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创作教学范文
时间:2023-06-20 17:19: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音乐创作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由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第一次把“音乐创造”作为四个内容标准之一,这样的拓展表明新课程标准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视。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大力开展音乐创作教学,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社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小学音乐创作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是中小学音乐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破除音乐创作的神秘感
古今中外,许多感人至深的音乐名作都是作曲家在艰苦的脑力劳动中创作出来的。所以人们想当然地认为作曲不是一般人可以涉足的,超出了普通中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学习范围。然而,中小学生并非没有音乐创作的愿望和能力。我们没有理由认为能写作文、会自由绘画的儿童,不能创作出自己的旋律和节奏。中小学音乐教学不以培养作曲家为教学目标,学生只要能通过创作实践获得体验,从而加深对音乐美的理解也就达到了目的。
从个体成长发育角度看,音乐创造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婴儿的咿呀之声不仅仅是说话的前奏,也是歌唱和无拘无束作曲的开始。我国学者许卓娅研究发现:婴儿在3个月左右时就会开始进行嗓音游戏,2岁前后许多儿童开始进入近似歌唱的阶段,3岁的儿童能够为短小、重复的歌曲填写新的歌词,4岁的儿童已经初步意识到创作应该与别人不同,4—6岁的儿童在良好的教育影响下能独立地即兴哼唱出相对完整的新曲调……
中小学生是具有音乐创作能力的,关键是要通过各种手段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欲望,从而破除他们对创作的神秘感、恐惧感。首先,要使学生相信自己具有创作音乐的能力,教师可以用大量的事实鼓励学生,使他们从原有的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其次,在创作实践中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使他们在实践中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教师也要尽力发现学生在创作上每一个细小的闪光点,适当给予赞扬。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创作出较为流畅自然、相对比较理想的作品,好像朗读学生作文中的范文一样,在课堂上予以吟唱、分析。这样,学生必然会增强信心提高兴趣,获得成功的乐趣。
二、将创作教学融合于其他音乐教学领域当中
音乐作品体现着音乐创作的一般规律,以作品为载体,在欣赏教学、歌唱教学和器乐教学中,处处都可以渗透音乐创作的知识和技能。
在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作品中使用的被称为“合尾”的传统作曲技法,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之后,给出一个旋律片断,要求每个同学(或分小组)创作一段旋律,均以此旋律片断做结束句,尝试“合尾”的创作手法。这种探究、体验的方式既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同时将创作实践融合于欣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学唱《送别》这首歌曲的时候,可以选用歌曲第一乐段来讲解乐汇、乐节、乐段、半终止、完全终止等作曲知识。在这个乐段里,可以让学生知道:第一乐句的第一乐节与第二乐句的第一乐节是采用变化重复的手法写成的,第一乐句的第一乐汇与第二乐汇是采用模仿的方法写成的。在结合经典实例学习了这些音乐结构知识之后,学生在创作中就可以尝试运用。在口琴、竖笛等器乐教学中,为了避免练习的枯燥、乏味,可以将即兴创作的手法引进来。如:教师吹奏旋律片断,要求学生用不同的力度模仿吹奏这一旋律;教师吹奏旋律片断,要求学生吹奏这一片断的逆行;教师吹奏旋律片断,要求学生用接龙的方式发展旋律;教师指定一个形象(小鸟、闹钟、汽车等),要求学生用器乐表现这一形象,等等。
三、创作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
创作教学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作活动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水平,适应学生音乐学习的基础,创作教学要随着不同的年龄和年级逐步加深,逐步提高要求和难度。假如学生们感到这种创作很难做到或很难做好,就会产生消极畏惧情绪,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中小学生的音乐创作不是自由创作,而是一种指导性的作曲,具有体验和尝试的性质。特别是在小学中、低年级,教师应设定一些参数,确立一个适合学生能力的既定框架,从而保证学生不至于无从下手。常见的方法如:1.用指定的节奏单词(节奏元素)编写节奏短句,并借助速度、力度变化表现不同的情绪。2.节奏填空练习。3.为乐句选择终止音,以感受旋律中稳定音与非稳定音在一定条件下的运动规律。4.给出旋律问句,创作旋律答句。5.修改不适当的旋律线。6.引导学生为简短歌词或日常生活用语编写旋律。7.模仿经典作品片断创作等等。
四、创作教学要注重创作的“过程”,不应过分看重创作的“成果”
中小学音乐课上的创作教学,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作能力,由于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技能基础,决定了他们的作品不可能是完善的。因此,不能以学生作品的优劣和水平的高低作为创作教学质量的依据。我们不能以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待、衡量孩子们的创作,而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的作品。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是评价创作教学是否获得成效的主要依据。
例如:《闪烁的小星》是一节小学高年级以学习音乐创作为主的综合课,该课教学过程大体分为三个环节:导入环节,引导聆听、分析《闪烁的小星主题变奏曲》,使学生初步理解什么是变奏曲;探究环节,通过对《闪烁的小星主题变奏曲》分段聆听、讨论、归纳,使学生知道几种常见的变奏手法;应用(迁移)环节,以学习过的歌曲《小松树》旋律为主题,进行变奏曲的创作练习。学生在尝试创作过程中模仿运用了《闪烁的小星主题变奏曲》中的变奏手法,体验到了创作的快乐,加深了对变奏曲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他们在课堂上创作的关于《小松树》的变奏不可能达到出版、发表的水平,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体现。
新课程改革将音乐创作纳入音乐教育之中,作为音乐教育的一个学习领域,这是我国音乐教育的重大发展。音乐创作教学是极具探索价值的教学活动,也是教学改革中重要的研究课题。我们期待着更多音乐创作教学研究的成果出现,为促进基础音乐教育教学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
参考文献:
篇2
一、破除音乐创作的神秘感
