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探究范文

时间:2023-06-20 17:19: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数学作业探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数学作业探究

篇1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作业设计 策略 方案

作业设计是检验教师课堂评价能力和引导学生巩固知识、提升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容易忽视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良好的作业设计,和教学目标一脉相承,更是对课堂教学避轻就重的精华提炼和重难点的有效突破,它不仅要求教师对课堂有准确的把握,而且能够充分的解读教学目标、融合学情设计难易适中的作业题目。传统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倾向于按照教学进度来布置课后题,或者大量的做试卷,作业设计缺乏体系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没有层次性和递进性,造成了知识掌握不牢固、不准确等问题。新课程标准倡导作业的设计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丰富作业设置形式,提高作业的单位效能,这对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实践,本文认为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设计小学数学作业。

一、抓住小学数学的计算性、基础性特点,设置口算、快速计算等常规作业

小学数学作为数学学科的初级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稳固数学根基、提高数学思维,是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也是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必须抓住的本质特点。正是基于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小学数学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落实中都注重提高学生的基础计算能力,并且通过教学实践,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也影响了学生成绩的高低和课堂教学的流畅与否。因此,抓住小学数学的计算性和基础性特点,体现在作业设计中,首先要定时定量的设计计算题,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设计相应的计算题目,如口算、列式计算、竖式计算、应用题计算等。其次,在作业设计中要注意计算与当天学习内容的均衡,过度强调计算容易造成当天学习内容的敷衍,或者让学生的负荷过重。另外,小学生的数学作业量不能过大,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趣味性快速作业,如数字接龙、计算连环套等,快速作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促进数学学习成绩的全面提高。以《分数乘以整数》一课为例,教师共设计了两项作业,第一项作业以课后题为主,旨在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程度,第二项作业为计算能力训练作业,包括口述题如=()×()、简单计算如、大数据计算三个类型。通过这两项作业,学生不仅掌握了课堂知识,也提高了计算能力,获得了更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根据知识巩固规律,将复习、巩固和预习三者有效融合在一起

小学生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思维能力发育还不完善,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都需要通过多次重复来完成。因此作业设置中必定会以复习为主。根据知识遗忘规律,知识的巩固必须要进行阶段性复习和强化,这也是作业设计的一个隐形要求。同时,作业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更是为了将要学到的知识奠定思维基础、做好课前准备,所以作业还要涉及到预习内容。只有将知识复习、系统巩固和预习三者有效统合在一起,才能体现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精髓,也符合作业设计的本真追求。当然要做到三者合一并不容易,首先需要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研究小学数学知识的体系,完善的知识体系能够为作业设计提供内容框架和层次,提高作业设计的准确性和规律性。其次教师要研究学生,能够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理解规律设计作业,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正确率,激发学习积极性。第三,教师要钻研教材,准确掌握上节课知识与下节课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设置作业的过程中方能潜移默化的将知识复习与预习融为一体。例如《一个数乘以分数》这节课的作业设计中,教师把作业设计为三部分:上节课知识即分数乘以整数的复习、本节课知识的巩固和混合训练,第一项作业完成了知识复习,为巩固当天学习内容进一步夯实了基础,第二项作业是直接复习当天内容,强化理解和记忆,第三项内容则是涵盖了前两项内容,也正是下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学生提前进行学习,为下节课教学打下坚实基础。这个作业设计不仅达到了作业设计的应有目的,也是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高效措施。

三、控制作业量,设计适当的探究性数学作业

篇2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不仅引起家庭、学校、社会的普遍关注,也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为此,我进行了小学数学作业本双栏任务单的实践探究。我把作业本的一页纸分为两栏,第一栏让学生做题,第二栏给学生自由使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发现学生作业本第二栏既可以当练习本、改错本,又可以当展示学生思维本和师生交流互动本,功用还真不小呢!

一、展示交流的舞台

1.草本合一展示思维过程

在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一致认为,计算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可以采取作业本和草稿纸合一的形式,不仅节省了纸张,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打草稿的习惯。如:

学生在做题时,有些步骤口算起来就比较吃力,他们就会在作业纸第二栏列出竖式。这样既可以节省找验算纸的时间,又可以直接检查自己的计算过程是否正确,真是一举两得。

2.画图展示思维过程

第二栏能给学生提供画图的舞台。学生可以在第二栏画图以帮助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解答出应用题。

3.写出思考过程

这两名学生都在作业本的第二栏展示了他们做题时的思考过程。这样做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做题的思路,而且还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若学生做错了,教师可以知道学生错在哪里,为什么错。

二、思维发展的空间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当前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数学的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业本第二栏就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空间。

1.一题多解

学生在做题时,经常会遇到一题多解的题目。作业本的第二栏就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空间。复习时,他们可以拿出这个作业本,看看自己当初做这道题时是怎么想的,用了几种方法,每种方法是什么意思。这样就避免了时间一长就把一些知识遗忘,起到捡拾记忆的作用。

