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综合治理范文

时间:2023-06-20 17:19: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保综合治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保综合治理

篇1

总体目标

从2012年起,力争用两年时间,使我街道罗汉溪流域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控制,沿溪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基本建成,工业污染防治得到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罗汉溪流域省控监测断面水质功能达标率达95%以上,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水平,初步形成流域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整治重点

(一)加强罗汉溪两岸畜禽养殖整治。对罗汉溪两岸的畜禽养殖场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将罗汉溪主干流两岸500米,支流沿溪两岸250米列为禁养、禁建区。我街道八斗贝、下村、章家洞、岭头、水坑、江边、竹下、桥头、赤岸等行政村部分区域列为禁养、禁建区。今后在这些禁建区范围内停止一切有关畜禽养殖场厂建设的审批。根据调查摸底,罗汉溪两岸内共有规模化养猪场1家(竹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4家(八斗贝1家、岭头1家、赤岸2家),这些养猪场、畜禽养殖场都必须于今年年底前全面清理、搬迁、拆除。对禁养区外的现有规模化养殖场(江边村2家),要采取生态立体种养、循环经济模式或零排放技术,实现达标排放,在今年年底前未实现达标排放的将报请县政府组织拆除。对沿岸村现有散养户,必须督促自行建设沼气池,预处理后产生的废水、废渣要回用。

(二)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组织开展饮用水源地污染整治,严禁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设立生产性、经营性排污口,坚决取缔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所有与供水设施和水源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一切可能污染饮用水源水体的活动。实施好省委、省政府环保为民办实事项目,力争在2012年11月30日前完成下村吴坑岩污水截污工程。

(三)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排放

1、沿罗汉溪两岸严格控制新、扩建增加氨氮总磷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的项目。引导支持工业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引进新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建立行业性清洁生产示范基地。

2、取缔废旧塑料造粒厂等污染企业,促进集约发展和污染集中控制。对于江边村竹下洋3家废旧塑料造粒企业,街道办事处将协调有关部门于2012年12月底前予以停产关闭,拆除设备,断水停电。

3、对不符合准入条件,未经审批或建成投产的企业;超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拒不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使用落后淘汰工艺,设备的企业,进行严厉的打击。

(四)加大沿溪生活污水及垃圾治理

1、对罗汉溪沿溪的村排放的生活污水,要采取建设小型处理设施物办法予以处理。要完善简易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实现河流两岸全面截污。

2、沿溪各村应于2012年11月底前组织全面清理河道、库区漂浮垃圾及沿溪两岸1公里范围内堆放的垃圾。2013年底前,完成罗汉溪流域“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的垃圾治理任务,并建立垃圾处理的长效运行机制。

(五)强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1、罗汉溪干流及一级支流两岸一重山和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划定为矿产禁采区,该区域内的采矿(石)场及流域所有无证、未达到最小开采规模的矿点,街道将协同有关职能部门于2013年9月前将其关闭。禁止在沿溪两岸1公里范围修建尾矿或倾倒工程弃渣、弃土场等建筑垃圾,对现有的弃渣、弃土场要组织清理、绿化,要取缔沿溪违章工程及搭建物等。

2、罗汉溪干流及一级支流两岸一重山范围和饮用水源沿岸一重范围列为保护区域,只可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择伐,林事活动提倡不施用化肥。

3、2009年底前要全面清理取缔在禁采区开采、无证照开采的违法企业,协同职能部门严厉打击超量开采、盗采偷挖河砂等违法行为。

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各有关村、有关单位要把此次罗汉溪水环境综合整治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广泛动员,周密部署,强化措施,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各村要在组织开展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对发现的问题制定全面的整改计划,明确整改重点、目标、时限、责任人、限期完成。

(二)履行各自职责,密切部门配合。要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加强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坚持定期协商、联合办案制度和水环境违法案件移交、移送、移办制度,不断整合完善执法资源,制定提高行政执法整体效能的具体措施,共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确保此次罗汉溪水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预期的效果。

篇2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环境保护;综合治理

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丰富的物质财富,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然而,人类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以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不断改变和破坏矿区周围的自然环境也导致环境问题频发。这些环境问题,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严重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分析矿山地质环境面临的问题并寻求其保护和治理措施,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矿山地质环境面临的问题

1.1土地资源遭到破坏

矿山开采对当地土地资源造成的破坏主要源自露天开采和废石堆积对土地资源的侵占。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尾矿,煤矸石,粉煤灰是世界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物。在我国仅金属矿山的尾矿每年就达50亿吨左右,并以每年4-5亿吨排放量不断增长,占用了大量的耕地、林地等宝贵土地资源。同时矿山的开采过程中导致大量的植被被破坏,造成大量的土地,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1.2水资源受到影响

矿山开采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对当地的水资源构成了巨大威胁。在雨季,大量泥沙被冲刷,淤积河道、山塘、水库, 污染水源,造成区域生态需水量锐减,威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值得一提的是矿区和尾矿堆渗出的酸性废水对水体的污染存在巨大的威胁。据相关统计,我国各类矿山年排放废水达30亿吨,这一庞大的基数对水环境造成巨大的潜在威胁。另外,对当地居民人畜饮水安全也造成一定影响,严重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3大气遭受污染

矿山开采产生的悬浮颗粒引致雾霾,进而造成天空灰暗,人们不能正常进行呼吸,严重影响人类呼吸系统的健康和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究其原因,这主要是由于矿山的植被系统被严重破坏,加上大规模的开采作业以及矿石运输,产生了大量的浮尘,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同时由于大量使用炸药、采用柴油机作为设备的动力等,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这些影响对大气的破坏也是不可忽视的。

1.4严重影响地质结构

在矿山开采中,大量的矿物被开采,导致地下形成大量的空洞,矿洞回填成本过高,从而导致地面沉降和陷落现象频发。同时在开采过程中也不断发生塌陷的现象,据统计每采万吨煤要塌陷土地0.2公顷。

2.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和综合治理

2.1基本原则

在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上要坚持以下三条基本原则:一是开发与保护相协调的原则,即开发与保护工作要同步进行,决不能允许先破坏后治理的事情发生;二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即是充分利用资源,整合项目,降低矿物的生产成本,就近进行加工处理以及提高尾矿废渣的回收再利用;三是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即是进一步明确矿山开采过程中的保护和治理的责任归属,加大对开采企业的监管和行政执法,完善矿山修复工作机制。

