织设计开展的“如何看待早恋”、“男女生如何正常交往”、“爱情与友情”等主题班队课。专职心理老师《考而不死视为神》等考前焦虑心理辅导讲座。《青春期健康》讲座主题教育录像收看等。四、课堂渗透青春期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科德育作用,课堂教学教育中渗透青春期健康教育,尤其是体育、音乐、美术、社会、语文、科学等课,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求,突出其青春期健康教育教学目标制定。这是我校在近年来及今后德育工作和学生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开拓发展方向。也是学校德育工作提倡全员德育的切入口。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形势,结合新课改标准,学科渗透德育,应该作为德育工作实效性体现的有效途径。我校坚持全员德育的理念,在全体教师的培训学习会上积极提倡和灌输这一理念,同时经常性向全体教师开展学生心理辅导的培训等讲座。促进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稳步发展。五、心理健康教育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大亮点。在新的形势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老师掌握心理辅导的方法,及时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心灵的导师。已成为一名成功的老师必备的条件之一。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备受学校重视,心理专职曾鹏老师本身也是一位钻研兢业型教师。作为在嘉兴已有一定知名度的曾老师,在校内多次为教师,学生,家长开展心理辅导方面的专题讲座。同时联合教科室、德育处一起利用课余时间研究课题,如《青春期叛逆心理和家庭教养方面的研究》,《住校生生活适应性问题的探讨研究》等。在心理专职老师的带领下,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应该是起步早,理念新,意识强,见实效。学校心理辅导室给很多青春期遇到困惑的学生,给家长教育孩子遇到迷茫,给老师遇到问题学生束手无策时给予及时的指导点播和帮助。曾鹏老师作为我校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多次被电视台,兄弟学校等邀请给家长老师们做讲座辅导,得到大家的认可好评,也充分体现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辐射作用。
每个人的青春都是短暂的,只有不断地锤炼和陶冶自己情操的人,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体现出优雅的气质和高尚的品质。为了让孩子们愉快的度过一个充满困惑的青春期。我们将不断探索,不断努力!
篇10
一、生物学科德育教育的目的与内容
1、正确认识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爱国主义教育。
2、懂得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提高环保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念。
3、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二、如何实施德育教育
1、利用新教材,挖掘教育素材
(1)挖掘新教材的德育素材,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每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是学科教学的重要一环。新教材中有关爱国主义的德育素材很丰富,若能充分利用则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①利用小资料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新教材中有若干小资料,其中有些涉及我国古今生物科学的成就,这些成就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素材。如根据“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的小资料,引导学生查询我国科学家在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实施中取得的成果,了解我国科学家的智慧及为世界科学所做出的贡献,进一步激励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
②利用“科学家访谈”等德育素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中根据内容的特点编排了我国生物科学的伟大成就,为教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德育素材。如新教材关于“中国科学院邹承鲁院士的一席谈”,展示了我国科学家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研究完成世界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成就,彰显了科学家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以及科学工作方法的必要性,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努力学习探究科学的激情。
(2)利用生物“科学史话”、“科学家的故事”、“科学前沿”等资料,渗透科学态度的教育。
一个“科学史话”、一个“科学家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德育素材,它包含了科学家的思维、分析和推理等全过程,反映了科学家的科学态度、严谨作风以及勇于探索的精神。“科学前沿”等资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科学领域的新动向,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热忱。
(3)引导学生阅读新教材中的“科学・技术・社会”小资料,渗透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
教学时要教育学生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科学・技术・社会”小资料增加了教材知识的延展性和可读性,为学生开拓视野提供了素材。教师应帮助学生挖掘资料内涵,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4)合理运用新教材相关知识,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中要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生物体本身以及生物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辩证唯物性,这些知识要在教学时合理运用,帮助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等内容,充分体现了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利用新教材中细胞癌变的内外因等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内外因关系的观点。
2、利用实验课堂
针对新教材实验较多的特点,要注意对学生实验的评估,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观点。通过实验方法及实验操作的设计、实验现象的理解、实验结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精神,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猜想,不拘泥于常规,提倡创新。
3、利用第二课堂深化德育教育
可根据条件在第二课堂中深化德育,开展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如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植物调查,设计绿化方案,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态度,增强其求知欲望;通过知识竞赛、实验操作比赛等方法增强其勇于拼搏、敢于攀高的精神,使他们在道德、情感上受到良好的熏陶。通过这些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扩展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特长的同时,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三、生物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注意点
1、要深挖教材内涵。
一定要从教材的内在思想性出发,结合课本内容,结合时代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渗透,切忌漫无边际、空洞说教。
2、把握好课内外结合。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围绕课堂教学积极创造条件,适时适度进行渗透,并注意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
3、注意德育渗透的整体性和立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