2.形成有序思维链条

学生还可以在作业本的第二栏处写一写自己曾经做过哪道题与此题是同一个题型。如:第一个学生就把自己曾经做过的一道题、课本上的一道题和自己现在做的第10题归为一类;第二个学生总结出她多做的这道题属于倍比关系的题。这样做便于他们在复习时对于此题型的归纳与整理。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可以通过训练而得到提高的。因此,教师充分利用作业本第二栏,可对学生进行有序思维的培养。

三、拾错纠错的场所

1.改正错误,纠正思维偏差

学生做题时由于思维品质上的差异,往往会出现错误,出现错误他们就必须要改。作业纸的第二栏处就给学生提供了改错的空间。学生在改错时,可以对照着自己第一次的做法,一边检查第一次是怎么错的,一边在作业本的第二栏写出正确的做法,又是一举两得。

2.反思原因,分析思维漏洞

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对错误进行系统分析是非常重要的,这时可以利用作业本的第二栏分析错误的原因,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如:一位学生在做“(5.3-3.9)×4.5-0.9”这道题时,他先计算小括号里面“5.3-3.9”的差是1.4,然后“1.4×4.5”的积是6.3,最后得“6.3×0.9=5.67”。显然他在做题的过程中把“(5.3-3.9)×4.5-0.9”看成了“(5.3-3.9)×4.5×0.9”。他发现错误后,除了及时改正错题外,还分析了自己做错这道题的原因“没有检查,不认真。我把减号看成乘号了”。

这几个学生不仅改正了错误,还反思了错因,加深了对本题的理解,而且还培养了反思意识和习惯,这真是一举三得!

四、情感沟通的纽带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在交往和互动中传递知识的过程。这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辅助,两者必须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形成一种沟通和交流。教师必须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才能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使教学成为教师和学生合作互动的沟通过程。作业本的第二栏为教师、学生、家长提供了交流的平台,是情商训练的载体。

第一个学生是在和老师商量能不能给他加分:“王老师,您少给我加20分,您还能给我加吗?”第二个是学生的家长给学生写的话:“在学习上要认真,不能马虎,望戒骄戒躁,努力进取。”没有作业的第二栏,也许就会失去师生之间、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机会。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方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0-0076-03

数学作业作为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主要是评价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路、方式、习惯以及各方面的能力等。作业的内容、形式以及作业量也会关系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当然作业还可以反馈老师的教学效果。传统的作业评价方式存在很多的弊端,在新课改的形势下这些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并且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所以我们对传统的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建立了新课改下的作业评价方式,更多地体现出评价的人性化、多元化以及生活化,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评价标语多样化,催化学生发展

在传统的作业评价方式中,教师一般只是简单地给学生一个“对”或者“错”,没有太多的语言交流,后来又发展成为“优”“良”“中”“差”等四个等级,这也只是简单地评价了学生作业的好坏,并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出改善的意见。这样的评语常常会让学生不知所措,也不知该从何下手真正才能让老师满意。每一个学生都会期待得到老师的肯定或者赞扬,他们希望老师可以肯定自己,这会大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面对这种情况,新课改下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深切体会到了被肯定的感觉,因为每个学生不管学习好坏他们总会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个人的诞生或许都要受到别人的欣赏,所以老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应该要带着欣赏、尊重的心态去评价,针对每个同学的不同之处给出人性化、生活化的评价标语。评价标语一定要多种多样、有特色,这样学生才会有被重视的感觉,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发展才会越来越好、越来越优秀,才会更加全面。例如教师评价学生完成《减法》一课的作业时,对于做得好的且书写工整的可以给出:“你的作业让老师感到幸福与骄傲,赏心悦目”;对于差一点的同学老师可以说:“老师相信你,也期待你更精彩的表现”;对于那些不认真、不细心的同学老师有必要进行一些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你在老师心里一直都是很聪明的学生,如果再仔细、认真一点,你会更优秀的”。这样的评语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只是一句评语,那是老师对自己的期待与希望,也更多地体现出老师对自己的关怀与重视,因此他们会更加努力、上进,努力成为老师所期待的样子,同时也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二、评价形式多元化,调整学生态度

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接受能力都是不一样的,由于基础的差异使得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也是各不相同。但是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老师给出的作业形式或者作业量都是一样的,这本身对于某些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不公平的地方,也同时造成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有很大的差别。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着他们对待学习的热情、兴趣与积极性,所以老师在评价学生时要注意有特色、有个性。不同学生评价的形式也不相同,有选择地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对待学习形成积极的感情态度。

其实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形成一种责任感以及学生的使命感,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学生之间的一些差异,老师不能够对他们一概而论,相同的作业形式会给同学带来不一样的感觉,优秀的同学会觉得老师的要求偏低,稍微差一点的同学会感觉老师的要求偏高,这是一种必然的现象。这也导致学生在付出努力时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而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受挫,对待学习的态度也就不会再那么认真、仔细。老师就可以通过对待不同学生用不同的评价形式来调节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比如《轴对称图形》一课,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会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关于图形的作业,那么对于做得优秀的作业,老师可以马上给出一些鼓励、期待性的评语;而对于一些相对较差或者做得不好的同学老师可以实行“延时评价”,即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改正,找出错误的地方,然后老师再给他们评价。这样的方式不但弥补了学生在知识上的欠缺与不足,也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调整了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使得学生在老师的评价中越来越自信,会变得越来越优秀。

