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的社会效益范文
时间:2023-06-20 17:19: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建筑的社会效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建筑节能;节能经济;社会效益;消耗
前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能源资源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己越加突出和尖锐。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加快建筑企业节能观念的转变,有利于减少建筑耗能,节约能源;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有利于传统建筑业的改造和提升,转变城乡建设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切实做好建筑节能工作,是当代建筑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建筑节能经济
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随其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建筑能耗的大幅度增加。也带来了资源的浪费。对此国家一直提倡低碳建筑、节能建筑的概念。建筑节能经济也备受关注。
因为建设成本的增加,让很多人对其市场前景心存疑虑。以广州省为例,广州市政府已批准下发《广州市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管理规定》,规定海珠生态城、国际金融城等城市发展新区的新建房屋建筑项目如不符合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将不颁发施工许可证。
根据这一规定,广州四类项目应当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立项、土地出让、规划、建设和管理:一是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资金,或者国有资金占主导的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建筑项目(含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二是旧城改造项目;三是海珠生态城、国际金融城、中新广州知识城、白云新城、天河中央商务区、天河智慧城、白鹅潭商务区、南站商务区、琶洲片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沙新区、空港经济区、广州国际生物岛、大学城南区等城市发展新区的新建房屋建筑项目;四是2014年起,广州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单体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
二、社会效益分析
(一)不同的专业人士所给予社会效益不同的定义:
1社会效益是指项目实施后为社会所作的贡献,也称外部间接经济效益。任何柔层通常是指地面较其上部楼层软弱的那些建筑。
2、社会效益是指企业经济活动给社会带来的收入,而社会成本则是其带来的消耗,两者之差就是社会收益,即企业所提供的社会贡献净额。
(二)社会效益评估的特点:
1、外部效益的多角度和定量分析难度大
项目社会评估所涉及的间接效益和外部效益通常较多,例如产品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民物质、文化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改善、社会稳定与国防安全等等。
2、多目标性与行业特征明显
项目社会评估要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发展目标,因此具有多目标分析的特点。由于各行业务类不同性质的投资项目社会效益的多样性,而且各行业项目的特点不同,反映社会效益指标的差异也很大。因此,社会评估指标的行业特征较强,一般各行业能通用的指标较少,而专业性的指标较多;定性分析所涉及的范围和指标差别也很大。因此,各行业项目的社会评估指标设置要
3、注重宏观性和长远性
项目社会评估是对投资项目社会效益的全面分析评估,它不仅包括涉及社会的经济效益,与经济活动有关的宏观社会效益、环境生态效益等,还包括更广泛的属于纯粹社会效果的非经济社会效益。而且有些社会发展目标所体现的社会效益与影响具有相当的长远性,例如项目对居民健康、寿命的影响,对生态与自然环境的影响,对居民文化生活、人口素质的影响等。
(三)评估的作用:
项目社会效益评估可以促进在投资决策中全面衡量项目的财务,经济和社会效益,减轻项目对社会的不利影响,防止社会风险,促使项目与社会相互适应和协调发展,达到项目的持续发展和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提高项目成功率,增进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和社会发展目标与社会政策的顺利实现。
三、两者的关系: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建筑业的深入,绿色建筑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当前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经济因素是影响绿色建筑推广的关键所在,一般建筑开发商只看到绿色建筑所带来成本增加的一面,而绿色建筑巨大的生态环境效益被忽略了。因此,对绿色建筑进行技术经济和费用效益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节能收益是指建筑由于采用节能措施而带来的能耗收益、运行维护收益和舒适性收益的总和。其中能耗收益为最直观的收益。
建筑节能技术在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带来广泛的社会效益,影响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水平和质量。建筑节能是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建筑节能节约了大量社会能源和社会资金。以北京为例,截止2001年全市建成符合节能50%标准的住宅达3600万平方米。这部分住宅每年就可以节约采暖耗能40万t标煤,从而节省大量能源和资金,建筑节能是缓解当前电力紧张的有效手段,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建筑经济节能对社会效益的意义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出来。
1.建筑企业节能的意义 企业实施节能改进,不仅可以降低能耗成本,而且有助于缓解政府能源供应和建设压力,对减少废气污染保护环境也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2.建筑节能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减轻环境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3.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当前居住建筑节能效果较差,总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容易导致用电高峰(夏季拉闸限电)
4、节约社会资源,提高生活水平
5、拉动建筑节能相关产业的发展:保温隔热性能、门窗的热工和气密性、采暖空调系统等相关技术和产业的进步。
建筑节能的发展在国内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人们对绿色建筑的了解受开发商广告轰击下错位的概念,使得消费者不能真正理解绿色建筑,而简单认为绿色建筑等于豪宅。开发商则认为绿色建筑就是增加投资,并不产生的收益,或者仅为迎合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理念而打出“绿色”广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绿色建筑首先也是一种商品,它从生产到消费背后需要多个群体共同支撑,这些群体同时构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作为这一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政府、地产开发机构、研究机构、设计机构、建设机构、产品供货商、行业协会、消费者、金融机构乃至媒体,都在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成为绿色建筑发展的不同推动力量和影响因素。绿色建筑推广仅靠政府一些强制政策和社会道德力量是不够的。要充分做到建筑节能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结合必须从我们每个人做起。最终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四、总结:
要想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就必须做好各种经济节能工作。尤其是建筑业的节能经济,占很大比重。建筑项目建设如果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国家、省、市重点支持的发展领域;该项目有利于传统材料领域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增加传统材料的技术附加值,提高其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带动全省农林业的快速发展,节省资源,对促进人员就业、社会稳定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样就回去的很大社会效益。我们要努力做到建筑经济节能与社会效益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篇2
Abstra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reen building naturally becom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is article starts to set up a green building economic evaluation model, establishes foundation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This article has a detailed analysis about the incremental cost and incremental benefits of green technology, and accurately evaluates the economics of green building.
