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德育教育范文

时间:2023-06-20 17:19: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语文德育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语文德育教育

篇1

1.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新课改要求,小学生语文教育要重视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要通过教学活动能够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和谐发展。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语言训练时,就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建立起初步的是非观念,受到良好的教化。《中小学德育规程》指出:要把各学科蕴含的德育资源充分开发出来,把各学科已有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受到德育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只有这样,素质教育的精神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2.学生发展客观需要。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许多孩子的父母忙于工作,孩子大多是由爷爷奶奶带着。这中隔代教育,对学生产生了很多的负面影响。比如,学生的自理能力较差,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生的内心较为自私,心里只想着自己,不想别人,缺乏爱心;学生好逸恶劳,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学生的是非观念淡漠,喜欢意气用事等等。家庭教育的不健全,使得学生在成长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学校就要狠抓德育教育,但现在的情况是,在许多学校,很多老师都是只重视学生的学习,不重视学生的思想,对学生管教得多,疏导得少,德育教育抓得不够,不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因此,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需要狠抓德育教育。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举措

1.利用插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的插图,这些插图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利用好这些插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插图配以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教育。

2.利用故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都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利用这些故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通过《诚实的孩子》中的故事,教育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做一个知错就改的孩子;通过《幸福是什么》中的故事,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幸福,体验生活中的幸福,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通过《三个儿子》中的故事,使学生能够体验到父母的不易,体验到父母在养育自己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从而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孝敬父母,体贴关心父母是自己应该做的,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父母是一种美德。

3.在朗读学习中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古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个道理我们应该知道。其实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时不需要教师说多少,讲多少。教师只要把有关素材找出来,引导学生不断朗读,学生就可以在朗读过程中受到德育教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朗读一些声情并茂、文质兼美的佳作,使学生体验到祖国文学的音韵美,使学生感受到文章的情致美,思想的高尚美,以此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篇2

关键词:德育理念;小学语文教育;弊端问题;方法策略;渗透

小学语文教育是基础性学科,具有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先导性与启蒙性。语文教育是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什么是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呢?就是指小学语文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借助自己言行举止的力量,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实施影响,以便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笔者就自身的经验,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展开探讨。

一、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问题

1.重视智育的开发,忽视德育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智育的开发不可忽视,但是也要注重学生德育的开发。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进学校求学理应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陶冶和扎实有效的科学文化教育,使年轻的鲜活的生命健康成长。”但是,学校教育受到影视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追求学而优则仕的教学目标,忽视德育教育的影响。在这种教育的影响下,教育追求的是分数与成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永远是流于形式上的内容。在教师的理念中,德育教育完全没有成绩重要,德育教育的渗透没有落实到实践的层面上。即使有德育教育的实践课,也是脱离生活实际假大空的理论,将这些理论与语文教材生硬的连接在一起,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想脱离,使得德育教育成为一种表面上的功夫。

2.形式呆板,有效性与实效性比较低。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老师具有德育教育的意识,也具有德育教育的践。但是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方式方法存在问题与弊端,导致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的有效性比较低。例如,有的教师不认为德育教育不重要,不想为其浪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不愿意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加强知识与德育之间的关系。在德育知识的讲解的过程中,不能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以进行生动的讲解,忽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德育教育起不到应该有的效果,这种呆板的、机械的教育环境下,学生逐渐产生一些厌烦的心理,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评价机制不健全。若想指导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的效果,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但是,德育教育的评级不能单纯的以成绩与分数来衡量。如果采取计分的方式来进行衡量,学生在学习中就会产生一种功利性的心理状态,德育教育就会趋向功利化,学生不会发自内心的接受道德教育,思想道德品质也不会德育实质性的提高。因此,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例如行为观察法、情境法等,这些评价方法去细心的观察与思考,精心的完善这些评价机制。在许多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缺乏智育与监督机制,也缺乏良好的评价体系,育人功能得不到完全的发挥。因此,小学语文德育教育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制,发挥德育教育的最大功能。