2.2具体措施

2.2.1加强管理,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在源头审批上,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矿山企业的监管,严格执行审批,落实“三同时”制度,对于资质不合格的企业,开采工艺落后的企业拒绝办证,从行政许可上把好关,严格控制。在执法过程中,相关执法部门要加大对矿山的执法检查力度和频率,不定时对矿山开采作业进行检查,对存在违规操作的要及时制止,严重危害环境的,要责令停产整顿,对整顿后不达要求的,依法吊销其开采证。要从根本上杜绝各种滥伐滥采的行为,保障矿山开采作业在法律的监督下正常运行。

2.2.2加大科技研发和利用,积极推广清洁生产

笔者以为,更高水平的开发利用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影响。因此,必须鼓励和帮助企业发展生产力,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工作环境。鼓励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在资源开采技术研究、提高资源回采率、矿体综合开采技术和共生、伴生矿物分离技术研究、资源生产中环保技术研究等方面进行探索,尽快将理论转变为生产力,有效改善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同时,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减轻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如,加固地下采空区综合利用技术、充填采空区控制地面沉陷技术、离层注浆技术、条带开采技术、钻孔溶解开采技术、原位浸出开采技术、无尾矿选矿技术、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及回收再利用技术等。

2.2.3加大矿山的生态修复工程,探索综合开采和利用新模式

为有效控制地质环境破坏带来的连锁反应,加大矿山的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十分必要。具体来说,就是要组织落实好排土场、露天采场、尾矿库、矿区道路、矿山工业场地、沉陷区等地段的生态修复,结合物理、生物等多种有效措施,减少开采过程中带来的破坏,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这些地段进行回填,植被恢复等生态修复工作,保障其生态功能基本得到恢复。另外,积极探索综合开采利用新模式对可持续发展而言非常重要。鼓励企业对矿山资源进行综合开采和利用,尤其是在矿物开采过程产生的尾矿,煤矸石,粉煤等固体废物,要加大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在煤矸石等固体废物对土壤、地下水不会造成污染的前提下,通过生产建筑材料、筑路、充填(包括建筑填充、低洼地和荒芜地填充、矿井采空区填充)等方式充分利用煤矸石,减少露天堆放。

3.结语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也非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面对当前形势严峻的矿山环境破坏问题,其保护与综合治理对策研究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强行政干预和法律监管的同时,加强科技研发,推广清洁生产。此外,积极推动生态修复工程,探索综合开采和利用新模式对于生态可持续、生产可持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帆.承德市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1.

篇3

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机构和制度健全

为搞好“五治三化”专项行动,我局调整了领导机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制订了开展“五治三化”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活动方案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及督查工作方案,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在组织机构和制度上得健全。

二、职责明确,督查到位

为搞好“五治三化”专项行动工作,我局一是制订了《开展“五治三化”活动的实施方案》,做到行动有具体内容,有具体时间安排;二是制定了《各股室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考核标准》;三是做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督查日志,责任落实上墙,定期不定期进行督查,对发现的问题,立即责成相关责任人限期整改。

三、全力支持,密切配合

为切实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一是在经费极度紧缺的情况下,筹资3000元用于环境整治工作;二是加大督查力度,对所挂包的街道及农村,做到随时掌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动态,及时解决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的具体问题,与街道和挂联村签订“五治三化”责任书;三是加强问题交流力度,在参与、配合、指导开展城乡环境治理中对发现的问题随时与社区衔接,交流情况,提出整改建议。

四、整治有力,效果明显

在我局及街道的密切配合和努力工作下,“五治三化”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负责的街道公共区域进一步美化和亮化。二是街面基本整洁无卫生死角。三是车辆停放有序。四是临街店铺牌匾安放规范。

五、2012年工作打算

为深入推进“五治三化”活动,更好地完成省、市、县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具体工作部署,将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进一步加大“五治三化”活动的重大意义和具体内容的宣传力度。

2、按照工作计划继续派专人前往挂联街道及农村进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调研,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问题。

3、继续营造治理工作的浓厚氛围,使群众真正了解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一件与自身切身利益相关的好事。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肾病综合征致急性肾衰竭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均表现出蛋白尿、不同程度水肿等临床症状,符合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中男性11例,女性10例,患者年龄17-56岁,平均年龄(38.46±4.7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9例,患者年龄18-59岁,平均年龄(39.17±5.27)岁。两组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未见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保守治疗,包括泼尼松治疗、利尿、扩大血容量、改善肾脏微循环等。泼尼松的初始剂量为2mg/(kg?d),一日3次,若治疗4周后尿蛋白恢复正常,则可继续服药两周后减少剂量,改为2mg/(kg?2d),随后逐渐减少剂量直至停药;若治疗4周后尿蛋白仍未恢复正常,则继续服用至尿蛋白转阴后2周,减量方法同上。对于低血容量、尿量明显减少等患者,可及时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2]或白蛋白注射液进行扩容。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皮肤护理、抗感染,及时翻身拍背,并对压迫处皮肤进行按摩,避免压疮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1)加强心理护理:肾衰竭患者在保守治疗过程中需限制液体摄入量,并进行血液与尿液的采集与检查,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并导致心理焦虑。应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讲解,告知患者家属进行饮食控制的原因及预期效果,在进行每次检查前向患者解释检查原因;还可通过暗示性语言使患者情绪保持稳定,取得家属理解,提高依从性。(2)定期进行实验室检查:通过定期进行实验室生化检查,可及时发现低钠血症、高钾血症等并发症,并立即停药、告知主治医师。(3)保持饮食平衡:高水肿或尿量显著下降患者应注重控制液体摄入量,对每日的液体出入量进行准确记录,指导患者进食低蛋白、低盐、低钾类食物;在使用大量利尿剂治疗后应注意及时补充水电解质,以免出现脱水、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4)强化基础性护理:肾衰竭患者大多伴有严重水肿,故在治疗过程中需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造成免疫机能下降,故在护理中应注意将此类患者与急性传染病或急性感染类患者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的治愈率、死亡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率。以尿蛋白转阴、水肿等症状消失、各项生化指标恢复正常为治愈。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对比采取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愈率与死亡率比较

观察组的治愈率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下降,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表2 两组患者治愈率、死亡率比较分析[n(%)]

2.2 两组并发症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总并发症率有明显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比较分析[n(%)]

2.3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32.67±8.14)d,较对照组的(46.29±7.08)d有显著下降,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14.057,P<0.05)。