三、评价对象互动化,帮助学生进步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都是以长辈的态度来对待晚辈,有些话老师还是不能够直白地表达出来,或者老师也不可能很详尽地了解每一个同学,这也会对同学的评价有不完整之处,所以老师需要一个更好的、有效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比较完善的评价。同学之间的相处要远远比师生之间的相处和谐得多,同学之间可以无话不谈,可谓知己知彼,所以老师可以选择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当然也可以让学生的父母对学生进行评价,达到帮助学生完善自己、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

评价对象之间可进行相互的评价,当然我们不仅仅局限于学生互相评价的结果,同样我们重视的是他们之间互相评价的过程,这是一个双向交流、沟通的过程,对于评价的结果我们希望学生可以最大限度接受,而不是强调结果的正确与否。这样也改变了以往老师是评价主体的地位,将其转换为家长、同学,当然学生也可以对自身进行相关的评价,这样会让学生对本身的认识更加具体、深刻。在评价时学生要把自己的作业交给评价人看,他们可以将评语以及他们的观点写在本子上。例如《找规律》一课的作业,要考的就是学生的逻辑能力、思维能力,学生的家长、同学都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对其提出相关的建议以及改善方法还有一些鼓励性、肯定性的话语,学生也可以寻找自身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为以后的学习做一个好的铺垫。在这样的评价方式下,学生在得到各个方面的认同之后,必定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展现一个更加优秀的自己。

总之,有效评价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一个手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得到老师、家长以及身边朋友的肯定与赏识,这样他们才会在学习中更加自信,也会越来越优秀,因此改变评价方式就显得重要。过去的那种单一的、绝对的、简单的评价方式会为他们的学习带来很多的不利之处,在新课标下老师实行多样的、多元的、互动性的评价方式大大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学生带来自信的同时给学生也带给老师很多的惊喜,达到了真正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教育进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褚水林.数学作业评价人性化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9(8).

篇4

小学数学作业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巩固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促进了教育理念的革新,也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其重要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小学数学教育整体水平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但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步存在差异的是,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改革仍然发展缓慢,特别是农村地区,传统落后的数学作业设计观念已经严重制约了作业对课堂教学效果巩固作用的发挥,对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化发展产生着不良影响。所以,现阶段,要想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就必须对家庭作业设计进行改革,使其能够符合农村地区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一、转变传统作业设计观念,树立科学的设计思想

农村地区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既要符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也应该立足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所以,新时期,农村地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基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作业内容的选择应该加强与农村地区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领悟相关数学概念的内涵,并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1]。其次,作业设计应该兼顾趣味性和灵活性。教育心理学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除了最基本的书面作业外,还应该设计多种作业形式,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三,作业设计应该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的学生受到自身教育环境和成长环境的影响学习素养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教师在数学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选用分层次作业设计的方式,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征,发展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学习优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四,作业设计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作业的数量。必须改变农村地区以大量作业巩固学生学习效果的作业设计观念,而是应通过多种形式作业设计缩减书面作业数量,减轻学生负担,提升作业设计质量。

二、改革作业设计形式,探究多种设计方法

农村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学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众教育观念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特色,因此,农村地区的作业设计只有与农村数学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家庭生活情况相符合,才能发挥巩固性训练的优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设计游戏型作业,增强作业的趣味性

游戏教育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教学思想,对教学效果的提升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将游戏教育思想应用到家庭作业设计中,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不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内隐知识体系的构建产生积极影响[2]。所以,农村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农村特色,设计趣味性和教育性较强的游戏,进而巩固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完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一课后,教师就可以适当的设计趣味性较强的游戏作业。结合农村地区独特的自然优势,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搜集是轴对称图形的自然物品,如一部分树叶、花朵等,使学生在实际的观察对比和寻找中加深对轴对称知识点的认识,在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强化教学效果。

2、设计应用型作业,增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应用型作业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家庭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真正的应用到社会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如在讲解完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认识”这一知识点后,教师就可以根据农村地区学生家庭一般会定期在集市上买卖东西的特征,组织学生参照自身家庭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帮助长辈卖东西”和“帮助长辈买东西”两项作业,让学生在实际的买卖过程中加深对于钱币知识的认识,巩固教学效果。同时,这样应用型的作业设计,还能够让学生从小养成尊敬长辈,热爱劳动的习惯,对于学生的人格成长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3、设计分层次作业,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

篇5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4―0103―01

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是巩固和强化学生知识的重要手段,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传统的数学家庭作业往往是选做课本及各种教辅资料上的练习题,导致作业过多、机械、单调、重复、乏味,学生往往不能有效完成。那么,如何布置家庭作业,使家庭作业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