关键词: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增量效益
Key words: green building;whole life cycle;incremental costs;incremental benefits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6-0116-02
0 引言
历年来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建筑业的发展却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以及难循环的粗放式的模式发展。高速城镇化发展又标志着建筑业逐年增长的发展势头,在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的倡导下,继续坚持传统的消耗发展模式显然是行不通的。绿色建筑作为解决上述粗放式发展弊端的良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趋势。2013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作出关于《“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的发文,文中明确提出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途径,保障措施[1]。
1 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1 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
1.2 绿色建筑的发展 国内绿色建筑的发展较国外起步较晚,但随着环境、生态、能源等问题的尖锐,绿色建筑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一致关注。在绿色建筑的推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来自各参与方的阻碍。各参与方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对待绿色建筑,而不能够客观的站在项目利益上去对待。房地产开发商片面的认为绿色建筑就是增加项目的前期投入;设计单位技术力量薄弱;咨询机构技术水平缺失,无具有资质的专业人员。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对绿色建筑经济性的误解。
2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效益分析
2.1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 全寿命周期是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过程。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Life-Cycle Cost of Green Buildings)是指从项目决策、设计、建造、使用、维修、拆除、报废、回收的整个寿命周期内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公众所发生的一切费用[3]。
2.2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分析 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是相对于传统建筑的增量成本,是指为了实现绿色建筑的相关标准,在其寿命周期内使用相应绿色技术而带来的总投资的增加或者减少。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介绍,绿色建筑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的分析将从上述六类指标进行展开[4]。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确定还需要合理的计算出该项目在不使用绿色技术同时满足当地强制性标准的条件下的成本。绿色建筑增量成本计算公式如下:Ci=Cg-Ct
式中Ci表示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Cg表示绿色建筑的总成本;Ct表示不使用绿色技术的传统建筑的总造价。
2.3 绿色建筑的增量效益分析
2.3.1 经济效益分析
①节地效益(B地)。对于利用旧建筑,地下空间和废弃场地的节地项目,节省了土地征用的费用。
②节能效益(B能)。绿色建筑通过改善结构窗墙比,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达到减少空调设备的设施费和直接节约电费煤费。B能=■P电n×Q电n+B设
式中P电n表示第n年电费价格;Q电n表示第n年节电量;B设表示减少空调设施费。
③节水效益(B水)。节水项目因采用非传统水源减少的原市政供水量。B水n=■P水n×Q水n
式中B水n表示第n年节水效益; P水n表示第n年水费价格;Q水n表示第n年节水量。
④节材效益(B材)。绿色建筑设计中,设计和业主都坚持“土建装修一体化”的原则,使用高性能材料和可再利用材料,既提高了建筑的耐久性、节约了原材料,还减少了材料运输费。B材=B装+B再用+B运
式中B装表示节材的效益; B再用表示可利用材的效益;B运表示节材运费。
2.3.2 社会效益分析 绿色建筑的社会效益显得稍微抽象了些。采用节水技术的项目,会减少雨污水排放,进而减少市政管网设施的维修费。节水技术能缓解城市现状,减少了财政损失。绿色建筑会带来健康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很有成效。
2.3.3 环境效益分析 采用节能技术的项目,在达到节电节煤的同时也减少了CO2,SO2等气体排放,减少酸雨发生,提高建筑使用寿命;相对清洁的空气还能降低疾病发病率。环境效益的经济量化可以通过处理CO2,SO2等污染气体的工艺成本和因减少疾病发生而节约的医疗费来计算。
3 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
3.1 绿色建筑的财务评价 在推行绿色建筑的进程中,阻碍其发展的最大因素就是投资者不愿意为绿色技术前期过多的投入买单。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我们需要对绿色建筑的成本效益作一下财务评价。
动态投资回收期(T)的计算。
PB=B地+B材+■(B能n+B水n)(P/F,i,n)
NPV净=PB-PC
i——基准收益率; NPV净——累计净现值;
PB——增量效益累计现值;PC(Ci)——增量成本累计现值。
T =(NPV净出现正值的年数-1)+上一年累计净现值的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净现值
3.2 绿色建筑的国民经济评价 站在整个国家的立场上,需要对绿色建筑进行国民经济评价。评价需要综合评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绿色建筑的间接效益外部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定量化却是一项特别复杂繁琐的工作。量化过程中可以通过转换成间接的外部效果,找到计算效益的突破口。例如减少CO2,SO2等污染气体的排放,可以通过计算处理污染气体处理工艺成本和减少疾病发生节省的医疗费来量化。
4 结论
文章主要从全寿命周期分析了绿色建筑成本、效益组成,以及简单的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在我国当前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的时代背景下,绿色建筑是需要得到市场的接受,得到投资者的认可的。上述评价模型可以提供投资者测算绿色建筑增量投资的回收期。据统计,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主要聚集在高效能耗设备,非传统水源和可再生能源设备等绿色技术上,大约67%的增量成本在每平方造价120-300元,投资回收期大约在2-10年之间,其余的项目投资回收期大都控制在20年内[5]。本研究对于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分析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2013.
[2]李百战.绿色建筑概论[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3]李静,田哲.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与效益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1,25(05).