3 讨论

3.1 综合性护理在肾病综合征致急性肾衰竭中的应用效果

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病程较长、久治不愈,容易在治疗过程中滋生出烦躁、恐慌等不良情绪,进而对临床疗效产生不利影响;且在保守治疗中,由于相关药物的使用,可能给患者带来较为严重的生理痛苦;或者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进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质量产生极不利影响。在这一情况下,常规的护理工作已无法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因此需从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化检查指征检测等方面加强综合性护理。通过有效的知识讲解、有意识地使用暗示性语言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由于未知或错误认识所产生的恐惧感、焦躁等消极情绪,在改善护患关系的同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肾病综合征致急性肾衰竭患者的病情进展较快,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较高,通过定期的实验室检查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以免出现高钾血症等严重并发症。而饮食护理及液体出入量的记录有利于对患者的病情监控,避免严重后果。

本组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在保守治疗过程中接受综合性护理后,其治愈率为95.24%,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上升;且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商跃军等的研究结论相一致[3]。提示综合性护理在肾病综合征致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保守治疗中有显著疗效。

3.2 综合性护理的注意事项

篇5

关键词:命令控制系统,经济激励机制,有效性,经济性

近年来,英国环境法学术界和立法界广为认同和关注的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命令控制系统和充满活力的经济激励机制的对立统一和综合运用。

命令控制系统,作为典型的环境污染控制手段,本质上是一种强制管理调整,这种手段主要通过政府的强制命令来减少污染,例如通过设立环境标准,以及推广某一种低污染环境技术的。命令控制系统在很长一段时间以及很大程度上良性地和指导了环境政策的方向,并在实践中对环境质量的提高改善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随着环境的演变,在解决日益加深的环境污染问题上,这种强制性手段似乎越来越力不从心。命令控制系统的过多硬性规定,最终导致了环境政策的无效率以及不经济。于是,环境污染防治将目光投向新生的经济激励机制。

经济激励机制本质上是一种间接调控手段。它试图通过诸如污染收费、征税、补助以及建立在产权法和污染者付费原则上的许可交易等刺激机制,鼓励那些能够使整个福利最大化的环境行为,从而在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福利之间找到最理想的平衡点①。因此,经济激励机制依赖其成本经济性和鼓励先进技术的运用以及灵活性等优点而倍受推崇。但是,该系统的发展还极不完善,其在实践中发挥的作用与上的优势也有一定局限。

作为最早产生环境保护概念和环境法的国家之一,英国的实践证明,命令控制系统和经济激励机制有着各自的优势以及缺陷,只有综合运用两种手段才是最有效、最经济的解决环境问题的理想途径。

一背景

环境问题于英国由来已久。在环境保护法发展期间,英国政府环境行为的形式和理念②的变化导致其环境政策的变化。

英国现代环境保护法起源于革命③。最典型的事例是依据《化学碱法案1863》成立的化学碱调查组织。这个组织的任务就是控制所有工业碱的排放。然而,这个时期的环境政策虽然看似更有效,甚至为公众所接受,但并非很成熟,因为议会倾向于采取末端控制措施抑制污染,而忽略了环境保护的整体性。换句话说,相当大的注意力被放在“事后措施”上,即着力改善既有环境,而非“事前防范”,即控制污染源④。同时,片段性、无计划性以及不连续性也是这个时期的环境政策的特征。由于这些特征的存在,地方上在环境措施的采取上有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⑤。学者们将英国环境政策的这种形态归纳为“行政色彩浓厚,分散实施,追诉最小化,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亲密合作”。无论英国环境政策的形态如何,都有一种共同认识,那就是形成许多环境政策的理论结构传统上都以行政命令理念为基础。这种行政命令手段是以管理者设定一个或多个严格环境标准为基础,然后通过行政许可或同意的形式强加于被管理者身上,如公司、个人等,以明确哪些行为是可以实施的,任何没有获得许可的行为或者逾越界限的实体或个人都将受到行政强制执行。

虽然行政许可和行政强制执行以及刑法上的强制执行已经被认为是英国环境政策制定的一个主要的指导方向,但是多样的英国环境政策,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对行政命令控制手段的不信任态度的产生。《环境保护法案1990》第一章中的“污染整体控制”(IPC)的建立明确显示了从传统的污染危害被动控制原则到以预防为主原则的重大转变。IPC致力于寻求“最可行的环境保护选择”(BPEO)和要求“不至于产生过多成本的最佳可利用技术”(BATNEEC)。IPC最基本的特征是它不仅对某一流程可以排放到现有环境中的污染物种类做了规定,而且对生产流程本身也做了规定。该特征因此意味着一个事实,那就是行政命令控制手段的范畴历史性地从单纯针对现有环境的污染后果转移到对污染原因的关注。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在IPC的影响下,行政系统也经历了深远的转变。学者们指出,这些变化表现在,苏格兰环境保护事务所接管了原河流净化部和皇家工业污染检查组织以及地方有权机构的许多环境职责。1996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环境事务所的设立将污染控制职能(污染整休控制、废物管理、水污染管理)史无前例地统一于一个行政部门下。IPC,相对于传统的“末端控制”在解决环境问题上似乎更具发展前途。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依赖IPC来实现环境污染控制是正确的。随后取代IPC的“污染整体防治”(IPPC)更明确地显示出英国政府一直在致力于寻找治理环境问题的最好方法。IPPC由欧、盟发起,作为欧盟成员国之一的英国因此就有义务采纳实施IPPC.IPPC的目的在于用所有适当的手段从整体上控制环境污染,特别要防止和减少空气、水和土地污染物的排放。IPPC中涉及的适当手段在治理环境污染的过程中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最佳可利用手段(BAT)被推崇为防止和减少污染排放的“明星手段”。

英国经济激励机制的演化发展时间并不很长,但较之命令控制系统的发展却更加扣人心弦。英国以在世界上首次采用市场手段一一环境税而自豪。早在1909年,LoydGeorge法官就将环境税加人汽油价格中。唯一遗憾的是,自此以后,该措施的采用就处在不连续状态。英国在实践中推广市场手段较欧盟中所谓环境问题的“领头者”—荷兰和丹麦要晚,原因就在于英国环境政策传统框架、形式与内容的制约。这种论断后来为皇家环境污染委员会在1972年证实:“我们并不认为环境收费系统比()许可系统更行之有效……如果采用适当的政策,(许可系统)就能保证良好的环境效益……收费系统的运行管理需要专业人士……而我们不认为现阶段存在这样的专业人士……政府应该立即对采用市场手段的个案进行调查;但我们并不完全相信这些调查结果已经能够充分显示从许可制度向市场手段为主的转变在环境污染控制上具有可行的正确性。”

