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研究成果范文

时间:2023-06-20 17:19: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研究成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学研究成果

篇1

1 近二十年来我国学习文化研究所取得的成就

近二十年来我国相关学者在学习文化研究方面不断探索和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习文化研究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整体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研究范围也得到了全方位的拓展[1]。概括而言,近二十年来我国学习文化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就主要包含六个方面:学习文化基本概念方面的研究,在明确学习文化在整个文化家族中具体地位的基础上对学习文化的定义、构成要素和特征等进行了全面讨论和分析;学习文化多重功能方面的研究,研究内容基本包含全面关注课程观念创新、唤醒学习者主体意识以及优化学习人性等方面;学习文化主要理据方面的研究,即对学习文化中的文化融合理论、情境认知理论、文学哲学理论以及学习型组织理论等进行了适当的探索;具体学习文化发展方面的研究,即将地区学习文化、课堂学习文化、教师学习文化等作为重点研究内容;学习文化创新方向方面的研究,即重点关注了技术开发对学习文化的支撑作用、大学学习文化的优化以及当下学习文化的创新几个方向;学习文化发展困境方面的研究,即对学习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面对的各类型挑战进行了分析,如功利主义挑战、社会环境的局限性以及团队学习造成的阻碍等。在这六个方面,我国学习文化研究从最初萌芽到现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研究体系初步建立,研究全面性和客观性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凸显,对我国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形成了相应的理论指导。在未来研究过程中,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学习文化研究工作的重视,争取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

2 我国学习文化研究工作的未?矸⒄拐雇?

我国学习研究工作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到当今社会已经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并且学习文化研究工作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发展态势,所以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研究界还应该逐步加强对学习研究工作的重视,力求对研究视角进行进一步拓展,并对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全面深化,为研究成就的获取提供相应的保障。具体而言,在未来发展历程中,我国学习文化研究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索发展途径。

2.1 对研究视角进行拓展

现阶段,我国学习文化方面的研究将研究重点放置到学校中的学习文化方面,甚至许多研究成果对“学”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其处于“教”的下位,将“学习文化”作为“教学文化”的一个表现形式进行分析[2]。实质上这种思想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对学习文化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发现,“学”是比“教”更为上位的一种研究思想,即使“教”逐渐弱化,学习仍然会发生。教师对学习者的教育和引导只是人类进行学习活动的一个方面。从这一角度进行分析,在未来对学习文化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研究视角的全面性,从多角度对学习文化进行解读,如学习文化的传承、变迁、整合等,丰富研究内容,保证研究的深刻性。

2.2 对研究内容加以深化

现阶段,我国学习文化的研究涉及到的内容相对较为广泛,但是整体研究却不够深入,缺乏对微观知识的解读,如一般存在构建学习型社会方面的研究,但是却没有针对一个地区或者一个群体如何加强学习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也没有将学习文化建设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研究不够具体和深入[3]。所以在未来进一步深化学习文化研究工作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微观层面的研究内容,对不同的研究方向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并提出相应的研究观点,保证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入性,为学习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2.3 对学习研究方法加以丰富

学习研究方法的丰富也是未来学习研究工作的重点内容,教师只有结合我国学习文化研究的具体内容探索合理的研究方法,突破文献研究、概念研究以及调查研究的局限性,才能够在综合分析不同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4]。具体来说,在今后的学习研究工作中,研究者可以尝试使用现象法、扎根理论、话语分析等多种方式对学习文化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并尝试对学习文化的定量研究加以探索,逐步增强学习文化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为学习文化研究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唯有如此,我国学习文化研究工作才能够借助科学的研究方法切实提升研究效果,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中总结更为全面的研究成果,在丰富自身文化研究内涵的同时也为促进我国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相应的力量。

篇2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 优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2B-0093-01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为使学习者正确把握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课程目标应以学习者的行为来表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具有自身规律,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设计时,要对教学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对教师教学方法进行合理优化,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设实践操作机会,通过引入电子游戏,增加学生学习情趣,加强师生课堂教学互动,提升教学维度,实现学习认知升级。

一、注重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需要进行多元优化。初中学生思想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关注力受情绪、兴趣影响较大,大多喜动不喜静,对静思研究缺少耐心,对实践操作有浓厚兴趣。教师要对教学实际进行综合考量,注重实践操作内容的设计,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为给学生更多示范和引导,教师要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操作指导。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对此需要提高认知。由于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悟性和学习爱好的共同影响,学生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个体差异。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展开实践操作引导,提出不同的学习操作要求,体现因材施教。

在学习《制作作文选――制作目录》时,教学要求目标众多,为让学生熟练操作文本框插入、移动、改变大小、删除、复制,掌握图片插入方法,学会应用项目符号制作目录,教师引导学生开始实际操作。首先是文本框操作,先打开“插入”菜单,找到“文本框”,单击文本框下横排或竖排按钮,实现文本框的插入。其次是复制、粘贴实践操作,先选定相关文字,单击鼠标右键,找到“复制”单击,然后将光标移到适合位置,单击右键找到“粘贴”,单击之后,备选的文字内容实现了大转移。学生根据教师引导进行实际操作,很快就掌握了操作要领,教师让学生展开自主自由操作训练,课堂学习气氛活跃。

二、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对电子游戏有特别的爱好,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正视学生偏爱电子游戏的现实。其实电子游戏没有问题,学生喜欢玩电子游戏也不是什么错误,关键要看教师如何也不应盲目。很多益智游戏对启迪学生智力有重要促进作用,教师也不应盲目排斥和反对。相反,教师要注意利用电子游戏为教学服务,帮助学生尽快熟悉计算机、网络。如打字练习,为熟悉键盘和输入法,教师引入过关性游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学生会在不知疲倦的竞赛中形成学习能力。

在学习《制作作文选――制作正文》时,教师给出具体操作指令,让各个小组展开竞赛式操作:设定多篇作文进行合并,并插入分隔符,修改文稿,最先完成正确操作的小组为优胜者。学生听说要展开小组竞赛活动,显得非常兴奋,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互动学习之中。在成果展示阶段,很多小组都以接近水平完成任务,学习效果非常明显。教师设计竞赛式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参与热情。学生在合作互动中形成的主观能动力量是强大的,课堂教学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发展趋势。