篇3
关键词:绿色建筑;造价管理;策略
前言
与传统造价管理不同,绿色建筑造价管理需将社会作为切入点,同时,践行可持续发展思想,保证项目全寿命周期均采用绿色建筑手段,然后,针对可持续发展背景下项目造价实施管理,即以全过程、全要素、全风险的造价管理方式,实现效益最大化项目建设目标,并就此推进现代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条件。以下就是对全面造价管理方法等相关问题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前建筑行业造价管理手段的革新提供有利参考。
1 绿色建筑与造价管理关系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绿色建筑与造价管理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绿色建筑施工全寿命周期来看,项目建设目标旨在减少能源、自然资源等的消耗,同时,倡导环境保护理念,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为人类建构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而全面造价管理的终极目标亦是达到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的最大化,因而,二者目标一致。
第二,在绿色建筑项目工程实施过程中,全面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可指导施工人员提高施工材料利用率,同时,降低各种材料和自然资源消耗量,即造价管理工作可对绿色建筑全寿命期资源使用进行严格把控,并通过造价管理形式实现建筑资源的最优配置。因此,为了实现绿色建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目标,必须站在社会角度做好全面造价管理工作,由此拓展项目建设内涵[1]。
第三,绿色建筑思想是全面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全面造价管理工作的实施需在管控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环境效益、社会效益问题,最终减少项目内部成本、项目外部成本的投入,且从根本上规避以破坏环境方式获取经济效益。
2 绿色建筑中全面造价管理的实施策略
2.1 立项、可行性研究阶段造价管理
在绿色建筑项目建设期间,为了做好全面造价管理工作,应注重严格把控立项、可行性阶段造价管理事项。即首先,在绿色建筑场地选址、交通规划、能源规划、资源利用、绿化、水资源规划等计划期间,应考虑项目实施是否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且参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实施造价管理事项。例如,在绿色建筑场地选址过程中,基于满足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应综合考虑文物保护、环境污染、防灾减灾等多种因素,然后,践行可持续发展原则,将造价管理与环境社会进行融合,最终在环境影响程度符合标准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建设地址,且减少能源、水资源等的利用,保证造价管理的全面性[2]。其次,在绿色建筑立项、可行性研究阶段,为了做好造价管理工作,应站在环境和社会角度,对各项活动可行性方案进行评价,同时,提出可行性方案影响问题补救措施,以期从根本上控制项目造价投入。
2.2 设计阶段造价管理
在绿色建筑设计阶段,需通过对材料选择、建筑结构、建筑规模、单位面积、面积指标等的规划,达到造价管理目的,同时,遵从经济性原则,即在绿色建筑设计阶段造价管理期间,应综合考虑初始建设期、使用维护期、能源消耗期等投资、消耗情况,且致力于新能源,如,风能、生物质能、地热等的开发,就此通过对能源结构的改进降低项目投资,并达到环保型建设目标。此外,在设计阶段造价管理期间,为了促进绿色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需综合考虑项目当地地理、气候等条件,然后,确定当地环境污染、资源使用、土地开发等承载能力,最终站在全面造价管理角度,合理化减少土地等资源的开发,并注重限制实心粘土转的使用,开发新型墙体材料和绿色混凝土等,减少环境污染问题,且就此实现对绿色建筑造价的有效控制。同时,在全面造价管理视角下,为了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最优状态,应注重充分发挥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料价值,且避免对高蕴能量、放射性建筑材料的使用,最终通过全面造价管理方式打造湿度、光、声良好的生活空间[3]。另外,在绿色建筑造价管理期间,亦应注重深入了解当地民俗和生活模式,然后,参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确定设计方式,同时,明确各项设计活动投资概算和环保投资,由此通过限额设计方法,达到造价管理目的。
2.3 施工阶段造价管理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在绿色建筑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注重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工作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注重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
第一,在项目施工阶段,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环保投资,因而,需将使用环保节能材料、减少施工扰民、减少资源浪费、减少二次整治费用等作为指导思想。例如,减少水泥、混凝土等材料的应用,使用绿色混凝土、轻型钢结构等施工材料,就此减少建筑垃圾,高效控制项目造价。除此之外,由于在绿色建筑施工期间涉及到了大量水资源的利用,因而,需在造价管理期间,对水资源用量实施监管,且注重做好雨水、施工废水等二次利用工作,以期减少水费投入。此外,在土石方等搬运过程中,应保持施工现场清洁度,且重新利用施工废料,就此降低材料费、现场清理费、运输费、处理费等,达到高效性造价管理效果[4]。
第二,在施工阶段全面造价管理期间,为了实现对应急活动、事故活动等各项活动的控制,应注重针对环保工程设施实施评价,如,粉尘、噪声、震动评价等,然后,依据评价结果,整理资金使用情况、施工建设等资料,最终编制施工要求,达到环境保护、造价管理双重目标。
2.4 竣工验收阶段造价管理
竣工验收阶段的造价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注重收集建设项目资源、活动、数据变动等信息,然后,分析各类信息对全面造价管理的影响,随后,由反馈信息判断项目是否“返工”。此外,在竣工验收阶段,亦应注重通过对资源消耗的控制,达到造价管理目的。例如,在绿色建筑运行维护时,可用自然光代替部分过高照明,且合理限制照明时间,就此减少电能资源消耗,降低电费。即竣工验收阶段的造价管理具有深远的意义,为此,在全面造价管理工作实施期间,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继而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空间,并降低项目工程造价费用。
3 结束语
综上可知,基于当前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传统项目管理思想已经无法满足其发展需求,因而,在绿色建筑施工阶段,需导入全过程造价管理、全风险造价管理、全要素造价管理等概念,即在全面造价管理期间,融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要求,从立项、可行性报告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等层面入手,合理把控项目建设中材料、设备等的使用,然后,通过造价管理形式,减少资源消耗费用投入,且达到环境保护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旭华.绿色节能建筑造价管理分析[J].门窗,2015,15(12):46-47+49.
[2]杨洁瑞,凌婉青,杨凤祥.基于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探究[J].居业,2016,15(05):145-146.
篇4
【关键词】 绿色施工;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02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727-5123(2009)02-005-2
绿色施工是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绿色建筑一样,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上,随着绿色建筑概念的普及而提出来的。落实到具体的方面,就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所提出的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与舒适空间的要求。
绿色施工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减少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就如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所提出的要求。当然,绿色施工除了封闭施工、降低噪音扰民、防止扬尘、减少环境污染、清洁运输、文明施工外,还应该减少场地干扰、尊重基地环境、结合气候施工、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和能源、采用环保健康的施工工艺、减少填埋废弃物的数量、以及实施科学管理、保证施工质量等,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也有人将绿色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为绿色施工具有“四化”的特征,即系统化、社会化、信息化、一体化,这实质上是将施工技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1 充分认识绿色施工在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满足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同时建筑业自身也必须符合国家节约资源能源和生态保护的基本要求。
1.1 全面准确理解绿色施工的内涵。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实施绿色施工,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
1.1.1 实施绿色施工的原则。一是要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二是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绿色施工的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
1.1.2 绿色施工不同于绿色建筑。去年建设部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因此,绿色建筑体现在建筑物本身的安全、舒适、节能和环保,绿色施工则体现在工程建设过程的四节一环保。绿色施工以打造绿色建筑为落脚点,但是又不仅仅局限于绿色建筑的性能要求,更侧重于过程控制。没有绿色施工,建造绿色建筑就成为空谈。