在是否运用经济激励机制的问题上,首先,英国根本性的态度转变似乎始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正式规则的整合。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从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报告开始在英国受到关注和推崇。报告里指出,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与当前需要相适宜,而同时不会危及到后代的这种发展与需求相适宜的步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于,调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确保每一种发展的受益大于其成本,包括它的环境成本。其次,英国接纳经济激励机制的趋势被提倡革新的风潮所带动。这种革新风潮认为,以命令控制为典型特征的政府调控手段,离开了社会各层面参与环境保护责任的分配,没有能力完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经济激励机制,作为一种选择性补充替代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后这种姿态上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经济激励机制手段被运用到实践中。AndrewJordan,RudigerWurzelandAnthonyR.Zito的书中有例为证,大量减少车主对过滤石油的运用,减少使用未过滤石油车主的环境责任。1993年实行的国内燃料消费税及1996年实施的垃圾税同样反映出一个事实,那就是,经济激励机制的采用在英国不再是停滞不前或者暖昧不明,而是激进的或蓬勃发展的。虽然经济激励机制的广泛运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另一方面,它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大多数的经济激励机制本质上都是被运用到了增加财政收入上,而非保护环境本身。经济手段明显偏重于工业而非消费者。然而,问题逐渐得到解决,伴随着执政党的更替,新的工党政府在推广经济手段的运用,建构环境政策框架上致力于扮演更积极的角色。众多诸如2001年的“气候变化征税”,2002年“排放物交易方案”的新经济手段得到采纳。事实证明,英国政府现时已经完全摒弃纯粹依赖命令控制系统的策略,而是信心十足地将更大的赌注放在经济激励机制上。

二、命令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

英国管理体制的一直是以质量为导向的。环境质量标准就是这种以质量为导向哲学的最好体现。环境质量标准是以控制无危害性物质为目的,通过对某种污染物对现有环境的影响作为评估这种污染物是否达到排放要求的。除了这种控制无危害物质排放的环境标准,还有两种标准控制危害物质的排放,通常被称之为排放标准和流程标准。排放标准明细出允许从某一种工厂或者某一种设备里排放出的污染物质的总量。虽然这种标准并不像环境质量标准一样受到重视,但并不意味着它不受欢迎,而是被普遍认为它可以为环境质量标准所包含,成为衡量质量标准的一种手段。

(一)灵活性与革新

从理论上来说,命令控制系统在环境保护方面是非常有效,或者说有经济效率,甚至是很成功的手段。遗憾的是,事实远非如此。学术界一直有共识,命令控制系统,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和流程标准,或许可以被认为是最灵活的手段,因为这些标准分别留给执行者和有权机构一些弹性空间。环境质量标准只要求排污者达到预先设立好的污染级别,而不是强调排污者在某一工业流程应该采取的技术,这样也就给排污者留下了一定的选择空间。在这个意义上讲,这个标准极具灵活性。

认识到IPC可行性的道德支撑后,对于来说,IPC还有很多已知有利性。例如一些大企业,非常愿意应用BAT-NEEC的高手段提高效率和生产力,以对较小规模的竞争者形成更强的竞争力。另外,一些大企业可以通过向一些急子想以低成本提高环境技术的企业出售这些技术来获取收益。在一定意义上,这也是包括大规模和小规模企业革新发展环境科技的动力之一。因此可以大胆假设,这种“可交易的环境技术”,如果被正当运用,也许会产生类似经济激励机制中的环境许可交易制的效果。相反,被认为是最具有灵活性的环境质量标准的理念,至少在环境技术革新上不如排放标准和流程标准。在环境质量标准已经达到的情况下,污染者就失去了继续改善自己行为的动力。虽然选择性分析并不能完全回答是否环境标准越没有弹性,该标准就越不可行的问题,但有一点值得指出的是,形式主义式的只考虑灵活性因素而忽略对诸如道德和革新等可行性因素的考虑,对全面认识命令控制系统是无益的。

(二)成本性

地域性地设立统一环境质量标准容易造成成本不经济性。因为位于吸收容量相对较大的环境里的很容易以低成本达到环境标准,相反,位于吸收容量相对较小的环境里的企业必须花费相对较大的资金来达到环境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的不经济性还应当归因于对于污染等级的持续监控。设立统一标准的排放和流程标准也同样具有不经济性。因为他们也同样忽略了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边际减益成本的。很明显,这就形成了一种现象,有些企业不用投人太多资金就很容易达到标准要求,而有些企业要满足标准要求就必须花费更多资金。因此,从经济学上讲,不同企业的成本差异就造成了边际减益成本。边际减益成本因而被视为命令控制系统在控制环境污染问题上的一大缺陷。

(三)环境效应

(l)标准设定系统。就环境效应而言,命令控制系统在控制环境质量方面被认为是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也成就了环境控制系统在实践方面印证其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但是,至少在控制不可见的流动传播污染物方面,其实际效应不如期待值高。此外,排放标准和流程标准都在控制一个地区某种污染物的累积效应上,例如汽车废气排放上力不从心。(2)执行程序。人们普遍认为,命令控制系统缺乏充分的执行力,由此阻碍了环境质量的提高。在开始环境法的执行之前,有必要介绍一下执行概况。从总体上来说,环境法的执行旨在“防止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而非对再造成危害者实行处罚。”从这个角度而言,环境执行的特点倒是在英国环境法的执行中有着很好的体现。Bell

三、经济手段的历程

外部不经济性是导致市场配置资源无效性的最主要的因素。环境问题上的外部不经济性,通常是由于企业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把一些成本转嫁给造成的。因此解决外部不经济性要么采用命令控制系统强制要求企业偿付这些成本,或者采用经济激励机制。命令控制系统一直被认为是污染控制的最成功手段。但是,从美国的实践可以看出,它在成本经济、灵活性、环境效应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对于这些命令控制系统不能克服的问题,英国开始采用经济激励机制来解决。

环境污染控制中的经济手段可以被定义为收费和市场形成。收费种类多样,大体上采取排污收费和环境税的形式。排污收费对污染者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按单位收取费用。环境税则是“确保污染者对他们给社会带来的环境成本承担责任;给环境保护和容量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给予环境友善行为以激励;为减少其他一些不经济的环境税提供资金储备”。至于市场形成,它旨在建立一个有排污权的市场,例如排污交易系统。