三、强化师生互动,升级学生认知体系

新课改倡导课堂教学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凸显学生学习主体意识。为提升课堂自主学习维度,教师不仅要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自主学习,还要和学生展开有效互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为打造高效信息技术课堂打下基础。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基本形式,在互动因素构成中,教师是主导因素,应该发挥主动作用。为提升师生互动品质,教师需要对互动形式、互动内容、互动时机进行科学设计和整合,适时投放、适时启动、适时组织,这样才能形成学习契机。

在学习《精彩的多媒体世界》时,为让学生了解多媒体作品的构成元素,教师先选择两个多媒体作品进行展示,并让学生进行对比,分别说说多媒体作品的特点。教师启发学生:这样漂亮的多媒体作品是怎样制作成功的呢?如果我们亲自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该如何操作呢?学生学习兴趣被点燃,都想尽快投入到操作中。教师给出几种制作多媒体作品工具:基于网页形式的制作工具、基于时间线的制作工具、基于流程图的制作工具、基于程序语言的制作工具。教师进行操作演示,学生跟进学习操作。由于师生互动操作顺畅,课堂学习效果明显,学生很快掌握了操作要领,成功制作多媒体作品。

具有良好的科学与技术素养,是我们这个时代对每一个公民提出的基本要求。新课程标准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总目标进行清晰界定,也为课堂教学指明方向。在课堂教学设计优化时,教师要对教材学习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对学生学习实际进行学情调研,这样才能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新策略,提升学习效果,形成重要的学习支撑。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农村发展规划》;科研成果;教学资源;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5 — 0163 — 02

一、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必要性分析

(一)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缓解和解决课程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需要

随着我国大学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才培养面临的最大瓶颈是生均教学资源不足,其导致的最终结果是:人才培养质量下降,专业人才培养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其形成的表征是:各行业需要的人才招聘难,而大学培养的人才就业难。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加快教学资源建设,提高生均教学资源水平,而科研成果是反映学科专业最前沿的知识,若能及时有效地转化为案例,编入教材,内化为教师的知识,这无疑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有益,同时,也是增加与提高课程教学资源数量与质量的重要途径〔1〕。

(二)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提高师资质量的需要

课程教师资源是教学资源的核心内容,师资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从而影响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老师既是一名教师,又是一名研究者。也就是说,高校教师的职责既要教书育人,又要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只有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并带到课堂的教学与实践中,对课堂教学知识进行整合,才能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进而提高课程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

(三)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主要决定于专业教学资源的好坏,而专业教学资源是由各课程教学资源组成的。据魏红(2006)研究,教师的科研成果与教师的教学质量呈现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即大学教师的的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从总体看,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教学质量显著高于没有科研成果的教师,同样地,教学质量高的教师其科研工作也显著地好于教学质量差的教师。可见,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不仅可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还可以提高学科与专业水平,从而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实现教学创新与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科研成果是高校校教师根据学科或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而进行系统研究而形成的新观点或新结论,这种研究是结合学科或专业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创新性研究,一般针对性强,因此,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有利于形成专业特色,提高专业竞争力,实现教学创新,同样地,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过程中,教师会将自身的科学精神、人文素质、创新意识等传授给学生,学生不但学到了理论知识,扩大了知识面,改善了知识结构,而且还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探索与创新,从而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二、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可行性分析

(一)科研成果的特征是转化的基础

科研成果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学术性、教育性和适用性。科研成果的学术性主要体现在其学术价值上,任何科研成果都是教师结合专业发展而进行系统研究形成的新知识,这种新知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科研成果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与专业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实现科研成果的教育价值;科研成果的适用性主要体现在成果使用上,由于科研成果是以针对学科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为选题方向,其研究形成的成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更易转化。可见,科研成果的特征是其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基础。

(二)教师的积极性是转化的内生力量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命题,也是高校教师终身的使命,因此身为高校教师应把提高教学质量贯穿于毕生工作之中〔2〕。教师是科研成果的研究者,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过程中,他是最关键的因素;教师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对成果转化率高低起到最重要的影响。从客观现实分析,高校教师都具有较高的学历和学位层次,都有强烈的成就感和荣誉感,都渴望自己的科研成果得到同行认可,都期望自己的科研成果得到转化,这些,正是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内生力量。

(三)教学资源的的严重短缺是转化的外生力量

自1999年我国实行大学扩招政策以来,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尤其是生均教学资源剧激下降已是不辩的事实。而从大学扩招后的人才培养质量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需求,这些也已成为中国严重的社会问题〔3〕。为此,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教育问题,上轮大学本科教学评估可以反映出中央政府的重视程度。从上轮大学本科教学评估的指标看,反映大学教学资源的指标占据重要的位置与权重,从各高等教学实践看,都十分重视教学资源建设,分别制定了政策和运行机制,这些,为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形成了外部的推动力量。

三、案例研究——以《农村发展规划》课程为例

(一)课程简介

《农村发展规划》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该课程在福建农林大学的设置可追朔到1996年农业推广本科专业的设置,也是以专业核心课的身份列到培养计划中。经过5轮的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和课程教学大纲的完善,目前,《农村发展规划》由课堂教学和校外课程实习两部分组成,其中课堂教学60学时(课堂授课48学时,实验课12学时),校外课程实习一周。在48学时的课堂教学中,共介绍14章内容,具体是: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农村发展规划的基本理论;第三章农村发展规划的主要方法;第四章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第五章农村土地总体规划;第六章农村人口与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第七章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第八章农村工业发展规划;第九章农村第三产业发展规划;第十章村镇发展规划;第十一章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第十二章农村生态环境规划;第十三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第十四章农村发展规划的实施、监测、评价与反馈。

(二)案由

《农村发展规划》课程做为农业推广专业的核心课,在1996年设置时,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课程教学资源不足,具体表现为:没有合适的教材、实验仪器设备不够、实践基地少以及教师单一等等〔4〕。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结合课程建设,就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进行积极探索。

(三)主要做法

1.以建立科研成果直接向课程教学资源转化为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进课堂

根据课程组成员长期从事农村发展规划研究工作的有利条件,在完成委托单位规划任务的同时,有意保留一套完整的规划项目基本资料,提供给每位同学,让同学们再现一个规划过程,由同学们自主完成规划文本后,教师进行讲解与点评,最后把课程组完成的规划最终文本提供给同学,让他们在比较中学习。由于这种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平台的建立和完善,一方面使得本课程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另一方面也使得课程教学资源得到不断更新,实现最新成果进课堂的教育理念。