二、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有效途径

1.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深入的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需要教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教师对教材要有一个整体的、科学的、合理的把握 ,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与经验做出一些总结,在上课的过程中将自己内心的感受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探讨。小学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的学科,其中包含着许多德育材料,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重点突出这些材料,起到德育教育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八角楼上》这篇课文的时候,需要突的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与革命先贤为了广大人民而不断奋斗的精神品质。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德育教育的材料,教师需要重点突出,发挥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

2.使用科学合理的德育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以便产生良好的德育效果。若是缺乏科学的德育方法,德育与知识之间的联系非常的生硬,小学生难以直接的理解,德育功能被完全的抑制。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选择正确的、科学的、合理的德育方法,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有利于小学生接受,加深小学生理解与体会。另外,德育方法的选择也要根据教学内容、德育的主题来选择。例如,上文提到的《八角楼上》这篇文章,教师需要注重突出中心思想。例如在讲解《诚实的孩子》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需要强调“诚实”的含义与意义,对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需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教师需要加强德育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虽然具有较大的影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主要在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以便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因此,德育教育的渗透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不再数量,而在质量。语文课堂毕竟不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需要把握高度,引导小学生在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发挥语文教育的作用,也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功能。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具有重要的作用。新的课程标准也将德育教育作为重要的内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将德育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发挥德育教育的功效,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参考文献:

[1]冯磊.《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05.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思想;渗透;途径

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决定了语文学科的教学不再单单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能力的培养,而是在抓住学生品德教育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从语文学科的性质来看,传统观点认为语文学科只是单纯的工具性科目,而对于思想道德的教育则有另外的课程来约束。实践证明,学生的道德品质并没有显著的提高。同时,语文课程的内容包罗万象,集结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和文明,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此外,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特点来看,德育教学的工作也是极其迫切的。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必要性探析

1.德育渗透是对现有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不少语文教育工作者已经深刻认识到将德育思想渗透日常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处于实践当中。然而,不难发现,也存在不少学校对于学生的德育工作开展并不重视,也没有专门的思想教育课来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致使学生的德育状况十分糟糕。就现有的品德课教材来说,还不足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行为形成一定的管理与督促,这就需要额外的德育教育来对其进行有效的补充,语文课程中的德育思想渗透正是适应了这一趋势,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2.德育渗透是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和手段的重要途径

虽然新课程改革中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目标有着明确的规定,然而实际教学过程中,品德课程对于学生的道德行为的教育与指导却是极其有限的,甚至枯燥单一的品德灌输早已让学生失去了课程学习的兴趣。语文课程中的德育渗透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让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理解德育的概念,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

3.德育渗透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涵

将德育思想渗透融入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不仅是对学生德育内容的丰富和深化,同时也是对语文教学内容的一种升华。将知识讲授升华至道德培养的层次,这本身也是语文教学的要义所在。因此,这一渗透过程有着重要的指导和促进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工作渗透的途径分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较多的具有思想道德教育意义的内容,例如爱国主义、传统思想道德品质、传统美德等等,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语文教学工作与德育工作相结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分析、情感熏陶与树立学习榜样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德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切忌将德育与智育工作独立开来,要两手抓。所以教师要能够通过课文阅读与讲解来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与情感,在此基础上更深层次地了解课本字、词、句的含义,从而达到智育与德育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充满情感的朗读与背景知识的介绍,创造逼真的情境来活跃课堂氛围,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能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从而与课文情感产生共鸣,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会在这一过程中达成一致,从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语文教师是学生的学习榜样,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在课堂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时,要能够为人师表,在工作生活中以思想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

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课外活动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德育。课外活动的开展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与知识面,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教师要能够从多角度出发设计课外活动。小学生具有思想幼稚、缺乏独立性并善于模仿行为习惯的特殊时期,针对这些特点,教师在设计课外活动时要能够选择一些正面人物事例,以树立学习榜样。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名人励志故事会、诗歌朗读等课外活动,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体系。