(一)收费系统

总体上讲,排污收费的概念建立在一个假设上,那就是因为排污者必须为每单位的排污量付费,所以排污者不得不尽量减少污染物排放以减少边际减益成本,从而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环境税是为了真实反映管理和处理污染物的成本,因而污染者必须为此付费。也就是说,污染者一方面必须更多地生产可循环利用型产品以减小沉重的税务负担,另一方面生产者也必须衡量生产可循环利用产品的成本和纯收入之间的差距。由此可见,环境税在上是经济有效的。

在理论上,包括排污收费和环境税在内的收费系统也能促使污染者改进技术或者使自己的生产行为更加有效,同时更进一步鼓励可循环利用产品的生产,最终实现可持续废物管理和废物最低化的目标。

环境税的另一个目标是通过对某些易于遭遇高税率的公司实行税收基金补偿的方式来鼓励环境友善行为,并帮助他们提高环境技术。事实上,只有14.3%的税收被派到这种用途上。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其余的税收资金大部分被用做减少雇主的国家保险投人了。因此,诸如信用方案等的环境方案,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从而使基金更好地用于鼓励循环利用和恢复资源。

(二)市场形成

排放许可交易或许是英国环境污染控制中最常见的一种经济手段。支垫排放许可交易制度的理论就是“环境恶化源于珍贵资源的不清晰产权”。排放交易系统旨在授予或者出售资源的使用权,并建立配套市场,从而达到对稀有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该系统因此在这个意义上非常具有吸引力,因为它使污染者自己决定怎样有效地利用资源和怎样有效地减少污染。然而,这个优势却在道德层面上引发了争论。除了固有特性产生的缺陷,初始分配上也存在着问题。许可的初始分配可以通过溯源或者拍卖来完成。在现实中,溯源对现有企业有利,对新人者却不利。因为当一个新企业想介人一个已经存在旧企业的领域的时候,政府就不得不增加污染权的总量,给新介人者分配权利,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加深了污染程度。虽然许可交易制度可以保证既定程度上的环境质量,但它在提高环境质量上却不成功。许可交易制度只考虑为污染企业减少成本,而不是考虑环境效益。OECD的一个报告也证实了这点:人们普遍认为,许可交易制度在经济有效性上的成绩远高于其环境有效性上的成绩。然而,环境上的无效率却意味着经济效率的取得。虽然一方面,排放交易制度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从而低成本地达到既定环境标准,并通过向那些边际成本高的企业出售剩余许可而获得收益;另一方面,所有企业的边际成本最终会趋子一致。

总的来说,通过对美国的环境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渊源的分析不难看出,在环境污染防治过程中,片面强调命令控制系统或者夸大经济激励机制的有效性都是不可取的。以环境标准为标志的命令控制系统,在解决现有环境污染问题上具有被动性,实践中缺少灵活针对性,政策上不连贯,对于环境技术革新欠缺激励机制,从而导致环境政策的不经济与无效率。然而,命令控制系统也决非一无是处,它的确定统一的特点赋予了其执行上的通畅统一,并且在实践发展过程之中,规则制定也逐渐摆脱死板而趋向突出特定环境及情况。另一方面,被赞誉为最具经济性和最能有效解决环境问题的经济激励机制,在实践中发挥的作用却也差强人意。问题主要集中在数据的欠缺、合理税率的制定、对环境总容量的以及由许可交易制度引起的环境道德方面的争议等。由此可见,综合运用命令控制系统和经济激励机制也许是当前最理想的一种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合理分析两种手段,扬长避短,互相补充,交叉使用,从而在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同时克服外部不经济性的产生及存在,才能最有效、最经济地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要求。

我国环境资源保护在传统的命令控制、行政主导的体制下,正在越来越多地引人市场机制的功能加何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英国的理论与实践是个很好的借鉴。我们尤其有必要合理借鉴发达国家环境法制系统发展的经验教训,结合实际,少走弯路,在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二者间的关系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释:

①John Alder David Wilkinson.Enviromental Law ,1999,Chapter 7,p.21l.

②Andre Jordan and Anthony R.zito,“New Instruments of Enviromental Governance?National ExPerioces and Prospects,p?180.

③Reid, Environmental Law,:Sifting Through Rubbish (1995),JR p.238.

篇6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急性肾衰竭;保守治疗;护理措施

急性肾衰竭是原发性肾病综合症较为严重的合并症之一,中老年男性是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的高发人群[1]。对于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合并急性肾衰患者临床多以保守治疗处理[2],但其实际疗效受患者病情及个体化差异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32例,年龄在15~75岁,平均年龄为(54.7±5.6)岁,病程时间5d~7年,平均病程时间为(2.2±0.5)年。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2例,两组患者临床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实验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对本组研究完全知情同意,已通过我院伦理道德委员会审核;符合第八版《内科学》原发性肾病综合症诊断标准[3]。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内科保守治疗方案,包括泼尼松长程疗法,合并低蛋白血症者予以白蛋白扩容、低分子右旋糖酐、呋塞米、酚妥拉明等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内科基础护理措施,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如下:①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主动与患者交流、谈话掌握患者实际心理状态,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治疗行为的必要性,说明限制饮食的原因,讲解监护检验措施的意义,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②病情监护,患者住院期间严密监护患者病情变化,密切监测患者心率、尿量及血压指标,在药物应用过程中观察患者精神状态及临床表现;③前瞻性护理,根据患者生化检查结果评估患者各并发症及临床结局发生风险,根据患者血钾、血钠、肌酐水平、血压、尿量、临床症状等评估病情改善情况并报告给主治医生进行相关处理,④生活饮食护理,患者尿量减少是应严格控制其盐、水摄入量,记录患者24h出入量,并观察其有无脱水、水肿迹象,控制热量及蛋白质的摄入,行低蛋白、低盐、低钾、低磷饮食,以白肉等优质蛋白为主;⑤并发症护理,密切观察患者实际临床症状与表现,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通气服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注意患者与其他感染患者的隔离,并注重皮肤护理,定时进行翻身拍背及按摩推拿,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

1.3观察指标 显效,完全缓解:临床症状消失,尿蛋白转阴,24h尿蛋白定量35g/L,肾功能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尿蛋白下降超过50%,血清ALB有所升高,肾功能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尿蛋白定量下降小于50%,或肾功能恶化。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采用卡氏百分法评估,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采集,分数越高则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IBM SPSS 19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应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护理组治疗后显效19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78%,对照组干预后显效14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1.40%,护理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2.2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护理组术后发生血栓或栓塞1例,电解质紊乱1例,发生率为4.65%,对照组发生血栓或栓塞3例,电解质紊乱4例,感染3例,肾衰未缓解1例,发生率为25.58%,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本组实验结果显示,护理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于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合并急性肾衰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较差,并且自身活动能力及行为控制能力较弱,单纯进行健康教育与行为教导改善效果并不显著[4],因此需护理人员介入严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与表现,通过病情监护、饮食限制等改善临床症状,而前瞻性护理能够通过风险前瞻预防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合并急性肾衰高危并发症的发生,通过提前制定护理、治疗计划缩短医疗反应时间,控制患者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进展[5]。而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中老年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等负性精神状态,促使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综上所述,对肾病综合症致急性肾衰竭保守治疗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血栓、感染等诸多高危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高宇.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40例临床治疗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91-92.