2.以主编国家级教材为抓手,促进科研成果进教材

教材是课程教学资源的核心内容,课程组积极参加《农村发展规划》全国统编教材的建设工作,利用课程组负责人被遴选为该课程的全国统编教材独立主编这个机遇,凝练了一些科研成果编入教材,如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编写时,我们凝练了8个科研成果编入教材,既丰富了课程教学资源,又使得教材具有更加明显的时代性。

3.以构建课程网站为载体,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了促进《农村发展规划》课程教学资源的全国共享,特别是全国各相关院校教师科研成果的交流并有效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提高转化后的教学资源利用效果,课程组从2005年开始创建全国共享的《农村发展规划》课程网站,为全国不同院校相关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一个载体,同时也提高了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和应用效率。

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个涉及面广的系统工作,要有效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首先必须在全校师生中,尤其是教师中形成共识,在提高对转化的必要性认识的基础上,一要转变思想观念,从提高学校教学资源着眼,去从事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二要转变科研目的的观念,牢固树立科研为教学服务的思想;三要转变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把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使其相互促进。

(二)出台政策,形成制度

为了促进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必须出台各种有利于转化的政策,如出台激励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的政策,调动转化的积极性,增加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内生力量,通过出台各种政策,形成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制度。

(三)积极引导,规范程序

根据各院校的实际情况,成立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的领导机构,积极引导教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通过建立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的信息机制和效果评价机制,制定转化的基本程序,共同推动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有序转化。

(四)营造氛围,形成常态

各院校应在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领导机构的领导下,以系或专业或课程为单元,认真制定转化方案,积极营造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的氛围,同时,着重落实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各种政策,促进教师自觉形成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习惯。

〔参 考 文 献〕

〔1〕魏红.科研成果与大学教师教学效果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02).

〔2〕于晓霞,康学伟.教学型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7,(10).

篇4

【关键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学过许多的化学反应,在学习这些反应时,我们一般只了解其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反应发生时的现象,而一般不考虑化学反应中的物质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今天我们就从质量的角度来探讨一下化学反应。

二、新授课

(一)质量守恒定律发现史简介

1.人们最初的观点:质量不守恒。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一个敞口容器中加热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容器中物质的质量增加了。

2.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夫和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质量守恒定律,并为化学界公认。

3.1908年德国化学家朗道耳特,1912年英国化学家曼莱用极其准确的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二)实验部分――验证在化学反应中质量是否守恒

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演示实验)

实验装置图:如右图(1)所示

【观察思考】

1.如何称量物质的质量?反应前后所有物质的质量为多少?

2.发生反应时的现象如何?

3.反应后所有物质的质量为多少,比较称量结果。

【实验现象】

白磷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反应前后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师生分析】

1.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如锥形瓶等)的质量不变。

3.根据反应前后所有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化以及以及未参与反应的物质质量不变,可知:m(白磷)+m(氧气)=m(五氧化二磷)即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阅读】教材102页实验4-11

【学生分组操作实验4-11】

(1)称量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

(2)观察反应现象;

(3)称量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比较称量的结果。

【学生回答】生成蓝色沉淀,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师生分析】

1.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硫酸铜+氢氧化钠――硫酸钠+氢氧化铜。

2.根据反应前后物质重质量相等,以及未参与反应的物质质量不变。可知:

m(硫酸铜)+m(氢氧化钠)=m(硫酸钠)+m(硫酸钠)。

即参加反应的物质(氢氧化钠和硫酸铜)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物质(硫酸钠和氢氧化铜)的质量总和。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阅读】教材102页实验4-12

【学生分组操作实验4-12】

(1)称量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

(2)观察反应现象;

(3)称量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比较称量的结果。

【学生回答】产生大量气泡,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师生分析】

1.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2.根据反应前后物质重质量相等,以及未参与反应的物质质量不变。可知:

m(碳酸钙)+m(盐酸)=m(氯化钙)+m(二氧化碳)+m(水)

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碳酸钙和盐酸)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物质(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总和。

三、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

1.复习化学反应的实质(从分子―原子角度复习)。

2.以水电解为例,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

3.结论: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因此质量守恒。

4.练习:已知反应Cu+4HNO3(浓)Cu(NO3)2+2X+ 2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注重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平台,注重对学生的探究能力、问题意识、思维方法等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方法、激发兴趣、并体验快乐,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统一与和谐发展。另外,该探究学习紧扣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设置一些真实、有趣的实验情境来诱发学生的疑问,使学生在原有的化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紧张、活泼的氛围中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5

中国音乐史背景是非常久远的,可以一直追溯到几千年前,根据有关考古学者发现,中国的音乐历史可以具体的追溯到7000多年前,中华民族是在几千年长河中,逐渐创造了其丰富的属于中国自己的音乐文化素养。中国音乐曾经对中国周边多个地区的人类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从孔子时期传到了六艺唐代的音乐乐器(胡琴)在到西方近代音乐中,中国音乐在吸纳外来音乐的精华要素的过程中不断的给自身带来了发展,中国号称礼仪之邦,礼仪之国,其古代人在自身人格方面的素养是相当高的,国家礼仪方面与国家文化方面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地位。在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了立于礼,成于乐,兴于诗的学习方式。