一、增强作业的趣味性,使学生喜欢做作业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节剂,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因此,在设计家庭作业时,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喜闻乐见。

例如,低年级算术题可以设计成“送小动物回家”、用尺子“连一连”、用水彩笔“涂一涂”等形式的作业,学生们很喜欢,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完成。这种家庭作业,把训练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既增添了趣味性,又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二、设计实践类课外活动,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操作性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同时还帮助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知识,了解生活中的数学规律,并培养学生用已有数学知识研究、分析生活现象和自然规律的意识。

例如,量一量自己和家人的身高并制成表格,称一称一斤鸡蛋大约有几个,用硬纸板制作一个钟表模型等等,学生积极性很高,完成情况良好。这种家庭作业设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充实了生活,给学生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三、没有布置作业时,让学生自己安排作业

传统的家庭作业,都是教师布置,学生做。久而久之,养成了学生等待教师布置家庭作业的坏习惯,形成了教师不布置作业就不动书本的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笔者跟学生约定:如果哪天老师没有布置作业,那么回家后自己安排作业,内容自选,形式不限。

例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选择课本上的练习作为家庭作业;让学生根据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全班同学设计一道题目作为家庭作业;让学生自主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等等。刚开始效果不是很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越来越喜欢做这类作业。这样,将家庭作业的权利完全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作业,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开放性作业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综合性、探究性强的问题,让学生在“多种解法”或“多种答案”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留给学生创新、发现的余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例如,用七巧板拼一个你自己喜欢的图形,你和你同桌家一共有多少盆花、数一数你们家养了多少只小动物,并制作一张条形统计图等等。这类作业相对较少,学生基本上都能独立完成。这种家庭作业,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可以自由作答,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既培养了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独特的创新意识,同时还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过程的体会到思考的快乐。

五、分层次作业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教师根据作业题目的难易程度设置星级标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选择地完成,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例如,文化用品商店商品价目表――橡皮擦1元、文具盒9元、书包20元、玩具熊18元、手表15元、录音机68元……

自选两件不同的物品,一共需要多少钱?

买两件不同的物品最多需要多少钱?最少呢?

自选三件不同的物品,大约需要多少钱?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多样化

课后作业的布置是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个很关键的环节。数学不同于语文这类偏文字类的科目,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就能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和结构,并且进行基本的运用。而数学的学习十分看重对知识理论的实践和巩固,短短四十五分钟,学生很难能彻底的掌握知识的体系和结构。课后作业的布置就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内知识的同时,深化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让学生了解知识点在不同的题型呈现的方式。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要注意作业形式的多样化,这在很大程度上能提升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保持学生课后学习数学的兴致和乐趣。

一、总结小学数学的课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的课后作业的布置中,我在研究了传统的数学课后作业布置的方式后,发现主要存在两点问题。

(一)课后习题缺乏必要的针对性

教师习惯在讲解完一节内容后,直接给学生布置书本上的习题留作课后作业,以及相应的配套数学练习册。这些课后作业一般是由教师统一布置要求完成的,而且题量较大,题型的操练上缺乏针对性。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对这种统一的作业要求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数学成绩平时比较优秀的学生,对待这些题目可以说是游刃有余,部分学生的水平甚至能超越这些题目的水准要求。而对于少数严重偏科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数学作业很难如期完成,容易出现认为“数学难学”的现象。难免会有学生为了达到老师的要求只好抄袭他人的作业。

(二)课后作业的布置形式过于单一

纵观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的总体,我们可以发现教师一般是采取“先讲解,后巩固”的传统教学模式。课后作业的布置往往放到了教学的最后环节。这种作业的布置形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惰性的心理。

二、促进数学课后作业多样性的措施

(一)将课后习题适当地加到课堂中来

教师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将课后习题操练运用到课堂中来,鼓励学生当堂及时进行知识点的操练,强化了课堂训练的力度,能快速有效的提升教学的效果。而且将课后作业适当的放到课堂上来完成,也减轻了学生的课后学习的压力。在课后习题的题型安排里,普遍会有一个预习的模块。对于这个模块,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正式进入课程内容提前完成,再拿到课堂上来进行简单的讲解。

例如,我在教小学数学《认识分数》这一章时,我会让学生课前提前完成数学辅导训练里的“预习天地”。在进行正式的教学活动前,让他们先了解基本的概念和分数的表达形式,如“分母、分子的概念”等。在讲解完课程内容以后,我再让学生去看自己预习天地里的习题操练情况。这时候他们往往能自己查找出练习里的不足。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我会选取作业中较难的题目进行简单的讲解。这主要是为了照顾到数学成绩偏下的同学,让他们在老师的提点下能摸清解题的思路,提高他们作业的完成度。

(二)课后作业允许出现留白

课后作业允许出现留白,主要是考虑到不同学习能力和层次的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提出的一个策略。我在上文中也提到过,数学学习比较靠后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效率上和水平比较高的学生存在一定的距离。在面对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中较难的一部分时,往往很难动笔。因此,为了避免此类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抄袭他人作业的现象,教师可以允许学生在作业中出现适当的留白。同时,教师在检查课后作业时,也能从学生的留白情况中了解到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根据这些反馈的情况,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调整。