[2]张林娟.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合并急性肾衰竭临床病理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5):47-48.

[3]葛均波,徐永建.内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45-346.

篇7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促红细胞生成素;沙利度胺;环孢素

[中图分类号] R5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6(c)-0090-02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erythropoietin combined with thalidomide and cyclospor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WANG Zhanfang WANG Minfang PENG Yuanyuan CHEN Chaohua XU Huili

Hematology of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in Pingdingshan City,Henan Province,Pingdingshan 467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ombination of erythropoietin and thalidomide,cyclosporine in patients with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ethods Twenty-four patients with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low-risk group,intermediate-risk groupⅠ)were treated with erythropoietin and thalidomide,cyclosporine.The dose of erythropoietin was 10 000 U,qod,ih.The dose of thalidomide was 100 mg/d.The initial dose of cyclosporine was 3 mg/(kg·d), which was adjusted according to blood concentrations after one week,was 3-6 mg/(kg·d).The efficiency after 8 and 12 weeks were evaluated.Results Sixteen cases achieved hematologic improvement response.The rat of hematologic improvement-erythroid response,hematologic improvement-neutrophil response,hematologic improvement-platelet response,was 62.5% (15/24),33.3% (6/18) and 26.7% (4/15).The major adverse effect was hepatic impairment.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combination of erythropoietin,thalidomide,cyclosporine is effective and the adverse effect is acceptable for the patients with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Key words]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Erythropoietin;Thalidomide;Cyclosporine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所导致的造血功能障碍,其基本病变是造血干祖细胞发育异常,导致无效造血及恶性转化危险性增高[1]。与高危组MDS不同,低危和中危Ⅰ患者主要表现为顽固性血细胞减少,尤其是贫血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针联合沙利度胺、环孢素治疗24例低危和中危ⅠMDS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4例病例均为2008年9月~2012年9月在本院门诊和住院的患者,男14例,女10例,年龄45~80岁,符合诊断标准[2]。其中,难治性贫血(RA)3例,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细胞(RAS)1例,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RCMD)20例。初诊时患者均有贫血表现,血红蛋白最高100 g/L,最低41 g/L;血小板最低10×109/L;白细胞最低1.1×109/L。单纯贫血者4例,两系减少者7例,其中白细胞减少并贫血者5例,血小板减少并贫血者2例,全血细胞减少者13例。治疗前EPO血清浓度检测,

1.2 治疗方法

予注射用EPO 10 000 U,隔日一次皮下注射,沙利度胺每天100 mg,晚上服,环孢素胶囊起始剂量为3 mg/(kg·d),1周后根据环孢素血药浓度调整剂量,用量在3~6 mg/(kg·d),口服。治疗前完善血常规、骨髓涂片、染色体、尿常、粪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D-二聚体检查。每周查2次血常规,每4周复查凝血功能、肝肾功能,8周复查骨髓涂片、染色体。对于血红蛋白(Hb)低于80 g/L,常规输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治疗。记录治疗前4周及治疗8~12周后4周中的输血频次与总量。

1.3 疗效判定

疗效标准判定依据国际工作组2006疗效标准[3]。治疗8周后评估疗效,如未达血液学改善,继续治疗,12周再评估疗效,12周未达血液学改善标准的判定无效,退出本组治疗,对于治疗有血液学改善者坚持治疗,Hb稳定8周,EPO改为10 000 U,隔2 d 1次维持。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24例患者中,16例出现血液学改善,15例出现红系反应,红系反应率为62.5%;18例有白细胞减少的患者中6例出现粒系反应,粒系反应率为33.3%;15例有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中4例出现血小板反应,血小板反应率为26.7%。EPO血清浓度

2.2 随访结果

随访截止2013年3月,24例患者中1例进展为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MDS-RAEB1),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颅内出血。进一步随访进行中。

2.3 不良反应

治疗中出现肝功能损害4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但均低于200 U/L,经保肝、环孢素减量处理后均恢复正常。肾功能损害1例,环孢素减量后恢复正常。嗜睡3例,便秘4例,2例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中血压升高,经调整降压药后血压得以控制。

3 讨论

MDS是一组以髓系细胞分化和成熟异常、难治性血细胞减少及高风险进展为急性髓系自血病(AML)为特征的造血系统肿瘤性疾病[4]。虽然MDS就其实质来说是一组恶性克隆性疾患,转变为白血病的危险性很高,但患者的自然临床过程和转归差异极大,真正转变为AML的患者不超过总体的30%[5]。尤其是低危、中危Ⅰ患者,对其威胁最大的是顽固性血细胞减少所导致的贫血、感染、出血、贫血性心脏病及生活质量的低下。目前国际上对于MDS治疗的认识已逐渐趋于一致,即个体化治疗,对于低危和高龄MDS患者,治疗目标应主要是提高血细胞数量和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支持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在MDS患者中,骨髓红系异常造血和红细胞生成减少是MDS患者早期的特征,贫血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也是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严重的贫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因此刺激、改善红系造血、纠正或减轻贫血、减轻输血依赖是所有治疗方案中最主要的目标。EPO是调节骨髓红系祖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主要细胞因子。Greenberg等[6]研究认为MDS患者应用重组人EPO,Hb水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增长,改善红系造血,且不影响白血病转化率。Jadersten等[7]研究显示,低危组和中危Ⅰ组患者对于EPO的治疗反应优于中危Ⅱ组和高危组患者。有研究证实EPO治疗疗效与治疗前血清EPO水平及每月输血频次有关,每月红细胞输注量少于2 U、血清EPO水平2 U或血清EPO水平2 U、血清EPO水平>500 U,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4%、23%、7%。本治疗中,治疗前血清EPO水平低的患者红系治疗反应好。