二、西方近代科学本质

西方近代科学其主张的主要是研究自然界,西方有关学者非常关注大自然所发生的事情,其西方学者尤其重视实践实验的做法,以实验为基础来确定事物对与否,注重实际来得出结果。在近代科学中,西方学者认为直接观察现象并不能作为科学研究的基础,在科学理论中,科学只认定其实验成果,用事实依据来得出结论,这也就相当于,不能以观察自然的现象来确定事物,而是,要采取科学性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的方式来确定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有关学者达芬奇说过,科学如果不是从实验中蜕变出来的,那么其就没有任何的可信性,因为实验本身就是确定世间万物的本质。科学化进程应该遵守,用实验事实来说话,不能以信口说了算的原则来进行,西方哲学中表达了,科学的理念不是武断的理念,而是尝试性的理念,其科学化是不按常理,不根据直观来表现的,而是建立在实验证据的基础理论上,科学研究要有落实,踏实的人来进行,科学所推测的结果是要经过很多次的实验来进行测试的,这也是西方近代科学化进程的主要特点。西方近代科学化进程的第二个特征是科学从不相信权威,是一种自身追求真理以及自由的精神理念,德国学者,爱因斯坦曾经运用犀利的话语指出,科学研究进程是需要精神上的自由的,可分为精神上的外在自由以及内在自由。精神上的外在自由是不会发表任何关于理论研究的见解,内在自由是自身思想上不受任何权利约束。在科学化进程中是不存在最终的真理或理论的,目前所有能用科学解释的事物都只是暂时的,相对应的,科学是没有永远的真理,全部都是暂时性的结论。但是,在成功的理论都只是接近于真理的一种表达形式,最后都要让给最新研究的理论认识,所以,在科学进程方面是不存在任何权威性的知识。

三、科学实践与实验

二十世纪中期的著名哲学家波普尔说过,科学学者不仅是实验还是理论家,因为,他们都提出了事物理论的简述,然后进行试验来检验其正确性,逐渐得出结论。通俗一点来说,科学家是在科学领域里面设想虚假的理论,然后用自身的实践实验来进行检验。有关学者贝尔纳提出,科学的方式从根本上是用来评判事物的,最后的实验结果才是得出结论的依据。近代西方科学化进程是依照实验来作为科学理论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方式的有效体现。朱载堉作为近代中国音乐史科学化的先行者,在科学、艺术等领域都有着非常大的成就,其就像中华文化的不倒翁,朱载堉在人类文明历史文化上都是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不论从探讨朱载堉的文化学术自身还是研讨朱载堉的历史地位,其每方面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文化价值。通过对中国近代的音乐历史进行总概述和分析,觉得在中国音乐文化是在逐渐成长中的,朱载堉是中国近代音乐史科学化的先行者,对历史人物的看法可以从多方面来进行分析,但是,运用中国音乐史文化的科学化进程的这一方面是具有不同的意义的。在朱载堉后期也有很多学者对其历史地位进行分析探讨,自身认为这些都是符合实际要求的,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有着不小的限制性,他们常常会被限制在朱载堉的音乐史文化领域的成就当中,不能让自身脱离出来。虽然,朱载堉所生活的时代,在历史上是相当繁荣的,根据近代的有关学者在中国本土的文化成长上进行分析,朱载堉是对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做出来相当多的贡献其根据中国音乐史来结合西方的科学研究精神,来验证自身的治学方式,这完全符合西方近代科学家的有关标准。西方近代科学的传入才导致了研究中国音乐史进程的开始。

四、结语

中国音乐史要想发扬光大,还需要不断的去改善自身,依靠自身的努力,以及借鉴其他方面进行辅助,要不断的吸收国外的科学研究经验和成果,来完善自身的不足,任何发展都会受到学术的制约,中国音乐史在发展中走向科学是势在必行的科学化进程在中国音乐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国画;笔墨;图式

国画文化底蕴丰富,其图式的表现新颖独特,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民族文化的精神追求。国画要求形神结合,通过笔墨的运用将意象转化为图形,以展示出画者的内心感受。在国画教学中要注重图式构成的研究,以提升国画的教学水平。

一、国画教学中的图式构成

1.图式构成中的点、线、面

国画中的点多种多样,有圆点、横点、斜点、散点、直点等等,都包含着不同的韵味。国画里的点法非常多,从外部形态上来讲,有胡椒点、夹叶点、破墨点等等。从色彩上进行分类则有焦墨、浓墨、淡墨等点法。在中国画的构成中,点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点在国画的构成画面中能够烘托主题,掌握节奏的韵律。国画的运笔用墨上对于点的运用技法体现得非常清晰,其大小、浓淡、干湿、疏密能够传达出的意蕴也各有千秋。

国画中对于线的造型则体现着国画的语言,能够展现出笔墨之美,在绘画中从来就离不开线的运用。作为国画最最简洁、凝练的艺术语言,线的形状非常丰富。国画中不同类型的线其所要展现的艺术原理也各不相同。国画是以线的造型为基础的,线最能够体现出形象的复杂结构以及形象的外部特征。在毛笔下,线还能根据画作者的想法展现出不同的物体质感以及不同的肌理效果。国画是通过线的刚、柔、曲、直以及线条的变化张力来体现出所要表达的物体质感,还能够通过线条的穿插、重叠展示出画面的空间感。

国画中的面是点与线的扩大,是线的轨迹所移动形成的,占有大量的空间。它不像点和线那样灵巧,但是面能够通过透视重叠的方法来体现出较强的空间感。国画中可以有两种方式来体现面:其中一种是先用线勾勒出所画物体的轮廓,再在其中间涂出相应的面来。另外一种则是直接将点或者线的形体使其扩大,特别是将线的形态尽可能地扩充。用毛笔所勾画出来的线有粗有细,形成的面也不尽相同。国画中非常重视面在构成物象中的重要性,如在表现石头的技法中就有石分三面这样的说法。看不同形状的面就会有不同的视觉感受:圆形的面饱满,方形的面规矩,三角形的面均衡。

2.图式构成中的笔墨

国画中笔墨是画作中的重要创作方式,包括笔墨的特征、形态、方法和效果等等。从总体上来说,国画的笔墨讲究的是疏密有致,节奏感强,也讲究的是黑白构成和符号化,这些都体现着装饰法则的魅力。国画中有着丰富的符号语言,在不断的发展中也有着一些改变。在竹叶法的笔墨展现中个字形、介字形、分字形、重人字形都有着强烈的符号特征。对于描摹树叶的笔墨技法如针叶、点叶、夹叶,描摹树枝的笔墨技法如井字、女字等结构,这些都是所产生共识的国画符号语言。这些都是源自于对大自然的形象写照,国画中的青绿山水在唐朝就已经是国画山水的主流,延伸到清朝,则演变为用金线钩皴,改称为金碧山水。国画的笔墨用其特有的不模仿西画色彩的冷暖变化,树立了其独特的欣赏理念,青绿山水和金碧山水就早已经具备简洁明了的装饰效果。