古今中外,许多感人至深的音乐名作都是作曲家在艰苦的脑力劳动中创作出来的。所以人们想当然地认为作曲不是一般人可以涉足的,超出了普通中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学习范围。然而,中小学生并非没有音乐创作的愿望和能力,我们没有理由认为能写作文、会自由绘画的儿童不能创作出自己的旋律和节奏。中小学音乐教学不以培养作曲家为教学目标,学生只要能通过创作实践获得体验,从而加深对音乐美的理解,也就达到了目的。
小学生是具有音乐创作能力的,关键是要通过各种手段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欲望,从而破除他们对创作的神秘感、恐惧感。首先,要使学生相信自己具有创作音乐的能力,教师可以用大量的事实鼓励学生,使他们从原有的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其次,在创作实践中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使他们在实践中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教师也要尽力发现学生在创作上每一个细小的闪光点,适当给予赞扬。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创作出较为流畅自然、相对比较理想的作品,好像朗读学生作文中的范文一样,在课堂上予以吟唱、分析。这样,学生必然会增强信心、提高兴趣,获得成功的乐趣。
二、将创作教学融合于其他音乐教学领域当中
音乐作品体现着音乐创作的一般规律,以作品为载体,在欣赏教学、歌唱教学和器乐教学中,处处都可以渗透音乐创作的知识和技能。
如在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作品中使用的被称为“合尾”的传统作曲技法,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之后,给出一个旋律片断,要求每个同学(或分小组)创作一段旋律,均以此旋律片断做结束句,尝试“合尾”的创作手法。这种探究、体验的方式既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同时将创作实践融合于欣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学唱《送别》这首歌曲的时候,可以选用歌曲第一乐段来讲解乐汇、乐节、乐段、半终止、完全终止等作曲知识。在这个乐段里,可以让学生知道:第一乐句的第一乐节与第二乐句的第一乐节是采用变化重复的手法写成的,第一乐句的第一乐汇与第二乐汇是采用模仿的方法写成的。在结合经典实例学习了这些音乐结构知识之后,学生在创作中就可以尝试运用。
三、创作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
创作教学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作活动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水平,适应学生音乐学习的基础;创作教学要随着不同的年龄和年级逐步加深,逐步提高要求和难度。假如学生们感到这种创作很难做到或很难做好,就会产生消极畏惧情绪,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中小学生的音乐创作不是自由创作,而是一种指导性的作曲,具有体验和尝试的性质。特别是在小学中、低年级,教师应设定一些参数,确立一个适合学生能力的既定框架,从而保证学生不至于无从下手。常见的方法如:1.用指定的节奏单词(节奏元素)编写节奏短句,并借助速度、力度变化表现不同的情绪。2.节奏填空练习。3.为乐句选择终止音,以感受旋律中稳定音与非稳定音在一定条件下的运动规律。4.给出旋律问句,创作旋律答句。5.修改不适当的旋律线。6.引导学生为简短歌词或日常生活用语编写旋律。7.模仿经典作品片断创作等等。
四、创作教学要注重创作的“过程”,不应过分看重创作的“成果”
篇3
关键词:音乐;创作教学;中职
在中职学校开展音乐创作教学还是一个较新的课题,近年来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实验。目前对音乐创作课教学法的内涵尚有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音乐创作课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作曲能力,目标就是人人都会作曲;另一种认为音乐创作课教学包括创造性的演唱、演奏、欣赏。实际上音乐创作教学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创造性地从事演唱、演奏和欣赏音乐的教学活动。这类活动主要培养中职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及联想、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并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学习必要的创作知识及创作手段,培养初步的音乐创作能力。因此在中职学校开展音乐创作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一、因势利导,培养音乐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是丰富、生动、多样的。教师要精心选编内容,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单一化状态;利用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技术条件,强化学习内容的启发性与趣味性,以适应新时展的要求。
在中职学校的音乐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音乐创作的兴趣,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一旦提高,将学习视为一种享受和追求,自然而然也就变成了自觉的行动,由此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则是学习认真了,音乐理论知识加深了,随之而来的是对本专业学习的自信心也加强了,阻力变成了动力。他们尝到了学习的甜头,枯燥也只能是枯而不燥了。
二、创设情境,感受创作乐趣
1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鼓励音乐创造”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新理念,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质。在教学中我做到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刚学到的知识进行大胆的创作。
在中职艺术学校中教学对象大多数来自农村,学生的音乐基础参差不齐,其中更有“五音不全”者。对于这类学生的教学,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的传授必不可少,但若过分强调训练音乐创作这方面的技能,将会使他们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打击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会使他们对音乐产生厌倦心理。这时为了让他们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获得创新发展,我首先让新生从音阶学起,培养他们的音高概念,如我唱“do”学生唱“re”,我唱“mi”学生唱“fa”,这样把上行、下行音的音阶用游戏的方式来完成。并把五个手指当成五线谱的五条线,边示意边唱,然后又让学生用默唱的形式来弥补学生对音准的感受。根据学生对各音音高的理解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接龙游戏:我给学生五个音,它们分别是:“56712”让一个同学根据第一音的音高度二度次序接着唱“67123”,其次“71234”再按下行音从最高的一位学生开始唱。让全班学生评价他们,学习他们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他们的缺点。大家在观察的过程中学到东西,在欢快的活动中参与了对各音的音高及音准的感知,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探究能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加强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生动有趣、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去体验音乐、探究音乐、表现音乐。