例如,在《多项式》这一章的课后习题中,我发现有少部分学生在单项式和多项式概念题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我及时的在下一章课程内容开始前,对他们的认知进行了纠正,保证了学生不会遗漏一个重要知识点。还有部分学生留着一些看似难度高,实则考验学生解题技巧和思维的题型未写,这些题目都成为我后面习题讲解的重点。

(三)选择适当的校辅教材

校辅教材上的习题在学生的课后习题中占据着极大的比例,是学生进行习题训练的关键教材。所以教师在校辅教材的选择上一定要严格的把好关。不仅要和数学教材的版本保持一致,还要考虑到上面习题的分布和类型,一般订购校辅教材都是以教育部门推出的目录来的。校辅教材的题型布置,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规划,在提升学习效果的同时,要适当的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结语

提升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多样性的布置,是教师必须致力于实现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后的作业适当加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平时的作业训练中允许学生留白,规划好校辅教材的习题训练,一定能让课后作业布置的效果得到显现。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职高数学作业;数学教学;科学布置

在职高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后作业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它是课堂教育的一种延续,是一项重要的强化教学工作的组成工序,数学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将课堂接受的教学信息进行整合,对整个课堂信息进行延续、强化、加工、整理.通过布置数学作业,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对作业的批改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进而根据学生课后作业的情况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和教学过程中的遗忘点.

一、当前职高数学作业现状

结合对当前多个职高的数学教学对课后作业的布置情况和完成情况分析,我们不难得知:多数学生持有一种敷衍了事的心态去对待课后作业,学生将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当成了“包袱”,视之为一种负担,这种现象无论地域和年级都是一种普遍现象,不同程度的课后作业已然成为学生的过重负担,不论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给学生的课后活动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数学教师为了提高自身的教育成绩,全然不顾国家教育部提出的相关规定,每天布置的作业数量大大超出学生所能承受的学习时间量.于是学生拖欠作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经常性地拖欠大堆作业.并且,这种现象的发生已经不仅仅是“学困生”的专利,就连所谓的好学生也不堪重负,经常发生拖欠作业的现象.数学作业在所有的学科之中,已经成为存在问题较多的学科之一.数学课后作业的布置已经成为高中数学老师的习惯性教学内容,虽然按照老师的具体规定,学生都会定量按时完成,但是,学习负担的不断加重导致多数学生采用多种多样的手段去逃避完成课后作业,造成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值得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认真反思.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因素:

(1)作业布置量过大,学生完成效率低下,

(2)作业的形式过于单一,显得枯燥而无趣,

(3)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优秀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

二、如何改善职高数学作业的现状

1.作业数量不能过分强调“量”而应注重“质”

虽说量变引起质变,但在布置作业方面能否“有效”形成质变, 并不完全取决于作业布置的数量.一味地强调题海战术并不是优秀教师所可取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分析能力并不会因为盲目的强化训练而得到提高;相反,学生会因为作业量的巨大而产生过重的心理负担,引起反感和疲劳,从而在学生的主观心理上抗拒课后作业,使得课后作业的效果低下.所以教师在选择作业内容时一定要精益求精,既要涵盖教学需要的全部内容,又要简练而不重复,避免作业量繁多而造成严重的抄袭现象.数学教师应抛弃传统的以熟求巧的作业布置理念,尽量避免布置大批重复的习题.教师应将具备系统性、典型性和全面性的习题内容布置到每次的作业内容当中,应将课堂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课本或课外习题中精心挑选出一些适合本班学生的作业内容,选择一些方法新颖、思维有趣、紧跟时代的题目.将不必要的重复性练习尽量减少,选择一些能够进行知识的迁移的作业题目来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实现教学目标.这样的布置作业的方法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却可以减少学生浪费的时间与精力,进而在减少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提高职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作业形式不能过分“单一”而应注重“多样化”

多数教师将对所学知识强化记忆、机械理解和反复巩固作为布置作业时的主要侧重点,计算题往往是学生作业的主要内容,解答题和证明题也是职高数学作业的常见形式.单一而枯燥的作业内容很难激起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自然而然地就难以达到布置作业的预期效果.教师忽视了学生自我学习的潜在能力,单一地强调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熟练化和自动化,这种缺乏启发功能的作业内容在根本上将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和学习的积极性打压下去, 压缩了学生的学习活动空间,使得学生的数学素养难以提高.所以教师在选择布置作业形式时,要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设计一些有助于学生进行实践 、探究和思考的作业形式,让学生的作业内容更加丰富,例如设计一些含有表格、文字、对话、图画以及数学小故事等形式的作业.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团队氛围设计“合作型”的作业,使学生在体会团队合作快乐的同时还能获得成功的满足.多样化作业形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创造能力激发出来,使之能够增强完成作业的自我意识.