MDS是一组骨髓衰竭性疾病,免疫学异常是骨髓衰竭的主要机制之一。导致MDS造血衰竭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MDS造血克隆有选择性免疫攻击作用。环孢素通过抑制辅助T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扩增,及抑制T淋巴细胞产生造血抑制因子而起到治疗作用。MDS患者造血功能异常与骨髓造血微环境异常有重要关系。有研究初步提示MDS患者骨髓中存在血管新生,并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血管新生正调控因子表达明显增高。因沙利度胺具有免疫调节及抗血管新生作用而广泛应用于多种血液系统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亦被用于治疗MDS。Tamburini等[8]报道,小剂量沙利度胺治疗MDS低危、中危Ⅰ和中危Ⅱ的红细胞血液学改善率分别为50%、13%和11%。有临床研究表明,单用环孢素治疗MDS的有效率较低,约为30%,而两者合用有效率提高。徐泽锋等[9]报道,红系、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反应率分别为51.4%、21.2%、31.0%。本研究在沙利度胺、环孢素基础上加用EPO联合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获得血液学改善的患者比率达66.7%,同时也观察到三者联合治疗以红系改善明显,红系反应率为62.5%,部分患者脱离输血依赖,而中性粒细胞反应率为33.3%,血小板反应率为26.7%。

治疗中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肝功能损害,经环孢素减量、保肝等治疗均恢复正常。因EPO有升高血压的作用,对老年人尤其是伴高血压者,应注意监测血压。值得注意的是EPO有潜在导致血栓的风险,沙利度胺有导致血栓的风险,而环孢素亦可影响凝血功能,三者联用血栓风险可能加大,建议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对有心脑血管病高危因素者建议预防性小剂量抗凝剂治疗。

总之,EPO联合沙利度胺、环孢素对低危、中危ⅠMDS有较好疗效,且较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杨天盈,郝玉书.血液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81-1083.

[2] 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57-161.

[3] Cheson BD,Greenberg PL,Bennett JM,et al.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posal for modific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IWG) response criteria in myelodysplasia[J].Blood,2006,108(2):419-425.

[4] 张薇,邵宗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治进展[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0,9(3):274-279.

[5] 张之南,郝玉书,赵玉强,等.血液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91-892.

[6] Greenberg PL,Sun Z,Miller KB,et al.Treatment of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patients with erythropoietin with or without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phase 3 trial by the Eastern Cooperative Ontology Group(E1996)[J].Blood,2009,114(12):2393-2400.

[7] Jadersten M,Montgomery SM,Dybedal I,et al.Long-term outcome of treatment of anemia in MDS with erythropoietin and G-CSF[J].Blood,2005,106(3):803-811.

篇8

一、考核机构

考核组成员由区监察局、区创卫办、区政府督办室、区环保局组成,区监察局牵头负责。

组长:

成员:

二、考核原则

按照“坚持标准、客观公正、注重实效、促进工作”的原则,坚持重点工作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定性指标与量化指标相结合;专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区领导批示件办理与区环保局督办任务相结合进行全面考核。

三、考核依据

1、《市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2、《市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任务书》。

3、区领导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批示件。

4、区环保局临时下达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和督办单。

四、考核对象

1、各乡镇、街道办事处。

2、区级相关部门。

3、涉及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的市级垂直单位、部门。

五、考核分类

按照责任单位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量实行分类考核。

1、实行定期考核。涉及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区环保局、区城建局、市交警一大队、区工商分局、区煤炭局等共12个单位。

2、实行单项工作考核。涉及区财政局、区质监分局、区物价局、区广电局、市城建监察二大队、市城建监察四大队等6个单位。

六、考核计分

1、考核计分采取百分制,由二部分组成,即考核组打分占80%,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打分占20%。

2、加减分累计。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通报表彰一次加5分,通报批评一次减5分;受到市、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领导小组通报表扬一次加2分,通报批评一次减2分;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正面报道一次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加1分,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办公室督办单未完成的每项扣1分。

七、考核奖惩

(一)奖励

1、实行定期考核的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以及有关部门在考核中奖励前三名,第一名奖10000元,第二名奖5000元,第三名奖2000元。

2、实行单项考核的各相关部门在考核中各奖励前三名,奖金分别为5000元、3000元、2000元。

(二)惩处

篇9

一、领导重视,认真整改,查漏补缺。

针对县创卫办对我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第一阶段提出的“居民楼无化粪池、排水沟,生活污水横流,污染环境”的问题,我乡立刻召开党政办公会,专题研究整改方案,积极规划实施石牛街生活污染、粪便处理的工作。经党政办公室讨论一致同意:绿化植树80株;新治理污水沟300米;化粪池50口,351立方米;今后集镇房屋要做到雨(污)水分离,建沼气池或化粪池,严禁直排。直至目前,绿化植树80株、治理污水沟300米已全部完成。化粪池正在积极的修建中,并将于近期内全部完工。>二、狠抓落实,(水路)河道整治取得成效。

根据《井研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整治通知》的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组建了由乡长梅俊德同志等9人组成的专项治理工作小组,由乡长梅俊德同志负总责,刘建东同志负责水路河道环境的治理,廖宗燕同志具体负责自来水站的环境卫生治理工作。

书写标语四幅,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到位。各单位行动快,行动好。乡政府于二0__年七月七日、八日分别对沙溪河、自来水站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总体良好,河道、水库、山坪塘均无水葫芦、水白菜、浮萍、垃圾等漂浮物。检查组刘建东副乡长带队检查了沙溪河水库及山坪塘,由廖宗燕委员带队检查了自来水站和哑巴塘,对检查单位所做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同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和具体的措施。

本文来源:文秘站

三、重拳出击,道路交通环境大改善。

根据省、市、县各级部门的安排部署整治城乡环境,我乡迅速成立了以高铃清副乡长为组长,刘国良、范有水和但汉稳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对辖区内道路行车秩序,停车秩序以及交通安全设施设置,制定详细的方案,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在道路行车秩序的管理上,我乡依法严惩交通违法行为。305线和石牛街到各村农村公路机动车守法率达到了85%以上,非机动车守法率达到了80%以上;营运车辆规范有序,营运载客汽车检验合格后行驶,无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及由交通违法行为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做到合法营运、礼貌营运;道路有序畅通,经营户统一设置在自己门市前停放整车,不准停放在公路上。

在停车秩序设置管理上,设置停车场,由户管理,并签订相关责任书。

在交通安全设施设置上,交通标志做到了标线设置符合国家标准,设置全部到位;交通隔离设置做到了科学、合理、美观,对公路沿线控制区内非法设置交通标志牌全部进行了清理。

四、强化宣传,稳步推进“八进”工作。

我乡成立以乡党委书记李有才、乡长梅俊德为组长,副乡长刘建东、高铃清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以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目标为工作目标,成立由针对性的专项工作小组,充分发挥各单位、各部门的带头作用,改善我乡的环境面貌。