二、图式构成在国画教学中的应用

1.图式构成中点、线、面的训练

图式构成中对于学生点、线、面进行训练,能够培养学生对于图式构成的感受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构图能力。在教学中,图式的构成基础在于平面构成。平面构成主要是研究在二维的平面中点、线、面其各自的性质,表现形式以及这三者相互结合的形式规律。图式构成在形式心理、形式美法则方面,将其中具象的形体抽象为点、线、面、几何这样的形式。在图式构成中讲解平面构成中的点,可以根据点的理论如点的性质,点在画面中的力象进行讲解,同时让学生感受点在图式构成中处于不同的位置能够带给人不同的感受,还有不同的力场,在学生作画时对点与点的组合关系进行训练,将点同重骨格、发射骨格、渐变骨格、变异骨格等相互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这样能够产生多种的构图样式。对于线的训练,可以讲解直线、曲线、折线、斜线等所表达的不同的心理状态,练习线与线的组合关系,同样地将其融合到不同的骨格当中,也能够产生不同的构图样式。对于面的训练,也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面、不规则的面、虚的面、实的面等都能够形成具有各自状态的心理效应,在训练中将这些面同各种骨格进行组合,也会有许多种构图的形式产生。在图式构成教学中,让学生将点、线、面三者进行不同的结合,再运用骨格来进行组合,还可以运用主次、疏密、虚实、层次等方式来进行组合,让学生感知这些图式相互结合,可以产生更多的构图形式。

2.图式构成中笔墨的训练

在国画的图式构成中,针对笔墨的训练也是重要的训练内容。教学中,笔墨下的墨色的无限交融,干、湿、浓、淡、清,这些墨色则将国画的图式构成了一幅水墨淋漓的情趣世界,让学生能够在笔墨的变化中感受到国画图式构成的特点,也能感受到国画作画的无穷乐趣。图式构成中笔墨的运用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美的熏陶,国画图式结构的启迪,陶冶学生的情操,还是一种重要的中国画技法训练。在国画教学中,用笔墨训练来引导学生在运用中以意象思维和图式写意造型为主,在学习基本技法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技法的起承转合,在基础技法上进行适当地创新,从而来指导学生对于技法的正确应用。由此,在中国画图式构成这一特定的教学活动中去引导学生的意象思维,培养学生运用笔墨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写意的图式构成,由此指导学生的笔墨技法,实现真正地驾驭技法,这才会让中国画的教学目标得以准确地达到。

三、总结

国画图式构成教学中需要强调笔墨的学习和训练,图式构成的规律就是笔墨发展的规律。在国画教学中加强训练来提升对国画笔墨的认识和把握,将描、染、皱、点擦等笔法和泼、积、破、缩等墨法结合起来,在用笔中包含墨法,同时在用墨的过程中包含着笔法,从而促进国画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崔清楠.浅析静态情景绘画的画面构成―毕业创作随感[D].北京服装学院,2015

篇7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体育发展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对体育运动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就科学技术发展和运动训练的关系进行分析,阐述了科学技术对运动训练的作用,并提出了科学技术转化为运动训练过程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科学 技术;运动训练过程;转化

引言:随着运动训练系统的发展,科学技术在运动训练系统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在运动训练中,除了教练员、运动员以及训练手段这几个基本要素以外,还有科学技术、信息、管理、教育以及决策等多种因素。其中,科学技术在运动训练系统中的作用尤为凸显,成为了现代运动训练中比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技术在运动训练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高体育竞赛的影响力和保证运动的公平性。因此,加强科学技术转化为运动训练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学技术发展和运动训练的关系

运动训练是体育竞技的核心组成部分,竞技体育协调和谐发展需要具体细化和落实到经济体育的各个组成部分。因此,促进竞技体育发展要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和提高运动训练行为的高效收益。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竞争也越来越激励,这就要求提高运动训练的质量和运动相关过程,在运动训练中,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入到运动训练中,可以竞技获胜的可能。因此,运动训练行为要求加入更多的科学技术,实现科学化的控制。当运动训练水平得到提高后,也可以促进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引导出更多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和运动训练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①。

在运动训练中,训练的指导思想和各种训练理论、运动训练的方法、内容、手段、检测以及评价等,都是运动训练的重要环节。在运动训练行为的全过程中,需要科学技术的渗透和融入。

二、科学技术对运动训练的作用

(一)提高竞技运动的整体水平

科学技术在运动训练中,可以提高竞技运动的水平,主要体现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首先,在硬件方面主要是对各类科学技术产品的应用,例如计算机技术、摄影技术以及新材料技术等。在运动训练中,通过电子计算机和摄影技术的应用,可以将运动员的运动训练过程全程拍摄下来,运动员可以利用这些视频资料分析和总结出自己在运动训练中存在哪些不足的地方,并针对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同时,运动员也可以利用视频资料找出自己的优点,以此加以训练,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创造出更好的成绩。新材料在运动训练中的运用,对提高运动员的整体好成绩具有重要作用。例如美国一家公司利用新材料制成了新型的游泳衣,运动员穿上该游泳衣后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可以减少水的阻力,提高运动员的游泳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

(二)保证运动的公平性

在以前的运动训练中,主要是采用秒表的方式记录运动员训练的成绩,但是秒表是靠人工操作的,存在一些主观因素,由于生理因素的影响,所记录的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成绩也会存在一定的误差。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现代的体育竞赛和运动训练中,普遍采用了全自动电子计时,新科学技术的应用代替了传统的秒表记录方式,弥补了传统秒表存在的不足,大大的减少了记录的误差,使运动员训练的成绩和比赛的成绩更加准确。同时,随着现代高科技技术的发展,对兴奋剂的检测水平也得到了进步一的提高,检测结果也更加的准确,在保证运动员身体健康的同时,也保证了体育运动竞赛的公平性。

(三)提高影响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媒体传播途径也逐渐增多,当前运动比赛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运动训练和运动比赛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传统的传播媒介中,主要是新闻媒体通过广播、报纸等媒介进行运动项目的报道,人们无法观看到整个运动比赛过程,以此对运用比赛的关注也不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人们观看比赛的途径也越来越多,电视直播、网络直播等,或者通过智能手机也能直接观看运动比赛,随时随地了解运动比赛的过程。随着人们关注程度的提高,体育运动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对运动训练的作用之大。