篇8

关键词 提高;美术;课业;水平;策略

课堂作业顾名思义是在课堂中完成的作业,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美术老师教学成效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反映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砝码。美术教育的首要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的质量是美术教育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质量是靠美术老师在每一堂课的实际效果中来积累、延续和提高的。所以,我们不能忽视美术课堂作业。文章就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作业水平进行研究。

一、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要想提高课业水平,上好课是关键,要想上好一节课,备课又是关键,即使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美术老师,也必须吃透教材内容,明白新标准中的指导性理念,更重要的是试从学生角度想一想,多预设各种可能性,并且教学环节紧凑,不要太松散,多抓重点,一切从简到精。

二、重视课件的制作

滥用课件不仅不会提高课堂效率,反而使学生产生遥不可及的距离感,但合理合适地运用课件可以提高课堂容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大大减轻教师的板书负担,所以学会精心准备一些符合课堂的课件也是很有必要。教师一定要在课前运用电脑把课件做好,不要过于花哨,只要贴近教学内容就行。

三、重视示范的过程

示范在美术课堂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有些美术老师不注重示范,有很多原因,有些是自身基本功不扎实,示范反而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笨拙。有些是懒于动手,有些是在公开课上怕浪费不少时间。但不管什么原因都不能忽视示范,在课堂上有没有示范,对化解学生的重难点产生的局面就大相径庭。所以教师光会“教”是不够,还要苦练基本功,有较强的现场发挥能力。

四、重视时间的合理安排

课堂时间十分有限,如何做到精讲精练,留出充裕时间让学生创作才是关键,没有时间,学生再多的想法也无法快速表现出来,从想法到具象表现在画纸或创作作品中需要一个过程。每次上课要做“恰到好处”,不太可能,但可以研究出“有备无患”的教学技能,比如课堂中遇到时间多时,头脑中的储备信息,立即备出补充性拓展性的内容;而时间短促,又备有简练恰当而余味不尽的结尾来。

五、不断创新课堂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对话是人类一种特殊的语言交流方式,在对话中,交流双方很快达到视野融合,在融合中相互扩大视野,使精神生活进入新的更高的层次。”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创作一个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有趣的“对话”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指导方法,鼓励学生以他们自己的标准来理解作品,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所以如何让学生调动全身的创作潜能,提高课堂作业质量,那要靠老师不断变换的美术课堂教学去吸引和打动学生。美术老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身的教学质量,长久开展下去。比如画《快乐的一天》,先用谈话方式,激发学生回忆经历的快乐的事,谈自己身边的快乐事,只要引导得当,儿童就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把自己在现实生活看到的、听到的、体验到的快乐事,全盘托出。他们会谈自己如何溜冰,玩滑板,去爬山,去钓鱼,真可谓绘声绘色,眉飞色舞。海阔天空的谈论使学生兴趣盎然,这时,因势利导,揭示主题,然后让他们画《快乐的一天》不觉难事。再比如画《水果聚会》的教学,可通过“吃吃、看看、想想、画画”的方式进行,比如,教师拿出香蕉问学生:“香蕉是什么形状的?”“你们联想到什么呢?”“月亮”、“镰刀”、“小船”“眉毛”等等,我们拨开香蕉,请小朋友品尝,同时问:香蕉拨开后你们又联想到什么?这样作业就会呈现许多联想出来的物体。像这样吃着、看着、想着、画着的美术课教学,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作业水平。

六、适当地点拨讲解专业技能知识

提高学生课业水平,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专业技能。虽然不能把美术课单一地命名为技能课,但不能因为新课程改革,一味从过于追求技能到一味地忽视技能。良好的技能会化解课堂中的很多的疑难。新课程教学中发现有一个情况,过分注重课堂教学过程的流程,而容易忽视对学生技法的熏陶。结果有好多学生在课堂上举手发言时说得生动有加,眉飞色舞,但一到作画时,就是空空荡荡、毫无内容,那就是缺少一定的绘画技巧。

篇9

一、个性化作业评价

传统的作业批改是教师个人单独在课后对学生的书面作业进行指正、评价的批改方式。这样的作业批改没有师生之间的思想互动,学生接收到的只是单一的“√”和“×”。这种方法缺乏对个别学生的针对性。而小班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作业面批和讲评的机会。在面批学生的作业时。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针对不同的情况,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

1.个人面批。这是采用最多的一种组织形式,也就是教师和学生一对一的面批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教师和学生有了面对面交流的可能,教师可以个性化地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也可以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更可以让学生在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种方式,让教师更了解学生,让学生更能注意听教师的个性化讲解,从而提高批改的效果,让学生掌握得更扎实。

2.小组面批。小班化的教学组织形式,通常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一个小组里的四个人经常进行讨论和交流,作业时也可以进行小组面批。小组面批时,教师可以及时发现这一小组中某一学生解题的高明之处而加以推广,也可以发现学生的共同错误而加以讲解,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方法,也可以高效率地解决学生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例如,我在批改一个小组进行的分数乘法习题时,发现一个小组的学生都是先根据法则算出结果后再约分的,与“先约分,再计算”的要求有一定差距,于是我就对这一组进行了小组面批,明确计算方法。