最后,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来对学生进行德育。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全人格。教师要能够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兴趣爱好,有选择性地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要能够为学生提供帮助,让学生学会从阅读书籍中领悟情感,并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读后感。一本好书,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操守,甚至还能够引导学生树立人生理想与目标。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将德育与智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之一,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今后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无论是从语文教学的目的还是功能来看,将德育工作渗透和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都是极为重要且有必要的。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因此,从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的双重方面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教育与指导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同时,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应突出德育教育的方面,让学生理解知识与道德应同时并存的道理。有了这样的基础,才能在教学观念和行为上同时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秀梅.小学语文德育情感教学的渗透与反思[J].课外语文,2012,(18).

篇4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最基础、影响最深远的学科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德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法制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内容之一,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渗透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有所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探讨法制教育

0 引言

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小学语文教学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则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言之无为,行而不远”,“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自古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就有“文道统一”和“文以明道”的基本传统和基本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凭借学科特点,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法制教育和德育渗透。

1 如何实施实德育教育

1.1 平等待人,润物无声

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熟悉和了解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使他们感到教师的心和他们的心是息息相通的,彼此便要互相尊重,相互信赖。对每个学生应该有正确、全面的看法,在评定学生品德上不能有认识定势,更不能把道德与语文学习成绩等同视之,而要看到后进生的闪光点和优生的不足。理想的教师应该是公平的、对学生一视同仁的、不存偏见的教师,是理解学生、亲近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多交流的教师,是身教重于言传的教师,是和学生相处融洽,对学生默默关心、暗中了解情况,对学生宽松,与学生心心相印、像朋友一样的教师。要排除一切干扰因素,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在情感上师生互相接近,消除学生的猜疑心理。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要注意道德情感陶冶,教师要运用情感去感染学生,以满腔的热情去教育学生。语文教师还要民主平等地与学生交流思想、探讨问题,用自己真挚的感情感染学生,用高尚健康的道德情操影响学生,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1.2 活动入手,开辟渠道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须开辟多条渠道,使德育像涓涓细流流到学生心田。课内与课外结合,课堂与生活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阅读与写作结合,围绕中心,指导学生读有关的书,出有关墙报,办有关小报,写有关评论,开展演讲会、朗诵会、辩论会等各种活动,实行全面教育,综合治理,形成集体舆论,充分发挥多渠道功能。

2 法制教育的渗透

2.1 针对特征,有的放矢

实施小学语文德育,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不搞成人化、儿童化教育。中学生处于少年期和青年初期,既有成熟的心理特点,也有稚嫩的心理特点,一方面体力、智力的迅速发展已具备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另一方面又经验不足,情绪多变,依然存在幼稚性、依赖性、冲动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动力。

2.2 拓展知识,课外阅读巧

渗透课外阅读是语文学科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文学作品中的政治倾向、思想观点、品德情操等,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感染和陶冶作用。这种作用是直观的、形象的、整体的,对学生的影响极其深远。学生阅读这些作品时,一方面可以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从面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产生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的情绪体验。所以,我们说“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积极开展学生的意志品格,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遵纪意识和法制意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和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同时,通过加强阅读指导,引导学生读懂读透文学作品的德育内容,从而达到德育渗透和法制教育的目的。

2.3 丰富社会实践,课外活动潜渗透

生活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素材。学生是生活中的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耳濡目染一些社会现象。语文教学中,我们除了要积极缩短教学与生活的距离,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还必须主动拓展教学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和阅历及磨炼,从而巧妙地渗透德育内容和法制教育内容。开展小律师活动是渗透法制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实际教育中,我利用班主任工作的优越条件,组织学生开展了“争当小律师”活动,活动的主要进程是“教师通过查阅资料,搜集案例,选择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违法事件,让学生依据自我的非标准的法律知识,自主选择担当原告和被告的辩护人,然后帮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引经据典地进行辩论。通过广泛参与,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知识,接受一次法制教育。写日记是渗透法制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有位教育专家说得好:“日记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学生写日记时,说真话,说心里话,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同时,“写日记能规劝自己上进,劝人改过”。许多学生在日记中针砭假恶丑,赞扬真善美,起到了教人向善爱美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我充分利用日记这种写作形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不文明、不规范行为,乃至违法犯罪现象,通过日记这个载体进行内心的真实表露,接受深刻的爱憎教育。同时,通过评改日记,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心理健康指导,针对性地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