三、科学技术转化为运动训练过程的本质特性

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有多种科学技术,包括提高运动训练效率的科学技术、改善运动训练的科学技术、增加新的训练手段的科学技术、帮助形成最佳竞技状态的技术以及保证运动训练安全的科学技术等。要实现科学技术向运动训练过程的转化,就是要将这些科学技术发展起来,并充分的融入到运动训练过程中,提高运动训练的整体效率。同时,将科学技术转化为运动训练过程的功能也包括多种功能,其主要的有增殖功能、动力功能、联结功能以及超前功能。

从以上的功能中可以看出,把学科技术转化为运动训练过程的本质特征可以概括为渗透和连动。其中,教练员在运动训练系统中的能动要素,运动训练系统中其他因素的变化,不会影响教练员在运动训练中的主导地位。在运动训练系统中,科学技术的渗透离不开教练员。在运动训练中,教练员是指导运动员运动训练的主要人物,是运动训练技术和知识的直接传播者,教练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对运动员运动训练水平的高低有直接影响。因此,教练员要具备运动训练相关的科技技术,只有教练员具备了科学技术,才能在运动员运动训练中合理的运用科学技术指导运动员训练,保证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的科学性、合理性,在教练员的科学指导下,运动员才能更好的进步,提高运动训练的质量和效率。

运动训练资料也是影响科学技术转化运动训练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运动训练资料可以分为训练器械、训练条件以及训练工具。本文主要从训练工具的角度来分析。运动训练工具在本质上可以起到扩大或代替运动器官的功能,可以扩大人类的运动能力和克服人的自然界限。科学技术在运动训练上的渗透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主要指的是具有科学技术的教练员和研究人员,在对运动员进行运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的发明新的科学技术并转化为训练工具,使得运动训练工具形态发生相应的变化,运动训练工具的进步,就是科学技术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渗透。第二个方面是,科学技术在运动训练工具中的渗透,发明出来的运动训练工具运用到运动训练中后,必须比前一种工具具有优越性,能提高运动员运动训练的效率和水平。最后,随着运动训练工具的科学化发展,使得运动员的技能和水平也越来越高,促进运动竞赛的进一步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应用于运动训练是当前体育竞赛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提高竞技运动的整体水平、保证运动的公平性和提高体育竞赛的影响力。因此,要加强科学技术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渗透,促进运动竞赛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单位:扬州职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胡林涛. 对我国足球运动训练理念的理论探讨[D].成都体育学院,2013.

[2] 胡法信. 中国女子篮球职业联赛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3] 田野,王清,冯连世,张忠秋,洪平,赵杰修,郝为亚,王向东,肖丹丹. 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调整[J]. 体育科学,2010,09:3-11.

[4] 陆斌. 我国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蒋兰备战第十二届全运会赛前训练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4.

[5] 朱伟. 我国优秀皮划艇(静水)运动员训练过程监控系统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6] 毛爱华. 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成长过程不同阶段的训练特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优化教学 方法策略

阅读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语文教学板块,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间接对以往所学的知识进行温故。在此期间,他们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和归纳能力都可以获得相应的提高。但是在现阶段,反观我国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现状,却发现其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比如:教学模式一板一眼,缺乏新意,学生兴趣不够强;教师占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中被动学习,对教师的依赖性过强,缺乏良好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基于上述情况,语文教师在优化阅读课堂期间首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从以学为本的角度着手,在秉持自身主体为止的同时也落实学生在课堂中的主置,即扮演好教学“指导员”的角色,也扮演好学习“合伙人”的角色。由此一来,不但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而且还能间接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距离,继而达成理想中的教学成效。

一、发扬教师主体地位,有所为有所不为

教师是课堂教学主体,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和思路是确保课堂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前提。在具体方法上如下述两点所示:

1.巧用电子白板,让阅读直观性强

在以教师为主体打造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期间,教师首先要遵循学生的兴趣和喜好,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以情境教学方法为例:电子白板直观性强,以电子白板为主导打造情境教学,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以苏教版高中语文《阿房宫赋》为例:在教学期间,语文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为学生出示相关的解读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更深一层地了解文章中的内容。比如“勾心斗角”,这在现代词典中的意思是用尽心机互相排挤,而在原文中,它的意思却是古代建筑的一种风格、结构。那么,这个结构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单纯地从字面解释来看自然无法帮助高中生完全理解。这时,通过对视频的观赏,学生在理解方面便会更加深刻。另外,文章中利用大量的描写刻画了阿房宫的外形和结构,通过视频播放,可以将真实的阿房宫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视觉上对其产生直观的认知和了解。

2.巧设探究问题,让阅读有效性强

作为教学主体,教师提供的巧妙问题可以让阅读教学变得事半功倍、一石激起千层浪。以《荷塘月色》为例:在指导阅读期间可以为学生提供以下几点问题:第一,文章在描述上分别使用了哪些修o上的手法?这些手法有哪些优点?第二,文章中包含了许多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和措辞,这些描述揭示了作者的哪些情感?第三,文章中的荷塘月色到底体现了作者的哪些情感?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语文教师在设计上述三个问题期间首先考虑了班级学生的具体学情。首先,第一个问题的难度相对较低,适合大部分学生来操作。但与之相比,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在难度上则有所提升,更适合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去操作。如此一来,不同学情的学生在课堂中都能获得良好的阅读锻炼。而且,语文教师可以在此期间鼓励全体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这样能力弱的学生可以在能力强的学生的带领下更好地进行思考。

二、发扬学生主体地位,点燃智慧的火焰

在以教师为主导打造课堂阅读教学方案的同时,语文教师也要客观地承认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因此,语文教师既要做好引导工作,也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和学习的空间。如下述两点所示:

1.任务驱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这是达成理想中的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在此期间,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设计探究任务来完成课堂训练活动。同样以《阿房宫赋》为例:根据传统文言文学习方法,为学生设计以下探究任务:第一,参考教材注释,对全文进行翻译,了解文章内容;第二,对文章进行分段,了解每个段落的中心思想,并在这个基础上对段落中的精彩修辞手法进行挖掘,分析它在文章中的用意;第三,思考作者撰述这篇文章的用意,他在称赞阿房宫的壮阔、优美的同时还间接渗透了哪些思想?为什么?文章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答案?当然,为了促进学生的探究有效性,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