在这一阶段中,在全乡各村、各单位、社区中广泛开展“我参与、我出力、我分享,创建整洁、规范、优美、和谐的城乡环境”主题活动;进一步组织广大干部职工、村居民主动参与节能减排,节约每度电,每张纸、每滴水,创优美环境,文明机关活动;社区居民和单位切实做到‘门前三包“(包秩序、包绿化、包卫生)“院内四自”(自搞卫生、自建环卫设施、自育花草树木、自管单位秩序)搞好社区卫生死角保洁管理,规范车辆停放,引导居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树立公共卫生意识;大力开展家庭卫 生活动。家庭经常参加公共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室内器具摆放整齐,窗明几净,院落整洁,不违章饲养家禽家畜;提高农民群众环保意识,有效控制农村环境污染,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一减二控三保”(减少农药用量,控制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农药残留,保人畜安全,保护农作物及其产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加强监督检查、定期开展评比。进村社、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等活动每半个月评比,实行交叉检查,连续排名后两位进行职责追究。

五、今后努力方向。

在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以来,我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要求和先进乡镇的经验,仍有不小差距。下一阶段,我们决心,认真对照标准,继续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继续强化领导,进一步提升城镇环境生态水平。认真实施环境规划,并不断修正完善;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模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农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现象还较普遍地存在着,环境治理的滞后与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极不适应。继续加大环境基础投入,不断优化城镇面貌。

(二)继续强化环境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必须动员群众、群策群力。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工作必须广泛动员,全民参与。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加强宣传工作,使广大群众都意识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自觉参与到治理中来。一是要结合活动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广播电视充分发挥喉舌作用,以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环保教育宣传,不断扩大社会的宣传面,消除宣传的死角;二是争取有关部门到我乡举行环保宣传教育挂图展,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三是在小学生中开展教育活动,以此带动小学生对环保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和参与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四是在各企业开展厂容厂貌整治达标评比活动,使群众充分认识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不仅仅是口头上,而且要落实在行动中。让群众感觉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营造浓厚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气氛。

(三)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必须领导带头、责任到人。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必须强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领导小组,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工作负责制。必须制定责任制奖惩办法,按照县上文件要求制订具体的工作计划、方案,重点突出,措施具体,定期完成。

篇10

【关键词】城镇环境;保护;治理;发展

近年来,城镇环境建设与改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建设的日益进步,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优秀城镇环境不但是我们从业人员追求的目标,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为实现这一目标,也为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基础。

1.现阶段城镇环境主要存在的问题

1.1公民环保意思薄弱,环境质量与公共卫生状况有待进一步改进

在乡镇工业发展过程中,造成乡镇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们的环境意识不强,观念淡薄。一方面乡镇领导、企业负责人只管经济发展、企业扩张,追求的是经济效益,不管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另一方面,乡镇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环境受害者缺少环境保护意识。

1.2容貌秩序和城乡风貌有待进一步治理

其中主要一块是城乡生活垃圾的处理。这也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难点。扎实开展餐厨垃圾收集处理试点工作,逐步实现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不断提高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水平。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逐步消除乱倒乱扔生活垃圾的不良现象。突出工作重点,千方百计增加垃圾箱、垃圾清运车等环卫设备,抓紧实施垃圾综合填埋场、垃圾中转站、垃圾分类处置中心等项目,着力提高对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分类和处理的能力。

1.3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2005 年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为 15577 万吨,尚有 7526 万吨的垃圾只是简易堆放,约 48% 的垃圾未得到有效处理。全国约 334 个城市尚未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同时由于垃圾填埋场因使用到期关闭而减少处理能力、以及垃圾清运量逐年增长等方面原因,造成全国垃圾处理能力的缺口很大。

1.4管理政策和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建立“村收集、镇(乡)转运、市(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在实施城镇环境卫生规划的同时,加快农村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通过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快农村环境卫生建设的步伐。

2.加强城镇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如下

2.1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落实政策与实践探索要有机结合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落实政策与实践探索有机结合起来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加强对环境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组织和领导。

2.2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以推动和促进发展为基准

首先是一个环境问题,形象问题,但归根结底又是一个生产力问题,发展问题。环境也是生产力、竞争力。要把优化环境、改善形象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集聚,进而推动和促进发展上。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因此既要有长远性的规划,也要有阶段性的目标。

2.3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建立治理工作责任监督和考核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涉及方方面面的事情和利益需要得力的干部去协调解决,不给其相应的权力不行,否则就会一筹莫展。给了权力不给其压担子、不予监督问责也不行,否则就会不作为、乱作为。对于已见成效的治理要保持住,进一步的严格要求考核进行管理。

2.4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既要政府主导,又要全民参与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属于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的范畴,自然应该政府主导,特别是在规划、资金和政策等方面政府责无旁贷、不可替代。同时,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各种社会力量,营造有利氛围,汇聚强大合力。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 是做好这项工作的社会基础和组织保证。

要加强环保教育,通过一定方式的教育,加强公众环保意识。公众对于环境问题的参与,可有力地促进有污染企业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对于乡镇工业而言,由于它们分布在农村,有的企业甚至很偏远,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无力对这些企业进行直接控制。因此,需要形成一种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化的机制,通过当地居民的参与来影响乡镇工业治理污染的行为。这一措施的前提是加强环境宣传,提高群众的环境意识。提高乡镇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单纯是认识问题,它同乡镇工业同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正比例关系。因此,我们应在乡镇工业自身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基础上,努力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

2.5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科学的制定出对环境保护的规划

合理确定城镇产业结构和发展规模,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以建制镇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建设为重点,既要满足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为后代预留可持续发展空间。科学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

2.6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运用经济手段加强管理

严格执行排污收费制度。城镇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依据本地乡镇工业对环境影响的实际情况,切实加强排污费的征收。坚决扭转“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象。进一步完善环境资源有偿使用机制。

总之,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完善机制,强化保障。不断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经费投入、队伍建设、宣传教育等机制和法规政策体系,保障治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同时,更要注重制度建设,首先从制度层面把各种关系理顺了,这样执行起来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3.结语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不仅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而且迫在眉睫,时不我待。实事求是地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既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简单化之,更不能畏缩不前。

良好的城镇环境是群众的共同愿望,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开展城镇环境的综合治理,不仅能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还有利于的社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