2 运用启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以节奏创作为例:
(1)在学生学习节奏创作时,我给学生一个不完整的节奏谱,把学生分成四组,让各组学生学习填充节奏。
学生完成作品后,各组把各自的作品唱出来,大家比一比,学一学。然后把各组学生的作品连起来唱一到两遍,再一起讨论作品的优缺点,让学生学会怎样分析作品。
(2)模仿变化节奏。我给学生示范节奏谱,由学生在原谱的基础上加以变化,创作出模仿句。
(3)学生每次完成后,都要他们自己唱一唱、比一比,让学生有自己创作曲子的自豪感,并享受自己创作音乐的乐趣。
(4)节奏问答,这是一种让学生即兴创作的活动。就是我用节奏作问句,让一个接一个学生自由地用不同的节奏回答,回答的节奏记录下来,并把它连成一个曲子,然后大家唱出来,让学生表现句子的节奏感。
三、创作教学,注意三个问题
1 老师首先要更新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作个性
学生由于生活的环境、素养、经历和艺术趣味的不同,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创作个性。就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和舒柏特的《未完成交响曲》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具有同样的时代背景,但创作个性各异,作品的风格也大不一样。从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看,他们都有强烈的创作欲望,尽管他们自编的小曲,有时显得稚气。但毕竟是他们自己的创作,是他们真情的流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赞赏。
2 创作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创作能力的培养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是音乐教育中参与性的创造活动,还是即兴短小曲调的创作,老师都适当地给学生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训练。不要过多地向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在创作教学中尽量减少学生的负担,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力所能及。
3 创作教学要注重创作过程,而不应过于追求创作的结果
篇4
高中音乐音乐创作课作用根据《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我们可知,通过音乐创作可以有效的激发高中生的想象力,音乐创作是培养高中生创造力的一种卓有成效的途径,也是发掘高中生创造性思维潜能的过程和必要手段。既然是音乐创作教学,那么怎么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学会音乐创作成为了每一位音乐教师所面临的难题,这也是每一位高中音乐教师肩上的重任。
通过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创造的兴趣
学生只有在兴趣的驱动下才能学好真实的音乐创作,于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本人通过导入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创作的兴趣。具体的做法:
让学生排列以下的句子。
A是风推开门
B雨在敲打心窗
C把忧伤抱进来了
D屋檐下
这主要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掌握怎样从文学中找到起承转合的方法,以及如何在一句话中体现出起承转合的结构。这样的做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创作的兴趣,还能达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真正的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创作的兴趣,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学好音乐创作。
通过导入方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内掌握起承转合的大体意思。这为之后的课堂教学做了一个铺垫,从而也让起承转合的概念在不知不觉中就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印象,这对于之后教学的开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通过分析的方法让学生更加形象的掌握起承转合在诗歌和音乐中的具体应用
这一部分是通过举例分析的方法,从而达到让学生真正掌握起承转合知识、为学好音乐创作做一定准备的教学效果。这一部分,本人通过分步介绍起承转合在诗歌以及音乐中的具体运用的教学方式,从而来达到教学的既定目标。
因为起承转合的发源地是诗歌,所以从诗歌入手来介绍起承转合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起承转合,这有利于音乐创作教学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起承转合的知识。这次教学过程中本人是通过分析唐代李绅的《悯农》向同学们介绍起承转合在诗歌之中的具体运用的。通过分析起承转合在诗歌中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对于起承转合有一个简单而有全面的认识,这将有利于之后音乐创作教学的开展。
教学片段1
《悯农》
春种一粒粟,(起)
秋收万颗子。(承)
四海无闲田,(转)
农夫犹饿死。(合)
从起承转合的发源地诗歌入手,初步了解起承转合的特点。并让学生说出转句在这首诗中的作用。第一句是起,起事――春天种上一粒种子,交代了时间(也暗含地点)、事件。
第二句是承,承续首句写出:(在春天辛勤播下少数的种子),到秋天能收获很多很多像种子一样的粮食。一两句的关系是顺承的,其顺序不能颠倒,其思想内容还是较为具体的话。那么,第三句就不再是一味地顺承下去,或具体实在地写来了。
第三句,作者的笔触开始转移,由眼前的一粒粟、万颗子春耕秋收的“点”,联想到整个天下春耕秋收的“面”,使诗意由此及彼、推而广之,转向更为广阔的空间――“四海无闲田”是说:全天下的田地都耕种了,也都取得了种“一粒粟”得“万颗子”好收成。
第四句是合,就是把前三句的诗意合成、概括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感悟点上,进而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民以食为天。”前三句诗,春种也好,秋收也好,不使有“闲田”也好,夜以继日、辛辛苦苦的耕作,全是为了“盘中餐”这个“吃”的问题。然而,最终结果怎样呢――“农夫犹饿死。”作者卒章显其志,和盘托出了诗的“悯农”主题。
从诗歌开始介绍和分析起承转合,这只是开篇,并不是教学的重点所在。真正的重点是在音乐中分析起承转合。这一部分将是重点教学部分,在这一部分中本人从各个方面彻底的分析起承转合知识,这将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起承转合在音乐中的具体运用,同时掌握起承转合知识,为学生今后的音乐创作之路做一定的准备。在这一部分中为了能更加彻地的分析起承转合在音乐中的运用,本人通过《故乡的亲人》和《送别》这两首音乐作为载体来对起承转合在音乐中的运用做具体的分析,从而让学生真正的掌握起承转合在音乐中的应用,最终达到让学生学会运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创作单乐段歌曲的教学目标。
教学片段2.