1.1.3 绿色施工不同于文明施工。前两年,绿色施工的概念刚刚出现时,它的涵义尚不清晰,不少人很容易把绿色施工与文明施工混淆理解。当时从某种程度上,文明施工可以理解为狭义的绿色施工。随着国家战略政策和技术水平的发展,绿色施工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绿色施工除了涵盖文明施工外,还包括采用降耗环保型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能源。因此,绿色施工高于、严于文明施工。例如,《导则》中对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的保护,节材、节能措施等都有所规定。绿色施工也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各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和发展状况稳步扎实地开展,避免做表面文章而浪费。
1.2 绿色施工是建筑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筑业肩负着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绿色施工是建筑业积极承担这份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和实践形式。建筑活动一直是自然资源和能源高消耗的生产性活动之一,建筑物所占用的土地,建筑材料的加工、使用以及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废弃物和对周边的污染等都对生态环境产生极大影响。据统计,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直接消耗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近30%,建筑用水、钢、水泥等都占很大比例。比如建筑用水,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每年缺水量达60亿吨,有1/6的城市严重缺水。我国年混凝土制成量达20亿立方米,配制这些混凝土所需的用水量约有3亿多立方米,再加上混凝土养护用水量(如果按照传统做法浇水养护,水的消耗量将超过搅拌用水),相当于每年60亿吨缺水量的1/10.而且目前施工用水几乎都是自来水,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为混凝土搅拌和养护完全可以使用中水。尽管建筑施工水资源的消耗量相对于高水耗工业企业,单位产值耗水量比重较低,但是工程建设本身的流动性和临时性造成施工用水管理比较粗放,还有较大的水资源节约和再利用的空间。还有,比如建筑垃圾,根据北京、上海两地统计,每施工一万平方米平均产生建筑垃圾500~600吨。而这些建筑垃圾可以通过填埋和铺路等方式再利用。由此可见,建筑业为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的潜力巨大,责任重大。绿色施工的指导思想立足于建筑业以工程建设实践“四节一环保”,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
1.3 绿色施工是实现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建筑业能否抓住未来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国家战略,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要从加快建筑业企业改革发展,提升建筑业综合竞争力入手,核心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从传统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高效率的集约型方式转变,建造方式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绿色施工正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
绿色施工的提出,对企业管理和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促使企业更加科学合理高效地组织工程建设各个环节,以创新管理方法、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的精细化管理,取代单纯依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为特征的粗放式管理,摆脱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绿色施工的提出,必然要求大力推广应用新型环保材料和节能型设备,应用先进成熟的施工技术,加强数字化工地等信息技术应用,并大力发展建筑标准件,加大建筑部品部件的工业化生产比重,从而有利于构建密切联系生产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和推广机制,增强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建筑业技术进步的步伐。绿色施工的提出,必然对施工现场一线工人素质提出更高要求,需要重视并加强工人的培训教育,尤其是对一线农民工的培训教育,保证绿色施工的实施,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1.4 绿色施工是企业转变发展观念、提高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 。绿色施工的实施主体是企业。当前我国建筑业企业仍然主要通过铺摊子、比设备、拼人力来获取企业效益,往往最注重经济效益,越来越关注社会效益,对环境效益还缺乏足够认识。企业项目组织管理和施工现场管理的重心一直放在工程建设速度和经济效益上,现场污染和浪费现象普遍严重。绿色施工的根本宗旨就是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实施绿色施工并不意味着企业必须要高投入,影响工期和经济效益,相反会增进了企业的综合效益。
首先,绿色施工是在向技术、管理和节约要效益。绿色施工在规划管理阶段要编制绿色施工方案,方案包括环境保护、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措施,这些措施都将直接为工程建设节约成本。因此,绿色施工在履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节约了企业自身成本,促使工程项目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其次,环境效益是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建筑业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势必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进而形成潜在效益。比如在环境保护方面,如果扬尘、噪音振动、光污染、水污染、土壤保护、建筑垃圾、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等控制措施到位,将有效改善建筑施工脏、乱、差、闹的社会形象。企业树立自身良好形象有利于取得社会支持,保证工程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乃至获得市场青睐。所以说,企业在绿色施工过程中既产生经济效益,也派生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最终形成企业的综合效益。
2 加快推进建筑业绿色施工的步伐
2.1 加强研究和积累,建立完善绿色施工的法规标准和制度。我国的绿色施工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势头良好。部里出台《绿色施工导则》仅仅是一个开端,还属于导向性要求。相关绿色施工法规和标准都还没有跟上,尤其量化方面的指标,比如能耗指标。因此,我们还有大量的基础工作要做。
一方面要在推进绿色施工的实践中,及时总结地区和企业经验,对绿色施工评价指标进一步量化,并逐步形成相关标准和规范,使绿色施工管理有标可依。比如《导则》中评价管理属于企业自我评估,有关评估指标和方法尚需要企业结合工程特点和自身情况自我掌握。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我们将把一些企业的好经验及时总结和研究,条件成熟时上升为标准,有些还可以上升为强制性标准。
另一方面研究建立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绿色施工责任制及社会承诺保证制度,促进各方企业在绿色施工中自觉落实责任,形成有利于开展绿色施工的外部环境和管理机制。
2.2 以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为切入点,建立完善激励机制。推行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能够以点带面,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为此,《导则》专设“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一章,鼓励各地区通过加快试点和示范工程,引导绿色施工的健康发展,同时制定引导企业实施绿色施工的激励机制。目前,要对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的技术内容和推广重点做进一步研究,逐步建立激励政策,以示范工程为平台,促进绿色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更多更快地应用于工程建设。此外,要在相关的工程评优中,加入绿色施工的内容要求,提升工程的绿色含量,强化激励作用,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篇5
关键词:河南省建筑;工程建设;绿色施工;管理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the pillar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the industries have been expanding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escalating, and its industry quality continuously enhance, maintained a good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How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faced with the common subject in the new era.Key words: construction of Henan Province; construction projects; gree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E9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10年11月,住建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自2011年10月实施,结合《绿色施工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等国家标准和精神,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1年1月《绿色施工管理规程》(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DBJ/T107-2010),其目的就在于推动建筑业实施绿色施工,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重在落实国家“四节”要求(节约土地、节能、节水、节约料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要求,结合河南省施工实际,以系统性、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为原则,管理内容覆盖施工全过程的资源节约 、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卫生等活动。既保障社会利益的强制性要求,又结合当前行业发展的现状,倡导企业发展和科技进步。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置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结合部。全省总建筑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年度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700多亿元,建筑业完成总产值5100亿元,排名全国第7位。做好河南省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对全国而言,影响很大,意义深远。