3 思考以课堂生成为契机,有效渗透德育

无论哪一门学科,其课堂教学都是一个动态、发展、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教师的指导与讲解,更有学生个性化的参与,是一个有效的互动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下不断发展变化的。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掌控着课堂教学的步伐,但学生毕竟是活生生的个体,即便有教师的调控,也会出现变数,这就是课堂生成。教师如果能够合理利用课堂生成,以其为契机和德育渗透、结合,就会使课堂教学变得精彩,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二者互相渗透的地方是无所不在的。身为语文教师,要能够立足于语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将二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陶,在语文素养提高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也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篇5

一、小学语文教育中德育的重要性

(一)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新一轮课改以来,国家和社会都越来越关注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学生的成长不仅仅体现在成绩上,更体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上。为此国家也在不断呼吁重视德育,尤其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德育。小学语文教育起着基础性作用。在小学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做好德育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二)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目前国家对学生的评判,不再是单纯的看成绩,而更多的是看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在语文教育中德育的渗透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德育,一方面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提升小学教育质量的关键。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对此有着充分的认识。

(三)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小学时期是一个人的成长时期,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很深的影响。小学阶段也是学生性格形成的阶段,一个人的性格如何,不仅在于学生的先天条件,更在于后天培养。学生要想成为一个有素质,有道德的人,就必须重视小学教育中的德育,尤其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德育。

(四)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是小学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内涵。语文,是一种社科类的课程。语文教育是提高学生内涵的重要手段。语文教育对于渗透德育有着先天优势。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对于做好小学德育起着关键作用。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对于做好德育工作,有自己的体会。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看法。笔者将试着总结一下这段时期内,对如何做好德育工作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小学语文教育渗透德育的措施

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一方面要结合语文教育的自身特点,在课堂中根据语文教育的规律来做。另一方面要注重体制机制建设,在语文教育的考核机制上下功夫,努力使考核机制与教育机制,相配套,相适应。只有有了正确,良好的考核机制,才会有正确的德育方案,才能激励学生在这方面下功夫。第三就是要注重学生的主动性。语文教育的过程,不应该是一个老师填鸭式的过程,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学相长,教学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的主动性。第四就是要以身作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一)要深刻把握语文教育的自身规律和特点,按照语文教育的规律来设计德育。语文教育有其自身特点,语文是一门社会性学科,是一门沟通性较强的学科。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特别要重视文本。在认识文本的过程中,深化德育的内涵。在字词句中,把握文本表达出的内涵;在反复朗读中,感受作者的崇高气节;在课堂情景中融入德育。“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这首《示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字词句上,诗句精炼。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会感受到陆游那种渴望家国统一的强烈的爱国热情。在烘托出爱国的气氛下,此时正是激励学生爱国精神的,最合适的机会。在教学过程实现德育,使我们必须学会。

(二)要设计一个正确良好的语文教育考核机制。这个机制不仅仅应针对学生,更应针对教学的主导者――老师。一个合理的考核机制,有利于形成一个健康的教学机制。相反,在一个不合理的考核机制下,尽管有健康的教学机制也会被扭曲或者是被异化。语文教育工作,也适应这个道理。做好语文教育中的德育,必须有一个健康合理的语文教育考核机制。在设计考核机制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德育。可以把语文成绩按百分比分成纸面成绩与德育成绩两部分来进行综合评判。