问:
(1)歌曲1、2、4句的旋律有何规律。
(2)转句与其他三句怎样形成对比。
(3)歌曲的曲式结构。
答:
(1)1、2、4句是典型的同头换尾写法,此种写法起承合句变化不大,对于描写一位老人思乡非常贴切。
(2)转句用了不同的节奏大附点、上升式的旋律线、力度用了f,使旋律紧张度增加,情绪逐渐高涨。此句用了Ⅳ-Ⅰ的变格终止,能感受的思乡人的叹气声,并有向合句靠拢的趋势。
(3)曲式结构
A――a――B――a
利用归纳总结的方法让学生对起承转合形成总体的理解和认识
在经过了前面的讲解之后,学生已经对于起承转合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在这一部分,为了加深和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有必要对所教的知识进行总结,这将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好课堂教学的知识,还为之后的练习以及作业的安排做了准备。
通过总结起承转合在诗歌以及音乐中的具体运用来让学生彻底的理解和掌握起承转合知识,这既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种巩固,更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种理解加深。在总结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为学生讲解运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创作单乐段歌曲的方法和具体的步骤,这既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也能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从而让学生们在快乐之中掌握音乐教学的内容。
经过针对性的练习以及为学生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彻底的掌握起承转合知识
只有经过实战的磨练才能真正的掌握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练习以及作业这一部分对于让学生真正的掌握所学知识来说至关重要。适当的、针对性的练习以及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都能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本人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主要用以下几个题目来达到让学生彻底掌握起承转合知识的这一教学目标。
1.按起承转合的结构原则,为下面的起句补写承句
2.按起承转合的结构原则,为下列旋律补写转句
3.按起承转合的结构原则,为下列旋律补写第四乐句
通过这三个例题的讲解以及为学生布置针对性的作业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彻底的掌握起承转合的结构原则。从而达到学生运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创作单乐段歌曲的教学目标。这一部分作为本次教学的重点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给予极大地重视。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唱几遍,让学生熟悉调性、节奏,特别提醒学生在转句创作时要跟起承句形成对比。对比的方法可以是节奏、音高等。
通过拓展的方法,让学生对起承转合形成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了前面几个部分的教学,学生对于课堂上教学的内容都已经基本上掌握。在这一部分,本人通过拓展的方法来更进一步的加深学生对于起承转合知识的认识。如在课上我会播放卜桦的Flash《猫》,让学生找出作品中“转”出现的情景,有那些因素构成了“转”。
这一部分虽然说只是知识的拓展,但是对于学生真正掌握课堂上教学的知识而言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一部分通过介绍影视中的起承转合的方式,让学生的眼光更加的开阔,这也对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知识源于生活,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找到知识和现实世界的桥梁,让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中,从而加深自己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本文主要是在新课标的前提下,通过分析自己在《四个乐句的单乐段――承转合》的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教学策略,再结合一些音乐创造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从而对如何在新课标下开展音乐创作教学做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首要的任务就是怎么才能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音乐创作课的课堂教学中来,这需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本人通过导入例题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在通过分析介绍起承转合在诗歌以及在音乐中的具体运用来达到让学生掌握教学知识的目标。再通过归纳和拓展知识面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一部分介绍了起承转合在影视作品中的渗透。最后经过实战,也就是做练习和作业的形式来让学生彻底的掌握起承转合这种结构在音乐中的运用,从而达到运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创作单乐段歌曲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樊仰育.谈音乐教学的情感问题[J].中国音乐教育,2008,(5).
篇5
一、明确“音乐创作教学”的深广度
从目前的音乐教学实际水平出发,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会作曲,都具有记谱的能力。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我们应逐步培养学生创作与记谱的能力。
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为不同程度的学生设定了不同的要求。
a.乐曲的输入
根据自己的水平,同学们可以自己创作一段乐曲或选择输入一段自己喜欢的旋律。考虑到有的旋律在节奏、曲风上存在着众多的难点,教师建议学生选择节奏规整、稍舒缓的旋律。在音乐软件上有三种乐谱输入方式:会演奏键盘乐器的同学可以利用电脑键盘的“键盘”功能录入乐谱;一般的同学可以使用单步录音,选择好音符的时值,用电脑键盘将音符一个个弹奏录入;也可以选择使用鼠标点击输入的方式,这种方式速度较慢,但是操作最为简便和直观。
b.节奏的选择和编配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风格的节奏,学生可以根据乐曲的特点选择不同风格的节奏型作为“鼓底”。 这是一种简便的操作方式,只要根据作品的需要加以修改,即可轻松地完成节奏的编配。也可以自己制作“鼓底”。如制作一个基本的disco节奏,用三个轨道分别输入大鼓(××)、小军鼓(×)和落地踩叉(××××)的节奏型,合在一起演奏即可。
c.和声的编配
学生可以从教师为作品编配的和声中选择,也可以自己进行和声的编配。如果进行独立制作,学生必须掌握的有关和声的基础知识,一、四、五级的编配以及伴奏织体的设计。在此基础上,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和声编配能力和听觉检验,设法为作品进行和声编配。
d.歌词填写
填写歌词看似简单,实际上牵涉到连音线、圆滑线、倒字等等一系列问题。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这个环节中没有过多的要求,只是要求每位同学创作的歌词能够符合一般的审美观点。
二、指导学生做好“音乐创作”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包括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具有独立的视唱能力和记谱能力,以及感受、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等。这是他们进行音乐创作的基础。在两个课时的短暂教学时间里,乐理知识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五线谱的记谱与和声的编配。五线谱知识的复习、巩固可以结合音乐软件的操作学习进行。现在笔者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是市场上最为流行的Cakewalk 编曲软件和Encore 专业打谱软件。为了使学生具有正确规范的概念,乐谱的输入、修改均在Encore软件上进行。专业打谱软件所具有的规范化功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比如现在要求输入一小节4/4拍的旋律:如果输入时值总和超过4拍,电脑就会发出“叮”的一声提示输入错误,并拒绝输入超出时值的音符;如果输入的时值不足4拍,在乐谱上就会出现音符排列错误或演奏出错(如演奏突然停止)等情况。和声编配的学习只要求了解基本的一、四、五级及其排列规则。在实际操作中,对学生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只要大致的和声结构正确便予以认可。我们必须认识到:培养能力不能靠一蹴而就,而是要在较长的时间内,通过平时的教学工作,一点一滴地去积累,靠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才能奏效。