篇9

一、语文教学实践归纳

新课程实施以来,经过各方教育者的努力,语文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方面均有了很大改善,但在很多方面也存在着不足。

进步之处:

(一)教学观念的更新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很多教学观念得以更新和完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主要是知识传授为主,老师是课堂的领导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满堂灌”的课堂随处可见,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以升学考试为最终目的,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仅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地位,还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身体素质、兴趣爱好、鉴赏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教师也转变了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由以前的领导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在课堂上引导、帮助、鼓励学生学习。

(二)教学方法的完善

新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对新教学方法的探究,其主要标志是有关“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方面的涌现,使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进一步深化。[1]我们接下来阐述一下这几种学习方式。

1.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是让学生们在一系列实践学习活动中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也很注重学生对各科知识的联系和运用,在研究过程中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也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同时还能大大促进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2.探究性学习

这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改变了接受学习的弊端,强调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形成有助于学生独立探究的情境,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而不是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归根结底,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2]探究性学习尊重学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欲,这是有利于素质教育落实的学习方式。

3.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们为完成学习任务,各司其职,既分工又合作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学习责任感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等。

二、语文教学实践的丰富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堂教学方面有了显著变化,比如说课堂气氛活跃了,同学和老师在课堂上的互动与对话明显增多了,课上的小组讨论也日趋丰富。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授课方式灵活多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一)课堂教学形式把握不当

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负责引导、组织学习。探究、合作、自主成为课堂的主要教学方式,然而有的老师对以上课堂教学方式把握不当,一堂课下来,看似非常热闹,气氛很活跃,但实际上学生们并没有学到什么。

(二)多媒体的过度应用

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性、能动性等特点,深受广大师生喜爱,但是,有的教师上课时整堂课都应用多媒体课件,比如放音乐、图片等,对文本本身的研究不够透彻,一堂课下来,黑板上没有任何板书,这样的语文课堂实际上架空了语文文本。

(三)教学方法过于固定统一

不同体裁的文章具有不同的特点,很多教师忽略了这一点,所有文体都用同一种教法,比如先让同学们朗读,然后分段,概括段意,最后总结中心思想,这种过于落后且刻板的教法忽视了语文本身的人文性,会扼杀掉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三、语文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

有效教学关注的是教学效益,是从学生的发展这一角度来判断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教学效益其实就是教学产出,如果教师教得很认真,把教学内容讲解得细致入微,但是学生学起来感觉很辛苦,对老师的授课内容不感兴趣,甚至反感教师的授课方式,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再认真,这样的课堂也是无效或者低效的教学,因此,投入多少不代表就能产出多少,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

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使其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简单地说,“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取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以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3]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两大特点,有效的语文教学一定是兼顾着这两大特性的,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可以看出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必备工具。教师授课时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为其他学科服务,同时还要让学生们重视语文基础的积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去感悟生命,教师在讲课时,通过对作者思想感情的分析,让学生们感受到人格力量的传递和情感魅力的感染,不断促进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及道德修养的提高。

四、语文教学过程优化的策略

确定语文教学过程优化的三维目标。

语文教学目标就是让授课教师明确教什么和怎样教,学生明确每堂课学什么和怎样学,所有设定目标不能太空泛,而应该是具体的,可以落实的并且可以进行检测和评价的。我们知道语文教学目标可以分成三大部分: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比如,教师在教授《与朱元思书》这篇文言文时要设置三大教学目标,设置知识与能力目标时,要落实到对重点字、词、句的翻译上去,比如:学习文中常用文言词句,积累文中的实词、虚词和句式,并要求背诵全文。这样的知识目标能让师生一目了然,所以教师应尽量少用“品味”、“理解”等词,而应把教学中的知识点落实到实处。又如,“过程与方法目标”中的“过程”是要让学生亲历过程,在过程中学习,“方法”则是具体的知识、技能与情感的训练方法,二者是不能割裂开来的,所以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有合适的方法,而方法的应用也是伴随整个过程的。比如《与朱元思书》中,过程与方法目标应当是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文本。最后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主要是教师立足文本,用作者的思想感情去影响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给学生传递精神上的正能量。老师设置该目标时要抓住文章中心思想,在探究过程中一步步完成该目标。同时,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要整合,不能把三者分割开来,不同文体的课文要有所侧重。

(一)教师有效把握教材内容

1.优化导入设计,促进教学的优化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对一堂课至关重要,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能调动起学生们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学习状态,反之古板老套地导入或单刀直入地讲解课文,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对本堂课根本提不起兴趣,更无法较好地进入学习状态,所以教师应重视教学导入,力求新颖创新地导入。

2.推动深入对话,有效引导学生思考

新课改越来越受关注,“对话教学”的教学理念也得到了教育者们的重视,对话教学提倡教师、学生以及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鼓励学生质疑开始,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提高对话的真实性。同时,不断挖掘对话的深度以及广度,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向深层次发展。[4]例如,钱梦龙老师的“三主四式”教学法,就很好地体现了对话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是学生通过预习提出问题,课堂上解决问题也主要依靠学生的努力,但教师在学生讨论问题的过程中穿针引线、随机点拨,学生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一个“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

3.加强积极讨论,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随着新课标的贯彻实施,教师在教学中常用到分组讨论的学习方法。那么如何让讨论有效呢?教师在备课时应考虑到班级学生特点,并据此给学生们分组,分组后教师要把讨论任务落实到每个人身上,比如说每组都有发言人、主持人、观点统合者等,这样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只有每个成员都尽职尽责地讨论才可以完成老师下达的讨论问题。以上做法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还能避免那种看似热闹却无实效的讨论。

(二)教师有效把握课堂教学

1.教师要增强自身的课堂纪律把控能力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高效课堂的有力保障,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很好的教学监控能力,我们知道良好的课堂纪律始于公正,所以授课教师要一视同仁,对待学生不能有所偏袒。同时,教师要持之以恒地落实课堂纪律,要将奖惩制度长期落实,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且稳定的课堂纪律观,当学生能明确课堂纪律时,老师就能较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

2.教师要有调动课堂氛围的能力

一堂课成功与否,从学生的上课状态就能判断出来,有的老师上课很卖力,整堂课在不停地讲解,然而学生们听得很疲惫,一堂课下来学生真正吸收的知识很少,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低效的,所以老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们的状态,从学生的状态中判断自己授课方式的效果,进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促进语文的高效教学。

结语

语文教学过程的优化是多年来语文教育改革所关注的主要方面,教育工作者也在探索更适合的方法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正是基于此,笔者从语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进步与不足之处,并阐释了语文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语文教学过程优化的策略,旨在对语文教学实践的有效性起到一定的启示与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孔义.三十年语文教学方法研究述评[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6).