(三)要在语文教学工作中,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德育是一个与人沟通的过程,单独的,一个人的德育即便是做的很好,也是无用的。因为道德只有在与人互动中才能体现出来。教学相长,教学结合。教学实际上就是两个部分,一是教,二是学,两者缺一不可。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时,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多倾听学生的意见,他们说的对,我们要敢于接受;他们说的不对,我们更要找出他们不对的根源,然后帮助他们改正。不能“不教而诛”。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策略

语文教学在小学阶段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教师不仅仅承担着传授语文知识的重要任务,同时还要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内在品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对学生进行良好内在品质的塑造,不仅仅对现阶段的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有着很现实的意义。因此,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应该给予语文教学之中的德育渗透以高度的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做好语文教学之中的德育渗透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一、做好课前导入工作,加强课前的德育渗透

一个良好的课前导入毫无疑问对整体的教学工作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德育渗透同样如此。良好的课前导入能够有效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障碍,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而语文教学之中的德育渗透需要学生主动思考和理解,感悟语文教材内容之中的思想感情,以达到激起内心共鸣的效果。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中保持较高的积极性和集中的注意力,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处于活跃的状态。学生在接触陌生知识内容的时候需要一段适应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必然会占据课堂教学的时间,如果教师用有效的课前导入来替代学生的适应过程,毫无疑问会大大节约课堂教学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描述了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和现在的残破,讲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华民族所遭受的屈辱。学生对圆明园并不是很了解,对于那段历史也知之甚少。因此,学生对这篇文章的主旨很难在短时间之内掌握,若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导入新课,为学生展示相关的历史照片和用电脑复原的圆明园视频。学生在对比之后势必会产生一种繁华与没落的强烈冲击,这时教师再为学生展示一些反映当时社会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所遭受的屈辱和摧残。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会对这篇文章产生一个整体的印象,并且通过全文的学习激起强烈的民族意识,也懂得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丰富教学内容,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感

在语文教学之中教师要牢牢扎根于教材内容,但是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要适当拓展德育的取材范围。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丰富了学生的阅历,对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感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例如,在学习《梅花魂》这篇文章的时候,文章以梅花的描述来抒发作者不畏困难的坚强意志和坚韧品格。文章着重描写了梅花的生长环境,寒风和冰雪并没有阻碍梅花的生长,更没有抹去梅花盛开时的娇艳欲滴。这样的描述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梅花的坚韧和顽强。教师在讲述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感受存在于梅花身上的优秀品质,用梅花的坚韧和顽强来塑造学生良好的内在品质。另外,在学习《将相和》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重点感悟文章主人公蔺相如和廉颇的优秀品德。文中蔺相如高居相位却处处忍让廉颇,为的就是避免文武失和,有伤国家社稷,这种心存大局的博怀值得每一个学生深入学习;而廉颇作为文章的另一个主人公,其在得知蔺相如的良苦用心之后能够主动负荆请罪,这种知错能改的精神同样也值得推崇。在讲述这篇文章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入战国时期其他的一些人物传记,让学生能够更加了解战国时代群雄割据的历史背景,让学生能够更加理解历史故事之中的人物,让学生能够更加理解历史人物的优秀品德,并且在大时代的背景之下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语文这门学科独有的德育作用以高度的重视,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注重塑造学生良好的内在品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不仅仅对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以及其他学科教学有着极为积极的作用,对学生个人的发展及未来的人生之路也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少彦.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成功(教育版),2011(20).