一、充分认识绿色施工在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满足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同时建筑业自身也必须符合国家节约资源能源和生态保护的基本要求。(一)全面准确理解绿色施工的内涵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实施绿色施工,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1.实施绿色施工的原则
一是要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二是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绿色施工的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2.绿色施工不同于绿色建筑
建设部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因此,绿色建筑体现在建筑物本身的安全、舒适、节能和环保,绿色施工则体现在工程建设过程的四节一环保。绿色施工以打造绿色建筑为落脚点,但是又不仅仅局限于绿色建筑的性能要求,更侧重于过程控制。没有绿色施工,建造绿色建筑就成为空谈。3.绿色施工不同于文明施工
前两年,绿色施工的概念刚刚出现时,它的涵义尚不清晰,不少人很容易把绿色施工与文明施工混淆理解。当时从某种程度上,文明施工可以理解为狭义的绿色施工。随着国家战略政策和技术水平的发展,绿色施工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绿色施工除了涵盖文明施工外,还包括采用降耗环保型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能源。因此,绿色施工高于、严于文明施工。例如,《导则》中对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的保护,节材、节能措施等都有所规定。绿色施工也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各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和发展状况稳步扎实地开展,避免做表面文章而浪费。(二)绿色施工是建筑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建筑业为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的潜力巨大,责任重大。绿色施工的指导思想立足于建筑业以工程建设实践"四节一环保",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绿色施工是建筑业积极承担这份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和实践形式。建筑活动一直是自然资源和能源高消耗的生产性活动之一,建筑物所占用的土地,建筑材料的加工、使用以及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废弃物和对周边的污染等都对生态环境产生极大影响。据统计,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直接消耗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近30%,建筑用水、钢、水泥等都占很大比例。比如建筑用水,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每年缺水量达60亿吨,有1/6的城市严重缺水。根据河南省统计,每施工一万平方米平均产生建筑垃圾500-600吨。而这些建筑垃圾可以通过填埋和铺路等方式再利用。
篇6
关键词:工程项目;绿色施工;方法
新时期,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
实施绿色施工的原则是:(1)要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2)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1.绿色建筑施工的理念
绿色施工的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要求:(1)尽可能节约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地热等无污染型能源。(2)充分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因素和场地因素等,尽可能利用天然的冷、热源,利用自然通风等来改善施工环境空气的质量,以提高人们的健康质量。(3)材料选择与管理:各种建筑材料的选择尽量使用本土材料、降低由于材料运输而造成的能耗和环境污染,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可循环的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能源的综合利用。尽量做好材料分类管理和废弃及边角料的回收利用;严格做到建材的无害化(无污染、无辐射)。在技术成熟、经济允许的情况下适当使用新材料、新技术以提高环境的物理性能。(4)水的循环利用:注意进行雨水收集、水的循环利用。
2.实现绿色施工的举措
建筑施工产生的尘埃占城市尘埃总量的30%以上。此外,建筑施工还在噪声、水污染、土污染等方面带来影响。因此,必须做好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地应用和实践绿色施工。
2.1创造良好运行绿色施工的环境
要大力组织开展绿色施工宣传活动,引导建筑业企业和社会公众提高对绿色施工的认识,深刻理解绿色施工的重要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开展绿色施工的统一性和协调性。要充分利用建筑业既有人力资源优势,通过加强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一线建筑工人分类培训,使广大工程建设者尽早熟悉掌握绿色施工的要求、原则、方法,及时有效地运用于工程建设实践,保障绿色施工的实施效果。
2.2健全组织管理与绿色施工制度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协调机制,最大限度发挥建设、环保、城管等部门的作用,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效率和污染控制成效。细化责任目标,督促施工单位提高环境意识,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进行环境教育,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环境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设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环保工作,做好检查记录。另外,应研究建立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绿色施工责任制及社会承诺保证制度,促进各方主体在绿色施工中自觉落实责任,形成有利于开展绿色施工的外部环境和管理机制。同时,合理安排材料采购、进场时间,就地取材,减少远程运输产生的消耗。控制夜间施工作业和二次搬运,降低噪声和材料损耗率。确需夜间作业的,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尽可能缩短夜间施工时间。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降低施工设备的单位耗能。
2.3强化技术应用以推进绿色施工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通过应用施工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建筑模型工程量自动统计、设备与物流管理系统等信息技术,进行精密规划、精心建造和优化集成,实现绿色施工。另外,要确保工程措施费中的环境保护费、工程排污费及时足额到位,并不得被非法挤占和挪用。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采取有效的财政、税收和价格政策措施,调动施工企业的积极性,鼓励施工企业增加环保经费投入,主动治理施工现场环境污染。
2.4多方积极发挥实施绿色施工的作用
实施绿色施工,要依靠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建设各方企业,加强绿色施工的技术和管理创新,把绿色施工理念真正贯穿到施工全过程。例如绿色施工方案的合理优化,绿色施工的评价管理以及各项技术控制措施等等,都需要企业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创新和丰富,积累技术和经验。建筑业企业要着力于积极采用绿色施工技术措施,提高企业发展质量,研发绿色施工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全面提高自主创新实力。
3.对实施绿色施工的实践体会与总结
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实施绿色施工,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
笔者体会到:(1)绿色施工不同于绿色建筑。绿色建筑体现在建筑物本身的安全、舒适、节能和环保,绿色施工则体现在工程建设过程的“四节一环保”。(2)绿色施工不同于文明施工。从某种程度上,文明施工可以理解为狭义的绿色施工。绿色施工除了涵盖文明施工外,还包括采用降耗环保型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能源。因此,绿色施工高于、严于文明施工。