三、对教师的要求
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必须具有全面、专业的音乐知识,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要能够较好地完成电脑音乐创作课的教学,教师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了解更多的知识。
1、广泛涉猎各种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音乐
从音乐院校音乐专业或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音乐教师,一般都在古典音乐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涉猎,对于现代通俗音乐却是知之甚少。而这部分的音乐正好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他们的创作中必然会有深刻的通俗音乐的痕迹体现。假如教师在教学中心中无数,必然无法指导学生的学习。只有广泛地涉猎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尤其是学生最为熟悉的通俗音乐部分,才能真正地体现教师在电脑音乐创作课中的主导作用。
篇6
一、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学法的价值和理论基础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既为人们带来衣食住行的便捷,也使文化领域普遍遭受大众化的冲击。音乐方面,世界各国传统音乐以及艺术音乐(专业音乐)均面临严峻挑战,中国传统音乐面临着传承危机,而中国传统音乐的主要创作方式―即兴创作也在逐渐消失。在世界呼唤教育创新的时代,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学法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主要创作方式(即兴创作),培养时代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青少年。
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为框格式、自由式、展衍式,其中框格式是我国大部分民歌、歌舞、曲艺、戏曲、器乐乐种常用的一种创作方式,指的是以某一现成曲调为框架,在此基础上进行即兴编创,其典型表现为“一曲多变”,以及冯光钰先生总结的“同宗民歌”(有些音乐学者称为“歌系”)等。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学法主要运用框格式的创作类型,首先让学生学习并熟练掌握民歌(或器乐曲)的原型,进而根据自己的理解、感受与表现意图,对原型进行歌词、曲调、节奏节拍、演唱(演奏)风格、结构等方面的改编或创编,使原型与新作品既有传承又有变化,为中国传统音乐赋予新的时代含义。
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学分为民歌即兴创作教学和课堂器乐即兴创作教学(由于戏曲规式性强,编创难度大,且精通戏曲的音乐师资匮乏,暂未实施),实验教学素材来源于已出版的各省(市)民歌集成、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以及12套中小学《音乐》教材,选择其中一些适宜于儿童编创的民歌和器乐曲,让学生在熟练掌握原型的音乐形态、风格、神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实施歌词、曲调、节奏节拍、结构等方面编创,赋予其时代内涵与个人意义,形成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二、实验教学实践探索
自2008年3月以来,课题组在河南省沁阳市实验小学与实验中学实施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实验教学,经过理论研究、选择实验教学素材、培训实验教师、实施实验课堂教学、评价课堂与学生作品等,获得了最宝贵的实验教学经验,从一堂堂生动活泼、富有创意的实验课和一首首充满童真童趣的学生音乐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实验教学的实际效果,坚定了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的信心。
2013年3月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成立了“两岸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学实验基地”,确定了两所实验学校(众意路小学与龙子湖小学)和20名优秀音乐教师为实验教师,2015年扩大了实验教学范围,郑东新区所有学校和音乐教师均自愿参与到实验教学实践中。
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学不同于西方的音乐创作课,不仅运用中国传统音乐作为教学素材,运用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主要类型(框格式),还运用中国传统音乐编创手法,如曲调变易中主要运用加花、减字手法,节奏节拍变易则运用板式变化(扩充、紧缩)等。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学一般包括三个教学程序:(第一课时)学生学习原型(演唱民歌、演奏乐曲),熟练掌握其音乐形态、风格与神韵;(第二学时)师生进行即兴创作教学实践,教师引导学生对原型的各音乐元素进行编创;然后学生成果展示与汇报,评价学生作品。
一首民歌原型,在个性、思想、情感不同的师生个人创造下,会变成既有传承又有变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歌曲,成为表现学生当下情感、具有时代意义的新民歌。
如河南驻马店民歌《麻利麻利索》为一首儿童游戏歌曲,五声宫调式,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只老鼠偷油、被猫儿发现后仓惶逃窜的情景。原歌词为:
一个老鼠一个头,一双小眼黑油油,老鼠爬梁偷吃油,出溜鼠,鼠出溜,老鼠的哥哥猫儿来了,连忙连忙跑,麻利麻利索。
实验课上,大多数实验学生会模仿原型的故事发展情节,进行富有个性与想象力的编创,使传统民歌焕发出新的时代生命力。学生作品如下:
一个唐僧三个徒,师徒四人去取经,路途遥远妖怪多,打妖怪,妖怪打,妖怪的敌人悟空来了,连忙连忙跑,麻利麻利索。
小小刺猬圆溜溜,浑身都是尖尖刺,刺猬打滚扎果果,扎果果,扎果果,刺猬高兴得乐呵呵,连忙连忙滚,麻利麻利索。
一个兔子一个头,一双眼睛红彤彤,爱吃萝卜和青菜,蹦呀蹦,跳呀跳,兔子的敌人鹰来了,连忙连忙跑,麻利麻利索。
个别学生对原型进行较大改造,产生与原型有较大差异的新作品。如下
所示:
一个蜗牛一个头,一个小屋背肩头,蜗牛辛勤去耕地,耕呀耕,耕呀耕,辛勤劳动无上光荣。(歌词内容减少,歌曲结构减缩,相应曲调也调整
变化)
一个小孩去上学。走到半路下了雨,想起自己没带伞,沙沙沙,沙沙沙,雨越下越大停不了,连忙连忙跑,麻利麻利索,连忙连忙跑,麻利麻利索,麻利索。(歌词内容重复,歌曲结构扩展,曲调相应调整)
一朵荷花水中飘,一片荷叶风中摇,荷花花瓣粉扑扑,阵阵香,香阵阵,一阵微风儿吹呀,荷花荷花舞,荷叶荷叶摇。(由原型的动物动态场景变为植物静态描述,曲调与演唱风格均发生较大
篇7
1.激发兴趣,进行创造性教学
研究表明,儿童易对许多事物产生兴趣。兴趣是什么?它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当儿童对某事发生兴趣后,会产生求知的愿望。我中心有位学生原来只对手工深感兴趣,因父母带他看了一场民乐演奏会,便萌生了學胡的念头,两年间已学到了六级的水平。笔者认为,兴趣就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种追求会激发人们去创造美。因此,教师要带着饱满的激情上课,用教师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共同享受音乐带给人们的愉悦。比如在教学《两只小象》一课时,我在课前设计了表演的动作,并请一名学生A与我合作,边唱歌边表演,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动了起来。很自然地积极地投入到歌曲学习中去。在学会歌曲之后,又鼓励学生B编动作表演,这样就连平时不爱动的学生也参与进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构建新型的音乐课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和阶段。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把学生当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讲,学生听、记。它将严重地扼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极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进行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更新",为学生搭建一座能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探索,在学习中创造。教学的设计要以学生实践为主线,探究知识为中心,创造知识为重点,培养能力为宗旨这一教学格局。当学生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愿意主动的去学习和了解,进而深入地去探究它,于是产生了学习动机。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创造性教学