在进行小组面批时,要注意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面批来交流,总结出规律性的数学结论。在面批时,除了要注意选择不同的形式外,还可以采用不同的符号,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其实,每一份作业都可以看成是学生思维劳动创作的作品,教师只有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鉴赏学生的作业,学生才有被珍视的感受,就会更加认真地对待下_二次的作业。批改时,教师要学会站在学生角度上思考,尊重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理解学生、体谅学生;感受学生整洁的书写,揣摩学生奇特的思维,体会学生跳动的心灵,领略学生多彩的精神世界。

对的打“√”,优秀的写上“优”或“你真棒”,有进步的加上“”……用一个个简单的符号与语言,对学生表达珍视和关注。把数学作业本当成一个交流的平台,当然也欢迎学生再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评价时要注意几个方面

在评价的主体性方面,要求学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学生可以对自己的作业作出肯定性或作修改性的评价;对小组内同学的作业做出评价,提出表扬或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当然也欢迎学生对老师的批改和讲评作出评价。

在评价的多元性方面,既要有对学生知识学习的评价,也有对各种非智力因素的评价。我们可以对学生的书写进行评价,对学生的作业习惯进行评价等等。

在评价的激励性方面,激发合作精神;培养竞争意识。以每一个学生原有基础为基准。特别是在对后进生进行评价时。要注意他们的起点比较低,有一点点的进步也应提出大力表扬,久而久之,他们对自己也会产生一些肯定性的评价,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是弥足珍贵的。

评价的形象性方面,兼顾学生年龄特点,因组、因人进行形象性评价。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形象性的评价更容易让他们产生心灵的共鸣。

在评价的形成性方面,强调作业过程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因为过程体现了学生的思维,能表明学生究竟有没有弄懂所学的知识。

篇10

背景与依据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必然会碰到学生作业文件的存取、发放和评价等问题。现在,教师处理学生的作业文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通过教师机设置共享文件夹、FTP传输或者直接存放在学生机、e-mail发送、利用网络教室软件提供的学生作业提交、教师发放文件等功能,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些方法都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

1. 个人文件完整性缺乏保障

对于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作业,目前大多数学校并不要求上交和存档,有的学校甚至让学生直接保存在学生机的D盘里,也有的学校通过教师机设置共享文件夹收集学生作业。这个文件夹对于全体学生来说都是可见的、开放的,随时都可能通过网络操作被打开、修改甚至删除。作业直接存放在学生机的问题更大,机房是公共教学场所,一台电脑面对的是十几个甚至更多的使用者,每位学生的作品都存在电脑上,同样无法保证作业不被篡改、删除,所以学生个人文件的完整性缺乏保障。

2. 学生账户的管理存在困难

FTP方式收集学生作业,是采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的方式,每位学生都拥有自己的独立账号及密码,安全性比较好,但教师需要事先为每位学生设置存取路径及相应的账号。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基本都上一个或者几个年级的课,学生数量多,教师工作量大,而且对于小学生来说,记住密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经常给这些学生修改密码等。而采用e-mail方式提交作业,一方面会受邮箱容量限制,且教师无法与学生姓名相对应,管理上不方便,另一方面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技能也不能达到要求。

3. 作业的评价反馈不够及时

课堂中利用网络电子教室软件提供的作业提交、文件发放等功能,解决了作业收发的问题,但无法对作业做出及时的评价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这些方法都没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作业存取与作业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我认为需要寻求一种适合小学生操作的课堂作业管理与评价系统,既能够有效解决学生的课堂作业存放问题,又能对作业给予评价。让学生的课堂作业和作品得到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同学互评以及教师的总评,能让学生得到及时的反馈,能充分体现自我的价值及成长,能激发学生作业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

利用电子档案袋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作业进行有效管理

随着我市教材的不断优化更新,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落实,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常规也在不断地规范。如何在有限的环境下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成果、评价等进一步优化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围绕这个问题,本人经过不断的探索、对比与实践,对电子档案袋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有了如下的做法与感想。

1. 有效协调学生电脑的使用问题

在目前情况下,基本上每所学校的电脑室都是几个班共用,有的甚至是十几个班共同使用,这样学生们学习过程所产生的文件、图片等资料都会放在他们所使用的电脑上。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自制力差,喜好搞恶作剧。在这种环境下就难免会有部分学生“搞破坏”,有意或无意地删除或者涂改其他同学的文件。如何有效地管理学生的作业和文件一直以来困扰着我们。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参阅了许多文章,并试用了各种平台,去寻找能够协调学生的电脑使用、解决学生作业文档存放的有效方案。如使用FTP有效管理学生电子档案袋、基于Blog平台的电子档案袋在教育中的应用等。这些方案都有他们的各自的优点,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知识与技能的不足而难以实施。最后我发现某考试改卷系统中的功能模块能解决这一问题,于是我将该系统略作修改后作为小学生的电子档案系统进行应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校学生电脑的登录界面(如图1)。