篇7

【关键词】课堂教学;小学语文;提高;质量

教师站在教育的第一线,要把提高教学质量当成重要的任务,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钻研和探究,找出一条路子。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小学是学生学习、成长的起步阶段,我们要让孩子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不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只有提高教学质量才能让学生收获文化知识,获得各方面素质能力的培养。下面就此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渗透德育教育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作用,不但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还要让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德育以其方向性贯穿与诸育之中而居主导地位,决定着培养人才的方向,起统帅作用。同志也曾提出“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显得尤为重要。德育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这样容易学生的反感。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找到德育的切入点,潜移默化受到熏陶感染,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效果。《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作文德育的内容。

二、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脱离了学生的学的教学是无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效果等于零,教学质量更无从谈起。教师的教是学生学习的外因,教师“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教学不是简单的把知识讲给学生,还要让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探究、思考,学会自己去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方法是学生为了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所采用的某种方式、手段、途径。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有了学习的主动权,才能独立地探索新的领域,获取新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去组合创新。

1.教给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

预习是学生在教师讲读课文之前的预先学习,它是学生自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预习提前预习让学生对课上学习有总体的了解,疏通文意。并不不懂之处找出来,以便在课上能紧跟教师的思路,抓住重点之处,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课堂听讲的效率。提前预习让学生对课上学习有总体的了解,疏通文意。并不不懂之处找出来,以便在课上能紧跟教师的思路,抓住重点之处,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课堂听讲的效率。在预习时,初读课文,通过查字典、问同学、老师,对不认识的字有初步了解;预习朗读能够加深对课文的印象;预习眼睛一带而过,要学会思考。试着去弄清楚课文的中心思想、文体等。

2、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读懂课文的方法是多方面的,从识字、解词、释句,到理解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从理解文章题目,理解思考课后问题到自己能围绕课文的某一词句提出问题,从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到体会其内涵,品味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都需要教。

(1)整体阅读法。这种方法是从教材的整体出发,采用“从整体入手--分解导读--再回归整体”的三段式教法。它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其课堂结构可分“整体感知--具体分析--总结深化”三个环节。第一步,要着眼于整体,开讲后通过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掌握梗概,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

(2)对比性阅读。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体裁相同而主题不同的文章,主题相同而体裁不同的文章,同一体裁、主题而选材不同的文章,都可以通过比较性阅读来了解其内容,揣摩其技巧。

(3)质疑性阅读。教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在阅读中寻找答案。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会积极的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教给学生复习的方法

复习是学习过程的一个环节,古人曰“温故而知新”。复习的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方法是否恰当、科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得以充分调动。语文学科的复习,容易流于两个极端:一是天天模拟考,逐人逐课、逐项过关,教师忙于讲、改、评,学生忙于做、听、抄、背,成天围着老师转,师生均有身心俱累,不堪重负之感;一是认为复习就是将过去学过的知识温习一遍,把所有做的作业重新抄一遍,学生非抄即背,非写即读,这让学生机械枯燥,味同嚼蜡。上述两种方法,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虽然终日忙忙碌碌,但学习效率、效果难如人意。 在复习过程中,还应还注意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互相渗透,融为一体。一般情况下,以复习课文段落的阅读为载体,把基础知识和写作的复习融入其中,三者兼顾,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就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发掘课文中蕴含的训练因素,是复习“牵一发而动全身“,以阅读为核心,融”双基“于一体,这样才能大大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率”。

三、教学与生活相联系

知识来源与生活,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而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真正践行“知识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篇8

一、依据学科特殊性,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教育属于基础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所担负的任务则更具特殊性。从语文学科的特点来看,它不仅在智育方面,而且在德育、美育等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更加强调加强德育。在教学中渗透德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语文教学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最基本的语文素养,还要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与地位决定的,是社会、国家赋予小学语文教师的历史使命。

二、利用语文教材,挖掘德育内涵。

小学语文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本身与德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语文教材选取的课文,尽管体裁、题材、风格等不同,但都能达到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有机统一,尤其是以文学作品为主的教学内容更显示德育的特殊优势。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典型,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

首先,时代背景是在一定历史情况下,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由于在教材中,许多课文内容离今天的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对他们理解课文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先深入浅出地向学生简略介绍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以便帮助学生在学习阅读中进一步理解课文,让时代背景介绍起到搭桥铺路的作用。