以上着重谈了兴趣教学。除此之外,参与教学、情景教学、直观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好方法。参与教学强调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的知识积极思维,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它体现了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现代教学思想。如在上一年级节奏课时,我先用手拍节奏||,学生模仿,之后,我用此节奏分别做拍肩、砸拳、弹指的动作,我引导学生创编其他动作,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跌脉、有的拍脸、有的扭动,五花八门各显其能,参与的热情特别高。创设情景对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有很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情景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如我教《理发师》时,组织学生自备了小剪刀、小镜子、围裙、眼镜、胡子等小道具,将课堂布置成理发店,让学生在场景中再现老爷爷的劳动场面。学生们表演的欲望被调动起来,他们创造出了许许多多不同的动作,有的拿着梳子梳头的、有的拿着围裙装扮客人等。
4.积极主动的思维能力,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的前提
篇8
关键词:情景 感知 理解 体验 画面
小学音乐的情境教学是指对教学内容进行口头的形象描述或对其环境的进行设置、模拟。从而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场景,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达到与教学目标一致的氛围。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又是听觉的艺术。如何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更好地学习音乐技能,提高音乐素养,可以在具体教学中使孩子们更快地进入音乐意境,受到音乐的感染,准确地认识音乐形象,进入角色。我认为在教学时结合歌曲意境、歌曲形象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如下的方法。
一、以故事导入情境
导入是新课的开端,也是新授课的定调所在。如果能运用有声有色、有情有趣、新颖别致的导入方法,就能唤起学生的激情。导入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朗诵、猜谜、讲故事等等。如教唱歌曲《大鹿》,孩子们本来就喜欢动物,在教唱歌曲前先出示对应的画面,教师同时绘声绘色地讲森林的故事给学生听,一下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跟小动物们聚会而激发他们强烈的听下去的欲望。为整节课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以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展开形象的主要手段,利用图画再现教材情境,实际上就是把歌曲内容形象化,符合儿童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识特点,在用图画再现情境时,需要教师加以指点、启发、描述,以主导学生的认识的方向性,从而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如教学《大鹿》一歌时,教师在黑板上或者事先准备好一幅森林图,图中有被狼追赶的小兔,还有童话中的面包房,房中站着大鹿向外张望的场景,让学生通过画面,体会兔子当时被狼追的害怕着急的心情,学生很好的就表现出当时的情景,并为很好的表现出歌曲处理中的情绪。
三、以角色扮演体验情境
歌曲中的角色不再是音乐书上,而就是同学们自己。这样,孩子们对教材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加深了内心体验;另一方面,由于运用了表演,不仅使歌曲所描绘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而且罩上了情感色彩,这种生动的形式使学生特别高兴,他们既可以听到,又可以看到,而且富有戏剧性,学生情绪热烈,印象深刻是很自然的结果。以角色扮演体会情境,用得最普通的是童话、故事中角色的扮演,如带领学生欣赏《龟兔赛跑》一课,那些龟呀、兔呀等小动物头饰一戴,教室里的气氛马上沸腾起来。同学们一个个高兴非常,争相扮演。歌曲中的角色一下子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孩子们成了热情的演员或观众,全部进入了教材描写的情境之中。
四、以律动表演体现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在音乐课上适当的根据歌曲内容,在教室中让出空间,让学生进行律动,用自己的动作语言来表现歌曲的情境,从而感受歌曲的情绪,这样既很好的表现了歌曲,又让学生得到兴趣的培养,如我在教唱《玩具兵进行曲》一课时,让学生模仿叔叔的正步走,适当的加上动作,让学生在教室里走队形,学生兴趣高昂,一个个把歌曲的情境表现的淋漓尽致。
五、教师的形体动作、声情并茂的范唱表现音乐情境
为了能让学生能更形象地理解音乐形象,教师应当运用自己富有表情的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意境。如:在范唱《可爱的羊群》时,可以用一个较大幅度的缓慢抬手、远眺的形体动作,来表现辽阔的草原意境。
学生一旦真正进入了音乐的意境,就会用非常自然的歌唱来赞美它,而这种自然的歌唱,是比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小提琴还要动人心弦的。例如,教学《小纸船的梦》一课时,教师用声情并茂的范唱,把学生带到一个神奇的梦境中去,在教师富有魅力的钢琴伴奏下,学生十分投入地唱起了《小纸船的梦》,用动听的歌声赞美神秘的梦境,而神秘的梦境又使孩子们的歌声更加动听。
六、以多媒体课件进入情境
篇9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音乐艺术;教育
1 民办高校中音乐艺术教育的现状
首先,许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只注重专业学习、道德等方面,而对于音乐艺术教育却不重视,认为这只是音乐专业生的任务,虽然艺术类学生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于其他专业学生则处于一个边缘的状态。其次,大部分的民办高校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程度,而不同专业学生的艺术修养程度本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虽然学校会开设许多校园文化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但在教育的过程中方法单一,针对性不强,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无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导致音乐艺术教育价值的无法实现。最后,民办高校的资金链是不可或缺的,由于无法花费一大笔的资金为非艺术类学生聘请一批既具有高音乐艺术教育理论水平,又具有创新意识和深厚人文底蕴的专业教师来授课,造成师资力量的缺乏和薄弱,以至于民办高校中抓音乐艺术教育,就存在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无招”的现象。
2 加强民办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措施
2.1 丰富文体活动,拓宽艺术社团组织建设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自发组成的一种特殊的群众组织。学生社团具有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和重要的社会教化功能,对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建设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发现,一部分民办高校对于学校的一些大型文艺汇演、活动,整场演出活动就仅由学校主设的艺术团一手包办,其他院系学生根本就没有施展的机会,这样不仅使学校的活动失去了创新,更是严重打击了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积极性。民办高校应鼓励学生创建音乐艺术方面的社团,如舞蹈团、合唱组、乐队组合等社团,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利用课余或节假日的时间开展一些兄弟院校、班级之间的音乐艺术比赛或联欢活动,以达到学生学习音乐艺术的目的。在学校的大型活动中,只要节目足够创新、精彩,不管你是那一类学生都能到学校或学校以外的平台施展才华。