总结认为:(1)绿色施工是实现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建筑业能否抓住未来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国家战略,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要从加快建筑业企业改革发展,提升建筑业综合竞争力入手,核心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从业人员素质。(2)绿色施工是企业转变发展观念、提高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绿色施工的实施主体是企业。首先,绿色施工是在向技术、管理和节约要效益。绿色施工在规划管理阶段要编制绿色施工方案,方案包括环境保护、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措施,这些措施都将直接为工程建设节约成本。其次,环境效益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建筑业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势必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也派生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最终形成企业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绿色建筑房地产营销策划
一、引言
近几年我国城乡建筑发展十分迅速,房屋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建筑节能的问题成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确定了与绿色建筑相关的一系列标准,它的普遍推行必将对现有的房地产开发各个环节带来一定的冲击。本文将集中分析房地产营销策划环节,探讨现有的房地产业向绿色建筑时代过渡期中的营销策划各个阶段的相应调整。
二、绿色建筑背景下房地产营销策划分析
我国房地产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房地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趋向理性化;与此同时,过去那种简单的楼市买卖观念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房地产市场营销模式也发生了变革,继而营销策划也随之调整。房地产营销策划的内容主要由三部分构成:项目判断、概念设计和广告媒体。
1.项目判断阶段
伴随着绿色开发标准的建立,可以预见房地产开发市场的准入门槛将会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至于提升多大的幅度将首先取决于社会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对于房地产的策划人员来说,在项目判断这一阶段对开发成本的预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市场定位。一方面,绿色建筑强调无污染。这必然对建材、建筑工艺、设计方案等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使得绿色建筑的开发承载的责任与义务增多,成本相应提高。在项目开发阶段,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次,绿色建筑又具有地域性特征,使得开发成本进一步增加。因此这一阶段直接影响着开发商的投资决策,决定着整个项目的成败。开发商应该在分析市场需求的同时,考虑社会效益,而且要更多的关注社会效益,不单单是为了一己私利。那么对社会效益的关注应该成为项目判断环节的一个基本准则。
2.概念设计阶段
概念设计是指运用崭新的设计理念将项目的最大价值诱发出来。对于概念设计来说,一方面,《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能够为全行业提供一个协调行动的模板,加强对环境重要性的认同,引导开发商按统一标准去进行绿色开发。另一方面,这一标准不仅针对开发商,还面向消费者(业主)。这样就避免开发商鼓吹自己的产品蒙蔽消费者,完全做到了公开。同时在概念设计中,人们对于绿色的相关概念设计也更加清晰。随着消费者和开发商对绿色建筑的认同,将进一步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而深化中的绿色建筑反过来又会给绿色建筑的标准化发展开辟道路。
3.广告媒体阶段
广告是联系开发商和消费者的桥梁,广告创意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项目与消费者沟通的有效性。目前我国节能建筑市场不是很景气,其中部分原因是消费者建筑节能意识薄弱。业主对节能效益认识不够,不愿花费较高成本购买节能住宅,节能市场上缺乏需求动力,导致开发商做节能成本风险增大,从而形成节能消费市场恶性循环,给建筑节能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在大力发展节能产业和节能技术同时也要提高大众节能意识,合理引导消费者消费观,必须在广告与媒体阶段以恰如其分的方式让社会公众所深度认知,并进而建立广泛的社会认同。这就要求其完全有别于以往房地产市场广告策划中众多卖点的包装和修饰。它的公益性、开放性必须要在这一环节中给予充分的重视,加大力度宣传绿色节能建筑意识,加快绿色建筑的新技术、新产品和管理经验的推广。广告策划中市场推广的众多策略同样适用于绿色项目的推广,关键是要注意市场的创新,同时聚焦于如何引导消费者。进而推动绿色建筑差异化发展,并在产品实践中不断完善绿色建筑的开发结构,以适应更多建筑类型、更多社会人群的的使用需求,以规避国家强制规范导致千城一面的城市格局。
三、结论
高速城镇化和能源危机要求房地产业逐渐向低能耗发展模式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进程中,房地产营销策划也呈现了一系列规律和特征,在了解熟悉、运用上述规律的基础上,重视房地产营销策划中项目判断阶段的市场定位,做好概念设计阶段的信息整合,完成广告与媒体阶段的调整,对推动绿色建筑的顺利施行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住宅:跨世纪发展热点聚焦.99中国住宅发展论坛文集[A].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篇8
关键词:土木工程;绿色建筑;发展状况
1. 绿色建筑
1.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 ,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1.2绿色建筑的特征
绿色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建筑本身较传统建筑,其耗能大大降低。绿色建筑尊重当地自然,人文,气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此没有明确的建筑模式和规则。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如绿地,阳光,空气,注重内外部的有效联通,其开放的布局较封闭的传统建筑的布局有很多区别。绿色建筑过程中,对整个过程都注重环保因素。
1.3绿色建筑的内涵
1.3.1节约环保
节约环保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呵护生态和减少污染,将因人类对建筑物的构建和使用活动所造成的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和生态的再造能力范围之内。
1.3.2健康舒适
创造健康和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是人们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适用和高效的活动空间。对于经受过非典SARS肆虐和甲型H1N1流感全球蔓延困扰的人们来说,对拥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的渴望是不言而喻的。
1.3.3自然和谐
自然和谐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亲近、关爱与呵护人与建筑物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将认识世界、适应世界、关爱世界和改造世界自然和谐与相安无事地统一起来,做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只有这样,才能兼顾与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才能实现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1.4绿色建筑的意义
节约能源和资源,减CO2少污染 建筑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户,同时对环境也有重大影响。据统计,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尽管诸如道路,桥梁,隧道等不能以绿色建筑去衡量,但是居住区,办公大厦,公寓等对资源的利用时周而复始的。另外,建筑引起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据了环境总污染的1/3还多,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其中40%为建筑垃圾。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住宅,道路,地下工程,公共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所耗费的能源也雨来越多,这与日益匮乏的石油资源,煤资源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2. 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2.1在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营造绿色建筑、健康住宅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建筑师追求的目标。
人们已不但注重单体建筑的质量,也关注小区的环境,不但注重结构安全,也关注室内空气的质量,不但注重材料的坚固耐久和价格低廉,也关注材料消耗对环境和能源的影响。同时,用户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增强。今天,人们除了对于煤气、电器、房屋结构方面可能出现的隐患日益重视外,对一些慢性危害人体健康的东西的认识也在加强,人们已经意识到“绿色”和我们息息相关。 转贴于
2.2开发生产了一批“绿色建材”。
通过引进、消化、借鉴,先后开发出环保型、健康型的壁纸、涂料、地毯、复合地板、管道纤维强化石膏板等装饰建材,如“防霉壁纸”是壁纸革命性的改变。“塑料金属复合管”,是国外20世纪90年代刚开始的替代金属管材的高科技产品,其内外两层为高密度聚乙烯,中层为铝,塑料与金属铝之间为两层胶,具有塑料与金属的优良性能,它有不会生锈,不使水质受污之优势,目前国内已研制成功。
2.3重视施工过程中环境问题。
目前建筑行业主要的环境因素有噪声的排放、粉尘的排放(扬尘)、运输的遗撤、大量建筑垃圾的废弃、油漆、涂料以及化学品的泄露、资源能源的消耗如生产生活水电的消耗,装修过程中引起投诉较多的油漆、涂料、胶及含胶材料中甲苯、甲醛气味的排放等。一些企业已通过150l400l环境管理标准认证。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王有为.实施绿色建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J].浙江建筑. 2008(9).
薛明.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探讨[J].后勤工程学院报.2009(5).