其次,课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课文思想内容的聚焦。授课应该紧扣课文题目,引导审题,使学生从题目入手,先初步感知,获得轮廓印象。因此,抓住题眼,揭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

再次,从课文重点词句和重点语段中,发掘课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德育渗透不应该是空洞的,而应该以实实在在的内容为基础;德育也不应该是贴标签式的,而应该在品词析句中让学生自己去领悟体会从而内化。语文教学只有扎扎实实地抓住字、词、句的理解,才能清楚地阐明课文所体现的内在思想性,才能在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受到具体生动的思想教育,因为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总是隐含在词句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剖析和品味课文的词句,借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可以较好地渗透德育教育。

三、把握教学过程,进行德育教育。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恰如其分地对学生施教,给学生以直接、感性的思想教育。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英雄先烈,让中华民族曾经光辉也曾经没落的历史在学生的心灵上产生激荡,让他们在缅怀历史的厚重、中国人的坚强的同时,更加热爱祖国的今天,矢志不渝地开创祖国的未来。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养成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他们心中树立坚实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这是让学生成长为有志、有为青年的首要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精心提炼语文教材中那些闪耀的爱国主义思想,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可以受到语言文化知识的洗礼,认识客观世界,同时也影响改变着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0-172-01

在大力推行教育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大力发掘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变教师为导师,引导学生系统地、科学地、有阶段性地获取知识,掌握技巧,形成能力。

一、教,贵在启发引导

变教为导,关键在“导”,它与传统的“包办代替”,“全盘授予”正好相反。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实验教学体系的教学原则中提出:“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想到所教的学科,而且要注意到学生,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脑力劳动和积极性。教师在自己的关于教材的思考上使用的精力越少,则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越高,如果教师把全部注意力用在自己的关于教材的思考上,那么学生感知所教的东西就很费力,甚至听不懂教师讲述……”在现代教学论的观点和方法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还体现在对启发式教学的意识和运用必须强化,寓启发式于读、议、讲、练中。

在整个听、说、读、写、看的训练中,首先要使学生喜欢,然后才能谈获取。这就要求“导”的过程中时时注意综合性,灵活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出现,从而享受“发现新大陆”的喜悦。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尤其要重视对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思考力去获取知识.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动脑筋分析课文,是讲读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引导的好,既可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能促进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这里的关键在于能否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而要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想得对路,得法,其关键是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学是否具有启发性,不能从表面看,而要从实质来看,从实际效果来看。设疑提问是老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提问不一定都具有启发性。有的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为启发而启发,课堂上东提一个问题上,西提一个问题,学生没有充分思考的余地。有的不假思索,脱口而答,有的干脆不思考,让老师自问自答,这种“牵牛式”的提问,实际仍置学生于被动境地,不但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反而助长了学生的惰性。

出现“启而不发”的局面,教师内心十分着急,常常埋怨学生素质太差。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过于笼统,学生便会无从人手;如果提得难度较大,超过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则感到扑朔迷离,如入迷宫,思绪紊乱,难以启发思维。教师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带着探索的眼光阅读课文。在教学过程中,如能紧扣教材,围绕教学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出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且能达到一定深度和力度的问题,就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使认识趋于深化。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求知过程的启发者。

二、学,贵在自主自得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能力是不能单靠讲授就能培养起来的,只有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觉地、不间断地进行训练,就是说,让他们的手、脑、眼、口都动起来,方可奏效。不少老师在教学中大包大揽,顾虑重重,不敢在课堂上让学生多看、多想、多问、多讨论、多发言。有的是怕搞乱课堂秩序,怕打乱教学计划;有的是怕耽误时间,延误教学进度。凡此种种,归根结底是没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而是把学生当作了消极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因而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赞可夫在他的实验教学体系的教学原则中,提出了“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这就是说教师上课,不是从头到尾讲教材,而是引导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教材编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编写?教师是怎样教的?为什么要这样教?自己应该怎样学?为什么要这样学?古人云:“学贵自得。”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教给学生怎样理解教材,即怎样质疑,怎样分析,怎样抽象概括,使学生从教材的编排中悟出知识的重点,相互间的联系,容易混淆的地方,怎样记忆的规律。逐步增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活动中,处处深思,步步探问,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领会学习的方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又发展了他们的智力。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美学;音韵美;人格美