2.2 完善音乐艺术教学及活动场所设施
民办高校对音乐艺术教学和活动场所设施投入力度还不够,在民办高校工作这几年发现,音乐艺术专业学生有专用的舞动室、钢琴室可供练习,为保护相关设施、设备,管理部门不准非专业学生进入,非专业学生想开展活动和排练没有可供给的场所,并且经费支持有限,这样大大局限了学生的发展空间。民办高校应建设大学生参与音乐艺术活动的固定场所,并且给予一些师资指导和经费支持,以达到音乐艺术教育的成效。
2.3 开设音乐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
大学公共选修课是高校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跨学科、跨专业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民办高校很少开设音乐艺术类的公共选修课程,首先,可能是因为教学场所有限,再者就是师资力量的缺乏所导致。据笔者所知,民办高校其实有许多音乐艺术类专业毕业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开设一到两门的音乐鉴赏、音乐常识、音乐史和简单舞蹈类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音乐知识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解决了师资上的困难,同时提升了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教学能力,并且加强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
3 如何将音乐艺术教育与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创新结合
3.1 音乐艺术教育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音乐是一种特有的产物,它是创造者对现实生活的写照,能诉说出人类情感的表现。在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遇到用语言无法表达自己情感的情况,如果用音乐来表达是不是会更好呢。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喜欢边听音乐边做事情。那么,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只要能有效运用音乐艺术教育功能,让学生有意识地带着思想去欣赏、去聆听,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与之产生情感共鸣,体验生活中的真、善、美,并通过音乐艺术的陶冶教育,提升人的思想情操。
3.2 音乐艺术教育能完善学生的心理健康
当前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愈发严重,通过相关报道可以看出,他们缺乏受挫能力、适应能力、自立能力,学习倦怠,意志薄弱,缺乏竞争意识、危机意识、自信心,依赖性强,生活没有方向感等。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学生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学生管理工作者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进行心理教育时,运用音乐艺术教育能有效调解净化学生的心灵。音乐艺术以独特的音符、优美的旋律,缓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和紧张的心理,提升学生的受挫能力和抗压能力,进而让学生以健康心理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总之,音乐艺术教育能缓解人的焦虑、忧郁、紧张等心理,改善人的情绪,对培养高校学生健康的心理具有重要作用。
3.3 音乐艺术教育能提升学生自我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受教育者依靠主观能动性按照社会目标,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转化控制的能力。而团队协作能力,是指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之上,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多学生存在缺乏责任心、自私,想法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要能顾好自己便可以。学生管理工作者可以通过音乐艺术教育,来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音乐艺术教育丰富了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创新,能激起学生的共鸣,有效深入学生的心灵,对学生形成自我管理能力有重要的帮助。而当前是一个讲究团结合作、交流沟通的社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重视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音乐艺术教育在培养人际交往、团结合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音乐艺术活动中的人员合作,让学生明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有效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因此,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多创造音乐艺术团队活动机会,将音乐艺术教育这一独特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3.4 音乐艺术教育能增进学生对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情感升华
众所周知,学生对教育管理者存在着一种潜意识的隔阂与抵触,对待学生管理工作者也是一样,对待自己的辅导员他们不可能像对待好朋友那样做到无话不谈,有些学生甚至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不敢去请求辅导员的帮助,这就是大部分学生对老师存在的怪异心态。所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可以开展一些学生喜爱的音乐艺术相关活动,要求学生自己去策划、组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积极参与到其中,融入学生当中,与学生共同探讨、交流、团结协作完成活动,使他们感受到辅导员对他们的用心和关心。这样学生管理工作者就大大提升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对于以后与学生的学习与相处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建华.浅谈音乐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J].艺术教育,2006.
篇10
的确,作曲家的艺术创造能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精神享受,体现出较高的艺术价值,但是,小学生为抒己之情、达己之意进行的音乐创作,同样闪耀出创造的火花,同样具有艺术的价值。作曲教学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并非要求学生创作出“惊人的作品”,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所学音符、节奏、节拍、记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谱等知识创造音乐旋律,来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并在不断的创作中使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充分提高。
一、小学生音乐作曲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小学生作曲虽然不同于作曲家们的艺术创作,但同样也符合准备酝酿时的情感调动、投入创作时的灵感捕捉、加工成型时的修改完善的音乐创作规律
同时,由于受到年龄、心理、知识水平的,小学生作曲过程往往还呈现出独特的创作特点:
1.趣味性。趣味性是小学生作曲学习一个最重要的特征。一旦音乐创造活动没有了吸引儿童参与的趣味性,教学生作曲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因此,教师在教小学生作曲时,千万不要将其等同于成人的音乐创作,应尊重并顺应儿童学习的这一特点,特别是在学生尝试作曲的初级阶段,应时时让趣味性体现在作曲学习之中。