黄宁.建筑环境评估体系及比较.建筑学报,2005(1).
篇9
关键词 绿色建筑 成本效益 环境评估
中图分类号:F282 文献标识码:A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Green Building
Abstract Nowaday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being more and more widespread, research on green buildings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test topic. Green building is more vital with the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owever, people tend to sit on a fence for they deem that it is an increase of cost. This essay discussed the economical challenge of the process of the conduct of green building, the research method of green building economics, investigated the incremental cost as well as incremental effect, and raised the way of improving the economical efficiency of green building. Finally, several suggestions and conclusions were made based on the architectonics of China.
Key words green building; cost benefi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0 引言
绿色建筑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技术方面和经济方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其关键问题是有否良好的成本效益状况:绿色带来的额外效益是否能够大于因其所产生的额外成本。其中影响绿色建筑实施的三个主要因素是:(1)初始建筑成本的增加。绿色建筑的初始成本要比传统建筑高5%到10%。(2)建筑物市场价值的降低。绿色建筑方案有时会使得房屋使用面积减小,从而影响房屋的市场价值。(3)设计人员的收入减少。①绿色设计方案减少房屋总造价,使得设计人员收入降低。
1 绿色建筑的经济研究方法
1.1 绿色建筑研究时间段及其范围
如何选取时间段对于绿色建筑的经济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选取的时间段过短,就会发现因建造绿色建筑所增加的造价难以得到回报。如果选取的时间段较长,则会发现绿色建筑的初始投资所占的比例很小,再加上由于建筑绿色化所带来的资源节约效益使其显得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其次,在选取绿色建筑研究范围时,我们不能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在绿色建筑带来的节能、节水、节电的经济效益上,还应注重因改善室内环境质量而提高的工作效率,随着绿色建材的使用而降低住户患病的医疗费用以及由于更良好的内部空气质量而减少的法律诉讼费用等等。
1.2 生命周期成本
所谓生命周期成本(LCC)就是要把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过程的经济性能进行评价,即从项目的构思、策划、设计、建造、使用、维护、修建直至拆除所有发生的费用进行评估。对于绿色建筑来说,一般在初期会投入较大,但是运行和维护阶段费用会相对较低。生命周期成本法正是利用绿色建筑的这一特点,从长远的角度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经济性能,形成有效的成本观,对绿色建筑的评价和实施起到了十分有利的作用。
1.3 一体化设计
一体化设计(Integrated design)是指在已有的成本约束条件下进行的合乎逻辑的绿色设计方法。这种方法打破了传统建筑项目设计工作的专业化分工局限,即由建筑师首先提出方案,土木等其他专业的工程师分别完成结构和水、暖、电的系统设计,使各个专业的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作的早期阶段就介入设计过程,为绿色建筑设计提供了组织保证。一体化设计由于能够使设计人员更方便地交换意见、共享信息,进而提高了绿色方案的可行性,也避免了绿色方案初期投资过多的缺陷。
1.4 环境评估体系与绿色标签
绿色建筑是以新的价值观审视和评价建筑项目, 进行环境评估与建立绿色标签制度就是比较好的方法。然而实行这样的方法的前提就是建立一个环境评估体系。目前比较具有影响力的环境评估体系有: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制订的LEED(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英国建筑研究机构制订的BREEAM(BRE环境评估方法),加拿大的BEPACC(建筑环境性能评估标准)。其中BREEAM还把价值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绿色建筑评估领域,开发出了软件ENVEST(环境评估师)。
目前在工业发达国家环境评估和绿色标签制度已得到广泛实施,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环境评估达到 “绿色”标准的建筑物即可取得绿色标签, 这是开发商或业主享受政府优惠政策的一个重要条件。例如, 1998年,加拿大财政部决定取得了绿色标签商业楼宇的业主可以在税收方面享受优惠待遇。绿色标签制度在英国的实施就更为广泛,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英国的一些建筑开始自愿接受环境评估,到目前为止已有52%的新建写字楼接受了评估。
2 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研究
房地产产业最主要的生产模式为建筑物的设计、建造和管理,以及随之而来的生产过程中相应成本的投入。而市场所关心的绿色建筑成本实质上是相对于非绿色建筑的成本增量,即为了达到某一水平的绿色建筑标准而可能要在基准建筑投入成本情况下额外增加的成本。绿色建筑同时也会带来效益的增量,而增量效益也可以用经济价值来衡量。它主要体现在:(1)与常规建筑相比较在运营生命周期中节省了能源费用;(2)业主及开发商可能得到政府在绿色建筑运营方面的财政支持(如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3)企业员工在绿色建筑内工作效率的提升;(4)通过使用绿色建筑而建立的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②
2.1 增量成本的分析
现实生活中,绿色建筑的开发商看重的是绿色建筑在使用过程中所节约的运营成本和业主因健康和舒适性的提高而产生的支付意愿之和是否大于业主因选择绿色建筑而多支付的价格。它的增量成本主要体现在绿色建筑的设计通常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以及所使用的材料、设备较普通建筑的昂贵性。然而影响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如技术措施、地域因素、项目定位以及可行性研究开展时间等等,③因此可以针对其中某些因素作适度调整,以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
2.2 增量效益的分析
绿色建筑的增量效益通常应该从经济、社会和环境几个方面来分析。相对于传统建筑,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节地、节水、节材和节约能源以及减少运营管理成本等方面上。由于各种效益并非同时产生,因此可采用净现值法将不同时间产生的效益进行合并计算。
绿色建筑产生的社会和环境效益为居住者以及周边区域乃至更大范围内的社会成员所共享。购房者会因为绿色建筑为自己居住健康和舒适性要求得到更好的满足而产生一定的支付意愿。此外,由于绿色建筑是为全社会产生效益的,代表着社会公共利益的政府为鼓励绿色建筑的发展所采取的补贴和税收优惠等经济支持措施可以视为对社会效益所支付的费用。把环境与社会效益进行经济性量化,可以方便地与经济效益合并。
2.3 改善绿色建筑成本效益状况的方法
为了改善绿色建筑成本效益,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控制增量成本在合理的范围内。开发商应树立全生命周期成本意识,对绿色建筑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增量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对措施的选择应坚持适度原则,不能只关注所采取措施的潜在效益,还要考虑所需付出的成本。
(2)制定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居住者的实际需要。增加购房者的支付愿望,这样有助于改善绿色建筑的成本效益状况。
(3)建立有助于改善绿色建筑成本效益评价结果的政策机制。政府应及时推出包括税收优惠和补贴等多种方式的经济支持措施以改善绿色建筑成本效益状况,鼓励绿色建筑的开发和购买行为。④
3 思考与建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居住的健康和舒适,这正是修建绿色建筑的主要目标,也使得购房者对绿色建筑产生越来越高的支付意愿。全球资源紧张状况,资源价格也将保持上涨态势,绿色建筑却可以获得显著的资源节约效益,因此修建绿色建筑的意义越来越重要。
然而发展绿色建筑所面临的挑战除了技术和经济方面的,更主要的是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如果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环境法规将失去其权威性而得不到严格遵守,先进技术也将失去其权威性而得不到有效应用。构建新的成本价值体系是加快发展绿色建筑进程的重要前提。政府也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积极参与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赶上世界的先进技术,为世界绿色建筑工程做出贡献。
注释
① 沙凯逊.成本与价值:绿色建筑的经济学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2003(6).