一、“学龄期”儿童情感与美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把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定义为人格发展的“学龄期(6~12岁)”。这一时期的孩子可以按照外界(诸如家长、老师)的明确指令和要求完成带有相应目的性的工作,并且会在完成相应工作的时候产生一种主动追求成就感的目的欲望。强烈的渴望可以从从事的任何事情中获得勤奋感。如埃里克森所说:“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

“勤奋感”和“自卑感”的自觉和主动生成表征着小学生个人内心世界的逐渐丰富。也正因为小学生内心世界成长和发展刚刚开始,其情感和思想发展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期。因此,这一时期小学教育中情感培养和塑造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学龄期”儿童的特殊性决定了小学教育中情感和美学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的情感和美学教育,对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奠定学生终生的精神风貌和人生追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美学教育,其主要内容是构建和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进而以美的事物熏陶对学生的心灵加以熏陶。小学生的情感教育,落实到具体的要求上,首先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善恶判断标准,让学生对崇高、善良的人物和事件产生自觉的情感认同。如何引导小学生情感素养的提高和性格的良性发展,应该是小学教育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感受音韵美,在阅读中熏陶美感

“对于小学生的情感和美学教育不应该是孤立进行的,也不是凭空建构的,而是应该渗透在具体学科的教学实践之中。”小学的主要课程是语文和数学,在新课标的要求中,小学语文教育分别承担着学生情感熏陶和逻辑思维能力训练的不同使命。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更好地承担情感和美学教育的功能必须时时在教师的思考之中。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在语文课文阅读中感受文章的音韵之美和情境之美。对于音韵和旋律的声觉感知是小学生感知美最为直观形式,声觉素材也最容易捕捉,因此朗诵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首要环节。学生对于音韵和旋律的直观感知是对人物形象和品格形成深层感知的前提和基础。小学语文教材对于学生感知音韵美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比如,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十四课《荷叶圆圆》。课文中叠字运用很多,而且十分押韵。在这篇课文教学中,对叠字,押韵的充分阅读会让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朗朗上口的韵律之美。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体悟课文的韵律之美和节奏之美作为一个明确而突出的教学目标,抓住教学契机及时点拨学生把握句子中的抑扬顿挫和律动和谐。

引导学生把握和体会情境之美的道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想象力却是最为天马行空的。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介质引导和点拨学生对文中描写的对象进而对整个世界的认知和感悟。与此同时,也要格外注意图片和视频资料运用的时机和频次。

三、品味人格,在模范人物中熏陶情感

小学语文课文中形象描写的文章居多,这些课文中塑造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例如,《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的小苗与大树;《小白兔与小灰兔》中的两只兔子;《金色的鱼钩》中为革命事业英勇献生的炊事班班长;《桥》中一位助人为乐,公正无私,舍己为人的产党员。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品读和理解,是带领学生品味模范人物,熏陶情感的有效途径。

在对这些形象的阅读和感悟中,教师可以通过相关材料的延伸分享甚至是多媒体材料的引入,将课文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和模范人物的形象进行渲染和凸显,让学生对加深对模范人物形象的记忆和感情的认同。在这样一种对模范人物的记忆和感情认同的情况之下,学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崇拜情感和善恶判断力,并且在这种情感和善恶判断的基础上纠正和规范自我的行为。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课文教学中,完成对小学生的情感教育。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日常语文课文学习当中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美学素养是小学生情感和美学教育最实际有效的途径。其中感悟和体会课文的音韵和节奏,让学生在听觉上直观的感受美,是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初级阶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品味模范人物形象的光辉之处,使学生产生对模范人物强烈的情感认同,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