[2]张云亭.探究性学习的几个基本问题[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4).

[3]林伟涛.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行为的有效性[J].教育科研论坛,2010,(10).

篇10

关键词 数字测图技术;信息化;教学过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287-02

1 数字测图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随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出台,职业教育在推进信息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方面被提上了新日程,信息化教学的本质就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设计,创设教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数字测图技术课程是应用测绘仪器进行各种空间地理数据的采集和地形图数字化测绘等外业工作,以及运用测量误差与平差理论进行数据处理计算、计算机地图成图等内业工作的工程技术和方法。在数字测图课程教学中最关键的问题以测量员岗位工作过程为行动导向,构建以“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教学。课程信息化是指对课程的信息化改造和创新,即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具体包括在课前、课中、课后3个环节。本文重点探讨在课中环节,如何将信息化与教学过程进行整合,实现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探究课题的引导下自主地进行探究,教师则充分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1]。

2 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信息化教学过程设计案例分析

本文以数字测图技术课程中“水平角测量”一节的教学内容为例,来探讨信息化教学过程设计。该课程的教学目标:①掌握测回法、全圆方向法观测水平角的方法步骤和计算方法。②具有使用经纬仪进行水平角观测、记录和计算的能力。③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④学生通过网上冲浪,进行自主学习,培养自身通过信息化教学资源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为掌握水平角测量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为理解水平角测量的原理。

根据水平角测量的教学内容、学情分析和教学目标,坚持以技能为主线,项目为载体,具体任务为驱动,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5个环节:创设情景自主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拓展提高。具体实施过程见表1。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以培养学生准测、精算、细绘的职业能力为核心,依托网络学习平台和移动互联平台,实施理实一体、学做一体、课证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主线,坚持教学改革,真正能做到放得开、收得拢,即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使其自悟,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教学重点、难点和学生的疑点,加以点拨、强调[2]。在知识目标上,学生掌握了水平角测量的原理与方法,在能力目标上,真正做到了教、学、做合一,在素质目标上,培养了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从而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数字测图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过程设计关键技术分析

3.1 课前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设工作情景

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课前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要求学生在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上下载任务单,并登录测绘相关网站自主查找资料,完成任务单。同时,要求学生进入课程虚拟工作室,利用仿真地形沙盘丰富而形象的地貌创设工作情境,以模拟真实场景,营造作业氛围。课堂教学上首先是回顾旧知,促进新知,复习上节课知识点,如光学经纬仪的构造与使用,然后是激情导入,引导质疑,提出问题,如经纬仪如何测角度。

3.2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自主探究的环节,可以具体设计为启发引导、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归纳总结4步。启发引导是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将学习内容真实再现,首先是结合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教师看图讲解本节难点内容――水平角测量的原理,帮助学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如何进行水平角测量”,并通过直观的动画演示使学生基本掌握经纬仪水平角测量的观测步骤,从而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自主制作的flas生动演示了水平角测量的观测方法和记录格式。同时利用录像视频,对整个测量工作过程进行真实再现,这种大容量的信息展示,将抽象枯燥的原理、复杂的仪器操作过程,通过动画和视频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使教学直观化、形象化、动态化,从而有效化解了教学中的重点问题。分组讨论的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发散思维。角色扮演阶段,则要求各组成员进行轮岗作业,明确测量员、记录员、跑尺员各个角色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针对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情况,进一步归纳、总结、交流、评价。

3.3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精讲

测量工作是一项非常细致且连续性很强的工作,正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测量技术,严格执行有关作业规范规程。因此,在此环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通过动画演示测量步骤,详细讲解内业计算方法,结合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教师进行总结概括,纠正错误,规范操作,并对操作上的技术难点如对中、精平、瞄准进行重点强调。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原理,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悟、悟中做,以知导行,学以致用,从而突破课程难点[3-8]。

3.4 坚持教、学、做合一,加强对学生的技能训练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要加强对学生的训练,训练过程包括现场演示和过程监控。教师现场演示经纬仪测水平角的操作方法,并强调技术要点和限差要求。预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及时指导。教师演示之后,鼓励学生以比赛的形式展开分组练习,并完成测量任务,各组的训练内容包括决策、计划、实施、检验、评价5个环节,在训练成果评价上,采用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岗位标准评价的方法,以真正实现学必有所获,练必长其能[9-11]。

3.5 课后要积极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通过学生的训练成果,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组的测量精度要高些,请各组分析本组测量过程中的主要误差来源,以实现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拓展提高。并积极引入下节课的内容,即如何用全站仪进行水平角测量。同时还要要求学生课后登录网站互动交流栏目,及时提交实训总结,完成课后拓展习题,并积极利用微信、QQ群等,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4 参考文献

[1] 蒋庆斌.职业能力结构化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2(22):24-27.

[2] 鲁昕.以信息化促职业教育现代化[J].江苏教育,2014(12):8.

[3] 陈琳.中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创新特色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3):12-18.

[4] 曹洋,冯琦琳.基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项目化课程设计及实施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7):37-41.

[5] 张永林.职业教育课程信息化的实现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5,28(36):16-20.

[6]张俊娟 ,穆卓辉, 张朝晖.信息化教学手段下高职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以“隧道施工技术”课程为例[J].继续教育,2015(10):1-2.

[7] 陈琛.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设计初探:以《英国节日》信息化教学设计为例[J].中国培训,2016(18):171.

[8] 王青燕.信息化环境下任务驱动型《配送管理实务》课程教学设计[J].物流技术,2014(23):475-477.

[9] 张俊娟,穆卓辉,张朝晖.信息化教学手段下高职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以“隧道施工技术”课程为例[J].继续教育,2015(10):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