② 叶祖达.梁俊强.李宏军.李勇.我国绿色建筑的经济考虑[J].ECGB特约专刊.
篇10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规划;设计要点
现阶段,随着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其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大,但其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这就需要建筑企业规划设计建筑,以绿色环保为设计理念,合理控制建筑的耗能,促进我国绿色生态建筑的长足发展。
一、绿色建筑的概述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
所谓的绿色建筑是指在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前提下,在建筑建造过程中使用新型环保的建造材料和建造手段对建筑物进行施工建造的全过程,在整个建造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的污染,并以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为出发点,从而达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的建筑。绿色建筑是不同于一般性的建筑,它是在保持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建造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利用现代化的高新科学技术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降低能源的损耗。在现代化的今天,绿色建筑迎合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亦被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和“节能建筑”,其存在的基础是全人类当前所面临的越来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绿色环保是其建造的最终目标。
(二)绿色建筑的内涵
我们所倡导的绿色建筑不仅仅是绿化方面,更是一种概念或是象征,其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节能环保型,所谓的节能环保型并不是在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中完全利用原生态的原料,而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原料进行加工,使资源实现最大限度的节约,尽可能的减少环境污染,同时有效的保证上台的再造能力。其次是健康舒适型,建筑的目的就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逸的居住和工作场所,这也是绿色建筑的重要内涵之一。在城市化趋势日益显著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是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对奔波于城市中的人们来说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所以,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可以有效的缓解人们的压力,提高其生活质量。最后是自然和谐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建筑正在迅速崛起,城市的污染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已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而我们所倡导的绿色建筑正是从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出发,可以有效的实现人与自然以及建筑三者的和谐共生,从而满足生态环境发展的需求,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现代建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绿色建筑的建筑规划设计要点
绿色建筑的建筑规划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有效的提高整个建筑的建造质量和环保程度,下面将简要分析绿色建筑的建筑规划设计要点。
(一)保证居住者的健康
建筑企业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的基础以及最终服务对象都是建筑居住者,希望能给居住者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居住者的健康是建筑设计者的首要考虑因素,也是绿色建筑在建造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的重要因素,而建筑材料是影响居住者健康的关键。这就需要建筑企业加大投资,建立健全监管机制,一方面保证建筑材料无毒、无污染,另一方面保证建筑物的室内空气质量、热环境、噪音以及电磁场辐射等建筑环境不会对居住者的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为此,建筑企业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原料的选择上尽可能的减少木制品、地毯、涂料、密封膏以及织物等潜在的影响人体健康的污染物;其次加强室内的通风装置,设置必要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使得室内能够引风入室、自然通风;最后需要改善室内热环境,如温度、湿度、辐射温度和气流等,不断提高人体的舒适性。当然合理采光也至关重要,它既能满足居住者健康的需要,又能满足视觉美学的需要,同时还能达到节能的效果。
(二)合理利用资源
一方面,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所谓的清洁能源是指在生产和使用的全过程中,不产生有害物质排放的能源,亦或是可再生的、消耗后可以恢复的能源,也可以是非再生的(如风能、水能、天然气等)及经洁净技术处理过的能源(如洁净煤油等)。近年来,太阳能作为一种资源丰富的清洁能源在建筑企业的绿色建筑规划中得到高度重视,并逐渐被推广。在绿色建筑的实际应用中,加强太阳能的有效利用是合理利用有限资源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建造太阳能光电屋顶、太阳能电力墙以及太阳能光电玻璃等,将太阳能转化为建筑本身所需要的电能和热能。此外,风能也是一种开发利用较为方便的清洁能源,除了建筑的自然通风外,还可以安装风力发电和风力制热设备,将风能转化为室内可直接使用的能源。
另一方面,科学利用可再生材料,在建筑业的建造过程中,除了不可再生材料,可再生材料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科学利用可再生材料是合理利用资源的另一重要途径。所以,建筑企业需要在建造中加大木材、废纸、纤维保温材料等可再生材料的利用,既可以减少企业的建筑投资,也可以减轻人类过度开采自然资源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三)降低建筑能源的消耗
从狭义上讲,建筑能源的消耗就是人们在使用建筑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日常能源消耗;从广义上讲,建筑能源的消耗涉及建筑物在建造、使用以及建造前对建筑材料制作的全部过程。目前,我们所说的建筑能源的消耗更多的是广义上的消耗,所以降低能源的消耗也是从减少建筑材料的能耗和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两方面着手。
1、降低建筑材料的能源消耗。降低建筑材料的能源消耗是降低建筑整体能源消耗的关键,一方面需要企业降低建筑材料的制作能耗,根据建筑的实际需要,选择符合建筑自身结构和使用功能的建筑材料,且不会对环境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尽可能的减少建筑材料的运输能耗,尽量选择距离较近的材料供应商,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和汽车尾气排放对空气的污染。
2、降低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能耗,所以企业应该立足于建筑物本身,做好节能设计工作,尽可能的避免使用过程中太多的能源损耗。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形状、体形系数、表面积系数、长宽比以及朝向等都会影响建筑物使用中的能源消耗,可见做好建筑形体规划设计工作至关重要。
结束语:综合上文,绿色建筑是城市化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可以为使用者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对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缓解能源危机,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相信在各大建筑企业以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建筑设计人员能充分掌握绿色建筑的建筑规划设计要点,推动绿色建筑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许吉航,刘潇,肖大威.绿色设计是适宜性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创新[J].南方建筑,2010.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