图1

该功能模块的主要原理是,在学校机房的服务器上搭建管理平台,为教师提供学生注册、登录、管理学生、浏览学生作品、评价学生和讨论主题以及共享资源等功能。在学生登录的同时,自动在学生机器上映射独立的网络盘,学生的作品能够实时地存放在服务器上,无需另外上传。这样各个班的学生使用电脑都不会有冲突,有效地协调了学生电脑的使用情况。

2. 有助于学情分析,能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由于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的差异,经常会出现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完成课堂学习的任务,而有些学生在完成任务后还有很多空余时间。实施电子档案管理以后,教师可以在服务器上通过对学生每节课的学习情况、作品完成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课堂接受能力,从而确定课堂教学中的任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再结合课堂调控,以优扶差,这样既能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任务可做,又能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此外,还可以在学生的登录公告中,把学习任务等级化地列出来,即分为基础型、进阶型、提高型三个类别,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学习、操作,以确保每节课中学生都有所收获。

3.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与评价

目前,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基本上都是每周只安排一节课。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样的时间安排并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如果没有良好的平台让他们存放每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学生们就无法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跟踪,无法对自己的知识点查漏补缺,从而导致部分学生会出现知识点遗忘或者衔接不上的状况。此外,教师也难以对学生上交的作业进行全面的评价与分析,更不能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发展情况。

利用电子档案袋管理学生的课堂作业,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由于学生作品每次都是独立存放在服务器上,所以学生任何时候都可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回顾、跟踪。对于没完成的作品,在有空余时间的情况下也可以继续完善。同时在平台上学生的作品一目了然,让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也轻而易举。《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强调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同时也对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交流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通过电子档案袋的管理,学生除了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外,还可以进行小组内互评,对全班的优秀作品进行投票等。通过参与讨论(如图2),还能看到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反馈意见,既能充分体现出学科教学规范中的多元评价,又能做到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很好地促进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规范了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

图2

利用互动网站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作业进行多元化评价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作业评价是教师单向的评价,在该类评价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思维处于“睡眠”状态;它是成人思维对儿童思维、能力的一个评判;而我们有的信息技术课堂作业又很难用“对”、“错”来界定,因而传统的作业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纠正错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的作业评价是信息技术课教学实践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和内容,它对激励、引导学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很多教师在信息技术课中都采取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生评价,效果非常明显。但这种评价也有一定的局限,它的评价对象不够全面,没有关注到每位学生,教师没办法掌握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果基于上面所说的课堂作业管理环境,则会有另一番面貌。由于学生的课堂作业本身就是存放在服务器上的,这就减少了上传、提交作业的烦恼。我的做法是直接在服务器上建立一个课堂作业管理与评价网站,用以让学生全面、自主地参与课堂作业评价。下面谈谈我的作业评价方法与感想。

1. 学生自评:量化式评分表+学习感言

通过本网站,学生们能够浏览自己的课堂作品,同时能够促进对自己学习的反思并对自己本节课的收获进行打分、留言(如图3),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我成长的能力。实践中,我们会在学生思考了教师所提的问题后,先相互讨论,再回头看看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再汇报给全班同学分享。在完成操作任务后,部分学生做得较快,我们就要求这部分学生先自评,看能否独立发现自己在本节课中的知识点缺漏,并加以解决。

图3

2. 同学互评:不记名投票+评价留言

学生间进行互评是我们信息技术课堂用得较多的评价方式。我的做法是直接在网站上实时展示出学生的作品,这样教师能观察到学生们操作的进度及作品的完成情况。由于学生们都能看到全班同学的作品,除了能给自己喜欢的作品投票外,还能单独对该作品留言评价。同学间的互评有助于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及时弥补纠正。实践中,我们经常将课堂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学生易于接受,也能相互提高。

3. 教师点评:论坛式的网络留言+鼓励性评语

对于信息技术课堂的作业评价,当前新课标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的点评也应该围绕这几方面来进行。

教学实践中,我跟学生一样,也是直接通过网站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浏览与点评,这样学生们就能体会到操作的公平性,会认真地观看同学们及教师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对于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得好的作业,要给于充分的肯定。特别是对学生作业中富有独特见解的解答,教师要给予热情洋溢的评价,使学生在受到肯定和赞扬中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取心。对于部分掌握得还不够好的学生,除了指出其不足外,也要在作业中充分挖掘其闪光点,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如一次发现一位学生的作业只做了一半,该学生在自评留言中说:“我把太多的时间用在了轮廓的美化上了,所以没做完。”我充分表扬了他在作业的轮廓美化上所做的效果与相似度,并在留言中说:“如果能在制作过程中加快速度,一定会是件完美的作品。”这话给了他很大的鼓励,在以后的操作学习中,我看到他静下心来操作,并且很在意教师和同学的赞许,有一种获得成功的满足感。