这样,才能极大地激发学生音乐创作的热情,调动他们参与创作。2.简易性。由于小学生是初步尝试创作,而且音乐知识的学习还处于基础阶段,因此,他们的旋律创作就带有简单化、儿童化的特点。例如:在旋律节奏的组合上,常用“菖—”、“菖”、“菖菖”组成的节奏;旋律起伏不大,创作作品简单、短小;音符也主要是八度以内的基本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音级;音乐表现的内容也都是生活化、口语化的儿童语言。
教学生作曲并不一定要让学生创作出多么完善、优秀的作品,只要是他们乐于参与创作,能尝试用其掌握的音乐技能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就足够了。3.协作性。受到个体认识水平、音乐素质和心理特征的制约,儿童在进行音乐创作,特别是初步尝试作曲时,在很大程度上会依赖教师的引导、同伴的协助。
这种师生、生生共同协作的活动,是扶持儿童走过旋律创作的启蒙阶段,并逐步完善创作,培养创作自信,直至以后能独立创作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这种协作性在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和作品修改完善这两个创作环节中会有突出的实用意义。
比如:通过学习、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模仿伙伴的创作技巧,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当创作思维受阻时,教师或同学的一个点拨、启发会让自己豁然开朗,产生创作灵感,等等。
二、培养小学生音乐作曲能力的方法与途径那么,如何引导小学生作曲,点燃其内心的音乐火花,提升音乐创作学习的价值
这是很值得音乐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去探索的新课题。笔者针对这一问题,在教学中进行了积极、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努力寻找解决这一教学难题的切入口,寻求作曲教学的最佳方式。现将点滴所得总结如下,以求指正。
(一)初步尝试作曲,由“唱”开始1.尝试用“唱”的方式介绍自己。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创作灵感的突然性,音乐创作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因此,教学生学作曲的最初阶段,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破除音乐创作的神秘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音乐创作难度。我是由“唱”入手,引起学生对音乐创作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给三年级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的小朋友上课时,我提议每人创编旋律创造性地介绍自己的名字,我先带头介绍:“5313襔5—”。这样新奇的自我介绍方式让孩子们一下子兴奋起来,个个跃跃欲试,经过老师简单引导和点拨,很多学生能流畅地用旋律唱出自己:“53襔53襔2—”、“3—5襔6—5襔1——”等等。这样的即兴作曲是临场发挥,要求不可过高,要善于发现其创作的“火花”,予以鼓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励。2.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模仿。低年级音乐创作可以尝试由创编歌词入手。如: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了《动物说话》这支歌之后,教师就请学生重新编歌词,尝试创编其它动物的说话。当学生能模仿着歌词“小鸡说话叽叽叽”创作出歌词:“喜鹊说话喳喳喳,小羊说话咩咩咩,青蛙说话呱呱呱”之后,教师提出新要求:“你们想不想自己创作一首歌曲来唱?”教师进一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将原旋律也进行改编,自编旋律唱一首全新的《动物说话》。
这下教室里可热闹了,每个人都在哼哼自己的旋律,完全都是一副小作曲家的模样。之后,老师将一部分同学的旋律进行记谱,邀请大家一起来唱一唱、改一改,一首儿童自编自唱的全新的《动物说话》就诞生了。
(二)自编自唱,体验创作乐趣某天,我准备上四年级的音乐课,还没走进教室,就听见教室里的学生在大声地唱《千里之外》,进教室一看,学生们兴高彩烈,唱得好不得意。我问同学们:“这支歌好听吗?”“听!”我接着问:“你们知道这首歌是谁作的曲子吗?”“周杰伦!”看到学生一脸崇拜的神情,我继续问:“你们知不知道,周杰伦刚开始创作歌曲时,他写出的歌曲并不被人看好,没人愿意唱。可是,他还继续写,最后,干脆自己唱。
不断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果。”看到同学们沉思的样子,我进一步激励他们:“我们也可以尝试自己亲自动手创作歌曲,写我们自己想唱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的歌呀!”在我的鼓动下,这节课成了教孩子学作曲的启蒙课,大家摩拳擦掌,都想试试自己的作曲本领。我不断地给予学生引导、建议和提示,并将学生创作的曲子用钢琴弹奏出来,请大家一起倾听,参与修改和补充。经过两节音乐课的雕琢,一首首童趣盎然、充满稚气的歌曲就诞生了:《我高兴》、《下课铃声响》、《蜜蜂飞》等等。
(三)作曲与集体游戏相互融合小学三、四年级音乐课本上均有“接龙”的音乐游戏,这种音乐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简易的作曲练习。例如,四年级音乐上册出现的“接龙”练习:1=C2/453襔3襔襔襔襔襔襔练习要求下一小节的第一个音必须与前一小节的最后一个音相同。如果按要求直接让学生个人完成这个作曲练习,可能会有一些学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生缺乏热情,效果也不见得好。
我设计让全班同学一起来一个集体“接龙”:按照座位的顺序让音乐旋律不停地进行下去。如果要想让游戏顺利进行,大家就得回去作些准备,下节课进行“接龙”。这样一来,大家的积极性全给调动起来了,有几个音乐感不是很好的学生也在大家的指导下认真地作音阶、音准的练习,惟恐到下节课“接龙”时“梗阻”,影响游戏进行。借助集体游戏推动学生投入到音乐创作中来,不仅能让每一个孩子都不会掉队,而且使音乐作曲学习变得有趣、活泼,有效激发学生音乐创作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要让学生明白,音乐作曲并不是一种枯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燥、单调的活动,它也是一个有意思、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四)为学生提供展示作曲成果的舞台给学生提供音乐创作展示的舞台,要让学生及时从自己的音乐创作中获得欢愉感与成就感。学生是音乐的创作者,同时,也是音乐的表演者、欣赏者和评价者。要把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例如,举办班级或校内的学生音乐创作作品表演;将学生优秀的音乐创作作品向有关报刊或杂志投稿;推荐学生的音乐作品给学校的广播站或艺术比赛使用等等,努力为学生搭建展示音乐创造才能的平台。利用一切机会展示学生音乐创作的成果,让他们体会到创作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不断努力。每次音乐创作活动结束后,我都让同学们谈谈自己创作体会和对其他同学作品的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创作的认识和水平,鼓励学生不断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为今后的音乐创作学习作准备。超级秘书网
三、指导小学生音乐作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作曲学习应注意由易到难。
作曲教学要依据小学生年龄及认知特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点,在教学中要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的原则,循序渐进,启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在教学方法及步骤的确定上,都要根据儿童的特点来进行。例如,在学习步骤上,从布谷鸟叫的下行小三度作为旋律学习的起点,词的起点则是孩子们的名字和熟悉的歌谣。在方法上,通过生动、愉悦的游戏来进行作曲学习。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确定教学目标、要求和程度,使学生逐步积累音乐创作的方法和经验。只有创作目标适当,才能最大程度地兼顾全体学生的创作热情,并在音乐创作中使学生获得自我实现、自我肯定的快乐。
2.标新立异,鼓励创造。学生学习音乐创作常常从模仿入手。
模仿是音乐创作学习的必经之路。例如,按照歌曲范例填写新词;按照范例创编旋律等。
通过这种模仿可以学习掌握音乐创作的基本技法,应由易到难,边学习范例边进行作曲。然而,音乐创作学习不能只停留在模仿的阶段。要避免按照某种固定的框框进行简单的模仿,尽可能鼓励学生的创造。要鼓励学生“与众不同”、“标新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立异”,并通过具体指导开阔其创新思路。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音乐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